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源和有害野生脊椎动物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认为
邵曰派[2](2020)在《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及活动节律》文中指出监测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兽类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与评价的关键指示类群,而红外相机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兽类的调查与监测。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区,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该保护区兽类调查物种记录多年未能更新,影响了对资源现状的评价。为调查评估太阳河保护区近年来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和活动节律,以红外相机调查该保护区兽类,同时以样线法和访谈法辅助调查。2017年4月8日–2019年4月30日,以公里网格法布设红外相机,每个网格(1×1 km2)布设1台,共布设红外相机40台,布设的生境包括7种生境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季节雨林、山地雨林),海拔在975 m1579 m之间。通过27,051个红外相机日的调查,收集兽类独立有效照片3,278张。2018年4月–2019年12月,共调查42条样线,样线的平均长度为9.025 km。2019年7月15日–2019年12月6日,走访调查了72位受访者。主要结果如下:1.兽类物种编目获得野生兽类6目15科27种。记录到2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北豚尾猴(Macaca leonina)和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其中北豚尾猴为保护区新纪录。另记录到猕猴(Macaca mulatta)、豺(Cuon alpinus)、黑熊(Ursus thibetanu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大灵猫(Viverra zibetha)、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水鹿(Cervus equinu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巨松鼠(Ratufa bicolor)等10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此外,样线法调查记录到兽类17种,访谈法记录兽类26种。综合红外相机、样线法和访谈结果,目前保护区内分布的大中型兽类有30种。2.兽类多样性及分布兽类多样性指数如G–F指数为0.36,Simpson指数为0.64,Shannon-Weiner指数为1.48。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RAI=53.14)和野猪(Sus scrofa,RAI=25.81)相对丰富度最高;猕猴、水鹿、豪猪(Hystrix brachyura)等相对丰富度在1–5之间;而北豚尾猴、亚洲象、黑熊等的相对丰富度最低不到1。不同生境类型之间,平均每台相机记录物种数最高的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7.44±1.22种);不同海拔范围内,以14001500 m海拔段平均每台相机记录物种数最高(8.31±0.84种)。在不同生境类型中哺乳动物多样性及分布差异不显着(物种数:χ2=5.284,df=6,P>0.05;Shannon-Weiner指数:χ2=2.756,df=6,P>0.05),而均匀度指数差异显着(χ2=12.546,df=6,P<0.05)。不同海拔哺乳动物多样性及分布差异不显着(物种数:χ2=6.431,df=6,P>0.05;独立有效照片数:χ2=9.422,df=6,P>0.05;Shannon-Weiner指数:χ2=2.348,df=6,P>0.05;Simpson指数:χ2=5.213,df=6,P>0.05;均匀度指数:χ2=11.489,df=7,P>0.05)。3.兽类的活动节律活动节律分析表明,同一目(科)内的物种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物种间活动节律呈现为中等程度的重叠,如水鹿和赤麂(重叠系数Δ=0.84,P=0.04)、水鹿和野猪(Δ=0.60,P<0.01)、赤麂和野猪(Δ=0.69,P<0.01)。通过此次调查,基本掌握了太阳河保护区大中型兽类资源现状,为后续保护区制定、实施保护计划及开展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结果表明,红外相机法是亚热带森林兽类调查的有效工具,但是传统的样线法和访谈法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综合运用几种调查方法有利于获得更全面的兽类种类构成。
蒋玉曦[3](2020)在《巴州塔里木马鹿蜱种类鉴定及其携带部分病原检测》文中认为塔里木马鹿能高度适应荒漠化生活环境,是新疆特有的马鹿亚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南疆的荒漠和半荒漠区。在荒漠生态环境下,蜱虫易滋生,并可引起蜱传疾病的发生流行,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为了解和掌握巴州地区塔里木马鹿体表寄生蜱、环境蜱及其携带病原情况,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蜱的种类和基因型分布特征,同时采用PCR法检测蜱携带病原的感染情况。1、收集尉犁县某塔里木马鹿养殖场,塔里木马鹿体表寄生蜱31只,养殖场环境蜱38只,共69只。通过体视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69份样本均属于璃眼蜱属(Hyalomma)。提取所有蜱的总DNA,基于SSU rDNA基因位点,采用PCR法扩增,成功获得5条序列。经序列比对,69份硬蜱样本中51份样本属于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存在4种基因型,type1(n=9)、type2(n=40)、type3(n=1)和type4(n=1),分别与新疆源H.asiaticum序列登录号KF527439.1、KU364378、MH447263、KX882099的同源性为100%;18份样本属于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与新疆源H.detritum(KC203349)的同源性为100%。2、收集若羌县某塔里木马鹿养殖场,塔里木马鹿寄生蜱48只,通过体视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48份样本均属于钝缘蜱属(Ornithodoros);提取其中20只蜱的总DNA,基于SSU rDNA和COXI基因位点,采用PCR法扩增,均成功获得1条序列。结果显示:基于SSU rRNA基因位点,20份样本均属于拉合尔钝缘蜱(Ornithodoros lahorensis)与新疆源O.lahorensis(KX53087.4)的同源性为100%;基于COXI基因位点,20份样本与新疆源O.lahorensis(KX530870.1)的同源性为100%。3、基于梨形虫和立克次体SSU rRNA基因位点的通用引物,7种泰勒虫和4种无浆体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法检测89份蜱(69份硬蜱和20份软蜱)DNA样本中的梨形虫和立克次体。结果发现,有6份样本病原检测呈阳性,总阳性率为6.7%(6/89);经序列比对分析,4份鉴定为病原,其中狍泰勒虫(Theileria capreoli)和无浆体未定种(Anaplasmasp sp)呈阳性的样本分别3份和1份,而不具致病性的蜱共生菌线粒体纤原体(Candidatus Midichloria mitochondrii)有2份。4份病原均发现于尉犁县69只硬蜱中,若羌县的20只软蜱中未检测到病原;体表和环境中蜱样本阳性率分别为9.8%(5/51)和2.6%(1/38)。综上所述,亚洲璃眼蜱、残缘璃眼蜱和拉合尔钝缘蜱是塔里木马鹿体表蜱优势蜱种,亚洲璃眼蜱是鹿场周围环境中的优势蜱种;当地硬蜱可携带的病原为狍泰勒虫和无浆体未定种,同时可携带不具有致病性的线粒体纤原体。本研究了解和掌握了巴州地区塔里木马鹿蜱的感染、种类分布及其部分携带病原情况,为我国塔里木马鹿蜱及蜱传病的防治提供基础的参考资料。
