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氧化钇晶体结构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吕姗姗,孙旭东,霍地[1](2021)在《氧化钇基高熵固溶体陶瓷的SPS烧结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以蔗糖为燃料剂,通过溶胶-凝胶燃烧反应制备以氧化钇为主要成分的固溶体氧化物粉末,并且以SPS烧结技术制备氧化钇基高熵陶瓷。研究了球磨对粉末以及SPS烧结工艺对陶瓷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显微硬度分析对陶瓷组织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粉体制备过程中球磨有助于消除杂相,提高粉体分散度和均匀性;SPS烧结高熵陶瓷硬度最高达到8.683GPa,在红外波段透过率也接近40%。
宗利[2](2021)在《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的发现、表征、改造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细胞色素 P450 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monooxygenases,CYPs)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古细菌、细菌和病毒的血红素依赖的单加氧酶超家族,CYPs可在各种底物上实现生物转化反应,包括羟基化、脱羧、环氧化、还原脱卤、脱烷基、亚砜化和反马氏氧化等。CYPs介导的脂肪酸羟化反应是化学合成羟基脂肪酸(HFAs)的绿色替代方案,羟基脂肪酸是一种高价值的油脂化学品,在材料工业和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许多CYPs需要额外的还原酶蛋白的存在来实现催化活性,但自给自足的CYPs可以将其还原酶伙伴融合到催化区域中,从而大大的简化了生物转化过程。然而,大多数CYPs的热稳定性差以及有限的区域选择性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缺陷。因此,获得性能优良和新型区域选择性的CYPs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通过基因组挖掘技术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DSM 7)中获得2个新型自给自足型CYP102家族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分别命名为Bamf2522和Bamf0695。采用全细胞催化的方式探究了它们对不同脂肪酸的区域选择性催化能力,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表征。此外,通过对Bamf2522和Bamf0695进行同源建模及理性、半理性设计获得了一系列对脂肪酸区域选择性发生改变的突变体。通过分子对接分析了部分突变体催化脂肪酸区域选择性改变的可能原因。最后本研究初步探究了 Bamf2522和Bamf0695对可再生资源微藻中脂肪酸混合物的催化效果。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借助于基因组数据库挖掘技术,基于实验室现有菌种资源,以来自于巨大芽孢杆菌中的自给自足型P450BM3(CYP102A1)的氨基酸序列为模板,挖掘到了两个来自于同一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DSM 7的新型CYP,分别命名为Bamf2522和Bamf0695。通过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发现它们均属于CYP102A亚家族。通过对不同链长的脂肪酸的催化研究,发现Bamf2522和Bamf0695对脂肪酸的羟基化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区域选择性倾向,Bamf0695倾向于在大多数脂肪酸的亚末端ω-1,ω-2和ω-3位发生羟基化反应,而Bamf2522在催化脂肪酸时表现出更广泛的产物多样性,特别是在催化棕榈酸时,能够在其碳链的ω-1~ω-7位点上进行羟基化,使其成为目前唯一一种能对棕榈酸的ω-6和ω-7位点进行羟基化反应的野生型CYP102家族成员酶。2.通过对Bamf2522和Bamf0695进行光谱学性质表征,发现这两种酶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后在450 nm波长下均具有明显的吸收峰。表明这两种酶可能具有P450单加氧酶的酶学活性。进一步探究这两种酶的最适温度、pH和热稳定性,发现Bamf2522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Bamf0695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7.5。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时,Bamf0695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因此,Bamf0695更具有工业应用潜力。3.本研究基于氨基酸序列比对、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分析,对Bamf0695底物结合口袋内的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F89、1266、和A331进行定点突变。通过对一系列脂肪酸底物谱测定后发现,A331V和F89I单点突变对棕榈酸的区域选择性没有改变,而A331V/F89I双位点的叠加使棕榈酸ω-1位的产物从野生酶的31%增加到61%。表明这两个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对棕榈酸的区域选择性。通过对A331位点进行饱和突变获得的突变体A331I,其在催化月桂酸和棕榈酸时产生的ω-1位的HFAs占总产物的比例高达81.9%和89.6%,具有高度区域选择专一性。此外,其他突变体催化C12~C18直链脂肪酸羟化时也能够在脂肪酸的亚末端位置达到超过50%的区域选择性。使其成为生产纯羟基脂肪酸的良好候选酶。为了探究脂肪酸区域选择性改变的可能原因,本文以突变体A331V/F89I为研究对象,选用棕榈酸作为配体分子,通过将野生酶和突变体分别与棕榈酸进行分子对接,对接后的结果显示,与野生酶相比,突变导致棕榈酸ω-1位碳原子距离血红素铁催化中心的距离更近。推测A331V和F89I位点的叠加效应导致棕榈酸的羟化产物向ω-1位点偏移。4.基于文献对P450 BM3(CYP102A1)的研究以及结合Bamf2522同源建模的结构分析,本研究除了对Bamf2522活性位点氨基酸F89、1266和A331进行了定点突变外,还引入了位于血红素结构域远端的热点残基S49、F53、N72、M187、V218和M240。通过对单个位点或多个位点组合突变探究了其对脂肪酸区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点突变体F891催化棕榈酸时使脂肪酸的羟基化产物由野生酶的ω-1~ω-7拓宽到ω-1~ω-9。Bamf2522的一些突变体对脂肪酸链内位置的区域选择性(ω-4~ω-9)也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含有6个突变位点的突变体 R41(A331V/F89I/N72S/M187T/V218A/M240L)催化棕榈酸时产生的ω-7、ω-8和ω-9 HFAs之和占总产物的84%,实现了高度链内HFAs的富集。这是迄今为止观察到的自给自足型CYP的最高链内选择性。同样,为了探究脂肪酸区域选择性改变的原因,将野生酶和突变体F89I分别与棕榈酸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野生酶相比,突变导致棕榈酸ω-8和ω-9位距离血红素铁催化中心的距离更近,这可能是催化棕榈酸区域选择性改变的原因。5.为了探究CYPs对可再生资源中的脂肪酸的催化性能,以期扩大CYPs催化脂肪酸底物的来源,本文以微藻脂肪酸提取物作为Bamf2522和Bamf0695的催化底物进行反应,结果表明,Bamf0695能够将复杂的微藻提取物中的脂肪酸转化为高价值的HFAs,而Bamf2522没有表现出相应的酶活性。