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2年出现的汉语新词语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张素玲[1](2008)在《新时期以来的新词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以来新词语的专论和新词语词典的编纂成为词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或者对新出现的词条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或者对新词语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和探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是论着明显增多,质量有所提高。经过研究者们将近30年的努力,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由浅入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收集整理了新时期以来关于新词语的研究论文和专着、报纸等资料,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按新词语研究的发展程度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新词语研究的初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新词语研究的繁荣发展、21世纪以来新词语研究的创新发展。在行文过程中力争将本阶段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对其不足及发展前景做了总结和归纳,将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将研究的发展变化与本人的观点分析相结合,以期对新词语研究提供一点参考。笔者认为,新词语研究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所谓的“范式”,目前新词语研究可以说处于瓶颈时期,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建立一种“新范式”,笔者在结语部分从要在整体上把握新词语研究,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四个方面对“新范式”的建立进行了论述。
于根元[2](1997)在《词语的时空分布》文中提出
单满菊[3](2014)在《汉语特色新词语及其英译问题探析》文中提出通过阐述汉语特色新词语的概念界定、主要特点和分类构成,梳理并探析了国内外在汉语特色新词语英译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汉语特色新词语准确英译的一些翻译策略和实用技巧。
郑艳[4](2014)在《从文化翻译观视角谈汉语政治新词语的英译》文中认为汉语政治新词语集中反映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动态和民族特色。政治新词语准确地道的英译成为一种重要的外宣手段,也是一国展示其国内政治生活现状和方针政策的窗口。然而,由于其特定的政治内涵和文化特色,英译政治新词语并非易事。虽然汉语政治新词语的英译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理论框架,研究汉语政治新词语的英译,旨在探索政治新词语英译研究的新视角,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流与合作。针对政治新词语英译研究的现状,本文全面总结汉语政治新词语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集中探讨缩略语新词、四字格结构新词和汉文化特色新词这三大类政治新词语的英译,以文化翻译观的核心思想——“文化内涵的翻译”为理论依据来分析政治新词语英译过程中如何忠实地再现中国文化内涵。文化翻译观主张翻译重在文化交流,文化是第一位的,而信息是第二位的。该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要注重文化内涵的翻译,实现译语中文化功能的等值。本文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对政治新词语与其英译过程中文化内涵传递之间的关系进行透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通过大量的实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译政治新词语时需要补充背景知识、显明词义、进行解释性翻译,以便再现文化内涵,最后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姚德怀[5](1993)在《也谈“扎啤”》文中认为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4期第54页《1992年出现的汉语新词语选登》(以下简称《词语选登》)一文内有“扎啤”条。以下是我对“扎啤”的理解。
