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五种选择

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五种选择

一、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五种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代鹏[1](2020)在《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绩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更加注重质量,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国内外经济形势面临极其复杂的局面。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深水区,国企改革工作中要求实现部署重点,做好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资源优化,实现国有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和高度专业化,讲求实效,做大做强国有资产,提升国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经营效率与质量,提高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2019年的国企改革中先后出现了中国宝武集团、马钢集团、中国铝业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中铁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情况,2019年成为了开启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篇章的元年。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并购重组后企业间的资源的整合,加强并购双方的产业协同,完善产业链,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质量,实现国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压舱石”的目标,推动国有经济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该并购案例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新一届政府主导下的第一例大型央企并购重组案例,拉开了新形式下新一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序幕。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并购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与传统的市场并购重组案例相比,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在于其并购重组的整个过程按照市场机制统一运行,特殊性在于在整个运作的过程中由国家发展改委员会统一领导指挥,充分发挥了政府的指导作用且并购过程涉及到以机构为主导的较为成熟的港股市场和以中小投资者为主导的较为不成熟的A股市场,跨市场的并购增加了此次并购的难度。此次并购中涉及到的国内和国际上投资者数量的规模也是巨大的。通过对中国南车股票并购中国北车股票的资本市场反应和长期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不仅能够对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独特新颖的见解,而且能够从长短期不同的维度来验证其并购重组的情况,对于国有企业在换股合并关联方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经验,进一步丰富以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首先是绪论,具体内容包括本文的创新点及主要内容、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的理论基础,包括并购的含义和类型以及并购的动因。其中并购的类型包括按照并购的行业划分和并购的付款方式划分。并购的动因包括并购的经济动因、效率动因和其他动因三个方面。第二章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的具体过程的介绍,首先介绍两家企业的历史沿革和经营情况,并以时间轴的方式对整个并购过程进行梳理和介绍。第三章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资本市场反应分析,本文选择更加成熟的港股市场的中国南车股票的日收益率数据和恒生国企指数日收益率数据,以事件分析法为模型,对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短期的绩效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得出资本市场对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短期的收益的情况,反应出此次并购对于中国南车的短期绩效的影响。第四章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长期绩效分析,以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后,它的2014年到2019年三季度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选取每股收益、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等十个财务指标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前后的财务情况进行对比,最终得出此次并购对于中国南车的长期绩效的影响。第五章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结论与启示,从资本市场反应和长期绩效两个角度综合研究得出此次并购的绩效情况,验证本次并购中资本市场的反应和并购后公司的长期绩效情况是否一致。并根据得出的关于资本市场的反应和长期绩效的情况,为并购公司在并购过程中提出相应的建议。

徐飞[2](2013)在《日本政府规制政策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场经济本质是契约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战后改革,逐步恢复了市场经济秩序,但同时也伴随着浓厚的政府干预和调节色彩。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有机结合,在宏观领域实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同时为了扶持和促进微观经济的发展,维护市场秩序,政府对微观经济进行了干预。这一时期日本政府的规制政策主要侧重于保护和扶持国内产业、促进工业振兴和经济发展,以实现赶超欧美的目标,而竞争政策的作用相对弱化。政府调节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但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日本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国家带动型增长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高规制带来高成本,低效、封闭的非贸易货物行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国家负担越来越重。过时的规制体系造成了结构僵化,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经济思潮是经济实践的映射,同时规制实践也受到了经济思潮的影响。在新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下,美英等成熟市场经济体率先开始了规制改革的进程,并逐步演化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日本也紧随其后,伴随着行政改革与公企民营化进程展开了规制缓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泡沫经济的繁华后,不良债权、通货紧缩等问题更使得日本经济长期在低谷中徘徊,最初实行规制缓和是因为出现经济下滑,人们认为是政府规制扼杀了创新与创业精神,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但以放松规制的方法来抑制经济下行并不十分成功。进入二十一世纪,规制缓和最终被规制改革及全面的规制政策所取代。日本规制实践已经从规制缓和,即以放松经济性规制为主,发展到规制改革,局部领域加强规制与社会领域规制改革,再发展到从总体上改善规制质量,实现规制治理的阶段。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动摇了以新自由主义信念为基石的规制改革,尤其是伴随着严重的东日本大地震,人们开始反思新自由主义给日本带来的影响,进而对规制改革目标进行了修正:规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安心和安全,规制改革已经从单一的制度供给方的改革转变为迎合制度需求方的,并谋求提高规制质量的改革。同样的,规制改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型的一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规制实践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同时规制机构的设置不仅没有独立于政府,甚至在有些领域仍没有独立于企业,政府在缺乏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掌握大量的审批权,政府寻租空间被拓展。政府以规制形式参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政府决定了资源的投向和对象,从而造成资源错配。本文试图在研究日本规制政策的历史演进的经验中,获得对中国规制改革的有益启示。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来分析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同时期的日本规制政策演变。通过对不同时期日本政府规制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规制政策、规制机构、规制绩效等问题的厘清,试图全面、深入地理解日本的规制政策。本文由七章内容组成。其中:第1章是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规制与规制改革的内涵,文献综述、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与创新,文章基本内容和结构安排。第2章是规制与政府、市场关系的理论框架。本章论述了影响规制缓和与规制改革的经济思潮的演变,从自由放任到市场规制,再到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规制改革,及二十一世纪的新自由主义反思。第3章论述战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国家干预,从战时统制型体制到战后规制型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强化了产业政策而弱化了竞争政策,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规制的症结,如市场封闭、行业垄断、规制俘获等。第4章论述了受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规制缓和的展开。本章首先提出了规制缓和的外部动因;其次,分析了规制缓和行动迟缓的症结;再次,提出了这一阶段规制缓和的主要特点,是伴随着行政改革与公企民营化的规制缓和;接着进行了日本电信、日本国铁、日本航空的案例分析;最后分析了由细川内阁到森喜朗内阁的《规制缓和推进计划》情况。第5章论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纪初日本由规制缓和走向规制改革。本章首先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原因提出了改革的迫切性;其次,着重考察了小泉时期规制治理结构的构建情况;之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国际比较视角对规制改革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6章论述了受新自由主义修正影响下的日本规制改革。首先分析了这种转变的动因,主要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和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之后,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为民生谋利的规制改革。第7章是主要结论及启示。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日本规制政策演变的主要结论,最后概括了对中国的启示。

