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课提问方式五种(论文文献综述)
郭听[1](2019)在《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过程.对当下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不仅能够诊断和改进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行为,同时可以丰富国内在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方面的研究成果,为高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据此,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开展:(1)编制学生调查问卷以及教师访谈提纲;(2)对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访谈,走进数学课堂观察师生互动的真实情况,结合三者调查的结果,分析当下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根据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建议.根据以上问题,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助于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以河南省SQ县第一高级中学为例对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展开具体地研究.首先,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于国文、教育专家曹一鸣的“师生互动的五种结构模式”,确定学生调查问卷的五个维度: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学生做题-教师辅导、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其次,在这五个维度下编写相关题项,先对学生实施预调查,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达标后实施正式调查;最后,对正式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21.0和Excel软件分析,分析内容:(1)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中的年级差异性和性别差异性;(2)高中生在每一种具体的互动形式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对互动的认同度.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并结合一线数学教师访谈和数学课堂观察的结果,得出调查学校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1)五个互动维度下的得分均介于3分和4分之间,没有达到“符合”的标准,说明当下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2)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中不存在性别差异性,但是存在年级差异性,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互动中整体的表现以及对互动的认同度呈下降趋势;(3)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和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数学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学生认同度很高;而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和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的互动效果不好,学生认同度不高;(4)教师和学生均有互动的意识,但是较为模糊,并且教师在互动中缺乏针对性;(5)学生在数学课堂互动中缺乏积极主动性,并且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与其向教师请教,更倾向于和同学讨论交流.基于高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秉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笔者对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提出如下建议:(1)增强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意识;(2)创造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条件;(3)营造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氛围;(4)组织课外数学互动学习小组.
宋运明[2](2014)在《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教材作为一种体现国家意志的印刷品,作为教与学的重要媒介、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编写质量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教材是否有编写特色是衡量其编写质量的重要标志,而教材编写特色是否鲜明是衡量其编写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其易教利学程度有重要影响。然而,教材编写研究长期以来被忽视,尤其是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研究更少,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需要。例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属性的集中体现,其编写特点直接影响教材质量也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教材编写特色中占据突出地位。本研究以例题编写特色为切入点对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小学数学新教材是指我国自2001年实施新课改以来依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编写并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小学数学教材,下同)的编写特色进行研究。研究的问题为: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有哪些利教利学的特点,有何凸显例题编写特点的建议?具体可以分解为4个子问题:1)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文本分析的框架,也即是从哪些类目分析教材文本中例题的编写特点?2)在教材文本中,各版本例题编写在框架各类目上存在哪些特点?3)小学数学教师对教材文本中例题编写特点的利教利学认同度如何?4)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有哪些利教利学的特点,有何彰显例题编写特点的建议?其中第1)和2)个问题是研究的重点,第3)个问题是研究的难点,第4)个问题是研究的归宿。研究与凸显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编写特点,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材编写质量、促进小学数学教材多样化发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乃至促进教育公平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借鉴有关研究成果,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人教版、西师版和苏教版四至六年级数学新教材中的例题编写特点进行了文本分析与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具体而言,首先基于对课程教材政策文件、小学数学教材特别是其中例题的编写特点及其他相关(数学)教育与心理学研究成果、小学数学教材文本的综合分析,构建小学数学新教材文本中例题的分析框架。其次采用该框架对所选择的教材文本中的例题进行分析、统计,进而比较得出各版本教材例题在分析框架各个类目上的共同特点与各自特点。再次基于文本研究的典型结论制定问卷,对383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例题编写特点利教利学认同度的调查研究,采用18.0版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综合上述静态和动态研究的主要结论,概括提炼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的利教利学特点,针对存在局限提出彰显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尤其是其中例题编写特色的建议。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其一,例题文本分析框架分为12个类目:所占篇幅,所含情境类型,所属情境倾向,所含插图类型,所含解题阶段,对知识的处理方式,所含启发方法,所含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开放性,所含对话交流引导,所含动手操作引导,知识主题中例题间的关系。其中大多类目分为若干亚类目或若干类型,如开放性分为所含“问题”信息是否充足、答案是否唯一、是否含“提出问题”提示语三个亚类目;所属情境倾向分为农村情境倾向、中性情境和城市情境倾向三种类型。其二,在文本分析中,三版本教材例题编写的共同点:平均每道例题长度占半个正文页面多一点。属于生活情境类型的例题占比约六成,属于其他学科和动画情境类型的例题占比较低。具有中性情境的例题个数占八成以上,隶属农村情境倾向的例题占比很低。含插图例题比重占七成以上;在三个知识领域(如不特别说明,三个知识领域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下同)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含功能性插图例题比重最高。在波利亚解题理论的四个解题阶段中,含弄清题意阶段的例题比例最小,含拟定计划阶段的比例次小,而含执行计划阶段的比例最高,回顾阶段得到足够重视;留白例题比例约六成;执行计划阶段含关键处点拨例题比重超过含该阶段例题的两成。用以获取知识的例题比重在54.7%-86.9%之间。使用启发方法的例题比重在三成以上;寻找模式和绘图处在教材例题启发方法使用频率的前三位,而且这两种启发方法主要分布在数与代数领域。含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例题比重在15%-22%之间;在三个知识领域中,数与代数领域含有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例题比重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领域。“问题”信息不充足和含“提出问题”提示语的例题很少,答案不唯一例题比重在14%-18%之间。含对话交流引导的例题比重在43%-58%之间。含动手操作引导的例题比重在15%-30%之间;四至六年级中,四年级含动手操作引导的例题比重最高。重视例题间深层结构变异与概念连接,同时注重通过例题后的“提示或小结”诱发学生的自我解释。三版本各自例题编写也有特性,如人教版例题较注重联系其他学科,西师版较重视农村情境,苏教版在问题解决多样化方面较突出等。其三,在对32个例题编写特点的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师认同度最高的特点是:含插图例题个数比重在72.9%-80.5%之间,平均为76.2%;认同度最低的特点是:具有农村情境的例题个数比重在0.6%-10.5%之间,平均为4.5%。小学数学教师是否使用过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版教材对其认同度的影响较小;数学学科教龄、职称和最后学历的影响一般;学校位置(城市或农村)与是否使用过西师版教材对认同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其四,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利教利学的共同特点有:呈现形式注重图文并茂,情境设置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方式倡导对话交流,例题功能注重新知获得,例题之间注意变式连接,活动设计强调动手操作。各版本教材例题也有一些利教利学特性,在三版本中,如西师版使用启发方法的次数最多,使用启发方法的例题个数比重最高;苏教版含回顾反思阶段的例题个数比重最高等。其五,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对彰显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色的建议:1)全力彰显例题编写的个性化特色;2)加强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知识领域例题编写的教学属性;3)关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尤其适当提高农村情境倾向例题比重;4)增强例题与动画情境、其他学科的联系;5)适度增强例题的开放性;6)适度增加含弄清题意阶段的例题比重,减少裸例题比重。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发展的建议:1)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选取和组织、难度等应多样化;2)坚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活动化的编写思路;3)关注小学数学教材的地方特色,尤应关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4)重视借鉴发达国家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经验;5)深入挖掘教材编写特色切入点,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6)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当放宽教材审查标准,特别是对教材形式的规定。论文分为8章。分别为导论,概念界定与文献述评,研究设计,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构建,例题文本编码结果的统计与分析,例题编写特点的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结论与建议,结束语。本研究创新之处:1)该研究是国内首例对小学数学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进行研究的博士论文,相关研究甚少,这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2)以定量分析为主对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进行研究,其中构建了例题的文本分析框架,而国内大多已有教材研究是以定性分析为主。3)提出了彰显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的建议。本研究不足之处:1)研究者仅对三个版本的教材例题进行了研究,而对有些比较有特色的教材版本没有涉及,致使有些所得结论说服力不强。2)调查研究中,问卷需进一步改进,调查对象没有涉及小学数学教研员和高校数学教育研究者。
