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变压器外壳的新结构

浅谈小型变压器外壳的新结构

一、谈谈小型变压器外壳新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上海鉴定点[1](1972)在《低压电器湿热试验总结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为了贯彻执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落实全国计划会议的精神,狠抓产品质量,尤其是援外产品的质量是关系到支援世界革命的大事。因此,第一机械工业部于今年二月三日以(72)一机技字074号文发出了“关于加强援外热带电工产品三防试验鉴定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再次重申:“为了保证出国产品的质量,要严格执行援外出国的热带电工产品,必须经‘三防’试验鉴定合格后方能出国的规定,认真贯彻执行一机部公布的《热带电工产品标准》。”并要求全国在今年内,应分别在天津、上海、广州、沈阳、重庆等地区开展热带电工产品的“三防”

重庆电机厂[2](1967)在《谈谈小型变压器外壳新结构》文中研究说明 1.前言设计革命化运动深入开展以来,我厂职工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大学毛主席着作,突出政治,树雄心、立大志,大破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洋框框,通过三结合对我厂小变压器产品性能、结构、工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学习了上海、常州、太原等变压器厂设计革命化经验,访问和征求了部份用户(农村)的意见,决心对 ST10~75/6-10变压器产品来一次大革命,改变过去的落后面貌,跃进到全国变

上海市能源研究会[3](1991)在《我国部份省、市、地区单位的节能科技应用实例》文中提出 前言 在9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之际,上海市能源研究会收集了部份省、市、地区单位的节能经验。提供给广大节能工作同志借鉴参考。以便节能工作推向全社会,掀起群众性的节能高潮。 “八五”期间我国能源工业将继续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近期把节能放在突出位置。到199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可达11.72亿吨标准煤比1990年增加1.32亿吨,平均每年增长2.4%,其中原煤可增加1.5亿吨。发电量于1995年将达到8100亿千瓦时,比1990年增加1920亿千瓦时。“八五”计划规定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而一次能源年约增长只

杨欣荣[4](2010)在《珠江新城J1-1地块超高层综合体若干设计重点分析研究》文中认为超高层建筑是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特别在近十年间是仿如雨后春笋,迅速地出现在各大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其对解决城市人口剧增和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对树立城市形象,地段标志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同时带动了建筑产业的新一轮改革创新,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造型、新理论随之产生。它对城市生活、居住理念,城市天际线,城市风貌甚至城市规划体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正不断地改变着城市的面貌;但由于建设速度过快,目前国内的超高项目或多或少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对建筑使用及城市景观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及立面效果对其周围的城市空间,城市景观影响较大,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影响了城市和谐的天际线效果,还会对附近的活动人群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其次,因消防规范和目前结构水平的限制,超高层建筑普遍存在核心筒面积过大,内部实用率低的问题。这样容易造成大量的空间资源浪费。最后,安全疏散的问题一直是阻碍超高层发展的重大难题。由于建筑自身高度太高,增大了疏散距离和疏散时间;而且一但失火地面消防系统难以扑救。我国暂时还没有针对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规范,尤其是建筑高度超过250m的只能交由国家消防主管部门做专题研究,论证,还是比较缺乏客观性和规律性。本文以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若干重点环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珠江新城J1-1地块超高层综合体为主要案例分析;通过其自身方案的前后对比还有与邻近超高层建筑的横向对比讨论问题。本文重点探讨此超高层综合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功能空间布局,核心筒设计,外围护体系设计,还有安全疏散这一些问题,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对比的方法探求合理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同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总结和归纳出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及理论,为以后国内同类型超高层设计提供一种思路和有益的参考。

卜玉坤[5](2011)在《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英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个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科技英语的翻译研究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科技英语隐喻词汇喻义的汉译研究成为科技英语翻译的难点,备受关注。本研究在神经认知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专门用途英语和新术语学流派相关理论的框架内,通过从不同科技专业、不同形式文本、不同编写年代及不同来源渠道的多种语料中选取数量较大的科技英语隐喻词汇作为自行标注语料,自建专用语料库,使用SPSS软件从多维度多视角对多种层级对应关系进行较为系统的统计,运用描写、分析与解释相结合、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揭示并详尽梳理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隐喻词汇喻义生成方式、喻体来源、映射模式及认知构成等层面的认知规律;从认知研究这一新视角全面揭示并明确提出科技语言词汇语际翻译应“认知对等”这一新翻译理论,合理构建科技语言词汇语际翻译概念整合这一新认知翻译理论模型,系统揭示并阐释科技英语隐喻词汇喻义认知照意汉译、认知照音汉译和认知照形汉译三大系统翻译策略、23项照译分策略和38种具体照译实践方法。各章要点如下:第一章简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明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介绍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框架。第二章综述科技英语词汇、科技隐喻和科技英语词语汉译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认知视角对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的传统主流模式提出反思。第三章阐释喻义神经认知基础、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进而提出“认知对等”这一新隐喻翻译理论,构建喻义认知翻译概念整合新理论模型。第四章介绍本论文所采用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说明语料的来源与选择情况,阐述综合语料库和专业分语料库的统计分析方法。第五章首先概述认知视阈下科技隐喻词语的词性分类、喻义类属、概念隐喻分类及喻义产生模式类型,然后依据SPSS软件定量分析统计数据对科技英语隐喻词汇4个层面30种喻义来源、2个层面13种主要喻义心理运作映射模式及3个层面38种喻义认知构成类型进行实证研究和详细分析,从认知隐喻这一新视角阐释隐喻的意义构建。第六章首先探讨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然后依照“认知对等”隐喻翻译理论和认知翻译概念整合理论模型,使用SPSS软件从多层面多维度对自建专用语料库中认知喻义构成与其照意汉译策略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最后对科技英语喻义3个层面6种认知照意汉译策略及其19种具体照译方法进行详尽的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例证阐释。第七章首先简述国内外科技术语音译的历史、现状、原则及适用范围,然后依照“认知对等”隐喻翻译理论和认知翻译概念整合理论模型,使用SPSS软件从多层面多角度对自建专用语料库中认知喻义构成与其照音汉译策略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最后对科技英语喻义2个层面9种具体认知照音汉译策略进行详尽的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例证阐释。第八章首先探究科技形象思维、形象语言、形译的历史、现状、优势及原则,然后依照“认知对等”隐喻翻译理论和认知翻译概念整合理论模型,使用SPSS软件从多层面多角度对自建专用语料库中认知喻义构成与其照形汉译策略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最后对科技英语喻义2个层面7种具体认知照形汉译策略进行详尽的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例证阐释。