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饲养繁殖大熊猫的历史和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王乙[1](2018)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估计,当前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比自然状态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灭绝速度由每天1种增加到每小时3种。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想要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保护野生动物。人类保护决策的主要原因是钱的问题,就是计算投入多少成本并带来多少回报,虽然决策也会受道德、美学、科学的影响,但主要依据是经济问题。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明确我国野生动物数量本底和质量本底。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就是研究测度野生动物的保护本底的理论和方法,对制定保护政策、配置保护资源、提升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是在物种稀缺濒危的背景下,人类通过保护行为能够保存、延续并产生的野生动物总体价值,包括内禀价值和利用价值。内禀价值是物种延续自身存在和特征的价值,利用价值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经济、生态、社会的贡献价值。本文首先明确了相关概念,指出内禀价值就是野生动物作为种质资源维系物种特征延续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稀有性、遗传资源信息、自然历史及进化信息、生产力供给能力和所处营养级等五个方面,尝试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内禀价值进行评价方法设计,拓展了保护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其次,梳理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禀赋是影响保护价值的首要因素、生态服务价值最能代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这些因素彼此关联并形成包括直接关系、中介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复杂机理关系。第三,将保护价值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与评价体系结合,以自身禀赋特征作为种质资源价值评价的主要指标,提出包括5个因素15个指标的种质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对已有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基于CE方法的非消费型游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包括4类、14项内容的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根据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与层次,明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保护名录以外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总体评价方法。最后,根据保护级别与层次分别选取丹顶鹤、黑熊、东北林蛙3个物种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的政策建议。
严旬[2](2005)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我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全面分析大熊猫保护工作和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情况入手,评述了目前已建5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现状、经验和问题,阐明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实地调查和收集材料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空缺分析,提出了我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实施方案。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在大熊猫保护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目前四川、陕西和甘肃省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596只,与20世纪80年末相比,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栖息地状况有所改善,种群数量有所增长。人工圈养种群大熊猫数量为163只。在评述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方面,本研究总结了保护区发展历史和建设进程,并详细分析自然保护区对大熊猫种群数量和栖息地保护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结构功能、走廊带作用和管理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管理模式方面,归纳总结出四川卧龙等7个能体现我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水平的代表,并提出理想化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块。2、通过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空缺分析,从保护区的结构、布局和面积适宜性、竹子问题、保护区周边社区和保护区建设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评述我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立后给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保护带来的益处,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分析表明,全国5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有21%的保护区基本建设和管护站点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管理机构在开展大熊猫保护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43%的保护区由于缺乏建设和管理资金,很多正常工作只能一般性开展;仍有36%的自然保护区属于刚刚建立,许多工作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得到国家、省市和地方政府的支持。3、根据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目前的现状,本研究在理论上提出两个新的观点:(1)提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概念。它既有“面”的特征,由多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连成更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群;也有“网”的特征,经数条大熊猫走廊带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连接后形成更复杂的保护区网络,体现出保护的整体效应。这些“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形成后将会使群带中的大熊猫种群稳定,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得到充分体现,能够抵御外界更大的冲击和破坏。(2)把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看作是一种大的保护管理单元。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内可划出“严格保护区”、“科研区”、“经营区”和“游憩区”,并且建议“严格保护区”的面积应当占整个群带面积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4、从全国高度提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发展和建设总体思路是:以完整保护
