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华大学研究出高水准纤维抗菌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卢晨[1](2021)在《熔喷非织造材料静电驻极方法研究及水驻极机理探索》文中指出新冠疫情以来,口罩的需求量和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口罩的核心功能层是位于芯层的熔喷非织造材料,为了提高其过滤效率并保持低的吸气阻力,常采用静电驻极的方法使其带电。但由于我国熔喷非织造行业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相关的论文研究较少。疫情初期,各类企业纷纷转型生产熔喷非织造材料,但由于熔喷技术壁垒较高、专业人员严重缺失,熔喷非织造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随着国家防疫物资储备过剩及国内疫情形势的好转,企业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开始将目光投向水驻极技术,引入水驻极生产设备,但由于目前国内外没有关于水驻极技术的详细报道,加上水驻极母粒市场鱼龙混杂,并未发挥出水驻极技术的最大潜力。因此有必要对水驻极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为技术发展和企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为了实现熔喷非织造材料“高效低阻”的目标,本文首先从静电驻极母粒着手,在熔喷非织造材料中加入不同类型的静电驻极母粒,通过对熔喷非织造材料过滤性能的对比分析,对母粒进行优选。进一步通过对驻极母粒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DSC测试,认为优选母粒是一种复配型驻极体,且与熔喷聚丙烯树脂有良好的工艺适配性。进一步地,在不同的热风速度、DCD距离和驻极电压下制备熔喷非织造材料,优化生产工艺。通过对熔喷非织造材料结构性能的分析得出:(1)热风速度主要是通过改变纤维直径及不匀率来影响材料的过滤性能,随着热风速度的增大,纤维直径和不匀率都减小,从而导致材料孔径减小,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增大;(2)随着DCD距离的增大,纤维直径和不匀率减小,但同时由于热黏结减少,孔径增大,使熔喷非织造材料的滤阻和滤效变小;(3)静电驻极熔喷非织造材料表面静电势正负随机分布,随着驻极电压增大,静电势变大,且上下两面间的电势差也增大,过滤效率随之提高。但由于存在电荷饱和电压击穿的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成本要求调整电压大小。根据上述结果确定实验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热风速度为900rpm,DCD距离为200mm,驻极电压为50k V。其次,通过对卷材内外层材料过滤性能和拉伸断裂性能的对比分析,探究熔喷非织造卷材内层过滤阻力高于外层的原因,并提出如下解决方案:(1)合理控制卷材直径,适时调节卷绕张力,避免内层材料发生明显变形;(2)增设冷却装置,使材料在成卷前恢复室温,减少卷材内部由于散热不充分导致的后结晶。最后,采用模拟水驻极设备对熔喷非织造材料进行水驻极处理,通过对水质、驻极母粒成分及效果、驻极前后纤维表面成分和静电势的研究,对水驻极机理进行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水电导率的增加,材料的过滤效率下降;(2)只有添加了水驻极母粒的熔喷非织造材料可以在驻极后实现高过滤效率;(3)基于驻极后纤维表面元素和静电势的实验结果,初步推断水驻极摩擦生电的机理是电子转移和离子转移,但以电子转移为主;(4)通过对水驻极和静电驻极熔喷非织造材料进行TSD测试,认为水驻极材料的电荷量和电荷稳定性均高于静电驻极材料。
吴钦鑫[2](2021)在《用于医用防护服的静电纺SiO2/PVDF辐射降温纳米纤维膜以及传感系统的集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新冠肺炎暴发,随后迅速席卷全球,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医用防护服成为医护人员挽救患者的必备用品。然而现有的防护服透气和透湿性不佳,一线医护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会显着降低人体舒适度,进而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会因过度劳累危及生命安全。此外,对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后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反馈是十分有必要的,可有效防止意外发生。而目前市场上商用防护服和防护口罩功能单一,穿戴舒适性不佳,无法对穿戴者的生理健康进行实时监测。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从医用防护服面料改性和织物传感应用出发,展开了三方面工作:首先,使用具有更好透气透湿性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织物替代熔喷布,在纳米纤维材料中引入SiO2辐射降温颗粒;其次,通过热压的方法将辐射降温纳米纤维膜与医用无纺布复合得到辐射降温医用防护服面料,从而实现防护服内微环境的湿热管理;最后,利用二维纳米材料MXene和纯棉织物复合,开发了一款基于压阻原理的力敏传感织物,与防护面料集成,实现对医务人员的运动姿态和呼吸频率监测进行实时采集。研究内容如下:(1)静电纺SiO2/PVDF辐射降温纳米纤维研究: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SiO2/PVDF辐射降温纳米纤维膜。研究了不同SiO2粒径、SiO2掺杂量和PVDF浓度等因素对SiO2/PVDF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和红外透过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纺丝液PVDF浓度为15%,掺杂SiO2粒径为2μm,SiO2/PVDF=0.15(质量比)。在该参数下,SiO2/PVDF纳米纤维膜的显微结构良好和红外透过率最佳。(2)辐射降温医用防护服面料的制备与应用:将SiO2/PVDF纳米纤维膜与无纺布进行热压处理,得到三明治结构的辐射降温医用防护服面料(SiO2/PVDF-NWF)。与传统医用防护服面料相比,SiO2/PVDF-NWF具有更高的穿戴舒适性和病毒防护性(透湿率为240.658 g·m-2·h-1,热阻为0.0839℃·m-2·W-1,过滤效率88.378%)。该面料具有良好的辐射降温功能,经天空辐射降温测试得到该面料上下两侧的温差为2.5℃。这能有效提高防护人员的穿着舒适度,实现个人热管理。此外,在辐射降温面料的防护服上集成了血氧、温湿度和定位传感器,构筑了多功能传感系统。(3)MXene基力敏传感织物在防护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浸渍法,将二维纳米材料MXene与纯棉织物复合。经结构设计,与印刷叉指电极的尼龙面料共同构筑了MXene基力敏传感织物。该传感织物具有较高灵敏度(18.023 k Pa-1),宽检测范围(20.5 Pa-17.7 k Pa)与高稳定性(3000次循环)等特点。该传感织物与防护服和口罩相结合,构筑智能防护系统,可用于医护人员的运动姿态及呼吸频率监测。
刘高丞[3](2021)在《职业装用高强锦纶混纺纱线及面料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CPL(己内酰胺)、PA6及下游产品的生产国,锦纶6纤维产业链日益成熟。其中,高强锦纶6纤维性能优良,价格亲民,具备民用产品开发的可能性。课题采用高强锦纶6短纤维材料,研究配合的纺纱及织造工艺,制备高强锦/棉混纺纱线及织物,以期开发出兼具耐用性和舒适性的职业工装面料升级迭代产品,为职业装行业消费升级提供参考和保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根据高强锦纶短纤维的特性,针对高比例(≥60%)高强锦纶与棉混纺时出现的问题,各工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及工艺优化,顺利纺制不同线密度和混纺比的紧密赛络纺高强锦/棉混纺纱。测试结果显示,高比例高强锦纶/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度高、伸长大、断裂功大,且条干和毛羽水平优良。(2)运用混纺纱强伸理论模型,探究混纺比对高强锦/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发现高强锦纶与棉混纺时存在临界混纺比,且混纺纱断裂强度与混纺比关系曲线与理论预测曲线高度吻合,但断裂伸长率曲线存在变化速率上的差异,并证明了高强锦/棉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与混纺比关系曲线的三阶段特征显着,具体表现为一、三阶段平缓,二阶段激增。为保证高强锦/棉混纺纱较高的断裂强度和稳定的断裂伸长率,混纺时要避开30%-40%临界混纺比附近区间,且在40%-100%锦纶混纺比区间,高强锦/棉相较于普通锦/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大幅度提高,达到FZ/T 12052-2016《锦棉混纺本色纱线》优等品水平。(3)分别于大、小捻系数范围内,探究捻系数对高强锦/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大、小范围内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及≥3mm毛羽指数随捻系数的变化趋势,确定各比例高强锦/棉混纺纱捻系数390-400为佳。(4)采用合适混纺比及捻系数的混纺纱,织制职业装用高强锦/棉混纺机织物,探究不同混纺比织物的拉伸、抗撕裂、弯曲、耐磨等服用性能,并与目前市售的职业工装坯布性能及原料成本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市售的工装坯布,开发的高强锦/棉混纺卡其织物的抗撕裂及耐磨性能极好,同时具有良好的强伸性能及透气透湿性。N/C 20/80的撕破强力是纯棉织物1.5倍;耐磨性能超过TC织物,是纯棉织物的近4倍;弯曲刚度小于纯棉织物,但弯曲回复性能变差;透湿性能与纯棉织物相当。N/C 50/50的断裂强力远超纯棉织物,与TC织物相当,断裂伸长远超纯棉及TC织物;撕破强力超过TC织物,是纯棉织物的3倍;耐磨性能分别是纯棉织物和TC织物的7.9倍和2.3倍;弯曲刚度小于纯棉织物,弯曲回复性能优于纯棉织物;透湿性能较纯棉织物略有降低,但好于TC织物。N/C 60/40与N/C 50/50相比,织物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及耐磨性进一步提高,但出现较明显的起毛起球现象且透气透湿性能有所下降。高强锦/棉织物与纯棉织物的原料成本相差不大,而TC织物较高强锦/棉织物的原料成本低0.36倍左右。
