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田志磊,何婷婷,宋飞琼[1](2019)在《生源地助学贷款——违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11月)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高校在扩大内需的呼声下开始扩招。1999~2001年三年扩招期间,高校学费飞涨,学生学杂费增加达3.1倍(潘懋元,2003)。随着入学机会的增加,越来越多贫困家庭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但是,高昂的学费对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造成消极影响,严重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公平。传统的"奖、
姜祎[2](2021)在《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大学生资助的发展日趋完善,少数民族贫困生助学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文以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三个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分摊及补偿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民族发展理论为支撑,结合文献研究和对内蒙古地区多所高校实地调研,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内蒙古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情况进行分析,并发现“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工作在助学方式、助学审查、助学贷款回收以及助学结果反馈四方面仍需改进。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优化“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政策与渠道、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款方式、健全助学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探索“三少”民族贫困学生助学、育人新思路,实现内蒙古地区高校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致力于培养民族特色人才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张盼文[3](2020)在《大学生不良“校园贷”的危害及其防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数据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互联网金融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学生作为新兴的消费群体逐渐得到网络贷款平台和电商企业的关注,为了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网络贷款平台开始向大学生群体销售金融产品。在资本逐利特征的影响下,因“校园贷”引发的暴力事件频繁见诸报端,如“女大学生裸贷自杀”、“巨债逼迫大学生跳楼”、“暴力催讨”、“非法拘禁催债”等等关键词成为时代发展的关键字,对于大学生群体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本文选择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对于大学生“校园贷”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突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选择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绥化学院作为调研区域,随机抽取500人作为调研对象,覆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所有群体,以提升调研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根据问卷内容选择50名同学进行访谈,采取随机提问方式,对问卷内容进行深化,以期在客观数据基础上,了解部分“校园贷”的主观表征信息,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更好的说明“校园贷”的渗透情况。本文研究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从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入手,阐述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并进行适当的对比。明确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全面了解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以便于理清论文研究方向,突出研究重点。第二部分:大学生“校园贷”的概念、途径及原因。首先,分析大学生“校园贷”的途径。结合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分析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及途径。其次,找准大学生“校园贷”现象根本原因,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力求从更深刻的背景找到校园贷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大学生“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危害。首先,阐述“校园贷”存在的主要风险。从学生、家庭、学校三个层面阐述风险来源,力求从行为模式及后续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其次,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校园贷的危害。研究发现大学生校园贷存在很多无法规避的问题。如高额利息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摧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隐私外泄存在潜在风险,威胁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养成等。第四部分:研究制定大学生不良“校园贷”的防范措施。首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从消费环境入手,不断丰富消费观教育内容,逐渐培养大学生理性消费意识。其次,完善校园贷相关立法。校园贷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律维护校园贷平台的法律地位,以便于进一步管理和规范,加强对双方信息安全的立法保护。再次,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大学生创业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要积极鼓励创业,建立创业基金;宣传创业成功案例,交流分享经验;提供兼职岗位,保证学生日常支出。最后,建构“家校协同”联动机制。从家庭、辅导员、学校三个层面,给予大学生群体必要的关注,以期能够有效消除不良的“校园贷”问题。
