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农兵谈共产主义道德(论文文献综述)
陈杰[1](2019)在《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歌谣渊源于人类劳动的呼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歌谣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时至近代,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路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部分知识分子将目光转移至与民众联系密切的歌谣,发起歌谣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其中,他们受俄国民粹派思想和十月革命影响,发动了深入基层进行民众启蒙的“到民间去”运动。加之左翼知识分子极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文艺大众化,合力助推了歌谣的政治化倾向。中国共产党后来倡导和创作的革命歌谣,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将传统歌谣政治化和革命化的产物。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重要苏维埃区域,该苏区位于中国南北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历史上经过数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开放、多元、包容的传统歌谣。鄂豫皖边区革命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关于歌谣宣传教育策略的引导下,当地党组织在早期革命实践中逐步意识到歌谣的宣传效力并在全区加以推广,形成了以革命知识分子为先导,文化宣传干部为主体,普通工农群众为补充的革命歌谣创作群体。革命歌谣的创作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的产物,一方面借鉴传统歌谣的曲调、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填入大量表现革命性和现代性的新内容,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文化色彩的共产主义革命文艺形式。在革命歌谣创作群体与苏区民众的广泛互动下,鄂豫皖苏区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革命歌谣传播体系,即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和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这种传播体系呈现出上级组织与底层民众相结合,自觉与自发相结合,现代传播路径为主、传统传播形式为辅的特点。革命歌谣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地域文化的改变以及表达不同革命情感的需要,在歌词、曲调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革命歌谣的演唱形式,增强了其表现力和传播力。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和广泛传播,旨在对苏区民众中的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形塑,通过革命化改编的歌词对苏区民众进行现代民主、自由、平等和共产主义思想启蒙。革命歌谣形塑和启蒙的本质是对普通民众进行革命动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在不同场景中动员效果如何要看民众的反应,即民众如何应对革命歌谣的动员。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苏区民众面临着“公”与“私”的权衡和博弈。在苏维埃政权的因势利导下,大批民众能够接受革命歌谣的集体主义观念而积极参加、拥护革命,然而也有部分民众基于个人家庭、情感等“私情”考虑而没有响应革命歌谣的宣传和动员。苏区政府为了应对民众的消极反应,及时采取教育、制度、组织、物质、法律等多种途径弥补革命歌谣动员的局限,最大限度保证苏区民众沿着革命动员的方向行进,反映出以革命歌谣为媒介的政治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相较于同时期其他类型的歌谣,具有其独特性。一是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偏重实践性而缺乏理论阐释,偏重通俗性而缺乏专业水准,具有极强的地域传统文化烙印。二是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缺乏整体规划,但更加契合实际;创作群体层次普遍较低,但更接近民众心理;宣传具有地域性,但对地方民众记忆影响深远。实践性、通俗性、地域性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创作和运用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成为历史记忆,不同文化群体基于保存革命记忆、政治宣传以及学术研究等不同动机,在鄂豫皖边区范围内发起三次革命歌谣搜集和整理热潮,并通过文本形式对革命记忆加以定型,完成由交往记忆向文化记忆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由于政治导向、记忆局限以及新民歌创作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有意或无意重构革命歌谣的现象,以服务于强化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形塑的需要。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歌谣政治化产物的革命歌谣始终围绕着政党和国家发挥不同的政治功能。步入二十一世纪,革命歌谣对于当今的意识形态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战争年代中共运用革命歌谣进行思想宣传和民众动员的实践和经验,或许能够为新时代中共意识形态重返民间文化和民众心理提供有益借鉴。
邱晓丹[2](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黄家周[3](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梅世昌[4](2019)在《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是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是不同年代人们社会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抽象反映,它的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真实写照,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政治与艺术的智慧结晶,它萌芽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产生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熟发展于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创新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蜕变革新于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和现实表明红色音乐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了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从理论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某种意义而言,大众化为中国化提供了支撑,为时代化提供了依据。