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富庶区晚白垩世至古新世孢粉组合

黑龙江富庶区晚白垩世至古新世孢粉组合

一、黑龙江省富饶地区晚白垩世晚期至古新世孢粉组合(论文文献综述)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1](2021)在《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指出白垩纪是显生宙最长的一个断代,持续时间超过7700万年。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征,海相和海陆交互相地层的分布相对局限。历经百年,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然而,中国白垩系在不同地块和盆地间岩性存在较大差异,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梳理,提出中国白垩系不同大区、不同盆地之间岩石地层的最新划分和对比方案。中国东部白垩纪岩石地层以火山-沉积组合为主要特征,中西部大、中型陆相湖盆区以红色碎屑沉积为主要特点,而西部的特提斯区则以海相地层的发育为特征。

王元青,李茜,白滨,张兆群,徐冉成,王晓阳,张欣玥[2](2021)在《中国古近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古近纪地层分布广泛,除西藏南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及台湾等地有海相沉积之外,其他地区均以陆相沉积为主。陆相地层中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一直是古近纪生物地层划分、对比及时代确定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哺乳动物群,构建的中国古近纪哺乳动物生物地层框架——哺乳动物分期系统,成为中国建立区域性年代地层单位("阶")的基础。近年来,精细的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学与古地磁研究等方法的结合,完善了中国古近纪年代地层序列,可为古近纪地层对比和时代确定提供参照。本文依据最新成果和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对各地区古近纪岩石地层序列和对比关系进行梳理,以对比表的形式提供参考。

陈泓宇[3](2021)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渐新统两种蕨类化石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作为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形单元,在新生代经历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隆起抬升,该事件极大地改变了亚洲的地形地貌,并对全球和区域性气候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柴达木盆地是高原北部面积最大的沉积盆地,其中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物作为良好的载体,记录了盆地和高原新生代地质事件和环境变化的丰富信息。在前人对柴达木盆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产自盆地西北部花土沟地区渐新统上干柴沟组的2属蕨类化石开展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通过当前化石标本与现生类群和相关化石在形态上的综合对比研究,本文鉴定的蕨类植物共2属:茎干化石为类溪木贼(相似种)(Equisetum cf.fluviatoides),块茎化石为木贼属(未定种)(Equisetum sp.),小羽片化石为柴达木铁线蕨(新种)(Adiantum qaidamensis sp.nov.)。本文中木贼化石的发现补充了柴达木盆地渐新世木贼地上茎的化石记录,表明了木贼属在渐新世时期已生存于柴达木盆地。根据化石记录和现代系统发育结果推测木贼起源于冈瓦纳古陆,之后向北半球传播和扩散,最晚于渐新世到达柴达木盆地。由于和北美化石种在形态上特有的相似性,推测当前木贼属相似种可能在北美和研究区之间存在交流和传播。结合区内其他伴生化石的迁移历史,显示了东亚与美洲之间的生物地理学联系和柴达木盆地在不同植物区系之间成分迁移的重要作用。本文中铁线蕨属叶片化石的发现丰富了该属在我国新生代地层中分布,也充实了可靠的生殖羽片的化石记录,扩展了铁线蕨属在地质历史中的分布范围。根据当前蕨类化石生长习性,可以推测其小生境为河边、湖畔、林下等水体丰富的潮湿环境。结合伴生植物化石特征,恢复研究区古环境,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在渐新世具有较之当下相对温暖湿润的环境,丰富的水体和较低的海拔。

王燕[4](2020)在《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发育了良好的陆相早白垩世沉积,构成了中国北方白垩系陆相层序的下部单元,识别其地层序列,对建立可与海相地层对比的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陆相沉积的不连续性,给该地区的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盆地间的地层单元命名不统一,地层发育时代先后关系不明确,尤其是该地区的上、下白垩统的界线划分存有争议,长期以来制约了陆相地层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建立系统的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带来了不便。本次研究主要围绕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附近的地层展开。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野外工作,梳理了研究区白垩纪中期的地层序列,进一步讨论了“半拉山组”的归属。以阜新组所含的孢粉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阜新组中、上部建立了4个孢粉化石组合带,自下而上分别为阜新组中间层段上部Cyathid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阜新组孙家湾层段Deltoidospora-Appendicisporites-Concentrisporite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下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上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Appendicisporites组合,佐以介形虫、轮藻化石,进行生物地层研究,并分别将阜新组下部与松辽盆地的营城组、阜新组上部与登娄库组进行对比。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认为阜新组的时代应属早白垩世Aptian晚期-Albian期。首次在阜新组上部发现了轮藻化石: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和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二者均为白垩纪常见的轮藻类型。以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为基础,结合前人资料,从生物地层、同位素地层、沉积演化阶段、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孙家湾组的沉积背景进行综合论述,并将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进行地层对比,认为孙家湾组的地史时期应归入晚白垩世Cenomanian期,并将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的分界线置于孙家湾组的底界面。