王梦娣[3](2019)在《生境营造在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中的应用 ——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文中认为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动物园普遍遵循的设计理念。现代动物园更加强调动物生活环境的生态性,从动物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动物的生态习性、栖息环境进行生态展示设计:模拟动物原栖息环境,展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本来面貌,向人们传达动物的自然信息。真正从动物本身出发,而不是以人的视角去建造动物居所。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动物园中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对中国含有大熊猫的63个动物园进行资料分析与实地调研,调查内容为动物园为大熊猫提供的生活环境、大熊猫的行为表现,以及大熊猫展馆的分布特征与相关设计规范,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大熊猫展区设计存在的不足。从改善动物生活环境以使其展现自然行为的视角出发,将生境营造引入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中,提出生境营造的设计方法:提取、重构与再现。通过研究自然栖息地中大熊猫的生境构成,提取影响大熊猫生存的基本元素,结合动物园的场地特征进行重构设计,形成一套符合动物园大熊猫展区拟生境营造的设计策略,应用到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中,意在使其生活环境更加接近自然栖息地,从而提高动物园中大熊猫生活空间的舒适性。
张安居,冯文和[4](1992)在《我国饲养繁殖大熊猫的历史和现状》文中认为本文比较系统和全面地阐述了我国饲养繁殖大熊猫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我国在2000多年前曾围养大熊猫。1938~1945年短期饲养大熊猫,1953年起,特别70~80年代初期,将野外救护治愈的病、饿大熊猫分配到全国大、中城市动物园饲养展出,已有32个动物园和7个自然保护区饲养过大熊猫200余只,至今仍饲养的有100只左右。至1990年底,我国有8家动物园和1个自然保护区繁殖大熊猫65胎,产仔97只,幼仔成活半岁的36只,但存活到1~3岁的仅6只,3岁以上的13只,计19只。1963年北京动物园首次繁殖大熊猫成功,1978年用大熊猫鲜精人工输精受孕产仔,1980年成都动物园使用大熊猫冷冻精液人工输精获得后代,1990年创1胎2仔双双成活的世界奇迹。虽然大熊猫的保护、饲养、繁殖及疾病防治等已作大量研究,但有关部门和各方面的专家尚需进行广泛合作,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将发挥积极作用。
宋博涵[5](2020)在《大熊猫圈养空间及其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大熊猫是世界濒危物种中重点保护的对象,是我国特有珍稀物种。然而随着让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气候变暖、砍伐森林、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得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愈加恶劣。为了保护大熊猫这一濒危物种,我国自1953年便成立的大熊猫圈养空间,承担起对这一濒危野生物种的救治、繁育研究等。而在圈养空间中,气候环境对大熊猫的繁殖、生长和健康具有广泛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借展活动空间的游览体验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管理难度等。但目前针对圈养大熊猫的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繁殖、觅食、行为、疾病等生物学研究,基于气候适应性角度进行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研究鲜少。所以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本文运用建筑学、气象学、生态学、景观规划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获取理论基础,并结合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访谈法、量化分析法等多种调查方式获取丰富的基础资料信息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四大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探究大熊猫圈养空间与气候适应性的关系。从气候、大熊猫、大熊猫圈养空间以及相关气候因子的概念、特征入手,明确气候与大熊猫圈养空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梳理清楚明确的研究主体。第二部分:对不同气候区域的大熊猫圈养空间进行实地案例研究。结合地方气候,分析讨论各地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手法及气候适应性方面的应对手段,从总体布局、建筑设计、景观环境三方面归纳总结出最佳设计手段以及当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部分:确立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需求。通过归纳文献资料、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总结出大熊猫的需求、饲养管理的需求、游客的需求,指引后续的研究工作。第四部分:探讨大熊猫圈养空间及气候适应性的设计要点。根据实地调研和设计需求的总结,进行大熊猫圈养空间及气候适应性设计的要点提出,包括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环境和丰容设计四个方面。总结出不同气候区域大熊猫圈养空间的最佳实践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提供一些新的设计思路及指导借鉴,为大熊猫带来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圈养环境与生存福利。
