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军在滇西和贵州犯下的罪行(论文文献综述)
吴美玲[1](2020)在《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二战时期日军在亚洲地区推行“慰安妇”制度,迫使40万妇女成为“慰安妇”,其中中国受害妇女就达到20万,是受害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十几个省份大规模建立慰安所,将诱骗、掳掠等手段征来的无辜妇女关入所内供日本官兵发泄兽欲。湖北省因特殊的战略地位,惨遭日军铁蹄践踏长达七年余,湖北也是受日军“慰安妇”制度残害程度较深的省份之一。日军自1938年入侵鄂东后,便在黄冈、黄石、咸宁、鄂州等地建立慰安所;同年10月26至27日武汉三镇相继沦陷,日军在这里建立起武汉兵站,作为战时大后方开始了长达7年多的占领,伴随着的是包括陆、海军100多个慰安所的林立;接着日军逐渐入侵到鄂东北的孝感、黄陂,鄂中的荆州、荆门、宜昌等地,慰安所也紧跟着日军的步伐遍及上述地区;即使是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3月,在十堰几乎均为山区的地方仍能看到日军慰安所,令人愕然。据已发现的档案、日本战犯笔供、“慰安妇”口述、相关报纸、少数的文史资料等多方证据推断,日军在湖北省至少建立了295个慰安所,是目前发现慰安所数量最多的省份。也因为湖北特殊的战略地位,武汉三镇成为日军作战的大后方,其他地区又有或短或长的兵站支点,更有几次会战的作战前线,慰安所的分布呈现着稳定性与流动性并存的特点。湖北已经是日军“慰安妇”制度实施较为成熟的阶段,慰安所自上而下的建立更加熟练与系统,慰安所管理与运营的整体性与全面性也更具备。依据上海172个慰安所推算出的24000名“慰安妇”保守推断出湖北“慰安妇”至少35000余名,这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武汉籍受害者袁竹林、韩国籍河尚淑、《二十二》电影主人公之一的毛银梅等。就目前而言,在中国各省中,湖北慰安所数量最多,受害人数最多。万恶的军国主义,男女的不平等,以及集体特殊时期的群体狂热等等都是导致该制度产生与发展到如此地步的原因。对该湖北慰安所的梳理,使我们了解到该制度在湖北实施的具体规模,从整体上丰富了“慰安妇”制度历史的全貌与区域细节,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不仅如此,湖北一省切实史料的呈现、受害者证词的相印证,从根本上驳斥了日本政府至今抵赖、否认该制度实施的真实性。铁证如山。
李蓉[2](1995)在《侵华日军暴行研究概述》文中研究表明侵华日军暴行研究概述李蓉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侵略中国、独霸中国的野心,在中国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完全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全世界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们、持别是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对日军的强盗兽行无不义愤填膺、刻骨铬心。为着记住...
王彤[3](2017)在《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西德宏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民族风俗等原因,加之医疗卫生水平低,技术落后,意识薄弱,瘴疠、疟疾等热带疾疫频繁爆发。又受频繁水灾、兵灾的破坏,对当地社会医疗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故一直都是中外闻名的“瘴疠之区”。传统社会中,滇西德宏地区疟疾长期肆虐,但主要只依靠宗教医疗和巫医抵御疾病。乾隆滇缅战争后,中医开始进入德宏,才打破了巫医治病的局面。晚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进入、西医西药的传入,近代医疗萌芽、发展,但成效有限。20世纪30年代末,战乱频仍,疟疾流行加剧,医疗卫生事业也因战争医疗的进入得到了显着发展,但因受政治、经济和民族风俗等因素的影响,疟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950年代后,疟疾的防治与国家对边疆的开发及经营紧密联系到了一起,爱国医疗卫生运动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展,有效遏制了疟疾的流行和传播。1980年代后,改革开放政策及边境口岸的开放,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随之增多,输入型疟疾成为德宏疟疾流行的主要动因,但因疟疾防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德宏疟疾得到了及时控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行和传播,基本处于可控状态。2000年后全球疟疾基金的推广,云南疟疾防控进入了全球化阶段,疟疾控制成为联合国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德宏疟疾控制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滇西德宏地区地处边疆国境线地带,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易受国内外政治环境和当地少数民族观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疟疾的流行和防治也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性。全球化、政治、技术、战争等因素是使滇西德宏地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逐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国家化”和“现代化”成为主流,这些在疟疾的防治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滇西德宏地区在政治、社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努力与实践。
