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发展动力论研究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倪海东[1](2015)在《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而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的根本则在教师。习近平强调:“教师这个角色对于创新教育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身上担负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教师们培养出的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能否成为创新人才,是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大问题。”可见,教师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科发展,高校教师队伍也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成为教师中的生力军。青年教师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学历高、观念新、能力强、成才需求强烈,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因此,青年教师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人才的培养,青年教师发展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并备受关注,学界关于青年教师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然而,青年教师发展的本质是什么?青年教师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系统的回答。本文认为,青年教师发展的本质是青年教师成才,成才既是衡量青年教师发展的标准,也是实现青年教师发展的手段,要解决青年教师发展问题根本在于激发青年教师的成才动力,因而研究高校青年教师的成才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高校青年教师的成才动力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从理论问题看,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搭建理论分析框架才能揭示成才动力生成的内在机理,才能明晰成才动力的来源与影响因素,才能实现对成才动力系统的理性解读和条理化分析,进而才能深度把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是什么?为何如此?如何增强等基本理论问题。从现实问题看,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问题必须直面高校青年教师的成才现状,被称为“青椒”一族的青年教师普遍遭遇艰难的生存和发展境遇,成才过程中压力重重。面对这种状况,仅从理论上阐释青年教师的成才动力问题无异于纸上谈兵,因而,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还必须从现实出发,全面准确地把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现状,揭示成才动力中存在的问题,配合理论分析,为对策研究奠定基础。基于对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宏观背景的审视和对青年教师成才动力问题基本面的把握,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深度的实证调研,形成了本研究的如下基本内容:导论部分就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问题的缘起、研究现状进行文献分析和梳理,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研究创新点、重点难点进行阐释。第一章重点对中西方关于人的成长动力的主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成长动力理论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古代中国、西方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成长动力问题的不同理论、观点和看法,尤其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成长动力的理论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整理,为整个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积累了理论资源。第二章主要从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一般现状出发,界定了高校青年教师、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和成才动力等核心概念,剖析了高校青年教师高层次性、精神主导性、物质需求阶段性和动态差异性的成才需求特征,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成才的自然动力、社会动力、精神动力与环境动力等四种基本样态,并从“高能”、“高薪”、“高位”、“高情商”四个维度揭示了高校青年教师成才的群体性特征。这从一般理论分析的角度,完成了对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是什么”、“怎么样”的理论抽象。第三章在第二章一般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展开了对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状况的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既对上一章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也对高校青年教师现实的基本情况、现实动力需求状况和影响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因素形成了清晰的认识。进而深刻把握了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共性和差异性,动力样态差异中影响成才动力的制约因素,为本研究提供现实素材和研究依据。第四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建构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生成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揭示了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基本要素,即成才素养要素、成才目标要素、成才需要要素、成才态度要素和成才行为要素;提炼了成才动力要素的结构,即成才素养是成才动力形成的基础、成才目标是成才动力形成的统领、成才需要是成才动力形成的驱动、成才态度是成才动力形成的关键、成才行为是成才动力形成的手段;并对成才动力环境进行了分析。最后提炼了需要催生成才动力、目标诱发成才动力、精神激发成才动力、环境涵养成才动力的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生成机制。第五章从实践应用的维度,针对高校青年教师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探讨激发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策略,试图建构有效的符合需求的人才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激励、激发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及其境界,促使高校青年教师健康成才。
陈江丰[2](1996)在《社会发展动力论研究近况》文中提出社会发展动力论研究近况陈江丰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历来是历史唯物论、历史辩证法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吸收了一些自然科学、西方社会科学与哲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动力论观点作了深层的阐述与发挥,还有的提出了一些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新见解。本文试作一...
陈江丰[3](1996)在《社会发展动力论研究近况》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发展动力论研究近况陈江丰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历来是历史唯物论、历史辩证法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吸收了一些自然科学、西方社会科学与哲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动力论观点作了深层的阐述与发挥,还有的提出了一些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新见解。本文试作一...