薛云飞,陈润,张昕,金玉东,万传彪[5](2019)在《三江盆地东基三井海浪组孢粉地层学及古气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建立三江盆地晚白垩世可以与露头区标准剖面对比的地层层序、恢复上白垩统沉积环境,开展了东基三井孢粉地层学和孢粉古植被古气候学研究。将东基三井1226.0-1538.0m井段的样品,使用氢氟酸-盐酸冷处理法进行孢粉化石分析,运用孢粉谱建立了东基三井孢粉组合:桫椤孢Cyathidites-杉粉Taxodiaceaepolleni-鹰粉Aquilapollenites组合,该孢粉组合可以与松辽盆地嫩江组对比,地质时代为三冬期(Santonian)-坎潘期(Campanian),鉴于宁安市南团子山、高家等露头区海浪组所产Estherites mitsuishii,E.liuxinensisi,Tylestheria cf.shanhoensis,Halysestheria yui,Calestherites sp.和Brachygrapta sp.等叶肢介化石群,系松辽盆地嫩江组常见分子,可与嫩江组对比,故将东基三井1226.0-1538.0m井段划归为海浪组,废弃原"七星河组"一名。修订后的海浪组孢粉组合特征为:裸子植物花粉占48.10-78.58%,蕨类孢子占2.44-34.18%,被子植物花粉占0-28.26%;蕨类孢子中Cyathidites百分含量最高(0.79-37.50%),重要分子有Appendicisporites、Schizaeoisporites、Lygodiumsporites和Lygodioisporites;裸子植物花粉中Inaperturopllenites的百分含量最高(11.29-38.83%),重要分子有Tsugaepollenites、Parcisporites、Parvisaccites、Ephedripites和Classopollis等;被子植物花粉中Tricolpites的百分含量最高(0-16.46%),重要分子有Aquilapollenites、Fibulapollis、Proteacidites和Quercoidites等。依据东基三井孢粉谱推测海浪组沉积时期的古植被以常绿的针叶林为主,古气候为亚热带-温带的湿润气候。

顾安琪[6](2019)在《松科1井北孔腹足类生物地层及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文中指出松辽盆地是中国最大的白垩纪陆相含油气盆地,连续的湖相沉积为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材料。松科1井大陆科学钻探所获取的连续取心记录了晚白垩世-早古新世陆相地层。目前,白垩纪/古近纪界线(K/Pg)陆相地层的研究程度相对于海相地层较低,海-陆相全球对比的开展更有助于深入研究K/Pg界线。明水组跨越了晚白垩世和早古新世,完整地记录了K/Pg事件,为陆相K/Pg界线的研究提供了有利场所。虽然松科1井轮藻类、介形类、孢粉类等微体化石已有研究,但是对其所含有的较为丰富的腹足类尚未开展研究。本文主要对松科1井北孔四方台组-明水组的腹足类化石进行处理、鉴定和分析,开展K/Pg界线上下腹足类的演化特征研究,并结合其他化石和证据,综合探讨松科1井K/Pg界线的生物响应。松科1井北孔初步鉴定出腹足类9属10种,其中5个未定种,并建立了三个组合带,由下至上分别为:(1)Truncatella maxima-Campeloma组合(485.44m-809.77m),(2)Valvata(Valvata)sinensis-Plysa组合(314.80m-478.27m),(3)Viviparus组合(314.80m-335.92m)。将研究区域所获得的腹足类化石与我国华南、山东以及美洲、蒙古等地区的晚白垩世-早古近世的腹足类化石进行全球对比,发现与广东南雄盆地、山东莱阳地区腹足类化石组合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说明我国东部晚白垩世的腹足类同属于一个大的动物地理区,其地质时代亦同属晚白垩世晚期,且本地区的重要属种在蒙古、北美等地亦有出现。松科1井北孔腹足类分布于314.80m-809.77m,在314.80m之上再无腹足类化石的发现。在第三组合带内的335.92m处发现了具有明显古新世色彩的Viviparus sp.属种,且在这一属种之上还发育有晚白垩世特征分子,推测第三组合带可能具有晚白垩世-早古新世的过渡色彩。

