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65和Q365的结构改进

Q265和Q365的结构改进

一、Q265与Q365的结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青岛铸造机械厂[1](1967)在《Q265与Q365的结构改进》文中研究说明 Q265型喷丸清理室和 Q365型抛丸清理室分别是苏联型号361M 型喷丸清理室和ДК10型抛丸清理室的变型产品。通过生产和使用,证明这两种产品结构比较落后,性能差,用户意见很大。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于1965年8月至1966年1月分别到东北、华北等地区进行了用户访问,听取工人意见。同时还发动本厂职工对这两个产

张伟[2](2013)在《台车式抛丸机台车承载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铸造业,作为制造毛坯、半成品和成品的成形工艺,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快速、高效的清洁铸件表面的问题已成为困扰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问题,正因如此,许多企业(包括一些科研机构在内),都在不断探讨新方法、新工艺以满足铸件表面要求的清理工艺,抛丸清理设备正是符合了铸造业的发展需求。在国内,抛丸清理机主要类型有履带式抛丸机、回转工作台式抛丸机、悬链式抛丸机、吊钩式抛丸机、台车式抛丸机等。抛丸清理是指通过机械的方法把钢丸以很高的速度和一定的角度弹射到工件表面上,让钢丸冲击工件表面,从而让工件表面的杂志被冲击而脱落,然后通过分离器将弹丸和清理下来的杂质分离,用除尘器将粉尘回收,钢丸经过输送和提升后进行循环使用。抛丸机配有除尘器,基本做到清洁、无污染生产,保护周围环境。本研究针对台车式抛丸机在生产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改造和优化,提高设备的机械性能与经济效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台车承载系统中结构强度以及结构轻量化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的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对台车承载系统的主要组成机构进行三维建模,导入ANSYS中,进行有限元仿真,根据所得结果对机构强度、刚度等进行分析,对仿真分析所得结果进行定义目标和约束条件,进行拓扑优化,在保证台车承载系统刚度的情况下,减小其体积和重量,从而提出可行的结构改进方法,从而使承载系统达到轻量化的要求。满足了设备的使用要求,降低了台车的制造成本,提高了台车式抛丸机的经济效益。

胡振枭[3](2019)在《超临界水稳态与跨临界瞬态流动传热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超临界水冷堆是第四代反应堆中唯一的水冷堆型。然而,超临界水物性的奇异变化使得其堆内热工水力行为与常规次临界压水堆有很大的不同。简单流道内,超临界水存在正常传热、传热强化以及传热恶化三种典型传热现象。棒束流道结构复杂,加上定位件的影响,其传热行为更加复杂。超临界水冷堆在启停堆或者失压事故工况下,将经历跨临界瞬态过程。因此次临界条件下的沸腾危机现象可能再次出现,威胁包壳的安全。超临界水冷堆稳态与跨临界瞬态热工水力分析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开展光滑流道2×2棒束超临界水流动传热稳态实验,研究无定位件时光滑流道内棒束的周向和整体传热特性。棒束结构为2×2正方形排布,加热棒外径为10 mm,节径比为1.18。实验结果表明,加热棒存在显着的周向传热不均匀,周向传热差异在拟临界区附近最小。针对棒束整体传热规律,详细讨论了热流密度、质量流速以及压力的影响,发现其规律与圆管一致,且棒束内同样有可能发生传热恶化。研究表明,表征浮升力影响大小的无量纲因子?B与换热系数比具有良好的规律性,基于此提出了适用于棒束的超临界传热经验关系式。(2)开展格架定位环管与绕丝定位2×2棒束超临界水流动传热稳态实验,研究定位格架与定位绕丝两类典型定位件对传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条件下格架对下游传热的影响规律比次临界条件下复杂,且影响距离显着大于次临界工况。研究分析了七种影响格架对下游传热作用的因素,总结了其中占主导作用的四种因素,并对比归纳了不同无量纲物性修正项与最大换热系数增强比的关系,提出了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格架传热关系式。实验观察到格架所致传热恶化现象,且对应的下游传热并非呈简单指数衰减规律,而是振荡回归。对此,结合CFD数值分析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通过采用表征浮升力效应的无量纲Bob数为评价标准,研究得到了格架所致传热恶化发生的临界条件。绕丝对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绕丝使得棒束周向传热规律复杂化。总体而言,绕丝能提升平均换热系数,却不能消除传热恶化。(3)开展绕丝定位2×2棒束超临界水跨临界降压与升压瞬态流动传热实验,研究加热棒在跨临界瞬态过程中沿程壁温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降压和升压跨临界瞬态过程中均有可能出现沸腾危机,但二者行为有所不同。降压过程中存在动态的骤冷前沿,使得壁温同步升高却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落下,升压时沿程壁温则大致同升同降。降压过程中沸腾危机后最高壁温与影响区间均大于升压过程。实验还研究了质量流速、热流密度和压力变化速率对瞬态传热的影响。(4)针对跨临界降压瞬态过程,开发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对典型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经实验验证与深入分析,确定跨临界时发生沸腾危机的条件。程序通过采用稳态一维流动方程和包壳瞬态导热方程,选择恰当的壁面传热模型,以给定速度的方式实现骤冷前沿的移动,将水的临界点温度作为跨临界时干湿壁面的分界点,成功模拟了跨临界降压瞬态过程。综合实验数据与程序计算结果,得到了跨临界时发生沸腾危机的临界条件,为超临界水冷堆安全分析提供了参考。

屈雅莉[4](2014)在《链霉菌TOR3209对梨树可培养内生细菌和根际细菌群体结构与密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梨是河北省的主产水果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近年来,老果园普遍发生病树、死树现象,给果农造成了巨大损失,对果区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威胁。研究表明,这与土壤退化,老龄梨树发生根腐、线虫危害和不发根等有关。采用根际有益微生物修复老果园土壤退化问题是有效方法之一。链霉菌TOR3209是一株多功能根际益生菌,有显着的促生、抗病、抗虫、耐盐、解除根系毒素危害等作用,以该菌株为核心开发的生物肥料已在赵县、晋州等老梨区应用,收到了快速激发新根、恢复树势、产量和品质显着改善的效果,深受果农欢迎,但该菌发挥作用的生态学机制尚不清楚,亟待深入研究。本文以链霉菌TOR3209为试验材料,重点研究了该菌对不同生长时期梨树可培养内生和根际细菌群体结构和密度的影响,同时对“响应细菌”进行了功能鉴定。本实验采用可培养方法,以树龄30年以上的黄冠为试验对象,以TOR3209生物肥为试验材料,在老果园构建根际土壤模型,分别在开花期、坐果初期、成熟期和落叶期,从梨树的毛细根、主根、枝条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内生和根际细菌;采用16S rDNA分析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研究分析细菌群体结构及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采用培养基平板检测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拮抗病原真菌、解有机磷、溶无机磷、固氮、产嗜铁素和产IAA等生物功能的检测;对优势菌株进行了生物测定。通过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在不同生长时期,从梨树的不同组织内共分离获得421株细菌,分属38个属,80个种,其中芽孢杆菌属有21种;短芽孢杆菌属4种;类芽孢杆菌属3种;假单胞菌属7种;短小杆菌属3种;微杆菌属4种;普罗威登斯菌属2种;土壤杆菌属2种,其他菌株34种。其中,菌株Q223和Q479的16S rDNA序列与相近细菌的相似度都为97%,可能是两株细菌新资源。2. TOR3209介入梨树根系后,对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和根际细菌的群体结构多样性、密度和功能菌的数量都产生了显着影响。(1)内生菌总量都大幅度提高,其中以落叶期的提高幅度最大,毛细根、主根和侧枝内生细菌及根际细菌总量分别提高了650.80%、122.22%、122.93%和611.54%,与其他时期比较达极显着水平(p<0.01)。(2)内生菌种群多样性显着增强。在落叶期,TOR3209处理的主根、毛细根内生细菌和根际细菌的种类分别提高了40%、100%和28.57%。其他时期的增幅不显着。(3)不同组织内的腐生葡萄球菌、萎蔫短小杆菌等人畜和植物条件致病菌数量显着减少。(4)不同组织中具有不同功能有益细菌的数量显着增加,主根中拮抗菌、解有机磷、固氮、产IAA和产铁载体的功能内生细菌数量分别提高了36.59%、57.14%、38.46%、21.95%和60.61%;毛细根中的拮抗菌及产铁载体细菌分别提高了40.74%和31.71%;侧枝的拮抗菌提高了28.57%。有益细菌数量的增加,对减轻根系、枝叶和果实上的病害,快速恢复树势都十分有利。3.以冬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幼苗促生试验。发现了具有明显促生功能的菌种6株,其中5株来自于TOR3209处理的梨树组织。这5株细菌包括:巨大芽孢杆菌Q207、巨大芽孢杆菌Q210、巨大芽孢杆菌Q408、枯草芽孢杆菌Q410和蕈状芽孢杆菌Q452。这些菌株可使小麦种子提早发芽4h以上;使整株鲜重、整株干重、根系鲜重和根系干重分别提高26.35%、33.81%、20.83%和31.26%以上。