张丽烟[6](2008)在《中国动物园迁地保护及保护教育现状分析》文中指出本论文通过实地考察、访问、问卷调查及资料调研等方法对全国各地区大、中城市60多个主要动物园进行了调查,并主要针对物种保护及管理现状,保护教育现状、游客受教育途径、效果及意愿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1)动物园目前饲养国内外各类动物775种(其中鸟类18目402种,兽类13目205种,爬行类4目103种,两栖类2目23种,鱼类7目42种)。动物园饲养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09种,CITES附录Ⅰ、CITES附录Ⅱ鸟类89种;NⅠ、NⅡ兽类60种:cⅠ、CⅡ兽类44种;NⅡ两栖类3种,CⅠ、CⅡ2种:NⅠ、NⅡ爬行类15种,CⅠ、CⅡ28种;NⅡ鱼类1种,CⅠ、CⅡ2种。与往年动物园动物种类相比呈稳步上升趋势。我国行政区划六个地区动物园中,各类保护动物种类整体差异不大,华东地区动物园各类保护动物种类最多,依次为西南、华北、中南地区,西北及东北地区各类保护动物相对较少。(2)动物共有繁殖记录212种。兽类共有繁殖记录103种,其中国内种70种,国外种33种。NⅠ,NⅡ保护兽类繁殖种类达36种,占饲养NⅠ,NⅡ兽类种类(60种)的60.00%;鸟类有繁殖记录计96种,其中国内种65种,国外种31种,NⅠ,NⅡ保护鸟类繁殖种类达49种,占饲养NⅠ,NⅡ鸟类种类(109种)的44.95%。国内繁殖种类最多、繁殖比值最高的均为兽类,鸟类其次,而两栖、爬行及鱼类的饲养繁殖所占比例均不高。动物园繁殖种群主要集中在直辖市、省会大型综合动物园、繁育基地或具有本地特产动物地区的动物园。(3)双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在占地面积、饲养数量指标上存在极显着差异:除去占地面积、饲养数量的双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性不显着。根据10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将动物园分为六类,第一类为直辖市大型综合类型动物园:第二类为直辖市、省会特大城市大型综合类型动物园;第三类为直辖市、省会城市综合类型动物园;第四为直辖市、省会地区中型综合类型动物园;第五类为省会、地区中小型综合动物园;第六类为省会、地区小型动物园或公园动物园。(4)动物园人员的配置对动物园物种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与科研成果项数相关性十分显着。动物园职工当中技术人员的比例除少数大型综合动物园外普遍偏低。档案管理及遗传管理多数动物园没有规范进行,动物园在动物档案管理上,在调查的62个动物园中,仅有4家采用国际专门电脑软件进行管理,多数采用一般的电脑文件形式或手工记录形式。(5)在动物园的教育设施上仍以展馆动物及说明牌为主,多数动物园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手段难以满足游客的教育需求。游客对动物园整体满意的占36%,持一般态度的游客占45%,不满意的占18%,无所谓1%。游客受教育途径选择通过阅读动物说明牌所占比例最高(34.21%),依次为观察动物(31.54%)、同伴或其他游客(14.43%)、动物园工作人员(5.66%)、科普教育馆(5.26%)及少数其它途径(9.41%);游客受教育效果,认识更多动物比例最高(34.03%),依次为了解动物行为方式(21.32%)、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16.10%)、了解动物生活习性(15.27%)、了解动物生存环境(12.87%):游客意愿,希望配备讲解员占43%,希望提高说明牌的质量占22%,希望有宣传手册占20%。(6)通过方差分析显示,直辖市、省会、地级市动物园游客教育途径、效果及意愿差异性均不显着;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及专业类型动物园在游客受教育途径上,动物园工作人员(P=0.028<0.05)、科普教育馆差异性显着(P=0.011<0.05);游客受教育效果中,三者在认识更多动物(P=0.003<0.01)、其它收获上(P=0.002<0.01)存在极显着差异、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P=0.03<0.05)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年龄段游客教育途径、效果及意愿差异性不显着;不同学历之间的游客在受教育途径上,从动物园工作人员获得教育的差异性显着(P=0.019<0.05),受教育效果上,认识更多的动物存在显着差异(P=0.037<0.05);受教育意愿除提高说明牌质量存在显着差异(P=0.025<0.05),其他内容均不显着;不同职业的游客受教育途径除观察动物存在差异性显着(P=0.015<0.05),其他内容均不显着。
张丹辉[7](2020)在《陕西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检测与防治研究》文中指出秦岭大熊猫是大熊猫的一个独立亚种,因为头圆形似猫,因而被称为“国宝中的美人”。作为和平使者,为增进国际友谊、提升陕西省的形象和美誉度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份,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原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圈养的大熊猫突发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疫情,6只大熊猫感染,其中5只大熊猫临床发病,虽然经过一系列救治,但最终全部死亡。最后1只大熊猫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检测阳性,经过治疗,痊愈康复。此次犬瘟热事件的发生是我国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中比较严重的一次疫情,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因而,大熊猫的疾病防控是保护圈养大熊猫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大熊猫感染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轮状病毒并引起死亡的案例,病毒性疾病不仅严重威胁着圈养大熊猫的健康和种群发展,而且也容易引发兽医公共卫生学问题。本研究主要评估了四种常见病毒性疾病对陕西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健康的威胁程度,采用了国标中犬瘟热诊断技术(GB/T27532-2011)和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GB/T27533-2011)中的检测方法对CDV和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 virus,CPV)两种病毒进行了检测;采用了常规PCR方法对轮状病毒(Rotavirus,RV)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了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四种病毒抗体。研究结果表明:在2015年期间,检测到1只大熊猫感染犬瘟热病毒,该大熊猫一直未出现临床症状,经过隔离并治疗,最终康复。其他三种病毒均未检测到。在2016年,大熊猫四种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经过CDV疫苗免疫,大熊猫CDV抗体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保障了大熊猫种群的健康。此次检测为陕西圈养大熊猫重要病毒性疾病提供流行病学资料,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为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疫病防控提供了案例依据。
