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红与专的辩证关系——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一点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华[1](2008)在《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走现代化之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自鸦片战争以来,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摆脱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上下求索,前仆后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真正找到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那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为中国的现代化创造了先决条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初步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为寻找适合中国特点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当然,由于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更没有现存的道路可走,难免有些失误、走了弯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立足国情,从战略高度为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新目标;全面改革,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大胆探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处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担负着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共同历史使命,在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承前启后,一脉相传,却又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高度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巨大成就,“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括和高度评价,本文在体例上以此张目,展开研究。同时,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即“四个现代化”)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明确提出的重大目标,并且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过显着成就。邓小平当时作为该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中国现代化远远不限于此,但比较毛泽东、邓小平对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在章节安排上,将工业、农业的现代化单列出来,与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党的建设等形成章节,进行比较研究,也正是基于这个考虑。而在民族政策、统一战线等方面,相对而言,继承的多些,创新的少些,从章节的篇幅考虑,没有单列成章论述,只在相关章节里进行比较。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为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奠基者、开拓者,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形势喜人,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陈勇[2](2020)在《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抑或是在当今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世界局势和相关国家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都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各国了解中国政策方针和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翻译成外语的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对政治的敏感性等因素会影响外国人士对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理解,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对华态度。中国领导人着作对外翻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对这些翻译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评价其得失、效果,有助于改进当今和今后政治文献外译的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部领导人着作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探索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轨迹,发现这种翻译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为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鉴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能深刻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且与翻译规范(研究)在学术理念、研究视野、研究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本研究借用其学术理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以便有效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深入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造图里(Toury)等学者关于翻译规范的分类从而将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分为操作规范和社会规范,并借鉴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对标题、比喻、词语和注释四个方面的英译方法进行充分描写,发现其规律性,以此为基础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第二,从机构、外交、伦理和意识形态四个方面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分析社会因素对政治文献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第三,分析上述翻译规范所形成的总体秩序,主要包括:规范的层次结构,即每部译作及其所处时代中并存的主流规范、过时规范和先锋规范;规范的约束力,即当规范发生冲突时哪些规范约束力强哪些弱,以及从总体上来讲原语规范和目的语规范哪个约束力更强;“正确”观念,即当时的“正确”翻译的标准;此外,还分析层次结构、约束力和“正确”观念在三部着作英译中的变迁过程。通过微观的文本分析、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以及中观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所有规范中,国家利益伦理的约束力强于其它任何翻译规范。第二,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约束力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总有少数例外情况。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原语规范在领导人着作英译中有逐渐减弱之势,但均强于目的语规范。第四,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层次结构是动态的,“正确”观念也随之变化,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理论创新:提出了翻译规范秩序这一概念和翻译规范研究的话语分析框架;第二,观点创新:国家利益伦理具有最强约束力;第三,视角创新:挖掘出了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点,提出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视角。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检验并充实翻译规范理论,将其研究范围从文学翻译扩大到政治翻译;应用价值在于,为今后的领导人着作翻译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共中央编译局等中央文献翻译单位提供参考。
王明杰[3](2003)在《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对新中国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递嬗进行历史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资益于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业。 本文的主要框架与思路是: 第一章阐述了人才、人才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认为,人才资源是指综合素质和文化层次较高的能够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才的总和。它决定着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其作用和影响日益突显。开发人才资源意义重大,全球范围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迈出新步伐。本章还对我国人才资源思想与西方人力资源理论进行了比较。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史料,纠正了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最早提及“人力资源”的是毛泽东1955年第一次提出的说法,其实毛泽东早在1942年10月16日《评柏林声明》中就已提出。 第二章简要回顾了建国前党的人才资源思想与实践,探究了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曲折发展及其实践历程。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团结、教育、改造”的人才资源思想曾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才思想宝库。但是,从五十年代后期起,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出现了一些错误,偏离了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方向。十年“文革”错误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看作是阶级斗争,批判“反动学术权威”,导致大批科技人才受到打击和不同程度的迫害,党的人才资源思想被扭曲。同时,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坚持正确的人才思想,采取了一些措施,使我国的科技事业仍取得了若干成就。 这一时期,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给我们的经验教训主要有:要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要建立健全人才选拔管理制度;要正确理解又红又专,用人要德才兼备;要正确处理好业务与政治的关系等。 第三章分析了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人才资源思想。“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确立,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纠正子一连串“左”的错误,翻开了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从国际竞争和历史发展的角度深刻认识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教育、人才资源的重要关系,重新恢复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正确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了党在新时期人才资源思想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为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新世纪的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自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的13年以来,党的人才资源思想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提出了跨世纪的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和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新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才问题上的具体运用,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五章是对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一个总评。通过对新中国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梳理,得出以下结论:新中国党的人才资源思想与政治路线密切关联,政治路线的曲折直接影响到人才资源思想的发展;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制定和贯彻执行正确的人才政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世纪,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教育是基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人才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是人才资源开发的根本保证。