简言之,本研究发现的Bamf2522和Bamf0695及其突变体在绿色和可持续生产多种高价值羟基脂肪酸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石超[3](2021)在《高性能立方氧化锆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固体氧化物电池(SOFC)具有能源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以及稳定性高等特点,是新能源研究领域的热点。作为SOFC的重要组成部分,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特性对SOFC性能具有关键性影响。目前,商业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主要为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但YSZ存在着诸如工作温度过高(1000~1200℃)、电导率较低等问题,阻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在中温(500~800℃)条件下具有高电导率的氧化钪稳定氧化锆(ScSZ)成为YSZ的理想替代材料。因此,开展高性能ScSZ纳米复合粉体制备及其电学性能研究意义重大。基于上述应用背景和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以ScSZ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性能ScSZ纳米复合粉体制备研究,并结合新型的冷烧结技术制备了高度致密化ScSZ陶瓷,同时对其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均相水热法各个工艺条件的研究,制备出了晶粒尺寸在20nm左右,二次团聚粒径分布范围在0.2~0.6 um,且具有纯立方相晶体结构的8 mol%Sc2O3稳定ZrO2(8ScSZ)粉体。其次,在8ScSZ粉体制备的基础上,制备了8ScSZ陶瓷并对其电导率进行了测量,发现8ScSZ陶瓷在800℃的电导率为0.111 S/cm。(2)在8ScSZ陶瓷制备的基础上,选择同样具有立方相结构的10 mol%Sc2O3稳定ZrO2(10ScSZ)陶瓷作为对象,研究了Sc3+掺杂量对于ScSZ陶瓷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Sc3+掺杂量增大,ScSZ陶瓷在800℃的电导率从0.111 S/cm增大到0.145 S/cm。其次,在10ScSZ陶瓷中进一步掺杂了1mol%CeO2,发现掺杂氧化铈可以有效抑制在高温烧结后出现的β菱形相,然而在800℃测量的电导率也从0.145 S/cm下降到了0.121 S/cm。(3)采用了冷烧结技术制备8ScSZ陶瓷。结果表明,使用冷烧结技术制备的ScSZ陶瓷坯体,在1200℃进行烧结后的电导率为0.115 S/cm,与传统烧结方法制备的8ScSZ陶瓷在1400℃的电导率(0.111 S/cm)处于同一水平,说明冷烧结技术可以在大幅度降低烧结温度的条件下制备出具有高电导率的ScSZ陶瓷。
阿依努尔·阿力木[4](2021)在《LaMnO3/Y2O3双层热敏薄膜材料的磁控溅射法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帆[5](2021)在《激光微熔封孔对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骞瑾[6](2021)在《合金元素对ZTA/高铬铸铁界面润湿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ZTA(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高铬铸铁复合材料作为大型工况设备中立式磨机、反击式破碎机的磨辊、板锤等耐磨件被广泛应用。由于陶瓷相和金属相的理化性能差异过大,二者润湿性特别差,因此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非常弱,在外力作用下,界面处极易产生裂纹而发生断裂失效。故本文通过向Al2O3及ZrO2陶瓷粉体中掺杂合金元素Ti、Ni,来改善高温下固/液界面的润湿性、结合强度与元素扩散效果,为ZTA陶瓷/高铬铸铁复合材料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本文对高铬铸铁中基体金属Fe与合金元素Ti、Ni以及Fe-Ti、Fe-Ni固溶体的各晶体结构、晶面结构分别进行了优化,并计算其不同晶面的表面能,为合金元素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Al2O3粉末、3Y-ZrO2粉末与合金元素为原料,利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ZTA-Ti/Ni复合陶瓷基片,通过高温座滴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高铬铸铁在各复合ZTA陶瓷基片上的润湿性效果,主要结论如下:1.Fe、Ti、Ni三种金属晶体的最稳定晶面表面能依次按Ti(0001)、Ni(111)、Fe(100)升高,利用低表面能的合金元素Ti、Ni能够与Fe形成Fe-Ti、Fe-Ni固溶体,来改善铸铁与陶瓷的润湿性。2.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的各ZTA基片的致密度均在99%以上,氧化铝和氧化锆高温下会形成置换固溶体。Ti与Al2O3高温下生成TiO2和TiAl及少量的Ti3Al,基片硬度有所提升;Ni与ZTA基体中的各成分未发生化学反应,基片硬度有所下降。3.纯ZTA与高铬铸铁之间完全不润湿,合金元素的加入使二者的润湿效果有了明显改善,且Ti对其的润湿性贡献大于Ni。当Ti与Ni含量分别为15wt.%ZTA与10 wt.%ZTA时,ZTA陶瓷/高铬铸铁的润湿效果最好。同时铁液在陶瓷表面的扩散深度与接触角呈现出较显着的线性关系,接触角越小,扩散深度越大。剪切实验后,在陶瓷基片表面留下三个同心环形的溶蚀坑,溶蚀坑中心为Fe-Al-Ti/Ni三相共生区,此处高铬铸铁的扩散深度最大,剪切断裂也发生在此处。4.在润湿体系中,接触角随基片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接触角随保温时间延长先大幅下降再保持恒定,且保温时间对接触角的影响大于基片表面粗糙度。在非润湿体系中,接触角随基片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保温时间对接触角基本无影响。5.ZTA-Ti/高铬铸铁的界面硬度随Ti含量增多而增大,剪切强度随之先增大后降低;ZTA-Ni/高铬铸铁的界面硬度与剪切强度都随Ni含量增多而增大。
王振银[7](2021)在《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锌氧压渣中锌铅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锌氧压渣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元素,例如含有的锌、铅和银等具有很高的综合回收利用价值,目前对于锌氧压渣的回收处理工艺有火法挥发工艺、化学浸出工艺和浮选工艺等,这些工艺方法分别存在着能耗高、试剂耗量大和回收率低等不足。本文为高效经济和分步回收某锌冶炼厂锌氧压渣中有价金属锌、铅和银,提出了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的新工艺。其关键工段包括高效浸矿微生物的选育驯化、微生物浸出锌氧压渣和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等,针对这些关键工段本文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为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和综合回收锌氧压渣中锌、铅和银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技术指导。研究了锌氧压渣的工艺矿物学。