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为广大音乐工作者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基本创作思路和创作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确立了红色音乐的创作导向和创作秉持的理念,使得红色音乐的基本内涵更加深刻,推动了红色音乐的不断发展;而另一方面,红色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变得更为通俗易懂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革命的道理熔铸于音乐艺术当中,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活动当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音乐的洗礼,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历史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紧密相连。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革命实践中,开辟了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初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阶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得根据地的红色音乐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党的革命主张逐步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左翼音乐运动,引导国统区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红色音乐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广大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建立起了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工作队伍,推进了红色音乐的发展。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深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日趋走向成熟,大量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聚集到延安,深入实际斗争生活当中,开展革命音乐创作活动,使得红色音乐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演绎形式上,与前一阶段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这些作品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斗争当中,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这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发展阶段。红色音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不断完善和多元化发展,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融汇贯通了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精髓的红色音乐得到了蜕变与创新,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从实践维度而言,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洗礼的红色音乐是中国近代以来先进的音乐文化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艺术路径,对于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红色音乐透过音乐艺术的形式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概念术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传播开来;其次,红色音乐的创作取材真实地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恢弘历程,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画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光辉历程,成为了新时代珍贵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再次,红色音乐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以及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是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国家和人民军队拥护爱戴的重要路径。最后,红色音乐是政治和艺术的高度统一,旋律的激昂奋进使得它能够起到鼓舞士气和瓦解敌手的功能。从现实维度而言,红色音乐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现实启迪。其一,红色音乐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崇尚新的道德风尚;其二,红色音乐能够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教育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其三,红色音乐能够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音乐,挖掘其高雅的艺术价值,凸显其承载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教育人民,教育党员,凝聚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传递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路径,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必然选择。
王海艳[5](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杨丹[6](2013)在《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文中研究表明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历史研究是音乐教育研究领域里一个十分重要却一直被人忽视的内容。1901至1976年的音乐教学法教材,从其产生到定型,经历了一个模仿、探索,再模仿、再探索的螺旋式上升,并在政治运动的影响下产生异变的过程。每个时段的教材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厘清其发展轨迹,掌握其基本特点,能为今天教材的编撰提供思考与启示。全文从教材概况、教材特征、教材编写的背景及特征成因三个维度考察了1901至1976年间的音乐教学法教材。从教材的第一手资料出发,依据教材体例及内容上所反映出来的特征来划分历史阶段,即仿日探索阶段、学苏探索阶段、文革异变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中结合具体案例分层次展开论证,研究音乐教学法教材在历史语境中的发展线索,探析其成因与影响,得出历史的反思,提出教材编写的建议。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引论”,首先从音乐教学法教师和教材教法研究者的双重角色的角度介绍论文研究的缘起;对音乐教师教育、音乐教学法课程、音乐教学法教材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从四个方面对已有相关成果进行综述;再提出研究设计的思路、框架与方法。第二章为“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从萌芽与初创、建设与曲折、毁灭与停滞三个时段对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进行梳理。课程的开设历经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建立的萌芽与初创期;建国后迎来第一次发展契机,但在“美育”被取消后受到阻碍;文革期间,课程不复存在,仅有音乐师资短训班与五七大学两种形式。