张艺兵[4](2014)在《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毛泽东的宣传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是无产阶级宣传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建设过程中曾产生过巨大的物质推动力,发挥了思想解放的效用。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又是他将马克思主义宣传理论创造性地中国化的产物,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宣传思想与中国具体新闻实践结合的辩证统一。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的继承,同时又有创新和发展,形成马克思主义宣传理论指导中国宣传实践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在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验证,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它的理论价值是毋庸置疑、有目共睹的。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的理论精髓,同时又将其同中国的具体社会实践和文化情景相结合,汲取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从而使其对于运用宣传手段改造和建设中国社会具有了现实的实践意义。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探究毛泽东的宣传思想产生、形成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前提。毛泽东的宣传思想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新需要的大背景下;它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理论以及关于宣传思想文化的理论,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实践基础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第二部分即第三章,重点考察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发展轨迹。主要包括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萌芽:对宣传的初步认识与实践;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形成:深化对宣传的认识;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成熟:对宣传规律的认识渐趋成熟;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发展:宣传思想的丰富和完善;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局限:放大思想建设的作用等几个发展阶段,理清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发展脉络。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归纳总结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宣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宣传工作的队伍建设、宣传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等几方面。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基本特征则主要包括:鲜明的政治性、明确的目的性、强烈的针对性、突出的实践性、适度的斗争性和浓郁的民族性等几点。第四部分即第六章,主要是探析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理论价值在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构建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体系,启迪了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宣传思想的发展;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实践意义在于,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与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毛泽东的宣传思想是我们开展宣传思想理论研究的理论武器、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指南、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指导,对于我们做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对于当前,就是要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最新理论成果给予充分的研究和最广泛的宣传普及,发展好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重视文化建设。当前,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引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要重视党的思想建设,从思想上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有效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段炼[5](2011)在《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1949-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民主政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指导民主政治建设,对经济社会建设也产生深远影响。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全面启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民主政治理论,取得许多重要成就,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六十二周年,面对历史发展的前后相继点,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的历程,把握基本线索,探索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总结基本经验教训,对进行民主政治建设、乃至执政理论建设等,都有比较重要的借鉴价值与现实意义。本论文分序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序言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意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概念界定,大陆和海外研究综述,以及主题、理论依据、史料来源等论文的基本特点。正文部分在比较充分地占有和分析基本史料基础上,对1949-2002年间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进行总体考察,认为民主政治理论出现过革命型、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这两种发展状态的互动,甚至冲突,实现了民主政治理论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来最重要的民主政治理论的质变。正文共分六章,基本思路如下: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三大来源作了介绍。本章通过分别介绍理论来源(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论述)、实践来源(革命和建设的民主政治道路)和传统文化来源,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的基本动力。理论、实践和传统,这三大来源共同推动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共同决定理论发展的深入与准确程度,也是本文分析历史进程的基本立足点。第二章对革命型和建设型的民主政治理论模式作了界定。本章首先分析了两种理论模式的联系,认为他们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实质相同,根本目的相同,基本实现方式和路径相同,基本规律相同。然后,着重分析了两种理论模式的区别,认为他们所处时代主题和基本内涵不同,主要任务不同,主要内容不同,具体实现方法不同,基本特色不同,所属思想体系不同。两种理论模式的联系和区别,说明他们既一脉相承,又不可混淆混用。界定革命型和建设型的理论模式,是本文分析历史进程的基本逻辑工具。第三章对1949-1956年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作了考察。本章认为,由于国际国内主要矛盾的特点,和中国共产党对此的正确判断,民主政治理论初现两种发展状态,即革命型理论发展状态和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这两种发展状态同时存在,一方面革命型理论已完成模式化构建,并在新中国建立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建设型理论的萌芽刚刚产生,距离模式化构建尚早。革命型、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承担不同的历史任务,并形成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的民主政治理论形态,指导了民主政治建设成功开展。第四章对1956-1966年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作了考察。本章认为,由于国际国内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但中国共产党对此的判断出现错误,民主政治理论继续出现两种发展状态。这两种发展状态互相交错,一方面探索建设型理论获得非常宝贵的思想结晶;另一方面继续大范围运用革命型理论模式,给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严重失误。革命型、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错误并行,使建设型理论模式迟迟无法形成,无法持续推动民主政治理论的正确发展,两种理论发展状态已经严重冲突。这十年间,民主政治理论模式初步转换的任务没有完成,相反革命型理论发展状态越来越强化,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越来越弱化。第五章对1966-1976年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作了考察。本章认为,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出现全局性错误,民主政治理论也就出现两种发展状态的错误统一。一方面革命型理论模式畸形发展,给民主政治建设带来惨重损失;另一方面建设型理论发展艰难延续,但受到严重干扰和束缚。这种错误统一,偏离了探索建设型理论的正确方向,产生出一个呈现出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包含大量错误思想、经过实践证明失败的理论形态,是建设年代民主政治理论的反动。经过充分的反面教育,发展建设型理论渐渐成为全党和人民群众的共识。第六章对1976-2002年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作了考察。本章认为,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民主政治理论终于实现两种发展状态的正确统一,建设型理论模式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成功理清发展民主政治的基本思路,既科学扬弃革命型理论模式,又继承和拓展探索建设型理论的思路。从1976-1992年,建设型理论模式基本形成;从1992-2002年,建设型理论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成功实现民主模式的转换。