李海[3](2019)在《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设计研究 ——以三个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实践知能是上海“青浦经验”发展到今天最核心的概念,是顾泠沅先生、鲍建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经过青浦实验、教师行动教育模式和教师发展指导者三个阶段40年左右的实践研究所形成的中国特色数学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顾泠沅先生、鲍建生教授及其团队关于实践知能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词源学、哲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与实践知能有关的词语“知识”、“能力”、“实践”的生活来源及其发展,分析了与这些词语相关的哲学观点以及各个不同哲学观点的共同之处。然后结合相关理论尤其是结合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四个问题,进一步探寻了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理论基础,重新界定了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概念。在鲍建生教授关于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框架进行了细化。在这个细化了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下,以《数学教育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研究》为主要干预性课程,选择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内容中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教学对某高校的2015级44名职前数学教师、2016级76名职前数学教师在2017年秋季学期和2018年秋季学期分别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干预性教学。本文以设计研究为研究的方法论,在细化了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基础上,编制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问卷调查表和访谈提纲,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讨论等收集研究数据的方法,对职前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主要解决四个研究问题:(1)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是怎样的?(2)职前数学教师在学习干预课程中的教学理论时,对三个定理证明的教学进行了什么样的分析?这些分析对他们理解这三个定理的教学有什么帮助?(3)在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模型框架之下,职前数学教师对研究者提供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文本案例的学习、思考和研讨,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三个定理的教学有什么作用?(4)经过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干预性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产生了哪些变化?经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实践知能现状不容乐观,但同时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实践知能并非空白,虽然职前数学教师没有真正做数学教师的经验,但他们在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知识基础、教学过程和支持系统领域都存在着一定的积累,这些积累来自于他们受教育的过程,包括中小学的教育过程和大学教育过程和部分职前数学教师做中小学数学家教的过程;职前数学教师通过接受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他们在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数学素养和信息技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经验尤其是课堂把控能力还比较薄弱;2.通过运用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模型进行教学干预,职前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得到很大的发展,表现为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存在显着性差异;3.实践知能模型应用于职前数学教师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但在应用过程中需做好设计,即需要一个科学的教学干预过程;4.在实践知能干预性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的教和学,也要注重随时将理论与三个定理证明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在这一结合过程中,组织、引导职前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理论的学习、思考、分析和研讨,不但有利于他们理解数学教学理论,也有利于理解具体数学教学内容的教学;5.为职前数学教师提供比较成熟的三个定理证明教学的教学案例,并且组织他们对案例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讨论、交流,对他们理解三个定理的证明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6.通过数学教学理论学习、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设计教学、讨论和信心宣告,职前数学教师在实践知能的支持系统(信念与态度)得到提高。7.本研究设计的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干预性教学,对提高职前数学教师的实践知能具有明显的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研究、我国的数学教师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最后,结合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对高校数学教师教育数学专业任课教师和数学教育类课程任课教师给出了一些建议。并且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相信,为开拓新的数学教育研究广阔天地,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本研究做出了些许的进展工作。
韩晓俊[4](2020)在《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以社会互动理论为视角》文中提出小学数学教育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使学生掌握未来生活和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养成数学素养的主要途径。从新课改开始,我国开启了用课堂互动归还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改革运动,2011年颁布《数学课程标准》再一次强调了“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表现。互动教学应该是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常态。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为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新课程改的思想和理念已经深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但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仍然不明显。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数学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师生互动交流、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有效实施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提高课堂互动参与度和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社会互动理论诠释了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发展,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应该把关注点放在课堂主体之间的互动。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受符号、情景和反馈等方面的影响,为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文章从社会互动理论的视角,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四要素,设计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教师卷和学生卷。针对教师的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由课堂互动形式、互动符号、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四个维度的问题组成。针对学生的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主要由课堂互动形式、互动符号两维度的问题组成。研究以攀枝花市4到6年级的小学生和小学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对问卷调查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部分学生的课堂互动参与度低;课堂互动效率低;师生交换互动和冲突互动不足。在对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存在问题和原因的进行深入剖析后,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社会互动理论,提出了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四个策略: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教会小学生主动学习;增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动感”;创设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情境。
毕渔民[5](2016)在《数学五环活动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修养,已经写进了我国初中、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践研究表明:数学考试成绩高,并不代表数学素养高,而且仅靠教师讲授教学不能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但是,数学素养高,一定会使数学考试成绩高成为大概率事件。近十年以来,国内外有关数学素养的研究文献,一般集中在数学素养内涵框架研究上。学生数学素养是如何提高的?应该以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应该采取何种课堂教学策略来实施?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文献中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有效的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数学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论证法等研究方法,经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通过对初中、高中学生的实地调查进行观察研究,运用问卷法及访谈法获得观察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活动开展情况及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情况的基本估计为:数学活动开展得不平衡,“数学阅读、自学”、“述说数学”表现不足,需要可操作的数学活动教学方法应该进一步加强。(2)利用教育统计中的随机变量的概念,定义“随机游走”,以其为工具,对含有探究活动的有限离散时段教学过程,建立了随机数学模型,经过论证得到结论:学生“完全自主数学探究活动”对发展“数学素养”是不可取代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讲授和引导对培养“数学素养”是不可少的因素;利用概率论中“布朗运动”为工具,对含有探究活动的连续时间段的教学过程,建立了学生“探究活动”和教师“数学讲授”相结合教学过程的随机数学模型,推理出结论:通过运用“数学讲授”与“数学活动”结合的教学模式,可达到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实现“以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功能。(3)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结构理论为指导,应用“以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可以将“数学讲授”相结合的数学活动具体化,构建了由“读数学”、“说数学”、“讲数学”、“练数学”、“问数学”五种数学活动组成的“五环综合数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在第3章、第6章中阐明和论述了这种综合教学模式的分项数学活动的内涵、整体综合数学活动的逻辑结构、运行方式、运行策略。构建的综合教学模式,适用于具有一定自学基础的初中、高中、大学生数学基础课,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体实施策略不同。(4)依据数学素养内涵三维框架结构,运用“关键因素—路径分析”法,通过“文献分析”及“文献分析—统计推断”进行类比,对于实施“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对于数学素养促进作用进行研究,得到结论:通过此“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将教师的“数学讲授”和学生的“数学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保证“数学成绩”提高,且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5)选定系统学的上位学科辩证哲学中“对立统一”原理为“公理”,运用形式逻辑的演绎推理方法,推得:“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读数学、说数学、讲数学、练数学、问数学”五项数学活动构成的子系统的相互促进、相互限制关系图,恰好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五行生克”关系图的结构相同。这样一来,本教学模式可以使相互“促进”作用与相互“限制”作用达到动态平衡,形成动态和谐的教师“数学讲授”与学生“数学活动”相结合的教学过程。(6)通过最近四年中,由资深教师使用“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实验过程,进行反复实践反复思考,总结出该教学模式可供参考的具体“教学策略”。对于在初中、高中、大学生的基础数学教学中应用“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分别构建了教学设计案例,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用该教学模式时的参考。实施数学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并无固定教学方法,也无固定教学模式,正所谓“法无定法”。教师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凡是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能力与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都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应该是其中一种。
