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生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分类(论文文献综述)
楼金伟[1](2012)在《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文中研究表明包括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在内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是提供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也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理论成就丰硕。铜陵矿集区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成矿区带,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尤其是矿床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研究成果丰富,但也留有许多长期争议的关键地质问题。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前人对该区侵入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区中生代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成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厘定了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准确划分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系列,并基于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区域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研究认为: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5~147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总体受基底断裂制约,沿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主要呈岩枝、岩墙和岩脉状浅成侵入产出;岩石矿物成分变化较大,但多以斜长石为主,依据实际矿物成分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玢/斑)岩3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02含量中等,略偏酸性或基性,富碱富钠,高钾准铝质,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熔融,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熔融下地壳形成埃达克质岩浆进而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本区中酸性侵入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岩浆在地壳深部因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形成带状岩浆房,同时伴随结晶分异作用;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侵入体空间上相互穿插,时间上难分早晚;区域岩浆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岩石圈地幔加厚后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到海西-印支期断裂坳陷及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在平面上主要沿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展布的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中部产出,集中分布于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沙滩脚等5个矿田。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和茅山组至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及其附近岩体中,其中最主要赋矿层位是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白云岩和灰岩。矿化在垂向剖面上往往表现为上金(银)下铜(钼)以及上部浅成热液脉状矿化、中部矽卡岩型矿化和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分带现象。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斑岩型和脉型,其中矽卡岩型有裂隙式、接触带式、层间式、层控式等矿化形式,斑岩型矿床的最新发现为矿集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提供了有益启示。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海西期沉积事件中是否有火山喷发或火山喷流(或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以及其对成矿的贡献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甄别。本文针对矿集区矿床成因机制及铜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带特征,选择狮子山矿田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虽以矽卡岩型矿化为特征,但后期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矿化非常强烈,以致大多数矿床早期矽卡岩矿物组合受晚期叠加热液的强烈改造而改变甚至部分消失,多数矿床矽卡岩型矿石不发育,或矽卡岩中的矿化并不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的成矿作用一般可以划分为(早+晚)硅酸盐(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晚)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铜多金属矿化主要集中于硫化物阶段,部分铜矿化亦发育于硅酸盐阶段,部分金矿化亦发育于碳酸盐阶段。矿田内主要矿床的原生包裹体主要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略有差异,但富气相包裹体常与富液相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温度中等、弱酸性至弱碱性,在相同的成矿阶段,如硫化物阶段,金或金(铜)矿床成矿温度一般较铜(金)矿床低,反映金的沉淀成矿温度略低。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成矿热液流体演化过程中,共存于同一成矿流体中的铜和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使其在沉淀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铜和金的时空分离;但与此同时,由于本区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的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成矿热液流体的连续性演化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波动性变化,往往又导致金矿化叠加在铜矿化之上,金矿化与铜矿化又表现出共生的现象。矿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成矿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大气降水混入不断增加。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虽然不能排除沉积铅的加入,但无疑沉积铅是次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简单类比表明,冬瓜山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Sedex型矿床明显不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VHMS型矿床不同,而它们均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虽然区域沉积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但热力学计算显示成矿热液中的硫来源于区内高钾钙碱性岩浆熔体分异的热液流体,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硫的同位素证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可以认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为受统一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层控矽卡岩-浅成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徐智涛[2](2020)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额尔古纳地区,大兴安岭成矿带西坡得耳布干成矿带内东北段,地处中亚造山带东部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交汇地带的额尔古纳地块东部、得尔布干断裂中段西侧,是我国重要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之一的得耳布干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内从西南至东北沿得耳布干深大断裂依次发育着东珺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小型)、下护林铅锌多金属矿床(中型)、二道河子铅锌多金属矿床(大型)、得耳布尔铅锌多金属矿床(大型)、比利亚铅锌多金属矿床(大型)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了深入探讨该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和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本次研究在前人的工作与科研基础之上,选择研究区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二道河子、得耳布尔和比利亚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矿区、矿床地质调研基础上,系统开展了岩(矿)相学、流体包裹体、矿物同位素年代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工作,深入探讨矿床成因、成岩成矿时代和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地质过程,并建立了研究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岩与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型”和“成矿地质模式”,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如下:1.