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封闭状态硝酸铵热分解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琦[1](2019)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硝酸铵的热危险性及氧化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典型的反应性化学物质,硝酸铵是引起化工园区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危险源之一,有必要全面了解其热危险性。目前已有的硝酸铵热危险性研究大多从微量量热实验的角度开展。然而,真实火灾场景的加热方式有所不同。以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背景,硝酸铵的热分解是由于外界火灾产生的热辐射引起的。目前,尚未针对热辐射条件下硝酸铵的热危险性的研究。此外,氧化铜最近被加入硝酸铵中提高其晶形的稳定性,但作为一种有效的催化剂,氧化铜的加入很可能会显着降低硝酸铵的热危险性。目前,针对二者混合之后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热稳定性研究均较少。根据此背景,本文分别针对纯硝酸铵、氧化铜和硝酸铵的混合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以讨论硝酸铵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热危险性及加入氧化铜对其热危险性的影响。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实验研究分别从微量量热实验和热辐射实验两个角度入手,分别讨论了氧化铜质量分数、粒径、气体氛围等对其热危险性的影响。基于微量量热实验的热危险性研究主要通过同步热分析技术手段了解其热分解过程中的热失重和热释放行为,求解基本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并与C80微量量热实验仪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在同步热分析这种开放的加热条件下硝酸铵的热分解呈现吸热效应,而在C80这一封闭体系中则呈现放热效应。该相反的硝酸铵分解热效应与其硝酸铵热分解机理中的复杂化学反应机理有关。此外,在同步热分析实验条件下无法有效判断氧化铜粒径和气体氛围的影响,C80实验技术手段更适合研究该混合体系的热效应。热辐射实验主要研究了样品在不同辐射热流下的质量损失和温度分布规律,并讨论了热分解的阶段性。研究表明在热辐射条件下,纯硝酸铵的质量损失速率呈现缓慢增加、稳定、快速增加和降低四个阶段,而氧化铜的加入会促进前两个阶段的合并和各阶段所需时间的降低。借助逸出气体分析等实验手段,分析表明氧化铜对硝酸铵的热分解催化作用包括熔融状态下结合形成溶液和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氧化铜吸附氨分子两种途径促进热分解主要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从而加速硝酸铵的热分解。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分别采用不同的经典动力学分析模型计算了纯硝酸铵、硝酸铵和氧化铜混合体系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并比较了不同模型的适用性。计算表明无模式动力学模型是否考虑反应速率会对其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动力学参数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一系列热安全参数分别对纯硝酸铵和添加氧化铜的硝酸铵进行了热危险性表征,并借助不同的热自燃模型研究了其临界热失控条件,预测了较大质量条件下样品的热危险性,并找到了能够区分纯硝酸铵、硝酸铵和氧化铜混合体系在不同条件下热危险性的热风险指数模型。此外,本文借助凝聚相热分解气化模型工具和简化后的两步热分解反应路径建立了硝酸铵的热分解模型。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通过对微量量热实验的反算分析验证了热分解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通过对热辐射实验的反算分析验证了影响热分解质量损失和温度分布的其他热物性参数。该模型实现了纯硝酸铵在微量量热实验和热辐射实验下热分解行为的关联。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从不同维度掌握硝酸铵的热危险性,分析得到的各种基本参数能够为控制硝酸铵的火灾爆炸事故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外,文中建立的模型和方法也可以为研究其他反应性化学物质的热危险性提供借鉴和参考。
吴秋洁[2](2017)在《乳胶基质的安全性及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乳胶基质安全性研究领域较少关注的大药量样品热分解特性、车载基质运输过程危险性和化学敏化剂使用安全性等几个问题,开展相关试验研究。针对大药量乳胶基质热分解特性研究较少的问题,采用不同试验药量的仪器和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药量的乳胶基质的热分解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量较小的非绝热状态下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试验中硝酸铵样品的初始分解温度小于乳胶基质样品的初始分解温度,在试验量稍大一些的绝热状态的和加速量热法(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er,ARC)试验中,前者大于后者,两种测试方法的差异主要由测试机理的差异、试验样品量偏小以及硝酸铵热分解特性等因素引起。而在试验量更大的改进的通风管试验(Modified Vented Pipe Tests,MVPT)中,硝酸铵和乳胶基质样品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更低。比较DSC、ARC试验与MVPT试验结果,可见大药量的样品在受热时更容易发生热分解,样品的试验药量与热分解之间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并且在大规模的储运条件下,硝酸铵比乳胶基质更不易散热,升温更为迅速。