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牛和黄牛肉孢子虫包囊超微结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竹美[1](2020)在《黄牛和鸡的肉孢子虫:包囊形态与遗传标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肉孢子虫(Sarcocystis)是广泛寄生于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胞内原虫,黄牛(Bos taurus)和鸡(Gallus gallus)是其中间宿主,感染后会出现肌肉炎症、生长迟缓等。基于其各种遗传标记进行虫种鉴定并分析其与其它肉孢子虫物种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是肉孢子虫研究工作的基础,因此本文在形态物种鉴定的基础上对黄牛和鸡的肉孢子虫的多种分子标记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在昆明市售黄牛肌肉中,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标记分析,分离到5种肉孢子虫包囊,鉴定为:枯氏肉孢子虫(S.cruzi)、人肉孢子虫(S.hominis)、偌氏肉孢子虫(S.rommeli)、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和黄牛未定种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2)对分离到的5种黄牛的肉孢子虫包囊的18S rDNA、28S rDNA、线粒体COX1、ITS1和Rpo B基因进行了测序与分析,计算了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黄牛的肉孢子虫中5种基因标记的种内变异度从高到低依次为ITS1、线粒体COX1、28S rDNA、18S rDNA、Rpo B,种间区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ITS1、线粒体COX1、Rpo B、28S rDNA、18S rDNA,其中线粒体COX1是最适宜的黄牛的肉孢子虫鉴定的分子标记。(3)黄牛寄生未定种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与水牛寄生德宏肉孢子虫(S.dehongensis)的线粒体COX1相似度为99.5-100%,18S rDNA相似度为96.3-97.5%,且系统发育树中它们聚在一起,二者可能是同一个物种;系统发育树显示:未定种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与终末宿主为鸦科(Corvidae)鸟类的卵圆肉孢子虫(S.ovalis)聚在一起,推测其终末宿主可能也是鸦科(Corvidae)鸟类。(4)对黄牛的肉孢子虫的遗传标记(18S rDNA、28S rDNA、线粒体COX1、ITS1和Rpo B)序列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分析,限制性内切酶AvaⅠ消化黄牛枯氏肉孢子虫(S.cruzi)、人肉孢子虫(S.hominis)、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和海氏肉孢子虫(S.heydorni)的线粒体COX1序列,可得到不同的酶切图谱,从而将它们相互区分开来。(4)在云南师宗农民养殖的放养家鸡的肌肉中发现了温氏肉孢子虫(S.wenzeli),自然感染率为41.18%(7/17),对其包囊的光镜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其包囊呈乳白色长梭形,包囊大小为48.93-154.55×381.04-3585.70μm,平均99.35×1723.14μm(n=20);包囊具有垂直于包囊壁的短指状突起,突起长为0.72-2.81μm,平均为1.78μm(n=176);缓殖子为柳叶形,平均大小为2.53×11.12μm。电镜下突起内具交叉微管,突起表面有一层薄的电子致密颗粒层,基质层厚0.35-0.68μm,电镜类型为9k。(5)首次对温氏肉孢子虫(S.wenzeli)包囊的5个分子标记(18S rDNA、28S rDNA、COX1、ITS1和Rpo B)进行了分析,分子标记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表明其与白额雁肉孢子虫(S.albifronsi)、鸭肉孢子虫(S.anasi)和赖氏肉孢子虫(S.rileyi)聚在一起,与它们亲缘关系较近。5种遗传标记中,温氏肉孢子虫(S.wenzeli)的种内变异度都小,使用ITS1对其进行鉴定最佳。
李宏亮[2](2019)在《西藏部分地区牦牛肉孢子虫的形态及其分子特点》文中提出肉孢子虫是家畜常见的胞内寄生原虫,其导致的肉孢子虫病常致使宿主生长发育缓慢,严重时引起死亡。我国是牦牛出栏量最大的国家,其主要出产在青藏高原,是当地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目前,牦牛体内发现的肉孢子虫有2种,牦牛犬肉孢子虫(Sarcocystis poephagicanis Wei,1983)和牦牛肉孢子虫(S.poephagi Wei,1983),但原始描述简单,且没有提供任何分子数据。本实验利用形态学和4种分子标记(18S rDNA、28S 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对采自西藏地区(拉萨市、那曲市和日喀则市)的牦牛肉孢子虫的自然感染情况、种类和分子系统学进行了研究。本次共采集了 101头牦牛的肌肉样品,镜检后发现肉孢子虫的自然感染率为63.37%(64/101)。基于形态学和4种分子标记特征,共鉴定出5种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S.hominis Raillietand Lucet,1891)、哈氏肉孢子虫(S.heydorni Dubey,2015)、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 Moule,1888)、牦牛犬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和牦牛未定种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人肉孢子虫(S.hominis)包囊在光镜下有栅栏状突起,长3.9-11.2μm,平均7.1μm(n=38);电镜下包囊表面突起直立指状,突起内有微管。其18S rDNA、28S 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不同克隆之间的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8.9%(n=9)、99.0%(n=9)、98.7%(n=9)、97.0%(n=9)。。18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黄牛源的人肉孢子虫(S.hominis)的18S rDNA序列相似度最高,平均相似度为98.5%;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人源的人肉孢子虫(S.hominis)的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相似度最高,平均相似度为98.3%。