第九章首先分析认知语境与喻义识解及其翻译策略的关系,然后阐明新的科技语言文化因素观及影响隐喻认知的主客体因素,讨论语言系统语境、语篇情景语境和情景类型语境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影响作用,进而指出语境对科技词语(尤其是专业术语)喻义翻译策略选择影响作用的特殊性。第十章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相关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具有下列九点创新之处:(1)开辟多层面认知分析新研究视角从认知视阈出发,对科技语言喻义生成及其翻译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开辟了一个科技语言喻义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同时也拓展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及应用范围。(2)搭建多元认知联系的新理论框架以大脑语言信息加工神经元系统、关系网络神经模式及词语认知习得神经模式等神经认知理论为依托,阐释概念隐喻映射理论、由此发展起来的概念整合理论及二者的相容互补性,使概念隐喻映射与整合具有了大脑神经网络系统的物化形式,有助于加深对隐喻认知机制的认识,有助于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3)引入多维度定量分析新研究方法以往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大多通过内省法、定性研究、文献译例或个人翻译经验来说明科技英语汉译的相关问题。本文重点引入了科技英语汉译定量系统研究新方法,从横跨40年的多种专业词典和语篇中选取语料,自建专用语料库,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多视角多维度多层级多种对应关系的定量研究、定性分析和例证阐释。这为科技语言及其翻译研究引入了一种更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研究结论更真实可靠,更具有说服力。(4)提出认知对等新翻译理论明确提出科技隐喻术语翻译策略及方法的选择依据是源语与目的语隐喻词汇喻体与本体意义映射对等的相似度,其翻译原则是实现认知对等。(5)构建概念整合新认知翻译理论模型突破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的传统主流研究模式,依据神经认知、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等认知语言学理论,构建了喻义认知翻译概念整合新理论模型。(6)设置喻义认知研究新分析模式使用计算机软件和语料库从认知视角深入分析科技英语喻义生成方式、喻体来源、映射模式及认知构成等层面的认知规律。(7)阐释科技英语喻义照译新策略系统运用层级概念,从源语与目的语语言含义特征、语音特征和形象特征这三方面与认知理解的联系入手,通过系统的定量分析、定性研究与例证阐释,揭示科技英语喻义翻译的内在规律,阐释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认知照音、认知照形三大系统汉译实践策略。(8)阐明科技语言新文化因素观认为影响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是动态的,其变化趋势是差异日益缩小。由于共识性文化的存在,融合性文化的形成和专业性文化的相通,文化因素对于科技语言翻译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9)修正认知隐喻学和理性逻辑主义的科技语言观本文的定量研究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各类科技专业词典中的隐喻词汇平均比例为23%,最少的为9.17%,最高为49.8%;在各类科技专业语篇中的隐喻词汇平均比例约为8.71%。这远远低于M. Black“语言基本是隐喻的”和G.Lakoff“日常语言70%是隐喻的”论断,这对其“科学思维越是抽象,越需要隐喻思维,越需要用隐喻语言表达,隐喻出现的频率越高”的观点提出了反证。因此对科技语言采取认知隐喻学与理性逻辑主义哲学的折中语言观,可能更为客观合理。本研究的应用价值有:(1)为科技语言研究、喻义分析及科技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引入了心理认知机制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开辟了新研究领域。这有助于促进翻译学、术语学、词典学和专门用途英语研究与认知科学的有机结合。(2)为科技英语词语汉译实践提供新的指导理论、原则、策略、方法和技巧。这有助于我们对科技翻译的本质、标准、过程和策略进行新的思考,有助于从词语、语句、语段、语篇、功能等各层面各维度对科技英语及其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3)为科技英语术语翻译及汉语术语定名提供新的理论、原则及方案,对术语学研究具有启示作用。(4)为科技英语单语/双语词典的编写提供新的思考、原则和方法,应运用科技词语的认知理据、认知对等和概念整合等认知规律指导单语/双语科技词典的编纂,使词典对语料的处理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与习得,有助于科技语言学习者对科技词语意义的理解与推导,帮助学习者优化学习策略。(5)对改进科技英语教学及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有新的启发。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系统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邢媛[6](2017)在《高原地区电子设备质量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设备在寿命期内的使用状态均会受到气候的作用。这些环境的各种方式作用下必然会使电子设备的材料和结构受到腐蚀或破坏,产品性能劣化和功能失常。电子设备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是在寿命期遇到的各种环境时是否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环境适应性是产品在寿命期内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性能和不被破坏的能力,是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本论文以我国气压低,气候寒冷,太阳辐射强等严酷气候特征的典型高原地区所使用的电子设备为对象,收集高原气候环境特征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搭建高原用电子设备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并使用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确定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及指标体系的权重,总结出高原用电子设备质量管理关键要素,即低气压、低温、强太阳辐射、雷击和静电,最终归纳分析这几个气候环境因子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效应;提出X厂电子设备在高原气候环境下质量改进对策,按照PDSA循环法探讨如何具体实施高原用电子设备质量管理过程,并通过人、料、法这三个方面对实施效果进行相应的验证。总而言之,本论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质量管理的工具对高原用电子设备的质量改进进行调研和分析,在产品设计、管理、生产和维护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从而提升我国高原用电子设备环境适应性能力。

廖祖伟[7](2008)在《钢板—支撑钢筋—聚氨酯复合材料结构的性能及其在地下防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根据国际研究动态,随着新材料和新结构不断地涌现与应用,针对我国未来防护工程建设(特别是高原高寒地区)对适应环境条件的新材料与新结构的迫切需要,研究和开发了钢板-支撑钢筋-聚氨酯泡沫三种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结构,通过系统的抗静载、动载力学性能试验、野外化爆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性能,提出了简化力学分析模型,同时研究了用该种复合材料结构制成的箱型浅埋工事在化爆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而讨论了具体设计和应用施工的方法步骤,为这种结构材料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基础。根据新材料的研究应用,提出钢板-支撑钢筋-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复合成型工艺。复合结构在构造上采用上、下钢面板之间设置抗剪支撑钢筋,然后再与聚氨酯泡沫复合成型,使其抗剪、抗变形的能力大大提高,通过试验并和以往的夹层结构相比表明这种结构具有比承载能力高、延性和吸能特性好、抗爆能力强等特点。用数值模拟手段揭示了:不同受力状态下钢板-支撑钢筋结构的受力特性;钢板与支撑钢筋的相对刚度(或相对用量)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与结构轴向平行的彼此相邻两排钢筋的节间交叉排列与不交叉排列对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研究表明,钢筋充当压杆的作用,骨架结构的压屈是由于钢筋的失稳造成的;钢面板对钢筋起约束作用,这种作用影响着各钢筋临界压屈荷载以及平均轴向应力的分布情况。钢筋的节间距离s减小,压屈荷载增大,结构的临界压屈荷载也增大。钢板与钢筋的用量或相对刚度必须满足一个合理的关系。根据压杆与薄平板的稳定理论,分别推导了两种模型条件下骨架结构受剪临界荷载的计算公式。通过聚氨酯泡沫外包金属约束的原理性试验,研究了夹芯泡沫与外包薄金属层的相互作用,试验表明夹芯复合结构由于充填的聚氨酯对支撑钢筋和钢板产生约束作用,防止钢筋与钢板过早地屈曲,其承载及变形能力都要比骨架结构大得多;聚氨酯不但在受载前期能防止钢筋与钢板过早地屈曲,在后期仍能限制其进一步变形,使得夹芯复合结构在受载后期仍有较高的残余承载力。野外抗爆试验表明,复合材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能够经受住多次重复爆炸破坏而不丧失使用功能。复合材料结构可出现三塑性铰破坏机构和四塑性铰机动破坏机构两种破坏形态,试验结果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复合材料结构抗爆分析方法的试验依据;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在相同爆深下,复合材料结构比粘钢混凝土板、混凝土板所承受的应力强度小,充分说明复合材料结构有良好的抗爆性能。