针对车载乳胶基质运输过程中环境因素影响安全性的问题,采用高低温试验和振动试验方法模拟环境刺激进行加速老化处理,测定乳胶基质老化后硝酸铵析出量、电导率和粘度等理化性质。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刺激对试验乳胶基质样品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明显,振动刺激对试验乳胶基质样品稳定性的影响较小,而温度和振动刺激叠加老化作用对乳胶基质样品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着。采用DSC热分析、大药量慢速升温试验和简化通风管试验对经历温度冲击的车载乳胶基质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乳胶基质样品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冲击的时间和试验药量的增加而降低。采用ANE(Ammonium Nitrate Emulsion)隔板实验和克南实验对经历温度冲击的车载乳胶基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乳胶基质样品对冲击波的感度随加速老化周期的增加而增高,在相对封闭条件下加热的响应特性随加速老化周期的增加而增高。针对乳胶基质的化学敏化剂使用安全性问题,采用DSC、ARC、大药量慢速升温试验和杜瓦瓶恒温试验方法研究了乳胶基质中混入结晶亚硝酸钠的热稳定性。非绝热状态下的DSC试验和绝热状态的ARC试验结果均表明,结晶亚硝酸钠能明显加速硝酸铵和乳胶基质的热分解,降低了样品混合体系的热稳定性。基于以上测试结果的动力学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大药量慢速升温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入结晶亚硝酸钠的增加,样品混合体系起始反应温度降低,使体系升温加剧,体系最高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提前。杜瓦瓶恒温试验结果表明,硝酸铵-结晶亚硝酸钠(2.5%添加量)样品混合体系在不大于40℃时热稳定性良好,而达到45℃及以上时热稳定性即会变差,而乳胶基质-结晶亚硝酸钠(2.5%添加量)样品混合体系不大于100 ℃时热稳定性仍然良好。而硝酸铵在环境温度为40℃,亚硝酸钠添加比例不大于2.50%时,或环境温度为45 ℃,添加比例不大于0.25%时,体系热稳定性较好。而乳胶基质在环境温度为高达100℃时,亚硝酸钠添加比例不大于2.50%时,体系热稳定性仍较好。
徐志祥[3](2014)在《乳化炸药泵送过程热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泵送事故,分析在泵送过程中乳化炸药可能发生受热分解、局部点火、火焰传播和燃烧转爆轰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参照法国和美国燃烧转爆轰试验方法对乳化炸药进行局部点火试验,模拟乳化炸药燃烧转爆轰。研究发现,乳化炸药在常压条件下不能实现燃烧向爆轰的转变,电热丝点火试验发现药温对于乳化炸药点火敏感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温度上升,乳化炸药点火敏感度上升。乳化炸药热安全性性研究发现,乳化剂对硝酸铵和乳胶基质的热稳定性有显着的影响,油类物质对于硝酸铵和乳胶基质热稳定性影响较小,认为不同的乳化剂对硝酸铵和乳胶基质的热稳定性的影响与其空间结构和杂质有关。在乳化炸药生产可能使用的添加物中,尿素能明显提高硝酸铵及其乳化炸药起始分解温度,硝酸钠则基本不影响硝酸铵和乳化炸药的热稳定性,氯离子和铁离子的存在能显着的降低硝酸铵的热稳定性。对加速量热仪压力数据进行分析认为,运用压力数据进行动力学计算是可行的。通过高压加速量热分析研究发现,乳化炸药和硝酸铵在压力条件下,起始分解温度基本不变,但分解反应速度加快,水分的存在阻碍了硝酸铵的热分解,提高了起始分解温度。优化了乳化炸药最小自持燃烧压力(MBP)测试方法,测试条件和乳化炸药配方对MBP值有直接的影响。研究表明乳化炸药点火过程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乳胶基质液滴内的水受热开始沸腾,当水蒸气的压力冲破液滴的束缚时,水蒸气汽化到容器内,硝酸铵等氧化剂迅速析晶,在持续的受热条件下,硝酸铵开始离解反应,反应产物和油相材料的活性自由基进行反应,同时放热,最终实现乳化炸药点火的过程,并可能实现燃烧波的传播,形成爆轰波。乳化炸药存在MBP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硝酸铵开始分解阶段中的离解反应是个巨大的吸热反应,而且在开始反应阶段占主导地位,影响了后续的放热反应。如果水分不能及时的导出,则会影响乳化炸药MBP测试结果。乳化炸药的热稳定性和乳化炸药MBP值有很好的关联性。根据能量平衡,建立了乳化炸药MBP计算模型,对常用的乳化炸药生产配方进行计算,并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模型适用于乳化炸药MBP值模拟计算。
胡洋勇[4](2014)在《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高温高浓度的过饱和硝酸铵溶液广泛应用于工业炸药生产中,过饱和硝酸铵溶液储存温度在120℃左右。正常使用条件下,硝酸铵溶液是安全稳定的。但是过饱和的硝酸铵溶液毕竟是氧化剂,也是一种可以发生自反应的化学物质,在混入还原剂或其他物质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和热力学性质还不十分清楚,这涉及到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的安全使用。因此研究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尤其是杂质对其热分解的影响对工业炸药的安全生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使用C80微量热仪对硝酸铵溶液进行热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与热力学参数计算对硝酸铵溶液的热稳定性以及典型杂质对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以上样品的热分析实验,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硝酸铵是一种反应性化学物质,在常温常压下不需要借助外界的氧原子就能进行分子内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类物质可以在没有外界能量(热能,机械能等)作用下因热分解而发生火灾或者爆炸事故。(2)水对硝酸铵溶液而言是一种惰性物质,提高硝酸铵自反应起始温度,可以抑制硝酸铵的热分解。随着硝酸铵浓度的升高Tonset、Ea下降,自反应的难度下降。硝酸铁杂质使得95%硝酸铵溶液活化能下降。硝酸铁对硝酸铵的热分解有催化作用。氯化钠对高温高浓度的硝酸铵溶液的稳定性有影响,能够促进硝酸铵的热分解,且温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3)油类物质可以降低95%的硝酸铵溶液表观活化能(Ea),热分解反应变得更容易,对硝酸铵溶液的热分解有促进作用,且杂质的含量大小对硝酸铵溶液的分解速率有很大影响。高低温状态下混合体系反应机理不同,低温下硝酸铵分解的硝酸与油类物质中的碳氢化合物反应放热;在高温下,一方面硝酸铵继续分解生成N2O;另一方面,由于硝酸铵的强氧化性,油类物质完全氧化,两种反应均放出大量的热。