哈氏肉孢子虫(S.heydorni)包囊壁薄,高倍镜下有短锥状突起,长1.0-1.8μm,平均1.4μm(n=23);电镜下包囊表面有小方砖形突起,突起之间的空隙大于突起的宽度。其18SrDNA、28S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不同克隆之间的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9.2%(n=7)、98.4%(n=9)、99.2%(n=12)、95.8%(n=8)。18S rDNA和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黄牛源的哈氏肉孢子虫(S.heydorni)的18SrDNA和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相似度最高,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9.3%和99.4%。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包囊在光镜下有倾斜指状突起,长3.0-5.00μm,平均4.1μm(n=44),突起内有一条与包囊表面平行的纵行黑线;电镜下包囊表面有倾斜指状突起,突起中部膨大,两端稍窄,突起表面呈锯齿状。其18SrDNA、28S 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不同克隆之间的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9.0%(n=9)、98.6%(n=8)、99.7%(n=12)、96.2%(n=9)。18SrDNA、28S 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黄牛源的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的相应序列相似度最高,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9.0%、99.0%、99.4%和94.8%。牦牛犬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包囊在光镜下突起毛发状,电镜下,包囊突起呈短棍棒状。其18SrDNA、28S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不同克隆之间的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9.3%(n=7)、98.7%(n=8)、98.7%(n=9)、96.8%(n=8)。18S rDNA和ITS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相似度最高的是黄牛的枯氏肉孢子虫(S.cruzi Hasselmann,1926)的相应序列,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8.2%和73.9%。线粒体COX1基因和28S rDNA序列相似度最高的是S.rangi(Gjerde,1984)和S.levinei(Dissanaikeand Kan,1978)的相应序列,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1.7%和97.2%。牦牛未定种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包囊在光镜下突起倾斜指状,长1.9-4.7μm,平均3.4μm(n=48);电镜下包囊表面有呈覆瓦状多层排列的突起,突起表面有电子致密层,基质层内有集结成束的微管。其18SrDNA、28SrDNA、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1基因不同克隆之间的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8.7%(n=7)、98.3%(n=9)、99.6%(n=12)、95.8%(n=9)。18SrDNA、28SrDNA和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相似度最高的分别为水牛源的梭状肉孢子虫(S.fusiformis Railliet,1897)(平均相似度为92.4%)、水牛肉孢子虫(S.buffalonisHuong,Dubey,Nikkila and Uggla,1997)(平均相似度为90.5%)和黄牛的偌氏肉孢子虫(S.rommeli Dubey,2015)(平均相似度为81.3%)。基于分子标记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牦牛的人肉孢子虫(S.hominis)与来自黄牛(中间宿主)或人(终末宿主)的人肉孢子虫(S.hominis)序列聚成独立的进化分支,与终末宿主是猫科动物的反刍动物的肉孢子虫聚为一支;牦牛的哈氏肉孢子虫(S.hevdorni)与黄牛的哈氏肉孢子虫(S.hevdorni)序列聚成独立的进化分支,与终末宿主是犬科动物的反刍动物的肉孢子虫聚为一支;牦牛的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与GenBank黄牛的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序列聚成独立的进化分支,与终末宿主是猫科动物的反刍动物的肉孢子虫聚为一支;牦牛犬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独立聚成单一进化分支,与终末宿主是犬科动物的反刍动物的肉孢子虫聚为一支;牦牛未定种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的序列独立聚成单一进化分支,与终末宿主为猫科动物的反刍动物的肉孢子虫聚为一支。总之,基于形态观察和4种分子标记的分析,可以推断出人肉孢子虫(S.hominis)、哈氏肉孢子虫(S.heydorni)和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应是牦牛与黄牛共同享有的肉孢子虫物种;而牦牛未定种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和牦牛犬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应只是牦牛的肉孢子虫物种。