杜林泽[3](2012)在《伊朗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与乡村社会变迁》文中研究指明伊朗的现代化进程缘起于西方的冲击。19世纪初期俄、英的战争威胁促使恺伽国王致力于自上而下的新政举措,伊朗的现代化进程由此拉开序幕。西方势力的工业品倾销和原产品掠夺促使伊朗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进而不断融化着伊朗传统社会的冰山。国有土地的广泛存在、实物分成租佃方式、个体生产、自然经济、超经济强制、普遍的依附状态与乡村社会生活的封闭倾向,构成伊朗传统乡村经济社会秩序的重要特征。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是为冲击伊朗传统乡村经济社会秩序的重要形式,其逻辑结果则是农业经济的商品化与市场化发展、农作物结构的改变、土地的非国有化运动与地产兼并的加剧。传统乡村经济生活的改变促使乡村社会特征出现相应的变化。私人大地产的膨胀决定了地主阶层在乡村地区的统治地位,农民作为依附于地主的弱势群体,处于政治经济生活的边缘地带;另一方面,乡村社会内部亦在商品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市场化的进程中逐渐分化。礼萨·汗统治时期,土地私有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地产兼并更趋激烈。巴列维国王在其统治初期没有触动在外地主土地所有制,传统分成租佃方式仍然在乡村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外地主土地所有制与分成制的结合构成土地改革前伊朗乡村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伊朗农业生产力长期落后的根源所在。在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伊朗农业与乡村社会的发展仍局限于传统的框架之内。极权政治的发展成为深刻改变乡村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有力杠杆,巴列维国王自上而下所推动的土地改革则构成推动乡村传统经济社会秩序深刻变革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分成租佃制度明显衰落,自耕农经营广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亦不断扩张;另一方面,在外大地主普遍衰落,传统佃农转变为新兴自耕农,农业工人与农业资产阶级亦广泛发展。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变与乡村新旧阶层的此消彼长,体现出伊朗农业发展与乡村社会变迁的长足进步。然而,在工业优先的发展模式下,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农业产量的发展滞后于人口的增长,进而导致伊朗对进口粮食的严重依赖。白色革命的真实目的在于排挤在外地主的势力,进而加强政府对乡村地区的统治,巴列维国王并无意改善乡村民众的生活状况。土地改革之后,地产规模仍存在明显差异,相当数量的乡村民众仍然生活贫困。在白色革命过程中,乡村官僚急剧膨胀,国王取代地主成为乡村地区新的主人,农民由依附于在外地主转变为直接隶属于巴列维政府。在巴列维国王时期所谓“发展的独裁模式”之下,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农业与乡村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呈现出边缘化的特征。伊斯兰革命之后,作为对巴列维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的否定性反应,伊斯兰政府赋予农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实现农业自给并改善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构成伊斯兰革命后政府农业政策的重要目的。土地改革、重组农业行政机构并建立乡村组织、改革农业经营方式、增加农业投入,以及推行价格政策与保险政策等措施,构成霍梅尼时期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革命后时期的客观政治经济环境给政府农业目标的实现带来诸多障碍,然而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仍然取得明显成效。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与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民众广泛参与到国家事务与地方事务之中。农业生产的明显发展与乡村民众经济政治地位的非边缘化趋势,是为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显着成就,亦体现出伊朗现代化发展的长足进步。

王素军[4](2011)在《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以甘肃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的出现及其走向资源枯竭,是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客观现象。特别是在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的展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现了一批以开采矿产资源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经过50至60年的开采,这些矿山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资源枯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资源型城市的工人失业、城市经济急剧下滑、环境污染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凸现,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成为了我国理论界研究和各级政府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论文从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人手,展开了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分析。特别是甘肃作为西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开始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既有资源已近枯竭的资源型城市,也有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还有正在开发或处于成长期的一些矿区或区域,以甘肃的资源型城市为例,展开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路径分析,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从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已经或接近枯竭的资源型城市看,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比较多,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还有文化方面的。具体说,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园区建设、土地整理、就业和人口迁移、城市与区域互动、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因此,在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时,本文展开了多角度的考察,并试图从这些方面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多条途径。在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具体方法上,本论文采用的是总分法。在篇章布局上,本论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综述了国内外理论界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成果,由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进行的相对较早,而且体制不同,其理论研究成果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所以在综述时较为简要;由于近年来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较为突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在综述时从阶段和分类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二部分,着重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状和甘肃一些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和部分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的实证分析,指出矿产资源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实际上是重新发现和培育城市竞争新优势的过程,可以采取土地资源替代、劳动替代、资本接续和替代、技术接续和替代等形式,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城市与区域互动,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转型。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五条路径,主要有产业重构、土地再开发、人力资源转化、创新发展和城市与区域互动等,提出加快培育资源型城市的微观经济主体,对大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加快培育中小企业,实施大中小企业共生;采取土地整理和土地再开发的方式,通过对资源型城市的旧城改造和发展新区,打造产业聚集和宜居的空间聚集体;树立人力资源的新观念,将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环境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资源型城市打造成资金、信息、人流、物流不断汇集的经济“洼地”,利用民间资金和外资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实施城市转型和区域开发互动,既要发挥资源型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要注重周边区域对城市转型的支撑作用,推进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融合。最后,对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进行了初步的梳理,指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趋势,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条有效途径。本论文的研究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试图探索推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这里,一个基本的观点是既不能把资源型城市转型简单地等同于城市的经济转型,也不能把资源型城市转型简单地等同于资源型企业的转型,而应当把资源型城市放到更加广阔的视野来考察,涉及城市的重新定位,经济、文化转型,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构,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等等,是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和过程。也正因为如此,本文并没有把具体的转型案例作为研讨的重点,同时对我国中东部与西部资源型城市的不同特征也没有分开论述,而是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问题展开的,或许这种研究方式更有利于透过现象看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本质问题。当然,由于本论文涉及的问题相对较多,在一些方面的论述可能还不够深、不够透,还需要继续进行跟踪研究。

欧阳澍[5](2011)在《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制度特别是环境制度体系建设,也需要得以完善、丰富与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也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必然要求与具体途径。因此,如何结合我国承诺的减排义务和我国现实发展的国情与特点,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实际的环境制度体系,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着力点,也正成为我国制度经济学或法经济学理论研究与探讨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基于低碳发展的客观要求,把环境制度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讨论的核心问题,以新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和公共强制理论为基本理论来展开分析研究。本文在对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架构设计的基础、分类设计的依据、制度体系的性质定位、制度的可能性边界、制度设计的原则等基础性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低碳发展环境制度设计的前提依据,对制度体系的架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提出了系统的研究设想。本文认为:(1)我国构建有关环境制度应当把握三个层次的制度架构:第一层次为基本的制度环境,它是制定规则的规则,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套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的基本规则;第二层次为治理机制,包括各种法律和制度,它是在宪法秩序下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的规则;第三层次为短期资源分配制度。它是赋予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的基础,源于意识形态的习俗和伦理道德原则。制度构建的要求是:确定集体选择条件的基本原则,构建环境制度所依赖的宪法秩序;健全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的规则,做好具体制度安排;丰富规范性行为准则,保障环境制度架构的合法性基础。(2)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安排应明确制度架构的分类设计依据。公共经济学关于公共物品的分类讨论以及对各类公共物品的性质探讨为我们环境制度架构所依据的分类设计提供了思想指导。