霍敬裕[4](2020)在《野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内涵、法律检视与治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野生动物的食用型价值逐步递减,而受技术水平与监管条件所限,野生动物卫生管理不足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仍时有发生。为此,应重新审视《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界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避免分段式监管对野生动物检疫、收购以及出售等环节造成的食源性安全风险。同时,依托野生动物保护立法体系,科学合理地界定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保护与利用的法律边界,构建"同一健康"理念下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生态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的高效协作机制。
王作波[5](2020)在《西藏勒布沟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组成及垂直分布格局》文中研究指明东喜马拉雅勒布沟地区,位于被称为青藏高原第三极的喜马拉雅东麓,有着丰富典型的生物类群和山地沟谷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着重要的地位。非飞行小型兽类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组成和垂直分布格局,是勒布沟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格局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受到广泛关注,总结过往关于物种多样性组成及空间垂直分布格局的结论,大致可以分为4种,即:丰富度随海拔升高而单调递减的模式;单调递减格局(Monotonic decreasing richness patterns);低海拔水平然后单调递减模式;低海拔高平型格局(Low plateau patterns);低海拔先递增然后单调递减模式,即低海拔高峰型格局(Low altitude peak pattern);中海拔最高的单峰模式,中峰格局(Mid-elevation peaks)。其中峰格局是各动物类群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四类格局中最为常见普遍的格局,占比达到45%。喜马拉雅山脉其南翼沟谷属于典型的山地生态系统,海拔高差高达6 000 m以上,植被类型丰富,孕育着特有的生物类群,是山地沟谷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和生态保护的热点区域。西藏错那县勒布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麓段,隶属东喜马拉雅地区,海拔高差超过6 500 m,植被类型丰富,是喜马拉雅山脉南翼的典型代表,及物种多样性垂直变化格局研究的理想区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小型兽类具有物种多、生物量大、分布广和繁殖周期短等特点,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均有分布,在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小型兽类成为垂直分布格局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有学者曾对勒布沟地区非飞行小型兽类动物进行过调查,如王达林等(1995)1993年6-7月西藏错那地区进行过小型兽类调查,其中调查区域包括勒布沟,但因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小型兽类的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模式未有探讨,胡一鸣等(2018)喜马拉雅山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有涉及哺乳动物调查。为更好地掌握这一区域的非飞行小型兽类动物资源状况,及物种组成和空间垂直分布格局,为此,在喜马拉雅东麓段勒布沟地区开展实地调查,分析该地区非飞行小型兽类的物种分布和区系组成,以此讨论东喜马拉雅南翼沟谷中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及其是否符合最为普遍的中域分布模式,解析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高海拔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垂直梯度的格局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础数据来源及参考,并将这一重要区域的非飞行小型兽类类群生物多样性及垂直分布格局模式展现。为此,在东喜马拉雅勒布沟对非飞行小型兽类开展实地调查,在区域尺度和地方尺度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1)勒布沟地区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组成(地方尺度);(2)勒布沟地区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动物区系组成(地方尺度);(3)勒布沟地区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地方尺度);(4)对比勒布沟沟谷区域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和东喜马拉雅相关研究结论推测整个东喜马拉雅的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特点及分析其影响的关键因素(区域尺度)。于2018年7月—2019年8月对珠峰保护区进行了2次野外调查和研究,选取研究海拔范围为2 300-5 000 m,沿海拔梯度连续设置9个300 m海拔段45个样方采集点,累计布夹16,200次,野外调查工作65天。具体结果如下:(1)此次调查共记采集标本372号,分属3目5科10种,即:啮齿目,灰腹鼠(Niviventer eha);斯氏高山?(Alticola stoliczkanus);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白腹鼠属待定种1(Niviventer sp.);白腹鼠属待定种2(Niviventer sp.);黄胸鼠(Rattus tanezumi);橙腹长吻松鼠(Drmomys lokria),劳亚食虫目,长尾鼩鼱(Soriculus caudatu);大爪长尾鼩鼱(Soriculus nigrescens),兔形目,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其中在2 300-2 900 m海拔段记录捕获到两个待确定物种,分别为白腹鼠属待定种1 Niviventer sp.和白腹鼠属待定种2 Niviventer sp.,已经取肌肉组织样保存,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线粒体DNA Cytb基因序列鉴定。(2)所有标本的区系及保护等级分别为灰腹鼠Niviventer eha,保护等级-(LC);斯氏高山?Alticola stoliczkanus保护等级-(NT);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保护等级-(LC);白腹鼠属待定种1 Niviventer sp.保护等级(未知);长尾鼩鼱Soriculus caudatu保护等级-(LC);大爪长尾鼩鼱Soriculus nigrescens保护等级-(LC);白腹鼠属待定种2Niviventer sp.保护等级-(未知);黄胸鼠Rattus tanezumi保护等级-(VU);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保护等级-(VU);橙腹长吻松鼠Drmomys lokria保护等级-(VU)。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划分上,本次记录的10个物种,除去两个待定种未知外,均属于东洋界2种和古北界物8种,中国特有种1种。(3)根据本次勒布沟取样调查结果得出,观察物种丰富度在海拔2 600-2 900 m物种丰富度最高,达到峰值后,曲线呈逐渐递减趋势,到海拔3 800-4 100 m段有上升,但不明显,4 400 m后趋于平缓,而通过插值法对调查数据插值后的丰富度也呈递减的趋势,对比观察物种丰富度在海拔2 900-4 100 m下降稍平缓,其非飞行小型兽类的垂直分布格局为中峰格局。研究结果显示:该沟谷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丰富度在2 600-2 900 m海拔段出现峰值,随后随着海拔的升高递减,即从最低海拔到中海拔段上升至峰值后开始递减至趋于平缓,即显示出中峰格局特点,中喜马拉雅和东喜马拉雅具有相似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东喜马拉雅沟谷的小型兽类垂直分布格局可能也符合中峰格局。喜马拉雅山脉东西走向导致其南翼各沟谷拥有相似的地理和气候特征,如各沟谷都南北走向,受印度洋暖流气候影响,拥有相似的植被垂直带分布等,这使得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呈现出相似的特点,故认为:在东喜马拉雅高海拔区域尺度背景下,地理和气候条件可能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的关键因素。
