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一的辩证法与零的辩证法

第3讲一的辩证法与零的辩证法

一、第三讲 一的辩证法和零的辩证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华[1](2011)在《“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大量的原始报刊书籍资料,参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和政治社会背景,对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进程进行了详实的梳理和评论。所谓“新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间的代称。所谓“新哲学大众化运动”,是指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开始,在中共中央文委直接领导下,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为组织机构,社联成员艾思奇、沈志远等作为核心骨干力量,带动一系列进步知识分子发起并推动的一场以大众化、通俗化为特征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思想运动,这场运动在抗战中和建国后一直持续进行。1958年开始的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运动是整个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最后一个高潮。该运动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兴起而结束于20世纪60年代。这场运动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学理因素。1927年之后,国民党背叛革命,镇压共产党,并在全国上下推行国民党唯心哲学。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处于革命的低潮期,工人运动由盛而衰,武装革命遭遇挫折。中共六届二中全会的《宣传决议案》确定了宣传工作中的大众化路线,向大众展开意识形态宣传,准备迎接革命高潮。而此时的苏联哲学界经过几次斗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新体系,中国的学术界在此前唯物史观传播的基础上,吸纳了这个体系形成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热潮。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脉络在中国共产党需要向大众展开意识形态宣传的时候汇集起来,终于形成一股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潮流,冲破了国民党唯心哲学的围追堵截。中共中央文委领导下的中国社联是这场运动的主要发起组织,而艾思奇对推动这场运动走向第一个高潮的贡献最大。在社联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还有张如心、陈唯实、沈志远、李平心、胡绳、冯定等人。这一时期产生了《大众哲学》、《通俗辩证法讲话》等一批影响巨大的大众哲学作品。随后,日寇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形势的变化迫使大众新哲们离开上海,走向全国,并迎来了这个运动的第二个高潮。抗战时期的新哲学大众化运动,沿着“社联”时期的道路继续前进,涌现了一批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人和反映这个时代背景的新作,比如胡绳的《辩证法唯物论入门》,葛名中的《科学的哲学》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主要矛盾又从中外民族矛盾回复到阶级矛盾。新哲学作为工农大众的革命斗争的精神武器,依然需要发挥重大作用。原有的大众化哲学着作仍然在翻印重版,而新的作品也层出不穷。第三个高潮中的新作更注重新哲学的实际应用,突出了思想方法论和人生观等方面。到了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运动的新高潮,最终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作为一个社会运动的结束。这场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学界、政坛走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改造了几代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除弁言外,正文共有八章:第一章“导论”,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正名”,辨析了已有的术语,阐释了“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名和义;第三章“历史背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新哲学大众化运动之所以兴起的外因;第四章“思想渊源”,从哲学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新哲学大众化运动之所以兴起的内因;第五至七章分别是“第一个高潮:社联时期”、“第二个高潮:抗战中”和“第三个高潮:新中国成立前后”,详细解析了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作品和特征;第八章“结论”,总结了经验教训,阐发了这场运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郜爽[2](2020)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研究》文中指出关于正义论题,人类走过了漫长而悠久的探索过程。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马克思的正义观以其独特的理论研究视角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正义观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前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关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合理内核的争论,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澄明,反而因为愈加复杂的世界形势以及马克思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前后“矛盾”而持续至今,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如何为马克思的道德和正义维度寻找到合法的理论辩护,既关涉到如何有效回应“马克思与正义”之争,同时也是新时期开显马克思正义理论乃至是整个政治哲学独特的理论叙事的关键所在。长久以来,马克思正义观面临着一个前提性的挑战——事实与价值的对立。从早于休谟的帕斯卡尔认为理性的作用仅仅在于数学计算,而不能洞察行为的目的开始,到大卫·休谟对事实与价值之间何以联结提出疑问,再到康德通过引入现象界与“物自体”的紧张关系,以确证事实与价值无涉。这样的一种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逐渐开显出来——人的理性根本没有办法去察觉和理解客观世界的本质和目的,以致后来的一些哲学家们言之凿凿地否认从事实判断推断出道德规范的任何可能性。至此,事实与价值的两极对立局面俨然形成。但同时也有一些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对两者关系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澄清的基础上,尝试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中介”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寻找对话和会通的可能,以此表明这样的一种共同倾向——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不是分疏而是统一,而且这一倾向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之中,依然保留着十足的理论空间。在传统视域中,马克思的思想来源主要是局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然而事实上,这是对马克思理论作出的一种简化。尤其是涉及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理论探源时,我们会发现马克思理论内部潜藏着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渊源以及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思想的合理内核。马克思将汲取而来的思想养料淋淋尽致地运用到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表达之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始了以政治自由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正义呐喊,自此,他从未停止过对如何超越资本主义非正义社会的哲学探索。《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标志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终确立的同时,也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真正诞生。此后,马克思对正义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哲学的表达,更多的是转向正义的实践;不再是抽象地谈论什么是正义,而是以批判非正义彰显正义的实践内涵。这些都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集中而深刻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作出了强有力的铺垫。众所周知,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出现了看似前后矛盾的论述和表达,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实现了正义理论研究范式的哲学转向。而一组内在的规定彰显了这一正义观的崭新形象: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解释依据,它指引着我们在思考正义的来源以及作出某一评价时应当依据的要素是什么;第二,否定的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方法论基础。在对待某一事物时,正确的做法不是静态观察,而是将其最为本质和核心的部分看作是动态的,因为“矛盾”才是它们的根本属性,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资本主义及其价值规范;第三,理想与信念是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价值旨向。作为人类的理想目标,马克思提供了未来共产主义及其实现途径的最初图景。此外,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展示了它不同于以往传统正义的三个理论特性,即整体性、批判性和实践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包含着事实性的正义批判与规范性的正义建构双重含义,前者构成了马克思正义观的“显性形象”,而后者则是潜藏着的“隐性形象”。具体而言,从事实层面讲,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认为正义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任何为永恒正义辩护的人及其理论终将面临失败的结局。马克思通过对剥削与剩余价值、资本与资本逻辑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形式正义掩饰下的实质非正义。就规范意义而言,马克思作出了三个方面的建构: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它对正义的来源及评价作出了足够清晰的回答;第二,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的复归、市场与政治体制以及按需分配的正义图景作出了初步的“规划”;第三,对于正义的实现途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提供了必要的阐释和理论证明。马克思的正义观自诞生伊始便一直面临着诸多学者的质疑和挑战,西方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罗尔斯以及被评价为对马克思主义信念构成重要威胁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中,罗尔斯的质疑主要集中在马克思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以及共产主义社会中正义的空场等问题上。然而,从根本意义上而言,这样的批判是站不住脚的,罗尔斯并没有意识到,马克思的正义并非以权利为最终依据,而是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最终的解释原则。退一步讲,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本身也是矛盾重重,自由主义正义论终究会在历史的涤荡中显露出它的脆弱性。而波普尔则是依据“证伪”原则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他虽然相信历史具有一定的发展趋势,但拒绝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更是在宽泛意义上将无产阶级革命与暴力等同起来。整体而言,波普尔扩大了证伪原则的使用范畴,机械而片面地强调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不过是还没被证伪的教条式的科学,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历史既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结果,同时也暗含着新旧社会形态更迭的必然。

