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常用二极管、晶体管参数与管脚图(论文文献综述)
谢芝茂[1](2016)在《微变形中频信标机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如今,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在建筑工程领域出现了很多大型建筑构件,比如高压输电杆塔、桥梁、地铁、大坝等。这些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力、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发生微小形变,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近些年,尤其是桥梁坍塌,高层建筑裂变事故频发,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十分有必要研究微变形监测方法,以便实时精准地对建筑物的微变形进行监测,从而有效的进行危险预警和安全防范。与其他方法相比,基于微波比相技术的变形监测方法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具有受气候条件影响小、可自动化工作、测量精度高等。其基本原理是,在被测物体上安装观测点信标机,在参考点安装参考点信标机,两者同时向接收机辐射电磁波,当被测物体发生形变时,会导致到达接收机的信号相位差发生变化,在接收端接收机通过对接收到的混合信号进行分离、鉴相,计算出观测点和参考点的相位差,根据变形前后相位差的变化量,距离差对应于相位差的变化量,因此就可以测出观测点的相对位移量。当要测量物体的整体变形情况时,就需要在被测物体不同位置上安装多个信标机,在接收端如何正确地区分各路信标机就成为了正确测量的关键。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码分多址、时分多址和频分多址方式的实现方法,详细阐述了各自的组成原理和技术手段。本文着重研究了发射端信标机的实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单片机和直接频率合成技术的微变形中频信标机。本质上来讲,信标机是一种可调制信号源。本文结合现代信号源的成熟理论和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和AD9959芯片的通用型信标机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通用型信标机可以实现扩频调制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从而在一种平台上实现了两种调制方式的灵活切换,不仅可以用在微变形监测系统中,也可以用作其他系统的信号源。同时输出频率和幅度步进可调,可触摸屏显示和更改参数,进而体现了便捷性、灵活性、经济性和通用性,这些优点使其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郑永翀[2](2015)在《复合充电式90W移动电源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设计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主要是为了解决日益增多便携式电子产品随时随地的充电需求。为了能及时给移动电子产品充电,设计了一款充电方式以及输出功率多样化,且性能安全可靠的移动电源。其中包括充电电路、20V输出电路、12V输出电路、5V输出电路、电量显示电路以及保护电路等。本文对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为本设计选取合适的拓扑结构。通过CN3705芯片实现锂电池充电电路,其不仅可以通过适配器充电,还可以用绿色清洁的太阳能充电。充电电路采用目前锂电池充电较为流行的恒流、恒压充电,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电池。对UC3843芯片功能进行阐述,分析其内部结构,详细介绍了其外部电路设计,在电路上实现了升压输出的功能,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90W。阐述了降压芯片LM2576内部结构及功能,并设计出稳定的降压模块。通过PIC16F616单片机对电路实现保护以及电量显示的功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电路的安全性。详细介绍了高频电感的设计,列出了一些常见的磁芯材料,并对其优劣进行分析,分析了本设计中高频电感的工作模式,并对电感量的计算进行了推导,计算出导线的线径。画出系统的原理,进行了PCB的设计,并制作出实物。对实物的功能、效率、温度、波形等进行测试分析。实验证明本设计不仅可以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充电,解决了在户外给移动电子产品绿色充电的问题,还兼顾使用了车载电源充电和市配器充电的方式;较之于传统移动电源的输出功率一般只有10W-20W左右,本设计的输出功率最高可达90W,可以解决笔记本电脑等较大功率电子产品的充电;设计了三个输出接口,分别对应于5V、12V、20V三路电压的输出,可以较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不同电器充电的需求。
余昭[3](2013)在《磁流变液阻尼器负载建模与分析及驱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磁流变液阻尼器在车辆智能悬架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磁流变效应,通过控制线圈励磁电流产生被控磁场,使磁流变液流动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阻尼力大小,达到可控振动抑制的目的。阻尼器活塞、缸体及阻尼间隙中的磁流变液构成的磁路,作为驱动电路的负载,对阻尼器的动态响应行为具有本质影响。