赖婷婷[4](2020)在《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19世纪是科技取得大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恩格斯对科技的本质以及科技发展的动力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并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着作中进行了全面的阐释。研究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能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提供重要的文本依据和理论遵循。本文立足于唯物史观的视角,以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梳理了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形成、丰富、拓展过程,在文本解读中归纳和阐释了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当代价值予以分析。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生产、军事、教育、道德与科学技术的辩证统一构成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主体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来认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生产需求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军事从根本上是为经济服务,军事技术作为爆发性的动力直接影响武器装备、军队内部组织、作战方式方法;科技与教育交融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劳动和教育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科技的资本主义应用加速道德败坏,共产主义社会是消除科技异化现象、使道德正向发展的现实道路。因此,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军事技术、技术教育、伦理道德的关联不是最终目的,透过他们之间的互动来关注科技对实现人的解放、社会的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作用才是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最终诉求。毋庸置疑,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所蕴含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以及用以指导现实的科技发展。在当今时代,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科技的战略支撑,更需要理论的指导。从文本解读中探析恩格斯对科技动力问题的辩证思考,不断挖掘科技作为生产力的巨大能量,能为新时代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杨雄英[5](2007)在《试论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文中指出在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发展仍然是社会主义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主题。在这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对社会发展本身及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问题作深入研究、探讨,较为系统的分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笔者认为,对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是必要的,研究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其具体运行过程及其表现,对进一步全面系统的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从含义、特点、理论依据及应用和其在现阶段的具体运行等方面作分析探讨,使人们对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科学的发展观,推动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个大的部分:首先,在引言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状况作了简要的分析,从而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第二部分,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本身出发,阐述了动力系统的含义、实质、构成及分类等;以此作为对动力系统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的起点;第三部分,着重对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含义、特点、理论依据及应用和具体的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论述;第四部分,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来探讨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具体运行情况,第三、第四两个部分是本文写作的重点,即作为论文的核心部分构建的。
刘咏芳[6](2018)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件盛事,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生存图景,也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教育方式,刷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环境,并提供空前机遇和严峻挑战。社会责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和内容要素,也明显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数字化生存中的“95后”大学生在道德与利益、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认同与叛逆之间犹疑徘徊,举棋不定。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教育既是学界热议的理论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切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责任观,以及列宁青年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载体论、过程论基本原理,借鉴传播媒介理论和认同理论,从价值认同生成的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采用递进结构以“理论建构-应然性-实然性-矛盾分析-对策与路径”为框架线索,在社会责任教育实践的历史梳理基础上,分析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建构依据,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内容体系、圈层结构及相互联系。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已有文献勾勒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现状,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基于双重认同模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揭示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进而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选择方略。