刘桃秀[3](2017)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冯友兰把自己一生主要的学术研究成果概括为“三史”和“六书”。“六书”构成了冯友兰新理学哲学体系,“三史”即《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以下简称《史》)、《中国哲学简史》(以下简称《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本)(以下简称《新编》)代表了冯友兰在哲学史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新编》是冯友兰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写成的一部哲学史,可以算是其学术思想的“晚年定论”。《新编》的写作背景是上个世纪80年代,经历了建国后思想改造运动和十年文革挫折的冯友兰坚持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写一部中国哲学史,于是才有《新编》的面世。用冯友兰自己的话来说,《新编》是他对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的深刻体会,希望能够为中国未来哲学发展提供的营养。因此,对《新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把握冯友兰的晚年学术思想,同时还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时代思潮为纲来梳理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把整个中国哲学史发展历程概括为七大时代思潮,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道学、近代变法和现代革命,对每一个时代思潮都作了总体说明和具体分述。因此,对《新编》研究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冯友兰关于这七大思潮的论述。这是从《新编》本身来分析它的特点。不过,特点往往是通过比较而愈加显着,这正是比较研究的必要性所在。通过把《新编》和冯友兰的另外两史《史》和《简史》进行比较研究,以及把《新编》和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史代表作包括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四卷本)、冯契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三卷本)和《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萧萐父和李锦全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新编》的特点,以期赋予《新编》一个合理的历史定位,还有助于推动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建设。

郭元林,陈兴安[4](2017)在《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衔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硕士研究生开设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一些重合之处,需要衔接整合。不仅如此,这三门课的教学内容向下与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多有重合,向上与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亦有不少重合,需要实现顺利过渡衔接。

苏日娜[5](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认为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赵涛[6](2010)在《朱谦之的哲学与哲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谦之(1899~1972)福建福州人,是我国哲学家、哲学史家。他的研究领域很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学、宗教、文化、音乐等方面,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哲学的研究方面,他既有对西方哲学领域黑格尔、孔德、康德等的研究,也有对中国哲学的通史性、个案式、史料学等的研究①。张岱年先生曾称朱谦之是现代着名的哲学史家、哲学家,认为他对于中国哲学史、东方哲学史有精湛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认为其《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一书价值尤高。但是,学界对朱谦之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史、东方哲学史等的研究还很薄弱,对他在哲学与哲学史方面的贡献,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阐明他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创建、中国哲学史研究、日本哲学史研究、中国哲学对欧洲思想的影响等方面的学术贡献,梳理他从五四时期一直到建国以后各时期的思想变迁与真实思想面貌,无疑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从哲学层面整体地考察了朱谦之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形而上本体论的创建、中国哲学史研究、日本哲学史研究、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研究,弥补了近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史研究中对朱谦之学术贡献的重视不够之不足。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全面地考察了朱谦之以哲学史上的思想资源为基础的哲学思想的创建——虚无主义与唯情哲学思想,指出朱谦之早年思想的轨迹是从提倡虚无主义思想转变为唯情哲学思想。这两个阶段的特点是:(1)在方法论上,前者是怀疑和否定一切的逻辑理性推理,是“从有到无”的思路,后者是肯定现有和信仰非理性的“真情”,是在“从无到有”思路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不再是简单地“从无到有”生成论意义上的;(2)在本体论上,前者追寻到超越现象界的虚无本体,是体用二分的,后者认为“真情之流”充塞宇宙,并贯彻本体和现象界,是体用合一的;(3)在政治理想上,前者表现为一定程度上对无政府主义的肯定,后者表现为社会大同的理想,不过两个阶段都是以整体的世界主义的眼光来构建普遍性理论:(4)在思想资源上,除了西方思想影响外,前者以道家老庄思想为主要依托,后者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底色。朱谦之早年思想从怀疑到信仰,从否定现实到美化、肯定现实,从超越的理想性、绝对性回归经验层面的现实性,这种转变是流行进化说“从有到无”转变为“从无到有”的思路运用,不过虚无主义是“体用二分”的,而唯情哲学却是“体用合一”的,这两者实际上都是对普遍性本体的形而上追寻和建构。同时,唯情哲学从“真情”的本体论建立,客观上发展了儒家的心性论。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朱谦之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成果。第一节、第二节论述了朱谦之对道家老子、庄子的研究成果。道家思想对朱谦之的影响贯穿其学术生命数十年,考察其老庄研究概况对把握其思想主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线索。文章肯定了朱谦之《老子校释》的价值,分析了他对老子、庄子哲学研究的特点和价值,指出他的老庄哲学研究与他对自由的思考、追求真理的思想相关。第三节分析了朱谦之在中国哲学通史上的研究特点,他主要是从“纯化”的角度对中国哲学史在封建时代的发展史做了考察。第四节分析了他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研究,指出他的研究,实际上是中国哲学史这一领域在现代的开创者之一。第三章探讨了朱谦之对日本哲学史的开创性研究。日本哲学在德川时代吸收了中国哲学的思想从而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因此,朱谦之考察中国哲学对日本思想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本章从中国哲学对日本思想的影响方面进行论述,从总体上概括了朱谦之对日本哲学史研究的概况和特点,指出朱谦之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代表了其对日本哲学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他的研究在日本哲学通史和中日哲学比较研究两个方面比较突出,既对日本的朱子学、日本的古学和日本的阳明学以及整个日本哲学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又在日本哲学史的论述中注重中日哲学家的相互影响和思想比较。他偏重于从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历史来看待日本的哲学史。总体上看,应该给予朱谦之的定位是:他开创了中国的日本哲学史学科。他关于日本哲学史的研究,超越了日本以往的研究,用全新的视野开创了中国的日本哲学史学科。第四章考察了朱谦之探讨中国哲学对欧洲思想的影响概况。中国哲学不仅影响日本,在近代也曾给予欧洲思想以一定的影响。朱谦之在国内的这一领域的研究是比较早的,他从哲学层面对中国哲学影响欧洲的具体情况做了考察。他通过对16、17、18世纪中国哲学影响欧洲的系统阐述,拓展了人们关于中国哲学对外影响的视野,也给予我们新的眼光来估量中国哲学的普世价值。从他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中国哲学影响欧洲的被动性,以及中西文化接触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提醒我们当前要主动加强文化的输出,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结语部分从总体上总结了朱谦之的哲学及哲学史研究的贡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朱谦之的哲学与哲学史研究:一、朱谦之的哲学与哲学史研究的贡献是很大的。我们应该重视他的这些研究成果。他的哲学理论创建是发展中国哲学的有益尝试。他的《老子校释》价值很高,老庄哲学的研究也独具特色。他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是现代较早地进行专题性研究的富有特色的着作。他的研究展现了中国哲学对日本和欧洲在特定时期的影响,突出了中国哲学对世界的贡献以及中国哲学的普世价值。二、虚无主义和唯情哲学的理论构建是在本体论层次上的哲学创建。唯情哲学在客观上对儒家心性论作了一定的发展。三、他从中国哲学对日本影响的角度研究了日本哲学史,实际上是这个学科在近现代中国的开创者。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日本哲学史的相关研究及着作,也是中日两国这一领域研究成果中最重要的着作,至今还鲜有人能超越。他对日本儒学的研究主要是日本朱子学、日本古学与日本阳明学的研究。通过他的研究我们看到,日本德川时期受中国原始儒家思想与宋代儒家思想的影响最大。四、他关于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研究,实际上也是中国这一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之一。并且,在国内国外学术界,专门从哲学层次论述这一问题的很少,他的着作最有分量。