顾大全[4](1993)在《日军在滇西和贵州犯下的罪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日军在滇西的暴行从1942年5月,日寇侵占我国云南怒江以西大片国土起,到1945年1月日寇被完全驱逐出滇西止,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日寇犯下了严重的暴行。日寇在占领滇西期间,血腥屠杀中国各族人民,抢掠财产,强奸妇女,烧毁村庄,无恶不作;日寇飞机对保山、下关(及大理)、祥云、昆明一线狂轰滥炸,使得滇缅公路沿线一时病疫成灾,有的村镇居民死亡过半。如1942年5月4—5日,日机100多架次轰
赵丰年[5](2018)在《全面抗战时期日军对安徽的无差别轰炸研究》文中认为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沿长江沿线不断向内地推进,由于安徽地处华东腹地,且靠近政治中心南京,以故安徽很快成为日军的重点进攻目标。日军出于配合地面军事进攻,摧毁在安徽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切断长江地区乃至整个后方对前方主战场的援助的需要,对安徽省内国统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长时期的轰炸,这些轰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行为,而是不分军事设施和民用设施的“无差别轰炸”。以往学术界对于日军对安徽轰炸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根据已掌握的材料,意图重新对此问题加以探讨,以期有所突破。日军对安徽的无差别轰炸主要发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根据日机轰炸的频率和强度,在对抗战时期安徽省所受到无差别轰炸的阶段划分上,按照战争爆发的时间,将其分为了配合地面战争的轰炸;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轰炸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轰炸。日军对安徽的轰炸,造成了一系列的空袭惨案的发生。这些惨案是日军无差别轰炸的最典型的代表。其中最具代表性有日军对蚌埠、芜湖、巢湖、安庆、滁州等地的轰炸惨案,这些惨案发生的原因,有共同的因素亦有各自的特点。日军的狂轰滥炸造成了安徽巨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据安徽省1944届政府发布的《安徽概览》统计,仅1937年8月至1943年12月日军轰炸,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就造成人口伤亡达14412人。工商业方面,芜湖、蚌埠、合肥、安庆以及战时省会立煌等市县相继被占领,整个工商业遭受严重破坏。日本对安徽的轰炸造成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战争初期高强度的轰炸使城市受到严重破坏,造成巨大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破坏了农工商业和城市发展。另一方面,日军的轰炸客观上逼迫国民政府将陪都及沿海工商业迁往西南内陆,为战时工业的重建与坚持抗战创造的机遇。与此同时,在安徽地区的反轰炸运动中,安徽人民采取了各种手段,坚持抵抗,致使日军始终完全没有完全占领安徽,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大后方的空防压力。
敖以深[6](2014)在《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南各省会城市中,贵阳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独具特色,是典型的地处高原山地的“中原式”边城和移民之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设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筑顺元城,为贵阳城之雏形。明初重修贵阳城,永乐十一年(1413)定为贵州省会,天启二年(1622)拓修外城,进一步扩大了贵阳城市的规模。清末新政时期,贵阳城市早期现代化启动,民国初年,贵阳城市的现代元素有所发展,1927年贵阳环城马路修建规划出台并付诸实施,勾画出现代贵阳城市内部空间的基本结构。从总体上分析,元明清时期,贵阳城作为中央政权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统治权力的象征,军事政治功能较为突出,城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市内生增长动力严重不足,城市腹地对乡村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相对有限,加之长期远离中央统治者的视野,贵阳城市发展起步晚、起点低、进程慢,通道特征明显。抗日战争改变了贵阳城市发展的传统轨迹,为贵阳城市发展创造了机遇并注入了新的活力。西南大后方战略地位的确立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使贵阳城市战略地位空前提升,成为全国抗战的“民族复兴基础”、大后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陪都重庆的南方屏障。