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土田间离体土柱硝态氮迁移模拟

肉桂土田间离体土柱硝态氮迁移模拟

一、硝态氮通过褐土田间隔离土柱运移的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仲月明,李慧敏,施卫明,李奕林[1](2021)在《高投入菜地土壤磷累积、损失特征及阻控措施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大肥大水"已经成为我国蔬菜种植体系的生产特征,这种生产方式导致大量磷流失到环境中,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目前菜地因其在农田磷污染排放中的占比最高已成为种植业磷损失的优先阻控对象。该研究在明确菜地磷赋存形态特征的基础上,针对露天及设施菜地磷损失特征包括损失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综述目前一些减少潜在磷污染负荷的源头管理措施、控制磷的迁移过程的生态工程措施以及末端治理,同时评价其在菜地磷污染阻控中的效果。这些研究进展增强了对菜地磷循环的理解,摸清高投入生产系统磷链条当中磷下游损失排放特征,为有效阻控磷肥损失、实现蔬菜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郭建忠[2](2021)在《γ-聚谷氨酸及其吸水树脂对土壤性质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着农业水资源紧缺和肥料使用过量两方面的问题,合理地使用高分子材料也是农业节水和减少化肥施用的重要措施之一。γ-聚谷氨酸(γ-PGA)及其衍生物是近几年兴起的能够完全降解且对环境友好的高分子聚合物,因此也得到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关注。本论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γ-PGA合成聚氨基酸型吸水树脂(γ-PGA SAP)的条件进行探索,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γ-PGA及γ-PGA SAP(施加量为土壤质量的0~0.20%)对土壤水分特征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盆栽实验,设置正常灌水和施肥、降低21%灌水的低水和降低30%施肥的低肥处理,研究γ-PGA和γ-PGA SAP对冬小麦生长和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研究并探索了合成符合农业部标准吸液倍率γ-PGA SAP的制备条件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和测定。采取水溶液聚合法合成γ-PGA SAP,交联剂(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含量为γ-PGA质量的20%以上时,γ-PGA SAP能够有效合成。通过表征发现,农业用γ-PGA的热分解温度最低为286.9℃,γ-PGA SAP的热分解温度最低为239.8℃。农业用γ-PGA是典型的高分子水溶性聚合物,其粘度随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规律。当合成γ-PGA SAP的交联剂(PEGDE)含量为γ-PGA质量的20%~60%时,所合成的γ-PGA SAP的吸水倍率(蒸馏水)在651.16 g/g~302.91 g/g之间,吸生理盐水倍率在44.83 g/g~32.93 g/g之间,满足农业部关于吸水树脂吸液范围(吸蒸溜水的吸水倍率:100~700 g/g,吸盐水的吸水倍数:≥30 g/g)的要求。不同交联剂含量的γ-PGA SAP在重复吸液-干燥使用后,其吸蒸馏水和吸盐水倍率均会明显降低,交联剂含量越多的γ-PGA SAP,吸液稳定性越好。γ-PGA SAP的粒径越小,初期吸液速率越快,达到吸液稳定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不同粒径的γ-PGA SAP稳定后的吸液倍率无明显差异。(2)通过对施加γ-PGA和γ-PGA SAP 土壤的室内土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施量γ-PGA和γ-PGA SAP的施加均对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和物理性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土壤中施加γ-PGA和γ-PGA SAP均能减少土壤水分的入渗,且施加量越多,累积入渗量的降幅越大,相同施量下γ-PGA比γ-PGA SAP对累积入渗量的减幅更大。土壤的田间持水量(FC)和可有效利用水量(TAW)(FC到凋萎含水量之间)随γ-PGA SAP施量的增加而提高,且土壤TAW在土壤中的留存时间显着延长;而γ-PGA对土壤的FC和TAW无显着性影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土壤有效水分的留存时间,不同施加量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土柱试验结束后,相比于不施加调理剂的处理在土壤中随γ-PGA SAP施加量的增加能够显着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稳定性;而在土壤中施加γ-PGA则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及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γ-PGA SAP能够显着增加土壤孔隙率,γ-P GA处理的土壤孔隙率亦高于对照组,但二者无显着性差异。(3)通过对盆栽冬小麦根区土壤微环境在不同生育期(返青期之后)的指标进行测定,发现施加γ-PGA和γ-PGA SAP对土壤根区微环境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在冬小麦生育期土壤的平均含水率随土壤中γ-PGA SAP施加量的增加而升高,γ-PGA的施加则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平均土壤含水率的变化不明显。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在冬小麦生育期随着γ-PGA施加量的增多而升高;而γ-PGA SAP的施加能明显增加土壤铵态氮的含量,但对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影响不大。γ-PGA和γ-PGA SAP施加量的增多均会致使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增加和土壤酶活性(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提高,但在二者施加量一致的情况下,γ-PGA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较多和土壤酶活性提高程度较大。施加γ-PGA和γ-PGA SAP的处理在历经整个冬小麦生育期后,能够增加0.25 mm以下粒径的土壤微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同时增加其稳定性。(4)对施加γ-PGA和γ-PGA SAP盆栽冬小麦的产量构成测定后发现,γ-PGA和γ-PGA SAP的施加对冬小麦穗长、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无显着性影响。冬小麦产量随土壤中γ-PGA和γ-PGA SAP施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γ-PGA和γ-PGA SAP的施量大于0.05%时,小麦产量的增加量降低,相比于对照组产量分别增加7.62%和4.85%。在降低30%灌水的处理中,施加相同量γ-PGA SAP对产量的增加量高于γ-PGA对产量的增加量,γ-PGA SAP能较好的体现保水作用,当y-PGA的施量大于0.15%时,小麦产量的增幅有所降低,相比于对照组产量增加14.81%;当γ-PGA SAP的施量大于0.10%时,小麦产量的增幅有所降低,相比于对照组产量增加22.46%。而在降低30%施肥的处理中,施加γ-PGA对产量的增幅高于γ-PGA SAP对产量的增幅,γ-PGA能较好的体现肥料增效作用,当γ-PGA的施加量为0.10%以上时,小麦产量的增幅降低,相比于对照组产量增加14.79%;当γ-PGA SAP的施加量为0.15%以上时,小麦产量的增幅降低,相比于对照组产量增加13.98%。γ-PGA和γ-PGA SAP在土壤中的施加,均能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在土壤中增施γ-PGA,能显着增加小麦粒籽的蛋白质含量,而y-PGA SAP的增施则对小麦粒籽的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小麦粒籽的淀粉含量和还原性糖含量受土壤中γ-PGA和γ-PGA SAP施加量的影响不大。

张全菊[3](2021)在《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试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试验,主要研究了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以及湿润体水氮分布规律,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一维垂直入渗和膜孔灌点源入渗试验不同试验处理中,Kostiakov和Philip入渗模型均能较好拟合入渗量和入渗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幂函数对湿润锋运移与入渗时间之间函数关系拟合较好。(2)一维垂直入渗试验中,肥液入渗过程中湿润锋比清水入渗时运移速度更快,氮肥浓度与入渗量正相关,温度与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深度正相关。氮肥浓度对研究变量的影响小于温度。(3)膜孔灌点源入渗试验中,温度升高和氮肥浓度增加土壤水分运移加快,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增加,湿润体体积增大,入渗结束和再分布过程中湿润体含水率分布更加均匀。(4)清水入渗时,湿润体内氮素被水分淋洗在含水率较低的湿润锋附近累积。肥液入渗时,湿润体氮素分布与含水率分布密切相关,含水率较高处NO3--N和NH4+-N含量也较高;氮肥浓度增大,相同含水率土壤中NO3--N和NH4+-N增加。由于NH4+-N和NO3--N带有不同电荷,在湿润体内的分布规律有所差别。5000 mg·L-1的肥液入渗结束时湿润体氮素分布与其他浓度差异较大,可能是浓度过大由含水率影响氮素含量远大于溶质运移的比例。温度影响水分入渗,溶质运移以及氮素转化等过程进而使氮素分布存在差异。温度升高,湿润体相同空间位置氮素含量增加,其中NH4+-N受温度影响十分明显。(5)膜孔灌点源入渗试验中,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水平和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温度和氮肥浓度均为正相关关系,湿润体平均体积含水率增量与温度正相关,与氮肥浓度负相关。温度对入渗量的影响小于氮肥浓度,对湿润锋运移和湿润体平均体积含水率增量的影响大于氮肥浓度。建立研究变量与影响因素之间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均在0.95以上,经试验数据验证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可用于预测不同试验因素水平下的试验研究变量。

