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非点源水污染问题及其对策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仍阳[1](2018)在《淹-排水条件土壤中磷的迁移转化实验与模拟研究》文中指出磷是植物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增收,大量的磷肥投放到农田土壤中,施入土壤中的磷肥仅有部分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剩余部分的磷积聚在土壤中,随着时间推移,土壤中磷日积月累,使土壤处于富磷的状态。在洪泛区,洪水淹没-退却的过程会导致土壤中的磷随着地表径流流入河湖中,甚至在土壤中发生纵向的迁移,增加了湖泊和河流富营养化的风险。当洪水淹没土壤时,磷从土壤中解析出来,溶解在水中形成可溶性活性磷(SRP),并在洪水退落后,随水流进入到河流湖泊中,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因此,针对洪水变化的规律,研究在变化淹水条件下土壤中磷的迁移转化机理非常重要,研究结果可为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碱性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模型实验并结合土壤对磷吸附理论知识,分析在淹-排-淹-排-淹条件下,磷在土壤剖面上的迁移转换规律,并建立一维水流运动模型和溶质迁移模型,进一步分析了SRP在土壤剖面迁移及吸附规律。通过实验研究及模拟预测本文得出:(1)淹排水对上覆水和不同深度孔隙水磷的变化规律分析。研究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用于拟合土壤对磷吸附结果效果最好,确定实验土样对磷最大吸附量为335.57mg·kg-1土;通过分析室内土柱SRP迁移实验结果,总结得到在土柱土壤剖面上SRP浓度分布差异性较大,其SRP浓度变化范围在0.22.5mg·L-1之间。第一次淹水期间,上覆水SRP浓度在335 mg·L-1之间,而观测点SRP浓度在0.22.5mg·L-1之间,随着淹水天数的增加,上覆水SRP浓度降低,观测点SRP浓度增加,土壤剖面上SRP最高浓度出现在深度5cm观测点位置,其在淹水第19d出现最高浓度为2.5 mg·L-1。随着深度增加,SRP浓度最高浓度不断降低。随着淹水次数的增加,上覆水SRP浓度从34.5 mg·L-1降低到0.3 mg·L-1,深度5cm观测点SRP浓度从2.5 mg·L-1降低到0.08 mg·L-1,其他观测点从0.7mg·L-1降低到0.08 mg·L-1。(2)淹排水对土壤总磷和各种形态无机磷转化的规律分析。研究表明,第一次淹水后,土壤剖面上总磷(TP)含量增加,比淹水前增加了5%10%,而第二次淹水后,土壤剖面上总磷含量比原来降低了5%15%。第一次淹水后,土壤剖面Ca2P、Ca8P、Fe-P和O-P比淹水前分别降低了15%40%、40%75%、40%和90%,而土壤剖面Al-P和Ca10P比淹水前增加了10%20%和20%50%;经第二次淹水后,土壤剖面Ca10P略有降低,比第二次淹水前降低了5%左右,其他各种形态无机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剖面Fe-P增加量均值达到20 mg·kg土-1,比第二次淹水前增加了30%80%,而土壤剖面Ca2P、Ca8P、Al-P和O-P基本稳定。(3)根据土柱模型测量资料构建了一维水流运动及溶质运移模型,通过观测点实测SRP浓度结果进行了模型识别,计算求得模型等温吸附参数及分子扩散系数为60cm2·d-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变化初始SRP浓度、变化淹水深度均能影响SRP在土壤剖面的迁移及吸附,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土壤剖面上SRP浓度不断升高,上覆水SRP浓度不断降低。
姬鹏杰[2](2018)在《LID措施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SS)的控制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持续发展,地面的硬化面积比例越来越高,由降雨形成的雨水径流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使用低影响度开发(LID)来控制雨水径流污染。LID是一种国际先进的雨水控制与利用方案,通过采用下渗、过滤及滞蓄等多种源头控制管理措施,实现对雨水径流污染的控制。但我国对LID的研究起步较晚,导致推广这项技术的过程中缺乏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以昆明市某地作为研究区域,选择SS(悬浮物总颗粒)作为污染物研究对象,利用参数率定后的SWMM模型对研究区建模。通过模拟添加不同LID方案后的水质情况,分析这些方案对研究区雨水径流中SS的控制效果,旨在探究不同LID方案的功能特点和性能优势,为城市的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提供设计依据和参考。模拟结果表明:(1)参考《SWMM用户手册》及相关文献对SWMM进行参数设置,模型运行结果与研究区内的相关科研成果相差较大。利用SWMM进行模拟研究前,应对模型的敏感性参数进行率定,确保SWMM模拟结果的可靠性。(2)研究区的现状雨水系统在p=0.5a情况下可以较好控制雨水径流中的SS;而p=1a、2a、5a时现状雨水系统对SS的控制效果较差,SS会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3)单种LID措施中,对雨水径流SS的控制效果得排序为:雨水花园>狭义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但单种LID措施不能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达到昆明市对面源污染(以SS计)削减率48%的要求。(4)组合LID措施中,对雨水径流SS的控制效果得排序为: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组合>雨水花园-狭义下凹式绿地组合>透水铺装-狭义下沉式绿地组合,且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组合可以达到昆明市对面源污染(以SS计)削减率48%的要求。(5)综合考虑LID方案布置的合理性,以及LID方案对SS的(1)污染情况的改善效果、(2)总负荷量的削减效果、(3)浓度峰值的削减效果,确定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组合为最佳的雨水径流SS污染控制方案。
崔慧萍[3](2018)在《某工业园区雨水系统复合污染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工业园区内雨水系统的复合污染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雨水和景观水体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降雨情境及加入旱季污染存积前后等情形下,雨水排放口水量和污染物变化情况及其对河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控制雨水复合污染的措施,并代入模型分析雨水复合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根据研究区域雨水管网走向,布置雨水系统水质监测点,监测指标为COD、氨氮、总磷,并于2016年1月、4月、6月、7月、8月、9月、11月进行7次水质监测,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进行分析评价,通过7次水质监测综合分析2016年全年旱流雨水水质情况,提出污染严重点位和建议监测路段。