程银行[7](2019)在《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晚白垩世(K2)以来的火山—沉积建造保存相对较为完整,全面记录了盆的构造演化过程。论文针对松辽盆地大规模构造反转时限和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确定性,以及构造反转与盆地内部砂岩型铀成矿是否相关等两个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对盆地南部不同构造单元内的26个油田钻孔采集了126件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主要分布于地堑、地垒,样品深度在1500-4000 m,获得107件有效测年结果,显示出,松辽盆地在晚白垩世以来存在2个构造演化阶段。第一阶段是晚白垩世—古新世(70-50Ma)整体构造隆升。主要表现为(1)沉积相由湖相变为河流相。上白垩统四方台组、明水组开始沉积成岩期,碎屑物粒度开展逐渐变粗,到了古新世盆地未接受沉积,缺失了白垩纪末期至古近纪地层,表明该时期始终处于抬升剥蚀阶段。(2)基性岩浆活动相对强烈。自88-50Ma断断续续持续活动,表明持续伸展构造背景。(3)裂变径迹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在整个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均有发生,具有普遍性。第二阶段是渐新世—中新世(40-10Ma)构造反转。主要表现为(1)该阶段在松辽盆地内部分沉积物较少,部分地区仅零星沉积了中新统大安组和泰康组。(2)基性岩浆活动较弱。(3)褶皱构造、逆冲断裂构造强烈发育。这一阶段最明显的构造特征是大规模北东向褶皱和逆冲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在盆地内部形成一系列北东向褶皱隆起和坳陷,被大安组、泰康组角度不整合覆盖。盆地南缘15.6±0.7Ma左行逆冲走滑断裂,标志着这一时期挤压构造背景。(4)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隆升时间存在明显差异,盆地南部隆升时间较早,盆地西北部较晚,典型北东向断层上盘经历的构造隆升事件主要有80–50Ma和40-10Ma两个阶段构造隆升,而断层下盘并未记录40-10Ma的事件,表明断层两盘在在后一构造阶段的隆升速度不同,造成了松辽盆地由早期的正断层转变后逆断层。同时裂陷区和断垄区也明显不同,前者经历了前述两期构造事件,而后者仅经历了早期的构造事件,表明松辽盆地在后一构造事件期间并非同时经历。2个阶段太平洋板块活动明显不同。第一阶段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为北北西向,俯冲角度较大,第二阶段板块俯冲方向由北北西向转变为北西西向,这种转变过程始于50±0.9Ma,持续到41.5±0.3Ma,与裂变径迹测年资料在50-40M构造热事件间歇相吻合。鉴于松辽盆地渐新世—中新世构造反转与松辽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成矿年龄吻合,首次提出了末次隆升构造制约了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的认识。