姚祥[6](2019)在《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植物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是草原上常见有毒禾草,醉马草植株内生真菌(Epichlo?gansuensis)带菌率近100%,因此又称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继硕士期间课题研究了其庇护作用对甘肃夏河高寒草原、青海贵南高寒草甸和内蒙阿拉善荒漠草原三种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影响之后,本研究以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为对象,(1)研究了其在青海四个县(贵南、海晏、湟源和天峻)常年放牧高寒嵩草草甸中对优质牧草组成的影响;(2)研究了其在甘肃夏河高寒草原、青海贵南高寒草甸和内蒙阿拉善荒漠草原三种放牧草地上对其生长区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调查了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上述四个县高寒嵩草草甸,每个研究地点包括两个区:有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定植区(AI)和无障碍相邻的无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区(AO)。本研究重点分析了优质牧草:类禾草(莎草科和禾本科)的差异,四个地点调查结果显示:(1)AI和AO两个区类禾草植物物种存在显着差异。AO区以莎草科嵩草属(Kobresia spp.)植物为主,嵩草属植物在贵南、海晏、湟源和天峻AO区的重要值分别为:0.86、0.66、0.80和0.73。AI区以禾本科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主,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在贵南、海晏、湟源、天峻AI区的重要值分别为:0.45和0.18、0.31和0.34、0.22和0.47、0.16和0.66。(2)AI区类禾草多样性显着高于AO区(P<0.05),AI区类禾草多样性在贵南、海晏、湟源和天峻分别是AO区的4.08、1.24、1.79和1.24倍。(3)AI区禾草花序数和干重显着大于AO区(P<0.05),贵南、海晏、湟源、天峻AI区每1 m2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花序数量分别为:136.94小穗和9.06小穗、51.44小穗和18.25小穗、28.19小穗和27.56小穗、28.06小穗和48.19小穗。而在AO区,垂穗披碱草仅在海晏有0.25小穗,草地早熟禾无花序。贵南、海晏、湟源、天峻AI区每1 m2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花序干重分别为:0.530 g和0.237 g、0.240 g和0.868 g、0.108 g和1.210 g、0.260 g和2.930 g。而在AO区,垂穗披碱草仅在海晏有0.003 g花序,草地早熟禾无花序。因此,在退化高寒草甸上,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庇护作用促进了以嵩草为主的高寒草甸植被组成变化及增加了禾本科植物的比重。2.通过对我国北方甘肃夏河、青海贵南和内蒙阿拉善三种天然放牧草地有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区(AI)和无障碍相邻的无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区(AO)调查其土壤参数和地上植物参数,结果表明:(1)三地点AI区地上生物量均显着高于AO区(P<0.05),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每1 m2地上生物量干重分别为AO区的2.25,2.96和4.12倍。(2)AI区土壤容重均显着低于AO区(P<0.05),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土壤容重分别比AO区低了15.47%,1.97%和16.16%。(3)AI区土壤全磷含量均显着高于AO区(P<0.05),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土壤全磷含量分别比AO区高了47.06%,14.52%和26.92%。因此,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庇护作用提高了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全磷含量且降低了土壤容重。3.通过对我国北方甘肃夏河、青海贵南和内蒙阿拉善三种天然放牧草地AI和AO区调查其土壤真菌参数,结果表明:(1)AI区土壤真菌多样性(P<0.05)和土壤中植物病原菌丰富度(P<0.05)均高于AO区。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土壤真菌属水平真菌多样性分别比AO区高了20.15%,16.91%和17.39%。夏河,贵南和阿拉善AI区土壤中植物病原菌丰富度分别比AO区高了137.80%,32.22%和19.25%。(2)三个研究点土壤真菌群落与植物群落(r=0.688,P<0.05)和植物生物量(r=0.217,P<0.05)呈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指出:地上植物生物量显着驱动了真菌多样性和微生物生物量(P<0.05)。(4)土壤中植物病原菌丰富度与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盖度呈正相关(P<0.05)。(5)经PERMANOVA分析指出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存在显着影响了土壤真菌群落(F=1.920,P=0.040)。本部分结果指出,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庇护作用引起了植物群落组成变化和植物生物量的增加,从而使土壤中真菌多样性和微生物生物量增加。然而调查土壤细菌群落后发现,在AI区和AO区对比中,细菌多样性未形成显着差异。三个地点AI区和AO区地上植物群落与土壤细菌种水平群落相关性不显着,而与土壤细菌属水平和门水平群落相关性显着(P<0.05)。可见地上植物群落与土壤细菌群落存在一定相关性。
郭盼盼[7](2019)在《学术论文英汉翻译中作者态度的再现 ——有关非洲野生动物保护论文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报告是基于非洲野生动物现状的学术论文英译汉翻译实践。在此次翻译的学术论文中,作者通过阐述肆意使用农药毒杀非洲野生动物这一行为,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破坏,以期唤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但是由于学术论文具有严谨性和客观性,作者无法直抒胸臆而将其态度和立场暗含于文本的词句之间。译者能否识别其中的态度资源并进行准确翻译,忠实表达作者的观点则是此次翻译实践的重点和难点。由此译者须深刻体会原文,再现作者的态度并准确传达给译文读者则是该翻译实践报告的意义所在。译者根据态度资源的分类,采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对有关情感、判断、鉴赏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合理处理,达到了较好的翻译效果。首先,译者应深刻理解原文,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作者的表达含义。其次,译者需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准确辨别词义。就此学术论文而言,可采用词序调整、词义引申、词类转换等翻译技巧,甄选符合专业特征、与上下文匹配的词义,才能够保证译文信息的准确。通过分析译者对态度资源的处理,以期能够提供一些相应的翻译经验和技巧。提高译者对态度资源的关注,并对态度资源进行合理的翻译和表达,从而使得译文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一致的信息和感受。
