创造力期望效应理论初探

创造力期望效应理论初探

一、创造性期望效应理论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智强,严荣笑,唐双双[1](2021)在《领导创新期望与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基于悖论理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罗森塔尔效应和悖论理论,通过对创新过程投入进行分类并将突破性创新概化为一个包含相互竞争的学习需求间张力的过程,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集中探讨领导创新期望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的冲突心理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来自国内三家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320套上下级配对样本的两阶段数据分析发现:领导创新期望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间接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员工认知灵活性不仅正向调节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和突破性创新投入间关系,而且调节领导创新期望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间接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间的关系,即员工认知灵活性越高,领导创新期望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的作用越强。研究从新的视角为组织提升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突破性创新的形成过程及作用机制。

任亚楠[2](2021)在《初中生的教师期望知觉、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

王海露[3](2021)在《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这就要求历史教育者既要重视与学生知识性的交流,又得进行情感性的沟通,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培养存在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传统教学侧重知识性沟通,而新课改注重情感知识的沟通,与学生不同交流的方式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罗森塔尔效应”作为一种心理效应,其核心是教师形成期望,学生内化教师期望,进而反馈于教师。“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积极暗示、传递期望、激励表扬的内容将会增加历史教育者的情感性,也会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中学生产生重要作用。罗森塔尔效应本质是如何运用其蕴含的情感因素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使得历史教学更具人文性。总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运用“罗森塔尔效应”,需要历史教师拓展历史教学资源、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方式,这是践行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适应学生心理结构和调整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有效方式,也是落实历史教育的情感性途径。因此,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中的情感因素,对于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情感任务和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罗森塔尔效应帮助历史教学进行知识和情感的交流,也有益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融洽高中历史课堂环境。本篇论文共有四个章节,划分为两个层次,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研究”进行叙述。文章首先介绍了罗森塔尔效应在不同领域研究结果,国内外对“罗森塔尔效应”研究的过程及结论,和自身对“罗森塔尔效应”的大致研究角度及目前行文中可能出现的不足之处。其次论述了“罗森塔尔效应”的内涵和概念,在了解此效应的含义后介绍了它的传递模型:四因素中介模型;在这一部分重点叙述了“罗森塔尔效应”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的四个过程:形成期望、传递期望、内化期望、维持或调整期望;“罗森塔尔效应”作为一种心理效应,与心理学有关理论息息相关,主要与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三种心理学基础密不可分。然后结合问卷调查,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原因和诉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会带来的重要意义和产生重要作用。接下来论述了主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是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前提和基础,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对策,在论述了具体对策后,发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可能会出现的不足之处和注意事项。最后一部分针对“罗森塔尔效应”的实现过程、心理学依据、应用原则以及高中历史学科特性,设计了和具体的教学案例。

褚彤彤[4](2021)在《语篇式语法填空测试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拨效应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与学产生的相应影响,“以考促学”对于国家来说是更为简便的提升教育效果的手段,因此教育界较为关注如何利用考试的反拨效应使测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作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中心领域和关键环节,高考英语试题在2014年发生较大变革,即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试卷采用“语法填空”新题型,因此语法教学与学习再次跃入公众视野,获得广泛关注。但现有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多从宏观英语测试视角出发,鲜少有结合语法填空题型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研究将Alderson&Wall反拨效应假设作为理论依据,旨在探究反拨效应对教师和学生在内容、方法和心理方面产生何种反拨效应及个体是否对反拨效应存在逆向调节作用。在本研究中,笔者以哈尔滨师某重点高中高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共98名学生及5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以探究语法填空测试对教师、学生产生何种性质的反拨效应。本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后得出,语篇式语法填空测试对教师语法的教学主要产生积极反拨效应、对学生学习产生消极反拨效应,但是反拨效应的强度、性质会因为不同个体而不同,且教师与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会对反拨效应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另外,本研究整合教学环境、教师、学生、课堂及课后作业五项教与学影响因素,以自我效感理论为基础提升教师心理素质和教学期望、以期待效应理论增强学生自我效感、以符号互动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构建主动、互动的课堂并提高课后作业有效性,提出“整体课堂”教学理念及解释语法现象产生原因的“追本溯源教学法”。本研究以高一两个平行班做为实验对象,经测试法验证后表明此举措能够促进语法填空测试语法教学和学习的积极反拨效应,进而提升课堂语法教学与学习效果。最后,笔者对本研究进行了反思并针对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建议。本文通过语法填空测试对高中英语语法教与学反拨效应在内容、方法、顺序和心理方面的研究,针对整个语法课堂教学提出系统性改进建议,以期为反拨效应的研究注入新鲜理论、为语法教与学提供新颖思路。

