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特点与德育的实效性(论文文献综述)
袁园[1](2014)在《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上海闸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其基本理论假设是: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即对中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取决于该课程教学过程诸环节的相互协调和适应性,取决于教学过程与教育情境正向的相互作用。为了使研究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上海市闸北区若干中学为调研和分析对象。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逐渐成熟的时期,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承担着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的艰巨使命。对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不仅能丰富中等教育有效教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为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指导教学实践,尤其是本研究对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不仅对任课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而且有助于切实提高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论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缘起,从理论上揭示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应然要求与课程实然境遇间的现实张力;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寻求研究的学术前提;探求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为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多个教学有效性理论的梳理,建构“要素有效-过程有效-结果有效”的理论框架,形成关于提高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要求和有效性实现基本规律的认识。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要素分析。通过进行归因分析寻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要素,即主客体要素——教师与学生,过程要素——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载体要素——教育情境。形成本文基本分析框架。第四、五章分别以上述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为依据,对近年来上海市课程改革和闸北区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调研材料,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与分析。描述了一段时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归纳教学过程诸要素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探讨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属本文的实证研究。第六章为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论证的策略主要包括加强专职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建设;确立契合当今时代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建设符合信息时代发展所需的课程网络支持平台;形成着眼师生共同成长的综合评估反馈调整机制。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肖姚[2](2020)在《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办中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助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育人先育德的思想要求民办中学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而德育工作的完成率则需要用德育实效性来进行检验,可以说,考核一所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的高低是该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论文从民办教育这一特殊教育背景入手,通过考察民办中学德育过程的实效性,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使研究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本文选取了贵州省五所民办中学为调研对象,并且通过系统的理论论证与现状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民办中学德育现状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整篇论文共四大部分:绪论,主要说明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是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基本研究和理论基础。通过对“德育”和“德育实效性”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以及阐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和第二、三代领导人德育观、习近平德育思想,让读者对本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初步的了解。在第二章中,则是对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进行了现状调查与分析。具体而言包括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贵州省民办中学在增强德育实效性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德育实效性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最后一章,本文分别从制度、环境、教材内容以及家长工作四个路径探讨了增强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的优化策略。
熊孝梅[3](2013)在《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这说明人的本质不在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在于对提升生命质量和探索生活意义的精神追求。人们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正是反映了这样一种精神诉求。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个体在思想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经由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方式而形成的自身内在的基本素养和心理品质,它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整体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在个体的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中学生正处于从未成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身心发育急剧变化,思想道德素质正处于形成过程当中,极不稳定,可塑性强,是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于他们的一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客观地认识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探讨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建议,为当前学校德育改革提供指导。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查等途径,界定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涵义,探讨了思想道德素质要不要评价、能不能评价、能不能量化评价、如何评价等理论问题,厘定了评价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指标,并根据评价指标编制了《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试测问卷)。《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试测问卷)包括四个一级维度,即:自我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集体的关系和与社会的关系。每个一级维度又包括五个评价指标,其中,自我关系维度包括珍爱生命、自尊自立、求知进取、实践创新、正直正义;与他人的关系维度包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孝敬父母、助人为乐、宽容;与集体的关系维度包括集体合作意识、奉献意识、爱党爱民、爱国意识、热爱和平;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包括社会公德、权利义务、民主法制、节能环保、网络道德。然后,对问卷进行了试测,试测结果表明,除了12道题目与其所属一级维度之间的区分度较低外,问卷其余80道题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测试结果基本满足了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说明经过修改后的这份《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具有评价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以作为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研究的测查工具。