梁梦辉[4](2021)在《调湿控温羊毛针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对于夏季运动面料而言,服装的干燥和凉爽至关重要,保证运动者出汗时及时将湿气排出织物外,快速蒸发汗水。然而,现有的调温纺织品只能缓冲人体内部温度的变化,无法对水分进行管理。调湿控温整理剂(Hei Q Adapative AC-06)是一种新型水性功能聚合材料,通过对织物进行浸轧整理,可降低体感温度,增强热舒适性,这种材料还能将湿气快速排出,保持服装的干燥,使服装的吸湿快干性大大提升。本课题选用18.5tex羊毛纱线编织的1+1罗纹毛坯针织物、企业提供的同纱支纬平针光坯羊毛针织物,探讨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和调湿控温整理工艺。以织物的干燥速率、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法探讨整理剂浓度、烘焙温度、烘焙时间、浸渍温度等整理工艺参数对织物干燥速率和吸水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优选的调湿控温整理工艺。其中,毛坯1+1罗纹羊毛针织物的优选调湿控温整理工艺参数为:整理剂浓度3%(o.w.f)、烘焙温度115℃、烘焙时间3min、浸渍温度50℃;同纱支光坯纬平针羊毛针织物的优选调湿控温整理工艺参数为:整理剂浓度3%(o.w.f)、烘焙温度115℃、烘焙时间5min、浸渍温度45℃。为探讨圆纬机编织的羊毛针织物的染色、调湿控温功能整理顺序与工艺对织物最终调湿控温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染色+功能整理两步工艺、染色+功能整理同浴工艺,以及整理+染色两步工艺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染色对功能整理的效果有影响,且染色、功能整理两步工艺对调湿控温功能影响最小。在此基础上,采用p H值、匀染剂用量、染色温度、染料浓度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分析优化染色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优选的染色工艺参数为:p H值4.7,匀染剂用量1.5%,染色温度98℃,染料浓度2.5%。对染色后织物的色牢度、耐洗涤性能等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织物耐水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都在4级以上。选用上述毛坯羊毛针织物优选的功能整理工艺参数,对18.5tex羊毛纱线进行功能整理,测试与分析了功能整理前后纱线的的表面形态、细度、力学性能、毛羽指数、表面摩擦性能和吸湿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整理后纱线表面覆盖了一层聚合物薄膜;整理后的纱线细度增大且细度不匀率增加;力学性能下降、有害毛羽长度减小;整理后纱线的摩擦系数与摩擦变异系数都低于普通纱线,纱线更加光洁且回潮率增大,吸湿性能比普通纱线好。为进一步研究调湿控温功能整理对羊毛针织物的服用性能和调温功能的影响,本文对比测试了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纱线功能整理后再织造、毛坯对比、光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光坯对比织物等不同整理方式的6种羊毛针织物的力学性能、抗起毛起球性、织物风格、热湿舒适性和耐水洗性等基本服用性能和调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调湿控温整理之后,织物力学性能下降,但下降幅度均在20%内;抗起毛起球等级降低,但都在3级以上;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光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的织物经洗涤后基本不发生缩率变化;静态、动态悬垂系数变小,且抗弯刚度变小;织物热阻变小、导热系数变大、湿阻减小、透湿率变大;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后的织物透气性提高了4.6%,虽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后的织物透气性降低了12.9%,光坯织物直接功能的织物透气性降低了18.4%;但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纱线功能整理后再织造、光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后的织物干燥速率分别增大了45.9%、42.4%、98.6%、18.8%,吸水率分别增大了25.6%、20.6%、26.0%、11.9%;织物瞬间接触凉感分别增大了3.6%、3.6%、14.5%、4.6%;毛坯织物直接功能整理、毛坯织物染色+功能整理、纱线功能整理后再织造、光坯织物直接功能的织物最大温差分别可达到1.3℃、0.8℃、1.5℃、0.7℃,因此具有明显的降低体感温度的功能。
梅倩倩[5](2021)在《负载纳米金-适配体的PVA-co-PE纳米纤维膜用于孔雀石绿的可视化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是一种具有抗菌杀虫作用的渔药,用于帮助水生动物抵抗病菌的侵害,以维持健康生长的状态,效果显着,被养殖户视为水产养殖特效药,但这种渔药也会残留于水产中产生严重的致癌致畸性,经由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尽管如此,这种渔药的滥用现象仍普遍发生,屡禁不止,因此,针对水产养殖业中孔雀石绿的残留检测至关重要。现有的针对孔雀石绿残留的检测技术有色谱法、免疫分析法、光谱法、电化学法等。上述方法虽然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但检测过程中需要外部仪器的辅助、过程繁琐、耗时长、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操作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其应用与推广。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是一种快速便携的比色试纸条,它结果可视、选择性好、操作方便,被广泛用于各类待测目标的现场快速检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有大量孔雀石绿试纸条被正式投入使用,但现有市售的试纸条存在灵敏度低,价格昂贵等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针对上述不足,本文以具备高比表面积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为载体,固载特异性识别元件(适配体)与光学性能优异的显色元件(纳米金),成功构建了基于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试剂盒,用于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的可视化检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表面形貌良好的聚乙烯醇-乙烯共聚合物(PVA-co-PE)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然后对纤维膜进行活化处理得到对应的亲和膜,试剂采用三聚氯氰、戊二醛和N,N’-二琥珀酰亚胺基碳酸酯(N,N’-Disuccinimidyl carbonate,DSC)。对经不同活化处理的亲和膜的表面形貌、机械性能、亲水性以及芯吸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链霉亲和素的初始浓度与pH值对其在不同纳米纤维膜表面吸附性能的影响。(2)将四氯金酸在加热条件下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成功制备得到纳米金粒子。合成的粒子分散性好、形状均一。将该纳米粒子与孔雀石绿的RNA适配体偶联,形成纳米金-适配体偶联物,并通过透射电镜分析、紫外光谱测试、粒径分布测试、Zeta电位等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结合后的纳米金-适配体偶联物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对目标物质孔雀石绿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3)将不同活化处理的亲和膜组装成试纸条,固载纳米金-适配体偶联物和DNA探针等组成最终检测用试剂盒。通过一系列优化筛选,最终结果显示,经DSC活化处理的亲和膜的裸眼检测限达到0.0015μg/m L(1.5 ppb),该试剂盒具备选择性识别能力,可用于实际养殖用水中MG残留的检测。
李亚玲[6](2020)在《光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阳能蒸汽发生器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技术能有效缓解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难题,其中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能将太阳能局域于空气-水界面处加热,以减少热量损失和提高热能利用率,从而被作为水净化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对光热材料、光热体系的热管理以及水传输供应这三大影响因素进行调控,能有效调节光热体系的水蒸发速率和效率。近年来,各种光热材料如金属基、碳基、半导体基和聚合物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光热界面的构筑,但也因其制备方法复杂,造价高或孔隙率低等问题而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同时,对于光热系统中水传输通道的设计需平衡其中水的传输和热量损失以发挥界面蒸发的独特优势。此外,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考虑所用材料的固有光热性能外,还应考虑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蒸发稳定性以及成本等问题,如对蒸发稳定性来说,高盐度海水中盐离子可能会造成盐析而堵孔,溶解在水体中的有机物和其它生物物种可能对光热界面造成生物污染等。因此,如何同时实现光热吸收器的高稳定性、可重复使用性、高光热水蒸发效率以及抗污染性能,是太阳能光热界面水蒸发技术应用于海水淡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中,以相对廉价的碳基和半导体基光热材料为构筑单元,制得高效多功能光热界面。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简单的真空抽滤制得了一种稳定的多孔双层光热膜(碳纳米管@聚乙烯亚胺/混合纤维素酯),其顶部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作为太阳能转化层(厚度约为1.6μm)与底部混合纤维素酯(mixed cellulose esters,MCE)亲水多孔隔热层通过非共价作用紧密结合。在该碳基光热材料太阳能界面水蒸发系统中,MCE能够介导局域加热,CNT能够实现太阳能光热转换,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 imine,PEI)介导的吸湿性和非共价键结合的协同作用下,CNT@PEI/MCE膜在Wenzel润湿的情况下可以停留在水-空气界面。