张阳[5](2020)在《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化炸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爆破作业之中,其主要组成成分为乳胶基质。乳胶基质是具有高内相体积比的W/O型乳状液,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而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乳胶基质会逐渐失稳破乳,从而造成其使用性能的下降。乳胶基质失稳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规律无法完全使用经典的乳状液稳定理论来进行解释,同时现今乳化炸药产品储存期的确定大多是依据经验,缺少有力的理论支撑,所以对于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乳胶基质的失稳过程,首先从经典的乳状液稳定机理出发,分析了造成乳胶基质失稳的原因,并采用了较为基本的乳胶基质配方进行制样,对其失稳过程的规律及相关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实验研究与规律分析。通过高低温循环法加速了乳胶基质的失稳过程,并结合宏观观测、光学显微镜观测、粒度分析以及热分析等测试手段对乳胶基质在失稳过程中的现象进行了多角度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分散相过饱和硝酸铵溶液的析晶是造成乳胶基质失稳的主要原因。单个液滴内晶体的形成是相对独立的,其发生的空间位置具有随机性。析出的晶体会在液滴间进行生长,形成析晶团。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未发生析晶的分散相液滴的粒径大小在乳胶基质的失稳过程中并不会发生变化。(2)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结晶动力学研究。依循分散相液滴中硝酸铵析晶的形成方式和过程推导了乳胶基质的老化方程,该方程对乳胶基质失稳过程中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描述。通过实验和文献数据的验证表明,老化方程与乳胶基质及乳化炸药失稳过程中析晶率的变化规律相吻合,因而提供了一种量化乳胶基质老化程度的方法。其中的特征时间表征了某一品种的乳胶基质及其产品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老化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时间,便于直观、定量的评定乳胶基质及其产品在储存性能方面的优劣。(3)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演化。通过结合实验所观测到的现象规律,基于逾渗理论建立了乳胶基质的老化模型,该模型建立在网格上,以格点的占据情况代表分散相液滴是否发生析晶,实现了对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演化。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在达到一定的临界条件时,原先相互独立的析晶团会相互连接,出现跨越整个系统的析晶团。此时系统发生全面破乳,液滴发生析晶的可能性达到最大,通过与老化方程联合,为计算乳胶基质的全面破乳时刻提供了一种方法,对确定乳胶基质及其产品的储存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4)储存直径对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影响。根据重整化理论,乳胶基质内部的析晶团在临界条件附近具有分形的特征,从而设计了不同储存直径下乳胶基质的老化实验,并依据老化模型对实验中所观测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品种的乳胶基质,储存直径越大,该样品发生全面破乳所需的时间越短,样品从全面破乳到完全失效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会越短,这对远程配送方面的工业设计和参数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杨曼[6](2018)在《典型硝铵类物质热分解及其抑爆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硝铵类危险化学物质,如硝酸铵等,作为常见的化肥、工业原料和含能材料(如炸药、固体推进剂等)的主要成分,在我国工业、农业及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安全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国民生产和经济的稳定发展。自20世纪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发生了许多重、特大硝酸铵爆炸事故,造成了众多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通过研究针对硝铵类化学物质火灾、爆炸的灭火、惰化与抑爆技术,对维护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化工园区等场所的公共安全,保障人民和国家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7YFC0804907和No.2016YFC0802801)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374164)等课题。