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分别抽取浙江省、湖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个省区作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的代表,运用正式的《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先后在浙江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的30多所中学随机抽取10000多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作为对问卷调查的补充,我们还对三省区30多所中学的200多名学生和160多名老师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存在着显着的性别差异,初中的性别差异比高中更为明显,女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普遍高于男生;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得分最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初二较高,初三最低;高中生年级差异不显着,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整体上比高中生高;独生中学生与非独生中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独生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显着高于非独生中学生的;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也存在学校城乡类型的显着差异,城市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最高,城乡结合部学校次之,农村学校最低;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也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发达地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最高,欠发达地区次之,不发达地区最低。通过调查还发现,当前中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得分整体较高。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四个一级维度中,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得分最高,与集体的关系维度次之,再次是与他人的关系维度,自我关系维度得分最低;在20个二级维度中,得分均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正直正义,爱党爱民,权利义务,热爱和平,民主法制,节能环保,尊重他人,社会公德,集体合作,网络道德,助人为乐,珍爱生命,爱国意识,自尊自立,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宽容,奉献,求知进取,实践创新。这一结论体现了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契合时代发展脉搏,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敏感而强烈,突出表现为他们在孝敬父母、宽容、奉献、求知进取、实践创新等传统价值观上得分较低,而在正直正义、爱党爱民、权利义务、热爱和平、民主法制等凸显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价值观上得分较高。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当前我国中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针对性别差异,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实施因性施教策略;针对年级差异,学校德育方法要注重价值引导,摒弃应试教育,重塑教育的育人目标;针对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家庭要加强亲子沟通,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城乡类型学校差异,政府要取消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父母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各地政府要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针对地区差异,加大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加强在职教师职后培训,实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
何乐[4](2019)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以江西省南昌市部分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红色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红色精神,能够作为优质教学资源融入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强化中学生的集体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本论文在前往江西省南昌市几所中学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综合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作用、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中学生的特点,提出从提高教师运用的意识和能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个方面促进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有效运用。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明晰论文写作思路。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和分析。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在经过实地调查掌握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教师、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探究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的有效路径。
孙夕辉[5](2017)在《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工作一直以来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工作的开展效果对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决定了在其成长过程中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说学校德育工作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与培养至关重要。传统德育工作中明显存在着“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这种德育思路直接造成了当今中学德育中存在的实效性低下的问题,专家、学者们呼吁德育应回归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和反映中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并为他们的生活提供科学的指导,最终让学生更好的生活。因此,德育生活化理论是学校德育在传统德育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它摒弃了传统德育中知识化、成人化等不合理成分,倡导学校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加关注中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主张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避免德育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问题,促使德育落实到中学生的生活中去,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让学生过有道德的、更好的生活。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以及未来的发展,而中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形成又离不开中学德育工作的支持。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心理上正处于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期。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也尚未形成,对于周边的事物存在的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这一阶段的中学生因生活经验以及相关知识的欠缺,加之这一阶段特有的心理特点影响,如果任由其自行发展,很容易导致德育方面的问题,因此,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就有责任在中学生的这一阶段作出指引,帮助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提升道德素养,而这恰恰就是需要推进并强化在学生中推进德育工作的原因。德育生活化的理论来自学生生活,也需要回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德育理念作为一种持续完善,不断发展的观念,在当前中学德育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迫切地需要得到解决。所以,有必要通过相关调研寻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原因之所在,这对于寻找对应问题解决方案,继而推进德育生活化实效性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共包括导言和正文三个部分。导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本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最后阐述了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部分为中学德育生活化实效性的基本要求,主要集中阐释了两点内容。