宗冰冰[6](2018)在《基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流行语的多视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活跃语言之一的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以2006-2015年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所发布的年度流行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0年间流行语的梳理,对流行语进行多层面的分析。第一章绪论本章节基于研究的对象,第一,收集相关知网文献,描绘流行语的研究发展趋势,统计结果显示流行语的研究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研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流行语研究的热点丰富,如关于流行语的定义、特征的研究、流行语个案的研究等方面。第二,阐释本研究运用的分析方法,如定量分析、分析归纳等。第三,分析本研究目标评选标准与特点。第二章《报告》流行语产生路径的共时考察本章基于流行语产生领域,梳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流行语的产生方式,同时结合《人民日报》收录的实例,考察来自网络热门事件、社会热点话题、文化产业、重大活动等方面的流行语以及其在社会生活里的沿用。通过统计来自不同途径流行语的数量,总结流行语的产生规律,经语料分析得出,《报告》流行语产生途径广泛,其中社会热点话题是流行语最重要的产生路径。第三章《报告》流行语词长与语法层级的静态分析本章基于目标语料,分析流行语的词长与语法层级类型,进一步考察这两种参数与“流行内容”和“流行度”的关系。通过词长分布情况,我们认为,三、四字节长度的流行语数量丰富、更易流行,是最佳词长的流行语;不同长度的流行语承载着不同的内容,较为适中的词长,其承载的内容广泛、丰富,而长度较长的流行语则有其特殊的承载对象。根据我们的语料内容,我们以词、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等)、句子三个语法层级作为研究的层级单位,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语法层级的流行语数量不一、承载内容不同,其中偏正式短语数量较多,承载的流行内容也较为多样。第四章《报告》流行语生命度的动态考察本章基于流行语生命变化特征,以《人民日报》出现的流行语“词频”为依据,绘制《报告》部分流行语的生命曲线图,出现“凸起型、凹陷型”等不同的生命曲线图,总结不同生命曲线走势的特点。再者,进一步探讨影响生命走势的原因,如人们对社会热带事件的不断关注,继而热度慢慢消退,人们的从众心理,对流行语承载的内容的追逐、关注等。第五章《报告》流行语承载社会发展轨迹的历时解读本章基于流行语承载内容,结合《人民日报》,举例分析作为记录社会的载体之一的流行语,阐述年度流行语在政治生活、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科技生活等的发展轨迹。经分析,国际以安全问题为主线,国内社会政治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深化;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与国际环境联系密切;社会生活上以大众关注热点、百姓关系问题为主导等。第六章结语近年来,流行语呈现了较强的发展势头,学者、专家对流行语的研究逐渐丰富。本文在前者的研究基础之上,对《报告》的年度流行语做了相关的分析综合,较为全面、深入地探讨2006-2015年《报告》所评选的年度流行语。
潘家福[7](2008)在《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种种的社会因素,促使新加坡华人的语言应用状况变得极为复杂。早期的新加坡华人较常接触汉语方言和马来语。国家独立后,政府积极推行双语政策,致使新生代华人多数都能掌握中英双语。由于不同语言长期的接触,新加坡英语和华语都产生了变异的情况,甚至形成多语交融的掺杂式语言。我们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去分析新加坡华人语言应用的实际状况,可以了解语言在接触之后所引发的问题,并掌握多语现象形成与发展的脉络,从而为语言政策的规划和多语学习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借鉴。本论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的课题。新加坡华人的语用状况和外在的社会因素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我们能够在科学的基础上以实际的数据来总结成果,从而勾勒出一幅完整而清晰的多语应用图景。本论文共分八章,兹将各章的重点择要列出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说明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并介绍一些重要的术语,包括双重语言(Bilingualism)和多重语言(Multilingualism)、双层语言(Diglossia)和多层语言(Polyglossia)、华语和母语的概念。第二章论述多语现象在新加坡形成与发展的轨迹。