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二叠系碳酸盐岩微相有孔虫生态环境探讨

鄂西二叠系碳酸盐岩微相有孔虫生态环境探讨

一、从鄂西二叠纪碳酸盐岩微相探讨有孔虫的生态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杨振强,林甲兴[1](1983)在《从鄂西二叠纪碳酸盐岩微相探讨有孔虫的生态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鄂西二叠纪的有孔虫类极为丰富,几乎产于各类碳酸盐岩中。其系统演化快,地理分布广,因此对其生态环境的研究,对于恢复古海域各种沉积环境,具有较大的意义。我国对二叠纪有孔虫的研究多则重于分类学和各地层单位中有孔虫组合特征及其地层学意义方面,而对有孔虫生态还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傅瑜(1979)应用有孔虫和藻类分布特征探讨四川盆地阳新世沉积条件就是一种尝试。笔者拟从碳酸盐岩岩石学、岩相

彭毅峰[2](2021)在《川东地区二叠纪瓜德鲁普世-乐平世界线事件的碳酸盐岩微相与有孔虫形态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叠纪瓜德鲁普世-乐平世之交的界线(Guadalupian-Lopingian Boundary,简称GLB)被认为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第一幕,大量?类有孔虫以及浅水生物遭到灭绝,事件之后吴家坪期主要底栖有孔虫的摄食方式、生活位置等生态习性发生了改变。四川盆地作为扬子地台的一部分,发育相对完整的二叠系海相碳酸盐岩系,是研究该界线事件的理想场所。论文以川东地区两条野外剖面(四川广安华蓥山二崖剖面和重庆丰都回龙场剖面)中二叠统茅口组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碳酸盐岩中的底栖有孔虫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碳酸盐岩微相与底栖有孔虫形态群分析,重建了瓜德鲁普世至乐平世的沉积古环境,恢复海洋古生态信息,并探讨了界线附近古海洋环境演变与海洋底栖生物的关系。根据两条剖面的岩石学特征以及底栖有孔虫组合,识别出7个大型底栖有孔虫(Larger benthic foraminifera,简称LBF)微相,对应到6个碳酸盐岩微相(滨海平原、生屑滩、开阔海、颗粒滩、云化滩、边缘浅滩),以及4个碳酸盐岩亚相(滨海平原、开阔海、颗粒滩、边缘滩)和3个碳酸盐岩沉积相(滨海平原、开阔台地、台地边缘)。除此以外,根据底栖有孔虫的房室数量、摄食方式、生活位置等信息划分出7个形态群以及5个形态亚群。通过碳酸盐岩微相分析以及形态群研究发现,茅口期研究区海水有逐渐变浅的趋势,茅一期主要为开阔海环境,多见形态群F;茅二期发育颗粒滩,以形态群F为主,可见其他形态群A、B、C、D、G;茅三期多为生屑滩与边缘浅滩,形态群G大量出现;随之地壳抬升,演化为滨海平原;吴家坪期海水入侵,水深增加,主要发育开阔海与颗粒滩,以高比例形态群F为特征,其余形态群少见。瓜德鲁普世-乐平世界线事件后,茅口组至吴家坪期沉积环境改变不大,但吴家坪期底栖有孔虫的生态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营养物质输入增加,植物碎屑减少,吴家坪期食植类有孔虫比例下降,滤食、食沉积底栖有孔虫占了较高比例,证明了GLB事件的客观存在。吴家坪期的幸存底栖有孔虫,如Codonofusiella、Eotuberitiina,它们偏好附着生存,需求的氧气量较小,且拥有多种摄食方式,能适应多种生存环境,存活的?类底部附着面面积增大以抵抗风浪,伸展的半壳圈提高了摄食能力,可以适应灾害后环境。

余聪,姚华舟,赵小明,杨振强[3](2015)在《鄂西利川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的碳酸盐微相类型和早三叠世火山活动的证据》文中提出本文对湖北利川地区两个剖面的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序进行了沉积微相分析,划分出6种微相类型,讨论了每种微相的成因和沉积环境,揭示了微相环境的演变规律。并且对早三叠世的火山活动进行了讨论,以此探讨P/T之交生物礁和微生物岩的古环境意义以及生物大灭绝的诱因。

朱博[4](2016)在《贵州织金地区金西剖面P-T界线附近地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贵州织金地区古生物学及沉积微相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地质调查-实验测试-理论分析,对研究区生物发育特征、碳酸盐岩微相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与三叠纪初生物复苏是显生宙生命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变革,见证了海洋生态系结构的巨大转变,同时也促使古生代生物群向现代生物群的转变。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型式是当前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通过详细的古生物特征的研究及沉积微相的研究能够识别古生物特征和沉积相历史的整体或局部环境。通过对华南上扬子中部的贵州织金地区古生物学的研究分析,试图在上扬子中部的斜坡相碳酸盐岩沉积区内恢复当时的生物组合与沉积模式组合。从古生物学和沉积岩石学的角度来佐证二叠-三叠纪之交所发生的生物与沉积事件。对研究区剖面中的颗粒与生屑组分进行了镜下观察,共识别出了10个门类的生物碎屑及泥状灰岩、生屑粒泥灰岩、生屑泥粒灰岩、生屑颗粒灰岩以及结晶灰岩5种岩石类型,识别出广海斜坡沉积环境,发育了中斜坡和外斜坡2种沉积亚相。并对贵州织金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进行系统切片和研究,共鉴别出小有孔虫化石11属16种。这一丰富的有孔虫动物群,通过收集织金剖面的化石资料,也为研究二叠纪末的生物灭绝形式提供了新的依据。通过煤山剖面对比与分析,认为贵州织金地区的P-T界限定于A5层底部(第6层)与A4之上(第5-3层)之处。

