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肾性贫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补肾作用

大鼠肾性贫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补肾作用

一、大鼠肾性贫血动物模型的研制及补肾中药对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吕建芳[1](2021)在《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SD雄性大鼠肾精亏虚模型,以骨髓造血干细胞为切入点,观察其凋亡情况,研究肾精亏虚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观察龟鹿二仙胶对肾精亏虚骨髓抑制性贫血大鼠的治疗效果,通过其对大鼠的血象、骨髓象以及骨髓造血干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从肾论治”治疗肾精亏虚引起的骨髓抑制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1、理论研究:系统回顾古今文献,阐述肾精、髓、血的中医理论研究及现代医学研究,立足肾精、髓以及血之间的关系,为肾精亏虚导致贫血提供中医理论依据。剖析龟鹿二仙胶的组方以及总结补肾填精法的现代医学临床应用。2、动物实验:SD雄性大鼠30只,SPF级,8周龄,体重27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组,每组10只。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光电刺激复合应激恐吓以及长期小剂量苯皮下注射和短期大剂量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建立肾精亏虚大鼠模型。整个造模过程用时49天。前4周模型组和补肾组大鼠按体质量皮下隔天注射苯(lm L/kg),第25d开始用环磷酰胺(25mg/kg)腹腔注射,连续注射3d,同时每天用仿地震平台模拟地震振动(2次/日,共15-20分钟)以及光电刺激箱足底电击刺激(每日不定时1-3次)。空白组正常喂养。在第4周最后一天随机抽取模型组和补肾组各1只大鼠查外周血象及血清睾酮,检测模型是否成功。第29天开始,补肾组用龟鹿二仙胶灌胃,根据大鼠与人体表面积折算剂量比值,灌胃剂量为11g/Kg,分两次灌胃。给药期间每隔一天称重,根据体重调整给药剂量,连续21天。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连续21天。造模过程中,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的皮毛、进食量、活动状态等一般情况。造模结束后,每组大鼠通过眼内眦静脉取血法测外周静脉血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观察其贫血程度;采用ELISA检测血清睾酮T以及用精子分析仪检测附睾精子质量,评价其生殖功能;取睾丸组织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的改变;分离胫骨,取新鲜骨髓,用PBS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血红细胞计数板计数单核细胞数;取新鲜骨髓,制成骨髓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学改变;股骨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骨髓增生情况;取新鲜骨髓包埋超薄切片,观察其超微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EPO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以及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组织CD34+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B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Bcl-2、Bax、caspase-3、Fas和Fasl蛋白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Bcl-2、Bax、caspase-3、Fas和Faslm RNA的表达水平。3、统计学处理:各组组间进行比较,所得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毛发干枯、耸立不齐、进食量下降,活动度减少等现象。补肾组大鼠毛发恢复光泽、进食量增加、活动度增加,肾虚症状得到改善。(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红细胞(RBC)数量、血红蛋白(HGB)含量从14d开始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血红细胞(RBC)数量、血红蛋白(HGB)含量从42d开始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PO含量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血清EPO含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4)睾丸病理切片显示,空白组睾丸曲细精管被膜完整,支持细胞形态正常,曲细精管管腔内可见大量精子;模型组曲细精管生精上皮明显变薄,细胞层次杂乱,支持细胞形态断裂,曲细精管管腔内精子细胞、精子数量明显减少;补肾组曲细精管被膜完整,细胞排布紧密,生精细胞数略有减少,部分区域可见脱落的少量生精细胞,但结构清楚,层次较分明,管腔内有较多精子。(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附睾精子浓度及精子活力均下降(P<0.05);模型组血清T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附睾精子浓度及精子活力均明显升高(P<0.01),补肾组血清T含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6)骨髓象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增加,有显着性差异(P<0.05)。骨髓涂片可见空白组骨髓造血结构完整,组织丰富;模型组骨髓增生降低,巨核细胞减少;补肾组造血网织红细胞虽增加,但仍没有恢复正常水平。骨髓病理切片显示:空白组造血细胞多且分布均匀,骨髓造血组织支架结构紧密,脂肪细胞数量少;模型组造血组织面积减少,巨核细胞少见,造血细胞数目减少,内皮细胞、脂肪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数目增多;补肾组造血结构组织基本修复,巨核细胞增多,造血细胞增加,仍可见脂肪细胞等非造血细胞。(7)骨髓超微病理形态学检测示:空白组大鼠可见造血干细胞为圆形,单核,核大,细胞质少,可见线粒体,线粒体内膜折叠成较深的嵴。模型组大鼠造血干细胞可见线粒体数量减少,嵴变浅或消失,线粒体肿胀,可见凋亡小体。补肾组大鼠造血干细胞有核细胞增多,凋亡小体少见,线粒体的数量增多,线粒体嵴有所恢复。(8)与空白组比较,骨髓石蜡包埋切片TUNEL法检测发现模型组可见较多凋亡CD34+细胞的绿色荧光点,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数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石蜡包埋切片TUNE L法检测骨髓组织绿色荧光点数量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凋亡的数量降低(P<0.05)。(9)WB检测大鼠胫骨骨髓新鲜组织中Bcl-2、Bax、caspase-3、Fas和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cl-2蛋白含量表达降低(P<0.05),Bax、caspase-3、Fas和Fasl蛋白含量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Bcl-2蛋白含量表达升高(P<0.05),Bax、caspase-3、Fa s和Fasl蛋白含量表达均减少(P<0.05)。(10)RT-PCR检测大鼠胫骨骨髓新鲜组织Bcl-2、Bax、caspase-3、Fa s和Faslm RNA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cl-2m RNA含量降低(P<0.05),Baxm RNA、caspase-3m RNA、Fasm RNA和Faslm RNA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Bcl-2m RNA蛋白含量升高(P<0.05),Baxm RNA、caspa se-3m RNA、Fasm RNA和Faslm RNA含量均减少(P<0.05)。结论“肾藏精,生髓,化血”,肾藏先天之精,肾气促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而藏之,而“精血同源”,肾精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基础。肾精亏虚则血液化生无源而导致血虚。肾主人体发育,也主骨髓生长发育,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反之肾精不足,骨髓空虚。骨髓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髓化生血液主要取决于肾的功能,肾精亏虚则会导致骨髓功能低下,化生血液出现障碍而致血虚。本课题基于中医“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血,精化血”理论,以肾精亏虚则会导致血虚为实验的病理依据,以造血干细胞作为切入点。研究肾精亏虚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恐伤肾”传统病因造模结合药物干预病理造模,采用模拟地震平台复合光电刺激法结合长期小剂量的苯和短期大剂量的环磷酰胺药物干预,建立肾精亏虚大鼠模型。大鼠出现肾虚症状,血液检查可以看到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清EPO含量下降,血清睾酮含量降低。骨髓象可以见到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减少,骨髓造血组织结构疏松、造血面积减少、造血细胞减少。超微病理形态学可以观察到骨髓造血干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变浅,出现凋亡小体的超微病理改变。龟鹿二仙胶灌胃治疗后,能够改善肾精亏虚的症状,促进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增高,血清EPO含量升高,血清睾酮含量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增加,骨髓造血组织得到修复。骨髓造血干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加,凋亡小体减少,减少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本实验结论归纳如下:(1)利用“仿地震平台及光电刺激+苯+环磷酰胺”成功建立肾精亏虚雄性大鼠模型。(2)肾精亏虚大鼠血清EPO含量下降,骨髓组织抑凋亡蛋白Bcl-2蛋白、Bcl-2m RNA含量下降,促凋亡蛋白Bax蛋白及Baxm RNA表达增加,激活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通路,发生级联效应,激活Caspase-3蛋白,诱导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骨髓Fas和Fasl蛋白及Fas和Faslm RNA含量升高,激活了死亡受体途径,激活Caspase-3蛋白,诱导CD34+细胞细胞的凋亡。CD34+细胞过度凋亡,骨髓造血干细胞活性降低,可能是肾精亏虚导致骨髓抑制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的机制之一。(3)首次采用龟鹿二仙胶治疗肾精亏虚,改善骨髓造血功能。龟鹿二仙胶能有效缓解肾精亏虚大鼠的症状,治疗骨髓抑制性贫血有效。提高血清EPO含量,促进抑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促凋亡蛋白Bax蛋白、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减少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CD34+细胞的凋亡,从而保护造血干细胞。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避免其发生过度凋亡,可能是龟鹿二仙胶发挥其疗效机制之一。(4)从生成来源和生物学功能来看,EPO可能是肾精的物质基础之一。(5)造血干细胞是肾精在细胞层次的表现形式,是“肾精化血”功能的执行者。

耿芳[2](2021)在《益气活血、软坚散结法干预PHD-HIF-hepcidin信号轴防治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软坚散结法对肾性贫血大鼠的肾功能、血常规、铁代谢、相关炎症因子的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肾组织中PHD-HIF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的表达,初步探讨益气活血、软坚散结法防治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PF级大鼠,体重170-180g/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与罗沙司他组4组,每组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对除对照组以外的各组大鼠进行单侧肾切除手术法造模。术后恢复性饲养2周后,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开始腺嘌呤灌胃,灌胃剂量按照1ml/100g进行给药,对照组大鼠予以同等剂量的去离子水进行灌胃,各治疗组大鼠在手术后3周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中药组按照18.2g/kg/d剂量灌胃,罗沙司他组按照27mg/kg/d剂量灌胃,给药持续12周。12周后采用股动脉取血,检测大鼠血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HCT)、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水平。用Elisa法检测大鼠肾组织IL-6(Interleukin-6)、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指标和铁调素;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脯氨酸羟化酶(Prolyl Hydroxylase,PHD)、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蛋白在肾脏中表达情况。并运用SPSS22.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造模完成后,检查对照组与模型组的Scr、BUN、Hb指标,模型组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肾性贫血大鼠模型造模成功。2.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RBC、Hb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T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罗沙司他组RBC、Hb、HCT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药组相比,罗沙司他组Hb、HCT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BC指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药组、罗沙司他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罗沙司他组与模型组比较未见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的明显下降(P>0.05);与中药组相比,罗沙司他组肾功能指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血清铁、转铁蛋白显着升高,铁调素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总铁结合力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相比罗沙司他组血清铁、转铁蛋白显着升高,铁调素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总铁结合力虽升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各治疗组IL-6、TNF-α均显着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罗沙司他组IL-6、TNF-α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药组相比,罗沙司他组IL-6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HD-2蛋白显着上调,HIF-2α蛋白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HIF-2α蛋白显着上调(P<0.01),PHD-2下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下降趋势;与模型组相比,罗沙司他组PHD-2蛋白显着下调,HIF-2α蛋白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罗沙司他组与中药组比较,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益气活血、软坚散结法具有纠正肾性贫血并改善肾功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IF-铁调素信号及降低IL-6、TNF-α水平以改善微炎症状态有关。

