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面源污染研究

水环境面源污染研究

一、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郝改瑞[1](2021)在《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流域非点源污染形势严峻,而且面临多要素耦合驱动及多时空过程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以汉江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通过监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分析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研究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的特征、规律和机理,构建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流域近48年的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流域降雨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小幅上升趋势,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近十年年平均气温比80年代的年均气温升高了近1.0℃,三者均具有一个27 a左右的主周期,且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均呈现由北到南增加趋势,气温呈现由西北到东南增大趋势。武侯镇、安康站和丹凤站的径流量在0.05显着水平下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麻街站径流量呈现不显着上升趋势,各水文站年际间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前3个水文站径流量均有一个20 a左右的主周期,麻街站径流量有7 a左右的周期。武侯镇和安康站泥沙量随时间上升趋势不明显,麻街站和丹凤站泥沙量随时间下降趋势不明显,四个水文站点泥沙量的周期性均不明显。(2)通过汉江流域陕西段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三个空间尺度的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表明降雨径流均呈现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径流量、泥沙量、产污量之间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各径流小区氮素(TN、NH3-N、NO3-N)和磷素(TP、SRP)的流失强度均值分别为0.12 kg/ha和0.0137 kg/ha,杨柳小流域对应的氮素和磷素的流失强度分别为0.16 kg/ha和0.0165 kg/ha,氮磷素流失强度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小区。汛期杨柳小流域输沙模数为8.04 t/km2,径流小区平均土壤流失量为1.31 t/km2,发现土壤流失量也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径流小区。两者氮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和正磷。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不同监测指标2011~2018年的非点源负荷均值超过60%,个别年份贡献占比达到80%以上。(3)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从降雨径流、土壤侵蚀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进行了构建,并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验证。产汇流模块分别选择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和逆高斯汇流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2020年校准期(6场)和验证期(2场)洪水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达到了 0.68和0.73。2003~2018年汉江支流恒河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94、0.93和0.73。2003~2018年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分别为0.95、0.91和0.68。土壤侵蚀模块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泥沙输移比分别为0.445和0.36,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研究结果(长江流域的泥沙迁移比大约为0.1~0.4)一致。联合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产汇流过程,分别建立了颗粒态和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颗粒态氮(PN)和颗粒态磷(PP)的流失量分别为31.36 kg/(hm2-a)和14.66 kg/(hm2·a)。安康断面流域的PN和PP的流失量分别为957.84 kg/(km2·a)和85.62 kg/(km2.a)。通过杨柳小流域不同场次污染物过程模拟,确定TN、NH3-N、NO3-N、TP和SRP污染物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69、0.74、0.79、0.71和0.71。安康断面以上流域NH3-N和TP污染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为0.78和0.83。从而说明模型在研究区适用,模拟结果可信。(4)汉江流域陕西段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近十年林地增幅较大。流域斑块类型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景观类型较原先水平丰富多样。对比2011~2018年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以及SWAT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流域偏南区域污染负荷多,其原因是降雨量大。草地面积最大所带来的土壤侵蚀也最严重,它和耕地对流域土壤侵蚀量和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均较大。8~15°区域带来的土壤侵蚀量最大,所携带的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也最大,5~8°区域的贡献率处于第二位。溶解态氮磷负荷逐年递减,草地贡献最大,林地和耕地次之。0~5°区域的溶解态负荷量最大,8~15°和5~8°的区域次之。颗粒态氮磷负荷与蔓延度指数CONTAG、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度指数A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溶解态NH3-N和TP与景观形状指数LSI、LPI和AI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流域景观的多样性、破碎度和聚散型的增加会加大营养物输出的风险。(5)采用天气发生器NCC/GU-WG生成研究区域未来30年(2021~2050)的气候变化情景,历史气象观测资料与预报要素均取得较理想的结果,模拟效果表现为气温>降雨量,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未来情景逐日降雨量变化不大,除石泉站以外站点降雨量均减小,各站点日最高/最低气温均有小幅增加趋势。气候变化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安康断面以上流域未来30年径流量、NH3-N、TP均有小幅上升的趋势。

邬建红[2](2021)在《水源区非点源氮污染的定量溯源、分类减排与景观格局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在水源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水质保护工作,非点源污染仍然是引起其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流域水环境管理中,由于非点源污染物的排放具有随机性、多源性、多途径等特点,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十分困难。特别是针对流域非点源污染具有突出的多源复合特征,明确“优先控制谁”、“各个污染过程分别控制到什么程度”这两大问题,可以为有效控制水质污染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以具有明确水质要求的饮用水水源区-宁波横溪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流域水文、气象和社会经济统计年鉴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流域内水质变化的动态监测,采用LOADEST模型、双参数数字滤波基流负荷分割模型以及一维水质方程-输出系数耦合模型等模拟分析方法,通过“反演溯源”对河流总氮(TN)负荷来源进行了定量解析;同时,以农业生产作为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点,采用区域氮输入-输出平衡模型,分析了农田氮素的净输入量及其不同来源组成的比例。进而依托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农田非点源氮排放的影响,并在水源区所需氮减排目标框架下,分析了该流域主要种植制度下农田水肥管理优选方案。本文还采用冗余和偏冗余分析方法,探索了景观格局对非点源污染区域河流水质的影响,提出了在优化农田水肥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流域景观格局的调控,来达到控制非点源污染的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水文水质监测资料,率定和验证了模拟横溪流域河流TN负荷变化的LOADEST模型,并模拟得到了流域出口监测断面TN逐日负荷量,核定了横溪水库流域在2015-2019年期间年均TN负荷量为55.46±11.86 t·year-1;月均TN负荷量较高的时段发生在6~9月,与月降雨量变化高度相关。进一步建立双参数数字滤波基流负荷分割模型,分割基流和地表径流TN的非点源污染负荷量,得到研究期间基流和地表径流分别对河流TN负荷量的年均贡献量为27.23±5.93 t·year-1和28.24±5.98 t·year-1,年均贡献率为49.06±0.91%和50.94±0.91%。