李坚[5](2007)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 ——活式信息化一心六相八系结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目的是研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方法是文献调研、测题研究、问卷调查、因素分析、结构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理论创立等。研制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活式信息化一心六相八系结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LISPHA)及“一心六相八系”理论。本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对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加上来自其他七个方面的条目,汇总了12318个条目。通过分类、比较、筛选、分析、修改,生成128个类别,2888个条目的测题。对3689个大学生样本用问卷调查进行初测,样本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和其他国家,15个院系,42个专业。验证性因素分析后产生了144个心理健康要素(因素)及4个答题虚假性检验要素,每个要素包含6道测题,共888道测题,采用4368人的大学生样本进行再测,同时进行重测,效标检测,访谈实证检验。通过归类、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检验,生成拟合完美的72个专项测评系统:杀人、暴力、犯罪、癫痫、失神、分裂、自杀、意外、遇险、物瘾、游戏、偏执、癔病、抑郁、躁狂、恐惧、焦虑、强迫、性欲、饮食、睡眠、相处、友谊、社交、考试、学习、志趣、病感、认知、感觉、性情、情感、情绪、意识、意志、注意、适应、充实、积极、诚信、坦诚、信赖、负责、坚强、务实、乐观、热情、开朗、友爱、合群、平和、豁达、坦然、宽容、自控、自尊、克制、自信、能为、有效、理智、自立、成熟、生活满意、人际满意、总体满意、行为健康、身体健康、情绪健康、快乐幸福、心想事成、无忧无虑。同法提炼出24个方面、8个层次、4个领域的测评系统,分为疾病极和健康极两极,汇总为心理健康总系,完成了“八系”的构建。测题重组,结合“信息化”及“六相”结构,完整的构建出“活式信息化一心六相八系结构心理测评系统”。提出“一心六相八系”心理健康理论,即“心理和谐统一,六相活动有序,八系生长适度”。针对心理健康新的理论,构建了一心六相八系等10种结构的心理健康结构模型,并进一步提出心理健康的新标准和具体评价内容,构建了9个简明的测评系统。本研究有8方面创新:1、研制了具有高度统合功能的“活式信息化一心六相八系结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其中包含了一心、六相、八系、2极、4领域、8层次、24方面、72专项多种组合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2、创设了活式心理健康测评模式。72个专项测评可以独立测评,也能多个组合同时测评,具有方便的“组合”功能;3、创设了“六相”测评参考模式。各种心理健康状态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进行对比参考。三维的“六相”包括了时间维(过去相和未来相),生命维(健康相和疾病相)和生物维(个体相和群体相)。列出18种变化形态,表达8种心理健康状况,并陈述了预测心理健康发展状况的9种组合方式;4、创设了心理健康测评的八系分类方法。将具有864道测题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分为八系,1个汇总系,2个极性,4个领域,8个层次,24个方面,72个专项,144个要素。5、提出了心理健康“一心六相八系”理论,用全新的视角看待心理健康,阐释了心理健康的新概念。6、制定了多个心理健康的全新评价标准,包括心理健康4领域标准、8层次标准、24方面标准、72专项标准以及144要素标准,并制定了具体评价内容。7、构建了心理健康新的结构模型。构建了心理健康一心六相八系结构理论模型;包括支柱结构理论模型(精神支柱):2极结构理论模型(心理健康水平);还有心理健康的4领域、8层次、碟型、球状、24方面、72专项、144要素多种结构理论模型。8、拓宽了心理健康测评的大众化发展之路。提供了72个专项测评组成的个性化测评,构建出1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1节课(40—50分钟)、1小时、2节课、1个半小时、100分钟共9个简略测评模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李志伟[6](2017)在《面向有源配电网的虚拟发电厂优化调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以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其出力的随机波动性和间歇性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虚拟发电厂作为一种可高效聚合且协调优化调度分布式电源的模式,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研究虚拟发电厂模式下分布式电源的优化调度方法,在提高配电网和分布式电源运行经济性的同时,协调控制分布式电源为配电网提供辅助服务,对于促进新能源发电的进一步有效利用,实现源网荷的友好互动和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基于虚拟发电厂运行模式,对虚拟发电厂的经济优化调度策略,向配电网提供电压控制服务和基于虚拟发电厂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进行了商业型虚拟发电厂最优化经济调度策略的研究。以最大化商业型虚拟发电厂的利润为目标函数,考虑分布式电源自身限制条件和网络运行条件等作为约束条件,计及小型可控机组启停状态,建立了商业型虚拟发电厂经济优化调度的混合整数规划优化数学模型,基于LINGO优化仿真软件对该混合整数规划优化问题进行分析求解。给出了含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单元以及小型可控机组的虚拟发电厂仿真算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最优经济调度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其次,本文提出了兼顾虚拟发电厂的技术性和经济性的优化调度方法,即考虑技术型虚拟发电厂在向电网提供电压控制服务下最大化自身的经济效益。首先建立了以技术型虚拟发电厂的经济利润最大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自身限制条件、网络功率平衡和网络节点电压约束的虚拟发电厂节点电压控制优化模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仿真求解。改进遗传算法包括应用精英选择策略的锦标赛选择方法,两点交叉策略、单点变异策略,实数编码方式,给出了遗传算法迭代计算中惩罚函数和个体适应度函数的设置方法。通过在IEEE-33节点配电网中的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虚拟发电厂在提供节点电压控制服务时的最优经济调度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本文对基于虚拟发电厂的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以虚拟发电厂运行模式下配电网的网络损耗最小和网络节点电压偏差值最小为综合优化目标,以分布式电源自身限制、网络功率平衡等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数学模型。通过惩罚函数的设计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换为网络损耗最小的单目标优化问题,设计个体适应度函数将目标函数最小值问题转换为求解最大值问题,基于所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仿真求解。通过在IEEE-33节点配电网中的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调度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董志强,周天才,吴寿喜[7](2004)在《从青岛铸机的成长看中国抛喷丸技术50年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回顾及总结五十年来抛喷丸技术与设备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分析和预测了发展方向和趋势。

吴耀华[8](2020)在《中美建筑钢结构钢材性能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详尽梳理和对比了中美建筑钢结构标准中常用钢材产品的性能,包括国标Q235~Q460钢、美标ASTM A36(M)、ASTM A572(M)钢、耐候结构钢及铸钢在化学成分、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断后伸长率和冷弯性能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的异同。分析发现:国标对钢材化学成分的规定更详细,可焊接性能较好;国标中常用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力学性能随钢板厚度的增加而递减,相应的美标钢材力学性能则保持不变;国标Q235、Q235GJ钢的抗拉强度比同级别的美标A36钢材低6%以上;板厚不大于40 mm的国标Q355钢材及板厚不大于50 mm的国标Q345GJ钢的力学性能均高于美标的A572 GR50钢;板厚不大于40 mm的国标Q390钢材及板厚不大于100 mm的国标Q390GJ钢的力学性能均不低于美标的A572 GR55钢;国标Q420、Q420GJ和Q460、Q460GJ钢材的力学性能均不低于美标相应级别的A572 GR60钢和A572 GR65钢;中美标准中耐候钢的耐候性指数均大于6.0,但化学成分的规定不同,国标耐候钢的牌号更多、强度覆盖范围更大,厚度不大于40 mm的国标耐候钢力学性能不低于相应级别的美标钢材;国标的铸钢牌号更多,强度级别的覆盖范围更大;铸钢试件的力学性能采样标准试块不同,美标的标准试块厚度更大。