孟令玉[8](2019)在《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评价及与生物入侵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合理的建立评价生物多样性体系及确定威胁生物多样性相关因素,对政府科学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规划及行动计划极其重要,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生物多样性是一种资源,是生物资源的基础,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和环境服务功能。通过济南市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可明确济南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威胁因素和保护现状,有助于济南市资源有效利用与保护,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科学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具体行动计划。本研究依据环保部生物多样性省域评价体系,组建了暖温带生物多样性评价体系,并依据该两种体系对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并根据评估情况提出了相应建议,评估结果如下:1、依据省域生物多样性评价体系评估结果表明,济南市生物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分值为2.9591。其中,植物和动物多样性均处于省内较高水平,分值分别为4.83和4.3908,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处于省内中游水平,分值为3.0078,微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处于较差水平,分值分别为1和1.3737;威胁最为严重的是外来物种入侵程度(1.6680),其次为环境污染程度(2.2651)、野生资源的过度利用程度(2.7125)和自然生境破坏程度(3.1427);迁地保护水平、生境恢复和改善水平处于省内较高水平,分值分别为4和4.3329,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较差。2、本文首次建立了暖温带评价体系,依据该评价体系,在我国暖温带区域内,济南市生物多样性处于较差水平,分值为2.1640。其中动物多样性均处于暖温带较高水平,分值为4.125,植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处于省内中游水平,分值分别为2.9488和2.9015,微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处于较差水平,分值分别为1分和1.3098;威胁最为严重的是野生资源的过度利用程度(0.5000),其次为环境污染程度(1.1430)、外来物种入侵程度(1.6680)和自然生境破坏程度(1.8255)。迁地保护水平处于暖温带内较高水平,分值为4,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生境恢复和改善水平较差,类似于省内评价结果。3、济南市外来入侵物种共19种,外来入侵物种种类比为1.04%,分布较为广泛,济南市几乎全部区域均受到外来物种的影响。其中对济南市生物多样性威胁最为严重的是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等昆虫,除生物入侵外,环境污染和野生资源过度利用也对济南市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本文依据的省域和新组建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其他地区的生物多样评价提供参考,为济南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向提供依据,为生物入侵管理和济南市生物资源利用奠定基础。
杨菊[9](2018)在《水库建设项目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影响评价研究 ——以贵州赤水丙安水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世界自然遗产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做好其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水资源比较匮乏,水资源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水利建设得到有效发展,由于水利工程特性和水资源分布特点,水利工程的建设难免会涉及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等敏感区域。水库的修建,在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也会给遗产地的保护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关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较为深入,已形成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标准。遗产保护的研究也较为成熟,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针对自然遗产地水利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研究还很欠缺,已有的研究只是将水库作为威胁遗产地发展的因素进行定性研究,并未进行系统而科学的分析。因此,本研究深入分析世界自然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结合水库建设影响的方式和特点。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对丙安水库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各阶段中,对自然遗产地及遗产地缓冲区土地利用、重点保护动植物、社会经济等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作出系统客观的评价。针对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减缓的对策和措施。通过水库建设项目对自然遗产地的影响评价,协调水利开发、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遗产地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有序开发水资源的同时,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与遗产地的协调保护。(1)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要求,选取19个能综合反应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特性,以及水库建设项目影响特点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原有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分析,对相似案例进行学习借鉴,结合资料分析和实地考察,通过反复咨询相关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构建水库建设项目对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以水库建设项目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影响为目标层。以景观美、地质地貌、完整性与保护管理、环境质量4个子系统为准则层。选取景观土地利用、景观视觉、景观自然度、景观格局、诱发地震、水库淹没、水库渗漏、库岸稳定、面积、界限、保护管理、生物量、水土流失、稀有植物物种、动物物种多样性、有害气体、水质污染、土地污染、噪声污染等19个指标为指标层。(2)在已建立的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世界自然遗产地水库建设项目影响评价模型和分级标准,依据该标准,丙安水库对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没有影响,对遗产地缓冲区的影响很弱。依据世界自然遗产地完整性及保护管理要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自然遗产保护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标准,以及水利工程对自然遗产地影响的主要方式和内容,将世界自然遗产地水库建设项目的影响分为五个等级。