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者处置突发事件的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孔建华[1](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文中提出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大众化、普及化、全球化、智能化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为民族国家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也潜在地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民众情绪宣泄的窗口。网络舆情的出现为公民寻求体制外的利益表达渠道提供了场所,同时也暴露了传统行政管理的缺陷,促使政府为适应现代化治理的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网络舆情治理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题中之义。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既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又是信息化浪潮中我国的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研究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治理理论对诸多网络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治理方式进行抽象分析和实证考察,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问卷调查法,探索具有现实解释力与指导力的规律,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治理的一般路径、模型。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主要是对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综述。从概念界定、构成要素、特征分析、类型划分、形成演变、影响效应、功能作用等方面总结归纳了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从论文年际变化、核心机构、高产作者、期刊分布、关键词分析及研究路径评析等角度,总体性呈现了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基本样貌与分析进路。特别是借助cite space等可视化分析软件,利用关键词、主题词等之间的关联,展现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主题相关性,并对既有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发力点进行了评析和展望。2.网络舆情治理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依据与分析框架。对舆情、舆论、网络舆情、网络舆论、舆情管理、舆情治理等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它们的相互区别与联系;进而从网络舆情问题研究范式转化、治理理论的切入及网络舆情风险的演化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当下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理论依据;继而论述了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等三种分析框架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实践中的具体运用。3.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及表现特征。通过数据调查统计、典型个案描述,分析网络舆情的现状。网络舆情的形成是主观和客观、现实与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剧增,公共信任危机逐渐增强,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蔓延,网络言论控制措施失当,网络非理性表达占据优势。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和群体认同则构成了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心理动因。网络舆情具有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成因复杂化与价值多元化的突出特征。4.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在具体分析国家面临的网络舆情形势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科学方式,网络舆情危机研判机制,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从实然和应然两种视角分析和论述了不同层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选择及背后的深层逻辑。5.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探讨的是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表征及根源。选择网络舆情治理系统工程中的关键一环——政府回应作为问题标靶,进行了深度解剖,以期找到治理的切口。政府部门管理的碎片化、网民权力意识多元化、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是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新环境。回应不及时、回应效度及信度低、网络舆情生成前以堵为主、网络舆情生成中公关失效、网络舆情危机生成后转移视线等成为政府网络舆情管理行为失当的主要表征。在官僚体制内部,缺少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在信息收集与监控过程中缺位,回避舆论压力,采取冷处理,回应不及时。官僚制自身的缺陷、官僚体制的惯性、公务员的双重角色困境及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等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在网络舆情回应中的行为失当与被动境地,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究其根源,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既有制度性的结构缘由,也有能动性因素。6.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强调网络舆情治理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多方协同参与,推动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及公民共同联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依然非常重要,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角色。提出依然要强调政府作为元治理的角色地位,社会组织是网络舆情治理的辅助力量,新闻媒体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宣传者,社区组织承担着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重任。从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提出实现当代中国网络舆情善治的可行性方略。
李冰心[2](2014)在《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群体性事件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必然和普遍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源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形态、发展阶段、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社会心理等众多因索密切相关。西部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域,不仅地理位置特殊,而且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聚地区。改革开放的推进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一系列发展中的新问题,问题的出现,也必然会对民族地区现行的政治体系、利益分配、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结构产生剧烈的冲击,甚至产生对抗和抗争。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极为惨痛,严重地影响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分析近年来发生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能够清楚地看到,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其作用根源,既有各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基本问题,也有涉及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多种问题,同时也存在“三股势力”的问题,观察这些问题也必然涉及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实践效果。在这方面,国内外相关学界的关注程度可谓与日俱增。但是,在研究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社会问题时,必须从西部民族地区的现实情况出发,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或影响的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所有社会问题的解决程度,不可能与先进的制度设计、理想的政策目标完全契合。在解决发生在西部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的实践中,完善制度,充实政策,是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政策效能的必由之路。以具体问题为出发点,把辩证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作唯一正确的提问方法,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因此,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何科学地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社会管理重要主体之一的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其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是指政府在危机观念和危机意识的指导下,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进行有效预测、识别、控制、协调处理的特质和效力。它由多种要素构成,贯穿于政府应急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是保证政府能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条件。从近年来发生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情况来看,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危机管理及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前瞻决策能力不强,组织机构设置还不够合理,预警意识和能力还较弱,控制能力和果断处理能力不足,善后能力水甲亦较低。这些能力缺陷的存在既是由于政府行为受制于环境、体制机制等因素,也有政府机构、领导者自身的原因。如何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构成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关于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在多个学科领域,通过多种视角进行了相关或相近的研究,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理论、社会冲突理论、治理理论等。这些理论对探讨群体性事件的本质、政府危机管理以及如何提升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均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故藉以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而从现实因素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与我国现今的政治影响因素、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程度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分不开。因此,分析现阶段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分析发生在西部民族地区具有“标本性”的典型事件,并依据这些事件发生的不同情景及事件演进的不同阶段,把握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须具备的能力系统及系统中各要素,同时基于实证研究,客观评价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现状及存在的差距,亦成为论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逻辑环节。由此,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水平的提高,必须摆脱“就事论事”的逻辑思维。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能力水平的提高,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的建设,既需要寻它山之石的借鉴,也需要本土各项事业的推进以及制度、体制及机制的完善,同时需要具体路径选择上的合理可行;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能力的提高,不仅要从视野上拓展目前的治理范式,更应该拓展治理理念。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治理,其治理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而且也包括社会,只有社会与政府的精诚合作,才能实现对社会危机的真正治理。地方政府只有自觉地加大各相关要素的整合力度,高度重视现有的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之根本,并逐步将矛盾的解决纳入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才能使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力量,从而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上谋求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鞠丽华[3](2019)在《政治传播视域下当代中国国家政治安全维护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关注。由于政治的公共性,各种安全问题总是和政治实践密切相关。建构主义安全研究的代表人物巴瑞·布赞曾说:“政治领域是最大的领域,所有安全事务都属于政治范畴,威胁和防卫都是从政治角度上构成和定义的。