建设型民主政治理论模式,实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政治理论的质的飞跃,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中国化的丰硕成果,应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结束语部分对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吴家虎[6](2012)在《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山西省阳城县下孔村为个案,以建国后珍贵的村级档案为主体资料,辅以省、县级档案及调查访谈口述史料,用微观史的研究方法和“新革命史”的研究范式,从革命文化、国家权力与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的角度,对毛泽东时代乡村独特的文化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从文化的角度看,“革命”本质上是国家权力通过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一种重塑与整合,这一过程伴随着文化上的彻底转型与重建的浪漫追求。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是革命文化输入乡村的主要管道,同时,正是共产党员体现出的新的形象、品格和风范,对国家倡导的一套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意识形态在农民中的传播与认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革命文化正是通过确立新的话语体系,通过弥漫于日常生活中的仪式与象征的不断操演,来颠覆传统,确立其文化霸权地位的。同时,这一文化体系非常注重对革命自身的记忆,以期巩固与延续革命文化的霸权地位。但是,当貌似十分强大的革命话语主宰一切而泛化以后,当革命话语颠覆了传统,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话语体系来界定与表达人们的思想的时候,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民要理解清楚这些话语的内涵是困难的。于是,我们看到毛泽东时代政治话语下移与泛化以后,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话语混乱”的现象。在革命文化对乡村社会的重塑与整合过程中,国家还极力通过破立结合的新的教化体系来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本文考察了农民在被不断塑造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思想、行为和时代形象,以及在此过程中革命文化与传统的复杂互动与纠葛。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农民思想不断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但我们不能仅将这一过程看作思想宰制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思想教化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既有悖离人性的一面,又有高尚与令人崇敬缅怀的一面。那是一个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下,追求道德理想的一个时代。学习毛主席着作运动是20世纪5070年代席卷全国的一场群众性的政治思想教育运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在思想一元化的时代,毛泽东思想成为基层干部、农民群众汲取工作方法、道德价值与人生信念的源泉。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思想教育运动中存在的教条主义、个人崇拜、思想强制等负面因素,而对之作简单化与片面性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与典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具有永恒的价值。从持续的时间,发动群众的规模和对人们思想改造的努力程度看,这一学习运动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实践。其暴露出的问题、教训及取得的成就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总结。在理论观点的创新上,本研究对建国后国家权力如何深入乡村及其性质作了新的观察。以往对这一时期国家权力深入乡村的研究,多从经济制度、政治结构与社会组织着眼,本研究重点从文化上考察了国家权力对乡村的改造。在对国家权力性质的理解上,本研究摆脱了以往当代中国乡村研究中,在国家—社会互动分析的框架内,从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对乡村的渗透、控制及与乡村社会互动的视角对国家权力的分析,转而重点关注革命文化对农民精神与价值世界的积极建构,这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教化体系,并不完全是渗透、控制所能概括和解释的。本研究最终还试图提炼出“植根于人心的国家权力”这一分析概念,来理解与解释毛泽东时代中国乡村的社会变革。从来没有一种国家权力试图如此彻底地重塑社会,改造人心。悖论的是,不论国家权力有多么强大,不论领袖的权威与魅力有多大,人心的治理谈何容易!这是国家权力的顶峰,也是它退撤的前兆!通过下孔村的经验观察,笔者还想强调,我们要用“不断生成的传统”这一概念去理解下孔村这类村庄的发展历程与未来的走向。今日下孔村文化繁荣、民风淳厚,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与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弘扬密切相关。学术界对当代中国乡村的观察,要么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要么强调改革开放后乡村的巨变,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积淀与影响普遍关注不够。笔者想强调的是,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新传统的继承创新、发掘弘扬,对社会主义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下孔村是观察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一扇难得的好窗口,笔者对她的解读才刚刚开始。从新鲜的经验研究中,我们不仅能够提炼出一些解释当代中国乡村发展变迁的理论观点,而且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理思考。
樊雪峥[7](2020)在《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培育新人,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使命。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进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新人培育观点,指导了党育人工作的实践,形成了其系统的新人培育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人培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动了党领导的各项事业的进步。本文将从形成发展、内涵特征、途径方法、当代启示四个主要方向入手,对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选题缘起、学界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阐述,分析学界已有成果,以充分说明研究的主旨,是本文之起点。第一章,对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系统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切入,分析其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毛泽东继承和吸收了中华文化有关思想之精华,超越了近代以来的国民性改造思潮,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人培育的思想,从而形成其独特的新人培育思想。这一思想是在其求学、革命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进一步发展时期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二章,新人之“新”——详细阐述毛泽东心中的新人观。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在不同层面上,对新人之“新”进行了多维透视,规定了新人之本质特征。同时,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能够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等新人形象,反映了毛泽东对新人“规格”的丰富思考。这样的新人培育思想,贯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等鲜明价值立场。第三章,新人之“育”——深入研究毛泽东对新人培育的探索。毛泽东为新人的培育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基本原则,规定了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榜样教育等具体方法,并将推进教育工作改革、舆论宣传引导、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为其具体的实现路径。第四章为本文落脚点,阐述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特点、意义及价值。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呈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时代性与民族性融合、革命性与科学性交融、示范性与大众性协调、现实性与超越性交织的基本特点。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人培育的思想,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人培育积累了智慧,同时也为当下时代新人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吴丹[8](2008)在《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蒋南翔是中国当代着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蒋南翔的德育思想不仅是其教育思想中最精彩最重要的内容,而且也是党的德育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毛泽东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忠诚贯彻者和实践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典范,蒋南翔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开创并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在我国明确提出要建设数所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的历史阶段,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期,全面系统地研究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考察法和访谈咨询等方法,对蒋南翔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主要贡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总结其德育思想特色的基础上,指出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蒋南翔的德育思想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地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产物。从发展历程上看,蒋南翔德育思想萌发于革命战争时期,经过新中国成立后14年的发展,在和平建设时期形成,并在新时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从理论来源上看,蒋南翔的德育思想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直接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特色,同时反映了邓小平在新时期的有关教育主张。蒋南翔德育思想的主要贡献主要包括:从战略高度坚持德育首位思想、坚持又红又专的德育目标思想、提出“三支队伍”思想、注重因材施教、采取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方法以及“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其中,又红又专思想既是贯穿于蒋南翔德育思想发展历程的一根红线,同时也是蒋南翔最突出的理论贡献之一。蒋南翔德育思想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并成功构建了“合力”德育模式。继承和发扬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今天正确把握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方向以及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继承和发扬蒋南翔德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灵魂”。