首先是就德育化的实效性概念进行界定,就此主要是从德育生活化、德育实效性以及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三个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国外理论依据及中学生生活现实依据两个方面阐述了论文的确立依据,阐述了中学德育生活化的确立基础,从而为接下来的问卷设计及数据分析奠定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就中学德育生活化实施现状进行调查以及分析,主要着眼以下几个层面,首先,交代本论文调查问卷的背景,包括科学地选取调查对象,合理发放调查问卷,如实统计、描述德育生活化的实施现状等;其次,对调查问卷进行进行具体分析,从学校管理情况、德育工作实施者情况、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互动情况、家庭与学校及社会中德育落实情况四个方面,综合数据资料展开调查问卷的分析解读,最后针对目前中学德育生活化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做深入分析,以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为基础,立足理论、目标、内容、方式以及评价几个层面就中学德育生活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读,为接下来提出解决德育实效性问题的策略提供了事实依据和对策选择方向。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部分,在立足于前两部分的理论分析和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德育生活化实效性提升的对策。就德育生活化理念的更新、德育生活化目标的优化、德育内容的丰富与更新、德育生活化方式的创新发展、细化德育生活化组织过程及完善德育生活化评价体系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德育生活化实效性的相应对策。这部分是在理论阐述和调查分析问题后得出的结论,也是本论文试图为解决中学德育生活化实效性问题而提出的解决策略。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问题是目前德育工作开展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目前在生活化理论的影响下,国内的中学德育基本上已经衍生出较为完善的学校德育形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随着人们生活意识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逐步提升,学生也会逐渐感受到周围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构建中学生的美好生活。
刘国强[6](2019)在《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和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以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浪潮正逐步影响整个社会及其发展进程。进入21世纪,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技术、5G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各种高新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互联网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间相互影响,彼此渗透,深度融合,共同创造,加速改变着社会发展进程和形态。学校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必然受到互联网时代的深刻影响,打上互联网社会化进程的深刻烙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教育兴起,网络课堂、慕课(MOOC)教育、在线培训等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业态必将对学校教育管理特别是学校德育管理产生深远影响。中学教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而处于该阶段的中学生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黄金阶段。在互联网时代视域下,中学教育管理特别是中学德育管理必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为此,针对中学德育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问题原因和症结所在,然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办法,不断提高中学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为中学德育管理者提供有效参考,推动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管理工作良性健康发展,为完成学校立德树人的任务提供理论支撑。中学德育管理在中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具有核心引领和统筹作用。中学德育管理是中学德育管理者通过管理手段对德育各要素优化配置和整合,实现德育功能效能,实现德育管理目标的教育管理过程。在德育要素配置和资源整合过程中,互联网本身具有的双重属性决定互联网对中学德育管理产生双重影响。中学德育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要发挥好互联网对中学德育产生的正面影响,消除其负面影响,确保中学德育管理在中学教育管理功能作用发挥。因此,通过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及教育实践工作的观察总结,了解和掌握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管理的现状,找到和厘清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主客观原因。通过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即德育管理观念僵化、德育管理制度缺位、德育管理内容不够丰富、德育管理方式手段过于单一和德育管理者素质缺失。根据研究结论推导得出,更新德育管理观念、健全德育管理制度、丰富德育管理内容、创新德育管理手段、提高德育管理者素质和优化德育管理环境等是提高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喻玲[7](2019)在《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对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德育建设启示》文中提出陶行知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生活德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他一生的教育实践均围绕此理论展开。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以教学做合一、知情意合一、教训合一、劳力劳心合一为原则,将理想教育、爱的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纪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作为德育内容,通过集体生活、学生自治、美育熏陶和家庭教育等途径来达到培养渴求真理、道德完满、志向远大的人的德育目标。生活在武陵山区的湘西土家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源远的传统德育、口耳相传的德育内容和本民族独特的节日以及生活中的禁忌、习惯、习俗,这些传统文化对当地中学生德育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作者选取永顺县第一中学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当地中学生大多保持着淳朴善良的本心和不拘小节、隐忍吃苦的性格,这种性格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起着助力作用。但该地区的德育工作也存在着德育功利化倾向严重、知性德育占主导地位、德育生活化理念缺失、德育对象面临双重道德生活空间等问题。因此,将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渗透到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德育建设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且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深入挖掘其对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德育建设的启示、借鉴生活德育的方法与经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坚持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德育目标围绕生活强调现实性、德育途径融合生活寻求多样性、德育评价指向生活促进学生发展,有助于推动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德育形成新的局面,进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闫昌锐[8](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研究指明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焦传凤[9](2016)在《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学德育问题为研究对象,鉴于国内对中学德育问题缺乏深刻、系统的研究,本文以中学德育为研究视角,引入德育、中学德育等相关概念,将德育问题放在中学这一固定范围内加以探究,全面考察当前中学德育的切实状况,分析当前中学德育面临的困境,进一步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中学德育可行的发展策略。本文首先梳理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接着阐述了中学德育的相关概念、中学德育的内容及开展中学德育工作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当前中学德育的现状,阐明了当前中学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几点不足。接着细致地剖析了导致中学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从德育环境、学校工作自身、家庭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最后,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通过以上论述,能够对中学德育问题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黄兰兰[10](2019)在《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文中认为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不仅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加强,绝对不能削弱,更要不断地提高水平。因此,进行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是加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提高其水平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理论产生于具体的实践活动,而理论又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实践既是理论产生的源泉,又是理论发展的缘由。