^因此,政治安全是其他各项公共安全的保证,居于国家安全体系的核心地位和最高层次,如果政治安全面临挑战与威胁,则直接从根本上威胁着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治合法性密切相关,保证政治安全,不单纯是从外部防范和减少政治体系的威胁因素,从根本上来讲,维护政治安全更是要通过增强政权的合法性程度,提高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水平来实现。国家政治安全维护是一项宏大的课题,与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其中,政治传播对于国家政治安全维护意义重大,成为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研究的重要视角。国家政治安全与政治传播过程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整个政治过程都可以被看作是信息传播的过程,政治体系的稳定运转必须保证政治信息在政治体系内外的畅通传播。政治传播作为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传递、接受、反馈的过程,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就是国家如何运用传播手段获取同意的过程,主要是合法性的获得过程,从社会角度来讲就是公众接受并内化政治信息,形成国家政治认同的过程。在当今社会中,政治传播是政治系统获取政治合法性、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安全形势依旧十分严峻和复杂。尽管政治传播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但是我国的政治传播建设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内和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政治认同,对国家政治安全维护产生不利影响。政治传播对于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当前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政治传播发展的相对滞后都对从政治传播角度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提出了理论和现实要求。从政治传播视域对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展开研究,研究思路应实现政治学与传播学两种视角的融合。对于政治传播,历来有政治学视角下的研究和传播学视角下的研究两种思路,政治学视角下的研究侧重于将政治看成为一个传播过程,政治就是传播,传播是政府的神经;而传播学视角下的研究侧重于从传播(特别是大众传媒)对政治过程的影响以及公共舆论的形成及影响的角度展开研究,认为“居间政治”已经成为民主的主要模式,传媒在政治过程中的地位日渐重要。由于政治传播视域下的国家政治安全研究是从政治传播的角度对“政治安全”这个政治学中历久弥新的问题进行研究,故而政治学本位是首先要坚持的;同时,在大众传媒对当代民主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新媒体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作用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从传播学角度思考政治传播和政治安全问题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现实推动的结果。鉴于此,政治传播视域下的国家政治安全研究将落脚点放在当代我国国家政治安全的维护上,尤其是分解了当前我国国家政治安全的几个主要构成要素,在各个层面的构成要素下着重分析了政治传播对不同层面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作用及维护路径。具体研究遵循着“阐释概念——建构理论——追溯历史——分析现实——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政治传播视域下当代中国国家政治安全维护问题的论析。概念阐释部分阐释了国家政治安全的内涵、层次、构成要素、理论基础等基本问题。国家政治安全具有多维内涵,既包括国家政治权力不受威胁、能够有效实施,也包括政治权力存在稳固的社会基础的支持。其中,政治观念安全和政治制度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核心,而观念安全和制度安全主要指其合法性问题。国家政治安全包括价值层面的意识形态安全、政党层面的执政安全、政府层面的有效运转、社会层面的政治秩序稳定、国际层面的国家主权安全五部分构成要素。在当前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中,政治安全处于国家总体安全的最高层次,是总体国家安全的根本和保障。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政治安全注重政治发展与政治安全的统一、国内政治安全与国际政治安全的统一、国家政权安全与公民权利和安全的统一、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统一。理论建构部分在政治传播理论的分析视域内,阐述政治传播与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内在逻辑关联,寻求政治传播与国家政治安全间的理论契合。通过政治合法性的获得,政治传播和国家政治安全内在关联在一起,政治合法性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本质内容,有效的政治传播通过促进政治合法性的价值、权力和社会基础,不断推进实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政权安全和政治秩序稳定,进而巩固国家政治安全。在构成要素上,政治传播与国家政治安全存在主体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相关性、媒介上的交互性和目标上的吻合性。历史追溯部分对政治传播视域下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挑战展开考察。时代特征决定国家政治安全的总体形势和维护方式。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同历史时期,处于政治安全本质层面的政治合法性,其来源和基础是由当时的政治发展状况和国家战略选择决定的。不同历史时期政治发展和国家政治安全状况直接通过当时的政治传播过程展现出来,特定时期的政治传播又会对当时政治合法性的获得和国家政治安全维护产生重要影响,对建构当时的政治秩序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新媒体时代的政治传播对国家政治安全的维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国家治理现代化及政治传播的现代转型是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本质要求和总体方向。我国的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着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认同感缺乏、网络政治参与无序化、国际安全局势复杂化等挑战。现实分析部分以政治合法性为政治传播与国家政治安全维护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密切结合我国政治安全维护实际,根据当前我国国家政治安全的五部分主要构成要素,从价值层面、政党层面、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国际层面等五个方面构建政治传播视域下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分析框架,分别对我国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研究。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价值层面从政治传播对于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重要意义出发,论述了如何通过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本质上是要实现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以巩固政治合法性的价值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我国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要求,政治传播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手段。在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要通过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和形式的与时俱进,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传播内容上既要秉持其民主、法治、民本的基本价值追求,又要将价值宣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结合起来、与广大人民群众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传播方式上通过创新传播理念、完善传播话语、丰富传播途径以适应网络信息化传播的新要求,改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切实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政党层面从分析党的政治传播的向度出发,论述建立双向互动的政治传播过程,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途径。政治传播模式有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之分,政治传播的向度对执政党与民众交流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直接关系到执政党获得人民群众支持的状况。尽管单向度的政治宣传在构建党的执政合法性、维护党的执政安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双向互动的政治传播更有利于这个目的的实现。当前,需要通过加强党内政治沟通文化和制度建设,形成有效沟通的氛围和畅通的党内政治传播渠道,以期通过双向的政治传播,在党内更好地实现聚心聚力的政治目标,为维护党的执政安全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创新传播思维、构建传播新模式等实现党与民众之间信息的双向沟通、良性互动,以期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政府层面从政府传播中存在的信息公共性不足的现状出发,论述如何通过增强政府传播的公共性,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从政府层面看,国家政治安全建立在政府公信力基础之上。政府通过信息传播影响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感知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条件,对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信息选择的真实性和回应性对政府公信力建设最为重要,而有选择性地控制政务信息极易导致政府与民众间信息沟通遇阻,引发公众质疑,对政府信任造成威胁。从政府传播的角度来讲,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就是要通过不断增强政府传播的公共性,提高政府行为的公信力,培育和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这需要从树立政府传播公共理念、整合政府传播资源、加强政府传播制度建设等方面展开。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社会层面从政治参与的秩序,特别是网络政治参与无序的现实问题出发,论述如何构建畅通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和信息反馈体系,引导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发展,促进政治秩序的稳定。公民利益表达畅通、政治参与有序、政治认同良好、社会政治秩序稳定是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衡量指标。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讲,政治传播反馈渠道的畅通是政治参与有序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到政治秩序稳定。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的网络时代,网络成为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政治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新途径,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政治传播反馈的形式之一,对政治秩序稳定产生重要作用。良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对于维持社会政治秩序意义重大,但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也会给社会政治稳定带来威胁和挑战。引导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发展关键在于保证信息输入的有效性和畅通性,充分发挥网络政治参与表达民意、缓冲矛盾的积极作用,避免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和表达不畅对社会政治秩序的危害。通过推进网络政治参与和信息反馈主体建设、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和信息反馈政府治理、改善网络政治传播参与和信息反馈环境,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理性发展,发挥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政治秩序稳定的促进作用。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国际层面从对外政治传播对国际政治安全的重要性出发,论述如何通过良好的对外政治传播,构建积极的国际认同,维护国际政治安全。国际认同是一国国际政治安全的深层影响要素。对外政治传播促进国家对外沟通和交流的实现,国际认同的理念基础、规则基础、有效性基础、共识基础的获得都离不开一国的对外政治传播。国际认同的获得过程实质上是一国通过对外政治传播实现政治合法性的国际政治社会化过程。我国国际政治认同的实现需要以让世界知晓“中国要走怎样的发展道路、中国代表着一种怎样的价值”为前提,这离不开强有力的对外政治传播。当前,进一步加强对外政治传播建设、积极促进国际认同是维护我国国际政治安全的重要任务。可以通过有效整合对外政治传播内容、加强对外政治传播话语建设、丰富对外政治传播形式和途径等措施构建积极、主动、有效的对外政治传播过程,充分发挥对外政治传播对于增进国际认同的作用,切实维护我国国际政治安全。政治传播视域下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五个层面彼此紧密相关、相互影响,构建起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多维度、整体性的分析框架。概而言之,五个层面蕴含着国家与社会两种意义上的国家政治安全维护间的关系。国家与社会两个方面的政治安全是政治传播视域下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一体两面,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各个层面都要实现国家(政党、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协调运转。作为国家政治安全主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安全、执政安全、政府公信力和民众的政治参与秩序通过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体现出来,也必须要通过两者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和维护。五个层面彰显出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的国家政治安全维护间的关系。不仅国内政治安全和国际政治安全彼此促进、密切相关,而且国家对内政治传播与对外政治传播也密切联系在一起,国家对内政治传播的内容和模式决定着对外政治传播的基本特征,对外政治传播效果的好坏也会对国内舆论和国内民众的政治认同产生影响,两者共同对国家政治安全维护起到重要作用。五个层面诠释了观念与过程两个范畴的国家政治安全维护间的关系。一方面,政治传播视域下观念范畴上的国家政治安全维护贯穿于各个层面的政治安全维护过程之中,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各个层面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核心内容和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观念范畴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通过各个层面的国家政治安全维护过程来实现,通过政治传播过程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对内就是在党的政治传播、政府传播、民众的政治参与等过程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价值内涵,维护其主导地位;对外就是在国际政治传播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国际认同。