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拓展社会责任教育的研究视角,将新媒体环境引入社会责任教育研究,初步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结构分析、动力分析两方面着手,在结构分析方面,将历史梳理和现实观照相结合,构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新媒体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在动力分析方面,从内隐认同的形成过程着手,将新媒体作为社会责任生成的环境因素进行学理考察,探析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与转化机制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研究视野,扩展了研究视角。新视角有助于增强以社会责任教育为重要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2)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圈层结构体系。首先从中外社会责任教育的发展历程展开研究,发现环境变迁和本国历史文化情境是影响社会责任内容变化的因素。对当代社会责任教育实践的回溯性考察发现,社会责任教育的具体内容由本国主导意识形态决定、传播方式随着媒介发展变化而变化、突出实践导向,将责任行动能力纳入教育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缕析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依据,明确提出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并框定教育内容的核心要素和圈层关系,即以政治责任教育为内环核心、以有机一体的社会责任教育为支撑圈层、通过外环责任行动能力教育与实践相交互。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圈层体系的提出使得社会责任教育更加系统化、更具有整体性。(3)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在第五章中,基于双重认同模型,在探索外显认同向内显认同转化过程中,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揭示新媒体环境下内显认同的微观实现机制,即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责任理论教育和社会思潮交叉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意识的推动下,影响社会责任认知和社会责任情感的发展;在新媒体强化因素的作用下,社会责任认知和社会责任情感相互促进;通过新媒体情景触发机制,在驱动因素作用下生成社会责任行动;最终,评价反馈机制会进一步强化其价值取向、激发社会责任行为,形成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这一结论有助于加强社会责任教育的新媒体实践应用,为解决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提出可操作、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路径选择。在系统性研究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环境变迁和实践导向是建构当代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明确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和建构依据,提出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并框定教育内容的核心要素和圈层关系。第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总体水平较高,但存在群内差异和知行不一的问题;新媒体在社会责任教育中的应用与时代要求还有差距,教育者应充分认识新媒体给社会责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第三,完善了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揭示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选择:以转变新媒体育人理念为前提,以改进社会责任教育基本思路为核心,以重组社会责任教育合力为保障,切实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李杰[7](2002)在《投资结构论》文中提出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变换升级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就是投资结构。目前,产业结构调整虽是我国应用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经济学界很少将产业结构的研究与投资结构联系起来,因而难以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变换率,也无法提高投资收益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或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本文在借鉴中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投资结构的内涵,重构了投资结构体系。全文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因素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静态考察与动态考察相结合、质态分析与量态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并通过历史到现实的纵向研究角度以及中外对比的横向研究角度,对投资——生产力结构、投资——国民经济结构、投资主体结构、投资资本结构、投资产业结构、投资空间结构等进行了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系统研究,分析了中国投资结构存在的现实偏差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调整增量投资结构和存量资产结构的对策导向。 本文根据发达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实,提出从宏观上分析投资资本结构的论点,这一分析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正确运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策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对投资结构效益的研究不仅局限于经济效益,而是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结合起来予以综合分析,以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阎献晨[8](1987)在《1986年哲学界对若干哲学问题的探索》文中指出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讨论近况在我国,哲学对象的讨论是由哲学体系的讨论引起的,而体系讨论又是以对象讨论为内在根据的。因此,要建构一个科学的体系,必须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成就来“过滤”旧内容,增添新内容,而这又必须依据对于对象的理解。所以,对体系的讨论实质上也是对对象的讨论,体系上的分歧主要根源于对象上的分歧。