基于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架构所要给予的公共提供,应当既包含纯公共物品的提供,也包含可收费物品的混合提供。本文初步分析了制度设计的目的和调整模式。结合市场“失灵”及其纠正机制探讨了环境制度调节对象的特点,提出充分运用国家管制措施对市场手段本身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加以纠正,从而提高制度效率和确保资源合理分配。(3)基于对詹科夫等人提出了公共强制理论的分析,提出了环境制度设计的五种选择情形:由政府直接提供、采用间接方式提供、政府监管型、私人诉讼的独立执法制度安排和市场竞争的私人秩序。(4)分析了国外基于低碳发展环境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我国低碳发展环境制度架构所可以借鉴的经验。本文认为,环境法律调整机制由单一的政府管制必须走向多远化,市场调节机制应纳入环境法律调整基础;在环境管理机制上,注重政府职能的整合、与跨部门的协调以及独立机构的监督;注重由管理型立法向促进型的转变,实行政府间和政府与民众间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合作。(5)通过低碳发展国际制度安排的演进,在明确低碳发展实质要求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库茨涅茨倒U型曲线和我国承诺的义务与我国中长期节能减排的重点目标和领域,研究了我国环境制度架构设计的基本前提,明确了制度设计的目标,并以此对实施阶段进行了预测。(6)本文系统提出了我国环境制度构建的原则体系。该原则体系是由可持续发展理念框架下的一般原则和一系列特殊原则构成的,一般原则体现了对公平、平等、自由和效率理念的核心要求,特殊原则则主要包括:以生态效益为优先的协调发展原则,以环境民主为基础的公众参与原则,以预防为主的谨慎行事原则,以及环境激励、国家干预和环境责任原则。以此为根据,进而对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环境治理和管理机制以及制度层级上的安排进行分析与构想,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环境制度架构的不足,明确提出:一要补充实体法律制度,包括:颁布实施《气候变化法》;在《可再生能源法》的基础上,颁布实施新的《绿色能源与安全保障法》;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颁布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等。二要完善碳排放制度的民法安排;三要完善环境治理机制。(7)本文以碳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碳税制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运用庇古税的基本原则和萨缪尔森准则与最优税制理论,对我国具体环境法律制度的构建进行了案例研究。认为我国碳税制度应当具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清洁生产和基于国家财政支付功能的税收调节等多方面的功能,认为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调节机制综合优化碳税制度对国民生产总值、总投资、总消费以及能源强度和碳排放的影响。结合一般税收制度的不足,认为通过税种制度内政策安排、税收体系内的综合平衡、相关补贴制度安排一系列协调性政策的完善,能够实现碳税制度实施效果上的统筹和平衡。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则是根据国外已有研究模型架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重构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分析路径,系统地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我国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碳排放交易权的架构提出了设计。

李鸣[6](2010)在《广东省电子机械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开始,广东省加快了企业改制工作。几百家企业由各个政府局委办、部队等脱钩而来,组建成一些省属综合性资产经营公司。这些企业集团行业分布过宽,大部分是属于一般竞争性行业,主业不突出,呈现大而不强的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国企集团近十年来开展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由传统的低附加值、低技术、低竞争力的贸易和加工行业,实行产业转型战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是他们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机械集团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经济学、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案例式研究。在全面分析机械集团所处行业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的基础上,运用企业竞争力的组合分析和经典的SWOT分析方法,对机械集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企业虽然拥有较为成熟的产学研的合作机制和渠道、工程机械与农用机械省内最广最全的销售网络与最大的销售额、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珠三角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创新服务平台、以及省内领先的机电产品研发、咨询、技术服务等竞争优势,但也面临主业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工业产值过低、技术研发力量不强、固化资产比重较大、经营性资产较少、部分员工人员观念陈旧、危机感不强、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激励机制等竞争劣势;企业虽然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汽车产业以及相关服务业的巨大发展空间与契机,但也必须正视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专业化的强势的大型企业不断挤压机械集团生存发展的威胁。本文根据机械集团所处行业的现状以及企业竞争力状况,就其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集团公司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必须转型升级,实施由非相关多元化向相关多元化的战略转型;第二,根据其现有业务布局,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信息化手段促进和带动传统产业的商业运营模式;第三,实现核心专长的转变,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业,在核心业务上发挥与建立竞争优势。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阐述了国企集团尤其是机械集团进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同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国企集团战略转型的相关研究文献与结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第二章是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对机械集团所拥有的各方面资源和能力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分析阐明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以及相对的竞争优势与劣势。第三章是企业外部环境分析。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机械集团所从事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行业竞争状况,使用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归纳分析出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第四章是战略定位。列出了机械集团的SWOT战略分析矩阵。在深度挖掘战略意图之后,从企业的战略定位、业务定位、市场定位、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定位、发展途径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第五章是战略实施策略,从优化治理结构、资本结构、盈利结构、创新和完善管理模式、加大重点项目投入、建立战略联盟等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黄桂林[7](2009)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加快,但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政府垄断的经营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健康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城市基础设施投入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设施总量严重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多数设施因投资和维护不足长期处于低效、不安全运营状态,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出现上述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非产业化运行。本文围绕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这一主线,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机理、范围、模式、效果和实现措施。本文首先分析和界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所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的内涵,对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做了详细分析。明确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机制,从经济学视角剖析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运用乘数效用理论阐述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短期促进作用,探讨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长期作用机制,阐述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对经济结构的效应;运用产业关联理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以及对相关产业的联动效应,揭示城市基础设施产业高关联性的特征。分析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揭示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障碍的经济学实质。针对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范围,本文在阐述政府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存在的缺陷基础上,分析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的特性,使城市基础设施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城市基础设施配置过程也不同,有必要对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发展范围进行分析,基于此,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范围筛选测度模型,确定产业化发展的判断标准,并根据测度模型对特定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范围进行筛选测算,按照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判断标准对该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分析。基于对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范围进行筛选测度,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内涵要素和构成,阐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初始禀赋条件和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一般模式,重点确定适合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两种模式,即分拆重组模式和公司合作经营管理模式。在明确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绩效评价内涵的基础上,本文从整体上对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绩效进行了客观评价,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确定综合评价标准,并通过实证验证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制度保障视角,本文从政府的职能定位及职能转变途径提出完善民营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具体措施。重点从建立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制度等六大方面阐述如何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管理体制。