孙柏林[7](2019)在《“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子”思想有其渊源,这是本文“老子思想探源”(先老学研究)之核心和旨趣。然进入其中的切入点和路径有许多,我们以“天人之和”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思想特质作为视域,并综合中国传统语文学及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材料等构成之文本,探讨了前老时代“天人之和”的四大主要表现形态及基本思想范畴体系:“德礼”体系、“法刑”体系、“方术”体系、“天道”体系;而“老子”之思想更多传承和发展了“天道”体系,同时批判和解构了“德礼”体系;最终结合《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我们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面对礼崩乐坏、民生凋敝之“乱世”的现实情境,“老子”以人间性的如何“为”(无为)为出发点,并确立了“道”为终极价值和思想根基等。本文欲试图达到“二点突破”(新领域、新视域),“三点创新”(方法、材料、观点)。“突破”:(1)“老子”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本文以“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为核心来探寻“老子”思想之根源(先老学)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另如中希印之“天人观念”异同研究、前老时代“天人之和”形态体现的四种范畴系统(礼乐、方术、刑法、天道)等,均有一定理论新探索之倾向;(2)以“天人之和”和“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构成的局域性、立体性理论视域能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老子”思想之源流及当代价值。“创新”:(1)“方法”上,结合中国传统语文学方法(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和当代哲学研究方法(诠释学、语言分析、存在现象学等),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老子”思想;(2)“材料”上,“先老学”之突出特点首先在于其时间性,如本文使用的相关传世文献资料都曾考证其时代并说明,且不局限于文字材料,包含如星图、符号、器物、遗址等;(3)“观点”上,如中西印之文明开端时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核心,但由于“生存结构”之差异,最终导致古希腊探寻超越性本源的“人与自然之分”、古印度伦理与宗教性的“神我合一”,古中国因“制礼作乐”而形成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另如“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等。绪论部分为正式之研究之基础,其中界定了“前老时代”之时限,考订了相关引证传世文献之时代,综述了思想范畴体系、天人之和等研究之现有成果,并梳理了有关理论视域及研究方法等。以“天人之和”作为视域和切入点,而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是人类文明原初阶段的共性,而为何只有中国古代才形成了“天人之和”的独特特征?这是“第一章”之核心问题。具体我们首先通过中国与古希腊相比较,两者以农耕与海洋生存结构为区分,中国思想起源的“天人之和”与西方的哲学起源的“天人之分”;其次通过中国与印度文明的比较,同样的农耕生存结构,中国通过周代的制礼作乐而进入具有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而印度则延续了神话与宗教色彩而形成的“梵我合一”。在确立中国“天人之和”的思想范式与文化特征之后,“第二章”的重点在于“天人之和”在“前老时代”具体形成的四大大基本形态和思想范畴体系,其分别是作为“德礼”体系及其分化出的“法刑”体系,以及“方术”体系和从中衍生出的“天道”体系。此四大体系均是历史性建构生成的,包含了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关系范畴为其四者共通。“第三章”则讨论了“老子”思想与“天人之和”四大体系之亲密关联,结合《老子》文本,通过分析“老子”思想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体现的思想特征,阐释“老子”与四大体系的关联。又通过《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及生命境界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以“为”作为核心,以“道”作为终极意义和思想根基,以“圣人”为理性人格等。最后我们在“结语”中交待了研究“先老学”的意义和价值,如其对“前二元对立”世界的可能探索,以及本文之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能拓展之方向。

刘艳玲[8](2016)在《“科学视角”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析 ——不破哲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日本是东亚最早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研究方面以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实践性方面研究成果显着。因此,在中国学术界,主张将日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样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范畴的观点正逐渐成为热议。日本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可划分为以大学学者为代表的理论学术型研究者和以日本共产党领袖人物为代表的现实实践型研究者两类,后者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始文献为出发点,结合日本政治以及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发展现状,着力于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应用价值,即日本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路径研究。不破哲三作为连续40年在日本共产党内担任要职的日本共产党领袖人物之一,是日本共产党的理论权威,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中的杰出代表。他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原始文本的解读,通过对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基础性问题的新探索,对马克思国家与革命理论的新理解,对马克思再生产与经济危机关系的新探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考,以及对21世纪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和日本实现社会主义的新分析,构建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新地阐释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框架,形成了不破哲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不破哲三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作为一个哲学家、革命家、经济学家的有机统一体来总体认识。不破哲三通过“科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析找到了马克思作为可以改造社会的思想家、诊断资本主义制度的“病理学家”,以及预测未来社会发展的拓荒者而存在的当代价值,指出了马克思的社会观与自然观已成为一种常识的客观事实。因此在不破哲三看来,“马克思仍然活着而且活得很健康”。本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第一,不破哲三对科学社会主义几个基础性问题的新探索。不破哲三认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以“科学视角”认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问题所在,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心势力是无产阶级,因而无产阶级能够完成建立新社会的任务。科学社会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已成为指导人们日常行为活动的一种常识,而辩证的方法论在日本共产党的政治活动中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此外,对于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不破哲三首先分析指出把“社会经济形态”理解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表现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所使用的“社会经济形态”一词恰好诠释了社会的变革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两个领域里的社会运动的必然性。同时,不破哲三还指出了“经济基础”说的片面性所在,强调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有机结合才能体现辩证方法论的真谛。第二,不破哲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理论的新思索。在不破哲三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理论经历了由《共产党宣言》时期的初步形成到第二国际时期的成熟飞跃,马克思、恩格斯从而最终完成了由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革命家的转变。不破哲三重点分析了马克思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探明了“过渡时期”理论从无到有的发展动因及轨迹,并指出“过渡时期”理论是马克思在其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所产生的必然结论,同时批判了斯大林对“过渡时期”理论的歪曲。此外,对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政权的问题,不破哲三提出了新的思索,他否定了通常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认为“无产阶级执政”的论断在无产阶级的革命方法,无产阶级与其他各阶级的关系,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治体制等方面更能体现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本意。第三,不破哲三对马克思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理论的新探求。在不破哲三眼中,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存在着“一种空白”,即没能对经济危机的问题作出深刻的讨论,未能说明经济危机由可能变为现实的缘由,未能阐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周期性地打破社会再生产的均衡条件的。因此,他以包括《资本论》在内的,马克思的全部经济学文献,特别是手稿和笔记等为研究素材,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中以再生产理论为根基探明了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机制所在。