标准采用百分制,020分为很弱,2040分为较弱,4060分为中等,6080分为较强,80100分为很强。分值越低,表明对自然遗产地的影响越小,反之,越大。通过改良的线性加权函数评价模型,经水利专家、遗产保护专家、赤水遗产地管理者等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专家和学者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打分,得出丙安水库建设对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得分为12.68分。通过走访调查,信件来往等方式与专家对该标准进行讨论,最终得出一致结果。(3)根据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因子权重值,分析各因子的重要性,提出水土流失是需要优先关注的指标。计算各因子权重值得出: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景观土地利用、土地污染、水库渗漏的权重值分别为:0.0926、0.0853、0.0823、0.0746、0.0692,重要性极高,体现丙安水库建设对遗产本质属性的影响。紧随其后的是噪声污染、景观格局、有害气体、景观视觉、生物量、水库淹没、稀有植物,权重值分别为:0.0654、0.0645、0.0637、0.0533、0.0531、0.0486、0.0482,体现丙安水库建设对遗产地景观和环境质量影响的内容。权重值排在最后的是动物多样性、库岸稳定、保护管理、界限、面积、诱发地震、景观自然度,权重值分别为:0.0453、0.0389、0.0354、0.0154、0.0142、0.0288、0.0212,体现了丙安水库建设对地质地貌、完整性与保护管理的影响。因丙安水库项目所在区是贵州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域,因此,水库建设施工和运行期间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应引起重视。(4)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减缓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促进遗产地和谐可持续。遗产地具有特殊属性,而水库建设项目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值,结合专家打分情况。从保护遗产地本质属性出发,以保护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和完整性为目的,提出减缓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表明需根据项目所在区水土流失情况,分区域对水库建设项目扰动区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措施。措施提出的过程中,在关注较高权重值指标的同时,诸如权重值相对较低的珍稀植物这样的指标也不容忽视,因遗产地分布着几种珍稀濒危物种,尤其是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桫椤更应重点保护。在作出相应措施时,更应该详尽具体,有效减缓水库建设对遗产地的不利影响。因此,指标的制定更需要因地制宜,结合研究区实地情况进行。
李拓[10](2018)在《西藏革蜱种群生态及其生理适应》文中认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生物地理单元,自然环境恶劣,动物类群特殊。西藏革蜱Dermacentor everestianus栖息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和尼泊尔,仅现于35004500米的高海拔地带,在西藏部分地区数量多、分布广,传播土拉菌病、羊无浆体病和蜱媒斑疹热等人畜共患病并造成极大危害,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并为制定蜱类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本研究对西藏革蜱种群生态、生活史对策和生理适应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采用布旗法和宿主体检查法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野外生态学研究,包括栖息地、宿主选择、种群动态等。研究结果表明,非寄生期西藏革蜱主要栖息于以西藏嵩草为优势种的高寒草原生境,高寒灌丛和高寒荒漠中分布极少;成蜱和若蜱以牦牛和山羊为主要宿主,在牦牛体表多寄生于颈部、腹部和鼠蹊部,在羊体寄生部位为耳部。幼蜱的主要宿主为高原鼠兔(高原特有种),偏嗜寄生部位为耳廓。西藏革蜱一年只发生一个世代,2月末西藏革蜱成蜱开始出现,3月下旬达到高峰,4月末消失;幼蜱活跃在56月,5月下旬达到峰值;若蜱5月下旬开始活动,6月中旬数量最多,7月中旬消失。2、采用可控样方法研究西藏革蜱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活史,以家兔为供血宿主。结果表明:西藏革蜱完成一个发育历期需122.4天(105148天);雌蜱吸血前期、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分别为6.1天(57天)、17.9天(1719天)和21.2天(1731天);卵孵化期长达26天(2449天);幼蜱和若蜱发育历期分别为17.1天(1420天)和31.2天(2638天);雌蜱饱血后体重明显增加,为饥饿状态的41.5倍;雌蜱产卵量为2237.5粒(12872975粒),产卵量与饱血体重呈正相关(r=0.81),生殖效率指数(REI)达7.3,卵孵化率为81.2%。卵的孵化期在西藏革蜱生活史中历时最长,以耐受性最强的饥饿成蜱(寿命可达9个月)在雪被下土壤缝隙或啮齿动物洞穴内越冬。3、从生理适应水平对西藏革蜱抗寒系统和抗氧化酶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藏革蜱体内与抗寒系统有关的脂肪含量(14.91%)、糖原含量(69.98 mg/g)、甘油含量(32.74μg/ml)和蛋白含量(1.22 gprot/l)均显着高于分布于低海拔地区的同属的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对应含量分别为10.73%、62.54 mg/g、29.27μg/ml和1.11 gprot/l)。表明西藏革蜱体内脂肪、糖原和甘油等在其对高原极端环境的适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增强了该蜱的抗寒性和耐旱性。西藏革蜱抗氧化酶系统中SOD、CAT、POD和GSTs活性(27.73 U/mgprot、22.39 U/mgprot、11.08 U/mgprot和118.3 U/mgprot)均显着高于森林革蜱(24.31 U/mgprot、17.82U/mgprot、9.98 U/mgprot和103.7 U/mgprot)。高原环境胁迫下机体产生过量ROS,导致西藏革蜱体内多种抗氧化酶活性显着高于森林革蜱,以免机体受到过度损伤。西藏革蜱野外种群体内MDA含量(19.22 nmol/mgprot)与实验室种群(19.31nmol/mgprot)无显着差异,表明脂质过氧化程度相似。实验室种群体内抗氧化酶SOD、CAT和GST活性(21.15 U/mgprot、18.73 U/mgprot和106.1 U/mgprot)显着低于野外种群(27.73 U/mgprot、22.39 U/mgprot和118.3 U/mgprot),与西藏革蜱适应非栖息地环境条件有关。
二、疫源和有害野生脊椎动物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疫源和有害野生脊椎动物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及活动节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综述 |
1.2.1 红外相机调查综述 |
1.2.2 样线调查综述 |
1.2.3 访谈法综述 |
1.3 兽类多样性、分布、活动节律的研究 |
1.3.1 多样性调查与编目 |
1.3.2 哺乳动物的分布研究 |
1.3.3 活动节律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红外相机法 |
2.2.2 样线法 |
2.2.3 访谈法 |
2.4 数据处理 |
2.4.1 多样性指数 |
2.4.2.1 香农-威纳指数 |
2.4.2.2 Simpson指数 |
2.4.2.3 兽类物种多样性的G–F指数 |
2.4.2.4 相对丰富度指数 |
2.4.2.5 其它相关指数 |
2.4.2 物种累积曲线 |
2.4.3 活动节律 |
2.4.4 统计学分析 |
2.4.5 不同生境类型划分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红外相机监测结果 |
3.1.1 兽类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
3.1.2 兽类物种渐进曲线 |
3.1.3 太阳河样区Ⅰ和样区Ⅱ兽类物种组成对比 |