建立暴雨径流水质模型,模拟降雨产汇流及管网传输过程,降雨情境重现期设置为0.25年、0.5年、1年、3年、5年、20年,降雨历时为120 min,模拟雨水系统排放口水量变化,对雨水管网能力进行检验;模拟加入旱季污染存积前后排放口的水质(COD、NH3-N、TP)变化,模拟结果显示旱季存积污染占总污染的比例较大,且污染物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有明显的单峰出现。根据研究区域景观水体资料,分别在2016年1、4、6、7、8、9、11月份对景观水体进行定期监测,水质监测指标包括: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水温、叶绿素a、溶解氧共计8项监测因子,运用综合加权评价法对研究区域景观水体进行水质评价,发现研究区域景观水体属于轻污染水体。在水质监测与评价基础上建立WASP景观水体水质模型,以一年一遇降雨为例,模拟雨水复合污染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前期雨水污染程度严重,排入受纳水体后,污染物的各项指标会有高峰出现,后期雨水污染物低于受纳水体本底浓度值,因此污染物浓度曲线会出现下降现象。提出雨水复合污染控制措施,源头控制(低影响开发LID)、过程控制(雨水管网清淤)和末端控制(雨水调蓄池),并给出了各项措施的规模,在此基础上,以一年一遇降雨情境为例,利用SWMM和WASP模型模拟各项措施及综合措施的效果,模拟结果显示,LID对雨水径流流量和污染物浓度均有消减,雨水管网清淤对雨水管道旱季存积有消减,雨水调蓄池对前期雨水有拦截作用。
杨志[4](2017)在《武汉市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及多环芳烃源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必然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水环境污染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水环境污染中除了氮磷营养元素、悬浮颗粒物等常规污染物,多环芳烃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高毒性而受到了大家的广泛重视。本文选取武汉市青山区和洪山区作为采样区域,以常规污染物及多环芳烃为研究对象,对其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多环芳烃进行来源解析。对于降雨径流中的常规污染物,两城区表现出一致性,但略有差别。从不同的下垫面因素对比来看,pH基本呈弱碱性;悬浮颗粒物浓度(SS)与电导率在路面径流明显高于屋面径流;碳氮元素在油毡屋面与沥青屋面径流中浓度最高,路面径流次之,瓦屋面和水泥屋面径流中最低,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比的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下垫面径流均达到Ⅴ类水或劣Ⅴ类水,污染较为严重。对于降雨径流中多环芳烃,不同下垫面中多环芳烃的场次降雨径流事件平均浓度(EMC)由大到小依次为:水泥屋面>水泥路面>沥青路面>瓦屋面/琉璃瓦屋面>广场>停车场>油毡屋面>沥青屋面;低环组分占比较高,平均在80%以上,中高环组分浓度较低。四环组分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芘>苯并(a)蒽>荧蒽>?,五至六环组分中,茚并(123-cd)芘浓度最高。中高环组分在屋面径流中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毡屋面/沥青屋面>琉璃瓦屋面>瓦屋面>水泥屋面,在路面径流中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停车场/广场。初始冲刷效应在各下垫面普遍存在。降雨特征、下垫面材料及使用年限、下垫面周围条件、交通情况、污染物累积程度及大气污染状况等对污染物浓度及初始冲刷效应存在较大影响。使用特征比值法对两城区降雨径流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初步判定,来源为不完全燃烧源和石油泄漏源的混合源。进而使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对水样中多环芳烃来源进行定量解析,两种模型得到的结果较为接近,化石燃料的燃烧、机动车排放及石油泄漏和挥发是降雨径流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并计算得到各来源贡献率。
梁艳玲[5](2017)在《紫色土区农地生态草沟截污减沙效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色土是三峡库区的主要种植土壤,由于其特殊的土壤性质和地理特性,水土流失状况严重,使得西南紫色土区坡耕地成为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物的重要策源地。在自然降雨过程中产生的农业径流势必会造成农地或农业区域的面源污染过程。面源污染负荷进入径流是物质流失的过程,但径流在进行输移的连续过程中,水中污染负荷也会和下垫面物质有一个动态交换的过程。因而在面源污染防治过程中,考虑从不同环境单元和受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来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西南紫色土区坡耕地种植方式和特点,本研究着眼于地块单元,模拟设计地块内部用于辅助排水的农地生态草沟(T),以农地地块内传统的土质沟道(CK)为对照,借助模拟冲刷试验,探究辅助排水沟道过流时农地生态草沟土壤及养分流失的过程,对比分析农地生态草沟对于污水径流中面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效果,发现径流冲刷不可避免的会使得泥沙和土壤养分有所流失,但由于在排水沟道中植草会使得农地生态草沟下垫面发生改变,一方面会对沟道土壤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农地生态草沟对污水径流中面源污染物有一定的截留、吸附作用,最终农地生态草沟在削减径流泥沙含量、COD及氮磷负荷时也具有一定的效果。本研究通过交互性试验分析了不同坡度比降、不同冲刷流量等条件下沟道土壤流失和径流过程,主要结果如下:(1)冲刷试验后,沟道内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相较于冲刷前均有所降低,降幅在0.54%42.18%,相较CK,农地生态草沟在较大冲刷流量(4.5L/min)沟道土壤有机质有更强的保护作用。在设计冲刷流量为3L/min时,沟道土壤中全氮、硝态氮以及铵态氮含量的变化率均大于零,相对于CK,能比较显着保护土壤中的氮素,其中土壤硝态氮分别升高32.87%和20.94%;但当设计冲刷径流流量为4.5L/min时,农地生态草沟相较CK,沟道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有所下降,下降比例分别为68.33%和38.87%,这表明在冲刷过程中T对土壤中氨态氮素的控制改善能力可能要弱一些。农地生态草沟对于沟道表层土壤中全磷控制作用和壤铵态氮类似,明显受到冲刷流量的控制,在设计冲刷流量为3L/min时T对沟道表面土壤全磷含量的控制能力要强于流量为4.5L/min时。(2)冲刷造成了各个粒级土壤颗粒比例的变化和土壤质地类型的变化,相较于CK,农地生态草沟由于植被覆盖保护减少了粘粒的流失,运用农地生态草沟作为农地地块内的辅助排水沟道,能够显着保持沟道土壤中粘粒的含量,控制沟道土壤在冲刷作用下的粗化作用。当坡度为5°时,农地生态草沟土壤分散系数较低,T-3和T-4.5分别为64.21%和63.28%,低于供试土壤,沟道种植狗牙根后根系对于土壤的固持作用以及植被覆盖对于土壤流失的控制作用,这些都能最终反映在对土壤微团聚体的改善作用上。当坡度比降上升到10°时,坡度对于土壤流失的控制作用增大,但较小粒级的土壤颗粒仍旧处于脆弱且容易流失的状态,故冲刷后沟道土壤微团聚体分散系数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其下降程度有限。