王贺[8](2019)在《山东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介形类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学和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垩纪是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但在白垩纪末期地球经历了明显的气候变化,从暖温室气候转变为冷温室气候,并持续到古新世早期。白垩纪-古近纪之交(约66.0 Ma)发生的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质历史时期五大灭绝事件之一。长期以来,白垩纪-古近纪气候变化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都是学界热点问题。山东省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分别位于沂沭断裂带东、西两侧,晚白垩世-古新世非海相地层发育良好,化石比较丰富,并被认为含有白垩系/古近系界线(K/Pg界线),是研究白垩纪-古近纪陆地生态系统演变以其环境背景的理想地区。介形类是甲壳类动物中少数可以提供海相和非海相(古)环境信息的类群,被广泛应用于古环境和生物地层学研究。本文从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环境等方面,系统研究了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介形类动物群。另外,类女星介科(Talicyprididae)是一类壳体具有特殊冠状装饰的非海相介形类,仅生存于白垩纪-古近纪,本文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胶莱盆地箭口村剖面出露了胶州组上部地层,并产出大量保存良好的非海相介形类化石,经详细研究归入12属27种(包括9未定种),其中Talicypris ectypa(Stankevitch,1974)comb.nov.系由 Cypris ectypa(Stankevitch,1974)转移至Talicypris所建立的新组合。这些化石系首次报道于诸城地区。与已知介形类化石组合的比较说明这套地层的年代为晚白垩世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该地区的胶州组可能含有K/Pg界线。通过介形虫化石埋藏学和古环境分析并结合介形虫壳体装饰特征,认为箭口村一带在坎潘期晚期交替出现暂时性水体与永久性湖泊;在坎潘期末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初期,本区湖泊存在季节性收缩和扩张的现象,同时存在永久性水体和季节性水体。平邑盆地葛家庄剖面出露了固城组和卞桥组一段,产有比较丰富的非海相介形类化石,归入10属18种(包括7未定种)。通过与已知介形类化石组合进行比较,认为剖面中Cypridea cavernosa首现位置至Ilyocypris首现位置,即固城组中上部的时代为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Ilyocypris首现至介形类末现层位,即卞桥组一段的时代为马斯特里赫特期最晚期至丹麦期早期;K/Pg界线应该位于卞桥组一段内,距固城组顶界0.8-4 m之间,进一步明确了该剖面K/Pg界线的位置。基于前人沉积学和轮藻化石埋藏学研究结果,并结合介形类化石分析,认为在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葛家庄一带出现了小型淡水湖泊,并存在暂时性水体;至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该地区变为广阔的湖泊,水体稳定。对类女星介科化石记录进行了首次系统整理,发现该科共包括9属(Altanicypris,Bogdocypris,Chinocypridea,Cristocypris,Khandia,Ovalicypridea,Rhombicypridea,Talicypridea和Talicypris)114种,其中Rhombicypridea属可能为Talicypridea属的晚出异名,但尚需进一步研究确认。多样性变化分析显示,类女星介科出现时间不晚于早白垩世阿普特期,但在早白垩世分异度一直保持很低水平;到晚白垩世分异度迅速升高并进入辐射期,于马斯特里赫特期达到顶峰;进入古近纪,分异度突然下降,古新世仅剩2属2种,至始新世末期该科彻底消失。古地理分布规律的解析显示,类女星介科迁移、扩散过程比较符合“欧洲-冈瓦纳大陆扩散假说”。本文推测其过程如下:该科在早白垩世起源于冈瓦纳大陆,随后传入欧洲,最迟于早白垩世末期迁移到亚洲地区,期间该科在冈瓦纳大陆也有分布并扩散;晚白垩世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该科分布范围达到顶峰,在冈瓦纳大陆各主要陆块和亚洲主体都有分布;进入古近纪,分布范围迅速收缩,在古新世仅分布于中国和蒙古个别地区,至始新世仅见于我国湖南。类女星介科在晚白垩世的迅速辐射和分布范围的迅速扩大,可能与白垩纪温暖的气候以及该科具有抵抗干旱和休眠属性的卵从而能够长距离传播有关;进入古近纪该科多样性骤然下降、分布范围明显收缩,很可能受到了白垩纪末大灭绝事件的直接影响。

吴一笑[9](2019)在《松辽盆地上白垩统三突起类花粉的系统分类和地层学》文中提出三突起类(Triproj ectacites Mtchedlishvili,1961 emend.Stanley,1970)是晚白垩世-古新世北半球广泛分布的一类被子植物花粉,具有特征明显、分异度大、地质延限短、演化迅速的特点,对地层划分和对比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形态复杂多变,该类花粉在度量和描述中存在不少难点,缺少明确而统一的标准,这导致了属种定义和区分的巨大分歧,迄今提出的与三突起类相关的属有38个、种则多达三百多个,其中很多是同物异名,需要清理和厘定。因此,关于三突起类的系统分类存在很多混乱和争议,亟待完善。本文以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辽盆地科学钻探一井(简称松科1井或SK-1)上白垩统岩芯剖面为对象开展三突起类花粉的形态学、系统分类和地层学研究。通过探索运用单颗粒花粉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或透射电子显微镜联合观察技术,对松科1井南北两孔嫩江组二段-明水组二段中的三突起类化石进行了详细观察和研究。在综合观测松辽盆地大量标本和分析前人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明确了三突起类的含义和范围,指出三突起类主要特征是发育突出于体的突起和其末端的沟状萌发器。本文详细观察描述了三突起类体和突起、壁层结构、突起加厚、纹饰、特殊构造、极性等形态学特征,认为纹饰和极性不适于作为分类的首要准则,不同纹饰或极性之间有过渡类型;特殊构造(如颈环、次突起、赤道横裂)发育稳定,易于识别,可以作为划分属的重要依据。论文对相关属种进行了厘定,建立了一个新的三突起类分类系统,系统描述了松科1井三突起类花粉化石共计7属35种。根据对松科1井大量三突起类标本形态特征的观察,针对前人在三突起类测量、描述和分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普遍适用的测量方法和参数。经松辽盆地大量标本的应用、检测,它们不仅能有效避免各种误差、准确反映和描述三突起类花粉的形态特征,而且适用于不同保存形态的标本,能帮助建立这些标本之间的联系,为三突起类花粉分类系统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形态学度量和描述基础。本文共计分析、观察了 101块样品,其中34个(北孔32个,南孔2个)富含三突起类花粉。根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发生和延限情况,在松辽盆地松科1井划分建立了三突起类5个发展阶段,由下而上依次为:Ⅰ.发生阶段(坎潘期最早期);Ⅱ.辐射阶段(坎潘期早期);Ⅲ.稳定阶段(坎潘期中晚期);Ⅳ.繁盛阶段(坎潘期末到马斯特里赫特期早期);Ⅴ.衰落阶段(马斯特里赫特期中晚期)。它们分别被划分命名为 Aquilapollenites kentii-A.stelckii 带、Aquilapollenites striatolongus-Integricorpus scolpulensis带、Fibulapollis mirificus-A quilapollenites spinulosus带、Aquilapollenites attenuatus-Bratzevaea amurensis带和Bratzevaea cliva-Pseudoaquilapollenites conatus带。根据三突起类各属种及形态学特征出现的顺序,推测、构建了三突起类形态学演化的规律及属种间的演化关系。三突起类总体上有个体变大、突起变强壮、纹饰变显着、特殊构造从无到有的演化趋势。区域对比显示,松辽盆地三突起类植物群在组成和演化规律上与日本和韩国地区相近,与北美和西伯利亚地区有所差异。Aquilapollenites quadricretae、Bratzevaea amurensis是良好的地层学指示分子,它们仅限于马斯特里赫特期,可以用作大范围的区域地层对比。