第四,不破哲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思考。不破哲三解析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阐述,并透析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的首次挑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他还思考了当前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防止腐败与官僚主义、人民监督与人民自律、环境保护与防治污染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同时结合日本国情,阐明了日本共产党将积极推动在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孕育社会主义市场,从而最终在经济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目标。第五,不破哲三的21世纪时代观及对日本实现社会主义的展望。不破哲三在认识当今世界新局势的基础上指出,21世纪将是人类在社会制度上由资本主义体制向社会主义体制过渡的重要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所论证的“两个必然”将在21世纪得到实现。他还针对列宁对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理论的理解提出了质疑,认为列宁的“阶段论”以及以分配方式作为高低阶段的标识是对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理论的误读。此外,不破哲三明确了日本的未来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并阐明了日本共产党将通过经济上的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变革和政治上的寻求国民多数支持的民主改革来达成未来社会的具体实现路径。总之,不破哲三以“科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个方面做出了解析:其中,对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经济基础”等概念做出了新的诠释;明晰了“无产阶级执政”的新观点;在再生产理论与经济危机理论的集合中揭示了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机制;发现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价值,明确了市场社会主义的方向;对21世纪的世界及日本做出了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描述一般的展望。不破哲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析涉及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方面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初步构成了不破哲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赵华飞[9](2018)在《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恩格斯将马克思的学说概括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因此,可以把“现实的人”概念理解为马克思学说的主体概念。马克思之所以高频率地使用“现实的人”概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用“现实的人”概念彻底瓦解以往一切思辨哲学之“抽象的人”概念;二是关注现实的人及其现实命运,为现实中一切被压迫、被奴役、被专制统治的人探寻走向幸福之路的现实可能性。本文以“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为题,企望通过深入考察和分析马克思的这一概念,来深入理解马克思学说的基本精神,进而强调“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才是马克思学说的中心主题。为此,本文将立足马克思的主要文本,深入分析这些文本中与“现实的人”概念相关的主要论述、思想和观点,来考察马克思的“现实的人”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指向。正文分为四章,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考察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费尔巴哈渊源。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是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直接来源。深入考察和分析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是准确理解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基础。现实性是费尔巴哈学说中“人”的概念的根本特性,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就是“类”的存在物和对象性的存在物。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是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这一概念的价值旨趣就在于彻底取消和否定一切抽象的人性观念,而倡导以“现实的人及其本质”为其新哲学的研究对象。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可以发现,他的这一概念带有浓厚的抽象色彩,具体表现为非辩证性、非实践性和超历史性。因此,要从费尔巴哈这个具有浓厚的抽象色彩的“现实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现实的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这项杰出的工作正是由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及之后的主要理论着作中完成的。第二章深入考察和分析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生成逻辑。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经历了孕育、基本形成和深入发展三个时期。这一概念的孕育时期是从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到与恩格斯合撰《神圣家族》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着作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从作为“抽象的人”概念之“自我意识”转向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的发展历程。这一概念的基本形成时期是由《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哲学的贫困》,这一时期的着作充分反映了与这一概念相关的如下主要内容:马克思完全走出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的窠臼,将“现实的人”概念建立在唯物史观和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之上。这一概念的深入发展时期是自《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至《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着作充分反映了马克思在对现实中的各种革命斗争运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客观规律的考察和分析中不断丰富了“现实的人”概念的基本内涵的发展过程。这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完整地勾勒出了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三章阐发马克思“现实的人”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其一,“现实的人”是“实践的人”。现实的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其从事改造对象性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的根本动力。现实的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生成了人本身。物质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实践性是“现实的人”的总特征。其二,“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成、活动和发展的人。社会性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属性。其三,“现实的人”是“历史的人”。“现实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即在一定的历史中活动和发展的人。“现实的人”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与变迁的现实主体。历史性是“现实的人”的重要特征。总之,“现实的人”正是处在一定历史阶段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人。这三个内涵构成了马克思学说中“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第四章考察和分析了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价值指向。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是奠立在他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状况、历史过程的充分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关注现实的人及其现实命运是马克思这一概念的理论品质。寻求实现现实中每个个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这一概念内在包含着的根本价值指向。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以深入理解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贡献为视角,深入发掘费尔巴哈的哲学为何能够成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核”的重要依据。其二,比较全面地展现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形成的历史轨迹。其三,通过揭示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和价值指向,再次重申“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起点、中心和归宿。