通过正交各向异性厚板理论,提出了分析复合材料结构抗爆特性的简化方法,建立了分析模型,推导了刚度常数,建立了内力的基本方程,为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结构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基于一维平面波理论,提出应用梁式模型来分析复合材料结构组合成的浅埋地下箱体工事的受力,将地下箱体结构的顶板视作两端简支在弹性地基上的埋设梁,略去底板结构变形对顶板内力的影响,将梁离散为若干有限厚梁元(位移分量为垂直位移w、截面转角β、水平位移u),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影响,进行几何非线性计算。这一模型既考虑了箱体的整体运动,又考虑了顶板的挠曲变形,能有效且简便地对浅埋复合材料结构箱体进行受力计算。对复合材料装配式野战工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工事应用设计需要根据战术技术要求来定,浅埋装配式野战工事往往顶板是最先破坏的部位,提出以梁的形式来计算和核算顶板,对于侧墙则以偏心受压构件来计算。工事的连接主要考虑搭接和串接紧固螺杆连接两种形式结合来完成,构件之间通过连接相互协同工作,充分发挥构件整体的变形能力。提出了复合材料装配式野战工事的施工技术要求。开挖平底坑是工事构筑的关键,快速开挖平底坑有机械和爆破开挖两种方法,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依据试验提供了爆破开挖平底坑的有关方案数据,简要介绍了工事的安装,为工事的具体应用提供了方法依据。

马海玉[8](2008)在《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的矿山斜井绞车控制系统主要采用TKD-A系统,其组成主要为继电器、接触器等有触点器件,系统可靠性差且硬件复杂。TKD-A系统采用的是交流电机转子串电阻调速方式,其速度控制不够平滑,而且在减速阶段和重物下放时需要切断电机主回路,用动力制动来使电动机按照设计曲线减速。另外,绞车司机无法看到巷道现场的实时直观情况,全凭仪表的指示和经验操作,会发生超过停车位置停车或不到停车位置停车等情况,乘车人员是否上下完毕,岔机是否板到位亦不知晓。为适应矿山斜井绞车控制系统自动化和高性能运行的需求,作者对云南某公司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改造包括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现场控制软件的开发与实现、上位机监控软件的开发与实现和视频监控系统。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原系统设计保留的控制结构、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频器、制动电阻、旋转编码器、传感器、互感器等几方面的设计计算;现场控制软件的开发与实现主要是可编程序控制器对牵引系统的控制,它包括对电动机定子,转子回路,变频器、编码器、液压站、安全保护回路、故障报警、动力制动、调绳控制回路、接触器控制回路、润滑油泵电动机回路等的控制;上位机监控软件的开发与实现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在windows支持多线程、多任务的良好能力下利用Visual C++6.0进行设计,通过上位工控机与PLC的通信,使操作人员对上位工控机监控界面中按钮的操作即可实现对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的简单控制;视频监控系统采用VC-827D摄像机接收视频信号,通过与同轴电缆、VT-1010A型无源视频传输器(距离超过300米时,先串接VR-2000型有源视频传输器,再串接无源视频传输器)双绞线、电源线以及电源的连接,视频传输器的另一端通过同轴电缆与视频采集卡、上位工控机连接,最后将视频信号传送到上位机中,操作人员根据图像对现场实施监控。本文对矿山斜井的牵引系统进行简单的讲述,并给出方案设计的原因以及相应内容的阐述。对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的组成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相应设备、元件的选择以及其依据进行详细的论述。同时重点阐述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现场控制软件的开发与实现、上位机监控软件的开发与实现和视频监控系统的目的和作用,并对他们之间的通信进行详细的说明,最后得出本课题的结论和不足,并给出展望。

黄晓月[9](2007)在《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文中指出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是这个时代普遍面临的问题,今天正在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对比过去的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城市建设方式,保护与更新改造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体现人文精神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可以减少材料与能源消耗,减少城市垃圾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本文从历史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建构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分析体系,以废旧工业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研究现状的不足,结合实例,从废旧工业建筑的现状以及保护与更新改造的背景及发展趋势入手,对废旧工业建筑等相关概念、意义等进行论述;回顾废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的研究历史,了解现有与废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相关的国际组织、纲领性文件,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废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的实例分析、借鉴,比较国内外废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的背景条件、动力机制、实践内容和发展趋势,分析概括国内废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现状与不足;在归纳总结废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研究废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的设计方法,认为创造出优秀的废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的案例离不开设计师的创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废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的相关技术,认为成功的改造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只有将先进的技术、材料应用于改造设计中才能保证废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的目标得以实现;重点分析研究在废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中的节能策略,提出节能改造的三大方面,并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旨在对有效地指导当今废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改造实践,并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梁运文[10](2005)在《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研究 ——基于战略演化和制度动态变迁的视角》文中认为20世纪70~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中出现了一个独特而有趣的现象,即: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中,美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反差态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美国新经济的繁荣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分别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把交椅的美国经济和日本经济,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研究的重点,而1970~2000年日美经济动态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彼消此长独特态势,更是各方探讨研究的焦点。 对此,本文通过分别对美国与日本产业竞争力在20世纪70~90年代动态变迁趋势的研究,再对20世纪70~90年代日美产业竞争力进行动态比较,结果发现一个与20世纪70~90年代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相同步的反差现象,即日美产业竞争力变迁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里,亦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有趣现象:1970~1985年间,美国产业竞争力不断衰退,滑向低谷,而同期日本产业竞争力则蒸蒸日上,趋向巅峰;1985~2000年间,日美产业竞争力态势则出现惊天大逆转,美国产业竞争力“风光无限好”,日本产业竞争力则承受“失去的10年”之痛苦。