赵平[9](2007)在《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文中提出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是本文研究的专题。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的对象主要涉及的是一些与中国文学发展演变有着密切关联的、有一定政治权力的、有威望的、和有影响力的人物。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从他们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他们在文学或政治活动中,作为读者来影响作家的创作,作品的出版发行和普通读者的阅读等现象,以及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加以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读者反应出发,我们可从不同的视角对读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在这里主要探讨和研究的是权势权威型读者,是对读者反应的再研究。这类型的读者有别于一般类型的读者。他们主要是政治或文学学术方面的权威或具有官方身份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既有一般类型读者的一些特性,更具有权势和权威的特征。本文所分析研究的权势权威型读者,主要是政治权力型与文学学术型的具有权威性的读者。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政治权力型读者有时大于文学学术型读者。另外,这两种类型也会相互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时期文学学术型读者会屈从于政治权力型的影响,出现政治权威下文学学术权威的无奈与尴尬的现象。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析和探讨这种现象对中国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是不同于过去那些专门对文学史、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以及对作者和作品的研究,也不同于一般的读者反映批评,从一般读者的视角来分析对作品的反映和接受美学的单项研究。这种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虽然也是从读者的反映和接受入手,来分析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但是,这类读者并不是我们所接触的一般类型的读者。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折射出他们所处在的社会所涉及到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由于权势权威型读者本身的多元化的特性和复杂的历史背景,这种研究也或多或少地与上述几种研究发生一定的交叉,从多元的视角对权势权威型读者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涉及到多学科和多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它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融合在一个多视野多元化的研究领域。这种多元化的综合性研究,整合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所涉及到一些问题,使这种研究不囿于某一个范围,可以随着研究对象的所涉及的领域来扩展研究的空间。中国文学中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反映出来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凸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反映的主流政治思想和一体化体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也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后来的市场经济,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联。从政治层面来说,一方面是这种现象并不是他们个人的现象,而是他们所处在的政治体制和思想理论所制约下的一种整体的社会政治现象。当这种政治现象具体反映在他们身上时,当他们又拥有的一定的权力后,他们对文学思想,文学作品和作家的评论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出现的主流文学,主流意识下的非主流文学,非主流文学和多元文学等四种文学现象,也反映出权势权威型读者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影响力演变的过程。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到,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作家及其作品,也不是阅读这些文学作品的广大读者,而是那些能决定整个文学的发展方向,决定作家及其作品命运的、属于政治权力型的权势权威型读者。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也是一种读者反应研究。读者反应研究的重点是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把握读者与作品和作者的关系。当文学领域里的研究从作品向读者转移的时候,也使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权势权威型读者的研究就是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对读者反应的再研究和再分析,通过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来分析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些文学现象。本文绪论和结束语外共分五章,分别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他们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影响力的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绪论中,本论文对这篇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途径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在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对与本论文有关的以前的学者所作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说明了本论文在这个研究专题上的原创性。第一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本章首先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征和三大特性进行了一个概括和梳理,然后对权势权威型读者进行了基本的界定,并且对他们的身份特征,历史变化和思想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本章分别对鲁迅、毛泽东、郭沫若、巴金和周扬、姚文元等权势权威型读者一些思想特点,文学思想,影响作用和人生经历进行了分析。在本章中,主要是通过他们对中国文学中的影响作用,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也对政治权力型读者对文学学术型读者的影响,周扬现象与姚文元现象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第三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演变分析。本章主要从权势权威型读者不同时期的身份、思想和影响力的演变来分析他们影响力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所处的不同的范围,以及与世界文学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在本章中,本文还分析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的一些变化特点,如政治影响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作品语言风格与关键词的演变,以及“三一律”与“三突出”的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反思。本章分析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的政治意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民主法制,文学批评和接受美学的关系,以及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历史沉浮,从这些对本论文的综合分析中反思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负面影响,并从中梳理出一些历史教训和有益的启迪。在结束语中,本文对所要分析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总结和归纳。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还是一次新的研究。它把以前中国文学研究中或多或少涉及到的问题,但还没有把它们比较集中地归纳和综合地进行分析的问题,在这里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的视角做了一次尝试。中国当代文学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演变也是中国政治现象的演变,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体化政治体制的演变,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在思想解放下的演变,以及民主法制体制逐渐建立和不断完善的演变。正是这种正面进步因素的增长,导致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负面专制因素的消减。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在今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还有可能出现新的特点,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影响作用,这有待于将来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在这里希望通过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新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特点和现象。
王鑫[10](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表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二、坚持红与专的辩证关系——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一点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红与专的辩证关系——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一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读书缘起 |
题缘起 |
论题特色 |
第一章 现代化——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
第一节 只有现代化才能使中国免于落后挨打 |
一、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提出 |
二、"五四"以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 |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执着追求 |
第二节 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
一、三种不同道路取向的比较 |
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第三节 由革命向建设的转变 |
一、工作重心转移思想提出的始末 |
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历史阶段 |
第二章 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贡献 |
第一节 毛泽东——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奠基者 |
一、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为中国的现代化创造了先决条件 |
二、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
三、初步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
四、为寻找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
第二节 邓小平——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 |
一、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二、着眼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
三、立足国情,从战略高度为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新目标 |
四、全面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 |
五、大胆探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第三章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艰辛探索 |
第一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商品经济问题的探索 |