褚继登[4](2021)在《典型植烟土壤中氮素淋溶和运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在我国烤烟主产区,氮素仍然是影响烟叶产、质量的主要因素,氮肥施用后的损失途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没有完全查明。为揭示影响烟田氮素淋失的主要因素,探索氮素在烟田土壤中的运移规律,本研究通过室内土柱模拟的方式,以褐土、棕壤、紫色土、红壤、水稻土等典型植烟土壤为材料,探究了降雨、减肥及生物炭配施对植烟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采用溶质运移模型模拟预测了氮素淋失的动态变化,定量描述了烟田氮素淋失的规律,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一、褐土为碱性粉砂质壤土,硝态氮含量比较丰富,而有效磷和钾含量比较缺乏;棕壤为弱酸性壤土,钾含量比较丰富,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硝态氮、铵态氮及有效磷的含量均比较低;红壤属于酸性壤质粘土,全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均比较丰富,而硝态氮、铵态氮,有机质含量较少;紫色土属于酸性壤质粘土,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比较丰富,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较少;水稻土为中性壤质粘土,土壤中硝态氮、有机质含量均比较丰富,但是土壤中速效磷比较缺乏。二、在氮素整个淋洗过程中,氮素的淋溶主要发生在淋洗出现后前5次,且无机氮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淋失,而铵态氮的淋失量均远远低于硝态氮,硝态氮损失量在24 mg~98 mg之间。减量化施肥后,烟田中氮素的累积淋失量均比常规施肥处理低6%~37%;与常规施肥相比,添加生物炭的处理能够明显延缓褐土、红壤、紫色土氮素淋失出现的时间;添加生物炭的处理可以显着降低淋洗初期氮素的淋失量,整个淋洗过程的累积淋洗量减少幅度最大达65%。大多数烟田施用无机氮肥之后,硝态氮的淋洗比例会上升,可溶性有机氮淋洗比例下降,而通过减肥处理及添加生物炭处理均能显着降低硝态氮淋失的比例,最大可达22%。三、褐土中可溶性有机氮淋失受降雨强度影响较大,铵态氮、硝态氮的淋失受降雨强度的影响较小。红壤中不同形态氮素虽然在淋洗过程中受不同降雨强度影响差异不显着,但降雨强度较大时不同形态氮素淋洗量比降雨响度小时高18%~30%。棕壤、紫色土、水稻土氮素淋洗均呈降低趋势,且淋洗初期受强度影响较大,淋洗中后期随着淋洗量减少,降雨强度影响减弱。整体上较大降雨强度下淋洗量始终高于较小降雨强度。四、通过耦合Freundlich吸附的OSM模型能较好地模拟V2、V3流速下15NO3-的运移,R2均>0.95;OSM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15NO3-的穿透时间,以及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3种流速下土壤对冲洗液中15NO3-运移阻滞能力大小为:V1>V2>V3。利用HYDRUS-1D模拟15NO3-在土层厚度40 cm处的出流浓度变化,得出的出流曲线较为平滑,发现深层土壤15NO3-所需的时间更长。

黄成真[5](2021)在《普通生物炭与酸改性生物炭对滩涂区土壤水盐分布及菠菜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耕地资源日益紧缺,已围垦的滩涂区土地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良利用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基于此,本研究以滩涂区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添加普通生物炭2%、4%、8%(A1、A2、A3)以及酸改性生物炭2%、4%、8%(B1、B2、B3)和不添加生物炭(CK)7个处理,通过土柱模拟试验和盆栽菠菜试验,探究了普通生物炭与酸改性生物炭及其施量对滩涂区土壤理化特性和菠菜生长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添加普通生物炭与酸改性生物炭均能促进土壤水分入渗,一定程度上抑制蒸发。生物炭不同施量条件下土壤湿润锋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均高于对照,且与施量呈正比。入渗结束后,添加生物炭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均有所提高。A1处理降低了土壤15~30cm 土壤的含盐量。蒸发过程中,各处理均表现为积盐现象,与对照相比,添加生物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积盐率,其中B1处理积盐率降幅最大,达62.10%。(2)添加普通生物炭与酸改性生物炭均改善了土壤物理结构,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与对照相比,不同施量普通生物炭与酸改性生物炭条件下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有效水含量均有所增加。土壤中添加生物炭降低了土壤pH,8%酸改性生物炭处理,土壤pH显着低于对照。但土壤脱盐率随着生物炭施量的增大而减小,添加量过高会影响土壤脱盐效果。(3)土壤中的有机质、有机碳含量均有所提高,且与生物炭施量呈正比。较高施量普通生物炭处理下土壤硝态氮含量显着高于CK,说明添加普通生物炭能有效提高土壤硝态氮水平。(4)添加普通生物炭与酸改性生物炭增大了菠菜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了菠菜产量和品质。其中,酸改性生物炭添加量2%时菠菜产量最大,添加量4%处理下菠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亚硝酸盐含量最低。(5)基于盆栽试验数据,选取6个评价指标(有效水最大含量、脱盐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叶面积指数,最大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利用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价法对相关处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B2处理(酸改性生物炭添加量4%)为该试验条件下滩涂区土壤最佳的生物炭配施方案。

牛新胜,张翀,巨晓棠[6](2021)在《华北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包气带氮素淋溶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合理水氮管理可以实现作物目标产量和品质、维持土壤肥力和降低环境污染。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田过量施氮和大水漫灌等问题突出,引起农业面源污染日趋加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本文以华北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整合和文献分析的方法,阐明了典型农田硝态氮淋溶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了地表裂隙和土壤大孔隙对硝态氮淋溶的影响,定量了氮素在地表-根层-深层包气带-地下水的垂直迁移通量及过程。结果表明,农户常规管理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盈余较高(299~358kg·hm-2·a-1),导致土壤根区和深层包气带累积了大量的硝态氮。冬小麦季硝态氮的迁移主要受灌溉影响,以非饱和流为主,且迁移距离较短;春季单次灌溉量低于60 mm,可以有效控制水和硝态氮淋溶出根区。冬小麦耕作和灌溉引起的地表裂隙对水氮运移的贡献不大。雨热同期的夏玉米季,土壤水分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再降雨就可以导致硝态氮淋溶出根层进入深层包气带。夏玉米季极易发生硝态氮淋溶事件(占全年总淋溶事件的81%左右),硝态氮淋溶量占全年总淋溶量的80%左右,且单次淋溶事件的淋溶量较高。大孔隙优先流对夏玉米季根区硝态氮淋溶的贡献率在71%左右,这些硝态氮脱离了作物根系吸收范围,反硝化作用对硝态氮去除具有一定作用。在华北气候-土壤条件下,特别应注意冬小麦收获后土壤不应残留过多硝态氮,以避免夏玉米季降雨发生大量淋溶;夏玉米季需要注意施氮与作物需氮的匹配。由于夏玉米追肥困难,生产上提倡一次性施肥措施,控释肥应该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未来气候变化,导致夏季极端高强度降雨事件的频率增加,将会加剧包气带累积硝态氮通过饱和流或优先流向地下水的迁移。合理的水氮管理是从源头上减少硝态氮向深层包气带和地下水迁移的主要措施。

彭小瑜[7](2020)在《施用生物炭对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文中指出生物炭是一种稳定的碳源,在土壤中可以保存几百年到几千年时间,不断与土壤发生相互作用,对土壤稳定性和土壤有机碳、氮、磷等元素的化学循环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前景被广泛研究。为研究施用生物炭对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以施用0、7.5、15和30 t/ha(0~1.36 wt.%)生物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水槽冲刷试验和实验室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生物炭添加量对土壤团聚体特性、径流冲刷条件下的土壤分离过程、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运移过程的影响,阐明了生物炭的黄土坡耕地的适宜施用量和地形条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生物炭在防治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上的应用前景,为生物炭在黄土坡耕地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对照和生物炭处理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定团聚体的组成和养分分布的分析发现,添加生物炭有利于土壤中大粒径团聚体的形成、增强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稳定性团聚体含量(R0.25)、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平均质量直径(MWD)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大,分形维数(D)随着生物炭添加量增加而减小。添加生物炭使土壤有机碳(SOC)分别在<0.25 mm机械稳定性微团聚体和>2 mm水稳性团聚体中富集;同时,添加15和30 t/ha(0.68 wt.%和1.36 wt.%)生物炭增加了小粒径土壤颗粒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多,大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对于土壤养分的贡献率逐步升高。