牟金保[6](2020)在《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个案研究》文中指出专门内容知识被描述为数学教学所特有的数学知识,而本文所研究的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就是属于专门内容知识的范畴。本研究主要关注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现状与HPM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对于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的理论框架建构,目前尚无人进行研究,但有高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研究可供参考,也有国内外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方面的研究可供参考。由于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的理论框架,目前并没有现存的,为了得出本文理论框架的要素和针对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的研究流程,研究者针对15位专家进行了访谈,并利用模糊Delphi法通过三个步骤,对要素指标进行了筛选。研究者主要针对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建构了PT-HSCK九成分的九边模型,这九个知识成分维度分别为选择与引入的知识、比较与设计的知识、回应与解释的知识、探究与重演的知识、表征与关联的知识、编题与设问的知识、评估与决策的知识、判断与修正的知识、解决与运用的知识。同时,针对参与者的水平高低按照每个知识成分维度划分成五种不同的水平等级。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行个案研究,研究者在HPM干预之前,调查了西藏地区初级中学在校学生、在职数学教师以及西藏地区职前数学教师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态度,同时调查了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现状。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之上,研究者选定了12名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为本文个案研究对象,针对无理数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平行线的判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等三角形应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6个知识点,设计了由24道客观题和6道主观题组成的PT-HSCK九成分五水平测试问卷。为了探讨HPM干预对西藏职前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影响变化,研究者建立了HPM干预框架,并以该框架为指导对选定的12名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根据模糊Delphi法筛选6个知识点以及史料阅读、HPM讲授和HPM教学设计三个阶段分别进行HPM干预。在HPM干预之后,研究者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访谈和作业单反馈分析了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水平变化情况。从总体结果来看,通过对PT-HSCK九个知识成分维度的前后测成对t检验发现,回应与解释、探究与重演、表征与关联、编题与设问、评估与决策、判断与修正、解决与运用这七种知识成分维度,后测的水平显着高于前测的水平;而选择与引入、比较与设计这两种知识成分维度,前后测水平无显着性差异,但后测的均值还是要略微高于前测。从藏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分析结果来看,藏族参与者的PT-HSCK中,回应与解释、探究与重演、表征与关联、编题与设问、评估与决策、判断与修正、解决与运用这七种知识成分维度,后测显着高于前测的水平;而选择与引入、比较与设计这两种知识成分维度,前后测水平无显着性差异。从汉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分析结果来看,汉族参与者的PT-HSCK中,回应与解释、探究与重演、表征与关联、编题与设问、评估与决策、判断与修正、解决与运用这七种知识成分维度,后测显着高于前测的水平;而选择与引入、比较与设计这两种维度,前后测水平无显着性差异,但后测的均值还是要略微高于前测。总之,HPM干预对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水平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本文也可以为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培养提供实施理论框架和有针对性推广的数据支持。
严家丽[7](2014)在《“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小学数学为例》文中指出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物化形式和载体,“教师使用教科书”隶属于课程实施领域。随着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尤其是“一标多本”教科书政策的确立,教师与教科书、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重新得到审视。教师如何使用教科书,涉及到新课程实施质量的好坏。人们通常在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的同时,更关注课程实施的结果。“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至今尚无人涉及。本研究将“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主题,并认同“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的教科书,符合(基本符合)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研究以北师版教科书为例,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调研,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前提性假设: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研究对象的“教科书使用水平”基本趋于稳定;关系性假设1:“教科书使用水平”高的教师,学生课堂参与度越高,学生的数学课堂情感越积极,学生对新知的关系性理解程度越高,但学生对新知的操作性理解程度未必更高;关系性假设2:“教科书使用水平”高的教师,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较为积极,数学观比较开阔,问题解决能力比较强,但学生的数学期末测试成绩未必更有优势。研究主要采用质化分析方法,并辅以量化分析方法。综合运用课堂观察法、聚焦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建模法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同时采用编码分析、项目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手段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假设的验证。研究过程包括五个阶段:(1)研究工具的制定。通过理论建构、文献梳理、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专家咨询等手段,修订、开发、选择恰当的研究工具;(2)前提性假设的验证过程。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分别听一次课(常规新授课),比较教师两次测评的“教科书使用水平”前后是否具有差异;(3)针对全体研究对象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评定;(4)从“当堂效果”和“学期效果”两个维度刻画课堂教学效果。当堂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的数学课堂情感,学生对新知的操作性理解程度以及关系性理解程度,学期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数学观、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期末测试成绩;(5)从“当堂效果”和“学期效果”两个维度,探究“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验证关系性假设1和关系性假设2。(一)研究获得的直接结论:1.凭借自主开发的“学生课堂参与度”测评工具及测试题,对“教科书使用较低水平”、“教科书使用中等水平”和“教科书使用较高水平”的“当堂教学效果”进行追踪考察。结果表明,关系性假设1大部分成立:(1)“教科书使用水平”高的教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越高,且“中等水平”和“较高水平”教师的“学生课堂参与度”逐渐趋于稳定;(2)“教科书使用水平”高的教师,学生的数学课堂情感越积极;(3)“教科书使用水平”高的教师,学生对新知的操作性理解程度越高;(4)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来说,“教科书使用水平”高的教师,学生对新知的关系性理解程度越高。2.研究利用《数学学习态度量表》、《数学观量表》、编制的开放测试题以及期末统考成绩,对30个班的“学期教学效果”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发放问卷15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33份,结果表明,关系性假设2部分成立:(1)“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对“学生数学学习态度”没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2)“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对“学生数学观”没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3)“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存在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4)“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对“学生数学期末测试成绩”没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二)研究获得的其它相关结论3.从个案校随机选择三位数学教师,对其“教科书使用水平”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细化后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从个案校三、四、五年级中选出三位教师,前后两次“教科书使用水平”的测评结果表明,前提性假设成立,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研究对象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基本趋于稳定;5.自主开发的“学生课堂参与度”刻画方法和比较模型,能较为客观地刻画学生在一堂课中的参与状况,以及实现不同课堂“学生参与度”的横向比较。综上研究,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操作性理解和关系性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和开阔的数学观有重要作用,因而,提高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对个案校的相关建议: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与教科书配套的软硬件设施,学校领导应积极关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加强教学研讨的针对性,进一步调整学生作息制度,改善学校周边环境。对课程实施质量保障的相关启示有:提高课程标准自身的清晰度,提高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吻合度,提高“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提高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赵戌梅[8](2020)在《“问题链”视角的高中数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学课堂教学在国际数学教育领域内愈受关注。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语言行为,是师生教学活动中主要的互动方式,也是探究课堂教学过程本质的重要载体。数学问题作为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行为之一,是引发师生语言互动的重要抓手,其本身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有序的主干问题串,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关联、数学逻辑的紧密、数学思维的严谨等。本研究旨在分析一线数学教师课堂问题链和师生语言互动的各自特点,探究二者间的关系,为促进高中数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给予具体操作层面的一些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借鉴与参考。本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1.不同类型高中数学教师课堂中的问题链构建和师生语言互动各有什么特点?2.不同类型问题链对师生语言互动有何影响?