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达国家的“企业家活动热”(论文文献综述)
宋佳宁,高闯[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的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家是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并探寻其机制创新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有助于应对当前疫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考验。通过构建政策文本二维分析框架,对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进行回溯与梳理,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经历了摸索、起步、调整与发展阶段,发文主体呈现多元与联合趋势,政策内容以创新培育为中心逐渐完善。在制定我国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时要注意优化政策工具的使用结构,增强政策可行性;需要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和教育培训环节,保障创新型企业家培育的各环节衔接;注重政策工具与培育维度的匹配,激发企业家队伍创新活力,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郭平,胡君[2](2021)在《结构性改革、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家的规模扩张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增长已成为中国推进创新创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矛盾,而结构性改革能否破解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增长之谜并通过提升企业家质量来实现促增长是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将企业家精神区分为机会型与生存型企业家精神的基础上,利用92个国家2001—2016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将促进经济增长,而生存型企业家精神将抑制经济增长;结构性改革能够激发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同时抑制生存型企业家精神,特别在增长转型阶段,贸易改革、金融改革与产权改革是促进机会型企业家精神的重要途径;结构性改革能通过影响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实现经济增长。因此,以结构性改革激发和保护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将是中国实现企业家质量提升与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张晨[3](2021)在《企业家精神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以制度环境为门槛》文中研究指明
Shuzi Zhong[4](2021)在《营销提升产业链价值、拓展市场空间的机制研究 ——以咖啡为例》文中认为
王彦明[5](2021)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卓玛草[6](2021)在《中国要素配置与人力资本错配效应的分行业测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创新驱动的新增长模式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关键是在结构性存量调整和结构性改革变迁的宏观战略中、在解决要素错配过程中纠正人力资本错配。利用中国2004—2017年19个行业面板数据,构建劳动力质量指数测度细分行业人力资本存量,演绎Aoki生产函数核算框架测算人力资本错配程度、方向和演进趋势,并分解研究其对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人力资本错配程度整体改善且呈结构性变化趋势,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人力资本配置普遍不足,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本稀缺和过剩并存,公共服务业凸显人力资本配置过度;分解研究得出:要素配置效率是TFP增长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新常态转型期面临新的"配置瓶颈"。
曹文婷[7](2021)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期,为了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在政策驱动下风险投资业获得较大的鼓舞,资本市场建设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风险投资金额为7630.94亿元,风险投资案例数为8234起。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投资市场。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提升新三板、设立科创板、完善创业板。其中,提升新三板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进“双创战略”实施有更为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为,新三板是专门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孵化平台。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是真正的中小微企业,它们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达不到上市条件,但自身又具有融资需求和发展愿望。这部分企业的数量较大,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最多的时候为2017年末达到11630家。本文认为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属于“双创战略”框架中的重要支撑内容。它们具备共同的政策目标,即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的发展。然而,学界对“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主题并未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前期学者较多地关注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而对风险投资与场外市场企业的探讨较少。前期学者较多的关注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的影响结果,而忽略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和宏观溢出效果。针对以上现实背景和研究不足,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考虑到风险投资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受资企业,它可能对整个产业或区域都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从宏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和溢出机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政策启示,为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和充分释放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提供有益的借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全球疫情尚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常态化时期。中国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业能否在更大范围普及和更高层次推进。而创新创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平台作为纽带将资本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连接起来。毋庸置疑,新三板便是这个重要的连接纽带。因此,以中小企业为切入点,探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法、数理模型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该主题。全文的逻辑思路为“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分析+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结论”。就具体章节而言,本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共分4个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研究设计;第2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3章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第4章描述了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包括3个章。其中,第5章为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第6章从微观视角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7章从宏观视角验证了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和溢出效应。