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产生息息相关,该部分的研究为教材的历史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仿日探索阶段(1901—1949)”。这一时期的音乐教学法教材呈现多元形态并存的局面,学堂乐歌唱歌集、音乐教育论文、翻译教材等多元素材孕育和催生了音乐教学法教材,二十至四十年代,教材的从模仿日本走向独立原创。由于日本学校唱歌运动为教材的诞生做了铺垫,学堂乐歌唱歌集及其他出版物对教材的产生起了催生作用,所以音乐教学法教材中的各方面突显出日本元素。而对音乐课程的理解局限性和西方音乐理论的传入使音乐教学法教材重视和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内容。第四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学苏探索阶段(1950—1965)”。在全面学苏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翻译苏联的音乐教学法教材,虽然后来也有大量自编教材,但苏联影响难以磨灭。这时期的教材体现出整体上的苏联印记、内容上的政治色彩、教法上的实践品格三个特点。究其成因,一方面是政治取向的文艺思想强化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政治性另一方面是苏联重视实践的教育思想促成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实践品格第五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文革异变阶段(1966—1976)”。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开展使音乐教师教育体系遭受重创,文革音乐占据了教学内容的绝对地位。中小学音乐课变为革命文艺课,革命文艺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替代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功能。教材在体例上体现出毛泽东思想的统帅性;内容构成以统帅文、革命歌曲、样板戏为主,极具革命性;而音乐教学法的内容极其薄弱。第六章为“音乐教学法教材建设的历史反思与编写建议”。从历史的研究中得出教材建设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意识形态对教材的影响、教材编写者的结构三方面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教材的编写提出四点建议:教材目标诉求应从知识载体的独白走向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对话;价值取向应从以知识为中心走向人文主义的方向;教法指导应从单纯的理论讲授走向实实在在的实践指导;内容构成应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走向“理论+实践+技能+资源”的多元结构。
刘骧[7](2014)在《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49-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整体文学水平的低下是毋庸讳言的,但相较于十七年时期的农业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等重大题材领域的小说创作,工业题材小说凭借与新中国现代工业化诉求的现实相关性和工人阶级在国家意识形态建构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具有了独特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内涵。本文即以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为考察对象,既追溯了作为其“前史”的中国现代左翼工业小说,尤其是解放区工业小说在理论和创作两方面的先导作用;又详述了其在国家意识形态统摄之下的阶段性发展和创作形态的集体化趋向;还阐释了其文本所蕴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性”特征;并以苏为鉴,探索其受苏联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对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这种多角度考察有助于确立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为审视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期所进行的政治文化实践的独特轨迹及其内在困境提供了可能性。绪论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说明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针对历来研究者对20世纪中国工业小说指称混乱的情况,通过辨析“工业小说”、“工人小说”和“工业题材小说”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厘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以消除论述时可能遇到的不便;第三部分为本文论题的研究综述;第四部分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尝试梳理中国现代左翼工业小说理论与创作的发展历程。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并非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横空出世的全新的文学样式,其以中国现代左翼工业小说的发展流变为“前史”而在建国后被最终确立起来。中国现代左翼文学对文学的阶级性、大众化、题材等级制、集体主义的创作方式以及朴直强猛的文学风格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都有力地促进了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生成。现代左翼文学始终怀抱的工农兵大众写工农兵大众的梦想在建国后真正实现,十七年时期涌现出来的众多工人作家、工人作者及其创作实绩就是明证。第二章论述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十七年间各种政治、经济与文化政策的制定与调整都对工业题材小说创作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其在体裁、主题、风格、创作形态及作品数量等方面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新政权的工业化诉求为现实基础的,这种主体地位直接决定了作家们对工人阶级的言说标准的建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工人阶级形象塑造的概念化与公式化。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三种创作形态鲜明地昭示了政治话语对工业题材小说的集体化形塑作用:无论是由现代过渡到当代的知识分子作家的创作,还是从工人群众和工业干部中培养出来的工人作家的创作,或是在“大跃进”时期的工业题材小说集体创作热潮中涌现出来的工人作者、参与工厂史编写活动的工人群众的创作,无不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第三章主要围绕“社会主义现代性”一语论述了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中的现代性表征及与之形成对照的前现代质素,并深入探析了工业题材小说文本中这种现代与前现代因素杂糅交织情形的成因。按照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既是现代化的产物也是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因此工业题材小说应该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文本。但在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十七年时期新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采取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异的方式,这种现代化追求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文本呈现出矛盾和分裂的状况。