张晓鹏[9](2021)在《“替曹操翻案”:1959年前后历史理论的变动》文中认为“替曹操翻案”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双重刺激下产生的一场历史人物评价运动。因此,这一运动蕴含着复杂的学术内涵和微妙的政治意蕴。对于作为政治事件的“替曹操翻案”,学者和舆论抱有极大的兴趣,而对作为学术、思想事件的“曹操论战”,关注者却寥寥无几。事实上,“曹操论战”或包涵、或体现着1949年后一系列重要历史观念的变迁。对于这些观念转折及其影响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展开。论战的动机与过程,是首先要搞清楚的内容。郭沫若通过创作历史剧《蔡文姬》等方式发起“替曹操翻案”,并非仅仅是个人志趣的表达,而是存在着现实的考量。所谓“总理的提示”确有其事,但似乎是出于无意间,既非命令,也非政治任务。毛泽东虽确曾与郭沫若直接讨论过曹操,但他的“提示”更多的是“暗示”而非“明示”。1957—1958年间,毛泽东数次在公开场合评论曹操,这一举动为具有敏锐政治嗅觉的郭沫若意会,论战的发生便带有了二人“唱和”的意味。相较之下,探寻曹操论战的学术背景显得更有意义。论战的发生顺应了近代以来“替曹操翻案”的潮流,并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术界正在进行的众多热点问题交叉在一起。同时,经历了 1958年“史学革命”的学术界,有识之士将重新评价曹操作为打破沉闷学术空气的突破口,论战的发生提供了契机。论战发生后,争论的核心问题可以归结为“曹操能否超越阶级,推动历史进步”。在实际争论中,对曹操的评价及具体问题的讨论难以做到非此即彼,俨然一片混战,但大多学者都从不同程度上肯定了曹操的历史作用。在清理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才能以思想史的视角对“曹操论战”进行重新审视。概括地说,“曹操论战”从价值、立场与方法三个层面与1949年后历史理论的嬗变发生关联。从价值的角度看,论战首先冲击的是传统的儒家伦理。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在其影响之下,传统史学承担着社会教化的功能。因此,传统史家在历史研究中往往将价值判断置于事实判断之上。无论是从“正统史观”还是曹操个人道德的角度出发,曹操早已成为传统史学否定的对象。晚清近代以来历史进步观念的兴起,对传统史学以道德为本位的评价方式产生了冲击。社会进化论和唯物史观是历史进步观在近代中国前后相续的两种存在形态。新中国成立后,唯物史观成为主流历史观念。在“曹操论战中”,鲜明地呈现了历史评价的标准,由以政治伦理和个人道德为本位的“道德评价”,向以历史功绩为本位的“事功评价”的转移。从中可以看出“曹操论战”对儒家伦理史学解构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人民选择”与“正统观念”的对立、“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的矛盾、“历史规律”与“个别人物”孰重孰轻等层面。在民族立场与阶级立场的视野下,“曹操论战”的思想史同样彰显出深刻的思想史意涵。站在“人民本位”的立场上,曹操的作为,尤其是镇压黄巾起义的“罪行”自然不能被宽恕。而站在民族本位的立场上,曹操统一北中国等历史功绩却无法忽视。“人民本位”思想的发展演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涵盖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革命党人和学者对历史主体认识和探索的过程。毛泽东、郭沫若等人的相关论述表明,“人民本位”的实质就是“阶级本位”。在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历史环境中,“人民本位”思想呈现出种种缺陷:这一历史观念已不能适应中国共产党从革命者到中华民族代表这一角色的转换。在历史研究中,对“人民本位”对“封建社会”的全盘否定存在着走向民族虚无主义危险。1959年“替曹操翻案”无疑可以视为执政党的思维方式从“人民本位”转向“民族本位”的具体表征。正是因为站在了民族的立场上,才对曹操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只有在这个立场上曹操才能超越阶级,成为黄巾农民起义的继承者。郭沫若是从曹操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的角度而不是打击了侵略者的角度提出曹操应当是一个民族英雄的。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曹操攻打乌桓才有了民族融合的意义。在方法论视野下,“替曹操翻案”体现出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研究领域,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之间的博弈。阶级观点在传入中国之初,就由于其同情劳动人民的底层价值倾向产生偏差。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变本加厉,在1958年“史学革命”中彻底走向绝对化。相对于传统史学对曹操评价的“旧案”,“阶级观点”对曹操否定的“新案”似乎更为牢固。正统主义史家从来没有将镇压农民起义作为曹操的一项罪状,相反,只有运用阶级观点研究历史的学者才作如是观。因此能否为镇压黄巾起义的曹操翻案成为论战中学者最为纠结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曹操论战”不仅仅像学者通常认为的那样从客观上反对“史学革命”,而是从主观上就是对“史学革命”的反拨。更为明显的是,论战中反对阶级观点对曹操的否定,由为曹操翻案进一步扩展到为殷纣王、秦始皇、武则天其它封建统治阶级的帝王将相翻案,进而反对“打破王朝体系”的口号等等,都是反对阶级观点片面化的体现。在历史人物评价理论问题的讨论中,“曹操论战”坚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主义方法,批判了论战中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尤其是对个人在历史上地位肯定,对个人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作用关系的正确探讨,都带有对史学界错误倾向“纠偏”的意义。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大小小此起彼伏、堪称波澜壮阔的论辩中,“曹操论战”只能算得上是其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前有1958年“史学革命”,后有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曹操论战”如何能不被淹没?更致命的是,“曹操论战”夹在二者中间,却并未能够“力挽狂澜”,扭转史学界一路向左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操论战”对绝对化阶级观点的反拨只能算“昙花一现”。但我门不能因此就否定它在史学史上的贡献。“曹操论战”呈现出的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十分难能可贵,不同社会身份的人群广泛参与其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最热门的话题,曹操论战是一场大规模地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史学研究的实战演练,推动了唯物史观的普及运用,同时,它对阶级观点的反思,是对唯物史观发展的推动。在相关理论问题的讨论中,曹操论战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历史人物评价、农民战争、古史分期等理论问题的深入,功不可没。在具体的研究中,曹操论战引发了建国后长达三十年曹操研究的高潮,进而带动了对汉末魏晋历史的研究。当然,这并不是说“曹操论战”无可指摘。如果是论战在史学史上的贡献是得大于失,那么它在思想史上却留下了相当严重的后果。“替曹操翻案”的对儒家伦理的批判导致了历史与伦理的决裂。曹操的许多行为,比如杀人、奸诈的个人品质,违反了人类的普世价值,是在任何历史时代、任何社会背景中都不值得被提倡的。历史进步标准也不能完全取代道德评价。传统史学的伦理教化功能无法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也并非与价值无涉。因此,重建史学与伦理的联系,重视史学中“史学伦理”的研究,应当成为史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马琳[10](2020)在《农村出嫁女赡养父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老龄化人群众多的农业大国,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议题。