黄思[3](2018)在《云南猪肉孢子虫包囊形态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认为在昆明和保山市售的猪肉体内发现肉孢子虫包囊,其自然感染率为11.76%(6/51)。形态鉴定为2种肉孢子虫:米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miescheriana)和猪人肉孢子虫(S.suihominis),自然感染率分别为3.92%(2/51)和7.84%(4/51)。光镜下,米氏肉孢子虫(S.miescheriana)的包囊为乳白色、梭形、两端圆滑,包囊壁具直立指状突起;猪人肉孢子虫(S.suihominis)的包囊为乳白色、长梭形、两端略尖,包囊壁具浓密毛发状突起。电镜下,米氏肉孢子虫(S.miescheriana)的包囊突起呈指状,突起内有少量分散分布的微管;猪人肉孢子虫(S.suihominis)的包囊突起为毛发状,突起内的微管均匀分布,微管从突起顶端延伸到基质层内。以上述2种肉孢子虫的单个包囊的DNA为PCR模板,扩增其18S rRNA基因、28S rRNA基因、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I基因,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测序得到的2种肉孢子虫的18S rRNA基因序列大小约1860 bp,米氏肉孢子虫(S.miescheriana)不同克隆序列的平均相似度为99.6%(n=5),猪人肉孢子虫(S.suihominis)不同克隆序列的平均相似度为99.2%(n=8),这2种肉孢子虫种间的平均相似度为97.2%(n=13);2种肉孢子虫28S rRNA基因的片段约3450 bp,米氏肉孢子虫(S.miescheriana)不同克隆序列的平均相似度为98.6%(n=8),猪人肉孢子虫(S.suihominis)不同克隆序列的平均相似度为98.9%(n=8),2种肉孢子虫种间的平均相似度为95.9%(n=16);2种肉孢子虫线粒体COX1基因的片段约710 bp,米氏肉孢子虫(S.miescheriana)不同克隆的平均相似度为99.5%(n=12),猪人肉孢子虫(S.suihominis)不同克隆的平均相似度为99.4%(n=9),二者的种间平均相似度为81.1%(n=21);2种肉孢子虫ITS-I基因片段约860 bp,米氏肉孢子虫(S.miescheriana)不同克隆的平均相似度为97.2%(n=12),猪人肉孢子虫(S.suihominis)不同克隆的平均相似度为95.0%(n=12),二者的种间平均相似度为73.5%(n=24)。因此,上述4种遗传标记中,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I基因比18S rRNA基和28S rRNA基因更能有效区分猪的2种肉孢子虫,是进行猪肉孢子虫分子鉴定的优良分子标记基于猪肉孢子虫18S rRNA基因、28S rRNA基因、线粒体COX1基因和ITS-I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米氏肉孢子虫(S.miescheriana)和猪人肉孢子虫(S.suihominis)构成一个单系群,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文韬[4](2017)在《马和驴的肉孢子虫的形态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肉孢子虫是一类广泛寄生于恒温动物细胞内的顶复门原虫。马和驴作为肉孢子虫的中间宿主,其种类、数目和命名仍存有较大争议。因此,本论文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于采自昆明地区马和驴的肉孢子虫的形态和分子系统发生关系做了研究。在马和驴体内各发现1种肉孢子虫,分别鉴定为柏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bertrami)和驴肉孢子虫(Sarcocystisasinus),自然感染率分别为22.2%(2/9)和6.8%(5/73)。光镜下,2种包囊都呈梭状、乳白色,并具有指状突起,包囊内具有香蕉型的缓殖子。柏式肉孢子虫(S.bertrami)包囊突起长度为2.81 μm(n=32),缓殖子大小11.18×4.99μm(n=25);驴肉孢子虫(S.asinus)包囊壁突起长度为1.63 μm(n=22),缓殖子大小14.72 × 4.64 μm(n=17)。电镜下,2种包囊都有倾斜指状突起,突起内有微管,微管集结成束,并延伸至基质层中部或底部。从马和驴肌肉中分别分离出柏式肉孢子虫(S.bertrami)包囊和驴肉孢子虫(S.asinus)包囊,提取其单包囊的总DNA,分别扩增其部分18S rRNA基因、28S rRNA基因和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测序所得的2种肉孢子虫的18S rRNA基因序列大小约1600bp,柏式肉孢子虫(S.bertrami)不同克隆序列的相似度为99.6%(n=15),驴肉孢子虫(S.asinus)不同克隆序列的相似度为98.2%(n=36),这2种肉孢子虫彼此之间的平均相似度为95.1%(n=54);得到2种肉孢子虫28S rRNA基因片段约1620bp,柏式肉孢子虫不同克隆序列的相似度为98.9%(n=21),驴肉孢子虫不同克隆序列相似度为98.9%(n=28),2种肉孢子虫彼此间平均相似度为96%(n=56);2种肉孢子虫COI基因片段约1000bp,柏式肉孢子虫不同克隆间相似度为99.1%(n=36),驴肉孢子虫不同克隆间相似度为99.3%(n=66),二者间的序列间相似度为82.05%(n=108)。尽管柏氏肉孢子虫(S.bertrami)和驴肉孢子虫(S.asinus)具有极为相似的形态特征,在分子系统进化树聚合在一起,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但在此基础上又形成2个独立的进化分支,且3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序列能把它们彼此分开,表明他们应分别属于不同物种。本文系首次对马和驴的肉孢子虫的多种分子标记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它们应为不同的物种。
董辉,陆瑶瑶,杨玉荣[5](2017)在《牛肉住肉孢子虫的种类及其危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黄牛是住肉孢子虫的中间宿主,住肉孢子虫危害牛肉品质和安全,人类食用患病牛肉会危害健康,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我国黄牛住肉孢子虫病的阳性率为3.64%98.1%,其他国家黄牛住肉孢子虫病的阳性率为42.44%98.72%。目前,已确定的黄牛住肉孢子虫虫型有5种,分别为S.cruzi、S.hirsuta、S.hominis、S.rommeli、S.heydorni,我国已报道的黄牛住肉孢子虫型有3种S.cruzi、S.hominis和S.heydorni,前两种虫型对牛和人均有致病性。本文综述了黄牛牛肉中住肉孢子虫的生活史、流行情况、种类、致病性以及诊断方法,为监控牛肉中的住肉孢子虫提供参考依据。
刘廷廷[6](2017)在《黄牛、水牛的10种肉孢子虫形态及其18S rDNA和cox1的分子特点》文中研究指明对分离自昆明市售黄牛的肉孢子虫包囊和实验室保存的黄牛、水牛的肉孢子虫包囊进行了光镜形态观察。共鉴定出10种肉孢子虫,其中5种源自黄牛:枯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cruzi)、人肉孢子虫(S.hominis)、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罗氏肉孢子虫(S.rommeli)和海氏肉孢子虫(S.heydorni.5种源自水牛:似人肉孢子虫(S.hominis-like)、水牛肉孢子虫(S.buffalonis)、梭状肉孢子虫(S.fusiformis)、中华肉孢子虫(S.sinensis)和德宏肉孢子虫新种(S.dehongensis n.sp.)。