张晓明[9](2007)在《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演变的水文生态响应与尺度转换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特别该区土壤侵蚀不断加剧,恶化了区域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随着大规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研究该区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过程和协同变化规律,对于黄土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及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理论参考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具有长期实验基础的多尺度耦合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3S技术、景观生态学测度方法及成熟的水文观测方法,结合多年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土地利用/森林植被演变及其驱动力,探析降水时空分布的异质性;研究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的理水减沙机理,解析多尺度流域耦合的水文生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借助WEPP模型提取研究区代表性典型流域单元并对其径流及侵蚀产沙进行模拟;基于分形理论测算典型流域单元地形地貌特征分形维数,建立流域水沙运移与地貌形态耦合关系;根据自相似原理,在考虑降雨异质性基础上建立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尺度转换模型;结合流域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格局、降水信息,建立了描述时空变异性、多变量的耦合水文模型,探讨流域不同时、空尺度上水沙运移的转换方法。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区次降雨面与次降雨雨强分布的均匀性较差,中心站、出口站或流域内任一点的暴雨中心发生概率<25%,次降雨的相关域为7 km,相对本研究试验流域降雨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从时空变化、土地资源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等方面,对试验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根据提取的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流域景观格局动态演变过程。流域增加植被覆盖和改善土地利用格局后,年径流和输沙减少趋势具有尺度性,随年降雨量的变化,不同面积流域的径流减少率或呈线性减小、或呈单峰凹型抛物线变化、或保持在一定水平不变;输沙量减少率均呈单峰凹型抛物线变化,谷底值及对应降雨量值随面积尺度不同而不同。流域森林植被每增加五个百分点,则输沙模数可减少20%。研究了不同类型场暴雨的降雨特征值与流域洪水径流和输沙的关系,分析了不同雨型下降水过程、洪水径流过程和输沙过程的尺度分异规律,洪峰流量与洪水含沙量随尺度的协同变化规律,以及洪峰与沙峰的时滞关系。从模拟生成的气候数据精度、坡面细沟侵蚀机理方程解析验证和坡面、小流域径流侵蚀产沙模拟的校准验证等方面,探讨了WEPP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适用性和推广使用时注意事项。基于WEPP模型划分了研究区代表性典型流域单元并进行了径流和侵蚀产沙模拟,结果显示流域坡面径流均占流域出口径流量的98%以上,坡面侵蚀泥沙产量在坡面沉积不足3%,坡面侵蚀产沙的输移量最大约74%沉积于沟道,而流域出口泥沙输移量均来自于坡面产沙量。基于WEPP模型提取的25个代表性典型流域单元,根据分形理论计算了其地貌特征分形维数,并构建了地貌信息维数与侵蚀产沙耦合模型。基于自相似原理,分析了研究区流域泥沙输移比分形特征,并在流域年均泥沙输移比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泥沙输移比尺度转换模型,探讨了其适用范围为500km2以下的流域。综合降雨特性、土地利用/森林植被格局和地形地貌特征,建立不同尺度流域耦合水文模型,分析了其尺度转换的条件。

腊红桂[10](2004)在《稻作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抗除草剂基因的遗传转化》文中指出稻作抗旱的遗传机理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一套水、旱杂交而形成的重组自交系RIL2F6群体为供试材料,探索了两种抗旱性评价方法用于群体抗旱性评价的可行性,以及抗旱性、部分形态性状、产量相关性状、生理性状的群体表现:并利用此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115个SSR分子标记的连锁图,把这些抗旱相关性状定位到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点,详细地比较了水、旱两种环境下定位结果的差异;利用已构建的分子标记连锁图,对群体的稻苗出土能力和地下茎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QTL定位:为解决旱稻栽培过程中的除草问题,用基因枪法把抗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了4个旱稻栽培品种。对稻作抗旱和抗除草剂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解决旱稻生产过程遇到的抗旱性和草荒两大问题。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 研究了抗旱性、抗旱相关农艺和生理性状在群体的表现,发现部分性状明显受旱稻亲本毫格劳的遗传影响,群体在水、旱两种环境的适应性均得到了改善;水旱产量比值法和目测抗旱性评分法均可用于此群体的抗旱性评价,用前者评价抗旱性对产量是一种正向选择,而用后者评价抗旱性对营养体的直观抗旱性表现是一种正向选择作用。(2) 地下茎对稻苗的出土能力有重要影响,长且粗壮的地下茎有利于提高5cm播种深度下的出苗率;群体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稻苗出土方式,即依赖长的地下茎出土和粗壮的苗茎基出土,它们均有利于出苗,并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各定位到1个影响地下茎长、粗度、茎基粗、出苗率的OTL。(3) 利用此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115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定位了旱地环境下根系性状的QTL和水、旱两种环境下地上部形态、产量、生理性状的QTL,8个根系性状共检测到23个QTL,分布在第2、 3、 4、 6、 9染色体上;旱地环境下16个地上部性状共定位到25个QTL,水田环境下9个地上部性状共定位到16个QTL,其中根系性状的QTL有明显集中分布的趋势,同一性状在水、旱两种环境下检测出的QTL的数目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差别很大,表明两种环境下有不同的QTL对同一性状起作用。(4) 用基因枪法成功地把抗除草剂基因bar导入了4个优良旱稻品种,获得了大量转基因抗性植株。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旱稻的基因组:发现了山梨醇能够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分化:抗性愈伤组织筛选和分化时的PPT浓度分别为20mg/L和1mg/L时能高效率地获得转基因植株;对T0、 T1、 T2代转基因株系的性状表现进行了系统的考查,发现了各种类型的性状变异。 bar基因的成功导入为培育抗除草剂旱稻品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合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稻作的抗旱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性状,与多种因素有关;对抗旱性的研究就是解析这些因素对干旱胁迫的反应表现和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过程。实验所获得的结论和大量中间材料将为深入探索稻作的抗旱机理和培育改良旱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二、Q265与Q365的结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Q265与Q365的结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2)台车式抛丸机台车承载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抛丸清理概述
    1.2 抛丸机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台车式抛丸机台车承载系统的建立
    2.1 台车式抛丸机
    2.2 台车承载系统建立
        2.2.1 传动方案的选择
        2.2.2 支撑机构方式的选择
    2.3 台车承载系统 UG 三维模型的建立
        2.3.0 支撑托辊的三维几何模型
        2.3.1 承载车架的三维建模
        2.3.2 自转机构的三维建模
        2.3.3 中心定位机构建模
        2.3.4 支撑架结构设计
        2.3.5 台车底部车架机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台车承载系统模型的动态仿真分析
    3.1 弹丸冲击护板的 Adams 分析
    3.2 数值分析计算
    3.3 LS-DYNA 动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台车承载系统的结构设计
    4.1 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4.1.1 均匀化方法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4.1.2 变密度法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4.2 支撑支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其改进设计
        4.2.1 支撑支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4.2.2 支撑支架结构拓扑优化