在传统的父权社会,我们一直信奉“养儿防老”的观念,社会的进步和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出现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冲击了以往“养儿防老”的想法,让家庭中作为留守的出嫁女肩负起了赡养父母的责任,再加上出嫁女社会和家庭地位逐步提高,其独立自主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更加推动了“女儿养老”模式的发展。在家庭变迁理论、家庭分工理论和性别角色理论的基础上,笔者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对山西省阳泉市盂县N镇毗邻的两个村改居小区,M小区和X小区的10位出嫁女和6位老年人开展访谈,了解当地出嫁女在面对父母养老事务上的现状及表现情况。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农村出嫁女参与父母养老事务的程度,这部分将出嫁女赡养父母的责任承担情况按不同程度具体区分开来,详细了解现今农村出嫁女是否选择承担赡养父母,以及责任承担程度的大小和不同角色责任分工情况;二农村出嫁女赡养父母的具体形式,本文将从经济支持、精神抚慰、生活照料、丧葬送终和养老角色五个角度来分析出嫁女在赡养形式上的具体表现;三农村出嫁女赡养父母的影响因素,将从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面探索影响出嫁女赡养父母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希望为社会大众打开一些新视野,正确认识和看待“女儿养老”现象;四农村出嫁女赡养父母的未来发展趋势,这部分主要是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更近一步分析农村出嫁女和老年人对于未来农村“女儿养老”现象的看法和态度,预测未来“女儿养老”现象在农村的发展情况。本文研究结果如下:农村出嫁女在父母养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村出嫁女在父母养老中的经济支持比重增加;家庭是影响农村出嫁女赡养父母的重要因素;赡养父母是出嫁女赡养义务中的一个可选项;相比老年人,出嫁女自身更看好未来“女儿养老”形势的发展;现如今“女儿养老”仍然面临着许多困境。基于此,在社会层面上,政府需要积极完善女性社会保障制度,让性别平等意识在普通民众中得到进一步落实,杜绝传统风俗气息对出嫁女赡养意愿的侵蚀,社会工作者要在提供社会服务时,重点关注出嫁女和老年人在养老问题上出现的困难,帮助其链接资源解决问题;在家庭教育行为中,父母要注重将男女平等观念贯穿在孩子的基础教育中,培养独立平等意识,同时更要对自己的养老有一定规划,不要将养老全都寄托于子女;在夫妻关系上,丈夫要支持妻子孝敬父母的行为,出嫁女自身更要加强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提升自己赡养父母的能力和水平。
二、社会发展动力论研究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发展动力论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
第一章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动力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人的成长动力思想 |
一、正气自强说 |
二、经世济民说 |
三、志向使命说 |
四、利益驱动说 |
五、动力境界说 |
第二节 西方关于人的成长动力思想 |
一、灵魂、意志动力论 |
二、主体性动力论 |
三、神本与人本动力论 |
四、本能动力论 |
五、需要动力论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成长动力思想 |
一、物质动力论 |
二、精神动力论 |
三、主体能动论 |
四、人的成才规律论 |
第二章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现状分析(上) |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基本概念 |
一、高校青年教师 |
二、高校青年教师成才 |
三、成才动力 |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需求特性 |
一、高校青年教师成才需求的高层次性 |
二、高校青年教师成才精神需求的主导性 |
三、高校青年教师成才物质需求的阶段性 |
四、高校青年教师成才需求的动态差异性 |
第三节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基本样态 |
一、高校青年教师成才的自然动力 |
二、高校青年教师成才的精神动力 |
三、高校青年教师成才的社会动力 |
四、高校青年教师成才的环境动力 |
第四节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群体性特征 |
一、“高能”的挑战使职业发展的愿望强烈 |
二、“高薪”的诘问使收入改善的负担沉重 |
三、“高位”的压力使专业职务晋升的需求迫切 |
四、“高情商”的缠绕使成才的心理压力持续 |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现状分析(下) |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实证调查情况 |
一、问卷的设计和收发情况 |
二、样本中高校青年教师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实证调查分析 |
一、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需求现状 |
二、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性成才动力需求差异分析 |
三、实证调查动力样态分析 |
第三节 成才动力样态差异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自然动力“失位”的制约因素分析 |
二、环境动力“降位”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三、成就动力“上位”的制约因素分析 |
四、社会动力与精神动力“换位”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四章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要素、结构与生成机制 |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要素 |
一、成才素养要素 |
二、成才目标要素 |
三、成才需要要素 |
四、成才态度要素 |
五、成才行为要素 |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要素的结构 |
一、成才素养是成才动力形成的基础 |
二、成才目标是成才动力形成的统领 |
三、成才需要是成才动力形成的驱动 |
四、成才态度是成才动力形成的关键 |
五、成才行为是成才动力形成的手段 |
第三节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形成环境 |
第四节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生成机制 |
一、需要催生成才动力 |
二、目标诱发成才动力 |
三、精神激发成才动力 |
四、环境涵养成才动力 |
五、实践强化成才动力 |
第五章 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的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升精神动力水平 |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
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
三、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拓展精神动力内涵 |
四、完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
第二节 建立共同愿景,促进社会动力和谐 |
一、建立共同发展目标 |
二、树立和谐成才理念 |
三、推动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
四、积极开展帮扶活动 |
第三节 优化发展环境,提高环境动力涵养 |
一、塑造青年教师成才的文化环境。 |
二、优化青年教师成才的制度环境。 |
三、社会环境催生青年教师成才动力 |
四、凸显环境中的青年教师主体地位 |
第四节 解决实际问题,保障自然动力发展 |
一、保障和激发成才需要 |
二、提升职业技能和敬业精神 |
三、支持勉励青年教师逆境中成才 |
四、帮助解决青年教师的生活需要 |