余聪[5](2015)在《鄂西利川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沉积相研究》文中认为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这次重大的地质突变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彻底改变。同时,沉积环境也发生了剧变,被称为“错时相”的特殊沉积构造广泛在早三叠世浅海环境中出现,这为研究生物灭绝的原因提供了良好的证据。有关这次灾变事件,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说,得到普遍认可的有火山喷发、缺氧、全球变暖和海平面变化等,至今仍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以鄂西利川的二叠-三叠系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采集样品和室内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碳酸盐岩微相类型,还原了二叠-三叠之交沉积环境的变化。通过整合已有的资料,理清现阶段生物灭绝的主流原因,并以此认为二叠-三叠之交生物大灭绝的真实原因,如下:1、在利川地区瑞坪、夏家槽两个剖面共划分出6种微相类型(有孔虫微晶灰岩、藻纹层状钙质微生物岩、藻-有孔虫生物碎屑灰岩、树枝状钙质微生物岩、花斑状构造钙质微生物岩、含黄铁矿的泥晶灰岩、碳酸盐浊积岩)。邻近地区的过渡层补充了3种微相类型,具有环境恶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海平面变化进行了研究。2、火山事件是三叠纪早期沉积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从煤山剖面和峨眉山剖面的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得出,陆内火山活动仍然是生物灭绝事件的根本原因。扬子地台西缘至下扬子地区三叠系底部凝灰质泥岩成分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峨眉山凝灰质泥岩火山物质中含有来自地幔楔(或下地壳)的物质成分。

彭毅峰,李红[6](2020)在《底栖有孔虫形态群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形态群(Morphogroup)研究以底栖有孔虫壳体形态、缠绕方式、房室数量为模型基础,将形态特征与相对生活位置和摄食方式等生态习性联系起来,对底栖有孔虫进行分类组合,恢复古生态环境。由于这种方法克服了分类学差异,可以应用于不同地质年代和海洋环境,三十多年来被大量学者广泛用于古生态、古环境及古环境事件研究,对古生代、中生代古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据前人的形态群研究,本文综述了过去的主要进展,主要讨论了三个不同时代、不同海区的形态群模型,以及形态群与营养物质关系的相关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形态群研究在较老地层中进行古环境重建的应用潜力。

朱科宇[7](2019)在《湖北秭归及京山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相与化石群落演化对比》文中认为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被认为是显生宙最严重的一次灭绝事件。然而,一些研究认为,发生在中二叠世末期的生物群更替可能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前奏。在中二叠世末地质事件中,非?有孔虫和?类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受害者。但是,珊瑚、苔藓虫、腕足、双壳以及菊石等在这次危机同样受到了影响,尽管其受影响的时间与有孔虫类不大一致。有关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的起因有很多解释,这些假说包括全球大海退、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Kamura Cooling冷事件、海水缺氧以及甲烷泄漏等。由于不同观点常常依托于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的地质记录,因此,每种解释可能只适用于特定地区的地质条件。要全面了解这一地质事件的起因和过程,需要开展不同地区剖面的研究对比。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剖面所处的地质背景不同,任何单一剖面上的地质记录均不能代表这一复杂地质事件的全部。在华南地区,前人工作大多集中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邻近地区的中二叠世地层及火山事件上。这一地区剖面的优势在于有非常明显的火山活动记录,为了解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及其环境效应提供了很好的证据。但是,这些地区的生物灭绝记录常常比其它地区的更加严重。因此,要更全面地认识峨眉山玄武岩爆发对整个华南地区生物灭绝的影响,需要更多来自远离喷发区的证据。为此,本研究选择受火山事件影响相对较弱的湖北秭归链子崖与京山连山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中二叠世末地质事件对中扬子地区海洋生物和环境的影响。调查发现,尽管这两剖面同样位于相对稳定的扬子台地区,不同水深剖面上的地质记录却存在明显差异。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时,秭归链子崖剖面于浅海陆棚上部环境,而京山连山剖面则位于浅海陆棚下部。这两个剖面的沉积学和古生态学研究为探讨中二叠世末不同水深环境下生物与环境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地质学证据。前人对此次事件的研究大多采用年代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方法,为了解中二叠世地质事件的时间历程提供了重要证据。但是,在远离火山源区的剖面上,年代地层学方法常因缺乏测年材料而难以进行。生物地层学在能够建立足够数量化石带的剖面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缺乏可作为分带化石、或由于化石带持续时间太长的剖面上,该方法也难以满足一个地区生物与环境演化更为详细的研究对比。相比之下,在化石类型和数量均很丰富的剖面上,生态地层学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弥补年代地层学与生物地层学的不足。本文通过对湖北秭归链子崖和京山连山剖面的沉积微相和化石群落的研究,分析对比了中二叠世末地质事件在不同水深环境的地质过程。论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通过对沉积微相研究,在链子崖剖面发现了3种微相,分别为潮下高能浅滩相、潮下低能浅滩相和局限海台地相。在连山剖面发现了4种微相,分别为潮下低能浅滩相、斜坡上部相、陆棚相和深水盆地相。(2)通过化石群落分析,在链子崖剖面茅口组上部分发现4种不同类型的化石群落,分别为粗枝藻-有孔虫群落、翁戈达藻-有孔虫群落、叶状藻群落和苔藓虫群落。在连山剖面茅口组上部分发现了4种化石群落,分别为二叠钙藻-有孔虫群落、钙质海绵群落、遗迹化石群落和放射虫群落;(3)通过沉积序列和碳氧同位素分析对比,发现链子崖剖面茅口组顶部的暴露面与连山剖面茅口组上部第一次出现的砾屑灰岩层大致等时,指示一次大规模且快速的海退事件。(4)通过两剖面的沉积微相对比分析,将本区茅口组的沉积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两剖面均为稳定的藻-有孔虫生物碎屑灰岩沉积。第二阶段开始,在两剖面上均出现火山碎屑或陆源输入的增强,反映地质环境开始变得动荡和不稳定。第三阶段则以地壳的差异性升降为标志,其中链子崖剖面因区域抬升而完全暴露遭受风化剥蚀,而连山剖面则反而出现区域沉降,随着水体快速加深而形成稳定的深水盆地沉积。(5)通过对两剖面茅口组上部的岩性序列、沉积微相、古生态群落以及碳氧同位素的综合分析对比,认为链子崖剖面总体展现出由滨海低潮线附近的沉积-化石群落组合到最终完全暴露遭受风化剥蚀的海退过程。连山地区则总体表现为由浅海潮下带下部沉积-化石群落组合逐渐演变为深水盆地沉积-化石群落组合这样一个海进过程。这表明,前人认为的中二叠世大海退并不具有广泛性。本文研究认为,在浅海台地环境,中二叠世末确实发生了一次显着的海退,而在深水相剖面上则表现为一个海平面上升过程。总之,中二叠世末的地质事件对不同水深的生物和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单一的火山学说或者海退学说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时期生物灭绝的原因。要更全面地认识这一地质事件,需要更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水深的剖面综合性的地层学研究和对比。