教学基本范畴的构建是开展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石,对在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指导地位,推进学科发展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由各种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而构成的范畴,是一种思维形成,是用以概括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最一般的本质联系,有助于人类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而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对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的特性、教学方面等本质的一般概念的概括和反映。如何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具有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本质规律的教学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个研究不是对教学活动过程和经验的简单描述,也不是对教学思想和行为等现象的一般说明,而是基于对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通过对教学的一般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后来探究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这也是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学术界对思政课教学理论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尤其在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基本上都是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中零散的研究,没有达到精确化、系统化的程度,没有形成哪些范畴是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统一认识;在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内容的阐述上,不够科学、精确、规范、系统;对基本范畴的特征和功能的研究也有待深化;在内涵界定上,未能揭示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在外延的界定上把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畴与基本范畴混同或等同起来等等。当前教学实践的发展和目前面临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求我们要对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展开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进行突破和深化。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逻辑思维的指导下,以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为现实依据,以探讨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功能、特征、建构原则、实证分析以及基本范畴的具体内容和结构等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试图初步构建这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范畴体系,以期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指导,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畴的研究贡献理论力量。全文有八个章节,总体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属于绪论部分,主要阐述对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展开研究的依据。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缘由,其次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文中主要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如“范畴”“教学基本范畴”“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等,最后对研究思路、方法、难点与主要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这部分阐述了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溯源与基础理论。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社会三个维度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进行梳理,以期能从历史性视角去探寻教学基本范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教化的关系,并为构建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奠定基础;其次,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为指导,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内在规定性与存在依据进行把握,阐述了这一基本范畴的特征、功能和范畴确立的基本原则。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作为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既有一定的逻辑内容,也有特定的逻辑特征、功能,以及建构原则。特征包括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导向指引下的整体性与教育教学的层次性统一、绝对的科学性与相对的利益性统一、实践性与认识性统一。这一基本范畴具有保障、方法以及建构三个主要功能。保障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保障高校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障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保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方法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思想困惑的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方法、提升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素质的基础工程的方法;构建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构建本门课程教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构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部分、为建构和完善中国精神气质提供必要条件。研究和建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需遵循五条基本原则,即知行统一原则、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原则、问题导向性原则、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第三部分,为第四章,这一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进行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与分析构建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科学性与其基本范畴具体内容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采用具体的实证分析方法,如调查问卷、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等,试图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态度状况,进而归纳总结出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揭示了形成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具体逻辑内容的实证缘由,以期构建科学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及科学正确的教学理论。第四部分,本部分包含四个章节内容,分别是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落脚点。这一部分主要是具体分析阐述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具体逻辑内容。该部分根据范畴体系的一般逻辑结构,确立以“知识、思想、行为”为起点范畴,以“教师与学生”为中心范畴,以“意识形态”“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为中项范畴,以“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作为成效范畴,以“内化与外化”为终点范畴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结构体系,并对上述范畴的涵义、缘由、特征、作用逐一论述,并对每组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以及论证研究每组基本范畴的意义。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每组基本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和探讨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内容,具有重要的建构价值,本文最后对基本范畴的建构价值进行了总结概括。
二、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特点与德育的实效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特点与德育的实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上海闸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 |
一、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 |
二、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面临的现实境遇 |