另外,通过对CNT@PEI/MCE膜进行光学和热学的测试也表明其有效界面加热模式,其在模拟太阳光辐照下可以达到较高的界面水分蒸发效率(72%)和快速的水蒸发速率(5.07 kgm-2h-1),且其水蒸发速率是纯水蒸发速率的4.23倍。同时,对光热复合膜进行拉伸试验测试,其断裂强度约为50 MPa,显示出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将光热复合膜进行弯折和卷曲操作后其蒸汽生成速率基本保持不变,从而显示其良好的柔性。最后,以大肠杆菌为目标菌种,研究光热复合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结果显示CNT@PEI/MCE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以及耐用性。这种先进的光热复合膜及其简单的低成本制备,为清洁水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可持续能源技术。(2)为了提高持续界面水净化过程中太阳能的有效利用率,通过简单的真空抽滤操作,利用接枝了吸湿性PEI的多孔二硫化钼(MoS2)纳米花在亲水性的MCE滤膜基底上成膜,制得了一种稳定的多孔的双层自漂浮光热膜材料(MoS2@PEI/MCE),其光热层的厚度约为1.2μm,并将其用于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在此过程中,PEI与MoS2可通过非共价键作用(氢键/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得到相应一种纳米水凝胶(MoS2@PEI),光热膜中PEI接枝的MoS2纳米花可作为一种3D-多孔的纳米凝胶网络处于光热膜顶层,其通过内部的多级反射以增强对光的吸收,通过分散的热点能有效加热水分子,通过改变MoS2和PEI的含量以及光热层厚度可以调控光热膜的水蒸发性能。另外,通过研究纳米凝胶内部的含水量、水分子的状态以及水分子的蒸发情况,表明纳米凝胶能通过局域具有低蒸发焓(1462J/g)的小水簇有效加快水蒸发。与此同时,具有低热导率的MCE作为一种柔性基底处于光热膜的底层,不仅保证了光热膜良好的机械稳定性而且能持续的毛细补水并减少热量的损失。此外,以大肠杆菌为目标菌种,研究光热膜的抗生物污染性能,表明该光热膜因MoS2和大量阳离子的PEI的协同作用,可实现良好的抗菌。结果显示,MoS2@PEI/MCE光热膜具有增强的界面水蒸发性能(在3.7 kWm-2光照强度下照射30 min后其水蒸发容量为2.7kgm-2,计算得出其水蒸发效率值高达92%,此外,在接近自然太阳光的强度值1 kWm-2时水蒸发效率值也能达到83%左右)和明显的抗菌性能、优良的可操作性及耐用性,使其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净水系统。(3)利用一步化学还原法将MoS2纳米花嵌入石墨烯中,制得一种多孔的光热复合水凝胶,即二硫化钼夹层石墨烯水凝胶(molybdenum disulfide intercalated graphene hydrogel,MGH),其与人工蒸腾装置相结合用于构筑太阳能驱动的界面水蒸发体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及红外热像仪测试材料的形貌和理化性能,并将复合凝胶置于模拟太阳光下进行水蒸发及脱盐试验。结果表明,MoS2能稳定分散在石墨烯纳米片中,且二者的结合有助于增强材料的光热性能。结合人工蒸腾装置的特殊的热定位和快速补水的优势,该光热系统能实现快速的水蒸发,在3.6 kWm-2光照下其水蒸发的速率(15.6 kgm-2h-1)约为自然蒸发的33倍,并且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效的脱盐效果,具有清洁水生产的应用前景。(4)为了协同地提高太阳能吸收/转换,调节水的传输和水分子的活化,提高光热材料抗污染(盐析污染和生物污染)的能力,以及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界面水蒸发性能。我们制备了一种智能三维多孔的光热复合水凝胶(molybdenum disulfide@graphene hydrogel,MoS2@GH)。首先,根据改进的Hummers法和一步水热法分别制得氧化石墨烯和二硫化钼纳米花。随后,利用简单的化学还原,以L-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在石墨烯之间插层具有抗菌多孔的MoS2纳米粒子,自组装形成复合水凝胶。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约为77 m2/g,且通过改变二硫化钼和石墨烯的质量比可调控凝胶内部的水含量。其与一个可控的由盐浓度差和液面高度差驱动的毛细水转移/蒸腾的自供水系统(salt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 and liquid level height difference drive capillary water transfer/transpiration system,CHTS)相结合可作为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在该蒸发器中,多孔的水凝胶不仅有助于光捕获增强太阳能吸收(吸光率可达约99%),而且能产生更多分散的热点来获取和激活水分子。通过对其中水分子的状态和蒸发焓的研究,表明复合水凝胶中含有大量的中间态水,因而具有更低的蒸发焓,即消耗较低的能量便能使其蒸发。同时,水凝胶没有直接浸入体相水中,其与水体分离能有效减少传导热量的损失,通过CHTS系统调控合适的补水以匹配水凝胶中水的快速蒸发。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在0.9 kWm-2光照下达到3.2 kg m-2h-1的高效水蒸发速率。此外,在高浓度的盐水和相对高的光照强度下,CHTS介导的水蒸发系统能有效缓解盐析。最后,以大肠杆菌为目标菌种,研究复合水凝胶的抗生物污染性能,表明该复合水凝胶因MoS2和石墨烯的协同作用显示出良好的抗菌特性。这种纯无机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同时可以延缓盐析污染和防止细菌生物污染。有望实现高效的海水淡化,为可持续的生产清洁水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技术方案。
贾蕾蕾[7](2020)在《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老质朴、巧妙有序、淳朴天然的汉族传统男服是典型东方服饰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又相互交融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汉族传统男服对于西方文化有吸收、有摒弃,展示出多元性、民族性、开放性共存的时代特征。汉民族人口分布广泛,各地域的传统服饰受到不同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服饰特征,不同地域的汉族传统男服存在差异。地域差异视角下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研究,拓展了传统男服的研究视角与领域,同时为近代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佐证。全面系统的近代汉族传统男服文献与实物研究,将丰富完善汉族传统服饰遗产宝库,助力汉族传统男服文化价值弘扬。此外,近代汉族传统男服保护与传承路径的探究,尝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以近代汉族传统男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上海纺织服装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等馆藏汉族传统男服传世品实物分析,结合近代期刊、报纸、照片、小说、地方志、着作、论文等资料的佐证,运用尺寸测量法、色度测量技术、统计分析法对近代汉族传统男服实物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历史进程中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嬗变,勾勒出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整体概貌。选取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地区和长江下游流域的吴越地区作为代表,分别从近代汉族传统男服形制、色彩、面料的物质层面挖掘地域文化差异所呈现的地域特色,运用定量分析法探寻地域差异与男服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落脚于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保护传承,构建出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研究体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文献检索、图文互证、实物分析的方法,梳理汉族传统男服的演变过程。发现汉族传统男服的发展呈现出与政治、经济、制度紧密联系的递进关系,由简至繁。近代时期,汉族传统男服继承清代旧制的基础上,结构、色彩、面料发生了变化,归纳为袍、褂、袄、衫、马甲、大裆裤、套裤七种类别。长袍单穿或配以马褂和马甲是最常见的礼仪场合搭配方式,短衫(袄)和长裤、马甲和短裤是最普遍的日常劳作搭配方式。(2)基于实物分析,近代汉族传统男服形制是宽松肥大的外部轮廓造型和丰富多样的内部形制结构,体现出均衡对称的造型方法、“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修旧利废的节约意识。通过定性研究发现中原和吴越地区的近代汉族传统男服形制存在地域特色与差异。中原地区呈现褒衣宽袖的服装造型和黜奢崇俭结构特点,吴越地区呈现窄衣长袖和宽腰肥臀的服装造型特点。采用尺寸测量法对实物进行测量,并将中原和吴越男服形制的数据结果运用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佐证两个地区褒衣宽袖和窄衣长袖的形制差异。(3)我国传统天然染料独到的艺术表现和西方合成染料的逐步传入促进了近代汉族传统男服色彩的丰富。依托文献资料和对传世实物的色度测量,确证男服色彩的丰富以及黑、蓝、褐色系的高频率使用。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佐证对不同地域男服色彩的主观判断。借助HSB色彩模式分析,有效获取中原地区浓丽纯朴,吴越地区温婉雅致的色彩特征。并通过定量统计分析挖掘,得出中原地区男服色相范围广、多高饱和度和低明度色彩,吴越地区男服色相范围相对较窄、多低饱和度和高明度色彩的结论。(4)传统手工纺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纺织技术的引入为近代汉族传统男服提供了物质基础,丝织物名目愈加繁多,纹样题材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近代汉族传统男服面料也存在地域特色与差异。中原地区的面料独具匠心,纹样庄重大方;吴越地区纺织业最为发达,面料不胜枚举,纹样优美清雅。结合文献检索与实物面料统计数据,发现中原与吴越地区男服面料品类均以棉、丝织物为主,面料纹样存在稳重大气和优美婉曲的差异。(5)地域差异对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形制、色彩、面料产生的影响是由表及里的。中原地区山川秀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吴越地区地势低平,江河交错,气候温和,影响男性的审美观念和穿着方式。不同的文化造就了服饰审美的差异,中原地区在儒、道文化影响下呈现出古朴厚道、本分自守的“儒骨道风”,同时抵触变革,对待西方外来文化表现出龃龉难入的态度;崇文重教的吴越地区文化、经济发达,乐意尝新,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经济发展为男服提供物质保障,中原地区重农抑商,吴越地区重商轻农,不同的经济观念导致两地的经济状况差异显着,同时受到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原地区步履艰辛和吴越地区日新月异的纺织经济,进而形成传统质朴和时尚雅致的地域性男服差异。(6)围绕本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条路径展开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保护传承研究。针对微生物对博物馆藏品的危害,通过高效的静电纺丝工艺制备抗菌效率较高的新型Ti O2/GO/CA纳米纤维抗菌材料,对近代汉族传统男服进行本真性保护。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和先进织物整理技术,探索磁控溅射方法在制备具有红外屏蔽功能的棉服装面料上的应用,实现以创造新功能为主导的创造性转化。运用现代设计的手段,将近代汉族传统男服设计元素进行设计实践,引领当代传统服饰的创新性发展。
