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论文首页变化的启示

科技期刊论文首页变化的启示

一、科技期刊论文篇首页的变化带来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仲舒颖,刘春凤,王群英,何书金[1](2021)在《专辑论文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作用分析及启示——以《地理科学进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专辑论文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作用。【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比较《地理科学进展》2010—2019年全部专辑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篇均下载数与影响因子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2010—2019年《地理科学进展》主要评价指标上升明显,这与高质量专辑的刊出有一定关系。【结论】专辑论文总体上对提升学术影响力起到正面作用,其中的特色专辑显着提升了影响力,但并非所有的专辑论文都起到促进作用,并且不同专辑、同一专辑的不同论文影响存在差异,甚至存在少数学术性偏弱的零被引论文。基于期刊定位和学科特点,结合国家战略/倡议需要,跟踪学科前沿及热点,刊发一系列重要的专辑,是期刊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措施;但均应把好每一篇论文的学术质量关,不能盲目地追求专辑数量。

吕爽[2](2021)在《综述性论文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分析》文中认为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在知识传播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领域的发展广度和深度,代表了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对学术期刊进行影响力评价能够促进期刊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期刊的办刊质量,对学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评价指标有很多,主要是基于期刊刊载文献的被引量和下载量,鲜有期刊内部文献类型对期刊影响力作用的研究。期刊发表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综述性文献和研究性文献,还包括简讯、书评、更正等。综述性论文的专题性很强,能高度概括某一专题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及趋势等,具有高度学习指导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研究人员的需求。因此,研究综述性论文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对期刊栏目设置、提升期刊办刊质量、引导读者发现学术研究路径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期刊文献类型与文献的被引量相结合,分析期刊中的综述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研究不同学科领域期刊内综述性文献、研究性文献对期刊影响因子作用的差异性。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阐述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当前在综述性论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其次,介绍本研究所应用的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对比分析、引文分析、词频分析等。第三、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核心,第三部分以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历史学领域、计算机领域的学术期刊为例,从中国知网获取相关期刊和文献,通过引文检索提取相关文献的被引频次,利用修正后的影响因子,计算剔除综述性论文后上述三个学科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并与剔除综述性论文前期刊影响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综述性论文对期刊影响因子的作用,分析高被引综述性论文的共同点,发现图书情报领域和计算机领域期刊的综述性论文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值为正,高被引综述性论文能够给出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第四部分以国外图书情报领域、历史学领域、计算机领域的学术期刊为例,从Web of Science选择相关期刊和文献,通过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统计相关文献的被引频次,利用修正后的影响因子计算公式,计算、对比剔除综述性论文前后上述三个学科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分析国内外期刊中综述性论文对期刊影响力作用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国外图书情报领域和计算机领域期刊的综述性论文能够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相较于国内期刊,国外期刊刊载的综述性论文较少,国外三个学科领域期刊中综述性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较高。最后,对全文研究做了总结,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在前人对综述性论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综述性论文对期刊影响因子贡献量的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国内、国外三个学科领域中综述性论文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了综述性论文和研究性论文对期刊影响因子作用的差异性。

郭茜,周平[3](2020)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分析的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措施》文中提出为探究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措施,优化期刊组稿和约稿方向,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岩土力学》1979~2017年期间的高被引论文(共322篇),对其发表年份、发表期次、第一作者、来源机构、学科分布、栏目分布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发表在上半年的论文受关注度高于下半年的论文;第一作者学历和职称级别越高,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越高; 31~40岁的第一作者人数及其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占比12.4%(12/97)的机构产出了占比53.4%(172/322)的高被引论文;发现地下工程、坡体/坝体等研究热点方向以及高被引论文的栏目分布情况。提出了几个挖掘高被引论文及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措施:关注重点科研团队并发现核心作者群、关注重点机构、追踪研究热点、加强特色栏目设置、充分发挥编辑人员的能动作用等。

