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动力学分析

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动力学分析

一、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动力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花[1](2021)在《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全球性的水资源短缺、污染日益严重。近年来,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因其轻质、物化性质稳定、易再生和可自然降解等优点,在去除水中污染物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纤维素表面的活性基团局限于羟基,对染料的去除范围较小且吸附能力有待提升。本论文以羧基化纳米纤维素为研究对象,将其与纤维素衍生物、功能化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蒙脱土复合,通过简单的溶液共混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吸附性能的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研究其在污水治理领域的应用特性。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纳米纤维素(CNFs)、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F-C)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原料,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为交联剂,制备了CMC/O、CMC/CNF-C和CMC/CNFs三种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实验条件下,CMC/O和CMC/CNF-C对MB的吸附性能优于CMC/CNFs对MB的吸附性能,表明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与亚甲基蓝染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静电吸引为主;吸附模型拟合结果表明,CMC/CNF-C对MB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线模型,吸附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2)以CNF-C为基体,PEGDE为交联剂,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作为改性剂加入其中,制备得到HPEI改性的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CEHP)。与未改性的纤维素基气凝胶相比,HPEI的加入可以改善复合气凝胶对CR的吸附能力,吸附量最高可达2122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线模型;此外,原纤维素溶液的浓度对气凝胶孔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导致CNF-C溶液浓度为0.8%时制备得到的气凝胶(CEHP-0.8)的吸附性能明显低于CNF-C溶液浓度为0.4%时制备得到的气凝胶(CEHP-0.4)的吸附性能,说明气凝胶原溶液固含量需要控制在低浓度范围内。(3)以CNF-C、蒙脱土(MMT)和聚乙烯亚胺(PEI)为原材料,制备得到CMP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MMT作为增强剂以共混的方式掺入到纤维素骨架结构中,PEI通过酰胺化反应与纤维素相结合,氢键与化学键的协同作用赋予了CMP气凝胶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PEI的加入调节了纤维素材料表面电荷分布,改善了CMP气凝胶对刚果红染料的吸附性能,PEI加入量为30%时性能最佳,吸附量最高达到3114 mg/g,CMP-30复合气凝胶对刚果红染料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等温线模型,说明吸附是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此外,使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对CMP-30气凝胶进行疏水化处理后,气凝胶从亲水亲油特性转化为疏水亲油特性。

罗子健[2](2021)在《抗生素耐受菌的固定及其降解抗生素废水中COD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废水中的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活性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难以用传统的微生物方法降解抗生素废水中的COD。论文利用课题组之前发现的一株高浓度抗生素耐受菌(Stenotrophomonas sp.),制备了固定化菌剂,用于抗生素废水中COD的生物降解。论文以甘蔗渣为原材料,通过浸渍法制备了磁性生物炭,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磁性生物炭的制备条件,并对生物炭进行了表征分析;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方法优化了固定化菌剂的制备条件,以及固定化菌剂降解实际废水中COD的条件;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抗生素存在条件下,固定化菌剂和原水微生物对废水中COD的降解作用。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成功制备了磁性生物炭。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后的磁性生物炭制备条件为热解温度600℃,热解时间为1 h。在该热解条件下,磁性改性后的生物炭吸附微生物的能力较未改性生物炭有所降低,改性后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孔容等有所降低,而平均孔径有所增加。磁性改性生物炭表面散布大量铁氧晶体颗粒,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生成的磁性颗粒为Fe2O3。(2)固定化温度、时间和载体投加量对生物炭吸附固定微生物有较大影响。经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后的固定化菌剂最佳制备条件为:温度33.1℃、时间21.1 h、生物炭投加量1.28 g/L、p H=7.0、接种量5%。(3)固定化菌剂能有效降解实际废水中的COD。对于不含抗生素的实际废水(已灭活原水微生物),30 h内固定化菌剂即可有效降解废水中COD(降解率达到50%以上)。经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优化后的固定化菌剂降解废水COD最佳条件为:摇床转速171 r/min、菌剂投加量5.12 g/L、p H=5.9、温度30℃,在此条件下COD的预测降解率为67.3%。(4)固定化菌剂能有效提高抗生素废水中COD的降解率。组合抗生素较单一抗生素更能抑制原水微生物对COD的降解,添加固定化菌剂后,组合抗生素废水中COD降解率的提高幅度也更高。分别在浓度为10-100mg/L的氧氟沙星、土霉素、头孢噻吩、青霉素或磺胺二甲嘧啶单一抗生素废水中添加固定化菌剂后,废水COD的降解率较未添加固定化菌剂时提高了7.8–23.1%。在总浓度为10-100 mg/L的青霉素+氧氟沙星、青霉素+土霉素、青霉素+头孢噻吩、氧氟沙星+土霉素或土霉素+头孢噻吩组合抗生素(成分浓度比1:1)废水中添加固定化菌剂,废水COD的降解率显着提高了10.3–40.9%。