曹爱娟[8](2020)在《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丝绸联盟落户杭州、以及“杭州丝绸”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等影响下,“杭州丝绸”不仅作为一种纺织服饰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且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受到主观个体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的诸多影响,人们对“杭州丝绸”存在不同的认知评价。在以“杭州丝绸”作为城市金名片、以城市旅游作为经济主导的杭州社会人文环境下,构建科学、有效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能够为衡量现阶段杭州丝绸产业发展与品牌塑造提供新的视角和维度,对于提升“杭州丝绸”的整体形象和扩大“杭州丝绸”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本文回顾相关文献,界定了“杭州丝绸”的内涵;运用扎根理论研究,划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结构维度,并找到整体评价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构建“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检验与改进“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趋近型群体与趋远型群体对“杭州丝绸”的认知评价差异;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与访谈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杭州丝绸”的内涵。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界定“杭州丝绸”的内涵为:生产加工地、品牌注册地或者关键工艺制造地在杭州的丝绸产品,包括丝绸面料、丝绸服装、丝绸服饰品、丝绸家纺(含蚕丝被)、丝绸工艺品和丝绸文创产品等,其原材料以蚕丝纤维为主(蚕丝纤维含量≥50%,不包括缝纫线等辅料)。(2)“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理质性分析。运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展开“杭州丝绸”认知评价社会调查,收集访谈资料;采用NVIVO软件分析质性资料,从中提取、归纳出七项作用于“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品知识与关联信息等两项个体层面的因素,产品表现、服务表现、品牌表现、社会责任与文化内涵等五项环境层面的因素;探明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构成维度,包括情感倾向与理性认知两个维度;确定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产出绩效,即民众趋近或规避“杭州丝绸”的行为意愿。根据数据编码,推导出“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3)“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制实证检验。基于质性分析结果,回顾了认知理论与声誉理论等基础理论;设计“杭州丝绸”认知评价调查问卷,展开社会调查,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根据调研样本数据,借助SPSS和AMOS等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手段,对质性分析获得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及相关假设关系进行验证与简化:(1)产品知识、关联信息、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等通过情感倾向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作用于行为意愿;(2)产品表现、服务表现和品牌表现等通过情感倾向和理性认知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行为意愿;(3)产品表现、品牌表现和服务表现等直接、正向作用于行为意愿。(4)“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构成。基于质性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该体系包括2个层面(个体层面和环境层面),7个影响因素(产品知识、关联信息、产品表现、品牌表现、服务表现、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22个认知内容(专业知识、经验知识、信息获取渠道、行业企业推介、媒体舆论导向、质量、设计创新能力、性能、价格、服务专业、服务周到、售后保障、服务态度、店铺形象、品牌定位、形象识别、消费者责任、环境保护责任、文化传承责任、历史属性、文化寓意和文化载体)和对应的28个评价指标。(5)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根据“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作用结果——行为意愿,将被调查者分为趋近型群体与趋远型群体;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两类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差异明显的变量与测量指标,并结合访谈资料和调研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趋近型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的均值高于趋远型群体,具体表现为:(1)产品知识变量中的“性能特点”与“购买使用经验”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趋远型群体对于丝绸面料的热湿舒适性、保健功能、抗皱性、勾丝纰裂性能和使用便利性等属性认知不充分,且购买使用经验明显少于趋近型群体;(2)关联信息变量中的“信息渠道便捷性”与“媒体舆论导向”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电子媒介及口碑传播的影响,以及负面媒体报道的影响;(3)产品表现变量中的“高质量”“设计创新能力”“性能”与“性价比”等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主要在于对丝绸制品蚕丝纤维含量的错误认知,以及趋远型群体对色牢度、时尚感、设计感、创新性和价格公正等属性的认知不充分;(4)服务表现变量中的“周到性”与“保障性”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对个性化定制、产品使用说明提供等需求、以及对售后保障的不确定性;(5)品牌表现变量中的品牌图标“易识别性”比较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民众知晓知名的杭州丝绸企业品牌,但不能辨别品牌商标,而且,对于代表产品质量的“杭州丝绸”国家地理标志和高档丝绸标志,民众知晓率很低,其根源在于宣传推广不到位、民众产品知识匮乏;(6)社会责任变量中的“维护消费者权益”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产品标识信息、店员提供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此外,两类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差异最小的变量是文化内涵,比较差异较小的测量指标有“品牌多样性”“重视环境保护”和“历史悠久性”等。最后,基于“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理所揭示的规律,结合访谈资料和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分析所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相关建议:(1)以专业知识普及与使用习惯养成为切入点的产品知识科普策略;(2)以意见领袖带动与信息平台建设为切入点的关联信息畅通策略;(3)以自然属性应用开发与设计创新能力提升为切入点的产品开发策略;(4)以周到性服务体系构建和保障性服务制度建立为切入点的服务提升策略;(5)以实施高端品牌发展与重拾国家地理标志牌子为切入点的品牌建设策略;(6)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切入点的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7)以文化认同度提升为切入点的文化引领策略。