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第三部分重在“解决问题”。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并引申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提出研究展望。通过研究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机制分析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治理作用机制、认证作用机制、支持作用机制对被投新三板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创业企业有信任风险投资的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人的声誉资本昂贵且失难复得,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能建立建设性的互动关系。(2)风险资本投于新三板企业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其中,竞争合作机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协作链接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当前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投入金额较小。因此,风险投资通过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的效果可能会被削弱。风险投资溢出机制有效运作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政府有适当的引导政策,市场环境存在适度的竞争,中小微企业具备吸收能力,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完善。(2)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这种正向作用并非风险投资自选择效应的结果。(2)风险投资通过改善新三板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股票流动性、外部融资能力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即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存在治理作用、认证作用和支持作用的中介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个中介效应中,股票流动性(认证作用)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说明信息效率的改善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3)进一步,还发现风险资本投资于不同特征的企业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收入增长能力、无形资产占比、治理规范性、股票流动性、股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债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负向影响。(3)宏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微观企业主体将影响放大到宏观层面而产生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是存在的(竞争合作机制存在)。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路径也是存在的(协作链接机制存在)。(2)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显着,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不显着。(3)考虑空间因素也获得相同的结论。新三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4)以上结论说明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支持,确实促进了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主导产业的演变,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但对产业整合方面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投入金额较小。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发现功能受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企业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的实现。因此,风险投资较难引导产业进行整合、关联、聚集,即现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较难发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培育和规范风险投资事业及新三板市场,形成规模的同时要具备质量,使风险投资支持新三板企业的同时,不仅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还能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释放出来。使风险投资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以上结论获得如下政策启示:(1)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和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2)风险投资机构要提升专业运作水平,积极参与被投新三板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新三板企业要摒弃只想获得资金支持,不愿接受风险投资人管理的家族企业文化观念。(3)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4)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新三板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竞争力的培养。(5)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溢出效应的发挥。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拓展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边界。首先,以往学者大多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关注风险资本的异质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则探讨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异质性对风险投资作用效果的影响。此外,风险投资的影响可能不局限于接受投资的公司,基于风险资本对新三板企业的投资,进一步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问题,并尝试性地分析空间溢出效应。补充和拓展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成果。(2)丰富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目前尚未有学者从中介效应模型角度探讨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本文把治理作用、认证作用、支持作用同时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定量角度解释风险投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基于新三板市场的独特情景,分析了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更客观地评价风险投资的作用,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3)揭示了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工作原理。溢出机制好似一个“黑箱”,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驱动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力量或规则。现有研究成果对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探讨较少。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组成产业的细胞。从企业角度切入,探讨风险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的溢出机制。并借鉴经典生物数学Lotka-Volterra模型对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进行刻画。这种尝试性的探索丰富了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
张敏[8](2021)在《营商制度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以中国地方行政审批改革为例》文中提出企业家精神是实现就业增长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本文从营商制度环境的视角探索地区企业家精神发展的规律与潜力。具体地,以我国行政审批改革为例,本文实证探究营商制度改革对地区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运用2003—2014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和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本文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相比设立行政审批中心,行政审批中心的服务范围对企业家精神激励效应更加显着;行政审批改革的企业家精神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相比之下,行政审批改革的政策效果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更加突出;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行政审批改革对其周围城市的企业家精神产生负向的回波效应,而非中心城市(非省会城市)的行政审批改革对其周围城市的企业家精神产生正向的扩散效应。