(3)农地内辅助排水沟道有无定植草本对径流进行机械拦截对沟道的冲刷效果有极大影响,T使得径流初始流速降低了46%82%,使得沟道冲刷时稳定流速降低了45%71%,与此同时,冲刷流量设计为4.5L/min的试验组其产沙量要高于冲刷流量设计为3L/min的试验组,在各个坡度下,不同处理下径流平均径流含沙量大小规律表现为T-3<T-4.5<CK-3<CK-4.5,在CK组的对照下,T在不同冲刷流量下平均含沙量均有所减小,在过水时T将会在降低径流沿程流速的同时降低冲刷产生的50%70%泥沙流失量,并削减12.88%38.76%的污水径流泥沙。(4)农地生态草沟中径流养分变化也表现的是径流中物质沉降吸附和沟道土壤养分流失最终的结果。坡度比降为5°时,农地生态草沟对于污水径流中COD负荷具有一定的削减作用(削减率为8.86%14.00%),但当生态草沟坡度比降为10°时生态草沟反而增加了径流中的COD污染负荷。分析不同坡度和不同设计冲刷流量下农地生态草沟对污水径流中总氮的去除效率,发现大多数情况下T对径流中的总氮负荷具有削减效果(削减率在2.46%33.39%)。对于磷素来说,农地生态草沟对于冲刷造成的颗粒态磷素流失具有绝对的控制作用,但和氮素流失类似,植物的滞缓径流的作用也会使得矿质态磷素的流失量有所增加。
华桂芬[6](2017)在《稻田湿地系统对面源污染物的消纳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与土壤氮、磷养分流失有着密切的关联。地势较低的稻田,可极大的影响地表径流中氮、磷营养物质的迁移转化过程。本研究选择了一个典型种植系统开展了不同时间、不同自然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氮磷输出规律研究,并选取了两种不同的水稻作为稻田湿地作物,采取田间试验的方法,借助核磁共振分析、高通量测序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品种水稻对水稻产量、田面水、土壤磷形态、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种植业氮磷流失系统阻控提供支持,为高效稻田湿地系统构建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季节4次跟踪调查采样,发现其中3次采样(1月13日、5月15日、9月29日),稻田湿地出口处氮磷浓度均低于入口,表明茶园初期径流在经过稻田后污染物浓度降低,水质得到净化。入口、出口处溶解态氮均是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占各处总氮的48.64%~99.51%和67.72%~98.32%;入口处溶解态磷平均占比58.66%,出口处平均占比43.97%。(2)稻田湿地系统对降雨初期径流氮有消纳作用的是9月29日采样,平均消纳能力为21.58g N/(4h·ha);稻田湿地系统对降雨初期径流磷有消纳作用的是5月15日、9月29日采样,平均消纳能力分别为0.67g P/(4h·ha)、2.97g P/(4h·ha)。其余几次采样均显示稻田输出氮磷。以上结果说明稻田湿地系统消纳氮磷的关键时期是水稻生长中后期。(3)通过比较两个水稻品种(常规:秀水134;浙大研制:渔稻1号),发现渔稻1号比秀水134水稻吸收了更多的碳、氮、磷,并且更多的储存在水稻秸秆中。渔稻1号平均秸秆量为12.62 t ha-1,比秀水134水稻高40.3%,稻谷产量无显着差异。渔稻1号水稻秸秆碳、氮、磷累积量均显着高于秀水134水稻;两种水稻稻谷中碳、氮、磷均无显着性差别。渔稻1号水稻对于缓解农业湿地富营养化、调控高养分投入地区农田土壤氮磷淋溶等方面有积极的意义。田面水分蘖期和灌浆期,秀水134水稻田面水总氮浓度、总磷浓度等均显着大于渔稻1号。(4)秀水134水稻成熟期土壤中残留了更多的碳氮磷素,渔稻1号更易吸收土壤中的碳、氮、磷。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种植一季渔稻1号水稻没有对稻田土壤的主要细菌菌落造成显着的影响。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改变主要是SC-I-84norank等含量较少的菌属的变化引起的。网络分析结果仅显示土壤Total-P、土壤微生物及秸秆生物质之间具有一定的网络关系。土壤pH、Total-C、Total-N以及植株Straw-N、Grain-N、Grain-P的网络关系独立于土壤Total-P网络之外。
庄艳华[7](2013)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复杂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模拟》文中指出在点源污染得到较好控制后,面源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又一主要来源。按污染物来源划分,面源可以分为农业面源和城市面源两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交错带成为一个特殊过渡地带。在该地带内,农业面源和城市面源往往交错分布。相对于单一的农业面源或城市面源而言,这种城乡交错带的面源污染形式更为复杂。如果直接利用国内外现有的农业面源模型或城市面源模型估算这种特殊面源污染的负荷,会产生较大误差。如何构建新模型,解决城乡交错带面源污染负荷的估算这一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此,本文提出了“复杂面源污染”(Complex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的概念,并构建了相应的估算模型。复杂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类型交错分布的区域内,由农业径流和城市径流中的污染物共同导致的受纳水体的污染。本文利用农业面源模型、城市面源模型、城市化模型和邻域统计方法,耦合构建了新的复杂面源模型(CA-AUNPS),用于估算水体复杂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以位于城乡交错带的武昌汤逊湖流域为例,运用该模型模拟和预测复杂面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变化;运用SOM模型、线性相关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复杂面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有针对性地构建了复杂面源污染控制的最佳管理措施体系。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运用元胞自动机(CA模型)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模拟汤逊湖流域城市化进程。CA模型模拟结果表明:1991-2011年间,村镇城市建设用地由10.87%增长至38.84%,成为面积最大的地类,增加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东北部和南部;农用地先增后减在2001年其面积比例达到最大值50.43%,之后逐年减少,2011年减少至35.49%;同期,林地/绿地和水域面积急剧减少;2011-2030年间,随着城市化发展,村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将增长至58.13%,成为流域主导用地类型,农用地、林地/绿地和水域整体呈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991-2030年间,汤逊湖流域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Ⅰ呈增长趋势,流域土地利用程度越来越高;每隔10年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ΔI均大于0,流域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1991-2011年、2011-2030年两个时间段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R1分别是22.43%和11.39%,未来20年流域城市化速度低于过去20年。