马峥[4](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赵树庆,李丽,刘永胜[5](2020)在《引用格式标识项版面位置差异与意义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引用格式标识项在期刊版面位置的分布现状,分析各种位置的利弊,提出选择合理版面位置的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从300种样本期刊中选出45种标注有引用格式的目标期刊;将45种目标期刊的引用格式在版面的标注位置予以归纳总结。【结果】引用格式标识项版面位置存在较大分歧,尚未出现优势鲜明的最佳位置,现有的8种位置选择均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种种不足,不能一概而论。【结论】论文首页成为标注引用格式的首选页面,首页版面的标题与页眉之间、正文与摘要之间、页脚这3个位置的认同度较高,选择者众多;文末参考文献列表之后的区域也是一个理想选位。

栾嘉[6](2020)在《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经过几十年高速经济发展,中国开始拓展国家发展战略,把卫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卫生与健康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并对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科学的医学研究成果是临床决策的指南,也是国家制定卫生政策的依据。作为记载、传播医学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医学科技期刊承载着为各类医疗卫生决策提供证据的重任。然而,我国至今处于临床医学研究证据的“进口国”地位,多年来我国的临床指南主要参照欧美国家的指南或研究结果;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与欧美国家相比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中文医学期刊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一直未能获得国际业界的广泛认可。针对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我国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深入查找并证实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聚焦医学期刊编辑部,探讨我国临床研究论文整体质量控制对策。首先,从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概念内涵的描述出发,梳理文献,结合专家访谈,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以及“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界定“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质量评价”与“质量影响因素”的概念并丰富其内涵。其次,采用“滚雪球法”抽取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229篇,以研究注册率、伦理审查率、前瞻性研究患者知情同意等数据评价其伦理;以该篇论文发表之前国内同类研究论文篇数评估其创新性;以“国际医学报告清单”评估其报告质量;“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其方法学质量并评价其证据强度。结果显示:中文医学期刊近年发表了大量单中心(97.38%)、小样本(单组≤100例占77.3%)、纯阳性结果(99.22%)、高重复性(国内同类研究>10篇占37.11%)、低质量(报告率≤50%占85.15%,高偏倚风险论文占44.10%)的临床研究论文;研究注册率(3.06%)和伦理审查率(16.95%)均低;研究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均不可考。再次,结合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方式募集、筛选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自行设计问卷,对纳入评估的229篇临床研究论文的作者、编辑部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作者因素方面,专业阶层(学历、职称)对论文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弱,而作者科学思维、科研方法学水平、对论文质量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机构环境方面,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科研资源既能直接对论文质量发挥正向影响,也能通过作用于科研政策和组织监管间接影响论文质量。编辑部(编辑)因素方面,编辑的专业能力、期刊管理水平、审稿人水平均对论文质量有正向影响;格式标准化要求对论文质量有负向影响。最后,采用析因设计证实以上可能因素对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作者与研究机构相关的23项可能影响因素里仅伦理审查1项与论文综合质量相关(χ2=11.075,P=0.010);在编辑部与编辑相关的18项可能因素中,编辑是否具有医学专业背景(χ2=21.533,P=0.000)、医学编辑的统计学水平(t=2.221,P=0.028)、编辑工作时间和精力用于版面形式消耗(t=-3.064,P=0.002)与期刊是否为核心期刊(χ2=4.714,P=0.034)等4项与论文质量显着相关。研究证明:期刊编辑部及编辑相关因素是国内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本研究结果,为控制我国医学临床研究论文质量,针对我国医学期刊编辑部管理构架提出:医学编辑必须具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按照发展要求满足医学编辑数量并进行功能性分工,向学术型方向培养医学编辑等举措建议。针对编辑部审定稿流程提出:中文医学期刊亟待统一临床研究论文录用的基本标准,严格实行临床研究注册制度,复核研究的伦理审查,加强临床研究国际规范、评价工具以及报告清单的认知普及,注明利益冲突以及允许发表阴性结果等举措建议。针对医学编辑的职能拓展提出:医学编辑应在执行论文发表准入标准的同时做好作者教育,并为审稿人提供详细的审稿标准及必要的相关培训等举措建议。从而令中文医学期刊能够严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出口”关,真正服务于“健康中国”。