张宇栋[8](2015)在《先锋矿区P-T界限附近地层碳酸盐岩微相与有孔虫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与三叠纪初生物复苏是显生宙生命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变革,见证了海洋生态系结构的巨大转变,同时也促使古生代生物群向现代生物群的转变。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型式是当前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通过详细的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及古生物特征的研究能够识别碳酸盐岩沉积历史的整体或局部环境。在ZK1501孔及ZK17503两个钻孔的P-T界限附近共识别了碳酸盐岩缓坡相、镶边碳酸盐岩台地相两个沉积相;高能生屑浅滩、局限内缓坡、开阔海内缓坡、开阔海中缓坡、泥炭沼泽相、局限台地相、开阔海台地7个沉积亚相和26个微相类型。识别了有孔虫18属,72种,统计分析表明主要为Glomospira、Hemigordius、Nodosaria及Pachyphloia等种属。通过多种生物的统计分析,将P-T界限附近生物的组合划分为粗枝藻-大壳有孔虫、造煤植物、复苏生物、小化介形虫、底栖生物及钙质微生物、残存生物群、广栖性生物群和介形虫生物群八个生物组合带。发现了236-5层出现了二叠纪末的三叶虫-粗枝藻生物群,之后全部灭绝。根据区域对比,将ZK1501孔的P-T界限定于236-4层底部之上的3-4厘米之处,而相对应的ZK17503孔则位于k9-13层内。