(2)利用农业面源模型(污染物输出经验模型)、城市面源模型(L-THIA模型)和城市化模型(CA模型),构建用于模拟复杂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的CA-AUNPS模型。运用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CA-AUNPS模型构建合理性,并通过对比验证来分析模拟精度。结果表明:1991-2030年面源污染负荷权重设置精度δ值均大于0.8,精度较高;与传统方法对面源特征“非0即1”的划分相比,面源污染权重设置的取值在0-1之间连续分布,使各元胞的面源特征更符合实际情况;2020年流域面源污染TN、TP负荷的误差分别是5.65%和9.11%,误差值均小于10%,模拟结果满足精度要求。本文构建的CA-AUNPS模型能有效用于复杂面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变化模拟,很好地解决了城乡交错带面源污染负荷的估算问题。(3)运用CA-AUNPS模型模拟和预测了汤逊湖流域面源污染物TN、TP负荷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看,1991-2030年TN、TP负荷高值区集中在流域北部和中南部的建设用地上,其分布范围随着建设用地的扩展从北向南扩张;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东南部和西部的农田上,分布范围随着农田分布范围的变化而变化;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南部林地/绿地上,分布范围变化不大;整体而言,各土地利用类型按TN、TP单位负荷从大到小依次是村镇/城市建设用地>荒地/裸地>农用地>林地/绿地。从时间变化看,1991-2030年TN负荷先减后增、TP负荷整体呈增长趋势,至2030年,TN、TP负荷将增长至390.12t/a和39.40t/a。从TN、TP负荷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看,TN和TP负荷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空间相关系数按土地利用类型从大到小依次是荒地/裸地>林地/绿地>村镇/城市建设用地>农用地。从农业面源模式、城市而源模式和耦合模式下的模拟结果对比来看:整体而言,耦合模式下TN、TP负荷估算值分别大于农业面源模式和城市而源模式下的TN、TP负荷估算值;1991-2001年耦合模式下TN、TP负荷变化趋势与农业而源模式估算结果基本一致,2001-2030年耦合模式下TN、TP负荷估算值变化趋势与城市面源模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从农业面源和城市面源分别对复杂面源的贡献来看,1991年农业面源对复杂面源TN、TP负荷的贡献率ω。分别是72.49%、65.63%,城市面源对复杂面源TN、TP负荷的贡献率ω。分别是27.51%、34.38%,农业而源贡献占优势;2030年TN、TP负荷的的ωa。仅为8.98%、10.50%,ωu。增长至91.02%、89.50%,城市面源贡献占绝对优势;随着城市化发展,农业面源贡献率逐年降低,城市面源贡献率逐年增加。耦合模型更真实地反映了汤逊湖流域复杂面源的实际特征。(4)运用SOM模型、线性相关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复杂而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和年降雨量是影响TN、TP负荷量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和NDVI是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主要影响因子;TN、TP负荷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年降雨量在时间变化上均呈正相关;农用地和村镇/城市建设用地分别是影响TN和TP负荷的主要用地类型;TN、TP负荷与坡度在空间分布上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从大到小依次是荒地/裸地>林地/绿地>农用地>村镇/城市建设用地;TN、TP负荷与NDVI在空间分布上呈负相关,其中,TN负荷与NDVI的相关系数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从大到小依次是林地/绿地>农用地>村镇/城市建设用地>荒地/裸地,TP负荷与NDVI相关系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农用地>村镇/城市建设用地>林地/绿地>荒地/裸地。(5)基于3S技术和CA-AUNPS模型,针对性地构建了汤逊湖流域复杂面源污染控制BMPs体系。结果表明:在汤逊湖流域的5个BMPs控制子区中,位于流域西北部、东北部和中南部的3个子区是面源污染重点治理区域;通过实施包括宏观管理BMPs、源头控制BMPs、过程削减BMPs和末端治理BMPs等4个子体系的汤逊湖流域复杂面源污染控制BMPs体系的组合措施,可使流域TN、TP负荷综合去除率分别达48.30-97.96%、60.60-91.79%;在最不利条件下采取BMPs措施后,2020年TN、TP负荷分别是281.87t/a和22.22t/a,其削减量分别是88.19t/a和11.67t/a,2030年TN、TP负荷分别是298.18t/a和20.97t/a,其削减量分别是91.94t/a和18.43t/a。本文提出的复杂面源污染控制BMPs体系能有效用于汤逊湖流域面源污染控制。
刘奇[8](2013)在《流域农业径流月产污模拟研究 ——以东苕溪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非点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非点源污染,逐渐成为影响流域水质的重要因素。文献报道,农业非点源排放的总氮、总磷已经分别占我国水体总排放量的81%和93%。与主要来自工业和生活污水集中排放的点源不同,农业非点源影响因子复杂多样,污染来源分散、多样,形成过程随机性大,这些特点增加了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和综合控制的难度。国内外研究者在农业径流污染排污机制、影响因素和污染危害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进展。许多学者考虑到农业非点源特异性特点,提出了一些符合特定流域的农业面源水污染物估算模型,其中用到最多的是输出系数模型,在改进初期应用存在的缺陷后,进一步研究与发展了该模型。传统输出系数模型未考虑作物轮作和降雨量浮动等因素,在进行农业径流污染负荷估算时精度较低。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东苕溪流域内氮磷月产污量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东苕溪流域不同作物轮作对产污的影响,利用MM5模型重现研究区域降水情况,并综合考虑了其他地理因素,如土壤类型、作物类型等,对输出系数进行修正。在分析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后,本研究采用SPSS分析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浓度值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全面科学地评价农业径流污染排放现状,为流域内非点源污染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后期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本研究拟合了TN、TP的模型模拟值与实际浓度监测值的月变化趋势的相关性。以TN为例,TN估算值与实际浓度监测值Pearson系数为0.796,显着性P为0.001<0.05,即可说明TN的估算值与实际监测值变化趋势极为接近。结果表明,水浇地对TN排放量贡献最大,七月份排放量最大,为170.55t,其中蔬菜瓜果排放量为115.62t;六月份排放量为158.11t,其中蔬菜瓜果排放量为108.38t。其次为水田,水稻七月份TN排放量184.31t,六月份TN排放量为168.14t;糖料TN排放量最小,其十一月份及十二月份排放量近乎为0。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如调整作物土地利用比例,控制蔬菜瓜果及水稻的污染物排放量。