三、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分析 |
一、 教学有效性研究 |
二、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有效”“无效”“低效”“负效” |
二、 教学有效性与教学效能、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 |
三、 “有效教师”和“教师效能” |
第二节 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 |
一、 中外教学有效性思想溯源 |
二、 当代教学有效性理论 |
三、 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
第三章 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要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有效性的主体要素——教师 |
一、 主体意识 |
二、 主体素质 |
第二节 教学有效性的客体要素——教育对象 |
一、 主客体统一性 |
二、 接受主体意识 |
三、 知识准备与接受力 |
第三节 教学有效性的载体要素——教育情境 |
一、 相关性 |
二、 涵容性 |
第四节 有效教学的过程要素——目的、内容、方法 |
一、 教育目的 |
二、 教育内容 |
三、 教育方法 |
第四章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调研背景 |
一、 上海中小学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特点 |
二、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特点 |
第二节 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调研 |
一、 学科教学调研状况 |
二、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调研 |
第三节 课改后的现状与问题 |
一、 主体要素 |
二、 客体要素 |
三、 载体要素 |
四、 过程要素 |
五、 课程结果的有效性 |
第五章 有效性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教师主体性功能缺失 |
一、 缺乏对课程价值的切实认同 |
二、 主体意识和主体素质不足 |
第二节 教育对象课程诉求多元 |
一、 初中生接受主体意识较强 |
二、 高中生自我发展需求呈高水平态势 |
第三节 教育情境缺乏实效性 |
一、 社会环境影响日盛 |
二、 课程管理滞后 |
三、 评价有待完善 |
第四节 过程要素整合度有待提升 |
一、 教育目的 |
二、 教育内容 |
三、 教育方法 |
第六章 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 |
第一节 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
一、 专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
二、 提高专职教师教育素养 |
第二节 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契合学生发展需求 |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
二、 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内容 |
三、 选择有利内化感悟的教育方法 |
第三节 建设信息时代符合发展需求的网络平台 |
一、 网络在思想政治观念形成中的作用 |
二、 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网络平台建设 |
第四节 建立科学的学科评估反馈调整机制 |
一、 建立机制的必要性 |
二、 评估的导向和原则 |
三、 评估的实施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2)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基本研究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阐述 |
一、德育 |
二、德育实效性 |
第二节 德育实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列宁德育观 |
二、党的历代领导人德育思想 |
第二章 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贵州省民办中学发展概述 |
二、调查设计 |
三、对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现状的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贵州省民办中学在增强德育实效性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
一、丰富了德育形式,德育主题活动成效明显 |
二、加强了新媒体的运用,德育效果显着 |
第三节 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个别民办中学德育环境不佳,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
二、思政课教材部分内容存在重复,缺乏时效性 |
三、部分家长无法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缺乏与子女的交流 |
第三章 增强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的路径优化策略探讨 |
第一节 增强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制度优化策略 |
一、促进相关德育政策制定 |
二、完善德育工作的学校领导体制 |
三、健全德育专职教师成长机制 |
第二节 增强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的环境优化策略 |
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 |
二、净化网络环境 |
三、改善校园环境 |
第三节 增强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的教材内容优化策略 |
一、推进各学科渗入德育教育 |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三、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第四节 增强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家长工作优化策略 |
一、提升家长德育理念和道德修养 |
二、改进家长德育方式 |
三、发扬传统家庭美德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价值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价值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综述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方法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研究结论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突破 |
(四) 研究内容与理论假设 |
三、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三) 访谈法 |
(四) 问卷调查法 |
四、 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 |
一、 素质 |
(一) 涵义 |
(二) 特征 |
二、 思想道德素质 |
(一) 涵义 |
(二) 特征 |
(三) 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一、 何为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
(一) 评价与教育评价 |
(二)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
二、 思想道德素质要不要评价 |
(一) 德育工作本身需要评价来指导 |
(二) 德育改革实践需要评价做航标 |
(三)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基本功能 |
三、 思想道德素质能不能评价 |
(一)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何以可能 |
(二) 思想道德素质量化评价何以可能 |
四、 思想道德素质怎么评价 |
(一) 评价原则 |
(二) 评价维度 |
(三) 评价方式 |
(四) 评价主体 |
(五) 评价对象 |
第三章 历史考察 |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德育目标的嬗变 |
(一) 强调满足国家政治需要的转折时期(1978—1984年) |
(二) 强调国家经济发展及学生成长需要的改革尝试时期(1985—1989年上半年) |
(三) 重新强调满足国家政治需要的改革整顿时期(1989年下半年—1991年) |
(四) 遵循学生成长和品德规律及市场经济特征的改革深入时期(1992—2002年) |
(五) 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的改革完善时期(2003年—现在) |
二、 结论与反思 |
(一)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要求 |
(二) 从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法制政治的要求 |
(三) 从社会本位论目的走向以人为本的要求 |
(四)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要求 |
(五) 从国家政治需要走向关注学生个体需要的要求 |
第四章 评价指标 |
一、 中华民族精神 |
(一) 热爱祖国,爱好和平 |
(二)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
(三) 助人为乐,宽容他人 |
(四) 积极进取,自强自立 |
二、 现代公民意识 |
(一) 社会公德,自尊他尊 |
(二) 权利义务,法制意识 |
(三) 全球意识,生态文明 |
三、 市场经济伦理 |
(一) 诚实守信,正直正义 |
(二) 集体合作,奉献意识 |
(三) 求知进取,实践创新 |
四、 网络道德 |
第五章 实证调查(一)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 |
二、 问卷的试测与分析 |
(一) 试测 |
(二) 结果分析 |
(三) 结论 |
三、 正式调查 |
(一) 调查方法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过程 |
第六章 实证调查(二) |
一、 数据分析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总得分结果及变量差异分析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各一级维度的得分结果及变量差异分析 |
(三)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各二级维度的得分结果及变量差异分析 |
二、 调查结论 |
(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 |
(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极倾向 |
(三)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消极倾向 |