主要有价金属元素锌、铅和银的含量分别为3.16%、17.00%和261.20 g/t,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硫酸铅和正长石等。硫酸铅和硫化铅占据总铅的97.56%,硫酸锌和硫化锌占据总锌的86.52%,单质银和硫化银占据总银的77.18%。样品粒度小于30微米的部分占据86.54%,渣中矿物连生关系较为复杂,硫酸盐类物质多存在与正长石和石英等脉石矿物连生嵌布的现象,极少有单体解离的硫酸铅和其他矿物的存在。选育驯化了适用锌氧压渣特性的高效浸矿菌种,并优化了微生物浸出工艺条件。在初始pH 1.5,矿浆浓度10%,接种量10%的条件下浸出时间15天,得到的微生物浸出渣中锌含量0.4070%,微生物浸出锌的浸出率为88.07%,而铅含量17.94%,银含量271.44 g/t,铅和银在微生物浸渣中得以进一步富集。经过微生物浸出后,硫化铅氧化率为71.51%,硫化银氧化率为62.60%。揭示了微生物浸出锌氧压渣的过程和机理。浸出前期优势菌种为铁氧化菌和硫氧化菌,浸矿体系中存在铁氧化反应和硫氧化反应。由Eh-pH图知,pH值不变时,氧化还原电位进一步升高才会使硫化锌、硫化铅和硫化银继续被氧化。至浸出中后期,浸矿体系pH值逐渐降至稳定范围内,硫氧化细菌数量降低,铁氧化细菌逐渐繁衍为优势菌种,并将Fe2+氧化为Fe3+,体系电位升高,硫化锌、硫化铅和硫化银进一步被氧化。优化了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的工艺条件,在NaCl-CaCl2-HCl-H2O的体系中,双氧水添加量2%、CaCl2添加量20 g/L,使用HCl溶液调节pH 0.5,当在NaCl浓度300g/L、浸出温度90℃、搅拌转速350r/min、液固比10:1和浸出时间120min时,铅、银浸出率分别达到95.47%、83.86%。直接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银的浸出率分别为90.88%、68.53%。经过微生物浸出后,氯盐对铅和银的浸出率提高了4.59%和15.33%。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浸出锌的同时使得硫化铅和硫化银氧化为其各自硫酸盐,提高了后续氯盐浸出铅和银的浸出率。此外,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工艺对锌氧压渣中的锌浸出率为94.40%。研究了微生物浸渣中的铅和银的氯盐浸出动力学特征,并得出了半经验动力学方程。氯盐浸出微生物浸出渣中的铅和银均为有固体产物层或惰性物料层的收缩核模型。氯盐浸出铅和银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2.66 kJ/mol和10.88 kJ/mol。氯盐浸出铅符合化学反应速率与固膜内扩散混合控制的模型,氯盐浸出银符合固膜内扩散控制模型。
王娟[8](2021)在《基于硫铁基质自养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文中认为硝酸盐是目前水体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过量的NO3-进入水体,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威胁。自养反硝化技术在低C/N、营养成分匮乏的水体脱氮处理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硫铁基质自养反硝化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脱除贫营养水体中硝酸盐的方法受到研究者青睐。为探究在硫铁共存体系中,Fe(II)对体系中NO3-降解的生物和化学过程贡献,本研究采用Fe2+和S2O32-做电子供体,分别在纯菌和混菌的条件下探究微生物的硫自养、铁自养、以及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的作用规律和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实验分离纯化出一株具有反硝化功能的兼性厌氧菌,16S r DNA序列分析其为柠檬酸杆菌属,命名为Citrobacter sp.ZY630。对该菌株利用Fe(II)还原NO3-过程探究,结果表明,在无外加有机物的情况下,菌株ZY630可以以Fe2+为电子供体还原NO3-。经过120 h反应,Fe2++菌组约1.1 mmol·L-1的NO3-完全降解,产物包含NO2-、N2和N2O。通过对照分析,发现体系中NO3-到NO2-的转化是由生物作用主导。同时发现6 mmol·L-1Fe2++菌组较3 mmol·L-1Fe2++菌组反硝化程度进行更彻底,表明Fe2+有助于促进该体系反硝化过程。进一步探究菌株ZY630利用Fe2+降解NO2-过程,发现120 h后,加菌加Fe2+体系的Fe2+氧化总量与NO2-还原总量的摩尔比约为2.22,较只加Fe2+体系的摩尔比略高,表明NO2-和Fe2+之间化学反应占优。所以,菌株ZY630厌氧Fe2+氧化NO3-还原是一个生物化学耦合过程。在探究菌株ZY630硫自养反硝化功能的过程中,发现菌株ZY630虽然可以发生硫自养反硝化,但是其需要有机物来维持菌株长期的正常生长。菌株ZY630在以Fe2+和S2O32-作电子供体时,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维持菌株生长和反硝化反应的进行。实验以S2O32-为唯一外加电子供体进行了硫自养反硝化污泥(混菌)的驯化,经过35天培养,污泥中富集了以Sulfurimonas和Thiobacillus属为主要组成的硫自养菌群。通过序批式实验验证驯化污泥中微生物的硫自养反硝化性能,发现其在48 h内可利用S2O32-将约1 mmol·L-1的NO3-全部转化为N2,生成SO42-积累在体系中。实验同时探究了驯化污泥菌群的铁自养反硝化功能,发现驯化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以Fe2+为电子供体进行铁自养反硝化。在证实了驯化污泥中微生物可以以单独的S2O32-和Fe2+为电子供体进行自养反硝化的基础上,将污泥接种于硫铁共存的体系,发现在S2O32-含量不足以将所有的NO3-还原为N2的情况下,微生物可以利用Fe2+作为电子供体继续反硝化。因此,驯化的硫自养污泥可以利用S2O32-和Fe2+作电子供体还原NO3-,具有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功能。
鲁晓丽[9](2021)在《锂硫电池隔膜修饰材料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研究》文中指出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被认为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最有效的战略。但是,诸如太阳能、风能之类的天然清洁能源通常表现出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能量存储设备,尤其是可收集不同类型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它们的可再充电电池,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过去几十年,最常用的可充电电池是锂离子电池(LIB),它具有良好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和能效。然而,LIB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和电网储能对能量密度的越来越高的需求。因此追求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其他能量储存和转换系统非常重要。可充电锂硫电池(LSB)是下一代能源储存系统最有希望的候选者之一;它具有1675 m Ah g-1的高理论比容量和2600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是LIB的几倍。此外,活性材料硫具有储量丰富、低成本、环保无毒且安全性高等优势,契合当今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需求。但是锂硫电池商业化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硫和固态放电产物(Li2S2或Li2S)的绝缘特性、将S8还原为Li2S后阴极的体积膨胀高达80%以及可溶性多硫化锂(Li2Sx,x≥4)的穿梭效应等。