本章着重分析开埠以来至独立之前新加坡华人移民历史与华人社会的结构,从而解释多语现象的形成与移民浪潮有直接关系。在新加坡华社成型的初期,中国华南一带的移民以帮群的形式落户新加坡,这使得中国南方方言如闽南语、广东话和潮州话等在新加坡的语言环境里扎下根基。另外,还有从马六甲南来的峇峇华人,他们在新加坡形成一个特殊的语言集团,也促成了闽南语和马来语的融合。下来,文章着重探讨建国以后影响新加坡华人语言应用状况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政府积极推展的双语政策、讲华语运动和新移民政策。第三章利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新加坡英语和华语在音韵、语汇和语法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多语环境和语言接触如何促成标准英语和华语产生区域变异的特征。新加坡英语相较于新加坡华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呈现出更大程度的变异特征,应被视为是一种典型的掺杂式语言。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新加坡华人在多语环境之下语言应用的状况和语言态度,并与过去的问卷调查成果进行比较。调查结果显示,有越来越多的新加坡华人利用中英两种语言进行沟通。汉语方言的使用率则进一步萎缩,逐渐退居至家庭域。另一种“双言制”正在新加坡华社中形成:在正式场合里,人们广泛地使用英语;而在非正式场合里,华语的使用率却是最高的。在语言态度方面,不同的年龄层出现明显的差距。新生代华人多数对中英两种语言持有同等的态度,他们已摒弃老一辈华人所抱持的“母语情结”。新加坡华人也逐渐接受和使用掺杂式语言,并认为这是当地的一种语言特色。至于是否需要学习第三种语言,受试者的看法并不一致。第五章探讨新加坡华人会话中语码转换和语码夹杂的模式。我们利用原始录音所得的语料进行两个典型的个案研究,对象包括一组华族年轻人,以及三代同堂的一家人。研究结果发现新加坡华人在日常会话中,语码转换和语码夹杂的现象非常普遍。录音分析的所得也进一步验证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第六章针对新加坡华社中的书面语料进行分析。我们选择了一份近期出版的中文免费报《我报》作为研究材料,借由语域理论模式说明这种新式媒体语言形成的主要因素,从而揭示中英双语为主导的语用模式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新加坡中文传媒的主流。第七章探讨中国文化的传播对新加坡华社的语言应用状况所带来的冲击。中国新移民持续涌入新加坡,加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发挥的重大影响力,已使得中国文化成为塑造新加坡华社语言环境的关键因素。中国文化的有力渗透,正开始将新加坡的华人社会划分成两个特色迥异的言语社区。最后,在第八章的结语里,本论文对前述的章节内容进行统整与归纳,并探讨新加坡华人社会语言发展的势态,以及未来将面临的种种挑战,最后预示一个稳定的双语社会将长期存在的可能。
罗执廷[8](2008)在《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在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当代性文学选刊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它们对当代小说发展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并分析总结了其运作的经验与作用的方式,揭示了其运行的逻辑根据。此外,本论文还分析反思了选刊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以此重构出较为理想的当代文选机制及运作模式,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论文共分三大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当代文学选刊的产生与发展,选刊在当代文坛的角色和地位,提出了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认为选刊兼具文学传播、文学评价、生产导引三重角色,是当代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存在,一股重要的文学运作力量,对繁荣当代小说、促进其发展具有显着功绩。认为研究选刊可以对这种当代性文选(包括选刊、年选本、作品选等)的运作起到参考、指导作用。正文部分:第一章,考察了选刊在“扶植作家成长”、“推动创作潮流”、“文学导向”三个方面对当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起到的作用,认为选刊培植了一代中国作家的中坚,推动了“改革小说”、“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底层叙事”这些小说潮流,并引导了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第二章,归纳出了选刊作用于小说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发现模式、集结模式、倡导模式、炒作模式,认为选刊通过这些模式有效介入了当代小说的发展。