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黄土窑洞防渗防塌措施研究

西北地区黄土窑洞防渗防塌措施研究

一、西北黄土窑洞减渗防塌措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文彬[1](2020)在《独立式石箍窑洞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窑洞建筑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一种典型的传统民居,它集中体现了该地区人民生存智慧、建造技艺、社会伦理和审美意识,合理保护和传承这种典型传统民居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也符合国家发展规划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同时,它的合理应用对于解决我国当前能源、环境问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独立式石箍窑洞作为窑洞建筑的一种典型代表应用较为广泛,由于缺乏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且材料强度较低,致使其抗震能力较差。当前,国内外对独立式石箍窑洞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建筑历史、生态节能及结构损伤调查、数值模拟等层次,在独立式石箍窑洞的地震响应方面尚未开展相关试验研究。本文研究项目在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在全国上下开展“精准扶贫”和“高烈度区农房抗震改造”的背景下,采用1/4缩尺三跨独立式石箍窑洞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对其地震响应进行研究,为该类传统民居的抗震安全评估及加固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研究如下:(1)通过大量调研,总结出独立式石箍窑洞的典型构造尺寸,以山西省静乐县某典型石箍窑洞为原型,根据相似定律设计并制作了欠人工质量缩尺(1/4)试验模型。(2)通过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观察了独立式石箍窑洞在地震波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规律,分析了模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结构破坏以砂浆灰缝开裂为主,模型结构边洞洞口拱顶处与中窑腿处破坏最为严重,边窑腿、侧墙、背墙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开裂,各部位裂缝相互连通,模型结构边洞洞口拱顶处与中窑腿处为独立式石箍窑洞的薄弱部位;模型结构自振频率随加载级数的增加而减小,X向与Y向的最终自振频率分别下降为初始状态的49.5%与70.1%,阻尼比随加载级数的增加而增大,X向与Y向最终阻尼比增大为初始状态的4.7倍与1.9倍,X向刚度退化程度较Y向更大;X向与Y向加速度放大系数均随着加载级数的增加而减小;对比X向的加速度响应可知,窑洞洞口处比近掌子面处反应更强烈,中间拱洞加速度与位移响应相较于边拱洞更强烈;窑洞各部位水平位移按照基础激励反馈的时程曲线做线性相似的振动;输入加速度峰值小于440gal(大震)时结构最大侧移均出现在拱顶,输入加速度峰值大于600gal时,结构进入塑性阶段,最大侧移部位发生变化,最大侧移部位出现在窑顶;结构存在刚度偏心,在单向地震波作用下模型结构的扭转角随着加载级数的增加而增大,最大扭转角达到0.0037rad,结构扭转效应较为明显;结构耗能随着输入地震波加载级数的递增而增大。(3)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独立式石箍窑洞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对模型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动力破坏全过程分析,研究了结构塑性区出现时间顺序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模型结构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并研究了窑洞拱跨数、拱矢跨比以及覆土厚度对独立式石箍窑洞的地震响应影响规律。

林磊[2](2018)在《平凉市泾河北岸窑洞类型与破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仍有许多窑洞被利用,在当今环境恶化的世界性难题下,地上资源日趋紧张,窑洞建筑不仅可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和资源,而且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本文以甘肃省平凉市泾河北岸黄土塬边斜坡带上的窑洞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数据资料分析、物理力学试验、三维模型演示和数值模拟计算,对研究区的窑洞类型、分布特征、破坏类型、破坏的影响因素以及机理等进行研究,再现窑洞破坏的演化过程,分析斜坡演化(滑坡、崩塌、开挖高边坡等)与窑洞破坏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窑洞开挖地层的赋存岩性可以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马兰黄土、马兰黄土和离石黄土、离石黄土、离石黄土和泥岩、泥岩;斜坡的坡面形态分为直线型、外凸型和内凹型共3类,根据窑洞所赋存的岩性与坡面形态的组合即坡体结构赋存条件将窑洞分为15种类型。(2)受控于安全性、便利性(交通、水源)和施工难易程度等,研究区斜坡上的窑洞在不同冲沟上的分布具有密集性和差异性,支沟里的窑洞分布具有对称性;在不同岩性分布上多为单一岩性开挖的黄土窑洞;在不同高程分布上表现为随着开挖高程降低,窑洞数量减少。(3)研究区内窑洞破坏主要包括6种类型,分别是裂缝、窑内渗水、窑洞冒顶、窑洞滑塌、局部崩塌和整体崩塌。不同赋存地层岩性开挖的窑洞,其破坏类型、规模和程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类型的窑洞破坏之间具有转化性。(4)窑洞破坏的影响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地层岩性、古土壤层、节理和地形地貌等,外因包括开挖建造模式、窑洞间距、窑洞尺寸、降水、冻融作用、生物作用、人类活动以及斜坡演化(滑坡、崩塌和开挖高边坡)等。(5)开挖窑洞改变斜坡的临空条件,加速滑坡进程,滑坡滑动又导致窑洞被破坏;窑洞窑脸土体节理贯通,窑脸坍塌导致上部黄土崩塌,崩落的土体堆积在一起,堵住窑洞洞口;开挖黄土高边坡导致斜坡坡脚两侧窑洞不同程度的破坏。