    4.3 台车底部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其改进设计
        4.3.1 台车底部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4.3.2 台车底部车架结构拓扑优化
    4.4 台车托轮机构有限元分析
        4.4.1 拖轮轴的分析及其改进
        4.4.2 拖轮轮体分析及其改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超临界水稳态与跨临界瞬态流动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标记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超临界稳态传热实验研究
        1.2.2 定位件对传热的影响
        1.2.3 跨临界压力瞬态传热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方法
    2.1 回路系统
        2.1.1 主回路
        2.1.2 电气系统
        2.1.3 测控系统
        2.1.4 辅助系统
    2.2 实验本体与工况
        2.2.1 光滑流道2×2 棒束稳态实验
        2.2.2 格架定位环管稳态实验
        2.2.3 绕丝定位2×2 棒束稳态与瞬态实验
    2.3 重复性验证
    2.4 数据处理方法
        2.4.1 光滑流道2×2 棒束稳态实验
        2.4.2 格架定位环管稳态实验
        2.4.3 绕丝定位2×2 棒束稳态与瞬态实验
    2.5 不确定度分析
第三章 光滑流道棒束稳态传热实验研究
    3.1 壁面周向温度不均匀
    3.2 系统参数对整体传热的影响
        3.2.1 热流密度的影响
        3.2.2 质量流速的影响
        3.2.3 压力的影响
    3.3 现有传热关系式评价
    3.4 新关系式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定位件对传热的影响研究
    4.1 影响格架下游传热的因素
    4.2 格架下游传热关系式研究
        4.2.1 现有次临界关系式对比
        4.2.2 超临界关系式的建立
        4.2.3 新关系式的验证与评价
    4.3 格架所致传热恶化实验研究
        4.3.1 格架所致传热恶化现象
        4.3.2 传热恶化发生的条件
    4.4 格架所致传热恶化分析
        4.4.1 模型及求解
        4.4.2 机理分析
    4.5 定位绕丝对棒束传热的影响
        4.5.1 加热棒周向传热
        4.5.2 流道整体传热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临界瞬态流动传热实验研究
    5.1 降压过程壁温响应特征研究
        5.1.1 典型特征
        5.1.2 系统参数的影响
        5.1.3 流动方向的影响
    5.2 骤冷前沿区域传热行为分析
        5.2.1 骤冷前沿的移动过程
        5.2.2 子通道间的差异
    5.3 升压过程壁温响应特征研究
        5.3.1 沸腾危机
        5.3.2 系统参数的影响
        5.3.3 升压与降压过程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跨临界降压瞬态数值计算
    6.1 控制方程
        6.1.1 流体控制方程
        6.1.2 包壳导热方程
    6.2 壁面传热模型
    6.3 骤冷前沿移动速度模型
    6.4 程序流程与适用范围
    6.5 程序验证与分析
        6.5.1 实验对比
        6.5.2 CHF临界条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4)链霉菌TOR3209对梨树可培养内生细菌和根际细菌群体结构与密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梨的生产现状
        1.1.1 基本情况
        1.1.2 河北省梨产区存在的问题及防控措施
    1.2 退化土壤修复研究进展
        1.2.1 土壤生态与土壤退化现状
        1.2.2 退化土壤修复技术
        1.2.3 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
    1.3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进展
        1.3.1 植物内生细菌的概念
        1.3.2 植物内生细菌的来源及其定殖过程
        1.3.3 植物内生细菌的特性
        1.3.4 植物内生细菌的功能
        1.3.5 内生细菌对植物产生的负面影响
        1.3.6 内生细菌研究方法
        1.3.7 内生细菌研究存在的问题
        1.3.8 根际益生菌-链霉菌 TOR3209 的研究与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TOR3209 对梨树可培养内生细菌和根际细菌群体结构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根际修复模型的构建
        2.1.3 实验方法
        2.1.4 内生和根际细菌 16SrDNA 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TOR3209 生物肥对梨长势的影响
        2.2.2 可培养内生及根际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2.2.3 16SrDNA 全序列测定结果及分析
        2.2.4 梨树可培养内生和根际细菌总量的动态变化
        2.2.5 梨树可培养内生和根际细菌群体结构多样性分析
    2.3 小结
3 梨树可培养内生细菌生物功能检测及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内生菌对土传病病原真菌的拮抗功能的检测
        3.1.3 内生菌解有机磷功能检测
        3.1.4 内生菌溶无机磷功能检测
        3.1.5 内生菌固氮能力检测
        3.1.6 内生菌产铁载体能力的定性检测
        3.1.7 内生菌产吲哚乙酸能力的定性检测
        3.1.8 优势菌株促生长功能的生物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功能检测
        3.2.2 梨树内生细菌的功能分析
        3.2.3 优势菌株促生长功能的生物测定
    3.3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 ——活式信息化一心六相八系结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和步骤
    1.6 论文结构
2 文献回顾
    2.1 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研制情况回顾
    2.2 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情况回顾
    2.3 国际心理疾患分类情况回顾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念开放式调查研究
    3.1 目的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4 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测题设计
    4.1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4.2 测题的来源构成
    4.3 类别的筛选
    4.4 条目的筛选
    4.5 答案方式研究
    4.6 测题形成
5 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系统初测
     5.1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5.2 心理测评的实施
     5.3 数据的回收
     5.4 答卷者构成情况分析
6 系统的项目初步分析与筛选—因素分析
    6.1 杀人策划要素
    6.2 杀人冲动要素
    6.3 杀人动机要素
    6.4 伤人惹祸要素
    6.5 喜好暴力要素
    6.6 暴力破坏要素
    6.7 抢劫欺诈要素
    6.8 敌意犯罪要素
    6.9 仇恨报复要素
    6.10 癫痛发作要素
    6.11 局部瘫痛要素
    6.12 斑痛感觉要素
    6.13 梦游表现要素
    6.14 昏睡表现要素
    6.15 神游表现要素
    6.16 妄想症状要素
    6.17 幻觉症状要素
    6.18 思维症状要素
    6.19 自杀计划要素
    6.20 自杀意念要素
    6.21 自杀行动要素
    6.22 生活意外要素
    6.23 硫忽意外要素
    6.24 交通意外要素
    6.25 恶友伤害要素
    6.26 冒险伤害要素
    6.27 运动伤害要素
    6.28 吸烟成瘾要素
    6.29 物质成瘾要素
    6.30 饮酒成瘾要素
    6.31 嬉戏成瘾要素
    6.32 网聊成鹿要素
    6.33 游戏成瘾要素
    6.34 独断专行要素
    6.35 固执己见要素
    6.36 决不屈服要素
    6.37 瘾病发作要素
    6.38 瘫性感觉要素
    6.39 情绪无常要素
    6.40 恶劣心境要素
    6.41 情绪悲观要素
    6.42 情绪低落要素
    6.43 夸大妄想要素
    6.44 思维奔逸要素
    6.45 情绪高涨要素
    6.46 日常恐惧要素
    6.47 动物恐俱要素
    6.48 空间恐惧要素
    6.49 心烦意乱要素
    6.50 焦虑担心要素
    6.51 忧虑紧张要素
    6.52 强迫行为要素
    6.53 穷思竭虑要素
    6.54 强迫怀疑要素
    6.55 性向偏离要素
    6.56 性欲压抑要素
    6.57 性欲苦恼要素
    6.58 厌食少食要素
    6.59 饮食烦恼要素
    6.60 多食暴食要素
    6.61 睡眠苦恼要素