第三章,分析了选刊运行及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根据——信任问题,分析了信任的生成(公信力)、转化(权威与权力)以及选刊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等问题。认为选刊运行和起作用的逻辑基础不是权力,而是信任及由此生成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信任主要产生于受众的需要和选刊自身品质、能力、表现的遇合,选刊应该从其内在品质入手维护和提升其公信力与权威性。余论:分析了选刊所存在的负面问题及问题的根源,从“谁来办”、“为谁办”、“怎样办”等方面重构出了理想的当代文选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当代选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问题。认为选刊的缺陷主要是文学性标准弱化、审美趣味单一,而这都是因选刊运作受制于政治场与经济场而缺乏文学自主性的结果;认为选刊应该加强其对严肃文学的身份认同,在功能定位上以选优为基础,适当注重发现、扶植、导向等功能。
李文中[9](1993)在《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中国式英语则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对这两者的构成及其关系作了探讨。
唐璐[10](2016)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主要以近十年出现的汉语新词为研究对象,选取部分较为典型并频繁出现的新词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本体理论,从"何为译""谁在译",以及"如何译"三个方面对汉语新词进行三维一体的系统研究。
二、1992年出现的汉语新词语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2年出现的汉语新词语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以来的新词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新词语研究的初步发展 |
1.1 新词语研究高潮来临的前奏 |
1.2 "大家来关心新词新义" |
1.3 概貌性研究占优势的新词语本体研究 |
1.3.1 新词语的概貌研究 |
1.3.2 新词语的整理 |
1.4 从社会语言学、社会心理的角度研究新词语 |
1.4.1 将"共变"理论与新词语这一语言变异现象相结合 |
1.4.2 将语言变异、社会心理与新词语规范化相结合 |
1.5 新词语词典编纂初见成效 |
1.6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新词语研究的繁荣发展 |
2.1 由概貌式研究向专题化研究过渡 |
2.2 新词语的本体研究 |
2.2.1 对新词语的重新界定 |
(一)从时间上界定新词语 |
(二)从内容上界定新词语 |
2.2.2 新词语的来源与产生途径 |
(一)从方言中吸取营养 |
(二)从隐性到显性 |
(三)修辞现象词汇化 |
(四)专业术语泛化 |
2.2.3 新词语的构词研究 |
(一)词缀化倾向——词法学角度分析 |
(二)句法构词——句法学角度分析 |
(三)修辞现象词汇化——修辞学角度分析 |
2.2.4 新词语的类型 |
(一)外来词 |
(二)缩略语和简称 |
2.2.5 新词语的词义研究 |
(一)词义的演变 |
(二)旧词新义 |
2.2.6 新词语的音节变化 |
2.3 新词语的多视角研究 |
2.3.1 新词语与社会的关系 |
2.3.2 新词语与社会心理、文化相结合 |
2.3.3 新词语的规范化 |
(一)新词语规范观的调整 |
(二)新词语的规范原则 |
(三)新词语和生造词的判定标准 |
(四)对外来词、缩略语等词语的规范问题 |
2.4 新词语词典编纂及其研究 |
2.4.1 新词语词典编纂 |
2.4.2 新词语词典编纂的研究 |
2.5 字母词研究的起步发展 |
2.6 小结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新词语研究的创新发展 |
3.1 旧问题的新角度、新思考 |
3.1.1 新词语的界定 |
3.1.2 新词语中的旧词新义和造词法 |
3.2 新方法的运用和新领域的开拓 |
3.2.1 新方法的运用 |
3.2.2 新词语研究与汉语教学相结合 |
3.3 新词语的规范问题 |
3.4 新词语词典的编纂和研究 |
3.4.1 《新华新词语词典》及其引发的争论和思考 |
3.4.2 亢世勇先生的《现代汉语新词语信息(电子)词典》及其《新词语大词典》的出版 |
3.4.3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订本)中的"新词新义" |
3.4.4 《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的诞生 |
3.4.5 新词语词典编纂的研究 |
3.5 字母词研究的深入发展 |
3.5.1 对待字母词的态度 |
3.5.2 关于字母词的定名和界定问题 |
3.5.3 关于字母词的分类问题 |
(一)根据字母词中字母的种类 |
(二)根据字母词中字母的纯与不纯 |
(三)根据字母的书写形式 |
(四)根据字母词中字母的数量 |
(五)根据字母在字母词中的位置 |
(六)根据字母词的来源 |
