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纤维热机械分析仪在腈纶纤维结构性质方面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晋媛[1](2021)在《高分子复合材料在体育器械的应用与性能》文中研究表明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材料产业作为21世纪人类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下,体育学科与材料学科联系日益密切,其中高分子材料更是应用广泛。该文从高分子材料在体育器械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其对体育器材性能提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最终对该类材料在体育器材中的未来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兴珂[2](2021)在《高加工性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溶液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oly(p-phenylene terephthalamide),PPTA)作为一种有着优异热性能、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能、耐磨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个人防护、国防军工、交通通讯等领域。由于PPTA分子链间的强氢键作用,导致高聚合度PPTA大分子在反应过程中析出,且无法再溶于非腐蚀性常规有机溶剂。而PPTA聚合物熔点高于其分解温度,故通常将其溶于浓硫酸中进行液晶纺丝,生产成本高,工艺复杂,大大限制了PPTA在其他方面的更广泛应用。因此,本论文围绕提高PPTA可加工性能这一问题,研究制备了低分子量PPTA溶液,并对其在功能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首先,通过调节对苯二胺(PPDA)、对苯二甲酰氯(TPC)单体摩尔比控制PPTA聚合物的聚合度,以此探究反应体系的临界非凝胶点,成功制备了以NMP-CaCl2为溶剂体系的可以稳定存在一定时间的低分子量PPTA溶液,并对不同端基封端的低分子量PPTA溶液聚合度、聚合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其次,以不同端基封端的低分子量PPTA溶液作为原料进行二次共聚制备高分子量PPTA聚合物,以此探究了采用“反应型纺丝”的方法一步法纺制对位芳纶的可行性,制备过程中聚合过程简单,易于操控,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其次,针对锂电池隔膜尺寸热稳定性差,易造成安全隐患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浸渍-相分离”的方法,将低分子量PPTA聚合物均匀地附着在PE隔膜网络结构表面,制备了PPTA/PE复合隔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了复合隔膜的结构,表明采用“浸渍-相分离”法制备复合隔膜对其孔径大小、孔隙率等性能具有较好的可控性;研究了PPTA/PE复合隔膜的力学性能与界面剪切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所得PPTA/PE复合隔膜具有较高的初始模量与刚性,PPTA聚合物涂层与PE隔膜网络也具有较为优异的界面剪切强度;研究了PPTA/PE复合隔膜的电解液浸润性与本体电阻,结果表明:相较于纯PE隔膜,PPTA/PE复合隔膜与电解液的相容性更好,由质量分数为1wt%低分子量PPTA溶液制得的复合隔膜离子电导率最为优异,高达7.46′10-3 S/cm;采用DSC对PPTA/PE复合隔膜的热性能进行研究,并对隔膜的尺寸收缩率进行表征,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隔膜内部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由质量分数为1wt%低分子量PPTA溶液制得的复合隔膜具有优异的尺寸热稳定性,在150℃以下隔膜均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在180℃左右时隔膜孔隙开始闭合,在240℃时隔膜整体热收缩仍然较小,表现出优异的热关断性能;将由质量分数为1wt%低分子量PPTA溶液制得的复合隔膜组装成CR2032纽扣电池,对电池的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质量分数为1wt%低分子量PPTA溶液制得的复合隔膜组装而成的电池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充放电性能。然后,利用低分子量PPTA溶液自凝胶的特性,采用低温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低分子量PPTA溶液,然后通过升温加热以加速PPTA分子链间氢键的形成,制得PPTA凝胶,最终,通过溶剂置换、冷冻干燥得到了PPTA气凝胶;为了提高PPTA气凝胶的机械性能,增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性能,将PPTA短切纤维均匀分散于低分子量PPTA溶液中,制备了PPTA短切纤维掺杂的PPTA(c-PPTA)气凝胶,该气凝胶同样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更加优异的机械性能;此外,PPTA气凝胶较高的孔隙率以及优异的吸附性能使得其在制备PPTA/相变复合材料(PCMs)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值得注意的是,PPTA及c-PPTA气凝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而PPTA/PEG相变复合材料能够吸收热目标辐射的热能,因此,通过PPTA气凝胶与PPTA/PEG相变复合材料的协同作用,有效实现了对热目标的红外屏蔽。在上述基础上,提出凝胶法制备PPTA纸,首先,将低分子量PPTA溶液浇注入由PPTA短切纤维组成的无纺布中,然后,通过升温加速PPTA凝胶化进程,得到掺杂有PPTA短切纤维的PPTA凝胶,多次水洗去除凝胶中可能残留的NMP和无机盐,得到PPTA水凝胶,最后,分别通过缓慢压缩和热压工艺制备了具有较高撕裂强度、优异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电击穿强度的PPTA纸;为了进一步提高PPTA纸的疏水性,将聚偏氟乙烯(PVDF)掺杂到低分子量PPTA溶液中,进而制备疏水性PPTA(h-PPTA)纸。研究表明,只需添加少量PVDF,制得的h-PPTA纸的疏水性能相较于PPTA纸即有显着的改善。这一现象表明,PPTA纸不仅可以作为制备绝缘材料和蜂窝芯材的理想材料,而且其凝胶工艺在复合材料生产方面亦具有非常深远的应用潜力。最后,通过沉析法,将一定质量分数的低分子量PPTA溶液逐滴加入到剧烈搅拌的NMP/乙醇溶剂体系中,制得PPTA纳米沉析纤维,并将其均匀分散在低分子量PPTA溶液中,经过凝胶、溶剂置换、冷冻干燥制得PPTA纳米纤维掺杂的PPTA(f-PPTA)气凝胶,随后,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压制工艺制备了具有低热膨胀系数、优异热稳定性、电绝缘性能的PPTA膜;在制备PPTA膜的过程中,研究发现未经过压缩工艺处理的f-PPTA气凝胶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完全可以将其作为基体,把导电材料直接嵌入到f-PPTA气凝胶中形成电路,然后,通过压缩得到了一体式柔性电路板。而通过这种方法制得的一体式柔性电路板,不仅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与铜相近),而且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电绝缘性能,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有望在柔性电路板领域实现工业化生产。综上所述,本论文成功制备了具有高加工性能的低分子量PPTA溶液,并对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为高性能PPTA聚合物的更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加工方法与方向。
徐潇[3](2021)在《铝锂合金分流挤压型材纵向焊缝固态焊合行为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结构轻量化一直是航空航天、高速轨道交通、汽车等领域追求的目标,轻量化构件不仅能够提高交通工具的运载能力,而且能够显着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三代铝锂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弹性模量、高比强度、可焊耐蚀等特点,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用途。采用分流挤压技术生产的空心铝锂合金型材是一种典型的整体化结构件,而整体化和轻量化的铝锂合金结构件有利于提升飞行器运载能力和降低生产成本。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超常服役条件对空心铝锂合金型材性能提出了苛刻要求。由于分流挤压的空心型材会沿其长度方向形成一条或多条纵向固态焊缝,纵向焊缝处易存在焊合缺陷和微观组织不均匀等问题,导致型材性能降低。因此,研究铝锂合金型材纵向焊缝质量的控制方法对于获得高性能铝锂合金空心型材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围绕铝合金型材分流挤压技术,人们针对材料变形行为、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对纵向焊缝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界面焊合质量预测方法等,已开展了诸多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关于铝锂合金分流挤压技术的研究还相对匮乏,所涉及的主要科学问题也亟待研究,如铝锂合金固态焊合机制,分流挤压工艺参数、焊合界面微观组织与界面焊合质量之间的关系,型材纵向焊缝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规律及其对型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纵向焊缝处晶粒异常生长原因及影响因素,型材焊缝区局部晶粒异常生长的抑制方法等。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铝锂合金固态焊合行为及分流挤压型材纵向焊缝微观组织与性能,其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进展如下:(1)针对铸态2196进行了热压缩焊合试验,对其固态焊合过程进行了物理模拟,研究了不同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量条件下材料的热变形和固态焊合行为。