第五节 完善评价激励表彰机制,引导成就动力方向 |
一、正确引导成就动力 |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
三、找准激励机制着力点 |
四、完善考核表彰机制 |
第六节 以人为本,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成才动力境界 |
一、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 |
二、强化全面成才的理想境界 |
三、为教师全面成才提供专业化精致化服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形成与发展 |
一、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18-19 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 |
(二)社会文化思潮的涌现 |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 |
二、从经典着作中探究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一)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形成阶段 |
(二)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丰富阶段 |
(三)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拓展阶段 |
第二章 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生产是科技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 |
(一)科学的发生、发展自始由生产决定 |
(二)科技进步对生产的巨大反推力 |
(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二、关于科技与军事互动的思想 |
(一)武器装备首先依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 |
(二)科技发展带来军队内部组织的改变 |
(三)科技进步引起作战方式和方法的根本性变革 |
三、关于科技与教育交融的思想 |
(一)阶级社会的大学培养的技术人才带有“工具性” |
(二)技术教育将促进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三)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 |
四、关于科技与道德辩证统一的思想 |
(一)道德进步的过程是曲折的 |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胜利以道德败坏为代价 |
(三)科技工作者的伦理道德规范 |
第三章 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当代价值 |
一、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理论价值 |
(一)深化对科学技术的辩证认识 |
(二)科学预见科学技术与社会诸因素的关联 |
(三)指明科学技术服务于全人类的价值取向 |
二、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的实践价值 |
(一)有利于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 |
(二)有利于强化道德责任意识 |
(三)有利于推动军民融合战略的发展 |
(四)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试论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构成及分类 |
(一)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含义和实质 |
1、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含义 |
2、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实质 |
(二)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构成及分类 |
1、从构成动力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角度来分析 |
2、从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分析 |
3、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来分析 |
4、从人类社会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来分析 |
5、从动力系统的显现程度来分析 |
6、从动力系统发挥作用的程度来分析 |
二、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
(一)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含义和实质 |
1、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含义 |
2、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实质 |
(二)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特征 |
1、目的性 |
2、整体性 |
3、复杂性 |
4、相关性 |
5、层次性 |
6、开放性 |
(三)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理论依据及应用 |
1、唯物辩证法的原理 |
2、唯物史观的原理 |
(四) 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运行机制的具体内容 |
1、目标系统 |
2、决策系统 |
3、执行系统 |
4、平衡与调控系统 |
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在现阶段的运行和发展 |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动力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特征 |
2、构建和谐社会中动力系统运行的目标 |
3、构建和谐社会中动力系统运行的作用机制 |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动力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 |
2、建设新农村中动力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三者之间的关系 |
1、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需要动力系统的运行来推动 |
2、建设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力量 |
3、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社会责任教育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社会责任教育研究现状 |
1.2.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现状 |
1.2.4 当前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学理探究 |
2.1 理论来源和借鉴 |
2.1.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2.1.2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
2.1.3 媒介理论 |
2.1.4 认同理论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新媒体和新媒体环境 |
2.2.2 责任、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教育 |
2.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建构 |