研究选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不同地区的两位专家教师和四位熟手教师的六节部级优质课课例视频,根据授课内容(“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和“函数的奇偶性”)将其分为两组同课异构,每组各有两节熟手教师课例和一节专家教师课例。研究过程分为三部分,首先运用视频分析法梳理与剖析视频中的问题链,从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探究不同类型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问题链构建特点;其次借助改编的FIAS编码与量化分析系统对视频编码,比较不同类型高中数学教师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特点;最后分类整理并量化分析不同类型问题链的解决过程中FIAS编码情况,探究高中数学课堂中不同类型问题链对师生语言互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问题链”构建方面,熟手型和专家型数学教师在重难点的把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主题间关联方式的选取上差异明显;语言互动方面,熟手型和专家型数学教师课堂的教师语言、学生语言、提问语言和其他语言的特点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推广链、引申链、综合链和深化链四类问题链分别对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双边语言、多媒体展示和无有效语言六类不同语言状态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且不同类型数学教师构建的问题链对师生语言互动影响不同。基于此,提出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链的相关建议:运用数学问题链将相关主题不同方面关联起来,构建严密的数学体系;善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及间接语言调动学生主动性;主动参与学生数学课堂活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推广链,使单向的思维活动丰富且直观;重视引申链和深化链对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会学”数学;注重推广链和引申链对双边互动的作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对于综合链和深化链教师要适时引导和合理留白,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艳玲[9](2017)在《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问题”有了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关注就成为世界数学教育的趋势之一,包括我国在内,许多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已将“问题解决”作为核心内容及课程目标。尽管学者们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定义描述不同,数学教育研究者和心理学研究者对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视角不同,但都将数学问题解决视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研究的目的都在于发现学生问题解决的规律和特征、通过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水平和思维能力。本研究中,在已有的针对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基础上,笔者界定了数学问题解决等相关的概念、术语,并确定了研究的主要思路和问题。本研究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测量,评价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表现,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的取向,以量化研究为主,具体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纸笔测验及解题记录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通过对研究资料及获得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笔者发现,在本研究所进行的“常规问题—应用型”和“非常规问题—探索型”两类数学问题解决的测验中,学生的表现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学生在“非常规问题—探索型”测验中得分要低于“常规问题—应用型”的测验得分,对于具体的题目类型,学生完成比较好的是“小数运算、整数运算、鸡兔同笼问题”这三类问题;两个测验中使用的高频解题策略比较相似,学生的解题错误主要集中在“不理解题意”和“计算类”的错误上;但通过将两个测验中所有样本进行水平分组,并对两个测验的每道题平均分及总分平均分进行每一个样本的逐一比较,笔者发现,学生在“常规问题—应用型”和“非常规问题—探索型”解题表现上并不是均衡和对等的,或者说学生一般思维能力与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而且,本研究中的三个样本学校来源于“常规问题—规则型”测验的同水平组,却在“常规问题—应用型”和“非常规问题—探索型”测验中均表现出了成绩上的显着差异,而且三所校在学生解题错误情况及策略使用上也明显存在差异。另外,学生样本在问题解决的结果、过程表现上也存在着显着的性别差异。这个结果使得探讨影响学生问题解决因素的现实状况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分析了来自“学生自身、课程、教学及环境”四个方面因素的现实样态,并与学生在本研究中的测试成绩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着学生问题解决的效果。概括的说,学生问题解决的表现是其自身观念及元认知的再现,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行为的复刻。基于本研究的发现,笔者提出了“要基于‘问题解决’展开数学教学,要加强对一般解题策略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要重视对实践类问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要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观念及解题的元认知、要调整数学问题解决教与学的方式”这样几个有针对性的建议,供研究者和实践者参考,以期切实改进研究与实践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周九诗[10](2018)在《中学数学优质课的教学质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课堂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观察和评价一堂课,如何判断与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什么是一堂好课标准”一直以来就是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我国优秀的课堂教学存在哪些优点和不足,是否具有一定共性值得其他教师借鉴学习等,至今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学习成就的需要。本文试图用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探寻我国中学优质数学课堂的特征我国学生在一些大型国际数学比较项目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生取得学习成就的关键在课堂,有研究者认为中国数学教育的优势在于数学课堂教学(Charlene,2017)。那么,我国数学优质课堂的特点是什么?基于这个问题,我们便会思考,如何去观察一堂数学课,如何评估一堂数学课的质量和有效性,并就此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的方向?中国传统听课、评课活动很多,但往往采用中医式观察评估方法,缺少系统的理论框架。因此,本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1)如何构建反映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多维度评估体系?在初步解决上述问题之后,本研究希望利用所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探讨我国中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具体问题包括两个方面:(2)依据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分别从每个维度和整体上分析我国中学数学优质课堂有哪些特征?(3)依据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分别从每个维度和整体上比较我国初、高中数学优质课堂有哪些异同?对于第一个研究问题,在文献综述、录像观摩和专家意见咨询的基础上,构建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共包含六个维度:数学内容、认知需求、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数学交流和及时评价,每个维度均会有三个水平的划分,按照课堂教学活动表现与其中一个水平描述情况的匹配度进行评估。对于第二个研究问题,研究结果发现,选取的数学优质课在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六个维度中,每个维度的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数学交流、数学内容、认知需求和及时评价。研究表明:(1)良好的教学组织是我国优质数学课堂的主要特点;(2)我国优质数学课堂重视学生参与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3)我国数学优质课在数学内容和认知需求的表现上并不突出;(4)我国数学优质课在及时评价方面表现较为薄弱,有待提高。对于第三个研究问题,利用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初、高中优质数学课比较发现,高中数学课在数学内容、认知需求、数学交流和及时评价维度平均水平得分高于初中数学课堂;初中数学课在教学组织和学生参与维度平均水平得分高于高中数学课堂。本研究结合已有文献,对上述研究结果做了进一步讨论,分析研究结果可能的产生原因。最后,研究者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同时分析了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并对后期可能做的相关研究提出若干展望。
二、数学课提问方式五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课提问方式五种(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1 符号互动论 |
1.4.2 建构主义理论 |
1.4.3 交往教学论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互动 |
1.5.2 师生互动 |
1.5.3 课堂师生互动和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 |
1.6 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特点与常见形式 |
1.6.1 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特点 |
1.6.2 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常见形式 |
1.7 研究问题 |
1.7.1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7.2 研究方法 |
1.7.3 研究设计 |
2 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预调查 |
2.1.1 初始问卷的编制 |
2.1.2 初始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2.1.3 初始问卷的信度分析 |
2.1.4 预调查结论 |
2.2 正式调查 |
2.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2.2.2 调查问卷的实施 |
2.3 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调查结果分析 |
2.3.1 五个维度的数据分析 |
2.3.2 年级差异性分析 |
2.3.3 性别差异性分析 |
2.4 高中数学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
2.5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片段分析 |
2.6 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及问题 |
3 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建议 |
3.1 增强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意识 |
3.2 创设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条件 |
3.2.1 激活问题意识,为互动创设条件 |
3.2.2 了解学生数学基础,互动切合实际 |
3.2.3 运用数学语言艺术,调动学生热情 |
3.3 营造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氛围 |
3.3.1 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
3.3.2 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
3.3.3 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
3.4 组织课外数学互动学习小组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创新与不足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情况的访谈提纲(数学教师) |
致谢 |
(2)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教材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教材编写特色发展与研究概况 |
1.3 例题在数学教材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述评 |
2.1 数学教材特别是小学数学教材的相关研究 |
2.1.1 对数学教材的认识 |
2.1.2 数学教材的静态研究 |
2.1.3 数学教材的动态研究 |
2.2 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点的相关研究 |
2.2.1 对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点的认识 |
2.2.2 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点的相关研究 |
2.3 样例的相关研究 |
2.3.1 对样例、例题及样例学习的认识 |
2.3.2 样例内特征设计 |
2.3.3 样例间特征设计 |