吴昭宏[7](2020)在《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期刊读者面临着诸多困境,“信息超载”“信息迷航”等问题使得读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繁复地删减排查,才能找到自己希望阅读到的内容。伴随着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的进行,属于出版学的学术期刊也日趋完善,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核心学术期刊,但编辑出版学作为应用性学科,期刊类型多数为综合性期刊,包含了太多的研究方向与细分领域,期刊读者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得或关注到自己感兴趣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对学术期刊的内容质量、服务评价、影响力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文献调查与研究总结出精准推送服务在学术期刊知识服务中具备时效性、精确性、一致性等优势,而在对出版类学术期刊与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相关研究的梳理中,发现出版类学术期刊对精准推送服务上的研究不足且在实践生产中有所欠缺。因此,本文以出版类学术期刊作为研究主体,以入选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的该类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精准推送服务作为切入点展开调查与分析,期望出版类学术期刊能够通过精准服务的开展与优化,改变单一、被动的传播模式,转换期刊运营心态,主动提供精准推送等相应的增值服务,完成向知识服务商的转变,以满足市场与读者的需求。本文在第二章对出版类学术期刊的出版概况与数字化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一方面使从该类学术期刊的专业特点、读者群体、办刊单位、期刊定位、刊载内容等方面总结该类学术期刊的专业特点、读者特点,使文章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精准推送服务的效率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期刊数字化程度,所以本文从网络期刊数据库、自建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3个方面对该类期刊的网络化情况进行介绍,结合精准推送服务的优势与该类学术期刊的特点对精准推送服务应用环境进行分析,阐述出版类学术期刊优化精准推送服务的必要性。通过前文分析,在第三章从读者选择层面、内容制作层面、渠道拓展层面、知识服务层面四个方面对现阶段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第四章选取四本有一定读者基础与影响力、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出版类学术期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一是对该类学术期刊在精准推送服务中可借鉴的经验进行总结,二是对服务中产生的不足进行归纳。最后,在第五章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从读者选择、内容制作、渠道拓展、知识服务四个层面对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在精准推送服务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发展策略,期待出版类学术期刊转化运营思路,整合期刊内容资源与读者信息,提供以读者为中心的精准推送服务。

吉鹏云[8](2020)在《我国出版学CSSCI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营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各种数据、信息和知识借助互联网进行储存和传播,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场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应用,逐渐从通讯工具转变成集发布信息、提供服务和商业盈利为一体的媒介平台。最早在2013年,出版学CSSCI期刊就尝试借助微信公众号连接读者,进行学术期刊的品牌营销活动。本文首先借助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学术期刊在微信公众号营销领域的研究现状。然后对出版学CSSCI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营销历程和基本情况作梳理和总结,发现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营销竞争日趋激烈,读者日渐增加的内容和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然而出版学CSSCI期刊仅将微信公众号视为学术论文分发、传播的补充渠道,没有充分利用机遇和自身优势,团队人员也缺乏专业的营销策略指导。借助互联网web2.0时代的消费者分析模型:SICAS,对出版学CSSCI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营销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在读者与期刊品牌互相感知阶段,公众号定位模糊、未经认证,以及外部推广活动不够,导致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的品牌影响力有限,无法快速吸引目标读者;在激发读者兴趣,引发沟通阶段,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的内容主题单一、分发方式不规律等问题导致公众号内容缺乏趣味和价值,读者产生不了与公众号沟通的兴趣;在读者与公众号交流互动阶段,菜单功能不够完善,读者体验不佳;在促进购买行为发生阶段,公众号商业盈利方式单一,读者的付费意愿不高;在读者体验分享阶段,由于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缺乏引导读者分享的意识,也就无法知悉读者意见,反促二次营销。由于出版学CSSCI期刊的公众号营销活动整体呈现同质化、保守化的特点,本文选择微信传播指数高、市场化水平好的学术类公众号:壹学者、募格学术、学术志、社科学术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汲取的教训。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联合相关平台进行推广、引流活动,垂直营销感知目标读者;内容上平衡社会和学术类选题,降低阅读门槛以提高趣味性;建立读者社群,实现读者、编辑的实时沟通。然而,案例在公众号关联网页设计方面还有待优化,致使读者交互体验不佳;公众号的读者社群关系不够紧密,输出价值的活跃者数量较少,这类问题值得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规避和思考。最后,结合社交媒体营销理论,以及双效原则强调出版机构社会效益和经验效益兼而有之的目标,对出版学CSSCI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营销提出建议。首先开通线上平台的引流入口,提高线上活动的类型和频率,联合有关组织举办学术类比赛,借此输送读者流量,提高学术期刊品牌的感知力;其次,平衡社会和学术类选题,鼓励读者协同内容生产,创新内容呈现方式以此提高公众号内容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三,定期更新链入资源,打通投稿审稿端,设计清新流畅的网页以及设置关键词回复,借此提升读者的交互体验,增强平台粘性;第四,结合出版学CSSCI期刊的资源优势,开发多种知识内容的产品和服务,利用消费者心理创新销售方式,促使读者产生购买决策;最后,建立读者社群,引导读者分享评价,并建立监测数据库,反促二次营销策略的调整。