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揭示,二道河子铅锌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中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晚侏罗世石英斑岩及早白垩世安山玢岩与晚侏罗世石英斑岩接触带附近,矿体主要呈脉状形式产出,其次为透镜状、角砾状,具有膨胀收缩、分支复合和侧方再现特征;得耳布尔铅锌多金属矿床赋矿围岩为中侏罗世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玛尼吐组安山岩和晚侏罗世石英斑岩中,矿体主要呈脉状形式产出,其次为扁豆状、角砾状,具分支复合和侧方再现特征明显;比利亚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于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中,矿体主要呈脉状形式产出,具有分支复合和侧向再现特征。整体上,三座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矿体均赋存于NE向得耳布干深大断裂与NNE向吉尔布干深大断裂交汇处的次一级NW向张扭性断裂体系中;在成矿体系中,发育着石英斑岩、安山玢岩和碱性侵入岩体二长斑岩,前两者与矿体共伴生产出,后者穿切矿体。2.野外地质观察和矿相学研究揭示,二道河子矿床围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绢云母化、泥化、萤石化、青磐岩化,并可见冰长石、蛋白石、方解石;与二道河子相类比而言,得耳布尔矿床的萤石化、蛋白石化及青磐岩化低温蚀变尤为明显。而比利亚矿床中绢云母化、萤石化、蛋白石化及青磐岩化围岩蚀变相对较为发育;三座矿床与铅锌多金属矿化有密切关系的围岩蚀变为硅化和绢云母化;矿石类型主要为铅锌矿石,其次为银铅锌矿石和铜铅锌矿石;矿石构造主要为脉状构造,其次为团块状、细脉状、角砾状构造等;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乳滴状结构等;矿石矿物为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以及表生金属氧化矿物褐铁矿、铜蓝等,含银矿物主要为辉银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萤石、蛋白石、绿泥石等;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表生期和热液成矿期两个期次,其中热液期为主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期次,所对应的矿化阶段划分为3个主成矿阶段和7个亚阶段。综上,研究区内三座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浅成低温低硫化型的矿床地质特征。3.对三座铅锌多金属矿区内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围岩)、次火山岩或斑岩体和晚期侵入岩的LA-ICP-MS单颗粒锆石U-Pb测年和成矿热液期主阶段的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开展的Rb-Sr同位素测年工作揭示:(1)二道河子矿区内石英斑岩成岩年龄为160.3±1.4Ma,安山玢岩成岩年龄为133.9±0.9Ma,热液期成矿主阶段金属硫化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30.5±3.6Ma;(2)得耳布尔矿区内满克头鄂博组流纹质凝灰岩成岩年龄为164.0±1.6Ma,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成岩年龄为167.0±2.0Ma;玛尼吐组安山岩成岩年龄为140.2±2.6Ma;穿切矿体的碱性侵入岩体二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25.2±1.1Ma;(3)比利亚矿区内满克头鄂博组流纹岩成岩年龄为163.7±1.1Ma,热液期成矿主阶段金属硫化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31.3±2.4Ma;(4)研究区内塔木兰沟组中基性岩浆与满克头鄂博组酸性岩浆喷溢发生在167164Ma,两期岩浆活动作用时间相近,限定铅锌多金属矿化时间于晚侏罗世(160Ma)与早白垩世之间(125Ma),精确成矿时代应发生在早白垩世(130131Ma),与早白垩世安山质岩浆作用有密切关联。4.研究区内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或斑(玢)岩体的地质、岩相学、地球化学和Sr-Nd-Pb-Hf同位素分析研究揭示:(1)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含矿围岩)具有高铝富碱,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且具低的(87Sr/86Sr)i(0.7050070.705240)、εNd(t)值(+0.6+1.7)和较老的Nd模式年龄(699883Ma),结合其全岩中铅同位素数据,综合认为其成岩岩浆具有下地壳和亏损型地幔混合或造山带混合源区,为新元古代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下地壳,并由增生中元古界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而满克头鄂博组流纹质火山岩则表现为弱负铕异常(δEu平均为0.64)和明显的Sr元素亏损,176Hf/177Hf在0.282721-0.282870,所对应εHf(t)值变化范围在1.7-6.8(均大于0),所对应锆石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693-985Ma,指示了其成岩岩浆应为中元古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研究区内酸性火山岩喷发作用是伴随塔木兰沟组火山喷发作用逐渐减弱的过程发生,两者在区域上构成了“双峰式火山岩作用”特征。(2)晚侏罗世石英斑岩属酸性、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列,早白垩世安山玢岩属中性、强过铝质、钾玄岩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U、K和LREE,相对亏损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等,亏损Sr、Ba、Ti等元素,成岩岩浆均具有火山弧或者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属性。并且它们的εHf(t)特征值分别为5.78.0和3.15.8,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9201130Ma和11061343Ma,176Hf/177Hf值均落于亏损型地幔与下地壳之间,指示了它们成岩岩浆应主要来源于具有亏损型属性的地幔物质部分熔融了中元古界从亏损型地幔新增生的年轻下部大陆地壳(部分熔融作用是不同程度的),并在岩浆上侵或成岩过程中受到了壳源物质的混染。5.在以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之上,区内火山岩、次火山岩或斑(玢)岩体中成矿元素中的Cr、Ni、Co、Cu、Pb、Zn,它们普遍持有相近的元素含量特征值。相对原始地幔标准化元素成分值而言,均普遍亏损亲铁元素或相容元素Cr、Ni、Co,强烈富集亲硫元素或大离子亲石元素Pb,双重属性元素Cu(即亲铁又亲硫)和亲硫元素Zn与原始地幔成分值接近或相同。它们普遍持有≥100数量级以上的Pb元素含量(与Cu和Zn相比),Cu与Zn元素特征值与原始地幔中成分值相匹配。这可能说明了它们在成岩过程中所持有的岩浆热液均具有提供成矿物质Pb、Zn、Cu或受到成岩后期含Pb、Zn、Cu热液作用的特征,这些分析结果为区域矿化提供了有利的信息。6.对应热液期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矿物特征、流体包裹体、金属硫化物中铅-铷-锶同位素、石英脉和萤石脉中氢-氧同位素综合分析表明:(1)区内浅成热液铅锌多金属矿床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W型)为主,含少量CO2三相包裹体;初始含矿流体具有中低温、高低盐度共存、中低密度含少量CO2的H2O-NaCl(富含Fe2+、Zn2+、S2-等)以中性还原为主的多相流体体系;主阶含矿流体为有大气降水混入的低温、高低盐度共存、低密度少量CO2的H2O-NaCl±CH4(富含Fe2+、Zn2+、Pb2+等)中性还原流体体系;晚阶段残余含矿流体为以大气降水为主的H2O-NaCl(富含Ca2+、Cl-、F-1等)富液相或纯液相中性还原体系。(2)初步研究认为含矿流体弱沸腾或局部沸腾与不同源流体等温混合或流体不混溶是区内(银)铅锌多金属热液期成矿重要机理。(3)锶-钕-铅-铪同位素以及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表明,(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热液期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元古界新生下地壳,并有少量亏损型地幔源成矿物质加入,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7.综合以上分析研究,并与区域上其他(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类比分析,我们初步认为究区内三座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与陆相中酸性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低硫化型的金属矿床;区域上与“双峰式火山岩”成岩相关的岩浆可能为铅锌多金属成矿供了部分成矿物质,为区域上的大规模银、铅锌的成矿作用奠定了基础;区内酸性岩浆大规模活动与浅成就位发生在晚侏罗世早期(160Ma)古太平洋俯冲后伸展环境,成岩岩浆起源于亏损型地幔部分熔融了新增生的玄武质下地壳;中性岩浆侵位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早阶段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奇)俯冲后伸展环境,成岩岩浆起源于增生下地壳拆沉引发的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部分熔融新生下地壳过程;成矿动力学背景是在古亚洲洋闭合、新生中元古界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流纹质岩浆(160.3Ma±1.4Ma)基础上,转入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奇)俯冲挤压背景下的弧后伸展环境导致残余新生下地壳拆沉作用,地幔物质上涌与残留新生中元古界下地壳相互作用形成了富含铅锌多金属成矿物质的岩浆热液,可能是该区形成浅成热液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根源;基于上述研究,系统建立了研究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岩与成矿动力学模型”和“成矿模式”,以期为该领域成矿理论深化和深度找矿提供理论基础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3](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谈树成[4](2004)在《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个旧锡矿深部与外围成矿预测及矿山增储研究”(编号:2000YK-05)的科研选题,主要完成了个旧组地层和玄武岩剖面的实测研究;个旧组及区域地层、玄武岩与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分析及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学和组构学研究;岩(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等的系统研究工作,获得了如下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①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个旧矿区的非花岗岩成矿作用。