第四章着力探索十七年中国工业题材小说创作所受苏联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社会性、政治性的,更是文学性、艺术性的。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道路由全盘模仿到彻底背离的过程促成了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文本对苏联形象的建构与修改,这突出地反映在小说人物塑造、矛盾设置、情节走向等的调整与转变之中。苏联文学理论与创作对十七年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的影响更是广泛而深入的。由苏联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建国后被正式奉为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最高准则(直至1958年才有所调整),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在其语境下亦难逃规约。而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作家对自中国文学现代时期起即被译介过来的苏联工业题材小说的接受可谓是多方面的并具有明显的当代特征。中国十七年时期的工厂史创作也是以苏联集体创作的理论与实践为学习和参照的榜样而发生、发展的。结语部分试对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进行客观的评价,指出其因受缚于政治话语而丧失批判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从而严重削弱了文学表现现实生活的广度与深度。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政治性与文学性错综交织的历史关系既显示出其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和局限,也为当下中国工业题材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反思的文学样本。
张瑜[8](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指出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杨瑾[9](2020)在《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放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历史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趋势不断加快,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也因此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多方面的挑战。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灌输、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普及化,促使人民群众在思想意识上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在行为上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而贡献力量。而影视领域作为中共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阵地,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就运用了电影这一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娱乐媒介对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这对于新时代的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本文首先考察了中共利用电影放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这一时期中共为了夯实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得不对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塑造。而观看电影是这一时期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化娱乐活动,是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普及的有效途径。因此,毛泽东在列宁、斯大林关于“电影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电影是鼓动群众的宣传工具”等一系列思想上,提出了“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思想。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放映工作就是在毛泽东文艺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学习和借鉴了苏联利用电影对民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模式而开展起来的。其次,要实现电影放映对民众进行政治、文化宣传和意识形态灌输的作用,就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电影的映前宣传。这一时期电影宣传人员的布局十分广泛,既有专业的电影宣传员,又有遍布各方的业余电影服务员。电影宣传人员经常利用广播、幻灯、报纸杂志等传统与现代相补充的媒介以及通过关键场所的环境布置、有针对性地组织观众和重要影片的影评推荐等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对电影进行灵活地宣传。电影放映则是中共运用电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心与关键环节。这一时期中共不断地扩大电影放映网络,包括城市电影院以及农村放映队在内的电影放映单位逐步地发展壮大。这一时期电影放映的内容里面大多都含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输出,例如强烈的爱国主义、鲜明的阶级观念、突出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唯物主义思想的普及。除了电影内容对于民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的导向以外,电影放映单位还采取了电影放映的竞赛运动、结合政治工作的影展,以及声情并茂地映间解说等灵活有效的活动形式以提升电影放映对于民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宣传和普及的实效。再次,中共通过电影放映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动态的互动过程,本文主要以工人、农民、学生、妇女这四大群体为对象来探讨与分析这一时期电影放映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工业化”背景下的工人在观影后对苏联的印象由“陌生”到“熟悉”、爱国情怀由“浅”入“深”、技术生产由“忽略”到“革新;“集体主义”环境下的农民在观影后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有了美好憧憬的同时也产生了“单干”还是“入社”的矛盾心理,农业生产逐渐由“盲目”走向“科学”;在“爱国主义”语境下的学生在观影后产生了“崇拜”志愿军的热潮、劳动与学习态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从“忽视”到“争取”加入少先队;“得解放”主题下的妇女在观影后的婚姻观念由“封建”转入“自由”、劳动生产从“自发”走向“自觉”、政治参与由“被动”变为“主动”。最后探讨了新中国初期中共利用电影放映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当代启示:一是影视行业需坚持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由于影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夯实马克思主义在影视界的指导地位,并要在坚定政治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影视艺术。二是影视工作者应重视思想性和专业性的提升,影视工作者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并在生活实践中自觉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三是文艺宣传要注重大众化和时代化的结合,即着重运用新兴的大众媒介进行宣传、灵活把握人们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并且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特征进行宣传。因此,在新时代的当下借鉴新中国初期中共利用电影放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并汲取其中的教训和不足,从而使社会主义文艺有效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