3.1.4 不同生境类型兽类物种分布及差异 |
3.1.5 部分物种的活动节律 |
3.1.6 人为活动干扰和人兽冲突 |
3.2 样线调查结果 |
3.3 访谈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三种调查方法比较 |
4.2 区域兽类多样性 |
4.3 不同生境兽类多样性分布 |
4.4 兽类的活动节律 |
4.5 人为活动干扰的影响 |
第5章 保护建议 |
5.1 太阳河保护区兽类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5.2 兽类多样性保护建议 |
5.3 人为干扰活动缓解建议 |
5.4 人兽冲突缓解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总结 |
6.1 结论 |
6.2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巴州塔里木马鹿蜱种类鉴定及其携带部分病原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蜱的分类 |
1.2 新疆蜱类研究现状 |
1.3 生活史 |
1.4 蜱及蜱传病的危害 |
1.4.1 蜱传病毒病 |
1.4.2 蜱传细菌病 |
1.4.3 蜱传立克次体病 |
1.4.4 蜱传寄生虫病 |
1.5 蜱的防治 |
1.6 塔里木马鹿种群分布情况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尉犁县某场塔里木马鹿蜱的种类鉴定 |
2.1 材料 |
2.1.1 蜱样品来源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和溶液 |
2.1.4 SSU rDNA基因PCR引物 |
2.2 方法 |
2.2.1 形态学鉴定 |
2.2.2 DNA提取 |
2.2.3 SSU rDNA基因PCR扩增程序 |
2.2.4 SSU rDNA基因PCR反应体系 |
2.2.5 PCR产物测序分析 |
2.3 结果 |
2.3.1 形态学鉴定 |
2.3.2 不同收集条件下蜱的分布情况 |
2.3.3 PCR结果 |
2.3.4 序列鉴定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若羌县某场塔里木马鹿蜱的种类鉴定 |
3.1 材料 |
3.1.1 蜱样品来源 |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3 SSU r DNA基因和COXI基因PCR引物 |
3.2 方法 |
3.2.1 形态学鉴定 |
3.2.2 DNA提取 |
3.2.3 SSU rDNA和COXI基因PCR扩增程序 |
3.2.4 SSU rDNA和COXI基因PCR反应体系 |
3.2.5 PCR产物测序分析 |
3.3 结果 |
3.3.1 形态学鉴定 |
3.3.2 PCR扩增结果 |
3.3.4 序列鉴定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巴州塔里木马鹿源蜱携带部分病原的检测与鉴定 |
4.1 材料 |
4.1.1 蜱样品DNA来源 |
4.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1.3 梨形虫和立克次体SSU rRNA基因PCR引物 |
4.2 方法 |
4.2.1 PCR反应体系 |
4.2.2 PCR产物测序分析 |
4.3 结果 |
4.3.1 梨形虫检测结果 |
4.3.2 立克次体检测结果 |
4.3.3 总体感染情况和序列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野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内涵、法律检视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 野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的界定 |
1.1 野生动物源性食品的内涵 |
1.2 野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风险来源 |
2 野生动物食源性安全风险的法律检视 |
2.1 立法理念的检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 |
2.2 立法技术的检视:目标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2.2.1 野生动物检疫范围过宽 |
2.2.2 合法来源证明的质疑 |
2.3 立法逻辑的检视:源头风险治理的缺失 |
2.3.1 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资质许可审查薄弱 |
2.3.2 野生动物屠宰检疫机制不健全 |
2.3.3 食用野生动物监管职责交叉,易产生监管真空 |
3 域外野生动物食源性监管制度借鉴 |
3.1 动物卫生与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高度融合性 |
3.2 注重技术标准规范的拟定与更新 |
3.3 注重“利益相关方”等多元主体参与立法 |
3.4 行政处罚与刑事惩戒相结合 |
4 我国野生动物食源性安全风险治理的法律路径 |
4.1 从等级保护到普遍保护 |
4.2 从宏观描述到微观细化 |
4.3 从单项保护到综合保护 |
4.4 从宽松管制到严格规制 |
5 结语 |
(5)西藏勒布沟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组成及垂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非飞行小型兽类相关研究背景 |
2.1 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2.2 动物区系 |
2.3 垂直分布格局研究 |
2.4 相关假说与理论 |
2.4.1 气候假说 |
2.4.2 空间假说 |
2.4.3 生物学假说 |
2.4.4 历史成因假说 |
2.5 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的不同模式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区域概况 |
4.1 地理位置 |
4.2 地理概况 |
4.3 气候特征 |
4.4 水文水系 |
4.5 自然灾害 |
5 研究方法 |
5.1 调查时间 |
5.2 调查方法 |
5.3 标本处理 |
5.4 数据处理 |
5.4.1 物种分组 |
5.4.2 取样充分性验证 |
5.4.3 多项式回归分析 |
5.4.4 指数分析 |
5.4.5 聚类分析 |
6 结果 |
6.1 物种多样性组成 |
6.2 暖湿季与冷湿季对比 |
6.3 物种累积曲线 |
6.4 垂直分布格局 |
6.5 聚类分析 |
7 讨论 |
7.1 调查方法的比较选择 |
7.2 物种多样性组成 |
7.3 区系特点 |
7.4 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
7.5 生态保护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植物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植物群落研究进展 |
1.2.2 高寒草甸植被分布及其重要意义 |
1.2.3 毒杂草入侵对草地植物组成及生产力的影响 |
1.2.4 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研究进展 |
1.2.5 毒杂草入侵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
1.2.6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研究进展 |
1.2.7 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高寒嵩草草甸植物组成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植物群落调查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AI区中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优势指标 |
2.3.2 AI和AO区植物多样性和群落差异 |
2.3.3 AI和AO区类禾草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 |
2.3.4 AI和AO区类禾草重要值 |
2.3.5 AI和AO区类禾草花序干重 |
2.3.6 AI和AO区类禾草花序数量 |
2.3.7 围封对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相邻植物的庇护作用 |
2.4.2 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比较 |
2.4.3 AI区中禾草更多的花序对其传播的影响 |
2.4.4 禾草较嵩草适应性更广 |
2.4.5 禾草较嵩草水土保持能力较差 |
2.5 小结 |