王博韬,魏萍[5](2021)在《道德情绪:探寻道德与创造力关系的新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先前有关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多关注道德的认知与行为差异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但研究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分歧。为此,研究从道德情绪的视角,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发现道德情绪存在:以情绪效价调节创造性认知;激发道德动机,中介人格与创造力的关系;引发自我觉察,促进顿悟与创造性成就的产生;提升心理资本,影响不同创造力特性的表达等,多种影响个体创造力的路径。这表明,与道德认知和行为相比,道德情绪不仅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体现出个体实际的道德活动、促进符合道德标准的创造力产生;还为人们解释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提供了多样的路径与可能。未来需继续加深对道德情绪及其内在机制的理解、通过系统性地选取创造性任务,明确道德情绪、道德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寻找道德培养与创造力激发的新模式。

董丹辉[6](2020)在《初中生教师期望、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现状与关系》文中指出

李欣凝[7](2020)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期望效应的实验研究与实践应用 ——以吉林省XX市两所艺术培训机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钢琴学习者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钢琴教师们也开始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总的来说在钢琴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忽视了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这不仅给学生心理造成了压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拔高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被打消,学习成绩下降,教师也会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这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而“期望效应”所提倡的教育观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心理需求,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发展的潜能和可能,教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行为将积极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并不断的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根据研究对象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依据期望效应的作用原理,整理了教师期望传递的方法,并与钢琴教学相结合,以实验研究为途径,将“期望效应”融入到钢琴教学活动中去,目的是为了通过这种期望式教育方法的应用,使师生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在积极的、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更快的实现钢琴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的钢琴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立足于当前儿童钢琴教师教学现状,提出“期望效应”在钢琴教学中应用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证明这种期望式教育方法的可行性,为期望效应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第一部分对期望效应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为具体的实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研究过程、内容及结果;第三部分阐述了期望效应如何更好的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应用。

杨征[8](2020)在《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职场地位作为技能人才密切关注的工作认知和心理状态,对其创造力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智能化趋势下,组织结构逐渐扁平化,权力也逐渐下沉,职场地位对于技能人才创造力的形成将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职场地位对于技能人才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尽管已有少量文献关注了这一话题,但是学者们并没有就职场地位和创造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形成统一结论。而且现有关于职场地位的研究主要以西方为主,关于中国情境下的职场地位研究还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缺乏相应的本土化职场地位量表制约了职场地位的本土化研究的进程,有必要在本土文化背景下对职场地位进行重新建构,开发出适合中国情境的职场地位量表,丰富职场地位的理论研究。首先,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三维结构模型,开发了技能人才职场地位测量量表。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技能人才内涵、工作特征演化趋势和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跨文化差异,采用理论推演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概念模型,并且对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独特诠释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综合质性研究结果和国外已有的成熟量表,形成了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初始量表。随后本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验证了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三维模型,并开发出包含12个条目的技能人才职场地位三维量表,为后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依据。其次,本研究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对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模型,深入探讨了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与创造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索了创新绩效期望和创新角色认同在其中的链式双中介机制。基于创造力互动理论,本研究发现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及各子维度均能够显着提高技能人才创造力。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在中国情境下,拥有较高的职场地位能够带来个体的内在期望和角色认定,形成创造力相关的“期望-认同”效应,进而激发技能人才创造力。由于技能人才的创新不同于知识型员工和科技研发人员,他们的创造力往往出于自发的内在兴趣和创新期待。其中,创新角色认同是技能人才关于创造力的重要角色认知,对于创造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在组织内部社会化过程中,职场地位能够显着提高技能人才感知到的创新绩效期望,并且通过提高技能人才对于自我工作身份的创新角色认同,进而激发技能人才创造力。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发现了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之间存在的“期望-认同”效应,有效揭示了职场地位作用下技能人才创造力的内在形成机制。再次,本研究探讨了亲社会性在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更有利于组织发展和更多考虑他人利益的亲社会性往往更符合组织内部规范,因而技能人才具有更强的亲社会性,能够充分激活组织内部的内生创新资源。因此,技能人才不仅要自身技术过硬,还要有很强的亲社会性,并且关怀集体和他人利益,这样才能具有更高的创造力。此外,本研究探索了亲社会性作为调节变量对于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之间链式双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不仅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之间的直接效应受到了亲社会性的影响,其内部存在的基于创新绩效期望和创新角色认同的链式双中介效应也受到了亲社会性的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亲社会性是技能人才创造力形成过程中“期望-认同”效应的心理边界。随后,基于本研究的理论研究结果,本文分别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了有效激发技能人才创造力的管理启示和对策建议。最后,总结分析了本研究的研究局限和不足,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展望。