胥凌霄[3](2017)在《不同介质夹层土壤的入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采用室内土柱模拟入渗的方法,对3种介质(煤矸石、砂、粉煤灰)进行不同容重(1.2g.cm-3、1.3g.cm-3、1.4g.cm-3)、不同介质层位置(土柱上层、土柱中层、土柱下层)和不同介质层厚度(4cm、8cm、12cm)共81种不同组合处理,3种介质分别与土壤分层填装于透明PVC管内,具体设置为含煤矸石的层状土柱、含砂的层状土柱以及含粉煤灰的层状土柱,观察土壤水分累积入渗曲线、水分入渗总量和入渗历时的变化规律,研究含介质层状土的水分入渗过程规律,旨在找出最优配置,指导实际生产应用。结果表明:(1)对含煤矸石层状土来说,在煤矸石层位置和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其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随容重的增大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其排序为1.4 g·cm-3<1.3 g·cm-3<1.2 g·cm-3;在容重和煤矸石层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其累积入渗量随煤矸石层厚度的变化呈现以下规律:当煤矸石层位于上层时,厚度越大,其累积入渗量越大;当煤矸石层位于中层时,厚度为8cm时的累积入渗量最小,4cm和12cm时的累积入渗量差距不大;当煤矸石层位于下层时,厚度对累积入渗曲线的影响不明显。在容重和煤矸石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累积入渗量随煤矸石层位置的改变有较大变化,按从大到小排序为上层>下层>中层。(2)对含砂层状土来说,在砂层位置和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容重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较大。当砂层位置位于土柱上层和下层时,土壤水分的累积入渗量与容重的大小呈反比;在容重和介质层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当砂层位于上层时,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与砂层厚度成正比,当砂层位于中层时,厚度为8cm时的累积入渗量较厚度为4cm和12cm时略有减小,当砂层位于下层时,各处理的累积入渗量较均质土有一定程度的减小,按其减小幅度的排序为:4cm(23.96%)>8cm(21.60%)>12cm(16.50%);在容重和介质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当砂层位于土柱上层时,砂层的存在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入渗,砂层位于中层和下层时,由于砂层的阻渗作用,入渗总量较小。(3)对含粉煤灰层状土来说,在粉煤灰层位置和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当容重较小时,其累积入渗量随容重变化不大,容重越大,入渗总量减小程度越明显;在容重和粉煤灰层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当粉煤灰层位于上层时,相同入渗时间内,厚度为8cm时的累积入渗量最大,厚度为4cm时次之,厚度为12cm时最小,但由于厚度为4cm和12cm时的入渗历时较8cm时有所增加,故就入渗总量来看,厚度为8cm时的累积入渗总量最小,而厚度为4cm和12cm之间差别不明显;粉煤灰层位于中层时,厚度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在容重增大时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当容重为1.4g·cm-3,各处理的累积入渗量排序为4cm>12cm>8cm;粉煤灰层位于下层时,厚度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不明显。在容重和粉煤灰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其累积入渗量排序为上层>下层>中层。(4)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分析,介质层厚度对三种介质层状土的土壤水分入渗历时的影响表现为不显着,而介质层位置和容重对其入渗历时的影响则为极显着。(5)含煤矸石层状土的最优入渗模型为通用公式,含砂层状土的最优入渗模型为Kostiakov模型,通用公式较之略差;含粉煤灰层状土的最优入渗模型为通用公式。

陈帅,毛晓敏,胡海珠[4](2017)在《参数平均方式对层状夹砂土壤积水入渗数值模拟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中参数的平均方式对层状土水分运动数值模拟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Richards方程进行离散,并用MATLAB软件编程模拟层状夹砂土柱的薄层积水入渗过程。对差分网格中半节点参数的8种不同平均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稳定性和精度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平均方式下湿润峰到达某一深度的时间与该处的土壤含水量增速呈负相关关系;间接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下的土壤含水率数值振荡较大;几何平均和三点平均2种方式下入渗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误差相对较小。综合分析,几何平均和三点平均更适合层状夹砂土情况下薄层积水入渗过程的数值模拟。

晏长根,邹群,许昱,万琪,石玉玲,马刚峰[5](2016)在《砂夹层黄土路基水分迁移规律》文中指出以十天高速公路黄土路基为依托,基于土水势原理提出了在路基土层放置砂夹层来减小黄土层浸水沉陷的发展,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在黄土路基中部与底部设置砂夹层,模拟了路基毛细水上升、顶面渗水与边坡渗水的情况,分析了路基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其对路基整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并证实了砂夹层的减水阻渗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黄土路基模型初期水分迁移很快,中、后期迁移越来越慢;底部设置砂夹层的路基模块在地下水位上升32d内的体积含水率为24%27%,纯黄土路基模块的中、下部(路基顶面0.5m以下)的体积含水率约为60%,水分最终的影响深度达到了1.2m;在纯黄土路基模块顶面渗水12d后,体积含水率均超过了60%,而在中部设置了砂夹层的路基模块在夹层下15cm处(路基顶面0.8m以下)的体积含水率小于40%,在25cm处体积含水率小于30%。可见,在压实黄土路基底部与中部设置砂夹层能够阻隔毛细水的上升和减缓水分下渗,减小了路基内部含水率,提高了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