由于宏观经济伺题的根源在于微观经济,因此,本文认为,日美宏观经济在20世纪70~90年代出现的彼长此消的巨大反差态势,其根源在于微观经济中日美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变迁;同时又由于企业竞争优势根源于产业竞争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产业,不可能孕育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故此,本文把日美经济发展态势巨大反差现象“幕后”驱动力的本质,归结为日美两国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作者认为,正是日本与美国产业竞争力的彼长此消导致了日美宏观经济在20世纪70~90年代发展态势的巨大反差。 把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现象的驱动力归结为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必然存在三个需要加以研究的逻辑问题。本文认为,唯有完满地解答了这三个问题,方能对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做出全面的解释并揭示其中的规律。这三个必然的逻辑问题分别是: 问题1:产业竞争力产生的因果传导链是什么?构建这样一条产业竞争力产生的因果链,是探寻20世纪70~90年代日美产业竞争力此消彼长态势规律的基础。 问题2:产业竞争力从强盛到衰退的变迁机制是什么?对于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现象而言,其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解释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是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现象研究的根本核心所在。探讨产业竞争力从强盛到衰退的动态变迁机制是探寻20世纪70~90年代日美产业竞争力此消彼长态势规律的关键所在。 问题3:保证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路径平滑化,以获取可持续国家竞争力为目标的战略模式是什么?作为问题1和问题2的逻辑延伸,鉴于20世纪70~90年代日美经济

二、谈谈小型变压器外壳新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小型变压器外壳新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4)珠江新城J1-1地块超高层综合体若干设计重点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基本定义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外超高层建筑建设现状
        1.2.2 国内超高层建筑建设现状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主要内容
        1.5.3 研究框架
    1.6 项目简介
第二章 功能空间设计分析
    2.1 场地规划布局分析
        2.1.1 各入口定位及流线安排
        2.1.2 消防车行路线
        2.1.3 商业广场
        2.1.4 突出地面的风口处理
        2.1.5 场地竖向设计
        2.1.6 场地内现有设备的处理
    2.2 地下功能空间设计
        2.2.1 总体布局
        2.2.2 设备区的布置
        2.2.3 车库设计
        2.2.4 地铁设施的影响
        2.2.5 其他因素的影响
    2.3 地上功能空间设计
        2.3.1 总体功能分配
        2.3.2 大堂定位分析
        2.3.3 避难层设备区设计
    2.4 结构与设备的影响
        2.4.1 结构设计对建筑的影响
        2.4.2 设备系统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心筒设计分析
    3.1 垂直交通分析
        3.1.1 电梯设计主要技术参数
        3.1.2 电梯分区,兼用
        3.1.3 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3.1.4 其他形式的垂直交通工具
    3.2 核心筒内部设计
        3.2.1 设备房与管井
        3.2.2 交通面积与流线
        3.2.3 需要注意的问题
        3.2.4 西塔核心筒设计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围护体系分析
    4.1 天际线分析
        4.1.1 J1-1项目与周边环境关系
    4.2 幕墙设计分析
        4.2.1 幕墙材料对外观的影响
        4.2.2 幕墙细部分析
    4.3 节能设计分析
        4.3.1 节能控制要点
        4.3.2 幕墙节能措施
        4.3.3 案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火与安全疏散分析
    5.1 超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
        5.1.1 发生火灾的诱因
        5.1.2 超高层建筑特有消防问题
        5.1.3 规范局限性
    5.2 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主要环节
        5.2.1 消防登高面
        5.2.2 防火分区的划分
        5.2.3 安全疏散
        5.2.4 避难层设计
        5.2.5 幕墙防火
        5.2.6 钢结构防火
    5.3 具体节点处理分析
        5.3.1 地下消防泵房问题
        5.3.2 两个防火分区共用前室
        5.3.3 电梯的防火封堵设计
        5.3.4 疏散楼梯的门宽问题
        5.3.5 两个防火分区间的窗洞最小距离为2米
        5.3.6 避难层中的设备区与避难区的复杂关系
        5.3.7 关于专家论证会
    5.4 外墙保温材料的思考
        5.4.1 有机保温材料的危险性
        5.4.2 节能与防火的平衡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表格清单
2 图示清单
3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来源标注标记集
4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映射心理运作模式标注标记集
5 科技英语隐喻词汇构成分类标注标记集
6 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策略及方法标注标记集
7 语料库译例代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及问题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文献研究概观
    2.1 科技英语词汇研究
        2.1.1 ESP 概述
        2.1.2 EST 概述
        2.1.3 EST 词汇相关研究
        2.1.3.1 定义
        2.1.3.2 传统语言学的研究
        2.1.3.3 功能主义的研究
        2.1.3.4 认知词汇学
    2.2 科技隐喻研究
        2.2.1 修辞隐喻
        2.2.1.1 替代论
        2.2.1.2 比较论
        2.2.1.3 互动论
        2.2.2 认知隐喻
        2.2.2.1 创新理论
        2.2.2.2 概念隐喻映射理论
        2.2.2.3 概念整合理论
        2.2.2.4 思维模型理论
        2.2.3 科技隐喻的遮蔽
        2.2.4 科技隐喻的本质
        2.2.5 科技隐喻的特征
        2.2.6 科技隐喻的功能
        2.2.6.1 科技隐喻的认识论功能
        2.2.6.2 科技隐喻的方法论功能
    2.3 科技英语词语汉译相关研究
        2.3.1 科技英语汉译历史
        2.3.1.1 科技英语汉译的产生
        2.3.1.2 科技英语汉译的发展
        2.3.1.3 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英语汉译发展
        2.3.2 国内科技英语词语汉译研究的传统主流模式
        2.3.2.1 深受传统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2.3.2.2 强调文化差异因素对语言翻译的作用
        2.3.2.3 突出归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
        2.3.2.4 注重词语符号表层结构转换的翻译策略
        2.3.2.5 提倡转换喻体和去隐喻化的翻译方法
        2.3.3 国外科技词语翻译相关研究
        2.3.3.1 国外科技词语主要依托功能翻译理论
        2.3.3.2 新术语学流派理论对科技词语翻译的影响
        2.3.3.3 国外科技词语翻译策略
        2.3.4 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反思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喻义神经认知基础
        3.1.1 语言信息系统
        3.1.2 大脑信息加工记忆
        3.1.3 关系网络模式
        3.1.4 词语认知与习得模式
    3.2 概念隐喻理论
        3.2.1 “概念隐喻”的含义
        3.2.2 概念隐喻的机制
        3.2.3 概念隐喻的基本观点
        3.2.4 概念隐喻的分类
        3.2.5 隐喻认知理论的哲学基础
        3.2.6 概念隐喻的特点
        3.2.7 隐喻映射的特征
    3.3 概念整合理论
        3.3.1 心理空间理论
        3.3.1.1 基本概念
        3.3.1.2 可及原则
        3.3.1.3 认知联系
        3.3.2 概念整合理论
        3.3.2.1 基本概念整合网络模型
        3.3.2.2 概念整合优化原则
        3.3.2.3 概念整合网络类型
        3.3.2.4 概念整合映射类别
        3.3.2.5 概念整合的层创结构
        3.3.3 概念隐喻与概念整合理论相容互补性
    3.4 隐喻认知对等翻译的概念整合理论模型