首先,研究了上述变形参数对铸态2196合金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规律,发现界面焊合质量随应变量增大而提高,在温度470~525℃、应变速率0.6~1 s-1范围内,其热压缩试样的固态焊合质量良好;揭示了 2196铝锂合金界面上的固态焊合机制,发现界面附近晶粒的晶界弓出、微孔洞和界面应变集中等诱导的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和晶界迁移是合金实现固态焊合的主要途径;总结分析了变形参数对界面焊合质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焊合激活能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经验关系式,为铝锂合金固态焊合质量预测提供了一种定量方法。(2)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分流桥可拆卸的组合式分流挤压模具,在相同挤压参数下获得了含纵向焊缝和不含纵向焊缝的喷射态2195铝锂合金型材,研究了纵向焊缝形成过程中焊合路径上晶粒形貌和取向的演化规律以及焊合界面上微观孔洞的闭合行为。研究表明,分流挤压中流经模具分流桥表面的金属在经历剧烈的摩擦剪切后汇入焊合室进行焊合,进而形成固态焊缝,焊合界面上存在大量微凸起和不连续微孔洞,促进了焊合界面附近材料的微观塑性变形和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型材焊缝区的动态再结晶程度高,从而形成细等轴晶区,导致该处发生局部软化,而远离焊缝的基体区材料变形程度较低,在热挤压过程中主要发生动态回复,并形成小角度晶界丰富的挤压纤维。(3)研究了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对喷射态2195铝锂合金型材焊缝界面结构演化、焊缝晶粒形貌与取向、二次相粒子特征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提高挤压速度有利于界面焊合,提高挤压温度能够同时提高型材焊合质量和硬度。焊缝区晶粒尺寸和动态再结晶比例随挤压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随挤压速度的提高先升高后降低。分析了含有不同焊合缺陷的纵向焊缝在固溶和时效处理中的界面缺陷、晶粒形貌和析出相的演化规律。在固溶过程中,焊缝区细等轴晶发生异常长大,形成毫米级粗晶,由于铝锂合金的易氧化特性,焊合界面上的缺陷进一步恶化,阻碍了焊缝区晶界跨越界面迁移,导致型材沿焊合界面易产生脆性断裂。时效处理后的焊缝区析出了大量T1、δ’和θ’相,使其软化现象逐渐消失,抗拉强度明显提升。但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试样晶界无沉淀析出区变宽,易沿异常长大粗晶界断裂,峰时效后断裂面出现分层现象,导致型材断裂延伸率明显降低。(4)研究了挤压和固溶处理中铸态2196合金型材纵向焊缝处的晶粒异常生长行为,并揭示了晶粒异常生长机理。发现焊缝区形成的细等轴晶为Copper织构,随挤压温度和速度的提高,部分晶粒因动态再结晶而转变为Goss和Cube织构。挤压过程中位于不同织构交界处的无应变Cube取向晶粒具有较高的晶界能、晶粒生长驱动力及生长优先性,这些晶粒易发生“定向生长”,形成Cube取向的粗晶,粗晶内无小角度晶界等亚结构。挤压中未发生晶粒粗化的焊缝区细晶组织在固溶处理中容易发生异常长大,通过原位加热TEM观察发现,该过程是由晶粒内的位错湮灭、亚晶粒合并和晶界迁移所导致的。而基体区晶界较平直,晶粒生长驱动力较低,在热激活作用下其位错多沿平行晶界的方向移动,且难以相遇和湮灭,因此基体区在挤压和热处理中始终保持细晶的Brass织构。(5)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铸态2196合金型材晶粒异常长大的焊缝区与细晶基体区的析出相特征,揭示了焊缝处粗晶组织对强化相析出行为的影响规律。发现无亚结构的粗晶内溶质原子具有较快的扩散速率,在较短时间内就达到峰值时效状态,且易形成低密度的粗大析出相,降低焊缝区力学性能,而基体区大量的亚结构促进了细小均匀的T1相析出。研究了粗晶焊缝区和细晶基体区在1%~1 1%范围内的预拉伸时效硬化行为,发现粗晶焊缝区难以储存预拉伸中引入的位错,导致其在时效过程中的析出相迅速粗化,而细晶基体区引入并固定了大量位错,促进了T1相的均匀析出。铸态2196铝锂合金型材粗晶焊缝区主要析出相序列为 SSS→δ’/β’+GP zone+T1→σ+θ’+T1+δ’/β’→T2+σ+S’/S,而基体区析出相序列为 SSS→δ’/β’+GP zone+T1→σ+θ’+T1+δ’/β’→T1+T2+σ+S’/S+δ’/β’。(6)提出了中间退火+T6处理方法抑制铝锂合金型材焊缝晶粒在固溶中的异常生长。中间退火处理能够促进焊缝区亚晶粒的合并和均匀长大,明显降低焊缝区细晶粒的生长驱动力,进而减少随后固溶中焊缝晶粒异常长大区域的宽度。与传统T6型材相比,经中间退火+T6处理的铸态2196铝锂合金挤压型材,其拉伸时晶间断裂区面积显着减少,断裂延伸率和抗拉强度均有所提高,该方法有效缓解了焊缝晶粒异常长大现象以及型材局部组织性能不均匀问题。
江太君[4](2021)在《植物纤维/聚丙烯体系应力松弛时间表征及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较高的性价比以及绿色低碳的环保特性在包装与相关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解决塑料白色污染、石化资源短缺以及农林废弃物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应力松弛深远地影响并制约着其加工流变行为、制品尺寸精度、成型效率以及模具结构设计。目前还鲜有文献从应力松弛机理与数学模型角度来解析复合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应力松弛行为。另一方面,植物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还局限于挤出与注塑,不能同时满足高含量植物纤维与异型结构加工的需求,限制了材料的应用范围。本文以植物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聚合物及其植物纤维增强体系微观应力松弛的物理模型,推导了不同工况下复合材料熔体应力松弛关键参数的数学表达式。采用转矩流变仪与自制的热机械分析仪对材料在剪切、压缩与弯曲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松弛参数进行表征。实验与数学计算结果之间的吻合性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与可靠性。针对复合材料流动性差的特点设计了在线挤出模压成型工艺来加工异型结构的包装盒盒坯;基于复合材料应力松弛机理与理论模型讨论了该工艺中在线挤出计量与模压成型两个核心工位材料应力松弛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其与材料熔体挤出计量精度、计量稳定性与效率、盒坯翘曲变形量、制品物理机械性能以及产品合格率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聚合物与植物纤维增强体系应力松弛的微观物理模型,推导了应力松弛时间的数学解析表达式,并从理论角度探索了复合材料应力松弛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熔体的剪切应力松弛时间与复合材料的粘度强相关,随重均分子量的升高而上升,分子量分布指数的升高而降低;重均分子量越高,分子量分布指数对应力松弛时间的影响越显着。(2)采用转矩流变仪与指数衰减数学模型实验表征了聚丙烯及其植物纤维增强体系在熔融混炼过程中的剪切应力松弛时间。实验结果验证了物理数学理论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熔体剪切应力松弛时间随植物纤维含量呈上抛物线发展趋势,峰值体积分数为20%。纤维的长径比越大,应力松弛时间越长,植物纤维与聚丙烯基体间界面强度的增加会促进体系内应力的传递,降低应力松弛速率,延长应力松弛时间,偶联剂含量的钝化阈值为3 wt%。(3)采用自制的热机械分析仪以甲基硅油为温控介质实验表征了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压缩与弯曲应力松弛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在压缩与弯曲过程中的应力过冲相对于转矩流变仪内的剪切应力松弛更加明显。压缩与弯曲应力松弛过程中应力的衰减可分离出快慢两个阶段,第I阶段的应力松弛时间低于第II阶段两个数量级,第I阶段应力衰减幅度是第II阶段的3.5倍,第I阶段应力衰减幅度随着植物纤维含量增加而上升,而第二阶段应力衰减幅度随植物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下降。(4)针对植物纤维/聚合物体系流动性差的特点设计了在线挤出模压成型工艺来加工高植物纤维含量复合材料异型包装盒盒坯。基于复合材料剪切应力松弛理论分析了影响该工艺中熔体料坯在线挤出计量过程计量精度、计量稳定性以及计量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熔体计量质量标准偏差随着聚丙烯熔融指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植物纤维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峰谷植物纤维含量在25wt%附近。增加计量筒活塞背压可以降低熔体计量质量标准偏差,当背压超过1.5 MPa在双工位切换时会引起计量不稳定现象,而复合材料熔体料坯的计量效率与熔体计量质量标准偏差值呈负相关。(5)从应力松弛的角度分析了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在线挤出模压成型过程中植物纤维含量、模具温度以及成型工艺参数对包装盒盒坯翘曲变形量、力学性能以及生产效率的影响。对比了在线挤出模压成型工艺与传统两步法注塑成型工艺在高含量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包装盒盒坯加工过程中应力松弛行为、物理机械性能、翘曲变形量以及生产效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线挤出模压成型工艺加工的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异型结构包装盒盒坯的翘曲变形量相对传统的注塑成型低32.4%,尺寸标准差降低了49.6%。在线挤出模压成型工艺制备的包装盒盒坯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与冲击强度指标均优于注塑成型。本论文从聚合物高分子链的微观结构、运动模式以及其与植物纤维的界面作用角度出发构建了植物纤维/聚合物体系应力松弛的微观物理模型与数学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高含量植物纤维增强聚合物体系流动性差的特点设计了在线挤出模压成型工艺来加工异型结构包装盒盒坯。