其中,可溶性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是降低LSB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最关键的因素。近年来,人们已使用多种策略来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主要包括复合硫阴极的设计、各种隔膜改性/插入夹层、电解液优化以及锂负极的保护。其中隔膜作为电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可防止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物理接触及内部短路,并充当电化学过程中锂传输的离子筛。然而,传统的聚烯烃隔膜具有开放的大的孔隙结构,不仅锂离子可以顺利通过,而且多硫化物也能自由穿过到达负极从而导致Li-S电池中硫的利用率低。毫无疑问,隔膜的结构特性和物理化学稳定性在电化学反应中显着影响电池的性能。本文以具有独特组成和微观形貌的N-Fe/Fe3C@GC、水合Co SO4及Co0.85Se纳米材料修饰锂硫电池隔膜,研究了隔膜改性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微观形貌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采用一步高温碳化普鲁士蓝的方法合成了氮掺杂的Fe/Fe3C@GC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锂硫电池商业隔膜的改性材料,研究了隔膜改性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微观形貌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铁基纳米颗粒被部分石墨化的碳层包裹及相互交联的碳层结构不仅保证了快速连续的电荷转移,而且可以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和电解质的充分渗透,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掺N的多孔碳网络促进了Li+和电子的传输。此外,极性的N原子和铁基物质可以提供化学吸附位点以捕获多硫化物,并可以加速多硫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带有N-Fe/Fe3C@GC改性隔膜的Li-S电池在2 C时可提供861 m Ah g-1的高放电容量;经过500次循环后,容量仍可保持到589 m Ah g-1。2.通过水热法在锂硫电池隔膜上原位生长出粉红色海胆状的前驱体Co(CO3)0.5(OH)·0.11H2O/PP,然后再次水热硫化得到水合Co SO4隔膜改性材料,研究了改性层厚度、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对锂硫电池穿梭效应的抑制情况。随着前驱体水热反应时间的增加,改性层的厚度也随之增加。前驱体水热时间为6小时(CS/PP-6)时的前驱体硫化后的改性层厚度适中,比表面积最大且具有丰富的极性吸附和催化转换多硫化物的活性位点。CS/PP-6隔膜改性后的电池在0.1 C下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410.3 m Ah g-1,即使在2 C这样的高倍率下仍能高达873.7 m Ah g-1;在1 C下循环500圈后,容量仍可保持为504.6 m Ah g-1,每圈容量衰减率低至0.075%。3.首先将碳纳米管(CNT)及乙炔黑(AB)组成的三维导电碳层涂覆在隔膜上,再采用电沉积技术在其上原位生长硒化钴Co0.85Se(CS)纳米针以改性隔膜。碳纳米管(CNT)和乙炔黑(AB)的组成三维导电碳层,不仅可以改善隔膜对锂离子等的电化学迁移速率,而且CNT形成的三维交联的导电网络可以为电沉积提供附着位点。同时,电沉积的强极性硒化钴可以化学锚定且能催化多硫化物之间的转换。因此,相对于单层碳材料改性隔膜,电沉积CS后的改性层不仅实现了物理阻挡多硫化物,而且能有效化学吸附和催化转换多硫化物,从而实现了更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复合碳层及极性硒化钴改性的PP为隔膜的锂硫电池在低电流密度下(0.1 C)首圈放电比容量达到1560.4 m Ah g-1,并且在5.0 C下放电比容量高达1158.9 m Ah g-1,且经过400次循环后仍有753.3 m Ah g-1的放电比容量,每圈容量衰减率仅为0.08%。
周晓舟[10](2021)在《Co-Al-W基高温合金凝固特性与单晶叶片制备工艺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钴基高温合金(Co-Ni-Cr-W基合金)具有优异的抗热腐蚀、抗热疲劳和易焊接等性能,但由于其强化方式主要为固溶强化和碳化物强化,高温强度和承温能力显着低于γ’相(Ni3Al)强化的镍基高温合金,因而未能像镍基高温合金一样获得广泛的应用。2006年,一种新的钴基高温合金Co-Al-W基合金中γ’-Co3(Al,W)相及其强化作用的发现,意味着通过调控γ’相析出使新型钴基高温合金具有与镍基高温合金相当的高温力学性能成为可能,从而为发展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用高耐蚀、高耐温结构材料开辟了新方向。目前国内外针对Co-Al-W基高温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合金化提升其承温能力、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等材料性能方面,而关于合金化对凝固特性、铸造和固溶等工艺性能的影响方面关注较少,研究和阐明Co-Al-W基高温合金的铸造工艺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铸造缺陷的形成机制,是该类合金铸件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关键。本文研究了合金元素对Co-Al-W基高温合金的凝固特性、铸造和固溶工艺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合金的定向凝固基本行为,实现了合金复杂单晶叶片的定向凝固制备。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针对目前具有优异高温力学性能的Co-7Al-8W-1Ta-4Ti五元合金铸态组织复杂、凝固行为和凝固路径不明确的问题,采用等温淬火、定向凝固+快速淬火等方法确定了该合金的凝固路径:L→Li+γ→L2+γ+Laves→L3+γ+Laves+(β+γ’)e→L4+γ+Laves+(β+γ’)e+γ’→γ+Laves+(β+γ’)e+γ’。合金凝固时液相内W、Ta、Ti元素的强烈偏聚会导致Laves相优先析出,富Al、Ti的(β+γ’)e共晶在Laves相之后析出,过剩的Ti元素在合金凝固的最后阶段形成富Ti的γ’相。由于3种二次相中存在相同的多种合金元素,它们在凝固过程中的析出会发生相互竞争,因而可通过调整合金元素控制合金的铸态组织与凝固行为。相关结果为后续设计多组元Co-Al-W基合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Co-Al-W-Ta-Ti合金的基础上,加入高温合金最常用的强化元素Ni和Cr,设计了 Co-30Ni-7Al-8W-5Cr-1Ta-4Ti 七元 Co-Al-W 基合金,研究了其凝固和固溶行为。结果表明,Ni、Cr元素的加入可使A1和Ta的偏析减小,对合金凝固路径的影响较小,但可使在合金凝固最后阶段形成的γ’相转变为(γ+γ’)e共晶。由于Co-30Ni-7Al-8W-5Cr-1Ta-4Ti合金中难熔元素浓度较高,固溶处理后易形成无法消除的μ相(Co7W6)。为了避免合金固溶时产生μ相,并抑制Laves相的形成,本文在强化元素Al、W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 Al、W元素含量变化对合金凝固与固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含量增多W含量减少可以抑制合金凝固时Laves相的析出,同时也可以抑制固溶处理时μ相的形成。