郝艳娥,张扬,杨红霞[6](2015)在《延安革命旧址中窑洞的保护问题分析》文中认为陕北延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崇高地位。发展红色旅游业是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之一。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窑洞民居逐渐被抛弃和遗忘。革命旧址中的窑洞作为延安红色旅游的一个特色正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文中从人文历史和政治经济角度探讨了旧址中窑洞的传承价值和保护意义,总结出窑洞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在窑洞保护加固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赵永敢[7](2014)在《“上膜下秸”调控河套灌区盐渍土水盐运移过程与机理》文中认为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位浅,蒸降比大,土壤盐分运移以“上行”占优势,盐分表聚严重,作物产量低等突出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以隔断盐渍土壤水盐运移通路,创建淡化肥沃耕层为理论核心的盐渍土改良新技术——地膜覆盖结合秸秆隔层(简称上膜下秸)技术。20112013年以玉米秸秆为隔层材料,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秸秆隔层及不同秸秆组分、长度与埋深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毛管水运动及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同时结合3年微区定位试验,研究了“上膜下秸”以及不同秸秆用量与埋深对周年农田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并通过2年大田验证试验,研究了“上膜下秸”对向日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旨在全面、系统的揭示“上膜下秸”技术对土壤水盐运移和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柱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上膜下秸”对土壤水盐运移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为:提高隔层上部土壤含水率,促进盐分淋洗,抑制土壤蒸发,阻隔盐分上行,减轻盐分表聚等。(1)在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中,秸秆隔层降低了单位历时的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移动速度,具有阻水减渗作用,从而可提高隔层上部土壤含水率,促进盐分淋洗。同时,还引发了湿润锋的不稳定性,即优先流现象的出现。秸秆隔层对水分入渗的阻碍作用具有阶段性,会随隔层与土层导水率差异的减小而减弱,入渗过程也会由非线性过程转变为线性过程,但其对隔层上部土壤水分的储蓄作用是较长期的。秸秆隔层的阻水性能主要与其内部结构有关,主要是孔隙度引起导水能力的差异。随秸秆隔层内部孔隙度增大,其阻水作用减弱。(2)在水分蒸发过程中,秸秆隔层具有抑制隔层下部土壤水分蒸发、控制盐分上行的作用。强烈蒸发作用下,土表形成的干燥层提高了土壤温度,加速了秸秆隔层内部汽态水运动,增大了气体比例,形成阻碍水盐上移的“阻隔层”,进而增大了其对隔层下部土壤水分蒸发的抑制作用,可将盐分控制在底层土壤中,有效地抑制了土表返盐。秸秆隔层对土壤水盐向上运移的阻碍作用与其内部孔隙度与埋深关系密切,随秸秆隔层内部孔隙度增大,其抑制作用呈先弱后强的趋势;随秸秆隔层埋深增加,其抑制作用呈减弱态势。(3)在毛管水运动过程中,秸秆隔层可抑制毛管水上升高度,且可降低毛管水在隔层下部土壤中的上移速度。当秸秆用量为5cm,距离地下水25cm时,毛管水无法越过隔层而上升,仅表现为隔层下缘不同程度浸润。随秸秆隔层内部孔隙度增大,其对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抑制作用增强,但对隔层下部土壤中毛管水上升速度的抑制作用减弱。(4)在浅层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秸秆隔层可显着抑制潜水蒸发,结合地膜覆盖时尤为明显。连续蒸发30d内,秸秆隔层处理的累积蒸发量比对照降低了96.82%,其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地膜覆盖处理;而“上膜下秸”处理对潜水蒸发强度的抑制作用最大,其累积蒸发量比地膜覆盖处理降低了94.02%,同时还大幅度减弱了隔层上部土壤水分散失和盐分表聚,起到“保墒控盐”的双重作用。当地下水埋深为1m,秸秆隔层埋深小于或等于60cm时均可抑制潜水蒸发。不同秸秆隔层埋深处理对潜水蒸发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小,但处理间的储水抑盐效果差异明显。随秸秆隔层埋深增加,其储水作用增强,而对盐分表聚的抑制作用减弱。2.微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农田土壤环境下,“上膜下秸”可形成“上抑下隔”的水盐调控机制,为向日葵根系生长创造了“高水低盐”的微生态环境。(1)在向日葵播种前,秸秆隔层处理020cm和2040cm土层平均含水率比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4.01%和3.10%,而平均含盐量分别降低了21.23%和29.60%。在向日葵生育期内,只埋设秸秆隔层处理对根层土壤的储水抑盐效果仅能维持至播种后30d左右,而“上膜下秸”处理能延续至播种后60d左右,在丰水年甚至更长。同时,“上膜下秸”处理能使根层土壤在整个生育阶段保持较低的盐分水平,显着降低了土壤溶液盐浓度,淡化根层作用明显,为向日葵根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从而促进了向日葵植株生长发育。(2)在地膜覆盖条件下,随秸秆用量增加,其对根层土壤的储水抑盐效果增强,且作用年限也随之延长。随秸秆隔层埋深增加,其对根层土壤的保水效果增强,而埋深为40cm时的控抑盐效果最为显着。综合保水、抑盐效果,建议农业生产中秸秆用量为12t/hm2,埋深为40cm。3.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上膜下秸”明显可提升向日葵出苗和保苗能力,促进向日葵生长发育和增加产量。与传统耕翻处理相比,“上膜下秸”处理使向日葵苗期干物质日积累速率提高了35.30%;生育期提前了412d;净光合速率提高了4.87%11.90%;成熟期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分别提高了36.62%、16.44%、49.05%和42.60%;向日葵增产24.57%,达显着水平。