黄旺[10](2013)在《走向高级先验论与象的本体论 ——基于想象力问题的历史性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以对康德以来的想象力问题的历史性考察为切入点的一项研究,它致力于借此阐明两大主题:作为先验想象之显现境域的“高级先验结构”和作为被显现者的“象的本体论”。自康德提出先验想象力,并把它当作心灵的隐秘的技艺以来,想象力就成为哲学中的一个基础范畴,胡塞尔通过内时间意识和被动综合的发生现象学研究,把先验想象力的研究推进到极为深入的层次,而海德格尔更是明确地把想象力当作存在论的基础,也即让存在物得以显现的境域。而对想象本体论的深入探究,又逐渐地使被显现者(存在)得到更进一步的揭示,我们把这个过程视作对“象”的揭示。我们把海德格尔所实现的想象的本体论转向(先验想象作为存在论的时间性境域)称之为从想象到象的第一次转向,而伽达默尔、利科、萨特、梅洛—庞蒂等人通过既继承海德格尔想象本体论的基本立场,又以既一致又有差别的方式对这种想象本体论展开批判,从而实现了从想象到象的第二次转向:它揭示了时间性中的被显现者不是透明的存在意义,而是不透明的“时间性中的象”。最后,我们以德勒兹和利奥塔为例,说明这个被显现者又如何进一步地被看作是“绝对差异的象”我们把整个想象力问题史的发展过程看作是由内在矛盾所导致的趋向高级先验结构和象的本体论的逻辑进程,这个逻辑进程由准备性阶段、第一次转向、第二次转向、第三次转向和最后完成这五个环节组成。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对康德和胡塞尔的分析是这个逻辑进程的准备性环节,因为两人虽然对想象问题有极其丰富深刻的创见,但毕竟由于历史性局限而未真正把想象视作存在论基础。但同时这个作为开端的准备性环节又通向了终结:康德在第三批判中对反思判断力和想象力的研究,已经使想象得到彻底的解放,从而在有限的范围内甚至接近了想象力的高级先验结构的成熟形态;而胡塞尔通过被动综合分析所通向的“对象性”及其“触发”,也已经接近于我们所说的原初的象。第三章是对海德格尔的想象本体论的分析,海德格尔第一次完成了想象力学说的决定性转向,即赋予先验想象力以本体论的基础性地位。在《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中,海德格尔通过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批判性分析,把康德第一批判的想象的三重综合和时间性图式学说,解释为一种存在论的境域,据此,整个形而上学作为有关存在物本身和整体的根本知识,乃是通过这个想象力的时间性境域才得以被给出的。在《存在与时间》中,这种想象结构的基础本体论,进一步被阐释为此在及其生存论建构。第四章阐明想象学说的第二次转向,即从透明的时间性及其意义到不透明的“时间性中的象”的转换,我们以利科和梅洛-庞蒂为例来说明这一步骤。对于利科来说,这个“时间性中的象”就是作为象征、隐喻的文本,即有待于“我思”去阐明的“我在”;对于梅洛—庞蒂来说,就是作为身体综合的身体图式这一显现场所中所被给予的原初知觉经验,这个知觉经验在后来被进一步阐释为作为可见者的视觉思想(感性世界的逻各斯)。第五章是对想象学说的第三次转向,也即对“作为绝对差异的象”的分析,我们以德勒兹“感觉的暴力”和“思想—像”的概念为引导,进而通过利奥塔图形性(Figure)空间(或译为象的空间)的基本思想,阐明了“作为绝对差异的象”。于是,图形空间对应于绝对差异的象,指称空间对应于“时间性中的象”,而话语空间对应于时间性及其意义,它们分别构成土壤、树根、树干三层次。第六章通过对经验想象的本体论位置的考察,将全文内容收束为对高级先验结构和象的本体论的系统表述:一方面,概述了作为想象力的高级先验结构的四重基本规定;另一方面,通过对利科三重模仿学说的批判性重构,把高级先验结构的历史性运作视作模型1(解塑形/绝对差异的象)、模型2(前塑形/时间性中的象)、模型3(塑形/时间性及意义)三者的辩证交互作用。全文以对纯粹的逻各斯(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纯粹的象(感觉—材料主义)的双重批判为分析的基本指导线索,这种批判的结果表明,没有纯粹的象,也没有纯粹的逻各斯,存在(象)和真理(逻各斯)总是彼此不可分割并辩证地相互作用着。通过高级先验论的形—象境域被给予我们的,就是包含着逻各斯与象的交互作用的“象的本体论”,它是逻各斯与象(存在与本质、“我在”与“我思”)之统摄与溢出的交互作用的无限历史性过程,本体论(ontology)同时既是逻各斯的本体论(即“是论”),又是象的本体论(即“存在论”)。这两者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二、第三讲 一的辩证法和零的辩证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讲 一的辩证法和零的辩证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弁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为何研究新哲学大众化运动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的情况
        二、国外研究的情况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三、难点
第二章 正名
    第一节 新哲学
        一、作为专有名词的新哲学
        二、新哲学之风行
        三、新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新哲学一词的时代性
        五、使用新哲学一词的标志性事件
        六、国内外学界对新哲学一词的使用
        七、新哲学之新
        八、余论
    第二节 大众
        一、“大众”的多质性在语境中消解
        二、“大众”的最初使用
        三、“大众”的阶级性
        四、“大众”的远源
        五、新哲学大众化运动中的“大众”
        六、“新哲学”和“大众”的关系
    第三节 大众化
        一、对“大众化”的误解和误用
        二、“大众化”最初使用
        三、“大众化”和“学术化”
        四、新哲学的“大众化”
        五、“大众化”和“通俗化”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形态
    第四节 大众化运动
        一、运动
        二、大众化运动
    第五节 新哲学大众化运动
        一、对现有术语的分析
        二、“新哲学大众化运动”这一术语的优点
        三、主要历史文献
第三章 历史背景
    第一节 国民党党治文化的哲学思想
        一、党治文化的推行
        二、民生哲学
        三、唯生论
        四、力行哲学
    第二节 国民党唯心哲学的“大众化”
        一、代表书刊
        二、对新哲学的歪曲和攻击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形势的逆转
        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低潮中寻求路线转变
        二、上海工人运动由盛而衰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中大众化路线的发展
        一、六大以前
        二、六大以后
        三、文委和社联
第四章 思想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
        一、二、三十年代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二、两次论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确立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对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影响
        四、布哈林、郭列夫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开创性工作
    第二节 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
        一、二十年代唯物史观的传播
        二、瞿秋白的首创之功
        三、三十年代唯物辩证法在学术界的传播
    第三节 新社会科学运动
        一、兴起
        二、社联纲领的指导和推动
        三、社联骨干力量的身体力行
        四、贡献巨大的出版社
        五、新社会科学着作对新哲学的介绍
    第四节 大众化运动
        一、大众化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对大众化运动的领导
        三、向通俗化的进展
第五章 第一个高潮:社联时期
    第一节 张如心
        一、生平
        二、《无产阶级底哲学》
        三、《辩证法学说概论》
        四、《哲学概论》
    第二节 艾思奇
        一、生平
        二、《大众哲学》
        三、其他“哲学讲话”
        四、《如何研究哲学》
        五、《民族解放与哲学》等
    第三节 陈唯实
        一、生平
        二、《通俗辩证法讲话》
        三、《通俗唯物论讲话》
        四、《新哲学世界观》
        五、《新哲学体系讲话》
    第四节 沈志远
        一、生平
        二、《现代哲学基本问题》
        三、《妇女社会科学常识读本》
    第五节 李平心
        一、生平
        二、《社会哲学概论》
        三、《社会科学研究法》
        四、《青年的修养与训练》
        五、《自修大学》上的“哲学知识座谈”专栏
    第六节 胡绳
        一、生平
        二、《新哲学的人生观》
        三、《哲学漫谈》
        四、其他文章
    第七节 冯定
        一、生平
        二、初露锋芒
        三、《青年应当怎样修养》
    第八节 其他
        一、《哲学座谈》(《通俗哲学讲话》)
        二、温健公《现代哲学概论》
        三、李正文《唯物辩证法讲座》
        四、王健“通俗社会科学讲话”
        五、《青年文化》的“哲学讲话”
        六、李石岑
        七、其他
第六章 第二个高潮:抗战中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孤岛上海
        二、延安
        三、重庆
    第二节 胡绳
        一、《辩证法唯物论入门》
        二、《思想方法》
        三、新“哲学漫谈”
    第三节 艾思奇等
        一、艾思奇《哲学讲座》
        二、艾思奇《哲学选辑》等
        三、陈伯达和陈唯实
    第四节 新锐作者
        一、黄特
        二、巴克
        三、平生
        四、麦园
        五、葛春霖
第七章 第三个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
        一、沈志远
        二、胡绳
        三、冯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一、马特
        二、新哲学通俗题解
    第三节 工农兵学哲学
        一、概述
        二、哲学家的工作
        三、工农兵的代表作品
        四、历史的教训和意义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意义
        一、意义
        二、大众化和中国化的关系
    第二节 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
        一、新哲学大众化的内容
        二、新哲学大众化的形式
    第三节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1章 事实与价值:马克思历史唯物正义观的前提性反思
    1.1 历史与传统:事实与价值的对立
        1.1.1 事实与价值的对立:帕斯卡尔、休谟与康德
        1.1.2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的对立
    1.2 反思与澄清: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1.2.1 事实与价值在概念上的重叠
        1.2.2 事实的“价值性”与价值的“事实性”
        1.2.3 重返“休谟问题”:事实与价值的逻辑统一
        1.2.4 马克思关于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
第2章 历史与回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形成
    2.1 城邦与社会正义: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
        2.1.1 古典城邦:正义的社会背景
        2.1.2 经济生活:对社会共同体的本质洞察
        2.1.3 社会实践:一种自我实现的可能
    2.2 历史和现实的和解:黑格尔与马克思
        2.2.1 法权批判:正义的批判“靶心”
        2.2.2 劳动价值:人的主体的发现
        2.2.3 历史—社会:历史与哲学的和解
    2.3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
        2.3.1 继承与批判: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3.2 反思与建构: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
第3章 正义与“反正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内在规定性及理论特性
    3.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正义性与“反正义”性
        3.1.1 马克思为什么“反对”正义?