张东辉[4](2020)在《三种高校助学贷款模式运行中存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了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其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进行研究,不仅符合国际教育财政的发展趋势,更是促进教育扶贫的现实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对高校助学贷款模式运行中存在问题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其一,就银行而言,不同助学贷款模式的违约率为多少?其直接关乎银行的切身利益。其二,就高校和县资助中心而言,作为助学贷款管理者,不同助学贷款模式需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才能保障贷款回收?其三,就政府和学生而言,助学贷款是否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需求?亦即,现行高校助学贷款模式的覆盖率和瞄准度为多少?本研究主要采用混合研究的方法进行。具体而言,采用助学贷款管理数据以及多套调研数据,笔者测量了不同助学贷款模式的违约率、管理成本、覆盖率、瞄准度。基于田野调查,本文分析了不同助学贷款模式的运行机理。研究发现,在违约率方面,国开行生源地模式违约率最低、河南模式其次、部委高校模式违约率最高;违约率的高低和管理成本紧密相连。在管理成本方面,国开行生源地模式的管理成本高于部委高校模式、河南模式,尤其是在贷款发放量小的地区。原因在于,在国家开发银行的压力下,国开行生源地模式管理成本由银行下沉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县资助中心承担了大量的显性和隐形成本;在覆盖率和瞄准度方面,国开行生源地模式中个别省份覆盖率偏低可能存在惜贷,部委高校模式、河南模式中民办和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程度的惜贷现象。现有的助学贷款模式均与精准资助的政策目标有一定距离。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两点建议:其一,国家助学贷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更多商业银行参与进来,打破国家开发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二,将国开行生源地模式助学贷款的管理权重新回归高校。当然,应做好相关配套措施,避免助学贷款违约率的再次反弹。
廖逸儿[5](2019)在《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财政精准扶贫是公共财政的价值体现,也是确保完成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任务的物质保障。历史经验表明,财政政策重在落地。从财政资金管理流程来看,明确绩效目标,以评价检验和驱动目标实现对于提升支出绩效,提高公共财政公信力和执行力,增强政治信任,推进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我国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演变过程,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包含凸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和可以量化的技术目标,这种特征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不谋而合。基于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财政绩效评价的理念方法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的结构维度,构建结构化的目标检验体系,以2016-2017年广东省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取得基础数源,对其量化目标的检验结果显示:专项资金总体绩效表现一般,存在补助对象识别不精准、部分基层财务合规性不足等问题;价值依附于个体而存在,从个体发展权考虑,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运用深度访谈法与观察法等手段,对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价值目标检验发现,价值“扶贫”受到重视并收到成效,但扶贫对象基本生理保障不足、农村教育存在安全隐患、教学点学生社交得不到保障、贫困家庭拒绝扶助并表现“贫困无奈”、贫困生缺乏内生动力。究其原因在于:高强度考评与权责分立导致目标置换;扶贫与教育部门间职权错位与职能重叠;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间数据联通不畅;基层财政薄弱难以支撑教育精准扶贫长期性巨额投入;财政教育精准扶贫价值目标检验体系尚不成熟;等等。财政绩效评价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工具-价值”视角,依据存在问题,分析成因,要确保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目标实现,应高度重视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的融合;强调“人民满意”价值导向;建立“扶贫部门识别、教育部门提供在学证明”的贫困生瞄准机制;基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国教育数据联网;强化教育财政投入激励机制,构建“以省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同时,应立足于基层实际,构建对目标的纠错纠偏机制,以及基层容错机制。本研究涉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畴与教育精准扶贫领域。主要创新:一是选题跨公共管理学、财政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问题是国家推进扶贫攻坚的重大问题;二是研究区分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并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4E”维度相对应,从形式上推动目标纠正纠偏。当然,本文研究涉及的样本量有限、产出目标检验较为单一等,有待日后进一步深入探讨。
李静美[6](2018)在《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农村教师补充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稳定性差,亟需建立能使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农村教师补充渠道。湖南省于2006年探索实施的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获得良好的实践反响。有人说,“中师又回来了”。那么,在不同于中师所处时代环境下,定向培养作为农村小学教师的重要补充渠道何以可行?它是如何实现“有人读”且使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其背后的发生逻辑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较少,且偏重对实施经验、人才培养等的描述性研究,学理分析不足,难以回答上述问题。