提出的理论模型可以用于深入分析并预测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与边界条件下的应力松弛行为,精确调控应力松弛时间,达到间接精确控制加工成型过程中与应力松弛密切相关物理变量精度与稳定性的目的,对提升复合材料制品的加工品质与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杨妍[5](2021)在《自修复聚氨酯导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智能化的电子器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如电子导体、传感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和电子皮肤等。然而,这些电子器件所固有的技术问题,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裂纹或断裂,导致其稳定性、安全性及使用寿命较低等,严重阻碍了它在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新兴领域的拓展与应用。近年来,自修复导电材料的制备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颖的思路,对研发新一代的智能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精细的分子结构设计策略将可逆氢键作用的修复机理引进聚氨酯体系中,旨在以简单可行的途径开发出一系列不同聚合物结构的自修复聚氨酯材料,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聚合物结构、修复机理以及修复性能等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讨论。同时通过合理简便的组装工艺制备了自修复导电材料,解决了电子器件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拓宽了其作为电子器件在柔性传感器方面的应用。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在聚氨酯主链末端中引入四重氢键单体2-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UPy)和光固化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在亲水性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的乳化作用下制备得到自修复光固化水性聚氨酯(WPU-UxHy)。探讨了 UPy和HEMA的比例对WPU-UxHy乳液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NMR)、热重分析(TGA)、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等表征了所得产物的分子结构,并通过实时红外(real time FT-IR)表征了 WPU-UxHy聚合物的光固化动力学。HEMA赋予体系相对松散的化学交联网络结构,维持了固化膜整体的框架,而UPy基序以及聚氨酯中的氨基甲酸酯基、脲基等基团形成氢键可构筑物理交联网络。通过划痕修复和拉伸性能修复证实了 WPU-UxHy聚合物良好的自修复性能。通过变温红外(VT-FTIR)、变温核磁(VT-1H NMR)及内耗能测试分析了聚合物中氢键的动态行为。此外,利用WPU-UxHy聚合物与导电材料完成了导电器件的组装,其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自修复性能,而且在人体运动的监测实验中表明了所制备的导电材料在柔性传感器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2、通过异氰酸酯的反应将合成的二羟基单体(UPy-HDI-AMPD)引进到聚氨酯侧链上,制备得到基于“动态硬域”设计的自修复水性聚氨酯(WPU-xU)。利用悬挂在侧链的UPy形成的组装结构和分层氢键(氨基甲酸酯、脲基)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硬域”,不仅对机械性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分层的氢键作用体系也有助于良好修复能力的实现,同时软醚链段能为聚合物提供足够柔软的分子链段。这种独特的微相分离结构使得材料展现出高机械强度,高韧性,回弹性和优异的自修复性能等理想特性。本文还考察了 UPy-HDI-AMPD含量对WPU-xU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TEM、FT-IR、NMR、TGA、DMA等表征了合成单体和所得聚合物的结构与组成;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对WPU-xU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表征了 WPU-xU聚合物相分离的形貌。由拉伸分析及修复测试证明了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自修复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平衡。通过VT-FTIR、VT-1H NMR表征了氢键的可逆性。通过内耗能测试表明了 WPU-xU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抗冲击和回弹性。此外,利用WPU-xU聚合物与导电材料进行组装得到导电器件,其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自修复性能,在不同应变拉伸下电信号响应的灵活性和高灵敏度为其在人体运动的监测测试提供理论基础。导电薄膜在指关节和手肘运动时的电信号指示表明其可作为可穿戴设备用于以高灵敏度和可靠性检测人类的活动。3、通过异氰酸酯的反应将羧基(-COOH)跟二乙氨基(-N(CH2CH3)2)聚合到聚氨酯侧链上,两者形成的离子对具有很强的静电相互作用,与体系中的弱氢键相互作用构建了一种基于强/弱氢键双网络的高强度、高拉伸、坚韧的离子氢键型自修复聚氨酯(PU-ADx)。采用NMR、FT-IR、元素分析(EA)等表征了合成单体和所得聚合物的结构与组成,证实了离子氢键作用力的存在。采用DMA、XRD、AFM对PU-ADx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表明了 PU-ADx离子聚合物的结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Eisenberg-Hird-Moore(EHM)离子结构。由拉伸性能修复结果可知材料在35℃下具有优异的修复性,并且通过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聚氨酯多次重复修复。通过VT-FTIR表征了氢键的可逆作用机理。由内耗能测试可知PU-ADx在回弹性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因此基于PU-ADx聚合物的导电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修复性能,而且通过2 h的拉伸测试结果可证实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适合实际应用。通过基于修复前后的导电薄膜在人体运动监测演示结果表明导电材料出色的修复性和稳定性。
马越[6](2021)在《静电纺丝法制备温敏荧光纤维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荧光纤维又被称为安全纤维,具有优异的荧光发光特性,在生物医药、环境监测、光学仪器和防伪领域吸引了研究者的广大兴趣。但是目前制备的荧光纤维功能性较为单一,使得应用受到阻碍。本文中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优异荧光性能和温度感应性能的多功能性荧光纤维,可应用于荧光防伪方面,同时双功能性荧光纤维也提高了防伪技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使得在防伪技术方面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文中以牛血清蛋白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将牛血清蛋白与氯金酸混合合成了具有光致发光特性与温度敏感特性的金纳米簇。对合成的金纳米簇进行了TEM、XPS、紫外灯等相应的表征,结果显示:金纳米簇平均尺寸为2.1 nm,发红色荧光,颜色会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变浅。本文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基体,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PAM纳米纤维和与金纳米簇共混后的PAM温敏荧光纤维。通过对各自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纺丝条件。对制备的纳米纤维进行了形貌、亲疏水性、结构以及荧光性能等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PAM纳米纤维表面光滑,直径为200~500nm且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制备的温敏荧光纤维直径均匀形貌良好,具有与金纳米簇相同光致发光特性与温度敏感特性,且随着温度升高,纤维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将制备的PAM温敏荧光纤维与国画颜料花青相混合,制备了在紫外灯照射下发红色荧光的颜料,实现了纤维在防伪领域的应用。
郭梦茜[7](2021)在《淀粉样蛋白纳米球表面修饰Ⅰ型胶原促进胶原纤维内矿化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通过三(2-羧乙基)膦盐酸盐(TCEP)还原溶菌酶形成淀粉样蛋白纳米球并表面修饰Ⅰ型胶原促进胶原纤维内矿化:1.探究淀粉样蛋白纳米球构相的调控因素及其对胶原纤维的表面修饰作用。2.研究淀粉样蛋白纳米球与矿物离子的相互作用。3.探究淀粉样蛋白纳米球表面修饰Ⅰ型胶原促进胶原纤维内矿化的条件和机制,为胶原纤维内矿化相关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淀粉样蛋白纳米球:TCEP还原天然溶菌酶,圆二色光谱(CD),刚果红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淀粉样蛋白纳米球的形成。探究淀粉样蛋白纳米球粒径大小的调控因素将溶菌酶溶液和TCEP溶液分别混合不同时间,动态光散射(DLS)测量淀粉样蛋白纳米球粒径探究淀粉样蛋白纳米球对胶原纤维的表面修饰作用及机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淀粉样蛋白纳米球修饰前后胶原波长的变化,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测定有无淀粉样蛋白纳米球表面修饰的胶原纤维的最大断裂强度,从而评价分析淀粉样蛋白纳米球对胶原纤维的表面修饰作用和机制探究淀粉样蛋白纳米球与矿物离子的作用及对胶原纤维内矿化的促进作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测定淀粉样蛋白纳米球与Ca Cl2溶液结合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然后计算出结合亲和力(KD)、化学计量(n)、焓(ΔH)和熵(ΔS);有无淀粉样蛋白纳米球表面修饰的胶原纤维均置于m-SBF溶液中孵育相同时间,通过SEM和TEM观察胶原纤维矿化程度,热重分析(TGA)表征矿化胶原纤维矿物质含量,DMA检测矿化胶原纤维的最大断裂强度结果CD,刚果红染色,SEM和TEM结果均显示淀粉样蛋白纳米球的形成,DLS结果显示淀粉样蛋白纳米球粒径大小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溶菌酶与TCEP混合2min可形成直径100-200nm的纳米球,由直径20-50nm的纳米球聚集形成。FTIR,SEM和TEM结果显示淀粉样蛋白纳米球可结合并表面修饰胶原纤维,DMA显示淀粉样蛋白纳米球表面修饰的胶原纤维具有更大的断裂强度,从一定程度上反应淀粉样蛋白纳米球对胶原纤维的交联作用。ITC结果显示淀粉样蛋白纳米球与Ca Cl2溶液的反应是自发的放热反应,即淀粉样蛋白纳米球可自发吸引富集Ca2+。矿化实验结果显示有淀粉样蛋白纳米球表面修饰的胶原纤维矿化3h即可实现纤维内矿化,而无淀粉样蛋白纳米球表面修饰的胶原纤维则需12h,且矿化程度和机械性能相较于无淀粉样蛋白纳米球表面修饰组较差。结论淀粉样蛋白纳米球表面修饰Ⅰ型胶原可促进胶原纤维内矿化