    6.62 难眠早醒要素
    6.63 睡浅梦多要素
    6.64 容易冲突要素
    6.65 令人讨厌要素
    6.66 琉远同学要素
    6.67 不信朋友要素
    6.68 交友不深要素
    6.69 难交朋友要素
    6.70 害怕聚会要素
    6.71 害怕生人要素
    6.72 不善交际要素
    6.73 考中焦虑要素
    6.74 考试焦虑要素
    6.75 考前焦虑要素
    6.76 教师压力要素
    6.77 压力过大要素
    6.78 学习困难要素
    6.79 难主动学要素
    6.80 难坚持学要素
    6.81 难专心学要素
    6.82 心理病感要素
    6.83 身体衰弱要素
    6.84 疼痛不适要素
    6.85 感到失败要素
    6.87 感到无用要素
    6.88 感觉迟钝要素
    6.89 感觉过敏要素
    6.90 感觉困惑要素
    6.91 冲动冒失要素
    6.92 待人冷酷要素
    6.93 推卸责任要素
    6.94 情感缺失要素
    6.95 亲情困惑要素
    6.96 爱情困惑要素
    6.97 容易激惹要素
    6.98 感到烦恼要素
    6.99 情绪不稳要素
    6.100 敌对意识要素
    6.101 受害意识要素
    6.102 思维中断要素
    6.103 意志丧失要素
    6.104 意志减弱要素
    6.105 犹豫不决要素
    6.106 记忆下降要素
    6.107 注意缓慢要素
    6.108 注意涣散要素
    6.109 适应程度要素
    6.110 充实程度要素
    6.111 积极程度要素
    6.112 诚信程度要素
    6.113 坦诚程度要素
    6.114 信赖程度要素
    6.115 负责程度要素
    6.116 坚强程度要素
    6.117 务实程度要素
    6.118 乐观程度要素
    6.119 热情程度要素
    6.120 开朗程度要素
    6.121 友爱程度要素
    6.122 合群程度要素
    6.123 平和程度要素
    6.124 豁达程度要素
    6.125 坦然程度要萦
    6.126 宽容程度要素
    6.127 自控程度要素
    6.128 自尊程度要素
    6.129 克制程度要素
    6.130 自信程度要素
    6.131 能为程度要素
    6.132 有效程度要素
    6.133 理智程度要素
    6.134 自立程度要素
    6.135 成熟程度要素
    6.136 生活满意要素
    6.137 人际满意要素
    6.138 总体满意要素
    6.139 行为健康程度要素
    6.140 身体健康程度要素
    6.141 情绪健康程度要素
    6.142 快乐幸福程度要素
    6.143 心想事成程度要素
    6.144 无忧无虑程度要素
7 要素的归类—专项内容及结构的形成
    7.1 杀人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2 暴力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3 犯罪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4 癫痛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5 失神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6 分裂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7 自杀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8 意外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9 遇险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10 物瘾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11 游戏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12 偏执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13 瘫病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14 抑郁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15 躁狂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16 恐惧倾向专项测评系统
    7.17 焦虑倾向专项侧评系统
    7.18 强迫倾向专项侧评系统
    7.19 性欲困扰程度专项侧评系统
    7.20 饮食困扰程度专项侧评系统
    7.21 睡眠困扰程度专项测评系统
    7.22 相处困扰程度专项侧评系统
    7.23 友谊困扰程度专项测评系统
    7.24 社交困扰程度专项测评系统
    7.25 考试困扰程度专项测评系统
    7.26 学习困扰程度专项测评系统
    7.27 志趣困扰程度专项测评系统
    7.28 病感困扰程度专项测评系统
    7.29 认知困扰程度专项侧评系统
    7.30 感觉困扰程度专项测评系统
    7.31 性情困扰程度专项测评系统
    7.32 情感困扰程度专项侧评系统
    7.33 情绪困扰程度专项侧评系统
    7.34 意识困扰程度专项侧评系统
    7.35 意志困扰程度专项测评系统
    7.36 注意困扰程度专项侧评系统
8 专项的归类—方面的内容及结构的形成
    8.1 社会危害方面测评系统
    8.2 病患伤害方面侧评系统
    8.3 个体伤害方面侧评系统
    8.4 偏执成瘾方面测评系统
    8.5 情绪疾患方面测评系统
    8.6 神经病症方面测评系统
    8.7 生理本能方面测评系统
    8.8 人际交往方面测评系统
    8.9 学习学业方面侧评系统
    8.10 感觉知觉方面测评系统
    8.11 情绪情感方面测评系统
    8.12 意志意识方面测评系统
    8.13 积极适应方面测评系统
    8.14 诚实守信方面测评系统
    8.15 负责务实方面测评系统
    8.16 乐观开朗方面测评系统
    8.17 友爱合群方面测评系统
    8.18 豁达宽容方面测评系统
    8.19 自控自尊方面测评系统
    8.20 自信能为方面测评系统
    8.21 自立成熟方面测评系统
    8.22 满意感觉方面测评系统
    8.23 健康感觉方面测评系统
    8.24 幸福感觉方面测评系统
9 层次的形成
     9.1 危机干预层次测评系统(X1110000)
     9.2 病患治疗层次测评系统(X1120000)
     9.3 辅导咨询层次测评系统(X1210000)
     9.4 困扰探究层次测评系统(X1220000)
     9.5 社会教育层次测评系统(X2110000)
     9.6 习性培养层次测评系统(X2120000)
     9.7 自我发展层次测评系统(X2210000)
     9.8 理想追求层次测评系统(X2220000)
     9.9 层次的定义
10 构建“八系”心理健康测评系统
     10.1 疾病极心理健康测评系统(X1000000)
     10.2 健康极心理健康测评系统(X2000000)
     10.3 “八系”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结构
     10.4 八系概念概述
11 答题虚假性检验
     11.1 否认隐瞒倾向专项检验(X3111100)
     11.2 承认犯错倾向专项检验(X3111200)
     11.3 答题虚假性检验要素相关分析
     11.4 答题虚假性检验的内容构成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完整构建
     12.1 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活式结构
     12.2 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信息化”方案
     12.3 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全面参考系统: “六相”的构成
     12.4 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高度统合功能:“一心”的形成
     12.5 活式信息化一心六相八系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完整构成
13 心理测量学指标:信度和效度检验
     13.1 信度检验
     13.2 效度检验
14 心理健康“一心六相八系”理论
     14.1 心理健康理论及心理健康概念
     14.2 心理健康理论模型
     14.3 心理健康的系列标准
     14.4 心理健康状况的细化标准
15 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扩展研究
     15.1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15.2 LISPHA简明版的研制
16 结论及未来展望
     16.1 研究概述
     16.2 本研究解决的问题
     16.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6.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6.5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大学生心理健康概念开放式调查问卷
附件2: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之888道测题
致谢

(6)面向有源配电网的虚拟发电厂优化调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虚拟发电厂基本特性
        1.2.2 商业型虚拟发电厂
        1.2.3 技术型虚拟发电厂
    1.3 论文研究切入点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完成工作
2 虚拟发电厂的特性、控制与运行策略
    2.1 引言
    2.2 虚拟发电厂的概念
    2.3 虚拟发电厂的特征与分类
    2.4 虚拟发电厂的控制模式
    2.5 虚拟发电厂的优化运行策略
    2.6 本章小结