屈永帅[9](2020)在《基于高沸醇溶剂的苎麻脱胶与溶剂重复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苎麻是一种天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纤维长度长、强力高,可进行单纤维纺纱。苎麻织物因其具有凉爽挺括、防霉抗菌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面料、增强复合材料、工业包装等领域。苎麻原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非纤维素成分(如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约占纤维含量的20~30wt%,统称为胶质。在纺纱之前需要去除原麻纤维表面覆盖的胶质以保留较高纯度的纤维素纤维,即脱胶处理。目前,工业中最常用的苎麻脱胶工艺是传统的碱法脱胶,即用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苎麻原麻进行高温煮炼,但该工艺存在流程复杂、环境污染严重等缺陷。为了降低环境污染,研究学者提出了很多新型脱胶方法,如氧化脱胶、生物(如酶、细菌)脱胶,但由于设备成本高、脱胶不稳定、纤维素损伤大,在工业上推广进程缓慢。本课题研究一种全新的高沸点醇类(简称高沸醇)生态高效脱胶工艺,即利用安全环保的高沸醇试剂对苎麻实施脱胶加工,通过添加催化剂、纤维素保护剂及木质素脱除剂来提升脱胶效率,改善纤维质量;同时探讨高沸醇在脱胶工艺中重复利用的可行性及脱胶黑液中溶剂的可回收特性,以实现降低试剂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低碳数的高沸醇溶剂1,2-丙二醇、丙三醇、乙二醇、1,4-丁二醇,分别在加压条件下对苎麻进行一步法脱胶,并对比分析其脱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醇类脱胶中由于1,4-丁二醇对纤维素损伤严重而导致纤维易脆断;其它3种醇类的脱胶纤维制成率均较高(73~76%),且纤维断裂强度、线密度、残胶率均能满足后续纺纱需求。综合分析,沸点相对较低的乙二醇和毒性相对较小的丙三醇的脱胶效果最佳,经乙二醇脱胶后的纤维断裂强度(8.27 c N/dtex)最高,经丙三醇处理过的纤维残胶率(3.3%)最低。基于实验结果,本课题对高沸醇的脱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高沸醇溶剂在高温条件下增加的热能、动能及分子活化能会促进其在纤维中的扩散与渗透,且释放出的质子(H+)会对胶质分子间连接的化学键进行攻击。其中半纤维素分子链中O-乙酰基会裂解产生乙酸,同时β-苷键断裂生成的单糖戊糖在乙酸催化作用下会通过脱水作用生成糠醛;而木质素分子间的醚键也易发生断裂,酸性条件下木质素还能避免发生凝聚。由于4种脱胶工艺均在加压条件下进行,为降低能耗,后续研究均采用常压条件,分别选用乙二醇、丙三醇作为溶剂,通过添加助剂来提高脱胶效率、改善脱胶效果。(2)以沸点相对较低的乙二醇为脱胶液,在常压油浴条件下,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乙酸构成乙二醇/乙酸体系(EGAc)或提高脱胶温度构成高温体系(EG-T)两种方案进行工艺改进。乙酸对生物质分离具有选择特性,可以催化裂解分子间的化学键;而温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脱胶反应速率。脱胶结果表明,乙二醇(EG)脱胶工艺(130℃,6 h)制得的纤维断裂强度、线密度分别达到国家一级、三级标准,但较高的残胶率(12.26%)会对后续纺纱产生不良影响。EGAc体系中,EG/Ac比例为60/40(EGAc-60/40)时制得的纤维物理性能较好,纤维残胶率、线密度分别下降了21.53%、8.72%;EG-T体系中,200℃条件下、脱胶80 min(EG-T80)制得的纤维物理性能最佳,与脱胶60 min制得的纤维相比,其残胶率、线密度分别降低了26.18%、8.74%,断裂强度提高了22.97%。对比两种最优改进工艺(EGAc-60/40、EG-T80),EG-T80制得的纤维残胶率、线密度和制成率均低于EGAc-60/40制得的纤维,表明升高温度可以大幅度提高胶质去除率、改善纤维性能。另外,由于乙酸的催化会降解部分纤维素,使得EGAc-60/40制得的纤维断裂强度、纤维素聚合度均低于EG-T80。综上,与乙酸催化作用相比,脱胶温度的提高更利于提升脱胶效率、改善脱胶效果。(3)“蒽醌”在生物质分离中具有加速脱木质素、清除氧化自由基、抑制碳水化合物剥皮反应的多重作用。在高沸醇脱胶过程中,考虑到纤维素在高温下易被氧化而降解,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木质素去除率,课题以低廉环保型试剂“蒽醌”作为纤维素保护剂及木质素脱除剂,研究苎麻在乙二醇/蒽醌(EG-AQ)溶剂中的脱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蒽醌浓度为0~0.5 g/L时,纤维素聚合度随蒽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脱胶纤维结晶度及强伸度先升高后降低,而纤维线密度、残胶率先降低后升高。蒽醌浓度为0.3 g/L时纤维各项性能达到最佳,与不加蒽醌制得的纤维相比,其结晶度、断裂强度分别提高了20.53%、9.55%;纤维中木质素含量、纤维残胶率及线密度分别降低了21.43%、17.91%、7.24%;由于受到蒽醌的保护作用纤维中半纤维素去除率降低了3.01%,纤维素含量提高了0.74%,使得制成率提高了近1.46%,同时纤维热学性能更加稳定。与不加蒽醌时相比,添加0.3 g/L蒽醌在相同脱胶时间内,纤维残胶率降低约0.5%~0.9%;而在相同残胶率时,脱胶时间可缩短25 min以上。基于以上结论对恩醌的脱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蒽醌在乙二醇溶剂中会电离生成蒽氢醌离子,醌氧负电性的诱导致使木质素结构中β-芳基醚键发生断裂而脱离纤维素纤维;而纤维素剥皮反应又可通过蒽醌对纤维素末端醛基的氧化提前终止;在整个脱胶过程中,蒽氢醌和蒽醌的互相转化使得氧化和还原反应交替进行,既实现了木质素的脱除,又降低了纤维素损伤。综上,蒽醌在提高脱胶效率、改善纤维性能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有望应用于苎麻的有机溶剂脱胶领域。(4)上述研究表明,丙三醇在加压下的脱胶纤维残胶率最低,为降低能耗,这里进一步探究丙三醇在油浴常压下的脱胶过程,并通过添加三氯化铁(Fe Cl3)催化剂来提高脱胶效果(简称GL-Fe Cl3体系)。GL-Fe Cl3体系流程简单、脱胶效率高,且可以选择性地氧化纤维素C6上的伯羟基,减少纤维素降解量,提高纤维制成率及吸湿性。研究结果表明,GL-Fe Cl3体系中Fe Cl3质量分数越高、脱胶时间越长、脱胶温度越高,胶质去除效果越好,但纤维素降解量也会增大。综合分析脱胶纤维的物理性能,GL-Fe Cl3体系中适宜的Fe Cl3质量分数、脱胶时间范围分别为0~1.0%、30~150 min,脱胶温度为200℃。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Fe Cl3质量分数、脱胶时间对纤维残胶率的综合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因素对脱胶纤维的残胶率影响显着,得到最优工艺为:Fe Cl3质量分数1.0%、脱胶时间121 min、脱胶温度200℃。理论预测值(3.96%)与实际测试结果值(3.88%)误差约为2%,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较为理想。与传统碱脱胶(简称Tra-alkali)工艺相比,GL-Fe Cl3体系脱胶制得的纤维酸基含量高、吸湿性大,特别是较高的制成率利于提高纤维产量,节约成本。进一步分析Fe Cl3的脱胶作用机理可知,Fe Cl3以催化半纤维素中的糖类降解生成糠醛为主,但也会导致纤维素降解,由于丙三醇类纤维素结构,可通过被Fe Cl3催化氧化成酮、醛或其中的孤对电子与Fe Cl3的活性位点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两种方式有效降低Fe Cl3对纤维素的降解作用。综上,GL-Fe Cl3体系在制备高性能苎麻单纤维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5)考虑高沸醇溶剂脱胶的成本问题,课题对脱胶黑液(经脱胶后的溶液)的多次重复利用进行了探究。以沸点较低的乙二醇为例,采用乙二醇单缸重复脱胶工艺,并通过减压蒸馏对黑液中的溶剂进行回收。结果表明,在5次重复脱胶的纤维中脂蜡质和果胶被全部去除,纤维素含量均在95.5%以上,且纤维制成率、线密度、断裂强度处于71.3~73.5%、4.9~6.0 dtex、5.5~8.7 c N/dtex,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特别是经第1、2、3次重复脱胶的纤维物理性能最佳。由此看出,乙二醇脱胶液至少可以重复利用5次。由于每次脱胶结束后取出纤维时会带离部分黑液,当进行到第5次重复脱胶后剩余量较少的黑液已不足以继续进行脱胶,此时可对黑液进行减压蒸馏,结果表明,黑液中的溶剂几乎完全被回收,经浓缩后的黑液固形物中木质素结构完整,且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含量会随重复脱胶次数的增加逐渐累积。综上可知,苎麻的乙二醇单缸重复脱胶及溶剂回收体系可行性好,且可以大幅度降低脱胶试剂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李昌龄[10](2020)在《锦纶基磁性纺织品功能性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满足市场对健康保健类纺织品的需求,开发具有磁保健性能的纺织品成为目前纺织行业关注的热点。目前市场上磁性纺织品的基体多采用丙纶,但丙纶吸湿性差、染色较为困难、耐光性差且稳定性差,丙纶制成的织物舒适性较差,应用领域窄,故本课题采用锦纶6为基体制备磁性纺织品。锦纶的产量仅次于涤纶,锦纶的强度高、耐磨性、回弹性好,可以纯纺和混纺作各种衣料及针织品,但到目前为止,以锦纶作为基体生产磁性功能纺织品还十分少见,为研究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档服装面料提供基础。本课题采用高速混合加双螺杆挤出的配套工艺将质量分数为48%锦纶6切片、50%的磁粉和2%的聚乙二醇制备磁性母粒。然后采用FDY的工艺路线将磁性母粒与空白锦纶6切片按一定的比例熔融纺丝制备磁粉含量为0%、15%、20%、25%的磁性纤维。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差示扫描量热以及强力等测试手段对锦纶基磁性纤维的分子结构、结晶结构、形态结构以及各项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锦纶基磁性纤维中均匀分散着铁氧体磁粉;磁粉含量对纤维的熔点影响较小;随磁粉含量的增加,锦纶基磁性纤维的断裂强力逐渐减小,但即使磁粉含量为25%时,纤维的强力仍为2.50 cN/dtex,可满足织造要求。然后,采用纬编机将共混纺丝制备的磁性纤维制备成三类磁性织物,并采用NS式充磁法对十二种织物进行充磁。对充磁后的磁性织物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锦纶基磁性织物磁感应强度均随着磁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其磁感应强度介于0.020.1 mT之间,属于弱磁性纺织品范畴。锦纶基磁性织物的表面磁感应强度随着洗涤次数的增长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对磁感应强度的减小并不显着。磁粉添加量的有无对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有一定影响;磁性面料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性能,但磁粉含量的大小对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影响的规律性不强。最后,对受试者穿戴磁性领圈以及非磁性领圈的血流量变化进行了测量。并设计了磁性保健袜调查问卷,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穿戴无磁性领圈而言,在静坐状态下穿戴磁性领圈,受试者头夹肌中和头夹肌下两点的血流量、最大血流量、血流速,度以及体表温度均有增加,其中头夹肌中测试点的血流量增率为3.82%,最大血流量增率为7.98%,血流速度增率为6.21%,头夹肌中点的体表温度升高1.32℃。头夹肌下测试点的血流量增率为4.18%,最大血流量增率为2.60%,血流速度增率为7.35%,头夹肌下的体表温度升高1.14℃。磁性袜存在一定的保健效果,但其显着性有待增加。保健袜对足藓等8种症状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效性达到75%以上。