(2)采用一维水质方程-输出系数耦合模型对地表径流TN负荷量进行分类定量解析,通过贝叶斯方法求解得到该流域内,各个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的TN输出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旱地(34.65±0.40 kg·ha-1·yr-1)、民居地(26.91±0.38 kg·ha-1·yr-1)、园地(16.89±0.88 kg·ha-1·yr-1)、水田(12.30±0.41 kg·ha-1·yr-1)和林地(6.33±0.25 kg·ha-1·yr-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径流TN负荷量的贡献率顺序为:林地(41%)>水田(22%)>民居地(15%)>旱地(12%)>园地(10%)。然后采用农田净人为氮输入模型对流域内农田(水田和旱地)的不同氮输入组分进行计算,得到各组分所占比例依次为:化肥施入(81.90%)、大气氮沉降(17.60%)、农业固氮(7.80%)、人粪便还田(1.20%)、畜禽粪便还田(0.20%)及种子输入氮(0.10%)。(3)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得到“干湿交替灌溉处理+适地养分管理技术+缓效肥替代”组合模式,是在该区域水田-马铃薯轮作制度下总氮减排的优选水肥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淹灌+农民施肥”处理,在该处理下农田年均TN径流流失量减少了16.54±3.34 kg N·ha-1,其减少比例为52.34±1.38%;水稻2019年减产很少(0.78%),2018年略有增产;马铃薯的产量在研究期内也仅减少了4.54±5.13%。流域内农田全部采取上述优选水肥管理措施情形下,可以为流域内地表径流TN负荷量减排22.28%。(4)以水库TN二类水质标准为目标,在90%、75%和50%保证率的年径流流量条件下,采用狄龙模型计算得到水库TN水环境容量为42.46 t·year-1、49.75 t·year-1、60.59 t·year-1;扣除基流对水库TN负荷量的贡献、环库周边林地输入的TN负荷以及河流源头流域地表径流年均输入的TN负荷量,流域地表径流TN超标排放量分别为12.61 t·year-1、8.90 t·year-1、3.38 t·year-1。因此,以TN排放现状为基础,地表径流TN负荷量需要减排的比例分别为40.74%、30.58%、15.47%。综上所述,保障作物高产的前提下,仅靠农田水肥管理很难实现75%保证率下流域水质达标。(5)在确保水质达标条件下维持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是许多地区现实的发展目标;因此在较大幅度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同时,需要集成多途径、多方法的水质控制措施。本文探索了主要景观格局特征的变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及其时空尺度效应。发现在地形、景观组成以及景观配置这三类景观格局指标体系中,地形指标对水质的影响具有更强的空间尺度效应,景观配置指标对水质的影响具有更显着的季节性差异;在子流域尺度和河流沿岸缓冲区尺度上,影响水质的关键景观特征分别是耕地最大斑块指数(LPIfar)和林地景观形状指数(LSIfor)。采用非参数突变分析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可能导致河流TN浓度突变的关键景观指标的阈值。结果表明,在该研究区内,当LPIfar小于7.0%或者LSIfor大于5.5,河流TN浓度升高而发生水质恶化的风险将显着增加。本文结果以期能为优化流域景观格局规划以实现进一步调控河流水质提供科学依据。

李欣曈[3](2020)在《基于SWAT模型的荣昌区非点源氮磷负荷模拟研究》文中提出点源污染已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治理,而非点源污染,由于来源广泛、随机性强、成分复杂等原因,目前已成为环境治理的头号问题。当前,研究非点源污染的主要途径是运用数学模型模拟非点源负荷。本文以重庆市荣昌区的非点源氮磷污染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当地最为重要的清流河、濑溪河流域资料,结合流域DEM、土地利用、气象、水质监测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计算分析荣昌区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验证SWAT模型在荣昌区的适应性;讨论研究区域的首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以及不同的土地利用对非点源氮磷负荷的影响;总结研究内容对荣昌区的水污染防治提出有效对策。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荣昌区水质波动受季节和降水的影响作用明显。主要表现为受总氮、总磷浓度的影响。点源污染中,总氮排污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排放,其排放量占总体的76.95%;总磷排污量城镇的与工业的近似相等。通过估算点源中TN、TP的贡献率是38.39%、8.87%,非点源中TN、TP贡献率是61.61%、91.13%,荣昌区内污染物主要来自非点源。(2)SWAT模型在该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模拟径流、总氮和总磷磷污染负荷时,验证期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3、0.79、0.80、纳什效率系数Ens是0.81、0.72、0.69、相对误差Re都在20%之内。(3)统计了模型模拟荣昌区的非点源氮磷污染物负荷量结果,2011年~2016年多年平均TN、TP排放量分别为3136.469t/a、746.972t/a。其中2014年~2016年总氮的负荷量分别为3166.28t、3153.06t、3100.71t,总磷的负荷量分别为760.36t、758.39t、747.15t。荣昌区总氮的排放量远远大于总磷的,该区的污染以氮为主。(4)确认了降雨量与径流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为0.75二者在变化趋势上较一致。年降水量、径流量、TN产生量、TP产生量汛期明显多于非汛期,在汛期所占的比重大概为80.04%、78.70%、79.14%、79.87%,整体上非点源TN、TP的负荷量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5)非点源污染是各个子流域中首要的污染类型,农业的化肥使用是造成TN负荷污染的首要污染源、而畜禽养殖排污则是产生TP负荷较多的污染源。占比分别达53.06%、78.31%。为荣昌区提出污染控制及防治建议:源头控制、传输控制、水质改善及国际合作交流改进。

刘若男[4](2020)在《松花江哈尔滨段非点源污染模拟及最佳管理措施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水体污染的严重性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水环境污染主要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早已变成了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关管理措施治理非点源污染,改善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变成了全世界国家关注的问题。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是可以降低流域水体受农业非点源负荷影响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它分为工程管理措施和非工程管理措施,最佳管理措施的实施对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松花江哈尔滨段为研究区,利用SWAT模型对松花江哈尔滨段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设定了不同情景的管理措施,运行SWAT模型对流域的BMPs进行模拟评价,对比了各个情景的削减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将松花江哈尔滨段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输入到模型中。综合松花江哈尔滨段的实际情况,形成了27个子流域,107个水文响应单元,然后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研究区2012年到2016年的月径流量,以及2012年到2016年的TN和TP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发现SWAT模型适用于本研究区。(2)参数调整之后,运行SWAT模型,得到2016年研究区内的非点源负荷TN、TP的时空分布特征。从时间上看,降雨量与非点源负荷成正比,雨季的非点源负荷量明显多于旱季。2016年降水量与TN、TP的负荷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和0.82。另外通过分析径流量与TN、TP非点源负荷的关系可以看出,TN和TP负荷量主要分布在汛期(5-9月份)。非点源TN负荷在5月至9月的负荷量在2016年全年中占比67.40%,其中8月份的非点源TN负荷量最大,为1205.25吨,在全年总负荷量的比例达到了19.86%;非点源TP负荷量在5月至9月的负荷量在2016年全年中占比68.28%,8月份的TP负荷量最大,达到140.21吨,在全年总负荷量的比例达到了21.17%。从空间上看,通过计算分析研究区内各子流域的面积以及降雨量和非点源TN、TP负荷的值,可以看出,2016年TN输出强度在0.89-25.86kg/ha之间,其中TN流失量最大的是23号子流域,流失量为646.60吨;其次是2号子流域,流失量为530.2吨。TP的输出强度在0.04-5.76kg/ha之间,TP流失量最多的区域是23号子流域,流失量为144.02吨,其次是2号子流域,流失量为94.65吨。(3)最佳管理措施研究选取了23号、2号、1号、12号以及16号子流域,设置了6种情景模拟对TN、TP非点源负荷进行模拟研究,包括3种工程设施和3种非工程设施,通过运行SWAT模型对各个情景进行模拟,并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以下结论,工程措施的削减率要比非工程措施的削减率高,其中10米植被缓冲区的削减率最好,通过设置10米植被缓冲区,在23号、2号、1号、12号以及16号子流域中对TN的削减率分别为54.23%、68.95%、72.41%、59.26%和71.58%;对TP的削减率分别为69.85%、75.69%、83.02%、72.59%和83.56%。

