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佳姿势

人生最佳姿势

一、生活中的最佳姿势(论文文献综述)

绿茶,张翎,止庵,解玺璋,李冬君,商震,梁鸿,史航,胡洪侠,杨葵,冷霜,杨早,刘晓蕾,张明扬,刘柠,钟立风,王道,孙良好,方韶毅,周立民,叶匡政,韩浩月,潘采夫,阿乙,戴潍娜,徐曦,孟岳[1](2022)在《本期话题:移动互联时代,谁在消费文学?》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每年有四十多万品类出版物,文学是占比最大的品类,小说、诗歌、散文、随笔、非虚构等等。按照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分类法,文学属于最末集部,但却是当今出版领域最繁荣和最大众的首部。移动互联时代,谁在消费文学?本期"非常观察"栏目特邀书评人、文化学者绿茶先生主持,由他邀请二十多位文学、艺术、学术、媒体、自由职业等领域的资深读者,通过不同视角,思考和分析文学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文学具有哪些不可替代性?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消费文学?

李真岚[2](2021)在《运动干预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典型的临床特征之一,也是导致残疾和损伤的常见原因,表现为步速减慢、步幅短、拖曳步。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还会出现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日常活动需要步行的同时进行其他认知或运动任务,称为双任务。帕金森病患者在双任务活动中会发生步态的改变,出现步速降低、双支撑时间延长和步态变异性增加,从而增加跌倒风险,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本研究目的:(1)探讨不同任务活动对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步态的影响,筛选评估双任务步态异常的主要步态参数,初步判断步态参数改变与认知资源需求关系;(2)探讨不同任务活动对有冻结步态和非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步态与大脑前额叶活动的影响,确定步态参数改变与前额叶激活程度的关系;(3)比较12周五禽戏与拉伸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探讨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影响,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横断面研究探讨不同任务活动对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步态的影响,选取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各20人,要求受试者完成单任务(正常速度行走),以及在正常速度行走时分别完成跨障碍物、倒背数字、减法计算及回答问题,共5项任务。运用PKMAS电子步道及配套软件对步态参数进行采集和分析,比较受试者在完成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的特点,筛选评估双任务步态异常的相关步态参数,判断步态参数改变与认知需求的关系。第二部分:选取有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和非冻结步态(non-freezing of gait,N-FOG)的帕金森病患者各12人。采用同第一部分的步态测试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在5种任务活动中的步态参数特点及双任务成本(dual task cost,DTC),同时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仪(f NIRS)测试在步行时大脑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Hb O2)的变化,确定步态参数改变与前额叶激活程度关系。第三部分:选取帕金森病患者40人,将其随机分配到五禽戏组和拉伸组,每组20人,每周训练2次,每次60分钟,共12周。在训练前后,采集患者完成5项任务活动中的步态参数、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情绪等数据。比较两种运动方式对帕金森病患者在5种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干预效果,以及是否能改善平衡功能、移动能力、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研究结果:(1)与健康老年人比,帕金森病患者在单任务活动中的步速(cm/s)(90.33±8.39 vs 107.23±12.08)、步幅(cm)(84.95±19.21 vs 111.96±11.85)、步宽(cm)(7.60±2.62 vs 9.32±3.29)显着下降(P<0.05),双支撑时间(sec)(0.37±0.12vs 0.27±0.0)和双支撑%(32.95±7.28 vs 25.30±2.84)要高于健康老年人(P<0.05),而步幅变异性与双支撑时间变异性在两组受试者中无显着性差异。帕金森病患者在倒背数字、减法计算和回答问题活动中的步速(cm/s)(55.77±17.72 vs84.24±16.42,55.49±16.77 vs 76.63±18.67,52.99±16.21 vs 73.33±16.76)、步幅(cm)(69.55±19.65 vs 96.98±7.78,68.45±17.79 vs 93.54±9.04,66.23±18.07 vs90.16±8.75)低于健康老年人(P<0.05),而双支撑时间(sec)(0.51±0.20 vs0.38±0.15,0.53±0.21 vs 0.43±0.18,0.53±0.16 vs 0.38±0.07)和双支撑%(38.91±9.19 vs29.35±3.36,40.51±9.14 vs 30.17±3.83,40.90±8.43 vs 30.65±3.53)显着高于健康老年人(P<0.05)。(2)FOG组在单任务和双任务步行中的步速(cm/s)下降(73.50±24.29→50.69±23.66),步幅(cm)减少(84.86±20.48→65.73±23.51),双支撑%增加(34.18±9.09→43.21±15.12)。FOG组在倒背数字和减法计算中的DTC步速(%)(-31.78±25.76,-32.61±23.74),DTC步幅(%)(-23.84±18.95,-24.91±16.46)及DTC双支撑(%)(26.10±25.48,22.04±21.35)高于回答问题(-28.77±28.49,-21.80±18.99,20.84±21.79)。N-FOG组在减法计算中的DTC步速(%)(-20.20±14.07)要高于倒背数字(-15.77±17.35)和回答问题(-18.93±28.91),在回答问题中的DTC步幅(%)和DTC双支撑(%)(-16.93±20.17,27.29±43.40)要高于倒背数字(-10.38±11.73,13.69±12.89)和减法计算(-13.83±9.88,14.16±16.64)。FOG组在倒背数字和减法计算中PFC激活程度要高于其他任务(P<0.05),而N-FOG组在倒背数字中PFC激活程度显着增加(P<0.05)。(3)12周运动干预后,五禽戏组单任务的步速(cm/s)增加(91.03±9.34→97.42±10.85),步幅(cm)增加(101.92±11.57→107.78±10.57),跨障碍物中的双支撑%下降(26.19±4.59→24.15±3.60),减法计算中的步幅(cm)增加(77.69±13.03→82.73±10.39)。拉伸组单任务的双支撑%下降(33.27±7.79→31.36±8.19),跨障碍物中的步速(cm/s)增加(74.14±24.52→78.53±23.96)以及倒背数字中的步幅变异性下降(18.71±12.37→15.75±11.53)。五禽戏组中,PD患者的平衡功能评分提高(20.05±7.18→24.52±4.20)、移动能力增加(11.43±3.48→10.05±2.01)、认知评分(28.90±1.67→29.00±1.14)、情绪评分降低(12.28±9.05→8.39±5.87)及生活质量评分降低(30.00±17.24→22.37±15.88),表明五禽戏能改善平衡功能、移动能力、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研究结论:(1)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执行减法计算、倒背数字和回答问题的步速、步幅、步频、双支撑时间和双支撑百分比变化要大于健康老年人,可作为评估双任务步态异常的主要参数,且步态参数的改变可能与认知需求有关,(2)有冻结步态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双任务步行中的步速减慢,步幅缩短,双支撑百分比延长,在倒背数字、减法计算及回答问题中的双任务成本明显增加,需激活前额叶的活动,以获得认知资源弥补步行功能的下降。(3)五禽戏能提高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单任务中的步速、步幅以及双任务中步幅、降低双支撑百分比,并且能改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拉伸训练能降低单任务中的双支撑百分比和双任务中的步幅变异性,应根据步态参数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干预方法。