刘艺[9](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及其广东实践方略》文中指出当今世界,伴随着新一代技术革命的突破,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科技创新问题论述的研究,探讨了新一代技术革命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和途径,并以该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广东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以期为早日建成科技强省提供帮助。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我国历届党的领导人有关科技创新的论述精神,不断探索适合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构建了从科技创新的理念、战略到行动的完整体系,逐步形成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该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战略导向、路径选择、制度保障、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强调要以建设科技强国为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完善科技体制改革以及加快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本论文还通过对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的SWOT-PEST分析,指出广东的科技创新发展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效,包括R&D经费投入强度提高,技术产出能力提升,创新氛围浓厚等,但仍需解决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人才分布、区域内创新资源竞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科技创新发展提出的要求以及其创新理论的相关内容为指引,从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和完善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动广东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具体建议。
栗正迪[10](2021)在《房地产依赖度对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不断发展,稳中求进,已经成为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性行业,房地产投资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近几年维持在14%左右,可见经济增长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依存度居高不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阶段,各大城市都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成为支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型动力。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房地产商品具有投资性,且相对于进行创业活动来说,投资房地产商品具有高收益低风险的特点,不少潜在的创业者会将创业资金投向房地产领域而放弃创业,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会让拥有房产的创业者拥有更加丰厚的创业资金,可以激发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型动力具有何种效应,便是一个具有重要政策含义的问题。本研究从国内外房地产依赖度和企业家创业精神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展开,收集我国69个大中城市2005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模型,交互项回归等方法,研究房地产依赖度对企业家创业精神的作用方向与相关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金融发展程度和集聚经济对于企业家创业精神具有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于企业家创业精神具有显着的负向效用,这表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投资挤占效应、对于创业活动的替代效应、房奴效应大于该行业具有的正向促进效应。考虑到房地产依赖度对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的异质性,本文利用交互项回归的方法对金融发展程度、集聚经济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完善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理论机制。结果显示,金融程度发展较好的城市能够有效缓解房地产依赖度对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不利影响,而集聚经济则强化了房地产依赖度的负面效应,削弱了潜在企业家的创业意愿。本文研究结论的启示是,政府应该充分意识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来的不良风险,政府应该正确认识金融行业与房地产行业的关系,高度关注金融资源在经济体系中的配置情况,减少对当地金融资源的干预,培育有利于企业家创业精神发挥的外部环境,加大对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政府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政策沟通,协调区域内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同时联合制定有利于企业家创业活动的产业政策;金融行业应该扩大银行信贷规模,让更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培育更活跃的企业家创业精神;优化金融信贷流程,降低金融信贷成本。
二、发达国家的“企业家活动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达国家的“企业家活动热”(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分析框架与样本选择 |
(一)政策文献计量研究 |
(二)企业家培育和发展的政策分析框架 |
1. 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X维度: |
2. 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Y维度: |
(三)样本选择 |
三、我国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演进特征 |
(一)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的总体分析 |
1. 政策文本数量分析。 |
2. 政策发文主体分析。 |
3. 政策内容主题分析。 |
(二)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的X维度分析 |
1. 环境型政策工具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
2. 供给型政策工具的使用较为合理,影响力增加。 |
3. 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很少,处于弱势地位。 |
(三)对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的Y维度分析 |
1. 队伍建设规划政策占据绝对核心地位。 |
2.示范带头作用与教育培训政策使用较少。 |
3. 三个环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均衡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优化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增强政策可行性 |
(二)在完善队伍建设规划的基础上,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和教育培训环节,保障企业家培育和发展的各环节衔接 |
(三)注重政策工具与培育维度的匹配,激发企业家队伍创新活力,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
(2)结构性改革、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分析 |
(一)异质性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 |
(二)结构性改革与企业家精神:激励效应与配置效应 |
(三)结构性改革、机会型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 |
三、实证设计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计量模型构建 |
1.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设定 |
2. 结构性改革与企业家精神的计量模型设定 |
3. 结构性改革、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的联立方程构建 |