薛莉[10](2019)在《滇东南马关地区早中新世鹅耳枥属苞片化石特征与鹅耳枥属时空分布研究》文中指出在北半球温带森林植物区系中,东亚比同纬度北美、欧洲地区体现出更高的生物多样性,例如,鹅耳枥属共约50种,其中46种分布于东亚地区,但目前对于该属在东亚的多样性演化历史还不清楚。化石是植物在地质时期存在和演化的直接证据,对于认识植物的多样性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滇东南马关地区下中新统地层中发现的33件鹅耳枥属苞片化石标本,对其属种分类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讨论,识别出鹅耳枥属6种,其中新种2种,近似种4种:川黔千金榆(近似种)Carpinus cf.fangiana Hu、千金榆(未定种)Carpinus sp.、马关鹅耳枥Carpinus Maguanensis L.Xue,L.B.Jia,S.T.Zhang sp.nov.、粤北鹅耳枥(近似种)Carpinus cf.chuniana Hu、软毛鹅耳枥(近似种)Carpinus cf.mollicoma Hu、云贵鹅耳枥(近似种)Carpinus cf.pubescens Burk.,并系统的描述了马关地区Carpinus苞片的形态特征,其中千金榆(未定种)与马关鹅耳枥2种为全缘苞片灭绝种。通过对马关鹅耳枥属化石研究,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马关一狭小的地理区域中发现了鹅耳枥属的6个物种,表明鹅耳枥属在早中新世时就在马关地区有很高的多样性。(2)马关鹅耳枥属中包含有2种以全缘苞片为代表的灭绝种,表明鹅耳枥属在东亚的演化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灭绝现象。(3)鹅耳枥属的演化可能与东亚环境高异质性紧密相关,是一个多样性不段积累的过程,如最近发表的两个新种可能就是新近由于奠基者效应分化出来的。(4)鹅耳枥属是滇东南喀斯特石灰山的重要分子,多种鹅耳枥属在滇东南的发现表明喀斯特森林可能在中新世时就存在。前三点表明鹅耳枥属的演化是一个‖Museum‖(博物馆)和―Cradle‖(摇篮)并存的模式,但就―Museum‖来说,也并不是说不存在灭绝现象。除此之外,本文收集整理了鹅耳枥属现生种分布资料及化石记录,并综合探讨了鹅耳枥属的现生物种多样性中心分布特征以及鹅耳枥属在地质时期的时空演化规律,总结出其现生多样性分布中心在东亚中国西南部地区。其时空演化规律与古环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通过鹅耳枥属亲缘花粉属的分布以及鹅耳枥属基部类群C.japonica的分布,推测鹅耳枥属可能起源于东亚,后扩散迁移至欧洲、北美洲。(2)中新世是鹅耳枥属繁盛发展的时期,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3)欧洲、美洲、中亚等地区均存在鹅耳枥属的灭绝现象,但前二者与后者灭绝原因有所差异。