一、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认识问题 |
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 |
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问题 |
四、关于从集体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问题 |
第二节 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飞跃 |
一、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二、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 |
三、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四章 从走工业化道路到工业现代化的光辉历程 |
第一节 毛泽东对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艰辛探索 |
一、突破传统工业化模式 |
二、确立农轻重序列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 |
三、提出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
第二节 邓小平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市场经济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
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
二、企业经营制度的改革 |
三、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
四、建立和健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管理体系 |
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与政府转变管理职能 |
第五章 从农业合作化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 |
第一节 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艰难探索 |
一、农业合作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前提 |
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
三、人民公社的"大试验"及其教训 |
第二节 邓小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胆创新 |
一、由"包"字迈开第一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 |
二、废除人民公社体制,促进社会化生产 |
三、意外的收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
第六章 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
第一节 毛泽东的国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
一、国防建设的理论贡献和原则创新 |
二、国防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
三、军事理论现代化的卓越贡献 |
第二节 邓小平的国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
一、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 |
二、现代化、正规化——军队建设新目标的确立 |
三、百万大裁军——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
四、高、精、尖——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 |
五、由"消费型经济"向"增值型经济"转变——军队建设的新观念 |
第七章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理论现与实践 |
第一节 毛泽东对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探索 |
一、一定要抓技术革命 |
二、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
三、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
第二节 邓小平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
一、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技术不行 |
二、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发展高科技,抢占制高点 |
第八章 教育文化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毛泽东教育文化思想 |
一、认真办好教育事业 |
二、重视思想和道德的建设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
四、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五、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队伍 |
第二节 邓小平教育文化思想 |
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体制的改革 |
四、把人口众多的劣势变成人才优势 |
五、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六、培养"四有"新人,造就一代英才 |
七、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
第九章 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一节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 |
一、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
二、中国的现代化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 |
三、对外交往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四、学习外国,坚持分析 |
五、打破封锁,争取外援 |
第二节 邓小平的国际交往思维 |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
二、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
三、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为我所用 |
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五、坚持和平共处,倡导建立国际新秩序 |
六、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
第十章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保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 |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是一个奇迹 |
二、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四、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第二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 |
一、要搞法治,不搞人治 |
二、加快立法步伐,维护社会稳定 |
三、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 |
四、从"八字方针"到"十六字方针" |
第十一章 执政党的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
第一节 毛泽东的党建思想 |
一、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
二、从思想上建党 |
三、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
四、高度重视"三大作风"建设 |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 |
一、高度重视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 |
二、明确新时期党的政治路线 |
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
四、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
五、关于党的作风建设 |
六、正确处理党际关系 |
七、执政党建设道路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2)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突破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领导人着作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1 《毛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2 《邓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3 《习谈》英译和出版过程 |
2.2 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 |
2.2.1 《毛选》英译研究 |
2.2.2 《邓选》英译研究 |
2.2.3 《习谈》英译研究 |
2.3 话语视角下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对比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3.1 批评话语分析 |
3.2 翻译规范 |
3.2.1 翻译规范研究的源起 |
3.2.2 翻译规范的分类和涵盖范围 |
3.3 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契合之处 |
3.3.1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
3.3.2 从语言到社会的研究视野 |
3.3.3 权力关系 |
3.3.4 意识形态 |
3.3.5 历史性 |
3.3.6 中介性 |
3.3.7 阐释性 |
3.3.8 小结:“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的理据 |
3.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3.4.1 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
3.4.2 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3.4.3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第四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 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1 标题语义信息的翻译方法 |
4.1.2 标题语法形式的处理策略 |
4.1.3 总结: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 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1 比喻简述 |
4.2.2 本研究中比喻的界定标准和翻译方法 |
4.2.3 比喻翻译方法统计和分析 |
4.2.4 总结: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 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1 共同词译法分类 |
4.3.2 分析 |
4.3.3 总结: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 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1 《毛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2 《邓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3 《习谈》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4 三部着作注释英译方法对比与分析 |
4.4.5 总结: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 |
5.1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机构规范 |
5.1.1 外文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2 中共中央编译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3 外文局和中共中央编译局机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
5.2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外交规范 |
5.2.1 毛泽东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毛选》英译的影响 |
5.2.2 邓小平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邓选》英译的影响 |