苏磊[5](2020)在《微塑料在内陆至河口多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规律》文中提出微塑料由于广泛存在、持久性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属新型污染物研究热点。微塑料在多介质中的分布特点,丰度水平和积累规律对于理解微塑料的环境行为、迁移方向以及评估其生态风险具有价值,也是指导微塑料污染管控的理论依据。相比于大洋环境,内陆至河口系统与微塑料污染来源密切关联,受人类活动影响显着。由此研究选取有相似流域结构的长江中下游及飞利浦湾流域内有区域代表性的湖泊、河流、河口、湿地以及街道。基于显微镜检查和光谱学仪器确证方法,研究道路积灰、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水平,形态特征以及化学组成。通过系统性归纳和多元分析:一、描述微塑料在不同流域中各类环境介质内的分布与污染特征;二、建立外部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对微塑料污染的影响与贡献;三、归纳微塑料在多环境介质(侧重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规律;四、提出微塑料的特征污染模式以及实用的微塑料生物监测方案。首先于体现大气沉降和非点源污染的街道积灰开始。其距人类活动最近且易于受气候改变如降雨、径流等影响,但作为潜在污染来源,常被忽视。选取飞利普湾及其上游流域的典型街道,于降水总量不同的两个季节采集积灰。两季节微塑料在积灰中的平均丰度为20.6至529.3 items/kg。其中纤维(70.8%),小于1 mm的个体(41.9%),聚酯和聚丙烯(合计26.3%)占微塑料主体。不同采样点间随采样季节变化,微塑料的丰度、形态和组成差异不显着。结合飞利浦湾及其上游的实际人类活动与气象资料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城镇化程度与降水显着影响街道积灰中微塑料的积累。即人为来源的微塑料在干燥季节积累,随降水过程冲刷和径流携带迁移。但尚不明确引发显着微塑料迁移的降水量阈值。积灰监测是对微塑料经大气或者城市非点源扩散污染水平初筛的经济高效手段,研究证明积灰本身是微塑料经由非点源进入环境的重要场所。为探索微塑料自污染源进入水体后的污染特征,选取多个长江中下游典型河湖,其中太湖做为局部重点,开展野外调查。漂浮微塑料丰度范围为0.5-25.8 items/L,峰值出现在营养盐指数较高的太湖东北部湖区,且处于目前湖泊报道的最高位。在大流域尺度上,丰度呈向下游积累趋势,局部为近岸高,湖心低的空间特征。漂浮微塑料以纤维(69.4%),小于1 mm的个体(86.0%)为主,化学组成以聚酯和半聚合物类(合计60.3%)为主。为探索漂浮微塑料沉降,于同区域开展了沉积物微塑料污染调查,其丰度范围为5.0-234.6 items/kg,为世界背景下中等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与水体类似,低值位于上游地区的鄱阳湖,峰值于太湖东北部湖区,空间特点与沉积物粒径分布无关。沉积物微塑料化学组成以聚酯类、半聚合物类、聚丙烯为主(合计54.3%)。形态以纤维(75.2%)和小于1 mm尺寸的个体(79.9%)为主,纤维比例以及微塑料的平均尺寸均低于漂浮微塑料。区域背景信息表明污染物输入与湖面流场是促进漂浮微塑料迁移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积累的主因。为定量外部因素对微塑料自内陆向河口迁移的过程积累的贡献水平,于飞利浦湾流域土地利用水平和地形特点各异的多重水环境系统中开展水体-沉积物微塑料污染的平行研究。微塑料丰度结果低于长江中下游研究结果,范围分别为0.06-2.5 items/L和0.9-298.1 items/kg,且关联显着。纤维(80.4%)和小于1 mm的个体(44.5%)为常见微塑料形态,主要聚合物组成为聚酯类、聚乙烯和聚丙烯(合计47.8%)。微塑料平均尺寸(1.3 mm)较长江中下游研究结果(0.8 mm)更高。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破碎化程度和多样性(形态,化学组成)均高于水体,表明沉积物为水体中微塑料的汇。微塑料丰度与采样点海拔高程显着负相关,提示微塑料向下游明确积累。参考土地利用类型,微塑料丰度,形态等多因子进行残差分析表明:商业,工业及交通运输业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显着关联微塑料丰度,聚合物多样性和破碎化程度。因此微塑料在滨海热点区域的积累来源于由水力输运和特定人为源排放的叠加贡献。综上,提出微塑料在滨海城市的特征污染模式:上游污染物的积累与自身作为污染源排放的叠加污染模式。相比于上述非生物介质,生物介质作为微塑料迁移中的临时载体,对于解释微塑料环境行为及风险评估具有意义。于同研究区域开展了双壳类(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鱼类(食蚊鱼Gambusia holbrooki、近岸经济鱼类)体内微塑料污染调查,其中鱼类研究还进行了分器官分析。河蚬体内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0.2-5.3 items/ind.(0.2-12.5 items/g),食蚊鱼鱼体及鱼头部微塑料丰度范围分别为0.18-1.13 items/ind.(0.52-4.4 items/g)以及未检出-0.28 items/ind.(未检出-12.5 items/g),检出率分别为3.3%-38.3%和未检出-13.3%。近岸经济鱼类样品中22%-100%的鱼体肠胃可以检出微塑料,22%-89%的鱼体鳃部中可以检出微塑料,丰度分别为0.3-5.3 items/ind.(0.1-8.8 items/g)和0.3-2.6 items/ind.(0.1-5.2items/g),海鲈鱼的肝脏及肌肉组织中未发现微塑料。生物体样品中的微塑料以纤维(74.5%-96.4%)及小于1 mm的个体(40.1%-87.1%)为主,最常见的聚合物为聚酯类(25.8%-37.1%)。生物体内微塑料残余与区域污染关系密切,其中太湖东北部湖区,长江下游及墨尔本北部湿地生物体样本中微塑料含量高于同区域平均值。生物对微塑料的摄入依赖于微塑料形态特征,摄入途径以及生物生理参数,即尺寸、栖息习惯和性别。通过建立生物体内微塑料与环境中微塑料的定量关系,指出使用鱼类胃肠道监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入概率,或者河蚬软组织监测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对比微塑料污染特征在不同流域与环境介质中的协同与差异,提出微塑料在环境中的横向和纵向迁移的概念,并评估该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制约因素。微塑料的横向迁移以向下游以及人类活动密集区域集中为特点。该过程中,地形、气象因素和持续的污染源排放影响迁移路径,是促进污染积累的主导因素。微塑料的纵向迁移主要表现为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差,尺寸差和成分差。在纵向迁移中,微塑料的形态尺寸和化学组成影响其沉降和迁移程度以及生物可利用性,进而改变微塑料自临时载体向汇运动的过程。定性和定量剥离影响微塑料横向与纵向迁移的因素应是今后科学管理微塑料自陆源入海的重点。

罗怡君[6](2020)在《喀斯特小流域氮磷输出特征 ——以宜昌下牢溪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它不仅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而且肩负着通过南水北调工程缓解北方缺水问题的重要任务。但是,随着三峡工程兴建,流域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在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水文条件、资源和环境特征不断变化,导致各种水环境问题,如洪涝灾害、水污染、泥沙淤积、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及咸水入侵等。因此,客观地评估流域主要水环境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下游流域的水污染已成为长江水环境的主要问题。1996年,对河流总长1017 km的长江干流的82个代表断面,26个支流和3个湖泊出水口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枯水期Ⅱ类水河长占总评价干线的28.4%,Ⅲ类水占54.4%,Ⅳ和Ⅴ类水占17.2%;在汛期,二类河段占总评价河段的39.6%,三类河段占47.2%,四类和五类河段占13.1%。与1991年流域水质相比,旱季Ⅲ类水体从20.7%增加到54.4%,Ⅳ类和Ⅴ类水体从11.0%增加到17.2%,并有明显的恶化趋势。长江干流水质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三峡水库蓄水以及水动力改变后,长江支流氮磷的过量输入,导致长江干流出现更加严重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等水环境污染问题。下牢溪是长江北岸的一级支流,且与三峡库区都属于喀斯特地貌,同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岩石类型导致其水文过程与其他类型流域差异显着,研究其氮磷输出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估算氮磷流失负荷有利于探讨其氮磷输出来源,为喀斯特小流域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三峡库区和长江干流的氮磷流失负荷估算提供科学参考。当前针对长江干流和库区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以及非点源氮磷污染的研究较多,鲜有针对长江支流小流域非点源氮磷输出的系统研究。长江流域支流众多,往往人类活动影响巨大,支流小流域的非点源氮磷污染则是长江流域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本文以长江一级支流下牢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观测和数学分析的方法,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对下牢溪流域开展了非点源营养盐输出监测和负荷估算等分析工作,监测下牢溪流域全年氮磷输出季节变化过程以及降雨径流事件氮磷输出变化过程,对比分析了其变化的内在成因,分析下牢溪流域非点源氮磷输出特征以及估算下牢溪流域非点源氮磷流失负荷量,为探明下牢溪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对长江干流造成的影响,同时为下牢溪流域氮磷污染的控制和削减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全年氮磷输出时空特征下牢溪流域全年水体氨氮(NH4+-N)浓度范围在0.003~0.712mg/L,平均值为0.122mg/L。硝氮(NO3--N)浓度在0.154~2.281mg/L,平均值为1.214mg/L。溶解性总氮(DTN)浓度范围在0.264~2.518mg/L,平均值为1.342mg/L。总氮(TN)浓度范围在0.322~3.339mg/L,平均值为1.460mg/L。正磷酸盐(PO43—-P)浓度范围在0.0001~0.044mg/L,平均值为0.006mg/L。溶解性总磷(DTP)浓度在0.0003~0.056mg/L,平均值为0.010mg/L。总磷(TP)浓度范围在0.0005~0.464mg/L,平均值为0.022mg/L。下牢溪水体中氮素主要以溶解态的形态存在,且以硝态氮为主,磷素主要以颗粒态的形态存在。氮磷含量较高的断面主要分布在下牢溪流域各个支流上游,而从全年变化来看,丰水期的氮磷浓度明显大于枯水期,且丰水期波动幅度较大。下牢溪流域氮磷输出受降雨径流影响明显,非点源营养盐流失负荷占多数,点源营养盐流失负荷较少。下牢溪氮磷浓度均受土地利用方式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下牢溪流域各支流上游耕地和居民住地较多时浓度均较高,其中下游裸地林地较多,氮磷浓度明显呈现降低的趋势。喀斯特流域由于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异、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会引起氮磷流失形态的不同以及浓度大小的不同,耕地与林地占地面积较多时,喀斯特流域丰水期氮磷浓度会更高,而生活污染更严重时,则枯水期氮磷浓度较高,因此丰水期农田肥料的合理施用可以有效的控制喀斯特流域氮磷污染。2)降雨径流过程氮磷输出特征20190628降雨径流事件中水体NH4+-N浓度范围在0.027~0.438mg/L,平均值为0.101mg/L。NO3--N浓度在0.968~1.870mg/L,平均值为1.485mg/L。DTN浓度范围在1.294~1.992mg/L,平均值为1.604mg/L。TN浓度范围在1.306~4.069mg/L,平均值为1.841mg/L。