光镜下,枯氏肉孢子虫(Scruzi),小型包囊,包囊壁具毛发状突起;人肉孢子虫(S.hominis),小型包囊,包囊壁具指状直立突起;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大型包囊,包囊壁具倾斜栅栏状突起;罗氏肉孢子虫(S.rommeli),小型包囊,包囊壁具倾斜指状突起;海氏肉孢子虫(S.heydorni),小型包囊,包囊壁光滑;似人肉孢子虫(S.hominis-like)、水牛肉孢子虫(S.hominis-like)的包囊形态分别与人肉孢子虫(S.hominis)、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的形态相似;梭状肉孢子虫(S.fusiformis),大型包囊,包囊壁具栅栏状突起;中华肉孢子虫(S.sinensis),小型包囊,包囊壁具倾斜指状突起;德宏肉孢子虫新种(S.dehongens n.sp.),大型包囊,包囊壁具倾斜指状突起。电镜下,罗氏肉孢子虫(S.rommeli)的包囊具指状突起,突起彼此间隔,突起内含有大量分散的微管,微管延伸到基质层的中部。分别用300个罗氏肉孢子虫(S.rommeli)包囊实验感染了 2只家猫,感染15日后在其粪便中发现了肉孢子虫卵囊和孢子囊,感染30日后于其肠粘膜上也镜检到了卵囊和孢子囊。而对照组的2只家猫的粪便和肠粘膜上均未观察到卵囊和孢子囊。以上述10种肉孢子虫的单个包囊的DNA为PCR模板,扩增核糖体18S rDNA和线粒体coxl序列,同时以实验组家猫排出的罗氏肉孢子虫(S.rommeli)的卵囊和孢子囊的DNA为模板,PCR扩增其线粒体cox1序列。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使用Blast工具对本实验所获得的肉孢子虫的18S rDNA、coxl克隆序列与GenBank中的其它序列进行了比较。根据肉孢子虫的18S rDNA和线粒体cox1序列重构的系统发育关系是推测肉孢子虫终末宿主的有效方法。罗氏肉孢子虫(S.rommeli)与终末宿主是猫的中华肉孢子虫(S.sinensis)、牛猫肉孢子虫(S.bovifelis)聚为单系群,推测其终末宿主可能是猫,本次动物实验感染结果印证了这一推测。海氏肉孢子虫(S.heydorni)与终末宿主是犬科动物的羊肉孢子虫(S.tenella)、S.alces和S.gracilis形成1单系群,海氏肉孢子虫(S.heydorni)的终末宿主被认为是人,因此,其终末宿主的认定还需进一步的探究;德宏肉孢子虫新种(S.dehongensisn.sp.)与终末宿主是鸦科鸟类的S.ovalis聚为一支,因此推测其终末寄主可能是鸦科鸟类。基于黄牛、水牛的肉孢子虫的形态与分子特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黄牛的人肉孢子虫(S.hominis)与水牛的似人肉孢子虫(S.hominis-like)应是同一物种,水牛可能是人肉孢子虫(Shominis)的另一中间宿主;(2)形态相似的黄牛的枯氏肉孢子虫(S.cruzi)、毛形肉孢子虫(S.hirsuta)与水牛的莱氏肉孢子虫(S.levinei)、水牛肉孢子虫(S.buffalonis)分别是不同的物种;(3)罗氏肉孢子虫(S.rommeli)是牛肉孢子虫(S.bovini)的同种异名,且与中华肉孢子虫(S.sinensis)不同;(4)德宏肉孢子虫新种(S.dehongensis n.sp.)与GenBank中所有肉孢子虫的18SrDNA和cox1序列的同源性都很低,因此鉴定为新种,它可能是通过鸟类传播的比较稀有的水牛肉孢子虫。
张洪波[7](2015)在《青海部分地区藏羊膈肌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种属鉴定》文中提出采用压片镜检法对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海北州祁连县和海晏县、海西州乌兰县、海南州共和县和贵南县、海东市互助县和化隆县共八个县的181只藏羊膈肌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检出阳性藏羊141只,其中感染率最高为乌兰县、互助县(100%),感染强度最高为乌兰县,达368(141296)个/g。显微镜下测得八县虫体大小的平均值为0.35(0.151.20)mm×0.05(0.040.13)mm。调查结果提示,青海省部分地区藏羊膈肌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其防治工作应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对检出的阳性膈肌,经切片制作、HE染色后进行了虫体包囊形态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藏羊膈肌住肉孢子虫虫体包囊呈梭形,少数呈不规则形状;包囊寄生部位的肌纤维明显肿胀,肌组织结构模糊;虫体包囊壁未见特殊形态;扫描电镜观察了虫体包囊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虫体纵切呈梭形,横切呈豌豆形;囊壁有原生囊壁和次生囊壁组成,厚约5um;原生囊壁光滑,次生囊壁较为粗糙,基质向囊腔内延伸,将囊腔分隔成若干个不同的小室,小室内含有香蕉形的缓殖子。以18S r RNA作为靶基因,对寄生于藏羊膈肌的住肉孢子虫的目的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测序、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所测样品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上已公布的柔嫩住肉孢子虫的基因序列高度相似。综合染色切片形态观察、扫描电镜虫体包囊形态、18S r RNA基因测序结果,将采自青海藏羊膈肌的住肉孢子虫鉴定为羊柔嫩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tenella)。
杨艳芬[8](2014)在《小亚细亚绒鼠、长尾大麝鼩和灰麝鼩肉孢子虫的形态学、生活史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安宁市农田生境捕获了12只小亚细亚绒鼠(Eothenomys miletus)、6只长尾大麝鼩(Crocidura fuliginosa)和7只灰麝鼩(C.attenuate),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分子生物学及实验动物感染等方法,对寄生于上述野生动物的肉孢子虫的自然感染率、包囊形态、分子系统进化及生活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小亚细亚绒鼠的肉孢子虫自然感染率为75%(9/12),共发现2种肉孢子虫:(?)肉孢子虫(Sarcocystis clethrionomyelaphis)(100%,9/9)及小亚细亚绒鼠肉孢子虫新种(S. miletus n.sp.)(33.33%,3/9)。(?)肉孢子虫包囊光镜下具倾斜指状突起,突起长度为6.40-2.89μm;电镜下包囊呈指状突起,基质层厚0.6-1.0μm,突起和基质层表面有许多小凹陷,内有大量致密电子颗粒,突起内无微管及纤维丝。小亚细亚绒鼠肉孢子虫新种光镜下包囊壁光滑;电镜下包囊壁具不规则小突起,内有大量致密电子颗粒,无微管及纤维丝,基质层厚度为0.6-0.8μm。将含有(?)肉孢子虫包囊的小亚细亚绒鼠肌肉饲喂给1条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感染50天后在黑眉锦蛇粪便内发现了孢子化的卵囊和孢子囊,卵囊平均大小为15.37×11.38μm(n=9),孢子囊平均大小为7.15×10.06μm(n=4);感染87天后将黑眉锦蛇处死,在其肠粘膜细胞中发现了孢子化的卵囊和孢子囊,形态大小与在粪便内发现的一致。长尾大麝鼩和灰麝鼩肉孢子虫的自然感染率为15.38%(2/13)。