王苗苗[9](2020)在《初中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现状调查及个案干预研究 ——以西安市XX中学为例》文中提出生物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具有积极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趣味性,能够积极探索、自我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动机,也是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重要因素。生物学学习需要学习兴趣的指引,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老师应尽的责任,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这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条新的思路。本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研究校初中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现状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选择3位典型学生开展个案干预研究。在干预研究过程中首先采用访谈调查法对学生本人及其班主任进行了访谈,对3名初中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追踪,分析其成因。之后针对兴趣不高的成因,制订了相应的策略,并在后期的教学中付诸实施。经过一学期的干预,3名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物学学习效果也明显好转。通过教学实践研究,笔者发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关心、尊重、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3)在教学中利用新异好奇的心理,恰当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的手段;(4)改变教学观,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5)充分利用期望效应;(6)实施鼓励性评价;(7)用成功教育思想培养学生;(8)拓宽课堂教学,增加社会实践。

姜泽雯[10](2020)在《基于分级评定的室内设计线上课程教学框架研究 ——以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科技发展的影响力逐渐延伸至教育行业,诞生了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线上课程。这种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教学方式因为其时间与空间上的自由性,得到了众多学习者的追捧。特别是在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课程的无接触式教学更是被全国中小学、高校和教育机构所采用,成为国民级的教学现象。但是作为一种仍在发展中的新生事物,线上课程以及线上课程平台也存在着诸多缺点。以近两年发展迅速地室内设计学科为例,室内设计市场的火热带动了室内设计课程学习的风潮,但线上课程中的室内设计课程缺乏完整的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置同质化;另一方面来自不同环境,拥有不同能力的学习者在学习活动开始前难以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作出前预期、学习过程缺乏一定的设计实践练习,并且在学习活动结束后通常很难对自己的学习程度做出定位。这也反映出了课程的目标不明确、能力构建过程缺失和学习评价单一化等问题。本次课题以此为基础对室内设计线上课程的分级教学框架展开研究,这种教学框架包括了教学的模式和流程。研究首先对分级评定的概念以及相关案例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总结出分级评定所指向的教学框架所需的关键环节,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部分。然后对线上课程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介绍。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对线上课程的特点、优势和不足有了一定的掌握后,针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室内设计线上课程的教学框架设计,最后以教学框架为基础设计了专业的线上课程平台,并对整个教学流程进行了完整地呈现。

二、创造性期望效应理论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性期望效应理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领导创新期望与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基于悖论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与假设
    (一)突破性创新投入:概念来源与界定
    (二)突破性创新过程中的悖论及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
    (三)领导创新期望、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与突破性创新投入
    (四)认知灵活性及其边界作用
    (五)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三、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
    (二)变量与测量
四、研究结果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同源方差分析
    (三)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四)假设检验
五、结论、讨论与启示
    (一)结论与讨论
    (二)研究发现与理论贡献
    (三)管理启示
    (四)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3)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罗森塔尔效应的教学价值
    (一)罗森塔尔效应的概况
    (二)罗森塔尔效应的教学价值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对历史教学要求
    (二)教师打破传统观念的需要
    (三)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四)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缺少教师期望
三、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对策
    (一)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二)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三)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四、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一)导入创设气氛,形成教师期望
    (二)教师输入期望,学生内化教师期望
    (三)小结回顾教学内容,教师维持或调整期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问卷及调查统计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语篇式语法填空测试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英语测试与教学关系密切
        (二)高中英语语法教与学历来是痛点
        (三)教育环境和时代背景需要更有效的教与学
        (四)高考综合改革深刻影响英语语法教与学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创新之处
        (一)论文思路
        (二)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反拨效应研究述评
        (一)反拨效应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二)国内外反拨效应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二、语法填空测试研究述评
    三、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自我效能理论
    二、期望效应理论
    三、符号互动理论
    四、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五、反拨效应假设
        (一)Alderson&Wall反拨作用假设
        (二)Watanabe反拨效应维度模型
    六、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与工具
        (一)文献调查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课堂观察法
        (五)测试法
    五、研究过程
        (一)研究过程说明
        (二)“整体课堂”实验
    六、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语法填空测试对教师语法教学反拨效应分析
        (一)调查问卷相关分析
        (二)访谈分析
        (三)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二、语法填空测试对学生语法学习反拨效应分析
        (一)调查问卷相关分析
        (二)访谈分析
        (三)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三、实验前后测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实验A班与对照B班前测成绩对比分析
        (二)实验A班与对照B班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三)实验A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四)对照B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道德情绪:探寻道德与创造力关系的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道德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分歧
3 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中应重视道德情绪的影响
4 道德情绪影响创造力的潜在机制
    4.1 道德情绪通过不同效价影响个体注意范围,调节创造性认知水平
    4.2 道德情绪通过激发道德动机,中介人格与创造力的关系
    4.3 道德情绪通过引发自我觉察,促进顿悟与创造性成就的产生
    4.4 道德情绪通过提升心理资本,进而影响不同创造力特性的表达
5 道德情绪影响创造力的路径模型
6 研究展望
    6.1 深化道德情绪及其生理机制的相关研究
    6.2 系统化研究道德情绪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6.3 探寻基于道德情绪的创造力激发模式