2.3.1 认同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
2.3.2 认同理论与社会责任教育的适洽性 |
2.3.3 虚拟认同与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的生成 |
2.3.4 基于虚拟认同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框架 |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结构 |
3.1 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提出与形成 |
3.1.1 国外思想史关于社会责任教育基本内容的论述 |
3.1.2 社会责任教育具体内容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生成与流变 |
3.2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实践 |
3.2.1 国外社会责任教育实践 |
3.2.2 新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实践探索 |
3.3 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 |
3.3.1 从一般责任教育到特殊责任教育 |
3.3.2 从消极责任教育到积极责任教育 |
3.3.3 从个体责任教育到对他人的责任教育 |
3.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建构依据 |
3.4.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建构视角 |
3.4.2 新媒体环境下建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目标依据 |
3.4.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建构的特性诉求 |
3.5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 |
3.5.1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核心要素 |
3.5.2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核心要素的内在联系 |
3.5.3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核心要素的圈层分布 |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时代境遇 |
4.1 新媒体环境的时代内涵和发展趋势 |
4.1.1 新媒体环境的时代内涵 |
4.1.2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趋势 |
4.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现状 |
4.2.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状况评估 |
4.2.2 社会责任教育融合新媒体的总体状况 |
4.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面临挑战 |
4.3.1 新媒体多元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模糊 |
4.3.2 新媒体娱乐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疏离 |
4.3.3 新媒体碎片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阻滞 |
4.3.4 新媒体虚拟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行动障碍 |
4.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机遇 |
4.4.1 掌握新媒体作为教育文化环境的基本规律 |
4.4.2 运用新媒体作为教育技术手段的核心功能 |
5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 |
5.1 基于双重认同模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 |
5.1.1 外显认同机制对社会责任生成的影响 |
5.1.2 内隐认同机制对社会责任生成的影响 |
5.1.3 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机制的辩证关系 |
5.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的作用 |
5.2.1 研究方法选择 |
5.2.2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的动机 |
5.2.3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 |
5.2.4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情感的影响因素 |
5.2.5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实践的驱动要素 |
5.2.6 社会责任评价对社会责任生成的反馈作用 |
5.3 理论整合与解释 |
5.3.1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作用 |
5.3.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行为生成的机制保证 |
6 新媒体环境下优化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选择 |
6.1 前提:转变社会责任教育育人理念 |
6.1.1 构建新媒体社会责任教育的伦理向度 |
6.1.2 丰富新媒体素养的时代内涵 |
6.1.3 尊重大学生主体意识 |
6.2 核心:改进社会责任教育思路 |
6.2.1 强化教育整合性应对新媒体碎片化情境 |
6.2.2 运用教育系统性推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6.2.3 采用新媒体“智慧教育”创新教育手段 |
6.3 保障:重组社会责任教育合力 |
6.3.1 推进媒介融合,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 |
6.3.2 促进话语创新,把握教育话语权 |
6.3.3 增进“理实统一”,增强责任教育实效性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 关于质性访谈的相关情况说明 |
附录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现状的调查记录表 |
致谢 |
(7)投资结构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投资结构体系 |
第一节 投资的概念及我国投资理论的演变 |
第二节 投资结构理论溯源 |
第三节 投资结构的经济内涵及体系 |
第二章 投资结构经济效应 |
第一节 投资效应学说 |
第二节 投资结构经济效应理论 |
第三节 世界投资结构经济效应分析 |
第三章 投资——生产力结构 |
第一节 生产力经济学说的发展轨迹 |
第二节 生产力要素组合论 |
第三节 投资——生产力结构政策 |
第四章 投资——国民经济结构 |
第一节 国民经济增长理论 |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结构的关系 |
第三节 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 |
第五章 投资主体结构 |
第一节 投资主体 |
第二节 投资主体结构及其特征 |
第三节 投资主体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投资资本结构 |
第一节 从新角度研究投资资本结构的客观依据 |
第二节 投资资本结构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
第七章 投资产业结构 |
第一节 投资产业结构理论 |
第二节 投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
第三节 实施追赶型投资产业结构策略的国际经验 |
第八章 投资空间结构 |
第一节 投资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