共发现1种肉孢子虫:肉孢子虫未定种(Sarcocystis sp.);长尾大麝鼩的感染率为16.67%(1/6);灰麝鼩的感染率为14.29%(1/7)。光镜下包囊表面具短指状突起,突起长度为4.51-3.43μm电镜下包囊表面具短指状突起,包囊壁下方具基质层,厚度为0.6-1.1μm,突起和基质层表面有许多连续的小凹陷,内有大量致密电子颗粒,突起内无微管及纤维丝。用酚-氯仿法提取(?)肉孢子虫、小亚细亚绒鼠肉孢子虫新种、长尾大麝鼩源及灰麝鼩源肉孢子虫的包囊和(?)肉孢子虫的卵囊与孢子囊的总DNA, PCR扩增18SrRNA基因得到1700bp左右的片段,利用MEGA5.0中的NJ法、ME法构建系统树。系统树的拓扑结构显示,小亚细亚绒鼠肉孢子虫新种与以毒蛇为终末宿主的S. nesbitti、蝰蛇肉孢子虫(S. atheridis)和肉孢子虫未定种(Sarcocystis sp. AF513491)聚成一枝,推测其终末宿主可能为毒蛇类;长尾大麝鼩源肉孢子虫未定种(Sarcocystis sp.1)、灰麝鼩源肉孢子虫未定种(Sarcocystis sp.2)、(?)肉孢子虫与以无毒蛇为终末宿主的新加坡肉孢子虫(S. singaporensis)、肉孢子虫未定种(Sarcocystis sp. KC201639)、肉孢子虫未定种(Sarcocystis sp. AB251613)及左氏肉孢子虫(S. zuoi)聚成一枝,推测其终末宿主可能为无毒蛇类。(?)肉孢子虫包囊、卵囊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利用Pst Ⅰ、EcoRⅠ及Sac Ⅱ进行PCR-RFLP酶切图谱亦支持黑眉锦蛇是(?)肉孢子虫合适的终末宿主。
刘莹[9](2010)在《广西与云南两地市售猪、牛肉的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和亲缘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描述广西肉孢子虫包囊的大小和形态特征;了解广西横县、融水县、三江县和云南昆明市、大理市的市售猪、牛肉的肉孢子虫感染情况;分析广西三地的肉孢子虫分离株与云南两地的肉孢子虫分离株之间的基因差异,判断其亲缘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三江县的肉孢子虫包囊进行大小测量,并对阳性肉样进行反复冷冻-解冻测试,观察冷冻前后肉孢子虫包囊外壁的突起形态特征;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三地7个乡镇和云南两地7个农贸市场为调查点,采集市售猪肉和牛肉,采用镜检法对猪、牛肉进行肉孢子虫检测;分别提取各地肉孢子虫分离株的基因组DNA,选取18S rRNA作为分子标记,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采用双向测序或T-A克隆测序法对PCR产物进行测序;从Genbank中检索与各分离株同源性相近的肉孢子虫基因序列,应用DNAMAN和Clustal X软件对全部肉孢子虫株的基因序列进行排列和比较,计算遗传距离;采用Mega3.1软件中的邻接法(N-J法)、最小进化法(ME法)和最大简约法(MP法)分别构建系统发生树,自举检验副本数为1000。结果:260个猪人肉孢子虫包囊的平均大小为917×84μm;30个毛状肉孢子虫包囊的平均大小为1628×100μm;3次冷冻-解冻后,肉孢子虫包囊的突起形态无明显变化,不影响虫种鉴定;在猪肉中查到猪人肉孢子虫和米氏肉孢子虫两种,感染率分别为20.5%和6.41%;在牛肉中查到毛状肉孢子虫和枯氏肉孢子虫两种,感染率分别为44.44%和33.33%;广西三地市售猪、牛肉的肉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22.99%;云南大理市市售猪、牛肉的肉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30.14%。广西八江、林溪与云南大理的猪人肉孢子虫分离株相似度为100,遗传距离为0.000;广西独侗、拱洞与云南大理的猪人肉孢子虫分离株相似度为99.8,遗传距离为0.002;广西栾城与云南大理的猪人肉孢子虫分离株相似度为98.1,遗传距离为0.020;广西良寨与云南大理的猪人肉孢子虫分离株相似度为83.8,遗传距离为0.148;广西良寨与云南昆明的毛状肉孢子虫分离株相似度为93.8,遗传距离为0.067。以上各分离株相似度高,遗传距离小,亲缘关系较近。从系统发生树看,10个肉孢子虫分离株大体可以分为两枝,8个猪人肉孢子虫分离株为一枝,2个毛状肉孢子虫分离株位于另一分枝,各自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8个猪人肉孢子虫分离株位于的分枝中,又可以大体分成两大枝,良寨分离株独自位于一个分枝,其余7个猪人肉孢子虫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反复冷冻-解冻猪肉和牛肉不影响肉孢子虫的虫种鉴定;广西、云南两地市售猪、牛肉的肉孢子虫感染率高,当地人群存在肉孢子虫感染隐患;广西三地之间、广西与云南两地之间肉孢子虫分离株的基因相似度较高,亲缘关系较近,两省区的肉孢子虫同属一个虫种。
张永宏,左仰贤[10](1992)在《水牛和黄牛肉孢子虫包囊超微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左仰贤(1988)曾报道一种寄生于水牛的肉孢子虫未定种(Sarcocystis sp.)包囊,其光学形态和梭形肉孢子虫(S.fusiformis)、莱氏肉孢子虫(S.levinei)、枯氏肉孢子虫(S.cruzi)、毛肉孢子虫(S.hirsuta)的包囊均不同。本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对这五种肉孢子虫包囊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材料和方法 将包囊分别用0.85%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2.5%戊二醛固定,(1)经脱水、干燥、喷金,用 Jsm 3.5 型扫描电镜观察;(2)用 0.1mol/L、pH7.2 磷酸盐缓冲液洗两次,1% 锇酸固定,经脱
二、水牛和黄牛肉孢子虫包囊超微结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牛和黄牛肉孢子虫包囊超微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牛和鸡的肉孢子虫:包囊形态与遗传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肉孢子虫的分类地位、生活史和分类 |
1.1 肉孢子虫的分类地位 |
1.2 肉孢子虫生活史 |
1.3 肉孢子虫的分类 |
2 黄牛寄生肉孢子虫的分类学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黄牛的肉孢子虫的分类学研究现状 |
2.2 黄牛的肉孢子虫种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鸡寄生肉孢子虫的分类学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黄牛的肉孢子虫包囊形态和基于5种遗传标记的分子特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黄牛肌肉及其中肉孢子虫包囊样品的采集 |
2.2 肉孢子虫包囊的光镜观察 |
2.3 实验所需试剂与仪器 |
2.4 分子实验方法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黄牛肌肉样鉴定结果 |