邹建柏[3](2021)在《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还原提硒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文中指出硒在医疗保健、电子工业、农业、玻璃行业、催化剂行业等应用前景广阔,而回收硒的主要原料为铜阳极泥,且铜阳极泥富含金、银等金属,具备极高的综合回收价值。在处理铜阳极泥回收硒的火法和湿法中,硫酸化焙烧-还原具有硒碲分离效果好且回收率高、工艺简单、适用于各种复杂物料等优点,因此半数的铜阳极泥通过硫酸化焙烧-还原来回收硒。本论文以低砷锑铋铜阳极泥为原料,研究其硫酸化焙烧-还原回收硒过程的热力学及工艺,得出以下的主要结论:硫酸化焙烧-还原过程的热力学计算表明,在低温时硒化银和硒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硒时存在中间产物硒,在高温时不存在中间产物硒,且硒发生了固液的相变,在温度高于700℃时铜、银的氯化物和碲的氧化物挥发明显;焙烧温度应控制在350~650℃,此时硒化物转变为二氧化硒进入气相,而铜、银等金属的化合物化物转变为硫酸盐等留在固相。硒会与二氧化硫生成硒代硫酸根进入溶液,在强酸时硒代硫酸根分解得到单质硒,并且通过二氧化硒还原的反应常数计算,可知在强酸溶液中亚硫酸钠、二氧化硫能将亚硒酸全部还原为硒单质。最佳硫酸化焙烧蒸硒条件:焙烧温度500℃、保温时间25 min、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0倍、固液比20:9,蒸硒率为99.39%,且铜、铅、金和银的残留率在99.5%左右。响应曲面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焙烧温度522℃、焙烧时间22.34 min、硫酸用量1.11倍,蒸硒率平均值为99.12%。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时动力学数据很好地拟合Avrami Erofeev方程模型,反应的活化能是28.118 k J/mol,其反应速率方程为k=3.607e-3382/T,受内扩散控制。亚硫酸钠还原二氧化硒的最佳条件:温度55℃、反应时间20 min、硫酸浓度为2mol/L、亚硫酸钠用量为理论量的1.2倍,硒的还原率为99.66%。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的最佳条件:温度40℃、反应时间30 min、硫酸浓度为1 mol/L、二氧化硫通入速度为55 m L/min,硒的还原率为99.56%。对比二者,二氧化硫还原得到的硒纯度更高,且产物硫酸能循环利用。采用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时,硒的还原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的活化能是6.80 k J/mol,其动力学方程-ln(1-X)=2.36(e-817.9/T)t,受内扩散控制。

杨辉[4](2021)在《铁基合金辐照空洞组织演化及其应力效应的相场法模拟》文中指出铁基、铁镍基中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组织稳定性和抗辐照性能,常用作核反应堆堆芯高温高压高辐照环境下的服役构件。辐照产生大量的空位和间隙原子等辐照缺陷,温度和压力诱发辐照损伤组织,从而导致材料脆化、软化、肿胀等辐照效应,致使材料失效,威胁核能的安全利用。因而,辐照损伤的有效控制已经成为核反应堆安全的关键问题,揭示空位簇聚成空洞的演变规律并加以调控成为核材料安全服役的核心。辐照实验成本高昂、原位观测难以捕捉,鉴于辐照的特殊性,辐照实验难以满足对反应堆材料中微观结构演化的需求,相场方法能捕捉辐照诱导微观组织的动力学演变过程。本文针对铁基、铁镍基辐照空洞组织,采用耦合了速率理论的相场方法研究温度、辐照剂量、合金成分以及应力状态对空洞演化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研究Fe-Cr合金空洞形成、长大规律以及温度与辐照剂量对空洞演化的影响,发现辐照剂量对材料中空洞的形核孕育期有非常大的影响,研究发现辐照剂量越高,空洞形核孕育期越短。孕育期与温度的关系较为复杂,相对低温时,温度升高孕育缩短,但当温度继续升高至较高温度时,孕育期延长。在Cahn-Hilliard保守场模型中引入平流项,模拟辐照过程温度梯度对于空洞迁移的影响。空位与间隙原子从低温区向高温区扩散,高温区空位浓度显着高于低温区,致使空洞在高温区优先形成。存在温度梯度时,由于热流的驱动空洞从低温区向高温区不断迁移,并且在迁移过程空洞形貌逐渐发生变化。研究发现空洞移动速度随着空洞半径的增大而减小。以Fe-Cr、Fe-Ni两种合金为例研究合金成分对材料中辐照组织的影响。Cr元素加入将抑制体系内空位产生及空洞的形成,Ni对空位簇聚有抑制作用并延长空洞形核孕育期,提升材料抗辐照性能。Cr和Ni元素的加入能极大地降低辐照诱导肿胀维持材料组织稳定和力学性能稳定,对比发现Cr元素的作用效果更显着。高压环境产生的应力场以及材料组织不均匀应力场叠加,影响空洞的形核、长大和分布。构建了耦合线弹性应变的相场方程,研究外加应力场以及位错应力场对核包壳材料中空洞演化的影响。空位在弹性应力作用下的偏向扩散,使空洞形貌发生变化。在外加应力与位错应力的作用下空位和间隙原子的扩散加速,空洞更容易形成,使得空洞的演化进程加速。

付春燕[5](2021)在《新型聚氨基磷酸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传统稀土富集和分离用离子交换树脂存在的选择性差、饱和容量低、反萃困难以及产生废酸等问题,本课题采用胺甲基化反应,制备了四种新型聚氨基磷酸树脂及一种萃淋树脂,使用表征手段对几种树脂进行分析。研究了树脂吸附过程中,溶液p H、反应时间、树脂质量及洗脱液浓度的影响;从吸附动力学、热力学以及树脂表面的特殊官能团的变化,对树脂的吸附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乙酰化PS微球参与制备的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在p H为2.5时,对La3+的吸附量达到133.32 mg/g(0.96 mmol/g),吸附平衡所需时间在12 h以上;在盐酸浓度为2 mol/L时,洗脱效果最好。PAMR对La3+的吸附过程可以通过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解释,表明此吸附过程是在树脂表面的单分子层吸附,速率控制受液膜扩散影响比较大,分析热力学参数表明此吸附过程为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2)哌嗪基聚叔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Ⅰ)),在p H值为5.5、树脂质量为6.5 g的条件下,达到最高吸附率89.73%,在吸附时间5 h后,树脂对La3+的吸附量不再变化,其吸附量最大为1016 mg/g;并且此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可以通过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进行解释,表明该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该树脂对La3+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在3次重复使用后,仍具有较好的吸附率;乙二胺基聚叔氨基磷酸螯合树脂(PAMR(Ⅱ))在反应条件为p H 5.64、7g树脂量的条件下,吸附率最高达到90%,该树脂PAMR(Ⅱ)对Ce3+的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可以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热力学可以通过Langmuir等温模型进行解释,表明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热力学参数表明Ce3+的吸附过程为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HCl浓度为5.0 mol/L时,洗脱效果最好。二乙烯三氨基聚叔氨基磷酸螯合树脂(PAMR(Ⅲ))对钕离子的吸附过程的最佳p H为5,吸附平衡时间为6 h,达到平衡吸附量1306 mg/g,PAMR(Ⅲ)树脂对钕离子的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的描述与PAMR和PAMR(Ⅰ)相同,表明此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对其进行相关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得出此吸附过程属于可自主进行的吸热吸附过程;红外分析表明,PAMR(Ⅲ)吸附Nd3+过程主要由于磷酸羟基基团中的P=O与Nd3+之间的配位作用。(3)最后制备了一种磷酸酯低聚物萃取剂(PEMP)及萃淋树脂PEMP/AC,通过红外表征得出,PEMP、PEMP/AC对稀土的萃取过程都是通过萃取剂上的P=O的氧元素上与稀土离子形成配位来实现的,PEMP及PEMP/AC的萃取过程均是放热反应,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进行萃取实验,萃取率更高;PEMP/AC对Ce(Ⅲ)的最佳饱和吸附容量为126.3 mg/g,液膜扩散为吸附主控步骤;低温、稀土料液的低酸性更有利于萃取的进行。

张竹君[6](2021)在《活性炭吸液驱气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煤质、果壳、椰壳活性炭(AC1、AC2、AC3)作为吸附剂,以氮气为气体探针,去离子水为液体探针进行吸液驱气实验,并对实验曲线进行拟合,考察了粒度、温度等实验条件对三种活性炭吸液驱气过程的影响;以临界温度和以动力学尺寸不同的二氧化碳、氮气和六氟化硫为气体探针,以极性和动力学尺寸不同的水、乙醇、异丙醇、甲苯为液体探针进行吸液驱气实验,探究了活性炭的吸液驱气机理;通过吸液驱气曲线和对曲线进行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得到了三种活性炭的微孔孔隙结构信息。结果表明,随着粒度的减小,AC1的平衡驱气量先增大后基本不变,AC2、AC3的平衡驱气量先增大后减小,三者的吸液驱气速率均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温度的升高,三种活性炭的平衡驱气量逐渐减小,吸液驱气速率逐渐增大。临界温度低于实验温度的氮气,在活性炭孔内属于超临界吸附,而临界温度高于且接近实验温度的二氧化碳,在活性炭孔内属于亚临界吸附,在孔内的存在状态更接近液态,平衡驱气量也更大。对于临界温度相近的二氧化碳和六氟化硫,在AC1和AC2中,动力学直径小的二氧化碳的平衡驱气量更大,而在AC3中六氟化硫的平衡驱气量更大。使用不同气体探针时,三种活性炭的吸液驱气速率主要与气体的动力学直径有关,动力学直径越小,吸液驱气速率越大。使用水和乙醇时,平衡驱气量受极性影响较大,极性较大的水分子驱替出的气体更少。使用同类有机溶剂乙醇和异丙醇时,平衡驱气量受动力学直径的影响较大,乙醇动力学直径更小,驱气量更大。使用不同液体探针时,吸液驱气速率主要与液体的动力学直径有关,动力学直径越小,驱气速率越大。通过吸液驱气曲线和动力学方程对曲线的拟合,能够定量描述活性炭微孔的孔容和孔口尺寸的相对大小。三种活性炭的微孔孔容大小关系为:AC1<AC2<AC3。在0.36nm以上的孔,微孔孔口大小关系为:AC1<AC2<AC3;在0.50nm以上的孔,微孔孔口大小关系为:AC2<AC3<AC1。利用不同尺寸的气体和液体探针进行吸液驱气测得三种活性炭平衡驱气量得到了其微孔孔容分布:AC1中0.36-0.58nm的微孔孔容最大;AC2中0.47-0.67nm的微孔孔容最大;AC3中微孔孔容主要由0.58nm以上的微孔贡献,其中0.67nm以上的微孔孔容最大。