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的新合金的设计方案为Co-30Ni-11Al-4W-5Cr-1Ta-4Ti。新合金凝固时不形成Laves相,经过双级固溶处理后新合金可获得单一的γ相组织。以Co-30Ni-11Al-4W-5Cr-1Ta-4Ti合金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 Ni元素含量对合金热裂缺陷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i含量的增多,W和Ti的凝固偏析增加而Ta的偏析减小,(β+γ’)e共晶的析出温度降低、体积分数降低,合金残余液相中Al、Ti元素的浓度逐渐增多,导致合金在热裂敏感区内的凝固速率降低,合金的热裂形成倾向逐渐增大。随着Ni含量的减少,合金的组织稳定性下降,固溶处理难度增加。综合考虑新合金的凝固行为、铸造性能、固溶工艺和组织稳定性,合金中的Ni含量可在20-30at.%变化。该结果为不同性能单晶叶片的制备提供了较大的成分选择空间。通过实验和热力学计算获得了 Co-30Ni-11Al-4W-5Cr-1Ta-4Ti合金定向凝固过程的边界条件和合金热物性参数,构建了该合金准确的定向凝固工艺模型。研究了加热温度、摆放方式、抽拉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合金叶片定向凝固过程温度场和组织缺陷的影响,分析了缘板处杂晶缺陷的形成原理,结合模拟结果提出一种变速抽拉工艺,初步实现了复杂单晶叶片的定向凝固制备。本文的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Co-Al-W基合金复杂单晶叶片工程化制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二、硫氧化钇晶体结构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氧化钇晶体结构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氧化钇基高熵固溶体陶瓷的SPS烧结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
1.1 Y-SLGY粉体制备 |
1.2 透明陶瓷的SPS烧结 |
1.3 表 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粉体的物相及形貌 |
2.2 Y-SLGY固溶体陶瓷组织与性能 |
3 结 论 |
(2)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的发现、表征、改造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研究概况 |
1.1.1 P450单加氧酶简介 |
1.1.2 P450单加氧酶的结构 |
1.1.3 P450单加氧酶的催化机制 |
1.1.4 P450单加氧酶的分类 |
1.1.5 P450单加氧酶催化的反应类型 |
1.1.6 P450单加氧酶的应用 |
1.2 P450单加氧酶的分子改造 |
1.2.1 蛋白质改造策略 |
1.2.2 定向进化 |
1.2.3 理性设计 |
1.2.4 半理性设计 |
1.3 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 |
1.3.1 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研究进展 |
1.3.2 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的分类 |
1.3.3 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对脂肪酸区域选择性的分子改造 |
1.4 羟基脂肪酸概述 |
1.4.1 羟基脂肪酸的结构和性质 |
1.4.2 羟基脂肪酸的应用 |
1.4.3 羟基脂肪酸的合成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的基因挖掘及底物谱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2.3 试剂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菌P450单加氧酶的基因挖掘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2 序列比对及进化树的构建 |
2.3.3 基因组提取 |
2.3.4 引物设计 |
2.3.5 重组细菌P450单加氧酶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6 重组P450单加氧酶的表达与SDS-PAGE分析 |
2.3.7 脂肪酸底物谱测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P450单加氧酶的基因挖掘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2 序列比对及进化树的构建 |
2.4.3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2.4.4 底物谱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amf2522和Bamf0695的纯化表征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2.3 试剂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P450单加氧酶的蛋白纯化 |
3.3.2 P450单加氧酶的光谱学表征 |
3.3.3 P450单加氧酶的酶学性质表征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P450单加氧酶的纯化 |
3.4.2 P450单加氧酶光谱学的表征 |
3.4.3 P450单加氧酶的酶学性质的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amf0695对脂肪酸羟基化区域选择性的分子改造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2.3 试剂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Bamf0695的序列比对、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 |
4.3.2 引物设计 |
4.3.3 突变体的构建 |
4.3.4 突变体蛋白的表达及SDS-PAGE分析 |
4.3.5 Bamf0695突变体催化脂肪酸区域选择性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Bamf0695序列比对与同源建模 |
4.4.2 Bamf0695突变位点的选择 |
4.4.3 Bamf0695突变体蛋白SDS-PAGE分析 |
4.4.4 Bamf0695突变体对脂肪酸羟基化区域选择性分析 |
4.4.5 分子对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amf2522对脂肪酸羟基化区域选择性的分子改造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材料 |
5.2.3 试剂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Bamf2522序列比对、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 |
5.3.2 引物设计 |
5.3.3 Bamf2522突变体的构建 |
5.3.4 Bamf2522突变体蛋白SDS-PAGE分析 |
5.3.5 Bamf2522突变体对脂肪酸羟基化区域选择性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序列比对与同源建模 |
5.4.2 Bamf2522突变位点的选择 |
5.4.3 Bamf2522突变体蛋白SDS-PAGE分析 |
5.4.4 Bamf2522突变体对脂肪酸区域选择性分析 |