徐群[9](2012)在《不同降雨条件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军山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的加重,使得地表水的特征发生极大的改变,增加径流量,降低受纳水体的水质,引起水供给问题。军山湖作为进贤县供水水源之一,现在面临着严峻的环境破坏问题。因此,研究降雨土地利用变化对军山湖流域水资源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鄱阳湖南岸的军山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区域多年的降雨和土壤以及土地利用资料,基于SCS模型模拟研究区域的径流,分析降雨与径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之后,以ArcGIS为技术工具,参考鄱阳湖地表径流污染物输出浓度,定量模拟研究区域非点源污染TN、TP的负荷量,探讨不同降雨年份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军山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提出适用于军山湖流域的土地利用管理策略。根据研究区域21年的年降雨资料,通过推求不同频率下研究区域的年降雨量,选取三个典型年份,平水年2000年,2005枯水年年为,丰水年2010年。结合区域的土壤、土地利用资料,采用SCS模型,计算得到三个时期的年径流量分别为823.95mm、706.82mm和1242.06mm。利用年径流量结果,使用改进的溶解态氮磷负荷模型得到2000年到2010年TN和TP的总量从1649.42t、147.59t增加到2555.53t和258.55t,分别增加了54.9%和75.1%。基于GIS分析发现10年间区域耕地不断向林地和居民住地交通用地转变,城镇用地不断在扩张,TN、TP的负荷敏感区不断加大;同时分析降雨径流大小对径流污染负荷影响,研究表明降雨越大的年份,输出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也越大,三个不同降雨年份的输出量大小排序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
孙家山[10](2012)在《新立城水库水源保护区净月区域氮磷来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现场调查、自行布控试验等方式对对新立城水库水质N、P污染现状、来源及其分配比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其水质变化和水质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预防措施,对新立城水库水环境管理,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保护水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如下:新立城水库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水质标准,水库周边没有工业污染源,但是新湖镇、乐山镇的居民服务业、城镇生活污水对水源地水质均有影响;该项污水主要通过地表径流和土壤过滤最终排入新立城水库,是水源地的主要点源污染途径。新立城水库净月区域水源保护区主要污染源为面源污染:(1)生活垃圾中污染物在当地的潜在流失量为TN6.74t/a, TP2.63t/a,这部分污染物将随垃圾渗滤液直接污染地下水,并在多雨季节大量流失,造成难以控制的面源污染。(2)生活污水中TN排放量为4.59t/a,其中NH3-N排放量为2.35t/a, NO3--N排放量为0.78t/a;TP排放量为0.84t/a,其中P043--P排放量为0.37t/a,其是农村生活污染水体的最主要来源之一(3)人粪尿污染物直接向环境中的流失量分别为:TN24.15t/a, TP4.14t/a,其是农村生活污染水体的又一主要来源之一(4)畜禽粪尿进入水体污染物为TN158.3t/a, NH3-N58.15t/a, TP60.10t/a.畜禽养殖带来的面源污染对水体水质已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对其加以监管并且进行合理处置,将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5)种植业面源污染估算,净月水源保护区的TN流失约为624t/a, TP流失约为18t/a。可见,农田氮磷流失带来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对水体水质影响最为严重的原因如果不对其加以监管并且进行合理处置,将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总体来说,新立城水库净月水源保护区TN流失量约为817.77t/a,其中生活污染约为35.48t/a,约占4.34%;畜禽粪便约158.29t/a,约占19.4%;农田种植业约624t/a,约占76.3%。TP的流失量约为85.71t/a,其中生活污染约7.61t/a,约占8.88%;畜禽粪便约60.1t/a,约占70.12;农田种植业约18.0t/a,约占21%。
二、美国非点源水污染问题及其对策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非点源水污染问题及其对策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淹-排水条件土壤中磷的迁移转化实验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中磷的化学行为 |
1.2.2 土壤中磷的分级 |
1.2.3 土壤中磷吸附、迁移及转化影响因素 |
1.2.4 土壤中磷迁移转化模拟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流程及技术路线 |
2 基本理论 |
2.1 渗流基本定律 |
2.1.1 达西定律 |
2.1.2 包气带水流运动达西定律 |
2.2 对流弥散理论 |
2.2.1 水动力弥散作用 |
2.2.2 对流作用 |
2.3 磷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行为 |
2.3.1 吸附及解析 |
2.3.2 氧化还原作用 |
2.3.3 沉淀溶解作用 |
2.3.4 络合离解作用 |
2.3.5 微生物作用 |
2.4 小结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准备 |
3.1.1 实验装置 |
3.1.2 实验供试土壤采集 |
3.1.3 土柱装填 |
3.2 实验方案 |
3.2.1 施肥方案 |
3.2.2 淹水方案 |
3.2.3 土壤对磷的吸附实验 |
3.3 样品采集 |
3.3.1 水样采集 |
3.3.2 土样采集 |
3.3.3 测试方法 |
3.4 小结 |
4 磷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分析 |
4.1 供试土壤理化性质 |
4.1.1 供试土壤理化性质 |
4.1.2 供试土壤颗粒级配 |
4.2 土壤对磷吸附实验研究 |
4.2.1 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2 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磷在土柱中迁移规律分析 |