杨巍[9](2016)在《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海洋底栖动物群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二叠世长兴期华南地区处于赤道附近,适宜的海洋理化环境条件促进了底栖动物群的繁盛,然而二叠纪末的全球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导致了后者遭遇毁灭性打击,大于90%的海洋生物种及70%的陆地生物相继绝灭,使全球生态系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目前关于二叠纪末生物集群灭绝的过程和型式还存在较多争议,特别是已有大量证据表明,生物大灭绝之前海洋水化学条件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但是由于众多学者在探索事件过程中的生物群应对环境变迁的情况各有不同,且由于不同沉积环境中的生物危机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生物危机事件中的海洋环境变化过程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晚二叠世生物危机事件中,不同水深的海洋底栖动物群如何应对环境压力?海洋中不同沉积背景下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是否一致?海洋中不同沉积环境的海洋生态环境的演化及与生物危机事件存在何种关联?基于以上诸多问题,本论文以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露头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华南地区其他典型剖面,采用历史资料分析、野外露头观测、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前提下,重点研究不同沉积相区内底栖动物群演化过程,并以晚二叠世长兴期古海洋理化条件-生物过程相互作用和耦合研究为核心,分析典型底栖动物群演化的动力学过程,揭示长兴期海洋底栖生物群演化和二叠纪末生物危机事件的关联。论文重点选取四川盆地东部连续完整的浅水相区和深水相区露头剖面,通过露头剖面岩石类型、组构及岩性序列等基本特征分析,提出区内长兴组主要发育六种沉积相类型和十九种微相类型。其中浅水相区(巫溪湾滩河剖面)台地边缘礁相共识别出三种微相类型,包括海绵骨架礁灰岩,微生物参与的海绵骨架礁灰岩及微生物岩,后者主要由底栖微生物作用形成的块状-斑状凝块石或自生泥晶与生屑颗粒包裹构成格架,并向上构筑成为具明显地貌隆起的微生物丘,其中见蜒、腕足等生物,与大灭绝之后开阔台地广泛分布的具“指状”、“树枝状”以及“穹窿状”构造的微生物岩区别明显。深水相区(巫溪红池坝剖面)以深水陆棚相-盆地相为主,遗迹化石丰富。根据浅水相区生物礁的造礁生物类型,将区内长兴期生物礁系统划分为由后生造架生物支撑形成的骨架礁;由底栖微生物作用成因形成,具基质支撑格架的微生物丘;以及过渡类型-礁丘三种类型。基于生物地层格架建立,以及对巫溪湾滩河生物礁剖面精细解剖,揭示长兴中期主要以骨架礁-礁丘组合(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为主;长兴晚期则分别发育礁丘-微生物丘组合(Clarkina yini带下部)以及微生物丘-微生物岩组合(Clarkina yini带上部)。海绵等骨架礁生态系主要消亡于Clarkina yini带内部,大致位于Hindeodus praeparvus带底部,在此期间,底栖微生物生态系逐渐繁盛并占据骨架礁生态位,渐进式完成对骨架礁生态系的演替,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地边缘正向地貌的发育。Hindeodus praeparvus带上部,底栖微生物生态系最终消亡,同时,浅水相区有孔虫动物群含量也在频繁波动变化中迅速衰减,直至生物集群灭绝。浅水底栖动物群与海洋生态环境协同演化表明,长兴晚期浅水相区海洋生态环境已经呈现不稳定的特征。区内大隆组为长兴中-晚期典型深水沉积,底部位于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根据巫溪红池坝剖面遗迹化石的形态特征、分布以及生物扰动强度,结合沉积学分析,将大隆组遗迹化石划分为六类遗迹组构。垂向上遗迹组构的演化表明,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上部的Chondrites type-B遗迹组构为浅阶层复杂梯序类型,表明该时期深水相区已经出现缺氧的征兆,虽然Clarkina yini带内多样性的造迹生物曾经重新繁盛甚至进化,指示长兴晚期海洋生态环境可能经历暂时的好转,然而由于这些遗迹组构均表现为较短的殖居窗特征,随着Clarkina yini带上部遗迹化石的整体消失,这种不稳定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直至生物集群灭绝。在二叠系-三叠系之交,全球范围均发生了碳同位素规模性负偏现象,表明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确实发生过重大变化。长兴中-晚期海洋碳通量的变化与海洋生态环境演化存在紧密关联,长兴中期开始,受碳循环的驱动,海洋生态环境已经表现为多期次的不稳定状态,其不断扩大导致生物危机呈现多阶段性的特征,同时底栖生物群也表现出明显的协同特征。第一阶段(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上部),在深水陆棚相区Chondrites type-B遗迹组构与δ13Ccarb阶段性震荡负偏变化(-0.5‰-0.7‰),相关性良好,反映了深水相区底质水体阶段性缺氧已经开始。第二阶段(Clarkina yini带下部)在浅水相区,底栖微生物生态系渐进式取替骨架礁生态系并成为主要的造礁生物群,δ13Ccarb也开始呈现震荡变化的特征。第三阶段(Clarkina yini带上部)浅水相区底栖微生物生态系最终消亡,该时期δ13Ccarb平均变化率由5.89%-12.33%,δ13Ccarb呈现出规模性震荡变化和阶段性负偏变化特征;同时,该阶段深水相区造迹生物基本消失,δ13Ccarb负偏明显。第四阶段(Hindeodus praeparvus带上部-主灭绝幕)在浅水相区仅残存广适性生物,有孔虫动物群急剧衰减,δCcarb呈现明显的震荡负偏变化,其中台地边缘相区δCcarb平均变化率达34.4%,平均降幅1.51%0;深水陆棚相区泥晶灰岩中富含指示还原环境的黄铁矿。以上均表明随着生物大灭绝主幕事件的迫近,海洋深水与浅水相区不断升高的环境压力和加速的生物危机过程。基于以上研究,论文最后将区内不同沉积相区底栖动物群发育演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推测区内长兴中-晚期受大气-海洋碳循环驱动,先后经历了海洋缺氧、海洋高温以及海洋酸化等事件。以上事件均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系列的正反馈作用形成,并相继导致深水及浅水相区底栖动物群的崩溃和消亡。区内长兴中-晚期海洋底栖动物群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可能受火山活动的驱动作用约束,晚二叠世底栖动物群演化记录充分体现出在重大地质转折期将至时,生物与环境的协同关系。