为此,本研究采取“回溯历史、关照背景、诉诸理论”三维取向,以湖南省为个案,基于嵌入型个案研究设计,综合使用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采用并行混合方法设计,对当前社会环境下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何以可行(何以产生、何以有效等)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为原型,加入制度环境稳定性变量,构建了新的制度变迁解释模式,认为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的产生与中等师范教育的取消有内在联系,定向培养政策产生主要是效率机制在起作用。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取消中等师范教育主要是合法性机制作用的结果,取消中师不仅是师范教育中专学历层次的消失,更是中师培养模式与制度优势的隐没,由此导致一些农村学校失去稳定和高质量的师资来源,师资短缺和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环境趋于稳定,组织微环境较为积极背景下,效率机制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而定向培养之所以被认为是有效率的农村教师培养和补充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结果。基于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验的分析,定向培养成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落后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方式具有历史必然性。本研究基于对各主体的调查、运用相关理论,采取“数据呈现效果→资料挖掘原因→理论解释逻辑”的分析理路,在和中等师范教育、现有农村教师补充渠道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何以有效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定向培养的制度设计与社会现实和客观需求等相契合,由此招收到了次优生源,培养出了高质量的师范生,补充到了有守诺精神的教师,较之其他补充渠道,更好地解决了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就生源吸引来看,尽管时代发生变迁,但定向培养能够吸引到次优生源,在于公费教育切合了农民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就业保障符合了农民的回避风险逻辑、职业特性契合了各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人才培养质量高,与良好的生源质量、系统的教师教育、适当的考核退出机制息息相关,它抓住了农村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关键,增强了培养对农村教育的适应性。就到岗留任保障来看,契约机制是关键,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同时本地化机制促动契约的自动履行,由此构成定向培养保障师范生到岗留任的内在逻辑。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争议或问题,并结合调研中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从政策设计、院校培养、实施保障、外部支持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张珊[7](2018)在《生源地助学贷款目标瞄准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实施,贫困生由于负担不起学费而不能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障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拥有大学就读的机会,中国自1999年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但是由于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和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政府开始实施新的助学贷款项目——生源地助学贷款。自2007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以来,历经十余年发展,贷款规模不断扩大,贷款金额逐年递增,是惠及广大贫困学子的有力措施,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中处于重要地位,在保障贫困学子接受高等教育、促进自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从政策文本设计的角度出发,生源地助学贷款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约束,帮助家庭经济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顺利完成高校学业。因此,为了实现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最初目的,贷款的对象则应该被限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学生资助讲求公平性、效率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准确识别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目标准确瞄准则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资助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联合质性研究的方法,在对H省22所高校16806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多重贫困识别标准和Ravallion反事实模型,设定不同的贫困线并且以拟合模型的倾向性分数的方法分析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目标的瞄准性,并且分析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目标瞄准效果。研究发现无论以何种贫困识别标准定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误贷率和漏贷率都较高,均达到50%以上,日标瞄准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目标瞄准性进行分析的情况下,本文对生源地助学贷款效果原因进行解读,提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贷款资格审查、构建多元贷款经办机构、改革单一贷款方式的建议。