        3.4.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3.4.1.1 语言翻译的体验性
        3.4.1.2 语言翻译的互动性
        3.4.1.3 语言翻译的创造性
        3.4.2 相关研究理论模型
        3.4.3 隐喻认知对等翻译的概念整合理论模型建构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语料
    4.1 定性分析方法与语料
        4.1.1 方法
        4.1.2 例证语料
    4.2 定量研究
        4.2.1 统计语料的来源与选择
        4.2.2 语料统计说明
        4.2.2.1 科技英语喻义统计分析说明
        4.2.2.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照音、照形汉译策略统计分析说明
        4.2.3 语料统计分析
        4.2.3.1 综合语料库统计分析
        4.2.3.2 专业分语料库统计分析
第五章 科技英语喻义分析
    5.1 科技隐喻词语的类型
        5.1.1 词性分类
        5.1.1.1 静态隐喻
        5.1.1.2 动态隐喻
        5.1.2 喻义类属
        5.1.2.1 规约性隐喻
        5.1.2.2 创新性隐喻
        5.1.3 概念隐喻
        5.1.4 词汇隐喻产生模式
    5.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定量分析参数的定义
        5.2.1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来源的定义
        5.2.2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映射心理运作模式的定义
        5.2.3 科技英语词汇喻义认知构成类型分类的定义
    5.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构成方式及类型分析
        5.3.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构成方式及类型比例统计数据分析
        5.3.1.1 隐喻词汇喻义来源(Y)
        5.3.1.2 词汇喻义映射心理运作模式(S)
        5.3.1.3 科技英语隐喻词汇认知构成类型分类(Z)
        5.3.1.4 篇章语料库部分专业性科技英语词汇喻义比例分析
        5.3.2 词汇喻义来源定性分析
        5.3.2.1 人
        5.3.2.2 动植物
        5.3.2.3 日常词汇
        5.3.2.4 用熟悉词语隐喻陌生科技词语
        5.3.2.5 转喻
        5.3.2.6 典故
        5.3.2.7 创新
        5.3.3 词汇喻义映射心理运作模式
        5.3.3.1 利用物理相似性实现喻义映射
        5.3.3.2 利用心理相似性实现喻义映射
        5.3.3.3 利用意向相似性实现喻义映射
        5.3.4 科技英语隐喻词汇认知构成类型分类
        5.3.4.1 单纯隐喻词
        5.3.4.2 复合隐喻词
        5.3.4.3 派生隐喻词
        5.3.4.4 拼缀隐喻词
        5.3.4.5 截短隐喻词
        5.3.4.6 缩略隐喻词
        5.3.4.7 类比隐喻词
        5.3.4.8 译借隐喻词
        5.3.4.9 逻辑隐喻词组
        5.3.4.10 语法隐喻词组
第六章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
    6.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研究
        6.1.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理论依据
        6.1.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优势
        6.1.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思路及原则
        6.1.4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条件、范围及种类
    6.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定义
    6.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分析
        6.3.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量化分析
        6.3.1.1 专业词典语料库数据分析
        6.3.1.2 篇章语料库数据分析
        6.3.2 完全对应照意汉译策略
        6.3.2.1 对等照意汉译法
        6.3.2.2 移植照意汉译法
        6.3.2.3 完全形象模拟照意汉译法
        6.3.2.4 仿真照意汉译法
        6.3.3 基本对应照意汉译策略
        6.3.3.1 调整性照意汉译法
        6.3.3.2 转换性照意汉译法
        6.3.4 部分对应照意汉译策略
        6.3.4.1 部分代换照意汉译法
        6.3.4.2 部分解释照意汉译法
        6.3.4.3 部分凸显照意汉译法
        6.3.4.4 部分补充照意汉译法
        6.3.4.5 部分省略照意汉译法
        6.3.5 类比照意汉译策略
        6.3.5.1 近似类比照意汉译法
        6.3.5.2 反义类比照意汉译法
        6.3.5.3 形状类比照意汉译法
        6.3.5.4 功能类比照意汉译法
        6.3.5.5 关系类比照意汉译法
        6.3.6 缩略词语还原照意汉译策略
        6.3.7 词组合成术语照意汉译策略
        6.3.7.1 逻辑词组照意汉译法
        6.3.7.2 语法隐喻词组照意汉译法
第七章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
    7.1 国内外科技术语音译历史、现状及研究
        7.1.1 音译的历史与现状
        7.1.2 音译的优势
        7.1.3 音译的原则
        7.1.4 音译的适用范围
    7.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的定义
    7.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分析
        7.3.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数据分析
        7.3.1.1 专业词典语料库数据分析
        7.3.1.2 篇章语料库数据分析
        7.3.2 完全照音译策略
        7.3.3 补音照音译策略
        7.3.4 省音照音译策略
        7.3.5 照意+照音译策略
        7.3.6 照形+照音译策略
        7.3.7 照形+照意+照音译策略
        7.3.8 补意+照音译策略
        7.3.9 修整音译策略
        7.3.10 注释性音译策略
第八章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
    8.1 科技形象思维与形象语言
        8.1.1 形象思维与概念认知
        8.1.2 形译的优势
        8.1.3 形译的原则
    8.2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的定义
    8.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分析
        8.3.1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数据分析
        8.3.1.1 专业词典语料库数据分析
        8.3.1.2 语篇语料库数据分析
        8.3.2 全部照形译策略
        8.3.3 部分照形译策略
        8.3.4 替换照形译策略
        8.3.5 理据阐释性照形译策略
        8.3.6 形象思维模式的照形译策略
        8.3.7 照意+照形译策略
        8.3.8 人工语言喻义照形译策略
第九章 认知语境对喻义认知照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9.1 认知语境与隐喻
        9.1.1 认知语境的动态功能
        9.1.2 认知语境与喻义翻译策略
    9.2 认知语境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选择影响的分析
        9.2.1 语言系统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作用
        9.2.1.1 语言结构语境的作用
        9.2.1.2 句子语境的作用
        9.2.2 语篇语境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作用
        9.2.2.1 语段语境的作用
        9.2.2.2 语篇语境的作用
        9.2.2.3 文体特征的作用
        9.2.2.4 文本功能的作用
        9.2.3 非语言语境对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作用
        9.2.3.1 情景语境(语域)的作用
        9.2.3.2 文化语境的作用
    9.3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的理据分析
        9.3.1 照译翻译策略连续统关系及多维联系关系阐释
        9.3.2 认知照意汉译策略的理据
第十章 结论
    10.1 研究发现
    10.2 研究的理论价值
    10.3 研究的应用价值
    10.4 研究的局限性
    10.5 相关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科技英语喻义词汇构成方式及类型比例统计
    附录B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意汉译策略比例统计