孟峥[10](2014)在《湘鄂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不同相区造礁生物的及礁生态系消失的原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绝灭是显生宙以来最大的一次绝灭事件,在中国南方海相无脊椎动物的7个门中,绝灭的种数高达90%一100%。近年来,有关这一时期生物绝灭事件及环境演变的研究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地层中。事实上,在这一大绝灭事件之前,曾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的二叠纪生物礁生态系却早就消失了。然而,有关晚二叠世礁生态系的消失与二叠纪末的生物绝灭事件的关系却很少得到重视和研究。生物礁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群落中的生物门类之多、属种数目之多及其生物量之多,堪与现代的热带雨林媲美。生物礁是对环境生态变化高度敏感的生态系统,同时生物礁内绝大多数的生物化石均为原地保存,能够很好地体现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生物礁是开展古生态研究的理想对象。晚二叠世长兴期生物礁广泛分布于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及滇黔桂地区,前人对礁相地层序列和造礁生物已作过详细研究。但这些生物礁主要集中在浅水碳酸盐台地上,有关这些浅水台地生物礁与深水陆棚生态系的关系却没有报道。本研究基于在湖北京山长兴期深水陆棚环境海绵生物层的发现,在湘鄂地区选取从近岸珊瑚礁,到台缘海绵礁,再到深水陆棚海绵生物层的一系列不同水深的长兴期地层剖面,开展晚二叠世长兴期生物礁演化的对比研究,以便弄清长兴期生物礁的演化规律和关键造礁生物的生态迁移。近岸珊瑚礁发育于湖南慈利高垭剖面长兴期早期,其中的造礁生物只有复体珊瑚——卫根珊瑚。通过岩相古地理和沉积微相的综合分析,认为湖南高垭地区珊瑚礁所代表的为浅水碳酸盐台地近岸建造。高垭剖面珊瑚礁首先在长兴早期的棘屑滩基础上开始生长,礁厚度4-6米左右。随着东部台地边缘海绵礁的上隆和半局限泻湖的形成,珊瑚礁很快消失。之后,在珊瑚礁的基础上向上依次出现礁侧翼相棘屑白云质灰岩,泻湖相暗色藻和有孔虫灰岩,浅灰色开阔台地相生物碎屑灰岩沉积。剖面最底部棘屑滩相的存在,推测这个时期在高垭以西或以北可能已经出现珊瑚礁,而后珊瑚礁在平面上向四周扩散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珊瑚礁礁核相。礁核相向礁侧翼相的演变实际上在礁核相的顶部已经开始,主要表现为礁核顶部的复体珊瑚多呈孤立状分布,而底部则则为紧密排列的珊瑚骨架岩。从礁侧翼相到礁后泻湖相,水动力进一步减弱,形成礁后相对静水环境。泻湖内生物种类单调,生物组合以裸海松藻和有孔虫为主要特征,另外可见一些腹足类化石。由泻湖相再到开阔台地相生物碎屑灰岩,水深变浅,水体也由宁静而变得动荡。开阔台地相生物碎屑灰岩的顶部被微生物岩所覆盖,微生物岩的出现标志着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的开始。台地边缘礁发育于湖南慈利大罗坑剖面长兴期的早中期。海绵礁中造礁生物主要有串管海绵、纤维海绵、水螅、苔藓虫等,顶部出现卫根珊瑚生物层,生物礁厚度在70米左右。大罗坑剖面长兴期海绵礁是在吴家坪期海百合茎碎屑灰岩的基础上开始建造起来的,但海绵礁的顶部出现一珊瑚层。珊瑚层的结束代表了本剖面生物礁生态系的消失,之后出现礁侧翼相棘屑白云质灰岩。再向上过渡为礁后泻湖相的暗色藻和有孔虫灰岩,最上部为浅滩相灰白色生物碎屑灰岩。与高垭剖面类类似,开阔台地相生物碎屑灰岩的顶部被灰白色块状微生物岩所覆盖,微生物岩的出现标志着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的开始。上述的慈利高垭剖面和大罗坑剖面均位于扬子台地的北缘,而京山剖面则位于台地北侧的硅质岩盆地上。在长兴期主要为一套硅质岩夹灰岩的大隆组沉积,主体属于浅海陆棚下部沉积,局部为陆棚上部沉积。大隆组下部为陆棚下部深水相沉积,包括泥质岩沉积和硅质岩沉积。大隆组中上部夹碳酸盐沉积,顶部又变为深水相硅质岩沉积。与沉积相变化相对应,京山剖面晚二叠世生物化石群也出现有规律的演变。研究发现京山剖面晚二叠世生物化石群可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菊石和腕足化石群、有孔虫和腹足化石群、放射虫和海绵骨针化石群、钙质海绵生物层、海绵骨针和放射虫化石群。从化石群的生态特征上分析,本区晚二叠世海平面曾经发生过几期变化,即从早期上升,到中晚期下降,再到最后期上升。京山剖面晚二叠世中晚期钙质海绵的发现是本研究的重要突破之一。这些海绵大多互相粘连形成明显的生物骨架,但这些骨架岩并没有形成地貌上的明显隆起,因此将其称为生物层。海绵生物层厚约0.45m,造架生物非常单一,只有钙质海绵中的纤维海绵一个属Peronidella。钙质海绵是晚二叠世重要的造礁生物,京山剖面钙质海绵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本区海平面的相对变浅,另一方面也为研究不同水深环境生物礁或生物层的消失和造礁海绵的生态迁移和生态适应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通过以上不同水深环境造礁生物和礁相地层序列的研究,本论文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研究发现,在晚二叠世长兴期,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生物礁和生物层的演化序列是不一样的。在浅水台地环境,造礁生物出现最早,并在长兴早期即形成岸礁或台边缘礁,而深水陆棚环境只在长兴期中晚期才出现海绵生物层。2、尽管不同环境中礁相地层演化存在差别,但不同水深环境生物礁或生物层生态系的消失均明显早于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绝灭。3、研究认为高垭剖面长兴期早期近岸珊瑚礁的消失是由于东部大罗坑剖面台地边缘海绵礁的隆升造成的,海绵礁的隆升会在礁后形成半局限的泻湖,导致珊瑚礁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消失。4、研究认为大罗坑剖面礁顶珊瑚层的出现是由于台地边缘水体的变浅,相对浅水的环境更适合珊瑚的生长。同时也反映了造礁珊瑚随着海平面的变浅而发了生态迁移。5、京山深水陆棚环境海绵生物层的出现是由于长兴期中晚期本区海平面的下降所致,海平面的下降使得浅水台地已不再适合造礁生物的生长,而相对变浅了的深水陆棚却成了造礁海绵生态迁移的重要场所。6、研究发现,京山剖面生物层中只有纤维海绵参与造架,说明纤维海绵比串管海绵更能适应深水陆棚环境。7、通过生物礁上藻有孔虫灰岩中发现火山石英和生物层上覆沉积火山粘土层,分析礁生态系消失的原因和火山作用有关。