在实际负载中,阻尼器电磁线圈的多层结构、铁芯带来的涡流效应等对负载的频率响应特性影响明显,对其负载特性进行建模分析,并指导驱动电流源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本文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的负载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并设计适用于磁流变液阻尼器负载特性的可控电流源,详细介绍了电流源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①概述磁流变液及磁流变效应,介绍了磁流变液阻尼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详细列举了目前磁流变液阻尼器的负载特性分析及可控电流源设计国内外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简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②根据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特定结构,考虑其内部复杂的非线性磁场效应,采用实验建模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研究了模型各感性分量对动态响应时间的影响,为实现磁流变液阻尼器的负载特性研究和驱动器开发技术的有效衔接给出了参考。③为了设计动态响应快,线性度好的可控电流源,论文综合比较了开关电源的两种电压控制各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以及电压型控制与电流型控制的区别,确定了电压型PWM DC/DC Buck式电路的设计方案,对Buck式电路进行了理论推导,为电流源的总体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持。④根据提出的可控电流源整体设计结构和方案,采用模块化原则,对电路各个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分析,确定了主电路模块、PWM控制模块、单片机控制系统等模块的详细电路原理图以及参数,完成了主电路的硬件设计。基于Saber软件的电路模块仿真表明,电路设计正确可行。⑤最后,在基于可控电流源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数据采样、PID控制模块、以及DA控制等各个模块的软件编程,从理论上计算了控制电压与PWM模块输出占空比的关系,并通过Simulink建模仿真,确定了数字PID控制器的各项参数。最后对可控电流源系统进行了整体测试,对输出电流的线性度以及响应时间进行了测试。
苏明[4](2012)在《短波接收机前端大范围AGC控制电路的研制》文中指出AGC系统作为基础组件广泛应用于军用电台、智能天线、手机终端、多媒体、电力系统、数码相机、助听器等多个方面,中频AGC控制电路是无线接收机的关键模块。本文对现有AGC技术及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总结,针对短波接收机AGC系统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扩大系统动态范围的方法,通过用模拟电子管和VGA芯片级联的方法,来实现大范围输入信号的动态可控。课题来源于一横向课题:“短波接收机前端模块研制”,而大范围可控AGC系统的设计是该研究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负责其中大范围AGC控制电路的研制,为了得到大范围的输入电平可控,本文采用四个场效应管和一个AD芯片级联的形式来实现,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创新和独到之处。文章首先概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介绍了AGC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紧接着介绍了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原理,并介绍了AGC系统的设计模型,然后介绍本文所采用的AGC结构,并提出了接收机对所设计AGC控制电路的要求,并对采用的AGC系统的结构进行建模仿真,AGC的系统功能得到了初步的验证;接着对AGC系统的各个子电路进行分析设计,为了实现短波接收机的大动态,增强系统的稳定性,AGC中频放大器用级联的方式实现来实现,用四级双栅管3SK223和一片可变增益放大器芯片AD8367实现,以增大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从而增强其自动增益控制功能,检波电路采用是二极管检波器来实现的,电压比较器是采用LM358M芯片来实现的;最后完成电路板的制作,并给出各项指标的测试方法,最后给出AGC系统模块和一些整机指标的测试结果,并对测试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GC系统电路在接收机可接收一定输出电压条件下,输入信号动态范围可以达到80dB,灵敏度为1μV,接收机的阻塞至少为101dBμV,中频抑制比为90dB,镜像抑制比为90dB,测试数据基本达到了设计的指标要求,电路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曹雪瑞[5](2007)在《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智能化学生公寓的改造》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微电子、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住宅的安全防范系统研究和应用已经日趋成熟。而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和机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校园面积和招生规模以及功能的变化都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校园安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科技手段来提高高校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实现“人防”到“技防”的转变,是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的构成特点,以及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校园安防系统的构建方案。