PO43—-P浓度范围在0.001~0.014mg/L,平均值为0.005mg/L。DTP浓度在0.003~0.018mg/L,平均值为0.009mg/L。TP浓度范围在0.009~0.202mg/L,平均值为0.041mg/L。20190827降雨径流事件中水体NH4+-N浓度范围在0.002~0.048mg/L,平均值为0.018mg/L。NO3--N浓度在1.527~1.814mg/L,平均值为1.666mg/L。DTN浓度范围在1.563~1.994mg/L,平均值为1.749mg/L。TN浓度范围在1.674~2.528mg/L,平均值为1.866mg/L。PO43—-P浓度范围在0.002~0.006mg/L,平均值为0.003mg/L。DTP浓度在0.003~0.011mg/L,平均值为0.005mg/L。TP浓度范围在0.008~0.031mg/L,平均值为0.014mg/L。20190628降雨径流事件中氨态氮、颗粒态氮以及磷素浓度较20190827降雨径流事件高,硝态氮以及溶解态氮浓度则低于20190628降雨径流事件。基于两次降雨径流事件监测发现,由于氨态氮和水溶性磷很容易被带阴离子的土壤胶体吸附,而硝态氮则不能被吸附,因而具有更大的迁移率,因此降雨径流过程中下牢溪流域内氮素流失主要是以硝态氮为主,磷素则主要是随着泥沙流失,所以主要以颗粒态的形态存在。同时,降雨强度大时磷素更易流失,降雨历时越长氮素越易流失。因此降雨强度、降雨量、降雨持续时间以及前期无雨日数均对产流时间、氮磷输出浓度、形态和负荷有一定影响。通过与非喀斯特流域的监测研究对比可以得知,由于非喀斯特地貌较喀斯特地貌土壤层更厚,储水能力更强,而喀斯特流域基流主要源自表层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在降雨过程显着时,雨水形成直接径流,喀斯特小流域出流快,对降雨的响应及时,氮磷浓度显着增高。这说明地貌条件、岩石构造等地理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氮磷的流失形态。3)非点源营养盐流失负荷估算下牢溪流域全年非点源流失负荷中,NH4+-N流失负荷为1.54t,NO3--N流失负荷为16.56t,DTN流失负荷18.26t,TN流失负荷19.85t,PO43—-P流失负荷为0.088t,DTP流失负荷为0.136t,TP流失负荷为0.277t。20190628和20190827降雨径流事件产生NH4+-N流失负荷分别为1.08 kg、0.01 kg,NO3--N流失负荷17.52 kg、10.39 kg,DTN流失负荷19.12 kg、10.87 kg,TN流失负荷22.07 kg、11.61 kg,PO43—-P流失负荷0.1 kg、0.02 kg,DTP流失负荷0.14 kg、0.03 kg,TP流失负荷0.94 kg、0.08 kg。年内流失负荷主要集中在3月至9月的汛期。降雨过程中颗粒态磷流失程度明显大于非降雨期。20190628降雨径流事件的氨态氮和磷流失比20190827事件更为显着。下牢溪流域营养盐的流失主要是源于降雨过程,降雨产生的直接径流以地表径流为主时,磷流失和氨态氮流失更为严重。在喀斯特地区耕地的地表径流系数高于林地,并且喀斯特地貌土层薄,土壤抗侵蚀能力差,在降雨条件下耕地区域因水土流失增加了河水中的含氮量。土地利用方式对营养盐输出形态的影响显着,有着完好的森林植被的林地,沿岸植被的枯枝落叶的分解随着降雨径流进入水体,溶解态氮流失负荷较高,而土壤中颗粒态氮磷肥量含量高且易水土流失的耕地,颗粒态氮、磷流失负荷较高。

金亚楠[7](2020)在《河流氮磷污染过程的小波分析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定量表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非点源污染已成为许多地区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与点源污染不同,非点源污染受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和发展过程具有变异性、随机性、滞后性等特点,对非点源污染的定量研究和有效治理仍面临较大挑战。定量识别流域非点源污染氮磷输出量和入河量是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的关键基础。本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市长乐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16年间的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建立了长乐江氮磷污染的LOADEST模型,模拟了河流氮磷污染的连续变化趋势;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河流氮磷负荷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了驱动流域非点源污染发生的降雨因子和影响流域非点源污染发展过程的地形因子、地表径流因子、地下蓄渗因子和植物截留因子;最后,采用基于河流一维水质方程-输出系数耦合方程和影响污染物入河过程的环境影响因子,估算了长乐江流域氮磷污染物的入河量和输出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003~2016年间,长乐江平均流量为16.39m3·s-1,河流水质受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明显污染。河流出口监测断面总氮(TN)多年监测浓度变化范围为0.20~13.29mg·L-1,多年平均浓度为3.75±0.91mg·L-1,远超该地区参照基准值(1.70 mg·L-1);总磷(TP)多年监测浓度变化范围为0.01~0.69 mg·L-1,多年平均浓度为0.14±0.09mg·L-1,处于地表水III类水水平;LOADEST模型估算结果表明长乐江TN的年均负荷量为2208±862t·yr-1,TP年均负荷为71±32 t·yr-1。河流的TN和TP负荷量都与径流量高度相关,但与TN和TP浓度的相关性较弱。(2)2003~2016年期间,长乐江TN和TP负荷量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TN和TP负荷量都以18个月的时间尺度为主发生着多时频的周期性变化,但TP负荷量的变化强度要比TN负荷量的变化强度弱,且两者的小波系数频谱等值线图与河流流量的相似性较大,都存在相同的时间尺度和震荡发生日期;进一步对TN和TP负荷量的小波方差展开分析,揭示了TN和TP负荷量周期性的变化是由河流流量的周期变化引起的,而与TN和TP的浓度变化相关性较小。(3)驱动流域氮磷非点源污染发生的降雨因子,以及影响流域非点源污染发展过程的地形因子、地表径流因子、地下蓄渗因子和植物截留因子均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TN的降雨驱动因子变化范围为1.15~1.24,均值为1.20,TP的降雨驱动因子变化范围为1.22~1.33,均值为1.28;地形因子变化范围为0~2.22,均值为0.77;SCS-CN模型方法计算得到的TN地表径流值在1207~1597mm之间,均值为1463mm,以土壤流失通用方程计算得到的TP年侵蚀量在0~1433t·hm-2·a-1,均值为140t·hm-2·a-1;地下渗蓄因子的变化范围为1.00~1.04,均值为1.01;TN、TP植物截留因子均值分别为3.66和3.37;尽管不同环境影响因子之间存在强烈的共线性,但是考虑到这些环境影响因子与污染物运移关系的直接性,认为地表径流和植物截留是长乐江流域非点源污染发展过程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4)2003~2016年期间,长乐江流域水田、旱地、人居地、林地和荒地的TN输出系数分别为26.34±0.41kg·ha-1·yr-1、64.79±0.40 kg·ha-1·yr-1、42.97±0.38 kg·ha-1·yr-1、9.00±0.78 kg·ha-1·yr-1和6.38±3.47kg·ha-1·yr-1,TP输出系数分别为2.29±0.44kg·ha-1·yr-1、2.28±0.44kg·ha-1·yr-1、4.57±0.29 kg·ha-1·yr-1、1.38±0.88 kg·ha-1·yr-1和0.57±0.89kg·ha-1·yr-1;流域TN、TP入河量分别为1745t·yr-1和128t·yr-1。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TN、TP入河量进行来源解析,其中对TN入河量贡献率从大到小排序为:旱地(51%)、水田(20%)、林地(16%)、人居地(11%)和荒地(1%),对TP入河量贡献率从大到小排序为:林地(34%)、旱地(25%)、水田(24%)、人居地(16%)和荒地(1%)。

朱丹彤[8](2019)在《基于内源释放实验及HSPF-WASP耦合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水环境问题愈发显现,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水体污染源主要分为外源和内源,外源包括点源和非点源;近年来,随着污染排放的控制,内源污染和流域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体质量的主要威胁。本研究以流域河流水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物理模型实验、流域水文水质数值模型(HSPF)和水体水质数值模型(WASP)对内源、非点源污染以及水质进行模拟与分析,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析流域不同环境变化对河流水质以及各污染源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上覆水流速、扰动和水温对沉积物内源释放的影响机理实验研究、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构建与模拟、流域河流水质模型的构建与模拟、环境变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以及河流污染来源的定量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溶解氧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沉积物耗氧速率(SOD)决定了水质的变化,不同区域的SOD千差万别,沉积物类型、有机质、上覆水溶解氧含量以及流速都会对SOD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水体流速增大会促进氨氮的释放也增大了水体溶解氧的消耗,硝酸盐氮的浓度受到抑制,间歇性的扰动会增大上覆水硝酸盐氮的含量。水体扰动会抑制磷酸盐的释放,但是水动力升高至一定程度会提高磷的释放。温度对于内源释放有显着影响,20~25℃时水体中硫酸盐含量处于最高状态。水体中水质指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沉积物-水环境是一个联动的动态整体,沉积物或水体的变化都会对整个环境产生变化。(2)在收集地形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基础上,以拉帕汉诺克河流域2009~2013年的实测数据为基础构建了 HSPF非点源污染模型,流量、泥沙、水温和水质的输出结果都满足精度要求。水质结果可以作为河流水质模拟的非点源污染来源,子流域90~108中,子流域97和106的非点源氮排放相对较高,而子流域91、96和107磷排放则相对较高。(3)利用BASINS平台得到河流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构建HSPF和WASP耦合模型,采用试算法对富营养模块(EUTRO)的参数进行调整,以拉帕汉诺克河上5个数据监测站的水质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最终相关系数均在0.66以上,满足精度要求;K71(20℃时溶解性有机氮矿化速率)对氨氮以及K1(20℃时浮游植物饱和生长速率)对叶绿素a的灵敏度较高。(4)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气温、水温和河流流量发生变化,基于此,设置不同的情景工况,采用耦合模型并模拟,结果表明,当温度分别提高和降低1、2、5℃时,基础温度较高时温度变化对河流污染指标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氨氮对温度相对敏感,硝酸盐氮受温度影响较小。当流量分别比原始流量高20%、50%、100%以及降低20%、50%时,流量变化主要引起了溶解氧含量的变化,进一步对氨氮、硝酸盐氮、总氮和总磷都产生了显着的影响。总磷受流量影响最为明显,但是几乎没有季节性差异。(5)拉帕汉诺克河中不同的污染物质来源有所差异,氨氮主要来自于非点源的汇入与沉积物的内源释放;硝酸盐氮则主要来自于非点源汇入,大量硝酸盐氮发生形态变化或沉积于河流底部;总氮大部分来自于非点源汇入,这与河流两岸有部分农田有关;超过70%的总磷来自于点源的排放,畜牧面积少也导致了非点源磷排放较低,河流中的磷几乎全部来自于外源,仅1%的磷由沉积物释放。