李思璇[8](2018)在《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2015年是国家助学贷款标准提高后首个实施完整年,但由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具有涉及业务主体多、贷款学生量大、业务环节多、还款周期长等特点,且需要政府、银行、各级教育部门、高校等多方合作,这就决定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具有一定风险性。由于是纯信用类贷款,依赖于贷款学生的信用水平,一旦违约将对于银行形成不良贷款,当区域不良贷款较大时,将影响区域贷款的发放。因此,在贷款过程的贷前、贷中和贷后引入良好的风险管理措施将有利于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激增,如何构建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体系构建研究的主题,通过梳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史与经验、分析云南省助学贷款业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昆明理工大学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的问卷调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矩阵模型,对于贷款前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评分,并根据信用评分对贷款人进行授信管理,并围绕经办银行、高校、学生几个业务主体提出风险管理对策建议,为助学贷款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对策。本文集中于对贷款前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评分,并根据信用评分对贷款人进行授信管理;信用评分主要从申请人的偿债能力与偿债意愿两个维度进行测度,然后计算出信用评分。根据贷款人的信用评分质量赋予合理的贷款额度,从而一定程度减小违约的可能性及损失值。本文构建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评分模型基本符合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通过对申请贷款学生信用度的评分,能从贷款申请阶段就对信贷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发放提供有效快速的决策依据。
张振弢[9](2016)在《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研究 ——以青海省门源县为例》文中提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恢复高考,在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一直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到九十年代末期,在教育部的倡导下,部属高校及地方高校开始进行扩招,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据统计,1997年时,全国本科,专科类学校新生在校生总计有270万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教育素质提高,受教育人口的不断增多,报考大学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直至2015年时,我国本科,专科类大学在校人数已达2610万人,相较于八年前,在校人数多了2340万人,比例近乎达到十倍。这一爆炸般的增长,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数超前于国家教育规划目标五年1。但是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的门槛降低,使得高校的收费模式也发生了改变。由于各地经济水平、教育发达程度的不同,高校收费一直没有统一化,许多高校出现了收费不规范不标准等问题,使得高等教育的学费成为很多家庭的拦路虎。青海省设立于1928年,省会为西宁市,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农牧业是它的主要经济来源。青海大部分地域处于高海拔地区,生活环境恶劣,工作环境艰苦,交通不便,加之脆弱的生态圈,使得青海很难改变自身的经济框架。上世纪末全省进行了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目前形成3所本科院校、1所三本院校、5所行业职业院校的格局(注:成人院校没有计入),在校总人数约5万人。由于青海高等教育规模有限,每年高考后,超过60%的学生要去省外就读,原本并不富裕的青海学子必须承担省外院校昂贵的学费。如何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得起学、上好学,成为新时期摆在全社会面前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道课题。本文期望根据青海省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通过高校助学贷款到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转换,重点研究分析2008年至2015年的相关数据,并以青海省生源地贷款工作做得比较好的门源县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分析青海省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青海省各个县市的各个独特的地域经济文化历史情况与民族风俗,以借鉴学习为出发点,模拟与创新相融合,大胆设想,严谨求证,国家助学贷款给很多困难家庭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使众多孩子的大学梦得以实现;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国家助学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共财政的二次分配,促进了社会公平,有利于缓解因贫富悬殊造成的社会矛盾。本文的创新点是更多的从生源地贷款的系统性上,分析、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承担的职能;从成本分担的角度阐述银行的义务;从建立有效贷后管理机制上提出了三种模式,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在实际操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国家助学贷款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更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去完善。
赵婧聪[10](2014)在《广西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问题研究 ——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生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平衡、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广西作为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于2008年开始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而后发展迅速、成效显着,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广西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论文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生源地助学贷款情况专项调查为依据,调查分析广西生源地助学贷款各种情况,发现广西地区在该项工作中,仍存在着政府扶持、政策制定、管理机构设立、贷前审查、贷后管理、信用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漏洞。从而也认识到,广西地区发展生源地助学贷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完善广西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有效管理,本文提出如下措施建议:政府方面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步伐,健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多种渠道并举,完善社会资助网络。银行方面要通过建立信用保险制度和失信惩罚机制、完善助学贷款还贷机制等途径主动规避贷款风险,提高放贷热情,并加强与政府、高校的沟通,共同做好助学贷款工作。高校方面应通过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鼓励贷款学生到西部偏远地区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尤其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等方式促进学生就业,并协调银行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对学生的个人信用进行全面、真实的评估。