(三)关键变量选取 |
1. 企业家精神 |
2. 结构性改革 |
四、经验检验 |
(一)异质性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二)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
(三)影响渠道分析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7)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
2.1.1 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 |
2.1.2 风险投资与公司治理 |
2.1.3 风险投资与信息认证 |
2.1.4 风险投资与网络支持 |
2.2 风险投资对产业的影响 |
2.2.1 风险投资影响战略新兴产业 |
2.2.2 风险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
2.2.3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
2.2.4 产业结构升级与融资制度 |
2.3 风险投资与溢出 |
2.3.1 关于溢出效应的综述 |
2.3.2 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 |
2.3.3 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 |
2.3.4 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溢出效应 |
2.4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 |
2.4.1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
2.4.2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治理水平的影响 |
2.4.3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信息认证作用的影响 |
2.4.4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网络支持作用的影响 |
2.5 简要评述 |
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风险投资 |
3.1.2 新三板 |
3.1.3 企业价值 |
3.1.4 机制 |
3.1.5 溢出效应 |
3.2 相关基础理论 |
3.2.1 风险投资理论 |
3.2.2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 |
3.2.3 企业创新成长理论 |
3.2.4 溢出效应理论 |
3.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 |
4.1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 |
4.1.1 萌芽期(1986-1997):政策鼓励下风险投资起步且发展缓慢 |
4.1.2 探索期(1998-2008):外部环境不确定下风险投资曲折前行 |
4.1.3 成长期(2009-2014):金融危机之后风险投资复苏与成长 |
4.1.4 发展期(2015 至今):第四次创业浪潮给风险投资新的机会 |
4.2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
4.2.1 募资层面:强监管下募资缩减,早期风投基金募集堪忧 |
4.2.2 投资层面:风险投资避险情绪强烈,偏向后期成熟市场 |
4.2.3 退出层面:退出案例增加且IPO为主,境外上市减少 |
4.3 新三板市场的演变进程 |
4.3.1 “两网系统”盛衰更迭,整顿之后被取缔(1992-2000) |
4.3.2 三板市场应时而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2001-2005) |
4.3.3 新三板试点开启,市场逐渐扩大(2006-2012) |
4.3.4 股转系统成立,市场活力显现(2013-今) |
4.4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 |
4.4.1 新三板发展趋势放缓,市场强调质量且回归理性 |
4.4.2 分层制度改善市场结构,公司治理与监管逐渐提升 |
4.4.3 新三板市场交易低迷,多重因素导致流动性不足 |
4.4.4 挂牌企业定位“双创一成长”,市场沟通能力有待提升 |
4.5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互动关系 |
4.5.1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契合之处 |
4.5.2 新三板为风险资本筛选优质项目提供平台与便利 |
4.5.3 新三板增加了风险投资实现资本退出的渠道 |
4.5.4 风险投资作为机构投资者利于新三板市场成熟发展 |
4.6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 |
4.6.1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规模较小 |
4.6.2 风险投资以新三板为退出渠道的案例数量较少 |
4.7 本章小结 |
5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 |
5.1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 |
5.1.1 基于监督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
5.1.2 基于信息认证理论视角的分析 |
5.1.3 基于增值服务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5.2.1 基于风险投资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2 基于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3 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2.4 基于企业成长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
5.3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分析 |
5.3.1 治理作用机制 |
5.3.2 认证作用机制 |
5.3.3 支持作用机制 |
5.3.4 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
5.4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分析 |
5.4.1 资源配置机制 |
5.4.2 竞争合作机制 |
5.4.3 协作链接机制 |
5.4.4 溢出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
5.4.5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溢出机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说明及基本统计分析 |
6.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
6.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6.2 研究假设与计量模型设定 |
6.2.1 研究假设回顾 |
6.2.2 计量模型设定 |
6.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3.1 治理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3.2 认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3.3 支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
6.4 内生性分析 |
6.4.1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
6.4.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稳健性检验Ⅰ:每股净资产(BPS) |
6.5.2 稳健性检验Ⅱ:总市值(Mvalue) |
6.5.3 稳健性检验Ⅲ:每股价值(p_value) |
6.5.4 稳健性检验Ⅳ:东部地区 |
6.6 进一步探讨:考虑异质性因素 |
6.7 本章小结 |
7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1 变量与研究假设 |
7.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
7.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7.1.3 研究假设回顾 |
7.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机制的验证 |
7.2.1 计量模型设定 |
7.2.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2.3 稳健性检验 |
7.3 基于面板模型: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7.3.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内生性分析 |
7.4 考虑空间因素: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4.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 |
7.4.2 空间自相关检验 |
7.4.3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效应的测算 |
7.4.4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7.4.5 稳健性检验 |
7.4.6 内生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 |
8.2.2 风险投资方提升自身实力,新三板企业接纳风险投资介入 |
8.2.3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
8.2.4 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