        3.1.2 对所谓的“反对”的一点思考
    3.2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内在规定
        3.2.1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正义观的解释依据
        3.2.2 否定的辩证法是马克思正义观的方法论基础
        3.2.3 理想与信念是马克思正义观的价值旨向
    3.3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理论特性
        3.3.1 整体性
        3.3.2 批判性
        3.3.3 实践性
第4章 “显性”与“隐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双重形象
    4.1 事实与正义的批判: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显性形象”
        4.1.1 历史与正义:对资本主义永恒正义的正义批判
        4.1.2 剥削与剩余价值: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正义批判
        4.1.3 资本与资本逻辑: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正义批判
    4.2 规范与正义的建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隐性形象”
        4.2.1 来源与评价:一种可能的规范视角
        4.2.2 超越与复归:共产主义与正义
        4.2.3 无产阶级革命:历史唯物主义对正义的再确认
第5章 挑战与回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当代视野
    5.1 “公平的正义”还是“革命的正义”:罗尔斯与马克思
        5.1.1 罗尔斯与“作为公平的正义”
        5.1.2 罗尔斯对马克思的正义理论的批判
        5.1.3 对罗尔斯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批判的回应
    5.2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波普尔与马克思
        5.2.1 证伪主义:波普尔非历史决定论的方法论基础
        5.2.2 “证伪”与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5.2.3 共产主义:历史的必然性与创造性的合一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编》写作的背景、宗旨和过程
    第一节 《新编》的写作背景
        一、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二、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新编》的写作宗旨
        一、冯友兰关于“士”的身份的自我定位
        二、士的政治担当——“阐旧邦以辅新命”
        三、士的文化担当——“智山慧海传真火”
        四、士的学术担当——“修辞立其诚”
    第三节 《新编》的写作过程
        一、写作想法由来已久
        二、六十年代《新编》试稿的写作
        三、八十年代重新开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编》理论基础及主要特点
    第一节 《新编》的理论基础
        一、《新编》的哲学观
        二、《新编》的哲学史观
        三、《新编》的中国哲学史观
    第二节 《新编》的主要特点
        一、《新编》的马克思主义诠释框架
        二、《新编》以时代思潮为纲的书写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编》关于七大时代思潮的论述
    第一节 《新编》关于第一大时代思潮即先秦子学的论述
        一、冯友兰总论先秦子学思潮
        二、冯友兰关于先秦子学思潮的具体论述
    第二节 《新编》关于第二大时代思潮即两汉经学的论述
        一、冯友兰总论两汉经学思潮
        二、冯友兰关于两汉经学思潮的具体论述
    第三节 《新编》关于第三大时代思潮即魏晋玄学的论述
        一、冯友兰总论魏晋玄学思潮
        二、冯友兰关于魏晋玄学思潮的具体论述
    第四节 《新编》关于第四大时代思潮即隋唐佛学的论述
        一、冯友兰总论隋唐佛学思潮
        二、冯友兰关于隋唐佛学思潮的具体论述
    第五节 《新编》关于第五大时代思潮即宋明道学的论述
        一、冯友兰总论宋明道学思潮
        二、冯友兰关于前期宋明道学思潮的具体论述
        三、冯友兰关于后期宋明道学思潮的具体论述
    第六节 《新编》关于第六大时代思潮即近代变法的论述
        一、冯友兰总论近代变法思潮
        二、冯友兰关于近代变法思潮的具体论述
    第七节 《新编》关于第七大时代思潮即现代革命的论述
        一、冯友兰总论现代革命时代思潮
        二、冯友兰关于现代革命思潮的具体论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编》与《史》及《简史》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三史的书写背景、宗旨
        一、《史》的书写背景及宗旨
        二、《简史》的书写背景及宗旨
        三、《新编》的书写背景及宗旨
    第二节 三史的哲学观和中国哲学观的变迁
        一、三史哲学观的变迁
        二、三史中国哲学观的变迁
    第三节 三史的哲学史观和哲学史方法论的变迁
        一、三史的哲学史观的变迁
        二、三史的哲学史方法论的变迁
    第四节 三史中系统性的特点
        一、《史》中的系统性
        二、《简史》中系统性的加强
        三、《新编》系统性的复杂化
    第五节 三史中学术见解的更新与深化
        一、对哲学家及哲学派别解读的更新与深化
        二、对哲学思潮解读的深化和系统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编》与同时代主要的中国哲学史着述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新编》与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四卷本)的比较
        一、哲学史观和哲学史方法论的比较
        二、诠释框架的比较
        三、其他方面的比较
    第二节 《新编》与冯契“中哲史两论”的比较
        一、二冯哲学史观的比较
        二、二冯关于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比较
        三、二冯关于中国哲学史诠释框架的比较
        四、二冯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特点和精神的比较
        五、二冯关于中国近代哲学研究的比较
    第三节 《新编》与萧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的比较
        一、萧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关于哲学史观的说明
        二、《新编》与萧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的比较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新编》的哲学价值和哲学史价值
    二、《新编》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衔接研究
三、三门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衔接研究
四、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衔接研究
五、总结

(5)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2.2 第一阶段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2.3 第二阶段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2.4 第三阶段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3.3.1 张申府生平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3.5 小结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4.1.2 《现代逻辑》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4.2.1 金岳霖生平
        4.2.2 《逻辑》及其影响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5.3.1 理论研究成果
        5.3.2 应用研究成果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朱谦之的哲学与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哲学思想的创建
    第一节 本体与现象的二分:怀疑与虚无主义
        一、虚无主义的思想来源
        二、虚无主义的方法论
        三、"体用二分"的虚无主义
        四、价值及其缺失
    第二节 "真理只是体用合一":信仰与唯情哲学
        一、思想转变的背景及原因
        二、"情就是真理"的唯情哲学
        三、唯情哲学的理论价值: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中国哲学史研究
    第一节 老子哲学的研究
        一、《老子校释》的价值
        二、老子学三派研究及分章考证
        三、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研究
    第二节 庄子哲学的研究
        一、注重方法论的揭示
        二、庄子学三派研究法
        三、贡献及评价
    第三节 中国哲学通史的研究
    第四节 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第三章 日本哲学史研究
    第一节 开创中国的日本哲学史学科
        一、开创性的日本哲学史研究概况
        二、研究特点
    第二节 中国儒学对日本朱子学的影响
        一、总的观点
        二、日本朱子学的起源与传播
        三、关于大阪朱子学派与水户学派
        四、朱舜水对日本思想的影响
        五、朱熹影响日本朱子学总体概况
    第三节 中国儒学对日本古学及阳明学的影响
        一、总体研究特点
        二、对日本古学派的影响
        三、对日本阳明学派的影响
    第四节 与井上哲次郎及永田广志的研究比较
        一、与井上哲次郎"三书"的比较
        二、与永田广志的着作比较
第四章 中国哲学对欧洲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中国哲学对欧洲思想的影响
        一、关于影响的时间、对象及具体情况
        二、中国哲学影响欧洲思想的前奏
        三、中国哲学对法国、德国启蒙运动与革命的影响
        四、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一:研究综述
附二:科研成果目录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7)“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问题
        一、问题意识
        (一) 思想探源与先老学
        (二) “老子”之时代及其他预设
        (三) 范畴与思想范畴体系
        (四) 天人关系与天人之和
        二、理论视域
    第二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三节 文本
        一、文献资料
        二、考古材料
第一章 “老子”思想探源与“天人之和”
    第一节 如何进入“先老学”思想之门
        一、“先老学”之研究综述
        二、“先老学研究”之要旨:“天人之和”
    第二节 “天人之和”相关概念之辨析
        一、“天人”思想之核心词语辨析
        二、论“天人之和”的“和”之精神
    第三节 “究天人之际”之“思想范式”比较研究
        一、“天人观念”之产生的“生存结构”比较研究
        二、“思想范式”与“天人观念”之异同比较研究
    本章结论
第二章 “天人之和”之表征及其历史建构
    第一节 “德礼”体系
        一、“德礼”体系之思想范畴构成
        二、“德礼”体系的历史演变
        三、“德礼”体系之孽乳:“法刑”
    第二节 “天道”体系
        一、“天道”体系之源头:“方术”
        二、“天道”思想范畴体系构成之基点
        三、“天道”体系之思想范畴的历史演变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天人之和”与“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生成
    第一节 “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之关联
        一、“天人之和”与“老子”之“道”的内向超越
        二、“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
    第二节 “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老子”之研究方法与理论视域
        二、《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内涵