杨淑慧[8](2008)在《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野生动物养殖业是在野外资源逐年下降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主要任务是通过人工养殖提供社会需求的野生动物产品,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减少对野外资源的开发,对濒危物种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本文根据目标和功能将野生动物养殖业分为生产型、驯化型和保护型,并分别以具有代表性的养殖业为对象,对各类型养殖业的历史、现状、问题进行充分调研,重点研究束缚行业发展的体制问题、机制问题、技术问题等,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我国的国情,探讨了各类型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本论文同时还研究了目前我国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动物福利状况及其对养殖业的影响,并提出我国现阶段实施野生动物福利的对策。生产型养殖业主要指养殖对象驯化比较完全,在人工环境下能够顺利地完成生长、发育、繁殖的生物学周期,遗传性状上有别于野外种群,可以稳定地提供某种产品的养殖业。一般有较大的养殖规模,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不断提升的潜力,技术上和管理流程上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且有配套产业。本文以毛皮动物养殖业为重点,总结出生产型养殖业突出的问题包括:1)体制上缺乏强有力的行业组织和服务体系;2)贸易方式为依赖中间商的传统方式;3)养殖过程中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撑;4)战略上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种意识。推动生产型养殖业的发展对策包括:1)实行合作社的养殖模式,从体制上保证行业整体协调性和竞争力;2)构建综合服务体系,保障养殖生产各个环节的各项需求;3)在服务体系的带动下,积极推进拍卖贸易方式的进程;4)组建全国的毛皮行业协会,协调各养殖场主合作社的关系,减少国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能力;5)抓住市场波动,利用市场低谷的机会进行行业调整,解决积累的问题。驯化型养殖是在驯化过程中所开展的养殖活动,主要目的是把原来生活在野外的野生动物驯化成为能在人工环境下顺利地完成生长、发育、繁殖的生物学周期并提供产品的一种类型,是生产型养殖的前奏。驯化型养殖一般应仅限于较小范围,还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不具有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是养殖技术研发最集中的阶段。驯化型野生动物养殖业具有试验性和风险性,不具有全民参与性,阶段性技术不具推广性。林蛙养殖业是驯化型野生动物养殖业的代表突出的问题包括:1)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平台的半人工养殖模式效率较低且有潜在的生态风险;2)全人工养殖的发展进程中不能正确对待驯化型养殖的试验性和风险性的特点,存在过早推广、过热投资的现象。驯化型养殖业的发展对策包括:1)谨慎发展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平台的半人工养殖模式,暂时冻结东北林蛙的半人工养殖许可,经过科学的生态风险评估后再作最后决定;2)建立合适的机制,大力推动全人工养殖模式的技术突破;3)全人工养殖技术发展的操作模式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先驱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攻关,形成知识产权;先驱企业与科研单位共同以出售知识产权的方式把技术向养殖企业推广,从而使双方获得经济和技术回报,政府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社会效益。保护型养殖业是指以迁地保护为主要目的野生动物养殖业。其主要目标是人为提供合适的环境,使得从野外救护的动物能够顺利繁殖,扩大种群,同时实施科学、严格的遗传管理和行为管理,使养殖对象仍然具备适应野外坏境的潜力,为野外再引入提供动物储备。保护型野生动物养殖业要求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扩大种群数量;通过遗传管理尽量降低遗传多样性丢失的速度;通过行为管理保持行为上具有野外适应能力。保护型养殖业的主体是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和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保存了大量的物种,积累了宝贵的养殖经验,但是空间限制性大、每个物种的种群数量较小、濒危物种的种群管理能力较低和普遍缺乏行为管理;2)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中心是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的最佳模式,但是救助的物种数量少,资金短缺。保护型养殖业的发展对策包括:1)在保护功能上应区别对待动物园和野生动物繁育中心,对动物园实行濒危物种养殖准入制度,把物种迁地保护的重心放在野生动物繁育中心;2)提倡保护型养殖主体的多元化,推动实施“以虎养虎”模式,实现自主发展。人工饲养野生动物的福利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我国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动物福利问题包括:1)饲养管理的一般性流程中缺乏动物福利理念;2.)公众的动物福利观念淡薄;3)缺乏动物福利有关立法和科学指导。动物福利发展对策包括:a.教育公众关心动物福利问题;b.科学了解动物的福利需求,加强科学指导能力;c.通过人工选择改造动物行为,使福利需求更容易满足;d.推进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建设;e.推进野生动物福利制度建设进程时应积极努力,但不能操之过急。
周世强,屈元元,黄金燕,黄炎,李德生,张和民[9](2017)在《野生大熊猫种群动态的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本文回顾了从1967年到2014年,将近50年间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和动态监测的历史;并从种群生态学角度,根据调查范围、时间跨度、主导机构及目标导向的不同,介绍了野生大熊猫调查的类型与特点。同时,总结了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的理论依据和相应的调查方法,最后综合分析了1970年代至今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10](2012)在《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四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汇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我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阶段性划分和深入解读、评价,我们可以从宏观上对我国动物保护立法进程、现有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把握。但是,这些仅仅是理论上的论述与总结,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现已公布实施、现行有效的立法到底有哪些?每一部立法又有哪些具体条文涉及动物保护的哪些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我国相关着述或法律汇编中并未有所展示。为了弥补这个缺失,本课题组再一次对我国现行有效的动物保护立法进行全面梳理,
二、我国饲养繁殖大熊猫的历史和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饲养繁殖大熊猫的历史和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
2.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野生动物 |
2.1.2 保护价值 |
2.1.3 价值评价 |
2.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特征 |
2.2.1 复杂特殊性 |