第七章 成因分析 |
一、 性别差异的成因 |
二、 年级差异的成因 |
三、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的成因 |
四、 学校城乡类型差异的成因 |
五、 地区差异的成因 |
第八章 教育建议 |
一、 针对性别差异的建议 |
(一) 学校的因性施教策略 |
(二) 家庭与社会的因性施教策略 |
二、 针对年级差异的建议 |
(一) 注重价值引导和价值澄清 |
(二) 重塑学校教育的育人目的 |
三、 针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的建议 |
(一) 加强亲子沟通 |
(二) 采取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 |
四、 针对不同城乡类型学校差异的建议 |
(一) 政府要取消城乡二元结构壁垒 |
(二) 父母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
(三) 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传媒环境 |
五、 针对地区差异的建议 |
(一) 加大对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 |
(二) 加强在职教师的职后培训 |
(三) 实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 |
(一) 着作类 |
(二) 论文类 |
二、 英文 |
附录一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试测问卷) |
附录二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调查部分访谈记录 |
后记 |
(4)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以江西省南昌市部分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
2.1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2.1.1 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
2.1.2 红色文化资源的功能 |
2.1.3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
2.2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概述 |
2.2.1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 |
2.2.2 中学生的特点 |
2.2.3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
2.2.4 中学生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 |
2.3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的意义和作用 |
2.3.1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
2.3.2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
第3章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运用过程中取得的积极成绩 |
3.1.1 大多数中学生都能正确认识江西红色文化资源 |
3.1.2 中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
3.1.3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越来越受中学生欢迎 |
3.1.4 江西地方红色文化教材已正式投入使用 |
3.2 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1 运用率较低 |
3.2.2 运用效果与预期效果尚有差距 |
3.2.3 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体现 |
3.2.4 实践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3.3 运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现有《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出现率低 |
3.3.2 教师运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的意识不强 |
3.3.3 学校对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的重视程度不高 |
3.3.4 中学生学习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主动性较低 |
3.3.5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
第4章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的有效路径 |
4.1 提高教师运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
4.1.1 课前备课把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材知识点 |
4.1.2 创新教学方法巧妙运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 |
4.1.3 实践教学提高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
4.2 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
4.2.1 营造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校园环境 |
4.2.2 大力拓展学校宣传江西红色文化的途径 |
4.2.3 推动校间合作,打造校际红色文化 |
4.3 发挥中学生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中的主体作用 |
4.3.1 提高中学生参与红色课堂和红色活动的积极性 |
4.3.2 引导中学生主动学习江西红色文化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5)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一、中学德育生活化实效性的基本要求 |
(一)德育生活化实效性的界定 |
1.德育生活化 |
2.德育实效性 |
3.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 |
(二)中学德育生活化理论的确立依据 |
1.国内外理论研究依据 |
2.中学生生活现实依据 |
二、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问卷分析 |
1.学校管理情况 |
2.德育工作实施者情况 |
3.学校与家庭、社会互动情况 |
4.家庭、学校、社会中德育落实情况 |
(三)中学德育生活化实效性的问题分析 |
1.德育生活化理论欠缺中国传统德育文化内容 |
2.德育生活化目标缺乏层次性、科学性 |
3.德育生活化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 |
4.德育生活化方式偏于形式化 |
5.德育生活化评价有待完善 |
三、中学德育生活化实效性提升的对策 |
(一)更新德育生活化理念,落实德育生活化 |
1.融入中国优秀传统德育理念 |
2.注重学校德育生活化理念的落实 |
(二)优化德育生活化目标,符合中学生特点 |
1.尊重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
2.注重培养中学生的主体性 |
3.体现中学生间的层次性 |
(三)更新德育生活化内容,紧密联系生活 |
1.德育内容回归中学生的实际生活 |
2.关注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道德事件 |
3.遵循中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 |
(四)丰富德育生活化方式,注重实际体验 |
1.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 |
2.提高学科教学中学生的生活体验 |
3.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间的联系 |
(五)细化德育生活化组织过程,整合德育资源 |
1.依据中学生生活进行过程优化 |
2.兼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主体 |
(六)完善德育生活化评价方式,提供科学指导 |
1.注重在学生的实践中进行评价 |
2.拓宽德育生活化评价主体范围 |
3.实现德育生活化评价的发展性、有效性 |
4.保持德育生活化评价的一贯性和持续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关于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调查问卷(学生卷) |
关于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调查问卷(教师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6)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a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互联网及互联网时代 |
1.2.2 德育和中学德育 |
1.2.3 中学德育管理 |
1.2.4 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互联网时代对中学德育管理产生的主要影响 |
2.1 互联网对中学德育管理的正面影响 |
2.1.1 为中学德育管理提供新的内容 |
2.1.2 为中学德育管理提供新的手段 |
2.1.3 为中学德育管理提供新的评价方式 |
2.2 互联网对中学德育管理的负面影响 |
2.2.1 影响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 |
2.2.2 弱化中学生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2.2.3 淡化中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
2.2.4 阻碍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第3章 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管理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设计和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样本对象的选择 |
3.1.3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1.4 调查问卷的统计 |
3.2 访谈提纲设计与实施 |
3.3 调查结果与现状 |
3.3.1 互联网对中学生德育管理影响力增强 |
3.3.2 符合主体性德育管理内容更受欢迎 |
3.3.3 在德育管理形式选择上较均衡 |
3.3.4 德育管理者是完成德育目标的主导力量 |
3.4 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德育管理认识不到位 |
3.4.2 德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