庄薇[3](2021)在《经颅交流电刺激对工作记忆及上肢双任务动作控制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是在短时间内记忆并将记忆内容用于当下执行任务的认知能力。研究表明工作记忆能力的优劣和学业表现、竞技运动表现及老年人群的平衡控制能力存在一定的关联性。N-back测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工作记忆测试方法。该任务要求被试判断当前刺激与之前间隔N个的刺激是否一致。然而,现实生活中工作记忆的使用常常处于复杂的周围环境且伴随着其他的任务。因此,在安静的实验室环境中完成的N-back测试是否能够如实反应现实场景中的工作记忆能力有待进一步论证。近年来,对工作记忆增进方法的探讨逐渐丰富,无创脑刺激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技术在颅骨施加微弱的电流达到调节神经兴奋性的目的。其中经颅交流电刺激在实现弱电流刺激的前提下夹带特定的频率,实现基于功能的特异性频率段震荡。该刺激方法被认为具有改善认知能力的潜力。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经颅交流电刺激可以改善包括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等在内的多种认知能力。经颅交流电刺激是否能够增进现实场景中的工作记忆能力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本研究总结为以下三个主要目的:(1)、根据N-back范式的任务模式,设计结合了动作和认知任务的双任务测试方法,探讨该双任务与N-back任务之间的关联程度。同时验证记忆负荷对N-back测试及双任务测试正确率、反应时的影响。(2)、运用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对双任务动作表现做出描述,对比单任务(仅动作任务)和双任务条件下上肢运动特征及环节协调的变化。探究双任务场景下产生的任务消耗(任务成本)及动作控制的改变。(3)、探究经颅交流电刺激对N-back及双任务正确率、反应时及双任务情境下上肢运动特征及多环节协调的影响。验证经颅交流电刺激技术在工作记忆改善上发挥的调控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设计为随机双盲交叉实验。共招募16名健康男性大学生。每名被试访问实验室两次,随机接受经颅交流真刺激和伪刺激。每次访问的刺激前后分别进行N-back范式测试和双任务测试。经颅交流电刺激使用德国Neuroconn公司的经颅电刺激设备实施。采用4×1高精度刺激方案,峰值电流2毫安(峰-峰值4毫安),刺激频率5Hz,刺激时长20分钟,刺激脑区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按照国际10-20脑电系统定位,中心电极放置于F3点,周围电极放置于FC3、F5、AF3、F1。N-back测试范式在独立安静的房间中完成,包含两个难度等级(1-back和2-back),刺激素材使用大写英文字母。在1-back任务中被试需要判断当前出现的字母和上一个字母是否一致(2-back类推)。使用E-prime系统采集和计算正确率及反应时。本研究中所设计的双任务测试为投掷(动作任务)叠加N-back(认知任务)的形式,同样设置了1-back和2-back两个难度水平。除此为检验双任务对动作控制的改变,研究中还同时设置了单任务条件(仅动作任务)。测试的刺激材料为向前、向左、向右三个方向的箭头。在1-back任务条件下,被试需要在当前刺激出现时,回忆并按照前一个箭头方向投掷(2-back以此类推)。单任务条件被试仅需根据当前出现的箭头方向做出投掷。使用Vicon红外动作捕捉系统(采样频率100Hz)采集生物力学数据,并将数据导入Visual3D软件计算上肢关节运动学指标和关节协调性指标。统计学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分别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记忆负荷对N-back、双任务正确率及反应时的影响)、皮尔逊相关性分析(验证N-back测试表现和双任务表现之间的关联性)、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验证记双任务对动作表现及动作控制的影响)、双因素(时间×组别)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验证经颅交流电刺激对N-back测试表现及双任务表现的影响)。各项统计指标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的形式表示,显着性水平设定为P<0.05。研究结果(1)、N-back测试的正确率及反应时受到记忆负荷的显着影响。随着记忆难度的增加,正确率均显着降低(p=0.001),反应时均显着延长(p=0.001)。记忆负荷对双任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正确率,随着难度的增加正确率显着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正确率和反应时的指标上两项任务的相关性较低。(2)、和单任务相比,双任务的动作时长、投出速度、最大加速度(加速)、最大加速度(减速)等指标上出现显着性差异:2-back条件下动作时长相较于单任务显着增加(p=0.009);1-back和2-back任务出手速度相比于单任务条件均显着减小(p=0.035,p=0.001);1-back条件下最大加速度显着减小(p=0.019);2-back条件下最大减速度显着增加(p=0.017)。关节协调性在1-back条件下产生变化,肘-腕关节角-角图拟合曲线斜率相比于单任务条件产生显着降低(p=0.018)。(3)、经颅交流电刺激对N-back测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快反应时。但真刺激和假刺激都产生了显着性改变:1-back(p=0.006,p=0.016)、2-back(p=0.004,p=0.008)。经颅交流电刺激对双任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正确率,且只有真刺激存在显着性:1-back(p=0.004)、2-back(p=0.023)。手部最大减速度在真刺激后显着增加(p=0.040),但该结果仅出现在单任务条件下。经颅交流电刺激对上肢运动学的影响主要呈现在1-back任务中,真刺激后腕关节活动范围(p=0.019)、腕关节角速度峰值显着增加(p=0.025)。2-back条件的双任务消耗(成本)在真刺激后显着下降(p=0.026)。1-back任务中,肘-腕关节角-角图拟合曲线斜率在真刺激后出现显着增加(p<0.001),2-back任务中真、伪刺激前后该指标变化出现相异趋势。真刺激后该指标显着降低(p<0.001),伪刺激后该指标显着增加(p<0.001)。研究结论(1)、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结合投掷动作和工作记忆的新的测试任务。该任务与N-back任务不同,相关性也较弱。由于该任务的复杂性更贴近现实场景,因此可将该新任务视为一种更具实用意义的工作记忆检验方法,用以综合评定被试在认知、动作交错环境下的工作记忆。(2)、本研究中设计的工作记忆测试方法,可看作是一项认知-动作的双任务测试。随着认知任务难度的增加,被试的双任务消耗增加,动作任务表现下降。具体表现在投掷正确率降低、出手速度减缓、动作时间增长、加速度减慢、减速度加快等指标的变化上,且上肢肘-腕关节协调度变差。(3)、本研究中使用的经颅交流电刺激方案对工作记忆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既体现在N-back任务表现上(反应时加快),也体现在动作-认知双任务表现上(正确率提高)。尤其是对动作-认知双任务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显着提高了投掷的正确率。上肢腕关节的运动特征也在接受刺激后发生了变化,体现在腕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加、关节角速度峰值增大。上肢肘-腕关节协调程度显着趋近于单任务状态,动作控制得到了优化。