王振银[7](2021)在《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锌氧压渣中锌铅银的研究》文中提出锌氧压渣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元素,例如含有的锌、铅和银等具有很高的综合回收利用价值,目前对于锌氧压渣的回收处理工艺有火法挥发工艺、化学浸出工艺和浮选工艺等,这些工艺方法分别存在着能耗高、试剂耗量大和回收率低等不足。本文为高效经济和分步回收某锌冶炼厂锌氧压渣中有价金属锌、铅和银,提出了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的新工艺。其关键工段包括高效浸矿微生物的选育驯化、微生物浸出锌氧压渣和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等,针对这些关键工段本文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为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和综合回收锌氧压渣中锌、铅和银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技术指导。研究了锌氧压渣的工艺矿物学。主要有价金属元素锌、铅和银的含量分别为3.16%、17.00%和261.20 g/t,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硫酸铅和正长石等。硫酸铅和硫化铅占据总铅的97.56%,硫酸锌和硫化锌占据总锌的86.52%,单质银和硫化银占据总银的77.18%。样品粒度小于30微米的部分占据86.54%,渣中矿物连生关系较为复杂,硫酸盐类物质多存在与正长石和石英等脉石矿物连生嵌布的现象,极少有单体解离的硫酸铅和其他矿物的存在。选育驯化了适用锌氧压渣特性的高效浸矿菌种,并优化了微生物浸出工艺条件。在初始pH 1.5,矿浆浓度10%,接种量10%的条件下浸出时间15天,得到的微生物浸出渣中锌含量0.4070%,微生物浸出锌的浸出率为88.07%,而铅含量17.94%,银含量271.44 g/t,铅和银在微生物浸渣中得以进一步富集。经过微生物浸出后,硫化铅氧化率为71.51%,硫化银氧化率为62.60%。揭示了微生物浸出锌氧压渣的过程和机理。浸出前期优势菌种为铁氧化菌和硫氧化菌,浸矿体系中存在铁氧化反应和硫氧化反应。由Eh-pH图知,pH值不变时,氧化还原电位进一步升高才会使硫化锌、硫化铅和硫化银继续被氧化。至浸出中后期,浸矿体系pH值逐渐降至稳定范围内,硫氧化细菌数量降低,铁氧化细菌逐渐繁衍为优势菌种,并将Fe2+氧化为Fe3+,体系电位升高,硫化锌、硫化铅和硫化银进一步被氧化。优化了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的工艺条件,在NaCl-CaCl2-HCl-H2O的体系中,双氧水添加量2%、CaCl2添加量20 g/L,使用HCl溶液调节pH 0.5,当在NaCl浓度300g/L、浸出温度90℃、搅拌转速350r/min、液固比10:1和浸出时间120min时,铅、银浸出率分别达到95.47%、83.86%。直接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银的浸出率分别为90.88%、68.53%。经过微生物浸出后,氯盐对铅和银的浸出率提高了4.59%和15.33%。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浸出锌的同时使得硫化铅和硫化银氧化为其各自硫酸盐,提高了后续氯盐浸出铅和银的浸出率。此外,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工艺对锌氧压渣中的锌浸出率为94.40%。研究了微生物浸渣中的铅和银的氯盐浸出动力学特征,并得出了半经验动力学方程。氯盐浸出微生物浸出渣中的铅和银均为有固体产物层或惰性物料层的收缩核模型。氯盐浸出铅和银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2.66 kJ/mol和10.88 kJ/mol。氯盐浸出铅符合化学反应速率与固膜内扩散混合控制的模型,氯盐浸出银符合固膜内扩散控制模型。

吴江鹏[8](2021)在《基于核磁共振的温度与盐溶液对黏土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核废料处置库和城市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作为工程屏障中的缓冲回填材料以及垃圾填埋场中衬垫主要材料的黏土,其工程性质逐渐受到重视。例如,建造核废料处置库的地区地下水含盐量往往很高,随着地下水的逐渐渗透及核废料衰变过程中放出大量热量,温度与孔隙盐溶液的变化会引起缓冲回填材料中黏土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而使缓冲回填材料的性能劣化,最终引发核废料泄露等重大安全事故。因此,正确弄清温度和盐溶液对黏土微观结构的影响,对优化工程屏障性能以及评估处置库和垃圾填埋场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测量了黏土的孔隙分布。此外,研究了温度与盐溶液对黏土中孔隙水状态的影响。本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基于核磁共振理论,提出一种快速准确测试土体弛豫率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得到的土体弛豫率联合土体弛豫时间分布计算了土体孔隙分布,将结果与压汞法做了对比,并分析了造成两种方法试验结果差异的可能原因。核磁法得出的最优孔径比压汞法的小了近一个数量级,这可能跟未考虑土体团粒结构对弛豫过程的影响有关,如果考虑土体团粒结构对弛豫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比表面积进行折减而计算得到的有效弛豫率,则经过有效弛豫率换算得出的核磁孔径分布结果与压汞法得出的结果比较接近,说明核磁法经优化后得出的孔径分布是可以接受的。2.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和二维扩散理论,研究了温度对不同黏土中孔隙水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黏土的T1/T2值不同,T1/T2比值越大,水分子与土颗粒的亲和度越高,表面水分子的活动度越低。具有最大比表面积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的黏土具有最大的孔隙水表观活化能△E。对于土E,△E<0。这种异常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土E的黏土矿物中含有较高的高岭石和伊利石。正的△E表明,渗透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负的△E表明,渗透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较大的|△E|意味着渗透系数对温度更为敏感。3.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和二维扩散理论,研究了盐溶液对不同黏土中孔隙水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土矿物含量较高的膨胀性黏土,T1/T2值有一定增加,且都在2左右。表明盐溶液对这类黏土中孔隙水的活动度有抑制作用,且跟盐溶液类型基本无关。此外,阳离子类型对不同黏土中孔隙水的△E有影响。蒙脱石含量较高的黏土依次在用蒸馏水、Na Cl、KCl和Ca Cl2溶液饱和后,黏土中孔隙水的△E也依次变小。矿物成分较复杂的黏土,在用Na Cl和KCl溶液饱和后,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孔隙中离子在抑制扩散双电层的同时也降低了离子周围水化层的活动度,导致其孔隙水的△E升高。