蔡敬羽[9](2020)在《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放科学的本质是提高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开放性与协作性,推动传统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长期以来,在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参与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虚假同行评议、优质稿源外流、再现性危机、传播能力弱化等问题日益严峻,不断影响学术期刊质量和水平。为此,顺应开放科学发展趋势,积极主动谋求转型,提高学术期刊出版的开放性与透明度,探索建立以高质量同行评议和高水平学术传播为核心的期刊服务能力,对于重塑公众对科学的信任,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学者基本只是就学术期刊参与开放科学的单一实践进行论述。因此,本文从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与学术传播协同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突破发展困境实现出版创新的策略。具体来说,本文在第一章绪论中探讨了研究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开放科学、同行评议和学术传播等相关概念,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并对国内外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的有关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寻找当前研究不足,确定今后研究方向,以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和学术传播协同创新作为本文研究的突破口开展后续研究;在第二章中,本文对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调研,分析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需要着重应对的发展困境,以期为学术期刊参与开放科学的出版创新实践现状提供针对性的研究方向;在第三章中,选择代表性的案例,以学术期刊寻求转型的必要性为基础,探索国内外学术期刊解决发展困境的创新实践;在第四章中,利用SWOT模型分析学术期刊顺应开放科学发展趋势的转型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为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的因应策略提供了落脚点;在第五章中,从同行评议、科研评价、学术传播和期刊服务入手,探索学术期刊在开放科学驱动下的出版创新因应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在第六章中,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研究的局限性,也就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新的展望。

高洋,王贵林[10](2019)在《综述型与研究型论文对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必然要求出版质与量的同时提高。其中,出版数量的提高对期刊编辑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编辑对期刊中不同类型论文的分布做到提前计划和心中有数。综述型论文和研究型论文是科技期刊中最重要的2种论文类型。本文总结了综述型论文的总体发展情况,着重分析综合领域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6种顶级国际期刊,统计其综述型论文与研究型论文的比例,比较2种文献类型对期刊被引频次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探讨科技期刊中综述型论文与研究型论文对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提供参考。

二、科技期刊论文篇首页的变化带来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期刊论文篇首页的变化带来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专辑论文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作用分析及启示——以《地理科学进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2 期刊评价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3 专辑论文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作用分析
    3.1 专辑论文总体上对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起到正面作用
    3.2 特色专辑论文显着提升了期刊学术影响力
    3.3 并非所有的专辑论文都起到促进作用,不能盲目出版专辑
4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4.2 存在不足与展望

(2)综述性论文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综述性论文研究现状
    1.4 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2.2 论文影响力
    2.3 综述性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2.4 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工具
        2.4.1 研究方法
        2.4.2 统计分析工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期刊综述性论文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分析
    3.1 综述性论文的价值
    3.2 综述性论文对期刊IF的贡献量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3.4 国内期刊综述性论文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
        3.4.1 剔除综述性论文前后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对比
        3.4.2 剔除综述性论文前后国内历史学领域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对比
        3.4.3 剔除综述性论文前后国内计算机领域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对比
        3.4.4 高被引综述性论文共同点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外期刊综述性论文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剔除综述性论文前后国外图书情报领域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对比
    4.3 剔除综述性论文前后国外历史学领域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对比
    4.4 剔除综述性论文前后国外计算机领域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对比
    4.5 对比分析综述性论文对国内外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差异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存在的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高被引论文分析的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样本及检索方法
    1.研究样本的选定
    2.检索方法
二、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1.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间分布
    2.高被引论文作者分析
    3.来源机构分布情况
    4.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
    5.高被引论文的栏目分布情况
三、发掘高被引论文及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有效途径
    1.发现核心作者群,关注重点科研团队
    2.关注重点机构
    3.追踪研究热点
    4.加强特色栏目设置
    5.高被引论文对编辑工作的启示
四、结语