李其志[4](2021)在《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姿势稳定性及步态特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姿势稳定性能及步态特征,探讨导致踝关节不稳定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6名单侧发病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及32名正常受试者,分成患者组和正常受试者组。分析患者组足踝部力线(前线、后线),进行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量表评分及AFOAS踝-后足评分。收集所有受试者的足底形态学数据、足底动静态姿势稳定性指标及步态特征数据。患者组通过矫形鞋垫治疗3个月后,再次进行量表评分,收集足底形态学数据、足底动静态姿势稳定性指标及步态特征数据。对比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姿势稳定性能及步态特征与正常受试者差异,及治疗周期前后患者姿势稳定性和步态特征指标变化。研究结果:(1)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姿势稳定性能和步态特征与正常人存在差异;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踝关节不稳、失控感与足底压力分布异常;患者组静态站立时患肢足弓高度要明显高于正常受试者,其足弓指数要明显低于正常受试者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患侧足底压力中心较正常受试者在X轴方向明显向外侧位移,而在Y轴方向上,患者组较正常受试者压力中心明显后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患侧足最大压力值与后足负荷较正常受试者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压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患侧的步速、加速、站位时间、摇摆时间较正常受试者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患足的载荷变化与合力COF较正常受试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受试者相比患者组步行过程中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在矢状轴与冠状轴方向上的分力明显降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垂直轴方向的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矫形鞋垫治疗3个月(一个周期)后,患足的坎伯兰踝关节不稳评分与AOFAS踝-后足评分明显升高,而足弓高度、足弓指数在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足底压力中心在X轴方向上的摆动距离明显减小,同时足底压力中心在Y轴方向上的摆动距离与治疗前也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足底平均压力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最大压力、后足负荷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步伐平均速率及加速明显增大,站位时间较之前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摇摆时间无明显改变(P>0.05)。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经过矫形鞋垫治疗3个月后,荷载变化、合力CO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经过矫形鞋垫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步行过程中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在矢状轴与冠状轴方向上的分力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垂直轴方向的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慢性踝关节不稳可导致异常的足底生物力学分布和步态特征,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存在明显的踝关节不稳感、失控感与轻度的主动活动受限。(2)静态站立时,患者组足弓高度要明显高于正常受试者,患侧后足负荷较正常受试者明显增大,足底压力中心向外侧移位。(3)动态步行周期中,患者组的步速、加速、站位时间、摇摆时间较正常受试者均明显下降。患者组患足的载荷变化与合力COF较正常受试者有明显升高。与正常受试者相比,患者组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在矢状轴与冠状轴方向上明显降低,患者迈步效率降低,足踝部侧方运动协调能力和加速推进功能受限,增加了维持落地时姿势稳定的难度。(4)穿戴矫形鞋垫治疗后足踝功能、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患者足底最大压力与后足负荷明显减小,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较理想的足底压力分布;矫形鞋垫的介入使患者步态周期中足底的荷载稳定性增加,步伐平均速率及蹬地加速度明显增大,提高了迈步效率;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在矢状轴与冠状轴方向上较治疗前明显增大,踝关节姿势稳定性显着改善。

王梦杰[5](2021)在《基于面部特征的年龄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面部年龄预测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特点,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并提出了面部特征点和纹理特征相结合的年龄预测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年龄段的面部衰老情况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同一个人来说,每个年龄段的面部特征也会有所差异,我们根据面部衰老特点对年龄预测进行了系统分析。我们提出一种基于面部特征点和纹理特征的年龄预测方法。一方面我们从纹理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皮肤老化、色斑增加,细纹更加明显,面部纹理特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另一方面从几何角度进行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在生长发育阶段,面部五官随着头骨和面部肌肉的生长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而在衰老阶段,面部五官随着肌肉的老化而松弛下垂,即相应面部特征点位置坐标发生了改变,因此研究纹理特征和面部特征点对年龄预测准确率的影响异常重要。首先,对FG-NET数据集面部图像进行纹理特征提取以及面部特征点标注,对每张面部图像分别提取22个纹理特征以及49个特征点;然后将得到的纹理特征数值及相应特征点坐标数据分别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通过回归预测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面部特征点所包含的面部形态特征比面部纹理特征更能反映面部年龄,最后我们将面部特征点和纹理特征相结合,发现效果最佳。此外,为了研究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我们将数据集的年龄从0岁开始每隔5岁进行划分,总共划分为11个不同的年龄段,依据面部纹理特征和特征点对FG-NET数据集面部图像进行年龄段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特征的结合可以很好地预测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综上所述,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面部特征点和纹理特征的年龄预测方法,并通过研究验证了本方法在个体年龄预测和年龄段预测中的有效性。