王继华[8](2020)在《石墨烯/钛酸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满足各领域对介电材料多样化的需求,研究人员将关注点更多放在了聚合物基介电材料。如何通过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调控复合体系的内部结构,获得理想介电常数的同时保证较低介电损耗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现阶段还缺乏有效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选用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聚合物作为基体,通过引入纳米碳材料和陶瓷材料作为填料,采取不同的复合结构设计,探究在不同复合体系中,填料与基体之间的作用机制,建立聚合物基介电材料的结构与介电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为聚合物介电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指导。在以热固性树脂为基体的复合体系中,采用不同维数的碳材料,即二维少层石墨烯(GNP)、零维球状炭黑(CB)和三维层堆积的纳米石墨(nanoG),与环氧树脂(EP)进行复合。研究发现,二维的GNP在环氧树脂里的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不同含量的GNP与EP所形成的复合体系都具有较高的反应活化能。片层结构的GNP与环氧树脂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阻碍交联网状结构形成,有利于极性基团的取向,使界面极化作用增强。GNP含量由0.5 wt.%增至1.0 wt.%时,EP/GNP体系中出现逾渗现象。由此揭示出二维石墨烯材料在热固性基体的介电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制。对EP/GNP体系又引入纳米级陶瓷粒子钛酸钡(BT),通过对三元体系EP/BT/GNP的介电性能研究,发现GNP和BT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不但有利于介电常数的提高,还能有效抑制介电损耗的增加。利用溶液法和热压法制备以GNP和BT为填料的聚偏氟乙烯(PVDF)基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填料量,发现GNP含量为0.2 wt.%时,会在基体中形成微电容器结构,含量为0.8 wt.%时,并联的微电容器相互搭接,形成导电通路,体系中出现逾渗现象。通过分析GNP和BT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揭示出界面极化效应和微电容效应在改善复合体系的介电性能中的协同作用以及利用导电层-介电层结构设计调控介电性能的机制。尝试利用单层复合薄膜中微电容结构,采用热压法制备宏观电容器结构的层状结构薄膜,由PVDF/GNP为上下导电层,中间层以PVDF/BT为介电层。通过改变不同层厚度以及各层中GNP和BT的含量,制成一系列三层结构薄膜。层结构设计有利于降低复合体系的介电损耗,并保持介电常数相对稳定,频率为10~105Hz时,层结构薄膜的介电损耗均小于0.05,且介电常数没有明显波动。相比于单层复合薄膜,击穿场强有所提高,说明导电层-介电层结构对改善介电性能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基于导电层-介电层结构设计调控介电性能的机制,采用不相容的聚苯乙烯(PS)和PVDF作为基体树脂,以GNP和BT为填料,利用共混法制备复合填料的共混体系,设计形成微观可控的相结构。研究发现GNP和BT在PS/PVDF基体中的选择性分布规律。导电填料GNP选择分布于PS相,介电填料BT选择分布于PVDF相。利用填料的选择性分布,制备得到微观相结构可控的(PS/GNP)(PVDF/BT)体系。该体系的介电常数高于其他共混体系,并将基体的介电常数提高了3倍;介电损耗没有明显增加,当频率大于105 Hz时,介电损耗最大约为0.09。填料选择性复合体系击穿强度也高于其他共混体系,且击穿场强的形状参数β增加,材料的可靠性提高。对于基体共连续且填料预先进行选择性分布的共混体系,导电填料形成导电层,介电填料形成介电层。两种填料在体系中可形成电容器混联结构,因此可以利用混合介电模型,对体系的介电常数进行预测,得到介电常数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朱海[9](2020)在《腈纶纤维固载脯氨酰胺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均相催化剂固载化可以使催化剂容易分离和回收,并能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腈纶纤维(PANF)是一种廉价易得的纺织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热稳定好、耐酸碱及耐有机溶剂等优点。纤维上含有氰基和酯基,可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引入催化活性基团,因而可作为催化剂的理想载体并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腈纶纤维为载体,通过共价键合的方法将不同脯氨酰胺小分子接枝到纤维,合成了一系列纤维负载的多相催化剂。对纤维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催化性能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通过酯的氨解反应由L-脯氨酸甲酯盐酸盐合成了多种脯氨酰胺小分子,并接枝到PANF得到一系列不同连接基的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催化剂。具有合适链长且相对疏水的脯氨酰胺纤维PANPA-2F能够在水溶剂中高效催化Knoevenagel及Knoevenagel-Michael多组分反应,制备多种类型的α,β-不饱和腈和2-氨基-4H-色烯衍生物。PANPA-2F表层形成的疏水微环境使其在水相反应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活性。纤维催化剂通过过滤快速方便地进行回收,在上述反应中分别循环10次和8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放大实验中产物收率也没有变化。该催化剂还进一步应用于连续流动条件下催化Knoevenagel反应,连续反应50 h后产物收率仍然保持95%以上,展示出其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潜力。本文合成了多种氨基结构功能化纤维催化剂,通过引入亲水性羟基对催化剂的润湿性进行了调节。具有亲水特性的脯氨酰胺纤维PANEF-PLA在温和条件下可高效催化水相对硝基苯甲醛和丙酮的aldol反应生成aldol加成产物,收率达到89%,选择性为98%,其催化活性优于单功能纤维、疏水基团修饰纤维、物理混合纤维及小分子催化剂。同硅胶固载酸碱双功能催化剂相比,也表现出了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纤维催化剂在水相反应中展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并可以循环使用7次。通过引入辅助基团在纤维催化位点附近构建有利反应环境实现了高效催化aldol反应。本文以脯氨酰胺纤维与二价铜盐在水溶液中络合合成了三种纤维负载金属催化剂。其中,纤维负载氯化铜在催化芳基硼酸与咪唑类的Chan-Lam偶联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得到多种N-芳基咪唑衍生物。该催化体系还可拓展到合成N-芳基磺酰胺衍生物。纤维催化剂能够循环使用5次,放大实验中依然保持很好的催化活性。
冉娇茹[10](2020)在《双季铵功能纤维对硝基酚的选择性去除及对CO2的绿色转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大量有机污染物的排放造成水体污染,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不仅严重的影响了生态平衡,也给人类建康带来危害。开发新型材料,实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选择性去除及温室气体的回收利用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腈纶纤维为载体,设计合成双季铵功能纤维,用于水体中硝基酚的选择性去除及二氧化碳的绿色催化转化。论文首先将N,N-二甲基丙-1,3-二胺固载到腈纶纤维上制备了叔胺功能化纤维PANPF,在此基础上制备了2种单季铵功能纤维及4种不同碳链长度的双季铵功能纤维。通过FTIR、EA、XRD、XPS、SEM、TGA以及机械强度等表征手段,证明了功能化纤维的成功制备。论文以4-硝基苯酚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6种功能化纤维的吸附性能,确定C3链长的双季铵功能纤维PANBQAS-3F吸附性能最佳,系统研究PANBQAS-3F对不同化合物的选择吸附性能,并通过调节溶液p H值调控功能纤维的吸附选择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能的吸附机理。而后以吸附性能最佳的2,4-二硝基苯酚为模型化合物,探究增重、用量、p H、时间、温度及浓度对PANBQAS-3F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等温学及热力学进行系统研究。此外,论文考察了功能纤维PANBQAS-3F的流动化学及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功能纤维在重复使用十次后仍保持大于99%的去除效率。论文将具有最佳吸附性能的双季铵功能纤维PANBQAS-3F用于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的环化反应。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0.5 mol%的PANBQAS-3F纤维催化剂用量,80 oC反应温度,常压反应18 h,该反应收率即可高达99%。最后,论文提出双季铵功能纤维PANBQAS-3F通过六元环过渡态稳定开环中间体的催化反应机理。