并根据高校的特殊情况,以学生公寓的智能化改造为目标,参考国内外智能住宅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概况和趋势对照高校安防环境和要求,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学生公寓智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是智能住宅技术在高校的一个创新应用。本智能化报警系统集防盗、防火、节能以及日常显示于一体,除了提供时间与温度的显示和自动警情的检测与报警之外,提出了寝室节能控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由红外探测器作为盗警信号和电源节能控制信号的输入端探测器,通过对传统水表的改造实现节水控制,而由温度探测器、光电感烟探测器构成的复合式火灾探测器实现火警信号的检测。这种多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系统的漏报、误报率,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当探测器检测到警情信号或者节能信号的时候,就会向单片机发出电平跳变输入,再由单片机通过中断或者查询程序的判断来执行进行相关的控制。另外,本系统还设置了密码验证,通过键盘可输入密码并可修改密码。本系统还配置了备用电源以及具有断电自诊断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系统除了能可靠的实现安防报警之外,通过软件协调,实现资源的分时共用,大大节省了硬件资源。节能模块的提出,对构建节约型校园,提高节能意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系统建立在大量相关实验的基础上,并通过硬件及软件仿真验证,证明系统能够稳定的工作,能够达到设计目标的要求,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对后续研究开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曹建[6](2006)在《基于电话网络的高灵敏度红外报警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微电子、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仓库、商场、住宅等的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的安全防盗系统也应运而生。 本文首先讨论了智能安全防盗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并根据国外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的国情,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智能安全防盗报警系统。本报警系统可针对大型区域进行多点监测,并可实现自动警情检测和自动电话拨号报警。在本文中,采用了自己设计的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它是根据热释电敏感元件的特性并结合一定的光学系统来构造制成的,与传统的被动式红外传感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探测距离远等优点,尤其可以弥补传统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对静止(或移动非常缓慢)的人体“视而不见”的缺陷。由于系统采用多点监测技术,降低了系统的漏报、误报率,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当某一路探测器检测到警情的时候,就会向单片机相应的I/O口发出报警信号,再由单片机控制电话接口电路,实现模拟摘机,通过DTMF拨号电路实现自动拨号,并由语音电路通过电话完成播放预先录制好的语音信息,实现语音报警来通知用户和相应的管理中心发生警情,以便让他们及时的作出相应措施。本系统还具有断电自诊断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增设防火、防烟等探测器,在电路和程序中作少许改动,即可成为一种多功能的防护装置。 系统建立在大量相关实验的基础上,并通过硬件及软件试验验证,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对后续研究开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崔芳杰[7](2005)在《智能住宅安全防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微电子、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住宅的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住宅的安全防范系统也应运而生。 本文首先讨论了智能住宅安全防范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并根据国外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的国情,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智能住宅的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本智能化报警系统集防盗、防火于一体,并可实现自动警情检测和自动电话拨号报警。由红外探测器和微波探测器组成的红外线/微波双鉴探测器实现盗警信号的检测,而由温度探测器、光电感烟探测器和一氧化碳气体探测器构成的复合式火灾探测器实现火警信号的检测。这种多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系统的漏报、误报率,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当探测器检测到警情的时候,就会向单片机发出中断请求,再由单片机控制电话接口电路,实现模拟摘机,通过DTMF拨号电路实现自动拨号,并由语音电路通过电话完成播放预先录制好的语音信息,实现语音报警,来通知用户和小区管理中心发生何种警情,以便让他们及时的作出相应措施。另外,本系统还设置了密码验证,通过键盘可输入验证码并可修改密码。本系统还配置了备用电源以及具有掉线和断电自诊断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系统建立在大量相关实验的基础上,并通过硬件及软件仿真验证,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对后续研究开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五)常用二极管、晶体管参数与管脚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常用二极管、晶体管参数与管脚图(论文提纲范文)