战时贵阳“不内不边”的地理区位由传统的制约瓶颈演变为提升城市战略地位的区位优势,以贵阳为中心的交通环境的改善,政府机关、工厂企业、学校、金融机构、人口的大量内迁,为贵阳城市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注入了外在动力。贵州地方政府的应对、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内力。为服务抗战建设的需要,吴鼎昌主黔时期,在稳定贵州局势的前提下,坚持人力物力开发同时并进平衡发展,抢抓抗战机遇贵阳设立市制,组建贵州企业公司,推动了贵阳城市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受危机刺激回应的影响,外力植入与内生发展的结合,共同构成了战时推动贵阳城市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早期现代化加速发展和加快转型是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引入,促进了以功能分区为主旨的贵阳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城市邮政通信、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建设的早期现代化演变。城市地域拓展和旧城改造,推进了贵阳城市空间按照现代方式进行重组。南明住宅小区成功修建,成为战时西南地区新住宅区建设的模范。贵阳城市管理中的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加速了城市管理体制的现代性转型。市政会议和市设计委员会的设置以及拆城筑路中的专家建言,为现代城市管理添加了民主因素。现代城市警察制度的确立,为市民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创办《贵阳市政》宣达政令征集民意,为市民知晓市政参与市政搭建了平台,增强了政府行为与民间行为的互动。人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市民城市观念形成、综合素养提升和行为的现代化,是贵阳城市早期现代化发展转型的重要体现。贯城河治理、公园构筑、城市绿化以及城市公共空间构建,体现了城市发展对人居环境的关注,重塑了贵阳城市形象。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是服务于战争需要的非常态发展,具有鲜明的战争元素和战时特征。抗日战争促进了贵阳城市结构和功能的现代转型,战时贵阳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发生了转型演变,城市金融兴起、城市工业发展、城市商业市场形成以及城乡结构的改变和城乡联系的更加紧密,巩固了贵阳城市多功能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地位,提升了贵阳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战争是一把双刃剑,日军侵黔特别是“二·四”轰炸和“黔南事变”,对贵阳城市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抗战时期贵阳城市的发展呈现出跃进与畸变并存的特征,1938年至1943年,贵阳城市得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1944年后,由于战争形势变化,贵阳城市发展步伐大幅回落,但发展水平仍然高于战前。城市现代化既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也是城市发展的途径。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及其早期现代化转型的经验教训启示人们:贵阳城市现代化的实现,必须结合实际,抢抓机遇,巧用外力和内力,做大做强城市经济,转变城市功能,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和城市认同感,努力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着力推进人的现代化。
谢廷秋[7](2012)在《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由“绪论”和第一章“抗战时期教育西迁对贵州文学的影响”、第二章“抗战时期文化西迁对贵州文学的影响”、第三章“抗战时期贵州的文学环境”、第四章“抗战时期的贵州文学”等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全景式地描述了抗战时期的教育两迁、文化西迁对于远在中国大西南偏僻落后的贵州的意义:由于抗战的教育西迁、文化西迁,竞迎来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时期,文学艺术呈现一派兴盛之景。揭示这场空前绝后的中国文化事业和知识精英的战略大转移促使贵州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历史性相遇,历史灾难的另一面闪耀着令人无限感怀的光点。第一章从时代和地域两个维度,全面梳理了抗战时期教育西迁的过程与特点;西迁到贵州的高校与贵州建立的高校的关系;西迁高校对中国及贵州的影响;教育西迁对贵州文学的深刻影响,揭示教育西迁对贵州的价值和意义。第二章对抗战时期的文化西迁与贵州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揭示了文学与新闻出版、期刊杂志、各类艺术之间的联系,义聚焦式地展示了抗战时期文化名人、文化机构、文化活动对贵州文学的深刻影响。第三章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抗战时期的文艺社团、有影响的外来作家和本土作家的文学活动上,揭示抗战时期贵州的文学环境是一个交流与碰撞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五四新文学从北京、上海等中心大城市向贵州这样的边远地区深度传播扩散。第四章对抗战时期的贵州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分别进行了探讨,揭示了贵州抗战文学的战争性、多元性、碰撞交流性,特别是对“和平村”反战文学的研究,昭示着贵州抗战文学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结语部分揭示贵州与抗战的全方位联系及研究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的深刻意义。