第三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三种类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地上植物群落调查 |
3.2.4 土样采集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AI区和AO区之间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
3.3.2 AI区三个地点之间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
3.3.3 AO区三个地点之间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
3.3.4 地上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之间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AI区和AO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
3.4.2 微生物量差异在土壤生态中的作用 |
3.4.3 土壤全磷及容重在土壤中的作用 |
3.4.4 毒杂草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比较 |
3.5 小结 |
第四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三种类型草地土壤真菌群落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地上植物群落调查 |
4.2.4 土样采集及土壤真菌群落分析 |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AI和AO区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 |
4.3.2 AI和AO区真菌群落及功能群和植物群落相关性 |
4.3.3 AI和AO区真菌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4.3.4 AI和AO区真菌功能群分析 |
4.4 讨论 |
4.4.1 AI区和AO区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分析 |
4.4.2 土壤真菌群落和真菌功能群与植物群落相关性 |
4.4.3 环境因子对土壤真菌群落影响 |
4.4.4 真菌功能群差异分析 |
4.4.5 有毒植物庇护作用对草地微生物群落的潜在影响 |
4.4.6 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真菌群落影响的研究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三种类型草地土壤细菌群落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地上植物群落调查 |
5.2.4 土样采集及土壤细菌群落分析 |
5.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 |
5.3.1 AI和AO区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 |
5.3.2 AI和AO区细菌群落和植物群落相关性 |
5.3.3 AI和AO区细菌群落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5.4 讨论 |
5.4.1 AI和AO区土壤细菌群落差异分析 |
5.4.2 取样点和地上植物群落与土壤细菌相关性 |
5.4.3 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相关性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学术论文英汉翻译中作者态度的再现 ——有关非洲野生动物保护论文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文本来源 |
1.2 翻译文本的性质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小结 |
第2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理论框架 |
2.1.2 翻译工具书及参考文献准备 |
2.1.3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2.3.1 自我校对 |
2.3.2 他人校对 |
小结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鉴赏资源的翻译处理 |
3.1.1 否定类鉴赏资源的翻译 |
3.1.2 肯定类鉴赏资源的翻译 |
3.2 情感资源的翻译处理 |
3.2.1 消极类情感资源的翻译 |
3.2.2 积极类情感资源的翻译 |
3.3 判断资源的翻译处理 |
3.3.1 批判类判断资源的翻译 |
3.3.2 赞扬类判断资源的翻译 |
小结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总结 |
4.2 未解决的问题与思考 |
4.3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原文与译文 |
致谢 |
(8)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评价及与生物入侵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生物多样性研究概述 |
1.1.1 生物多样性概念 |
1.1.2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 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概述 |
1.2.1 生物多样性评价相关概念 |
1.2.2 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进展 |
1.3 环保部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
1.3.1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
1.3.2 省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 |
1.4 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
1.5 资源利用概况 |
1.6 生物入侵研究概况 |
1.6.1 生物入侵概念 |
1.6.2 生物入侵研究进展 |
1.6.3 生物入侵的危害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项目区概况 |
2.2 两种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 |
2.2.1 基于山东省内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评价 |
2.2.2 基于暖温带区域内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评价 |
2.3 数据来源 |
2.4 分析方法 |
2.4.1 定性指标的量化 |
2.4.2 层次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山东省内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评价结果 |
3.1.1 济南市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 |
3.1.2 济南市生物多样性威胁因素评价 |
3.1.3 济南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评价 |
3.1.4 济南市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结果 |
3.2 基于暖温带区域内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评价结果 |
3.2.1 济南市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价 |
3.2.2 济南市生物多样性威胁因素评价 |
3.2.3 济南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评价 |
3.2.4 基于暖温带济南市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结果 |
3.3 生物入侵对济南市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
3.3.1 济南市生物入侵现状 |
3.3.2 生物入侵对济南市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