司韦[9](2021)在《给水污泥基陶粒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能及菌群结构研究》文中提出为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特别是部分敏感地区,规定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低于10 mg/L和0.3 mg/L,这对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给水处理厂面临给水污泥产量大、处置难的问题。将给水污泥作为原料,制备污水深度处理陶粒,旨在挖掘给水污泥残余重金属的絮凝除磷作用和生物反硝化功能,同步实现深度脱氮除磷,可突破部分污水处理厂受限于改造面积的技术瓶颈。所以,本研究利用给水污泥进行陶粒制备,研究给水污泥基陶粒去除PO43--P与NO3--N的效果。将给水污泥基陶粒作为主要填料应用于反硝化生物滤池中,研究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能与滤池内微生物群落分布。并得到以下结论:(1)为了研究给水污泥基陶粒对PO43--P与NO3--N的去除效果,确定制备工艺为高岭土投加量为15%、烧结温度为1150℃及烧结时间为10 min。优化了给水污泥基陶粒投加量。研究了吸附温度对给水污泥基陶粒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粒对PO43--P的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提升,对NO3--N的吸附量随吸附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对给水污泥基陶粒吸附性能进行了吸附动力学与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拟合结果表明陶粒对PO43--P与NO3--N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与Langmuir等温模型。(2)为了研究给水污泥基陶粒反硝化生物滤池的脱氮除磷效能,优化了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5 h时,总氮(TN)去除率为93.8%,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59.0%,总磷(TP)去除率为3.4%;进水碳氮比(C/N)为2:1时,TN去除率为79.9%,COD去除率为67.0%;反冲方式为气洗、水洗联用,反冲洗参数为:气冲强度约为7~9 L/(m2·s),水冲强度为3.23 L/(m2·s),先后进行10 min气洗与5 min水洗。(3)为了研究铁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强化除磷效果,进行了铁盐强化除磷实验。确定了投加Fe3+浓度为0.56 mg/L,出水TP浓度约为0.30 mg/L,并且不影响反硝化生物滤池的脱氮、降解COD效能。为了研究反硝化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种类及群落变化状况,利用了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表明反硝化生物滤池内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稳定。在门水平中,变形门(Proteobacteria)是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中,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是优势菌群,其中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红细菌属(Rhodobacteraceae)等是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的菌群;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嗜甲基菌科(Methylophilaceae)等是反硝化生物滤池COD降解的菌群。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与Bosea属是能够产生铁载体的微生物,利用反硝化生物滤池中投加的Fe3+以满足微生物生长需求。

杜金龙,张凤霞,胡建杭,蔡正达[10](2021)在《CO/CO2甲烷化高温反应体系特性》文中研究指明考察了煤高温气化的甲烷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对CO2,CO甲烷化反应体系各相平衡时的影响,得出甲烷化过程中反应物转化率、CH4产率、反应平衡常数以及动力学方程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900~1 200℃内,CO,CO2在其单独甲烷化过程中的转化率及CH4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在压力为0.1 MPa、温度为900℃的反应条件下,单独甲烷化反应中CO,CO2的理论转化率分别为5.107%和7.738%,CH4产率分别为9.741%和7.099%。H2,CO,CO2体积比为7∶1∶1时的CO和CO2混合甲烷化反应中CO2和CO的理论转化率分别为81.062%和-80.620%,CH4产率为5.432%;压力为0.1 MPa、反应温度为1 200℃时,单独甲烷化CO,CO2的理论转化率分别为0.449%和0.390%,CH4产率分别为0.170%和0.597%,CO和CO2混合甲烷化反应中CO2和CO的理论转化率分别为88.791%和-88.791%,CH4产率为0.205%。得出900~1 200℃内CO2和CO单独甲烷化的动力学方程表达式,并通过Aspen Plus分析验证了动力学方程的合理性。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动力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工业染料废水和石油泄漏概述
        1.1.1 工业染料废水的种类、危害及治理方法
        1.1.2 石油泄漏及治理方法
    1.2 吸附理论及吸附机理概述
        1.2.1 吸附的基本理论
        1.2.2 吸附剂与染料吸附质之间的作用机理
    1.3 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应用现状
        1.3.1 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的制备
        1.3.2 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3.3 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在重金属污水方面的应用
        1.3.4 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在油水分离方面的应用
        1.3.5 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的多功能应用
    1.4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CMC/CNF-C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CMC/CNF-C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的制备
        2.2.4 样品的表征
        2.2.5 吸附性能的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的表征分析
        2.3.2 CMC/CNF-C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对MB的吸附性能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改性纤维素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改性CNF-C气凝胶的制备
        3.2.4 样品的表征
        3.2.5 吸附性能的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样品的表征分析
        3.3.2 吸附剂对CR的吸附性能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CNF-C/MMT/PEI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过程
        4.2.4 样品的表征
        4.2.5 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MP气凝胶样品的制备工艺优化及表征分析
        4.3.2 CMP气凝胶对CR的吸附性能研究
        4.3.3 OTS/CMP-30疏水处理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抗生素耐受菌的固定及其降解抗生素废水中COD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抗生素废水概况
        1.2.1 环境中常见抗生素种类
        1.2.2 含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方法
    1.3 微嗜酸寡养单胞菌
        1.3.1 降解有机农药
        1.3.2 降解烃类有机污染物
        1.3.3 其他
    1.4 磁性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
        1.4.1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