杨欢[3](2021)在《右归饮益精生血的作用机制及其与EPO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髓生肝”。五行之中,肾属水为母,肝属木为子,其“髓生肝”即肾精化生肝血,为母子相生关系的体现。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以互化,故“精血同源”。右归饮是经典的补肾益精方,具有阴阳双补、填精补血的功效。课题组假设“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能是肾精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作为肾精的生物学标志物”,并在抗衰、健脑、健骨、改善生殖功能低下、增强免疫等方面验证了补肾益精中药改善肾精亏虚动物体质的同时逆转了EPO的降低。本课题拟研究右归饮对肾精亏虚贫血大鼠模型的改善作用及其与EPO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验证“EPO可作为肾精的生物学标志物”的假设。本课题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3549)资助。目的观察右归饮对肾精亏虚贫血大鼠模型的改善作用及其与EPO的相关性,阐释右归饮“益精生血”疗效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1.腺嘌呤致肾精亏虚贫血大鼠模型的复制方法:用200 mg·kg-1的腺嘌呤悬液灌胃雄性SD大鼠连续3周后,再每隔一日灌胃持续8周以维持模型。2.模型成功判定标准:(1)肾精亏虚检测指标: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CREA)、尿素(UREA)、尿素氮(BU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旁腺激素(PTH)、镁(Mg)、磷(P)、葡萄糖(Glu)、铁(Fe)、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肌酐清除率。(2)贫血检测指标:检测大鼠全血中的红细胞数目(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每只大鼠与正常组大鼠均值相比,取以上值均出现显着性差异的大鼠,作为造模成功的大鼠,纳入下一步试验。3.模型成功动物分组并均衡性检验及给药:将模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右归饮10 g·kg-1、20 g·kg-1、40 g·kg-1三个剂量组和rh EPO组。分组之后,给药之前,对各组动物的模型成功判定标准指标进行均衡性检验,统计学结果显示无显着性差异后方给予药物。第4周开始,右归饮各组每日上午灌胃相应剂量的右归饮配方颗粒液,rh EPO组三日一次皮下注射500 IU·kg-1的rh EPO,连续给药8周,同时除正常组以外,各组均每隔一日下午灌胃200 mg·kg-1腺嘌呤以维持模型。4.右归饮对肾精亏虚贫血大鼠模型的改善作用的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1)观察各组动物肾脏组织大体形态学,肾脏进行石蜡切片制作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2)全自动血液生化仪检测血清中CREA、UREA、Mg、P、Glu、甘油三酯(TG)、碱性磷酸酶(ALP)和尿液中CREA、UREA、总蛋白(TP)的含量。(3)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CRH、ACTH、CORT、T3、T4、PTH、Fe、Hepcidin、IL-1、白介素-2(IL-2)、IL-6、TNF-α的含量。(4)兽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中RBC、HCT、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目(WBC)、单核细胞数目、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百分比、PLT、PCT的含量。(5)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中α-SMA的相对表达量。(6)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中TGFβ的相对表达量。(7)免疫荧光法检测肾脏中PDGFRβ的相对表达量。5.血清和肾脏中EPO含量及肾脏中EPO信号通路的检测方法:(1)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和肾脏中EPO的含量。(2)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中EPO相关通路中PHD2、GATA2、HIF2α、PI3K、AKT、p-AKT、m TOR、p-m TOR、HIF1α、EPOR、JAK2、p-JAK2、STAT5、p-STAT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腺嘌呤致模型组大鼠体质及肾功能显着降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毛色更暗淡,精神更加萎靡不振,体重增长更缓慢,24 h尿液更加清澈,24 h尿量显着增多(P<0.01),肾脏颜色苍白、肿大,表现为“大白肾”,肾脏指数和肾上腺指数显着升高(均P<0.01),血清中CRH、ACTH、CORT、T3、PTH、Mg、P、ALP、Hepcidin显着升高(P<0.05),血清中T4、Glu、TG、Fe显着降低(P<0.05),表明模型大鼠体质降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尿液中CREA、UREA、TP显着降低(P<0.01或P<0.05),血清中CREA、UREA、BUN显着升高(P<0.05),肌酐清除率显着降低(P<0.01),表明模型大鼠肾功能降低。2.腺嘌呤致模型组大鼠出现显着贫血、炎症及肾纤维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液中RBC、HCT、HGB、MCV、淋巴细胞百分比显着降低(P<0.05或P<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WBC、单核细胞数目、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数目显着升高(P<0.05或P<0.01),表明模型大鼠出现贫血症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IL-6、TNF-α显着升高(P<0.01),IL-2显着降低(P<0.01),表明模型大鼠出现了炎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脏中胶原容积分数显着升高(P<0.01),肾脏中TGFβ、α-SMA、PDGFRβ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均P<0.05),表明模型大鼠肾脏发生了纤维化。3.腺嘌呤致肾精亏虚贫血大鼠EPO含量显着降低,EPO通路蛋白显着异常。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肾脏中EPO含量显着降低(P<0.05);肾脏中PHD2、GATA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均P<0.05),HIF2α、p-AKT、m TOR、p-m TOR、HIF1α、JAK2、p-JAK2、STAT5、p-STAT5显着降低(P<0.05或P<0.01)。4.右归饮能显着改善肾精亏虚贫血大鼠的体质。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组大鼠的毛色、精神状态得到改善,体重增长较快,肾脏的组织形态学得到改善,肾脏指数显着降低(P<0.05),右归饮组血清中CRH、ACTH、CORT、T3、PTH、Mg、P、ALP、Hepcidin显着降低(P<0.05或P<0.01),Fe显着升高(P<0.05),右归饮10 g·kg-1组、20 g·kg-1组T4显着升高(P<0.05),右归饮20 g·kg-1组、40 g·kg-1组的Glu显着升高(P<0.05),表明右归饮能显着改善肾精亏虚贫血大鼠模型的体质。5.右归饮能显着改善肾精亏虚贫血大鼠的肾功能。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10 g·kg-1组尿液中UREA显着升高(P<0.05),右归饮40 g·kg-1组尿液中TP显着升高(P<0.01),右归饮组血清中CREA、UREA、BUN显着降低(P<0.05),右归饮20 g·kg-1组肌酐清除率显着升高(P<0.05),表明右归饮能改善肾精亏虚贫血大鼠模型的肾功能。6.右归饮能显着改善肾精亏虚贫血大鼠血常规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10 g·kg-1组、20 g·kg-1组大鼠血液中的RBC、HCT、HGB显着升高(P<0.05或P<0.01),右归饮20 g·kg-1组的MCV显着升高(P<0.05),右归饮20 g·kg-1组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着降低(P<0.05),右归饮10 g·kg-1组的WBC显着降低(P<0.01),右归饮20 g·kg-1组的单核细胞数目、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数目显着降低(均P<0.05),右归饮20 g·kg-1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显着升高(P<0.05)。7.右归饮能显着改善肾精亏虚贫血大鼠的炎症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组血清中IL-1、IL-6、TNF-α显着降低(P<0.05),右归饮组IL-2显着升高(P<0.01)。8.右归饮能显着改善肾精亏虚贫血大鼠的肾脏纤维化。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组胶原容积分数显着降低(P<0.05),右归饮组肾脏中的TGFβ、α-SMA、PDGFRβ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均P<0.05),表明右归饮可以减轻模型大鼠的肾脏纤维化程度。9.右归饮能显着逆转肾精亏虚贫血大鼠的EPO含量及信号通路异常。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20 g·kg-1组、40 g·kg-1组大鼠血清中EPO含量显着升高(P<0.01),右归饮10 g·kg-1组、20 g·kg-1组、40 g·kg-1组肾脏中EPO含量显着升高(均P<0.05),右归饮20 g·kg-1组PHD2、GATA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右归饮各组HIF2α、p-AKT、p-JAK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均P<0.05),右归饮20 g·kg-1组、40 g·kg-1组PI3K、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均P<0.05),右归饮40 g·kg-1组m TOR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右归饮10 g·kg-1组p-m TOR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右归饮20 g·kg-1组STAT5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结论1.200 mg·kg-1腺嘌呤连续灌胃3周,间隔灌胃8周后,能成功复制肾精亏虚贫血大鼠模型。2.该模型动物血清中EPO含量和肾脏中EPO蛋白表达均显着下降,PHD2/HIF2α,PI3K/AKT/m TOR/HIF1α及JAK2/STAT5通路中蛋白含量发生显着变化,显示了肾精亏虚贫血与EPO具有显着的相关性。3.补肾益精经典名方右归饮可显着改善肾精亏虚贫血大鼠模型的肾功能、炎症、肾纤维化及血常规指标,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中EPO、肾脏中EPO的含量,调节PHD2/HIF2α,PI3K/AKT/m TOR/HIF1α及JAK2/STAT5通路中蛋白含量有关。4.上述结果证明了补肾益精名方右归饮具有益精生血的作用,为中医理论“精血同源”提供了一个实验支撑,支持“EPO可作为肾精生物学标志物”的假设。