在系统调研及深入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针对硝铵类物质热分解动力学及自加速热分解温度、添加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优选抑制剂混合物的结构表征与热解产物,以及优选抑制剂对硝酸铵爆炸感度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首先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硝酸铵的热分解行为和热稳定性,包括敞开与密闭环境、质量、气氛、加热速率、气体流量等因素。利用热分析仪与四极质谱仪联用分析了在空气和氮气中硝酸铵热分解气体产物。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热重法和安全参数评价法对不同加热速率和气体流量下的硝酸铵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并采用Vyazovkin法计算出硝酸铵的动力学参数(硝酸铵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并推算出硝酸铵的自加速热分解温度(SADT)。实验结果表明:在硝酸铵的热分解过程中,密闭环境比敞开环境的反应过程更复杂;硝酸铵在空气中主要的分解气体是H2O、NH3、N2O、NO、NO2和HNO3,而在氮气中的主要分解气体是H2O、NH3、NO和HNO3。与氮气相比,在空气中硝酸铵热分解的初始温度和终止温度更低,热焓值更大,且反应温度范围也更宽。与此同时,较大的气体流量使硝酸铵的反应温度更低和热稳定性变差。在空气中获得的硝酸铵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和SADT值都比相应的氮气中小。为了筛选出对硝酸铵具有灭火抑爆效能且经济型的抑制剂,从常用灭火剂组分中初筛选出10种添加剂,采用热重法分析这些添加剂对硝酸铵热分解特性和热稳定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类型和含量的添加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并推测了添加剂与硝酸铵之间的反应机理,经过综合分析得出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硫酸钾、碳酸钾和碳酸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硝酸铵的热分解反应减缓或变弱,故这些物质有利于提升硝酸铵的热稳定性,其中磷酸氢二铵和碳酸钙对硝酸铵热稳定性更好。研究优选出的抑制剂对硝酸铵热解过程的影响和抑制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质谱法(TG-MS)和热重-红外法(TG-FTIR)对硝酸铵与含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硫酸钾和碳酸钙的硝酸铵混合物的形貌、热分解过程以及分解产物进行分析。TG-MS的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铵与含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硫酸钾和碳酸钙的硝酸铵混合样热分解所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都不同,因此抑制剂的类型可以影响硝酸铵热解。TG-FTIR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N2O仍确定为含磷酸二氢铵的硝酸铵混合样的主要产物,与纯硝酸铵的热分析过程相比,含磷酸二氢铵的硝酸铵混合样中NO和NO2产生明显滞后,磷酸二氢铵能抑制硝酸铵的热分解过程。从实验结果得出含优选抑制剂的硝酸铵的分解机理,并提出了这几种抑制剂对硝酸铵的抑制机理,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硫酸钾和碳酸钙都是硝酸铵的有效抑制剂,可以显着提高硝酸铵的热稳定性。通过爆发点测定仪、撞击感度仪和摩擦感度仪研究优选抑制剂对硝酸铵爆炸感度的影响。加入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硫酸钾和碳酸钙后的硝酸铵混合样的爆发点温度都明显提高。撞击感度实验和摩擦感度实验中含抑制剂磷酸二氢铵、硫酸铵、硫酸钾和碳酸钙的硝酸铵混合样的爆炸概率都比纯硝酸铵的爆炸概率低,抑制剂的加入使硝酸铵颗粒中热点临界温度增高,钝化了硝酸铵的机械感度。这几种优选添加剂均都能降低硝酸铵的爆炸感度,较好地提高硝酸铵的稳定性,其中碳酸钙的效果最优。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改变化学物质的储存条件有利于硝铵类危险化学品物质的安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优选出的抑制剂对硝酸铵具有较好的灭火抑爆效能且具有价格低廉的优点;研究硝铵类物质的热分解和抑制研究机理能为进一步研发针对硝铵类物质的灭火材料与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王春丽[7](2010)在《硝酸铵水溶液热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发生多起硝酸铵溶液的爆炸事故,硝酸铵溶液的热安全性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国内外针对固体硝酸铵的危险性已经做了大量研究,而关于硝酸铵水溶液安全性的研究开展的并不多。因此,研究硝酸铵溶液的热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硝酸铵水溶液热安全性的研究现状,从理论上分析了氯化物、酸和油脂等杂质对硝酸铵水溶液的影响。通过绝热加热的方法,采用硝酸铵水溶液热爆炸装置研究了高温状态下硝酸铵水溶液的热分解特性,测试了氯化物、酸和油脂等杂质对溶液临界爆温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铵水溶液在110℃和210℃左右会发生两次明显的放热过程;浓度对硝酸铵水溶液的热安全性影响不是很大,纯净的硝酸铵水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临界爆温随浓度的升高而有所降低;氯化物、酸和油脂对硝酸铵溶液的热安全性有很大影响。Cl-单独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硝酸铵溶液的热分解;H+、H+和Cl-、油脂、H+和油脂对硝酸铵水溶液的热分解都有促进作用,其中H+和Cl-的协同作用对溶液热分解的促进最明显;96%的硝酸铵水溶液的热爆炸危险性与分析纯硝酸铵相似,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临界爆炸温度。