(4)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2.3.1 热力学熵概念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2.3.3 信息熵概念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2.3.5 信息熵的应用
    2.4 小结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3.2.1 构造指标矩阵
        3.2.2 标准化处理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3.3.1 数据来源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3.3.3 指标计算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3.4 小结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4.1.1 研究假设
        4.1.2 测度思路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4.3.1 实证测算
        4.3.2 结果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5.1 构建指标体系
        5.1.1 准则层构建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5.2.3 计算权重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5.3.1 样本的特点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6.3 讨论
        6.3.1 未来研究展望
        6.3.2 研究局限性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2.1 临床研究的定义
    2.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评价概念辨析
    2.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辨析
    2.4 本研究涉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概念及其评价方式
    2.5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的概念辨析
    2.6 小结
第3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现况的抽样调查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访谈
    4.1 访谈目的
    4.2 访谈设计
    4.3 访谈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中文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我国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及作用机理阐释
    6.1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6.2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6.3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及修正
    6.5 修正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分析
    6.6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关系及机理探讨
    6.7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7.1 研究结论
    7.2 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控制对策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
    7.5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出版类学术期刊
        1.2.2 精准推送服务
    1.3 文献综述
        1.3.1 出版类学术期刊研究现状
        1.3.2 学术期刊的精准推送服务研究现状
        1.3.3 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出版类学术期刊发展概况
    2.1 出版类学术期刊出版概况分析
        2.1.1 专业建设与办刊水准
        2.1.2 期刊信息量与读者群体
        2.1.3 办刊单位与整体布局
        2.1.4 期刊定位与刊载内容
    2.2 出版类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现状
        2.2.1 网络期刊数据库
        2.2.2 自建门户网站
        2.2.3 微信公众平台
    2.3 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应用环境分析
        2.3.1 学术领域扩大,研究边界模糊
        2.3.2 期刊各自为政,出版效率低
        2.3.3 数字化程度不高,期刊发行模式单一
        2.3.4 期刊间能缺少合作,未形成学术共同体
3 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中的问题
    3.1 读者选择层面:订阅、推送被动,服务意识单薄
    3.2 内容制作层面:推送内容单一,反馈机制欠缺
    3.3 渠道拓展层面:开放程度不够,媒体融合程度低
    3.4 知识服务层面:平台功能缺失、推送流程粗糙
4 案例分析
    4.1 期刊简介
    4.2 期刊数据库推送分析
    4.3 自建门户网站订阅分析
    4.4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分析
    4.5 期刊APP分析
    4.6 其他推送渠道分析
5 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发展建议
    5.1 定位读者群体,建立长期服务
        5.1.1 维护已有推送对象
        5.1.2 获取更多被动粉丝
        5.1.3 开发PC阅读模式群体
    5.2 丰富推送内容,提高产品质量
        5.2.1 明确推送定位,分类设计推送模板
        5.2.2 根据专业特性和学术水平,分组推送内容
        5.2.3 根据读者了解程度,推送不同内容
        5.2.4 注重信息反馈整理,实时调整推送内容
    5.3 拓展推送渠道,增强传播效能
        5.3.1 增加开放内容
        5.3.2 拓展社交媒体
        5.3.3 拓展大众媒体
        5.3.4 开展专业领域合作
    5.4 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双向互动
        5.4.1 重视期刊网站建设,简化用户注册流程
        5.4.2 提供更加差异化的增值服务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出版学CSSCI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微信应用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
        1.1.2 学术期刊积极建设微信公众号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营销研究综述
        1.2.2 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营销研究综述
        1.2.3 出版学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营销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径
    1.5 创新点
2 我国出版学CSSCI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基本情况
    2.1 我国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的发展历程
        2.1.1 萌芽期(2013年以前)
        2.1.2 增长期(2014年至2016年)
        2.1.3 竞争期(2017年至今)
    2.2 社交媒体营销理论视角下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的机遇
        2.2.1 高质量的读者协创内容
        2.2.2 微信公众号后台分析读者数据
        2.2.3 借助人际连接提高分众传播效率
        2.2.4 即时互动的体验空间
    2.3 社交媒体营销理论视角下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的挑战
        2.3.1 公众号内容同质化严重
        2.3.2 微信读者的需求把握不准
        2.3.3 资源共享积极性不高
3 我国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营销现状和问题分析
    3.1 我国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营销现状
        3.1.1 学术期刊-读者感知情况分析
        3.1.2 产生兴趣-形成互动情况分析
        3.1.3 读者与期刊建立连接-交互情况分析
        3.1.4 读者行动-产生购买行为情况分析
        3.1.5 读者体验-分享情况分析
    3.2 我国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营销的问题
        3.2.1 公众号-读者感知失焦,品牌营销效果不佳
        3.2.2 推送内容趣味性不够,难以引发读者互动
        3.2.3 平台功能不完善,读者交互体验差
        3.2.4 商业盈利形式单一,读者付费意愿不高
        3.2.5 忽视引导读者体验分享,口碑营销意识不高
4 案例分析
    4.1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壹学者”营销策略
        4.1.1 联合同类平台举办学术大赛,品牌精准营销
        4.1.2 提供学术社交价值,激发读者兴趣
        4.1.3 刊网合作资源联动,提供信息交互便利
        4.1.4 推出多级会员服务,打造特色盈利模式
        4.1.5 培育兴趣小组文化,鼓励学者分享观点
    4.2 综合性学术类公众号营销策略
        4.2.1 母子账号互引流量,提高用户感知效率
        4.2.2 聚焦生活资讯类选题,契合年轻群体的阅读兴趣
        4.2.3 自动回复文本介绍菜单功能,完善用户交互体验
        4.2.4 销售课程和广告推广,促进流量变现
        4.2.5 以微课为纽带建立社群,搭建分享渠道
    4.3 案例分析对出版学CSSCI期刊公众号营销的启示和教训
        4.3.1 案例值得借鉴的经验
        4.3.2 案例值得汲取的教训
5 我国出版学CSSCI期刊微信公众号营销的建议
    5.1 借助平台联动与活动推广,精准感知、吸引读者
        5.1.1 开通平台间互引入口,高效导流读者
        5.1.2 改善线上活动的类型和频率,激活沉默读者
        5.1.3 联合举办学术比赛,扩大社会影响力
    5.2 提升内容趣味和价值,激发读者兴趣
        5.2.1 平衡学术论文与学术资讯,引发读者参与讨论
        5.2.2 PGC+UGC内容生产模式,突破纸刊来源局限
        5.2.3 提高内容编辑技巧,定期推送培养习惯
    5.3 更新优化平台功能,改善读者交互体验
        5.3.1 定期更新链接资源,打通投稿审稿端
        5.3.2 统计读者常见问题,设立关键词回复
        5.3.3 设计清爽整洁的页面,确保流畅和灵敏度
    5.4 创新知识变现形式,提高购买转化率
        5.4.1 利用资源和人员优势,开发知识内容服务
        5.4.2 结合消费者心理,创新产品销售形式
    5.5 建设读者交流社群,监测反馈评价
        5.5.1 紧密社群关系,鼓励转发分享
        5.5.2 建立读者数据库,便于营销策略调整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一、《中国出版》微信公众号
    二、《出版发行研究》微信公众号
    三、《科技与出版》微信公众号
    四、《出版科学》微信公众号
    五、《现代出版》微信公众号
    六、《编辑之友》微信公众号
    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微信公众号
    八、“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微信公众号
致谢