(1)微变形中频信标机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变形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微变形信标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的安排 |
2 微变形中频信标机概述 |
2.1 基于微波比相技术的微变形测量系统的原理 |
2.2 微变形测量系统几种常用的实现方式 |
2.2.1 扩频码分多址方式的微变形监测系统 |
2.2.2 分时遥测方式的微变形监测系统 |
2.2.3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方式的微变形监测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3 信标机的技术方案选择 |
3.1 常用的可调制信号发生器 |
3.2 常规的模拟方式的调幅方案 |
3.2.1 高电平调幅电路 |
3.2.2 低电平调幅电路 |
3.3 基于FPGA的DDS技术方案 |
3.4 基于DDS芯片的实现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4 信标机的设计与实现 |
4.1 DDS芯片选型 |
4.2 AD9959芯片介绍 |
4.3 AD9959的工作原理 |
4.4 信标机的硬件电路设计 |
4.4.1 AD9959模块 |
4.4.2 滤波电路 |
4.4.3 放大器模块 |
4.4.4 电源模块 |
4.4.5 单片机控制模块 |
4.5 信标机的软件设计 |
4.5.1 信标机工作流程图 |
4.5.2 参数配置界面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微变形中频信标机的实验测试 |
5.1 基于示波器的信标机信号测试 |
5.2 信标机输出信号相位差验证测试 |
5.2.1 相位差验证的测试方案 |
5.2.2 相位差验证的测试 |
5.2.3 测试结果 |
5.3 信标机系统的联调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2)复合充电式90W移动电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太阳能移动电源设计的理论基础 |
2.1 太阳能电池 |
2.1.1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
2.1.2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
2.1.3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2.2 开关电源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1 开关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2 开关变换器常用拓扑结构 |
2.2.3 开关电源的反馈控制模式 |
第三章 系统电路设计 |
3.1 系统总体构架 |
3.2 太阳能充电模块设计 |
3.2.1 太阳能电池板 |
3.2.2 芯片选型 |
3.2.3 充电模块整体设计 |
3.3 升压模块设计 |
3.3.1 DC-DC升压电路的性能指标 |
3.3.2 DC-DC升压模块整体设计 |
3.3.3 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
3.4 降压模块设计 |
3.4.1 DC-DC降压电路的性能指标 |
3.4.2 DC-DC降压模块整体设计 |
3.4.3 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
3.5 保护与显示电路设计 |
3.5.1 控制芯片 |
3.5.2 保护电路的设计 |
3.5.3 显示电路设计 |
3.6 电路总原理图以及工作过程 |
3.7 PCB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频电感的设计 |
4.1 磁芯材料的选择 |
4.2 参数计算 |
4.3 趋肤效应的影响 |
第五章 系统的功能展示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系统功能展示 |
5.2 太阳能充电模块调试与分析 |
5.3 Boost升压模块调试与分析 |
5.4 Buck降压模块调试与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3)磁流变液阻尼器负载建模与分析及驱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磁流变液阻尼器概述 |
1.1.1 磁流变液及磁流变效应 |
1.1.2 磁流变液阻尼器应用概况 |
1.2 磁流变液阻尼器负载建模及驱动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工作任务 |
1.5 本章小结 |
2 磁流变液阻尼器负载建模与分析 |
2.1 磁流变液阻尼器实验建模研究 |
2.1.1 负载模型理论分析 |
2.1.2 实验建模 |
2.2 磁流变液阻尼器负载模型优化分析 |
2.2.1 电流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 |
2.2.2 负载参数对动态响应时间的影响 |
2.3 改善磁流变液阻尼器动态响应的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可控电流源设计方案及理论分析 |
3.1 可控电流源简介 |
3.2 电流源设计方案选择 |
3.3 Buck 降压式 PWM DC/DC 变换器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4 基于 MSP430 可控电流源硬件电路设计 |