二、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综合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概念界定 |
一、“三少”民族 |
二、贫困生 |
三、贫困生助学 |
第二节 我国贫困生助学历程和种类 |
一、我国贫困生助学发展历程 |
二、我国贫困生助学种类 |
第三节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理论基础 |
一、教育成本分摊理论 |
二、教育公平理论 |
三、人力资本理论 |
四、民族发展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问题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学校的选择 |
二、研究学生的选择 |
三、调查流程 |
第二节 样本基本情况 |
一、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
二、性别、学历、家庭及资助情况 |
三、关于“三少”民族地区经济认知情况 |
四、关于助学政策认知与态度情况 |
五、关于助学发展方向的情况 |
第三节 “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现状 |
一、内蒙古自治区“三少”民族贫困生的助学政策 |
二、内蒙古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的助学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存在问题 |
一、助学形式与运行模式单一 |
二、助学审查过程精准性欠缺 |
三、助学贷款回收进度缓慢 |
四、助学后续跟踪工作动力不足 |
第二节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资助渠道与方式不够灵活 |
二、助学管理师资力量不足 |
三、助学贷款偿还制度不健全 |
四、助学管理缺少监督机制和结果反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优化对策 |
第一节 优化“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政策与渠道 |
一、完善助学相关法规与细化助学政策 |
二、探索“三少”民族贫困生个性化助学新思路 |
三、加大社会资金的助学参与度 |
第二节 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款机制 |
一、增加生源地信用贷款还款方式 |
二、延长生源地贷款还款年限 |
三、健全学生个人诚信评价系统 |
第三节 建立健全“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绩效评价体系 |
一、精准筛选助学对象 |
二、结合多方力量全方位监督助学工作 |
三、加强助学绩效评估与反馈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大学生不良“校园贷”的危害及其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大学生“校园贷”的概念、途径及原因 |
(一)“校园贷”的概念 |
(二)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三)大学生“校园贷”现象存在的原因分析 |
二、大学生“校园贷”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危害 |
(一)“校园贷”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 |
(二)大学生校园贷的危害 |
三、大学生不良“校园贷”的防范措施 |
(一)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
(二)完善校园贷款相关立法 |
(三)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 |
(四)建构“家校协同”联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关于大学生不良“校园贷”的危害及其防范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三种高校助学贷款模式运行中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高校扩招 |
(二) 助学贷款资金量庞大 |
二、高校助学贷款模式形成前期的曲折探索 |
三、概念界定 |
(一) 校园地模式 |
(二) 生源地模式 |
三、研究意义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一) 关于覆盖率的已有研究 |
(二) 关于瞄准度的已有研究 |
(三) 关于违约的已有研究 |
(四) 关于管理成本的已有研究 |
(五) 文献述评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三、计算说明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违约率分析 |
二、管理成本分析 |
三、覆盖率分析 |
四、瞄准度分析 |
五、案例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二)财政支出与财政政策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 |
(四)目标与绩效目标 |
(五)目标检验 |
四、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关于教育财政支出与扶贫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 |
(四)关于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的研究 |
(五)文献评析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考察法 |
(三)统计分析法 |
六、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逻辑思路 |
(三)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方法 |
一、教育精准扶贫理论 |
(一)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制度保障 |
(二)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脱贫的长期性举措 |
(三)公共财政是教育精准扶贫的物质基础 |
二、政策执行理论 |
(一)政策目标实现是政策的终极目标 |
(二)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阶段 |
(三)公共选择机制下政策执行偏误难以避免 |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绩效目标价值理论 |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引入、目的与功能定位 |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管理手段的双重理性 |
(三)绩效目标价值决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