宋玉梅[8](2008)在《论民国时期云南省的传染病流行与防治》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民国时期云南省传染病流行概况及特点,在这部分,本文以抗日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来论述:即抗战爆发前传染病流行概况及特点,抗战爆发后传染病流行概况及特点,并分别对不同时期影响其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第二部分介绍民国时期云南省对传染病的防治情况,在这一部分中首先介绍了民国时期云南省的卫生防疫概况:卫生防疫制度及机构建设概况;医疗卫生设施概况,作为后文介绍对传染病防治情况的依据。然后论述民国时期云南省对传染病的防治情况,在这一部分中仍然分两部分来介绍:抗战爆发前,云南省对传染病防治情况;抗战爆发后云南省对传染病的防治情况。第三部分就民国时期云南省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成效及不足进行分析,成效主要从政府对防治传染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卫生机构设置及应对机制不断完善、政府对防治传染病应变有效的措施、社会力量的投入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不足方面主要从民众对卫生防疫认识的不足、卫生防疫机构设置的不完整、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及社会环境的束缚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传染病防治作为一种逆动力推动了云南卫生防疫机制的发展。
邓贤[9](1990)在《大国之魂——第二次世界大战滇缅印战区纵横》文中指出 谨以此书,向所有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为反法西斯而战的人们,活着或死去的,有名或无名的,士兵或者将军,献上我的一方小小的墓志。碑文铭刻: ——也许你们被遗忘了, 但你们创造的业绩永存。——作者题记引子:历史的坚果公元一九七三年即中日邦交正常化第二年,一批日本客人获准访问中国的边陲城市昆明。客人们向当时的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提出一个不合时宜的要求,希望允许他们到滇西祭一祭日本士兵的骸骨。这个请求被理所当然地拒绝了。
墨建华[10](2018)在《《新华日报》对中缅印战区报道的宣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战区,由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组成。在这两大战场的结合部中国(滇西)、缅甸、印度之间形成了一个国际战区——中缅印战区。11942年远征军出征缅甸和美国对中国源源不断的援助,使得中国独立支撑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系在一起。共产党第一份大型机关报《新华日报》,对该战区进行了长达6年的报道。这些报道记录了中缅印战区援华通道保护与开拓,以及战区内各个战役进程,保存了大量的新闻史料。更为重要的是在《新华日报》对中缅印战区报道中发出不同了于国民党报的声音,向遥远的战区传递着群众思想和自力更生坚持抗战的呼喊。本文以1939年——1945年《新华日报》对中缅印战区的871篇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报道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拟解决以下两个问题:《新华日报》对中缅印报道内容侧重在哪些方向,《新华日报》对该战区的报道中对同盟国和国统区群众运用了怎样的宣传策略。具体研究思路如下: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中缅印战区形成的背景,在日本大东亚共荣圈政策的不断发酵,日本开始入侵东南亚各国试图彻底切断我国援华通道。为保卫滇缅路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代理司令长官,由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集合中国精锐力量的中国远征军约10万人向缅甸进发,自此中缅印战区正式形成。以及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新华日报》的发展脉络以及如何对中缅印战区的报道情况。第二部分,根据新闻议题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割成:援华通道保护和开拓、军事领域抗战报道、其他新闻报道。分版块论述《新华日报》对中缅印战区报道的具体内容和报道的侧重点。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新华日报》对中缅印战区的宣传策略。具体从国内宣传策略和与同盟国宣传策略两个层面进行论述。《新华日报》在不同时期对国统区受众和同盟国受众采取了不同的宣传策略,传播共产党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拥护抗战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疏通援华通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四部分,在对《新华日报》在中缅印战区文本分析和宣传策略总结的基础上,对《新华日报》对中缅印战区报道进行评价。以历史贡献与局限性两个层面进行论述。