4.3.1 第一次淹水条件下磷在土柱中迁移规律分析 |
4.3.2 第二次淹水条件下磷在土柱中迁移规律分析 |
4.3.3 第三次淹水条件下磷在土柱中迁移规律分析 |
4.3.4 变化淹水条件下磷在土柱中迁移规律分析 |
4.4 磷在土柱中转化规律分析 |
4.4.1 土柱中总磷转化规律分析 |
4.4.2 土柱中无机磷转化规律分析 |
4.5 小结 |
5 数学模型建立与验证 |
5.1 模拟软件介绍 |
5.2 一维水流运动及溶质迁移数值模型 |
5.2.1 一维土柱概念模型建立 |
5.2.2 数学模型 |
5.2.3 模型概化 |
5.2.4 模型识别 |
5.3 模型情景预测 |
5.3.1 情景一变化淹水深度 |
5.3.2 情景二变化初始浓度 |
5.3.3 情景三延长淹水时间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LID措施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SS)的控制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二章 LID措施选择 |
2.1 研究区域介绍 |
2.1.1 气候特征 |
2.1.2 水文及地貌特征 |
2.2 研究区下垫面分析 |
2.3 LID措施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的构建及参数率定 |
3.1 SWMM模型简介 |
3.1.1 SWMM的组成模块 |
3.1.2 SWMM的原理 |
3.2 SWMM模型的构建 |
3.2.1 研究区域概化 |
3.2.2 模型参数设置 |
3.2.3 降雨情景设置 |
3.3 SWMM参数的敏感性 |
3.3.1 敏感参数及分析方法简介 |
3.3.2 水文水力参数敏感性分析 |
3.3.3 水质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 SWMM参数的率定 |
3.4.1 水文水力参数率定 |
3.4.2 水质参数的率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LID方案对雨水径流中SS的控制效果分析 |
4.1 评价LID对SS控制效果的指标 |
4.2 现状模拟分析 |
4.3 单种LID措施模拟分析 |
4.3.1 雨水花园 |
4.3.2 透水砖路面 |
4.3.3 狭义下沉式绿地 |
4.3.4 单种LID措施对SS的控制效果分析 |
4.4 组合LID措施模拟及分析 |
4.4.1 组合方案一 |
4.4.2 组合方案二 |
4.4.3 组合方案三 |
4.4.4 组合LID措施对SS的控制效果分析 |
4.5 最优LID方案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3)某工业园区雨水系统复合污染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雨水径流及城市雨洪模型 |
1.3.2 城市景观水体及水质模型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模型简介 |
2.1 城市雨洪模型 |
2.1.1 SWMM模型简介 |
2.1.2 SWMM模型组成 |
2.1.3 SWMM模型原理 |
2.2 城市景观水体模型 |
2.2.1 WASP模型简介 |
2.2.2 WASP模型组成 |
2.2.3 WASP模型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域雨水系统水质监测与分析评价 |
3.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3.1.1 园区基本概况 |
3.1.2 园区雨水系统现状 |
3.2 雨水系统监测计划及采样点的分布 |
3.2.1 雨水系统监测计划 |
3.2.2 雨水系统监测采样点布置原则 |
3.2.3 雨水系统监测采样点布置 |
3.3 2016 年全年旱流雨水水质分析 |
3.3.1 雨水系统水质评价方法 |
3.3.2 雨水系统水质监测数据总体分析 |
3.3.3 高概率污染点位全年总结及建议监测路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WMM模拟及径流分析 |
4.1 建模区域简介 |
4.2 SWMM模型建立 |
4.2.1 水文模块 |
4.2.2 水质模块 |
4.3 参数校核 |
4.3.1 绿地参数校核 |
4.3.2 道路参数校核 |
4.3.3 屋面参数校核 |
4.4 模拟结果分析 |
4.4.1 径流水量模拟 |
4.4.2 径流水质模拟 |
4.4.3 复合污染水质模拟(加入旱季存积污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WASP模拟及水质分析 |
5.1 建模河道简介 |
5.1.1 建模区域基本概况 |
5.1.2 景观河道监测点位布置 |
5.2 建模景观河道水质分析与评价 |
5.2.1 景观河道水质分析 |
5.2.2 景观河道水质评价 |
5.3 WASP模型构建 |
5.3.1 景观河道分段概化 |
5.3.2 景观河道初始条件 |
5.3.3 景观河道边界条件 |
5.3.4 模型参数取值 |
5.4 模拟结果分析 |
5.4.1 COD模拟 |
5.4.2 NH_3-N模拟 |
5.4.3 TP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污染控制措施及验证 |
6.1 复合污染控制措施建议 |
6.1.1 源头控制:低影响开发措施 |
6.1.2 过程控制:雨水管网清淤 |
6.1.3 末端控制:雨水调蓄池 |
6.2 复合污染控制措施模拟 |
6.2.1 源头控制:低影响开发措施 |
6.2.2 过程控制:雨水管网清淤 |
6.2.3 末端控制:雨水调蓄池 |
6.2.4 综合措施模拟 |
6.3 本章总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武汉市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及多环芳烃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 |
1.3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及研究现状 |
1.4 多环芳烃污染及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点描述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检测 |
2.4 数据处理 |
3 降雨径流中常规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
3.1 降雨特征及取样情况汇总 |
3.2 EMC基本定义 |
3.3 降雨径流中常规污染物总体对比 |
3.4 降雨径流中常规污染物EMC空间分异 |
3.5 降雨径流中常规污染物动态变化特征及初始冲刷效应 |
3.6 常规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降雨径流中∑15PAHs的污染特征 |
4.1 降雨径流中∑15PAHs的EMC特征 |
4.2 降雨径流中∑15PAHs的组分分布特征 |
4.3 降雨径流中∑15PAHs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初始冲刷效应 |
4.4 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降雨径流中多环芳烃源解析 |
5.1 多环芳烃源解析原理与方法 |
5.2 降雨径流中多环芳烃源解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紫色土区农地生态草沟截污减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面源污染特点及控制 |
1.2 农地肥力养分流失及农业径流特点 |