2.2.2 综合影响性 |
2.2.3 动态变化性 |
2.2.4 保护约束性 |
2.2.5 种间差异性 |
2.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理论 |
2.3.1 劳动价值论 |
2.3.2 效用价值论 |
2.3.3 环境价值论 |
2.3.4 能值理论 |
2.3.5 认知心理学理论 |
2.3.6 野生动物可持续经营理论 |
2.3.7 保护经济学理论 |
2.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
2.4.1 直接市场法 |
2.4.2 间接市场法 |
2.4.3 虚拟市场法 |
2.4.4 路径分析法 |
2.4.5 层次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
3.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影响因素结构 |
3.1.2 影响因素内容 |
3.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机理 |
3.2.1 影响因素的直接关系 |
3.2.2 影响因素的中介关系 |
3.2.3 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
3.3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及变量预设 |
3.3.1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
3.3.2 观测变量预设 |
3.4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研究 |
3.4.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3.4.2 数据分析及检验 |
3.5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结果分析 |
3.5.1 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
3.5.2 模型路径拟合分析 |
3.5.3 观测变量差异分析 |
3.6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解释 |
3.7 本章小结 |
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4.1 保护级别对评价体系的约束 |
4.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构成分类体系构建 |
4.2.1 种质资源价值构成分析 |
4.2.2 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
4.2.3 生态价值构成分析 |
4.2.4 社会价值构成分析 |
4.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体系设计 |
4.3.1 种质资源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
4.3.2 经济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
4.3.3 生态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
4.3.4 社会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
4.3.5 预期收益折现方法设计 |
4.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指标设定及内涵阐释 |
4.4.1 种质资源价值指标设定 |
4.4.2 活体价值指标设定 |
4.4.3 一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
4.4.4 多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
4.4.5 消费型游憩价值指标设定 |
4.4.6 非消费型游憩价值(CE方法)指标设定 |
4.4.7 能量供给价值指标设定 |
4.4.8 有害物种控制价值指标设定 |
4.4.9 植物授粉及种子传播价值指标设定 |
4.4.10 科学研究价值指标设定 |
4.4.11 社会生产力价值指标设定 |
4.4.12 文化、美学及遗产价值指标设定 |
4.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总体评价方法 |
4.5.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
4.5.2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
4.5.3 国家保护名录外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
4.6 本章小结 |
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研究 |
5.1 案例研究的原因、物种选取标准及数据来源 |
5.1.1 案例研究的原因 |
5.1.2 案例物种选取的标准 |
5.1.3 参照物种选取的标准 |
5.1.4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构成的确定依据 |
5.1.5 数据来源 |
5.2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
5.2.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
5.2.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5.2.3 丹顶鹤保护价值评价 |
5.3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保护价值评价 |
5.3.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
5.3.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5.3.3 黑熊保护价值评价 |
5.4 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东北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
5.4.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
5.4.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5.4.3 东北林蛙保护价值评价 |
5.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的比较分析及解释 |
5.5.1 影响因素对案例物种价值评价结果影响分析 |
5.5.2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评价结果的比较及解释 |
5.6 本章小结 |
6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提升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 |
6.1.1 重点保护高度濒危野生动物 |
6.1.2 加强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 |
6.1.3 加强历史孓遗野生动物保护 |
6.2 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 |
6.2.1 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产业 |
6.2.2 发展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产业 |
6.2.3 探索野生动物新型保护经营模式 |
6.3 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 |
6.3.1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