4.1 系统主电路设计 |
4.1.1 可控电流源系统结构 |
4.1.2 Buck 驱动模块设计 |
4.1.3 开关保护电路设计 |
4.1.4 检测电路设计 |
4.2 基于 MSP430 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1 MSP430F149 单片机简介 |
4.2.2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4.2.3 JTAG 调试接口设计 |
4.2.4 RS232 接口电路 |
4.2.5 数码管显示模块设计 |
4.2.6 系统辅助电源设计 |
4.3 PWM 控制电路设计 |
4.3.1 PWM 调制芯片介绍 |
4.3.2 PWM 调制电路设计 |
4.3.3 DA 转换模块电路设计 |
4.4 可控电流源的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可控电流源软件系统设计及结果分析 |
5.1 MSP430F149 系列单片机编译环境简介 |
5.2 系统总体程序 |
5.2.1 系统程序总体结构 |
5.2.2 数据采样模块 |
5.2.3 PWM 控制模块计算 |
5.2.4 DA 转换模块 |
5.2.5 数码管显示模块 |
5.3 电流 PID 控制系统 |
5.3.1 PID 控制基本原理 |
5.3.2 数字式 PID 控制算法 |
5.3.3 控制级建模研究 |
5.3.4 数字式 PID 控制设计 |
5.4 可控电流源系统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报的专利目录及获得奖项 |
(4)短波接收机前端大范围AGC控制电路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AGC国外研究现状 |
1.2.2 AGC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AGC系统原理介绍及建模分析 |
2.1 传统AGC模型介绍 |
2.2 本文采用的AGC结构 |
2.3 AGC系统主要质量指标 |
2.4 接收机对AGC控制电路的要求 |
2.5 AGC电路设计指标的确定 |
2.6 AGC系统建模及功能仿真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AGC控制电路设计及仿真 |
3.1 VGA的设计 |
3.1.1 VGA的幅度特性 |
3.1.2 VGA电路实现方法比较 |
3.1.3 级联VGC实现大动态范围 |
3.1.4 VGA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
3.2 电压比较器的设计 |
3.2.1 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 |
3.2.2 电压比较器的特性 |
3.2.3 电压比较器的设计与仿真 |
3.3 检波器的设计 |
3.3.1 检波电路 |
3.3.2 包络检波器工作原理 |
3.3.3 包络检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AGC的实现与测试 |
4.1 AGC控制电路的实现 |
4.2 测试仪器和方法介绍 |
4.2.1 自动增益控制特性 |
4.2.2 基准灵敏度 |
4.2.3 阻塞 |
4.2.4 中频抑制比 |
4.2.5 镜像抑制比 |
4.3 AGC模块测试 |
4.4 接收机前端指标测试 |
4.4.1 基准灵敏度 |
4.4.2 阻塞 |
4.4.3 中频抑制比 |
4.4.4 镜像抑制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智能化学生公寓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高校校园的构成特点 |
1.1.3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
1.2 学生公寓智能系统技术来源及可行性分析 |
1.2.1 技术背景——国内外智能建筑研究现状 |
1.2.2 系统可行性分析 |
1.2.3 市场需求分析 |
1.3 主要工作内容和意义 |
1.4 本章小节 |
2 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 |
2.2 系统各子功能模块概述 |
2.3 系统软硬件分工 |
2.4 本章小节 |
3 功能模块设计 |
3.1 主控模块简介 |
3.1.1 PIC 单片机的特点 |
3.1.2 PIC16F877A 硬件系统概况 |
3.2 日常显示模块设计 |
3.2.1 显示与键盘模块选型 |
3.2.2 CH451 简介 |
3.2.3 键盘与显示电路的设计 |
3.2.4 温度探测模块 |
3.3 火灾探测模块 |
3.3.1 方案的确定 |
3.3.2 光电感烟探测器的设计 |
3.3.3 散射光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
3.3.4 光电感烟探测器电路设计 |
3.4 节能模块 |
3.4.1 普通水表的工作原理 |
3.4.2 数字水表传感器的选择 |
3.4.3 数字水表的改造 |
3.4.4 数字水表采集数据流程 |
3.4.5 数字水表在节能模块中的应用 |
3.5 防盗模块 |
3.5.1 热释电效应 |
3.5.2 热释电电流及电压响应度表达式 |
3.5.3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主要参数 |
3.5.4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
3.5.5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安装 |
3.5.6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基本原理 |
3.5.7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电路设计 |
3.6 电源电路设计 |
3.7 本章小节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主程序的设计 |
4.2 中断处理子程序的设计 |
4.3 温度测量模块子程序设计 |
4.4 密码子程序设计 |
4.5 节能模块子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节 |