杨恩秀[9](2019)在《抚仙湖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由非点源污染造成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水体,是直接导致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非点源污染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环境和民生问题。抚仙湖储存了大量的优质水资源,对云南省乃至全国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湖泊周边区域的发展,抚仙湖的非点源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水体存在被污染的风险。因此,研究抚仙湖流域的非点源污染风险,对其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考虑了降雨和地形影响因素的改进输出系数模型估算了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的负荷值,并对其负荷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基于土壤侵蚀与泥沙流失之间的关系,对泥沙流失量进行估算;最后在对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和泥沙流失量估算的基础上,结合影响非点源污染风险的自然因素,选取了多个因子构建了非点源污染风险综合评价指标对抚仙湖流域的非点源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按子流域区划对非点源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级。本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抚仙湖2016年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分别为1058.536U 100.845t。非点源氮污染中不同来源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地利用>农村生活>畜禽养殖>大气沉降:非点源磷污染中不同来源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畜禽养殖>土地利用>农村生活>大气沉降。磷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原因是流域内生猪产量较多,其排泄物中磷素的含量较高。各乡镇中龙街镇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最高,其次是右所镇与路居镇。抚仙湖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的平均负荷强度分别为1.940t·km-2、0.186t·km-2,负荷强度属于较低水平。在流域北部、西部与东部等地区是非点源氮磷负荷强度较大的区域。农业用地、农村生产生活等是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为减少流域水体污染,控制农业、畜牧业的污染排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的污水处理率等措施具有重要作用。(2)抚仙湖流域2016年的土壤侵蚀总量为80.315万吨/年,泥沙流失量为22.167万吨/年,流域的平均侵蚀模数为1158t.km-2·,属于轻度侵蚀强度。流域泥沙流失强度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湖泊北岸及湖泊沿岸,该区域地势比较平坦,且多为居民点和建设用地。泥沙流失强度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和东南部,该区域的坡度比较高,且以草地和裸地土地类型为主。地形是影响流域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泥沙流失强度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泥沙流失强度排序为:裸地>草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因此,应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加强流域高山地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有效提高土地的水土保持能力。(3)抚仙湖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值最高是0.916,平均值是0.407,属于中等风险水平。整个流域在空间上表现出湖泊北部的平原地区、东岸的海口镇附近以及部分南部片区的风险程度较高,空间分布特征与氮、磷流失强度的总体特征相似。非点源污染风险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氮、磷的流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河流距离大小的控制。湖泊北岸的平原区是氮磷污染物的关键源区,主要是由农业导致的污染物流失。泥沙流失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形特征基本一致,对于防止泥沙流失的措施的实施应重点关注于坡度较陡的荒山区域。通过对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和高风险区的识别,应有针对性的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进行防治,做好不同区域的污染控制规划,加强对非点源污染源区及迁移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魏艳芳[10](2019)在《青铜峡灌区排水沟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分布特征及贡献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铜峡灌区是我国的大型灌区之一,构建典型排水沟污染物迁移模型,进行排水沟非点染及贡献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非点源污染在农业上的表现特点,开展该污染的监测与试验工作,并在宁夏青铜峡灌区开展调查,收集了解该灌区农作物种植、肥料施用等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参数进行整理、分析以及计算,得出了灌区内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负荷等结果。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迁移变化特征问题,运用MIKE11模型分析其相关的污染物运动迁移变化规律;针对灌区排水沟渠系统中主要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等典型污染物指标的变化特点,运用MIKE11AD水质模型对排水沟进行模拟分析、计算;所运用的MIKE11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排水沟流量绝对误差Re为5.6%,相关系数R2为0.98,Nash-Suttcliffe系数Ens值为0.988;各监测断面总COD模拟误差为9.45%-18.65%,各监测断面总氨氮模拟误差为7.02%-18.90%,各监测断面总磷模拟误差为8.12%-16.12%。根据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各入沟污染物通量值及主要入沟污染物对排水沟的贡献率,分析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排水沟影响。研究区排水沟COD污染负荷量贡献率顺序为:农业污染>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氨氮污染负荷量贡献率顺序为:农业污染>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总磷污染负荷量贡献率顺序为:畜禽养殖>农业污染>农村生活。因此本文认为,在该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污染源重点为该区域的农业污染及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源防治、环境治理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文献分析工具
        1.2.2 国外研究分析
        1.2.3 国内研究分析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土壤植被
        2.1.5 水文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数量
        2.2.2 社会经济
        2.2.3 农业产业发展
    2.3 污染源状况与河库水质现状
        2.3.1 点源污染
        2.3.2 非点源污染
        2.3.3 “河流-水库”水质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数据
        3.1.2 研究方法
    3.2 降水变化特征
        3.2.1 趋势性分析
        3.2.2 周期性分析
        3.2.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2.4 空间分布特性
    3.3 气温变化特征
        3.3.1 趋势性分析
        3.3.2 周期性分析
        3.3.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3.4 空间分布特性
    3.4 径流变化特征
        3.4.1 趋势性分析
        3.4.2 周期性分析
        3.4.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5 泥沙变化特征
        3.5.1 趋势性分析
        3.5.2 周期性分析