四、财政支出绩效目标检验的技术体系与方法 |
(一)绩效目标检验及其分类 |
(二)公共价值的可得性 |
(三)绩效目标检验的体系与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绩效目标 |
一、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政策阶段性演进 |
(一)早期教育扶贫阶段 |
(二)教育财政扶贫形成阶段 |
(三)“两基”全覆盖与助学体系完善阶段 |
(四)新时期教育精准扶贫阶段 |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 |
(一)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目标需求 |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体系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特征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 |
(一)价值目标 |
(二)量化目标 |
(三)作为财政绩效评价的目标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标检验体系 |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双重属性 |
(一)以监督提效降耗为目标的工具属性 |
(二)以公众满意度为主导的价值属性 |
(三)评价适用的前提条件 |
二、绩效目标检验视角 |
(一)第四代评价的提出与意义 |
(二)“工具-价值”绩效检验视角 |
三、“量化-价值”绩效目标检验体系构建 |
(一)体系构建 |
(二)量化目标检验具体思路 |
(三)价值目标检验具体思路 |
四、目标检验个案选择 |
(一)广东贫困情况基本介绍 |
(二)广东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量化目标检验 |
一、量化目标检验:以广东省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例 |
(一)资金概述 |
(二)评价范围与对象 |
(三)评价体系与评分标准 |
(四)评价组织与流程 |
(五)实地考察抽样与满意度调查 |
二、量化目标检验的基本结果 |
(一)总体结果 |
(二)区域结果 |
(三)指标结果 |
三、量化目标实现偏差及其原因 |
(一)量化目标实现偏差 |
(二)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价值目标检验 |
一、价值目标的构成与检验方法 |
(一)价值目标的构成 |
(二)检验方法 |
二、深度访谈结果 |
(一)教育扶贫补助广覆盖下成效明显 |
(二)学生教育需求保障难精准 |
三、满意度测量及分析 |
(一)普通师生与家长的满意度 |
(二)贫困户与扶贫干部的满意度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四、价值目标实现偏差的直接原因 |
(一)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育需求难保障 |
(二)扶助对象强自尊与扶贫考核间矛盾导致低满意度 |
(三)教育精准扶贫补助化导致教育扶贫效果不彰 |
(四)信息系统维护不足与管理条块化导致瞄准偏差 |
(五)农村生源流失给农村教育规划与保障带来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目标完善及绩效提升 |
一、量化目标与价值目标实现偏差的深层原因 |
(一)高强度考评与权责分立引起目标置换 |
(二)扶贫与教育部门间职权错位与职能重叠 |
(三)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间数据联通不畅 |
(四)基层难支撑教育精准扶贫长期性巨额投入 |
(五)财政教育精准扶贫价值目标检验体系尚不成熟 |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
(一)强化“人民满意”价值导向 |
(二)建立绩效评价纠偏机制与容错机制 |
(三)形成“扶贫-教育”贫困生瞄准机制 |
(四)实现全国范围教育数据联网 |
(五)构建“以省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
三、延伸与讨论 |
(一)2020 年全面教育脱贫的形式意义与实质内涵 |
(二)未来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的支出重点 |
(三)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及“量化-价值”绩效目标检验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S市问卷调查中师生与家长所提到关于当前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问题 |
附录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农村教师主要补充渠道的效果与问题 |
(二)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相关问题 |
(三)简要的评论 |
三、内容、思路与意义 |
(一)内容与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反思 |
(一)混合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二)样本情况介绍 |
(三)研究者的反思 |
第一章 国家主导的定向培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师兴衰探析 |
一、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调整整顿期(1979-1983) |
(二)发展繁荣期(1984-1991) |
(三)稳中渐衰期(1992-1998) |
(四)快速消亡期(1999年以后) |
二、中等师范教育的成功经验 |
(一)政策优势吸引了优秀生源 |
(二)精准培养保证了教学胜任力 |
(三)定向制度保障了供给与稳定 |
三、取消中等师范教育的现实反思 |
(一)关于取消中师的三种解释 |
(二)对现有解释的现实反思 |
(三)关于取消中师的新解释 |
小结 |
第二章 地方驱动的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回归 |
一、启动背景 |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
(二)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并未形成 |
(三)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与补充不足共存 |
(四)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
二、实施历程 |
(一)酝酿准备 |
(二)启动实施 |
(三)深化完善 |
三、学理反思 |
(一)政策的产生:效率机制起主要作用 |
(二)政策的选择:路径依赖的结果 |
小结 |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生源吸引分析 |
一、生源吸引状况 |
(一)生源质量“次优化”,且有内部差异 |
(二)生源来源“农村化”,农村和县城生源质量有差别 |
(三)中下和中中层报考为主,但二者亦有差别 |
二、生源吸引原因:为何报考 |
(一)报考决策的宏观调查 |
(二)报考决策的微观深描 |
三、生源吸引逻辑 |
(一)公费教育切合农民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 |
(二)就业保障符合农民的回避风险逻辑 |
(三)职业特性契合各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 |
小结 |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生源吸引分析 |