研究表明,在个旧矿区,除了存在传统观点认为的燕山晚期花岗岩成矿作用外,至少还存在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成矿作用和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取得了该区成矿理论上的突破。 ②通过区域成矿地学背景和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本区的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性,提供物源的地质体主要有前寒武系的古老基底、寒武系、泥盆系、中三叠统个旧组的碳酸盐岩、碱性玄武岩和燕山晚期的花岗岩等。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为“多因复成”矿床。 ③首次将矿床学的前沿课题和研究热点-“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引入个旧矿区,提出了新的有关矿床成矿系列的认识,认为成矿系列的研究对象是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类型组合,这种成因联系至少包括成矿作用(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等)、时间(成矿时代,成矿阶段、赋矿地层等)、空间(构造地质背景,赋矿建造等)及成矿物质(主成矿元素,成矿物质组成及来源等)间的联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详尽地研究了个旧矿区的成矿大地构造演化、成矿作用、成矿时代、矿床地球化学成因类型、矿体形态产状、矿体产出位置和围岩特征、矿石组构及矿物组合、岩(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控矿规律及矿床成因模式。指出在个旧矿区进行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不仅可以取得矿床成因理论上的突破,而且对于指导矿山的找矿勘探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这一结论已得到了生产勘探实践的证实。 ④根据成矿地质作用、矿床成因、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类昆明理L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个旧锡一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摘要型,笔者将个旧锡多金属矿区的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块状硫化物型铜锡锌矿、块状硫化物型铜金矿、块状硫化物型锡铅矿(层间氧化矿型)、层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含锡白云岩锡铅锌矿、电气石细脉带型锡钨秘矿、云英岩型锡钨矿(含锡花岗岩)、断裂带硫化物型(氧化矿型)锡铅锌银矿、矽卡岩硫化物型锡铜铅锌矿、残坡积型砂矿、洪冲积型砂矿、溶洞堆积型砂矿等12种矿床类型,完善了原有的矿床分类方案。 ⑤在个旧矿区厘定了4大.矿床成矿系列。在时间上由早到晚大致是从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一沉积Sn一Cu一Zn(Au)矿床系列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一沉积Sn一Cu一Pb一Zn矿床系列一燕山晚期花岗岩叠加改造Sn一Cu一w一Be一Bi一Pb一Zn一Ag矿床系列一喜山期陆相表生沉积砂矿矿床系列演化。考虑4大成矿系列的典型代表性,划分出竹叶山式、芦塘坝式、大斗山式和砂矿式等4大矿床式。 ⑥在空间上建立了“三楼一梯”的层楼结构成矿模式。按产出标高从下往上大致依次可划分为“下层楼(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一沉积助一cu一zn(Au)矿床系列)”、“中层楼(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一沉积sn一Cu一Pb一Zn矿床系列)”和“一梯(燕山晚期花岗岩叠加改造sn一Cu一W一B。一Bi·Pb一zn一Ag矿床系列)”的空间结构,最上层楼是表生砂矿系列。即空间上总体构成“三楼一梯”的成矿模式。 ⑦全面揭示了各大成矿系列的矿床类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并对典型矿床进行了解剖,为各大成矿系列的建立提供了实证研究。 ⑧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指导找矿预测。总结出了5大成矿预测准则,指出了找矿远景区,为矿山的找矿勘探指明了方向。结合科研项目研究,部分远景区己经过了云南锡业集团公司的生产工程验证,获得新增工业储量(C级以上)锡、铜金属量约12余万T,其中,锡金属量69367T,平均品位2.06%,铜金属量56321T,平均品位2.15%,两项金属合计125688T,潜在价值36.19亿元人民币。
葛良胜[5](2007)在《滇西北富碱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文中研究说明滇西北是西南三江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成矿作用与新生代富碱岩浆活动具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经特提斯复杂地质演化之后,本区处于一个由多陆块拼合形成的陆内环境之中。新生代特殊区域应力边界条件(地理位置)、青藏高原强烈碰撞造山过程、太平洋板块俯冲远程效应和深部多层架结构与分层受力条件下发生的壳-幔相互作用等多元构造动力体制复合,造就了本区复杂的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陆内深部古(近)东西向构造带重新活动(表现为张性)与地壳浅部其他方向构造活动(主要为压扭性)联合控制着富碱岩体成岩及相关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的时空一体化特征,表现为独立成区(滇西北)、东西成带、带内含多个集中区、成岩成矿形影相随。滇西北富碱岩浆岩是一套以富碱(K2O+Na2O>8%)为突出特点的从基性到中酸性的岩石系列,主体形成于50-20Ma。而与之相关的金多金属矿床(区)表现出多型集中、成矿元素组合复杂、控矿因素多样、成矿时代基本一致的特点。根据富碱岩体δ18):7.72~8.61‰;δ34S:1.7~6.6‰;87Sr/86Sr:0.7054~0.7111;143Nd/144Nd:0.512319~0.512573,εNd(t):-6.75~1.68;206Pb/204Pb:18.094~18.644,207Pb/204Pb:15.537~15.709,208Pb/204Pb:38.566~39.094;δ30Si:0.0~0.4‰;稀土总量较高,不具或仅具微弱的δEu异常,呈右倾的近平滑配分曲线,La/Ce值变化为0.40-0.63;Ce/Nd为1.88-2.81;Sm/Nd为0.11-0.20等综合分析认为,其源区为具有富集地幔Ⅱ型地球化学特点的壳幔混合带。成矿流体属于富碱(K+、Na+),高Cl-、CO2,低Ca2+、Mg2+、S,并以H2O为的地幔型流体。由近东西向构造活动激发并上升至岩浆源区,导致源区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富碱岩浆。地幔富碱流体同时富含Au-Cu等矿质,在流体致浆过程中,通过水岩相互作用又汲取了岩浆源区内的矿质,并随岩浆一起演化和上升,在合适的空间或介质条件下分别成岩成矿。同富碱岩体相比,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在总体相似的同时,还依不同矿床类型、元素组合、产出位置等而各具特点。由此构成了滇西北区域多元构造动力体制及其构造体系-壳幔混合源区及富碱岩浆活动-地幔富矿质流体作用等复杂要素耦合的区域Fe-Cu-Mo-Pb-Zn-Au-Ag-As-Sb-Hg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并可划分为受扬子板块和兰坪盆地两个不同地质构造背景控制的Cu-Pb-Zn-Au-Ag-As-Co-Hg-Sb和Fe-Cu-Mo-Pb-Zn-Au(-Ag)子系统。在各成矿集中区则表现为由不同类型矿化体、蚀变、物化遥异常构成的复杂而有序的矿化网络,并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系统产物的变化和保存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根据成矿系统产物及其变化和保存特点,通过总结不同成矿产物的发现标志和找矿勘查方法组合的有效性,建立了与富碱岩体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区域找矿模型。
杨帆[6](2017)在《大兴安岭中南段铅锌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建模及定量预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建立典型矿床模型进行资源量预测,可避免和减少勘查风险、提高勘查效率,因而成为政府部门和相关学者日益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大兴安岭成矿带是我国19个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中南段发现了拜仁达坝、白音诺尔、花敖包特等大型—超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且近年不断有新的矿点被发现,愈来愈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并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列为铅锌多金属矿重点找矿区域。区内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工作程度均较高,便于建立准确性较高的找矿和预测模型,而地球化学资料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亟待开发和利用,因此,本文在大兴安岭中南段针对铅锌多金属矿开展以地质、地球化学资料为主的地质—地球化学建模与定量预测研究,旨在解决一些现存的问题,并能为该地区实现找矿突破提供参考资料。本文以成岩、成矿、成晕的地质—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针对矿产资源勘查的地球化学建模和预测方法中存在的部分主要问题,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从6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综合利用1∶20万水系沉积物、1∶5万水系沉积物(或土壤)和1∶1万土壤(或岩石)以及钻孔原生晕资料进行地质—地球化学建模,提高了模型的科学性,弥补了以往研究利用1∶20万水系沉积物数据或更小比例尺数据建模在精确性和科学性上的缺陷。2、在建立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成矿亚带(区域)的地质—地球化学模型,提高了预测区的圈定精度和资源量估算的可信度。3、开发了一套能进行原生晕三维可视化处理、能利用地表的区域化探数据预测矿产资源量的“地球化学三维分析预测系统(GKAP V1.0)”软件,实现了成果转化,可提高工作效率。4、总结了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铅锌富集成矿的机制综合分析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铅锌多金属矿带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岩浆热液作用及后期叠加是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的主导因素,二叠纪地层是主要的物质来源,各级次断裂构造为导矿、容矿提供了有利空间。5、提取了不同比例尺的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信息,特别是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多种地球化学信息:(1)(W+Sn)/(As+Sb)的比值等值线图可以用来判断剥蚀程度;(2)(Pb+Zn),(W+Sn)/(Pb+Zn)衬值比值图可以判别Pb、Zn矿化信息和Sn矿化信息;(3)元素的衬度异常量可以判别矿床的主成矿元素;(4)因子组合将研究区分为西坡、主峰、东坡等3个地球化学区;(5)典型矿床的相似度图可以判别未知矿化信息。6、筛选出地球化学A级预测区3个,B级预测区33个,总资源量分别为5.25万吨、302.48万吨;预测区查证效果良好。