        3.5.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空间尺度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
    4.1 不同空间尺度野外监测点布设和数据采集
    4.2 杨柳小流域及径流小区概况
    4.3 径流小区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3.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3.2 泥沙输移过程
        4.3.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4 杨柳小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4.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4.2 泥沙输移过程
        4.4.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5 汉江干流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5.1 降雨径流过程
        4.5.2 径流泥沙过程
        4.5.3 水质水量过程
    4.6 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的对比说明
    4.7 本章小结
5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及验证
    5.1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5.1.1 降雨径流过程
        5.1.2 土壤侵蚀过程
        5.1.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5.2 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校准与验证
        5.2.1 数据库建立
        5.2.2 模型效率评价指标
        5.2.3 径流的校准与验证
        5.2.4 泥沙的校准与验证
        5.2.5 营养物的校准与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6.1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6.2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6.3 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
        6.3.1 颗粒态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
        6.3.2 溶解态氮磷负荷的时空分布
        6.3.3 模型间结果对比
    6.4 土地利用/地形与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1 土地利用/地形与颗粒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2 土地利用/地形与溶解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负荷的关系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7.1 气候变化预测
        7.1.1 NCC/GU-WG模拟结果的验证
        7.1.2 未来气候情景模拟
    7.2 气候变化环境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水源区非点源氮污染的定量溯源、分类减排与景观格局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源定量研究
        1.2.2 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1.2.3 非点源污染与景观格局关系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其水污染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横溪水库及其源头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2.1.2 流域内社会经济概况
        2.1.3 流域内污染调查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水质监测及分析
        2.2.2 基础资料的收集
        2.2.3 非点源污染溯源相关模型的应用
        2.2.4 相关软件的应用
    2.3 河流水质特征分析
        2.3.1 水质参数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2.3.2 水质参数浓度的统计分析
    2.4 水库总氮水环境容量分析
        2.4.1 狄龙模型
        2.4.2 不同水文条件下TN的水环境容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流域总氮负荷量的核定与基流负荷分割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LOADEST模型
        3.2.2 数字滤波基流分割算法
        3.2.3 数字滤波基流负荷分割算法
        3.2.4 模型结果及适用性评价指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N逐日负荷量的LOADEST模型模拟
        3.3.2 不同时间尺度下TN负荷量变化
        3.3.3 流域基流和地表径流的变化特征
        3.3.4 基流总氮负荷分割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域地表水总氮负荷的分类定量溯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一维水质方程-输出系数耦合模型
        4.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输出系数的贝叶斯估算
        4.2.3 农田净人为氮输入模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待求参数先验信息
        4.3.2 一维水质方程-输出系数耦合模型的校准结果
        4.3.3 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总氮入河量
        4.3.4 地表径流非点源总氮污染的分类源解析结果
        4.3.5 农田氮输入组成比例及相应的减排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田水肥管理措施对流域总氮减排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地表径流氮流失量计算
        5.2.4 植株取样与测量
        5.2.5 作物表观氮素利用效率的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稻-马铃薯生长季地表径流及TN浓度的变化
        5.3.2 水稻-马铃薯生长季地表径流TN流失量的变化
        5.3.3 作物产量及ANR
        5.3.4 农田优选水肥管理措施对河流TN负荷减排的贡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景观格局对非点源污染物质影响的时空尺度效应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子流域以及缓冲区的划分
        6.2.2 景观特征指标的提取
        6.2.3 统计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不同尺度上景观特征的差异
        6.3.2 景观特征对水质的影响
        6.3.3 关键景观因子的突变点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3)基于SWAT模型的荣昌区非点源氮磷负荷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SWAT研究应用进展
    1.3 研究方案
        1.3.1 模型原理
        1.3.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荣昌区基本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植被
        2.1.4 河流水系
        2.1.5 气象气候
        2.1.6 自然灾害
        2.1.7 水资源分区
    2.2 荣昌区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荣昌区水资源及水环境状况
    3.1 荣昌区水资源状况
    3.2 荣昌区水环境情况
        3.2.1 污水排放
        3.2.2 荣昌区水质评价
    3.3 污染物状况
        3.3.1 点源氮磷污染物情况
        3.3.2 非点源氮磷污染物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荣昌区SWAT模型的构建
    4.1 流域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研究流域的DEM
        4.1.3 土地利用数据
        4.1.4 土壤数据
        4.1.5 气象数据
    4.2 子流域划分和水文响应单元的生成
        4.2.1 子流域划分
        4.2.2 HRUs分析
    4.3 参数敏感性分析
        4.3.1 敏感性参数的介绍
        4.3.2 敏感性分析结果
    4.4 模型率定与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荣昌区非点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5.1 荣昌区非点源污染氮、磷时间分布特征
        5.1.1 降雨与径流关系
        5.1.2 非点源总氮负荷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5.1.3 非点源总磷负荷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5.2 荣昌区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荣昌区重要污染源及水污染防治措施
    6.1 研究区域污染物来源
    6.2 不同土地利用对非点源氮磷负荷的影响
    6.3 防治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4)松花江哈尔滨段非点源污染模拟及最佳管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非点源污染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1.2.3 最佳管理措施(BMPs)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SWAT模型简述