3 商业型虚拟发电厂的最优化经济调度研究
    3.1 引言
    3.2 分布式能源基本特性
        3.2.1 风力发电
        3.2.2 光伏发电
        3.2.3 蓄电池
        3.2.4 常规机组
        3.2.5 微型燃气轮机
        3.2.6 发电成本计算
    3.3 商业型虚拟发电厂的最优化经济调度模型
        3.3.1 目标函数
        3.3.2 约束条件
    3.4 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功率预测
    3.5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求解
    3.6 算例仿真分析
        3.6.1 算例参数设置
        3.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面向有源配电网的技术型虚拟发电厂最优化经济调度研究
    4.1 引言
    4.2 技术型虚拟发电厂的最优化经济调度模型
        4.2.1 目标函数
        4.2.2 约束条件
    4.3 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功率预测
    4.4 遗传算法的改进
        4.4.1 遗传算法概述
        4.4.2 选择运算
        4.4.3 交叉运算
        4.4.4 变异运算
        4.4.5 参数设定
    4.5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最优化模型求解
        4.5.1 编码设计
        4.5.2 种群初始化
        4.5.3 惩罚函数设计
        4.5.4 个体适应度函数设计
        4.5.5 最优化问题的算法实现流程
    4.6 算例仿真分析
        4.6.1 网络拓扑
        4.6.2 算例参数设置
        4.6.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面向有源配电网的虚拟发电厂电压无功优化策略研究
    5.1 引言
    5.2 虚拟发电厂接入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5.2.1 基于前推回代法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5.2.2 配电网潮流计算中DG的处理
    5.3 虚拟发电厂的无功优化模型
        5.3.1 目标函数
        5.3.2 约束条件
    5.4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优化模型求解
        5.4.1 编码设计
        5.4.2 种群初始化
        5.4.3 惩罚函数设计
        5.4.4 个体适应度函数设计
        5.4.5 最优化问题的算法实现流程
    5.5 算例仿真分析
        5.5.1 算例参数设置
        5.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美建筑钢结构钢材性能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概述
2 常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对比
3 常用钢材力学性能对比
    3.1 国标Q235、Q235GJ与美标A36钢比较
    3.2 国标Q355、Q345GJ与美标GR50[345]钢比较
    3.3 国标Q390~Q460 (GJ)与美标A572 GR55[380]~GR65[450]钢比较
4 耐候钢比较分析
5 铸钢性能比较分析
6 钢材代换
7 结束语
Introduction
1 Ove rvie w
2 Comparison of che mical composition of commonly use d ste e ls
3 Comparison of me chanical prope rtie s of commonly use d ste e ls
    3.1 Comparison among GB Q235,Q235GJ and ASTM A36 steels
    3.2 Comparison among GB Q355,Q345GJ and ASTM GR50[345]steel
    3.3 Comparison betw een GB Q390-Q460(GJ) and ASTM A572GR55[380]-GR65[450]steel
4 Comparison analysis of we athe ring ste e l
5 Comparison of prope rtie s of cast ste e l
6 Ste e l re place me nt
7 Conclusions

(9)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演变的水文生态响应与尺度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流域水文生态过程尺度分异规律及尺度转换研究进展
    1.1 水文生态过程研究进展
        1.1.1 水文生态物理过程
        1.1.2 水文生态化学过程
        1.1.3 水文过程的生态效应
    1.2 水文生态过程模拟研究进展
        1.2.1 流域水文生态模型
        1.2.2 GIS&RS与流域水文生态模型的整合
        1.2.3 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3 水文尺度研究进展
        1.3.1 尺度相关概念
        1.3.2 水文尺度研究现状
        1.3.3 水文尺度转换
    1.4 尺度转换的途径
        1.4.1 分布式水文模拟方法
        1.4.2 分形理论
        1.4.3 统计自相似性
    1.5 存在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1.4 植被状况
        2.1.5 土壤侵蚀特征
    2.2 试验流域基本情况
        2.2.1 试验流域布局及其代表性
        2.2.2 罗玉沟流域基本情况
        2.2.3 吕二沟流域基本情况
        2.2.4 桥子沟流域(东、西沟)基本情况
3 研究方法与途径
    3.1 研究技术路线
        3.1.1 研究总体思路
        3.1.2 研究技术路线
    3.2 实验手段
    3.3 研究方法
        3.2.1 流域降雨、径流、泥沙资料收集与整理
        3.3.2 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格局调查与分析
        3.3.3 流域土壤、植被特征调查及林内降雨径流观测
        3.3.4 基于GIS的流域空间属性数据库建立
        3.3.5 基于DEM的流域汇流网络建立
        3.3.6 流域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4 流域降雨时空异质性研究
    4.1 流域降雨的统计分析
        4.1.1 流域降水量的年际、年内分布规律
        4.1.2 流域侵蚀性场降雨雨型分析
    4.2 流域降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研究
        4.2.1 降雨不均性指标确定
        4.2.2 流域次降雨量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研究
        4.2.3 流域次降雨雨强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研究
        4.2.4 流域暴雨中心发生的随机性研究
    4.3 流域降雨空间变化的特征分析
        4.3.1 不同类型降雨的点面关系分析
        4.3.2 降雨站点的空间相关性
        4.3.3 降雨量与地面高程的相关性
        4.3.4 流域降水量的空间插值
    4.4 小结
5 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5.1 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动态演变过程
        5.1.1 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动态监测方法
        5.1.2 土地利用/森林植被时空变化
        5.1.3 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分析模型
        5.1.4 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过程分析
    5.2 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2.1 自然因素
        5.2.2 人口因素
        5.2.3 政策因素
        5.2.4 经济发展
    5.3 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的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5.3.1 景观单元特征指数的提取及生态意义
        5.3.2 研究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5.4 小结
6 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下的水沙运移尺度效应分析
    6.1 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下的水沙运移规律
        6.1.1 罗玉沟流域水沙运移分析
        6.1.2 吕二沟流域水沙运移分析
        6.1.3 桥子沟流域水沙运移分析
    6.2 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下流域水沙运移的尺度分异规律研究
        6.2.1 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下的理水减沙尺度效应研究