薄永祥[7](2019)在《内蒙古科右前旗地区银多金属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文中指出研究区位于天山—兴蒙地槽系(Ⅰ)、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Ⅱ)、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Ⅱ4)北东部哲斯-林西复向斜(Ⅱ41)的北东端,属于突泉—林西华力西期、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B级成矿带(Ⅲ-6)。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在充分收集分析前人资料基础上,综合分析研究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遥感资料,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对比区域内典型银多金属矿床研究成果,建立了成矿预测模型,圈定两个银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并客观评价了远景区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为该区进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研究区通过1∶5万地、物、化、遥等方法,将区内地层划分为6个填图单元,其中与成矿有关的地层以中二叠世大石寨组为主,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次之;将侵入岩划分为3个时代、13个填图单元,区所有内生金属矿(化)点与侵入作用均有一定关系,其中侵入岩与赋矿地层接触带与成矿关系最密切;区内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发育,与成矿有关的构造主要为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1:5万航磁圈定异常12处;1:5万遥感解译网格状及环网状构造33处,提取了羟基异常及铁染异常分布特征;1:5万土壤地球化学圈定综合异常30处。1:1万高精度磁法圈定高磁异常6处,1:1万激电中梯圈定视极化率异常5处;1:1万土壤地球化学圈定组合异常38处。土壤组合异常多以Ag、Mo、Pb、Zn和Cu、Sb、As元素为主。通过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以及遥感特征分析,对照处于同一成矿带内的毛西嘎达坂铅锌多金属矿床和大石寨锌银多金属矿床进行研究。认为科右前旗地区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区内银多金属矿(化)体的形成与断裂构造和晚华力西期、燕山期侵入岩活动关系密切,矿(化)体主要赋存于晚华力西期和燕山期侵入岩与不同时代地层的接触带。北西向断裂为热液提供运移通道,北东向断裂提供了容矿空间。晚华力西期、燕山期的岩浆热液为成矿提供了成矿元素、热源及动力,同时对二叠系大石寨组和侏罗系白音高老组、玛尼吐组、满克头鄂博组地层中成矿元素进行活化、迁移并局部富集,在有利的地质构造环境下成矿。其中与银多金属矿有关的矿化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硅化;视极化率异常主要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特征;磁场表现为高磁异常;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以Ag、Mo、Pb、Zn和Cu、Sb、As为主的元素组合异常,并且与高磁异常、低阻高极化异常交叠;遥感特征表现为网格状构造及环网状构造发育,铁染蚀变发育。根据成矿预测区划分原则,在研究区内共圈定成矿远景区2处,分别为义勒力特Ag多金属Ⅱ级成矿远景区,发现矿化体1条,地表探槽采样分析Ag品位达23.0×10-6,原生晕样Ag含量93.0×10-6。哈日雅玛吐Mo、Ag、Au多金属Ⅱ级成矿远景区,发现矿化体2条,地表探槽采样分析:Ag15.9×10-6、Mo 0.05×10-2。
叶水盛[8](2007)在《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系统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部多金属矿床密集区预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成矿预测的研究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以自主开发研制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系统”为预测工具,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部地区开展1:20万金、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密集区综合预测应用研究。在方法上开展以矿床密集区为模型单元,异常密集区为预测单元,从地质演化角度研究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信息之间的关联,按系统论思想建立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开展对矿产资源体的预测评价;并采用“矿化系列”概念进行区域多矿种成矿系列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在预测手段上采用具有智能化特点的预测系统,全方位、全过程应用GIS技术完成综合预测研究,从解译建立空间信息库和图库,建立找矿模型和预测模型,定位、定量评价靶区,都体现了综合预测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优越性。研究区综合预测评价出大、中型矿床综合重点靶区11个;一级靶区:金5个、铅12个、锌13个、银12个、铜15个;1:5万重点选区6处;重力解译发现一条几乎贯穿全区的北西向控矿深大断裂。
高珍权[9](2002)在《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东天山(东经88°以东的天山部分)为研究范围,以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为研究方向,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两次进疆先后对卡拉塔格-土屋-沁城铜钼金成矿带的卡拉塔格;康古尔-黄山-镜儿泉铜镍金成矿带中的翠岭金异常区和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的371铜矿点、西北坡铜矿点、17金矿点、9562金矿点、188铜矿点、279金矿点、雅北异常和雅满苏铁矿、景峡、沙泉子和野马山-野马泉综合异常区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室内鉴定测试,综合整理,数据处理,图件编制等工作,在区域成矿的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系统和成矿区带划分;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分析(含典型矿床研究):找矿系统工程学的理论、铜金典型矿床的找矿模型及标志、现代矿体探测学、东天山区域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化探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系统:以及综合运用区域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理论、方法在重点成矿带的找矿和研究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以下新进展、新成果和新突破。 (1)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将研究区及邻域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七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中东天山4个),24个二级构造单元(东天山11个);并以此为基础,将东天山地层分为两个地层区、6个地层分区和9个地层小区:将岩浆岩从北向南划分为7个带:阐明了东天山主要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运动性质,探讨了构造、地层及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在研究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背景特征、不同地质单元微量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的基础上,对东天山的物化探异常进行了分区;为区域成矿学、成矿系统分析和重点成矿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在分析东天山成矿系统和成矿系列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成矿机理首次系统地将以金铜多金属为主的成矿系统划分为岩浆和热液(水)两大基本成矿系统类,结合含矿建造及成矿环境划分出9个成矿系统。根据矿床成因、赋矿地层和矿床种类,将本区与铜多金属有关或相关的铁镁-超铁镁岩类、斑岩热液、喷流沉积、火山热液、岩浆热液-矽卡岩等主要成矿系统和与金有关的剪切带蚀变岩、浅成低温热液、火山-次火山热液、岩浆热液成矿系统进一步分类。以典型矿床为依托,分析了这些重点成矿系统的成矿产物、控矿因素、矿质来源、成矿过程等等。结合成矿的构造背景、构造演化历史和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探讨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化,首次建立了东天山铜矿热液成矿系统类和康古尔-翠岭金成矿亚带金的成矿系统演化模式图。 (3)较系统全面地概述了系统工程学的历史、现状,找矿系统工程学的产生和研究现状,阐述了找矿系统工程学的概念、主要任务、研究意义和基本内容等,探讨了找矿成功的要素和途径。重点研究了找矿模型和现代矿体探测学发展现状和新进展,结合东天山实际,首次提出了卡拉塔格式斑岩型铜矿的找矿模型为“火山机构+斑岩体+环带状杂色蚀变带+铁矾类矿物(针绿矾+高铁叶绿矾)+激电异常”。首次建立了东天山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模型:“喷流沉积岩+火山机构(遥感、物探异常)+化探异常(多元素组合)+铁帽”,总结了该区其它典型铜金矿床找矿模型及标志。 (4)以找矿系统工程学为指导,在研究东天山自然地理景观和景观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戈壁覆盖区和高寒山区自然条件下,化探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首次提出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快速追踪最佳方法是以中等比例尺的沟系(岩石和土壤)测量方法,提出了该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认为岩屑异常的快速查证方法应根据景观条件选择中大比例尺的岩屑、土壤和岩石测量方法,提出了这些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勘查阶段和综合找矿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东天山不同找矿阶段的主要找矿方法和最佳方法组合,首次建立了东天山水系沉积物和岩屑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系统。 (5)通过两次进疆的野外实地调研,新发现沙泉子沙北喷流沉积型铜矿(已达中型规模)、371一西北坡中间地段铜矿化点、168斑岩型铜金矿化点、景峡喷流沉积型铜金矿化点、银邦山东喷流沉积型铜金矿化点、翠岭铁锰碳酸盐化硅化体型金矿化点。 (6)通过野外调研,在银邦山的实地调查中发现了硅质岩和层纹状硅质岩,银邦山一黑沙河地区确认存在两个中酸性火山弯隆,并发现了富硫化物喷流岩和块状硫化物矿化,硫化物纹层硅质岩与富硫化物的中酸性火山岩呈互层产出。这一系列的发现肯定了该区具备寻找火山喷流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条件,是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和金矿成矿十分有利的地段,并有望找到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7)综合大地构造单元性质、成矿控制因素、区域成矿系统和矿床(点)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等,发现本区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区域成矿规律,并将研究区划分为9个主要成矿带、23个成矿亚带和54个成矿(远景)区或矿田。分析了成矿(亚)带成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环境,结合矿产分布情况和化探异常等,对主攻方向和找矿前景进行了评述。选择卡拉塔格一土屋一沁城铜钥金、康古尔一黄山一镜儿泉铜镍金和阿齐山一雅满苏一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
徐国端[10](2010)在《青海祁漫塔格多金属成矿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青海祁漫塔格铁-铜-铅-锌-钨-锡-金-钴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西部秦(岭)-祁(连)-昆(仑)一级成矿带(亦称中央成矿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成矿带近年来在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资源潜力巨大。因此,该成矿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其成矿规律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青海祁漫塔格多金属成矿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紧密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祁漫塔格地区成矿条件研究与找矿靶区优选”(项目编码:1212010818091)项目选题,针对研究区地质研究程度低、矿床类型多、成矿作用复杂的现状,以祁漫塔格成矿带典型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矿床解剖和细致研究,应用岩石学和微量元素、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及数理统计分析等综合研究方法,从广度和深度为找矿靶区优选和西部高寒荒漠地区找矿靶区快速评价技术组合探索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取得以下的主要成果和认识:(1)厘定了该成矿带典型矿床的矿床类型,建立了构造-岩浆活动演化与矿床关系模式。在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典型矿床的控矿因素及其成因,认为该区是多矿床类型、多成矿系统复合叠加的多金属成矿带,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与寻找喷流沉积型-岩浆热液叠加型铜钴多金属矿床、矽卡岩-斑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和造山带型金矿床的良好前景;肯德可克矿床属喷流沉积型-矽卡岩型叠加复合型铁钴多金属矿床,卡尔却卡矿床属岩浆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四角羊沟矿床属矽卡岩型铅锌矿床,虎头崖矿床属矽卡岩型铜铅锌银矿床。结合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建立了构造-岩浆活动演化与各类矿床关系模式。(2)系统总结了典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在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数理统计分析等方面总结了四个典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除肯德可克地区闪长岩(SiO2 62.30%)外,其它成矿岩体均为典型酸性钙碱性花岗岩(SiO2≥65%;里特曼指数σ:0.57-2.16);稀土配分模式属铕亏损-轻稀土富集型(δEu:0.56-0.76),表现出S型花岗岩和造山型花岗岩的特征;稀土分配模式显示,除矿石∑REE明显偏低与岩体和围岩有明显分离外,与岩体和围岩分配模式相似,反映了其成矿作用与岩体、围岩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岩体为主要的成矿地质体;微量元素特征对比显示肯德可克、卡尔却卡矿床靠近岩体的矽卡岩内接触带有利于成矿元素富集,而虎头崖矿床的外接触带有利于成矿元素富集。(3)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通过典型矿床矿石铅同位素特征分析,发现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以岩浆作用有关的幔源铅与壳源铅相混合的造山带铅为特征,认为成矿物质在成矿过程中受到多源混染的强烈影响,幔源物质可能参与了成矿作用,成矿过程伴随有强烈的火山活动;通过硫同位素特征研究,硫同位素组成较分散(-3.08‰-12.23‰)。其中卡尔却卡、四角羊沟矿床634S集中于4.37‰-6.39‰之间,反映了硫主要来源于成矿岩体。(4)典型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反映成矿流体来源以岩浆水为主,矿床的形成是两种成矿流体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矿物流体包裹体形态不规则,大小悬殊(4gm-46μm),均一温度、盐度范围大(89℃~344℃;0.71~42.4.wt%NaClequiv),流体密度范围较大(0.651 g/cm3-1.033g/cm3)。这一特征显示出成矿过程中存在两种成矿流体:高盐度-中高温度-高密度流体与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反映了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并有加热的大气降水加入,显示出该类矿床成矿热液的共性特点。(5)提出该区处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与东昆仑造山带之间的多期复合造山带成矿构造背景的新认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祈漫塔格地区未出现有明显的俯冲带岛弧、深海沟和弧前弧后盆地等板块空间结构序列,在总体构造格架上为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与东昆仑造山带之间的多期复合造山带。(6)划分了5个成矿亚带,并提出其找矿前景。在研究该区构造演化的基础上,依据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床类型的差异,编制了祁漫塔格地区(青海段)的(三级)矿化分区图,共圈出五个成矿亚带:①滩北雪峰加里东隆起区W-Sn-Au-Cu成矿亚带;②祁漫塔格前山加里东—印支叠加复合坳陷区Fe-Cu多金属成矿亚带;③祁漫塔格前山印支造山隆起区Cu-Mo多金属成矿亚带;④那棱格勒河坳陷区Fe多金属成矿亚带;⑤祁漫塔格后山加里东一印支叠加复合隆起区Cu-W-Sn多金属成矿亚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亚带的找矿类型与找矿前景。
二、内生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分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生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选题依据 |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工作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3.1 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深部结构特征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2 铜陵矿集区 |
2.2.1 地壳结构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地层 |
2.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三章 矿集区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
3.1 岩浆岩研究现状 |
3.2 岩浆岩时空分布 |
3.2.1 岩体空间分布 |
3.2.2 岩石形成年龄 |
3.3 岩浆岩矿物组成和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石种属 |
3.3.2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岩石系列 |
3.4 岩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微量元素 |
3.4.2 稀土元素 |
3.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1 Sr-Nd同位素 |
3.5.2 O同位素 |
3.5.3 Pb同位素 |
3.6 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 |
3.6.1 岩浆起源 |
3.6.2 岩浆演化 |
3.6.3 成岩大地构造背景 |
3.6.4 成岩动力学过程 |
3.7 小结 |
第四章 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 |
4.1 矿床时空分布 |
4.1.1 矿床空间分布 |
4.1.2 矿床时间分布 |
4.2 矿床成因类型 |
4.3 矿田地质特征 |
4.3.1 铜官山矿田 |
4.3.2 狮子山矿田 |
4.3.3 新桥矿田 |
4.3.4 凤凰山矿田 |
4.3.5 沙滩角矿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
5.1 矿田地质概况 |
5.1.1 地层 |
5.1.2 构造 |
5.1.3 岩浆岩 |
5.1.4 矿床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2.1 包村金(铜)矿床 |
5.2.2 朝山金矿床 |
5.2.3 鸡冠石银(金)矿床 |
5.2.4 东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5 西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6 老鸦岭铜(钼)矿床 |
5.2.7 大团山铜(金)矿床 |
5.2.8 花树坡铜(金)矿床 |
5.2.9 胡村铜(钼)矿床 |
5.2.10 冬瓜山铜(金)矿床 |
5.3 小结 |
第六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和实验 |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1.5 成矿流体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6.1.6 铜和金的络合物形式及相关热力学计算 |