6.3.2 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 |
6.4 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 |
6.4.1 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 |
6.4.2 推动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2)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 |
1.3 文章组织结构 |
2 研究综述 |
2.1 大熊猫的特征 |
2.2 大熊猫的保护 |
2.3 大熊猫的人工圈养 |
2.4 大熊猫的科学研究 |
2.5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
2.6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趋势 |
3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总体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4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及效果研究 |
4.1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
4.2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结构功能、走廊带和管理方式 |
4.3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理想管理模式 |
4.6 小结 |
5 大熊猫保护的空缺分析 |
5.1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结构、布局和面积适宜性 |
5.2 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类型的保护 |
5.3 森林采伐后的影响 |
5.4 竹子问题 |
5.5 保护区周边社区 |
5.6 保护区建设管理能力分析 |
5.7 小结 |
6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和体系研究 |
6.1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理论探讨 |
6.2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群带功能分区 |
6.3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发展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Ⅰ |
导师简介Ⅱ |
致谢 |
(3)生境营造在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中的应用 ——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动物园及其生态型展区设计 |
1.1.2 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 |
1.2 国内外动物园研究与实践进展 |
1.2.1 国外动物园展示设计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动物园展示设计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大熊猫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对大熊猫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的认知 |
2.1 动物园中大熊猫场馆特征分析 |
2.1.1 数量特征 |
2.1.2 分布特征 |
2.2 圈养大熊猫规范与法律法规 |
2.2.1 圈养大熊猫指导性文件 |
2.2.2 关于借展大熊猫的条文要求与解读 |
2.3 动物园中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与行为特征 |
2.3.1 资料调查 |
2.3.2 实地调研 |
2.3.3 生活环境分析 |
2.3.4 行为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境营造理论与案例分析 |
3.1 生境营造理论的基本概念 |
3.1.1 生境的基本概念 |
3.1.2 生境营造的基本概念 |
3.2 生境营造的方法 |
3.3 生境营造在国外知名动物园的应用 |
3.3.1 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 |
3.3.2 丹麦哥本哈根动物园 |
3.4 野生大熊猫的自然行为与生境特征 |
3.4.1 自然行为 |
3.4.2 生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物园大熊猫展区生境营造方法的探讨 |
4.1 生境营造展示的原则 |
4.1.1 营造自然栖息环境 |
4.1.2 注重动物自然行为的展示 |
4.1.3 因地制宜、尊重本土环境 |
4.2 生境营造的基本要求 |
4.2.1 生境营造的环境要求 |
4.2.2 生境营造的空间设计要求 |
4.3 生境营造的限制因素 |
4.3.1 动物园的生境特征 |
4.3.2 限制因素 |
4.4 生境营造的设计策略 |
4.4.1 营造自然栖息地 |
4.4.2 充实食物资源 |
4.4.3 增加生活空间趣味性 |
4.4.4 减少外界干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 |
5.1 地理位置 |
5.2 区域环境 |
5.2.1 地形地貌 |
5.2.2 气候条件 |
5.2.3 植物资源 |
5.3 场地概况 |
5.3.1 大熊猫展区设计现状 |
5.3.2 大熊猫展区设计存在的问题 |
5.4 展区设计构思 |
5.5 总体方案设计 |
5.6 分区设计 |
5.7 专项设计 |
5.7.1 展馆设计 |
5.7.2 室外活动空间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不足 |
6.1 总结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致谢 |
(5)大熊猫圈养空间及其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现状 |
1.1.2. 气候对大熊猫圈养空间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4.1. 大熊猫圈养空间 |
1.4.2. 气候适应性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圈养大熊猫的科学研究 |
1.5.2. 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
1.5.3. 研究现状小结 |
1.6. 研究方案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对象 |
1.6.3. 研究方法 |
1.6.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熊猫圈养空间与气候适应性 |
2.1. 气候 |
2.2. 大熊猫 |
2.2.1. 大熊猫的生物学习性 |
2.2.2. 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布 |
2.2.3. 大熊猫栖息地的特征 |
2.3. 大熊猫圈养空间 |
2.3.1. 圈养大熊猫的刻板行为 |
2.3.2. 圈养大熊猫的热应激行为 |
2.3.3. 大熊猫圈养空间的功能 |
2.3.4. 大熊猫圈养空间的现状 |
2.4. 大熊猫圈养空间与气候的相互作用关系 |
2.4.1. 与大熊猫圈养空间有关的主要气候因子 |
2.4.2. 气候因子影响大熊猫圈养空间的总体规划与构成要素 |
2.4.3. 大熊猫圈养空间引起气候因子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熊猫圈养空间案例研究 |
3.1.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3.1.1. 案例概况 |