二、纤维热机械分析仪在腈纶纤维结构性质方面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纤维热机械分析仪在腈纶纤维结构性质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分子复合材料在体育器械的应用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分子材料分类 |
2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
2.1 高分子材料在体育器械中的发展 |
2.2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及意义 |
3 高分子材料在体育器械的应用 |
3.1 高分子材料制作与改性 |
3.2 高分子材料在器械上的应用及性能 |
3.2.1 通用树脂与纤维材料 |
3.2.2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
3.3.3 工程聚合材料 |
3.3.4 高分子复合材料性能 |
4 结语 |
(2)高加工性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溶液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概述 |
1.2.1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发展及应用概况 |
1.2.2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结构与性能 |
1.2.3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聚合方法 |
1.2.3.1 低温溶液缩聚 |
1.2.3.2 界面聚合法 |
1.2.3.3 直接聚合法 |
1.2.3.4 气相聚合法 |
1.2.3.5 微波辐射聚合法 |
1.2.4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及其纤维制品的应用 |
1.2.4.1 航空航天领域 |
1.2.4.2 交通运输领域 |
1.2.4.3 土木结构工程 |
1.2.4.4 电子信息领域 |
1.2.4.5 国防军工等尖端领域 |
1.2.4.6 其他领域 |
1.3 提高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加工性能的方法 |
1.3.1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共聚改性 |
1.3.1.1 PPTA分子主链中引入醚键、硫键、砜键等柔性结构单元 |
1.3.1.2 PPTA分子主链中引入脂肪、环脂肪族结构 |
1.3.1.3 PPTA分子主链中引入刚性结构单元 |
1.3.1.4 PPTA分子主链中引入侧基、间苯结构 |
1.3.1.5 PPTA分子主链中引入二炔类结构 |
1.3.2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合物及纤维功能化应用 |
1.3.2.1 引入N取代结构对PPTA分子链进行烷基化 |
1.3.2.2 强碱剥离制备PPTA纳米纤维 |
1.4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加工应用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提出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低分子量PPTA溶液的制备及一步法纺制对位芳纶可行性探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2.3 低分子量 PPTA溶液及二次共聚高分子量 PPTA聚合物的制备 |
2.2.3.1 低分子量PPTA溶液的制备 |
2.2.3.2 二次共聚高分子量PPTA聚合物的制备 |
2.2.4 低分子量PPTA溶液浊点滴定实验 |
2.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5.1 PPTA聚合物比浓对数粘度测试 |
2.2.5.2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 |
2.2.5.3 低分子量PPTA聚合物热性能测试 |
2.2.5.4 低分子量PPTA溶液的流变行为测试 |
2.2.5.5 低分子量PPTA聚合物溶解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PTA聚合反应体系临界非凝胶点研究 |
2.3.2 低分子量PPTA聚合物的性状与化学结构分析 |
2.3.3 低分子量PPTA溶液的流变行为及溶解性能研究 |
2.3.4 浊点滴定法绘制低分子量PPTA溶液的三元相图 |
2.3.5 低分子量PPTA溶液合成条件研究 |
2.3.6 低分子量PPTA聚合物热性能研究 |
2.3.7 一步法纺制对位芳纶可行性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耐高温型PPTA/PE锂电池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3 PPTA改性PE复合隔膜的制备 |
3.2.3.1 低分子量PPTA溶液的制备 |
3.2.3.2 PPTA/PE复合隔膜的制备 |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2.4.1 PPTA/PE复合隔膜的表观形貌测试 |
3.2.4.2 PPTA/PE复合隔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
3.2.4.3 PPTA/PE复合隔膜的尺寸热稳定性测试 |
3.2.4.4 PPTA/PE复合隔膜的热性能测试 |
3.2.4.5 PPTA/PE复合隔膜对电解液的浸润性测试 |
3.2.4.6 PPTA/PE复合隔膜的孔隙率测试 |
3.2.4.7 PPTA/PE复合隔膜的离子电导率测试 |
3.2.4.8 PPTA/PE复合隔膜制得电池的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测试 |
3.2.4.9 PPTA、PE两相间界面剪切强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PTA溶液浓度对PPTA/PE复合隔膜表观形貌的影响 |
3.3.2 PPTA溶液浓度对PPTA/PE复合隔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PPTA/PE复合隔膜对电解液的浸润性与离子电导率 |
3.3.4 PPTA/PE复合隔膜的尺寸热稳定性与热关断性能 |
3.3.5 PPTA/PE复合隔膜制得电池的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PTA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在红外屏蔽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4.2.3 PPTA及 c-PPTA气凝胶的制备 |
4.2.4 PPTA/PEG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2.5.1 PPTA气凝胶的表观形貌及结构测试 |
4.2.5.2 PPTA气凝胶的孔径分布测试 |
4.2.5.3 PPTA气凝胶密度及导热系数测试 |
4.2.5.4 PPTA及 c-PPTA气凝胶的力学性能测试 |
4.2.5.5 PPTA及 c-PPTA气凝胶的红外热成像测试 |
4.2.5.6 PEG与 PPTA/PEG相变复合材料热性能测试 |
4.2.5.7 PPTA/PGE相变复合材料的红外屏蔽性能测试 |
4.2.5.8 PPTA气凝胶的孔隙率及比表面积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PTA溶液浓度对气凝胶形貌结构和孔隙率及导热性能的影响 |
4.3.2 短切纤维含量对c-PPTA气凝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3 PPTA气凝胶的隔热性能 |
4.3.4 PPTA/PEG相变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红外屏蔽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疏水绝缘PPTA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5.2.3 PPTA纸的制备 |
5.2.3.1 PPTA无纺布的制备 |
5.2.3.2 PPTA 纸及h-PPTA 纸的制备 |
5.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5.2.4.1 PPTA纸的表观形貌观察 |
5.2.4.2 PPTA纸的力学性能测试 |
5.2.4.3 PPTA 纸及h-PPTA 纸的热性能测试 |
5.2.4.4 PPTA 纸及h-PPTA 纸的电绝缘性能测试 |
5.2.4.5 PPTA 纸及h-PPTA 纸的疏水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短切纤维含量对PPTA纸表观形貌的影响 |
5.3.2 短切纤维含量对PPTA纸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 PVDF含量对h-PPTA纸热性能和电绝缘性能的影响 |
5.3.4 PVDF含量对h-PPTA纸疏水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低热膨胀系数PPTA膜的制备及其在柔性电路板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与试剂 |
6.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6.2.3 f-PPTA气凝胶、f-PPTA膜及一体式柔性电路板的制备 |
6.2.3.1 f-PPTA气凝胶及f-PPTA膜的制备 |
6.2.3.2 一体式柔性电路板的制备 |
6.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6.2.4.1 PPTA纳米纤维、f-PPTA气凝胶及PPTA膜的表观形貌观察 |
6.2.4.2 PPTA及 f-PPTA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
6.2.4.3 PPTA及 f-PPTA膜的电绝缘性能测试 |
6.2.4.4 f-PPTA膜的热膨胀系数测试 |
6.2.4.5 f-PPTA膜的热性能测试 |
6.2.4.6 PPTA纳米纤维比表面积测试 |
6.2.4.7 一体式电路板导电网络的传输性能测试 |
6.2.4.8 f-PPTA膜的介电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PTA纳米纤维及f-PPTA气凝胶、膜的形貌结构研究 |