3.4.3 德育管理内容脱离实际 |
3.4.4 德育管理方式方法简单 |
3.4.5 德育管理队伍素质不高 |
第4章 互联网时代提升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对策 |
4.1 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网络德育管理观 |
4.1.1 解放思想,将适度开放和有效管控结合起来 |
4.1.2 转变观念,将正面引导和自主选择结合起来 |
4.2 加强规范,完善中学互联网德育管理制度 |
4.3 挖掘资源,拓展中学德育管理内容 |
4.3.1 利用好互联网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互联网德育工作 |
4.3.2 挖掘好互联网文化资源,不断巩固德育管理成果 |
4.3.3 发挥好互联网在学生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
4.4 另辟蹊径,创新中学互联网德育管理手段 |
4.4.1 加强互联网德育活动开展 |
4.4.2 加强互联网德育阵地和平台建设 |
4.4.3 不断丰富互联网德育管理形式 |
4.5 增强内功,提高中学德育管理者素质 |
4.5.1 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和培训 |
4.5.2 提高互联网德育管理能力和水平 |
4.6 润物无声,优化中学的德育管理环境 |
4.6.1 积极净化互联网生态环境 |
4.6.2 主动构建健康互联网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管理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7)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对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德育建设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及意义 |
2.文献综述 |
3.研究内容及方法 |
4.研究的创新点 |
5.研究的重难点及不足之处 |
第1章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概述 |
1.1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形成 |
1.1.1 生活德育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 |
1.1.2 生活德育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
1.2 陶行知生活德育的宗旨 |
1.2.1 学做真人,勿做假人,追求真理作真人 |
1.2.2 做“人中人”,不做“人上人” |
1.2.3 做有道德的人 |
1.2.4 做一个整个的人 |
1.2.5 做一个有远大理想、励志改革,勇于创造的人 |
1.3 陶行知生活德育的原则 |
1.3.1 教学做合一原则 |
1.3.2 知情意合一原则 |
1.3.3 教训合一原则 |
1.3.4 劳力劳心合一原则 |
1.4 陶行知生活德育的内容 |
1.4.1 以理想教育为起点,爱的教育为内核的思想教育 |
1.4.2 以健全人格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
1.4.3 以强烈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政治教育 |
1.4.4 以真正的民主为原则的法纪教育 |
1.4.5 以具体的劳动生活为题材的劳动教育 |
1.5 陶行知生活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
1.5.1 集体生活 |
1.5.2 学生自治 |
1.5.3 美育陶冶 |
1.5.4 家庭教育 |
1.6 对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评价 |
1.6.1 生活德育理论的优点 |
1.6.2 生活德育理论的局限性 |
第2章 湘西土家族地区传统德育及其对中学生的影响 |
2.1 湘西土家族地区传统德育目标 |
2.2 湘西土家族地区传统德育内容 |
2.2.1 神话、传说 |
2.2.2 歌谣、史诗 |
2.2.3 原始戏剧 |
2.3 湘西土家族地区传统德育方式 |
2.3.1 独特的民俗活动——“社巴日” |
2.3.2 带有迷信色彩的宗教活动——“月日” |
2.4 湘西土家族地区传统德育生活化的体现 |
2.4.1 禁忌与习惯法 |
2.4.2 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德育 |
2.4.3 习俗中的德育 |
2.4.4 家庭教育 |
2.5 湘西土家族地区传统德育对中学生的影响 |
2.5.1 湘西土家族地区传统德育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
2.5.2 湘西土家族地区传统德育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
第3章 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德育现状调查 |
3.1 调查说明 |
3.1.1 调查基点的选择 |
3.1.2 调查设计的说明 |
3.1.3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对象的确立 |
3.2 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3.2.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2 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 |
3.2.3 学校德育内容 |
3.2.4 学校德育途径 |
3.2.5 学校德育环境 |
3.2.6 学校德育实效性 |
3.3 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德育对象面临双重的道德生活空间 |
3.3.2 德育功利化倾向 |
3.3.3 知性德育仍占据主导地位 |
3.3.4 德育生活化理念缺失 |
3.3.5 社区和家庭教育缺失 |
3.3.6 德育评价的不科学性 |
第4章 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德育渗透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
4.1 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德育渗透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必要性 |
4.1.1 德育自身特点的必然要求 |
4.1.2 中学生成长对道德的需要 |
4.1.3 变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
4.1.4 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
4.2 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德育渗透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
4.2.1 有助于促进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
4.2.2 有助于优化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师资队伍 |
4.2.3 有助于提高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
第5章 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对改善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德育工作的启示 |
5.1 德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5.1.1 转换角色,倡导“学生自治” |
5.1.2 重视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
5.2 德育目标围绕生活强调现实性 |
5.2.1 德育目标定位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 |
5.2.2 德育目标要体现主体性与层次性 |
5.3 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
5.3.1 联系学生实际,开发德育资源 |
5.3.2 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德育内容 |
5.3.3 联系社会现实,关注新型课题教育 |
5.4 德育途径融合生活寻求多样性 |
5.4.1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
5.4.2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合力网络 |
5.5 德育评价指向生活,促进学生的发展 |
5.5.1 德育评价内容综合化 |
5.5.2 德育评价主体多元化 |
5.5.3 德育评价方式质性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理论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 政策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
(三) 系统的分类 |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一) 整体性原理 |
(二) 层次性原理 |
(三) 开放性原理 |
(四) 自组织性原理 |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
(一) 概念界定 |
(二) 三维模型 |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
(一) 要素结构 |
(二) 层次结构 |
(三) 环境结构 |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
(二) 德育评价因素 |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
1.2 本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学德育基本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西方着名德育理论简介 |
2.3 中学德育的内容 |
2.4 开展中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
第三章 中学德育现状分析 |
3.1 中学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
3.2 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学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德育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制约 |
4.2 学校德育工作自身存在的弊端 |
4.3 家庭德育的缺失 |
第五章 完善当前中学德育现状的对策 |
5.1 优化中学德育环境 |
5.2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
5.3 提高家长的德育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理论深化:对系统、全面构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的召唤 |