付美霞[6](2021)在《行人重识别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对公共安全的迫切需求和监控摄像机数量的不断增加,行人重识别(Person Re-Identification,Re-ID)在智能视觉监控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Re-ID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Re-ID主要任务是,在一个由无视域重叠的多摄像机组成的监控系统中,首先利用行人检测算法获得Re-ID数据集,随后采用特征表示获得每张图片的特征向量,最后通过行人匹配算法,判断该行人是否出现在其他摄像头下,实现跨摄像头的行人追踪。研究人员一般将Re-ID任务分解成特征表示、距离度量和排序方法这三个关键步骤,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算法。然而,在现实环境中,由于相似的行人外观、多变的拍摄角度和行人姿势、局部遮挡等因素,使得Re-ID仍然有诸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实现高效的特征表示为目标,从手工特征的非自适应性、深度特征的单一性、姿势预测器的依赖性、背景信息的冗余性、特征非对齐性、视觉注意力计算模型的模拟性六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三种提高Re-ID精度的模型。从手工特征的非自适应性、深度特征的单一性、姿势预测器的依赖性这三个角度出发,本文提出了基于全局和局部特征深度融合的双路行人重识别模型。传统手工特征提取颜色、纹理等低级特征,不具备自适应性的特征表达能力;基于深度网络的单一特征不足以表征行人;姿势依赖器多用于行人图像的局部分割,但对多变的姿势比较敏感。因此,本文提出了双路特征融合网络,一路网络采用深度卷积网络和全局池化函数用于全局特征的自适应学习;另一路网络采用深度卷积网络和水平视线局部函数用于局部特征的自适应学习,无需对原始图像进行局部分割;最后,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优化特征空间。实验结果证明,该框架下提取的深度融合特征优于手工特征模型、特征单一性模型和姿势依赖器模型,提高了行人重识别的准确率。从背景信息的冗余性、特征非对齐性这两个角度,将深度学习与视觉的注意力机制相结合,使网络在学习过程中,聚焦于行人本身,摒弃掉背景冗余信息,以解决特征非对齐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块的自聚焦模型,通过自适应地增强对全局细节特征的关注,来提升行人的可辨识度。该网络采用通道注意力模块自主学习通道的重要性,对每一个特征图赋予权重,弱化不重要的通道信息;并且通过空间注意力模块自主学习空间的重要性,对每一个像素赋予权重,保留行人重要位置的信息。此外,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和批量难三元损失函数的联合损失函数优化特征空间。通过实验结果和特征图可视化,可以看到该模型聚焦于行人的显着区域,降低了背景信息和特征非对齐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从视觉注意力计算模型的模拟性这个角度,将深度学习与人类视觉注意力计算模型的思想相结合。该模型包括正向网络和反馈网络,在正向网络中,将提取的颜色、纹理、方向等特征图合并成一张视觉显着度图,采用“赢者通吃”的方法,保证在任何给定时间检测到当前位置的显着信息;在反向网络中,采用“返回抑制”的方法,在上下扫描显着图时,通过抑制最后一次关注的位置,实现注意焦点的转移过程。在神经网络中,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前向神经网络的作用与“赢者通吃”的原理类似,用于获取显着的行人信息;由于反向神经网络用于网络模型参数的更新,所以,在前向神经网络中也加入了随机抑制模块,模拟“返回抑制”机制。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兴奋-抑制模块的双路特征融合网络,采用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块和软批量随机丢弃模块。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模型聚焦于行人的轮廓和局部显着信息,对相似的外观、局部遮挡、多变的姿势都有一定的健壮性,进一步提高了 Re-ID的匹配率。

吴极[7](2021)在《青铜时代蒙古高原游牧马的艺术化形象》文中提出这项研究将侧重于影响蒙古民族艺术和文化的马匹特征,蒙古马与蒙古民族有着深厚的联系,没有什么动物比马对蒙古的游牧文明和游牧文化的历史进程影响大。蒙古起源于中亚蒙古高原,自古以来以游牧为生,是从远古走向文明时代的马背民族。游牧民族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漫长而坎坷,辉煌而悲壮的马背民族史。马是蒙古游牧民族驯养的家蓄之一,在成为人类交通工具之后,马极大的提高了古代游牧民族的迁徙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游牧民族崇敬马匹并将其变成图腾崇拜。蒙古民族的敬马传统自远古时代就影响了游牧民族的信仰、宗教、文化、日常生活、习俗、自然、气候、地理、岩石画、墓葬、纪念碑和文物等,最终以语言和文字为载体得以继承,例如传统民间艺术、神话故事、民间游戏等。因此,它们是蒙古人长期以来崇拜马匹并作为图腾崇拜的证据。这些丰富的材料已在考古学,人种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学等许多学科中得到了研究。但是,在众多研究方向中,从视觉艺术理论和原理方面进行分析的研究非常少见。我们探索该方向并尝试填补该领域空白。对属于青铜时代的历史典籍中马的描述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试图从理论上解释马的描述方法、起源和传统特征。我们试图根据马鞍、马嚼子、马镫和马烙印等文物来比较不同风格的马匹装饰,并分析它们的构成、形状和象征意义。此外,从人种学的角度考虑马文化的本质,并试图分析一种抽象模型,该模型以蒙古语发音来表现马的颜色、马的身形,从而突出了蒙古民族的马文化。我们的研究工作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试图分析青铜时代的马轮廓,马饰品或马具。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对在岩石上描绘的马和骑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尝试使用造型艺术原理(例如运动,设置和比例)来阐述马的定义。第三部分旨在分析马的形象在民间工艺中的影响。第四部分探讨了马在游牧生活中的作用以及神话、习俗和游戏的文化层面的意义。第五部分将马的定义与其他历史和文化遗产进行比较,例如将马的形象传播给子孙后代。我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艺术研究的范围,如果进一步的研究是基于先前对地理区域进行的分类,则其组成、含义、内容、象征意义、抽象思维和信念应该会更具科学意义。