6.3.2 PPTA及 f-PPTA膜的力学性能与电绝缘性能研究 |
6.3.3 f-PPTA膜的热膨胀行为及热性能研究 |
6.3.4 一体式柔性电路板的电路传输性能与介电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6.5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铝锂合金分流挤压型材纵向焊缝固态焊合行为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铝合金分流挤压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铝合金的分流挤压工艺 |
1.2.2 铝合金分流挤压中的固态焊合机制 |
1.2.3 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对铝合金型材纵向焊缝的影响 |
1.2.4 热处理对铝合金型材纵向焊缝的影响 |
1.3 铝锂合金材料发展和应用现状 |
1.4 铝锂合金挤压技术研究现状 |
1.5 铝锂合金分流挤压技术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铝锂合金分流挤压焊合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原始材料微观组织 |
2.2.2 实验方法 |
2.3 热变形参数对焊合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1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 |
2.3.2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变形量对界面微观组织影响 |
2.3.4 变形量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 焊合界面变形参数与焊合质量之间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射态2195铝锂合金分流挤压中的固态焊合行为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2.1 材料和挤压实验 |
3.2.2 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分流挤压中的显微组织与材料流动行为 |
3.3.2 焊合过程中的晶粒形貌演变 |
3.3.3 焊合过程中的晶粒取向演变 |
3.3.4 型材焊合界面力学性能 |
3.3.5 型材焊合界面附近微观组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挤压和热处理对纵向焊缝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4.2.1 材料和挤压实验过程 |
4.2.2 微观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坯料微观组织 |
4.3.2 挤压工艺参数对焊缝晶粒形貌和焊合质量的影响 |
4.3.3 热处理参数对焊缝焊合质量和晶粒形貌的影响 |
4.3.4 挤压和热处理参数对型材焊缝区局部取向差角的影响 |
4.3.5 热处理参数对型材焊缝区强化相析出行为的影响 |
4.3.6 挤压和热处理参数对焊缝区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7 挤压和热处理参数对型材焊缝拉伸断裂行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挤压型材纵向焊缝晶粒异常长大现象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5.2.1 挤压和热处理实验 |
5.2.2 焊缝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表征 |
5.3 实验结果 |
5.3.1 焊缝区的晶粒异常长大现象 |
5.3.2 织构分布对焊缝区晶粒异常长大的影响 |
5.3.3 焊缝区晶粒异常长大对二次相粒子分布的影响 |
5.3.4 挤压焊缝在固溶过程中的热稳定性 |
5.3.5 焊缝区晶粒异常长大对显微硬度分布的影响 |
5.3.6 焊缝区晶粒异常长大对型材拉伸断裂行为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挤压过程中焊缝晶粒异常生长机理 |
5.4.2 固溶过程中焊缝晶粒异常生长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型材纵向焊缝晶粒异常长大对其时效行为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6.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2 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表征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固溶处理中型材微观组织变化 |
6.3.2 型材不同区域的时效硬化行为 |
6.3.3 型材不同区域的力学性能 |
6.3.4 晶粒异常长大对析出相演变行为的影响 |
6.3.5 晶粒异常长大对预拉伸时效中强化相析出行为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抑制型材固溶处理中焊缝晶粒异常长大的方法 |
7.1 前言 |
7.2 实验方法 |
7.3 中间退火处理中焊缝微观组织演化 |
7.3.1 中间退火处理中晶粒结构演化 |
7.3.2 中间退火处理对焊缝粗晶区宽度的影响 |
7.3.3 中间退火处理对焊缝亚晶粒结构的影响 |
7.3.4 中间退火处理中的二次相粒子的演化 |
7.4 中间退火处理对晶粒生长驱动力的影响 |
7.5 中间退火处理对型材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植物纤维/聚丙烯体系应力松弛时间表征及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纤维/聚烯烃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
1.2 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加工与性能 |
1.3 聚合物加工成型过程的应力松弛 |
1.3.1 聚合物材料应力松弛特点 |
1.3.2 聚合物的静态应力松弛过程 |
1.3.3 聚合物材料动态应力松弛过程 |
1.4 聚合物复杂体系应力松弛的机理与理论模型 |
1.4.1 Maxwell模型 |
1.4.2 Carreau模型 |
1.4.3 Rouse模型 |
1.4.4 Zimm模型 |
1.4.5 爬杆模型 |
1.4.6 其他应力松弛模型 |
1.5 应力松弛时间的表征 |
1.5.1 静态应力松弛时间的表征 |
1.5.2 动态应力松弛时间的表征 |
1.5.3 应力松弛时间的间接表征 |
1.6 聚合物的低温加工成型工艺 |
1.7 研究目的、意义、关键科学问题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意义 |
1.7.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7.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丙烯熔体应力松弛模型与实验表征 |
2.1 引言 |
2.2 应力松弛时间理论分析 |
2.2.1 聚丙烯高分子链在剪切场中应力松弛过程 |
2.2.2 剪切应力松弛物理模型 |
2.2.3 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与熔融指数 |
2.2.4 应力松弛时间的剪切速率依赖性 |
2.2.5 应力松弛时间的温度依赖性 |
2.2.6 转矩流变仪密炼腔内熔体的剪切流变特性 |
2.3 实验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仪器 |
2.3.3 基于GPC的聚丙烯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表征 |
2.3.4 基于熔融指数的聚丙烯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计算与表征 |
2.3.5 基于挤出毛细管流变仪的剪切粘度表征 |
2.3.6 基于转矩流变仪的剪切应力松弛时间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DTBP含量与重均分子量关系的理论验证 |
2.4.2 剪切粘度与重均分子量的理论定量关系 |
2.4.3 重均分子量及其分布与剪切应力松弛时间关系的理论验证 |
2.4.4 剪切速率及熔体压力与剪切应力松弛时间的关系 |
2.4.5 加工温度与剪切应力松弛时间关系的理论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物纤维/聚丙烯体系应力松弛模型与实验表征 |
3.1 引言 |
3.2 应力松弛时间理论分析 |
3.2.1 物理模型 |
3.2.2 应力松弛时间与纤维形态 |
3.2.3 应力松弛时间与界面强度 |
3.3 实验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仪器 |
3.3.3 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颗粒制备 |
3.3.4 剪切应力松弛时间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剑麻纤维含量及形态与剪切应力松弛时间关系的理论验证 |
3.4.2 竹纤维含量及形态与剪切应力松弛时间的关系 |
3.4.3 界面强度与剪切应力松弛时间的理论验证 |
3.4.4 转子转速与剪切应力松弛参数的关系 |
3.4.5 加工温度与剪切应力松弛时间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竹纤维/聚丙烯体系受压应力松弛时间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颗粒制备 |
4.2.4 压缩/弯曲应力松弛试样制备 |
4.2.5 压缩/弯曲应力松弛时间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剪切与压缩应力松弛的特征 |
4.3.2 竹纤维含量与压缩应力松弛参数的关系 |
4.3.3 界面强度与压缩应力松弛参数的关系 |
4.3.4 加压方式与压缩应力松弛参数的关系 |
4.3.5 加压速度与压缩应力松弛时间的关系 |
4.3.6 加工温度与压缩应力松弛时间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材料熔体挤出计量过程应力松弛与精度调控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熔体挤出计量精度测量 |
5.2.4 料坯密度的测量 |
5.2.5 料坯计量效率的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在线挤出计量过程熔体的应力松弛 |
5.3.2 聚丙烯熔融指数与计量精度与效率的关系 |
5.3.3 植物纤维含量与计量精度与效率的关系 |
5.3.4 熔体压力与计量精度与效率的关系 |
5.3.5 计量筒温度与计量精度与效率的关系 |