3.1.2. 总体布局 |
3.1.3. 建筑设计 |
3.1.4. 景观环境 |
3.1.5. 分析与讨论 |
3.2. 厦门灵玲动物王国——大熊猫馆 |
3.2.1. 案例概况 |
3.2.2. 总体布局 |
3.2.3. 建筑设计 |
3.2.4. 景观环境 |
3.2.5. 分析与讨论 |
3.3. 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 |
3.3.1. 案例概况 |
3.3.2. 总体布局 |
3.3.3. 建筑设计 |
3.3.4. 景观环境 |
3.3.5. 分析与讨论 |
3.4. 福州熊猫世界 |
3.4.1. 案例概况 |
3.4.2. 总体布局 |
3.4.3. 建筑设计 |
3.4.4. 景观环境 |
3.4.5. 分析与讨论 |
3.5. 案例总结 |
第4章 大熊猫圈养空间的设计需求分析 |
4.1. 动物的需求 |
4.1.1. 大熊猫生物环境的需求 |
4.1.2. 圈养大熊猫的饲养展出环境需求 |
4.2. 饲养管理的需求 |
4.2.1. 室内饲养管理区 |
4.2.2. 室内展区 |
4.2.3. 室外展区 |
4.2.4. 后勤管理区 |
4.3. 游客的需求 |
4.3.1. 人口特征分析 |
4.3.2. 旅游者的基本行为特征 |
4.3.3. 空间气候舒适度的情况调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熊猫圈养空间及气候适应性设计要点 |
5.1. 设计原则 |
5.2. 总体规划 |
5.2.1. 合理选址 |
5.2.2. 布局形式 |
5.2.3. 道路规划 |
5.3. 建筑设计 |
5.3.1. 建筑朝向 |
5.3.2. 建筑形态 |
5.3.3. 建筑空间(功能布局) |
5.3.4. 室内微气候调节 |
5.3.5. 流线设计 |
5.3.6. 细部设计 |
5.4. 景观环境 |
5.4.1. 植物 |
5.4.2. 水体 |
5.4.3. 地形 |
5.4.4. 景观设施 |
5.4.5. 地面铺装 |
5.5. 丰容设计 |
5.5.1. 食物丰容 |
5.5.2. 环境丰容 |
5.5.3. 感知丰容 |
5.5.4. 社群丰容 |
5.5.5. 认知丰容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客空间舒适度及行为需求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中国动物园迁地保护及保护教育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动物园的概念与分类 |
1.2.1 动物园的概念 |
1.2.2 动物园的分类 |
1.3 动物园研究领域及应用 |
1.4 动物园的迁地保护及保护教育概述 |
1.4.1 动物园迁地保护概述 |
1.4.2 保护教育概述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调研法 |
2.2.2 实地考察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据处理方法 |
3 动物园迁地保护现状 |
3.1 动物园饲养繁殖动物种类 |
3.1.1 饲养种类 |
3.1.2 繁殖种类 |
3.1.3 各地区动物园保护动物种类比较 |
3.1.4 历年动物园各类动物种类变化比较 |
3.1.5 动物园珍稀野生动物的繁殖种群 |
3.2 动物园迁地保护水平分类 |
3.2.1 12个指标变量之间相关性显着水平检验 |
3.2.2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 |
3.2.3 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差异性水平检验 |
3.3 本章小结 |
4 动物园保护教育现状 |
4.1 动物园保护教育主要对象及形式统计 |
4.2 游客受教育途径、效果及意愿 |
4.2.1 游客受教育途径及对科教设施的利用 |
4.2.2 游客满意度及受教育效果 |
4.2.3 游客对教育方式的意愿 |
4.3 不同游客教育途径、效果及意愿的比较 |
4.3.1 各地区游客教育途径、效果及意愿的比较 |
4.3.2 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及不同职业游客教育途径、效果及意愿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5.1 动物园饲养繁殖问题讨论 |
5.1.1 动物引进问题 |
5.1.2 物种繁殖情况讨论 |
5.1.3 物种管理问题讨论 |
5.2 动物园与野生动物园分类讨论 |
5.3 保护教育问题讨论 |
5.4 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陕西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检测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熊猫的进化史和习性 |
1.1.1 大熊猫的历史分布 |
1.1.2 大熊猫的特点及习性 |
1.2 人工圈养大熊猫历史及现状 |
1.3 大熊猫常见病毒病的危害及研究进展 |
1.4 圈养大熊猫常见的病毒病 |
1.4.1 大熊猫犬瘟热 |
1.4.2 大熊猫犬细小病毒 |
1.4.3 大熊猫轮状病毒 |
1.4.4 戊型肝炎病毒 |
1.5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的诊断检测 |
2.1 材料 |
2.1.1 材料样本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和设备 |
2.2 方法 |
2.2.1 样本处理 |
2.2.2 提取RNA |
2.2.3 提取DNA |
2.2.4 大熊猫犬瘟热病毒检测 |
2.2.5 大熊猫犬细小病毒检测 |
2.2.6 大熊猫轮状病毒检测 |
2.2.7 大熊猫戊型肝炎病毒检测 |
2.2.8 ELISA检测 |
2.3 结果 |
2.3.1 PCR检测结果 |
2.3.2 CDV快速检测卡结果 |
2.3.3 ELISA检测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3.1 平时预防措施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验结果 |
3.2 出现疫情时的防治 |
3.2.1 疫情的报告及诊断 |
3.2.2 紧急措施 |
3.3 参考治疗 |
3.3.1 抗病毒、补液 |
3.3.2 抗菌消炎 |
3.3.3 止吐、止泻 |
3.3.4 抗休克、痉挛 |
3.3.5 提高抵抗力 |
3.3.6 加强护理 |
3.3.7 免疫接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国当代野生动物养殖简史 |
1.3 发展野生动物养殖的意义 |
1.3.1 野生动物养殖与野生动物保护 |
1.3.2 野生动物养殖与野生动物产品利用 |
1.4 野生动物养殖业的争议 |
1.4.1 动物福利与伦理 |
1.4.2 食品安全与重大疾病 |
1.4.3 生态安全 |
1.4.4 拯救物种的置疑 |
1.5 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业发展中的问题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生产型野生动物养殖业 |
2.1 生产型野生动物养殖业的特点 |
2.1.1 养殖对象驯化比较完全 |
2.1.2 具有基本完善的产业链和稳定的配套产业 |
2.1.3 养殖规模大,养殖数量多 |
2.1.4 养殖技术比较成熟,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
2.2 中国当代生产型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历程 |
2.2.1 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
2.2.2 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大起大落 |
2.2.3 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3 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