        6.2.2 流域森林植被变化对理水减沙的响应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6.3.1 小结
        6.3.2 讨论
7 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下洪水径流及输沙过程随尺度变化规律研究
    7.1 流域洪水径流和输沙对降雨及其时空分布的尺度响应研究
        7.1.1 暴雨综合类型的降雨特征值与洪水径流、输沙关系分析
        7.1.2 A型暴雨下降雨特征值与洪水径流、输沙关系分析
        7.1.3 B型暴雨下降雨特征值与洪水径流、输沙关系分析
        7.1.4 C型暴雨下降雨特征值与洪水径流、输沙关系分析
    7.2 流域洪水径流和输沙过程的尺度效应研究
        7.2.1 流域洪水径流及其变率对输沙的影响
        7.2.2 流域洪水侵蚀产沙过程随尺度变化规律研究
    7.3 流域洪水含沙量的尺度分异及洪水稳定含沙量规律研究
        7.3.1 流域洪水流量与含沙量的尺度分异规律研究
        7.3.2 流域洪水衰退时的稳定含沙量分析
    7.4 流域洪峰和沙峰的时滞关系研究
        7.4.1 时滞互相关分析
        7.4.2 时滞与土壤侵蚀强度
    7.5 小结
8.基于WEPP模型的多尺度流域径流和侵蚀产沙模拟
    8.1 WEPP模型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8.1.1 WEPP模型概述
        8.1.2 WEPP模型结构
        8.1.3 WEPP模型的功能模块
        8.1.4 WEPP模型的基本原理
    8.2 GeoWEPP参数率定及数据输入
        8.2.1 地理信息数据的输入
        8.2.2 气候参数
        8.2.3 土壤参数
        8.2.4 植被参数
    8.3 WEPP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检验及输入参数校正
        8.3.1 CLIGEN生成气候数据的精度分析
        8.3.2 WEPP模型基于土壤侵蚀机理的坡面侵蚀方程解析验证
        8.3.3 土壤、植被生长输入参数的校准和验证
    8.4 GeoWEPP模型对流域径流和侵蚀产沙的模拟校准与检验
        8.4.1 模型适用性的评价指标
        8.4.2 模型参数校准和检验
    8.5 基于GeoWEPP模型的典型流域单元划分及径流与产沙模拟
        8.5.1 GeoWEPP模型对流域径流和输沙模拟的运行过程
        8.5.2 GeoWEPP模型对典型流域单元的提取
        8.5.3 GeoWEPP模型对典型流域单元径流和输沙的模拟
        8.5.4 典型流域单元径流和泥沙来源分析
    8.6 基于GeoWEEP模型的典型流域单元水文生态响应情景分析
        8.6.1 不同降水水平年典型流域单元侵蚀产沙对比分析
        8.6.2 典型流域单元森林覆盖变化对径流和侵蚀产沙的影响分析
        8.6.3 典型流域单元径流和侵蚀产沙对林分生长阶段的响应分析
    8.7 小结与讨论
        8.7.1 小结
        8.7.2 讨论
9 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下的流域地形特征与侵蚀产沙耦合关系及水沙运移的尺度转换探讨
    9.1 典型流域单元地貌形态分形维数计算
        9.1.1 分形理论概述
        9.1.2 地形地貌分维的地学意义
        9.1.3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分形维数的GIS模型测定方法
        9.1.4 典型流域单元地貌形态特征分形维数计算与分析
    9.2 流域地貌信息维数与侵蚀产沙的耦合关系
        9.2.1 典型流域单元径流深与输沙模数关系
        9.2.2 典型流域单元地形分维与年输沙模数关系
        9.2.3 典型流域单元地形分维与年径流输沙的耦合关系
    9.3 流域泥沙输移的分形特征及尺度转换
        9.3.1 流域泥沙输移比的时空分异
        9.3.2 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影响因子分析
        9.3.3 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分形特征
        9.3.4 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尺度转换研究
    9.4 森林植被/土地利用变化下的流域径流和输沙尺度转换研究
        9.4.1 典型流域单元森林植被/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值提取
        9.4.2 森林植被/土地利用变化下的流域径流和输沙尺度转换
    9.5 小结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1.1 流域降雨时空变化特征
        10.1.2 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
        10.1.3 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下的水沙运移尺度效应
        10.1.4 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下洪水径流及输沙过程随尺度变化规律
        10.1.5 基于WEPP模型的不同尺度流域径流和侵蚀产沙模拟
        10.1.6 土地利用/森林植被变化下的流域地形特征与侵蚀产沙耦合关系及水沙运移的尺度转换探讨
    10.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10)稻作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抗除草剂基因的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遗传作图和QTL定位在稻作数量性状研究上的作用
    2 植物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
        2.1 形态标记
        2.2 细胞学标记
        2.3 生化标记
        2.4 DNA标记
    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1 作图群体的建立
        3.2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统计学原理
        3.3 DNA标记分离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4 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克隆
        4.1 QTL定位的统计计算方法
        4.1.1 方差分析法(Analysisofvariance,ANOVA)
        4.1.2 区间作图法(Intervalmapping,IM)
        4.1.3 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intervalmapping,CIM)
        4.1.4 混合线性模型方法(Mixedmodelapproaches,MMA)
        4.2 QTL的初级定位
        4.3 QTL的精细定位
        4.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4.5 基于标记图谱基础上的基因克隆
    5 稻作抗旱机理及研究进展
        5.1 植物抗旱的机制
        5.1.1 形态结构与抗旱性
        5.1.2 生理生化变化与抗旱性
        5.1.3 抗旱性的遗传控制
        5.2 稻作抗旱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5.2.1 稻作抗旱研究的重要性
        5.2.2 我国旱稻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5.3 稻作抗旱性评价指标
        5.3.1 形态指标
        5.3.2 生理生化指标
        5.3.3 产量指标
        5.3.4 目测抗旱性评价指标
    6 稻作抗旱性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
        6.1 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6.2 生理生化性状的QTL定位
        6.3 QTL定位技术在稻作抗旱研究上的作用和意义
    7 早稻抗除草剂的遗传转化
        7.1 植物基因转化技术的发展简史
        7.1.1 单子叶植物的基因转化方法
        7.1.2 水稻基因转化的发展简史
        7.2 基因枪转化系统
        7.3 抗除草剂转基因研究进展
        7.3.1 获得抗除草剂作物的策略
        7.3.2 bar基因的抗除草剂作用原理及应用
        7.3.3 bar基因在水稻中的研究及应用
        7.3.3.1 作为遗传转化的选择标记基因
        7.3.3.2 控制杂草
        7.3.3.3 快速检测和提高杂交稻制种纯度
        7.4 旱稻转bar基因的意义及可行性
    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重组自交系群体抗旱相关性状的表现及与抗旱评价方法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材料的种植方案、评价和考查方案
        1.2.1 水旱产量比值和目测抗旱性评分材料的种植方案及考查方法
        1.2.1.1 水旱产量比值材料的种植和考查方案
        1.2.1.2 目测抗旱性评分材料的种植方案及考查方法
        1.2.1.3 抗旱性评价期间的土壤含水量监测
        1.2.2 抗旱相关形态、产量、生理性状的种植和考查方案
        1.2.2.1 根系性状的种植与考查方案
        1.2.2.2 产量相关性状及地上部性状的考查
        1.2.2.3 旱地叶片中脉粗和叶肉厚的考查
        1.2.2.4 叶片相对含水量的考查