张勇锋[10](2019)在《从“大众”到“工农兵”:1930—1970年代连环画的受众话语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代至1970年代是中国连环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受众话语随着社会形态的嬗变呈现出复杂多维的历史面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连环画读者被视为"大众",这一话语又在"商业文化的底层消费者"和"具有革命潜力的待启蒙者"两个维度得到不同阐释;随着社会制度的巨大变迁,连环画的"大众"话语被《讲话》所确立的"工农兵"文艺受众所取代,并且在"创作和思想改造的源泉"与"共产主义教育的对象"两个维度得以展开和重构。在此过程中,儿童作为连环画的主要阅读群体,其受众话语呈现出弱化直至消解于主导话语的轨迹。不同的受众话语反映出商业与政治两种意识形态对作为各自潜力对象的连环画读者的争夺,同时也在实践着与社会的互构。
二、工农兵谈共产主义道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农兵谈共产主义道德(论文提纲范文)
(1)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缘起 |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的歌谣 |
一、歌谣的缘起 |
二、鄂豫皖边区的传统歌谣 |
第二节 国际革命文艺导向 |
一、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欧洲文艺的革命化倾向 |
二、二十世纪初期苏俄革命文艺的兴起 |
第三节 国内歌谣运动影响 |
一、歌谣运动的发起与社会反响 |
二、“到民间去”运动与歌谣政治化 |
三、革命文学主张与文艺大众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 |
第一节 创作由来——革命歌谣创作的提出 |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歌谣宣传功能的认知 |
二、鄂豫皖边中共党组织对革命歌谣创作的倡导 |
第二节 谁来创作——创作群体的社会构成 |
一、早期革命知识分子 |
二、文化宣传干部 |
三、普通工农群众 |
第三节 如何创作——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 |
一、借鉴传统歌谣曲调形式进行创作 |
二、借鉴西方革命歌曲进行创作 |
三、根据革命形势进行新歌谣创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传播与流变 |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传播路径 |
一、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 |
二、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 |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 |
四、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 |
第二节 革命歌谣传播中的流变 |
一、革命歌谣传播中歌词的变异 |
二、革命歌谣传播中曲调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形塑、启蒙与动员 |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形塑 |
一、对工农的形塑 |
二、对妇女的形塑 |
三、对干部的形塑 |
四、对士兵的形塑 |
五、对青少年儿童的形塑 |
第二节 革命理想——歌谣中的启蒙观念 |
一、革命歌谣中的民主观念 |
二、革命歌谣中的自由观念 |
三、革命歌谣中的平等思想 |
四、革命歌谣中的共产主义观念 |
第三节 歌谣动员、民众反应与政府因应 |
一、对工农的动员与因应 |
二、对妇女的动员与因应 |
三、对士兵的动员与因应 |
四、对青少年儿童的动员与因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
一、改编利用传统歌谣理论基础的异同 |
二、革命歌谣改编创作机制的异同 |
三、革命歌谣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异同 |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与国民党统治区歌谣对比研究 |
一、指导思想和政治动机的异同 |
二、创作模式和歌词内容的异同 |
三、传播路径和宣传效果的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搜集、整理与重构 |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搜集与整理 |
一、基于民间记忆保存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
二、基于政治宣传导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
三、基于学术研究取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
第二节 革命歌谣的重构 |
一、凸显政治导向的革命歌谣重构 |
二、受制于记忆局限的革命歌谣重构 |
三、基于新民歌创作的革命歌谣重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传承和创新:革命歌谣与传统文化 |
二、革命歌谣宣传动员与地方实践 |
三、革命记忆与歌谣政治功能的延续 |
附录 鄂豫皖苏区原始革命歌谣名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
0.2 研究意义 |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
0.2.2 文学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
0.5 论文大纲 |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
1.1.2 文学的主动性 |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
1.4.2 “谁当主角”? |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
3.3.1 “落后”人物集锦 |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
4.3.3 加入全球化 |
5. 美丽新世界 |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
5.3.3 纯文学的失落 |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著及科研情况 |
(4)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缘起 |
0.2 研究的意义 |
0.2.1 理论和现实意义 |
0.2.2 学术价值 |
0.3 研究综述 |
0.3.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0.3.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0.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0.3.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0.4 本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0.4.1 重点难点 |