研究结果对指导硝酸铵的安全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徐森,陈相,谭柳,夏良洪,刘大斌,潘峰[8](2015)在《磷酸一铵对硝酸铵危险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磷酸一铵(MAP)对硝酸铵爆炸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影响机理,利用联合国隔板试验和克南试验研究了改性硝酸铵传播爆轰的能力和在封闭条件下对强加热作用的敏感性,同时采用DSC试验研究了改性硝酸铵热分解特性。联合国隔板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混合工艺的改性硝酸铵试验结果一致,当MAP含量达到25%时,试验结果为"-",即改性硝酸铵将不再具备传播爆轰的能力。克南试验结果表明:当MAP含量达到30%时,改性硝酸铵-1的试验结果为"-";当MAP含量达到25%时,改性硝酸铵-2的结果为"-",即样品在封闭条件下对强加热作用不敏感。DSC的结果表明:改性硝酸铵-1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比工业硝酸铵低,改性硝酸铵-2的初始热分解温度较高,采用机械混合法更有利于提高MAP对硝酸铵的钝化作用。
谭柳[9](2018)在《添加剂对硝酸铵安全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硝酸铵(AN)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业原料,在化肥、工业炸药以及火箭推进剂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近几年AN爆炸事故的发生以及AN的非法使用,其热安全性和爆炸性能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提高AN的安全性能,许多科研人员的研究都集中在AN的热稳定性能上,但是热稳定性和爆炸性能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也不多。晶体结构,制造工艺以及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对AN的热稳定性和爆炸性能的影响研究也不多。为此本文对AN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和爆炸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中选取了复合肥,消焰剂以及相稳定剂中常和AN一起使用的尿素、磷酸二氢铵(MAP)、KCl和NaCl作为添加剂,利用了机械混合法和溶液混合法两种工艺制备了改性AN和铵油炸药(ANFO)。在溶液混合中,KCl中K+离子能完全取代AN中的NH4+离子,从而完全断裂AN的弱氢键并限制N03-离子的转动,8%的KCl能完全消除常温相变过程;Na+只能部分取代NH4+离子并且以参杂形式进入AN晶体,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Ⅳ(?)Ⅲ相变温度;而MAP的弱酸性不能完全断裂AN的弱氢键,因此反而会降低Ⅳ(?)Ⅲ相变温度。机械混合中,添加剂只能通过外界应力以及局部热交换等作用于AN,AN的晶体结构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AN的晶体结构研究表明:添加剂和混合工艺的不同会影响AN的重结晶过程和常温下AN的相变(Ⅳ(?)Ⅲ)过程。微观晶体结构的变化有可能会影响AN的热稳定性能和爆炸性能。利用DSC热分析实验对AN的热稳定进行了研究。对于机械混合制备的改性AN,5%含量的尿素能将AN的初始反应温度由204.33℃提高到289.10℃,尿素能有效地提高AN的热稳定性;MAP也能有效地提高AN的初始反应温度。尿素和MAP这类添加剂的分解产物(NH3)能够有效降低AN自催化因子(NO2)的浓度同时还能抑制AN初始热分解反应。10%含量的KCl能让AN的最大峰温值从286.75℃降低到263.12℃,同样NaCl对AN的热分解过程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氯化物提高了AN热分解中间产物[NH3N02+]的生成速率,因此对AN的热分解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氯离子对AN的催化作用受到酸性条件的影响,酸性条件下,氯化物对AN的热催化更加明显。在没有酸的存在条件下,氯离子的催化作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氯化物含量的增加,氯化物将会提高AN的初始反应温度。溶液混合过程中,MAP和AN能形成复盐,影响氧化基团和还原基团的反应,从而提高了AN的热稳定性。对于氯化物,溶液混合过程中水含量的增加有利于酸的积累,因此溶液混合法并不适合用来提高AN的热稳定性。利用克南实验对改性AN的热敏感度进行了研究。尿素和MAP都能有效地抑制AN和ANFO的热爆炸。KCl和NaCl抑制AN和ANFO热爆炸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添加30%以上含量的添加剂才能抑制AN和ANFO的热爆炸。克南实验结果表明:提高AN热稳定性的添加剂能有效地降低AN对高热作用的敏感度。利用联合国隔板实验结果对改性AN和ANFO稳定传播爆轰的能力进行了研究。AN-尿素(1:1)混合物仍然能稳定传播爆轰,50%含量的尿素仍然不能有效地抑制AN爆轰。而KC1和NaCl这类惰性消焰剂的抑爆效果较好。溶液混合工艺下,15%含量的KCl就能有效地抑制AN稳定传播爆轰。隔板实验结果表明:提高AN热稳定性的添加剂并不一定能有效地抑制AN的爆轰。在爆速实验中,AN的爆速随着粒径的减小呈增加然后下降的趋势。在20目-100目的范围内,AN的爆速由1.17km/s增加到1.61km/s,然后再降低到1.54km/s,爆速在60目-80目的范围内爆速达到最大。对于机械混合法,改性AN的爆速都是随着添加剂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对于溶液混合法,KCl和NaCl含量为5%的条件下,爆速分别为1.86km/s和1.98km/s,其爆速大于纯AN。但随着添加剂含量的增加,爆速降低幅度增大,抑爆的效果更加明显。