2.3.4 样例与问题间特征设计 |
2.4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相关研究 |
2.4.1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重要性 |
2.4.2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文本分析 |
2.4.3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使用及其教学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对象 |
第4章 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构建 |
4.1 我国数学课程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特点 |
4.1.1 数学课程标准中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内容 |
4.1.2 数学教学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特点 |
4.1.3 数学教育测评中学生表现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特点 |
4.2 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构建 |
4.2.1 例题所占篇幅 |
4.2.2 例题所含情境类型 |
4.2.3 例题所属情境倾向 |
4.2.4 例题所含插图类型 |
4.2.5 例题所含解题阶段 |
4.2.6 例题对知识的处理方式 |
4.2.7 例题所含启发方法 |
4.2.8 例题所含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 |
4.2.9 例题的开放性 |
4.2.10 例题所含对话交流引导 |
4.2.11 例题所含动手操作引导 |
4.2.12 知识主题中例题间的关系 |
4.3 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实施方法 |
第5章 例题文本编码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5.1 例题文本编码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5.1.1 例题所占篇幅 |
5.1.2 例题所含情境类型 |
5.1.3 例题所属情境倾向 |
5.1.4 例题所含插图类型 |
5.1.5 例题所含解题阶段 |
5.1.6 例题对知识的处理方式 |
5.1.7 例题所含启发方法 |
5.1.8 例题所含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 |
5.1.9 例题的开放性 |
5.1.10 例题所含对话交流引导 |
5.1.11 例题所含动手操作引导 |
5.1.12 知识主题中例题间的关系 |
5.2 例题文本分析的主要结论 |
5.2.1 三版本教材的例题编写共同点 |
5.2.2 三版本教材各自的例题编写特色 |
第6章 例题编写特点的利教利学认同度调查研究 |
6.1 调查过程 |
6.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6.1.2 问卷的基本情况 |
6.1.3 样本的选取 |
6.2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6.2.1 统计分析的整体图景 |
6.2.2 例题编写特点利教利学认同度的差异检验 |
6.3 调查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的利教利学特点 |
7.1.1 呈现形式注重图文并茂 |
7.1.2 情境设置联系生活实际 |
7.1.3 学习方式倡导对话交流 |
7.1.4 例题功能注重新知获得 |
7.1.5 例题之间注意变式连接 |
7.1.6 活动设计强调动手操作 |
7.2 对彰显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色的建议 |
7.2.1 全力彰显例题编写的个性化特色 |
7.2.2 加强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知识领域例题编写的教学属性 |
7.2.3 关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尤其适当提高农村情境倾向例题比重 |
7.2.4 增强例题与动画情境、其他学科的联系 |
7.2.5 适度增强例题的开放性 |
7.2.6 适度增加含弄清题意阶段的例题比重,减少裸例题比重 |
7.3 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发展的建议 |
7.3.1 对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发展的建议 |
7.3.2 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发展新成效探析——以西师版为例 |
第8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设计研究 ——以三个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我国教育的战略地位到教师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
1.1.2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重要转型 |
1.1.3 我国职前数学教师培养概要及其主要问题 |
1.1.4 初中几何证明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教学困难 |
1.1.5 重视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专业发展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职前数学教师 |
1.2.2 实践知能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了解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1.3.2 优化高等师范院校对职前数学教师培养的方式 |
1.3.3 为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1.4 研究问题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实践知能 |
2.1.1 实践知能相关词语的词源分析 |
2.1.2 知识的哲学理论概览 |
2.1.3 知识及其分类 |
2.1.4 实践的哲学理论概览 |
2.1.5 教师知识及其分类 |
2.1.6 教师知识的实践取向 |
2.1.7 已有实践取向的教师知识研究 |
2.2 发展职前数学教师实践性知识与能力的模式、方法与措施 |
2.3 职前数学教师数学推理与证明教学知识研究 |
2.4 几何证明教学研究 |
2.4.1 什么是推理与证明 |
2.4.2 数学推理与证明历史发展的简要轮廓 |
2.4.3 数学证明的教育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理论框架 |
3.1 已有“知能”研究文献述评 |
3.2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概念和结构 |
3.2.1 顾泠沅先生和鲍建生教授关注实践知能的缘起及基本研究思路 |
3.2.2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概念及其结构发展的简要脉络 |
3.2.3 已有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概念及其结构述评 |
3.2.4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研究的展望 |
3.2.5 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理论基础 |
3.2.6 本研究的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定义及其框架 |
3.2.7 对数学教师实践知能框架的进一步细化 |
第4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三个定理的选定 |
4.3 实践知能发展干预性课程的教学 |
4.3.1 干预课程的教学目标 |
4.3.2 干预课程的教学内容 |
4.3.3 干预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措施 |
4.4 研究方法 |
4.4.1 设计研究概述及其与本研究的关系 |
4.4.2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及其子问题对应的研究方法 |
4.5 研究流程 |
4.5.1 设计研究的研究流程 |
4.5.2 第一轮、第二轮研究研究流程 |
4.6 研究工具 |
4.6.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问卷调查表(前后测)的形成 |
4.6.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变化情况访谈提纲的形成 |
4.7 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具体实施 |
4.7.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问卷调查的实施 |
4.7.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访谈的实施 |
4.8 研究数据的收集 |
4.9 研究数据的分析方式 |
4.10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4.10.1 研究的信度 |
4.10.2 研究的效度 |
4.10.3 研究的伦理 |
第5章 第一轮研究结果 |
5.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5.1.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三个定理及其证明的掌握 |
5.1.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知识基础的现状 |
5.1.3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教学过程的现状 |
5.1.4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支持系统的现状 |
5.2 职前数学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时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
5.2.1 职前数学教师对青浦经验的四条数学教学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
5.2.2 职前数学教师应用脚手架理论对三个证明教学的分析 |
5.2.3 职前数学教师学习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理论时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
5.2.4 小结 |
5.3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变化 |
5.3.1 整体上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差异情况 |
5.3.2 职前数学教师在实践知能各个子成分的变化 |
5.3.3 通过对个别研究对象的访谈看研究对象实践知能的变化 |
第6章 第二轮研究结果 |
6.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6.1.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三个定理及其证明的掌握 |
6.1.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知识基础的现状 |
6.1.3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教学过程的现状 |
6.1.4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中支持系统的现状 |
6.2 职前数学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中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
6.2.1 职前数学教师对青浦经验的四条数学教学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
6.2.2 职前数学教师应用脚手架理论对三个证明教学的分析 |
6.2.3 职前数学教师学习弗赖登塔尔的教学理论时对三个定理教学的分析 |
6.3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个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
6.3.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
6.3.2 职前数学教师对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
6.3.3 职前数学教师对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案例的学习和研讨 |
6.3.4 案例学习、思考和研讨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三个定理教学的意义 |
6.4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变化 |
6.4.1 整体上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差异情况 |
6.4.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各个子成分的变化 |
6.4.3 通过对个别研究对象的访谈看研究对象实践知能的变化 |
第7章 对两轮研究的总结 |
7.1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7.1.1 职前数学教师对三个定理内容及其证明掌握的现状 |
7.1.2 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现状 |
7.2 教学理论的学习、讨论和分析对掌握三个定理教学的价值 |
7.3 教学案例对职前数学教师理解三个定理教学的意义 |
7.4 两轮研究问卷数据合并后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的变化 |
7.4.1 整体上实践知能的前后测差异情况 |
7.4.2 两轮问卷调查数据合并后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各个子成分的变化 |
7.4.3 从两轮研究中访谈个别研究对象而发现研究对象实践知能的变化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启示与建议 |
8.2.1 研究启示 |
8.2.2 建议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4 研究的主要贡献 |
8.5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职前数学教师对其他同学三个定理证明的讨论提纲 |
附录2 :研究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变化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3 :职前数学教师从业信心宣告书 |
附录4 :职前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实践知能问卷调查表 |