5.4.5 分子对接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amf2522和Bamf0695催化微藻生物质探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材料 |
6.2.3 试剂配制 |
6.3 实验方法 |
6.3.1 微藻的培养 |
6.3.2 微藻中脂肪酸混合物的提取 |
6.3.3 气相色谱分析微藻中脂肪酸的组分和含量 |
6.3.4 Bamf2522和Bamf0695催化微藻脂肪酸的羟基化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微藻中脂肪酸的含量测定及鉴定 |
6.4.2 Bamf2522和Bamf0695催化微藻脂肪酸羟基化产物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性能立方氧化锆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燃料电池简介 |
1.1.2 燃料电池分类 |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1.2.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1.2.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 |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的发展现状 |
1.3.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简介 |
1.3.2 萤石型电解质 |
1.3.3 钙钛矿型电解质和磷灰石型电解质 |
1.4 氧化钪稳定氧化锆固体电解质 |
1.5 ScSZ粉体的制备工艺 |
1.5.1 共沉淀法 |
1.5.2 溶胶凝胶法 |
1.5.3 固相研磨法 |
1.5.4 水热法 |
1.6 ScSZ陶瓷电解质的烧结工艺 |
1.6.1 常规固相烧结 |
1.6.2 热压烧结 |
1.6.3 冷烧结 |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7.2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工艺流程 |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3.1 晶体结构分析 |
2.3.2 粒径及粒径分布分析 |
2.3.3 微观形貌分析 |
2.3.4 比表面积分析 |
2.3.5 相对密度分析 |
2.3.6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2.3.7 透射电镜测试 |
第三章 8 mol%Sc_2O_3 稳定ZrO_2制备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均相水热法制备8ScSZ粉体工艺研究 |
3.2.1 均相水热法制备8ScSZ粉体工艺各项因素初始参数 |
3.2.2 氧化钪溶解特性的影响 |
3.2.3 水醇比的影响 |
3.2.4 阳离子与尿素的摩尔浓度比例的影响 |
3.2.5 阳离子浓度的影响 |
3.2.6 第二步水热温度的影响 |
3.2.7 第二步水热时间的影响 |
3.2.8 粉体的后续球磨处理的影响 |
3.2.9 最佳工艺参数 |
3.3 8ScSZ陶瓷电学性能研究 |
3.3.1 8ScSZ陶瓷制备过程 |
3.3.2 相对密度和微观形貌 |
3.3.3 晶体结构分析 |
3.3.4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钪铈共掺杂氧化锆陶瓷制备及电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10ScSZ陶瓷制备及电学性能研究 |
4.2.1 10ScSZ粉体晶体结构表征 |
4.2.2 10ScSZ粉体一次粒径及二次团聚粒径表征 |
4.2.3 10ScSZ陶瓷微观形貌表征 |
4.2.4 10ScSZ陶瓷晶体结构分析 |
4.2.5 10ScSZ陶瓷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4.3 1Ce-10ScSZ陶瓷的制备及电学性能研究 |
4.3.1 1Ce-10ScSZ粉体晶体结构表征 |
4.3.2 1Ce-10ScSZ粉体一次粒径及二次团聚粒径表征 |
4.3.3 1Ce-10ScSZ陶瓷微观形貌表征 |
4.3.4 1Ce-10ScSZ陶瓷晶体结构分析 |
4.3.5 1Ce-10ScSZ陶瓷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8ScSZ陶瓷的冷烧结研究 |
5.1 引言 |
5.2 制备过程 |
5.3 性能表征 |
5.3.1 相对密度 |
5.3.2 晶体结构分析 |
5.3.3 截面微观形貌分析 |
5.3.4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合金元素对ZTA/高铬铸铁界面润湿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耐磨材料研究现状 |
1.1.1 高锰钢 |
1.1.2 耐磨合金钢 |
1.1.3 耐磨白口铸铁 |
1.1.4 耐磨复合材料 |
1.2 接触角常用理论模型 |
1.2.1 Yong模型 |
1.2.2 Wenzle模型 |
1.2.3 Cassie模型 |
1.3 接触角的测量方法 |
1.3.1 座滴法 |
1.3.2 落滴法 |
1.3.3 移滴法 |
1.4 润湿性的改善方法 |
1.4.1 活化物质 |
1.4.2 基片表面粗糙度 |
1.4.3 保温时间 |
1.5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2 实验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金属基体和陶瓷增强颗粒的选用 |
2.1.2 合金元素的选用 |
2.2 技术路线 |
2.3 实验设备 |
2.4 试样制备方法 |
2.4.1 铸铁试样的制备 |
2.4.2 复合ZTA陶瓷基片的制备 |
2.4.3 ZTA/高铬铸铁高温座滴实验 |
2.5 组织分析与性能测试 |
2.5.1 相组成分析 |
2.5.2 显微组织分析 |
2.5.3 面粗糙度测试 |
2.5.4 致密度测试 |
2.5.5 硬度测试 |
2.5.6 剪切强度测试 |
3 金属表面能的计算 |
3.1 计算金属晶体表面能 |
3.1.1 铁表面能的计算 |
3.1.2 钛表面能的计算 |
3.1.3 镍表面能的计算 |
3.1.4 各金属晶体表面能的比较 |
3.2 计算铁钛固溶体、铁镍固溶体的表面能 |
3.3 本章小结 |
4 高铬铸铁及陶瓷的理化性能分析 |
4.1 铸铁试样的理化性能分析 |
4.1.1 铸铁试样的物相 |
4.1.2 铸铁试样的显微组织 |
4.1.3 铸铁试样的硬度 |
4.2 陶瓷的物相与性能分析 |
4.2.1 陶瓷粉末的物相 |
4.2.2 复合ZTA基片的物相 |
4.2.3 复合ZTA基片的显微组织 |
4.2.4 复合ZTA基片的致密度 |
4.2.5 复合ZTA基片的硬度 |
4.3 本章小结 |
5 ZTA与高铬铸铁之间的润湿性研究 |
5.1 不同因素对接触角的影响 |
5.1.1 合金元素 |
5.1.2 基片表面粗糙度 |
5.1.3 保温时间 |
5.2 样品截面的微观组织分析 |
5.2.1 纯ZTA/高铬铸铁 |
5.2.2 ZTA-Ti/高铬铸铁 |
5.2.3 ZTA-Ni/高铬铸铁 |
5.3 Fe液在陶瓷中的扩散行为分析 |
5.3.1 ZTA-Ti/高铬铸铁 |
5.3.2 ZTA-Ni/高铬铸铁 |
5.3.3 扩散层厚度与接触角的关系 |
5.4 ZTA-Ti陶瓷/高铬铸铁的界面成分分析 |
5.4.1 Al_2O_3/Ti反应过程的微观结构分析 |
5.4.2 Fe-Ti两相区形成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5.5 样品界面的力学性能分析 |
5.5.1 界面硬度 |
5.5.2 界面剪切强度 |
5.5.3 剪切后试样的溶解驱动润湿现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锌氧压渣中锌铅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锌冶炼方法概述 |
1.2.1 火法炼锌工艺 |
1.2.2 湿法炼锌工艺 |
1.3 锌氧压渣特性 |
1.4 锌氧压渣有价金属回收研究进展 |