4 讨论 |
4.1 济南市生物多样性现状 |
4.2 威胁因素 |
4.2.1 生物入侵 |
4.2.2 其他威胁因素 |
4.3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
4.4 暖温带评估 |
4.5 两种评价体系比较 |
4.6 建议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项目来源 |
(9)水库建设项目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影响评价研究 ——以贵州赤水丙安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 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特点 |
3 世界自然遗产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的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水库建设项目对世界自然遗产影响评价模型构建 |
1 水库建设项目对世界自然遗产影响评价原则 |
1.1 指标选取原则 |
1.2 指标选择依据 |
1.3 评价范围 |
2 评价模型构建 |
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2.2 建立评价等级标准及模型 |
2.3 权重的确定 |
四 丙安水库建设对赤水世界自然遗产的影响评价 |
1 丙安水库建设项目工程介绍 |
1.1 项目概况 |
1.2 建设必要性分析 |
2 水库建设影响评价 |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2 权重的计算与分析 |
五 减缓对赤水世界自然遗产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施工期减缓不利影响的对策及措施 |
2 运营期减缓不利影响的对策及措施 |
3 完整性和保护管理减缓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10)西藏革蜱种群生态及其生理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综述 |
1.1 蜱的分类与分布 |
1.1.1 软蜱科 |
1.1.2 硬蜱科 |
1.1.3 纳蜱科 |
1.2 我国青藏高原蜱类分布 |
1.3 蜱的生物学特性 |
1.3.1 蜱生活史 |
1.3.2 蜱类与宿主关系 |
1.3.3 找寻宿主 |
1.3.4 蜱叮咬和吸血特性 |
1.3.5 蜱交配与产卵 |
1.3.6 蜱类的水分平衡 |
1.3.7 蜱类信息素 |
1.3.8 蜱类的种群动态 |
1.4 蜱造成的经济损失 |
1.5 蜱类携带的病原体 |
1.5.1 毒素 |
1.5.2 立克次体 |
1.5.3 疏螺旋体 |
1.5.3.1 莱姆病 |
1.5.3.2 蜱传回归热 |
1.5.4 土拉菌 |
1.5.5 病毒 |
1.5.5.1 蜱传脑炎 |
1.5.5.2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 |
1.5.5.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1.6 蜱的采集与饲养 |
1.6.1 蜱的采集 |
1.6.2 自然条件下活蜱的的保存和饲养 |
1.7 蜱叮咬的预防和叮咬后处理措施 |
1.7.1 蜱叮咬的预防 |
1.7.2 蜱叮咬后如何摘除 |
1.7.3 蜱摘除后处理措施 |
1.8 蜱类的防治 |
第二章 西藏革蜱种群数量与动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地点 |
2.1.2 牦牛体寄生蜱数量调查 |
2.1.3 山羊体寄生蜱数量调查 |
2.1.4 啮齿动物寄生蜱数量调查 |
2.1.5 非寄生期西藏革蜱栖息地与种群数量调查 |
2.1.6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西藏革蜱在牦牛体寄生位点及季节发生 |
2.2.2 西藏革蜱在山羊体的数量动态 |
2.2.3 西藏革蜱在山羊体表不同部位的寄生位点 |
2.2.4 西藏革蜱在高原鼠兔体的数量动态 |
2.2.5 非寄生期西藏革蜱的季节发生与动态 |
2.3 讨论 |
第三章 西藏革蜱生活史对策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地点 |
3.1.2 自然条件下成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3 自然条件下幼蜱、若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4 自然条件下西藏革蜱存活期的测定 |
3.1.5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自然条件下西藏革蜱的生活史 |
3.2.2 自然条件下西藏革蜱的产卵特性 |
3.2.3 可控自然条件下西藏革蜱的吸血特性和寿命 |
3.3 讨论 |
3.3.1 生长对策 |
3.3.2 取食对策和体型大小对策 |
3.3.3 滞育对策和迁移对策 |
3.3.4 生殖对策 |
3.3.5 性选择对策 |
3.3.6 R-对策与K对策 |
第四章 西藏革蜱对高原环境的生理适应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试剂 |
4.1.4 实验方法 |
4.1.4.1 蜱的清洗与研磨 |
4.1.4.2 含水率的测定 |
4.1.4.3 脂肪含量的测定 |
4.1.4.4 糖原含量的测定 |
4.1.4.5 甘油含量的测定 |
4.1.4.6 蛋白含量的测定 |
4.1.4.7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测定 |
4.1.4.8 丙二醛活性的测定 |
4.1.4.9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
4.1.4.10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4.1.4.1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
4.1.5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三个种群水和抗寒物质的分析 |
4.2.2 三个种群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测定 |
4.3 讨论 |
4.3.1 高原环境对西藏革蜱含水率的影响 |
4.3.2 高原环境对西藏革蜱脂肪和糖原含量的影响 |
4.3.3 高原环境对西藏革蜱甘油含量的影响 |
4.3.4 高原环境对西藏革蜱体内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5 高原环境对西藏革蜱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四、疫源和有害野生脊椎动物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及活动节律[D]. 邵曰派.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 [3]巴州塔里木马鹿蜱种类鉴定及其携带部分病原检测[D]. 蒋玉曦.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4]野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内涵、法律检视与治理[J]. 霍敬裕. 食品科学, 2020(09)
- [5]西藏勒布沟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组成及垂直分布格局[D]. 王作波.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
- [6]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植物组成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 姚祥. 兰州大学, 2019(02)
- [7]学术论文英汉翻译中作者态度的再现 ——有关非洲野生动物保护论文的翻译实践报告[D]. 郭盼盼.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评价及与生物入侵关系研究[D]. 孟令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水库建设项目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影响评价研究 ——以贵州赤水丙安水库为例[D]. 杨菊.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2)
- [10]西藏革蜱种群生态及其生理适应[D]. 李拓.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