6.1.7 铜和金迁移和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
6.1.8 小结 |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氢-氧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2.3 铅同位素 |
6.2.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2)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1.1 研究区范围 |
1.1.2 自然经济地理 |
1.2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项目依托与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概况 |
2.1.1 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区域侵入岩概况 |
2.2.1 加里东期 |
2.2.2 海西期 |
2.2.3 燕山期 |
2.3 区域构造 |
2.3.1 断裂构造 |
2.3.2 褶皱构造 |
2.4 区域矿产 |
2.5 区域构造演化 |
2.5.1 元古代 |
2.5.2 古生代 |
2.5.3 中生代 |
第3章 区域浅成热液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3.1 二道河铅锌矿床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床地质特征 |
3.2 得耳布尔铅锌矿床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床地质特征 |
3.3 比利亚铅锌矿床 |
3.3.1 矿区地质特征 |
3.3.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4章 成岩与成矿年代学研究 |
4.1 分析方法与测试手段 |
4.1.1 实验测试样品 |
4.1.2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4.2 实验测试结果 |
4.2.1 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 |
4.2.2 硫化物中Rb-Sr同位素测年结果 |
第5章 成矿系统岩浆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5.1 分析方法与测试手段 |
5.2 地质、岩相学特征 |
5.3 实验结果 |
5.3.1 中-晚侏罗世火山-次火山岩 |
5.3.2 早白垩世次火山岩 |
5.3.3 早白垩世侵入岩 |
5.3.4 火山岩-次火山岩成矿元素 |
5.3.5 Sr-Nd-Pb同位素特征 |
第6章 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 |
6.1 实验方法及样品采集 |
6.1.1 流体包裹体 |
6.1.2 氢-氧同位素 |
6.1.3 铅同位素 |
6.1.4 样品采集 |
6.2 流体包裹体研究 |
6.2.1 二道河子铅锌矿区 |
6.2.2 得耳布尔铅锌矿区 |
6.2.3 比利亚铅锌矿区 |
6.3 氢-氧同位素特征 |
6.4 铅同位素特征 |
第7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地质模式 |
7.1 成岩与成矿时代 |
7.1.1 成岩时代 |
7.1.2 成矿时代 |
7.2 矿床成因 |
7.2.1 矿床地质 |
7.2.2 含矿流体起源、性质与成矿物质来源 |
7.2.3 流体演化与成矿机理 |
7.2.4 地质过程与形成地质模式 |
第8章 岩浆-构造作用与成岩成矿动力学过程 |
8.1 岩浆-构造作用与成矿关系 |
8.1.1 中侏罗世中-基性岩浆与构造作用 |
8.1.2 中侏罗世酸性岩浆与构造作用 |
8.1.3 晚侏罗世酸性岩浆与构造作用 |
8.1.4 早白垩世中性岩浆与构造作用 |
8.2 岩浆作用对成矿制约 |
8.3 成岩成矿过程与地球动力学模式 |
第9章 结论 |
9.1 取得主要成果 |
9.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4)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 结合科研项目选题 |
1.2 经济社会意义 |
1.3 科学意义 |
2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综述 |
3 喷流-沉积成矿研究综述 |
3.1 现代喷流成矿作用 |
3.2 喷流沉积成矿理论的形成 |
3.3 喷流沉积成矿的研究意义 |
3.4 喷流沉积成矿的研究现状 |
3.5 喷流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4 研究工作简况 |
5 主要认识和结论 |
第二章 成矿系列理论及其研究现状评述 |
1 成矿系列理论的由来及其研究现状、意义 |
2 成矿系列研究的基本内容 |
2.1 成矿系列的基本特征 |
2.2 成矿系列的分类与命名 |
2.3 成矿系列的内部结构 |
2.4 成矿系列间的相互关系 |
2.5 成矿系列与构造环境 |
3 成矿系列的研究方法 |
3.1 成矿系列的研究思路 |
3.2 成矿系列的研究方法 |
4 成矿系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4.1 存在的问题 |
4.2 发展方向 |
第三章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 |
1 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 |
2 区域地层 |
3 区域构造 |
3.1 北西向构造 |
3.2 北东向构造 |
3.3 东西向构造 |
3.4 南北向构造 |
4 区域岩浆岩 |
5 区域矿产 |
6 地壳演化与成矿 |
6.1 前震旦纪地壳演化与成矿 |
6.2 震旦纪-早古生代地壳演化与成矿 |
6.3 泥盆纪-三叠纪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 |
6.4 侏罗纪-第四纪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 |
7 区域地层锡(Sn)地球化学背景 |
第四章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矿区地质 |
1 矿区地层 |
1.1 地层地质 |
1.2 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2 矿区构造 |
2.1 褶皱 |
2.2 断裂 |
2.3 构造体系演化 |
3 矿区岩浆岩 |
3.1 岩浆岩的分布 |
3.2 玄武岩 |
3.3 花岗岩 |
3.4 成岩系列划分及其演化 |
4 矿产 |
第五章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1 矿床类型、矿床成矿系列的厘定 |
2 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Sn-Cu-Zn(Au)矿床系列 |
2.1 超基性-基性岩锡富集概述 |
2.2 矿体形态产出特征 |
2.3 矿石特征 |
2.4 围岩蚀变 |
2.5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2.6 基性火山沉积成矿特征及矿床成因 |
2.7 典型矿床(体)剖析 |
2.7.1 竹叶山式矿床13-2-3~#矿体 |
2.7.2 卡房矿田火山岩型矿床 |
2.7.3 老厂矿田湾子街矿段和马拉格矿田塘子凹矿段 |
3 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沉积Sn-Cu-Pb-Zn矿床系列 |
3.1 矿体形态产出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3 围岩蚀变 |
3.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3.5 典型矿床(体)剖析 |
3.5.1 芦塘坝式矿床 |
3.5.2 湾子街矿段 |
4 燕山晚期花岗岩叠加改造sn-Cu-W-Be-Bi-Pb-Zn-Ag矿床系列 |
4.1 花岗岩叠加改造成矿特征 |
4.2 矿体形态产出特征 |
4.3 矿石特征 |
4.4 围岩蚀变 |
4.5 矿床地球化学 |
4.6 典型矿床实例 |
4.6.1 大斗山式矿床(细脉带型矿床) |
4.6.2 双竹式矿床 |
4.6.3 403~#矿体式矿床 |
4.6.4 龙树脚矿段Ⅱ-11-1矿体 |
5 喜山期陆相表生沉积砂矿矿床系列 |
5.1 矿床成因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3 典型矿床实例 |
5.3.1 残坡积型砂矿 |
5.3.2 溶洞堆积型砂矿 |
5.3.3 洪冲积型砂矿 |
6 成矿模式及成矿机理 |
第六章 成矿预测 |
1 成矿预测标志 |
1.1 沉积环境标志 |
1.2 构造标志 |
1.3 岩浆岩标志 |
1.4 地层岩性标志 |
1.5 综合信息异常标志 |
2 成矿远景区厘定 |
2.1 老厂矿田湾子街矿段及其东部地区 |
2.2 13-2凹陷带 |
2.3 塘子凹矿段## |
2.4 芦塘坝断裂带或其断裂带异向、同向剪切的交汇处 |
2.5 卡房矿田 |
2.6 高松矿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目录 |
(5)滇西北富碱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2 研究范围、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碱性岩与富碱岩体 |
1.3.2 斑岩型矿床与碱性岩型矿床 |
1.3.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1.3.4 中国金矿床分类探讨 |
1.3.5 金矿成矿地质环境专属性与成矿-找矿体系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结构 |
2 区域构造演化及新生代构造动力学环境 |
2.1 特提斯构造演化及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特征 |
2.1.1 特提斯构造演化 |
2.1.2 大地构造单元特征 |
2.2 陆内构造演化及新生代构造体系 |
2.2.1 陆内构造演化 |
2.2.2 新生代构造活动 |
2.4 新生代构造动力学环境 |
3 富碱岩浆活动及成岩动力学 |
3.1 时空分布 |
3.1.1 时间分布 |
3.1.2 空间分布 |
3.2 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 |
3.3 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 |
3.3.2 岩石化学分类命名 |
3.3.3 富碱岩体(脉)演化系列 |
3.4 岩桨起源 |
3.4.1 富碱岩体(脉)同源性 |
3.4.2 富碱岩体(脉)的源区 |
3.4.3 讨论 |
3.5 成岩动力学 |
3.5.1 构造环境判别 |
3.5.2 构造环境讨论 |
3.5.3 多元构造动力体制复合的成岩动力学 |
3.6 成岩机制 |
4 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与成因 |
4.1 空间分布与应用类型 |
4.1.1 空间分布 |
4.1.2 应用类型 |
4.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2.1 马厂箐金多金属矿床 |
4.2.2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 |
4.2.3 巍山扎村金多金属矿床 |
4.2.4 小水井-大龙潭金多金属矿集区 |
4.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3.1 同位素地球化学 |
4.3.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4.3.3 包裹体地球化学 |
4.5 矿床成因 |
4.5.1 成岩成矿作用一体化 |
4.5.2 成矿过程分析 |
4.5.3 矿质在流体中的搬运与沉淀 |