(2)通过对对照和生物炭处理在5个水流剪切力下(5.66、8.31、12.21、15.55、和19.15 Pa)土壤分离过程的分析发现,添加生物炭降低了土壤分离能力和细沟可蚀性。当生物炭添加量由0增至30 t/ha(1.36 wt.%)时,土壤分离能力和土壤细沟可蚀性分别下降了48%和46%。细沟可蚀性对着生物炭添加量增大而减小,当生物炭添加量大于15 t/ha(0.68 wt.%)后,细沟可蚀性不再显着变化。土壤分离能力是以水流剪切力及生物炭添加量为自变量的非线性函数,而相对细沟可蚀性与生物炭添加量呈二次函数关系。(3)通过对对照和生物炭处理坡面在3个降雨强度(60、90和120 mm/h)、5个坡度(5°、10°、15°、20°和25°)条件下土壤侵蚀过程的分析发现,试验设计的3个因素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影响程度的顺序为降雨强度>坡度>生物炭添加量;雨强和坡度是影响坡面产流时间、产流速率的主要因素,生物炭添加量对二者无显着性影响。添加生物炭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降雨过程中的产沙速率和泥沙含量,其影响程度随坡度增加而减小,在≤15°的缓坡条件下,生物炭对于降低了侵蚀模数和平均泥沙含量的效果最为显着。(4)添加生物炭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土壤中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速效磷(Olsen-P)含量与生物炭添加量正相关。湿润锋深度内NH4+-N、NO3--N和Olsen-P含量分布主要受取样深度影响,与生物炭添加量、坡度和坡面位置无显着性相关。添加15和30 t/ha(0.68 wt.%和1.36 wt.%)生物炭对NO3--N和Olsen-P的运移产生了滞留效应,延缓了NO3--N和Olsen-P向土壤深层运移;NO3--N更易于随水分向下运移,而NH4+-N不易随入渗水向下层迁移,对照和生物炭处理表层土壤NH4+-N略高于下层土壤。添加生物炭对于降雨后耕作层中NH4+-N的再分配没有显着影响,但显着提高了NO3--N和Olsen-P峰值深度以上累计养分储量。(5)通过对对照和生物炭处理在3个降雨强度和5个坡度条件下坡面养分随土壤侵蚀的流失特征的分析发现,可溶性养分(NH4+-N、NO3--N和PO43--P)浓度与降雨时间和产流速率显着负相关,与产沙速率和泥沙含量显着正相关;通过泥沙含量可以估算径流中可溶性养分的浓度。当泥沙含量分别高于48.58 g/L、38.00 g/L和46.38 g/L时,生物炭处理的NH4+-N、NO3--N和PO43--P浓度高于对照处理。在缓坡坡面(≤15°)或中低雨强下(60和90 mm/h),添加生物炭降低了坡面径流中可溶性养分平均流失速率。吸附态养分(SOC、TN和TP)是坡面养分流失的主要形式,添加生物炭提高了坡面流失泥沙中SOC、TN和TP的含量。另外,添加生物炭也降低了径流对坡面SOC和TN的“选择性”侵蚀,表现为ERSOC和ERTN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添加生物炭提高了60 mm/h-5°~25°以及90 mm/h-5°条件下坡面泥沙ERTP,却降低了强降雨条件下的ERTP。添加生物炭降低了<15°坡面的SOC、TN和TP流失速率和相对养分流失率。影响养分流失速率以及相对养分流失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雨强、坡度、生物炭含量,分别建立了可溶性和吸附态养分流失速率与雨强、坡度和生物炭含量3个因子之间的多元非线性方程,R2介于0.904~0.957之间,用以预测平整坡面养分流失速率。施用生物炭通过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了土壤稳定性和团聚体养分分布,增强了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从而影响到侵蚀过程中可溶性和吸附态养分的浓度以及流失量。综合考虑了生物炭在改善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状况、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上发挥的作用以及对下游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威胁,研究表明施用30 t/ha(1.36 wt.%)生物炭对于减轻坡耕地土壤侵蚀、增强养分固持和减少养分流失的效果最显着;生物炭的积极影响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生物炭更适宜应用于小于15°的坡耕地土壤改良。

黄一峰[8](2020)在《灌溉施肥下添加生物质对土壤入渗规律及水肥分布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废弃生物质还田技术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生物质还田必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但在土壤中添加不同生物质是如何影响灌溉施肥条件下肥液入渗特征和水肥分布却尚不清楚。为探明在水肥一体化模式下生物质还田对土壤水肥分布特性的影响,以红壤土为供试土样,开展室内一维垂直入渗试验。设置3种生物质,分别为(生物炭BC;咖啡渣CG;甘蔗渣SB)和5个添加比例(无添加A0:0g·kg-1;低添加比例AL:5g·kg-1;中添加比例AM:10g·kg-1;中高添加比例AM-H:15g·kg-1;高添加比例AH:20g·kg-1),以无添加A0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在灌溉施肥下添加生物质对土壤入渗特性及水肥分布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随入渗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入渗速率随入渗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与A0处理对比,累积入渗量、湿润锋及入渗速率与生物质施入量呈反比。不同生物质处理下土壤累积入渗量大小表现为:A0>BC>CG>SB;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大小顺序表现为:A0>SB>BC>CG。(2)土壤含水率、速效养分含量及电导率与生物质施入量呈正相关。所有处理土壤的含水率、速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硝态氮含量、电导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生物质处理下供试土壤含水率高低大致表现为:CG>BC>SB>A0;不同生物质处理下供试土壤的硝态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依次表现为:CG>BC>SB>A0。不同生物质处理下供试土壤电导率大小表现为:CG≈BC>SB>A0。(3)未产生淋溶时,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符合Kostiakov和Philip入渗模型;湿润锋与入渗时间满足幂函数模型,且系数a随生物质添加比例的增大而减小,指数b随生物质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在Philip模拟结果中,吸渗率S、稳渗率A随生物质施入量的增加而减小;而Kostiakov模拟结果中,系数B随生物质施入量增加而减小。(4)与无添加A0处理比较,淋溶速率、累积淋溶量与生物质施入量呈负相关;淋溶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不同处理下累积淋溶量的大小表现为:A0>CG>BC>SB。(5)淋溶发生时,与A0处理比较,土壤含水率、速效养分及电导率随着生物质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即:A0<AL<AM<AM-H<AH。不同生物质处理下土壤含水率大致表现为:CG>BC≈SB>A0;不同生物质处理下供试土壤的速效养分含量高低均表现为:CG>BC≈SB>A0;电导率的大小程度大致表现为:CG>BC>SB>A0。(6)与A0处理比较,淋溶液中速效养分浓度及电导率随生物质添加量增加而减小。不同生物质处理下淋溶液中速效养分含量、电导率的大小关系均表现为:SB>BC>CG。综上所述,以持水保肥,减少土壤养分淋失的角度来看,CG处理最佳。

靳泽文[9](2019)在《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肥力主控因素及作物产量的持续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旱地红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地资源,总面积约为2.04×106km2。然而,旱地红壤土壤较为黏重,孔隙度较低,酸度较高,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效性较低,土壤水力学性质较差,大粒径团聚体所占比例及稳定性较低,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不足。同时,当地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以及过量的化肥施用一方面加剧了硝酸盐淋失,严重影响当地的土壤质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制约了当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通过施用生物质炭提高土壤肥力及农作物产量,同时降低因过量化肥施入导致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已经成为研究的前沿。然而生物质炭施用后土壤肥力提升的主控因子尚不清楚,且大部分研究采用较高剂量生物质炭以达到较好的试验结果,造成试验成本过高,无法为生物质炭的广泛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本研究以江西省进贤县红壤研究所内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剂量生物质炭和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的持续影响,设置生物质炭和氮肥两个处理(生物质炭分为七个水平,分别为 C0:0 t·ha-1,Cl:2.5 t·ha-1,C2:5 t·ha-1,C3:10 t·ha-1,C4:20 t·ha-1,C5:30 t·ha-1,C6:40 t·ha-1;氮肥施用分为四个水平,分别为 N0:0kg·ha-1,N1:60 kg·ha-1,N2:90 kg·ha-1,N3:120 kg·ha-1),采用7×4完全区组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后六年内(2011至2016)旱地红壤土壤养分含量、水力学性质、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和酶活性以及有机碳矿化的变化趋势,同时探究生物质炭的施入对土壤硝酸盐淋溶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通径分析通径分析,确定生物质炭施用后旱地红壤农田土壤肥力提升的主控因子,并通过二元二次回归模型拟合确定生物质炭的最经济施用量,为生物质炭科学广泛地施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显着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有效水含量等水力学性质,且生物质炭施用量越高,土壤水力学性质提升越明显,同时,旱地红壤干筛和水稳性大团聚体所占比例也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另外,施用生物质炭无法降低旱地红壤土壤凋萎系数。