二、日军在滇西和贵州犯下的罪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军在滇西和贵州犯下的罪行(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慰安妇”制度缘起的研究方面 |
(二)对受害者本身的调查与关注 |
(三)对该问题的认识与对日本政府的敦促与批判 |
(四)日军慰安所的各省分布情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日军在湖北的“慰安妇”制度 |
第一节 日军“慰安妇”制度与湖北 |
一、“慰安妇”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二、日军对湖北的觊觎 |
第二节 湖北省日军慰安所简况 |
一、鄂东慰安所的初步建立 |
二、武汉慰安所的林立 |
三、鄂中慰安所的持续发展 |
四、鄂东北、鄂西北慰安所的进一步推广 |
第三节 类型与管理分析 |
一、设置特点分析 |
二、管理者分析 |
三、建筑、选址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湖北的“慰安妇” |
第一节 “慰安妇”的来源与数量分析 |
一、来源分析 |
二、年龄分析 |
三、数量分析 |
第二节 “慰安妇”的一生 |
一、本是良家女 |
二、逼为“慰安妇” |
三、余生直悲惨 |
小结 |
第三章 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原因与责任再探究 |
第一节 缘何发生 |
一、日本的“性” |
二、军国主义 |
三、群体的病态狂热 |
第二节 发掘、演变与对待 |
一、制度浮出水面与发展 |
二、日本态度反复、无视罪责 |
三、亚洲幸存者的索赔、调查员的努力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3)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的社会生态背景 |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疟疾 |
一、纬度、气候与疟疾 |
二、地形、海拔与疟疾 |
三、山河与疟疾 |
四、区位与疟疾 |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疟疾 |
一、环境卫生与疟疾 |
二、生活习惯与疟疾 |
三、傣族人居环境与疟疾 |
四、宗教信仰与疟疾 |
第三节 医疗卫生状况与疟疾 |
一、医疗卫生组织与疟疾 |
二、医疗卫生条件与疟疾 |
三、少数民族医药与疟疾 |
第二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的疟疾流行 |
第一节 疟疾流行概况 |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状况 |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状况 |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情况 |
第二节 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特点 |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特点 |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特点 |
三、新中国时期拒疾流行特点 |
第三节 疟疾流行原因分析 |
一、清代瘴气分布原因 |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原因 |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原因 |
第三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
第一节 晚清以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
一、元明时期的巫医治疗法 |
二、清中前期的中医诊疗法 |
第二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
一、国际社会的抗疟行为 |
二、国民政府的抗疟措施 |
第三节 1950年代以后的疟疾防治 |
一、调查研究和防治结合阶段(1950-1958年) |
二、大面积防治阶段(1959—1966年) |
三、制止疟疾暴发流行阶段(1967-1975年) |
四、现代化防治阶段(1976—2002年) |
第四节 全球化防治阶段(2003-2014年) |
一、全球疟疾基金项目初始阶段(2003-2006年) |
二、中缅边境疟疾联防项目阶段(2007-2009年) |
三、全球基金暨消除疟疾项目阶段(2010-2014年) |
第四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地方性认知 |
第一节 病原的认识 |
一、恶鬼致病 |
二、疫气致病 |
第二节 病因的认识 |
一、道德因素 |
二、现实因素 |
第三节 西医传入后的认知 |
一、病原的认识 |
二、病因的认识 |
三、治疗方式的认识 |
第五章 从边徼之地到天下一体: 医疗卫生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
第一节 民众行为与疟疾流行病学 |
一、少数民族风俗、观念与疾病 |
二、人口流动与疟疾流行 |
第二节 疾病、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 |
一、滇西德宏地区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历程 |
二、从医疗史角度对“现代化”问题的反思 |
第三节 疾病、政治与国家 |
一、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中国医疗政治的转向 |
二、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 |