        1.3.1 SWAT模型的研究进展
        1.3.2 SWAT模型的原理
        1.3.3 SWAT模型的特点
    1.4 研究目标、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松花江-哈尔滨段自然环境概况
    2.2 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评价
    2.3 研究区污染现状评价
        2.3.1 点源污染排放量
        2.3.2 生活非点源污染
        2.3.3 畜禽养殖污染来源
        2.3.4 农业肥料污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SWAT模型的构建
    3.1 研究区SWAT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3.1.1 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3.1.2 属性数据库的构建
    3.2 空间离散化
        3.2.1 子流域的划分
        3.2.2 水文响应单元的生成
    3.3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3.3.1 参数敏感性分析和模型率定方法
        3.3.2 模型模拟评价
        3.3.3 径流量校准和验证
        3.3.4 营养物质校准和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松花江哈尔滨段非点源污染空间特征分析
    4.1 流域非点源污染时间分布特征
    4.2 流域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第五章 流域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BMPs)研究
    5.1 情景方案的模拟设置
    5.2 工程措施
        5.2.1 植草水道
        5.2.2 植被缓冲区
    5.3 非工程措施
        5.3.1 化肥削减措施
        5.3.2 免耕措施
    5.4 各情景模式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构建了松花江哈尔滨段非点源SWAT模型
        6.1.2 分析非点源特征
        6.1.3 评估了各情景措施的削减效率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微塑料在内陆至河口多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微塑料污染研究背景
        1.1.1 海洋垃圾—微塑料的研究前身
        1.1.2 微塑料的基本定义
        1.1.3 微塑料的潜在风险
    1.2 环境微塑料研究方法学
        1.2.1 微塑料样品的分离与确证
        1.2.2 方法学的发展与自动化
    1.3 多环境介质中的微塑料污染
        1.3.1 水生生态系统
        1.3.2 土壤及大气系统
        1.3.3 微塑料在不同介质间的关联与差异
        1.3.4 生物介质在微塑料监测中的意义
        1.3.5 微塑料的沉积与汇
    1.4 人类活动与微塑料的污染迁移
        1.4.1 微塑料的主要来源
        1.4.2 微塑料的点源与非点源污染
        1.4.3 微塑料污染管控简介
        1.4.4 沉积微塑料与人类世标记物
    1.5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微塑料经非点源污染进入环境——以道路积灰为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2.2.2 样品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2.2.3 质量控制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空间分布与季节差异
        2.3.2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2.3.3 气象与人类活动
    2.4 讨论
        2.4.1 微塑料的暂存媒介
        2.4.2 城镇化与气象活动的贡献
        2.4.3 积灰微塑料与非点源污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塑料在长江中下游淡水水体中的污染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3.2.2 水化学参数
        3.2.3 样品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3.2.4 质量控制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太湖湖区
        3.3.2 长江中下游水系
        3.3.3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3.4 讨论
        3.4.1 长江中下游漂浮微塑料的污染水平
        3.4.2 微塑料的聚集与迁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塑料在长江中下游淡水沉积物中的污染特征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4.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4.2.2 沉积物粒径分析
        4.2.3 微塑料的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4.2.4 质量控制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太湖湖区
        4.3.2 长江中下游水系
        4.3.3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4.4 讨论
        4.4.1 长江中下游淡水沉积物微塑料污染水平
        4.4.2 微塑料的积累与沉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塑料自内陆向河口的污染叠加效应——以飞利浦湾流域为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5.2.2 流域及土地利用背景
        5.2.3 样品分离、观察和仪器确证
        5.2.4 质量控制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空间分布
        5.3.2 形态特征与化学组成
        5.3.3 土地利用与微塑料污染的关联
    5.4 讨论
        5.4.1 飞利普湾流域微塑料污染水平
        5.4.2 自然因素对微塑料积累的贡献
        5.4.3 人类活动对微塑料积累的贡献
        5.4.4 海滨城市对微塑料污染的叠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生生物体内微塑料的污染特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域及目标生物
        6.2.2 生物体解剖及微塑料分离
        6.2.3 微塑料的观察和仪器确证
        6.2.4 质量控制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河蚬
        6.3.2 食蚊鱼
        6.3.3 近岸经济鱼类
    6.4 讨论
        6.4.1 质量控制与生物体检测
        6.4.2 源排放与生物体污染负荷
        6.4.3 影响微塑料进入生物体的因素
        6.4.4 微塑料的生物监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迁移
    7.1 引言
    7.2 微塑料污染的横向迁移
        7.2.1 空间分布及积累趋势
        7.2.2 热点区域与源解析
    7.3 微塑料污染的纵向迁移
        7.3.1 临时载体及汇
        7.3.2 促进与贡献因素
    7.4 方法学干扰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
    8.3 展望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喀斯特小流域氮磷输出特征 ——以宜昌下牢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 绪论
    1.1 研究内容
    1.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及数据预处理
3 全年氮磷输出时空分布特征
    3.1 引言
    3.2 全年氮输出时空分布特征
    3.3 全年磷输出时空分布特征
    3.4 氮磷浓度与降雨量相关性分析
    3.5 与非喀斯特小流域的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典型降雨径流事件氮磷输出特征
    4.1 引言
    4.2 降雨与径流特征
    4.3 大雨事件氮磷输出特征
    4.4 暴雨事件氮磷输出特征
    4.5 与非喀斯特小流域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非点源营养盐流失负荷估算
    5.1 引言
    5.2 年尺度非点源氮磷流失负荷估算
    5.3 降雨径流过程氮磷流失总负荷估算
    5.4 与非喀斯特小流域的对比
    5.5 污染防治措施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成果及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主要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7)河流氮磷污染过程的小波分析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定量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进展
        1.3.1 非点源污染的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1.3.2 非点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研究进展
        1.3.3 非点源污染的定量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其河流水污染特征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土壤及土地利用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河流水质监测与氮磷负荷量模型
        2.2.1 水质监测
        2.2.2 流域基础数据资料收集
        2.2.3 水质和基础数据处理
        2.2.4 河流氮磷污染负荷量估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河流水文水质特征