吕建芳[4](2021)在《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SD雄性大鼠肾精亏虚模型,以骨髓造血干细胞为切入点,观察其凋亡情况,研究肾精亏虚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观察龟鹿二仙胶对肾精亏虚骨髓抑制性贫血大鼠的治疗效果,通过其对大鼠的血象、骨髓象以及骨髓造血干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从肾论治”治疗肾精亏虚引起的骨髓抑制性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1、理论研究:系统回顾古今文献,阐述肾精、髓、血的中医理论研究及现代医学研究,立足肾精、髓以及血之间的关系,为肾精亏虚导致贫血提供中医理论依据。剖析龟鹿二仙胶的组方以及总结补肾填精法的现代医学临床应用。2、动物实验:SD雄性大鼠30只,SPF级,8周龄,体重27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组,每组10只。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光电刺激复合应激恐吓以及长期小剂量苯皮下注射和短期大剂量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建立肾精亏虚大鼠模型。整个造模过程用时49天。前4周模型组和补肾组大鼠按体质量皮下隔天注射苯(lm L/kg),第25d开始用环磷酰胺(25mg/kg)腹腔注射,连续注射3d,同时每天用仿地震平台模拟地震振动(2次/日,共15-20分钟)以及光电刺激箱足底电击刺激(每日不定时1-3次)。空白组正常喂养。在第4周最后一天随机抽取模型组和补肾组各1只大鼠查外周血象及血清睾酮,检测模型是否成功。第29天开始,补肾组用龟鹿二仙胶灌胃,根据大鼠与人体表面积折算剂量比值,灌胃剂量为11g/Kg,分两次灌胃。给药期间每隔一天称重,根据体重调整给药剂量,连续21天。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连续21天。造模过程中,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的皮毛、进食量、活动状态等一般情况。造模结束后,每组大鼠通过眼内眦静脉取血法测外周静脉血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观察其贫血程度;采用ELISA检测血清睾酮T以及用精子分析仪检测附睾精子质量,评价其生殖功能;取睾丸组织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的改变;分离胫骨,取新鲜骨髓,用PBS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血红细胞计数板计数单核细胞数;取新鲜骨髓,制成骨髓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学改变;股骨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骨髓增生情况;取新鲜骨髓包埋超薄切片,观察其超微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EPO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以及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组织CD34+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B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Bcl-2、Bax、caspase-3、Fas和Fasl蛋白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Bcl-2、Bax、caspase-3、Fas和Faslm RNA的表达水平。3、统计学处理:各组组间进行比较,所得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毛发干枯、耸立不齐、进食量下降,活动度减少等现象。补肾组大鼠毛发恢复光泽、进食量增加、活动度增加,肾虚症状得到改善。(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红细胞(RBC)数量、血红蛋白(HGB)含量从14d开始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血红细胞(RBC)数量、血红蛋白(HGB)含量从42d开始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PO含量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血清EPO含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4)睾丸病理切片显示,空白组睾丸曲细精管被膜完整,支持细胞形态正常,曲细精管管腔内可见大量精子;模型组曲细精管生精上皮明显变薄,细胞层次杂乱,支持细胞形态断裂,曲细精管管腔内精子细胞、精子数量明显减少;补肾组曲细精管被膜完整,细胞排布紧密,生精细胞数略有减少,部分区域可见脱落的少量生精细胞,但结构清楚,层次较分明,管腔内有较多精子。(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附睾精子浓度及精子活力均下降(P<0.05);模型组血清T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附睾精子浓度及精子活力均明显升高(P<0.01),补肾组血清T含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6)骨髓象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增加,有显着性差异(P<0.05)。骨髓涂片可见空白组骨髓造血结构完整,组织丰富;模型组骨髓增生降低,巨核细胞减少;补肾组造血网织红细胞虽增加,但仍没有恢复正常水平。骨髓病理切片显示:空白组造血细胞多且分布均匀,骨髓造血组织支架结构紧密,脂肪细胞数量少;模型组造血组织面积减少,巨核细胞少见,造血细胞数目减少,内皮细胞、脂肪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数目增多;补肾组造血结构组织基本修复,巨核细胞增多,造血细胞增加,仍可见脂肪细胞等非造血细胞。(7)骨髓超微病理形态学检测示:空白组大鼠可见造血干细胞为圆形,单核,核大,细胞质少,可见线粒体,线粒体内膜折叠成较深的嵴。模型组大鼠造血干细胞可见线粒体数量减少,嵴变浅或消失,线粒体肿胀,可见凋亡小体。补肾组大鼠造血干细胞有核细胞增多,凋亡小体少见,线粒体的数量增多,线粒体嵴有所恢复。(8)与空白组比较,骨髓石蜡包埋切片TUNEL法检测发现模型组可见较多凋亡CD34+细胞的绿色荧光点,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数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石蜡包埋切片TUNE L法检测骨髓组织绿色荧光点数量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凋亡的数量降低(P<0.05)。(9)WB检测大鼠胫骨骨髓新鲜组织中Bcl-2、Bax、caspase-3、Fas和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cl-2蛋白含量表达降低(P<0.05),Bax、caspase-3、Fas和Fasl蛋白含量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Bcl-2蛋白含量表达升高(P<0.05),Bax、caspase-3、Fa s和Fasl蛋白含量表达均减少(P<0.05)。(10)RT-PCR检测大鼠胫骨骨髓新鲜组织Bcl-2、Bax、caspase-3、Fa s和Faslm RNA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cl-2m RNA含量降低(P<0.05),Baxm RNA、caspase-3m RNA、Fasm RNA和Faslm RNA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Bcl-2m RNA蛋白含量升高(P<0.05),Baxm RNA、caspa se-3m RNA、Fasm RNA和Faslm RNA含量均减少(P<0.05)。结论“肾藏精,生髓,化血”,肾藏先天之精,肾气促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而藏之,而“精血同源”,肾精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基础。肾精亏虚则血液化生无源而导致血虚。肾主人体发育,也主骨髓生长发育,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反之肾精不足,骨髓空虚。骨髓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髓化生血液主要取决于肾的功能,肾精亏虚则会导致骨髓功能低下,化生血液出现障碍而致血虚。本课题基于中医“肾藏精、精生髓,髓生血,精化血”理论,以肾精亏虚则会导致血虚为实验的病理依据,以造血干细胞作为切入点。研究肾精亏虚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恐伤肾”传统病因造模结合药物干预病理造模,采用模拟地震平台复合光电刺激法结合长期小剂量的苯和短期大剂量的环磷酰胺药物干预,建立肾精亏虚大鼠模型。大鼠出现肾虚症状,血液检查可以看到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清EPO含量下降,血清睾酮含量降低。骨髓象可以见到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减少,骨髓造血组织结构疏松、造血面积减少、造血细胞减少。超微病理形态学可以观察到骨髓造血干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变浅,出现凋亡小体的超微病理改变。龟鹿二仙胶灌胃治疗后,能够改善肾精亏虚的症状,促进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增高,血清EPO含量升高,血清睾酮含量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增加,骨髓造血组织得到修复。骨髓造血干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加,凋亡小体减少,减少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本实验结论归纳如下:(1)利用“仿地震平台及光电刺激+苯+环磷酰胺”成功建立肾精亏虚雄性大鼠模型。(2)肾精亏虚大鼠血清EPO含量下降,骨髓组织抑凋亡蛋白Bcl-2蛋白、Bcl-2m RNA含量下降,促凋亡蛋白Bax蛋白及Baxm RNA表达增加,激活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通路,发生级联效应,激活Caspase-3蛋白,诱导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骨髓Fas和Fasl蛋白及Fas和Faslm RNA含量升高,激活了死亡受体途径,激活Caspase-3蛋白,诱导CD34+细胞细胞的凋亡。CD34+细胞过度凋亡,骨髓造血干细胞活性降低,可能是肾精亏虚导致骨髓抑制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的机制之一。(3)首次采用龟鹿二仙胶治疗肾精亏虚,改善骨髓造血功能。龟鹿二仙胶能有效缓解肾精亏虚大鼠的症状,治疗骨髓抑制性贫血有效。提高血清EPO含量,促进抑凋亡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促凋亡蛋白Bax蛋白、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减少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CD34+细胞的凋亡,从而保护造血干细胞。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避免其发生过度凋亡,可能是龟鹿二仙胶发挥其疗效机制之一。(4)从生成来源和生物学功能来看,EPO可能是肾精的物质基础之一。(5)造血干细胞是肾精在细胞层次的表现形式,是“肾精化血”功能的执行者。

杨涛[5](2020)在《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大鼠CKD肾阳虚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及真武汤干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逐年递增,给众多患者增加经济、精神负担的同时也给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问题。CKD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的疾病,其诊断标准包括:(1)白蛋白尿[AER≥30 mg/24 h;ACR≥30mg/g(或≥3mg/mmol)];(2)尿沉渣异常;(3)肾小管相关病变;(4)组织学异常;(5)影像学所见结构异常;(6)肾移植病史,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eGFR<60 mL/(min·1.73m2)],任何一项指标异常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即可确诊。2012年我国有关于CKD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CKD患病率为10.8%,并预估已有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亿,而其知晓率仅为12.5%。肾阳虚证候要素包括温煦失职、腰府失养、髓海空虚、生殖减退、水液泛滥、阳虚水泛、冲气上逆、冲任不调等多种特征。中医认为慢性肾脏病可归于(水肿、关格、腰痛)等病证范畴,且在临床诊疗中对本病虚证所采用的治法方药与肾阳虚证关系密切。慢性肾脏病病位主要在肾,病变发展与肾阳虚证密切相关,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机,虚、瘀、浊、毒贯穿于疾病始终,相互影响、相互发展。以此为基础,现代中医药工作者针对二者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较多的临床研究,如慢性肾脏病病理改变与中医辩证分期的对应关系、中医证候在慢性肾脏病中分布规律等方面。由此,以临床中医证候规范化要素为基础,构建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大鼠模型是基础实验研究最适合的介质,并对相关模型筛选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药物因素诱导大鼠成模,并以真武汤干预药物反证,且对其宏观行为学、生物指标等进行检测,进而对本类模型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以及真武汤对本类模型的可能干预机制进行一定的研究阐释。目的:1.探索应用盐酸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建立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具体方法,为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的实验和药学研究提供较为标准的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2.探索总结与中医理论相合的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大鼠模型评价体系,包括症状体征、客观指标确立、药物反证等,并将真武汤对本类模型可能干预机制进行阐释,为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辨证标准系统化研究奠定一定生物学基础。方法:1.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采用盐酸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建立CKD大鼠模型,并复合羟基脲灌胃构建CKD肾阳虚证大鼠模型。使用SPF级6~8周龄SD雄性大鼠64只,喂食普通饲料。其中选取48只大鼠隔周分两次进行尾静脉注射阿霉素(3mg/kg、4mg/kg),并检测大鼠24h尿蛋白≥50mg,即为诱导慢性肾脏病动物模型成功。以尿蛋白和体重为依据将造模成功的SD雄性大鼠,使用分层随机方法分为正常组、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分别灌胃给药。记录实验大鼠体征状态,体质量称重,收集大鼠24小时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含量。各组大鼠于第26周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后测定各项指标。将大鼠肾脏、脾脏、睾丸称重,计算肾重/体重比、脾脏、睾丸指数。2.肾脏石蜡包埋、切片,使用HE、Masson染色,分析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3.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 AST、ALT、UA、UREA、TP、ALB、TC、TG 和 SOD 含量。4.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T3、T4、TSH、FSH、LH、T、E2含量。5.实验数据使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KD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经阿霉素诱导后,实验第4周,SD大鼠逐渐出现双下肢水肿,毛色暗淡、光泽度降低;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于实验第5周起高于正常组大鼠(P<0.05);模型组大鼠于实验第7、9、11周24h尿蛋白定量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1),且≥50mg确认为模型成功。2.CKD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2.1一般情况实验第12周左右,大鼠出现阳虚类症状,如脱毛、弓背、懒动、蜷缩,部分大鼠体型较为瘦弱、行动迟缓。2.2 24h尿蛋白定量实验第12周,CKD肾阳虚证大鼠24h尿蛋白量统计结果显示: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尿蛋白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阿霉素羟基脲组显着高于真武汤组(P<0.01)。实验第16、20、24周,CKD肾阳虚证大鼠24h尿蛋白定量统计结果均显示各组趋势与12周时相似。2.3体质量变化复合因素作用于大鼠后,体重呈现一定变化趋势。实验第12周,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体重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阿霉素羟基脲组体重低于真武汤组(P<0.05)。实验第15周,阿霉素组及阿霉素羟基脲组体重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实验第18、21、23、26周,较前实验节点相似,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及真武汤组体重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2.4游泳实验实验第16周,正常组大鼠平均游泳时间最长,与正常组相比,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有显着差异(P<0.01);实验第20、24周各组大鼠游泳时间趋势与第16周相似。2.5红外测温红外测温是通过红外感应动物体表红外线辐射后,反应为一定的数字温度。红外热成像通过红外采集镜头将动物体表辐射红外线接收后,以不同色阶标识从低温到高温不同温度,进而把动物表面不可见的热场信息与分布以人眼可见的图像显示,通过观察和分析所采集对象的色阶分布所代表的红外辐射轨迹进行定性评价,近年来有较多研究应用这两项技术对动物模型的阳虚程度作出评判。经测温后,CKD肾阳虚证大鼠左前爪温度统计结果显示:与真武汤组比较,阿霉素羟基脲组统计学差异不明显,但在平均数值水平具有一定趋势。CKD肾阳虚证大鼠尾根部温度统计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阿霉素组及阿霉素羟基脲组温度有显着差异(P<0.01)。选取大鼠鼻尖、上下肢、尾根部及左右肾脏投影区作为红外热成像检测位点,鼻尖部位中,阿霉素羟基脲组与阿霉素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左上肢中,阿霉素羟基脲组与正常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左下肢、右上肢、右下肢各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尾根部及左右肾投影区,各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2.6 CKD肾阳虚证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大鼠肾脏组织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大鼠相较于正常组而言肾小球系膜区变宽,系膜细胞呈现不同程度增生,病变累及的肾小球处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空泡样变,肾间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真武汤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肾间质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3.真武汤对CKD肾阳虚证大鼠模型干预机制研究3.1肾重体重比及脏器指数实验第26周取材后,阿霉素组大鼠肾重体重比平均值水平高于正常组;阿霉素羟基脲组大鼠肾重体重比高于正常组(P<0.05)。各组脾脏指数比较未有统计学差异;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大鼠睾丸外观相较于正常组及阿霉素组明显缩小,且和正常组、阿霉素组相比,大鼠睾丸指数显着降低(P<0.01)。3.2血清学指标1)肝功能AST: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与正常组相比,统计学差异不显着,但各组间平均值水平有一定趋势;ALT:与正常组、真武汤组相比,阿霉素组有显着差异(P<0.01)。2)肾功能Scr:各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UA:真武汤组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BUN:真武汤组显着低于阿霉素组(P<0.01)。3)血脂及白蛋白TC: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均值水平高于正常组,其中真武汤组水平低于阿霉素羟基脲组。TG:阿霉素组高于正常组(P<0.05),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均值水平高于正常组。TP、ALB: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均值均低于正常组,其中真武汤组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甲状腺激素T3: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显着低于阿霉素组(P<0 01);T4: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1);真武汤组较阿霉素羟基脲组水平显着升高(P<0.01);TSH: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1);真武汤组相较阿霉素羟基脲组显着升高(P<0.01)。5)性腺激素T:各组均值水平具有趋势性,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低于正常组,真武汤组均值高于阿霉素羟基脲组;E2:阿霉素组水平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1);阿霉素羟基脲组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阿霉素羟基脲组高于阿霉素组(P<0.05);真武汤组水平相较于阿霉素组显着升高(P<0.01);FSH: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水平较正常组显着降低(P<0.01);真武汤组高于阿霉素羟基脲组(P<0.05);LH: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水平较正常组相比显着降低(P<0.01);真武汤组相较于阿霉素组显着升高(P<0.01)。6)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正常组相比,阿霉素组、阿霉素羟基脲组、真武汤组有显着差异(P<0.01);真武汤组相较于阿霉素组显着升高(P<0.01);真武汤组显着高于阿霉素羟基脲组(P<0.01)。7)cAmp、cGmpcAmp:阿霉素羟基脲组水平较于正常组显着升高(P<0.01);真武汤组相较于正常组升高(P<0.05),其余组间无差异;cGmp:阿霉素羟基脲组相较于正常组升高(P<0.05);真武汤组相较于阿霉素组升高(P<0.05),其余组间无差异;cAmp/cGmp: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通过分次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3mg/kg、4mg/kg)复合羟基脲(375mg/kg)剂量可以成功诱导大鼠CKD肾阳虚证模型;2.通过模型一般情况、耐力变化、代谢能力各项评价性实验检测CKD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的稳定性,阿霉素羟基脲组大鼠表现与临床辨证中的主要症状较为符合,对本次实验诱导模型是否确立具有佐证作用;3.成模后的阿霉素羟基脲组大鼠甲状腺、性腺等器官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而真武汤作为药物反证组和干预因素,结果表明真武汤组表现优于模型组。说明真武汤对于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CKD肾阳虚证大鼠模型具有治疗作用,也佐证了本次建立模型的科学可行性。