(7)儿童钢琴教学中期望效应的实验研究与实践应用 ——以吉林省XX市两所艺术培训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相关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
        2. 国内研究
    (四) 研究方法
一、 期望效应概述
    (一) 期望效应由来
    (二) 期望效应内涵
    (三) 期望效应的功能
二、 儿童钢琴教学中期望效应的实验研究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对象
    (三) 实验准备
        1. 访谈对象选择
        2. 访谈内容
        3. 访谈结果分析
    (四) 实验设计
        1. 实验变量
        2. 实施过程
        3. 干预过程
    (五) 实验结果分析
三、 儿童钢琴教学中期望效应的实践应用
    (一) 有效提升钢琴教师的教育理念
        1. 如何建立这种期望教育理念
    (二) 营造期望式教育课堂氛围
        1. 师生关系
        2. 互动教学
        3. 营造期望式教育课堂氛围的重要性
    (三) 注重期望目标对每个学生的合理性
        1. 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2. 注重期望的合理性
    (四) 期望教育理念的延续
        1. 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一) 教师访谈提纲
    (二)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 二
后记

(8)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创造力互动理论
        2.1.2 期望地位理论
        2.1.3 角色认同理论
    2.2 职场地位研究综述
        2.2.1 职场地位的概念和内涵
        2.2.2 职场地位和相关概念辨析
        2.2.3 职场地位的维度和测量
        2.2.4 职场地位的研究视角
        2.2.5 职场地位的影响研究
    2.3 个体创造力研究综述
        2.3.1 个体创造力的概念和内涵
        2.3.2 个体创造力的维度和测量
        2.3.3 个体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2.4 职场地位和个体创造力关系的研究综述
    2.5 文献述评
3 研究构思和理论推演
    3.1 研究总体构思
    3.2 技能人才概念内涵和工作特征演化趋势
        3.2.1 技能人才的概念内涵
        3.2.2 技能人才工作特征的演化趋势
    3.3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概念推演
        3.3.1 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关键要素
        3.3.2 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基本特征
        3.3.3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跨文化差异
    3.4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的关系推演
        3.4.1 职场地位影响技能人才创造力的期望-认同效应
        3.4.2 职场地位影响技能人才创造力的心理边界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内容结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质性研究
        4.2.1 研究方法
        4.2.2 内容分析
        4.2.3 质性研究结果和讨论
    4.3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量表开发
        4.3.1 初始量表编制和研究设计
        4.3.2 项目分析
        4.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4.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4.3.5 信度效度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对创造力影响的理论构建和实证设计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提出
        5.2.1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的关系
        5.2.2 创新绩效期望的中介作用
        5.2.3 创新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
        5.2.4 亲社会性的调节作用
    5.3 实证研究设计
        5.3.1 研究工具
        5.3.2 研究对象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对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量表信效度和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6.2.1 量表的信度分析
        6.2.2 量表的效度检验
        6.2.3 量表的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3 假设检验
        6.3.1 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的关系分析
        6.3.2 创新绩效期望的中介效应分析
        6.3.3 创新角色认同的中介效应分析
        6.3.4 创新绩效期望和创新角色认同的链式双中介效应分析
        6.3.5 亲社会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6.4 分析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管理实践的启示与建议
        7.3.1 社会层面的管理启示和建议
        7.3.2 组织层面的管理启示和建议
        7.3.3 个体层面的管理启示和建议
    7.4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企业技能人才职场地位访谈提纲
附录 B 企业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初中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现状调查及个案干预研究 ——以西安市X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相关概念界定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对象
    (二)研究实施
        1.调查研究的实施
        2.个案干预研究的实施
三、初中生生物学学习兴趣调查研究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生物学的看法
        2.对生物学学习的态度
        3.关于实验与其它活动
        4.关于生物学课程
        5.生物学教师
        6.学生的期望