5.2.3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政策及其对《习谈》英译的影响 |
5.3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伦理规范 |
5.3.1 作为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爱国伦理 |
5.3.2 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分析思路 |
5.3.3 三部译作的翻译伦理分析 |
5.4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意识形态规范 |
5.4.1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2 权力关系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3 翻译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翻译规范秩序的话语分析 |
6.1 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及其变迁 |
6.1.1 《毛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2 《邓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3 《习谈》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2 翻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1 三部着作标题英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2 “正确”观念及其变迁的社会动因分析 |
6.3 翻译规范的约束力 |
6.3.1 翻译规范约束力的非绝对性 |
6.3.2 原语规范的减弱之势与相对于目的语规范的强势地位 |
6.3.3 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家利益伦理 |
6.4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两个“变”和两个“不变”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结论 |
7.3 创新 |
7.4 启示 |
7.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才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
1.2 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3 我国人才资源思想与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比较 |
第二章 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艰辛探索阶段 |
2.1 建国前党的人才资源思想与实践的简要回顾 |
2.2 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曲折发展及其实践历程 |
2.3 党在人才资源思想艰辛探索时期成功与失误的思考 |
第三章 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拨乱反正与逐步成熟 |
3.1 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拨乱反正 |
3.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核心 |
3.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3.4 人才资源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
第四章 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创新发展 |
4.1 社会转型与人才资源 |
4.2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4.3 “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
第五章 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总评 |
5.1 建国以来党的人才资源思想的经验教训 |
5.2 人才资源思想深层次问题的政策性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一 |
附录二 |
(4)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 研究的对象 |
(二) 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现状 |
(一) 已有研究成果的概况 |
(二) 已有研究涉及的内容 |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 |
(一) 三个核心概念 |
(二) 几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
(三) 与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一章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形成的客观环境 |
(一) 20世纪世界革命的新发展 |
(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革命的新需要 |
二、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一) 中国共产党人的觉醒 |
(二) 毛泽东的个人因素 |
第二章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形成的理论前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思想 |
(一) 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宣传思想 |
(一) 列宁的宣传思想 |
(二) 斯大林的宣传思想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宣传的思想 |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德”思想 |
(二) 中国古代的政治宣传方式 |
(三) 中国古代初步的舆论思想 |
第三章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发展轨迹 |
一、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萌芽 |
(一) 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主张 |
(二) 从国共合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政治宣传 |
(三) 重视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
二、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形成 |
(一) 为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而进行的宣传 |
(二) 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而进行的宣传 |
三、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成熟 |
(一) 发表《论持久战》,提出宣传要为抗战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
(二) 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统一全民的抗战思想 |
(三) 开展延安整风,创新宣传教育方式 |
(四) 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社会主义文化方针 |
四、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发展 |
(一) 深化宣传工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思想 |
(二)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三)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 |
五、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偏差 |
(二) 放大了思想建设的作用 |
第四章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宣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宣传工作的地位 |
(二) 宣传工作的作用 |
二、关于宣传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
(一) 动员民众投身革命 |
(二) 开展全党和全体人民的思想教育 |
(三) 服务党的中心工作 |
三、关于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
(一) 党性原则 |
(二) 实事求是的原则 |
(三)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四、关于宣传工作队伍的建设 |
(一) 确保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 |
(二) 加强宣传工作队伍的建设 |
五、关于宣传工作的方法和艺术 |
(一) 全党做宣传 |
(二) 政治家办报 |
(三) 提倡新文风 |
(四) 主张以理服人 |
第五章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鲜明的政治性 |
(一) 鲜明的阶级性 |
(二) 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
二、强烈的针对性 |
(一) 宣传要看对象 |
(二) 宣传要有时空观 |
三、浓郁的民族性 |
(一) 用大众化的中国语言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
(二) 用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
(三)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鼓动工作 |
四、生动的实践性 |
(一) 丰富的宣传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
(二) 强调实际宣传 |
(三) 强调典型示范 |
五、适度的斗争性 |
(一) 宣传要坚持必要而适度的思想斗争 |
(二) 对敌宣传既要斗争也讲策略 |
(三) 对待舆论的态度一律又不一律 |
(四) 对待文艺的态度既要歌颂也要暴露 |
第六章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思想 |
(二) 构建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体系 |
(三) 启迪了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宣传思想的发展 |
二、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 开展宣传思想理论研究的理论武器 |
(二) 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指南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目录 |
致谢 |
(5)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大陆文献综述 |
(一) 改革开放以前的主要文献 |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文献 |
四、大陆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民主政治理论发展阶段 |
(二) 关于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基本经验 |
(三) 关于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基本特点 |
(四) 关于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的历史、现实条件 |
(五) 关于科学划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界限 |
(六) 关于发展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
(七) 关于发展民主政治的基本程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
(八) 关于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依托——政治体制改革 |
五、海外研究综述 |
六、本文基本特点 |
(一) 本文主题 |
(二) 本文理论依据 |
(三) 本文基本史料依据 |
(四) 本文基本思路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三大来源 |
一、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论民主政治 |
(二) 列宁、斯大林论民主政治 |
二、实践来源 |
(一) 新中国建立前在革命的民主政治道路上,革命型理论从稚嫩到成熟,最后完成模式构建 |
(二) 新中国建立后在革命和建设的民主政治道路上,革命型理论模式继续运用,建设型理论模式基本确立和初步发展 |
(三) 新中国建立后错误实践导致错误认识,推动理论一度向反面发展 |
三、传统文化来源 |
(一) 肯定通过商汤式革命,诛“民贼”和“独夫”,支持了革命型理论模式的正义性 |
(二) 提倡民本、仁政和个人权利的思想非常丰富,为发展建设型理论模式提供坚实土壤 |
(三) 监察与谏言制、科举选官制等历史悠久,为发展建设型理论模式提供了制度参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界定革命型、建设型民主政治理论模式 |