2.3.1 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体制的制约 |
2.3.2 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业中科研与实践的脱节 |
2.3.3 缺乏本土品种意识 |
2.3.4 缺乏品牌意识 |
2.3.5 缺少服务体系的支撑 |
2.3.6 毛皮动物养殖业技术人才匮乏 |
2.4 生产型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2.4.1 实行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
2.4.2 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
2.4.3 积极推进拍卖贸易方式的进程 |
2.4.4 加强全国的毛皮行业组织建设 |
2.4.5 加强野生动物养殖中的科学研究 |
2.4.6 充分利用市场波动进行行业调整 |
2.5 本章小结 |
3 驯化型野生动物养殖业 |
3.1 驯化型野生动物养殖业的特点 |
3.1.1 驯化型养殖具有试验性和风险性 |
3.1.2 驯化型养殖不具有全民参与性 |
3.1.3 驯化型养殖阶段性技术成果不具推广性 |
3.2 驯化型野生动物养殖业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3.2.1 林蛙养殖业现状 |
3.2.2 林蛙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
3.3 驯化型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3.3.1 谨慎发展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平台的半人工养殖模式 |
3.3.2 大力推动全人工养殖模式的技术突破 |
3.3.3 推动全人工养殖技术突破的操作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4 保护型野生动物养殖业 |
4.1 保护型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原则要求 |
4.1.1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扩大种群数量 |
4.1.2 降低遗传多样性下降的速度 |
4.1.3 保持行为上具有野外适应能力 |
4.2 中国保护型野生动物养殖业的现状与问题 |
4.2.1 动物园在保护型养殖中的积极作用 |
4.2.2 动物园在保护型养殖中的局限性 |
4.2.3 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中心在保护型野生动物养殖中的作用 |
4.2.4 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中心的局限性 |
4.2.5 "以虎养虎"模式可行性的探讨 |
4.3 中国保护型野生动物养殖业拘可持续发展对策 |
4.3.1 提倡保护型养殖主体和模式的多元化 |
4.3.2 区别对待动物园与野生动物繁育中心在保护型养殖中的作用 |
4.3.3 积极推进"以虎养虎"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业福利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
5.1 动物福利概念及其对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影响 |
5.1.1 动物福利的产生和发展 |
5.1.2 动物福利对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影响 |
5.2 中国人工养殖野生动物福利状况 |
5.2.1 饲养管理的一般性流程缺乏动物福利理念 |
5.2.2 公众的动物福利观念淡薄 |
5.2.3 缺乏动物福利有关立法 |
5.2.4 动物福利工作缺乏科学的指导 |
5.3 中国动物福利状况对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影响 |
5.3.1 福利状况差降低了野生动物养殖业发展的潜力 |
5.3.2 较差的福利直接影响养殖业的形象 |
5.4 中国动物福利发展对策 |
5.4.1 教育公众关心动物福利问题 |
5.4.2 提高科学技术对动物福利实践的指导能力 |
5.4.3 通过人工选择降低动物的福利需求 |
5.4.4 推进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建设 |
5.4.5 动物福利制度的逐步推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野生大熊猫种群动态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种群数量调查的历史简述 |
1.1 大熊猫的历史文献记载、发现与饲养展出 |
1.2 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的历史沿革 |
2 种群数量调查的类型划分 |
2.1 调查范围 (空间尺度) |
2.2 时间间隔 (时间尺度) |
2.3 主导机构 (组织层级) |
2.4 目标导向 (目的高度) |
3 种群数量的调查与分析方法 |
3.1 数量调查和计算方法的理论依据 |
3.1.1 大熊猫的空间利用格局 |
3.1.2 大熊猫的摄食行为模式 |
3.1.3 大熊猫的生境选择规律 |
3.2 数量调查 (外业) 方法 |
3.2.1 路线调查法 |
3.2.2 红外触发相机技术 |
3.3 数量计算 (内业) 方法 |
3.3.1 距离区分 |
3.3.2 咬节区分 |
3.3.3 内业分析流程 |
4 种群数量动态分析与预测 |
4.1 历史数据的分析 |
4.2 监测资料的统计 |
4.3 数学模型的模拟 |
5 种群数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
5.1 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
5.2 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地史变迁和气候变化 |
5.2.2 自身繁殖力低, 种群增长缓慢 |
5.2.3 人类活动的影响 |
四、我国饲养繁殖大熊猫的历史和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D]. 王乙.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2]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研究[D]. 严旬.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3]生境营造在动物园大熊猫展区设计中的应用 ——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D]. 王梦娣. 苏州大学, 2019(04)
- [4]我国饲养繁殖大熊猫的历史和现状[J]. 张安居,冯文和. 大自然探索, 1992(04)
- [5]大熊猫圈养空间及其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D]. 宋博涵. 华侨大学, 2020(01)
- [6]中国动物园迁地保护及保护教育现状分析[D]. 张丽烟.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1)
- [7]陕西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检测与防治研究[D]. 张丹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 杨淑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0)
- [9]野生大熊猫种群动态的研究综述[J]. 周世强,屈元元,黄金燕,黄炎,李德生,张和民. 四川林业科技, 2017(02)
- [10]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四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汇编[A].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