        1.4.2 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
        1.4.3 生物炭负载磁性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磁性生物炭的制备与表征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供试菌种与培养基
        2.2.4 磁性生物炭的制备及热解条件优化
        2.2.5 生物炭的结构表征
        2.2.6 微生物固定化方法
        2.2.7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生物炭制备条件的优化
        2.3.2 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
        2.3.3 生物炭的扫描电镜及元素分布分析
        2.3.4 生物炭的红外光谱分析
        2.3.5 生物炭的X射线衍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性生物炭固定微生物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试剂
        3.2.2 固定化菌剂制备条件优化
        3.2.3 生物炭与微生物的吸附实验
        3.2.4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pH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3.3.2 接种量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3.3.3 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3.3.4 载体投加量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3.3.5 温度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3.3.6 响应面优化磁性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的条件
        3.3.7 磁性生物炭与微生物的吸附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定化菌剂对抗生素废水中COD的降解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多重耐药寡养单胞菌对各类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
        4.2.3 固定化菌剂降解废水COD的条件优化
        4.2.4 固定化菌剂降解抗生素废水中的COD
        4.2.5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处理时间对固定化菌剂COD降解率的影响
        4.3.2 温度对固定化菌剂COD降解率的影响
        4.3.3 摇床转速对固定化菌剂COD降解率的影响
        4.3.4 pH对固定化菌剂COD降解率的影响
        4.3.5 菌剂投加量对固定化菌剂COD降解率的影响
        4.3.6 响应面优化固定化菌剂降解废水COD的条件
        4.3.7 固定化菌剂降解抗生素废水中COD的探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还原提硒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
    1.2 硒的应用及提硒的原料
    1.3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有色金属的研究现状
        1.3.1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钴镍的研究进展
        1.3.2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钒的研究进展
        1.3.3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铝的研究进展
        1.3.4 硫酸化焙烧在回收锌的研究进展
        1.3.5 硫酸化焙烧铜阳极泥的研究进展
    1.4 还原含硒溶液的研究现状
        1.4.1 二氧化硫还原含硒溶液的研究进展
        1.4.2 亚硫酸钠还原含硒溶液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药剂
    2.3 实验研究方法
    2.4 分析与检测
第三章 低砷锑铋铜阳极泥提硒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3.1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的吉布斯自由能分析
        3.1.1 硒化铜与硫酸存在的反应
        3.1.2 硒化银与硫酸存在的反应
        3.1.3 硒与硫酸存在的反应
        3.1.4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同时存在的反应
    3.2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的反应平衡分析
        3.2.1 硒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3.2.2 硒化铜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3.2.3 硒化银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3.2.4 碲化铜、氯化银与硫酸的反应平衡计算
    3.3 二氧化硒还原的热力学
        3.3.1 在水中二氧化硫各组分与p H的关系
        3.3.2 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3.4 小结
第四章 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4.1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的单因素研究
        4.1.1 温度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4.1.2 保温时间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4.1.3 硫酸加入量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4.1.4 固液比对蒸硒率及残留率的影响
    4.2 焙烧产物的微观结构研究
        4.2.1 焙烧产物的XRD图
        4.2.2 焙烧产物的SEM-EDS图
    4.3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蒸硒的响应曲面法优化
        4.3.1 实验设计与结果
        4.3.2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4.3.3 响应曲面及等高线分析
        4.3.4 实验优化及验证
    4.4 硫酸化焙烧低砷锑铋铜阳极泥蒸硒的动力学
    4.5 小结
第五章 还原二氧化硒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5.1 亚硫酸钠还原二氧化硒的单因素研究
        5.1.1 温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5.1.2 硫酸浓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5.1.3 亚硫酸钠的加入量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5.1.4 时间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5.1.5 亚硫酸钠还原实验的最佳条件验证
    5.2 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的单因素研究
        5.2.1 温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5.2.2 硫酸浓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5.2.3 时间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5.2.4 二氧化硫通入速度对还原二氧化硒的影响
        5.2.5 二氧化硫还原实验的最佳条件验证
    5.3 两种还原剂的结果对比
    5.4 二氧化硫还原二氧化硒动力学研究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铁基合金辐照空洞组织演化及其应力效应的相场法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辐照组织演化、辐照效应