5.3.6 活塞背压与计量精度与料坯密度的关系 |
5.3.7 双工位切换时间与计量精度及熔体料坯合格率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应力松弛与盒坯物理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2.3 在线挤出模压成型工艺 |
6.2.4 两步法注塑成型工艺 |
6.2.5 模压成型过程压力监测 |
6.2.6 翘曲变形量的测量 |
6.2.7 力学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模压成型过程熔体的应力松弛 |
6.3.2 应力松弛时间与制品翘曲变形量的关系 |
6.3.3 应力松弛行为与制品力学强度的关系 |
6.3.4 成型工艺与翘曲变形量的关系 |
6.3.5 加压工艺参数与翘曲变形量及成型效率的关系 |
6.3.6 模具温度与翘曲变形量与成型效率的关系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自修复聚氨酯导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修复材料 |
1.1.1 外在型自修复材料 |
1.1.2 本征型自修复材料 |
1.2 本征型自修复机理 |
1.2.1 氢键相互作用力 |
1.2.2 π-π堆积相互作用力 |
1.2.3 配位键相互作用力 |
1.2.4 离子键互相作用力 |
1.2.5 Diels-Alder反应 |
1.2.6 二硫交换反应 |
1.3 聚氨酯 |
1.3.1 聚氨酯的结构 |
1.3.2 聚氨酯的化学反应 |
1.4 自修复聚氨酯材料的构建 |
1.4.1 基于单一修复体系的自修复聚氨酯 |
1.4.2 基于多重修复体系的自修复聚氨酯 |
1.5 自修复导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1 自修复导电材料的制备 |
1.5.2 自修复导电材料在柔性电子器件上的应用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科学意义与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自修复光固化水性聚氨酯导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实验合成方法 |
2.2.3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WPU-U_xH_y乳液的性能分析 |
2.3.2 WPU-U_xH_y乳液的形貌分析 |
2.3.3 WPU-U_xH_y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2.3.4 WPU-U_xH_y聚合物的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
2.3.5 WPU-U_xH_y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2.3.6 WPU-U_xH_y聚合物的拉伸性能分析 |
2.3.7 WPU-U_xH_y聚合物的热力学分析 |
2.3.8 WPU-U_xH_y聚合物的自修复性能分析 |
2.3.9 WPU-U_xH_y聚合物的修复机理研究 |
2.3.10 WPU-U_xH_y聚合物的内耗能分析 |
2.3.11 基于WPU-U_xH_y导电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动态硬域”设计的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导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实验合成方法 |
3.2.3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单体的结构表征 |
3.3.2 WPU-xU乳液的乳液性能分析 |
3.3.3 WPU-xU乳液的形貌分析 |
3.3.4 WPU-xU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3.3.5 WPU-xU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6 WPU-xU聚合物的拉伸性能分析 |
3.3.7 WPU-xU聚合物的的热力学分析 |
3.3.8 WPU-xU聚合物的形貌结构分析 |
3.3.9 WPU-xU聚合物的自修复性能分析 |
3.3.10 WPU-xU聚合物的修复机理研究 |
3.3.11 WPU-xU聚合物的内耗能分析 |
3.3.12 基于WPU-xU导电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离子氢键型自修复聚氨酯导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2 实验合成方法 |
4.2.3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单体的结构表征 |
4.3.2 离子氢键作用力的结构表征 |
4.3.3 PU-ADx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4.3.4 PU-ADx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5 PU-ADx聚合物的拉伸性能分析 |
4.3.6 PU-ADx聚合物的热力学分析 |
4.3.7 PU-ADx聚合物的形貌结构分析 |
4.3.8 PU-ADx聚合物的自修复性能研究 |
4.3.9 PU-ADx聚合物的修复机理研究 |
4.3.10 PU-ADx聚合物的内耗能分析 |
4.3.11 PU-ADx聚合物的化学稳定性分析 |
4.3.12 PU-ADx聚合物的修复展示图 |
4.3.13 基于PU-ADx导电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6)静电纺丝法制备温敏荧光纤维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静电纺丝 |
1.1.1 静电纺丝的起源与发展 |
1.1.2 静电纺丝的原理 |
1.1.3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
1.1.4 静电纺丝的基本装置 |
1.1.5 静电纺丝的应用 |
1.2 金纳米簇 |
1.2.1 金纳米簇的概述 |
1.2.2 金纳米簇的合成方法 |
1.2.3 金纳米簇的应用现状 |
1.3 荧光纤维 |
1.3.1 荧光纤维的研究进展 |
1.3.2 荧光纤维的制备方法 |
1.3.3 荧光纤维的应用 |
1.4 温敏性纳米纤维 |
1.4.1 温敏纳米纤维的概述 |
1.4.2 温敏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聚丙烯酰胺纳米纤维的参数优化与制备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纺丝液的制备 |
2.2.2 聚丙烯酰胺电纺纤维的制备 |
2.2.3 聚丙烯酰胺电纺纤维的亲疏水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簇改性的温敏聚丙烯酰胺荧光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金纳米簇的合成 |
3.2.2 纺丝液的制备 |
3.2.3 温敏荧光纳米纤维的制备 |
3.2.4 温敏荧光纳米纤维的结构分析 |
3.2.5 温敏荧光纳米纤维的热性能分析 |
3.2.6 温敏荧光纳米纤维的亲疏水性分析 |
3.2.7 温敏荧光纳米纤维的发光特性分析 |
3.2.8 温敏荧光纳米纤维的温敏性能分析 |
3.2.9 温敏荧光纳米纤维的应用探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淀粉样蛋白纳米球表面修饰Ⅰ型胶原促进胶原纤维内矿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胶原纤维内矿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石墨烯/钛酸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聚合物基介电复合材料 |
1.2.1 金属类填料调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1.2.2 碳类填料调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1.2.3 陶瓷类填料调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1.2.4 混合填料调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1.2.5 聚合物/聚合物复合材料 |
1.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表征参数 |
1.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介电理论及模型 |
1.4.1 Lewis界面模型 |
1.4.2 Tanaka模型 |
1.4.3 Lichtenecker模型 |
1.4.4 极化理论 |
1.4.5 逾渗理论 |
1.5 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原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2 聚偏氟乙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3 聚苯乙烯/聚偏氟乙烯/石墨烯/钛酸钡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2.4.2 断面形貌分析 |
2.4.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4.4 动态热机械分析 |
2.4.5 介电性能测试 |
2.4.6 击穿场强的测试 |
2.4.7 介电常数的理论分析与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环氧树脂/碳材料的断面形貌分析 |
3.3 环氧树脂/碳材料的固化行为研究 |
3.4 环氧树脂/碳材料的热机械性能分析 |
3.5 环氧树脂/碳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
3.6 环氧树脂/钛酸钡/石墨烯的微结构及介电性能 |
3.6.1 EP/BT/GNP的断面形貌分析 |
3.6.2 EP/BT/GNP的介电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偏氟乙烯基复合薄膜的结构与介电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的影响 |
4.2.1 薄膜的断面形貌 |
4.2.2 PVDF的晶相结构 |
4.2.3 薄膜的介电性能 |
4.3 PVDF/GNP复合薄膜的结构与介电性能研究 |
4.3.1 PVDF/GNP复合薄膜的断面形貌 |
4.3.2 PVDF/GNP复合薄膜的晶相结构 |
4.3.3 PVDF/GNP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 |
4.4 PVDF/BT复合薄膜的结构与介电性能 |