2015年施用生物质炭四年后,C6N2处理显着提高了0-15cm土层>2mm干筛团聚体及2-1mm和1-0.5mm水稳性团聚体所占比例,提高了团聚体稳定性,同时<0.25mm微团聚体所占比例则随生物质炭施用量的提高而逐渐下降;生物质炭的施用同样可以提高15-30cm 土层>2mm干筛团聚体所占比例,但提高的幅度小于0-15cm 土层。六年试验期内,生物质炭可以持续改善土壤水力学性质,但随着生物质炭施用年限的延长,其对土壤水力学性质的改善效果逐渐减弱。(2)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显着降低土壤酸度,提高包括土壤有效磷、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在内的养分含量,且随着生物质炭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逐步提高。其中,施用生物质炭一年后(2012年),C6N3处理的土壤pH、有效磷提高幅度最大,与同期C0N0相比分别提高了 11.9%和93.3%,有机碳含量则在2011年第一季油菜抽薹期达到峰值。由于常年施用尿素致使氮素在土壤中逐渐积累,C6N3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则在2016年第五季红薯收获期达到峰值,与同期C0N0相比提高了92.3%。六年试验期内,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持续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但随着生物质炭施用年限的延长,除土壤全氮外,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逐渐减弱,。(3)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且随着生物质炭与氮肥施用量的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逐步增加。在年际变化上,随着生物质炭施用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施用生物质炭后第三年(2014年)油菜收获期,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达到峰值,。生物质炭的施用同样可以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的活性,且这三种酶活性的年际变化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相同,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至2014年油菜收获期达到峰值。生物质炭的施用可以显着降低土壤有机碳矿化,降低有机碳分解速率。土壤有机碳矿化培养前期,生物质炭显着提高了有机碳矿化速率,且生物质炭施用量越大,土壤有机碳前期矿化速率越快;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生物质炭施用量越高,后期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越低。另外,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Cm)和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比值会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显着下降,表明生物质炭可以降低土壤中易矿化有机碳的比例,减少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降低土壤有机碳的分解。(4)生物质炭的施用可以显着降低旱地红壤土壤硝酸盐的淋失。室内土柱试验表明,生物质炭可以提升旱地红壤硝态氮水平和垂直运移速率,与此同时,生物质炭可以吸附土壤中的硝态氮,促使硝态氮运移浓度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显着下降。CXTFIT 2.0模型对稳态流条件下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的旱地红壤硝态氮垂直运移曲线具有较好的拟合精确度,决定系数均在0.85以上。生物质炭施用量与垂直运移淋溶开始时间,淋溶时间和流速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相对浓度峰值和淋失总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因此,生物质炭的施用可以降低硝酸盐淋溶总量,增加硝态氮在土壤中的滞留量,降低其对地下水的污染。(5)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显着提高旱地红壤油菜-红薯产量和可持续生产指数,油菜和红薯产量在第一季收获期均达到峰值。生物质炭对油菜产量的提高会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与油菜不同,生物质炭对红薯产量的提高效果较为持久,至六年试验期结束,添加生物质炭处理的红薯产量与空白处理相比仍有显着提高。主成分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土壤酸度及水力学性质是旱地红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主控因素,生物质炭主要通过降低土壤酸度和改善水力学性质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然而,尽管施用高剂量的生物质炭氮肥可以获得最高的作物产量,但考虑其对作物产量提高的边际递减效应及其经济效益,高剂量施用生物质炭并无法获得最优经济效益。运用二元二次模型求解最佳施肥配比发现,当生物质炭与氮肥施用量分别达到11.42 t·ha-1和101.57 kg.ha-1时,旱地红壤油菜和红薯轮作系统可以获得最高经济产量36800元y-1 ha-1,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本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通过降低旱地红壤土壤酸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水力学性质并增强微生物和酶活性而综合提高旱地红壤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其中,土壤酸度和水力学性质是生物质炭施用后旱地红壤土壤肥力提高的主控因子。同时,生物质炭的施用可以降低旱地红壤土壤硝态氮淋失,减少土壤有机碳矿化量,但生物质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提升会随着生物质炭施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并且高剂量的生物质炭施用会导致当地种植成本的增加,因此,只有生物质炭与氮肥合理配施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收益,保证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吉晋兰[10](2016)在《水泥潜入砂质河床基质对河流污染物对流运移拦截效果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饱和-非饱和土壤介质水分入渗是自然界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入渗过程中,随着土壤水分的对流迁移,地面水中的污染物质一方面可通过地层薄弱防护带、补给区带、直接暴露的地下水天窗地带以及其他与地下水存在直接水力联系的地带等快速渗进地下水中形成污染,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地层较强防护带经不断累积下移,缓慢进入地下水中形成污染。久而久之,输送地表污染水的河道或渠沟必然成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这种地表下渗水及近期大规模渗漏形成的“新生代地下水层”,往往是受污染最严重的地下水。中国约有近7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饮用后将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社会稳定。鉴于此,研究如何拦截地表水中的污染物向下对流迁移,以削减地面污水对地下水资源污染的课题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山西省河道管护服务总站项目(科2012-1)、山西省晋城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02238)和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50313002-2)为依托,以山西省母亲河——汾河流域干流及支流的河床底泥为试验基质,通过系列室内土柱污水模拟入渗试验,测试分析了水泥潜入砂土基质条件下的水分入渗过程、污染物迁移过程、水泥潜入对污水中污染物的阻截作用和效果。研究首先针对不同细颗粒物质潜入底泥基质的阻渗效果进行比选,然后选用阻渗效果显着且易操作的水泥作为细颗粒阻渗材料,进一步揭示和探讨水泥潜入底泥基质对污水中几种养分元素和污染物的阻截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细颗粒物质的粒径小于底泥基质的主成分颗粒粒径,并且能有效地潜入河床底泥基质时,能够明显地降低水分在底泥基质中的入渗能力,其减渗效果由底泥基质和阻渗颗粒的综合性能决定;比较几种供试细颗粒物质的阻渗效果发现:水泥潜入的阻渗效果最好,粘土、粉煤灰、高炉水渣的阻渗效果依次降低;水泥是经济性和实用性兼备的理想阻渗颗粒;粘土、粉煤灰、高炉水渣等细颗粒物质由于自身比重小、胶凝性能差等原因,实践推广性较差;影响水泥潜入河床底泥基质减渗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主导因素为水泥潜入水头、水泥潜入后的延滞供水时间、底泥基质的容重、底泥基质的质地、水泥潜入量等;通过spss模拟分析,认为可以用研究发现的主导因子作为自变量来确定多元线性模型和多元非线性模型,用其来预测水泥潜入河床底泥的阻渗效果,预测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6.16%和5.86%;但多元线性预测模型形式简单,预报工作量小,可用来做初步的预报工作。底泥基质对入渗污水中主要通过对流作用向下迁移的污染物质有一定的阻截作用;水泥潜入可提高底泥基质的拦截效果;分析1m埋深的渗出液,水泥潜入砂性底泥基质可提高ss拦截效果70%左右;对硝态氮、铵态氮、重金属拦截效果可提高40%以上;对tp、so42-、cl-等的拦截拦截效果提高率为20%左右;对污水中的tds含量,没表现出明显的拦截效果。水泥潜入对污染物质在底泥基质中的纵向分布趋势影响有较大差异,对硝态氮、铵态氮、tp等的分布趋势影响不显着;对盐分so42-、重金属元素等的纵向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浅集表聚”现象,影响作用较大;在土体不同深度,处理试样中不同污染物质的含量均一定程度低于参考试样,水泥潜入对进入土体的外源污染物的累积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阻截进入土体中外源污染物的总量。本文在试验基础上,对试验结果及现象做了详细的机理分析。实验证明,水泥颗粒因有91%的颗粒粒径集中在332μm之间,比重达3.1,在底泥基质中有较好的潜入能力;在污染水入渗前或在入渗过程中在底泥基质中潜入水泥细颗粒物质,可使水泥填充在土壤颗粒的孔隙之间,有效地减少通气孔隙的比例,增加土壤水在其孔隙中流动的阻力,加之水泥水化产物良好的水硬凝结性和水分吸附功能,可形成透水性差,硬度高的致密阻渗层,对入渗水的阻渗效果可达35%以上;对入渗污水中的营养元素、盐分、重金属等污染物也具有较明显的阻截效果,是一项有效控制地下水污染的措施。该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推动利用土体改性影响土壤阻渗特性具有理论建议,对于减小和控制河渠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由于试验条件及周期等各方面原因,本论文仅就影响水泥潜入底泥基质的物理因素作了研究,其它影响因素和相互影响效果、数学关系及预报模型还需进一步展开。