韩璐璐[8](2013)在《岩南村窑院民居建筑特征及其保护发展模式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岩南村隶属黎城县,位于县城东南面五公里处。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窑院民居建筑,其建筑在选址、单体、组合、布局、材料、色彩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选址方面:村落及窑院选址基本遵循背山、通风、向阳、临水四大规律。单体方面:单体窑洞建筑构成部件独特的方言名称、抗压力更强的桃尖形拱、多功用的窑顶、窑身进深较深等方面比较独特;窑院几裹几的院落形制、宽扁的院落形态、正脊上的太公楼等方面比较独特。从组合来看:单体间有并联式和尾巴窑及窑楼,且一窑多用;窑院有丁字院、一身两袖院、四合院三种院落形态,且跨院只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从布局来看:整体村落布局呈大散居小聚居状,单体窑洞平面布局狭长规整、剖面顶厚屋深、室内布局有些杂乱不得章法,窑院中四合院既可营造良好内部小气候又可获得宽敞庭院、窑院整体布局循序渐进流线层次分明、光影明暗交替、虚的建筑空间也是独特之处。建筑材料使用上,新式材料运用,新旧材料混搭,有的不符合审美观念。色彩方面,窑院民居四季风景色彩各异,绝不单调。窑洞是适合当地人居住的建筑,它因地制宜,与当地自然和谐统一,有效解决当地能源与环境问题,但也存在着阴暗潮湿、采光通风差等问题,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下一代窑居村落继承者的明显缺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出了发掘宣传窑居价值,转变传统观念;提高筑窑技术;改善窑居村落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建设;转变弃窑建房策略;开发窑居的旅游价值五条保护策略和一个不成熟的发展模式:建窑居新村或原址改造。其中建窑居新村需遵循与自然和谐,利用自然但不破坏自然,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延续当地的文化和民俗,存其真,新建窑居村落一定要为住户提供方便的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的原则;原址改造又提出推广窑楼新式建筑、注意建筑材料使用的美观性、将并联式窑洞改为串联式并缩短进深、加大开间,增加采光、建沼气池几个改造意见,并结合东神垴一座约建于清末坐北朝南的窑院为例,给出具体的修缮意见。希望能为窑居的保护和发展做点贡献。

尤中坤[9](2013)在《岩南村窑院民居建筑生态节能特征初步调查与改造更新建议》文中认为窑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区域的传统建筑形式,具有天然的生态节能优势。在当今世界面临严峻的生态和能源危机的情况下,更具借鉴意义和保护价值。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窑洞的数量不断减少,不仅造成传统窑洞文化的衰落也增加了建筑能耗。因此,本文立足于窑居建筑的继承与发展,希望通过对山西省黎城县岩南村窑居的调查,考察窑洞建筑在区域内的保存状况及其生态节能特征,为窑洞的改造和更新提出建议。本文首先在分析岩南村窑居出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的基础上对岩南村窑洞的分布、平面布局、朝向、保存现状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将窑洞分为土坯窑洞、砖窑洞和石窑洞。同时对影响岩南村窑居生活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其窑居生活随着经济社会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在对窑洞进行调查、分类的基础上,参考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岩南村窑洞在建造、使用和废弃三个阶段的生态节能特征进行对比分析:①窑洞在建造阶段依山而建节约耕地,充分利用黄土资源,所(?)原材料生产能耗和运输能耗较低。②受经济社会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岩南村窑洞在使用阶段主要能耗为采暖能耗、烹饪能耗和家电照明能耗,其中采暖节能效果为同地区其他建筑的63%。③由于窑洞在破坏拆除阶段不进行覆土和材料填充,此阶段的能耗以拆除能耗为主且远远低于其他形式建筑的废弃回收能耗。窑洞虽然具有良好的生态节能特征,符合未来绿色生态建筑的潮流。但是窑洞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它的传承发展。因此针对岩南村窑洞存在的常见残损、采暖节能潜力未充分发掘、通风不畅易潮湿等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其居住质量。同时,着眼于窑洞未来的发展,提出引进太阳能、秸秆能源等新能源循环系统以拓宽窑居能源来源的建议和拓展窑洞内在功能种植食用菌、发展山地畜牧业等以增加窑居者收入的建议。

李少颖[10](2013)在《晋南传统民居的生态特性研究及新型民居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经济迅速增长的今天,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建筑科学家们将大量的精力和热情投入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很少关注传统民居的继承与发展、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民的需求。于是,传统民居面临着拆除、毁坏;农村的建设受城市的影响一味的模仿城市。但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处于一个建设的高潮期,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住宅多以农民自主营建为主,缺乏科学的村落规划与建筑设计及技术指导,致使在农村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诸多严重问题,同时严重的增加农户的经济负担。本论文选取了晋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襄汾丁村和平陆张店镇作为研究对象,对晋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农民居住现状等进行了调研、分析。在资料收集、整理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晋南民居的传统生态理念和现代节能技术,构建适应晋南地区生态环境的低碳型住宅,和优化、挽救现存的传统地坑院民居,具体过程大致如下:(1)、了解当前国内外关于生态住宅和民居的研究状况,学习生态元素与技术的运用原理及条件,致力于研究探索一条适合晋南地区新农村低碳型住宅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2)、对晋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村落形态、当地居民生活现状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当前晋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发展及新农村住宅的建设所面临的问题。