        1.2.1 辐照环境下缺陷的产生与演化
        1.2.2 材料辐照效应
        1.2.3 材料的辐照科学问题
    1.3 强辐照对材料组织的影响
    1.4 辐照缺陷对温度的敏感性
    1.5 弹性应力对空洞的影响
    1.6 计算方法在材料辐照问题中的研究
    1.7 研究内容及意义
    1.8 技术路线
2 相场模型与关键技术
    2.1 相场法基本原理
    2.2 速率理论与相场模型
    2.3 辐照产生速率与复合速率
    2.4 空洞保守场相场模型
    2.5 相场模型的求解方法
        2.5.1 有限差分法
        2.5.2 傅里叶谱方法
    2.6 物性参数
3 辐照剂量与温度对空洞演化的影响
    3.1 引言
    3.2 温度对空洞演化的影响
    3.3 辐照剂量对空洞演化的影响
    3.4 温度场中点缺陷的演化
    3.5 温度场下空洞动力学演化
    3.6 本章小结
4 合金成分对于空洞演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Cr元素对空洞演化的影响
    4.3 Ni元素对空洞演化的影响
        4.3.1 Ni含量对空洞演化的影响
        4.3.2 温度与辐照剂量对Fe-Ni合金空洞演化的影响
        4.3.3 温度场对Fe-Ni合金中空洞演化影响
    4.4 常用铁基、铁镍基材料中空洞演化
        4.4.1 辐照工况下Fe-Ni-Cr合金中空洞演化
        4.4.2 温度场对Fe-Ni-Cr合金中空洞演化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应力场对于空洞演化的影响
    5.1 引言
    5.2 应力场下的相场模型
    5.3 外加应力场对于空洞的影响
        5.3.1 应力场对二元合金中空洞演化影响
        5.3.2 应力场对三元合金中空洞演化影响
    5.4 位错应力场对空洞演化的影响
        5.4.1 应力场对Fe-Ni合金中空洞演化影响
        5.4.2 应力场对Fe-Ni-Cr合金中空洞演化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新型聚氨基磷酸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
    1.2 轻稀土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1.2.1 沉淀法
        1.2.2 浮选沉淀法
        1.2.3 化学法
        1.2.4 溶剂萃取法
        1.2.5 液膜分离法
        1.2.6 离子交换法
        1.2.7 萃取色层法
    1.3 鳌合树脂
        1.3.1 鳌合树脂的研究进展
        1.3.2 鳌合树脂的分类
        1.3.3 氨基磷酸鳌合树脂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及表征设备
    2.2 实验过程
        2.2.1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的制备
        2.2.2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Ⅰ))的制备
        2.2.3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Ⅱ))的制备
        2.2.4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Ⅲ))制备
        2.2.5 萃淋树脂的制备
    2.3 静态吸附及解吸实验
    2.4 分析方法
        2.4.1 稀土浓度分析
        2.4.2 合成树脂的表征
        2.4.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新型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PAMR)的表征及吸附性能探究
    3.1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1 PAMR吸附La~(3+)前后化学结构变化
        3.1.2 PAMR的物理结构
    3.2 PAMR对镧的静态吸附性能
        3.2.1 吸附时间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
        3.2.2 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2.3 静态解吸性能
        3.2.4 选择吸附性能
    3.3 PEMR静态吸附La~(3+)的动力学与热力学机制
        3.3.1 吸附动力学
        3.3.2 吸附热力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有机胺基聚氨基磷酸鳌合树脂的表征及吸附性能探究
    4.1 PAMR(Ⅰ)的表征及静态吸附性能
        4.1.1 PAMR(Ⅰ)吸附La~(3+)前后化学结构变化
        4.1.2 PAMR(Ⅰ)的物理结构
        4.1.3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1.4 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1.5 树脂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1.6 吸附动力学
        4.1.7 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4.1.8 吸附热力学
        4.1.9 洗脱
        4.1.10 再生与回收
    4.2 PAMR(Ⅱ)的表征及吸附性能探究
        4.2.1 PAMR(Ⅱ)吸附La~(3+)前后化学结构变化
        4.2.2 PAMR(Ⅱ)的物理结构
        4.2.4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2.5 pH值对吸附Ce(III)的影响
        4.2.6 树脂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2.7 吸附动力学
        4.2.8 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4.2.9 吸附热力学
        4.2.10 洗脱
    4.3 PAMR(Ⅲ)的表征及吸附性能探究
        4.3.1 红外光谱
        4.3.2 扫描电镜分析
        4.3.3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3.4 pH值对吸附Nd(III)的影响
        4.3.5 树脂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3.6 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4.3.7 吸附动力学
        4.3.8 吸附热力学
        4.3.9 洗脱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EMP萃淋树脂合成及萃取性能研究
    5.1 PEMP萃取性能研究
        5.1.1 不同稀释剂对PEMP萃取La(Ⅲ)的影响
        5.1.2 初始水溶液酸度的影响
        5.1.3 萃取剂浓度对PEMP萃取La(Ⅲ)的影响
        5.1.4 萃取温度的影响
        5.1.5 PEMP对 La(Ⅲ)和Dy(Ⅲ)的选择性
        5.1.6 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PEMP)的红外光谱分析
    5.2 PEMP/AC萃取性能研究
        5.2.1 初始水溶液酸度的影响
        5.2.2 吸附速率
        5.2.3 吸附等温线
        5.2.4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2.5 洗脱性能
        5.2.6 红外光谱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活性炭吸液驱气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活性炭
        1.1.1 活性炭的制备
        1.1.2 活性炭的孔结构性质
        1.1.3 活性炭的应用
    1.2 多孔材料的表征方法
        1.2.1 物理吸附法
        1.2.2 压汞法
        1.2.3 分子探针法
        1.2.4 其他方法
    1.3 吸液驱气法表征多孔材料孔结构
        1.3.1 气体吸附机理
        1.3.2 渗吸机理
        1.3.3 吸液驱气法原理
        1.3.4 吸液驱气发展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设备