二、硝态氮通过褐土田间隔离土柱运移的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硝态氮通过褐土田间隔离土柱运移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高投入菜地土壤磷累积、损失特征及阻控措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投入菜地土壤磷素累积形态特征
2 高投入菜地土壤磷素损失途径及形态
    2.1 高投入菜地土壤磷素损失途径
    2.2 高投入菜地土壤磷素损失形态
3 高投入菜地土壤磷损失影响因素
    3.1 磷源种类及用量
    3.2 种植模式
    3.3 种植年限
    3.4 生长季节
    3.5 蔬菜种类
    3.6 土壤类型
4 高投入菜地土壤磷素损失阻控措施及效果
    4.1 源头阻控
        4.1.1 优化施肥
        4.1.2 保护性耕作
        4.1.3 优化种植结构
    4.2 生态工程
        4.2.1 植物过滤带
        4.2.2 生态沟渠
    4.3 末端治理
5 研究展望
    5.1 合理利用土壤累积态磷
    5.2 在磷损失阻控中应充分考虑菜地磷流失形态特征
    5.3 磷损失阻控技术集成

(2)γ-聚谷氨酸及其吸水树脂对土壤性质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γ-聚谷氨酸简介
        1.2.2 γ-PGA生产方式
        1.2.3 γ-PGA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1.2.4 γ-PGA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
        1.2.5 吸水树脂和γ-PGA SAP的研究
        1.2.6 存在和需要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1.1 实验试剂及设备
        2.1.2 材料的来源及制备方法
        2.1.3 测试与表征
        2.1.4 性能测定
    2.2 γ-PGA和γ-PGA SAP影响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试验设计
        2.2.1 入渗试验设计
        2.2.2 饱和导水率试验设计
        2.2.3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
        2.2.4 蒸发试验和土壤体积变化试验设计
        2.2.5 水稳性团聚体
        2.2.6 土壤孔隙结构试验测定
        2.2.7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试验设计
        2.2.8 试验过程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2.3 盆栽试验设计及测试指标
        2.3.1 供试小麦品种及肥料
        2.3.2 盆栽试验设计
        2.3.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4 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
        2.3.5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2.3.6 小麦产量及谷物品质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与作图
3 材料的表征及其性能
    3.1 γ-PGA和20%交联剂含量的γ-PGA SAP表征结果分析
        3.1.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3.1.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1.3 环境扫描电镜(ESEM)形貌分析
        3.1.4 热重分析
    3.2 不同交联剂含量γ-PGA SAP表征结果
        3.2.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3.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2.3 环境扫描电镜(ESEM)形貌分析
    3.3 γ-PGA粘度分析
    3.4 不同交联剂含量γ-PGA SAP吸液及重复使用性能
        3.4.1 不同交联剂含量γ-PGA SAP吸液速率
        3.4.2 不同交联剂含量γ-PGA SAP重复吸液能力
    3.5 不同粒径γ-PGA SAP吸液速率
    3.6 讨论
        3.6.1 γ-PGA和20%交联剂含量γ-PGA SAP性质差异的分析
        3.6.2 不同交联剂含量γ-PGA SAP性能差异的分析
        3.6.3 不同粒径γ-PGA SAP吸液速率差异的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水分运移及物理性质的影响
    4.1 γ-PGA和 γ-PGA SAP施量对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影响
        4.1.1 γ-PGA和 γ-PGA SAP施量对土壤入渗特征影响
        4.1.2 γ-PGA和 γ-PGA SAP施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4.1.3 γ-PGA和 γ-PGA SAP施量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4.1.4 γ-PGA和 γ-PGA SAP施量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4.2 γ-PGA和 γ-PGA SAP施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2.1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体膨胀率的影响
        4.2.2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柱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4.2.3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孔隙的影响
    4.3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影响
        4.3.1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
        4.3.2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4.3.3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4.3.4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4.4 讨论
        4.4.1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水分运移及物理性质影响的分析
        4.4.2 不同粒径γ-PGA SAP对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影响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γ-PGA和 γ-PGA SAP对冬小麦根区微环境的影响
    5.1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5.2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5.3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5.4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5.4.1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5.4.2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交互性影响
    5.5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6 γ-PGA和 γ-PGA SAP对盆栽小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5.6.1 γ-PGA和 γ-PGA SAP对盆栽小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5.7 γ-PGA和 γ-PGA SAP对盆栽小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5.7.1 γ-PGA和 γ-PGA SAP对盆栽小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5.7.2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粒级分布状况及分形维数的影响
    5.8 讨论
        5.8.1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含水率影响的分析
        5.8.2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影响的分析
        5.8.3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影响的分析
        5.8.4 γ-PGA和 γ-PGA SAP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的分析
    5.9 本章小结
6 γ-PGA和 γ-PGA SAP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6.1 γ-PGA和 γ-PGA SAP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6.2 γ-PGA和 γ-PGA SAP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6.3 γ-PGA和 γ-PGA SAP对冬小麦干物质质量累积的影响
    6.4 γ-PGA和 γ-PGA SAP对小麦旗叶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6.4.1 不同光响应模型对冬小麦光响应曲线适宜模型确定
        6.4.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光响应参数的影响