刘春波[4](2013)在《舆论引导论》文中研究表明舆论引导,既是多个学科都要涉足的论题,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议题。因此,立足当今中国社会背景来研究舆论引导,不仅具有推进舆论引导研究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繁荣,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实践意义。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视角切入,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量化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舆论引导的内涵本质、理论依据、要素构成、运行机制、载体方法,能力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索。舆论引导的内涵本质,主要是回答什么是舆论引导这个基本问题。在对舆论、舆论引导相关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舆论是公众针对现实社会或社会问题大体一致的意见、情绪和行为意向,反映了公众的利益诉求、信念、情感、价值观。而舆论引导则是一定政党、组织、群体、个人针对特定社会舆情,依据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设置议题,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公共利益共识、社会信念、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调控性、互动性和艺术性特征。舆论引导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相关学科的理论探索成果。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舆论引导的提出者,也是舆论引导的忠实探索者,马克思恩格斯的舆论引导思想,列宁关于党报的舆论引导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舆论引导理论,是舆论引导研究的指导思想。西方大众传播学的传播效果理论、舆论学的民意调查理论、政治学的舆论管理理论,不仅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引导舆论,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舆论引导的现实境遇,主要是把握舆论引导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从中找到促进舆论引导发展的现实机遇。结合当今实际来看,舆论引导面临着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冲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博弈、及时性与长远性的困惑、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矛盾以及现实性与虚拟性的交织等现实困境。但是这些现实困境中却孕育着坚持正确导向、提升引导能力、丰富引导方法、拓展引导渠道和拓宽引导视野的现实机遇。舆论引导的要素构成,主要是分析舆论引导主体、对象、内容、渠道、效果所组合而成的要素结构。参照传播学要素构成研究范式,笔者认为舆论引导的要素构成主要是:舆情分析、议题设置、传播策划和议题接受。其中舆情分析包括及时把握舆情和准确分析舆情;议题设置包括主动选择问题和合理设置议题:传播策划包括策划传播路径、把握引导方向和顺势调整议题;议题接受包括接受深度和接受宽度。舆论引导的运行机制,是对舆论引导各要素构成在动态运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规律的揭示和反映。这就要求舆论引导必须掌握舆论工作领导权、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统一信息把关价值标准、健全引导方案决策程序以健全舆论引导的领导机制;通过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全面监测舆情分布以完善舆论引导的监测机制;通过设定舆情预警等级、发现焦点舆论事件、及时化解社会问题、实施舆论引导方案来加强舆论引导的预警机制;通过构建效果评价指标、反馈方案实施效果、调整舆论引导过程来构建舆论引导的反馈机制;此为,舆论引导还要通过强化“失语”问责、规范“失实”问责、加强“失度”问责来明确舆论引导的问责机制。舆论引导的载体,主要包括大众传媒、新兴媒体、社会活动和口头语言这四种类型。其中,舆论引导的大众传媒载体主要由报刊、杂志、书籍等印刷类载体和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类载体构成;舆论引导的新兴媒体载体主要由门户网站、新闻跟帖等网络媒体和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自媒体构成;舆论引导的社会活动载体主要是会议活动、群众活动和文化活动;而舆论引导的口头语言载体主要是民谣和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流行语。与之相适应,舆论引导的方法主要包括权威信息引导法、政策解读引导法、情绪疏导引导法、政府形象引导法和文化感染引导法。舆论引导的能力提升,涉及舆论领导者、从业者和接受者的三个方面的能力提升问题。其中,舆论领导者的能力提升主要是要提升其利益矛盾化解能力、主动设置议题能力、意见交流互动能力、驾驭新兴媒体能力和吸纳转化民意能力;舆论从业者的能力提升主要是提升其信息双向传递能力、议题评价引导能力和引导格局建设能力;而舆论接受者的能力提升主要是提升其参与能力、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
周国斌[5](2018)在《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文中研究表明“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市县教育局长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也可以说“一位好教育局长就是一方好教育”。基层教育实践场域中的关系十分复杂,关涉各方利益,教师、家长、教育行政人员等群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习性,有自身的利益诉求,教育场域中的博弈相当激烈。作为教育政策落实落地的主要执行者,教育局长所处的教育场域十分复杂。一个具有执行力的教育局长,要具有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教育场域中的具体情境,对教育政策的内容、执行程序作一定程度的变通,灵活性、创造性地执行教育政策,保证教育政策落实落地。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局长遵循的是现实教育场域中的实践逻辑。教育局长的实践遵循着自身独特的逻辑。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是其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本论文研究教育局长的理论视角。本论文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为理论工具,以L省A市L教育局长为个案,对教育局长这一实践主体和教育局这一实践场域进行了白描,从内场域、外场域和综合场域三个方面,以叙事的方式,分析了其在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展现的“日用而不自知”的实践行动,描述教育局长复杂艰巨的日常工作和生存状态,客观呈现了教育局长的具体实践逻辑样态,对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内涵、表征形式、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揭示教育局长实践背后的实践逻辑,进而改进教育局长的实践,推动区域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表征形式包括象征性语言、实践策略和路径依赖,具有关系的复杂性、结构的生成性、行为的情境性、选择的优先性、风格的稳定性的特征,其影响因素包括主观因素、现实因素、专业因素、潜在因素几方面。教育局长实践逻辑具有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对教育政策进行矫正和发挥教育局长的主观能动性的价值,其局限性表现为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存在断裂的风险、工具理性的泛滥和角色转换困难。生成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需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政策与策略相结合,确保主观能动性的导向性与科学性,构建教育局长实践逻辑,要保持政策文本与实践文本、个人与他者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合理张力。
郑春晔[6](2013)在《领导者公共形象与大众媒介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社会公众对领导者公共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体现出民心向背。在大众媒介高度发达和民意彰显的当今时代,领导者公共形象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凸显,领导者公共形象的建构和传播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综合运用传播学、政治学、管理学、形象学等学科知识和方法,以领导者公共形象与大众媒介互动关系为切入点,对领导者公共形象的传播和建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究。研究重点内容为:一是对领导者公共形象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本质特性及影响作用等进行了梳理和探析;二是从大众媒介对领导者形象建构和传播的角度,围绕大众媒介传播与领导者形象凸显、媒介类型与形象传播、领导者媒介形象呈现的制约因素、传统媒体领导者形象传播现状、新媒体与领导者形象传播等命题进行了探析;三是从公众对领导者形象的认知与解构的角度,围绕领导者公共形象与公众期待、公众认知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影响因素以及公众对领导者媒介形象认知的现实状况等进行了理论阐述和调研分析;四是从领导者媒介素养优化、形象基调设计、形象建构原则、外在形象和话语形象建构策略、媒介接近使用、“主动言说”、形象修复、危机事件与领导者形象塑造等角度探讨了领导者公共形象建构和传播的策略问题。论文结语部分还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形象传播状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刘伟[7](2009)在《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对高校的影响日益突出。国家及相关部门对高校的稳定及应急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加强高校应急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管理问题。各界都深刻认识到提高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意义。本文紧紧围绕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对于高校应急管理能力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首先,从理论上分析,高校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的最基本的区别是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本文剖析了高校应急管理的研究对象——高校突发事件。根据高校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特点,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了七大类的划分。通过分析高校应急管理过程原理,指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本质是高校通过一定的投入,使突发事件对学校本身和校内师生等主体造成的损失减小的本领,是一个综合的体系。为了深入探索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内涵,从管理过程维度把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分为预防能力、处置能力、恢复能力和学习能力;从管理职能维度分为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能力;从能力构成要素维度分为高校应急管理的资源、知识与技能。综合以上维度的分析,构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三维内涵结构模型,以全面深入地认识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深层结构与实质内涵。为了深入了解各相关因素对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从经济学与制度学两个视角对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探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高校应急管理投入的方式与效率直接关系到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形成与高低,应建立多元化的高校应急管理投入模式。从制度学角度来看,认为制度体系的完备与合理性、科学性是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和直接反映。高校在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不断积累、完善各项应急管理制度,加强法制化建设。高校应急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高校应急管理的制度建设,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提高高校应急管理的文化力。其次,为加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短板”建设,以及帮助主管部门对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进行了解与比较,进行了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研究。把管理职能与能力要素糅合到过程维度的分析之中,综合得到高校应急管理4个过程、12个环节的30个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评价方法,量化分析评价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再次,综合分析了我国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薄弱环节以及加强重点建设的策略。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应急管理预防与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应当充分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引入风险管理的方法与理论,对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测、评估、分级、干预与转移。提出学习能力是我国高校应急管理工作中被忽略的重要内容。应着手建立高校突发事件信息档案共享平台系统,集中收集整理校园突发事件的文件、总结报告、案例分析、相关信息等内容,丰富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经验,提高应急管理的学习能力。