三、国家的凸显和地方的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全面抗战时期日军对安徽的无差别轰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选题价值 |
四、研究框架 |
五、重点难点与论文创新 |
第一章 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安徽的缘起 |
一、安徽战略地位的凸显 |
(一)安徽的地理区位 |
(二)战时安徽的政治区位 |
(三)战时安徽的战略价值 |
二、日军对安徽军事侵略的展开 |
(一)日军侵入安徽 |
(二)日军在安徽境内的行动 |
三、战争形势的变化 |
(一)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变化 |
(二)日伪国共多方力量的较量 |
第二章 日机轰炸安徽的进程与特点 |
一、侵华日军轰炸安徽的进程及阶段特征 |
(一)日军轰炸安徽的发展进程 |
(二)日军轰炸安徽策略的变化 |
二、侵华日军轰炸安徽的史实 |
(一)配合地面军事进攻的轰炸 |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轰炸 |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零星轰炸 |
三、比较视野下对日军轰炸安徽的认知 |
(一)日军轰炸安徽与轰炸河南之对比 |
(二)日军轰炸安徽与轰炸重庆之比较 |
第三章 日军轰炸在安徽制造的惨案及其特征 |
一、日军轰炸在安徽制造的惨案 |
(一)在蚌埠地区制造的惨案 |
(二)在芜湖地区制造的轰炸惨案 |
(三)在巢湖地区制造的轰炸惨案 |
(四)在安庆地区制造的轰炸惨案 |
(五)在滁州地区制造的轰炸惨案 |
二、惨案发生的特征分析 |
(一)具有典型的无差别轰炸特征 |
(二)伴随日军地面攻势而发生 |
(三)呈现以重要城镇及交通沿线为主的地域分布 |
第四章 日军轰炸安徽造成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
一、人口伤亡惨重 |
(一)直接人口伤亡 |
(二)间接人口伤亡 |
二、财产损失巨大 |
(一)社会财产损失 |
(二)居民财产损失 |
三、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点 |
(一)中心城区的伤亡和损失严重 |
(二)普通市民伤亡和损失惨重 |
第五章 侵华日军对安徽无差别轰炸的原因及影响 |
一、日军对安徽无差别轰炸的原因分析 |
(一)中方防空能力的不足 |
(二)日军战争行为的非人道性 |
二、日军对安徽无差别轰炸的影响分析 |
(一)对人口变迁造成影响 |
(二)对工商农业的影响 |
(三)对城市发展进程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贵阳城市发展在西南区域城市发展中的特殊性 |
2、抗日战争是推动贵阳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 |
3、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借鉴 |
二、学术前史回顾 |
1、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概述 |
2、贵阳城市发展史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1、基本思路 |
2、研究方法 |
3、重点和难点 |
4、创新之处和主要观点 |
第一章 抗战以前贵阳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贵阳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
一、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
二、顺元城到贵州宣慰司城 |
三、贵州省城到省府同城 |
四、废府置县后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抗战前夕贵阳城市发展总体特征 |
一、高原山地的“中原式”边城 |
二、“五方杂处”的“移民之城” |
三、迟缓发展的城市早期现代化 |
第三节 制约贵阳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城市发展内生动力长期乏力 |
二、城市功能对集聚力的制约束缚 |
三、“不内不边”状况的多重困境 |
第二章 战时贵阳城市战略地位提升及发展机遇 |
第一节 贵阳城市战略地位空前提升 |
一、全国抗战的“民族复兴基础” |
二、西南大后方重要交通枢纽 |
三、陪都重庆的南方屏障 |
第二节 战时贵阳城市的发展机遇 |
一、东部城市沦陷与城市布局西移 |
二、金融机构工厂学校的内迁安置 |
三、人口流动形成城市人口集聚 |
第三节 抗战建设下中央与地方的互动 |
一、吴鼎昌主黔及其施政理念 |
二、抢抓机遇贵阳设立市制 |
三、筹设贵州企业公司 |
第三章 现代城市规划制定和城市空间重构 |
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引介及运用 |
一、贵阳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引介 |
二、贵阳城市规划注意事项的讨论 |
三、以功能分区为主旨的城市规划 |
第二节 贵阳现代城市建设快速推进 |
一、现代邮政通信建设快速发展 |
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 |
三、城市公共事业建设起步发展 |
第三节 按照现代方式重构城市空间 |
一、城市地域拓展及外部空间演变 |
二、旧城改造与城市内部空间重构 |
三、贵阳南明住宅小区的成功修建 |
第四章 贵阳城市管理中政府主导与民意征集 |
第一节 现代城市管理体制的艰难探索 |
一、贵阳市政府的组织系统 |
二、现代城市管理的运行机制 |
三、贵阳城市的重要武装力量 |
第二节 《贵阳市政》宣达政令征集民意 |
一、《贵阳市政》的创办及基本情况 |
二、“宣达政令”与“训练市民” |
三、“广泛征集市民的批评和建议” |
四、“研究抗建之理论与实际问题” |
第三节 贵阳拆城筑路中的专家建言 |