二、东华大学研究出高水准纤维抗菌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华大学研究出高水准纤维抗菌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熔喷非织造材料静电驻极方法研究及水驻极机理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口罩概述 |
1.3 熔喷非织造材料与工艺技术 |
1.4 驻极体材料与工艺技术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2 熔喷非织造材料用静电驻极母粒筛选 |
2.1 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制备 |
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静电驻极熔喷非织造材料工艺优化 |
3.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3.2 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制备 |
3.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静电驻极熔喷非织造卷材内外层性能差异分析 |
4.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4.2 熔喷过滤材料卷材的制备 |
4.3 卷材的性能表征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水驻极模拟实验与机理探索 |
5.1 实验原料 |
5.2 水驻极熔喷材料的制备 |
5.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水驻极机理推测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用于医用防护服的静电纺SiO2/PVDF辐射降温纳米纤维膜以及传感系统的集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医用防护服概述 |
1.2.1 医用防护服的分类 |
1.2.2 医用防护服的材料 |
1.3 辐射降温材料及其织物应用 |
1.3.1 辐射降温材料 |
1.3.2 辐射降温在织物中的应用 |
1.4 柔性压阻传感材料及其织物应用 |
1.4.1 MXene传感材料 |
1.4.2 MXene在织物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静电纺SiO_2/PVDF辐射降温纳米纤维膜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2 SiO_2/PVDF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2.2.3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iO_2/PVDF纳米纤维膜降温机理 |
2.3.2 SiO_2/PVDF纳米纤维膜形貌分析 |
2.3.3 SiO_2/PVDF纳米纤维膜红外光谱分析 |
2.3.4 SiO_2/PVDF纳米纤维膜辐射降温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辐射降温医用防护服面料的制备与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2 防护服面料的制备 |
3.2.3 辐射降温性能测试 |
3.2.4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防护服面料形貌分析 |
3.3.2 防护服面料防护性能测试 |
3.3.3 防护服面料穿着舒适性测试 |
3.3.4 辐射降温面料在防护服中的应用 |
3.3.5 多功能传感系统集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Xene基力敏传感织物在防护系统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2 MXene的制备 |
4.2.3 MXene基传感织物的制备 |
4.2.4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Xene的表征 |
4.3.2 传感织物的表征 |
4.3.3 传感织物的传感机理分析 |
4.3.4 传感织物的性能测试 |
4.3.5 传感织物的可穿戴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3)职业装用高强锦纶混纺纱线及面料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锦纶纤维概况 |
1.2 锦纶混纺纱及织物的研究现状 |
1.3 职业装面料的开发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高强锦/棉混纺纱可纺性及其制备 |
2.1 高强锦纶短纤维性能及可纺性 |
2.2 高强锦/棉混纺纱的纺制 |
2.3 混纺纱性能测试 |
2.4 性能测试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强锦/棉混纺纱性能研究 |
3.1 混纺比对高强锦/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 |
3.2 双组分混纺纱强伸模型再讨论 |
3.3 高强锦/棉与普通锦/棉混纺纱断裂强度比较 |
3.4 混纺比对高强锦/棉混纺纱其他性能的影响 |
3.5 捻系数对高强锦/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强锦/棉混纺织物织造及性能研究 |
4.1 高强锦/棉混纺织物的织造 |
4.2 织物种类及规格 |
4.3 织物性能测试 |
4.4 织物厚度及面密度 |
4.5 织物的力学性能 |
4.6 织物的耐磨性能 |
4.7 织物的舒适性能 |
4.8 织物的抗渗水性能 |
4.9 高强锦/棉与涤/棉混纺织物性能及成本对比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调湿控温羊毛针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调温纺织品概述 |
1.1.1 相变材料 |
1.1.2 相变调温纺织品制备方法 |
1.1.3 刺激响应聚合物 |
1.2 调温纺织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调温纺织品国外研究现状 |
1.2.2 调温纺织品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2 羊毛针织物的调湿控温整理工艺研究 |
2.1 实验试样、整理剂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样 |
2.1.2 实验用整理剂 |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2.1 织物干燥速率测试 |
2.2.2 织物吸水率测试 |
2.3 羊毛针织物的前处理和调湿控温整理工艺研究 |
2.3.1 前处理工艺 |
2.3.2 调湿控温整理工艺 |
2.4 正交试验优选毛坯针织物调湿控温整理工艺 |
2.4.1 1+1罗纹毛坯羊毛针织物单因素分析 |
2.4.2 正交试验结果和分析 |
2.5 羊毛针织物染色与调湿控温整理顺序与工艺的研究 |
2.5.1 染色工艺技术 |
2.5.2 染色与调湿控温整理工艺顺序 |
2.5.3 染色试验正交分析 |
2.5.4 染色结果评定 |
2.6 正交试验优选光坯针织物调湿控温整理工艺 |
2.6.1 纬平针光坯羊毛针织物单因素分析 |
2.6.2 正交试验结果和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羊毛纱线调湿控温整理及性能 |
3.1 羊毛纱线整理 |
3.2 羊毛纱线整理前后的性能测试 |
3.2.1 纱线表面形态 |
3.2.2 纱线细度 |
3.2.3 纱线力学性能 |
3.2.4 纱线毛羽测试 |
3.2.5 纱线摩擦性能 |
3.2.6 纱线吸湿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4 不同整理方式的羊毛针织物性能研究 |
4.1 实验试样 |
4.2 织物力学性能 |
4.3 织物抗起毛起球性 |
4.4 织物尺寸稳定性 |
4.5 织物风格 |
4.5.1 织物悬垂性 |
4.5.2 织物硬挺度 |
4.6 织物热湿舒适性 |
4.6.1 传热性能 |
4.6.2 吸湿快干性能 |
4.6.3 透湿性能 |
4.6.4 透气性能 |
4.7 织物耐水洗性能 |
4.8 织物调温性能 |
4.8.1 静态调温性 |
4.8.2 动态调温性 |
4.9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纱线性能测试 |
附录2:织物性能测试 |
硕士期间学位论文成果 |
致谢 |
(5)负载纳米金-适配体的PVA-co-PE纳米纤维膜用于孔雀石绿的可视化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渔药简介 |
1.3 .孔雀石绿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4 .比色检测法及其应用 |
1.5 .基于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比色载体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PVA-co-PE纳米纤维基SA亲和膜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4 .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金-适配体偶联物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视化孔雀石绿比色传感体系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检测试剂盒的组装与优化 |
4.4 .灵敏性 |
4.5 .选择性 |
4.6 .实际样品的检测 |
4.7 .样品表征 |
4.8 .结果与讨论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光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太阳能海水淡化的发展 |
1.3 太阳能驱动界面加热 |
1.3.1 直接接触型 |
1.3.2 间接接触型 |
1.3.3 隔离型 |
1.4 太阳能吸收器材料 |
1.4.1 金属基光热材料 |
1.4.2 碳基光热材料 |
1.4.3 半导体基光热材料 |
1.5 水凝胶基光热材料 |