4.4.1 PVDF/BT复合薄膜的断面形貌 |
4.4.2 PVDF/BT复合薄膜的晶相结构 |
4.4.3 PVDF/BT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 |
4.5 PVDF/BT/GNP复合薄膜的结构及介电性能 |
4.5.1 PVDF/BT/GNP复合薄膜的断面形貌 |
4.5.2 PVDF/BT/GNP复合薄膜的晶相结构 |
4.5.3 PVDF/BT/GNP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 |
4.6 PVDF/BT/GNP层结构薄膜的结构及介电性能 |
4.6.1 层厚的影响 |
4.6.2 GNP含量的影响 |
4.6.3 BT含量的影响 |
4.7 薄膜的击穿特性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混体系的相结构与介电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PS/PVDF的相结构与介电性能研究 |
5.2.1 PS/PVDF共混体系的粘度与相转变 |
5.2.2 PS/PVDF共混体系的形貌结构 |
5.2.3 PS/PVDF共混体系的晶相结构 |
5.2.4 PS/PVDF共混体系的介电性能 |
5.3 填料的选择分布 |
5.3.1 GNP的选择分布 |
5.3.2 BT的选择分布 |
5.4 PS/PVDF/BT/GNP相结构调控 |
5.4.1 直接复合-PS/PVDF/BT/GNP |
5.4.2 选择复合-(PS/GNP)/(PVDF/BT) |
5.4.3 反相复合-(PS/BT)/(PVDF/GNP) |
5.5 复合共混体系的介电性能 |
5.5.1 PS/PVDF/GNP共混体系 |
5.5.2 PS/PVDF/BT共混体系 |
5.5.3 PS/PVDF/BT/GNP共混体系 |
5.6 共混体系的击穿强度 |
5.7 介电模型与介电常数的预测 |
5.7.1 基体PS/PVDF的介电常数的预测与验证 |
5.7.2 共混体系的介电常数的预测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腈纶纤维固载脯氨酰胺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固载催化 |
1.1.1 均相催化剂固载化概述 |
1.1.2 均相催化剂固载方式 |
1.2 均相催化剂固载化的载体 |
1.2.1 无机载体 |
1.2.2 有机载体 |
1.2.3 其他复合载体 |
1.3 脯氨酰胺 |
1.3.1 脯氨酰胺合成简介 |
1.3.2 脯氨酰胺固载催化应用 |
1.4 腈纶纤维 |
1.4.1 腈纶纤维概述 |
1.4.2 腈纶纤维功能化 |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水相催化Knoevenagel及多组分反应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设计思路 |
2.3 实验部分 |
2.3.1 试剂和仪器 |
2.3.2 脯氨酰胺化合物的合成 |
2.3.3 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的合成 |
2.3.4 纤维酸碱交换容量测定 |
2.3.5 纤维吸水率的测定 |
2.3.6 纤维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纤维催化剂的合成 |
2.4.2 纤维催化剂的表征 |
2.4.3 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催化Knoevenagel反应的应用 |
2.4.4 脯氨酰胺功能化纤维催化Knoevenagel-Michael多组分反应的应用 |
2.4.5 纤维催化剂循环和热过滤实验 |
2.4.6 流动化学和克级放大实验 |
2.4.7 不同催化体系中合成2-氨基-4H-色烯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2.6 本章部分产物核磁数据 |
第3章 润湿性可调的氨基功能化纤维水相催化aldol反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设计思路 |
3.3 实验部分 |
3.3.1 试剂和仪器 |
3.3.2 功能化纤维的合成 |
3.3.3 纤维碱含量的测定 |
3.3.4 纤维催化aldol反应的一般步骤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纤维催化剂的合成 |
3.4.2 纤维催化剂的表征 |
3.4.3 纤维催化aldol反应的应用 |
3.4.4 纤维催化aldol反应机理 |
3.4.5 与酸碱协同催化体系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3.6 本章产物核磁数据 |
第4章 腈纶纤维固载铜催化Chan-Lam偶联反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设计思路 |
4.3 实验部分 |
4.3.1 试剂和仪器 |
4.3.2 纤维固载铜催化剂的合成 |
4.3.3 纤维催化Chan-Lam偶联反应的一般步骤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纤维固载铜催化剂的合成 |
4.4.2 纤维固载铜催化剂的表征 |
4.4.3 纤维催化Chan-Lam偶联反应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4.6 本章部分产物核磁数据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部分代表化合物的NMR图 |
附录2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双季铵功能纤维对硝基酚的选择性去除及对CO2的绿色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环境污染背景简介 |
1.1.2 酚类有机污染物简介 |
1.2 废水中硝基酚类的处理技术 |
1.2.1 光催化降解技术 |
1.2.2 生物降解技术 |
1.2.3 电化学降解技术 |
1.2.4 吸附法 |
1.3 常见的载体材料 |
1.3.1 无机载体 |
1.3.2 有机载体 |
1.3.3 复合载体 |
1.4 腈纶纤维简介 |
1.4.1 腈纶纤维的结构与性质 |
1.4.2 腈纶纤维的改性与应用 |
1.4.3 本课题组研究基础 |
1.5 本论文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功能化腈纶纤维的设计制备 |
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季铵盐小分子的合成 |
2.3.2 N,N-二甲基丙-1,3-二胺功能化纤维的制备 |
2.3.3 单季铵功能化纤维的制备 |
2.3.4 双季铵功能化纤维的制备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季铵盐小分子的合成 |
2.4.2 功能化纤维的合成 |
2.4.3 功能化纤维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季铵功能化纤维对硝基酚的选择性去除 |
3.1 主要试剂 |
3.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功能化纤维对4-硝基苯酚吸附性能的比较 |
3.3.3 PAN_(BQAS-3)F吸附选择性能研究 |
3.3.4 调节溶液p H实现选择性调控 |
3.3.5 溶液pH对 PAN_(BQAS-3)F吸附性能影响 |
3.3.6 吸附动力学实验步骤 |
3.3.7 吸附热力学实验步骤 |
3.3.8 吸附等温学实验步骤 |
3.3.9 流动吸附实验 |
3.3.10 纤维PAN_(BQAS-3)F循环使用能力研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功能化纤维的选择 |
3.4.2 PAN_(BQAS-3)F的吸附选择性 |
3.4.3 PAN_(BQAS-3)F吸附选择性调控 |
3.4.4 吸附机理的提出 |
3.4.5 PAN_(BQAS-3)F对2,4-二硝基苯酚吸附的影响因素 |
3.4.6 流动化学测试 |
3.4.7 解析和循环性能研究 |
3.4.8 各种固载型吸附材料对2,4-二硝基苯酚去除性能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季铵功能化纤维催化 CO_2绿色转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3 纤维催化CO_2环化反应的一般步骤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催化剂催化活性比较 |
4.4.2 反应条件优化 |
4.5 催化机理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的谱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纤维热机械分析仪在腈纶纤维结构性质方面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分子复合材料在体育器械的应用与性能[J]. 孙晋媛.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1(05)
- [2]高加工性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溶液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张兴珂. 东华大学, 2021(01)
- [3]铝锂合金分流挤压型材纵向焊缝固态焊合行为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D]. 徐潇. 山东大学, 2021(11)
- [4]植物纤维/聚丙烯体系应力松弛时间表征及调控机制研究[D]. 江太君.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5]自修复聚氨酯导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杨妍.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8)
- [6]静电纺丝法制备温敏荧光纤维及其性能研究[D]. 马越.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7]淀粉样蛋白纳米球表面修饰Ⅰ型胶原促进胶原纤维内矿化的研究[D]. 郭梦茜.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石墨烯/钛酸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D]. 王继华.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4)
- [9]腈纶纤维固载脯氨酰胺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朱海. 天津大学, 2020(01)
- [10]双季铵功能纤维对硝基酚的选择性去除及对CO2的绿色转化[D]. 冉娇茹. 天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