王永霞[10](2012)在《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化学品混合物危险性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品在生产、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杂质的混入或物料的随意混合有可能造成燃烧、爆炸等物理危险性,而目前有关化学品混合体系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尚无标准可循,因此有必要开展化学品混合体系危险性评价的相关研究工作。本论文提出基于热分析-红外/质谱(TA-FTIR/MS)联用技术进行化学品混合物危险性的分析方法:利用同步热分析(TA)得到初始反应放热温度和放热量等信息;利用热分析-质谱(TA-MS)和热分析-红外(TA-FTIR)联用技术获得混合物热分解过程中逸出气体信息;另外采用多重扫描速率法及多元分线性拟合法等热分析动力学方法估算活化能,并拟合出反应动力学模型,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理解混合物体系的失稳机理。本论文利用TA-FTIR/MS联用技术分别对硝酸铵及其分别与柠檬酸、蔗糖、葡萄糖和甲基纤维素等四种有机物的混合物进行研究,获得到初始放热温度、放热量、逸出气体种类等信息,并通过计算得到活化能、指前因子等热力学数据。结果表明有机物,特别是酸性或还原性有机物的共存使硝酸铵初始放热温度降低,即热稳定性下降;放热量和逸出气体种类随混合组分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而不同。综合分析硝酸铵及其混合物受热分解反应历程如下:首先硝酸铵受热分解为氨气和硝酸,随后硝酸或氮氧化物与共存有机物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后期的放热效应主要是由于剩余的有机物自身发生热分解反应,或硝酸或氮氧化物与有机物碎片继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
二、关于封闭状态硝酸铵热分解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封闭状态硝酸铵热分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加热条件下硝酸铵的热危险性及氧化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反应性化学物质热危险性的综合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 |
1.2.2 实验研究 |
1.3 硝酸铵的热危险性 |
1.4 研究现状与不足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5.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章 主要实验仪器与方法 |
2.1 微量量热实验相关的仪器 |
2.1.1 同步热分析仪 |
2.1.2 C80微量量热仪 |
2.2 热辐射实验装置 |
2.2.1 桌上型锥形热辐射器 |
2.2.2 热电偶 |
2.2.3 电子天平 |
2.2.4 热流计 |
2.2.5 数据采集仪 |
2.3 物理及化学分析仪器 |
2.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2.3.2 逸出气体分析装置 |
2.3.3 扫描电镜 |
2.3.4 全自动样品快速研磨机 |
第3章 主要计算与分析模型 |
3.1 经典动力学模型 |
3.1.1 无模式动力学方法 |
3.1.2 模型拟合动力学方法 |
3.2 反应性化学物质热危险性的表征 |
3.2.1 热安全参数 |
3.2.2 热风险指数 |
3.3 热失控临界条件分析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量量热实验及热危险性研究 |
4.1 基于STA的热分解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1 实验与样品基本信息 |
4.1.2 纯硝酸铵的热分解 |
4.1.3 氧化铜含量对硝酸铵热分解的影响 |
4.1.4 其他因素对硝酸铵热分解的影响 |
4.2 基于C80的热分解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实验与样品基本信息 |
4.2.2 C80条件下的热分解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
4.3.1 无模式经典动力学计算与分析 |
4.3.2 模型拟合动力学计算与分析 |
4.4 热危险性表征和临界热失控状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辐射实验及热危险性研究 |
5.1 实验与样品基本信息 |
5.2 热辐射条件下纯硝酸铵的热分解 |
5.3 热辐射条件下硝酸铵和氧化铜混合体系的热分解 |
5.4 硝酸铵的热分解机理及氧化铜的催化影响机制 |
5.5 硝酸铵热分解在火灾爆炸过程中的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硝酸铵的热解模型 |
6.1 模型的原理 |
6.2 微量量热模型 |
6.3 热辐射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乳胶基质的安全性及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乳化炸药的发展 |
1.1.2 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的发展 |
1.1.3 典型乳化炸药事故 |
1.2 乳胶基质的安全性研究现状 |
1.2.1 乳胶基质的热分解特性研究 |
1.2.2 乳胶基质的爆炸特性研究 |
1.2.3 化学敏化剂对乳胶基质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
1.3 联合国危险品分类试验方法的应用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乳胶基质的热分解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差示扫描量热法试验(DSC) |
2.2.1 试验样品与仪器 |
2.2.2 DSC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加速量热法试验(ARC) |
2.3.1 试验样品与仪器 |
2.3.2 ARC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改进的通风管试验(MVPT) |
2.4.1 试验原理与设备 |
2.4.2 试验样品 |
2.4.3 MVPT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环境刺激对车载乳胶基质的安全性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加速老化试验 |
3.2.1 试验样品 |
3.2.2 高低温循环试验 |
3.2.3 振动试验 |
3.2.4 温度和振动叠加作用试验 |
3.2.5 试验表观结构与结果分析 |