5 金多金属成矿系统 |
5.1 成矿时代和理论类型 |
5.1.1 成矿时代 |
5.1.2 理论类型 |
5.2 成岩成矿作用地质环境控制 |
5.2.1 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时空叠接与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
5.2.2 大地构造演化中的物质交换与成矿地球化学环境 |
5.2.3 小结 |
5.3 成岩成矿作用的构造控制 |
5.3.1 岩(矿)带、集中区的构造控制 |
5.3.2 岩(矿床)体(脉)产出的构造控制 |
5.4 金多金属成矿的富碱岩浆活动控制 |
5.4.1 与富碱岩浆活动相关的矿化谱系 |
5.4.2 金多金属成矿富碱岩体岩石化学控制 |
5.5 成岩成矿作用的地层控制 |
5.6 成矿系统 |
5.6.1 成矿系统属性特征 |
5.6.2 成矿系统要素 |
5.6.3 成矿系统作用过程 |
5.6.4 成矿子系统 |
5.7 成矿系统形成的深部构造基础及动力学 |
5.7.1 深部构造基础 |
5.7.2 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动力学 |
6 金多金属成矿系统产物和找矿系统 |
6.1 成矿系统的产物 |
6.1.1 区域金多金属成矿系列 |
6.1.2 成矿集中区的矿化网络 |
6.2 成矿系统产物的变化和保存 |
6.2.1 成矿系统产物变化和保存的控制因素 |
6.2.2 成矿系统产物变化的结果 |
6.3 成矿系统产物的分布规律综述 |
6.4 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与找矿系统 |
6.4.1 区域成矿系统产物发现的标志体系 |
6.4.2 部分成矿集中区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标志 |
6.4.3 区域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思路 |
6.4.4 找矿系统 |
7 结论 |
1、金矿床从理论类型到应用类型的分类方案。 |
2、基于地质环境成矿专属性的成矿一找矿体系 |
3、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及新生代多元构造动力学体制及其表现。 |
4、区域富碱岩浆活动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成因、形成环境及成岩动 力学 |
5、金多金属矿床的应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一地球化学特征。 |
6、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 |
7、基于成矿时间-空间(环境)的金多金属矿床理论类型和金多金属成矿区 城控制 |
8、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 |
9、区域成矿系统的成矿产物及其变化和保存。 |
10、对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问题与找矿系统。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大兴安岭中南段铅锌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建模及定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产资源预测研究 |
1.2.2 地球化学定量预测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
1.6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6.1 完成工作量 |
1.6.2 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景观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变质作用 |
2.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2.7 区域矿产特征 |
2.3 区域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 |
2.3.1 区域控矿因素 |
2.3.2 区域成矿规律 |
本章小结 |
3 矿床及区域地质-地球化学模型 |
3.1 典型矿床地球化学预测模型 |
3.1.1 拜仁达坝热液型银铅锌矿床 |
3.1.2 花敖包特铅锌银矿 |
3.1.3 白音诺尔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
3.1.4 大井子锡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
3.1.5 龙头山铅锌银矿床 |
3.2 成矿亚带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
本章小结 |
4 地球化学信息提取 |
4.1 数据准备 |
4.1.1 数据收集情况 |
4.1.2 数据质量评述 |
4.1.3 数据建库 |
4.2 数据处理 |
4.2.1 数据校正 |
4.2.2 数据网格化 |
4.2.3 地球化学参数统计 |
4.2.4 多元统计分析 |
4.3 信息提取 |
4.3.1 剥蚀程度信息提取 |
4.3.2 弱异常、低缓异常识别 |
4.3.3 衬度异常量 |
4.3.4 地球化学分区划分 |
4.3.5 典型矿床标准样本信息提取 |
本章小结 |
5 成矿预测区圈定、资源量估算与异常查证 |
5.1 预测区圈定 |
5.1.1 预测区圈定准则 |
5.1.2 预测区圈定结果 |
5.2 资源量预测的地球化学方法 |
5.2.1 类比法 |
5.2.2 面金属量法 |
5.2.3 预测区资源量估算结果 |
5.3 预测区异常验证及查证 |
5.3.1 A-YC-3 预测区查证 |
5.3.2 B-YC-2 预测区检查 |
5.3.3 B-YC-24 预测区检查 |
5.3.4 预测资源量可信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6 软件开发与应用 |
6.1 主要功能及应用 |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成果 |
7.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7)内蒙古科右前旗地区银多金属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
1.2.1 交通位置概况 |
1.2.2 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1 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背景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科右前旗地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航空遥感特征 |
3.1 科右前旗地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科右前旗地区地球化学特征 |
3.2.1 1 :5 万地球化学特征 |
3.2.2 1 :1 万地球化学特征 |
3.3 科右前旗地区地球物理特征 |
3.3.1 1 :5 万航空磁测特征 |
3.3.2 1 :1 万高精度磁测特征 |
3.3.3 1 :1 万激电中梯特征 |
3.4 科右前旗地区航空遥感特征 |
3.4.1 遥感地质解译 |
3.4.2 矿化蚀变信息遥感提取 |
第4章 典型银多金属矿床成因分析及成矿模式 |
4.1 毛西嘎达坂银多金属矿床 |
4.1.1 矿区特征 |
4.1.2 矿体地质 |
4.1.3 矿床成因 |
4.1.4 成矿模式 |
4.2 大石寨锌银多金属矿床 |
4.2.1 矿区地质特征 |
4.2.2 矿体地质 |
4.2.3 矿床成因 |
4.2.4 成矿模式 |
第5章 成矿预测模型构建 |
5.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2 找矿标志 |
5.2.1 地质标志 |
5.2.2 地球化学标志 |
5.2.3 地球物理标志 |
5.2.4 航空遥感标志 |
5.3 综合成矿预测模型 |
第6章 成矿预测 |
6.1 成矿远景区划分原则 |
6.2 成矿远景区划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系统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部多金属矿床密集区预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GIS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实用价值 |
第二章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系统的应用设计与成果 |
第一节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系统 |
第二节 矿床密集区综合预测的指导思想 |
第三节 矿床密集区综合预测的技术路线实施 |
第四节 矿床密集区综合预测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三章 大型、超大型矿床及矿床密集区勘查评价的一般方法 |
第一节 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发现方法 |
第二节 矿床分布的一般特征 |
第三节 矿床密集区预测的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研究区区域成矿背景与典型矿床特征 |
第一节 区域地质、矿产条件 |
第二节 典型矿床及矿化点剖析 |
第三节 典型矿床成矿及系列成矿特征 |
第五章 综合信息解译建库 |
第一节 地质解译建库 |
第二节 物探解译建库 |
第三节 化探解译建库 |
第四节 遥感解译建库 |
第五节 以地质体、矿产资源体为单元的综合信息解译建库 |
第六章 大、中型矿床密集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研究 |
第一节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
第二节 综合信息控矿因素分析与找矿标志组合 |
第三节 金、铜、铅、锌、银矿床(点)密集区及异常密集区空间综合找矿信息集成 |
第七章 矿床密集区综合信息定位和资源量统计预测 |
第一节 综合信息矿床密集区统计预测概述 |
第二节 金矿床密集区统计预测 |
第三节 铜矿床密集区统计预测 |
第四节 铅矿床密集区统计预测 |
第五节 锌矿床密集区统计预测 |
第六节 银矿床密集区统计预测 |
第七节 金、铜、铅、锌、银系列矿产预测 |
第八章 综合信息矿床密集区预测成果评估 |
第一节 评估方法 |
第二节 评估效果 |
结论 |
第一节 应用研究成果 |
第二节 综合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
第三节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系统的创新性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9)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0.1 论文的选题 |
0.2 研究领域的发展史和现状 |
0.2.1 成矿学 |
0.2.2 找矿系统工程学 |
0.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0.4 论文研究过程及主要工作量 |
0.5 主要成果 |
1 东天山大地构造格局、演化与成矿 |
1.1 概述 |
1.2 构造单元的划分 |
1.2.1 东天山主要断裂构造 |
1.2.2 构造单元的划分 |
1.3 东天山主要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运动性质 |
1.3.1 吐哈地块 |
1.3.2 伊犁地块(西天山)及中天山带 |
1.3.3 西南天山带 |
1.3.4 塔里木北缘带 |
1.3.5 北山裂陷带 |
1.4 东天山板块构造运动演化特征 |
1.5 构造与成矿 |
1.5.1 大地构造与成矿 |
1.5.2 不同型式的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