1.4.1 火法回收方法 |
1.4.2 湿法回收方法 |
1.5 氯盐浸出技术 |
1.6 微生物浸出技术 |
1.7 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技术 |
1.7.1 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技术的应用 |
1.7.2 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锌氧压渣 |
1.8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8.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8.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9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样品来源及制备 |
2.1.2 多元素分析 |
2.1.3 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 |
2.1.4 主要有价元素赋存状态 |
2.1.5 菌种及培养基 |
2.1.6 试验药剂仪器和设备 |
2.3 研究方法 |
2.3.1 菌种培养驯化 |
2.3.2 微生物摇瓶浸出锌氧压渣试验 |
2.3.3 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试验 |
2.3.4 分析检测方法 |
3 微生物浸出锌氧压渣试验研究 |
3.1 高效浸矿菌种选育驯化 |
3.1.1 试验菌种选择 |
3.1.2 试验菌种驯化 |
3.2 微生物浸出锌氧压渣工艺条件优化 |
3.2.1 初始pH值 |
3.2.2 矿浆浓度 |
3.2.3 接种量 |
3.2.4 浸出时间 |
3.3 微生物浸出渣性质分析 |
3.3.1 锌、铅和银的化学物相分析 |
3.3.2 微生物浸出渣的SEM-EDS分析 |
3.3.3 微生物浸出渣的XPS分析 |
3.4 锌氧压渣浸出过程浸矿菌种群落结构分析 |
3.5 锌氧压渣生物浸出过程机理分析 |
3.5.1 锌氧压渣中硫化锌的生物浸出机理分析 |
3.5.2 锌氧压渣中硫化铅的生物氧化机理分析 |
3.5.3 锌氧压渣中硫化银的生物氧化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试验研究 |
4.1 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原理 |
4.2 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工艺条件优化 |
4.2.1 NaCl浓度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
4.2.2 搅拌转速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
4.2.3 液固比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
4.2.4 反应温度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
4.2.5 反应时间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
4.3 锌氧压渣的直接氯盐浸出工艺试验 |
4.4 微生物-氯盐浸出渣、直接氯盐浸出渣表征分析 |
4.5 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工艺金属量平衡 |
4.6 氯盐浸出液资源化利用 |
4.6.1 铅银回收 |
4.6.2 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 |
4.7 氯盐浸出渣资源化利用途径 |
4.8 本章小结 |
5 铅和银氯盐溶液浸出动力学研究 |
5.1 动力学模型选择 |
5.2 模型拟合与验证 |
5.2.1 搅拌转速对铅银浸出率的影响 |
5.2.2 温度对铅银浸出率的影响 |
5.3 银的浸出动力学 |
5.3.1 模型确定 |
5.3.2 动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
5.4 铅的浸出动力学 |
5.4.1 模型确定 |
5.4.2 动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硫铁基质自养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现状、来源和危害 |
1.1.1 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现状 |
1.1.2 水中硝酸盐来源和危害 |
1.2 水中硝酸盐的脱除技术 |
1.2.1 水中硝酸盐的物理脱除技术 |
1.2.2 水中硝酸盐的化学脱除技术 |
1.2.3 水中硝酸盐的生物脱除技术 |
1.2.4 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 |
1.3 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立题依据 |
1.3.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2 硫、铁自养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功能考察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1.2 菌株来源 |
2.1.3 实验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分离纯化与菌种鉴定 |
2.2.2 菌株的序列分析 |
2.2.3 菌株形貌分析 |
2.2.4 菌株的生长特性及反硝化功能研究 |
2.2.5 菌株的Fe~(2+)氧化硝酸盐还原能力探究 |
2.2.6 菌株利用Fe~(2+)降解NO_2~-过程的生物学和化学研究 |
2.2.7 菌株的硫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2.2.8 实验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纯化后菌株的形态和种类 |
2.3.2 菌株ZY630 的生长特性及反硝化功能研究 |
2.3.3 菌株ZY630的Fe~(2+)氧化硝酸盐还原功能探究 |
2.3.4 菌株 ZY630 利用 Fe~(2+)降解 NO_2~-过程的生物学和化学研究 |
2.3.5 菌株ZY630 的硫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本章小结 |
3 硫自养污泥的硫铁基质自养反硝化性能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1.2 污泥来源 |
3.1.3 实验培养基 |
3.2 实验方法 |
3.2.1 硫自养反硝化污泥的驯化 |
3.2.2 污泥群落分析 |
3.2.3 污泥的硫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3.2.4 污泥的铁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3.2.5 污泥的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3.2.6 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沉淀产物的表征 |
3.2.7 实验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硫自养反硝化污泥的驯化过程 |
3.3.2 硫自养反硝化污泥的群落分析 |
3.3.3 污泥的硫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3.3.4 污泥的铁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3.3.5 污泥的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3.3.6 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沉淀产物的表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锂硫电池隔膜修饰材料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硫电池概述 |