附录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
2.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
3.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案例 |
附录6 :职前数学教师三个定理证明教学设计案例学习思考提纲 |
附录7 :职前数学教师三个定理证明教学设计案例研讨讨论提纲 |
附录8 :职前数学教师干预性课程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个人简历 |
2.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 |
3.发表论文 |
致谢 |
(4)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以社会互动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小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 |
(二)数学学科特点决定其教学活动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 |
(三)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课堂互动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研究 |
(三)已有研究评价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课堂互动 |
(二)课堂互动教学 |
(三)社会互动理论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研究的理论探讨 |
一、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基本要素 |
(一)小学生 |
(二)教师 |
(三)课堂教学内容 |
(四)课堂环境 |
二、社会互动理论 |
(一)共享意义的符号是人们互动交流的前提 |
(二)个体主观的情境定义会直接影响其的行为 |
(三)人们最在乎他人眼中的自己 |
三、社会互动理论对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启示 |
第三章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现状调查 |
一、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现状调查的问卷设计 |
(一)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
(二)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现状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 |
(三)信效度检验 |
二、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现状调查的实施 |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
(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三)调查的数据统计 |
三、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 |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状况 |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情况 |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况 |
(四)课堂互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问题及成因 |
一、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部分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度不足 |
(二)师生课堂互动效率较低 |
(三)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换互动和冲突互动不够 |
二、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
(二)教师课堂互动教学情景设计能力不足 |
(三)小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
第五章 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 |
一、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
(一)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情境设计和创设能力 |
(二)完善小学数学教师灵活运用数学符号能力 |
(三)合理使用反馈语 |
二、教会小学生主动学习 |
(一)教会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
(二)教会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
三、增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动感” |
(一)以学生认知水平作为教学内容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探索性 |
四、创设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情景 |
(一)利用教学工具,激活教学情景 |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
(三)创设适宜的数学教学情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现状调查(教师卷) |
附录 B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现状调查(学生卷) |
致谢 |
(5)数学五环活动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提出的缘由 |
1.1.1 来自“钱学森之问”与“华人学习者悖论”的启示 |
1.1.2 从“数学双基”变为“数学四基”所想到 |
1.1.3 几种常见数学活动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提示 |
1.1.4 确保“数学考试成绩”与“数学素养提高”的综合考虑 |
1.2 研究的具体问题 |
1.2.1 目前“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具体现状的调查研究 |
1.2.2“以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素养发展”命题的数学模型论证 |
1.2.3 构建“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推断其对于数学素养促进的作用的教育功能 |
1.2.4 构建“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中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案例 |
1.3 研究的学术价值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实地调查法 |
1.4.5 案例分析法 |
1.4.6 演绎推理法 |
1.4.7 统计推断法 |
1.4.8 数学模型法 |
1.5 论文的逻辑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文献综述 |
2.1 “活动教学”研究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文献综述 |
2.1.1 早期“活动教学”思想的萌芽 |
2.1.2 现代、当代“活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历史及文献综述 |
2.2 现代、当代“数学活动教学”的研究历史、研究文献综述 |
2.2.1 数学教学认识论对数学教学特征的认识 |
2.2.2 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数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
2.2.3 波利亚的数学“问题解决”活动教学模式 |
2.2.4 关于学生“数学活动”概念的研究文献综述 |
2.3 近年有关的几种具体“数学活动”教学研究文献的分类评述 |
2.3.1 关于“阅读自学”数学活动的研究和实践 |
2.3.2 关于“述说评价”数学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
2.3.3 关于数学“启发讲授”引导探究活动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
2.3.4 关于数学“变式练习”活动的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
2.3.5 关于“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2.4 近三十年,国内、外关于数学素养内涵研究的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本概念简介 |
3.1 活动教学 |
3.2 数学活动教学 |
3.3 数学素养内涵框架 |
3.4 “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 |
3.5 教学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学开展数学活动教学的调查研究 |
4.1 调查研究背景 |
4.2 调查研究I:中学学生和教师进行数学活动的“问卷调查” |
4.2.1 调查研究的含义 |
4.2.2 调查内容 |
4.2.3 调查研究目标 |
4.2.4 调查样本的选取 |
4.2.5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
4.2.6 调查问卷开展时间 |
4.2.7 调查问卷的整理 |
4.2.8 调查研究I的结论 |
4.3 调查研究II——课堂教学现场中数学活动的“实地调查” |
4.3.1 实地调查设计 |
4.3.2 调查数据的收集 |
4.3.3 教学过程评价 |
4.3.4 调查研究II的整理与案例分析——构建“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教学论中“以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素养发展”论断的数学模型法论证 |
5.1 主要研究问题和基本概念简介 |
5.1.1 主要研究问题 |
5.1.2 基本数学概念简介 |
5.2 “含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的随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1 含“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的离散时间随机数学模型 |
5.2.2 含“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的连续时间随机数学建模 |
5.3 教学论中“以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素养发展”论断的数学模型法论证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分项数学活动的均衡分析 |
6.1 构建“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依据 |
6.1.1 构建“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
6.1.2 构建“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理论依据 |
6.1.3 构建“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依据 |
6.2 “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
6.2.1 “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关系结构 |
6.2.2 “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运行方法 |
6.3 “综合数学活动”中子活动相互作用关系的“均衡”分析 |
6.3.1 “综合数学活动”中五项数学活动相互作用的系统图 |
6.3.2 “综合数学活动”中五项数学活动相互作用的系统图的推导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对数学素养促进作用分析 |
7.1 关于数学素养内涵框架及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
7.1.1 数学素养内涵框架构想 |
7.1.2 学生数学素养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 |
7.2 “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对数学素养促进作用分析 |
7.2.1 “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对数学素养促进“基础影响因素”分析 |
7.2.2 “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师教育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
7.3 “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的效果分析 |
7.3.1 教学实验的定义、程序和评价方法简介 |
7.3.2“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在培养准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实验的效果 |
第8章 “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的“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案例” |
8.1 运用“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
8.2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案例 |
8.2.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案例 |
8.2.2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案例 |
8.3 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案例(纲要)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6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藏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现状 |
2.2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必要性 |
2.3 HPM研究的现状 |
2.4 学科内容知识的研究 |
2.5 HSCK理论框架的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现状和态度研究对象 |
3.1.2 个案研究的对象 |
3.2 研究流程 |