        2.3.2 河流氮磷负荷量估算结果
        2.3.3 河流氮磷负荷量对流量及其浓度的依变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流氮磷非点源污染变化的小波分析
    3.1 引言
    3.2 小波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氮磷负荷量变化的小波分析
        3.3.2 氮磷浓度变化的小波分析
        3.3.3 河流流量变化的小波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因子对流域氮磷迁移过程影响的定量表征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降雨驱动因子
        4.2.2 地形因子
        4.2.3 地表径流因子
        4.2.4 地下蓄渗因子
        4.2.5 植物截留因子
    4.3 分析结果
        4.3.1 降雨驱动因子分析结果
        4.3.2 地形因子分析结果
        4.3.3 地表径流因子分析结果
        4.3.4 地下蓄渗因子分析结果
        4.3.5 植物截留因子分析结果
    4.4 关键环境影响因子共线性问题
        4.4.1 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4.4.2 关键环境影响因子选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氮磷输出量和入河量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氮磷入河量的计算
        5.2.2 氮磷输出量的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输出系数及污染物动力学损失常数计算
        5.3.2 长乐江流域TN、TP入河量计算结果
        5.3.3 长乐江流域TN、TP输出量计算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和特色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个人成果

(8)基于内源释放实验及HSPF-WASP耦合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对河流水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所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沉积物内源释放机理实验研究
    2.1 内源释放机理
    2.2 沉积物采集
    2.3 水样的采集
    2.4 样品的检测与分析方法
    2.5 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
    2.6 不同实验条件下沉积物内源释放通量计算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构建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流域水文水质模型构建
    3.3 模型校准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流域河流水质模型的构建
    4.1 WASP模型原理概况
    4.2 模型基础数据准备
    4.3 模型参数需求与输入
    4.4 模型参数率定
    4.5 模型结果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河流水质影响的情景预测
    5.1 气温和水温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5.2 上游来流量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流污染源强定量分析
    6.1 非点源污染与河流水质定量分析
    6.2 污染源强计算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抚仙湖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各大流域水环境问题严峻
        1.1.2 云南省内湖泊污染问题严重
        1.1.3 抚仙湖面临水体污染的风险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1.2.3 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进展小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壤与植被
        2.1.5 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情况
        2.2.2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研究数据与技术方法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1 DEM数据
        3.1.2 土地利用数据
        3.1.3 土壤数据
        3.1.4 流域的河网与子流域
        3.1.5 社会经济数据
    3.2 技术方法
        3.2.1 改进后的输出系数模型
        3.2.2 土壤侵蚀模型与泥沙流失计算方法
        3.2.3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第四章 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估算结果与分析
    4.1 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值分析
        4.1.1 非点源氮磷负荷总量分析
        4.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氮磷负荷值
        4.1.3 不同畜禽养殖类型的氮磷负荷值
        4.1.4 不同区域的氮磷负荷值
    4.2 非点源氮磷负荷强度的空间分布
        4.2.1 氮负荷强度的空间分布
        4.2.2 磷负荷强度的空间分布
        4.2.3 不同土地利用的氮磷负荷强度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点源泥沙流失估算结果与分析
    5.1 土壤侵蚀模拟结果与分析
    5.2 泥沙流失量及流失强度空间分布
    5.3 流域泥沙流失强度的特征分析
        5.3.1 流域泥沙流失强度分布的坡度特征
        5.3.2 流域泥沙流失强度分布的土地利用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与分级
    6.1 非点源污染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6.2 子流域关键污染源的强度分级
        6.2.1 子流域氮流失强度分级
        6.2.2 子流域磷流失强度分级
        6.2.3 子流域泥沙流失强度分级
    6.3 非点源污染风险分级
    6.4 建议
        6.4.1 加强流域资源环境的分级分区管控
        6.4.2 加强对非点源污染的治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估算
    7.2 非点源泥沙流失估算
    7.3 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青铜峡灌区排水沟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分布特征及贡献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必要性及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水文地质
    2.3 气象特征
    2.4 社会经济概况
    2.5 河流水系及水文特点
    2.6 水功能区
第三章 农业非点源污染监测试验
    3.1 试验区选取
    3.2 监测试验方案
    3.3 样品采集
    3.4 试样分析方法
第四章 研究区域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资料来源
    4.2 现状水质评价
    4.3 研究区排水沟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4.4 污染物入河量分析
第五章 MIKE11水质模型建立
    5.1 区域水水动力及环境数学模型建立
    5.2 模型参数率定及验证分析
第六章 青铜峡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贡献率研究
    6.1 青铜峡灌区COD、氨氮、总磷污染负荷
    6.2 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排水沟的贡献率研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水环境中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D]. 郝改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水源区非点源氮污染的定量溯源、分类减排与景观格局调控研究[D]. 邬建红. 浙江大学, 2021
  • [3]基于SWAT模型的荣昌区非点源氮磷负荷模拟研究[D]. 李欣曈.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松花江哈尔滨段非点源污染模拟及最佳管理措施研究[D]. 刘若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微塑料在内陆至河口多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规律[D]. 苏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喀斯特小流域氮磷输出特征 ——以宜昌下牢溪为例[D]. 罗怡君. 三峡大学, 2020(06)
  • [7]河流氮磷污染过程的小波分析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定量表征[D]. 金亚楠. 浙江大学, 2020(02)
  • [8]基于内源释放实验及HSPF-WASP耦合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对河流水质的影响[D]. 朱丹彤.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抚仙湖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研究[D]. 杨恩秀. 云南大学, 2019(03)
  • [10]青铜峡灌区排水沟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分布特征及贡献率研究[D]. 魏艳芳. 宁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水环境面源污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