        6.4.3 光响应曲线参数变化特征
    6.5 γ-PGA和 γ-PGA SAP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5.1 γ-PGA和 γ-PGA SAP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6.5.2 γ-PGA和 γ-PGA SAP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6.6 γ-PGA和 γ-PGA SAP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6.7 讨论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3)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膜孔灌理论与技术研究
        1.2.2 土壤水氮运移及数值模拟研究
        1.2.3 土壤水热条件对水氮运移影响研究
        1.2.4 土壤水热盐耦合运移特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土壤基本参数
    2.2 试验装置
    2.3 试验过程
    2.4 观测指标
    2.5 数据分析
3 一维垂直入渗土壤水、氮、热耦合特性
    3.1 试验方案
    3.2 土壤入渗水分运移规律
        3.2.1 累积入渗量
        3.2.2 增渗率
        3.2.3 湿润锋运移深度
    3.3 本章小结
4 温度对膜孔点源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的影响
    4.1 试验方案
    4.2 温度对膜孔点源入渗水分运移的影响
        4.2.1 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
        4.2.2 湿润锋运移距离
        4.2.3 湿润体含水率分布
    4.3 温度对膜孔点源入渗氮素运移的影响
        4.3.1 温度对清水膜孔入渗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4.3.2 温度对肥液膜孔入渗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4.4 膜孔灌点源肥液入渗含水率与氮素分布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氮肥浓度对膜孔肥液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的影响
    5.1 试验方案
    5.2 氮肥浓度对膜孔肥液单点源入渗水分运移的影响
        5.2.1 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
        5.2.2 湿润锋运移距离
        5.2.3 湿润体含水率分布
    5.3 肥液浓度对膜孔灌点源入渗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5.3.1 湿润体NO_3~--N运移分布
        5.3.2 湿润体NH_4~+-N分布
    5.4 膜孔点源肥液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
        5.4.1 湿润体NO_3~--含水率分布关系
        5.4.2 湿润体NH_4~+-N与含水率分布关系
    5.5 本章小结
6 水、氮、热耦合条件下膜孔灌入渗土壤水分运移特性
    6.1 试验方案
    6.2 土壤水分入渗特性
        6.2.1 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
        6.2.2 湿润锋运移距离
        6.2.3 湿润体平均含水率增量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典型植烟土壤中氮素淋溶和运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素淋失内在机制
        1.2.2 氮浸出的环境因素
        1.2.3 减轻氮素流失措施的研究进展
    1.3 土壤氮素淋溶与迁移研究方法
        1.3.1 氮素淋失研究方法
        1.3.2 溶质运移模型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土壤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五种类型土壤物理性状
        2.2.2 五种类型土壤化学性状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三章 减量化施肥对氮素淋失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3 试验设计
        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减量化施肥对总氮淋失的影响
        3.2.2 减量化施肥对可溶性总氮淋失的影响
        3.2.3 减量化施肥对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3.2.4 减量化施肥对铵态氮淋失的影响
        3.2.5 不同形态氮素淋失比例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模拟降雨强度对氮素淋失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土壤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4.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降雨强度对总氮淋失的影响
        4.2.2 降雨强度对可溶性总氮淋失的影响
        4.2.3 降雨强度对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4.2.4 降雨强度对铵态氮淋失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HYDRUS-1D模型对褐土硝态氮迁移的模拟预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药品与仪器
        5.1.3 实验设计
        5.1.3.1 溴的示踪试验
        5.1.3.2 ~(15)N运移试验
        5.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5.2 溶质运移模型
        5.2.1 控制方程
        5.2.2 定解条件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溴的示踪运移模拟
        5.3.2 ~(15)NO_3~-的运移模拟
        5.3.3 ~(15)NO_3~-运移的模拟预测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讨论
        5.4.2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普通生物炭与酸改性生物炭对滩涂区土壤水盐分布及菠菜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样品测定方法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普通生物炭与酸改性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的影响
    3.1 土壤水分入渗性能
    3.2 入渗后土壤水盐及pH
    3.3 土壤水分蒸发过程
    3.4 小结
第4章 普通生物炭与酸改性生物炭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4.1 土壤物理结构
    4.2 土壤水力特性
    4.3 土壤水分及盐分
    4.4 土壤养分
    4.5 小结
第5章 普通生物炭与酸改性生物炭对菠菜生长、光合及品质的影响
    5.1 菠菜生长特性
    5.2 菠菜SPAD值及光合特性
    5.3 菠菜品质
    5.4 小结
第6章 综合评价
    6.1 方法介绍
    6.2 评价过程与结论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华北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包气带氮素淋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北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氮素淋溶的时空特征
2 华北潮土裂隙发育对氮素淋溶的影响
3 华北潮土大孔隙特征及其对氮素淋溶的贡献
4 氮素在地表-根层-深层包气带-地下水的垂直迁移过程及消减机制
5 结论与建议

(7)施用生物炭对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生物炭特性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2 生物炭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2.3 生物炭对养分淋溶的影响
        1.2.4 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中的养分运移
    1.3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效应分析
        2.2.2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
        2.2.3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养分运移的作用
    2.3 研究方法
        2.3.1 供试材料
        2.3.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2.3.3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2.3.4 土壤抗冲刷能力
        2.3.5 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
        2.3.6 坡面湿润锋深度内土壤养分分布
        2.3.7 土壤养分流失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养分分布的影响
    3.1 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3.1.1 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3.1.2 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分形维数的影响
    3.2 土壤团聚体的养分分布特征
        3.2.1 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的影响
        3.2.2 土壤团聚体对土壤养分含量的贡献率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生物炭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