1.6 石墨烯基水凝胶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7.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7.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CNT@PEI/MCE光热膜的制备及其界面水蒸发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药品与仪器 |
2.2.2 CNT@PEI/MCE光热膜的制备 |
2.2.3 太阳能水蒸发性能测试 |
2.2.4 抗菌测试 |
2.2.5 样品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NT@PEI/MCE光热膜的结构与物理性质研究 |
2.3.2 CNT@PEI/MCE膜的光热水蒸发性能研究 |
2.3.3 CNT@PEI/MCE光热膜的稳定性能研究 |
2.3.4 CNT@PEI/MCE光热膜的抗菌性能研究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MoS_2@PEI/MCE光热膜的制备及其界面水蒸发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药品与仪器 |
3.2.2 MoS_2纳米花的制备 |
3.2.3 MoS_2@PEI/MCE光热膜的制备 |
3.2.4 饱和水吸附、水蒸发速率、水状态和蒸发焓测试 |
3.2.5 太阳能水蒸发性能测试 |
3.2.6 抗菌测试 |
3.2.7 样品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oS_2@PEI/MCE光热膜的结构、物理性质、光热水蒸发性能及稳定性能研究. |
3.3.2 MoS_2@PEI/MCE光热膜的抗菌性能研究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石墨烯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海水脱盐净化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药品与仪器 |
4.2.2 MoS_2纳米花的制备 |
4.2.3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4.2.4 复合水凝胶MGH的制备 |
4.2.5 MGH的光热水蒸发性能及脱盐性能测试 |
4.2.6 样品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GH的表观形貌研究 |
4.3.2 MGH的物理性质研究 |
4.3.3 MGH的光热水蒸发性能及脱盐性能评价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MoS_2@GH光热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界面水蒸发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仪器 |
5.2.2 MoS_2纳米花的制备 |
5.2.3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5.2.4 MoS_2@GH复合凝胶的制备 |
5.2.5 盐浓度差和液面高度差协同驱动的毛细水转移/蒸腾系统(CHTS)的设计 |
5.2.6 太阳能水蒸发性能测试 |
5.2.7 抗菌测试 |
5.2.8 样品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oS_2@GH复合水凝胶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研究 |
5.3.2 水转移/蒸腾系统(CHTS)的研究 |
5.3.3 MoS_2@GH复合水凝胶的热定位、光热水蒸发性能及抗盐析性能研究 |
5.3.4 MoS_2@GH复合水凝胶的抗菌性能研究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7)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汉族传统男服演变 |
2.1 汉族传统男服的缘起 |
2.2 汉族传统男服史略 |
2.2.1 草创未就阶段——上衣下裳制的出现 |
2.2.2 方兴未艾阶段——上下连属制的发展 |
2.2.3 繁缛奢华阶段——多样化与时尚化并存 |
2.3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 |
2.3.1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类别 |
2.3.2 礼仪场合的男服搭配方式 |
2.3.3 日常劳作的男服搭配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形制特征 |
3.1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形制 |
3.1.1 外部轮廓造型 |
3.1.2 内部形制结构 |
3.1.3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形制特点 |
3.2 近代中原地区汉族传统男服形制 |
3.2.1 褒衣宽袖的男服上衣 |
3.2.2 黜奢崇俭的男服下衣 |
3.3 近代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形制 |
3.3.1 窄衣长袖的男服上衣 |
3.3.2 宽腰肥臀的男服下衣 |
3.4 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形制比较 |
3.4.1 样本数据采集 |
3.4.2 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色彩特征 |
4.1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色彩 |
4.1.1 染色工艺 |
4.1.2 丰富多彩的男服色彩 |
4.1.3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色彩模式构建 |
4.2 近代中原地区汉族传统男服色彩 |
4.2.1 中原地区男服色彩测量 |
4.2.2 浓丽纯朴的色彩特征 |
4.3 近代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色彩 |
4.3.1 吴越地区男服色彩测量 |
4.3.2 温婉雅致的色彩特征 |
4.4 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色彩比较 |
4.4.1 中原与吴越地区男服色相比较 |
4.4.2 中原与吴越地区男服饱和度比较 |
4.4.3 中原与吴越地区男服明度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面料特征 |
5.1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面料 |
5.1.1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面料品类 |
5.1.2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面料纹样 |
5.1.3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纹样内涵 |
5.2 近代中原地区汉族传统男服面料 |
5.2.1 独具匠心的男服面料品类 |
5.2.2 庄重大方的男服面料纹样 |
5.3 近代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面料 |
5.3.1 不胜枚举的男服面料品类 |
5.3.2 优美清雅的男服面料纹样 |
5.4 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面料比较 |
5.4.1 中原与吴越地区的面料品类比较 |
5.4.2 中原与吴越地区的面料纹样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域差异影响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因素 |
6.1 地理环境因素 |
6.1.1 山川秀美与江河交错的地貌差异 |
6.1.2 寒冷干燥与云蒸础润的气候差异 |
6.2 历史文化因素 |
6.2.1 儒骨道风和崇文重教的传统文化差异 |
6.2.2 龃龉难入和兼容并蓄的外来文化差异 |
6.3 经济发展因素 |
6.3.1 重农抑商和重商轻农的经济观念差异 |
6.3.2 墨守成规和日新月异的纺织经济差异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保护传承 |
7.1 历久弥新的保护——本真性保护 |
7.1.1 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的馆藏保护现状 |
7.1.2 现代技术手段的保护 |
7.2 推陈出新的传承——创造性转化 |
7.2.1 面料功能性转化 |
7.2.2 男服创造性设计 |
7.3 革故鼎新的实践——创新性发展 |
7.3.1 局部借鉴法:男服形制的运用 |
7.3.2 直接运用法:男服色彩的运用 |
7.3.3 艺术再造法:男服面料的运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B: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结构尺寸参数 |
附录C:近代汉族传统男服色彩HSB参数 |
附录D:近代汉族传统男服纹样 |
(8)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5 相关术语说明 |
本章小结 |
2 “杭州丝绸”内涵的界定 |
2.1 “杭州丝绸”的指代性 |
2.2 产品范畴的“杭州丝绸” |
2.3 产地范畴的“杭州丝绸” |
本章小结 |
3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质性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2 “杭州丝绸”质性资料采集 |
3.3 “杭州丝绸”数据编码 |
3.4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提出 |
本章小结 |
4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2 实证研究 |
4.3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说明 |
本章小结 |
5 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 |
5.1 产品知识 |
5.2 关联信息 |
5.3 产品表现 |
5.4 服务表现 |
5.5 品牌表现 |
5.6 社会责任 |
5.7 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6 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建议 |
6.1 产品知识普及策略 |
6.2 关联信息畅通策略 |
6.3 产品开发改进策略 |
6.4 服务提升策略 |
6.5 品牌建设策略 |
6.6 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 |
6.7 文化内涵引领策略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目录 |