0.4.2 创新点 |
0.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0.6.1 红色音乐概念的界定 |
0.6.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概念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和红色音乐的内在关联 |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1.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大众化作为支撑 |
1.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
1.2 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红色音乐的理论基础 |
1.2.1 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 |
1.2.2 阐释了音乐艺术的基本功能 |
1.2.3 明确了红色音乐的创作理念 |
1.3 红色音乐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3.1 使马克思主义深奥的理论表达更加通俗 |
1.3.2 使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语言更加形象 |
1.3.3 使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更加广泛深远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发展脉络 |
2.1 红色音乐的诞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1.1 红色音乐的萌芽与诞生 |
2.1.2 工农革命歌咏活动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的传播 |
2.2 红色音乐的初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2.1 在苏区音乐建设中逐步走向群众 |
2.2.2 在左翼音乐运动中逐步趋向专业 |
2.2.3 1927年至1937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3 红色音乐的深入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3.1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
2.3.2 在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实际斗争推动历史进程 |
2.3.3 1937年至1949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4 红色音乐的创新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1 在新中国成立的头17年中创新发展 |
2.4.2 在十年艰辛探索和两年徘徊中曲折发展 |
2.4.3 1949年至1978年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2.5 红色音乐的蜕变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1 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前提下坚持主流 |
2.5.2 1978年以来诞生的红色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具体功能 |
3.1 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方针政策 |
3.1.1 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术语 |
3.1.2 形象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1.3 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
3.2 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光辉历程 |
3.2.1 铭刻中国革命战争艰苦奋斗的艰辛历程 |
3.2.2 记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辛探索的曲折历程 |
3.2.3 描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拓创新的伟大历程 |
3.3 塑造党、国家以及人民军队的伟岸形象 |
3.3.1 塑造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
3.3.2 塑造新中国积极向上、爱好和平的形象 |
3.3.3 塑造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形象 |
3.4 鼓舞士气以及瓦解敌手 |
3.4.1 鼓舞士气 |
3.4.2 瓦解敌手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红色音乐的基本特征 |
4.1 丰富的人民性 |
4.1.1 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4.1.2 作品风格引导人民审美需求 |
4.1.3 情感表达契合人民诉求 |
4.2 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 |
4.2.1 旗帜鲜明弘扬社会主旋律 |
4.2.2 高度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 |
4.3 多样的艺术性 |
4.3.1 中西结合 |
4.3.2 雅俗共赏 |
第5章 红色音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
5.1 以丰富的音乐内容教育引导广大人民 |
5.1.1 树立的模范典型引导人民奋勇前行 |
5.1.2 承载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1.3 凸显的中华传统美德引领道德风尚建设 |
5.2 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
5.2.1 筑牢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
5.2.2 教导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5.3 以音乐的独特魅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
5.3.1 以通俗的音乐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 |
5.3.2 以独特的音乐旋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余论: 关于红色音乐发展的几个问题 |
一、关于红色音乐内容上充斥暴力问题的争议 |
二、关于红色音乐与个人崇拜 |
三、关于红色音乐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捍卫” |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
第五章 结语 |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作为音乐教学法教师:课程异变的尴尬 |
二、作为教材教法的研究者:历史研究的萌发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音乐教师教育 |
二、音乐教学法课程 |
三、音乐教学法教材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音乐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音乐教师教育研究 |
三、音乐教学法课程研究 |
四、音乐教学法教材研究 |
五、成果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历史 |
第一节 萌芽与初创(1901—1949) |
一、清末民初:课程先于学制产生 |