5 系统的实验调试与仿真 |
5.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的调试与仿真 |
5.2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电路的调试 |
5.3 温度探测器的调试 |
5.4 键盘显示电路的调试 |
5.4.1 键盘显示电路抗干扰 |
5.4.2 设定段电流大小 |
5.5 系统软件的调试与仿真 |
5.6 本章小节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设计的创新之处 |
6.3 设计完善 |
6.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 实验相关图片 |
(6)基于电话网络的高灵敏度红外报警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 红外报警技术简介 |
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选择 |
2.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2 课题方案的选择 |
3 红外防盗报警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红外防盗报警系统的硬件框架 |
3.2 微处理器的选择 |
3.3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设计 |
3.4 声光报警电路的设计 |
3.5 电话自动拨号报警电路的设计 |
3.6 MCU资源扩展电路的设计 |
3.7 电源电路及工作状态指示电路的设计 |
4 红外防盗报警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主控模块程序设计 |
4.2 拨号模块程序设计 |
4.3 语音模块程序设计 |
4.4 摘挂机模块程序设计 |
4.5 读写数据模块程序设计 |
5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5.1 系统硬件的抗干扰措施 |
5.2 系统软件的抗干扰措施 |
6 系统调试与试验 |
6.1 系统硬件的调试与试验 |
6.2 系统软件的调试与试验 |
7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7)智能住宅安全防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概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主要工作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系统架构设计 |
2.1 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 |
2.2 用户端自动报警器系统架构的设计 |
2.3 小区管理中心中央控制器系统架构的设计 |
2.4 系统的软硬件分工 |
第三章 PIC系列单片机简介 |
3.1 PIC单片机的特点 |
3.2 PIC16F877硬件系统概况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4.1 防盗探测器电路设计 |
4.1.1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设计 |
4.1.2 微波探测器的设计 |
4.2 防火探测器电路设计 |
4.2.1 方案的确定 |
4.2.2 火灾算法的建立 |
4.2.3 温度探测器的设计 |
4.2.4 光电感烟探测器的设计 |
4.2.5 CO气体探测器的设计 |
4.3 自动拨号和语音报警电路的设计 |
4.3.1 系统的原理与组成 |
4.3.2 拨号电路的设计 |
4.3.3 语音电路的设计 |
4.3.4 电话接口电路的设计 |
4.4 电源电路的设计 |
4.4.1 电源的设计原理 |
4.4.2 电源电路 |
4.5 密码与显示电路的设计 |
4.5.1 CH451简介 |
4.5.2 键盘及显示电路的设计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主程序的设计 |
5.2 中断处理子程序的设计 |
5.3 报警处理子程序的设计 |
5.3.1 模拟摘挂机子程序的设计 |
5.3.2 检测子程序的设计 |
5.3.3 判断子程序的设计 |
5.3.4 拨号子程序的设计 |
5.3.5 语音子程序的设计 |
5.4 密码子程序的设计 |
第六章 系统调试与仿真 |
6.1 系统硬件的调试与仿真 |
6.1.1 探测器电路的调试 |
6.1.2 报警器电路的调试 |
6.2 系统软件的调试与仿真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完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五)常用二极管、晶体管参数与管脚图(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变形中频信标机的设计与实现[D]. 谢芝茂. 重庆大学, 2016(03)
- [2]复合充电式90W移动电源设计[D]. 郑永翀.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08)
- [3]磁流变液阻尼器负载建模与分析及驱动研究[D]. 余昭. 重庆大学, 2013(03)
- [4]短波接收机前端大范围AGC控制电路的研制[D]. 苏明.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0)
- [5]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智能化学生公寓的改造[D]. 曹雪瑞. 重庆大学, 2007(05)
- [6]基于电话网络的高灵敏度红外报警系统的设计[D]. 曹建. 山东科技大学, 2006(02)
- [7]智能住宅安全防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崔芳杰. 汕头大学, 2005(07)
标签: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电流源; 单片机最小系统; 红外传感器; 磁流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