(七)根据字母词的内容 |
3.5.4 字母词的研究方法 |
3.5.5 关于字母词的规范问题 |
(一)规范原则和方法 |
(二)词形规范和读音规范 |
(三)字母词的使用规范 |
3.5.6 字母词词典的出版及字母词的入典问题 |
(一)字母词词典的出版 |
(二)字母词的入典问题 |
3.6 小结 |
结语 |
附录:新词语词典汇总表 |
研究资料索引 |
着作: |
论文: |
后记 |
(3)汉语特色新词语及其英译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语特色新词语的概念界定、主要特点及其分类 |
(一) 汉语特色新词语的概念界定 |
(二) 汉语特色新词语的主要特点 |
1. 音节方面 |
2. 结构方面 |
3. 意义方面 |
4. 来源方面 |
5. 内容多样化方面 |
(三) 汉语特色新词语的分类 |
1. 表示新事物的汉语特色新词语 |
2. 表示新概念的汉语特色新词语 |
3. 由外来词 (loan words) 形成的汉语特色新词语 |
4. 由某些词缀派生出来的汉语特色新词语 |
5. 赋予新意义和新内涵的汉语特色新词语 |
二、汉语特色新词语英译的现状分析 |
(一) 取得的成就 |
(二) 存在的问题 |
1. 直译造成误译 |
2. 中国式英译 |
3. 忽略文化差异造成误译 |
4. 英译冗长 |
三、汉语特色新词语英译的主要策略 |
(一) 音译 |
(二) 直译 |
(三) 意译 |
(四) 译释并举 |
(五) 移译 |
结语 |
(4)从文化翻译观视角谈汉语政治新词语的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汉语政治新词语英译研究动机和意义 |
第二节 论文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政治新词语的定义 |
第二节 政治新词语的分类与特点 |
第三节 政治新词语英译研究现状分析 |
第四节 政治新词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五节 文化翻译观与政治新词语 |
第三章 文化翻译观理论建构 |
第一节 文化翻译观概述 |
第二节 文化翻译观的主要观点 |
第三节 文化翻译观与文化内涵的传递 |
第四章 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的政治新词英译与文化内涵传递 |
第一节 缩略语新词的英译 |
第二节 汉文化特色新词的英译 |
第三节 四字格新词的英译 |
第四节 政治新词语英译的动态视角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流行语的多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流行语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价值及评选标准的分析 |
第二章 《报告》流行语产生路径的共时考察 |
第一节 热门话题促成流行语的流行 |
第二节 文化产业带来流行语的传播 |
第三节 主体身份促生的流行语 |
第四节 其他领域促生的流行语 |
第三章 《报告》流行语词长与语法层级的静态分析 |
第一节 流行语词长考察 |
第二节 流行语语法层级考察 |
第四章 《报告》流行语生命度的动态考察 |
第一节 流行语生命度的界定 |
第二节 《报告》流行语生命度的特征 |
第三节 影响生命走势的原因 |
第五章 《报告》流行语承载社会发展轨迹的历时解读 |
第一节 政治生活与流行语 |
第二节 经济科技发展与流行语 |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流行语 |
第四节 文娱生活与流行语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2006-2015《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年度流行语汇总表 |
附录二: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球语言环境下的多语现象 |
1.2 新加坡的语言环境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新加坡社会语言现象的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新加坡华社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课题的动机 |
1.3.2.1 丰富新加坡华人社会的语言研究 |
1.3.2.2 了解多语环境下语言应用的实际状况 |
1.3.2.3 为现代汉语走向国际提供借鉴 |
1.3.2.4 促进多语环境里语言规划的思考 |
1.4 研究方法:理论架构和论文结构 |
1.4.1 理论架构:社会语言学理论的应用 |
1.4.2 论文结构 |
1.5 重要术语之定义与界说 |
1.5.1 双语与多语 |
1.5.2 双言与多言 |
1.5.3 母语 |
1.5.4 华语 |
注释 |
第二章 多语现象在新加坡华社的形成与流变 |
2.1 新加坡华人历史与华人社会结构 |
2.1.1 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形成背景 |
2.1.2 华人社会的建构过程 |
2.1.2.1 海峡华人社群 |
2.1.2.2 来自中国华南地区的华人社群 |
2.2 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的语言运用状况 |