3.3 理化性质表征试验 |
3.3.1 试验样品 |
3.3.2 水溶法(硝酸铵析出量) |
3.3.3 电导法 |
3.3.4 粘度法 |
3.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DSC分析试验 |
3.4.1 试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大药量慢速升温试验 |
3.5.1 试验装置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简化通风管试验 |
3.6.1 试验装置 |
3.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7 ANE隔板试验 |
3.7.1 试验装置与试验步骤 |
3.7.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8 克南试验 |
3.8.1 试验装置与试验步骤 |
3.8.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亚硝酸钠对乳胶基质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样品 |
4.3 DSC分析试验 |
4.3.1 试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ARC分析试验 |
4.4.1 试验仪器与测试条件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大药量慢速升温试验 |
4.5.1 试验装置 |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杜瓦瓶恒温试验 |
4.6.1 试验装置 |
4.6.2 试验方案 |
4.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7 反应动力学分析 |
4.7.1 基于DSC测试结果的动力学分析 |
4.7.2 基于ARC测试结果的动力学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本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性 |
5.3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乳化炸药泵送过程热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乳化炸药及发展现状介绍 |
1.2 乳化炸药泵送过程及事故概述 |
1.3 乳化炸药泵送事故分析和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乳化炸药燃烧转爆轰研究 |
1.4.2 乳化炸药常压及高压条件下热分解研究 |
1.4.3 乳化炸药MBP测试及现象分析 |
1.4.4 乳化炸药MBP值计算 |
参考文献 |
2 乳化炸药燃烧转爆轰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验方法 |
2.2.2 DDT试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乳化炸药常压下点火特性 |
2.3.2 黑火药点火乳化炸药DDT试验结果 |
2.3.3 电热丝点火乳化炸药DDT试验结果 |
2.3.4 临界温度计算 |
2.4 生产事故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乳化炸药热分解特性 |
3.1 前言 |
3.1.1 仪器与测试原理 |
3.1.2 测试数据的校 |
3.2 硝酸铵及其乳化炸药热常压条件稳定性试验 |
3.2.1 热稳定性试验 |
3.2.2 试验结果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加速量热仪压力数据处理分析 |
3.3.1 压力数据对物质危险性的评估 |
3.3.2 动力学计算 |
3.4 乳化炸药高压热分解试验 |
3.4.1 乳化炸药高压热分解 |
3.4.2 硝酸铵高压分解 |
3.4.3 水分对硝酸铵热分解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乳化炸药MBP测试及其现象解释 |
4.1. 前言 |
4.2 MBP测试试验装置 |
4.2.1 试验原理设计 |
4.2.2 乳化炸药及其样品的制备 |
4.2.3 测试装置 |
4.3 试验条件对MBP值的影响测试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采用不同直径的电热丝进行MBP测试 |
4.3.2 采用不同放置方式进行MBP测试 |
4.3.3 采用不同约束条件进行MBP测试 |
4.3.4 采用不同温度药卷进行MBP测试 |
4.3.5 在不同气体环境下进行MBP测试 |
4.3.6 MBP测试方法小结 |
4.4 乳化炸药配方对MBP值的影响及试验结果分析 |
4.4.1 不同含水量的乳化炸药MBP测试 |
4.4.2 不同油类物质乳化炸药MBP值 |
4.4.3 不同乳化剂制备的乳化炸药MBP值 |
4.4.4 不同无机盐的乳化炸药MBP值 |
4.4.5 添加密度调整剂的乳化炸药MBP值 |
4.4.6 不同粒度硝酸铵MBP值及测试结果分析 |
4.5. 乳化炸药MBP现象分析 |
4.5.1 乳化炸药稳定性 |
4.5.2. 硝酸铵热分解特性 |
4.5.3. 水分对乳化炸药MBP测试结果的影响 |
4.5.4 MBP测试结果与热稳定性测试结果一致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MBP数值计算 |
5.1 绪论 |
5.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 水蒸气压力的计算 |
5.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6.3 本课题发展趋势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过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固体硝酸铵的研究现状 |
1.2.2 硝酸铵溶液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手段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的成果 |
2 硝酸铵及硝酸铵溶液的物化性质 |
2.1 硝酸铵的物化性质 |
2.1.1 硝酸铵的多晶性 |
2.1.2 硝酸铵的吸湿性 |
2.1.3 硝酸铵的结块性 |
2.1.4 硝酸铵的爆炸性及着火性 |