本论文研究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及其实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补充了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理论和方法,对于解决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政府垄断经营、企业经营效率低下,设施总量严重不足、融资手段单一,设施建设与维护不足等问题,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质量,增强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史英杰[8](2008)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史表明,要摆脱随资源衰竭而消亡的命运,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进行产业转型,通过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壮大,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逐步降低直至摆脱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走出一条“建设—繁荣—衰退—转型—再振兴”的道路。本文以资源型城市最密集的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较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实用分析方法,从城市发展路径和演化动力研究得到影响产业转型模式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对各因素进行逻辑和量化分析以选择准确的转型模式;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建立东北地区省域及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对产业转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转型过程中的各支撑子系统做出发展规划。针对以往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在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和指标体系设计方面体现了资源型城市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使产业选择更贴近现实,可行度提高;把主导产业选择结果放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和调整,通过研究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方向及产业带空间布局的经济地理图,为各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制定细致的方向,以避免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造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进行产业转型效果的多角度评价,包括与其它资源型城市间的横向比较和自身各产业发展效率的动态分析,此评价结果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制定更有针对性。在各环节均以具体城市做实证分析,验证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靳柯,刘从水[9](2007)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文中指出当文化企事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都取得不断进展的时候,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为了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问题所处的客观条件着手,分析目前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成就、问题和原因,并试图从政府、理论、文化二重性、出资人机构、产权、法治等角度寻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对策。

管斌[10](2007)在《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法律规制》文中研究表明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是政府经济行为市场化的产物,是以实现政府经济社会职能为目的和内容、以市场行为为形式的政府经济行为,其目的具有公共政策性、其功能具有财产供给性、其手段具有市场性、其主体结构具有特定性、其意思表示具有政府主导性、其适用范围具有限定性、其法律适用具有综合性。在国内外的实践中,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已呈现出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有储备品销售、政府投资、政府间资源权交易、政府采购、特许权经营、公开市场操作、彩票发行、国债发行、政府收费、发放教育凭证、土地储备、政府基金、有奖发票、“债转股”、政府担保等等。上述形式多样的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可依据不同标准作多种分类。如以财政资金流向为标准,可分为收入型和支出型;以客体形态为标准,可分为价值型和非价值型;以经济法亚部门法属性为标准,可分为市场规制型、宏观调控型、社会保障型等;以主体层次为标准,可分为中央型和地方型;以行为实施机制为标准,可分为竞争型和合作型。当然,上述分类都具有相对性,其中不乏交叉、模糊地带,如政府采购既可以属于市场规制型,也可以属于宏观调控型;政府基金既可以属于中央型,也可以属于地方型;国债行为既可以属于收入型,也可以属于支出型。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是市场弥补政府缺陷的主要形式,是市场与政府共生的典型状态,是经济民主理念的重要表现,是政府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换言之,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注重市场机制的引入,通过许可制度,以及更为市场化的管制进路,来维持或模仿市场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克服不完全竞争、非均衡市场、市场缺位以及不希望的市场结果等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手段,使得传统政府行为的强制性、单方性、暴力性与专横性特点相对弱化,使行政主体和政府行为变得富有人性,促使市场主体/行政相对人积极参与政府行为,提升和强化了政府能力,促进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提高。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作为含有大量私法行为因素的公法行为,在政府治道变革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的背景下,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宽,已普遍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主要领域。因而,它涉及到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环境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教育法、诉讼法等多个法律部门。我国的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充分显示了,后发国家在民族独立和民主建设的初始阶段试图将发展和维护权力垄断与框架的多样性结合起来的景象,在限制公民权利和扩张政府权力的基础上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威权主义国家的突出表征。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运行实践与制度保障之间的冲突,以及威权主义国家所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只能由威权主义国家通过向宪政民主国家的体制转换来解决。当今中国所面临的,不是经济增长快慢的挑战,而是经济宪政制度供给的挑战。我们应秉持“宪法爱国主义”(哈贝马斯),而不是“经济爱国主义”。宪政改革的方向是将国家引入到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透明政府的轨道。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扮演从国家控制社会的工具、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实现国家和社会有效互动的联结点角色的地方政府,却日渐暴露出为社会发展提供公共物品时面临责权不一的制度掣肘。我们必须重视地方型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多中心治道”,重视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和理论研究,这既是经济法保障科学发展观实现的价值体现,也能使经济法主体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特别是主体类型化研究更加周全。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作为经济法的基本范畴的提出,既强化了经济法的“回应性”特点,论证了经济法的“模糊性”特点,也强调了在经济关系复杂化和动态化背景下法律综合调整的必要性。为了协调该行为中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政府公共性与自利性、政府主体利益目标与参与主体利益目标、制度移植与制度适应等诸多冲突,需要以经济法为中心,就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适用范围、主体、审查、合同、标准化、价格、竞争、税收、法律责任、争议处理等诸多制度要素作出立法设计。法学的理论建构和言说方式,不是“天马行空般的”和“非场景化的”。深入研究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必须对以下几组关系进行比较系统的回顾和总结:(1)市场和政府;(2)权利与权力;(3)传统与现代。与此相适应,经济法学范畴的建构离不开对市场和政府、私法和公法、传统与现代等相互关系的有机考察。经济法主要应作为学科而不是法律部门,经济法学理论由“小经济法”向“大经济法”的转变有着必然性。

二、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五种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五种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0.1.1 选题的背景
        0.1.2 选题的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并购含义与类型的划分
        0.2.2 并购的动因
        0.2.3 国外文献综述
        0.2.4 国内文献综述
        0.2.5 文献述评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特色及不足
        0.4.1 研究特色
        0.4.2 不足之处
1 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概况
    1.1 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简介
        1.1.1 中国北车经营概况
        1.1.2 中国南车经营概况
    1.2 并购方案及过程
2 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资本市场反应
    2.1 对事件进行定义
    2.2 确定单因素模型
    2.3 估计区间日收益率数据确定
    2.4 股票超额收益率、累积超额收益率、平均超额收益率
    2.5 检验超额收益率、累积超额收益率、平均超额收益率显着性
    2.6 输出模型的结果并对结论进行解释和说明
3 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长期绩效分析
    3.1 因子分析法的介绍
    3.2 模型的建立
        3.2.1 数据选择
        3.2.2 因子分析适应性检验
        3.2.3 提取因子
        3.2.4 因子的命名解释
        3.2.5 计算因子得分
4 结论与启示
    4.1 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的绩效分析的结论
    4.2 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的绩效分析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2)日本政府规制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规制与规制改革
        1.2.2 政府规制理论综述
        1.2.3 日本规制改革综述
        1.2.4 已有研究文献述评
    1.3 研究意义、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1.4 文章基本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2章 规制与政府、市场关系理论框架
    2.1 从放任到规制的理论渊源
        2.1.1 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
        2.1.2 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政府干预
    2.2 新自由主义思潮与政策实践
        2.2.1 新自由主义代表学派