2 区域地层 |
2.1 概述 |
2.2 地层分区 |
2.2.1 天山地层区 |
2.2.2 塔里木地层区(库鲁克塔格地层分区) |
3 岩浆岩与成矿 |
3.1 岩浆岩的分布特征和分带 |
3.2 侵入岩 |
3.2.1 前震旦纪侵入岩 |
3.2.2 加里东侵入岩 |
3.2.3 海西期侵入岩 |
3.3 火山岩 |
3.3.1 哈尔力克火山岩 |
3.3.2 觉罗塔格火山岩 |
3.3.3 北山火山岩 |
3.4 岩浆岩建造与成矿 |
3.4.1 镁铁、超镁铁岩及其含矿性 |
3.4.2 花岗岩与成矿 |
3.4.3 火山岩与成矿 |
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4.1 区域地球物理场分布特征 |
4.1.1 岩石物理性质概述 |
4.1.2 深部重力异常莫霍面 |
4.1.3 重力场分区 |
4.1.4 磁场分区 |
4.1.5 地壳、上地幔结构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0 研究思路 |
4.2.1 成矿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4.2.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5 东天山区域成矿学特征 |
5.1 区域矿产概述 |
5.2 成矿系统 |
5.2.1 概述 |
5.2.2 东天山成矿系列和成矿系统研究概述 |
5.2.3 成矿系统的类型划分 |
5.3 成矿单元的划分 |
5.4 主要成矿带特征 |
5.4.1 东天山成矿区带 |
5.4.2 库鲁克塔格铜镍金铅锌成矿带 |
5.4.3 北山-双鹰山金铜镍成矿带 |
5.5 东天山成矿带东西分区特征 |
6 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分析 |
6.1 镁铁-超镁铁岩类成矿系统 |
6.1.1 镁铁-超镁铁岩类成矿系统分类 |
6.1.2 铜镍成矿亚系统(黄山式)概述 |
6.1.3 铜镍成矿亚系统(黄山式) |
6.2 斑岩热液成矿系统 |
6.2.1 斑岩型铜矿综述 |
6.2.2 斑岩热液成矿系统分类 |
6.2.3 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亚系统 |
6.3 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铜矿成矿系统 |
6.3.1 喷流沉积成矿系统 |
6.3.2 火山热液成矿系统 |
6.4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矽卡岩型铜矿床系统 |
6.5 铜多金属成矿系统之间的关系 |
6.6 东天山金成矿系统 |
6.6.1 东天山金矿床概述 |
6.6.2 东天山金成矿系统 |
7 东天山找矿系统工程学 |
7.1 找矿系统工程学概述 |
7.1.1 问题的提出 |
7.1.2 找矿系统工程学概念 |
7.1.3 找矿系统工程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
7.1.4 找矿系统工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
7.1.5 找矿成功的要素和途径 |
7.2 找矿模型 |
7.2.1 找矿模型概述 |
7.2.2 找矿模型综述 |
7.2.3 典型铜金矿床找矿模型及标志 |
7.3 现代矿体探测学综述 |
7.3.1 区域勘查方法研究新进展 |
7.3.2 隐伏矿勘查新技术、新方法 |
7.4 东天山区域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 |
7.4.1 新疆区域化探勘查方法技术 |
7.4.2 东天山戈壁覆盖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 |
7.4.3 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快速查证方法 |
7.4.4 东天山化探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系统 |
8 重点成矿(区)带研究 |
8.0 原理和方法 |
8.1 卡拉塔格-土屋-沁城铜钼金成矿带 |
8.1.1 卡拉塔格铜金矿成矿的地质环境 |
8.1.2 卡拉塔格斑岩型铜(金)矿点地质特征 |
8.1.3 针绿矾的特征及其意义 |
8.1.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8.1.5 流体包裹体特征 |
8.1.6 矿床类型与找矿前景 |
8.2 康古尔-黄山-镜儿泉铜镍金成矿带 |
8.2.1 成矿地质背景 |
8.2.2 与康古尔金矿带的成矿环境对比 |
8.2.3 本区现有金矿化类型评析 |
8.2.4 新发现及新认识 |
8.3 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 |
8.3.1 地质概况 |
8.3.2 成矿的地质环境分析 |
8.3.3 371-西北坡铜金矿区 |
8.3.4 沙泉子沙北铜矿床 |
8.3.5 景峡铜异常区 |
8.3.6 野马山--野马泉铁铜铅锌金银成矿区 |
9 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
9.1 主要成果 |
9.1.1 区域地质研究的主要成果 |
9.1.2 区域成矿学和找矿系统工程学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 |
9.1.3 重点成矿带的找矿和研究成果 |
9.2 存在的问题 |
9.3 几点启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版图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青海祁漫塔格多金属成矿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依托项目及论文选题 |
1.1.1 依托项目 |
1.1.2 论文选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矿理论 |
1.2.2 成矿预测 |
1.3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1.3.1 研究区范围 |
1.3.2 自然地理、交通及经济概况 |
1.4 研究工作程度 |
1.4.1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
1.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1.6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7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元古宇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区域矿产 |
2.5 大地构造演化简述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
3.1 肯德可克铁钴多金属矿床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地质 |
3.1.3 控矿因素分析 |
3.2 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地质 |
3.2.3 控矿因素分析 |
3.3 四角羊沟铅锌矿床 |
3.3.1 矿区地质 |
3.3.2 矿体地质 |
3.3.3 控矿因素分析 |
3.4 虎头崖铜多金属矿床 |
3.4.1 矿区地质 |
3.4.2 矿体地质 |
3.4.3 控矿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典型矿床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 |
4.1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1 肯德可克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2 卡尔却卡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3 四角羊沟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4 虎头崖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4.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2.1 肯德可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2.2 卡尔却卡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2.3 虎头崖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3 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4.4.1 气液相成分特征 |
4.4.2 包裹体类型及其温度和盐度 |
4.4.3 讨论 |
4.5 矿床成因 |
4.5.1 肯德可克铁钴多金属矿床成因 |
4.5.2 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成因 |
4.5.3 四角羊沟铅锌矿床成因 |
4.5.4 虎头崖矿床铜多金属矿床成因 |
第五章 构造-岩浆演化、成矿区带划分及找矿前景分析 |
5.1 区域构造演化 |
5.1.1 区域构造演化的不同认识 |
5.1.2 构造演化过程 |
5.2 构造分区及构造-岩浆演化与矿床关系模式 |
5.3 成矿亚带划分及其找矿前景分析 |
5.3.1 滩北雪峰加里东隆起区W-Sn-Au-Cu成矿亚带 |
5.3.2 祁漫塔格前山加里东-印支叠加复合拗陷区Fe-Cu多金属成矿亚带 |
5.3.3 祁漫塔格前山印支造山隆起区Cu-Mo多金属成矿亚带 |
5.3.4 那棱格勒河拗陷区Fe多金属成矿带 |
5.3.5 祁漫塔格后山加里东-印支叠加复合隆起区Cu-W-Sn多金属成矿亚带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四、内生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 楼金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2]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D]. 徐智涛. 吉林大学, 2020(08)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4]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D]. 谈树成. 昆明理工大学, 2004(04)
- [5]滇西北富碱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D]. 葛良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 [6]大兴安岭中南段铅锌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建模及定量预测[D]. 杨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7]内蒙古科右前旗地区银多金属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D]. 薄永祥. 吉林大学, 2019(03)
- [8]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系统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部多金属矿床密集区预测应用研究[D]. 叶水盛. 吉林大学, 2007(06)
- [9]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D]. 高珍权. 中南大学, 2002(04)
- [10]青海祁漫塔格多金属成矿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 徐国端.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