1.1.2 实践困惑: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的现实需求迫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概念 |
1.3.2 “范畴”与“教学基本范畴”的概念 |
1.3.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概念 |
1.4 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研究难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溯源 |
2.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共产党人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贡献 |
2.1.1 “人(现实的人)”范畴思想 |
2.1.2 “实践”范畴思想 |
2.1.3 “理想”范畴思想 |
2.1.4 “原则”范畴思想 |
2.1.5 “环境”范畴思想 |
2.1.6 “创新”范畴思想 |
2.1.7 “劳动”范畴思想 |
2.2 思想资源:中国古代至近代主流意识形态德育基本范畴思想 |
2.2.1 “孝、礼、乐、仁”的德育范畴思想 |
2.2.2 “义、忠、信、悌”的德育范畴思想 |
2.2.3 “三纲、五常、内圣、外王”的德育范畴思想 |
2.2.4 “天理、道心、人性、德才”的德育范畴思想 |
2.2.5 “爱国、自由、平等、博爱”的德育范畴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思想资源 |
2.3.1 十大范畴体系思想 |
2.3.2 十二个范畴表思想 |
2.3.3 辩证范畴思想 |
2.3.4 “知识、美德、正义、理性”范畴思想 |
2.3.5 “灵魂、信仰、德性”范畴思想 |
2.3.6 “人性、价值、尊严、自我”范畴思想 |
2.3.7 “价值观、人本、认知、学习”范畴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特征、功能及建构原则 |
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基本特征 |
3.1.1 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特征 |
3.1.2 导向指引下的整体性与教育教学的层次性统一特征 |
3.1.3 绝对的科学性与相对的利益性统一特征 |
3.1.4 实践性与认识性统一特征 |
3.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基本功能 |
3.2.1 保障功能 |
3.2.2 方法功能 |
3.2.3 构建功能 |
3.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建构的基本原则 |
3.3.1 知行统一原则 |
3.3.2 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原则 |
3.3.3 问题导向性原则 |
3.3.4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原则 |
3.3.5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实证分析 |
4.1 调查整体设计与具体实施 |
4.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认知现状反馈 |
4.2.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总体认知状况的单变量分析 |
4.2.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总体认知状况的双变量分析 |
4.2.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对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影响的整体分析 |
4.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 |
4.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逻辑结构的意义 |
4.3.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起点范畴和中心范畴 |
5.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起点范畴:知识、思想、行为 |
5.1.1 知识、思想、行为的涵义 |
5.1.2 知识、思想、行为作为起点范畴的缘由 |
5.1.3 知识、思想、行为三者的辩证关系 |
5.1.4 研究知识、思想、行为这一范畴的意义 |
5.2 思政课教学的中心范畴:教师与学生 |
5.2.1 教师与学生的涵义 |
5.2.2 教师与学生作为中心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
5.2.3 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 |
5.2.4 研究教师与学生的意义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 |
6.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一:意识形态 |
6.1.1 意识形态的涵义 |
6.1.2 意识形态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
6.1.3 研究意识形态的意义 |
6.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 |
6.2.1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的涵义 |
6.2.2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
6.2.3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三者的辩证关系 |
6.2.4 研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的意义 |
6.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三: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 |
6.3.1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涵义 |
6.3.2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
6.3.3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辩证关系 |
6.3.4 研究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意义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范畴和终点范畴 |
7.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范畴: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 |
7.1.1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涵义 |
7.1.2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作为成效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
7.1.3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辩证关系 |
7.1.4 研究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意义 |
7.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点范畴:内化与外化 |
7.2.1 内化与外化的涵义 |
7.2.2 内化与外化作为终点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
7.2.3 内化与外化的辩证关系 |
7.2.4 研究内化与外化的意义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建构价值 |
8.1 有助于构建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
8.1.1 为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体系打下坚实根基 |
8.1.2 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
8.2 有助于揭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规律 |
8.2.1 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揭示教学规律的基础 |
8.2.2 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与教学规律具有一致性 |
8.3 有助于构建思政课教学标准,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实效性 |
8.3.1 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
8.3.2 为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增强教学实效性提供指导依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特点与德育的实效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上海闸北区为例[D]. 袁园. 上海大学, 2014(02)
- [2]贵州省民办中学德育实效性研究[D]. 肖姚.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3]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证研究[D]. 熊孝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4]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以江西省南昌市部分中学为例[D]. 何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5]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研究[D]. 孙夕辉.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互联网时代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研究[D]. 刘国强. 湖南大学, 2019(02)
- [7]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对湘西土家族地区中学德育建设启示[D]. 喻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焦传凤.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3)
- [10]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D]. 黄兰兰.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