(3)、选取晋南地区传统木构架民居的代表——(?)村26号院,与窑洞民居的代表——张店镇李宅地坑院,分别对二者进行生态性测试(室内热环境测试和节能计算等),总结晋南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4)、在继承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建筑的节能技术,并且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从优化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合理选择能源等方面着手,为改造、挽救晋南地区传统民居和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西北黄土窑洞减渗防塌措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黄土窑洞减渗防塌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独立式石箍窑洞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模型设计制作与试验方案
    2.1 模型设计
        2.1.1 调研情况
        2.1.2 试验模型介绍
        2.1.3 模型相似比设计
        2.1.4 模型材料及尺寸的确定
    2.2 模型制作
        2.2.1 钢筋混凝土基础制作
        2.2.2 石砌体砌筑
        2.2.3 覆土填筑
        2.2.4 混凝土配重块与钢架制作
    2.3 试验材料性能
    2.4 试验方案
        2.4.1 试验所用振动台参数
        2.4.2 位移与加速度传感器的布置
        2.4.3 加载制度
    2.5 本章小结
3 模型振动台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3.1 试验过程与现象
    3.2 动力特性分析
    3.3 加速度响应分析
        3.3.1 加速度时程曲线分析
        3.3.2 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
    3.4 位移响应分析
        3.4.1 位移时程曲线分析
        3.4.2 相对位移分析
        3.4.3 侧移角分析
    3.5 扭转效应分析
        3.5.1 结构刚度简化计算
        3.5.2 扭转分量时程曲线
        3.5.3 扭转角分析
    3.6 底部剪力分析
    3.7 滞回曲线与耗能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石箍窑洞振动台试验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选取
        4.1.1 有限元模拟软件现状
        4.1.2 有限元软件的选取
    4.2 材料的本构关系
        4.2.1 覆土的本构关系
        4.2.2 石砌体的本构关系
    4.3 参数确定与模型的建立
        4.3.1 材料参数的确定
        4.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4 有限元模拟可行性验证
        4.4.1 自振频率分析
        4.4.2 动力时程分析
        4.4.3 损伤情况分析
    4.5 不同参数对石箍窑洞地震响应的影响
        4.5.1 不同覆土厚度对石箍窑洞地震响应的影响
        4.5.2 不同拱跨数对石箍窑洞地震响应的影响
        4.5.3 不同拱矢跨比对石箍窑洞地震响应的影响
    4.6 石箍窑洞结构加固建议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平凉市泾河北岸窑洞类型与破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窑洞的类型
        1.2.2 窑洞的分布特征
        1.2.3 窑洞的破坏特征
        1.2.4 窑洞破坏的影响因素
        1.2.5 窑洞的破坏机理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与水文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
        2.3.3 地形地貌
        2.3.4 水文地质条件
        2.3.5 物理地质现象
    2.4 人类工程活动
第三章 崆峒区泾河北岸窑洞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3.1 窑洞的类型
        3.1.1 按开挖窑洞的赋存地层岩性分类
        3.1.2 按岩性与坡面形态组合分类
    3.2 窑洞的分布特征
        3.2.1 冲沟分布特征
        3.2.2 岩性分布特征
        3.2.3 高程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窑洞的破坏类型及其特征
    4.1 窑洞破坏类型
    4.2 裂缝
        4.2.1 裂缝的类型
        4.2.2 裂缝的特征
    4.3 窑内渗水
        4.3.1 窑内渗水的类型
        4.3.2 窑内渗水的分布
    4.4 窑洞冒顶
        4.4.1 窑洞冒顶的类型
        4.4.2 窑洞冒顶的分布
    4.5 窑洞滑塌
        4.5.1 窑洞滑塌的类型
        4.5.2 窑洞滑塌的分布
    4.6 窑洞崩塌
        4.6.1 窑洞崩塌的类型
        4.6.2 窑洞崩塌的分布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窑洞破坏的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5.1 窑洞破坏的演化过程
        5.1.1 裂缝
        5.1.2 窑洞整体冒顶
        5.1.3 窑洞整体滑塌
        5.1.4 窑洞整体崩塌
    5.2 窑洞破坏的影响因素
        5.2.1 内因
        5.2.2 外因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斜坡演化与窑洞破坏
    6.1 研究区斜坡演化概况
    6.2 窑洞与滑坡
        6.2.1 典型实例
        6.2.2 演化阶段
        6.2.3 数值模拟分析
    6.3 窑洞与黄土崩塌
        6.3.1 典型实例
        6.3.2 演化阶段
    6.4 开挖高边坡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不同介质夹层土壤的入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掺土煤矸石的水分入渗
        1.3.2 掺土粉煤灰的水分入渗