2.2.1 多语环境下语言的接触与融合 |
2.2.2 中英教育的发展对华人语文能力的影响 |
2.2.3 华人社会对华语文的推广 |
2.2.3.1 林文庆倡导华语运动 |
2.2.3.2 "上"阶级的兴起 |
2.3 二战后影响新加坡华社语言发展的主要原因 |
2.3.1 新加坡二战之后的社会语言背景 |
2.3.2 新加坡独立后的语言环境 |
2.3.2.1 制定语文政策的考量因素 |
2.3.2.2 双语教育的实行 |
2.3.2.2.1 双语教育的起步 |
2.3.2.2.2 独立后的双语政策—学习英语和母语 |
2.3.2.2.3 华校走向式微 |
2.3.2.2.4 七、八十年代的双语教育 |
2.3.2.2.5 九十年代后的双语教育 |
2.3.2.3 推行讲华语运动 |
2.3.2.4 新世纪的新加坡社会语言环境 |
2.4 从离散到整合:新加坡华社多语现象的讨论 |
注释 |
第三章 新加坡英语和华语的接触与互动 |
3.1 两种独特的语言变体 |
3.2 什么是新加坡英语和华语 |
3.3 新加坡英语和华语的比较 |
3.3.1 音韵和词汇方面 |
3.3.1.1 句尾语气助词 |
3.3.1.2 叹词 |
3.3.1.3 新加坡华语中的"第五声" |
3.3.1.4 借词 |
3.3.1.5 新加坡华语中的方言词 |
3.3.1.6 新加坡英语中外来借词的变化 |
3.3.1.7 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的比较 |
3.3.2 语法特点 |
3.3.2.1 新加坡英语的语法特点 |
3.3.2.1.1 疑问句 |
3.3.2.1.2 重叠式 |
3.3.2.1.3 "Got" |
3.3.2.1.4 "Never" |
3.3.2.1.5 "One" |
3.3.2.1.6 "Already/Liao" |
3.3.2.1.7 被动句"Kena" |
3.3.2.1.8 主题句 |
3.3.2.1.9 句法结构简化 |
3.3.2.2 新加坡华语的语法特点 |
3.3.2.2.1 比较句 |
3.3.2.2.2 语序:"先"、"多"、"少"、"才" |
3.3.2.2.3 特殊副词:"太过"、"有"、"有够" |
3.3.2.2.4 "到"的用法 |
3.3.2.2.5 英化句式 |
3.3.3 新加坡英语和华语在语法上的比较 |
3.4 掺杂式语言的概念 |
3.4.1 新加坡英语和华语的定位 |
3.4.2 掺杂式语言的定义 |
3.4.3 掺杂式语言的讨论 |
第四章 新加坡华人语用和语言态度调查 |
4.1 调查方法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资料收集 |
4.1.4 资料分析 |
4.2 调查分析:新加坡华人语言应用状况 |
4.2.1 新加坡华人的语言背景 |
4.2.2 自我评估的双语能力 |
4.2.3 主要的生活用语 |
4.2.4 与不同的交谈对象所使用的语言状况 |
4.2.5 在不同的场合中语言使用的状况 |
4.2.6 在各项活动中语言使用的状况 |
4.3 调查分析:使用掺杂式语言的状况与看法 |
4.4 调查分析:新加坡华人对语言的态度 |
4.4.1 对中英双语的比较 |
4.4.2 学习华语文的原因 |
4.5 调查分析:新加坡华人对多语课题的看法 |
4.6 社会因素与语言变体的选择 |
4.6.1 新加坡华人语言变体的选用 |
4.7 调查总结 |
第五章 新加坡华人会话中语码转换和语码夹杂模式 |
5.1 语码转换和语码夹杂研究简述 |
5.2 材料的搜集与介绍 |
5.3 录音个案研究(一) |
5.3.1 人物背景介绍 |
5.3.2 录音材料分析 |
5.3.2.1 语码夹杂话轮的出现频率 |
5.3.2.2 话轮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 |
5.3.2.3 语码夹杂话轮内的成分分析 |
5.4 录音个案研究(二) |
5.4.1 人物背景介绍 |
5.4.2 录音材料分析 |
5.4.2.1 语码夹杂话轮的出现频率 |
5.4.2.2 话轮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 |
5.4.2.3 语码夹杂话轮内的成分分析 |
5.5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新加坡华社中书面语料的分析 |
6.1 新加坡中文免费报的兴起 |
6.2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简述 |
6.3 新加坡《我报》的语言运用分析 |
6.3.1 《我报》的语言特点 |
6.3.1.1 纯英文的语料 |
6.3.1.2 中文语料夹杂大量的英文语句 |
6.3.1.3 中英互译的语料 |
6.3.1.4 流行新词的介绍与使用 |
6.3.1.5 合璧词 |
6.3.1.6 新加坡本土化词汇 |
6.3.1.7 词汇意义的转化 |
6.3.2 影响《我报》语用策略的三个语域要素 |
6.3.2.1 语场 |
6.3.2.2 语旨 |
6.3.2.3 语式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文化对新加坡华社语用的影响 |
7.1 中国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播 |
7.1.1 中国新移民的涌入 |
7.1.2 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正面影响 |