    附录C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音汉译策略比例统计
    附录D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形汉译策略比例统计
    附录E 科技英语喻义认知照译策略比例统计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课题情况

(6)高原地区电子设备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质量管理概述
        1.2.2 质量管理评估体系研究
        1.2.3 环境适应性技术
        1.2.4 国内外研究情况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高原环境气候特征数据收集与调研
    2.1 高原地区环境特征数据搜集与分析
        2.1.1 高原地区气候环境特点
        2.1.2 拉萨试验站环境因子监测及分析
    2.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搭建电子设备在高原地区的质量评价体系
    3.1 层次分析法的引入
        3.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3.1.2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3.2 质量指标体系搭建
        3.2.1 确定质量体系的目标层
        3.2.2 确定质量体系的准则层
        3.2.3 确定质量体系的指标
    3.3 高原用电子设备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3.4 高原用电子设备质量管理关键要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X厂高原用电子设备的质量改进措施
    4.1 X厂高原用电子设备及故障情况介绍
    4.2 人事管理改进措施
    4.3 物料管理改进措施
    4.4 试验方案过程改进
    4.5 生产工序改进
    4.6 按PDSA循环法实施X厂高原用电子设备质量管理过程
    4.7 X厂电子设备在高原地区质量改进效果验证
        4.7.1 人员管理改进效果
        4.7.2 基础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效果
        4.7.3 高原气候环境因子对X厂电子设备影响的改进效果
    4.8 本章小结
结论
    1、论文总结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高原用电子设备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筛选调查表
    附录 2:高原用电子设备质量体系综合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钢板—支撑钢筋—聚氨酯复合材料结构的性能及其在地下防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应用于地下浅埋工事的材料及结构研究现状
        1.3.1 材料研究现状
        1.3.2 野战防护工事的复合材料结构形式现状
        1.3.3 野战防护工事的研究现状
        1.3.4 野战防护工事结构形式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展望
    1.5 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目标
        1.5.2 课题研究内容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第2章 钢板-支撑钢筋-聚氨酯复合材料结构
    2.1 引言
    2.2 复合材料的选材
    2.3 复合材料结构的研究定位
    2.4 复合材料结构的构造及成型工艺
    2.5 小结
第3章 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材性分析
    3.1 引言
    3.2 聚氨酯泡沫材料抗静载力学性能
        3.2.1 抗压力学性能
        3.2.2 抗拉强度
        3.2.3 材料拉、压性能的比较及其吸能特性分析
        3.2.4 材料弯曲性能
    3.3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在使用环境中的性能研究
        3.3.1 材料的热导率
        3.3.2 材料的徐变
        3.3.3 温度对材料压缩性的影响
        3.3.4 含水量对压缩性能的影响
        3.3.5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耐久性分析
        3.3.6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阻燃性研究
    3.4 小结
第4章 钢板—钢筋骨架结构的力学分析及钢筋钢板用量比研究
    4.1 引言
    4.2 钢板支撑钢筋骨架结构沿厚度方向的受压分析
        4.2.1 引言
        4.2.2 计算模型参数及有限元网格
        4.2.3 计算结果
        4.2.4 计算结果分析
        4.2.5 结论
    4.3 钢板支撑钢筋骨架结构受剪计算分析
        4.3.1 计算模型与参数
        4.3.2 主要计算结果
        4.3.3 结构受剪临界荷载计算公式的推导
        4.3.4 结论
    4.4 支撑钢筋骨架结构与箍筋骨架结构受弯性能的比较分析
        4.4.1 引言
        4.4.2 计算模型与参数
        4.4.3 配箍筋骨架结构
        4.4.4 主要计算结果
        4.4.5 计算结果分析
        4.4.6 结论分析
    4.5 支撑钢筋节间交叉与不交叉排列时骨架结构的受力性能比较
        4.5.1 引言
        4.5.2 计算模型与有限元网格
        4.5.3 主要计算结果及分析
        4.5.4 结论
    4.6 内置支撑钢筋与钢面板相对用量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
        4.6.1 引言
        4.6.2 钢板厚度与钢筋直径对复合结构受剪作用的影响
        4.6.3 不同钢板厚度与不同钢筋直径对骨架结构受弯性能的影响
        4.6.4 结构钢板与钢筋用量比的近似计算
    4.7 小结
第5章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试验研究与分析
    5.1 引言
    5.2 金属薄壁筒充填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
        5.2.1 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
        5.2.2 试验目的
        5.2.3 验结果及其分析
        5.2.4 小结
    5.3 复合材料结构的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5.3.1 引言
        5.3.2 试验内容与试件
        5.3.3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5.3.4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5.3.5 分析结论
    5.4 复合材料结构与未充填结构受弯性能的有限元比较
        5.4.1 引言
        5.4.2 复合材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5.4.3 主要计算结果
        5.4.4 计算结果分析
        5.4.5 结论
    5.5 小结
第6章 复合材料结构的抗爆特性试验研究及分析
    6.1 引言
    6.2 试验方法
    6.3 试验目的
    6.4 试验的测量
        6.4.1 测点的布置
        6.4.2 测量系统
    6.5 试验结果
        6.5.1 力学参数测量结果
        6.5.2 结构变形和破坏的宏观描述
    6.6 复合材料结构的抗爆特性数值分析
        6.6.1 引言
        6.6.2 一般介绍
        6.6.3 材料本构模型
        6.6.4 计算结果分析
        6.6.5 结论
    6.7 小结
第7章 复合材料结构的简化力学分析模型
    7.1 引言
    7.2 简化力学模型
        7.2.1 简化模型的基本假想
        7.2.2 弹性刚度常数确定
        7.2.3 正交各向异性板基本方程
        7.2.4 静力作用下解析解与有限元法解的比较
    7.3 结构参数的讨论
        7.3.1 前言
        7.3.2 关于钢筋支撑的讨论
        7.3.3 关于硬质聚氨酯作用的讨论
        7.3.4 关于横向刚度的讨论
        7.3.5 结论
    7.4 小结
第8章 复合材料构件用作浅埋野战工事顶板的受力分析
    8.1 引言
    8.2 工事计算特点
        8.2.1 荷载作用形式的特殊性
        8.2.2 浅埋复土的特点
        8.2.3 结构材料性能的特殊性
    8.3 计算模型
        8.3.1 工事结构静、动载试验研究
        8.3.2 计算模型的提出
    8.4 梁式模型的有限元计算公式
        8.4.1 引言
        8.4.2 单元离散及位移插值函数
        8.4.3 几何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
        8.4.4 应力-应变关系
        8.4.5 单元节点荷载
        8.4.6 有限元系统平衡方程
        8.4.7 结构线性动力平衡方程
        8.4.8 结构非线性动力平衡方程
    8.5 算例
        8.5.1 结构及介质物理参数
        8.5.2 荷载计算
        8.5.3 单元节点荷载计算
        8.5.4 有限元模型
        8.5.5 计算结果
    8.6 小结
第9章 复合材料装配式野战工事设计
    9.1 引言
    9.2 工事设计的依据
    9.3 工事设计的主要步骤
    9.4 基本构件设计
    9.5 工事结构设计