傅思嘉[8](2021)在《多模态交互干预型颈椎护理仪设计》文中提出现有颈椎防治仪器往往由于刺痛酥麻、体位限制等体感不适问题导致用户使用粘度下降,从而降低或丧失长期使用效果。如何增强产品即时反馈效度,提升用户颈椎防护自觉性和信心度,成为颈椎预防类产品改良研究的聚焦点和关注点。本文采用多模态有机融合交互技术,针对青年用户群体进行用于颈病预防的颈椎护理仪产品设计。将六西格玛设计中的DMADV流程应用于对颈椎病预防类产品的开发设计之中。针对颈椎病高发人群—青年伏案工作者,构建用户双向分析模型和功能系统图,准确全面的获取用户需求并完成向产品具体预防干预功能的映射转化。采用“多模态智能交互融合”技术,构成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四种模态的多样化反馈机制。通过对目标用户的肌电、皮电、心率变异性等生理实验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获取产品功能标准参数值,给用户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全方位、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对产品的外观因素、人机尺寸及技术实现原理进行综合考量,生成颈椎护理仪产品设计方案,并采用Ergo LAB人机环境同步测试设备对产品进行效度评估。相比于同类产品,采用多模态交互融合的颈椎护理仪产品在干预功能方面具有更好的多感官体验性与产品即时反馈性,能够增强人们主动预防的意识并达到早期预防颈椎病的目的,对我国新健康管理理念及服务体系的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丰婧[9](2021)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坐姿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良好的坐姿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当下因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人们每天坐着的时间越来越长,长时间坐着让人们很难一直保持良好的坐姿,维持不良坐姿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人们出现一连串的健康问题,诸如近视、颈椎病和腰椎病等。本文提出了一种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并将其应用到人体坐姿识别问题中,用于提高识别准确率,有利于坐姿矫正系统能更好地判别坐姿,发挥其提醒矫正等功能。本文分析了人们日常坐姿的形态特征,并采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对良好坐姿、头部左偏、头部右偏、身体左倾、身体右倾、左手托腮、右手托腮等七种常见坐姿进行分类识别。首先,本文对三种常见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采用基于KNN背景建模的背景减除法来完成对坐姿目标的提取。随后,重点介绍了PHOG特征和LBP特征的基本原理,并将这两种特征进行串行融合,以提高对坐姿目标的表征能力。紧接着,详细介绍了随机森林的基本原理,包含决策树的基本理论、集成学习思想和随机森林的构建过程等;并针对随机森林的参数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优化算法主要改进的是粒子群迭代公式中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c1、c 2,以期使随机森林算法的决策树棵数T、决策树深度D和属性特征子集大小N这三个参数取值更为合适。最后,本文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对坐姿进行训练识别,最终得到了高达98.75%的平均识别率,进而又与支持向量机、决策树以及标准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对坐姿数据进行了分类识别对比,证实了本文算法的优越性。本文将PHOG特征和LBP特征串联融合,并结合改进粒子群的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实现了坐姿的分类识别,最后的实验结果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效果,为后期的无接触式坐姿识别方面的研究拓宽了思路,提供了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

潘顺丹[10](2021)在《基于肌骨超声探讨腹部透灸法对脑卒中患者膈肌及姿势控制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肌骨超声观察腹部透灸法对中风患者膈肌的厚度变化,并采用相关量表评价其对姿势控制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透灸组和对照组,最终完成病例数71例。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透灸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腹部透灸,以神阙穴为中心放置,每次治疗约50min。两组均每周5次,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行肌骨超声检测膈肌增厚率(DTF),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行躯干损伤量表(TIS)、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结果:(1)膈肌增厚率(DTF)研究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透灸组DTF值较治疗前升高(P<0.01),对照组DTF值亦较前上升(P<0.01);治疗后透灸组DTF值高于对照组(P<0.05)。(2)躯干损伤量表(TIS)评分研究结果:经重复测量分析,时点的P<0.01,时点*组别的P<0.01,组别的P<0.05。各时间点的比较中,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两组评分无差异(P均>0.05),治疗4周后透灸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在组内对比中,两组治疗4周后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研究结果:经重复测量分析,时点的P<0.01,时点*组别的P<0.01,组别的P<0.05。各时间点的比较中,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两组评分无差异(P均>0.05),治疗4周后透灸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在组内比较中,两组治疗4周后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具有显着差异。结论:(1)腹部透灸法可进一步增强中风患者的核心控制和躯干稳定性,促进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2)时间因素在本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两组疗效都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第4周为透灸组和治疗组出现疗效差异的时间点。

二、生活中的最佳姿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活中的最佳姿势(论文提纲范文)