7.1.3 新加坡教育重视对当代中国的认识 |
7.1.4 新加坡宗乡会馆逐步转型 |
7.2 中国文化对当前新加坡华社语用的影响 |
7.2.1 对新加坡华语词汇的影响 |
7.2.1.1 与当代中国文化有关的流行词语 |
7.2.1.2 新加坡华语向普通话移借的词汇 |
7.2.1.3 新加坡华语与普通话词汇的竞争 |
7.2.1.4 与新移民文化有关的华语新词汇 |
7.2.2 中国文化对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影响 |
7.2.3 中国文化对新华文学的影响 |
7.2.4 中国文化与新加坡汉语方言的竞争力 |
7.3 重构新加坡华社的言语社区 |
7.3.1 言语社区的定义 |
7.3.2 新加坡华社言语社区的划分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强化新加坡华人的多语优势 |
8.2 解决语言接触所引发的问题 |
8.3 积极推展中华语言文化事业 |
8.4 保存汉语方言文化的遗产 |
8.5 力求本土情怀与民族文化共存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语料来源 |
附录 |
A.新加坡华语语气助词功能表 |
B.新加坡华人语言应用和语言态度问卷调查 |
C.新加坡华人语言应用和语言态度问卷调查(英文版) |
D.录音转写语料(个案一) |
E.录音转写语料(个案二) |
F.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新词语调查 |
(8)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学选刊的出现与繁荣 |
第二节 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角色与地位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文学选刊作用下的当代小说发展 |
第一节 扶植:选刊与当代作家的成长 |
第二节 助推:选刊与小说创作潮流 |
第三节 导向:选刊与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 |
小结 |
第二章 文学选刊的作用模式 |
第一节 发现模式 |
第二节 倡导模式 |
第三节 集结模式 |
第四节 炒作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选刊运行的文化逻辑 |
第一节 信任的生成:公信力 |
第二节 公信力的转化:权威与权力 |
第三节 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 |
小结 |
余论 反思与重构:当代选学 |
一 反思:选刊的问题及其根源 |
二 重构:理想的选刊运行机制 |
三 “当代选学”:必要与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9)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界定 |
三、中国英语的构成 |
1.词汇 |
2.本地化词义和独特句式 |
3.篇章结构 |
四、中国式英语的主要语用失误 |
五、结论 |
四、1992年出现的汉语新词语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的新词语发展研究[D]. 张素玲. 天津师范大学, 2008(08)
- [2]词语的时空分布[J]. 于根元. 世界汉语教学, 1997(04)
- [3]汉语特色新词语及其英译问题探析[J]. 单满菊.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4(06)
- [4]从文化翻译观视角谈汉语政治新词语的英译[D]. 郑艳.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5)
- [5]也谈“扎啤”[J]. 姚德怀.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3(02)
- [6]基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流行语的多视角研究[D]. 宗冰冰. 浙江财经大学, 2018(05)
- [7]新加坡华社的多语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D]. 潘家福. 复旦大学, 2008(01)
- [8]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D]. 罗执廷. 暨南大学, 2008(03)
- [9]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 李文中.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04)
- [10]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J]. 唐璐.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6(03)
标签:英语;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炎黄文化; 新加坡英语; 翻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