        1.3.3 含砂层土壤的水分入渗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处理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土壤
        2.1.2 砂子
        2.1.3 粉煤灰
        2.1.4 煤矸石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试验装置
        2.2.2 试验处理
        2.2.3 试验数据分析
        2.2.4 试验方法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煤矸石层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
        3.1.1 不同煤矸石层厚度对累积入渗量及入渗总量的影响
        3.1.2 不同煤矸石层位置对累积入渗量及入渗总量的影响
        3.1.3 不同容重对入渗总量的影响
    3.2 砂土层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
        3.2.1 不同砂层厚度对累积入渗量及入渗总量的影响
        3.2.2 不同砂层位置对累积入渗量及入渗总量的影响
        3.2.3 不同容重对入渗总量的影响
    3.3 粉煤灰层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
        3.3.1 不同粉煤灰层厚度对累积入渗量及入渗总量的影响
        3.3.2 不同粉煤灰位置对累积入渗量及入渗总量的影响
        3.3.3 不同容重对入渗总量的影响
    3.4 不同介质层对土壤水分入渗历时的影响
    3.5 不同介质层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模拟
        3.5.1 含煤矸石层状土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模拟
        3.5.2 含砂层状土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模拟
        3.5.3 含粉煤灰层状土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模拟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4)参数平均方式对层状夹砂土壤积水入渗数值模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方程及数值离散
    1.2 参数平均方式
    1.3 数值模拟案例简介
    1.4 模拟结果的评价方法
2 模拟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含水率变化
    2.2 土壤入渗率变化
    2.3 累计入渗量变化
    2.4 湿润峰行进
3 模拟结果讨论
    3.1 参数不同平均方式下湿润峰行进与导水率的规律
    3.2 不同算法的模拟误差分析
    3.3 参数的不同平均方式对数值稳定的影响分析
4 结论

(5)砂夹层黄土路基水分迁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模型试验设计原理
    1.1 阻水减渗原理
    1.2 砂夹层厚度与埋深
2 室内模型试验
    2.1 模型设计
    2.2 模型概况
    2.3 试验结果分析
3 结语

(6)延安革命旧址中窑洞的保护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延安革命旧址中窑洞的传承价值
2 窑洞建筑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状况
3 窑洞保护加固中的研究问题
4 结语

(7)“上膜下秸”调控河套灌区盐渍土水盐运移过程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水盐调控理论与隔层控盐技术的提出
        1.2.2 隔层土壤水盐运移理论的研究进展
        1.2.3 秸秆隔层与土壤水盐调控
    1.3 研究切入点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状况
        2.1.2 河套灌区盐渍土的形成、演变与分布现状
        2.1.3 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
    2.2 试验设计
        2.2.1 土柱试验
        2.2.2 微区试验
        2.2.3 大田试验
    2.3 计算公式
    2.4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秸秆隔层对土壤入渗特性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3.1 均质土壤入渗特性及水盐分布
        3.1.1 均质土壤入渗特性
        3.1.2 均质土壤水盐分布特征
    3.2 秸秆隔层土壤入渗特性及水盐分布
        3.2.1 秸秆隔层土壤入渗特性
        3.2.2 秸秆隔层土壤水盐分布特征
    3.3 秸秆隔层各因素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秸秆组分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3.3.2 不同秸秆长度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3.3.3 不同秸秆埋深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3.4 秸秆隔层对土壤入渗特性及水盐分布影响的机理分析
        3.4.1 秸秆隔层土壤阻水减渗作用机理分析
        3.4.2 秸秆隔层土壤引发优先流现象原因分析
        3.4.3 秸秆隔层土壤储水作用机理分析
        3.4.4 秸秆隔层土壤促进淋盐作用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膜下秸”对土壤蒸发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4.1 毛管水上升特性
        4.1.1 均质土壤毛管水上升特性
        4.1.2 秸秆隔层构成因素对土壤毛管水上升的影响
    4.2 秸秆隔层对土壤水分蒸发特性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4.2.1 均质土壤水分蒸发特性
        4.2.2 秸秆隔层对土壤水分蒸发特性的影响
        4.2.3 秸秆隔层对蒸发后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4.3 “上膜下秸”对潜水蒸发特性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4.3.1 均质土壤潜水蒸发特性