李佳霖[6](2020)在《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中药糖肾方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CKD全球患病率大约是8%~16%。中国约有10.8%的成年人患有CKD,其中部分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CKD作为心血管事件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潜在危险因素,受到医务工作者广泛的关注,影响CKD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研究亦引起肾脏病学界的高度重视。蛋白尿、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作为CKD疾病进展的常见危险因素已经在业内达成共识,然而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CKD疾病进展的影响仍然关注不够。肾间质纤维化是CKD进展为ESRD的重要病理过程,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具有显着优势。糖肾方是本研究组在继承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基础上,研制的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试验表明糖肾方可以改善肾功能,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但缺乏动物实验证实其有抗纤维化作用。研究目的:(1)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揭示影响CKD进展的危险因素;(2)甲状腺激素作为CKD进展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建立甲状腺激素与CKD发生发展的疾病预测模型;(3)评价糖肾方通过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对CKD的治疗作用,筛选其最佳治疗剂量;并初步探讨糖肾方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研究一: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至少住院治疗2次,年龄在18至80岁之间的CKD患者。分析CKD患者首次住院治疗时的一般情况、原发病、临床生化指标特点,并从临床相关参数变化的角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CKD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2)研究二:从研究一的研究对象中选取有甲状腺激素水平数据的CKD患者,并收集未患CK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x 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甲状腺激素与CKD发生发展的疾病预测模型,采用重分类改善指标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等多种方法结合来评估疾病预测模型的拟合度和特异度。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法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探索甲状腺激素变化对首次和末次入院之间eGFR变化的影响。(3)研究三:利用UUO模型小鼠,评价糖肾方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疗效,筛选最佳治疗剂量;并初步探讨糖肾方最佳剂量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选取90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适应性喂养3天后,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UUO模型组,UUO模型+糖肾方低剂量组,UUO模型+糖肾方中剂量组,UUO模型+糖肾方高剂量组,UUO模型+福辛普利组,每组15只;其中,以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7天后进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假手术组只游离不接扎,手术后继续灌胃给药7天。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取材后,利用HE染色、Masson染色等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评估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确糖肾方治疗UUO模型小鼠的最佳剂量。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各组小鼠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相关因子TGF-β 1、E-cadherin和Vimentin等分子变化以及肾脏ColⅠ和Col Ⅲ等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研究一:本研究共纳入5603名CKD患者,以男性多见(64.9%),年龄以61~80岁期间者为主(65.9%);有原发病诊断患者1372例(占24.5%),其中高发前3位依次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828例(60.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91例(21.2%),肾血管疾病96例(7.0%)。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KD进展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FT3、FT4、T4、T3、Ca、HGB、LDL-C的下降,和TSH、Hs-CRP、UA、Hcy、血 β 2-MG、24 小时 Pro、IP、K、TG 的升高。(2)研究二:本研究纳入3274例CKD患者和289例对照组。通过对其甲状腺激素与CKD发生发展风险疾病预测模型的建立,我们发现FT3每增加0.2 pg/mL,CKD 1~4期发生风险降低35%~38%,而FT4每增加0.3 ng/dL,发生CKD 5期的风险降低21%(OR,0.79,95%CI:0.69~0.89),TSH 每增加 0.5 μ IU/mL,发生 CKD 5 期的风险将增加8%(OR,1.08,95%CI:1.02~1.14)。FT3和FT4之间的具有交互作用,可用于CKD 5期的进展预测(高FT3 ×低FT4:OR,1.81 95%CI;1.35~2.55;低FT3×高FT4:OR,17.72;95%CI,7.18-43.74;低 FT3 × 低 FT4:OR,22.28;95%CI,9.68~51.30)。亚组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TSH没有预测作用。进一步以620例规律接受常规治疗的CK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首末次甲状腺激素变化和eGFR变化之间相关性,发现FT3、FT4和TSH首次和末次就诊变化值均与eGFR的变化值具有显着相关性(P<0.001)。在校正首末次入院时间间隔、首次入院时年龄、性别、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情况后,FT3和FT4的变化值与eGFR呈正相关(P<0.05);并且FT3、FT4减少的越多,eGFR下降越快,FT3和FT4可以对CKD进展起到预测作用。(3)研究三:发现了糖肾方中剂量是治疗UUO模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最佳剂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TGF-β 1表达、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有关。与假手术组比较,UUO模型组小鼠肾间质损伤严重、纤维化面积显着增多,糖肾方中、高剂量组及福辛普利组均能显着改善肾间质损伤和肾脏胶原沉积;且糖肾方中剂量和高剂量治疗效果相当,因此我们选择药物浓度较低的糖肾方中剂量探索其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理。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等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UUO模型组小鼠肾组织TGF-β 1及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 ColⅠ、ColⅢ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标志性分子α-SMA表达水平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糖肾方可显着逆转UUO模型小鼠肾脏中上述蛋白表达。结论:(1)CKD疾病进展除了与尿蛋白、血脂异常、高尿酸、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公认的危险因素有关外,也与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降低,和促甲状腺激素、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等因素相关;(2)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的水平变化可以预测CKD进展风险;两者水平降低与eGFR下降速度相关;(3)中药糖肾方能够通过改善肾间质纤维化来治疗CKD,其中以中剂量为最佳治疗剂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TGF-β1表达、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分化有关。