    本章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相关研究主要发表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8)“科学视角”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析 ——不破哲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不破哲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几个基础性问题的新探索
    2.1 不破哲三对“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思考
        2.1.1 空想社会主义的本质
        2.1.2“科学视角”的科学社会主义
    2.2 不破哲三对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新阐释
        2.2.1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其价值
        2.2.2 辩证的方法论及其在政治上的现实价值
    2.3 不破哲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探索
        2.3.1 对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及“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分析
        2.3.2 对列宁关于社会经济形态观点的辨析
        2.3.3 对“经济基础”说的理论辨析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破哲三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理论的新思索
    3.1 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初步形成
        3.1.1 马克思由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革命家的初步转变
        3.1.2 《共产党宣言》中革命理论的发展
        3.1.3 1848年各国革命实践中革命论的提升
    3.2 欧洲革命后各国革命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影响
        3.2.1 法兰西第二帝国与国家论
        3.2.2 德国的统一与波拿巴主义
        3.2.3 英国工人阶级的资产阶级化
        3.2.4 美国南北战争
    3.3 国际工人组织及运动中马克思主义革命论的飞跃
        3.3.1 第一国际与马克思主义革命论
        3.3.2 巴黎公社与国家机器
        3.3.3 第二国际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3.3.4 工人阶级政党的议会斗争与多数人革命理论
    3.4 不破哲三对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思想的新理解
        3.4.1“过渡期”理论的产生、发展与确立
        3.4.2 不破哲三对斯大林歪曲“过渡期”理论的批判
    3.5 不破哲三对“无产阶级执政”问题的思索与理论创新
        3.5.1 对“无产阶级执政”的思考
        3.5.2 无产阶级执政与革命的方法问题
        3.5.3 无产阶级执政和其他各阶级的关系问题
        3.5.4 无产阶级执政与民主共和制的政治体制
        3.5.5 无产阶级执政理论与日本共产党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破哲三对马克思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理论的新探求
    4.1 不破哲三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探索
        4.1.1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可能性理论的初探
        4.1.2 经济危机由可能性到动态发展
        4.1.3 判断经济危机存在的依据
        4.1.4 资本主义内部诸矛盾与经济危机
        4.1.5 作为经济危机根源的生产与消费的根本矛盾
    4.2 不破哲三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探求
        4.2.1 关于再生产理论的最初命题
        4.2.2 三次探索攻克简单再生产
        4.2.3 进军扩大再生产
    4.3 再生产理论与经济危机理论的结合
        4.3.1 再生产与经济危机的最初关联
        4.3.2 扩大再生产中显露出经济危机的基础
        4.3.3 再生产的独立化与经济危机
        4.3.4 信用制度与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4.3.5 商人资本与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破哲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思考
    5.1 不破哲三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反思
        5.1.1 新经济政策前俄国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5.1.2 新经济政策的产生、发展与确立
        5.1.3 新经济政策的后续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5.2 不破哲三对中国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索
        5.2.1 不破哲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建议
        5.2.2 不破哲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
    5.3 日本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5.3.1 主张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探阶段
        5.3.2 提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深化阶段
        5.3.3 确立资本主义中孕育社会主义市场的方针的阶段
    本章小结
第6 章不破哲三的21世纪时代观及对日本实现社会主义的展望
    6.1 不破哲三的21世纪时代观
        6.1.1 不破哲三对当今世界局势的新认识
        6.1.2 探究资本主义制度存亡的新时代
        6.1.3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6.2 马克思的未来社会论与对日本未来的展望
        6.2.1 对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的新理解
        6.2.2 对日本未来社会的展望及具体实现路径的探讨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问题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结构
    四、研究的重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费尔巴哈渊源
    第一节 费尔巴哈学说中“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
        一、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究是费尔巴哈人学的中心议题
        二、费尔巴哈学说中“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费尔巴哈学说中“现实的人”概念的理论贡献
        一、否定宗教神学中的抽象人性观
        二、取消思辨哲学中的抽象人性论
        三、开辟以现实的人及其本质为研究对象的新道路
    第三节 费尔巴哈对“现实的人”概念的抽象理解
        一、非辩证性:诉诸感性直观而缺乏辩证思维
        二、非实践性:关注人的感性对象性存在而不是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三、超历史性:注重哲学剖析而忽视对人的历史发展的考察
第二章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生成逻辑
    第一节 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孕育:从《博士论文》到《神圣家族》
        一、对“抽象的人”的“崇拜”与“动摇”: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
        二、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出场:从《克罗兹纳赫手稿》到《德法年鉴》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马克思对“现实的人”概念的新理解
        四、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基本形成前的最后环节:《神圣家族》中对“现实的人”概念的重要论述
    第二节 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基本形成: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哲学的贫困》
        一、彻底清算对费尔巴哈“现实的人”概念的信仰
        二、唯物史观的奠立标志着“现实的人”概念的基本形成
        三、运用唯物史观中的“现实的人”概念对当时流行的“抽象的人”观念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深化与发展: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及其手稿
        一、马克思在考察欧洲主要国家的革命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对“现实的人”概念的深化与发展
        二、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现实的人”概念的深化与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现实的人”是“实践的人”
        一、“现实的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其改造对象性世界的根本动力
        二、现实的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创造了“现实的人”本身
        三、物质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二节 “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
        一、“现实的人”是在社会中生成、活动和发展的人
        二、社会性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现实的人”是“历史的人”
        一、现实的人是在历史中活动和发展的人
        二、“现实的人”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与变迁的现实主体
        三、历史性是“现实的人”的重要特征
第四章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价值指向
    第一节 实现人的彻底解放是马克思学说的基本主题
        一、马克思提出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学说的现实基础
        二、人的彻底解放的基本内涵
        三、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现实主体和现实条件
    第二节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学说的价值诉求
        一、马克思提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学说的现实基础
        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基本内容
        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10)走向高级先验论与象的本体论 ——基于想象力问题的历史性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0.1 本文选题的缘起
    0.2 几个核心概念的说明
        0.2.1、象与象的本体论
        0.2.2、先验、低级先验与高级先验(超越论)
    0.3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文献基础
    0.4 本文基本思路和结构
    0.5 方法论问题:作为论证、争执、虚构与深度的现象学
        0.5.1、作为先验描述的现象学描述
        0.5.2、内在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异质性转换
        0.5.3、作为论证、争执与虚构的现象学方法与具有深度的存在
第一章 康德的伟大开端:想象作为全部形而上学奠基体系的神经中枢
    1.1 第一批判中的先验想象与对象如何可能问题
        1.1.1、现象和范畴无法使对象得以可能
        1.1.2、先验对象也无法使对象得以可能
        1.1.3、只有先验想象力才“形—象出”对象
        1.1.4、图式法沟通和联结了什么?