一、两种理论模式的联系 |
(一) 思想基础和精神实质相同 |
(二) 根本目的相同 |
(三) 基本实现方式和路径相同 |
(四) 基本规律相同 |
二、两种理论模式的区别 |
(一) 所处时代主题不同 |
(二) 基本内涵不同 |
(三) 主要任务不同 |
(四) 主要内容不同 |
(五) 具体实现方法不同 |
(六) 基本特色不同 |
(七) 所属思想体系不同 |
三、两种理论模式既一脉相承又不可混淆 |
(一) 两种理论模式需要回答不同的基本问题 |
(二) 两种理论模式对革命的理解不尽相同 |
(三) 混淆两种理论模式曾在实践上造成很大危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主政治理论初现两种发展状态(1949-1956) |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 |
二、指导思想发生重要变化 |
三、革命型理论模式继续发展和完善 |
(一) 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和批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
(二) 民主政治建设服务于工作大局 |
(三) 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
(四) 明确人民和敌人的界限 |
(五) 探索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
四、建设型理论基本思路的产生 |
(一) 确立和发展基本制度 |
(二) 法制建设的起步 |
五、历史的反思 |
(一) 两种理论发展状态承担不同的历史任务 |
(二) 两种理论发展状态高度统一 |
(三) 民主政治理论需要破旧立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主政治理论继续出现两种发展状态(1956-1966) |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
二、指导思想发生混乱 |
三、探索建设型理论的思想结晶 |
(一) 开始独立发展本国的民主政治 |
(二) 再次分析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
(三) 探索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
(四) 尝试拓展人民的范围 |
(五) 探索社会主义时期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
四、继续大范围运用革命型理论模式 |
(一) 中苏大论战的重大影响 |
(二) 继续突出民主政治的工具属性 |
(三) 坚持革命年代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
(四) 错误界定人民的范围 |
(五) 错误探索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
五、历史的反思 |
(一) 徘徊在两种理论发展状态的基本特点 |
(二) 徘徊在两种理论发展状态的具体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主政治理论两种发展状态的错误统一(1966-1976) |
一、开展建设的极端紧迫性 |
二、指导思想的错误统一 |
三、革命型理论模式畸形发展 |
(一) 中苏两党的严重冲突 |
(二) 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大批判” |
(三) 无限放大民主政治的工具属性 |
(四) 扭曲地强调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
(五) 片面强调民主政治对经济社会建设的推动 |
(六) 从严重混淆敌我到敌我不分——错误界定人民范围的惨痛教训 |
(七) 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主要方式受到严重破坏 |
四、建设型理论艰难延续 |
(一) 约束革命型理论模式的应用 |
(二) 保留建设型理论一些基本内容 |
五、历史的反思 |
(一) “文革”时期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基本特点 |
(二) 理论发展出现严重错误的具体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主政治理论两种发展状态的正确统一与基本形成建设型民主政治理论模式(1976-2002) |
一、紧扣时代脉搏 |
二、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
三、基本形成建设型理论模式(1976-1992) |
(一) 坚持民主政治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
(二) 独立发展本国的民主政治 |
(三) 坚持正确方向 |
(四) 基本确定社会主义时期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
(五) 大范围拓展人民的范围 |
(六) 改革和探索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
(七) 民主政治建设战略——实现民主政治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四、进一步发展建设型理论模式(1992-2002) |
(一)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二)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三)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四) 认真反省苏联解体深刻教训 |
(五) 明确提出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
(六) 探索人民范围的新拓展 |
(七) 继续创新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
(八) 致力于建设国际政治新秩序 |
五、历史的反思 |
(一) 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基本特点 |
(二) 理论正确发展的具体原因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阐释 |
三、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 |
四、学术史综述 |
五、文献资料与调查访谈 |
六、主要创新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下孔村及其研究价值 |
第二章 共产党印象 |
第一节 “共党来了铲人如割草,无论贫富皆难逃” |
第二节 “羊群走路靠头羊,群众看的是共产党” |
小结 |
第三章 政治运动与革命文化的输入 |
第一节 锣鼓喧天进公社 |
第二节 整党整风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 |
小结 |
第四章 革命文化:话语·仪式·象征·记忆 |
第一节 革命话语体系 |
第二节 仪式与象征 |
第三节 革命的记忆 |
小结 |
第五章 被改造的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一 |
第一节 冬学民校与政治夜校 |
第二节 学雷锋 |
第三节 学大寨 |
第四节 破四旧、立四新 |
第五节 思想检讨与重做新人 |
小结 |
第六章 学毛着: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塑造之二 |
第一节 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学习制度 |
第三节 学习内容 |
第四节 学习方法 |
第五节 记忆与认识 |
第六节 典型个案 |
小结 |
结论 革命与教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农村调查及访谈资料 |
附录 A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1.1 时代背景 |
0.1.2 理论意义 |
0.1.3 实践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研究梳理 |
0.2.2 简要评价 |
0.3 研究方法和重难点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1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1.1.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人培育的思想 |
1.1.2 继承中华文化有关思想之精华 |
1.1.3 吸收并超越近代以来的国民性改造思潮 |
1.2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实践基础 |
1.2.1 得益于毛泽东早年的学习和实践经历 |
1.2.2 脱胎于毛泽东对国内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总结 |
1.2.3 反映了毛泽东在应对世界之变局时的从容坚定 |
1.3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
1.3.1 萌芽期——在新民思想的影响下 |
1.3.2 形成期——求知识与劳力之接近 |
1.3.3 发展期——发展苏维埃的文化教育 |
1.3.4 成熟期——战争中造就革命的先锋 |
1.3.5 进一步发展时期——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探索与挫折 |
第二章 新人之“新”:毛泽东心中的新人 |
2.1 毛泽东对新人之“新”的多维透视 |
2.2 毛泽东关于新人“规格”的丰富思考 |
2.2.1 新人的基本形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
2.2.2 新人的理想模式——“德才兼备”“又红又专” |
2.2.3 新人的基本特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
2.2.4 新人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
2.3 毛泽东新人观贯穿的鲜明价值取向 |
2.3.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2.3.2 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
2.3.3 共产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 |
第三章 新人之“育”:毛泽东关于新人培育的探索 |
3.1 关于新人培育的基本原则 |
3.1.1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
3.1.2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 |
3.1.3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
3.1.4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3.2 关于新人培育的具体方法 |
3.2.1 采用启发式教育 |
3.2.2 注重因材施教 |
3.2.3 坚持教学相长 |
3.2.4 发挥榜样作用 |
3.3 关于新人培育的实现路径 |
3.3.1 不断推进教育工作的改革 |
3.3.2 发挥宣传工作的引导作用 |
3.3.3 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 |
第四章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特点与价值 |
4.1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
4.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4.1.2 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 |
4.1.3 革命性与科学性的交融 |
4.1.4 示范性与大众性的协调 |
4.1.5 现实性与超越性的交织 |
4.2 毛泽东新人思想的历史意义 |
4.2.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人培育的思想 |
4.2.2 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
4.2.3 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人的培育积累了智慧 |
4.3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4.3.1 启示着当下“培养什么人”的理论架构 |
4.3.2 警示着我们把握“为谁培养人”的原则与方向 |
4.3.3 为“怎么培养人”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中有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 |
1.4.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
1.4.3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蒋南翔的德育实践 |
第2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2.1 革命战争时期蒋南翔德育思想的萌发 |
2.1.1 抗战时期:探索“读书与救国”的辩证关系 |
2.1.2 解放战争时期: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初步探索 |
2.1.3 团中央工作时期:蒋南翔德育思想全面萌发 |
2.2 和平建设时期蒋南翔德育思想的形成 |
2.2.1 教学改革时期:确立和扩大马克思主义阵地 |
2.2.2 教育革命时期:贯彻党的“两个必须”方针,推进又红又专思想 |
2.2.3 试行“高校六十条”时期:用政治统帅业务,做三大革命运动的战士 |
2.3 新时期蒋南翔德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2.3.1 重返教育战线时期:百废待举,思政先行 |
2.3.2 在党校工作时期:德育思想结硕果,教育事业伴终生 |
2.4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形成原因 |
2.4.1 大变革的社会时代背景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