二、黑龙江省富饶地区晚白垩世晚期至古新世孢粉组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富饶地区晚白垩世晚期至古新世孢粉组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研究简史
2 国际白垩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3 中国白垩纪生物带
4 中国白垩系地层区划
    4.1 东北地层大区(I)
    4.2 华北地层大区(II)
    4.3 东南沿海地层大区(III)
    4.4 中南地层大区(IV)
    4.5 西南地层大区(V)
    4.6 西北地层大区(VI)
    4.7 新藏特提斯地层大区(VII)
        4.7.1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区
        4.7.2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
        4.7.3 冈底斯地层区
        4.7.4 羌塘盆地地层区
        4.7.5 喀喇昆仑地层区
        4.7.6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层区
5 讨论
    5.1 中国海相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5.2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5.3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时空分布及与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6 结语

(2)中国古近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古近纪年代地层框架
2 中国古近纪地层分区
3 中国各区域古近纪地层序列及对比
    3.1 北疆区
    3.2 南疆区
    3.3 祁连—贺兰区
    3.4 青藏—滇西区
    3.5 内蒙古—大兴安岭区
    3.6 东北区
    3.7 华北区
    3.8 西南区
    3.9 扬子区
    3.1 0 南岭区
    3.11藏南区
    3.12南海—珠江区
    3.13闽浙—东海区
    3.14台湾区
4 讨论

(3)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渐新统两种蕨类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3 本文主要创新点
    1.4 本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理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区域构造特征
        2.2.2 区域地层特征
        2.2.3 化石采集剖面地层特征
    2.3 化石产出地层年代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3 术语参考及信息来源
第四章 化石标本鉴定与描述
    4.1 木贼属、铁线蕨属研究概述
        4.1.1 木贼属概述
        4.1.2 铁线蕨属概述
    4.2 鉴定与描述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生物地理学意义
        5.1.1 木贼属起源与演化
        5.1.2 铁线蕨属起源与演化
        5.1.3 植物区系交流
    5.2 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拔意义
        5.2.1 研究区伴生化石
        5.2.2 古环境、古气候讨论
        5.2.3 古海拔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及图版说明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项目依托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2.1 微体古生物学方法
        1.4.2.2 地层对比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
    1.7 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概况
        2.2.1 阜新-义县盆地构造概况
        2.2.2 内蒙古平庄盆地构造概况
    2.3 研究区地层序列特征
    2.4 研究区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2.5 研究区白垩纪岩浆活动
第三章 研究现状
    3.1 白垩纪地层研究现状
    3.2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孙家湾组的时代归属
        3.2.1 孙家湾组与阜新组、“半拉山组”
        3.2.2 孙家湾组与辽北泉头组
        3.2.3 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
        3.2.4 孙家湾组与大兴庄组
        3.2.5 孙家湾组与张老公屯组
        3.2.6 孙家湾组与大峪组
    3.3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白垩纪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3.3.1 热河生物群
        3.3.2 阜新生物群
        3.3.3 孙家湾生物群
    3.4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同位素年代地层研究现状
    3.5 辽西白垩纪沉积学研究现状
第四章 研究剖面描述
    4.1 阜新-义县盆地
        4.1.1 海州露天矿剖面
        4.1.2 半拉山剖面
        4.1.3 阜新宫官营子-上玍木营子剖面
        4.1.4 阜新-义县盆地其它剖面
    4.2 辽西地区其它代表性剖面
        4.2.1 于寺北剖面
        4.2.2 黑水三家东北剖面
    4.3 内蒙古平庄盆地朝阳沟北沟剖面
第五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5.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生物地层
        5.1.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孢粉化石组合及特征
        5.1.2 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5.1.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孢粉组合时代及与邻区对比
    5.2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介形类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5.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轮藻生物地层
        5.3.1 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
        5.3.2 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
        5.3.3 轮藻化石系统描述
    5.4 阜新组同位素测年结果
    5.5 阜新组地质时代讨论
第六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探讨
    6.1 孙家湾组生物地层及其时代指示
        6.1.1 孙家湾组孢粉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6.1.2 孙家湾组介形类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6.2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6.3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沉积演化特征
    6.4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古气候演化特征
    6.5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附录

(6)松科1井北孔腹足类生物地层及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方法与材料
        1.3.1 技术路线图
        1.3.2 岩心库采样工作
        1.3.3 腹足类化石样品处理及鉴定
        1.3.4 完成工作量
2 研究进展
    2.1 白垩纪/古近纪界线研究进展
    2.2 晚白垩世-早古近纪腹足类研究进展
3 区域地质概况
    3.1 松辽盆地
    3.2 松科1井
4 晚白垩世晚期腹足类生物地层及时代讨论
    4.1 晚白垩世晚期腹足类化石组合
    4.2 与其他盆地的对比及时代讨论
5 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
    5.1 介形类在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
    5.2 轮藻类在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
    5.3 孢粉类在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
    5.4 松辽盆地K/Pg界线位置对比
6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7 腹足类化石系统分类与描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