3.2 黄牛的肉孢子虫包囊的光镜形态 |
3.3 黄牛的肉孢子虫包囊的5种分子标记序列分析 |
3.4 黄牛的肉孢子虫的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分析 |
3.5 黄牛的肉孢子虫序列酶切位点分析结果 |
3.6 黄牛4 种肉孢子虫的线粒体COX1 序列PCR-RFLP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章 温氏肉孢子虫的包囊形态和基于5种遗传标记的分子特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鸡肌肉及其中肉孢子虫包囊样品的采集 |
2.2 鸡的肉孢子虫包囊的光镜观察 |
2.3 鸡的肉孢子虫包囊的电镜观察 |
2.4 实验所需试剂和实验仪器 |
2.5 分子实验方法 |
2.6 数据分析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温氏肉孢子虫的包囊形态 |
3.2 温氏肉孢子虫的18SrDNA序列分析 |
3.3 温氏肉孢子虫的28SrDNA序列分析 |
3.4 温氏肉孢子虫的线粒体COX1序列分析 |
3.5 温氏肉孢子虫的转录间隔1区(ITS1)序列分析 |
3.6 温氏肉孢子虫的RpoB序列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西藏部分地区牦牛肉孢子虫的形态及其分子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肉孢子虫的发现及分类地位 |
2 肉孢子虫的生活史 |
3 肉孢子虫的致病性 |
4 肉孢子虫的分类标准 |
4.1 肉孢子虫的包囊形态 |
4.2 宿主特异性 |
4.3 遗传标记的分子特征 |
5 牦牛肉孢子虫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5.1 牦牛肉孢子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牦牛肉孢子虫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牦牛肌肉样品采集 |
2.2 牦牛肌肉样品鉴定 |
2.3 肉孢子虫包囊的分离和光镜观察 |
2.4 肉孢子虫包囊的透射电镜观察 |
2.5 分子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2.5.1 实验试剂及其配置方法 |
2.5.2 实验仪器 |
2.6 分子实验方法 |
2.6.1 单包囊DNA提取 |
2.6.2 目的基因片段PCR扩增 |
2.6.3 PCR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
2.6.4 目的片段的连接和转化 |
2.6.5 阳性克隆检测 |
2.6.6 序列测定 |
2.6.7 序列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牦牛肌肉样品Cytb基因鉴定结果 |
3.2 自然感染率调查 |
3.3 牦牛肉孢子虫包囊形态 |
3.3.1 人肉孢子虫(S.hominis) |
3.3.2 哈氏肉孢子虫(S.heydorni) |
3.3.3 毛形肉孢子虫(S. hirsuta) |
3.3.4 牦牛未定种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 |
3.3.5 耗牛犬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 |
3.4 牦牛肉孢子虫的基因序列分析 |
3.4.1 牦牛肉孢子虫的18S rDNA序列分析 |
3.4.2 牦牛肉孢子虫的28S rDNA序列分析 |
3.4.3 牦牛肉孢子虫的COX1基因序列分析 |
3.4.4 牦牛肉孢子虫的ITS1基因序列分析 |
3.5 牦牛肉孢子虫的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分析 |
3.6 牦牛肉孢子虫基于4种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3.6.1 牦牛肉孢子虫基于18S rDNA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3.6.2 牦牛肉孢子虫基于28S rDNA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3.6.3 牦牛肉孢子虫基于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3.6.4 牦牛肉孢子虫基于ITS1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云南猪肉孢子虫包囊形态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文献综述 |
1 肉孢子虫的发现及分类地位 |
2 肉孢子虫的生活史 |
3 肉孢子虫的分类标准 |
3.1 肉孢子虫包囊 |
3.2 裂殖体 |
3.3 卵囊和孢子囊 |
3.4 宿主特异性 |
3.5 分子鉴定 |
4 猪肉孢子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4.1 米氏肉孢子虫 |
4.2 猪人肉孢子虫 |
4.3 猪肉孢子虫的感染调查 |
4.4 猪肉孢子虫的研究意义 |
二 猪肉孢子虫的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来源 |
2.2 肉孢子虫包囊的光镜观察 |
2.3 溶液的制备 |
2.3.1 包囊DNA提取所需试剂 |
2.3.2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所需试剂 |
2.3.3 克隆所需试剂 |
2.3.4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分子实验方法 |
2.4.1 单包囊DNA提取 |
2.4.2 基因的PCR扩增 |
2.4.3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
2.4.4 目的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2.4.5 阳性质粒DNA的PCR鉴定 |
2.4.6 阳性质粒DNA的PCR扩增 |
2.4.7 序列测定 |
3 实验结果 |
3.1 猪肉孢子虫包囊的光镜和电镜形态 |
3.2 猪肉孢子虫的18S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 |
3.3 猪肉孢子虫的28S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 |
3.4 猪肉孢子虫的COX1基因序列的分析 |
3.5 猪肉孢子虫的ITS-I基因序列的分析 |