2.4.2 清华大学的独特氛围提供了发展空间 |
2.4.3 蒋南翔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原因 |
第3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
3.1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阶级性理论 |
3.1.2 “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理论 |
3.1.3 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 |
3.1.4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
3.2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方法论基础 |
3.2.1 对立统一原理在蒋南翔德育思想中的具体运用 |
3.2.2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在蒋南翔德育思想中的具体运用 |
3.2.3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蒋南翔德育思想中的具体运用 |
第4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主要贡献 |
4.1 从战略高度坚持德育首位思想 |
4.1.1 只有坚持德育首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
4.1.2 只有坚持德育首位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4.2 坚持又红又专的德育目标思想 |
4.2.1 明确“红”的科学内涵,提出“三层楼”思想 |
4.2.2 阐明“红”与“专”的辩证关系 |
4.2.3 纠正各种偏向,正确把握红专关系 |
4.2.4 恰当处理又红又专与全面发展及“三好”的关系 |
4.3 提出“两个车轮,三支队伍”的德育思想 |
4.3.1 以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为排头兵,开展最前沿的思想政治教育 |
4.3.2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基本队伍,系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 |
4.3.3 调动专业课教师和其他员工的力量,实施方向一致的合力教育 |
4.4 注重因材施教的德育思想 |
4.4.1 “三支代表队,殊途同归”的思想 |
4.4.2 “各按步伐,共同前进”的思想 |
4.5 采取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方法 |
4.5.1 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论教育法 |
4.5.2 利用“四会”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宣传教育法 |
4.5.3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自我教育法 |
4.6 “寓教于文、寓教于乐” |
4.6.1 “在业务中,也有马列主义” |
4.6.2 学生要有多方面的爱好兴趣,不要做“干面包” |
4.6.3 开展“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 |
第5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特色 |
5.1 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5.1.1 统一在务实性上 |
5.1.2 统一在创新性上 |
5.1.3 统一在系统性上 |
5.2 始终坚持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
5.2.1 统一在鲜明的方向性上 |
5.2.2 统一在开放的时代性上 |
5.3 成功构建了“合力”德育模式 |
5.3.1 德育过程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时间合力” |
5.3.2 各级组织共同参与德育的“空间合力” |
5.3.3 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并及时更新的“方法合力” |
第6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
6.1 坚持蒋南翔的德育首位思想,把握一流大学的办学方向 |
6.1.1 坚持德育首位是应对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
6.1.2 坚持德育首位是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现实需要 |
6.1.3 坚持德育首位有助于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6.2 继承蒋南翔的“三支队伍”思想,形成全员德育的新“合力” |
6.2.1 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主体的作用 |
6.2.2 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氛围 |
6.3 继承蒋南翔的因材施教思想,实现德育工作的“三贴近” |
6.3.1 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分层次的德育 |
6.3.2 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与智育紧密结合的德育 |
6.3.3 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细致入微的德育 |
6.4 继承蒋南翔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思想,构建全方位德育渠道 |
6.4.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6.4.2 努力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渠道 |
6.4.3 大力建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
6.4.4 有效利用各种组织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蒋南翔生平简介 |
附录B 蒋南翔迎新讲话要点摘录一览表 |
附录C 蒋南翔实施有针对性德育过程比较一览表 |
附录D 蒋南翔德育思想年谱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奖情况 |
(9)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与论文选题有关的研究综述 |
二.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研究途径与方法 |
第一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 |
第一节 概述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征 |
一.秦汉唐宋时期的演变特征 |
二.元明清时期的演变特征 |
三.现当代时期的演变特征 |
第二节 概述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性 |
一.文学演变的可逆性 |
二.文学演变的不可逆性 |
三.文学发展的创新性 |
第三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基本界定 |
一.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身份特征 |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历史变化 |
1.政权统治的演变 |
2.历史上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影响 |
三.权势权威型读者的主要思想特点 |
1.中国古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
2.中国现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
3.中国当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
4.权势权威型读者思想特点的比较分析 |
第二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 |
第一节 鲁迅——来自文学主将的权威型读者 |
一.鲁迅阅读下的中外文学 |
1.鲁迅的文学视角 |
2.鲁迅的权威性 |
二.遵命文学的流变 |
1.独立人格下的遵命文学 |
2.权威话语下的听命文学 |
3.两种环境下的不同解读 |
三.传承鲁迅精神的巴金精神——巴金《随想录》的启示 |
1.不是狂人的"狂人日记" |
2.两种时代下的恐惧心理 |
3.鲁迅精神的体现 |
第二节 毛泽东——来自政治领袖的权势权威型读者 |
一.毛泽东读书的偏重与其人生经历的关系 |
二.马克思的法制思想与毛泽东的人治理念 |
三.政治视野下对鲁迅的解读 |
1.阿Q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阿Q与党内思想问题挂钩 |
3.政治斗争与《阿Q正传》结缘 |
4.《阿Q正传》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第三节 郭沫若——来自诗人和学者的权威型读者 |
一.毛泽东的读者权威对郭沫若的影响 |
二.学术权威下政治权威的关注 |
三.政治权威下学术权威的尴尬 |
第四节 周扬——来自文艺思想界的权势权威型读者 |
一.最高权威下的权威之路 |
二.权势权威下的文艺批评 |
1.周扬被动的文艺思想批判 |
2.姚文元主动的文艺思想批判 |
3.对典型案例——批判《海瑞罢官》的分析 |
三.周扬现象与姚文元现象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演变分析 |
第一节 不同时期身份、思想和影响力的变化 |
一.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身份变化 |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变化 |
三.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影响变化 |
1.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的流变 |
2.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范围分析 |
3.权势权威型读者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 |
第二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特点分析 |
一.不同的政治影响与文学创作的改变 |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双重话语 |
三.作品语言风格与关键词的演变 |
四."三一律"与"三突出"在思想意识上的比较 |
第四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反思 |
第一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第二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政治意识 |
第三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民主法制 |
第四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文学批评 |
第五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接受美学 |
第六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历史沉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坚持红与专的辩证关系——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一点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国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2]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D]. 陈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12)
- [3]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发展研究[D]. 王明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03(01)
- [4]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研究[D]. 张艺兵.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4)
- [5]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1949-2002)[D]. 段炼.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6]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D]. 吴家虎. 南开大学, 2012(06)
- [7]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研究[D]. 樊雪峥. 武汉大学, 2020(04)
- [8]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吴丹. 清华大学, 2008(09)
- [9]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 赵平. 复旦大学, 2007(06)
- [10]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