肖新平[8](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杨安[9](2014)在《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建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党群关系。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以信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得到了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使得新媒体成为了我党党员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也日益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信息、表达诉求与参与公共性事务的极为重要的新渠道。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握新时期新媒体的发展趋向,如何通过新媒体的运用来保持和密切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重大而迫切的任务。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在现代社会中,新媒体主要是以计算机和手机为载体的信息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户外新媒体等,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趋真性与失真性等特征。党群关系的新特点为新媒体的应用提供现实依据,而新媒体的优势为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提供全新途径,在密切党群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信息表达的成本,提供了新的表达平台,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民意,而且有利于提高党的决策科学化水平,拉近党群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在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过程中经历了“新媒体技术开始传入的起步”、“新媒体为民平台大量建立的发展”、“新媒体广泛运用于党群关系的沟通”等探索历程,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了基本经验,即:加强信息化建设是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基础、积极推行网络问政是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方式、提高党员干部媒介素质是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保障。新媒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西方各国政党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来扩大自身影响尤其是为了选举赢得选民的支持。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西方政党就纷纷着手建立政党网站以宣传政党的纲领政策、获取民众支持等。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手机、论坛、微博等在西方政党选举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成为竞相争夺的新阵地,为此,甚至有西方政党宣布建立“网络党”。西方政党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宣传,树立政党良好的媒介形象;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赢得民众的支持;利用新媒体进行沟通互动,加强党群之间的交流,为我们在新时期利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既为我们带来了机遇,又为我们带来了挑战。新媒体为加强党群沟通提供了新架道,促进了党群之间信息的自由传递、增强了党群之间信息传递的透明度、丰富了党群信息沟通的形式,不仅为教育引导群众和整合社会民意开辟新的途径和平台,还为中国共产党接受群众监督打造了新的利器。但是新媒体也为密切党群关系提出了新的考验,即:新媒体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挑战、对公众有效引导带来挑战、对社会管理创新带来挑战、对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带来挑战。为了应对新媒体给我们密切党群关系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创新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首先,要重视新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意识到应当把新媒体放到我党执政的战略高度来对待和把握,建立与新媒体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群众观和监督观;其次,要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新媒体丌展群众工作的能力,这其中要着重提高党员干部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对群众进行教育疏导的能力、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的能力等;再次,针对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相关机制不健全的现状,要不断完善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各项机制,要构建党群沟通机制、新媒体规范管理机制,要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并健全物质保障机制;最后,要大力推进新媒体监督功能的发挥,要深化对新媒体监督的认识,将新媒体监督纳入法治轨道,优化新媒体监督的环境,针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要加强网络反腐。
李晓元[10](2019)在《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突发事件的爆发看似偶然,实则其背后无不蕴藏着某些必然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揭示并化解其中的思想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古今中外的众多案例表明,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随。在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面临诸如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社会矛盾不断产生和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成为诱发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面对新时期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度大、连锁效应多等特点,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都应加以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应对。作为对人们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引导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更是责无旁贷。应对新时期各类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所为且大有可为。围绕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借鉴学界以往关于突发事件含义的研究成果,与若干相关概念进行对比,揭示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概括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以新时期为时间背景,论述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引出新时期突发事件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同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对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基本规定,明确其主要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具体到抽象,简述四类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应对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此为基础,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及其运行等内容论述,划定基本论域和框架。第二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一定的指导原则以保证性质和方向,同时借鉴多学科理论知识,以拓宽视域。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要求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现代思维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二是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准确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充分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另一方面,由于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需要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借鉴,具体包括:社会控制、公共危机管理、社会预警等管理学理论;社会失范、社会保障、社会冲突等社会学理论;相对剥夺、群体心理、灾害心理等心理学理论;以及公共治理、政治稳定等政治学理论。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提供了有益参考。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同时也是化解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各类思想矛盾的有效途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具体有:社会稳定、动员协调、共识凝聚、人文关怀、心理调适等功能。正是具有这些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事件显得十分必要。这种介入是通过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呈现出来的,包括危机预警、信息发布、协调联动、心理干预等机制。本章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原因、意义、表现等问题,为进一步论述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奠定基础。第四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主要阐述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环节、路径,具体的内容、方法、载体等体系,以及运行中“人”的因素等问题。运行是一个具体的动态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离不开人的参与,主体与客体是对运行中担任不同角色和任务人群的划分,二者间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以人为本,系统介入是基本的原则性方略,在运行中既要针对不同对象做到因势利导、差别对待,又要根据事件发展全程贯通于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处置三个环节,做到动态干预。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注重感召激励的方法体系和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为基本骨干框架,通过政府主导、舆论信息引导、公众志愿参与、宣传鼓动等路径加以实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从抽象到具体,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有助于提高理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本课题的最终旨向和落脚点。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填补相关理论空缺,还是在实践中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领导者处置突发事件的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领导者处置突发事件的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基础理论述略 |
(二)国内外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述评 |
(三)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展现与进路分析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来源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
一、概念界定 |
(一)舆情与舆论 |
(二)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 |
(三)舆情管理与舆情治理 |
二、理论依据 |
(一)网络舆情研究范式的转化 |
(二)治理理论如何嵌入网络舆情治理 |
(三)网络舆情的风险生成与内在逻辑 |
三、分析框架 |
(一)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 |
(二)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 |
(三)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 |
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现状、形成与特征 |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 |
(一)网络舆情的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 |
(二)网络舆情典型案例分析 |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 |
(一)网络舆情形成的因素分析 |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 |