8.2.5 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营商制度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以中国地方行政审批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 企业家精神的决定因素 |
(二) 企业家精神的空间外溢效应 |
三、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
(一) 制度背景 |
(二) 理论基础 |
四、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一) 模型与变量 |
(二) 变量选择 |
(三) 数据来源 |
五、结果分析 |
(一) 基准模型结果分析 |
(二) 分样本结果分析 |
(三)工具变量结果分析 |
(四)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六、结论与建议 |
(9)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及其广东实践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的产生基础及意义 |
2.1 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的理论基础 |
2.1.1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的关系 |
2.1.2 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
2.1.3 推动科技创新体制的建立 |
2.1.4 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
2.2 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的现实基础 |
2.2.1 世界处于深刻变革调整时期 |
2.2.2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
2.2.3 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
2.3 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的现实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实践意义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的基本内容 |
3.1 科技创新战略导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
3.1.1 提供经济发展支撑 |
3.1.2 增强科技创新实力 |
3.2 科技创新路径选择——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3.2.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
3.2.2 实施“非对称”赶超策略 |
3.3 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科技体制改革 |
3.3.1 明确政府的作用与责任 |
3.3.2 完善产学研用协作机制 |
3.4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 |
3.4.1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
3.4.2 重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
第4章 新时代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的SWOT-PEST分析 |
4.1 基于优势(S)的PEST分析 |
4.1.1 地方政策支持 |
4.1.2 经济发展水平 |
4.1.3 消费结构 |
4.1.4 技术产出能力 |
4.2 基于劣势(W)的PEST分析 |
4.2.1 经济发展不平衡 |
4.2.2 知识产权保护 |
4.2.3 科技成果转化率 |
4.2.4 人才分布情况 |
4.3 基于机遇(O)的PEST分析 |
4.3.1 国家政策支持 |
4.3.2 政府科技投入 |
4.3.3 创新氛围浓厚 |
4.4 基于威胁(T)的PEST分析 |
4.4.1 区域间创新资源竞争 |
4.4.2 西方国家技术封锁 |
第5章 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建议 |
5.1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5.1.1 提升基础研究竞争力 |
5.1.2 促进创新要素流动 |
5.2 推动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
5.2.1 优化人才分布结构 |
5.2.2 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 |
5.3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
5.3.1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
5.3.2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
5.4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
5.4.1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
5.4.2 搭建科技产业融资平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10)房地产依赖度对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企业家的概念 |
2.1.2 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概念 |
2.1.3 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度量 |
2.2 文献综述 |
2.2.1 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2.2 房地产依赖度对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 |
2.2.3 影响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其他因素 |
第3章 我国房地产行业与企业家创业精神现状 |
3.1 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 |
3.2 我国企业家创业精神现状 |
第4章 理论机制 |
4.1 房地产依赖度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理论机制 |
4.2 金融发展程度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理论机制 |
4.3 集聚经济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理论机制 |
第5章 房地产依赖度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实证研究 |
5.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5.1.1 数据来源 |
5.1.2 变量选取 |
5.2 数据检验和模型设定 |
5.2.1 平稳性检验 |
5.2.2 协整检验 |
5.2.3 模型设定 |
5.3 实证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动态面板回归结果 |
5.4 模型检验 |
5.4.1 自相关检验 |
5.4.2 过度识别检验 |
第6章 调节因素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实证研究 |
6.1 变量选取与检验 |
6.1.1 金融发展程度 |
6.1.2 集聚经济 |
6.2 数据检验与模型设定 |
6.2.1 平稳性检验 |
6.2.2 模型设定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金融发展程度的调节作用 |
6.3.2 集聚经济的调节作用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发达国家的“企业家活动热”(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家培育和发展政策的演进[J]. 宋佳宁,高闯. 江西社会科学, 2021(11)
- [2]结构性改革、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J]. 郭平,胡君. 当代财经, 2021(09)
- [3]企业家精神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以制度环境为门槛[D]. 张晨. 安徽大学, 2021
- [4]营销提升产业链价值、拓展市场空间的机制研究 ——以咖啡为例[D]. Shuzi Zhong. 浙江大学, 2021
- [5]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研究[D]. 王彦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6]中国要素配置与人力资本错配效应的分行业测算分析[J]. 卓玛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7]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D]. 曹文婷. 四川大学, 2021(12)
- [8]营商制度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以中国地方行政审批改革为例[J]. 张敏.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21(06)
- [9]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理论及其广东实践方略[D]. 刘艺.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10]房地产依赖度对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研究[D]. 栗正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