    (二)提高初中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1.关心、尊重、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
        3.利用新异好奇的心理,运用恰当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
        4.改变教学观,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5.充分利用期望效应
        6.实施鼓励性评价
        7.用成功教育思想培养学生
        8.拓宽课堂教学,增加社会实践
四、学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的个案干预研究
    (一)个案的选择
    (二)个案干预实施过程
        1.案例1:学生Z
        2.案例2:学生H
        3.案例3:学生Y
    (三)个案干预实施结果
五、研究总结、建议与反思
    (一)研究总结
    (二)提高初中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的建议
        1.学习积极性过低导致学习兴趣缺失型学生的转化策略
        2.学习困难导致学习兴趣缺失型学生的转化策略
        3.自身心理因素导致学习兴趣缺失型学生的转化策略
    (三)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基于分级评定的室内设计线上课程教学框架研究 ——以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法
        1.研究概况
        2.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研究内容
        2.创新点
二、分级评定
    (一)分级评定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1.分级评定的应用案例
        2.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与分级评定的关系
        3.双万计划与分级评定的原则
    (二)分级体系中的关键因素--个人能力
        1.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概念
        2.影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要素
        3.教学评价与学习者个人能力
三、线上课程综合要素研究
    (一)线上课程的发展起源
        1.国外线上课程与案例
        2.国内线上课程与案例
    (二)线上课程的应用要素
        1.线上课程的内容及制作标准
        2.线上课程的表现形式
        3.线上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流程
        4.线上课程的教学评价手段
    (三)线上课程平台研究
        1.现存的线上课程平台分类
        2.线上课程平台的构成
    (四)线上课程与传统课程
        1.线上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关系
        2.线上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异同
        3.线上课程对传统课程的影响
四、室内设计线上课程视角下的分级教学框架
    (一)室内设计线上课程目标人群的分析
        1.高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2.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
    (二)室内设计线上课程与分级评定教学框架
        1.室内设计线上课程的特点分析
        2.室内设计线上课程的学科组织
        3.基于分级评定的完整教学框架设计方案
    (三)室内设计线上课程分级评定教学的局部架构
        1.针对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方案
        2.互动性的线上课程教学过程
        3.室内设计线上课程的分级评定方式
        4.线上课程教学结果等级划分与知识的对应关系
    (四)线上课程开展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合理运用课程期望
        2.加强教师团队技能建设
五、实践论证与设计反馈
    (一)商业空间设计课程概述
        1.商业空间设计课程范围
        2.商业空间设计的线上课程组织
        3.商业空间线上课程分级结果设想
    (二)课程平台的设计
        1.平台情况简述
        2.课程要素与表现形式
    (三)商业空间课程目标的确立
        1.布鲁姆6级目标分类表下的课堂目标设计
        2.依据学习者能力对课堂目标进行分级
    (四)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制作
        1.教学过程设计展示
        2.教学评价设计展示
    (五)教学过程与设计反思
        1.线上课程课件设计展示
        2.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思路
六、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四、创造性期望效应理论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领导创新期望与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基于悖论理论的研究[J]. 刘智强,严荣笑,唐双双. 管理世界, 2021(10)
  • [2]初中生的教师期望知觉、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D]. 任亚楠. 江南大学, 2021
  • [3]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海露. 延安大学, 2021(12)
  • [4]语篇式语法填空测试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D]. 褚彤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道德情绪:探寻道德与创造力关系的新视角[J]. 王博韬,魏萍. 心理科学进展, 2021(02)
  • [6]初中生教师期望、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现状与关系[D]. 董丹辉.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7]儿童钢琴教学中期望效应的实验研究与实践应用 ——以吉林省XX市两所艺术培训机构为例[D]. 李欣凝.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 杨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初中生生物学学习兴趣现状调查及个案干预研究 ——以西安市XX中学为例[D]. 王苗苗.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分级评定的室内设计线上课程教学框架研究 ——以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为例[D]. 姜泽雯.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创造力期望效应理论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