二、五四之后:从“教授法”到“教学法” |
三、红色政权时期:有“音乐课”而无“教学法” |
第二节 建设与曲折(1950—1965) |
一、建国初期课程开设得到较快发展 |
二、“美育”的消失使课程开设受到阻碍 |
第三节 毁灭与停滞(1966-1976) |
一、音乐师资短训班的艰难开设 |
二、音乐专业工农兵学员的招收 |
第三章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仿日探索阶段(1901-1949) |
第一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概况 |
一、音乐教学法教材呈现多元形态并存的局面 |
二、音乐教学法教材从借鉴探索走向独立原创 |
第二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特征分析 |
一、多元素材中的日本元素突显 |
二、教材内容重视音乐知识技能教学 |
第三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编写背景及特征成因 |
一、日本学校唱歌运动为中国音乐教学法教材的诞生做了铺垫 |
二、学堂乐歌唱歌集及其他出版物催生了音乐教学法教材 |
三、音乐课程理解的局限性使音乐教学法教材强调知识技能 |
四、西方音乐理论的传入使音乐教学法教材重视知识技能 |
第四章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学苏探索阶段(1950-1965) |
第一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概况 |
一、翻译苏联教材以解燃眉之急 |
二、从翻译照搬走向自编探索 |
第二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特征 |
一、整体上的苏联印记 |
二、内容上的政治色彩 |
三、教法上的实践品格 |
第三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编写背景及特征成因 |
一、全面学苏是建国初期教材编写的必然选择 |
二、政治取向的文艺思想强化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政治性 |
三、苏联重视实践的教育思想促成了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实践品格 |
第五章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文革异变阶段(1966-1976) |
第一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概况 |
一、中小学革命文艺教材的出现 |
二、音乐教学法教材的变身 |
第二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特征 |
一、体例上的毛泽东思想统帅性 |
二、内容构成上的革命性 |
三、音乐教学法知识的薄弱性 |
第三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编写背景及特征成因 |
一、教育革命的开展使音乐教师教育体系遭受重创 |
二、文革音乐占据了教学内容的绝对地位 |
第六章 音乐教学法教材建设的历史反思与编写建议 |
第一节 历史的反思 |
一、教材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
二、意识形态的过多干预会遮蔽教材的人文性 |
三、教材编写者的结构应具有交叉性和多重性 |
第二节 音乐教学法教材的编写建议 |
一、目标诉求从“独白”走向“对话” |
二、价值取向从知识走向人文 |
三、教法指导从理论走向实践 |
四、内容构成从单一走向整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前史”:现代左翼工业小说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绩 |
第一节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工业小说理论与创作 |
一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工业小说理论建设 |
二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工业小说创作 |
第二节 “左联”时期的工业小说理论与创作 |
一 “左联”的工业小说理论建设 |
二 “左联”作家的工业小说创作 |
第三节 沦陷区与国统区的左翼工业小说创作 |
第四节 解放区工业小说理论与创作的演进 |
一 解放区新兴民主政权对工业小说的理论召唤 |
二 解放区工业小说创作——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预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意识形态担负与集体化形塑 |
第一节 国家政策与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阶段性发展 |
一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时期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兴起(1949-1957) |
二 “大跃进”时期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空前兴盛(1958-1960) |
三 60年代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式微(1961-1966) |
第二节 国家工业化诉求与工人阶级形象塑造 |
一 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
二 工业题材小说对工人阶级的言说标准的建构 |
三 工人阶级形象塑造的公式化、概念化 |
第三节 政治话语对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集体化形塑 |
一 作者、读者、批评家共建小说文本 |
二 工人作家的“主体重塑”与小说文本的“驯化 |
三 1958:工业题材小说的集体创作热潮 |
第三章 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及其成因 |
第一节 工业题材小说中的现代性表征 |
一 城市景观的程式化描绘 |
二 城市日常生活的有限度叙写 |
三 “你追我赶”的工业生产图景 |
第二节 工业题材小说中的前现代质素 |
一 “革命传统”对“工业思维”的胜利 |
二 婚恋关系中的农民立场 |
三 工业劳作下的乡土情结 |
第三节 工业题材小说的“社会主义现代性”成因探析 |
第四章 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与苏联影响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中苏关系对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的影响 |
一 中苏关系与十七年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调整变化 |
二 工业题材小说中的“崇苏”倾向 |
三 “官僚主义”与“群众路线”之争在工业题材小说中的逐步升级 |
第二节 苏联文学理论与创作对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影响 |
一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境下的工业题材小说创作 |
二 苏联工业题材小说的范式作用 |
三 高尔基与十七年时期中国的工厂史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十七年时期汉译苏联工业题材小说目录 |
(8)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
(一)学生时代 |
(二)军旅生涯 |
(三)成为“反革命” |
(四)接受改造 |
(五)成为“群众” |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
(二)改造生活 |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
(一)求学 |
(二)工作 |
(三)管制 |
(四)改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
(一)大队书记 |
(二)大队长 |
(三)其他干部 |
三.小队干部 |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
(一)党课制度 |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