    4.1 土壤分离能力
    4.2 土壤细沟可蚀性及临界剪切力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对降雨条件下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5.1 生物炭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5.1.1 降雨过程中坡面产流速率变化过程
        5.1.2 降雨过程中坡面产沙速率变化过程
        5.1.3 降雨过程中坡面泥沙含量变化过程
    5.2 生物炭对产流时间和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5.3 土壤侵蚀特征参数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生物炭对坡面速效养分垂直运移特征的影响
    6.1 土壤湿润峰深度内速效养分的垂直变化
        6.1.1 土壤湿润峰深度内铵态氮的垂直变化
        6.1.2 土壤湿润峰深度内硝态氮的垂直变化
        6.1.3 土壤湿润峰深度内速效磷的垂直变化
        6.1.4 土壤湿润峰深度内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因素
    6.2 生物炭对耕作层土壤速效养分垂直分布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生物炭对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
    7.1 径流中可溶性养分流失特征
        7.1.1 径流中可溶性氮浓度的变化
        7.1.2 径流中可溶性磷浓度的变化
        7.1.3 径流中可溶性养分流失的影响因素
    7.2 泥沙中吸附态养分流失特征
        7.2.1 泥沙中有机碳的流失特征
        7.2.2 泥沙中全氮的流失特征
        7.2.3 泥沙中全磷的流失特征
        7.2.4 泥沙中吸附态养分流失的影响因素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生物炭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大粒径团聚体养分贡献率
        8.1.2 生物炭降低土壤分离能力
        8.1.3 生物炭对降雨条件下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8.1.4 生物炭对坡面速效养分垂直运移特征的影响
        8.1.5 生物炭对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灌溉施肥下添加生物质对土壤入渗规律及水肥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质还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2 灌溉施肥对土壤水肥分布的影响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2.2 试验设计方案
    2.3 试验装置及装土取样过程
        2.3.1 试验装置
        2.3.2 装土及取样过程
    2.4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养分含量测定
        2.4.2 电导率测定
        2.4.3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2.4.4 湿润锋运移距离
        2.4.5 累积入渗量以及入渗速率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方法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添加生物质对土壤入渗特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3.1 添加生物质对土壤入渗水分运动特性的影响
        3.1.1 生物质对土壤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3.1.2 生物质对土壤入渗速率的影响
    3.2 添加生物质对土壤入渗湿润体特性的影响
        3.2.1 生物质对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影响
        3.2.2 生物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3 添加生物质对土壤入渗速效养分、电导率分布特性的影响
        3.3.1 生物质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3.2 生物质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3.3.3 生物质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3.4 生物质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3.4 添加生物质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均值的影响
    3.5 不同入渗模型下添加生物质对入渗率的适应性
        3.5.1 模型的基本理论
        3.5.2 不同模型参数的拟合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添加生物质对土壤淋溶特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4.1 添加生物质对淋溶液特性的影响
        4.1.1 生物质对累积淋溶量的影响
        4.1.2 生物质对淋溶速率的影响
    4.2 添加生物质对淋溶下土壤含水率、速效养分及电导率分布特性的影响
        4.2.1 生物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4.2.2 生物质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4.2.3 生物质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4.2.4 生物质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2.5 生物质对土壤浸出液电导率的影响
    4.3 添加生物质对淋溶状态下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均值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添加生物质对土壤淋溶液养分含量及电导率的影响
    5.1 添加生物质对淋溶液养分含量的影响
        5.1.1 生物质对淋溶液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5.1.2 生物质对淋溶液中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5.1.3 生物质对淋溶液中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5.2 添加生物质对淋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
附录 B 试验附图

(9)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肥力主控因素及作物产量的持续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旱地红壤土壤肥力及其提升方式的研究进展
        1.1.1 旱地红壤土壤肥力限制因素
        1.1.2 旱地红壤肥力提升方式研究
    1.2 生物质炭及其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
        1.2.1 生物质炭及其基本性质
        1.2.2 生物质炭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1.2.3 生物质炭对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1.2.4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1.2.5 生物质炭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1.2.6 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
        1.2.7 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1.2.8 生物质炭与作物产量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供试生物质炭
    2.3 研究方法
        2.3.1 田间试验设计
        2.3.2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2.3.3 作物产量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容重的持续影响
        3.2.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饱和导水率的持续影响
        3.2.3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水分常数影响
        3.2.4 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团聚体的影响
    3.3 讨论
        3.3.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容重的影响
        3.3.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透水性的改善
        3.3.3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持水性的提高
        3.3.4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3.3.5 生物质炭改善旱地红壤水力学性质的持续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总氮含量的持续影响
        4.2.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持续影响
        4.2.3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有效磷含量的持续影响
        4.2.4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持续影响
        4.2.5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pH值的持续影响
    4.3 讨论