(三)网络舆情形成的心理动因 |
三、网络舆情的特征 |
(一)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 |
(二)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 |
(三)成因复杂性与价值多元化 |
第三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 |
一、网络舆情引致的形势与挑战 |
(一)网络舆情影响司法审判 |
(二)网络舆情演变为群体性危机 |
(三)网络舆情催生出不稳定因素 |
二、政府对网络舆情信息与危机的分析研判 |
(一)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主要方式 |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研判机制 |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 |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 |
(一)中央层面的控制方式:前瞻性把控 |
(二)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主动型化解 |
(三)基层政府的规避之策:顶压式回应 |
第四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 |
(一)政府部门管理碎片化 |
(二)网民权利意识多元化 |
(三)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 |
二、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回应行为失范 |
(一)网络舆情发生前:以堵为主 |
(二)网络舆情发生中:公关失效 |
(三)网络舆情发生后:转移视线 |
三、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主要表征 |
(一)舆情研判不足 |
(二)信息监控缺位 |
(三)回应方式被动 |
四、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根源所在 |
(一)制度性根源 |
(二)能动性因素 |
第五章 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 |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纵向体系与合力构建 |
(一)中央层面 |
(二)地方政府 |
(三)基层政府 |
二、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互动 |
(一)提升网络宣传平台的引导能力 |
(二)建立政府与媒体的双向沟通机制 |
(三)提升信息宣传的适时性和真实性 |
三、注重吸纳社会组织协同参与 |
(一)吸纳社会组织嵌入舆情治理 |
(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舆情治理 |
(三)提升社会组织舆情治理能力 |
四、引导基层群众进行社区自治 |
(一)加强网络舆情法律宣传 |
(二)拓宽网络舆情疏导渠道 |
(三)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
1.2.2 关于政府能力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 |
2.1.2 政府能力 |
2.1.3 群体性事件 |
2.1.4 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支撑 |
2.2.1 社会冲突理论 |
2.2.2 抗议政治学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2.2.4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理论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基本情况及其群体性事件分析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地理及自然生态环境 |
3.1.1 西部民族地区区域分布 |
3.1.2 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
3.2.1 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 |
3.2.2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状况 |
3.2.3 西部民族地区文化状况 |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民族关系问题 |
3.3.2 经济发展问题 |
3.3.3 宗教问题 |
3.3.4 分裂势力威胁问题 |
第四节 西部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及其特性分析 |
3.4.1 群体性事件形成的一般原因 |
3.4.2 西部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特殊原因 |
3.4.3 西部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特性 |
3.4.4 西部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 |
第五节 西部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
3.5.1 典型案例回顾 |
3.5.2 案例评析与启示 |
3.5.3 案例事件与东部地区比较 |
3.5.4 案例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系统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情景及其应对能力 |
4.1.1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情景 |
4.1.2 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现状分析 |
4.2.1 问卷设计及调查说明 |
4.2.2 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组织机构设置 |
4.2.3 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预警能力 |
4.2.4 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控制能力 |
4.2.5 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善后能力 |
4.2.6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的综合评价 |
第五章 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客观因素的影响 |
5.1.1 潜在的环境因素对政府能力的影响 |
5.1.2 经济落后对政府能力的影响 |
5.1.3 复杂的政治问题对政府能力的影响 |
5.1.4 利益因素等意愿的诉求对政府能力的影响 |
第二节 主观因素的影响 |
5.2.1 政府自利倾向 |
5.2.2 政府角色定位不当 |
5.2.3 公务员能力素质偏低 |
5.2.4 政府信息不透明 |
第三节 制度机制障碍对政府能力的影响 |
5.3.1 制度不健全 |
5.3.2 运行机制不完善 |
5.3.3 法律制度的缺失 |
5.3.4 组织结构不合理 |
第六章 国外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策略及其有益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群体性事件及其基本特点 |
6.1.1 发生在不同国家的群体性事件 |
6.1.2 国外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与我国的比较 |
第二节 国外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策略 |
6.2.1 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原则 |
6.2.2 群体性事件的管理政策与计划 |
6.2.3 群体性事件管理的组织架构 |
6.2.4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 |
第三节 国外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有益借鉴 |
6.3.1 国外地方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经验 |
6.3.2 国外地方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启示 |
第七章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的提升 |
第一节 优化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能力提升的主客观因素 |
7.1.1 努力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
7.1.2 大力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 |
7.1.3 着力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 |
7.1.4 转变管理方式,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 |
第二节 消除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能力提升的体制制度障碍 |
7.2.1 完善危机管理体制 |
7.2.2 优化组织和人员结构 |
7.2.3 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供给 |
第三节 健全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能力提升的各项机制 |
7.3.1 建立重大社会决策和社会稳定凤险评估机制 |
7.3.2 建立和完善利益诉求反映机制 |
7.3.3. 加强具有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的分级预警机制 |
7.3.4. 健全可操作性强的现场处置机制 |
7.3.5. 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的路径 |
7.4.1 提高判断力 |
7.4.2 完善决策力 |
7.4.3 增强控制力 |
7.4.4 提升领导力 |
结语 |
附录 |
附录A 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政治传播视域下当代中国国家政治安全维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外关于政治安全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外关于政治传播的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趋势和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论文的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政治安全的基本问题阐释 |
一、国家政治安全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
(一) 政治安全相关概念辨析 |
(二) 国家政治安全的四种界说 |
(三) 本文国家政治安全的基本含义 |
(四) 国家政治安全的构成要素 |
二、国家政治安全的理论基础 |
(一) 新安全观:国家政治安全的观念基础 |
(二) 合法性理论:国家政治安全的理论内核 |
(三) 政治沟通理论:国家政治安全的分析路径 |
三、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国家政治安全 |
(一) 新时代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
(二) 国家政治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中的地位 |
(三) 国家政治安全的“总体安全观”考量 |
第二章 政治传播:国家政治安全的理论分析视角 |
一、国家政治安全维护中政治传播视角的提出 |
(一) 政治传播的基本概念 |
(二) 政治传播的要素分析 |
二、政治传播与国家政治安全的内在逻辑关联 |
(一) 传播政治价值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 有效政治沟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 |
(三) 推动公共舆论维护政治秩序稳定 |
三、政治传播与国家政治安全的理论契合 |
(一) 主体上的一致性 |
(二) 内容上的相关性 |
(三) 媒介上的交互性 |
(四) 目标上的吻合性 |
(五) 途径上的有效性 |
第三章 政治传播视域下当代中国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历史演变与现实状况 |
一、政治传播视域下我国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历史演变 |
(一) 革命语境传播阶段的国家政治安全维护(1949-1978) |
(二) 改革语境传播阶段的国家政治安全维护(1978-2001) |
(三) 深化改革语境传播阶段的国家政治安全维护(2002-2011) |
(四) 新时代治理语境传播阶段的国家政治安全维护(2012-今) |
二、政治传播视域下我国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挑战 |
(一) 当前我国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的时代背景 |
(二) 当前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对政治传播的要求 |
第四章 价值层面的维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要求 |
(二) 政治传播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手段 |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对意识形态安全造成的威胁 |
(一) 传播内容存在的问题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
(二) 传播主体存在的问题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
(三) 传播方式存在的问题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
三、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一)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价值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与时代发展同步 |
第五章 政党层面的维护:政治传播的向度与党的执政安全 |
一、政治传播的向度对党的执政安全的重要性 |
(一) 政治传播的向度:单向的宣传与双向的传播 |
(二) 双向的政治传播对构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重要作用 |
二、当前单向度的政治传播对党的执政安全产生的不良影响 |
(一) 党内政治传播的单向性及影响 |
(二) 党外政治传播的单向性及影响 |
三、完善双向互动的政治传播过程,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 |
(一) 畅通上下互动的党内政治传播,增强党的凝聚力 |
(二) 推进双向互动的党外政治传播,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 |
第六章 政府层面的维护:政府传播的信息选择与政府公信力 |
一、政府传播的信息选择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 |
(一) 政府公信力是衡量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指标 |
(二) 政府传播的信息选择是影响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关键因素 |
二、当前我国政府信息传播的选择性对政府信任造成的威胁 |
(一) 政府自身认识欠缺对政府信任的影响 |
(二) 政府传播信息质量对政府信任的影响 |