第二节 投资空间结构的规律 |
第三节 投资空间结构的优化 |
第四节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调整投资空间结构的分析 |
第九章 中国投资结构的现实偏差与对策思考 |
第一节 中国投资结构的偏差及其表现 |
第二节 中国投资结构偏差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调整投资结构偏差的对策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替曹操翻案”:1959年前后历史理论的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1959年“曹操论战”概说 |
第一节 “替曹操翻案”的背景 |
一、从《蔡文姬》的创作动机说起 |
二、“主席的提示” |
三、毛泽东“替曹操翻案”的用意探究 |
第二节 “曹操论战”的内在理路 |
一、近代以来“替曹操翻案”的潮流 |
二、“曹操论战”发生的学术环境 |
三、史学界“拨乱反正”的突破口 |
第三节 “曹操论战”的过程 |
一、酝酿: 从文学讨论入手 |
二、开战: “翻案者”的理论立场 |
三、对垒: “反对者”的逻辑 |
四、混战: 具体问题的讨论 |
五、下沉: 学术圈外的讨论 |
第二章 价值: 从道德评价到事功评价 |
第一节 传统史学与儒家伦理 |
一、历史与道德的悖论 |
二、传统史学的儒家伦理特色 |
第二节 从“道德”到“事功”: 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 |
一、历史进步观对道德评价的冲击 |
二、论战中曹操评价标准的转换 |
三、辩证法: “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 |
第三节 “曹操论战”对儒家伦理史学解构的影响 |
一、“人民选择”与“正统观念”的对立 |
二、“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的矛盾 |
三、“历史规律”与“个别人物”孰重孰轻 |
第三章 立场: 从人民本位到民族本位 |
第一节 1949年后思想转移的背景 |
一、从革命者到中华民族的代表者 |
二、民族史观与阶级史观的张力 |
第二节 “人民本位”的实质——阶级本位 |
一、平民主义: 毛泽东人民观的根本特征 |
二、“帝王本位”的反面: 郭沫若人民本位思想 |
三、“人民本位”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内在冲突 |
第三节 从“阶级”到“民族”: “替曹操翻案”的立场 |
一、民族与阶级视野下的曹操 |
二、“曹操打黄巾”: 对“人民立场”的商榷 |
三、“曹操打乌桓”: “民族英雄”论何以成立 |
第四章 方法: 从阶级观点到历史主义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阶级观点的绝对化 |
一、底层倾向与阶级观点的中国化 |
二、阶级观点的深化与偏向 |
三、伦理主义: 绝对化阶级观点特征 |
第二节 “曹操论战”中对阶级观点的反拨 |
一、“新案”难翻: 阶级观点对曹操的根本否定 |
二、隐晦批评: 对阶级分析的纠偏 |
三、直接反拨: 遏制“史学革命” |
第三节 “曹操论战”中“历史主义”与“非历史主义”讨论 |
一、历史人物评价的历史主义方法 |
二、论战中对历史主义评价人物方法的运用 |
三、论战中对“非历史主义”的批评 |
第五章 “曹操论战”的评价与反思 |
第一节 “曹操论战”在史学史上的失与得 |
一、对阶级观点的反思“昙花一现” |
二、学术氛围与论战群体自由广泛 |
三、理论问题与具体研究的推进 |
第二节 历史与伦理的决裂:曹操论战的最大困惑 |
一、曹操论战的思想史后果 |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道德维度 |
三、“史学伦理”: 重建历史与道德的联系 |
结语 |
一、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纠偏” |
二、论战后历史观念的转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农村出嫁女赡养父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村老龄化的现状 |
1.1.2 农村“儿子养老”趋势的弱化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家庭变迁理论 |
2.1.2 性别角色理论 |
2.1.3 家庭分工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女儿养老”现象研究 |
2.3.2 国内“女儿养老”现象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调查地区和调查样本的概况 |
3.3.1 调查地区概况 |
3.3.2 调查样本分析 |
3.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4章 农村“女儿养老”的现状 |
4.1 农村出嫁女赡养父母的模式 |
4.1.1 出嫁女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 |
4.1.1.1 子女共同赡养父母模式 |
4.1.1.2 出嫁女独自赡养父母模式 |
4.1.2 出嫁女不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 |
4.2 农村出嫁女赡养父母的具体参与形式 |
第5章 农村出嫁女赡养父母现状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 社会文化因素 |
5.1.1 促进因素 |
5.1.1.1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
5.1.1.2 宗族家族的没落 |
5.1.1.3 养老观念转变 |
5.1.2 阻碍因素 |
5.1.2.1 女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5.1.2.2 村规民约的束缚 |
5.2 家庭因素 |
5.2.1 促进因素 |
5.2.1.1 家庭的变迁 |
5.2.1.2 儿子养老的不可靠性 |
5.2.1.3 娘家姻亲资源共享性 |
5.2.1.4 婆家对儿媳赡养父母的支持 |
5.2.2 阻碍因素 |
5.2.2.1 出嫁女自身的生活压力 |
5.2.2.2 老人对“女儿养老”的无期待 |
5.3 自身因素 |
5.3.1 促进因素 |
5.3.1.1 经济水平的提升 |
5.3.1.2 家庭地位的攀升 |
5.3.1.3 女性自身角色优势 |
5.3.1.4 个人孝心的展现 |
5.3.2 阻碍因素 |
5.3.2.1 时代观念的鸿沟 |
5.3.2.2 居住距离的增加 |
5.3.2.3 受教育程度有限 |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社会层面 |
6.2.1.1 政府方面 |
6.2.1.2 村民方面 |
6.2.1.3 社会工作者方面 |
6.2.2 家庭层面 |
6.2.2.1 父母方面 |
6.2.2.2 配偶方面 |
6.2.3 出嫁女层面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社会发展动力论研究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研究[D]. 倪海东. 中央财经大学, 2015(02)
- [2]社会发展动力论研究近况[J]. 陈江丰. 党校科研信息, 1996(S1)
- [3]社会发展动力论研究近况[J]. 陈江丰. 党校科研信息, 1996(01)
- [4]恩格斯科技发展动力观研究[D]. 赖婷婷. 广西大学, 2020(08)
- [5]试论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D]. 杨雄英. 云南师范大学, 2007(S1)
- [6]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D]. 刘咏芳.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7]投资结构论[D]. 李杰. 四川大学, 2002(02)
- [8]1986年哲学界对若干哲学问题的探索[J]. 阎献晨.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1987(01)
- [9]“替曹操翻案”:1959年前后历史理论的变动[D]. 张晓鹏. 山东大学, 2021(10)
- [10]农村出嫁女赡养父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马琳. 山东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