二、从鄂西二叠纪碳酸盐岩微相探讨有孔虫的生态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鄂西二叠纪碳酸盐岩微相探讨有孔虫的生态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从鄂西二叠纪碳酸盐岩微相探讨有孔虫的生态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布特征
二、岩石类型
    1. 颗粒岩
    2. 泥质颗粒岩
    3. 颗粒质泥岩
三、水能量类型
四、与有孔虫共生的生物组合性质
五、碳酸盐岩微相和有孔虫生态分析
    1. 深水陆棚
    2. 近岸陆棚相
    3. 潮汐浅滩(或潮汐砂坝)相
    4. 藻泥丘相
    5. 潮间坪
    6. 局限性岸边泻湖相

(2)川东地区二叠纪瓜德鲁普世-乐平世界线事件的碳酸盐岩微相与有孔虫形态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GLB事件研究现状
    1.2 有孔虫古生态在古环境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材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1.4.2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
        1.4.3 底栖有孔虫形态群分析
    1.5 主要工作量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1 川东地区中-上二叠统地层对比
        2.1.2 地层岩性特征
    2.2 野外剖面介绍
        2.2.1 四川广安华蓥山二崖剖面
        2.2.2 重庆丰都回龙场剖面
        2.2.3 四川广安黄孔槽剖面
第三章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
    3.1 岩石类型
        3.1.1 灰岩
        3.1.2 白云岩
        3.1.3 硅质岩
        3.1.4 泥质岩
    3.2 碳酸盐岩生物碎屑类型
    3.3 碳酸盐岩微相类型
    3.4 沉积演化
        3.4.1 茅口期沉积环境
        3.4.2 吴家坪期沉积环境
第四章 底栖有孔虫形态群分析
    4.1 底栖有孔虫分类
    4.2 底栖有孔虫生活方式与营养策略
    4.3 底栖有孔虫变化规律
        4.3.1 茅一期
        4.3.2 茅二期
        4.3.3 茅三期
        4.3.4 吴家坪期
    4.4 形态群分类
    4.5 形态群组成特点及其对应微相
        4.5.1 茅口期形态群组成特点
        4.5.2 吴家坪期形态群组成特点
        4.5.3 茅口期至吴家坪期形态群变化特征
第五章 古海洋生态分析
    5.1 底栖有孔虫古生态影响因素
        5.1.1 营养物质
    5.2 底栖有孔虫营养条件变化
    5.3 水体能量与海平面变化
        5.3.1 ?的形态与水体能量
        5.3.2 海平面变化
    5.4 幸存有孔虫的生活方式
        5.4.1 机会种
        5.4.2 锥形有孔虫
        5.4.3 曲柄状有孔虫
    5.5 ?类灭绝机制初探
        5.5.1 氧气
        5.5.2 营养条件与生态环境
结论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鄂西利川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的碳酸盐微相类型和早三叠世火山活动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古地理背景及地质概况
    2.1沉积特征及古地理背景
    2.2剖面简介
3材料和方法
4二叠-三叠纪之交的微相类型
    4.1有孔虫微晶灰岩【MF-1】
    4.2藻-有孔虫生物碎屑灰岩【MF-2】
    4.3叠层石状微生物岩【MF-3】
    4.4花斑状钙质微生物岩【MF-4】
    4.5树枝状钙质微生物岩【MF-5】
    4.6含黄铁矿的泥晶灰岩【MF-6】
    4.7薄壳微生物泥晶灰岩【MF-7】
    4.8含有孔虫细晶灰岩和白云岩【MF-8】
    4.9砾屑和火山晶屑泥岩【MF-9】
5早三叠世早期火山活动的证据
6结论