(三)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传播信息对政府信任的影响 |
三、增强政府信息传播的公共性,提高政府公信力 |
(一) 树立公共理念,夯实政府信任的基础 |
(二) 整合传播资源,提高政府传播力和公信力 |
(三) 完善传播制度,保障政府传播公共性的实现 |
第七章 社会层面的维护:民众政治传播的反馈与政治参与秩序 |
一、政治传播的反馈对政治参与秩序的重要性 |
(一) 有序政治参与是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政治传播反馈对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作用 |
二、网络政治参与:政治传播反馈的形式和政治秩序维护的途径 |
(一) 网络政治参与是民众对政治传播反馈的重要形式 |
(二) 网络政治参与和反馈对政治秩序的积极影响 |
(三) 当前我国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和反馈对政治秩序造成的威胁 |
三、建立畅通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反馈体系,促进政治秩序稳定 |
(一) 网络政治参与和信息反馈的主体建设 |
(二) 网络政治参与和信息反馈的政府治理 |
(三) 网络政治参与和信息反馈的环境改善 |
第八章 国际层面的维护:对外政治传播与国际认同 |
一、对外政治传播对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性 |
(一) 国际认同:国家政治安全的国际层面 |
(二) 对外政治传播对获得国际认同的重要作用 |
二、当前我国对外政治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国际认同的影响 |
(一) 传播理念的相对滞后不利于国际认知的实现 |
(二) 传播话语的相对弱势不利于国际认可的实现 |
(三) 传播途径的相对单一不利于国际认同的实现 |
三、加强对外政治传播建设,积极促进国际认同 |
(一) 促进传播内容整合,全面增强国际认同基础 |
(二) 加强传播话语建设,构建中国特色大国话语体系 |
(三) 完善传播模式,多途径提升国际认同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舆论引导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舆论引导的内涵本质 |
第一节 舆论引导的内涵 |
一、舆论的内涵 |
二、舆论引导的内涵 |
第二节 舆论引导的本质 |
一、舆论引导的本质规定 |
二、舆论引导本质的层次 |
第三节 舆论引导的特征 |
一、导向性 |
二、调控性 |
三、互动性 |
四、艺术性 |
第二章 舆论引导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舆论引导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舆论引导思想 |
二、列宁关于党报的舆论引导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舆论引导理论 |
第二节 舆论引导的理论借鉴 |
一、传播学的传播效果理论 |
二、舆论学的民意调查理论 |
三、政治学的舆论管理理论 |
第三章 舆论引导的现实境遇 |
第一节 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 |
一、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冲突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博弈 |
三、及时性与长远性的困惑 |
四、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矛盾 |
五、现实性与虚拟性的交织 |
第二节 舆论引导的现实机遇 |
一、正确导向的坚持 |
二、引导能力的提升 |
三、引导方法的丰富 |
四、引导渠道的拓展 |
五、引导视野的拓宽 |
第四章 舆论引导的要素构成 |
第一节 舆情分析 |
一、及时把握舆情 |
二、准确分析舆情 |
第二节 议题设置 |
一、主动选择议题 |
二、合理设置议题 |
第三节 传播策划 |
一、策划传播路径 |
二、把握引导方向 |
三、顺势调整议题 |
第四节 议题接受 |
一、接受的深度 |
二、接受的宽度 |
第五章 舆论引导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健全领导机制 |
一、掌握舆论工作领导权 |
二、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 |
三、统一把关的价值标准 |
四、健全引导的决策程序 |
第二节 完善监测机制 |
一、建立舆情监测制度 |
二、加强网络舆情监测 |
三、全面监测舆情分布 |
第三节 加强预警机制 |
一、设定舆情预警等级 |
二、发现焦点舆论事件 |
三、及时化解社会问题 |
四、实施舆论引导方案 |
第四节 构建反馈机制 |
一、构建效果评价指标 |
二、反馈方案实施效果 |
三、调整舆论引导过程 |
第五节 明确问责机制 |
一、强化引导失语问责 |
二、规范引导失实问责 |
三、加强引导失度问责 |
第六章 舆论引导的载体方法 |
第一节 舆论引导的载体 |
一、大众传媒 |
二、新兴媒体 |
三、社会活动 |
四、口头语言 |
第二节 舆论引导的方法 |
一、权威信息引导法 |
二、政府形象引导法 |
三、政策解读引导法 |
四、情绪疏导引导法 |
五、文化感染引导法 |
第七章 舆论引导的能力提升 |
第一节 舆论领导者的能力提升 |
一、利益矛盾化解能力的提升 |
二、主动设置议题能力的提升 |
三、意见交流互动能力的提升 |
四、驾驭新兴媒体能力的提升 |
五、吸纳转化民意能力的提升 |
第二节 舆论从业者的能力提升 |
一、信息双向传递能力的提升 |
二、议题评价引导能力的提升 |
三、壮大主流舆论能力的提升 |
第三节 舆论接受者的能力提升 |
一、参与能力的提升 |
二、表达能力的提升 |
三、接受能力的提升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 |
(二)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
(三)研究者个人经历与旨趣 |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一)教育政策执行研究梳理 |
(二)教育局长研究梳理 |
(三)教育实践逻辑研究梳理 |
(四)现有研究评价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四)研究伦理 |
(五)研究的信度效度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创新 |
(二)论文不足 |
第一章 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理论阐述 |
一、实践逻辑的内涵 |
(一)实践与教育实践 |
(二)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三)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与基层教育生态 |
二、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理论基础 |
(一)布迪厄的实践逻辑理论 |
(二)角色理论 |
三、教育局长的场域与惯习 |
(一)场域: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现实空间 |
(二)惯习: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基础 |
(三)基层教育行政场域中的利益与时间 |
第二章 主体与位置:我所研究的教育局长和教育局 |
一、教育局长的成长历程 |
(一)幸福与伤痕:学生时代的教育影响 |
(二)从“教师”到“教育”:工作初期的职业影响 |
(三)焦虑与困惑:教育局长工作伊始的影响 |
二、教育局长的自我形象刻画 |
(一)是政府行政官员,又是教育领导者 |
(二)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时却孤立无援 |
三、教育局长眼中的教育局 |
(一)“全能式”:教育局的职能定位 |
(二)“人、财、事权分离”:教育局实际运作 |
第三章 内场域中的教育局长实践逻辑 |
一、教育局内场域 |
(一)“共同愿景”:团结班子成员 |
(二)“有威有位在有为”:带领中层干部 |
(三)“心里有杆秤”:管理一线科员 |
(四)“不是自己的梦自己圆”:协同县区教育局长 |
二、学校内场域 |
(一)“扶上马,送一程”:给新任校长打气 |
(二)“要让马儿跑,就得多吃草”:局长就是为校长服务的 |
(三)“让教师都轻装上阵”:教育局长就该为教师排忧解难 |
(四)“好老师不是天生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四章 外场域中的教育局长实践逻辑 |
一、上级部门外场域 |
(一)“会哭穷”: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 |
(二)“立名目”: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 |
二、平行部门外场域 |
(一)“小人物更要拜”:与财政局的协调 |
(二)“逢进不考”:与人社局的协调 |
(三)“谁也不爱干”:与多部门的协调 |
三、社会相关领域外场域 |
(一)“正面引导”:与大众媒介的互动 |
(二)“借力发力”:与社会名人的互动 |
(三)“实属无奈”:与学生家长的互动 |
第五章 综合场域中的教育局长实践逻辑 |
一、综合管理中的实践逻辑 |
(一)“考试安全是最大的安全”:中、高考的综合应对 |
(二)“不能一拆了之”:毒跑道事件的深度反思 |
(三)“啥招都用上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
二、突发事件中的实践逻辑 |
(一)“救灾先救孩子”:抗洪救灾的关键决策 |
(二)“零容忍与警惕扩大化”: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治理 |
(三)“稳定压倒一切”:涉教上访事件的平复处理 |
第六章 结构与反思: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分析 |
一、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表征形式 |
(一)实践策略 |
(二)象征性语言 |
(三)路径依赖 |
二、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特征分析 |
(一)关系的复杂性 |
(二)结构的生成性 |
(三)行为的情境性 |
(四)选择的优先性 |
(五)风格的稳定性 |
三、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复杂的行动主体:主观因素 |
(二)教育行政职能转型期的角色冲突:现实因素 |
(三)轮番登场的基础教育改革:专业因素 |
(四)良莠不齐的官场文化:潜在因素 |
第七章 保持实践张力: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合理构建 |
一、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价值 |
(一)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
(二)对教育政策进行矫正 |
(三)发挥教育局长的主观能动性 |
二、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局限性 |
(一)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存在断裂的风险 |
(二)工具理性的泛滥 |
(三)角色转换困难 |
三、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生成 |
(一)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二)政策与策略相结合 |
(三)确保主观能动性的导向性与科学性 |
四、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张力”寻求 |
(一)教育实践的遵循:政策文本与实践文本的合理张力 |
(二)教育场域中的人:个人与他者的合理张力 |
(三)教育局长的追求: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合理张力 |
结语与研究展望 |
一、重视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 |
(一)教育局长实践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
(二)教育局长遵循着实践逻辑 |
二、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局长 |
(一)教育局长要“信教” |
(二)教育局长的“守望”与“了望” |
(三)教育局长的三重角色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6)领导者公共形象与大众媒介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取向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研究预期创新价值 |
1.3.4 研究方法 |
2 作为领导者能力表征的公共形象 |
2.1 领导者形象:作为概念的梳理 |
2.1.1 形象概念梳理 |
2.1.2 领导者形象概念梳理与辨析 |
2.2 领导者公共形象的构成要素 |
2.2.1 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 |
2.2.2 直接感知形象与间接认知形象 |
2.2.3 公务形象与私务形象 |
2.2.4 个体形象与群体形象 |
2.3 领导者公共形象的影响因素 |
2.3.1 领导者因素 |
2.3.2 媒介传播因素 |
2.3.3 社会公众因素 |
2.4 领导者公共形象的本质与特性 |
2.4.1 领导者公共形象本质 |
2.4.2 领导者公共形象特性 |
2.5 领导者公共形象与民心向背 |
2.5.1 沟通民众,强化认同 |
2.5.2 动员民众,凝聚民心 |
2.5.3 顺应期待,提升形象 |
3 大众媒介对领导者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
3.1 大众媒介传播与领导者公共形象凸现 |
3.1.1 媒介传播是领导者形象认知的重要信息源 |
3.1.2 大众媒介发展与领导者公共形象凸现 |
3.2 媒介类型与领导者形象传播 |
3.2.1 印刷媒介与领导者形象传播 |
3.2.2 广播媒介与领导者形象传播 |
3.2.3 电视媒介与领导者形象传播 |
3.2.4 网络新媒介与领导者形象传播 |
3.3 领导者媒介形象呈现的制约因素 |
3.3.1 领导者“表演”与领导者媒介形象呈现 |
3.3.2 媒介功能理论与领导者媒介形象呈现 |
3.3.3 媒介自身形象与领导者媒介形象呈现 |
3.4 传统媒介与领导者形象传播考察 |
3.4.1 西方国家传统媒介与领导者形象传播 |
3.4.2 国内传统媒体与领导者形象传播 |
3.5 新媒体与领导者公共形象传播 |
3.5.1 新媒体环境下领导者形象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代 |
3.5.2 新媒体环境下领导者形象传播现状与问题 |
3.5.3 新媒体环境下领导者形象传播策略与路径 |
4 公众对领导者媒介形象的认知与解构 |
4.1 公众对领导者媒介形象认知的调研分析 |
4.1.1 调研基本情况 |
4.1.2 调研数据分析 |
4.2 领导者公共形象与公众期待 |
4.2.1 公众形象期待涵义与特点 |
4.2.2 领导者公共形象与公众期待类型 |
4.2.3 形象期待与形象危机 |
4.2.4 公众期待与媒介形塑 |
4.3 公众对领导者媒介形象的认知与解构 |
4.3.1 公众媒介接触与形象认知 |
4.3.2 意见领袖与形象认知 |
4.3.3 刻板印象与形象认知 |
4.3.4 媒介框架与形象认知 |
5 领导者公共形象建构与传播策略 |
5.1 领导者媒介素养的优化 |
5.1.1 公共形象与媒介素养 |
5.1.2 新媒体环境与媒介素养 |
5.1.3 领导者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
5.2 领导者公共形象的建构策略 |
5.2.1 领导者形象基调设计 |
5.2.2 领导者形象建构原则 |
5.2.3 领导者外在形象建构 |
5.2.4 领导者话语形象建构 |
5.3 领导者公共形象的传播策略 |
5.3.1 领导者媒介接近使用策略 |
5.3.2 领导者“主动言说”策略 |
5.3.3 领导者形象修复策略 |
5.4 危机事件与领导者形象传播 |
5.4.1 危机事件与领导者形象塑造的关系 |
5.4.2 危机传播中领导者、媒体、公众的角色关系 |
5.4.3 危机事件中领导者形象传播策略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THE ISSUES AND THE BACKGROUND) |
1.1.1 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The Campus Emergencies in China) |
1.1.2 高校突发事件的危害(The Harmfulness of the Campus Emergencies) |