一、贵阳城垣的传统布局及发展演变 |
二、专家学者研讨贵阳城市拆城筑路 |
三、战时贵阳拆除城垣的方法和步骤 |
第五章 市民生活变迁及城市形象重塑 |
第一节 市民城市社会生活变迁 |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及其管理 |
二、城市市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
三、思想观念演变及市民精神培养 |
第二节 城市经济繁荣及教育医疗发展 |
一、城市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演变 |
二、城市教育快速发展 |
三、城市医疗条件极大改善 |
第三节 贵阳环境改善及公共空间构建 |
一、贯城河治理及街道清扫 |
二、公园构筑和城市绿化 |
三、群众体育兴起及公共体育场修建 |
第六章 贵阳城市发展的战争元素和战时特征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推动贵阳城市快速发展 |
一、外力植入促进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增长 |
二、结构功能转型提升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 |
三、“不内不边”区位演变为战时发展优势 |
第二节 日军侵黔对贵阳城市发展的破坏 |
一、“二·四”轰炸影响城市发展 |
二、“黔南事变”引起的城市恐慌 |
第三节 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的典型特征 |
一、服务抗战需要的非常态发展 |
二、城市管理由传统向现代演进 |
三、贵阳城市发展的畸变和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抗战时期教育西迁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教育西迁 |
第二节 抗战时期教育西迁的过程与特点 |
一、教育西迁阶段 |
二、教育西迁路线 |
三、教育西迁特点 |
四、教育西迁中心 |
第三节 西迁到贵州的高校与贵州建立的高校 |
一、西迁到贵州的高校 |
二、抗战时期贵州建立的高校 |
第四节 教育西迁的影响 |
一、教育西迁对中国的影响 |
二、教育西迁对贵州的影响 |
第五节 抗战时期教育西迁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
一、抗战时期教育西迁对贵州文学的促进作用 |
二、教育西迁的宝贵文学遗产——“湄江吟社”与《湄江吟社诗存》 |
第二章 抗战时期文化西迁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新闻与出版业 |
一、抗战时期的贵州新闻业 |
二、抗战时期的贵州期刊 |
三、抗战时期的贵州出版业 |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艺术 |
一、抗战时期的贵州音乐 |
二、抗战时期的贵州美术 |
三、抗战时期的贵州电影 |
第三节 抗战时期文化西迁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
一、文化名人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
二、文化业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
三、文化活动对贵州文学的影响 |
第三章 抗战时期贵州的文学环境 |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文艺社团 |
一、抗战时期的贵州文艺界抗日救国组织 |
二、抗战时期的贵州音乐社团 |
三、抗战时期的贵州话剧社团 |
第二节 抗战时期贵州有影响的外来作家 |
一、巴金与贵州 |
二、茅盾与贵州 |
三、齐同与贵州 |
四、李青崖与贵州 |
五、田汉与贵州 |
六、熊佛西与贵州 |
第三节 抗战时期贵州有影响的本土作家 |
一、谢六逸 |
二、蹇先艾 |
三、冰波 |
四、肖之亮 |
五、张道藩 |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贵州文学 |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小说 |
一、抗战时期贵州小说的特征 |
二、抗战时期贵州小说的主题 |
第二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诗歌 |
一、抗战时期贵州诗歌的创作 |
二、抗战时期贵州诗歌的主题 |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散文 |
一、抗战时期贵州散文的创作 |
二、抗战时期贵州散文的主题 |
第四节 贵州抗战时期的戏剧 |
一、抗战时期的贵州话剧 |
二、抗战时期的贵州川剧 |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贵州反战文学——“和平村”反战文学 |
一、抗战中的“和平村” |
二、“和平村”的反战文化与文学活动 |
三、鹿地亘与“和平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论民国时期云南省的传染病流行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关于选题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论文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省的传染病流行概况、特点及分析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省传染病流行概况 |
一、抗战前,云南省传染病流行的概况 |
二、抗战爆发后,云南省传染病流行的概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省传染病流行特点 |
一、抗战爆发前,云南省传染病流行的特点 |