        2.2.2 新自由主义政策实践
    2.3 新自由主义的反思
第3章 统制经济到规制经济:国家干预主义盛行
    3.1 统制型体制向规制型体制转换
        3.1.1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
        3.1.2 经济赶超与政府规制
    3.2 规制症结:过度的政府经济行为
        3.2.1 低速经济增长与封闭国内市场
        3.2.2 服务部门的低效率与行业垄断
        3.2.3 铁三角下规制俘获与神仙下凡
    3.3 小结
第4章 迟来的规制缓和:新自由主义改革登场
    4.1 规制缓和的外部动因
        4.1.1 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4.1.2 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
        4.1.3 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压力
        4.1.4 生产技术与消费需求变化
    4.2 规制缓和行动迟缓的症结分析
        4.2.1 路径依赖与锁入效应
        4.2.2 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
        4.2.3 传统文化对新自由主义排斥
    4.3 行政改革与公企民营化附属品的规制缓和
        4.3.1 从临时行政调查会到行政改革推动审议会
        4.3.2 产权结构改制后的规制重构及规制缓和
        4.3.3 规制缓和案例分析:日本电信
        4.3.4 规制缓和案例分析:日本国铁
        4.3.5 规制缓和案例分析:日本航空
    4.4 《规制缓和推进计划》:从细川到森喜朗
    4.5 小结
第5章 规制缓和到规制改革:新自由主义蔓延
    5.1 规制改革的紧迫性
        5.1.1 日本国内经济与社会状况
        5.1.2 日美贸易摩擦加剧与日美对话
    5.2 规制治理结构的建构:小泉时期强化的新自由主义
        5.2.1 规制机构的设置
        5.2.2 规制政策的制定
    5.3 规制改革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 OLS 方法
        5.3.1 产品价格、需求量与消费者剩余视角
        5.3.2 规制改革行业绩效评价:以电力行业为例
        5.3.3 规制改革国际比较:PMR 和 ETCR 指数
    5.4 小结
第6章 规制改革的修正:新自由主义反思
    6.1 规制改革的动因
        6.1.1 美国次贷危机与新自由主义信念动摇
        6.1.2 东日本大地震与安全规制的缺陷
        6.1.3 中产社会分化与劳动力市场规制弊端
    6.2 规制改革的表现
        6.2.1 规制改革影响力下降
        6.2.2 规制改革目标重新审视
        6.2.3 为民生谋利:安心、安全
    6.3 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借鉴
    7.1 主要结论
    7.2 对中国的借鉴
        7.2.1 中国政府规制改革现状
        7.2.2 中国政府规制改革问题
        7.2.3 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借鉴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3)伊朗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与乡村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价值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与内容概要
    五、 预期创新与不足之处
    六、 伊朗自然地理环境
第一章 乡村传统的变迁与延续
    第一节 萨法维王朝时期的伊朗乡村
        一、 自然村落与乡村环境
        二、 地产形态与实物分成制
        三、 农业生产与布讷赫
        四、 乡村社会
    第二节 西方的冲击与乡村的变迁
        一、 恺伽王朝的统治与西方的冲击
        二、 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发展与市场化趋势
        三、 地产的私有化倾向与租佃关系的变化
        四、 乡村社会的变化
    第三节 巴列维王朝早期的农业政策和实践
        一、 巴列维王朝的建立
        二、 礼萨·汗统治时期的农业政策与乡村变化
        三、 巴列维统治初期王室领地和国有土地的转让
    第四节 土地改革前夕的乡村景象
        一、 地产状况
        二、 实物分成制的主导地位
        三、 农业生产力的滞后
        四、 乡村社会状况
第二章 1962 年土地改革与乡村经济社会的变化
    第一节 1962 年土地改革的背景
        一、 早期的土地改革尝试
        二、 1962 年土地改革的缘起
        三、 1962 年土地改革法案的出台
    第二节 土地改革的进程
        一、 土地改革第一阶段
        二、 土地改革第二阶段
        三、 土地改革第三阶段
        四、 土地改革后的乡村地产状况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
        一、 实物分成制与布讷赫的衰落
        二、 租赁经营的流行
        三、 自耕农生产的扩张与困境
        四、 商品化家庭农场与私营资本主义农场的发展
        五、 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四节 国家权力的延伸与经济扩张
        一、 乡村合作社的广泛建立
        二、 农场公司的发展
        三、 农事企业的创建
        四、 乡村大军的渗透
    第五节 土地改革后的乡村社会
        一、 有产阶层
        二、 无地村民
        三、 失业与贫困
        四、 乡村权力关系
第三章 伊斯兰革命后农业与乡村社会的发展经历
    第一节 共和国时期的土地改革
        一、 伊斯兰革命后的乡村土地问题
        二、 土地改革法案的争论与修改
        三、 土地转让七人委员会与土地分配的结果
        四、 对土地改革的评述
    第二节 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一、 穆萨合作社的建立
        二、 自耕农经营的延续
        三、 农场公司的解体与恢复
        四、 农事企业的重建
        五、 其他经营方式
    第三节 农业行政机构的重组与乡村组织的建立
        一、 乡村与游牧服务中心
        二、 伊斯兰乡村委员会
        三、 吉哈德重建部
    第四节 农业经济举措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 宏观农业政策
        二、 农业投资与农业信贷
        三、 价格举措与保险措施
        四、 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五、 近期的农业发展成就
    第五节 乡村社会与村民参与
        一、 乡村人口与村民收入
        二、 乡村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
        三、 民众参与及乡村权力结构
第四章 伊朗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与城市
    一、 工业化进程的启动与城乡经济交往的发展
    二、 石油收入的增长与城乡经济的变化
    三、 城乡差距与城乡移民
结束语 政治模式与乡村农业——伊朗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发展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
    一、 伊朗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模式的演变
    二、 农业发展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
    三、 政治模式与乡村农业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以甘肃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工业化进程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
        1.1.2 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的思路和层次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相关文献述评
    2.1 对有关概念的界定
        2.1.1 资源型城市及资源枯竭型城市
        2.1.2 关于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解释
    2.2 矿产资源开发生命周期和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2.1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命周期
        2.2.2 对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的研究
    2.3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最新进展
        2.3.1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
        2.3.2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创新问题的研究
        2.3.3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2.3.4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的研究
        2.3.5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个案研究
        2.3.6 对资源型城市其他问题的研究
第三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
    3.1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出现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3.1.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数量及其分布
        3.1.2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
    3.2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实践探索
        3.2.1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所经历的阶段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模式
    3.3 对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一般分析
        3.3.1 重新发现和培育资源型城市的优势
        3.3.2 以矿产资源为依托的企业发展模式的转换
        3.3.3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产业代谢
第四章 甘肃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证分析
    4.1 甘肃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1.1 甘肃的资源开发与资源型城市
        4.1.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2 甘肃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践
        4.2.1 "资源替代,优势再造"——"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的转型
        4.2.2 "引资改造,多角发展"——"中国铜城"白银市的转型
        4.2.3 "产业延伸,循环经济"——"中国镍都"金昌市的经济转型
        4.2.4 "城乡一体,宜居城市"——"西部钢城"嘉峪关市的城市转型
    4.3 甘肃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分析
        4.3.1 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点聚集和点扩散现象
        4.3.2 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因素
        4.3.3 选择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的四个条件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之一——产业重构
    5.1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产业重构的两大趋势
        5.1.1 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5.1.2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5.1.3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5.2 资源型城市产业重构的主要方式
        5.2.1 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5.2.2 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实施企业集群
        5.2.3 腾笼换鸟,实施产业置换