李卓恒[7](2020)在《EPO与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的相关性及右归饮的改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与“肾精”密切相关。肾精不足,则生殖之精匮乏,导致不育不孕。“肾精”物质基础至今未明。课题组提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可能是肾精的重要生物物质基础”的假设,并初步验证了“肾精通于脑”、“肾精主骨”、“肾精化气强卫”等方面与EPO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观察三种雄性动物模型(2种肾虚生殖功能低下,1种EPO基因敲除)体内的EPO变化,以及补充外源性EPO或给予补肾益精经典方药对三种雄性动物模型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拟揭示EPO对肾虚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从而从生殖的角度证明EPO可能是‘肾精’的重要物质基础,阐释“肾精藏生殖之精”的中医理论。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3549),2018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生项目(XDJK2018D027)的支持。目的1.观察雄性EPO基因敲除小鼠、自然衰老小鼠、肾虚生殖低下大鼠体内EPO的变化,以及外源性rhEPO的逆转作用;2.观察“补肾益精”经典方右归饮对EPO基因敲除小鼠、雄性自然衰老小鼠、肾虚生殖低下大鼠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HIF1α-STAT5通路相关;3.拟通过上述试验揭示EPO对肾虚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从而从生殖的角度证明“EPO可能是‘肾精’的重要物质基础”,阐释“肾精藏生殖之精”的中医理论。方法与结果1.EPO与肾虚雄性动物生殖功能低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建立EPO基因全身条件性敲除小鼠:本研究设计并委托基因公司定制获得“目标基因锚定鼠EPO(flox/flox)小鼠”和“敲除工具鼠UBC-CreERT2小鼠”,将两种小鼠进行交配,取子鼠进行鉴定,筛选得到“EPO(flox/flox)-CreERT2小鼠”。再选取其中8周龄雄性EPO(flox/flox)-CreERT2子鼠(待EPO基因敲除小鼠)和雄性EPO(flox/flox)小鼠(野生型,WT),均腹腔注射100 mg·kg-1他莫昔芬(执行EPO基因敲除的药物)连续5天,从第6天开始小鼠正常饲养28天,每7天测定小鼠体温、体重,至第34天处死小鼠,取材检测各项指标。其中EPO(flox/flox)-CreERT2小鼠注射他莫昔芬后即成为“EPO基因条件性全身敲除(EPO-KO)小鼠”,检测该小鼠肾脏、睾丸中EPO蛋白表达,计算EPO基因在以上组织的敲除率,判断敲除成功后,用于后续各项试验。(2)复制自然衰老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模型,小鼠正常饲养12个月造模,模型成功判断标准:(1)与青年小鼠相比,每只衰老模型小鼠自主活动、新物体识别、转棒时间显着降低,血清中SOD、T-AOC降低,MDA升高即为衰老模型成功;(2)与青年小鼠均值相比,造模后每只小鼠血清中UREA、CREA升高,ACTH、T、T3或T4降低,即为肾虚模型成功。(3)与青年对照组小鼠均值相比,造模后每只小鼠血清中T、E2、LDH、DHT降低,精子数量减少、精子畸形率升高,即为生殖功能损害模型成功。(4)同时满足上述(1)(2)(3)三个判断标准即为自然衰老小鼠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模型成功。取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功能损害模型成功的小鼠用于后续试验。(3)复制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造模组,造模组用腺嘌呤150 mg·kg-1连续灌胃14天。模型成功判断标准:(1)与正常组大鼠均值相比,造模后每只大鼠血清中UREA、CREA含量升高,ACTH、T、T3或T4含量降低,即为肾虚模型成功。(2)与正常组大鼠均值相比,造模后每只大鼠血清中T、E2、LDH、DHT、FSH降低,精子畸形率升高、数量降低;性行为:骑跨次数、插入次数、射精次数降低,即为生殖功能损害模型成功。(3)同时满足上述(1)(2)两个判断标准即为肾虚雄性生殖功能损害模型成功。取肾虚雄性生殖功能损害模型成功的大鼠用于后续试验。对比检查以上3个动物模型的外观形态,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脏器病理学,精子数量、畸形率,肾脏、睾丸HIF1α-STAT5通路关键蛋白含量。结果:(1)EPO基因条件性全身敲除小鼠成功建立,具有肾精亏虚证及雄性生殖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EPO基因在EPO基因敲除小鼠肾脏和睾丸中的敲除率分别为77.53%、76.86%。与野生型小鼠相比,EPO基因敲除小鼠毛色变差,出现腹水,体重、体温、摄食量显着减少;肝、脾、肺、肾、脑垂体、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脊柱组织形态显着改变;精子数量显着下降、畸形率显着上升,精子外观、内部形态显着病变;血清EPO显着降低,SEPOR显着升高,EPO/SEPOR的比值显着降低;血常规指标Gran%、Gran、MID、MID%、RBC、HCT、PCT显着降低、HGB、LY、LY%、MCH、WBC显着升高;肾功能指标UREA、CREA显着升高;甲状腺指标ACTH、CORT、T3、T4的显着降低;氧化应激指标MDA显着升高,SOD、GSH-Px、T-AOC、LPO显着降低;免疫指标C3、C4、IL-2、IL-6、IGA、IGG、IGM显着降低;生殖指标T、E2、LH、DHT、FSH显着降低;肾脏、睾丸中HIF1α-STAT5通路蛋白显着下降(均p<0.05)。(2)自然衰老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EPO及其信号通路蛋白显着降低。与青年小鼠相比,衰老模型小鼠,外观形态、毛色较差,体重和体温降低;肾小球空泡、炎性因子较多;睾丸小体形态不完整,曲精管萎缩、充血;精子数量显着下降、畸形率显着上升;血常规RBC、HCT、HGB、MID、MID%、MCH、PCT显着降低;血清UREA、CREA显着升高;ACTH、CORT、T3、T4显着降低;MDA、LPO显着升高,SOD、GSH-PX、T-AOC显着降低;T、E2、LH、DHT、FSH显着降低;自主活动次数、转棒时间显着降低、新物体识别指数显着升高;血清EPO显着降低,SEPOR显着升高,EPO/SEPOR比值显着降低;肾脏与睾丸HIF-1α、EPO、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均p<0.05)。(3)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大鼠EPO显着下降,HIF1α-STAT5通路蛋白显着异常。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外观形态、毛色较差,体重、体温降低;肾外观变白,肾小球囊腔较大,肾小管内腺嘌呤结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较多;睾丸小体管腔内蓝染的钙盐沉积,曲精管萎缩、管腔疏松,充血;精子外观、内部病变;精子数量显着降低,精子畸形率显着上升;血常规Gran%、Gran、MID、MID%、RBC、HCT、PCT、MCH显着下降,LY、LY%、WBC显着上升;血清UREA、CREA显着上升;ACTH、CORT、T3、T4的含量显着降低;T、E2、LH、DHT、FSH均显着降低;骑跨次数、插入次数、射精次数均显着降低;血清EPO显着降低,SEPOR显着升高,EPO/SEPOR比值显着降低;肾脏和睾丸HIF-1α、EPO蛋白表达含量显着降低,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均p<0.05)。2.外源性rhEPO对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动物体质及EPO信号通路逆转作用观察方法:(1)外源性rhEPO对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的逆转试验:取8周龄雄性EPO基因敲除小鼠及其野生型小鼠,分为4组:EPO-KO组、WT组、EPO-KO+rhEPO 500 IU·kg-1、WT+rhEPO 500 IU·kg-1,每组5只。rhEPO组每三日皮下注射rhEPO,EPO-KO组、WT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28天。检测动物外观、体重、体温,测定行为学、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脏器病理学,精子形态、数量、畸形率,肾脏、睾丸HIF1α-STAT5通路关键蛋白含量。(2)外源性rhEPO对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的逆转试验:自然衰老模型小鼠分为4组:衰老模型组、rhEPO 250 IU·kg-1、500 IU·kg-1、1000 IU·kg-1、每组15只,2月龄雄性小鼠15只为青年对照组。rhEPO组每三日皮下注射相应剂量rhEPO,衰老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28天。检测动物外观、体重、体温,测定行为学、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肾脏、睾丸病理学,精子数量、畸形率,肾脏、睾丸HIF1α-STAT5通路关键蛋白含量。(3)外源性rhEPO对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功低下大鼠的逆转试验: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rhEPO 500 IU·kg-1、1000IU·kg-1、1500 IU·kg-1每组15只,正常组15只大鼠。第15天开始,除正常组外,隔日150 mg·kg-1腺嘌呤灌胃维持模型,rhEPO每三天皮下注射一次,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30天。检测大鼠外观、体重、体温,测定性行为学、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肾脏、睾丸病理学,精子形态、数量、畸形率,肾脏、睾丸HIF1α-STAT5通路关键蛋白含量。(4)外源性rhEPO对3种TM4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TM4细胞为模型,分别进行三种干预:采用Crispr Cas9技术敲除EPO基因;JAK2及STAT5蛋白抑制剂分别处理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细胞干预后观察给予外源性rhEPO 12.5 U·mL-1后细胞增殖情况、LDH泄漏率、线粒体膜电位及对HIF1α-STAT5通路的影响。结果:(1)外源性rhEPO显着改善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动物的体质及生殖功能。(1)外源性rhEPO显着改善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体质及生殖功能。与EPO基因敲除组相比,外源性rhEPO 500 IU·kg-1组外观形态、毛色较好,体重、体温升高;肾小球饱满,空泡较少,炎性因子较少;睾丸小体形态较完整,曲精管萎缩、充血较轻;精子数量显着上升、畸形率显着下降;血常规Gran%、Gran、MID、MID%、RBC、HCT显着升高、HGB、LY、MCH、WBC显着降低;血清UREA、CREA显着降低;ACTH、CORT、T3、T4显着升高;MDA显着降低,SOD、GSH-PX、T-AOC、LPO显着升高;T、E2、LH、DHT、FSH均显着升高;自主活动次数、转棒时间显着上升、新物体识别指数显着降低(均p<0.05)。(2)外源性rhEPO显着改善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体质及生殖功能。与衰老模型组相比,rhEPO 250、500、1000 IU·kg-1组小鼠,外观形态、毛色较好,体重、体温升高;肾小球饱满,空泡较少,炎性因子较少;睾丸小体形态较完整,曲精管萎缩、充血较轻;精子数量显着上升、畸形率显着下降;血常规RBC、HCT、HGB、MID、MID%、MCH、PCT显着升高;血清UREA、CREA显着降低;ACTH、CORT、T3、T4显着升高;MDA、LPO显着降低,SOD、GSH-PX、T-AOC显着升高;T、E2、LH、DHT、FSH显着升高;小鼠自主活动次数、转棒时间显着上升、新物体识别指数显着降低(均p<0.05)。(3)外源性rhEPO显着改善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大鼠体质及生殖功能。与模型组相比,rhEPO 500、1000、1500 IU·kg-1组大鼠,外观形态、毛色较好,体重、体温升高;肾外观形态显着改善,肾小球囊腔变小,肾小管内腺嘌呤结晶变少,凝固性坏死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睾丸小体形态趋于正常,管腔内钙盐沉积减少,曲精管缩、管腔疏松,血管壁增厚,充血的情况减轻;精子形态及组织结构病变显着缓解;精子数量显着上升、畸形率显着下降;血常规Gran%、Gran、MID、MID%、RBC、HCT、PCT、MCH显着上升,LY、LY%、WBC显着降低;血清UREA、CREA显着降低;ACTH、CORT、T3、T4的含量显着升高;T、E2、LH、DHT、FSH均显着升高;骑跨次数、插入次数、射精次数均显着升高(均p<0.05);(2)外源性rhEPO显着调节肾虚雄性生殖低下动物EPO信号通路。(1)外源性rhEPO显着升高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EPO含量及其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与EPO基因敲除小鼠相比,rhEPO 500 IU·kg-1组小鼠EPO显着上升,SEPOR显着下降,EPO/SEPOR的比值显着上升,肾脏与睾丸中EPO、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1)。(2)外源性rhEPO显着升高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EPO含量及其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与自然衰老组小鼠相比,rhEPO 250、500、1000 IU·kg-1组小鼠,血清EPO显着上升,SEPOR显着下降,EPO/SEPOR的比值显着上升;肾脏与睾丸中HIF-1α、EPO、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1)。(3)外源性rhEPO显着调节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大鼠EPO及其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rhEPO 250 IU·kg-1、500 IU·kg-1组血清EPO显着上升,rhEPO1500 IU·kg-1组EPO显着下降,rhEPO各组SEPOR显着下降、EPO/SEPOR的比值显着上升;肾脏与睾丸HIF-1α、EPO蛋白表达量增加,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下降(均p<0.05)。(3)外源性rhEPO对EPO基因敲除或缺氧缺糖损伤的TM4细胞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对EPO下游通路抑制的TM4细胞无改善作用。(1)外源性rhEPO对EPO基因敲除损伤的TM4细胞有显着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rhEPO 12.5 IU·mL-1显着促进TM4细胞增殖;显着抑制LDH泄漏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使EPO、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5)。(2)外源性rhEPO对JAK2、STAT5蛋白抑制的TM4细胞无显着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rhEPO 12.5 IU·mL-1对TM4细胞增殖、LDH泄漏率、线粒体膜电位及HIF-1α、EPO、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均无显着改变。(3)外源性rhEPO对缺氧缺糖损伤的TM4细胞有显着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rhEPO 12.5 IU·mL-1显着促进TM4细胞增殖;显着抑制LDH泄漏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使HIF1α、EPO、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5)。提示EPO及其信号通路对雄性生殖功能细胞具有重要调节作用。3.右归饮对肾虚雄性生殖低下动物的改善及对EPO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观察方法:(1)右归饮对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的试验:取8周龄雄性EPO基因敲除小鼠及其野生型小鼠,分为4组:EPO-KO组、WT组、EPO-KO+右归饮20 g·kg-1、WT+右归饮20 g·kg-1每组5只。右归饮组每日灌胃相应剂量右归饮,EPO-KO组、WT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28天。检测方法和指标同“方法2(1)”。(2)右归饮对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的试验:造模成功的自然衰老雄性生殖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分为4组:模型组、右归饮10 g·kg-1、20 g·kg-1、40 g·kg-1组,每组15只,以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15只为青年对照组。检测方法及指标同“方法2(2)”。(3)右归饮对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大鼠的试验:腺嘌呤造模成功的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右归饮10 g·kg-1、20 g·kg-1、40 g·kg-1组、阳性药对照组(龟鹿二仙膏10 g·kg-1组),以正常大鼠15只为正常组。第15天开始,除正常组外,各组隔日给予150 mg·kg-1腺嘌呤灌胃维持模型,右归饮与龟鹿二仙膏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至第46天。检测方法及指标同“方法2(3)”。(4)右归饮对3种TM4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干预方式同“方法2(4)”。细胞干预后,考察给予右归饮100 ug·mL-1后细胞增殖情况、LDH泄漏率、线粒体膜电位及HIF1α-STAT5通路的影响。结果:(1)右归饮显着改善肾虚雄性生殖低下动物的体质及生殖能力。(1)右归饮对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体质及生殖能力无显着改善作用。与EPO基因敲除组相比,右归饮20 g·kg-1组小鼠外观形态、毛色、体温无改善;肾脏、睾丸病理形态无改善;精子数量、精子畸形率无改善;血常规MCH、LY、RBC、HCT、PCT、Gran、Gran%、Mid、Mid%无显着改变,WBC、HGB、LY%显着降低(均p<0.05),血清UREA、CREA、ACTH、CORT、T3、T4、MDA、LPO、SOD、GSH-PX、T-AOC、T、E2、DHT、FSH均无显着改变,LH显着升高(p<0.05);自主活动次数、转棒时间无显着改变,新物体识别指数显着下降(p<0.05)。(2)右归饮显着改善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体质及生殖能力。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右归饮10、20、40 g·kg-1组小鼠,外观形态、毛色较好,体重、体温升高;肾小球饱满,空泡较少,炎性因子较少;睾丸小体形态较完整,曲精管萎缩、充血较轻;精子数量显着上升,精子畸形率显着下降;血常规RBC、HCT、HGB、MID、MID%、MCH、PCT显着降低;血清UREA、CREA显着降低;ACTH、CORT、T3、T4显着升高;MDA、LPO显着降低,SOD、GSH-PX、T-AOC显着升高;T、E2、LH、DHT、FSH均显着升高;小鼠自主活动次数、转棒时间显着上升、新物体识别指数显着降低(均p<0.05)。(3)右归饮显着改善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大鼠体质及生殖能力。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10、20、40 g·kg-1组大鼠外观形态、毛色较好,体重、体温升高;肾外观形态显着改善,肾小球囊腔变小,肾小管内腺嘌呤结晶变少,坏死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睾丸小体形态趋于正常,管腔内蓝染的钙盐沉积减少,曲精管萎缩减轻、管腔疏松,血管壁增厚,充血的情况减轻;精子形态及组织结构病变显着缓解;精子数量显着上升,精子畸形率显着下降;血常规Gran%、Gran、MID、MID%、RBC、HCT、PCT、MCH显着上升,LY、WBC显着降低;血清UREA、CREA显着降低;ACTH、CORT、T3、T4的含量显着升高;T、E2、LH、DHT、FSH均显着升高;骑跨次数、插入次数、射精次数均显着升高(均p<0.05)。(2)右归饮显着调节肾虚雄性生殖低下动物EPO及其信号通路。(1)右归饮对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EPO含量及其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无显着调节作用。与EPO基因敲除小鼠相比,右归饮20 g·kg-1组小鼠血清EPO、SEPOR无显着改变;肾脏与睾丸中HIF-1α、EPO、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无显着改变;(2)右归饮显着升高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EPO及其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与自然衰老组小鼠相比,右归饮10、20、40 g·kg-1组小鼠血清EPO显着上升,SEPOR显着下降,EPO/SEPOR的比值显着上升,肾脏与睾丸HIF-1α、EPO、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1);(3)右归饮显着升高腺嘌呤致肾虚生殖雄性功能低下大鼠EPO及其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10、20、40 g·kg-1组小鼠血清EPO显着上升、SEPOR显着下降,EPO/SEPOR的比值显着上升;肾脏与睾丸HIF-1α、EPO、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下降(均P<0.05)。(3)右归饮对缺氧缺糖损伤的TM4细胞有显着保护作用,对EPO基因敲除或EPO下游信号通路阻断的TM4细胞无改善的作用。(1)右归饮对EPO基因敲除的TM4细胞无显着改善。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100 ug·mL-1对TM4细胞的增殖、LDH泄漏率、线粒体膜电位及HIF-1α、EPO、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无显着改变。(2)右归饮对JAK2、STAT5蛋白抑制的TM4无显着改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100 ug·mL-1对TM4细胞的增殖、线粒体膜电位及HIF-1α、EPO、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均无显着改变。(3)右归饮对缺氧缺糖的TM4细胞有显着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右归饮100 ug·mL-1显着促进TM4细胞增殖;显着抑制模型细胞损伤导致的LDH泄漏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使HIF-1α、EPO、p-EPOR(Tyr368)、p-JAK2(Tyr570)、p-STAT5(Ser725)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5)。提示右归饮对雄性生殖细胞的保护作用依赖于EPO及其信号通路。结论1.体内EPO的丢失或降低,与EPO基因敲除模型、自然衰老模型、腺嘌呤模型3种试验动物的肾虚体质及其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密切相关;2.补充外源性rhEPO对EPO基因敲除模型、自然衰老模型、腺嘌呤模型3种试验动物的肾虚体质及其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具有显着的逆转作用;3.补肾益精经典方右归饮对自然衰老模型、腺嘌呤模型2种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动物的体质及其生殖功能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其作用与升高EPO及其下游信号通路HIF-1α-STAT5的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对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模型无显着改善作用;4.外源性rhEPO和右归饮对EPO基因敲除、JAK2及STAT5蛋白抑制、缺氧缺糖损伤3种TM4细胞模型的干预试验结果显示,EPO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是保护细胞损伤的关键环节,也是右归饮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5.本文建立了EPO基因条件性全身敲除小鼠模型,证明了EPO基因缺失雄性动物表型与“肾精亏虚证”患者临床表现的相似性,支持“EPO可能是肾精的重要生物物质基础”的假设。6.本文报道了EPO对肾虚动物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从生殖的角度验证了“EPO可能是‘肾精’的重要物质基础”的假设,阐释了“肾精藏生殖之精”的中医理论。