(7)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研究现状背景及支撑项目
        1.3.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层
        2.2.1 前古生界
        2.2.2 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2.2.5 第四系
    2.3 构造
        2.3.1 构造位置
        2.3.2 松辽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主要断裂及构造层划分
    2.4 岩浆岩
        2.4.1 区域岩浆岩活动规律。
        2.4.2 松辽盆地火山活动
    2.5 矿产地质
3 沉积特征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3.1 松辽盆地内部碎屑沉积充填特征
        3.1.1 火石岭期—营城期(J—K1)
        3.1.2 登楼库期—泉头期(K1—K2)
        3.1.3 青山口期—嫩江期(K2)
        3.1.4 四方台—明水期(K2)
    3.2 盆地充填、继承与迁移特征
        3.2.1 松辽盆地不同阶段岩性岩相分布特征
        3.2.2 松辽盆地迁移变化规律
    3.3 沉积环境与气候变迁
        3.3.1 三期红色沉积建造
        3.3.2 生物化石
        3.3.3 气候周期性变化
    3.4 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3.4.1 哲参3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3.4.2 钱2和D1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3.4.3 盆地缘构造隆升转换
        3.4.4 盆缘构造隆升历史
        3.4.5 碎屑岩物源区相似度
4 松辽盆地构造岩浆事件
    4.1 概述
    4.2 侏罗纪火石岭期岩浆事件
    4.3 早白垩世营城期岩浆事件
    4.4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4.5 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
5 松辽盆地构造特征
    5.1 松辽盆地基底构造
    5.2 断裂构造
    5.3 褶皱构造
    5.4 松辽盆地构造层划分
6 松辽盆地构造热年代学及砂岩型铀矿
    6.1 裂变径迹概念及原理
    6.2 裂变径迹样品采集及分析流程
    6.3 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6.4 侏罗纪—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6.5 晚白垩世早期构造演化
    6.6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构造热演化
    6.7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历史
    6.8 末次隆升构造与地浸砂岩型铀成矿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山东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介形类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学和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介形类研究简史
    1.2 中国介形类化石研究简史
    1.3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2章 地质背景与地层概况
    2.1 胶莱盆地
        2.1.1 地质背景
        2.1.2 研究剖面和地层
    2.2 平邑盆地
        2.2.1 地质背景
        2.2.2 研究剖面和地层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介形类形态特征及形态术语
        3.1.1 介形类形态特征
        3.1.2 介形类化石形态术语
    3.2 研究材料
    3.3 研究方法
        3.3.1 介形类化石处理方法
        3.3.2 介形类生物地层学方法
        3.3.3 介形类化石与古环境恢复
第4章 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介形类生物地层学
    4.1 胶莱盆地介形类生物地层学
    4.2 平邑盆地介形类生物地层学
第5章 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古环境研究
    5.1 胶莱盆地古环境研究
        5.1.1 介形类多样性
        5.1.2 介形类埋藏学
        5.1.3 古环境研究
    5.2 平邑盆地古环境研究
第6章 类女星介科(Talicyprididae)的演化
    6.1 类女星介科的分类位置
    6.2 类女星介科的演化
        6.2.1 类女星介科多样性演变
        6.2.2 类女星介科的古地理分布和起源
第7章 系统古生物学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9)松辽盆地上白垩统三突起类花粉的系统分类和地层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2章 研究材料及方法
    2.1 松辽盆地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制备
第3章 三突起类含义及形态学
    3.1 三突起类溯源
    3.2 模式属、模式种和模式标本
    3.3 三突起类形态学
        3.3.1 体和突起
        3.3.2 壁层结构
        3.3.3 萌发器
        3.3.4 突起加厚
        3.3.5 纹饰
        3.3.6 次突起
        3.3.7 颈和颈环
        3.3.8 赤道面和中心点
        3.3.9 极性
        3.3.10 突起的发育程度
        3.3.11 不同保存位置标本间的联系
第4章 三突起类测量方法及参数
    4.1 度量方法
    4.2 参数及意义
    4.3 描述与应用
        4.3.1 描述性术语
        4.3.2 测量和参数运用实例
        4.3.3 参数的统计学分析
第5章 系统分类
    5.1 三突起类涵义、范围及相关属
        5.1.1 Aquilapollenites Rouse,1957
        5.1.2 Pentapollenites Krutzsch,1958
        5.1.3 Kurtzipites Anderson 1960、Fibulapollis Chlonova, 1961和Coriaripites Srivastava,1969