    2.2 吸液驱气实验
        2.2.1 吸液驱气装置原理
        2.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2.3 数据处理
    2.4 吸液驱气动力学方程
    2.5 实验装置稳定性的考察
3 活性炭的吸液驱气机理研究
    3.1 实验条件对活性炭吸水驱氮过程的影响
        3.1.1 粒度对活性炭的吸水驱氮过程的影响
        3.1.2 温度对活性炭的吸水驱氮过程的影响
    3.2 不同气体探针活性炭的吸液驱气过程
        3.2.1 气体临界温度对活性炭吸液驱气过程的影响
        3.2.2 气体动力学尺寸对活性炭吸液驱气过程的影响
    3.3 不同液体探针中活性炭的吸液驱气过程
        3.3.1 液体极性对活性炭吸液驱气过程的影响
        3.3.2 液体动力学尺寸对活性炭吸液驱气过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活性炭微孔结构的表征
    4.1 物理吸附法对活性炭孔结构的表征
    4.2 吸液驱气法对活性炭微孔结构的表征
        4.2.1 吸液驱气法评价活性炭微孔孔容和孔口尺寸的相对大小
        4.2.2 吸液驱气法测量活性炭微孔的孔容分布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吸液驱气动力学方程推导过程
附录B 吸液驱气动力学方程拟合过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锌氧压渣中锌铅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锌冶炼方法概述
        1.2.1 火法炼锌工艺
        1.2.2 湿法炼锌工艺
    1.3 锌氧压渣特性
    1.4 锌氧压渣有价金属回收研究进展
        1.4.1 火法回收方法
        1.4.2 湿法回收方法
    1.5 氯盐浸出技术
    1.6 微生物浸出技术
    1.7 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技术
        1.7.1 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技术的应用
        1.7.2 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锌氧压渣
    1.8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8.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8.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9 技术路线图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样品来源及制备
        2.1.2 多元素分析
        2.1.3 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
        2.1.4 主要有价元素赋存状态
        2.1.5 菌种及培养基
        2.1.6 试验药剂仪器和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菌种培养驯化
        2.3.2 微生物摇瓶浸出锌氧压渣试验
        2.3.3 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试验
        2.3.4 分析检测方法
3 微生物浸出锌氧压渣试验研究
    3.1 高效浸矿菌种选育驯化
        3.1.1 试验菌种选择
        3.1.2 试验菌种驯化
    3.2 微生物浸出锌氧压渣工艺条件优化
        3.2.1 初始pH值
        3.2.2 矿浆浓度
        3.2.3 接种量
        3.2.4 浸出时间
    3.3 微生物浸出渣性质分析
        3.3.1 锌、铅和银的化学物相分析
        3.3.2 微生物浸出渣的SEM-EDS分析
        3.3.3 微生物浸出渣的XPS分析
    3.4 锌氧压渣浸出过程浸矿菌种群落结构分析
    3.5 锌氧压渣生物浸出过程机理分析
        3.5.1 锌氧压渣中硫化锌的生物浸出机理分析
        3.5.2 锌氧压渣中硫化铅的生物氧化机理分析
        3.5.3 锌氧压渣中硫化银的生物氧化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试验研究
    4.1 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原理
    4.2 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工艺条件优化
        4.2.1 NaCl浓度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4.2.2 搅拌转速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4.2.3 液固比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4.2.4 反应温度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4.2.5 反应时间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4.3 锌氧压渣的直接氯盐浸出工艺试验
    4.4 微生物-氯盐浸出渣、直接氯盐浸出渣表征分析
    4.5 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工艺金属量平衡
    4.6 氯盐浸出液资源化利用
        4.6.1 铅银回收
        4.6.2 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
    4.7 氯盐浸出渣资源化利用途径
    4.8 本章小结
5 铅和银氯盐溶液浸出动力学研究
    5.1 动力学模型选择
    5.2 模型拟合与验证
        5.2.1 搅拌转速对铅银浸出率的影响
        5.2.2 温度对铅银浸出率的影响
    5.3 银的浸出动力学
        5.3.1 模型确定
        5.3.2 动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5.4 铅的浸出动力学
        5.4.1 模型确定
        5.4.2 动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基于核磁共振的温度与盐溶液对黏土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温度和盐溶液对黏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现状
        1.2.2 核磁共振技术在测试岩土体微观结构应用的研究现状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原理与理论介绍
    2.1 核磁共振概况
    2.2 核磁共振物理基础
        2.2.1 核自旋与核磁矩
        2.2.2 宏观磁化矢量与射频脉冲
        2.2.3 弛豫过程
        2.2.4 FID曲线、CPMG脉冲序列与IR脉冲序列
    2.3 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核弛豫相关理论
    2.4 压汞试验原理
第3章 黏土孔隙分布的测定
    3.1 引言
    3.2 弛豫率的推导过程
    3.3 试验方法及过程
        3.3.1 试验设备
        3.3.2 试验材料与步骤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温度对压实黏土中孔隙水状态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方法及过程
        4.2.1 试验设备
        4.2.2 试验材料与步骤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加蒸馏水情况下二维T_1-T_2弛豫谱分析
        4.3.2 温度对孔隙水状态影响的核磁共振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盐溶液对压实黏土中孔隙水状态的影响
    5.1 引言
    5.2 试验方法及过程
        5.2.1 试验设备
        5.2.2 试验材料与步骤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加盐溶液情况下二维T_1-T_2弛豫谱分析
        5.3.2 盐溶液对黏土中孔隙水状态影响的核磁共振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给水污泥基陶粒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能及菌群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2 深度脱氮工艺研究进展