岳虹[8](2019)在《益气祛风通络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传承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既往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称谓,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该指南建议用DKD取代DN作为临床诊断。中医药治疗DKD有优势,近年来使用“风药”治疗DKD逐渐受到重视。赵进喜教授在吕仁和教授“微型症瘕”学说基础上,提出DKD“肾络伏风”病机学说,使用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DKD“肾络伏风”病机学说究竟如何指导临床实际应用?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究竟通过何种机制取效?我们对临床医案进行了数据挖掘,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持与科学依据。目的1、通过对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梳理赵进喜教授对其师吕仁和教授治疗DKD经验的继承与发展,说明DKD“肾络伏风”病机学说的传承脉络,揭示“肾络伏风”病机假说以及“从风论治”思路指导DKD临床诊治的具体特点。2、通过动物实验,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足细胞自噬,探讨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描述性统计、支持向量机等定量研究的方法,结合定性研究的思路,对吕仁和教授、赵进喜教授的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吕仁和、赵进喜诊治DKD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承特点,以两位医家治疗单纯糖尿病无DKD并发症的医案作对比,揭示益气祛风通络在DKD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2、通过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法、荧光PCR定量等技术方法,研究益气祛风通络方对足细胞自噬正调节因子AMPK、负调节因子mTOR,以及AMPK/mTOR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ATG1,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Desmin在DKD大鼠肾脏组织中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1)纳入875例医案,其中DKD医案中气虚证出现频率最高(46.68%),其次是血瘀证(44.63%),风邪证候出现频率较低(2.21%)。(2)全部医案所有药物,以不同疾病和证候为分类属性进行分析,SMO分析的分类准确度高于ZeroR分析;以“DKD”为分类属性的SMO分类准确度为84.86%,以“气虚”为分类属性的SMO分类准确度为76.31%,以“血瘀”为分类属性的SMO分类准确度为72.71%,以疾病为分类属性的SMO分类准确度高于以证候为分类属性的SMO分类准确度。(3)吕仁和、赵进喜医案分别进行分析,以“DKD”为分类属性进行的SMO分析中,益气药、活血药、祛风药所占权重皆较高。(4)对赵进喜治疗DKD医案进行分析,以益气祛风通络的核心药物黄芪、鬼箭羽、穿山龙、牛蒡子分别为分类属性进行的SMO分析中,DKD的疾病诊断所占权重基本都高于各个症状、舌象、脉象所占的权重。2、(1)24h尿蛋白:药物干预的各组在实验过程中的24h尿蛋白定量升高值,从高到低依次是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组、假手术组、中药组、正常组(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血糖:造模成功后,除中药组血糖不断下降,其余三组皆维持在高水平上,干预前后的血糖差值,中药组分别与模型组(P=0.001)、西药组(P=0.000)、雷帕霉素组(P=0.006)相比,都有统计学意义。(3)肾功能:Scr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假手术组、中药组、雷帕霉素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雷帕霉素组(P=0.009),BUN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假手术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雷帕霉素组、中药+雷帕霉素组(P=0.000)。(4)血脂:中药组的TG(P=0.001)、CHO(P=0.000)、LDLC(P=0.000)都显着低于模型组、西药组、雷帕霉素组。(5)肝功能:ALT从高到低依次是模型组、雷帕霉素组、西药组、中药+雷帕霉素组、中药组、正常组、假手术组(P=0.000),AST从高到低依次是模型组、西药组、雷帕霉素组、中药+雷帕霉素组、中药组、正常组、假手术组(P=0.000)。(6)免疫组化: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肾组织中AMPK(P=0.973)、ATG1(P=0.037)、Nephrin(P=0.666)、Podocin(P=0.465)表达增加,Desmin(P=0.000)表达减少。(7)Western Blot: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P=0.018)、Podocin(P=0.342)表达增加,mTOR(P=0.742)、Desmin(P=0.086)表达减少。(8)荧光PCR定量: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 mRNA(P=0.000)、Podocin mRNA(P=0.000)表达增加,mTOR mRNA(P=0.019)、Desmin mRNA(P=0.000)表达减少。结论1、吕仁和教授、赵进喜教授治疗DKD,强调疾病、证候、症状、尤其重视疾病的基本病机。DKD的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肾络伏风,基本治法是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核心药物组成是黄芪、鬼箭羽、穿山龙、牛蒡子。DKD“肾络伏风”病机学说指导临床实践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2、益气祛风通络方能够降低DKD大鼠的24h尿蛋白,调节血糖与血脂,保护其肾功能、肝功能。具体机制可能是增加DKD大鼠肾脏组织中AMPK、ATG1、Nephrin、Podocin表达,降低Desmin表达,可能促进肾脏足细胞自噬,从而发挥肾脏保护的作用。鉴于中药多靶点作用的特点,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宋璐霞[9](2019)在《温肾益髓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肾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异常的疾病。其中,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作为CKD患者主要且常见的并发症,加重CKD进展及其预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RA在CKD各期均可出现,并随着CKD1~5期进展贫血患病率递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调查资料显示,RA在CKD患者病程进展早期出现的比例正逐渐升高,这提示我们及时纠正RA,找到合理有效的RA治疗方法已刻不容缓。CKD患者肾脏结构的损伤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生成不足,出现贫血表现,而贫血若不及时纠正,肾脏持续缺血同样加重肾组织结构功能损伤,使病情恶化,进入恶性循环。由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细胞(Renal Epo-producing cells,REPC)产生的EPO能够刺激骨髓中的红系祖细胞正常生长、增殖、分化与成熟。研究发现,EPO不仅能够改善机体贫血,还能够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在组织抗炎症、抗纤维化、抗凋亡、影响氧化应激方面发挥作用,保护组织器官,这为我们探索中医药治疗RA提供了新的思路。导师赵宗江教授课题组已从EPO生成及铁代谢两方面出发,探讨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的治疗作用。发现温肾益髓生血方可以通过影响PHD2/HIF-2α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肾脏内源性EPO释放以达到纠正贫血的目的;并且可以通过调控肝脏内BMP/S A-MD信号通路调控铁调素表达,纠正RA大鼠铁缺乏进而改善贫血状态。但该药物在通过改善贫血后,能够对肾脏发挥相应的保护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肾性贫血患者大部分以“脾肾阳虚证”最为多见,据此,本实验建立RA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探究EPO对凋亡相关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温肾益髓生血方在改善贫血基础上对肾组织产生相应的保护作用,为该方治疗肾性贫血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本研究采取在单侧肾切除手术基础上联合腺嘌呤灌胃法制备肾性贫血大鼠模型,观察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基本状态、外周血象、肾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采取HE染色、Mallory染色等方法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情况;使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RA大鼠肾脏EPO、PI3K、AKT、p-AKT、bcl-2蛋白表达水平;原位杂交、RT-PCR方法检测RA大鼠肾脏中EPO、PI3K、AKT、bcl-2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1.模型制备与分组:60只雄性,SPF级、Wiste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第2周开始对造模组大鼠进行左侧肾切除手术,假手术组保留肾脏,仅行肾包膜剥离术。手术结束后,大鼠恢复性饲养2周,将造模组40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模型组、EPO组、生血宁组和温肾益髓生血组。造模组大鼠每日上午予以180mg/Kg·d腺嘌呤进行灌胃,下午对各治疗组予以对应治疗药物灌胃,正常、假手术与模型组予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1ml/100g),实验共计12周。2.药效学研究:实验期间密切观察各组大鼠精神状态、皮毛光泽度、饮食、活动等一般情况,每周测量大鼠体重并记录,造模治疗结束后取材,保留各组大鼠肾组织并称重。12周后,各组大鼠股动脉取血,检测大鼠血中RBC、HGB、Scr、BUN、UA水平。3.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12周后,对大鼠行股动脉取血法采血,检测大鼠血清NO、MDA、SOD含量。4.HE、Mallory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结构的改变。5.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组织EPO、PI3K、AKT、p-AKT、bcl-2蛋白在各组中表达情况。6.原位杂交、RT-PCR实验检测肾组织EPO、PI3K、AKT、p-AKT、bcl-2mRNA在各组中表达情况7.图像与数据分析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各组随机选取8个视野,使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1.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药效学的影响药物治疗12周后,与正常、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一般状态(精神、皮毛光泽度、饮食饮水等情况)差,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肾重体重比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益髓生血组大鼠的一般状态明显改善;温肾益髓生血方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上升(P<0.01),肾重体重比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BUN、Scr、UA水平显着升高(P<0.01),全血RBC、HGB水平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益髓生血组血清BUN、Scr、UA水平明显降低(P<0.01),全血RBC、HGB水平明显升高(P<0.05)。2.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与正常、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RA大鼠NO含量减少(P<0.05)、SOD含量明显减少(P<0.01),MDA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益髓生血组大鼠的NO、SOD含量明显增多(P<0.01),MDA含量明显减少(P<0.01)。3.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肾脏EPO、PI3K、AKT、p-AKT、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显示,正常组与假手术组肾组织实质细胞胞质中可见大量EPO、PI3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各治疗组肾实质细胞内EPO、PI3K表达均有增加,温肾益髓生血组显着升高(P<0.01)。AKT表达表达于肾脏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各组AK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p-AKT蛋白大量表达于正常、假手术组肾实质细胞胞质与细胞核中(P<0.01),各药物治疗组表达明显增加,温肾益髓生血组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假手术组p-AKT/AKT 比值明显升高(P<0.01),温肾益髓生血组显着升高(P<0.01)。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可见肾组织bcl-2大量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用药后各治疗组表达明显升高,温肾益髓生血组显着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肾组织内大量表达EPO、PI3K、p-AKT、p-AKT/AKT、bcl-2蛋白,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各治疗组EPO、PI3K、p-AKT、p-AKT/AKT、bcl-2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温肾益髓生血组显着升高(P<0.01)。各组肾脏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4.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肾脏EPO、PI3K、AKT、bcl-2mRNA表达的影响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肾组织内大量表达EPO、PI3K、bcl-2mRNA,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EPO、PI3K、bc1-2mRNA表达明显升高,温肾益髓生血组显着升高(P<0.01);各组AKT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肾组织内大量表达EPO、PI3K、bcl-2mRNA,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EPO、PI3K、bcl-2mRNA明显升高,温肾益髓生血升高明显(P<0.01)。各实验组肾组织中AKT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的一般状态有改善作用,使RA大鼠体质量升高、降低肾重体重比,且能够减轻RA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损伤,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温肾益髓生血方能够增加RA大鼠外周血象RBC、HGB的含量,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Scr、BUN、UA,改善贫血状态及肾功能。2.温肾益髓生血方使RA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减少,NO、SOD含量升高,对大鼠氧化应激状态有良好的纠正作用。3.温肾益髓生血方显着增加肾脏表达EPO,纠正贫血,且通过EPO激活下游凋亡相关通路PI3K/AKT通路,上调bcl-2表达,对RA大鼠肾组织起到抗凋亡的作用,保护肾脏。温肾益髓生血方能够通过增加肾内源性EPO表达,进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达到抗肾固有细胞凋亡的肾脏保护作用,在改善贫血的基础上维持肾脏结构正常,保护肾功能。