3.3 研究方法 |
3.3.1 个案研究 |
3.3.2 问卷调查 |
3.3.3 访谈 |
3.4 研究工具 |
3.4.1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现状与态度问卷 |
3.4.2 PT-HSCK问卷 |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5.1 数据编码 |
3.5.2 量化数据及其分析 |
3.5.3 质性数据及其分析 |
第4章 PT-HSCK理论框架的建构 |
4.1 PT-HSCK理论框架建构的动机 |
4.2 基于模糊Delphi法的PT-HSCK理论框架建构 |
4.2.1 评估指标 |
4.2.2 专家反馈资料之适度检验 |
4.2.3 初步重要的评估指标之筛选 |
4.2.4 相对重要程度之阈值 |
4.3 PT-HSCK的九种知识成分 |
4.4 PT-HSCK的五级水平划分 |
4.5 HPM干预框架 |
第5章 干预前现状与态度调查研究 |
5.1 西藏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态度 |
5.1.1 西藏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 |
5.1.2 西藏在职初中数学教师态度的调查 |
5.2 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态度的调查 |
5.3 PT-HSCK的现状调查 |
第6章 职前初中数学教师的HPM干预 |
6.1 HPM干预的前期准备 |
6.2 HPM干预案例一:无理数的概念 |
6.2.1 史料阅读阶段 |
6.2.2 HPM讲授阶段 |
6.2.3 HPM教学设计阶段 |
6.2.4 HPM干预后的访谈与作业单反馈 |
6.3 HPM干预案例二:二元一次方程组 |
6.3.1 史料阅读阶段 |
6.3.2 HPM讲授阶段 |
6.3.3 HPM教学设计阶段 |
6.3.4 HPM干预后的访谈与作业单反馈 |
6.4 HPM干预案例三:平行线的判定 |
6.4.1 史料阅读阶段 |
6.4.2 HPM讲授阶段 |
6.4.3 HPM教学设计阶段 |
6.4.4 HPM干预后的访谈与作业单反馈 |
6.5 HPM干预案例四:平面直角坐标系 |
6.5.1 史料阅读阶段 |
6.5.2 HPM讲授阶段 |
6.5.3 HPM教学设计阶段 |
6.5.4 HPM干预后的访谈与作业单反馈 |
6.6 HPM干预案例五:全等三角形应用 |
6.6.1 史料阅读阶段 |
6.6.2 HPM讲授阶段 |
6.6.3 HPM教学设计阶段 |
6.6.4 HPM干预后的访谈与作业单反馈 |
6.7 HPM干预案例六: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
6.7.1 史料阅读阶段 |
6.7.2 HPM讲授阶段 |
6.7.3 HPM教学设计阶段 |
6.7.4 HPM干预后的访谈与作业单反馈 |
第7章 干预结果及其变化分析 |
7.1 职前数学教师的总体变化分析 |
7.2 藏族职前数学教师的变化分析 |
7.3 汉族职前数学教师的变化分析 |
7.4 藏族与汉族职前数学教师的对比分析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1.1 西藏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以及PT-HSCK的现状与态度 |
8.1.2 建立了理论框架以及干预框架 |
8.1.3 HPM干预对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的影响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局限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西藏初中阶段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现状问卷(学生用) |
附录2 :西藏初中阶段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现状问卷(教师用) |
附录3 :西藏初中阶段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态度问卷 |
附录4 :PT-HSCK测试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小学数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一) “教师使用教科书”现状调查的启发 |
(二) “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题研究兴趣的延伸 |
二、 研究背景 |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使用教科书”提出了新要求 |
(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与结果受到广泛关注 |
三、 研究意义 |
(一) 丰富和发展已有的教科书相关理论 |
(二) 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
(三) 有利于丰富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认识 |
(四) 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四、 研究问题阐述 |
五、 相关研究假设 |
(一) 前提性假设 |
(二) 关系性假设 |
(三) 关系性假设 |
六、 研究方法 |
七、 研究工具 |
(一)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测量模型 |
(二) 当堂教学效果测评工具 |
(三) 学期教学效果测评工具 |
八、 研究设计 |
(一)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测评过程设计 |
(二) 当堂教学效果的测评过程设计 |
(三) 学期教学效果的测评过程设计 |
(四) 研究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教师使用教科书”研究述评 |
(一) 国外“教师使用教科书”研究述评 |
(二) 国内“教师使用教科书”研究述评 |
二、 “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
(一) 国外“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
(二) 国内“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研究工具的确立 |
一、 孔凡哲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模型 |
二、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测定过程的理论分析 |
(一) 层次解释 |
(二) “七维度九要点” |
(三) “七维度九要点”数据收集途径与方法 |
(四) 评判标准的细化 |
三、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测量模型的实践检验 |
(一) T1 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评判过程 |
(二) T2 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评判过程 |
(三) T3 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评判过程 |
四、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测量模型的信效度检验 |
(一) 评分者一致性信度检验 |
(二) 效度检验 |
第四章 对“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实践考察 |
一、 T4 的两次“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测定过程与结果 |
(一) T4 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第一次测评 |
(二) T4 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第二次测评 |
二、 T5 的两次“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测定过程与结果 |
(一) T5 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第一次测评 |
(二) T5 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第二次测评 |
三、 T6 的两次“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测定过程与结果 |
(一) T6 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第一次测评 |
(二) T6 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第二次测评 |
四、 对全体研究对象“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考察 |
(一)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测定过程 |
(二)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测定结果 |
第五章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当堂教学效果的关系 |
一、 “学生课堂参与度”测评工具的构建 |
(一) “学生参与”的内涵探讨 |
(二) 学生参与程度及其评价方法 |
(三)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刻画方法与比较模型 |
二、 当堂教学效果的考察过程与结果 |
(一) “较低水平”教师的当堂教学效果的考察 |
(二) “中等水平”教师的当堂教学效果的考察 |
(三) “较高水平”教师的当堂教学效果的考察 |
三、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当堂教学效果的关系探究 |
(一)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关系 |
(二)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学生数学课堂情感”的关系 |
(三)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学生对新知的操作性理解程度”的关系 |
(四)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学生对新知的关系性理解程度”的关系 |
第六章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学期教学效果的关系 |
一、 《数学学习态度量表》和《数学观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一) 《数学学习态度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二) 《数学观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二、 学期教学效果的描述性分析 |
(一) “学生数学学习态度”表现 |
(二) “学生数学观”表现 |
(三)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表现 |
(四) “学生数学期末测试成绩”表现 |
三、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与学期教学效果的关系 |
(一)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关系 |
(二)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学生数学观”的关系 |
(三)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 |
(四)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学生数学期末测试成绩”的关系 |
第七章 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
一、 研究基本结论 |
(一) 研究的直接结论 |
(二) 研究的其它相关结论 |
二、 研究的进一步讨论 |
(一) 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三者关系的理解 |
(二) “学生课堂参与度” |
(三) “学生的数学课堂情感” |
(四) “学生对新知的操作性理解程度” |
(五) “学生对新知的关系性理解程度” |
(六) “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 |
(七) “学生的数学观” |
(八)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
(九) “学生的数学期末测试成绩” |
三、 相关建议与启示 |
(一) 对个案校的相关建议 |
(二) 对课程实施质量保障的启示 |
四、 对研究的展望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局限性 |
(三)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研究对象的“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考察过程 |
附录二:“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考察过程 |
附录三:学生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问题链”视角的高中数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课堂改革是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内在要求 |
2.数学课例研究是推动数学课堂改革的重要举措 |
3.师生互动是探究课堂教学过程本质的重要载体 |
4.数学问题是数学发展及教学的重要抓手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数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 |
2.数学问题链 |
3.教师类型 |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
二、文献综述 |
(一)数学问题链相关的文献 |
1.数学问题链与课堂 |
2.数学问题链设计 |
(二)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相关的文献 |
1.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 |
2.数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研究 |
(三)文献小结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视频分析法 |
3.比较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不同类型数学教师设计的数学问题链特点分析 |
1.不同类型数学教师数学问题链的量化分析 |
2.不同教师数学问题链的质性分析 |
(二)不同类型数学教师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特点分析 |
1.不同类型数学教师的互动矩阵分析 |
2.不同类型数学教师的课堂动态曲线分析 |
(三)不同数学问题链下的课堂师生互动特点分析 |
1.不同类型数学问题链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 |
2.类比过程中数学问题链的语言互动特点 |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1.不同类型数学教师问题链构建的特点 |