(4)贵州织金地区金西剖面P-T界线附近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地质概括
    2.3 研究区地层岩性特征
3 研究剖面描述及选择
    3.1 研究区剖面选择
    3.2 研究区剖面描述
4 研究区碳酸盐岩微相分析研究
    4.1 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
    4.2 碳酸盐岩的生物组合特征
    4.3 碳酸盐岩的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5 研究区的小有孔虫动物群研究及分析
    5.1 研究区二叠纪-三叠纪小有孔虫动物群
    5.2 织金剖面与长兴煤山剖面有孔虫对比与分析
6 研究区沉积序列演化特征分析
    6.1 研究区生态系统演化特征
    6.2 研究区碳酸盐岩沉积序列演化特征
7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8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鄂西利川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特征
    2.1 自然地理特征
    2.2 区域地质特征
第三章 二叠-三叠系地质剖面特征
    3.1 剖面描述
    3.2 生物化石组合
    3.3 大冶组一段粘土岩锆石U-Pb年龄
    3.4 碳氧同位素
    3.5 二叠-三叠系界线的划分
第四章 二叠-三叠系碳酸盐岩微相特征
    4.1 碳酸盐岩沉积相标志
    4.2 碳酸盐岩微相的概念
    4.3 威尔逊沉积相模式
    4.4 二叠纪晚期碳酸盐岩微相类型
    4.5 邻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的微相类型
    4.6 沉积环境分析
第五章 早三叠世火山活动的证据
    5.1 三叠纪凝灰质泥岩火山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
    5.2 火山作用和古温度变化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说明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Ⅳ
作者简介

(6)底栖有孔虫形态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群研究历史
2 有孔虫主要形态群模型
    2.1 Jones和Charnock形态群模型
    2.2 Reolid形态群模型
    2.3 Holcová与Slavík形态群模型
    2.4 形态群模型总结
3 形态群与营养物质的关系
4 形态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1 样品的获取
    4.2 新形态群的建立
5 形态群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5.1 国际研究与应用
    5.2 国内研究
    5.3 四川盆地东部茅口组—吴家坪组有孔虫形态群研究
6 总结与展望