(1)本期话题:移动互联时代,谁在消费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背景

(2)运动干预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假设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帕金森病的概述
        1.1 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2 帕金森病步态特点
    2 帕金森病双任务步态障碍的特点
        2.1 双任务步态的概念及双任务步态缺陷的表现
        2.2 双任务步态损害的机制
    3 步态评估方法
        3.1 惯性传感器评估
        3.2 可穿戴加速度计评估
        3.3 快速双向360 度转身试验
        3.4 步态分析系统评估
        3.5 其他评估方法
    4 脑功能成像运用于帕金森病步态的研究
        4.1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 NIRS)对运动和认知功能的研究
        4.2 影像学对帕金森病步行功能的研究
    5 帕金森病步行功能障碍的干预方法
        5.1 药物治疗
        5.2 手术治疗
        5.3 运动干预方法
        5.3.1 抗阻训练
        5.3.2 有氧训练
        5.3.3 拉伸训练
        5.3.4 平衡训练
        5.3.5 提示疗法
        5.3.6 中国传统体育运动
        5.3.7 瑜伽
        5.3.8 舞蹈
        5.4 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5.5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
        5.6 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
        5.7 水疗
        5.8 帕金森病双任务步态训练
    6 总结与展望
第三部分 不同任务活动对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步态的影响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测试设备
        2.3 测试指标
        2.3.1 受试者基本情况、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2.3.2 步态参数
        2.4 测试过程
        2.5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受试者的基本特征
        3.2 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在不同任务中步态参数比较
    4 讨论
        4.1 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老年人单任务步态参数的比较
        4.2 帕金森病患者与健康老年人单任务和双任务步态参数的比较
    5 小结
第四部分 不同任务活动对有冻结步态和非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步态与大脑前额叶激活程度的影响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测试流程
        2.3 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分析
        2.3.1 数据采集
        2.3.2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冻结步态组与非冻结步态组基本特征比较
        3.2 冻结步态组与非冻结步态组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比较
        3.3 冻结步态组和非冻结步态组在不同任务活动中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HbO_2)变化的比较
    4 讨论
        4.1 冻结步态组和非冻结步态组步态参数与双任务成本的比较
        4.2 冻结步态组和非冻结步态组在不同任务活动中前额叶激活程度的比较
    5 小结
第五部分 五禽戏与拉伸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测试方法
        2.2.1 测试设备
        2.2.2 测试指标
        2.3 测试流程
        2.4 干预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的基线特征比较
        3.2 患者的依从性和不良事件情况
        3.3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干预前后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的比较
        3.3.1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单任务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3.3.2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跨障碍物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3.3.3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倒背数字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3.3.4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减法计算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3.3.5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回答问题活动中的步态参数比较
        3.4 五禽戏组与拉伸组在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4 讨论
        4.1 五禽戏组和拉伸组在干预前后单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的比较
        4.2 五禽戏组和拉伸组在干预前后双任务活动中步态参数的比较
        4.3 五禽戏组和拉伸组在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5 小结
全文总结
    1 研究总结
    2 研究结论
    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3)经颅交流电刺激对工作记忆及上肢双任务动作控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假设
    1.4 研究创新点及意义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非侵入(无创)经颅电磁刺激技术
        2.1.1 历史及简介
        2.1.2 非侵入(无创)经颅电刺激技术的生理学机制
        2.1.3 无创脑刺激技术的应用
        2.1.4 小结
    2.2 工作记忆及其增强技术
        2.2.1 定义及研究简史
        2.2.2 工作记忆与体育运动表现
        2.2.3 工作记忆增强手段
        2.2.4 小结
    2.3 双任务研究
        2.3.1 双任务定义及心理模型
        2.3.2 双任务研究应用
        2.3.3 相关研究进展
        2.3.4 小结
    2.4 总结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设计
    3.2 受试者
    3.3 实验方法
        3.3.1 经颅交流电刺激
        3.3.2 N-back测试
        3.3.3 生物力学测试
        3.3.4 数据分析
        3.3.5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正确率及反应时
        4.1.1 N-back任务正确率及反应时
        4.1.2 双任务正确率及反应时
        4.1.3 N-back任务与双任务表现的关联度
    4.2 双任务表现
        4.2.1 时空参数
        4.2.2 上肢运动特征
        4.2.3 关节协调度
    4.3 经颅交流电刺激效应
        4.3.1 正确率及反应时
        4.3.2 时空参数
        4.3.3 上肢运动特征
        4.3.4 关节协调度
5 讨论
    5.1 正确率、反应时
    5.2 双任务表现的测试评价
    5.3 经颅交流电刺激的效果
    5.4 综合讨论
6 研究结论
7 研究限制
参考文献
附录 A 基于工作记忆的上肢双任务动作控制及经颅交流电刺激对其的影响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录 B 电刺激不良反应调查问卷
附录 C 被试纳入排除调查问卷
附录 D Visual3D计算Pipeline文本
附录 E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姿势稳定性及步态特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研究进展
        1.1 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认识及发病机制
        1.2 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分类
        1.3 踝关节不稳相关功能变化
        1.4 踝关节稳定性评估策略
        1.5 踝关节不稳患者的步态特征
        1.6 踝关节不稳的矫形支具治疗
    2. 祖国医学对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认识
        2.1 中医学中的概念及分类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2.4 中医对踝关节不稳的治疗
    3. 小结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诊断标准
    3. 纳入及排除标准
    4. 试验病例的剔除、脱落与终止标准
    5. 试验设备
    6. 数据采集步骤
    7. 研究路线图
    8. 主要观察评价指标
    9.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病症情况
    2.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与正常受试者对比结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对比
    3. 患者组使用矫形鞋垫治疗前后比较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1. 患者组与正常受试者比较结果的分析
        1.1 足踝评分及一般项目
        1.2 足印几何数据分析
        1.3 静态足底压力及稳定性分析
        1.4 动态稳定性及步态分析
    2. 患者组治疗前后比较结果的分析
        2.1 治疗前后足踝评分对比
        2.2 治疗前后足印几何数据分析
        2.3 治疗前后静态足底压力及稳定性分析
        2.4 治疗前后动态稳定性及步态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
    1. 结论
    2. 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学位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基于面部特征的年龄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1.4 本文结构
第2章 人脸检测的相关方法与研究
    2.1 人脸检测应用
    2.2 人脸检测所面对的挑战
    2.3 图像增强
    2.4 Viola-Jones 人脸检测算法
        2.4.1 Haar特征
        2.4.2 Adaboost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部特征定义和提取的相关方法与研究
    3.1 纹理特征
        3.1.1 纹理特征应用
        3.1.2 提取方法
    3.2 灰度共生矩阵
    3.3 几何特征
        3.3.1 面部几何特征
        3.3.2 主动形状模型
    3.4 特征归一化
        3.4.1 定义
        3.4.2 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面部特征点和纹理特征的年龄预测方法
    4.1 面部特征点和纹理特征相结合的年龄预测方法设计
    4.2 几何特征提取
    4.3 纹理特征提取
        4.3.1 特征提取方法
        4.3.2 特征提取步骤
    4.4 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4.4.1 个体年龄预测
        4.4.2 年龄段预测
    4.5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申请专利
    三、获奖情况