    5.3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微观市场主体培育
        5.3.1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退出
        5.3.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大企业的流程再造
        5.3.3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大中小企业共生
    5.4 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重构的保障措施
        5.4.1 实施有差别的区域发展政策
        5.4.2 实施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
        5.4.3 实施适当的财税政策倾斜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之二——土地整理
    6.1 土地整理与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
        6.1.1 土地整理的涵义、特征和目标
        6.1.2 我国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征
    6.2 国外经验与我国的城市土地整理模式
        6.2.1 国外的经验
        6.2.2 我国的城市土地整理模式
    6.3 我国资源型城市土地开发再利用的方向
        6.3.1 通过对城区土地的功能划分发展宜居城市
        6.3.2 通过对矿山的再开发发展工业旅游
        6.3.3 通过对矿区塌陷区的土地复垦发展现代农业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之三——人力资源开发
    7.1 我国资源型城市就业现状分析
        7.1.1 我国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就业的简要情况
        7.1.2 我国资源型城市劳动力的主要特征
        7.1.3 对造成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7.2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劳动力流动
        7.2.1 劳动力迁移的三种类型
        7.2.2 政府在人力资源迁移中的作用
    7.3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人力资源培育
        7.3.1 开发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一定要重视情感培育
        7.3.2 开发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一定要重视智力投入
        7.3.3 开发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一定要给予政策扶持
    7.4 促进资源型城市职工再就业的主要途径
        7.4.1 推进社区就业
        7.4.2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
        7.4.3 劳务派遣
第八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之四——创新发展
    8.1 关于创新理论的有关综述
        8.1.1 关于创新理论的一般性研究
        8.1.2 关于城市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在城市中作用
    8.2 技术创新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引领作用
        8.2.1 技术创新在创新型城市中的作用
        8.2.2 技术创新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软肋
        8.2.3 努力打造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技术平台
    8.3 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多元创新主体
        8.3.1 关于资源型城市中创新主体的一般分类
        8.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
        8.3.3 资源型城市要把园区建设作为技术创新的重点
    8.4 资源型城市创新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8.4.1 体制创新——打破原有体制的"路径依赖"
        8.4.2 机制创新——构建推进城市转型的内在动力
        8.4.3 环境创新——营造推进城市转型的外部条件
第九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选择之五——区域互动
    9.1 城市—区域及其之间的互动
        9.1.1 关于"城市—区域"的概念
        9.1.2 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互动作用
    9.2 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区域的融合度分析——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
        9.2.1 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区域融合度的一般分析
        9.2.2 案例分析一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
    9.3 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区域的联系方式和互动机制
        9.3.1 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三种联系方式
        9.3.2 资源型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互动机制
        9.3.3 资源型城市实施区域互动的环境营造
第十章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趋势
    10.1 循环经济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0.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10.1.2 循环经济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系
        10.1.3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结合点
        10.1.4 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尝试
    10.2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努力方向
        10.2.1 发展企业集群
        10.2.2 发展生态工业园区
        10.2.3 发展生态城市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11.1 必须把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放到更广阔的视野来考虑
    11.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加快体制创新
    11.3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
    11.4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的探索仍需深入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背景一:传统发展模式的高碳瓶颈与环境危机
        1.1.2 背景二:金融危机下的低碳发展要求
        1.1.3 问题:制度供给安排滞后于低碳发展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围绕低碳经济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1.3.2 环境法律制度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逻辑结构与方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低碳经济及其相关概念
        1.5.2 可持续发展及相关经济战略
        1.5.3 环境容量、生态足迹
        1.5.4 环境制度、政策与"两型社会"
第二章 基于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架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2.1 新制度经济学的三个制度层次:环境制度架构设计的基础
    2.2 公共经济学理论:环境制度分类设计的依据
    2.3 法经济学理论:环境制度设计目的与调整模式的定位基础
    2.4 外部性理论:低碳发展制度设计的依据
    2.5 公共强制理论:环境制度设计的可能性边界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低碳发展的国外环境制度体系
    3.1 基于低碳发展的国际制度框架演变
    3.2 基于低碳发展的国外环境制度安排体系
        3.2.1 英国低碳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
        3.2.2 欧盟低碳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
        3.2.3 美国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
        3.2.4 日本低碳发展的经济法律政策
    3.3 对我国环境制度体系构建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碳发展环境制度体系设计的前提条件、目的要求和现状分析
    4.1 我国经济发展与倒U型曲线
    4.2 我国环境制度设计目标
        4.2.1 我国环境制度节能减排目标
        4.2.2 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的能源体系目标
    4.3 我国环境制度供应现状及不足
        4.3.1 我国环境制度供应现状
        4.3.2 我国环境制度安排的不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低碳发展环境制度的效应实证分析——以碳税与碳排放权为例
    5.1 碳税制度的经济效应评价分析
        5.1.1 碳税制度的应有功能
        5.1.2 国外碳税制度比较分析
        5.1.3 基于CGE模型的碳税制度经济效应分析原理
        5.1.4 模型参数设计及运行结果
        5.1.5 我国碳税制度的协调性政策
    5.2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经济效应评价分析
        5.2.1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现状
        5.2.2 基于Cheng影响分析模型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经济效应分析原理
        5.2.3 模型参数设计及运行结果
        5.2.4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协调性政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体系设计
    6.1 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体系的构成
    6.2 基于低碳发展的环境制度设计原则
        6.2.1 确定制度的一般原则
        6.2.2 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的特殊原则
    6.3 基于理论内容的环境制度框架
        6.3.1 基于低碳发展的环境产权制度安排
        6.3.2 我国环境治理制度
        6.3.3 我国基于低碳发展环境管理机制的架构
    6.4 基于实体形式的环境制度框架
    6.5 我国低碳发展实施的重点领域和阶段预测
        6.5.1 我国低碳发展环境制度调节的重点领域
        6.5.2 我国低碳发展的过程预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完善我国环境制度体系的对策建议
    7.1 围绕低碳发展补充、完善实体法律制度
    7.2 围绕碳约束,强化低碳发展的经济性调控制度
    7.3 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积极开展环境制度的改革实验
    7.4 强化实施低碳发展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一、引用文献
    二、参考资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广东省电子机械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内部环境分析
    2.1 电子机械集团概况
        2.1.1 企业概况
        2.1.2 企业发展历程
    2.2 资源
        2.2.1 物质资源
        2.2.2 财务资源
        2.2.3 人力资源
        2.2.4 技术资源
        2.2.5 组织资源
        2.2.6 市场网络资源
        2.2.7 品牌资源
        2.2.8 企业文化
    2.3 能力
        2.3.1 市场开拓能力
        2.3.2 融资能力
        2.3.3 整合创新能力