(9)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开放科学
        1.2.2 同行评议
        1.2.3 学术传播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2.1 解决同行评议信任危机日益紧迫
        2.1.1 审稿过程不透明引发学术界乱象
        2.1.2 审稿人激励不足影响审稿参与度
    2.2 改进“以刊评文”的学术评价方式
        2.2.1 影响因子至上带动学术造假利益链
        2.2.2 “唯SCI”造成优质稿源外流现象
    2.3 顺应科研数据共享的常态化趋势
        2.3.1 再现性危机降低学术诚信度
        2.3.2 “付费墙”阻碍学术交流进程
    2.4 重构学术期刊知识服务格局所需
        2.4.1 出版形态单一限制知识开放程度
        2.4.2 学术资源分散缺乏高度读者黏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学术期刊参与开放科学的出版创新实践现状
    3.1 突出同行评议的学术质量控制功能
        3.1.1 进一步提高同行评议的透明度
        3.1.2 优化审稿流程以降低出版时滞
        3.1.3 完善审稿贡献认定及激励措施
    3.2 多渠道联动合力拓展学术传播空间
        3.2.1 建立新型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
        3.2.2 提供形态多样化的开放资源
        3.2.3 引导读者主动参与学术交流
    3.3 重视学术期刊出版的综合服务功能
        3.3.1 以作者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期刊服务
        3.3.2 鼓励学术团体共建共享期刊数字内容
        3.3.3 期刊出版平台建设符合国际发展潮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学术期刊顺应开放科学发展趋势的态势分析
    4.1 优势(Strengths)
        4.1.1 专业性强
        4.1.2 稿源丰富
        4.1.3 创新空间
    4.2 劣势(Weaknesses)
        4.2.1 出版时滞
        4.2.2 资源浪费
        4.2.3 服务不足
    4.3 机遇(Opportunities)
        4.3.1 开放获取的需求日益增长
        4.3.2 开放科学的政策环境大好
        4.3.3 资助机构大力支持与推动
    4.4 挑战(Threats)
        4.4.1 学术评价不合理
        4.4.2 分散经营规模小
        4.4.3 出版商利益冲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开放科学驱动的学术期刊出版创新因应策略
    5.1 维护同行评议学术把关的可靠性
        5.1.1 推动出版透明保障期刊学术质量
        5.1.2 优化评审过程提高论文的时效性
        5.1.3 加强公众对开放同行评议的认识
    5.2 建立回归学术交流本位的评价导向
        5.2.1 拓展单篇论文的内容价值及出版形态
        5.2.2 引入替代指标结合传统文献计量方法
        5.2.3 政策支持扭转“唯论文”学术评价倾向
    5.3 构建可持续性的学术传播互动方阵
        5.3.1 场景化思维深入挖掘读者内容需求
        5.3.2 期刊作为多元化传播渠道的链接点
        5.3.3 公众参与提高研究的社会开放程度
    5.4 提高学术期刊服务品牌建设能力
        5.4.1 坚持服务个性化和学术研究多样性
        5.4.2 采取分散与统一的集群化办刊模式
        5.4.3 探索学术出版服务模式新的盈利点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