3.6 米氏肉孢子虫和猪人肉孢子虫的18SrRNA、28SrRNA、COX1和ITS-I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3.6.1 米氏肉孢子虫和猪人肉孢子虫的18SrRNA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3.6.2 米氏肉孢子虫和猪人肉孢子虫的28SrRNA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3.6.3 米氏肉孢子虫和猪人肉孢子虫的COX1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3.6.4 米氏肉孢子虫和猪人肉孢子虫的ITS-I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马和驴的肉孢子虫的形态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肉孢子虫的发现及分类地位 |
2 肉孢子虫的结构和生活史 |
3 肉孢子虫病的危害性 |
4 肉孢子虫的分类依据及存在的问题 |
5 分子生物学为分类研究提供了依据 |
6 马和驴的肉孢子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6.1 马和驴的肉孢子虫种类 |
6.2 马和驴的肉孢子虫危害性 |
6.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马和驴的肉孢子虫种类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马肉和驴肉材料来源 |
2.2 包囊的分离和光镜观察 |
2.3 包囊透射电镜材料制备和观察 |
3 实验结果 |
3.1 自然感染率调查 |
3.2 马的肉孢子虫的光镜和电镜形态 |
3.3 驴的肉孢子虫的光镜和电镜形态 |
4 讨论 |
第三章 柏氏肉孢子虫和驴肉孢子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实验试剂制备 |
2.3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柏氏肉孢子虫和驴肉孢子虫部分18S 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 |
3.2 柏氏肉孢子虫和驴肉孢子虫部分18S rRNA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3.3 柏氏肉孢子虫和驴肉孢子虫部分28S 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 |
3.4 柏氏肉孢子虫和驴肉孢子虫部分28S rRNA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3.5 柏氏肉孢子虫和驴肉孢子虫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分析 |
3.6 柏氏肉孢子虫和驴肉孢子虫线粒体COI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牛肉住肉孢子虫的种类及其危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牛住肉孢子虫的生活史 |
1.1 终末宿主内的有性生殖 |
1.2 中间宿主中的无性生殖 |
2 黄牛住肉孢子虫病的流行与分布 |
2.1 黄牛住肉孢子虫在其他国家的感染情况 |
2.2 黄牛住肉孢子虫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
3 黄牛住肉孢子虫的致病性及形态学特点 |
3.1 黄牛住肉孢子虫的致病性 |
3.2 黄牛住肉孢子虫的形态学特点 |
4 黄牛住肉孢子虫的检测和鉴定方法 |
4.1 粪便中住肉孢子虫卵囊的检查 |
4.2 肌肉中包囊的检查 |
4.3 血清学的检测 |
4.4 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基因的多样性 |
5 讨论 |
(6)黄牛、水牛的10种肉孢子虫形态及其18S rDNA和cox1的分子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肉孢子虫的发现及其分类地位 |
2 肉孢子虫的生活史 |
3 肉孢子虫的包囊 |
4 黄牛、水牛肉孢子虫的研究背景 |
4.1 黄牛和水牛肉孢子虫种类 |
4.2 黄牛、水牛的肉孢子虫种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黄牛、水牛的肉孢子虫种类问题的分子生物学解决途径 |
第二章 黄牛、水牛的肉孢子虫形态及罗氏肉孢子虫(S.rommeli的实验感染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黄牛和水牛肉孢子虫的来源 |
1.2 肉孢子虫包囊的光镜观察 |
1.3 肉孢子虫包囊的透射结构观察 |
1.4 罗氏肉孢子虫(S. rommeli)的动物实验感染 |
2 实验结果 |
2.1 黄牛肉孢子虫的光镜形态 |
2.1.1 枯氏肉孢子虫(S. cruzi) |
2.1.2 人肉孢子虫(S. hominis) |
2.1.3 毛形肉孢子虫(S. hirsuta) |
2.1.4 罗氏肉孢子虫(S. rommeli) |
2.1.5 海氏肉孢子虫(S. heydorni) |
2.2 水牛肉孢子虫的光镜形态 |
2.2.1 似人肉孢子虫(S. hominis-like) |
2.2.2 水牛肉孢子虫(S. buffalonis) |
2.2.3 梭状肉孢子虫(S. fusiformis) |
2.2.4 中华肉孢子虫(S. sinensis) |
2.2.5 德宏肉孢子虫新种(S.dehongensis n.sp.) |
2.3 罗氏肉孢子虫(S.rommeli)的电镜形态 |
2.4 实验感染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黄牛、水牛的肉孢子虫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及其系统重构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样品种类与试剂配制 |
1.2 PCR扩增的引物与条件 |
1.3 纯化PCR产物,进行胶回收 |
1.4 目的片段的连接和转化 |
1.5 阳性单克隆的鉴定 |
1.6 数据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黄牛肉孢子虫的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 |
2.1.1 枯氏肉孢子虫(S.cruzi)的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 |
2.1.2 人肉孢子虫(S. hominis)的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 |
2.1.3 毛形肉孢子虫(S. hirsuta)的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 |
2.1.4 罗氏肉孢子虫(S. rommeli)的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 |
2.1.5 海氏肉孢子虫(S. heydorni)的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 |
2.2 水牛的肉孢子虫的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 |
2.2.1 似人肉孢子虫(S. hominis-like)的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 |