        2.3.4 生产能力
    2.4 核心能力
        2.4.1 机械集团的核心能力
        2.4.2 核心能力的辨识
    2.5 优势与劣势
        2.5.1 优势
        2.5.2 劣势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策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3.2.2 销售流通渠道分析
        3.2.3 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3.2.4 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3.3 外部环境环境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3.3.1 机会
        3.3.2 威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略定位
    4.1 电子机械集团SWOT 分析
    4.2 电子机械集团战略意图
    4.3 电子机械集团战略定位
    4.4 业务定位
        4.4.1 现有业务分析
        4.4.2 相关多元化的业务组合
        4.4.3 核心业务
    4.5 市场定位
    4.6 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定位
        4.6.1 核心业务实施增长型战略
        4.6.2 部分业务实施稳定型战略
        4.6.3 部分业务实施防御型战略
    4.7 发展途径的选择
        4.7.1 核心业务扩张途径的选择
        4.7.2 财务融资途径的选择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略实施策略
    5.1 宣传动员
    5.2 优化治理结构
    5.3 优化资本结构
    5.4 优化盈利结构
    5.5 创新和完善管理模式
        5.5.1 发挥技术中心的统筹协调优势
        5.5.2 发挥结算中心的统筹协调优势
    5.6 加大重点项目投入,做实主业发展基础
    5.7 做实虚拟经济,“以虚促实”推进主业发展
    5.8 建立战略联盟
    5.9 建立资本市场实现资产的证券化
    5.10 建立有效的监管模式
    5.11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论文研究目的
        1.2.2 论文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现状评述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理论分析
    2.1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相关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2.1.1 城市基础设施的涵义、属性及特征
        2.1.2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涵义
        2.1.3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界定
    2.2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
        2.2.1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2.2.2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内在条件
    2.3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机制分析
    2.4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性分析
        2.4.1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分析
        2.4.2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存量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2.4.3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结构的效应分析
        2.4.4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经济联动效应分析
    2.5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障碍的经济学实质
        2.5.1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2.5.2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障碍的实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范围筛选界定
    3.1 政府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存在的缺陷及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
        3.1.1 政府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存在的缺陷
        3.1.2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
    3.2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范围筛选的必要性
        3.2.1 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
        3.2.2 城市基础设施的类型识别
        3.2.3 不同类型的城市基础设施配置方式不同
    3.3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范围筛选测度模型
        3.3.1 城市基础设施可销售性研究的借鉴
        3.3.2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范围筛选测度模型的建立
        3.3.3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范围筛选测度标准
    3.4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范围筛选测度模型实证分析
        3.4.1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筛选测度指标权重确定
        3.4.2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范围筛选测度各级指标系数计算
        3.4.3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范围筛选测度计算
        3.4.4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范围筛选测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模式
    4.1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模式构成及初始禀赋条件
        4.1.1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4.1.2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初始禀赋条件
    4.2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
        4.2.1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一般模式
        4.2.2 确定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模式面临的问题
    4.3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模式确定
        4.3.1 分拆重组模式
        4.3.2 公私合作经营管理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绩效评价
    5.1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绩效评价内涵与原则
        5.1.1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绩效评价内涵
        5.1.2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绩效评价原则
    5.2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指标体系层次
        5.2.2 基本框架与指标体系内容
    5.3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绩效评价模型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5.3.2 综合评价指数的数学模型
        5.3.3 综合评价标准
    5.4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5.4.1 选择评价城市与数据资料说明
        5.4.2 建立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表
        5.4.3 数据标准化处理
        5.4.4 各级指标权数确定
        5.4.5 产业化发展绩效计算
        5.4.6 计算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实现措施
    6.1 城市政府职能转变
        6.1.1 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
        6.1.2 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
    6.2 完善民营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措施
        6.2.1 民营资本进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存在的障碍
        6.2.2 吸引民营资本进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措施
    6.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的管理体制
        6.3.1 建立独立的城市基础设施政府管制机构
        6.3.2 建立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制度
        6.3.3 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机制
        6.3.4 组建资产经营公司
        6.3.5 引进竞争机制
        6.3.6 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产业长效管理制度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
        1.2.2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1.2.3 产业转型效果评价研究
        1.2.4 目前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面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4 创新点描述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概述
    2.1 资源型城市定义及分类
        2.1.1 资源
        2.1.2 城市
        2.1.3 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2.1.4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结果
        2.1.5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界定
    2.2 资源型城市特点
    2.3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历史及现状
        2.3.1 计划经济的形成背景
        2.3.2 经济发展现状
    2.4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的成长路径与演化动力研究
    3.1 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
    3.2 资源型城市的两种成长路径
    3.3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长路径分析
        3.3.1 衰退——消亡路径的典型案例分析
        3.3.2 衰退——转型路径的典型案例分析
    3.4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成长路径分析
        3.4.1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划分
        3.4.2 目前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情况
    3.5 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双重动力
    3.6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演化动力研究
        3.6.1 宏观层面的演化动力研究
        3.6.2 中观层面的演化动力研究