1.3 径流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及植物篱保水保土效益 |
1.4 生态型沟道运用及其前景展望 |
第2章 引言 |
2.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3.1 研究目标 |
2.3.2 研究内容 |
2.3.3 技术路线 |
第3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2.1 模拟草沟设计及径流污水配制 |
3.2.2 交互设计 |
3.3 试验过程 |
3.3.1 试验准备 |
3.3.2 土壤采集 |
3.3.3 冲刷过程及样品采集 |
3.3.4 指标测定与数据处理 |
第4章 径流冲刷对农地辅助排水沟道内土壤养分和质地的影响 |
4.1 模拟沟道土壤肥力变化特征 |
4.1.1 沟道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
4.1.2 沟道土壤氮素含量变化 |
4.1.3 沟道土壤全磷含量变化 |
4.2 模拟沟道土壤机械组成变化分析 |
4.3 模拟沟道土壤微团聚体分散系数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清水冲刷条件下面源污染物流失过程 |
5.1 模拟农地生态草沟土壤流失过程 |
5.1.1 不同模拟条件下径流冲刷对径流产沙量的影响 |
5.1.2 不同坡度和冲刷流量下产沙量对比分析 |
5.2 模拟农地生态草沟中径流养分流失规律 |
5.2.1 不同模拟坡度下径流COD污染负荷变化 |
5.2.2 不同模拟坡度下径流氮素含量变化 |
5.2.3 不同模拟坡度下径流磷素含量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地生态草沟对径流污染物削减效果分析 |
6.1 不同处理下冲刷径流流速 |
6.2 污水径流泥沙含量变化 |
6.2.1 污水模拟冲刷径流中泥沙含量变化 |
6.2.2 农业生态沟道对泥沙含量削减效益分析 |
6.3 污水径流COD污染负荷变化 |
6.3.1 污水模拟冲刷径流中COD污染负荷变化 |
6.3.2 农业生态沟道对污水径流COD负荷削减效益分析 |
6.4 污水径流氮磷负荷变化 |
6.4.1 污水模拟冲刷径流中氮素含量变化 |
6.4.2 农地生态草沟对污水氮素的削减效益分析 |
6.4.3 污水模拟冲刷径流中磷素含量变化 |
6.4.4 农地生态草沟对污水磷素的削减效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实践活动 |
(6)稻田湿地系统对面源污染物的消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农业面源污染 |
1.2 初期径流氮磷资源 |
1.3 稻田湿地系统消纳氮磷的研究进展 |
1.3.1 稻田土壤氮磷来源 |
1.3.2 稻田土壤氮磷流失 |
1.3.3 稻田湿地系统消纳氮磷研究 |
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5.4 研究条件 |
2. 稻田湿地初期径流氮磷消纳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点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 |
2.2.4 样品分析方法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稻田进出口初期径流流速变化规律 |
2.3.2 初期径流氮磷浓度变化 |
2.3.3 初期径流氮磷通量变化及稻田湿地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3. 稻田湿地碳氮磷植物吸收与土壤残留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点概况 |
3.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3.2.3 样品采集 |
3.2.4 样品分析方法 |
3.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两种不同品种水稻的产量及碳氮磷浓度分析 |
3.3.2 两种不同品种水稻对田面水的影响 |
3.3.3 两种不同品种水稻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4 两种不同品种水稻对~(31)P NMR检测的稻田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
3.3.5 两种不同品种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3.6 养分土壤残留及作物吸收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 |
3.3.7 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主要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作者简历 |
(7)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复杂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
1.2.1 全球面源污染研究趋势 |
1.2.2 面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
1.2.3 面源污染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
1.2.4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相关建模技术研究进展 |
1.3.1 3S技术研究进展 |
1.3.2 城市化模型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区域概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难点 |
2 汤逊湖流域城市化过程模拟 |
2.1 前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模型与参数 |
2.2.2 模拟步骤 |
2.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模拟结果分析 |
2.3.2 模拟结果精度验证 |
3 汤逊湖流域复杂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模拟 |
3.1 前言 |
3.2 复杂面源污染的概念 |
3.3 基于RUSLE模型估算土壤侵蚀量 |
3.3.1 模型与参数 |
3.3.2 模拟步骤 |
3.3.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3.4 模拟结果 |
3.4 基于SCS模型估算降雨径流量 |
3.4.1 模型与参数 |
3.4.2 模拟步骤 |
3.4.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4.4 模拟结果 |
3.5 基于输出经验模型的农业面源模式下污染负荷时空变化 |
3.5.1 模型与参数 |
3.5.2 模拟步骤 |
3.5.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5.4 模拟结果 |
3.6 基于L-THIA模型的城市面源模式下污染负荷时空变化 |
3.6.1 模型与参数 |
3.6.2 模拟步骤 |
3.6.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6.4 模拟结果 |
3.7 基于CA-AUNPS耦合模型模拟复杂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 |
3.7.1 模型构建 |
3.7.2 模拟步骤 |
3.7.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7.4 模拟结果 |