        9.5.1 荷载计算
        9.5.2 复合材料的计算方法
        9.5.3 矩形框架计算
        9.5.4 工事连接设计
    9.6 小结
第10章 工事的应用施工
    10.1 引言
    10.2 工事构筑的一般程序
        10.2.1 工程勘察
        10.2.2 确定作业方法、作业器材
        10.2.3 明确开挖要求
        10.2.4 做好开挖准备工作
        10.2.5 开挖平底坑
        10.2.6 构筑工事
    10.3 装配式野战工事的构筑
        10.3.1 构筑要求
        10.3.2 快速开挖平底坑
    10.4 工事安装
        10.4.1 安装的一般程序
        10.4.2 安装作业
    10.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3.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矿山牵引系统的基本理论
    2.1 概述
        2.1.1 矿山牵引系统的组成
        2.1.2 矿山牵引系统的分类
        2.1.3 矿山斜井绞车系统的组成
    2.2 矿山牵引系统的核心技术
    2.3 矿山牵引系统的技术水平的提高
    2.4 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的组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分析
    3.2 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3.3 1024#斜井原系统设计保留的控制结构
        3.3.1 绞车机械结构
        3.3.2 液压站
        3.3.3 安全回路
        3.3.4 调绳闭锁回路
        3.3.5 动力制动控制回路
        3.3.6 辅助回路
        3.3.7 测速发电机
    3.4 可编程序控制器
        3.4.1 S7-200的CPU模块
        3.4.2 CPU的主要特点
        3.4.3 存储系统
        3.4.4 输入/输出扩展
        3.4.5 CPU及I/O模块的选择
    3.5 编码器
        3.5.1 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3.5.2 编码器的分类
        3.5.3 编码器的选择
        3.5.4 编码器的计算
    3.6 变频器
        3.6.1 变频调速系统中升速功能
        3.6.2 变频调速系统中降速功能
        3.6.3 调速传动的运动方程式
        3.6.4 交流感应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3.6.5 变频器的三种控制方式
        3.6.6 变频器种类的选择
        3.6.7 变频器容量的选择
        3.6.8 变频器的选择
    3.7 制动电阻
    3.8 位置检测元件
    3.9 压力传感器
        3.9.1 传感器的分类
        3.9.2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3.10 电流互感器
        3.10.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条件
        3.10.2 电流互感器的选型
    3.11 电压互感器
        3.11.1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条件
        3.11.2 电压互感器的选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控制软件的开发与实现
    4.1 编程软件
        4.1.1 编程软件的项目组成
        4.1.2 程序的编写
    4.2 S7-200仿真软件
        4.2.1 硬件设置
        4.2.2 下载程序
    4.3 PLC控制系统
    4.4 PLC的连接
    4.5 PLC与变频器的连接
    4.6 PLC控制流程
    4.7 PLC控制主程序
    4.8 高速计数器
        4.8.1 高速计数器介绍
        4.8.2 高速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4.8.3 高速计数器测实际速度的设计步骤
    4.9 PLC与Visual C++的通信
        4.9.1 通讯指令
        4.9.2 自由端口模式
        4.9.3 通讯主控程序
    4.10 A/D转换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位机监控软件的开发与实现
    5.1 概述
    5.2 开发
        5.2.1 设置视频图像模块
        5.2.2 设置通信模块
        5.2.3 设置启停监控模块
        5.2.4 设置安全回路模块
        5.2.5 设置故障报警模块
        5.2.6 设置时间显示模块
        5.2.7 设置文字显示模块
    5.3 实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视频监控系统
    6.1 概述
    6.2 工作原理
    6.3 设计方案
    6.4 现场设备的选择
        6.4.1 通信介质
        6.4.2 摄像机
        6.4.3 视频压缩卡
        6.4.4 电源
        6.4.5 视频传输器
        6.4.6 上位工控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分析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相关概念
        1-3-1 工业建筑
        1-3-2 废旧工业建筑
        1-3-3 工业遗产
        1-3-4 保护
        1-3-5 更新改造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国内外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概况
    §2-1 国外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概况
        2-1-1 国外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发展情况
        2-1-2 国外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成功经验
    §2-2 中国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概况
        2-2-1 中国废旧工业建筑的产生
        2-2-2 中国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价值
        2-2-3 中国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发展情况
        2-2-4 目前中国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设计方法
    §3-1 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设计基本原则
        3-1-1 保持建筑真实性的原则
        3-1-2 延续历史文脉的原则
        3-1-3 尊重原有建筑的原则
        3-1-4 改造的人性化原则
        3-1-5 保护建筑里面生活的原则
        3-1-6 更新改造与保护同时进行的原则
    §3-2 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方式
        3-2-1“拆”
        3-2-2 内部空间结构的改变
        3-2-3“因地制宜”的利用外部空间
    §3-3 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3-3-1 功能的置换与重构
        3-3-2 新与旧的融合
        3-3-3 与周围环境的整合
        3-3-4 保护住建筑的历史
        3-3-5 LOFT 风格与工业建筑再生
        3-3-6“特异型”工业建筑的特殊处理
    §3-4 调研实例分析
第四章 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相关技术分析
    §4-1 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技术基本内容
        4-1-1 工程检测
        4-1-2 修复
        4-1-3 置换
        4-1-4 添加
    §4-2 修复残缺的技术设计
        4-2-1 不受力构部件的修复
        4-2-2 受力部位的加固
    §4-3 构部件置换的技术设计
        4-3-1 构部件置换的形式
        4-3-2 构部件置换的设计方法
    §4-4 增加新构部件的技术设计
        4-4-1 增加构部件的技术设计方法
        4-4-2 增加钢结构对建筑进行结构调整
        4-4-3 增加新结构体系
第五章 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节能设计
    §5-1 废旧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内容
        5-1-1 节能的概念
        5-1-2 节能设计的内容
        5-1-3 节能设计的核心思想与原则
        5-1-4 节能设计的关键因素
    §5-2 保温隔热系统的改善
        5-2-1 改善建筑的采暖系统(北方地区)
        5-2-2 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5-2-3 自然通风
    §5-3 建筑绿化
        5-3-1 屋顶绿化
        5-3-2 将自然引入室内
    §5-4 增加阳光的进入量
        5-4-1 侧面采光
        5-4-2 顶部采光
        5-4-3 阳光间
    §5-5 太阳能的利用
        5-5-1 太阳能电利用
        5-5-2 太阳能热利用