        1.2.1 反硝化生物滤池
        1.2.2 人工湿地
        1.2.3 生物接触氧化
    1.3 深度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1.3.1 前置化学除磷工艺
        1.3.2 同步化学除磷工艺
        1.3.3 后置化学除磷工艺
    1.4 同步深度脱氮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1.4.1 菌藻共生工艺
        1.4.2 絮凝沉淀-滤池工艺
    1.5 给水污泥资源化利用
        1.5.1 给水污泥回用
        1.5.2 铁、铝等无机盐回收
        1.5.3 水体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吸附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给水污泥和接种污泥
        2.1.2 模拟废水
        2.1.3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2.2 给水污泥基陶粒制备条件研究
        2.2.1 给水污泥基陶粒的制备流程
        2.2.2 给水污泥基陶粒制备条件的优化
    2.3 表征方法
        2.3.1 给水污泥基陶粒物理检测方法
        2.3.2 给水污泥基陶粒表征方法
    2.4 给水污泥基陶粒对PO_4~(3-)-P与 NO_3~--N的吸附效能
        2.4.1 给水污泥基陶粒吸附条件的优化
        2.4.2 给水污泥基陶粒对PO_4~(3-)-P与 NO_3~--N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2.4.3 给水污泥基陶粒对PO_4~(3-)-P与 NO_3~--N的吸附等温线
    2.5 反硝化生物滤池的构建
    2.6 反硝化生物滤池工况参数优化
        2.6.1 给水污泥基陶粒接种生物膜
        2.6.2 反硝化生物滤池参数优化
    2.7 铁盐强化反硝化生物滤池除磷及生物特性研究
    2.8 水质检测方法
    2.9 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
第三章 给水污泥基陶粒的制备及氮磷吸附性能研究
    3.1 制备条件对给水污泥基陶粒性能的影响
        3.1.1 高岭土投加量
        3.1.2 烧结温度
        3.1.3 烧结时间
    3.2 表征结果分析
        3.2.1 给水污泥基陶粒形貌特征
        3.2.2 给水污泥基陶粒物理指标
        3.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2.4 扫描电镜(SEM)
        3.2.5 X射线衍射(XRD)
    3.3 反应条件对给水污泥基陶粒性能的影响
        3.3.1 给水污泥基陶粒投加量对NO_3~--N与 PO_4~(3-)-P去除效果的影响
        3.3.2 吸附温度对NO_3~--N与 PO_4~(3-)-P去除效果的影响
    3.4 吸附动力学
    3.5 吸附等温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硝化生物滤池运行参数的优化
    4.1 HRT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去除效能影响
        4.1.1 反硝化生物滤池TN去除效果
        4.1.2 反硝化生物滤池COD去除效果
        4.1.3 反硝化生物滤池TP去除效果
    4.2 C/N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去除效能的影响
        4.2.1 C/N对反硝化生物滤池TN去除效果的影响
        4.2.2 C/N对反硝化生物滤池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4.3 反冲洗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去除效能的影响
        4.3.1 气冲时间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去除效能的影响
        4.3.2 水冲时间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去除效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铁盐强化反硝化生物滤池除磷及微生物特性研究
    5.1 铁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除磷效能影响
    5.2 铁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
        5.2.1 铁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TN去除效果的影响
        5.2.2 铁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TP去除效果的影响
    5.3 铁盐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去除COD效能的影响
    5.4 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生物分布的群落结构高通量分析
        5.4.1 微生物群落丰度及多样性分析
        5.4.2 铁盐强化反硝化生物滤池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CO/CO2甲烷化高温反应体系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与试验装置
    1.2 试验过程
2 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2.1 热力学计算
    2.2 动力学计算
        2.2.1 CO2甲烷化动力学模型建立
        2.2.2 CO甲烷化动力学模型建立
3 结果与讨论
    3.1 温度对甲烷化反应的影响
        3.1.1 温度对混合甲烷化转化率的影响
        3.1.2 温度对CO甲烷化和CO2甲烷化转化率影响
        3.1.3 温度对CH4产率的影响
    3.2 压力对甲烷化反应的影响
        3.2.1 压力对CO2甲烷化转化率的影响
        3.2.2 压力对CO甲烷化转化率的影响
        3.2.3 压力对CO,CO2甲烷化CH4产率的影响
4 结 论

四、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动力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纤维素基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D]. 何花. 广西大学, 2021(12)
  • [2]抗生素耐受菌的固定及其降解抗生素废水中COD的研究[D]. 罗子健. 广西大学, 2021(12)
  • [3]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还原提硒的热力学及工艺研究[D]. 邹建柏.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铁基合金辐照空洞组织演化及其应力效应的相场法模拟[D]. 杨辉.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新型聚氨基磷酸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 付春燕.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6]活性炭吸液驱气过程研究[D]. 张竹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锌氧压渣中锌铅银的研究[D]. 王振银.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
  • [8]基于核磁共振的温度与盐溶液对黏土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D]. 吴江鹏.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9]给水污泥基陶粒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能及菌群结构研究[D]. 司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10]CO/CO2甲烷化高温反应体系特性[J]. 杜金龙,张凤霞,胡建杭,蔡正达. 煤炭学报, 2021

标签:;  ;  ;  ;  ;  

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动力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