3.8 结果与讨论 |
3.8.1 TN、TP负荷模拟结果分析 |
3.8.2 CA-AUNPS模型精度分析与评价 |
4 汤逊湖流域复杂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模型与参数 |
4.2.2 模拟步骤 |
4.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N、TP负荷空间分布影响因子分析 |
4.3.2 TN、TP负荷时间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
5 汤逊湖流域复杂面源污染控制BMPs体系研究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构建思想与依据 |
5.2.2 构建步骤 |
5.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BMPs控制子区划分 |
5.3.2 BMPs体系与具体措施 |
5.3.3 BMPs体系有效性评估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流域农业径流月产污模拟研究 ——以东苕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农业非点源污染来源 |
2.2 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 |
2.3 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
2.4 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方法综述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太湖流域特性 |
3.2 东苕溪流域特性 |
4 模型构建及基础数据 |
4.1 考虑作物轮作及月降雨情况的输出系数模型 |
4.2 东苕溪TN、TP产污浓度监测值 |
5 农业径流污染现状评价 |
5.1 水环境污染物排放现状 |
5.2 种植地营养负荷估算结果分析 |
5.3 排放分担率分析 |
5.4 农业径流估算值与浓度监测值拟合验证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不同降雨条件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军山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GIS的应用 |
1.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流域范围 |
2.2 地质地貌 |
2.3 水文气候 |
2.4 社会经济 |
第3章 径流模拟——SCS曲线方程 |
3.1 SCS模型简介 |
3.2 降雨分析 |
3.2.1 降雨数据的选取 |
3.2.2 年降雨量分析 |
3.2.2.1 绘制年降雨量的经验频率曲线 |
3.2.2.2 不同频率下的年降雨量 |
3.2.3 月降雨量分析 |
3.2.3.1 月降雨量变化趋势 |
3.2.3.2 月平均降雨量的变化趋势 |
3.2.3.3 月降雨量的分析 |
3.3 前期土壤湿润程度 |
3.4 土壤类型 |
3.5 土地利用类型 |
3.6 输入参数CN的确定 |
3.7 年径流量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章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
4.1 非点源污染氮磷污染负荷估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4.2 非点源污染氮磷污染负荷计算结果 |
第5章 军山湖流域不同降雨条件和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分析 |
5.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5.2 土地利用变化对军山湖流域降雨径流影响分析 |
5.3 土地利用变化对军山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分析 |
5.4 不同降雨条件对军山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分析 |
5.5 军山湖流域土地利用的管理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10)新立城水库水源保护区净月区域氮磷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实施方案 |
2.1 调查方法 |
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 现状调查及点源污染调查 |
3.1 研究地概况 |
3.2 水库水质现状分析 |
3.3 水源地保护区点源污染调查 |
3.4 小结 |
4 农村生活污染物调查与分析 |
4.1 农村生活垃圾调查与分析 |
4.2 农村生活污水调查与分析 |
4.3 农村厕所调查与污染物估算 |
4.4 小结 |
5 养殖业产生的面源污染调查分析 |
5.1 畜禽养殖规模及分布调查结果 |
5.2 畜禽养殖污染负荷估算 |
5.3 小结 |
6 农田面源污染调查与分析 |
6.1 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
6.2 不同坡度对水体氮磷含量的影响 |
6.3 不同坡长对水体氮磷含量的影响 |
6.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体氮磷含量的影响 |
6.5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产生原因 |
7.3 库区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四、美国非点源水污染问题及其对策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淹-排水条件土壤中磷的迁移转化实验与模拟研究[D]. 刘仍阳.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2]LID措施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SS)的控制模拟研究[D]. 姬鹏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3]某工业园区雨水系统复合污染控制研究[D]. 崔慧萍. 天津大学, 2018(04)
- [4]武汉市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及多环芳烃源解析[D]. 杨志.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5]紫色土区农地生态草沟截污减沙效益研究[D]. 梁艳玲. 西南大学, 2017(02)
- [6]稻田湿地系统对面源污染物的消纳性能研究[D]. 华桂芬. 浙江大学, 2017(06)
- [7]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复杂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模拟[D]. 庄艳华. 武汉大学, 2013(07)
- [8]流域农业径流月产污模拟研究 ——以东苕溪为例[D]. 刘奇. 浙江大学, 2013(06)
- [9]不同降雨条件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军山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D]. 徐群. 南昌大学, 2012(05)
- [10]新立城水库水源保护区净月区域氮磷来源研究[D]. 孙家山.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