        5-5-3 用太阳能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
    §5-6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5-6-1 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5-6-2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措施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研究 ——基于战略演化和制度动态变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迈向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的研究
    0.1 巨大的反差:20世纪70~90年代的美国经济与日本经济
    0.2 日美现象的驱动力: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
        0.2.1 20世纪70~90年代美国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
        0.2.2 20世纪70~90年代日本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
        0.2.3 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日美现象驱动力
    0.3 波特对日美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的研究及其不足
        0.3.1 日美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中的三个根本问题
        0.3.2 波特教授对日美产业竞争力巨大反差的解释
        0.3.3 波特教授的不足:基于演化观的视角
    0.4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0.5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0.5.1 文献综述
        0.5.2 研究方法
        0.5.3 论文结构
第一章 基于价值的产业竞争力观
    1.1 产业竞争力的价值观
        1.1.1 产业竞争力视角下的波特竞争理论内在矛盾观
        1.1.2 产业竞争力的价值本质与波特竞争理论的内在统一
    1.2 产业竞争力价值结构
        1.2.1 产业竞争力价值网络
        1.2.2 产业竞争力价值结构
    1.3 产业竞争力资源要素驱动机制:以IT产业为例
        1.3.1 对劳动价值论模型的修正
        1.3.2 IT产业竞争力资源要素驱动机制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竞争力因果机制
    2.1 战略、国家创新体系与产业竞争力
    2.2 从战略到产业竞争力
        2.2.1 差异化战略与竞争优势
        2.2.2 全球化战略与竞争优势
        2.2.3 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的转化
        2.2.4 从战略到产业竞争力因果传导机制
        2.2.5 战略的产业竞争力驱动本质:创新、企业家精神和机会
    2.3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产业竞争力
        2.3.1 李斯特的国家专有因素与幼稚工业保护论
        2.3.2 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机制与企业家精神机制
        2.3.3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形成
        2.3.4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产业竞争力:钻石体系理论
        2.3.5 钻石体系的扩展及其评述
    2.4 战略与钻石体系的耦合:产业竞争力因果机制
        2.4.1 基于国内市场竞争的战略与钻石体系之耦合
        2.4.2 基于产业集群的战略与钻石体系之耦合
        2.4.3 产业竞争力因果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略惯性与产业竞争力衰退
    3.1 机会创造和利用动力机制与战略生命周期
        3.1.1 机会与战略
        3.1.2 战略生命周期
        3.1.3 环境与战略生命周期
    3.2 从战略演化轨迹到产业竞争力路径:一个描述性分析
        3.2.1 从战略生命周期到战略演化
        3.2.2 战略演化的类型及一般化路径
        3.2.3 基于战略演化“平滑化轨迹”的产业竞争力变迁路径
    3.3 战略与环境的共同演化
    3.4 战略惯性与产业竞争力衰退机制
        3.4.1 共同演化中的“环境囚徒困境”
        3.4.2 资源边际陷阱
        3.4.3 战略惯性与产业竞争力衰退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略决策生态机制与可持续产业竞争力
    4.1 Intel公司战略演化与美国微处理器竞争力的持续
        4.1.1 Intel公司平滑化战略演化:从存储器到微处理器
        4.1.2 Intel公司平化化战略演化与美国微处理器可持续竞争力
    4.2 战略决策生态机制
        4.2.1 战略演化与战略决策
        4.2.2 Intel公司平滑化战略演化中战略决策的本质特征
        4.2.3 战略决策生态机制模型
    4.3 Intel公司战略演化平滑化的内部生态环境探析
        4.3.1 Intel公司的引导型战略过程
        4.3.2 Intel公司的自发型战略过程
        4.3.3 引导型战略过程与自发型战略过程的同步:修订公司战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路径依赖与产业竞争力衰退
    5.1 钻石体系的自组织演化:相互作用模型
        5.1.1 作为动力系统的钻石体系
        5.1.2 钻石体系自组织演化:相互作用模型
    5.2 从钻石体系演变到产业竞争力路径:一个描述性分析
        5.2.1 基于创新价值的钻石体系分类
        5.2.2 钻石体系进化的路径及其分类
        5.2.3 绝对进化、相对进化与产业竞争力
    5.3 钻石体系进化的动力学机制初探
        5.3.1 “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
        5.3.2 钻石体系进化动力机制
    5.4 路径依赖与产业竞争力衰退
        5.4.1 路径依赖
        5.4.2 路径依赖、锁定与钻石体系相对退化
        5.4.3 钻石体系相对退化与产业竞争力衰退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动态能力机制与可持续产业竞争力
    6.1 钻石体系的“锁定”与日本产业竞争力的衰退
        6.1.1 缺乏对高风险高投资规模属性生产要素的充足创新升级
        6.1.2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适应效率的劣化:以金融业为例
        6.1.3 日本政府比较优势的消失
        6.1.4 日本企业组织结构比较优势的消失
        6.1.5 相对退化、战略驱动力与日本产业竞争力衰退机制
    6.2 全球化竞争与产业竞争力“大”动态能力机制
        6.2.1 钻石体系中产业竞争力生存沃土:企业生态群落
        6.2.2 从资源、核心能力、动态能力到“大”动态能力
        6.2.3 产业竞争力“大”动态能力机制
        6.2.4 “大”动态能力下的产业竞争力可持续机制
        6.2.5 结论:全球化竞争、“大”动态能力机制与可持续产业竞争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全文总结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 全文总结
    7.2 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谈谈小型变压器外壳新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低压电器湿热试验总结报告[J]. 上海鉴定点. 特殊电工, 1972(04)
  • [2]谈谈小型变压器外壳新结构[J]. 重庆电机厂. 变压器, 1967(07)
  • [3]我国部份省、市、地区单位的节能科技应用实例[J]. 上海市能源研究会. 能源研究与信息, 1991(03)
  • [4]珠江新城J1-1地块超高层综合体若干设计重点分析研究[D]. 杨欣荣.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5]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D]. 卜玉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6]高原地区电子设备质量改进研究[D]. 邢媛.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7]钢板—支撑钢筋—聚氨酯复合材料结构的性能及其在地下防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廖祖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08(12)
  • [8]1024#斜井绞车控制系统研究[D]. 马海玉.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9]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改造[D]. 黄晓月. 河北工业大学, 2007(01)
  • [10]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研究 ——基于战略演化和制度动态变迁的视角[D]. 梁运文. 武汉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浅谈小型变压器外壳的新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