(6)行人重识别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当前面临的挑战
    1.4 常用数据集和性能评价指标
        1.4.1 常用数据集
        1.4.2 性能评价指标
    1.5 研究内容和目标
    1.6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行人重识别相关知识
    2.1 特征表示学习方法
        2.1.1 全局特征表示
        2.1.2 局部特征表示
        2.1.3 注意力机制特征表示
        2.1.4 属性特征表示
        2.1.5 时空特征表示
    2.2 距离度量算法
        2.2.1 交叉熵损失函数
        2.2.2 二元分类损失函数
        2.2.3 对比损失函数
        2.2.4 三元损失函数
        2.2.5 联合损失函数
    2.3 排序方法
    2.4 网络优化器
        2.4.1 梯度下降
        2.4.2 动量优化方法
        2.4.3 自适应学习率优化方法
        2.4.4 Ranger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全局和局部深度特征融合的行人重识别网络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研究方法
        3.3.1 经典深度网络模型
        3.3.2 基于空间流-分割流的双路特征融合网络
        3.3.3 损失函数及相似度函数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实验环境
        3.4.2 基准网络的选取
        3.4.3 与基准网络的对比
        3.4.4 与其他行人重识别模型的对比
        3.4.5 特征图可视化分析
        3.4.6 局部信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行人重识别自聚焦网络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研究方法
        4.3.1 自聚焦网络
        4.3.2 注意力模块
        4.3.3 基于残差结构的注意力模块
        4.3.4 损失函数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实验环境
        4.4.2 两类损失函数对SFNet的影响
        4.4.3 八种注意力机制结构对SFNet的影响
        4.4.4 与其他行人重识别模型的对比
        4.4.5 与基准网络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兴奋-制模块双路特征融合的行人重识别网络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
    5.3 研究方法
        5.3.1 基于兴奋—抑制双路融合方案
        5.3.2 兴奋分支
        5.3.3 抑制分支
        5.3.4 多任务学习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实验环境
        5.4.2 兴奋分支和抑制分支在EINet中的表现
        5.4.3 两种注意力模块在EINet中的性能比较
        5.4.4 DropBlock在EINet结构中的作用
        5.4.5 SBDB超参数对EINet模型的影响
        5.4.6 损失函数的超参数对EINet的影响
        5.4.7 与其他行人重识别模型的对比
        5.4.8 与基准网络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列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青铜时代蒙古高原游牧马的艺术化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给论
引言
第一章 蒙古青铜时代
    第一节 蒙古青铜时代概况
        一、青铜时代早期(约公元前 2500-1500 年)
        二、青铜时代中期(约公元前 2500-1500 年)
        三、青铜时代晚期(约公元前 700-400 年)
        四、欧亚大陆马驯化的起源
        五、马在蒙古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马的形象特征(相关论文)
        一、蒙古古代马种
        二、蒙古野马
        三、马类形象的艺术特征
    第三节 马的骑乘与游牧文明的起源
        一、马在游牧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二、马车
    第四节 古代游牧族传统艺术中的马形象
        一、抽象思维传统与马的形象
        二、游牧信仰想象、传统抽象思维与马的形象
    第五节 游牧马装饰的艺术特征
        一、游牧马文化中的装饰艺术
        二、马纹的艺术本体
    第六节 墓葬中的随葬马具
        一、游牧马鞍
        二、马辔头
        三、马镫
第二章 蒙古马图像艺术特征
    第一节 蒙古岩画
        一、岩画中的画马
        二、研究岩画中骑马人形象的重要意义
        三、岩画与骑马人形象的界定
    第二节 石头上的马印
        一、Rashaan had打马印
        二、蒙古马文化打马印
    第三节 鹿石上的马形象
        一、鹿石上的马艺术特征
        二、鹿石(KHIRIGSUUR)
    第四节 游牧马形象的图腾
        一、游牧民族的原始崇拜
        (一)萨满马
        二、蒙古民族的马崇拜
        (二)蒙古族敖包祭马文化
    第五节 马在蒙古文化的考古记录
        一、马纹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马纹的形象分类及演变历程
        二、马纹青铜器的出土现状
第三章 蒙古族传统艺术中的马形象
    第一节 蒙古装饰与应用艺术
        一、马形象吉祥物
        二、传统民间美术
    第二节 游牧文化特征
        一、蒙古游牧世界观
        二、蒙古马及其文化
    第三节 生活中的马形象
        一、马匹对于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性
        二、蒙古族马具金属装饰特征
    第四节 游牧马与游牧人的依存关系
        一、游牧马与蒙古人的依存关系
        二、蒙古马-民族精神的寄托与象征
    第五节 蒙古的马造型艺术
        一、马纹饰工艺
        二、马饰
第四章 马的演化与马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匈奴时期马具概况
        一、匈奴青铜器中动物纹源流分析
        二、匈奴艺术
        三、Noin-Ula墓研究
    第二节 蒙古西部地区马文化
        一、北方与西伯利亚的交流
        二、西伯利亚北部生活与文化中的马
    第三节 蒙古西部地区马
        一、Pazyryk马文化
        二、Pazyryk马纹身
    第四节 蒙古南方地区马图像艺术
        一、鄂尔多斯青铜文化
        二、鄂尔多斯青铜文化中的马形象
    第五节 蒙古东部地区马图像艺术
        一、马纹的风格分析
        二、马装饰的文化功能
第五章 马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游牧文化艺术元素的载体形式
        一、工艺美术形象载体
        二、金属工艺
    第二节 马造型观及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一、马形象及其音乐文化
        二、手工艺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第三节 马形象对民间艺术的影响(相关论文)
        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二、游牧民族首饰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第四节 近现代艺术对青铜马造型艺术的借鉴
        一、近代传统首饰的转变
        二、传承游牧文化的首饰设计实践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多模态交互干预型颈椎护理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选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颈椎护理仪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智慧医疗及智能可穿戴产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人机交互与多模态智能交互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4 产品交互设计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颈椎病预防类产品概述及产品设计问题指出