        4.3.2 “上膜下秸”对土壤潜水蒸发特性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4.3.3 不同秸秆埋深对土壤潜水蒸发特性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4.4 “上膜下秸”影响潜水蒸发及调控水盐分布的机理分析
        4.4.1 秸秆隔层土壤与均质土壤温度场差异分析
        4.4.2 秸秆隔层土壤与均质土壤水势差异分析
        4.4.3 秸秆隔层土壤与均质土壤三相比差异分析
        4.4.4 秸秆隔层土壤与均质土壤返盐程度差异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膜下秸”对农田土壤水盐运移的调控机制
    5.1 试验基地气候条件和地下水埋深变化特征
        5.1.1 降雨量和蒸发量年度变化规律
        5.1.2 地下水埋深年度变化规律
    5.2 “上膜下秸”对农田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5.2.1 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5.2.2 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5.2.3 土壤溶液盐浓度
    5.4 不同秸秆用量对农田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5.4.1 土壤水分分布
        5.4.2 土壤盐分分布
        5.4.3 土壤溶液盐浓度
    5.3 不同秸秆埋深对农田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5.3.1 土壤水分分布
        5.3.2 土壤盐分分布
        5.3.3 土壤溶液盐浓度
    5.5 “上膜下秸”对农田土壤水盐调控的理论分析
        5.5.1 “上膜下秸”对土壤水盐调控的的综合效应
        5.5.2 上膜下秸”优化土壤水盐分布的适宜秸秆用量
        5.5.3 上膜下秸”优化土壤水盐分布的适宜埋深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膜下秸”对向日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6.1 “上膜下秸”对向日葵出苗率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6.1.1 “上膜下秸”对向日葵出苗率的影响
        6.1.2 “上膜下秸”对向日葵苗期生长的影响
    6.2 “上膜下秸”对向日葵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6.2.1 “上膜下秸”对向日葵生育期进程的影响
        6.2.2 “上膜下秸”对向日葵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6.2.3 “上膜下秸”对向日葵根系生长与根冠比的影响
    6.3 “上膜下秸”对向日葵净光合速率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3.1 “上膜下秸”对向日葵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6.3.2 “上膜下秸”对向日葵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4 “上膜下秸”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岩南村窑院民居建筑特征及其保护发展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 岩南村背景分析
    2.1 地理位置与建制沿革
        2.1.1 地理位置
        2.1.2 建制沿革
    2.2 自然环境分析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条件
        2.2.3 物产材料
    2.3 人文背景分析
        2.3.1 思想制度
        2.3.2 经济因素
        2.3.3 政府政策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特征分析
    3.1 选址特征分析
    3.2 单体构成及建筑特征分析
        3.2.1 单体窑洞构成及其建筑特征分析
        3.2.2 窑院构成及其建筑特征分析
    3.3 组合形式特征分析
    3.4 布局特征分析
        3.4.1 单体窑洞布局特征分析
        3.4.2 窑院布局特征分析
    3.5 材料、色彩特征分析
        3.5.1 材料特征
        3.5.2 色彩特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存现状与残损通病分析
    4.1 保存现状分析
        4.1.1 现存窑洞类型、数量及现居窑洞人口年龄比例分析
        4.1.2 建筑材料、建筑形式现状分析
        4.1.3 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4.2 残损通病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保护与发展模式初探
    5.1 优势与劣势分析
    5.2 机遇与挑战分析
    5.3 保护与发展模式初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9)岩南村窑院民居建筑生态节能特征初步调查与改造更新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岩南村窑院民居调查
    2.1 区域环境分析
        2.1.1 自然条件
        2.1.2 人文背景
    2.2 岩南村概况及其窑居生活变化
        2.2.1 岩南村概况
        2.2.2 岩南村窑居生活变化
    2.3 岩南村窑院民居现状调查
        2.3.1 窑院民居分布
        2.3.2 窑洞形式及窑居格局
        2.3.3 窑洞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南村窑洞生态节能特征分析
    3.1 生命周期评价法在窑洞节能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3.2 岩南村窑洞生态节能特征分析
        3.2.1 建造阶段
        3.2.2 使用阶段
        3.2.3 废弃阶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南村窑洞改造更新建议
    4.1 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窑洞改造技术措施
        4.2.1 残损治理措施
        4.2.2 取暖节能措施的改进