一、培养质量如何 |
(一)定向师范生的素质表现 |
(二)定向教师的能力体现 |
二、缘何有高质量 |
(一)优质生源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
(二)系统的教师教育是质量保证的根本 |
(三)考核退出机制是质量保证的“助力器” |
小结 |
第五章 为什么下得去、留得住: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到岗留任保障分析 |
一、到岗留任状况 |
(一)定向师范生履约到岗情况 |
(二)定向教师履约留任情况 |
二、到岗留任原因 |
(一)到岗(下得去)的原因 |
(二)留任(留得住)的原因 |
三、到岗留任保障逻辑 |
(一)契约机制是到岗留任保障的关键 |
(二)本地化机制促动契约的自动履行 |
小结 |
第六章 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反思与建议 |
一、定向培养的必然性:农村教师补充的方向? |
(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在一定时期内一些地区存在 |
(二)农村教师需要专门准备或培养已成为各国广泛共识 |
二、定向培养的有效性:制度变迁路径的视角 |
三、定向培养实施中的主要争议或问题 |
(一)初招学生选择自主性问题 |
(二)初招项目优质生源冲突问题 |
(三)专门化培养与再就业问题 |
(四)定向教师个人发展问题 |
(五)定向培养经费分担问题 |
四、定向培养实施的优化建议 |
(一)明确制度完善环节,保证项目生源质量 |
(二)建立二次进退机制,尊重学生自由选择 |
(三)注重乡土情怀培养,完善农村教师教育 |
(四)优化服务期制度,促进教师稳定与发展 |
(五)厘清各级财政责任,完善经费保障体制 |
(六)改善外部环境,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生源地助学贷款目标瞄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发展研究 |
1.3.2 生源地助学贷款问题及对策研究 |
1.3.3 生源地助学贷款影响研究 |
1.3.4 生源地助学贷款与校园地助学贷款的比较研究 |
1.3.5 关于学生资助政策效果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
2.1.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
2.1.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模型 |
3.3 问卷设计 |
3.4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目标瞄准性分析 |
4.1 获得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基于多重贫困识别标准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目标瞄准性分析 |
4.3 基于Ravallion反事实模型的政策目标瞄准性分析 |
4.4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目标瞄准效果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改进建议 |
5.1 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力度 |
5.2 强化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资格审查 |
5.3 构建多元化生源地助学贷款经办机构 |
5.4 改革单一的生源地助学贷款方式 |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
B1 访谈提纲 |
B1.1 访谈提纲(一) |
B1.2 访谈提纲(二) |
B1.3 访谈提纲(三) |
B1.4 访谈提纲(四) |
B2 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发展调查问卷 |
(8)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理论 |
2.1 信用评估模型理论 |
2.2 教育公平理论 |
2.3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4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章 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状案例分析 |
3.1 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展情况 |
3.1.1 贷款需求 |
3.1.2 贷款办理情况 |
3.1.3 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现状 |
3.2 生源地助学贷款信用评分建模——基于层次分析法 |
3.2.1 设计问卷 |
3.2.2 设计指标体系 |
3.2.3 指定打分规则 |
3.2.4 构造判断矩阵 |
3.2.5 计算各组内权重并检验一致性指标 |
3.2.6 根据权重确定信用评分及建立与违约率的映射关系 |
第四章 国外学生贷款信用制度研究及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
4.1 国外学生贷款制度现状 |
4.2 国外学生贷款信用制度研究及借鉴 |
4.2.1 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 |
4.2.2 拥有健全的信用记录体系与惩罚措施 |
4.3 国外大学诚信教育借鉴 |
4.3.1 中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比较与借鉴 |
4.3.2 对新加坡大学诚信教育的经验借鉴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建立健全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系统 |
5.2.2 创建多元化贷款来源 |
5.2.3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处罚机制 |
5.2.4 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工作建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生源地助学贷款调查问卷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研究 ——以青海省门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生源地 |
1.3.2 国家信用助学贷款 |
1.3.3 征信 |
1.3.4 助学贷款方式分类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概述 |
2.1 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演变过程 |
2.1.1 国家校园地助学贷款阶段 |
2.1.2 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的试点阶段 |
2.1.3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力推进阶段 |
2.2 青海省助学贷款发展历程 |
2.2.1 老机制下的商业银行校园地贷款模式(2001 年至2004年) |
2.2.2 新机制下的国家开发银行校园地贷款模式(2005 年至2008年) |
2.2.3 新机制下的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模式(2008 年至今) |
2.3 访问结果的反馈 |
第三章 青海省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