赵平[10](2017)在《基于SCF、EPO、IGF-1研究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由于黑地黄丸在临床上治疗肾性贫血显示出较好的效果,本研究从理论角度探讨黑地黄丸基于SCF、EPO及IGF-1治疗肾性贫血的理论依据,并从体内、体外两部分实验观察黑地黄丸对肾性贫血大鼠肾功能、贫血水平、骨髓冲洗液上清、肝脏、肾脏、BMSCs培养上清SCF、EPO及IGF-1的作用,运用回归分析探索黑地黄丸的主要作用靶点,从而进一步阐释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理机制。方法:1.实验研究:建立肾性贫血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另设正常组,共7个实验组。给药8周后检测大鼠肾功能、贫血水平;ELISA法检测骨髓冲洗液上清SCF、EPO及IGF-1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肾脏SCF、EPO及IGF-1表达;体外培养BMSCs,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SCF、EPO及IGF-1含量。2.回归分析:将治疗后Hb水平作为因变量,骨髓冲洗液上清SCF、EPO及IGF-1、肝脏、肾脏SCF、EPO及IGF-1蛋白表达、BMSCs培养液上清SCF、EPO及IGF-1的含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结果:1.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CRF模型并筛选达到贫血水平的大鼠可成功获得肾性贫血大鼠疾病模型。黑地黄丸能降低肾性贫血大鼠BUN及Scr水平,以降低BUN效果更为明显;能明显升高肾性贫血大鼠RBC、Hb、Hct水平,在改善Hb方面与剂量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黑地黄丸能升高肾性贫血大鼠骨髓SCF、EPO、IGF-1水平;能促进肝脏分泌SCF、EPO、IGF-1,以促进生成EPO最明显;能促进残肾分泌EPO,而对SCF、IGF-1分泌作用不明显;黑地黄丸可促进BMSCs旁分泌SCF、EPO、IGF-1,对分泌IGF-1的作用更明显。2.成功建立回归方程。回归分析显示,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机制是升高骨髓EPO水平,可能与肝脏代偿性分泌EPO、促进残肾EPO分泌以及促进BMSCs旁分泌EPO有关;BMSCs旁分泌IGF-1也是影响Hb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黑地黄丸能有效治疗肾性贫血、保护肾功能;升高骨髓SCF、EPO、IGF-1水平,促进肝脏分泌SCF、EPO、IGF-1;能促进残肾分泌EPO;回归分析显示,黑地黄丸的前四位作用靶点分别是:骨髓EPO、BMSCs旁分泌IGF-1、骨髓SCF、肝脏分泌EPO。

二、大鼠肾性贫血动物模型的研制及补肾中药对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鼠肾性贫血动物模型的研制及补肾中药对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肾藏精理论研究
        1.1 肾精的生成来源
        1.2 肾精的功能
        1.3 肾精的现代医学研究
    2 “髓”的理论研究
        2.1 “髓”的含义及生理功能
        2.2 “髓”的生成与肾精
        2.3 “骨髓”的现代医学研究
    3 “血”的研究理论
        3.1 血的涵义及生理功能
        3.2 血的生成与肾精
        3.3 贫血的现代医学研究
    4 补肾方龟鹿二仙胶
    5 结语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1 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1.5 造模方法及分组、给药
        1.6 检测指标及方法
        1.7 统计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HGB)含量比较
        2.3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睾酮(T)含量比较
        2.4 附睾精子质量比较
        2.5 睾丸组织病理学比较
        2.6 骨髓象比较
        3 讨论
        3.1 肾精亏虚大鼠模型的建立
        3.2 肾精亏虚大鼠造血组织形态学的改变
        3.3 肾精亏虚对血清EPO含量的影响
    实验2 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细胞及CD34+细胞凋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2 造模方法
        1.3 药物及灌胃
        1.4 仪器设备及试剂
        1.5 检测指标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超微病理形态学观察
        2.2 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结果
        2.3 骨髓石蜡包埋切片TUNEL法检测CD34+细胞凋亡结果
        3 讨论
    实验3 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导致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2 造模方法
        1.3 药物及灌胃
        1.4 仪器、试剂及耗材
        1.5 检测指标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骨髓Bcl-2、Bax、caspase-3、Fas和 Fasl蛋白表达结果
        2.2 骨髓 Bcl-2、Bax、caspase-3、Fas 和 FaslmRNA RT-PCR 结果
        3 讨论
        3.1 肾精亏虚对大鼠骨髓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肾精亏虚对大鼠骨髓Bcl-2、Bax蛋白及Bcl-2m RNA、Baxm RNA表达的影响
        3.3 肾精亏虚对大鼠骨髓Caspase-3 表达的影响
讨论
    1.肾精亏虚与贫血的关系
    2.肾精亏虚大鼠模型建立评估
    3.肾精亏虚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
    4.龟鹿二仙胶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机制
结论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综述 肾虚与贫血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 发表论文
致谢

(2)益气活血、软坚散结法干预PHD-HIF-hepcidin信号轴防治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材料和药品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分组
        2.2 肾性贫血大鼠模型建立
        2.3 药物治疗
        2.4 血液样本采集
        2.5 肾组织样本采集
        2.6 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铁调素、炎症因子
        2.7 WESTERN-BLOT测定PHD、HIF蛋白表达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造模验证
        4.2 各组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
        4.3 各组肾功能检测结果
        4.4 各组铁代谢及铁调素指标检测结果
        4.5 各组炎症指标检测结果
        4.6 各组PHD-2、HIF-2α蛋白比较
讨论
    1 肾性贫血发生的机制
    2 肾性贫血的治疗
    3 PHD-HIF-hepcidin信号轴与肾性贫血
    4 中医对“肾性贫血”的认识
    5 益气活血、软坚散结法理论探讨
    6 本研究结果探讨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肾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1 单味中药对肾性贫血的相关研究
        2 中药药对对肾性贫血的相关研究
        3 中药经方对肾性贫血的相关研究
        4 中医理疗对肾性贫血的相关研究
    综述二 肾性贫血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肾性贫血的概念和机制
        2 肾性贫血的危害
        3 肾性贫血的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右归饮益精生血的作用机制及其与EPO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肾精亏虚贫血大鼠模型评价及其与EPO的相关性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腺嘌呤致大鼠肾精亏虚评价
        3.2 腺嘌呤致大鼠贫血评价
        3.3 腺嘌呤致肾精亏虚贫血大鼠模型成功的判定依据
        3.4 腺嘌呤致肾精亏虚贫血大鼠EPO减少
    本章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右归饮对肾精亏虚贫血大鼠的的改善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右归饮对肾精亏虚贫血大鼠体质的改善
        3.2 右归饮对肾精亏虚贫血大鼠血常规指标的改善
        3.3 右归饮对肾精亏虚贫血大鼠炎症指标的改善
        3.4 右归饮对肾精亏虚贫血大鼠肾脏纤维化的改善
    本章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右归饮改善肾精亏虚贫血大鼠的作用机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右归饮显着升高肾精亏虚贫血大鼠血清和肾脏中EPO的水平
        3.2 右归饮能调控肾精亏虚贫血大鼠肾脏中EPO上游PHD2/HIF2α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3.3 右归饮能显着上调肾精亏虚贫血大鼠肾脏中EPO上游PI3K/AKT/m TOR/HIF1α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3.4 右归饮能显着上调肾精亏虚贫血大鼠肾脏中EPO下游JAK2/STAT5 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本章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右归饮益精生血作用机制与EPO相关的逻辑探讨(理论分析)
    1.肾精与EPO的主要生成来源相似
    2.肾精与EPO对于机体生理功能均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作用
    3.肾精亏虚与EPO降低对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
    4.补充外源性EPO能够改善肾精亏虚证贫血大鼠的体质
    5.补肾益精名方右归饮改善肾精亏虚贫血大鼠体质的同时伴随着EPO升高
全文总结
创新点及意义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中医肾精的相似性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科研工作汇报
附录: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动物外观图片