1.3 锂硫电池隔膜概述 |
1.4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设备 |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 氮掺杂碳包裹的Fe/Fe_3C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N-Fe/Fe_3C@GC样品的微观形貌和结构 |
3.4 PP、PB和 N-Fe/Fe_3C@GC改性隔膜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4 极性水合Co SO_4纳米针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
4.4 CCH/PP-4、CCH/PP-6和CCH/PP-8 的电化学性能 |
4.5 多硫离子渗透和吸附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原位电化学沉积的Co_(0.85)Se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CS-CNT/AB@PP及相关样品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
5.4 CS-CNT/AB@PP、CNT/AB@PP和 PP改性隔膜的电化学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Co-Al-W基高温合金凝固特性与单晶叶片制备工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铸造高温合金发展概述 |
1.2.1 定向凝固技术 |
1.2.2 单晶制备技术 |
1.3 铸造高温合金的凝固行为研究 |
1.3.1 铸造高温合金凝固特性 |
1.3.2 铸造高温合金凝固特征温度 |
1.3.3 铸造高温合金凝固偏析 |
1.3.4 铸造高温合金凝固缺陷 |
1.4 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凝固工艺研究 |
1.4.1 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凝固工艺模拟研究 |
1.4.2 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凝固工艺实验研究 |
1.5 Co-Al-W基铸造高温合金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5.1 Co-Al-W基铸造高温合金的相组成和成分特征 |
1.5.2 Co-Al-W基铸造高温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
1.5.3 Co-Al-W基铸造高温合金凝固行为 |
1.5.4 Co-Al-W基铸造高温合金急需解决问题与发展方向 |
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创新点 |
3 添加Ta和Ti对Co-7Al-8W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
3.1 Ta、Ti元素对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
3.2 Ta、Ti元素对合金固液相线的影响 |
3.3 Ta、Ti元素对合金凝固偏析行为的影响 |
3.4 Ta、Ti元素对合金凝固路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Al、W含量对Co-30Ni-xAl-(15-x)W-5Cr-1Ta-4Ti合金凝固和固溶行为的影响 |
4.1 Al、W含量对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
4.1.1 Al、W含量对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
4.1.2 Al、W含量对合金固液相线的影响 |
4.1.3 Al、W含量对合金凝固偏析行为的影响 |
4.1.4 Al、W含量对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
4.2 Al、W含量对合金固溶行为的影响 |
4.3 合金固溶过程中μ相的形成机制 |
4.3.1 合金固溶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
4.3.2 合金中μ相的析出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Ni含量对Co-xNi-11Al-4W-5Cr-1Ta-4Ti合金凝固行为和热裂缺陷的影响 |
5.1 Ni含量对合金凝固特性的影响 |
5.2 Ni含量对合金凝固过程组织演变的影响 |
5.3 Ni含量对合金热裂形成倾向的影响 |
5.4 Ni含量对合金固溶行为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Co-30Ni-11Al-4W-5Cr-1Ta-4Ti合金定向凝固模拟与单晶叶片制备工艺确定 |
6.1 定向凝固工艺模拟模型 |
6.1.1 定向凝固工艺简化物理模型 |
6.1.2 定向凝固过程传热模型 |
6.1.3 晶粒组织模拟计算模型 |
6.2 热物性参数与边界条件设置 |
6.2.1 模拟所用热物性参数设置 |
6.2.2 模拟所用边界条件设置 |
6.2.3 晶粒组织模拟参数设置 |
6.3 合金定向凝固过程的模拟与实验分析 |
6.3.1 棒状铸件模拟与实验分析 |
6.3.2 工艺参数对合金定向凝固过程的影响 |
6.4 合金单晶叶片定向凝固工艺确定 |
6.4.1 摆放方式对单晶叶片定向凝固过程的影响 |
6.4.2 抽拉速度对单晶叶片定向凝固过程的影响 |
6.4.3 单晶叶片定向凝固工艺的确定与实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硫氧化钇晶体结构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氧化钇基高熵固溶体陶瓷的SPS烧结与性能研究[J]. 吕姗姗,孙旭东,霍地. 广州化工, 2021(17)
- [2]自给自足型P450单加氧酶的发现、表征、改造及应用[D]. 宗利. 吉林大学, 2021(01)
- [3]高性能立方氧化锆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学性能研究[D]. 石超. 广西大学, 2021(12)
- [4]LaMnO3/Y2O3双层热敏薄膜材料的磁控溅射法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 阿依努尔·阿力木. 新疆大学, 2021
- [5]激光微熔封孔对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D]. 杨帆. 南华大学, 2021
- [6]合金元素对ZTA/高铬铸铁界面润湿性的影响[D]. 骞瑾.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锌氧压渣中锌铅银的研究[D]. 王振银.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
- [8]基于硫铁基质自养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D]. 王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锂硫电池隔膜修饰材料的制备、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研究[D]. 鲁晓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Co-Al-W基高温合金凝固特性与单晶叶片制备工艺基础研究[D]. 周晓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