        4.2.3 通风祛湿设施的改良
        4.2.4 窑居采光效果改良措施
    4.3 新能源的引用
        4.3.1 太阳能的利用
        4.3.2 生物质能的使用
    4.4 窑洞使用功能的拓展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5.1 结语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晋南传统民居的生态特性研究及新型民居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2.1 课题研究的思路
        1.2.2 课题研究的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生态住宅及民居的相关研究
    2.1 国外生态建筑及民居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生态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1.2 国外关于民居的研究
    2.2 国外适应气候的住宅实例研究
        2.2.1 哈桑·法塞的Dariya住宅
        2.2.2 “四重地平线”住宅
    2.3 国内生态建筑及民居的相关研究
        2.3.1 国内生态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3.2 国内关于民居的研究
        2.3.3 国内传统民居建设的发展现状
    2.4 国内对传统民居的改造和保护
        2.4.1 陕西窑洞民居的改造实践
        2.4.2 张家港生态农宅设计项目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晋南地区概况及传统民居研究
    3.1 晋南地区概况
        3.1.1 晋南地区的自然因素
        3.1.2 晋南地区的历史人文
    3.2 晋南传统民居特性研究
        3.2.1 晋南传统民居的分类
        3.2.2 晋南民居的布局特征
        3.2.3 晋南民居的结构特征
        3.2.4 晋南民居的装饰及象征
    3.3 晋南传统民居中的生态观念与生态技术
        3.3.1 村落选址
        3.3.2 建筑单体的生态元素
        3.3.3 生态观念在生活中的体现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晋南农村的居住现状及传统民居的生态性测试
    4.1 晋南农村居住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4.1.1 日常能耗调查
        4.1.2 室内热环境调查
        4.1.3 现存问题分析
    4.2 以丁村为例探究晋南传统木构架民居的生态特性
        4.2.1 丁村传统民居现状
        4.2.2 丁村现代民居现状
        4.2.3 传统民居保温隔热效果对比测试
        4.2.4 对测量过程和结果分析
    4.3 以张店镇为例探究晋南传统地坑院民居的生态特性
        4.3.1 张店镇传统民居的现状
        4.3.2 地坑院室内外热舒适性监测
        4.3.3 对测量过程和结果分析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晋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构想
    5.1 可持续的总体规划与布局
        5.1.1 地形地势
        5.1.2 建筑朝向
        5.1.3 气流控制
        5.1.4 建筑间距
    5.2 建筑单体的生态节能设计
        5.2.1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5.2.2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
        5.2.3 建筑通风散热设计
        5.2.4 建筑蓄热、蓄冷设计
    5.3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5.3.1 主动式太阳能的利用
        5.3.2 风能的利用
        5.3.3 沼气的利用
        5.3.4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节约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晋南地区新农村节能民居模式构建
    6.1 优化改造下沉式窑洞民居
        6.1.1 地坑院的现存问题
        6.1.2 地坑院的节能改造
        6.1.3 改造效果检验
    6.2 构建新型节能民居
        6.2.1 规划方案
        6.2.2 单体方案
        6.2.3 生态策略的运用
        6.2.4 节能效果验算
    6.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西北黄土窑洞减渗防塌措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独立式石箍窑洞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有限元分析[D]. 潘文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2]平凉市泾河北岸窑洞类型与破坏研究[D]. 林磊. 兰州大学, 2018(11)
  • [3]不同介质夹层土壤的入渗研究[D]. 胥凌霄.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4]参数平均方式对层状夹砂土壤积水入渗数值模拟的影响[J]. 陈帅,毛晓敏,胡海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1)
  • [5]砂夹层黄土路基水分迁移规律[J]. 晏长根,邹群,许昱,万琪,石玉玲,马刚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6(06)
  • [6]延安革命旧址中窑洞的保护问题分析[J]. 郝艳娥,张扬,杨红霞. 建筑设计管理, 2015(12)
  • [7]“上膜下秸”调控河套灌区盐渍土水盐运移过程与机理[D]. 赵永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8]岩南村窑院民居建筑特征及其保护发展模式初探[D]. 韩璐璐. 山西大学, 2013(01)
  • [9]岩南村窑院民居建筑生态节能特征初步调查与改造更新建议[D]. 尤中坤. 山西大学, 2013(01)
  • [10]晋南传统民居的生态特性研究及新型民居构建[D]. 李少颖.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西北地区黄土窑洞防渗防塌措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