二、抗战爆发后,云南省传染病流行的特点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省传染病流行原因分析 |
一、抗战爆发前,云南省传染病流行原因分析 |
二、抗战爆发后,云南省传染病流行原因分析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云南省对传染病的防治情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省的卫生防疫概况 |
一、卫生防疫制度及机构建设概况 |
二、医疗卫生设施概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省对传染病的防治情况 |
一、抗战爆发前,云南省对一般性传染病防治情况 |
二、抗战爆发前,云南省对重大传染病防治-疟疾的防治做出的努力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云南省对几种重大传染病的防治情况 |
一、对应的防疫机构的建立 |
二、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及成效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云南省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成效及不足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省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成效 |
一、政府对防治传染病认识不断提高 |
二、卫生防疫机构设置及应对疫情的制度不断完善 |
三、政府对防治传染病积极有效的措施 |
四、社会力量的投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省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不足 |
一、民众对公共卫生认识的不足 |
二、卫生医疗设施不完善 |
三、卫生经费投入不足 |
四、社会环境的制约 |
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华日报》对中缅印战区报道的宣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中缅印战区的研究 |
(二)对《新华日报》的研究 |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缅印战区及《新华日报》的相关报道 |
一、中缅印战区形成背景及抗战经过 |
(一)抗战时期国际援华的分期 |
(二)抗日战争的“输血管”滇缅公路 |
(三)中缅印战区的抗战经过 |
二、抗战统一战线语境下的《新华日报》 |
(一)“重庆新闻中心”的形成 |
(二)《新华日报》建刊与重庆复刊的过程 |
(三)《新华日报》对中缅印战区报道概况 |
第二章 《新华日报》对中缅印战区报道内容解析 |
一、援华通道的保卫与开拓报道的分析 |
(一)保卫滇缅公路运动 |
(二)新援华通道的开拓 |
二、中缅印战区军事领域的抗战报道的分析 |
(一)分析战争局势的报道 |
(二)对战争进程的报道 |
(三)对中缅印战区抗日将领的报道 |
三、其他抗战活动报道的分析 |
(一)南洋侨胞支持抗战 |
(二)战区风土人情 |
(三)沦陷区群众生活情况 |
第三章 《新华日报》在中缅印战区报道中的宣传策略解析 |
一、对国内的宣传策略 |
(一)以坚定的群众路线发挥引导动机 |
(二)善用补偿策略坚定必胜信心 |
(三)正负报道结合凸显抗日主题 |
二、对同盟国的宣传策略 |
(一)间接宣传与直接宣传相结合 |
(二)以报道盟国助战事迹稳固友谊 |
第四章 对《新华日报》中缅印战区报道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
一、《新华日报》关于中缅印战区报道的历史贡献 |
(一)为中缅印战区插上群众思想的红旗 |
(二)共产党机关报关于国际关系报道的成功探索 |
二、《新华日报》对中缅印战区报道的局限性 |
(一)国共两党数量悬殊的海外宣传机构 |
(二)对抗战时期少数民族问题认识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日军在滇西和贵州犯下的罪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D]. 吴美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8)
- [2]侵华日军暴行研究概述[J]. 李蓉. 南京社会科学, 1995(06)
- [3]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D]. 王彤. 云南大学, 2017(06)
- [4]日军在滇西和贵州犯下的罪行[A]. 顾大全. 第二届近百年中日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993
- [5]全面抗战时期日军对安徽的无差别轰炸研究[D]. 赵丰年. 西南大学, 2018(01)
- [6]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研究[D]. 敖以深.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7]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D]. 谢廷秋.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9)
- [8]论民国时期云南省的传染病流行与防治[D]. 宋玉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08(S1)
- [9]大国之魂——第二次世界大战滇缅印战区纵横[J]. 邓贤. 当代, 1990(06)
- [10]《新华日报》对中缅印战区报道的宣传策略研究[D]. 墨建华. 西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