2.2.2 水牛肉孢子虫(S. buffalonis)的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 |
2.2.3 梭状肉孢子虫(S. fusiformis)的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 |
2.2.4 中华肉孢子虫(S. sinensis)的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 |
2.2.5 德宏肉孢子虫新种(S. dehongensis n.sp.)的18S rDNA和cox1序列分析 |
2.3 黄牛和水牛的肉孢子虫18S rDNA和cox1序列的遗传距离分析 |
2.4 黄牛和水牛的肉孢子虫基于18S rDNA和cox1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2.4.1 基于18S rDNA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2.4.2 基于cox1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青海部分地区藏羊膈肌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种属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藏羊膈肌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
1.3 住肉孢子虫形态学研究 |
1.4 住肉孢子虫分子学研究 |
第二章 青海部分地区藏羊膈肌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感染率调查结果 |
2.3.2 感染强度调查结果 |
2.3.3 虫体测量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藏羊膈肌住肉孢子虫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压片镜检 |
3.2.2 染色切片观察 |
3.2.3 显微成像系统拍照观察 |
3.2.4 扫描电镜观察 |
3.3 结果 |
3.3.1 压片镜检结果 |
3.3.2 染色切片结果 |
3.3.3 扫描电镜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藏羊膈肌住肉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虫体的剥离 |
4.2.2 虫体的消化 |
4.2.3 消化后虫体的革兰氏染色 |
4.2.4 引物的合成与稀释 |
4.2.5 虫体DNA的提取 |
4.2.6 凝胶准备 |
4.2.7 PCR扩增 |
4.2.8 琼脂糖凝胶电泳DNA胶回收 |
4.2.9 转化实验 |
4.3 实验结果 |
4.3.1 虫体消化结果 |
4.3.2 虫体基因组DNA抽提结果 |
4.3.3 虫体 18S r RNA基因PCR扩增结果 |
4.3.4 PCR产物胶回收验证结果 |
4.3.5 菌液验证PCR结果 |
4.3.6 基因序列比对结果 |
4.3.7 同源性分析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小亚细亚绒鼠、长尾大麝鼩和灰麝鼩肉孢子虫的形态学、生活史和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肉孢子虫的分类地位 |
2 肉孢子虫的生活史 |
3 肉孢子虫的分类依据 |
4 肉孢子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5 田鼠亚科及鼩鼱科肉孢子虫的研究背景 |
第二章 小亚细亚绒鼠的肉孢子虫种类及生活史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小亚细亚绒鼠的肉孢子虫种类研究 |
2.2 (鼠平)肉孢子虫的生活史研究 |
3 实验结果 |
3.1 小亚细亚绒鼠的肉孢子虫种类研究 |
3.2 (鼠平)肉孢子虫的生活史研究 |
4 讨论 |
第三章 灰麝鼩、长尾大麝鼩肉孢子虫的种类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灰麝鼩和长尾大麝鼩的捕捉 |
2.2 包囊的光镜观察 |
2.3 包囊透射电镜材料的制备与观察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小亚细亚绒鼠和麝鼩肉孢子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制备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序列分析 |
3.2 分子系统进化分析 |
3.3 PCR-RFLP分析 |
4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广西与云南两地市售猪、牛肉的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和亲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
1、中文摘要 |
2、英文摘要 |
3、英文缩略词 |
4、前言 |
5、材料与方法 |
6、结果 |
7、讨论 |
8、结论 |
9、参考文献 |
10 、附录 |
二、综述 |
1、正文 |
2、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四、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水牛和黄牛肉孢子虫包囊超微结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牛和鸡的肉孢子虫:包囊形态与遗传标记[D]. 黄竹美. 云南大学, 2020
- [2]西藏部分地区牦牛肉孢子虫的形态及其分子特点[D]. 李宏亮. 云南大学, 2019(03)
- [3]云南猪肉孢子虫包囊形态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D]. 黄思. 云南大学, 2018(01)
- [4]马和驴的肉孢子虫的形态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D]. 文韬. 云南大学, 2017(05)
- [5]牛肉住肉孢子虫的种类及其危害研究进展[J]. 董辉,陆瑶瑶,杨玉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08)
- [6]黄牛、水牛的10种肉孢子虫形态及其18S rDNA和cox1的分子特点[D]. 刘廷廷. 云南大学, 2017(07)
- [7]青海部分地区藏羊膈肌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种属鉴定[D]. 张洪波. 青海大学, 2015(10)
- [8]小亚细亚绒鼠、长尾大麝鼩和灰麝鼩肉孢子虫的形态学、生活史和分子系统学研究[D]. 杨艳芬. 云南大学, 2014(12)
- [9]广西与云南两地市售猪、牛肉的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和亲缘关系研究[D]. 刘莹. 广西医科大学, 2010(08)
- [10]水牛和黄牛肉孢子虫包囊超微结构研究[J]. 张永宏,左仰贤. 动物学报, 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