        5.1.4 Mancicorpus Mchedlishvili,1961、Tricerapollis Chlonova, 1961、MtchedlishviliaSrivastava, 1969和Hemicorpus Krutzsch,1970
        5.1.5 Triprojectus Mchedlishvili,1961
        5.1.6 Integricorpus Mchedlishvili,1961、Pseudointegricorpus Takahashi in Takahashi etShimono,1982和Parviprojectus Mchedlishvili,1961
        5.1.7 Projectoporites Mchedlishvili,1961
        5.1.8 Orbiculapollis Chlonova,1961
        5.1.9 Translucentipollis Chlonova, 1961
        5.1.10 Loranthacites Mchedlishvili,1961和Accuratipollis Chlonova, 1961
        5.1.11 Expressipollis Chlonova, 1961
        5.1.12 Taurocephalus Simpson,1961
        5.1.13 Cranwellia Srivastava,1966
        5.1.14 Morinoipollenites Wang et Zhao,1979和Tanghanpollis Wang et Zhao,1979
        5.1.15 Jiangsupollis Song in Song et al.,1981
        5.1.16 Bratzevaea Takahashi in Takahashi et Shimono,1982
        5.1.17 Pseuodoaquilapollenites Liu,1983和Novemprojectus Choi,1984
        5.1.18 Andapollis Zhao,1987
        5.1.19 Angulatiprojectus Farabee,1987、Claviprojectus/Clavatiprojectus Farabee,1987和Retipilaprojectus Farabee,1987
        5.1.20 Striatoporites(Krutzsch)Farabee,1990和Striatocorpus(Krutzsch)Farabee,1990和Costaprojectus Braman,2013
        5.1.21 Farabeipollis Nandi et Chattopadhyay, 2002
        5.1.22 Laevicorpus (Krutzsch) Braman, 2013和Glaberprojectus Braman, 2013
        5.1.23 Reticorpus (Krutzsch) Braman, 2013和Retroprojectus Braman, 2013
    5.2 三突起类属级检索
    5.3 松辽盆地三突起类属种描述
    5.4 新种英文描述
第6章 松辽盆地松科1井三突起类地层学与演化
    6.1 松辽盆地三突起类发展阶段
    6.2 三突起类演化规律初探
    6.3 与三突起类省其它代表性地区的对比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滇东南马关地区早中新世鹅耳枥属苞片化石特征与鹅耳枥属时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东亚温带森林植物多样性研究简介
        1.2.2 桦木科鹅耳枥属植物研究进展
        1.2.3 新生代地质环境研究进展
        1.2.4 中国中新世古植物群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过程及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背景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马关地区中新世生物群基本面貌及主要特征
第三章 鹅耳枥属苞片形态学研究
    3.1 现生鹅耳枥属苞片形态学特征
    3.2 马关地区鹅耳枥属苞片形态学特征
    3.3 苞片形态学对比
        3.3.1 与现生种苞片对比
        3.3.2 与已发表化石种苞片对比
    3.4 小结
第四章 鹅耳枥属多样性及其演化初探
    4.1 鹅耳枥属多样性及时空分布
        4.1.1 现生鹅耳枥分布及多样性中心
        4.1.2 新生代时期鹅耳枥属时空分布
    4.2 鹅耳枥属化石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4.3 滇东南鹅耳枥属多样性特征
    4.4 滇东南喀斯特植物温带成分多样性演化初探
    4.5 鹅耳枥属化石与现生分布差异及其多样性演化意义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四、黑龙江省富饶地区晚白垩世晚期至古新世孢粉组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 地层学杂志, 2021
  • [2]中国古近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王元青,李茜,白滨,张兆群,徐冉成,王晓阳,张欣玥. 地层学杂志, 2021
  • [3]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渐新统两种蕨类化石研究[D]. 陈泓宇. 兰州大学, 2021
  • [4]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D]. 王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三江盆地东基三井海浪组孢粉地层学及古气候研究[A]. 薛云飞,陈润,张昕,金玉东,万传彪. 2019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 2019
  • [6]松科1井北孔腹足类生物地层及K/Pg界线上下生物演化[D]. 顾安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7]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D]. 程银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山东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介形类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学和古环境研究[D]. 王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9]松辽盆地上白垩统三突起类花粉的系统分类和地层学[D]. 吴一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10]滇东南马关地区早中新世鹅耳枥属苞片化石特征与鹅耳枥属时空分布研究[D]. 薛莉.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黑龙江富庶区晚白垩世至古新世孢粉组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