1.1.3 国家和政府对应急管理的重视(The Respec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Government on Emergency Management) |
1.2 相关研究综述(RESEARCH IN THE FIELD) |
1.2.1 国外相关研究(Foreign Research in the Field) |
1.2.2 国内相关研究(Domest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
1.2.3 相关研究的方向(Research in Future) |
1.3 研究的问题(THE ISSUES) |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RESEARCH APPROACH AND ROUTE) |
1.4.1 研究方法(Research Approach) |
1.4.2 研究技术路线(Research Route) |
1.5 研究意义(RESEARCH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
2 高校应急管理与应急管理能力 |
2.1 高校突发事件与危机(CAMPUS EMERGENCIES AND CRISIS) |
2.1.1 高校突发事件(Campus Emergencies) |
2.1.2 高校危机(Campus Crisis) |
2.1.3 高校突发事件与危机的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Campus Emergencies and Campus Crisis) |
2.2 高校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CAMPUS EMERGENCY AND CRISIS MANAGEMENT) |
2.2.1 危机管理理论的发展(Development of the Crisis Management Theory) |
2.2.2 我国应急管理的研究(Emergency Management in China) |
2.2.3 高校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的界定(Definition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Crisis Management) |
2.3 高校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特殊性(PARTICULARITY OF CAMPUS EMERGENCIE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
2.4 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THE CAMPUS EMERGENCIES) |
2.4.1 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Campus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
2.4.2 高校心理健康突发事件(Campus Mental Health Emergencies) |
2.4.3 高校学校管理突发事件(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Emergencies) |
2.4.4 高校意外事故(Campus Accidents) |
2.4.5 高校暴力犯罪(Campus Violence) |
2.4.6 高校冲突骚乱(Campus Disturbance and Riot) |
2.4.7 高校自然灾害(Natural Calamities and Disasters in Campus) |
2.5 高校应急管理的基本原理(THE BASIC THEORY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
2.5.1 高校突发事件的过程(The Process of the Campus Emergencies) |
2.5.2 高校应急管理的过程原理(The Process Theory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
2.5.3 高校应急管理的主体(The Subjects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
2.5.4 高校突发事件的损失(The Damages and Loss of the Campus Emergencies) |
2.5.5 高校应急管理的主体假设与原则(Principles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
2.6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界定(DEFINITION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
2.7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体现(EXPRESSION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
2.7.1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总的体现(Expression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as a Whole) |
2.7.2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在各阶段的体现(Expression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Sub-Capacity) |
2.8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OF THE CHAPTER) |
3 高校应急管理经济学分析及其对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 |
3.1 高校应急管理投入的方式与效率(INPUT MODE AND EFFICIENCY) |
3.1.1 高校应急管理投入的方式(Input Mode) |
3.1.2 高校应急管理投入的效率(Efficiency of the Input) |
3.1.3 投入效率的提升(Input Efficiency Improving) |
3.1.4 高校应急管理的效益(Profit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
3.1.5 事后处置型应急管理分析(Management after the Event) |
3.2 政府与高校间的博弈分析(GAME ANALYSIS BETWEEN COLLEGE AND THE GOVERNMENT) |
3.2.1 高校应急管理投入的意愿分析(Ga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and the Government) |
3.2.2 高校突发事件损失的承担主体(Subject of the Damage of the Campus Emergencies) |
3.2.3 政府与高校的博弈关系(Ga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s and the Government) |
3.3 高校应急管理建设的综合投入模式(INTEGRATED INPUT MODE OF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
3.3.1 高校应急管理的投入模式(Input Mode) |
3.3.2 高校应急管理多元综合投入的模式(Integrated Input Mode) |
3.4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OF THE CHAPTER) |
4 高校应急管理制度学分析及其对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 |
4.1 制度及其重要意义(SYSTEMS AND REGULATIONS) |
4.1.1 制度的产生及其特点(Development of Systems) |
4.1.2 制度是约束行为的重要手段(Systems Restrict Action) |
4.1.3 制度建设是管理的重要保障(Systems Support Management) |
4.2 高校应急管理制度及其对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SYSTEMS AND REGULATIONS OF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EFFECT TO THE MANAGEMENT CAPACITY) |
4.2.1 高校应急管理制度(Systems and Regulations of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
4.2.2 高校应急管理制度对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Effect to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
4.3 高校应急管理制度建设(SYSTEMS AND REGULATIONS BUILDING OF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
4.3.1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及其应急管理制度建设(Systems and Regulations of Campus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
4.3.2 高校心理健康类突发事件及其应急管理制度建设(Systems and Regulations of Campus Mental Health Emergencies) |
4.3.3 高校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及其应急管理制度建设(Systems and Regulations of Campus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Emergencies) |
4.3.4 高校意外事故类突发事件及其应急管理制度建设(Systems and Regulations of Campus Accidents) |
4.3.5 高校暴力犯罪及其应急管理制度建设(Systems and Regulations of Campus Violence) |
4.3.6 高校冲突骚乱及其应急管理制度建设(Systems and Regulations of Campus Disturbance and Riot) |
4.3.7 高校自然灾害及其应急管理制度建设(Systems and Regulations of Campus Calamities and Disasters) |
4.4 高校应急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LONG-TERM MECHANISM OF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
4.5 高校应急管理的文化力建设(CULTURAL STRANGTHS OF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
4.6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OF THE CHAPTER) |
5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结构 |
5.1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过程结构(FRAMEWORK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PROCESS) |
5.1.1 高校应急管理预防过程(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Prevention ) |
5.1.2 高校应急管理处置过程(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Disposing) |
5.1.3 高校应急管理恢复过程(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Reconstruction) |
5.1.4 高校应急管理学习过程(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Learning) |
5.2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管理职能结构(FRAMEWORK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FUNCTION) |
5.2.1 高校应急管理的计划职能(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Planning) |
5.2.2 高校应急管理的组织职能(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Organizing) |
5.2.3 高校应急管理的指挥职能(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Directing) |
5.2.4 高校应急管理的控制职能(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ontrolling) |
5.2.5 高校应急管理的协调职能(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ommunicating) |
5.3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能力要素结构(FRAMEWORK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FACTORS) |
5.3.1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资源要素(Resources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
5.3.2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知识要素(Knowledge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
5.3.3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技能要素(Skills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
5.4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结构模型(MODEL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STRUCTURE) |
5.5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整合方程(EQUATION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
5.6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OF THE CHAPTER) |
6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
6.1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目的与意义(AI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EVALUATION) |
6.2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目标与方法(OBJECT AND APPROACH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EVALUATION) |
6.2.1 评价的目标(Object of the Evaluation) |
6.2.2 评价的方法(Approach of the Evaluation) |
6.3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INDEX SYSTEM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
6.3.1 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Initial Index System) |
6.3.2 指标体系的修订(Revise of the Index System) |
6.3.3 指标的解释(Explain of the Index) |