2.不同类型数学教师课堂语言互动的特点 |
3.不同问题链下语言互动的特点 |
(二)建议 |
1.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恰当构建数学问题链 |
2.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合理使用数学问题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文件类 |
(二)着作类 |
(三)论文类 |
1.期刊类 |
2.学位论文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目标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问题、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 |
一、问题的含义 |
二、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数学问题的相关研究 |
一、数学问题的含义 |
二、数学问题的结构 |
三、数学问题的特征 |
四、数学问题的分类 |
第三节 数学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 |
一、数学问题解决的含义 |
二、数学问题解决的价值 |
三、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模式 |
四、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 |
五、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
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 |
七、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文献综述总结 |
一、研究范围:广泛且繁杂 |
二、概念内涵:丰富并多义 |
三、研究重点:交叠与更替 |
四、研究视域:独立兼并行 |
五、研究问题:拓展和延伸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一、概念术语的阐释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一、研究方法的取向 |
二、具体方法的运用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三节 研究工具与数据收集 |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 |
二、研究工具的运用 |
三、数据收集的过程 |
第四节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信度、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四章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结果表现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工具 |
二、评分框架 |
三、数据的编码与整理 |
四、试测 |
五、正式施测 |
第二节 学生常规数学问题测验(T2)结果的分析 |
一、T2的信度、区分度、难度检验 |
二、T2的分数及差异分析 |
三、T2成绩不同分值的分布 |
四、学生对T2题目及解题过程的自我评价 |
五、小结 |
第三节 学生非常规数学问题测验(T1)结果的分析 |
一、T1的信度、区分度、难度检验 |
二、T1的分数及差异分析 |
三、T1成绩不同分值的分布 |
四、学生对T1题目及解题过程的自我评价 |
五、小结 |
第四节 学生常规问题、非常规问题(T2、T1)测验结果的对比 |
一、(T2、T1)相关系数、差异系数的检验 |
二、(T2、T1)同类问题成绩的对比 |
三、(T2、T1)同类问题水平的对比 |
四、(T2、T1)结果的整体对比 |
五、小结 |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
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整体表现 |
二、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个体表现 |
三、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学校差异 |
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性别差异 |
第五章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过程表现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一、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的研究 |
二、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 |
第二节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情况的分析 |
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情况的分析 |
二、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情况的比较 |
三、小结 |
第三节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使用情况的分析 |
一、学生视角:对策略使用的自我判断 |
二、研究者视角:对可识别策略的判断 |
三、整合视角:对策略使用的整理 |
四、小结 |
第四节 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使用的比较 |
一、策略使用的(T2、T1)题目比较 |
二、策略使用的学校比较 |
三、策略使用的性别比较 |
四、策略使用的水平比较 |
五、小结 |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
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错误的表现 |
二、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使用的表现 |
三、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使用的对比分析 |
第六章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工具 |
三、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第二节 对学生因素的分析 |
一、学生的数学观念 |
二、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念 |
三、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元认知 |
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元认知 |
五、小结 |
第三节 对课程因素的分析 |
一、《数学课程标准》及数学教材中的数学问题解决 |
二、学生对数学教材中问题解决内容的看法 |
三、教师对数学教材问题解决内容的看法 |
四、小结 |
第四节 对教学因素的分析 |
一、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评价 |
二、教师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评价 |
三、小结 |
第五节 对环境因素的分析 |
一、家庭环境 |
二、其他环境 |
三、小结 |
第六节 总结与讨论 |
一、学生因素与数学问题解决 |
二、课程因素与数学问题解决 |
三、教师教学与数学问题解决 |
四、环境因素与数学问题解决 |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表现多样,共性与差异并存 |
二、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受到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
第二节 建议 |
一、转变观念,基于“问题解决”开展数学教学 |
二、加强对问题解决一般策略的课程设计与教学 |
三、重视对实践类问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 |
四、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观念及问题解决的元认知 |
五、调整数学问题解决教与学的方式 |
第三节 反思 |
一、本研究的局限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学生测试 1 |
附录二:学生测试 2 |
附录三:学生自评表 1 |
附录四:学生自评表 2 |
附录五:学生调查问卷 1 |
附录六:学生调查问卷 2 |
附录七:学生调查问卷 3 |
附录八:学生调查问卷 4 |
附录九:学生调查问卷 5 |
附录十: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十一: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十二:家长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中学数学优质课的教学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课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需要 |
1.1.2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需要 |
1.1.3 提升学生学习成就的需要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
2.1.1 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
2.1.2 课堂教学评价视角 |
2.1.3 课堂教学评价工具 |
2.1.4 小结 |
2.2 数学优质课堂教学研究 |
2.3 教师基于课堂教学的专业发展研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有效教学 |
3.1.1 有意义学习理论 |
3.1.2 社会建构主义 |
3.2 社会文化理论 |
3.2.1 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
3.2.2 社会文化理论与数学课堂教学 |
3.3 教师实践知能 |
第4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4.1 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
4.1.1 初步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
4.1.2 预研究:课堂观察评价系统的使用 |
4.1.3 确定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
4.2 研究对象 |
4.2.1 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 |
4.2.2 录像的拍摄和制作 |
4.2.3 研究样本的选取 |
4.3 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 |
第5章 课堂评价过程分析 |
5.1 C1教师的课——绝对值 |
5.1.1 课堂叙事 |
5.1.2 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
5.2 C2教师的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5.2.1 课堂叙事 |
5.2.2 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
5.3 C3教师的课——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
5.3.1 课堂叙事 |
5.3.2 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
5.4 C4教师的课——全等三角形 |
5.4.1 课堂叙事 |
5.4.2 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
5.5 G1教师的课——平均变化率 |
5.5.1 课堂叙事 |
5.5.2 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
5.6 G2教师的课——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 |
5.6.1 课堂叙事 |
5.6.2 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
5.7 G3教师的课——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
5.7.1 课堂叙事 |
5.7.2 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
5.8 G4教师的课——简单的线性规划 |
5.8.1 课堂叙事 |
5.8.2 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8节数学课堂活动表现与分析 |
6.2 初中与高中数学课堂活动表现与分析 |
6.2.1 初中课堂活动表现与分析 |
6.2.2 高中课堂活动表现与分析 |
6.2.3 初中与高中课堂活动表现比较 |
第7章 讨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2 反思与展望 |
7.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2.2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
7.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初始量表 |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数学课提问方式五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 郭听. 河南大学, 2019(01)
- [2]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D]. 宋运明. 西南大学, 2014(04)
- [3]职前数学教师实践知能发展的设计研究 ——以三个初中几何定理证明教学为例[D]. 李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以社会互动理论为视角[D]. 韩晓俊.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5]数学五环活动教学模式研究[D]. 毕渔民.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6]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个案研究[D]. 牟金保.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小学数学为例[D]. 严家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1)
- [8]“问题链”视角的高中数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研究[D]. 赵戌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艳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10]中学数学优质课的教学质量分析[D]. 周九诗.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