        1.2.2.5 旱地叶片水势的考查
        1.2.2.6 叶片渗透势的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旱性评价方法和性状的群体表现
        2.1.1 水旱产量比值和目测抗旱性评分的表现
        2.1.1.1 群体水早产量比值和目测抗旱性评分的分布表现
        2.1.1.2 两种抗旱性评价结果在群体、双亲、两个F_1间的比较
        2.1.2 旱地单株粒重和草重的表现
        2.1.3 抗旱评价期间的土壤含水量值
        2.2 抗旱性相关的形态、产量、生理性状的群体表现
        2.2.1 旱地环境下群体的根系性状表现
        2.2.1.1 根系性状的分布表现
        2.2.1.2 根系性状及相关地上部性状与双亲、F_1、 中亲值的比较
        2.2.1.3 根系性状及相关地上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2.2.1.4 根系性状间的通径分析
        2.2.2 群体的产量相关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表现
        2.2.3 群体叶片中脉粗和叶肉厚的表现
        2.2.4 群体叶片相对含水量的表现
        2.2.5 部分株系叶片水势的变化规律
        2.2.6 叶片渗透势的群体表现
        2.3 抗旱性评价指标和性状与抗旱相关形态、产量、生理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4 单株粒重和单株草重与抗旱相关形态、产量、生理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5 群体内株系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3 小结
    4 讨论
第三章 重组自交系RIL_2F_6群体地下茎的表现及相关性状QTL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种植方案
        1.2 性状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IL_2F_6群体在不同播种深度下的出苗率表现
        2.2 RIL_2F_6群体地下茎长度、粗度和株高、茎基粗的表现及两种幼苗出土方式的比较
        2.2.1 2cm和5cm播种深度下地下茎的长度、粗度及株高、茎基粗的综合表现
        2.2.2 2cm和5cm播种深度下地下茎的长度、粗度及株高、茎基粗的相关关系
        2.2.3 5cm播种深度下稻苗的两种不同的出土方式
        2.2.4 两种稻苗出土类型群体与双亲、F1在两种播种深度下性状间的比较
        2.2.5 两种稻苗出土类型群体的比较及对幼苗出土的作用
        2.3 5cm播种深度下稻苗出土相关性状的分布和QTL定位
        2.3.1 5cm播种深度下地下茎度、粗度、茎基粗、株高、出苗率的分布表现
        2.3.2 5cm播种深度下稻苗出土相关性状QTL定位
    3 小结
    4 讨论
        4.1 地下茎在旱地条件下对稻苗出土的作用
        4.2 稻苗出土方式的遗传控制
第四章 稻作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表型数据的收集、整理
        1.1.1 供试材料
        1.1.2 种植方案、性状考查及表型数据的收集、整理
        1.2 基因型数据的收集
        1.2.1 各株系总基因组DNA的提取-小量CTAB提取法
        1.2.2 双亲间分子标记多态性的筛选
        1.2.3 SSR扩增及电泳实验步骤
        1.2.4 分子标记数据的收集
        1.3 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及QTL定位
        1.3.1 基因型数据和表型数据的初步整理
        1.3.2 分子标记连锁图的构建
        1.3.3 QTL定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电泳结果
        2.2 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
        2.3 抗旱性相关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的QTL定位
        2.4.1 根系及部分地上部性状的QTL定位
        2.4.2 根系及部分地上部性状QTL定位结果的比较和总结
        2.4.3 水田、旱地两种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部分地上部形态性状的QTL定位
        2.4.4 两种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部分形态性状QTL定位结果的比较和总结
        2.4.5 叶片中脉粗、叶肉厚、叶片渗透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QTL定位结果
        2.4.6 叶片中脉粗、叶肉厚和叶片渗透势的QTL定位结果的比较和总结
    3 小结
    4 讨论
第五章 旱稻抗除草剂的遗传转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早稻品种的幼胚培养和分化
        1.1.1 供试材料
        1.1.2 幼胚愈伤组织的合适诱导、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1.1.3 愈伤组织的合适PPT筛选浓度的测定
        1.1.4 观察和记录
        1.2 愈伤组织的基因枪转化
        1.2.1 转化质粒
        1.2.2 转化粒子制备
        1.2.3 受体材料的准备
        1.2.4 轰击
        1.2.5 转化愈伤组织的筛选和分化
        1.3 再生植株bar基因的分子检测及除草剂抗性表现
        1.3.1 植株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1.3.2 再生植株bar基因的PCR检测
        1.3.3 T_0代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blot检测
        1.3.4 T_0代转基因植株的抗性表现
        1.4 田间转基因抗性植株的性状变异调查
        1.4.1 T_0代植株的性状变异调查
        1.4.2 T_0代株系的性状变异调查
        1.4.3 T_2代株系的种植和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频率和合适的PPT筛选、分化浓度的确定
        2.1.1 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频率和生长状况
        2.1.2 愈伤组织的合适PPT筛选、分化浓度
        2.2 转化愈伤组织的PPT筛选、分化浓度的确定及幼苗的再生
        2.3 再生植株bar基因的分子检测结果和除草剂抗性表现
        2.3.1 再生植株的bar基因PCR扩增检测
        2.3.2 转基因植株的Southemblot检测
        2.3.3 T_0代转基因植株的抗性表现和农艺性状考查
        2.4 田间转基因植株的农艺性状变异
        2.4.1 T_0代转基因抗性植株的性状变异特点
        2.4.1.1 T_0代转基因抗性植株性状变异表现
        2.4.1.2 T_0代转基因抗性植株变异性状间的相关性
        2.4.2 T_1代转基因抗性植株的性状变异
        2.4.2.1 T_1代植株的主要变异类型
        2.4.2.2 早稻297主要变异性状的分析
        2.4.2.3 早稻297同一株系内主要变异性状的分析
        2.4.2.4 旱稻10号、旱稻502的变异特点
        2.4.3 T_2代转基因抗性植株的变异表现
    3 小结
    4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Q265与Q365的结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Q265与Q365的结构改进[J]. 青岛铸造机械厂. 铸造机械, 1967(06)
  • [2]台车式抛丸机台车承载系统的研究[D]. 张伟. 济南大学, 2013(06)
  • [3]超临界水稳态与跨临界瞬态流动传热特性研究[D]. 胡振枭.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链霉菌TOR3209对梨树可培养内生细菌和根际细菌群体结构与密度的影响[D]. 屈雅莉.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5]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 ——活式信息化一心六相八系结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D]. 李坚. 华南师范大学, 2007(02)
  • [6]面向有源配电网的虚拟发电厂优化调度策略研究[D]. 李志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7]从青岛铸机的成长看中国抛喷丸技术50年发展[A]. 董志强,周天才,吴寿喜. 2004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 2004
  • [8]中美建筑钢结构钢材性能对比分析[J]. 吴耀华. 钢结构(中英文), 2020(09)
  • [9]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土地利用/森林植被演变的水文生态响应与尺度转换研究[D]. 张晓明.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10]稻作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抗除草剂基因的遗传转化[D]. 腊红桂.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Q265和Q365的结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