(三)作风问题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
一.制造模范 |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
二.解读模范 |
(一)模范贴近生活 |
(二)模范无处不在 |
(三)模范的奖励 |
三.典型模范 |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
四.事件中的模范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
(三)效果和经验 |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
(一)新的要求 |
(二)新的举措 |
(三)新的变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
(一)人数统计 |
(二)组织、干部结构 |
(三)年龄分析 |
(四)基本情况 |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
(一)军事训练制度 |
(二)宣传、学习制度 |
(三)武器管理制度 |
(四)评优制度 |
(五)问题及对策 |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
(一)改造种子山 |
(二)抗旱蓄水 |
(三)抗洪抢险 |
(四)科学种田 |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放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放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 |
一、电影放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
(一)电影是所有艺术中最为重要的 |
(二)电影是鼓动群众的宣传工具 |
(三)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
二、电影放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需要 |
(一)夯实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 |
(二)社会的变革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 |
(三)塑造民众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
三、电影放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条件 |
(一)中国共产党对电影事业的领导 |
(二)看电影是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 |
(三)对苏联经验模式的学习与借鉴 |
小结 |
第二章 映前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准备工作 |
一、宣传主力:广泛的社会力量 |
(一)政治与业务并举的电影工作者 |
(二)遍布各方的业余电影宣传人员 |
二、宣传媒介:传统与现代相补充 |
(一)以幻灯片为主的画面宣传 |
(二)着重运用广播进行语音宣传 |
(三)通过报纸期刊进行文字宣传 |
三、宣传方式:有形与无形相结合 |
(一)关键场所的宣传环境布置 |
(二)有针对性地组织观众观影 |
(三)代表性影片的影评推荐 |
小结 |
第三章 电影放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 |
一、放映单位:逐步扩大的电影放映网 |
(一)城市电影院 |
(二)农村电影队 |
二、放映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 |
(一)强烈的爱国主义 |
(二)鲜明的阶级观念 |
(三)突出的社会主义思想 |
(四)唯物主义思想的普及 |
三、放映形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 |
(一)放映单位的竞赛运动 |
(二)结合政治工作的影展 |
(三)声情并茂地映间解说 |
小结 |
第四章 民众“映”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
一、“工业化”背景下的工人 |
(一)由“陌生”到“熟悉”的苏联印象 |
(二)由“浅”入“深”的爱国情怀 |
(三)生产技术的“忽略”到“革新” |
二、“集体主义”环境下的农民 |
(一)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美好憧憬 |
(二)“单干”与“入社”的矛盾心理 |
(三)“盲目”到“科学”的农业生产 |
三、“爱国主义”语境下的学生 |
(一)“崇拜”志愿军的热潮 |
(二)劳动与学习态度的转变 |
(三)“忽视”到“争取”入队 |
四、“得解放”主题下的妇女 |
(一)婚姻观念的“封建”与“自由” |
(二)劳动生产从“自发”到“自觉” |
(三)“被动”到“主动”地政治参与 |
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放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
一、影视行业需确保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一)影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
(二)夯实马克思主义在影视界的指导地位 |
(三)坚定政治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影视艺术 |
二、影视工作者应重视思想性和专业性的提升 |
(一)影视工作者需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 |
(二)影视工作者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
(三)影视工作者应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
三、文艺宣传要注重大众化和时代化的结合 |
(一)着重运用新兴的大众媒介进行宣传 |
(二)灵活把握人们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 |
(三)宣传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10)从“大众”到“工农兵”:1930—1970年代连环画的受众话语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大众”的连环画受众 |
(一) 商业文化的底层消费者 |
(二) 具有革命潜力的待启蒙者 |
二、作为“工农兵”的连环画受众 |
(一) 连环画创作和思想改造的源泉 |
(二) 共产主义教育的对象 |
三、儿童:消解于“工农兵”话语中的受众 |
四、讨论:连环画受众话语的意义争夺与社会互构 |
四、工农兵谈共产主义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 [1]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D]. 陈杰. 郑州大学, 2019(07)
- [2]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4]红色音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梅世昌. 湘潭大学, 2019(12)
- [5]《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6]音乐教学法教材之历史研究(1901-1976)[D]. 杨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6)
- [7]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49-1966)[D]. 刘骧. 南京大学, 2014(05)
- [8]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9]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放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杨瑾. 西南大学, 2020(01)
- [10]从“大众”到“工农兵”:1930—1970年代连环画的受众话语变迁[J]. 张勇锋. 国际新闻界,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