    2.1 颈椎病预防研究现状
    2.2 颈椎病预防方法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
        2.2.1 颈椎病防治中的预防方法
        2.2.2 颈椎病预防方法特点分析
    2.3 颈椎产品的分类及特点分析
        2.3.1 颈椎产品的分类
        2.3.2 颈椎类产品特点分析
    2.4 颈椎病预防类产品研究现状及设计问题指出
        2.4.1 颈椎病预防类产品研究现状
        2.4.2 颈椎病预防类产品设计问题指出
第3章 用户双向分析模型构建及用户需求获取
    3.1 用户人群研究及产品目标用户确定
        3.1.1 我国颈椎病患病人群特征
        3.1.2 年龄因素对颈椎病的影响分析
        3.1.3 职业因素对颈椎病的影响分析
        3.1.4 基于影响因素研究的产品目标用户确定
    3.2 用户逆向分析模型构建及用户潜在需求获取
        3.2.1 颈椎病致病危险因素获取
        3.2.2 目标用户颈椎病致病最显着危险因素获取
        3.2.3 用户逆向分析模型构建及用户潜在需求获取
    3.3 用户正向分析模型构建及用户显性需求获取
        3.3.1 目标用户行为方式分析
        3.3.2 目标用户情景环境方式分析
        3.3.3 目标用户心理认知分析
        3.3.4 用户正向分析模型构建及用户显性需求获取
    3.4 用户双向分析模型构建及用户需求分析
第4章 颈椎护理仪基本产品功能确定及多模态功能设计
    4.1 基于用户需求的颈椎护理仪基本产品功能确定
        4.1.1 颈椎护理仪产品功能系统图构建及产品功能初步获取
        4.1.2 颈椎护理仪产品功能树构建及产品功能具象化
    4.2 多模态智能交互融合
        4.2.1 多模态概念及AI设备中感知模态分析
        4.2.2 多模态智能交互产品及市场价值分析
    4.3 颈椎护理仪产品的多种模态功能设计及产品标准参数值获取
        4.3.1 颈椎护理仪产品“视听触嗅”模态功能设计
        4.3.2 基于人机环境同步实验测试的颈椎护理仪产品标准参数值获取
第5章 多模态交互干预型颈椎护理仪产品方案设计
    5.1 颈椎护理仪产品意象确立及产品造型草图方案绘制
        5.1.1 健康理疗类产品造型意象分析
        5.1.2 颈椎护理仪产品意象确立及草图方案绘制
    5.2 颈椎护理仪产品主要结构人机分析
    5.3 颈椎护理仪功能技术原理分析及产品CMF分析
        5.3.1 颈椎护理仪三维模型输出及各模态功能技术原理分析
        5.3.2 基于颈椎护理仪产品目标用户的产品配色分析
        5.3.3 颈椎护理仪产品材质及表面工艺的产品细节分析
    5.4 颈椎护理仪产品最终效果展示
    5.5 颈椎护理仪产品辅助软件设计
        5.5.1 颈椎护理仪产品APP功能概述
        5.5.2 颈椎护理仪产品APP信息架构设计
        5.5.3 颈椎护理仪产品APP界面视觉设计
第6章 多模态交互干预型颈椎护理仪原型测评
    6.1 颈椎护理仪产品的竞品对比分析测评
    6.2 颈椎人机环境同步测试云平台的产品定量化评估测试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坐姿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2 坐姿分析和坐姿目标提取
    2.1 坐姿分析
        2.1.1 坐姿形态分析
        2.1.2 正确坐姿的定义
        2.1.3 不良坐姿的分析
    2.2 坐姿目标提取
        2.2.1 常用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2.2.2 基于KNN背景建模的背景减除法
        2.2.3 坐姿目标图像提取
    2.3 本章小节
3 坐姿的特征提取和融合
    3.1 PHOG特征提取
        3.1.1 HOG特征提取的原理
        3.1.2 PHOG特征提取
    3.2 LBP特征提取
        3.2.1 基本的LBP特征
        3.2.2 扩展的LBP特征
    3.3 特征融合
    3.4 本章小节
4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随机森林坐姿识别
    4.1 随机森林的基本理论
        4.1.1 决策树
        4.1.2 集成学习
        4.1.3 随机森林
    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4.2.1 标准的粒子群算法
        4.2.2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4.3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随机森林算法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坐姿图像采集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节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基于肌骨超声探讨腹部透灸法对脑卒中患者膈肌及姿势控制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脱落标准、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量估算
        2.2 分组
        2.3 盲法
        2.4 治疗方法
        2.5 观测指标
        2.6 数据分析
    3 医学伦理问题
研究结果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2 两组病例基线比较
    3 临床指标观察结果
        3.1 两组病例膈肌增厚率(DTF)比较
        3.2 两组病例躯干损伤量表(TIS)比较
        3.3 两组病例下肢Fugl-Meyer量表(FMA)比较
        3.4 膈肌增厚率(DTF)与躯干损伤量表(TIS)相关性分析
分析与讨论
    1 课题设计分析
        1.1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认识
        1.3 腹部施灸的理论依据
        1.4 透灸法的理论依据
        1.5 膈肌与姿势控制的关系
        1.6 肌骨超声理论
        1.7 量表选择依据
    2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2.1 膈肌增厚率(DTF)研究结果分析
        2.2 量表研究结果分析
        2.3 膈肌增厚率(DTF)与躯干损伤量表(TIS)相关性分析
        2.4 时间因素分析
    3 课题创新点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脑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康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生活中的最佳姿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本期话题:移动互联时代,谁在消费文学?[J]. 绿茶,张翎,止庵,解玺璋,李冬君,商震,梁鸿,史航,胡洪侠,杨葵,冷霜,杨早,刘晓蕾,张明扬,刘柠,钟立风,王道,孙良好,方韶毅,周立民,叶匡政,韩浩月,潘采夫,阿乙,戴潍娜,徐曦,孟岳. 江南, 2022(01)
  • [2]运动干预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任务活动中步态的影响研究[D]. 李真岚.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经颅交流电刺激对工作记忆及上肢双任务动作控制的影响研究[D]. 庄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姿势稳定性及步态特征的临床研究[D]. 李其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面部特征的年龄预测方法研究[D]. 王梦杰.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6]行人重识别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 付美霞.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青铜时代蒙古高原游牧马的艺术化形象[D]. 吴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多模态交互干预型颈椎护理仪设计[D]. 傅思嘉. 燕山大学, 2021(01)
  • [9]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坐姿识别研究[D]. 丰婧. 中北大学, 2021(09)
  • [10]基于肌骨超声探讨腹部透灸法对脑卒中患者膈肌及姿势控制功能的影响[D]. 潘顺丹.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标签:;  ;  

人生最佳姿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