6.4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INDEX WEIGHT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EVALUATION) |
6.4.1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6.4.2 权重的计算(Calculation of the Weight) |
6.5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价(MODEL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EVALUATION) |
6.5.1 评价指标的取值(Volume of the Index) |
6.5.2 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Evaluation result) |
6.6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OF THE CHAPTER) |
7 汶川大地震四高校应急处置评价分析 |
7.1 四高校的基本情况介绍(INTRODUCTION OF FOUR UNIVERSITIES) |
7.2 四高校应急处置的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DISPOSING) |
7.3 四高校应急处置的指挥(DIRECTION OF THE DISPOSING) |
7.4 四高校应急处置的控制(CONTROL OF THE DISPOSING) |
7.5 四高校应急处置的协调(COMMUNICATION OF THE DISPOSING) |
7.6 四高校应急处置评价分析(EVALUATION OF THE DISPOSING OF FOUR UNIVERSITIES) |
8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提升 |
8.1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薄弱环节分析(SHORTPOINT ANALYSIS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CITY) |
8.1.1 预防过程分析(Prevention Analysis) |
8.1.2 学习过程分析(Learning Analysis) |
8.1.3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薄弱环节的建设对策(Strategies) |
8.2 应用风险管理加强高校突发事件预防能力(RISK MANAGEMENT IN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
8.2.1 风险与风险管理(Risk and Risk Management) |
8.2.2 高校突发事件风险管理的过程(Process of the Risk Management of Campus Emergencies) |
8.2.3 高校突发事件的风险监测、评估与分级(Risk Scan,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Risk Management in Campus Emergencies) |
8.2.4 高校突发事件的风险干预与转移(Risk Reduction and Deflection of the Risk Management in Campus Emergencies) |
8.2.5 高校突发事件风险管理的组织与执行(Organizing of the Risk Management in Campus Emergencies) |
8.3 整合高校应急信息平台加强高校应急管理学习能力(INFORMATION PLATFORM OF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
8.3.1 校内平台的建设(Developing Information Center in the Campus) |
8.3.2 高校间共享平台的建设(Develop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among Campus) |
8.3.3 平台的共享与整合(Sharing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
8.4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OF THE CHAPTER) |
9 结语 |
9.1 总结与结论(SUMMARY AND CONCLUSIONS) |
9.2 本研究的创新(INNOVATION) |
9.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RESEARCH SHORTAGE AND ENVISAGE)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录一 |
附录二 |
(8)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
四、X市的其他考核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
六、小结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
四、结论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
(二) 文献资料研究法 |
(三)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媒体发展与党群关系概述 |
第一节 新媒体概述 |
一、新媒体的概念定位 |
二、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 |
三、新媒体的基本类型 |
四、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党群关系概述 |
一、党群关系的含义 |
二、党群关系的理论演进 |
三、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性 |
第三节 新媒体与党群关系 |
一、党群关系的新特点为新媒体的应用提供现实依据 |
二、新媒体的优势为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提供全新途径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探索与经验 |
笫一节 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探索历程 |
一、起步阶段:新媒体技术开始传入 |
二、发展阶段:新媒体为民平台大量建立 |
三、成熟阶段:新媒体广泛运用于党群关系的沟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经验 |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基础 |
二、积极推行网络问政: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基本方式 |
三、提高党员干部媒介素质: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保障 |
第三章 西方政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有益借鉴 |
第一节 西方“党群”关系界定与传统媒体角色 |
一、西方政治制度内化的“党群”关系剖析 |
二、传统媒体视域下西方“党群”联系分析 |
第二节 西方“党群”关系的新媒体互动机制梳理 |
一、新媒体对“党群”联系方式的影响 |
二、西方发达国家政党利用网络新媒体的现状 |
三、西方政党通过新媒体密切联系公民的创新 |
第三节 西方政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经验借鉴 |
一、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宣传,树立政党良好的媒介形象 |
二、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赢得民众的支持 |
三、利用新媒体进行沟通互动,加强党群之间的交流 |
第四章 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时代机遇 |
一、新媒体为加强党群沟通开辟新渠道 |
二、新媒体为教育引导群众开辟新途径 |
三、新媒体为整合社会民意构建新平台 |
四、新媒体为接受群众监督打造新利器 |
第二节 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现实考验 |
一、新媒体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挑战 |
二、新媒体发展对公众有效引导带来挑战 |
三、新媒体发展对社会管理创新带来挑战 |
四、新媒体发展对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带来挑战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思考 |
第一节 重视新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把新媒体的建设放到党执政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
二、树立与新媒体快速发展相应的新意识 |
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和监督观 |
第二节 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新媒体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 |
一、提高利用新媒体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 |
二、提高利用新媒体对群众进行教育疏导的能力 |
三、提高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能力 |
四、提高利用新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引导的能力 |
第三节 完善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各项机制 |
一、构建党群沟通机制 |
二、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
三、建立新媒体规范化管理机制 |
四、健全物质保障机制 |
第四节 大力推进新媒体监督功能的发挥 |
一、深化对新媒体监督的认识 |
二、将新媒体监督纳入法治轨道 |
三、优化新媒体监督的环境 |
四、加强网络反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情况 |
(二)国外关于突发事件的理论研究情况 |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动态分析法 |
(四)学科交叉研究法 |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之范畴解析 |
(一)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 |
(二)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的成因 |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影响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定与案例反思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若干典型案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反思 |
第二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 |
(一)坚持辩证思维方法 |
(二)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学科理论借鉴 |
(一)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学科理论借鉴 |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
(四)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学学科理论借鉴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 |
(一)预警防控功能 |
(二)社会稳定功能 |
(三)动员凝聚功能 |
(四)人文关怀功能 |
(五)心理调适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必要性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造成的思想矛盾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化解思想矛盾的重要途径 |
四、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多维呈现 |
(一)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信息发布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协调联动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心理干预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四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主体和客体 |
(一)多元与层次:主客体的构成 |
(二)主导与互动:主客体的特征 |
(三)联动与转化:主客体的关系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 |
(一)原则性方略:以人为本,系统介入 |
(二)对象性方略:因势利导,差别对待 |
(三)时效性方略:全程贯通,动态干预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环节 |
(一)事件发生前的预警环节 |
(二)事件过程中的干预环节 |
(三)事件发生后的处置环节 |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基本体系 |
(一)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 |
(二)突出感召激励作用的方法体系 |
(三)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 |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路径 |
(一)政府主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舆论信息引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公众志愿参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宣传鼓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领导者处置突发事件的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D]. 孔建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2]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建设研究[D]. 李冰心. 南开大学, 2014(04)
- [3]政治传播视域下当代中国国家政治安全维护问题研究[D]. 鞠丽华. 山东大学, 2019(02)
- [4]舆论引导论[D]. 刘春波. 武汉大学, 2013(08)
- [5]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D]. 周国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6]领导者公共形象与大众媒介互动关系研究[D]. 郑春晔. 浙江大学, 2013(10)
- [7]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研究[D]. 刘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2)
- [8]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研究[D]. 杨安. 兰州大学, 2014(03)
- [10]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晓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