第四章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
    4.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然性
        4.1.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定义
        4.1.2 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产业转型
    4.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分析
        4.2.1 产业延伸模式
        4.2.2 产业更替模式
        4.2.3 复合模式
    4.3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的依据
        4.3.1 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判断
        4.3.2 资源类别和开发规模
        4.3.3 区位因素
        4.3.4 产业政策
        4.3.5 区际分工与合作
    4.4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的逻辑分析
    4.5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的量化分析
        4.5.1 产业生命周期选择法
        4.5.2 资源类别和开发规模选择法
        4.5.3 区位因素选择法
        4.5.4 两个外部因素对转型模式选择的影响
第五章 协同发展机制下的东北地区主导产业选择
    5.1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5.1.1 主导产业定义
        5.1.2 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5.1.3 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5.2 主导产业关联分析
        5.2.1 产业的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
        5.2.2 中国产业的关联度分析
        5.2.3 中国产业关联度变化趋势分析
    5.3 东北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及步骤
    5.4 东北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5.4.1 东北地区产业转型的总体战略思路
        5.4.2 东北地区主导产业备选方案设计
        5.4.3 基于先决基准的主导产业筛选
        5.4.4 基于比较基准的主导产业综合评价
        5.4.5 基于参考基准的主导产业选择结果修正
第六章 基于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的东北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
    6.1 东北地区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研究
        6.1.1 产业集群理论
        6.1.2 产业布局理论
        6.1.3 产业集群、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6.1.4 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
        6.1.5 东北地区产业带与城市群的融合发展
        6.1.6 东北地区产业集群与产业带建设的主要问题
    6.2 资源型城市在优化产业带的空间分布
        6.2.1 东北地区产业带优化方向
        6.2.2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与产业带的共生发展
        6.2.3 目前各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建设中发现的问题
    6.3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以盘锦市为例
        6.3.1 盘锦市产业结构分析
        6.3.2 目前实施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及效果
        6.3.3 盘锦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6.3.4 盘锦市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设计
        6.3.5 盘锦市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分析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及各产业发展效率评价
    7.1 产业转型效果评价的必要性及特点
        7.1.1 建立产业转型效果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7.1.2 产业转型效果评价的特点
    7.2 构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7.2.1 指标选择原则
        7.2.2 指标体系的构成
    7.3 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产业转型效果的综合评价
        7.3.1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7.3.2 对东北13 个地级资源型城市所做的实证研究
    7.4 用聚类分析进行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的类型判断
        7.4.1 聚类分析的基本理论
        7.4.2 系统聚类法及数据处理
        7.4.3 对东北13 个地级资源型城市所做的实证研究
    7.5 资源型城市各产业发展效率评价
        7.5.1 超效率DEA评价模式
        7.5.2 评价产业及指标的选择
        7.5.3 盘锦市各主导产业发展效率分析
第八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支持系统
    8.1 资金支持系统
        8.1.1 资金短缺的成因
        8.1.2 解决资金短缺的途径
        8.1.3 资金支持方向的争议
    8.2 技术创新支持系统
        8.2.1 技术创新对产业转型至关重要
        8.2.2 东北地区技术创新的现状
        8.2.3 构建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系统
        8.2.4 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
    8.3 体制创新支持系统
        8.3.1 资源型城市的体制困境
        8.3.2 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8.4 人力资源支持系统
        8.4.1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的特点
        8.4.2 转型期的人力资源深加工系统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文化资产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概念界定
二、当前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问题的客观背景
三、当前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成就、问题及原因
四、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10)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立论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民法学研究综述
        1.2.2 行政法学研究综述
        1.2.3 经济法学研究综述
        1.2.4 公共管理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理论界定
    2.1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概念
    2.2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特征
        2.2.1 目的的公共政策性
        2.2.2 功能的财产供给性
        2.2.3 手段的市场性
        2.2.4 主体结构的特定性
        2.2.5 意思表示的政府主导性
        2.2.6 适用范围的限定性
        2.2.7 法律适用的综合性
    2.3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类型
        2.3.1 面向日常生活的类型化
        2.3.2 基于思维理性的类型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性分析
    3.1 市场弥补政府缺陷的主要形式
        3.1.1 政府缺陷的产生
        3.1.2 市场弥补政府缺陷的主要形式
        3.1.3 事实个案:“准市场机制”的引入
    3.2 市场与政府共生的典型状态
        3.2.1 共生的界定
        3.2.2 市场与政府共生的典型状态
    3.3 经济民主理念的重要表现
        3.3.1 经济民主的界定
        3.3.2 经济民主理念的重要表现
    3.4 政府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
        3.4.1 政府能力的界定
        3.4.2 政府能力建设的具体实践
        3.4.3 事实个案:上海车牌拍卖风波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宪政分析
    4.1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与威权主义国家
    4.2 我国必须由威权主义转向宪政民主
    4.3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宪政架构
        4.3.1 表层架构
        4.3.2 深层架构
        4.3.3 实践架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制度设计
    5.1 制度设计与经济发展
    5.2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立法任务
        5.2.1 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冲突
        5.2.2 政府公共性与自利性的冲突
        5.2.3 政府主体利益目标与参与主体利益目标的冲突
        5.2.4 制度移植与制度适应的冲突
    5.3 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制度要素
        5.3.1 适用范围
        5.3.2 主体
        5.3.3 审查
        5.3.4 合同
        5.3.5 标准化
        5.3.6 价格
        5.3.7 竞争
        5.3.8 税收
        5.3.9 法律责任
        5.3.10 争议处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余论:认真对待经济法学
    6.1 市场与政府
    6.2 私法与公法
    6.3 传统与现代
    6.4 作为法律部门的经济法与作为学科的经济法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五种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绩效分析[D]. 代鹏. 辽宁大学, 2020(01)
  • [2]日本政府规制政策演进研究[D]. 徐飞. 辽宁大学, 2013(11)
  • [3]伊朗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与乡村社会变迁[D]. 杜林泽. 南开大学, 2012(07)
  • [4]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以甘肃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D]. 王素军. 兰州大学, 2011(05)
  • [5]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研究[D]. 欧阳澍. 中南大学, 2011(12)
  • [6]广东省电子机械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李鸣.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2)
  • [7]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发展研究[D]. 黄桂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11)
  • [8]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 史英杰. 天津大学, 2008(07)
  • [9]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 靳柯,刘从水. 经济问题探索, 2007(10)
  • [10]市场化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法律规制[D]. 管斌. 湖南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五种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