3.1 青海省生源地贷款现状 |
3.2 青海省生源地助学贷款中的问题探讨 |
3.2.1 教育部门 |
3.2.2 学校 |
3.2.3 政府部门 |
3.2.4 学生 |
第四章 青海省门源县贷后管理的启示 |
4.1 青海省门源县贷后管理的基本情况 |
4.2 门源县生源地贷款贷后管理办法分析 |
4.2.1 领导重视,机制健全,工作得以保障开展 |
4.2.2 措施得力,效果显着 |
4.2.3 门源县典型经验的启示 |
4.3 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
4.3.1 在高中阶段加强诚信教育 |
4.3.2 在申办生源地贷款时进行诚信教育 |
4.3.3 在高校进行诚信教育 |
4.4 利用个人征信系统提高还款率 |
第五章 建立有效的生源地贷款贷后管理模式 |
5.1 模式设计原则与主体分析 |
5.1.1 模式设计原则 |
5.1.2 生源地助学贷款利益主体分析 |
5.2 以门源县为例的县乡村“三级联动”模式 |
5.3 其他模式的思考与设想 |
5.3.1 以中心学校为主的管理模式 |
5.3.2 以信贷员为主的催贷模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青海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
(10)广西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问题研究 ——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生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缘由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 |
1.5.2 国内研究 |
1.6 研究理论基础 |
1.6.1 系统管理理论 |
1.6.2 机遇均等理论 |
1.6.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6.4 生源地助学贷款有效管理的内涵 |
第二章 生源地助学贷款基本概况 |
2.1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概念 |
2.2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重要性 |
2.2.1 国家教育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2.2.2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2.2.3 社会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 |
2.2.4 国家助学贷款的进一步发展 |
2.3 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概况 |
2.3.1 全国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情况统计 |
2.3.2 广西地区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情况统计 |
第三章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现状调查 |
3.1 调查样本及方式 |
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1 贷款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3.2.2 非贷款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3.2.3 管理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3.3 调查结果基本结论 |
第四章 广西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生源地助学贷款公共政策不完善 |
4.1.1 贷款政策缺乏刚性规定 |
4.1.2 贴息政策存在矛盾 |
4.1.3 相关实施办法还需改善 |
4.2 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机构不健全 |
4.3 生源地助学贷款缺乏监管,政策落实不到位 |
4.3.1 新的贷款标准未执行 |
4.3.2 贷前审查存在漏洞 |
4.4 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 |
4.5 高校诚信教育工程成效有待提高 |
4.6 学生信用程度不高 |
第五章 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建议 |
5.1 政府方面的措施建议 |
5.1.1 完善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相关法律 |
5.1.2 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社会力量的资助渠道与帮困网络 |
5.1.3 建立第三方监督管理部门 |
5.1.4 健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 |
5.1.5 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担保机制 |
5.1.6 促进定期磋商协调机制,建立科学动态的绩效考核制度 |
5.2 银行方面的措施建议 |
5.2.1 引入信用保险制度 |
5.2.2 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还贷机制 |
5.2.3 建立失信惩罚机制,让违约代价“看得见” |
5.3 高校和学生方面的措施建议 |
5.3.1 全力帮助学生就业 |
5.3.2 提高贷款学生诚信感恩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源地助学贷款——违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 田志磊,何婷婷,宋飞琼. 中国教育财政政策咨询报告(2015—2019), 2019
- [2]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问题研究[D]. 姜祎.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大学生不良“校园贷”的危害及其防范[D]. 张盼文. 佳木斯大学, 2020(12)
- [4]三种高校助学贷款模式运行中存在问题研究[D]. 张东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D]. 廖逸儿.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李静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7]生源地助学贷款目标瞄准效果研究[D]. 张珊.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8]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李思璇.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9]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研究 ——以青海省门源县为例[D]. 张振弢.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5)
- [10]广西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问题研究 ——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生源为例[D]. 赵婧聪. 广西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