(4)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肾藏精理论研究
        1.1 肾精的生成来源
        1.2 肾精的功能
        1.3 肾精的现代医学研究
    2 “髓”的理论研究
        2.1 “髓”的含义及生理功能
        2.2 “髓”的生成与肾精
        2.3 “骨髓”的现代医学研究
    3 “血”的研究理论
        3.1 血的涵义及生理功能
        3.2 血的生成与肾精
        3.3 贫血的现代医学研究
    4 补肾方龟鹿二仙胶
    5 结语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1 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1.5 造模方法及分组、给药
        1.6 检测指标及方法
        1.7 统计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HGB)含量比较
        2.3 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睾酮(T)含量比较
        2.4 附睾精子质量比较
        2.5 睾丸组织病理学比较
        2.6 骨髓象比较
        3 讨论
        3.1 肾精亏虚大鼠模型的建立
        3.2 肾精亏虚大鼠造血组织形态学的改变
        3.3 肾精亏虚对血清EPO含量的影响
    实验2 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细胞及CD34+细胞凋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2 造模方法
        1.3 药物及灌胃
        1.4 仪器设备及试剂
        1.5 检测指标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超微病理形态学观察
        2.2 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凋亡的结果
        2.3 骨髓石蜡包埋切片TUNEL法检测CD34+细胞凋亡结果
        3 讨论
    实验3 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导致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1.2 造模方法
        1.3 药物及灌胃
        1.4 仪器、试剂及耗材
        1.5 检测指标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骨髓Bcl-2、Bax、caspase-3、Fas和 Fasl蛋白表达结果
        2.2 骨髓 Bcl-2、Bax、caspase-3、Fas 和 FaslmRNA RT-PCR 结果
        3 讨论
        3.1 肾精亏虚对大鼠骨髓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肾精亏虚对大鼠骨髓Bcl-2、Bax蛋白及Bcl-2m RNA、Baxm RNA表达的影响
        3.3 肾精亏虚对大鼠骨髓Caspase-3 表达的影响
讨论
    1.肾精亏虚与贫血的关系
    2.肾精亏虚大鼠模型建立评估
    3.肾精亏虚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
    4.龟鹿二仙胶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机制
结论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综述 肾虚与贫血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 发表论文
致谢

(5)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大鼠CKD肾阳虚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及真武汤干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1.慢性肾脏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2.中医对慢性肾脏病及肾阳虚证的认识
        3.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研究
        4.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临床研究
        5.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真武汤的理论渊源应用及与CKD相关研究进展
        1.真武汤的临床应用
        2.真武汤与CKD相关研究
        2.1 真武汤与CKD相关的临床研究
        2.2 真武汤与CKD相关的实验研究
        3.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阿霉素诱导大鼠CKD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大鼠CKD肾阳虚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真武汤对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大鼠CKD肾阳虚证模型干预机制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3 检测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6)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中药糖肾方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1. CKD诊断与分期
    2. 影响CKD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3. 生物标志物对CKD的早期预测和病情评估
    4. CKD危险因素模型建立方法
    5. 模型诊断方法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肾脏病与甲状腺功能研究进展
    1. 甲状腺激素相关知识
    2. 慢性肾脏病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3. 甲状腺疾病和肾功能
    4. 中医“从肾论治”调节CK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5.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单侧输尿管梗阻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1. UUO动物模型发生肾间质纤维化机制
    2. 中医药治疗UUO动物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3.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分析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甲状腺激素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预测模型的建立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糖肾方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7)EPO与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的相关性及右归饮的改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EPO与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节 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表型与“肾精亏虚证”的相似性观察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EPO基因敲除小鼠的鉴定
        2.2 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外观形态、体重、饮食量显着差于野生型小鼠
        2.3 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主要脏器组织形态显着差于野生型小鼠
        2.4 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精子数量、畸形率、形态显着差于野生型小鼠
        2.5 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血液指标显着差于野生型小鼠
        2.6 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HIF1α-STAT5 通路蛋白显着低于野生型小鼠
        3 试验讨论
        4 试验小结
    第二节 自然衰老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体质及体内EPO的变化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建立成功
        2.2 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EPO及其信号通路显着变化
        3 试验讨论
        4 试验小结
    第三节 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大鼠体质及体内EPO的变化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大鼠模型建立成功
        2.2 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大鼠EPO及其信号通路显着变化
        3 试验讨论
        4 试验小结
第二章 外源性rhEPO对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动物体质改善及EPO的调节作用观察
    第一节 外源性rhEPO对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模型动物体质改善作用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外源性rhEPO能显着改善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体质
        2.2 外源性rhEPO能显着改善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体质
        2.3 外源性rhEPO能显着改善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大鼠体质
        3 试验讨论
        4 试验小结
    第二节 外源性rhEPO对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动物EPO及其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外源性rhEPO显着升高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EPO及信号通路
        2.2 外源性rhEPO显着升高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低下小鼠EPO及其信号通路
        2.3 外源性rhEPO显着调节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低下大鼠EPO及信号通路
        3 试验讨论
        4 试验小结
    第三节 外源性rhEPO对 TM4 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TM4细胞模型条件及给药剂量选择
        2.2 外源性rhEPO能显着保护EPO基因敲除损伤的TM4 细胞
        2.3 外源性rhEPO不能显着保护JAK2、STAT5 蛋白抑制的TM4 细胞
        2.4 外源性rhEPO能显着保护缺氧缺糖损伤的TM4 细胞
        3 试验讨论
        4 试验小结
第三章 右归饮对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动物体质改善及EPO的调节作用观察
    第一节 右归饮对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动物体质改善作用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右归饮不能显着改善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体质
        2.2 右归饮能显着改善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小鼠体质
        2.3 右归饮能显着改善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大鼠体质
        3 试验讨论
        4 试验小结
    第二节 右归饮对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动物体内EPO及其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右归饮不能显着影响EPO基因敲除雄性小鼠EPO及信号通路
        2.2 右归饮能升高自然衰老肾虚雄性生殖低下小鼠EPO及信号通路
        2.3 右归饮能升高腺嘌呤致肾虚雄性生殖低下大鼠体内EPO及调节信号通路
        3 试验讨论
        4 试验小结
    第三节 右归饮对TM4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TM4细胞模型条件及给药剂量选择
        2.2 右归饮不能显着保护EPO基因敲除损伤的TM4细胞
        2.3 右归饮不能显着保护JAK2或STAT5 蛋白抑制损伤的TM4 细胞
        2.4 右归饮能显着保护缺氧缺糖损伤的TM4细胞
        3 试验讨论
        4 试验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及意义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工作汇报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8)益气祛风通络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传承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DKD中医病机研究进展
        1 气阴两虚痰瘀阻滞
        2 脾肾亏虚痰瘀阻滞
        3 肾精亏虚痰瘀胶结
        4 肾络瘀痹
        5 毒损肾络
        6 “微型症瘕”学说
        7 玄府郁滞
        8 “肾络伏风”学说
        9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研究进展
        1 定量研究在名老中医传承中的应用
        2 定性研究在名老中医传承中的应用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DKD与 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足细胞自噬研究进展
        1 DKD与足细胞自噬
        2 DKD与 AMPK/mTOR信号通路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二 临床部分 基于医案数据挖掘的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的传承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三 实验部分 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足细胞自噬探讨益气祛风通络治疗DKD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9)温肾益髓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肾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EPO/PI3K/AKT信号通路在肾脏抗凋亡中起到的作用
        1 EPO与PI3K/AKT信号通路
        2 EPO与PI3/AKT信号通路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防治肾性贫血研究进展
        1 肾性贫血中医学认识
        2 肾性贫血研究进展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温肾益髓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实验二 温肾益髓生血方对RA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实验三 温肾益髓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肾组织EPO/PI3K/AKTMRNA表达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实验四 温肾益髓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肾组织EPO/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10)基于SCF、EPO、IGF-1研究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并发症
    二、SCF、EPO和IGF-1与肾性贫血的发病相关
        (一) SCF与RA
        (二) EPO与RA
        (三) IGF-1与RA
    三、肾性贫血的西医治疗现况
    四、“脾肾两虚”是肾性贫血的病机关键
        (一) 中医“肾”与生血
        (二) 中医“脾”与生血
        (三) 从脾、肾二脏论治RA
    五、黑地黄丸以健脾补肾立方
    六、从多靶点角度研究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的机制是系统生物学领域的有益尝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肾性贫血大鼠模型的建立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四、实验结果
    实验二 黑地黄丸对肾性贫血大鼠肾功能及贫血的作用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实验三 黑地黄丸对肾性贫血大鼠骨髓冲洗液上清SCF、EPO、IGF-1的作用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四、实验结果
    实验四 黑地黄丸对肾性贫血大鼠肝、肾内分泌SCF、EPO、IGF-1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实验五 黑地黄丸对BMSCS旁分泌SCF、EPO、IGF-1的作用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三部分 基于回归分析研究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作用靶点
    一、使用回归分析方法评估中医多靶点治疗的可行性
    二、数据采集
    三、回归分析
    四、回归分析结果
讨论
    一、RA大鼠模型的探讨
    二、黑地黄丸对RA大鼠肾功能及贫血的作用
    三、黑地黄丸对RA大鼠骨髓冲洗液上清SCF、EPO、IGF-1的作用
    四、黑地黄丸对RA大鼠肝、肾内分泌SCF、EPO、IGF-1的影响
    五、黑地黄丸对BMSCs旁分泌SCF、EPO、IGF-1的作用
    六、基于回归分析研究黑地黄丸治疗RA的主要作用靶点
    七、中医“健脾补肾”法作用于骨髓、肝脏机制的思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科研课题

四、大鼠肾性贫血动物模型的研制及补肾中药对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吕建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益气活血、软坚散结法干预PHD-HIF-hepcidin信号轴防治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研究[D]. 耿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右归饮益精生血的作用机制及其与EPO的相关性[D]. 杨欢. 西南大学, 2021(01)
  • [4]肾精亏虚对SD雄性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吕建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
  • [5]阿霉素联合羟基脲诱导大鼠CKD肾阳虚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及真武汤干预机制研究[D]. 杨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慢性肾脏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中药糖肾方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D]. 李佳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EPO与肾虚雄性生殖功能低下的相关性及右归饮的改善作用[D]. 李卓恒. 西南大学, 2020
  • [8]益气祛风通络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传承与机制研究[D]. 岳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温肾益髓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肾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 宋璐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10]基于SCF、EPO、IGF-1研究黑地黄丸治疗肾性贫血的机制[D]. 赵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大鼠肾性贫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补肾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