(10)综述型与研究型论文对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综述型论文的发展现状
2 综合型期刊中综述型论文的占比分析
    2.1 综述型论文占比非常低的期刊
    2.2 综述型论文占比适中的期刊
3 综述型论文和研究型论文对科技期刊被引频次的贡献
    3.1 综述型论文和研究型论文篇均被引频次
    3.2 综述占比适中的3种期刊综述型论文对篇均被引频次的贡献
4 结束语

四、科技期刊论文篇首页的变化带来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专辑论文对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作用分析及启示——以《地理科学进展》为例[J]. 仲舒颖,刘春凤,王群英,何书金.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4)
  • [2]综述性论文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分析[D]. 吕爽.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高被引论文分析的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措施[J]. 郭茜,周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6)
  • [4]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5]引用格式标识项版面位置差异与意义分析[J]. 赵树庆,李丽,刘永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08)
  • [6]我国医学期刊临床研究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 栾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7]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研究[D]. 吴昭宏. 南京大学, 2020(02)
  • [8]我国出版学CSSCI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营销研究[D]. 吉鹏云. 南京大学, 2020(02)
  • [9]开放科学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创新研究[D]. 蔡敬羽.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10]综述型与研究型论文对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J]. 高洋,王贵林. 编辑学报, 2019(03)

标签:;  ;  ;  ;  ;  

科技期刊论文首页变化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