        4.3.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3.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4.3.3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3.4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酸度的降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5.2.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
        5.2.3 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5.2.4 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5.3 讨论
        5.3.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5.3.2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5.3.3 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动态的影响
        5.3.4 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总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分析
        6.2.1 生物质炭对土壤硝态氮垂直穿透曲线的影响
        6.2.2 CXTFIT 2.0数学模型模拟分析
        6.2.3 生物质炭施用量与穿透曲线运移参数间的相关关系
        6.2.4 生物质炭对硝态氮水平运移速率的影响
        6.2.5 生物质炭对硝态氮水平运移浓度的影响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旱地红壤土壤肥力主控因素和最佳生物质炭与氮肥施肥配比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7.2.2 可持续生产指数
        7.2.3 土壤肥力主控因素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分析
        7.2.4 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相关模型
        7.2.5 最经济生物质炭及氮肥施用预测
    7.3 讨论
        7.3.1 生物质炭对油菜和红薯产量的影响
        7.3.2 旱地红壤土壤的肥力主控因素分析
        7.3.3 生物质炭与氮肥最经济施用量的评估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水泥潜入砂质河床基质对河流污染物对流运移拦截效果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水体污染及治理研究进展
        1.2.1 地面水的污染现状及治理研究进展
        1.2.2 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及治理研究进展
        1.2.3 水体中典型污染物质及其危害
    1.3 控制地表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研究进展
        1.3.1 污染物运移机理
        1.3.2 基质水分入渗影响因素研究
        1.3.3 控制基质入渗水分的原理及措施研究
        1.3.4 改变基质特性提高阻渗效果的研究
        1.3.5 细颗粒潜入河床基质对削减地下水污染的作用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介绍
        2.1.1 供试底泥基质
        2.1.2 试验用水
        2.1.3 供试细颗粒物质
    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2.2.1 底泥基质阻渗试验设备
        2.2.2 污染物分析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基质阻渗试验方法
        2.3.2 污染物分析方法
    2.4 试验方案
        2.4.1 主要因子的选择和定义
        2.4.2 试验方案
第三章 潜入细颗粒物质的选择
    3.1 潜入细粒径颗粒物质的选择
        3.1.1 细粒径颗粒物质的定义及要求
        3.1.2 胶凝材料的分类及特性
        3.1.3 细颗粒物质的选择
    3.2 不同细颗粒物质潜入底泥基质的阻渗效果
        3.2.1 不同细颗粒物质对底泥基质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3.2.2 不同细颗粒物质对底泥基质入渗率的影响
        3.2.3 细颗粒物质潜入对底泥基质入渗过程的影响
    3.3 不同潜入细颗粒物质的阻渗机理
        3.3.1 细颗粒物质潜入条件下基质减渗机理
        3.3.2 不同细颗粒物质潜入的阻渗机理
        3.3.3 细颗粒物质潜入条件下基质水分入渗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水泥潜入河床底泥阻渗效果的主导因素研究
    4.1 水泥潜入不同质地河床底泥的阻渗特性
        4.1.1 试验设计方案与理念
        4.1.2 水泥潜入不同质地底泥的阻渗效果
        4.1.3 基质质地对阻渗效果的影响机理
    4.2 水泥潜入不同容重河床底泥的阻渗特性
        4.2.1 河床底泥基质容重与设计方案
        4.2.2 不同容重基质条件下的阻渗效果
        4.2.3 基质容重对减渗效果的影响机理
    4.3 水泥添加量对基质阻渗效果的影响
        4.3.1 水泥添加量及其设计
        4.3.2 不同水泥添加量的阻渗效果
        4.3.3 水泥添加量对阻渗效果的影响机理
    4.4 水泥潜入方式对基质阻渗效果的影响
        4.4.1 水泥潜入方式
        4.4.2 不同水泥潜入方式的阻渗效果
        4.4.3 水泥潜入方式对阻渗效果的影响机理
    4.5 延时供水时间对阻渗效果的影响
        4.5.1 延时供水时间及设计
        4.5.2 不同延滞间歇时间的阻渗效果
        4.5.3 延时供水时间对阻渗效果的影响机理
    4.6 水泥潜入水头对阻渗效果的影响
        4.6.1 水泥潜入水头及设计
        4.6.2 不同水泥潜入水头的阻渗效果
        4.6.3 水泥潜入水头对阻渗效果的影响机理
    4.7 入渗水质对水泥潜入河床底泥阻渗效果的影响
        4.7.1 入渗水质及设计
        4.7.2 入渗水质对阻渗效果的影响
        4.7.3 入渗水质对阻渗效果的影响机理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潜入河床底泥的阻渗效果预测
    5.1 线性模型的建立
        5.1.1 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5.1.2 多元线性模型的确立及检验
    5.2 线性模型的建立
        5.2.1 各主导影响因子函数形式的确定
        5.2.2 多元非线性模型的确定
        5.2.3 多元非线性模型的回归与检验
    5.3 预报实例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泥潜入河床底泥对典型污染物质的拦截效果
    6.1 水泥潜入底泥基质对污水中固体组分的阻截作用
        6.1.1 固体组分的运移特性
        6.1.2 水泥潜入对悬浮物SS的拦截作用
        6.1.3 水泥潜入对总溶解性固体TDS的拦截作用
    6.2 水泥潜入底泥基质对污水中氮素的阻截作用
        6.2.1 水泥潜入底泥基质对污水中硝态氮的阻截作用
        6.2.2 水泥潜入底泥基质对污水中铵态氮的阻截作用
        6.2.3 水泥潜入底泥基质对污水中磷素的阻截作用
    6.3 水泥潜入底泥基质对污水中盐分的阻截作用
        6.3.1 水泥潜入底泥基质对污水中硫酸盐的阻截作用
        6.3.2 水泥潜入底泥基质对污水中氯化物的阻截作用
    6.4 水泥潜入河床基质对重金属的阻截作用
        6.4.1 典型重金属的特性
        6.4.2 水泥潜入对污水中重金属运移总量的影响
        6.4.3 水泥潜入对渗出水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6.4.4 水泥潜入延滞供水时间对渗出水中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6.4.5 水泥潜入对对底泥基质重金属纵向分布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与展望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与主要参与完成的相关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获专利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专着教材

四、硝态氮通过褐土田间隔离土柱运移的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投入菜地土壤磷累积、损失特征及阻控措施的研究进展[J]. 王瑞,仲月明,李慧敏,施卫明,李奕林. 土壤, 2021(06)
  • [2]γ-聚谷氨酸及其吸水树脂对土壤性质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D]. 郭建忠.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研究[D]. 张全菊.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典型植烟土壤中氮素淋溶和运移研究[D]. 褚继登.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5]普通生物炭与酸改性生物炭对滩涂区土壤水盐分布及菠菜生长的影响[D]. 黄成真. 扬州大学, 2021
  • [6]华北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包气带氮素淋溶机制[J]. 牛新胜,张翀,巨晓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01)
  • [7]施用生物炭对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D]. 彭小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灌溉施肥下添加生物质对土壤入渗规律及水肥分布的影响[D]. 黄一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土壤肥力主控因素及作物产量的持续影响[D]. 靳泽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10]水泥潜入砂质河床基质对河流污染物对流运移拦截效果的试验研究[D]. 吉晋兰. 太原理工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肉桂土田间离体土柱硝态氮迁移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