(7)湖北秭归及京山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相与化石群落演化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研究现状
        1.2.1 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与演化
        1.2.2 有关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的假说
        1.2.3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古地理背景及沉积序列
    2.1 古地理背景
    2.2 研究剖面沉积序列
        2.2.1 秭归链子崖剖面
        2.2.2 京山连山剖面
第三章 中二叠世茅口组碳酸盐岩微相
    3.1 研究方法及结果
    3.2 秭归链子崖剖面碳酸盐岩微相特征
    3.3 京山连山剖面碳酸盐岩微相特征
第四章 中二叠世茅口组群落古生态演化
    4.1 化石群落研究方法
    4.2 秭归链子崖化石群落
        4.2.1 链子崖剖面化石鉴定
        4.2.2 链子崖剖面古群落分析
    4.3 京山连山剖面化石群落
        4.3.1 连山剖面化石鉴定
        4.3.2 连山剖面古群落分析
第五章 中二叠世茅口组不同水深海洋环境和化石群落演化对比
    5.1 地层年代与碳同位素
        5.1.1 碳同位素测试方法与结果
        5.1.2 研究剖面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5.1.3 不同水深剖面的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5.2 微相演化对比
        5.2.1 秭归链子崖剖面茅口组上部沉积微相演化
        5.2.2 京山连山剖面茅口组上部沉积微相演化
        5.2.3 不同水深剖面的沉积微相演化对比
    5.3 化石群落演化对比
        5.3.1 秭归链子崖剖面化石群落演化
        5.3.2 连山剖面化石群落演化
        5.3.3 不同水深剖面的化石群落演化对比
    5.4 综合对比分析
第六章 讨论
    6.1 对中二叠世末东吴运动的理解
    6.2 对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的启发
        6.2.1 火山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
        6.2.2 峨眉山火成岩省形成的构造活动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
        6.2.3 生物之间的相互竞争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先锋矿区P-T界限附近地层碳酸盐岩微相与有孔虫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研究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岩相古地理
    2.4 研究区P-T界限附近地层
3 研究区勘探钻孔的选择及描述
    3.1 勘探钻孔的选择
    3.2 勘探钻孔的岩性描述
4 研究区碳酸盐岩微相分析研究
    4.1 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研究
    4.2 碳酸盐岩的显微组分(生物碎屑颗粒)特征
    4.3 研究区碳酸盐岩的微相类型研究
5 研究区的小有孔虫动物群
    5.1 ZK1501孔小有孔虫动物群
    5.2 ZK17503孔小有孔虫动物群
6 研究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态演化及环境变迁的探讨
    6.1 小有孔虫动物群的分布特征及沉积环境
    6.2 钙质微生物的生态系统特征及环境变迁
    6.3 研究区的沉积演化特征
    6.4 研究区的生物组合
    6.5 研究区的生物灭绝与复苏形式
7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Ⅳ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海洋底栖动物群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礁生态系
        1.2.2 平底动物群
        1.2.3 晚二叠世生物危机事件的过程及机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2.2 上二叠统地层系统
        2.2.1 区域地层概述
        2.2.2 地层划分对比
第3章 晚二叠世长兴期沉积相研究
    3.1 沉积微相类型
        3.1.1 开阔台地(FZ7)
        3.1.2 局限台地(FZ8)
        3.1.3 台地边缘滩(FZ6)
        3.1.4 台地边缘礁(FZ5)
        3.1.5 斜坡(FZ4-FZ3)
        3.1.6 深水陆棚(FZ2)
    3.2 沉积相对比
    3.3 同沉积断裂控制作用的沉积演化
第4章 晚二叠世长兴期浅水底栖动物群演化
    4.1 生物礁系统基本特征
        4.1.1 生物礁类型
        4.1.2 长兴期生物礁组合型式
    4.2 生物礁系统演化
        4.2.1 长兴期生物礁系统的生态演替
        4.2.2 生物礁系统演化与环境响应
        4.2.3 生物礁系统演化与台地边缘的构筑
    4.3 典型浅水平底动物群
        4.3.1 有孔虫类型
        4.3.2 有孔虫组合
        4.3.3 长兴期有孔虫分布
    4.4 有孔虫演化与环境响应
第5章 晚二叠世长兴期深水底栖动物群演化
    5.1 遗迹化石的基本类型
    5.2 遗迹化石组构类型
    5.3 遗迹组构分布和演化
        5.3.1 遗迹学特征垂向分布和演化
        5.3.2 沉积学特征垂向分布和演化
    5.4 遗迹组构演化及其环境响应
第6章 晚二叠世晚期海洋生态环境演化
    6.1 浅水相区碳同位素演化序列
        6.1.1 台地边缘相区碳同位素演化序列
        6.1.2 浅水相区碳同位素演化序列对比
    6.2 深水相区碳同位素演化序列
    6.3 晚二叠世长兴期海洋生态环境演化
        6.3.1 碳循环幕式变化
        6.3.2 底栖动物群与环境的幕式变化
第7章 晚二叠世海洋底栖动物群演化动力学机制
    7.1 海洋底栖动物群演化与多重环境事件
        7.1.1 海洋缺氧事件
        7.1.2 海洋高温事件
        7.1.3 海洋酸化事件
        7.1.4 其他事件
    7.2 火山活动对海洋环境条件的驱动
第8章 典型平底动物群系统描述
    8.1 有孔虫系统描述
    8.2 遗迹化石系统描述
第9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湘鄂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不同相区造礁生物的及礁生态系消失的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晚二叠世湘鄂地区地质特征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概况
    §2.3 生物礁的分布
第三章 晚二叠世长兴期浅水近岸沉积相
    §3.1 湖南慈利高垭近岸珊瑚礁的沉积及演化
        3.1.1 湖南慈利高垭剖面
        3.1.2 湖南慈利高垭剖面微相分析
        3.1.3 湖南慈利高垭剖面沉积微相的垂向序列演化特征
    §3.2 近岸珊瑚礁生态系特征
        3.2.1 礁内生物组合特征
        3.2.3 珊瑚礁建造特征
第四章 晚二叠世长兴期台地边缘沉积相
    §4.1 湖南慈利大罗坑台地边缘海绵礁的沉积及演化
        4.1.1 湖南慈利大罗坑剖面
        4.1.2 湖南慈利大罗坑剖面微相分析
        4.1.3 湖南慈利大罗坑剖面沉积微相的垂向序列演化特征
    §4.2 台地边缘海绵礁生态系特征
        4.2.1 礁内生物组合特征
        4.2.2 海绵礁建造特征
第五章 晚二叠世长兴期浅海陆棚沉积相
    §5.1 湖北京山浅海陆棚的沉积及演化
        5.1.1 湖北京山剖面
        5.1.2 湖北京山剖面微相分析
        5.1.3 湖北京山剖面沉积微相的垂向序列演化特征
    §5.2 浅海陆棚生态系特征
        5.2.1 湖北京山剖面生物组合特征
        5.2.2 陆棚环境海绵生物层的生态系
第六章 湘鄂地区晚二叠世生物礁有关事件及分析探讨
    §6.1 湘鄂地区晚二叠世海平面变化
        6.1.1 湖南慈利高垭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的海平面变化
        6.1.2 湖南慈利大罗坑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的海平面变化
        6.1.3 湖北京山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的海平面变化
    §6.2 近岸生物礁和台地边缘生物礁的对比分析
        6.2.1 生物方面对比
        6.2.2 岩石方面对比
        6.2.3 白云质含量方面对比
        6.2.4 沉积相方面对比
    §6.3 珊瑚和海绵的生态迁移
        6.3.1 珊瑚的生态迁移
        6.3.2 海绵的生态迁移
    §6.4 礁生态系消失的原因探讨
        6.4.1 慈利台地礁生态系消失的原因
        6.4.2 京山海绵生物层消失的原因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从鄂西二叠纪碳酸盐岩微相探讨有孔虫的生态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从鄂西二叠纪碳酸盐岩微相探讨有孔虫的生态环境[J]. 杨振强,林甲兴. 沉积学报, 1983(04)
  • [2]川东地区二叠纪瓜德鲁普世-乐平世界线事件的碳酸盐岩微相与有孔虫形态群研究[D]. 彭毅峰. 西北大学, 2021(12)
  • [3]鄂西利川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的碳酸盐微相类型和早三叠世火山活动的证据[J]. 余聪,姚华舟,赵小明,杨振强.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5(02)
  • [4]贵州织金地区金西剖面P-T界线附近地层研究[D]. 朱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5]鄂西利川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沉积相研究[D]. 余聪.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5(08)
  • [6]底栖有孔虫形态群研究进展[J]. 彭毅峰,李红.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20(04)
  • [7]湖北秭归及京山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相与化石群落演化对比[D]. 朱科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8]先锋矿区P-T界限附近地层碳酸盐岩微相与有孔虫分布研究[D]. 张宇栋.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2)
  • [9]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海洋底栖动物群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D]. 杨巍.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
  • [10]湘鄂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不同相区造礁生物的及礁生态系消失的原因研究[D]. 孟峥.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鄂西二叠系碳酸盐岩微相有孔虫生态环境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