    1.2 第二批判中的模型:形式主义的伦理学与想象问题
        1.2.1、超感官世界与感官世界的鸿沟与归摄问题
        1.2.2、从法则到准则,模型法问题
        1.2.3、形式主义的伦理学与想象
    1.3 第三批判中“象征”的第二次哥白尼革命
        1.3.1、概念能力、审美和目的论理念与它们的直观表象
        1.3.2、反思判断力与象征
        1.3.3、解放了的先验想象的普遍权力
        1.3.4、三大批判的距离和连续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两个方向的突围:想象在超越论现象学中的彻底化
    2.1 从批判的先验哲学到超越论哲学
        2.1.1、描述现象学与康德哲学的认识论框架比较;先验想象的进一步揭示和再次遮蔽
        2.1.2、超越论的现象学与康德的先验哲学
    2.2 公开的想象学说
        2.2.1、《逻辑研究》中想象的三种含义
        2.2.2、《逻辑研究》之后的想象学说的发展脉络
        2.2.3、再生想象学说评析:通过对材料—感觉主义的步步击退而通向生产性想象
    2.3 隐秘的想象学说(一):内时间意识的原生产性想象
    2.4 隐秘的想象学说(二):被动综合的原生产性想象
        2.4.1、被动综合分析与内时间意识分析的关系
        2.4.2、被动性与象
        2.4.2.1、发生学的溯源;主被动综合及其关系
        2.4.2.2、被动性与象
        2.4.2.3、意见、情感、意志与前摄问题
        2.4.3、触发与原素
        2.4.3.1、视域、突显物(Abgehobenes)的触发对鸿沟的克服
        2.4.3.2、因果性、理由(reason)与动机引发(Motivation)
        2.4.3.3、对象性、原素与“材料—感觉主义”
    2.5 被动发生还是被动综合发生?
        2.5.1、综合的四次污染
        2.5.2、从范畴直观到本质直观的自由想象
        2.5.3、言与象
        2.5.3.1、逻各斯的三重含义
        2.5.3.2、回忆的怀疑论威胁与超越性问题
        2.5.3.3、个体化问题
        2.5.4、走向真正的被动发生:以对灵感的现象学分析为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决定性的一步:想象的本体论转向
    3.1 通过康德阐释对想象本体论的探基
        3.1.1、现象学解释学与想象之关系的一般考察
        3.1.2、作为双枝干的共同根的先验想象力
        3.1.3、“式—像”与“让对象化”的时间性境域
    3.2 《存在与时间》对想象本体论的筑基
        3.2.1、先验想象作为此在生存论的时间性结构
        3.2.2、海德格尔想象本体论综述;与胡塞尔相比较
    3.3 此在的多重含义与场所性想象
        3.3.1、Dasein的多重含义;作为永生的此在?
        3.3.2、时间性想象对“象”的驱逐;存在论的唯我论
    3.4 情绪与想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开启从想象到象的第二次转向:时间性中的象
    4.1 象征与隐喻的维度:利科“长程的解释学”增加了什么?
        4.1.1、迂回的工具:结构主义、语义学和精神分析
        4.1.2、迂回的对象:作为象的象征
        4.1.2.1、象征与间距化
        4.1.2.2、象征与哲学反思
        4.1.3、隐喻、想象与象
        4.1.3.1、隐喻与象征
        4.1.3.2、隐喻的机制:想象、图像与相似性
        4.1.3.3、哲学与隐喻;解释学的思辨话语
    4.2 身体的维度:梅洛—庞蒂的知觉场与可见者
        4.2.1、先验想象力与身体图式(Schema Corporel)
        4.2.1.1、对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批判的最终完成
        4.2.1.2、知觉现象学作为对先验想象力的进一步阐明
        4.2.1.3、作为身体综合的身体图式
        4.2.2、作为存在深度的象;“我在”(象)与“我思”(逻各斯)的辩证作用
        4.2.2.1、身体与自然的相互倾越;知觉的“浸透”作为象的溢出
        4.2.2.2、“我在”与“我思”的辩证张力
        4.2.3、对康德哥白尼革命颠倒的再次颠倒:幽灵与可见者
        4.2.3.1、作为幽灵的儿童意识、神话意识、疯癫意识、梦与幻觉意识
        4.2.3.2、图像中的视觉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想象到象的第三次转向:作为绝对差异的象
    5.1 对话语的批判:语言否定与指称否定
    5.2 对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批判:不一致的想象
        5.2.1、反综合与非世界
        5.2.2、对现象学与解释学的批评
        5.2.3、“图形—图像”——“图形—形式”——“图形—母型”:不一致的想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验想象重回本体论基础:高级先验论结构的建立与超越论想象的完成
    6.1 经验想象与他人问题
        6.1.1、经验想象在超越论交互主体性中的基础位置
        6.1.1.1、胡塞尔:共现与移情(作为当下化)对陌生经验的构造
        6.1.1.2、萨特:他人与自我关系的三种模型;高级先验论结构
        6.1.1.3、梅洛—庞蒂:唯我论的真理与间世界(inter-world)
        6.1.2、作为经验想象的移情解释学与作为先验想象的共通感解释学的相互奠基
    6.2 虚构想象的本体论热情
        6.2.1、原型复制想象与虚构创新想象的区分
        6.2.2、诗性想象:隐喻作为语义创新
        6.2.3、社会与文化想象:意识形态,或者乌托邦
    6.3 高级时间性;语言与时间
        6.3.1、客观时间、心灵时间与叙述时间
        6.3.2、三重模仿学说:叙述与时间性的交互作用
        6.3.2.1、三重模仿学说
        6.3.2.2、对三重模仿的批判性重构
        6.3.2.3、探讨时间问题的必由之路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第三讲 一的辩证法和零的辩证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研究[D]. 张华. 扬州大学, 2011(07)
  • [2]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研究[D]. 郜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本)研究[D]. 刘桃秀. 黑龙江大学, 2017(03)
  • [4]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衔接研究[J]. 郭元林,陈兴安.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7(02)
  • [5]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朱谦之的哲学与哲学史研究[D]. 赵涛. 武汉大学, 2010(10)
  • [7]“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D]. 孙柏林. 云南大学, 2019(09)
  • [8]“科学视角”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析 ——不破哲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刘艳玲. 吉林大学, 2016(03)
  • [9]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D]. 赵华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走向高级先验论与象的本体论 ——基于想象力问题的历史性考察[D]. 黄旺. 武汉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第3讲一的辩证法与零的辩证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