附录2 表目录 |
附录3 访谈素材原始语句列举 |
附录4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高沸醇溶剂的苎麻脱胶与溶剂重复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苎麻概述 |
1.1.1 苎麻纤维的形态结构 |
1.1.2 苎麻纤维的化学成分 |
1.2 苎麻脱胶方法及现状 |
1.2.1 生物脱胶 |
1.2.2 化学脱胶 |
1.2.3 物理脱胶 |
1.2.4 联合脱胶 |
1.3 醇类在非纤维素成分脱除中的应用 |
1.3.1 低沸点醇类的应用进展 |
1.3.2 高沸点醇类的应用进展 |
1.4 助剂在苎麻脱胶中的应用 |
1.4.1 有机酸类催化剂及溶解剂 |
1.4.2 纤维素保护剂及木质素脱除剂 |
1.4.3 路易斯酸催化剂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2 高沸醇溶剂在加压条件下对苎麻脱胶的对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
2.3.1 苎麻在高沸醇中的脱胶工艺 |
2.3.2 纤维扫描电镜测试(SEM) |
2.3.3 纤维制成率与成分分析 |
2.3.4 纤维物理性能测试 |
2.3.5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2.3.6 核磁共振碳谱测试(~(13)C-NMR) |
2.3.7 傅里叶红外显微成像测试(Micro-FTIR) |
2.3.8 纤维聚合度测试 |
2.3.9 脱胶液pH值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纤维外观形貌分析 |
2.4.2 纤维结晶度(XRD)分析 |
2.4.3 纤维化学结构(~(13)C-NMR)分析 |
2.4.4 纤维显微红外(Micro-FTIR)成像分析 |
2.4.5 纤维物理性能及纤维素聚合度分析 |
2.4.6 高沸醇在脱胶中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3 乙二醇溶剂在乙酸助剂和不同工艺下的苎麻脱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
3.3.1 乙二醇溶剂脱胶工艺(EG) |
3.3.2 乙二醇/乙酸溶剂脱胶工艺(EGAc) |
3.3.3 乙二醇溶剂脱胶工艺优化(EG-T) |
3.3.4 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EG脱胶的纤维物理性能分析 |
3.4.2 EGAc脱胶的纤维物理性能分析 |
3.4.3 EG-T脱胶的纤维物理性能分析 |
3.4.4 EGAc和EG-T最优工艺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乙二醇溶剂在蒽醌助剂下的苎麻脱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
4.3.1 以蒽醌为助剂的乙二醇脱胶工艺 |
4.3.2 测试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蒽醌对纤维化学成分及制成率的影响 |
4.4.2 蒽醌浓度对纤维半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聚合度的影响 |
4.4.3 蒽醌浓度对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
4.4.4 蒽醌浓度对纤维线密度及残胶率的影响 |
4.4.5 蒽醌浓度对纤维强伸性能的影响 |
4.4.6 纤维热学性能分析 |
4.4.7 纤维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分析 |
4.4.8 蒽醌在乙二醇溶剂脱胶中的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丙三醇溶剂在FeCl_3助剂下的苎麻脱胶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5.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
5.3.1 丙三醇溶剂-FeCl_3 催化脱胶工艺(GL-FeCl_3) |
5.3.2 传统的碱法脱胶工艺(Tra-alkali) |
5.3.3 FeCl_3质量分数、脱胶温度及时间对脱胶的综合作用效果 |
5.3.4 测试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FeCl_3质量分数对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5.4.2 脱胶时间对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5.4.3 脱胶温度对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5.4.4 FeCl_3质量分数、脱胶温度及时间对脱胶效果的综合影响 |
5.4.5 GL-FeCl_3 体系脱胶的最佳工艺及特点 |
5.4.6 GL-FeCl_3 体系脱胶与Tra-alkali脱胶效果对比 |
5.4.7 丙三醇溶剂中FeCl_3的脱胶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沸醇溶剂对苎麻的单缸重复脱胶及溶剂回收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6.3 实验步骤及测试方法 |
6.3.1 乙二醇溶剂对苎麻的单缸重复脱胶工艺 |
6.3.2 黑液减压蒸馏工艺 |
6.3.3 测试方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脱胶液重复脱胶次数对纤维外观形貌的影响 |
6.4.2 脱胶液重复脱胶次数对纤维表面元素的影响 |
6.4.3 脱胶液重复脱胶次数对纤维官能团的影响 |
6.4.4 脱胶液重复脱胶次数对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
6.4.5 脱胶液重复脱胶次数对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 |
6.4.6 脱胶黑液中溶剂的回收工艺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本课题创新性 |
7.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等情况 |
致谢 |
(10)锦纶基磁性纺织品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锦纶6纤维概述 |
1.2.1 锦纶6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1.2.2 改性锦纶6纤维 |
1.3 保健功能纺织品 |
1.3.1 远红外纺织品 |
1.3.2 磁性纺织品 |
1.3.3 抗菌纺织品 |
1.4 磁性纺织品 |
1.4.1 磁性纺织品研发背景 |
1.4.2 磁性纺织品的制备 |
1.4.3 磁性纺织品磁性影响因素 |
1.4.4 磁性纺织品分类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发展趋势 |
1.6 课题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
1.6.1 课题研究内容 |
1.6.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章 磁性锦纶6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1.2 锦纶基磁性母粒的制备 |
2.1.3 锦纶基磁性纤维的制备 |
2.2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2.1 磁性纤维分子结构测试 |
2.2.2 磁性纤维晶体结构测试 |
2.2.3 磁性纤维形态结构的观察 |
2.2.4 磁性纤维热性能测试 |
2.2.5 磁性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磁性纤维分子结构的分析 |
2.3.2 磁性纤维晶体结构的分析 |
2.3.3 磁性纤维形态结构的观察 |
2.3.4 磁性纤维热性能(DSC)分析 |
2.3.5 磁性纤维热性能(TGA)分析 |
2.3.6 磁性纤维力学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锦纶基磁性纺织品功能性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设备及参数 |
3.1.2 磁性织物制备 |
3.1.3 磁性织物充磁 |
3.2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2.1 磁性织物磁性能测试 |
3.2.2 磁性织物耐水洗性能测试 |
3.2.3 磁性织物抗静电性能测试 |
3.2.4 磁性织物防紫外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磁性织物磁性能分析 |
3.3.2 磁性织物耐水洗性能分析 |
3.3.3 磁性织物防静电性能分析 |
3.3.4 磁性织物防紫外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锦纶基磁性纺织品保健性能研究 |
4.1 磁性织物保健性能客观评价 |
4.1.1 客观评价实验准备 |
4.1.2 客观评价实验方案 |
4.1.3 客观评价实验分析结果 |
4.2 磁性袜保健性能主观评价 |
4.2.1 磁性保健袜的制备 |
4.2.2 一般研究资料 |
4.2.3 主观评价研究方法 |
4.2.4 主观评价问卷设计 |
4.2.5 主观评价问卷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关于磁性保健袜的试用体验的调查问卷 |
四、东华大学研究出高水准纤维抗菌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熔喷非织造材料静电驻极方法研究及水驻极机理探索[D]. 卢晨. 东华大学, 2021(09)
- [2]用于医用防护服的静电纺SiO2/PVDF辐射降温纳米纤维膜以及传感系统的集成[D]. 吴钦鑫. 东华大学, 2021(09)
- [3]职业装用高强锦纶混纺纱线及面料的研究与开发[D]. 刘高丞. 东华大学, 2021(09)
- [4]调湿控温羊毛针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性能研究[D]. 梁梦辉. 东华大学, 2021(09)
- [5]负载纳米金-适配体的PVA-co-PE纳米纤维膜用于孔雀石绿的可视化检测[D]. 梅倩倩. 东华大学, 2021(09)
- [6]光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性能研究[D]. 李亚玲. 东华大学, 2020(01)
- [7]近代中原与吴越地区汉族传统男服研究[D]. 贾蕾蕾. 江南大学, 2020(04)
- [8]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D]. 曹爱娟. 东华大学, 2020(03)
- [9]基于高沸醇溶剂的苎麻脱胶与溶剂重复应用研究[D]. 屈永帅. 东华大学, 2020(01)
- [10]锦纶基磁性纺织品功能性研究[D]. 李昌龄. 江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