2.2 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物化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3 硝酸铵和硝酸铵溶液的热分解理论及模型 |
3.1 硝酸铵的热分解理论 |
3.1.1 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水溶液的热分解 |
3.1.2 影响硝酸铵热分解的物质 |
3.2 硝酸铵的热爆炸理论与动力学参数计算 |
3.2.1 初始分解反应动力学理论 |
3.2.2 热分解反应的自行加速 |
3.3 硝酸铵的热危险理论模型 |
3.3.1 semenov模型 |
3.3.2 F-K模型 |
3.3.3 链锁自燃理论 |
3.4 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工业生产中的爆炸危险性分析 |
3.4.1 硝酸铵生产过程中可能的危险源 |
3.4.2 硝酸铵溶液运输存储危险性分析 |
3.4.3 炸药生产线硝酸铵溶液危险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
4.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4.1.1 实验设备 |
4.1.2 实验药品及性质 |
4.1.3 实验条件 |
4.2 实验步骤及溶液配比 |
4.3 热分析实验 |
4.4 热力学参数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无机物对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影响 |
5.1 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 |
5.1.1 硝酸铵溶液的配制 |
5.1.2 实验结果 |
5.1.3 硝酸铵浓度与吸热峰的关系 |
5.1.4 硝酸铵浓度与放热峰的关系 |
5.2 硝酸铁硝酸铵混合溶液热稳定性 |
5.2.1 硝酸铁硝酸铵混合溶液的配制 |
5.2.2 实验结果 |
5.2.3 硝酸铁含量与吸热峰的关系 |
5.2.4 硝酸铁含量与放热峰的关系 |
5.2.5 铁制品对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危险性分析 |
5.3 氯化钠硝酸铵混合溶液热稳定性 |
5.3.1 氯化钠硝酸铵混合溶液的配制 |
5.3.2 实验结果 |
5.3.3 氯化钠含量与吸热峰的关系 |
5.3.4 氯化钠含量与放热峰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6 油类物质对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影响 |
6.1 柴油硝酸铵混合溶液热稳定性 |
6.1.1 柴油硝酸铵混合溶液的配制 |
6.1.2 实验结果 |
6.1.3 柴油含量与吸热峰的关系 |
6.1.4 柴油含量与放热峰的关系 |
6.2 复合蜡硝酸铵混合溶液热稳定性 |
6.2.1 复合蜡硝酸铵混合溶液的配制 |
6.2.2 实验结果 |
6.2.3 复合蜡含量与吸热峰的关系 |
6.2.4 复合蜡含量与放热峰的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乳胶基质稳定性及失稳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经典乳状液理论对乳胶基质稳定性的研究 |
1.2.2 乳胶基质失稳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研究现状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乳胶基质稳定机理的分析与探讨 |
2.1 概述 |
2.2 乳胶基质的密堆积形态分析 |
2.3 乳胶基质分散相液滴间的抗聚结稳定性分析 |
2.4 乳胶基质内在的老化因素探讨 |
2.5 小结 |
3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实验设计与研究 |
3.1 概述 |
3.1.1 材料及仪器 |
3.1.2 乳胶基质样品的制备 |
3.1.3 老化实验方法 |
3.2 失稳过程的宏观及显微观测 |
3.3 失稳过程的粒径变化研究 |
3.4 老化程度的热分析研究 |
3.4.1 TG-DSC实验测试 |
3.4.2 热重曲线特征分析 |
3.4.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结果与分析 |
3.5 小结 |
4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结晶动力学研究 |
4.1 概述 |
4.2 分散相液滴中硝酸铵晶体的成核与生长 |
4.2.1 熵驱动下的硝酸铵析晶过程分析 |
4.2.2 分散相液滴内的硝酸铵成核速率 |
4.2.3 高低温循环法加速乳胶基质老化的机理 |
4.3 分散相液滴间的析晶过程 |
4.3.1 晶体生长作用下的液滴间聚合 |
4.3.2 分散相液滴直径对硝酸铵析晶的影响 |
4.4 乳胶基质老化方程的推导 |
4.4.1 乳胶基质老化方程中参数的意义 |
4.4.2 乳胶基质老化方程的应用 |
4.5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中的析晶率测量实验 |
4.5.1 实验原理 |
4.5.2 实验过程 |
4.5.3 水溶法的实验结果及与DSC法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5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演化 |
5.1 概述 |
5.2 逾渗的起源与定义 |
5.3 乳胶基质老化模型的建立 |
5.3.1 老化模型的定义 |
5.3.2 析晶团尺寸、形态及其随时间演化的描述 |
5.4 乳胶基质老化模型的在电导率测试分析中的应用 |
5.4.1 电导率的测试结果 |
5.4.2 老化模型的应用 |
5.5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中临界现象的定量分析 |
5.6 小结 |
6 储存直径在乳胶基质失稳过程中的影响研究 |
6.1 概述 |
6.2 乳胶基质在临界时刻下的自相似结构 |
6.2.1 重整化理论 |
6.2.2 乳胶基质析晶团的分形维数 |
6.2.3 乳胶基质析晶团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分析 |
6.3 不同储存直径下乳胶基质的老化实验 |
6.4 不同储存直径下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变化规律分析 |
6.4.1 不同系统尺度下的有效老化阈值 |
6.4.2 不同储存直径下乳胶基质的老化阈值计算 |
6.4.3 乳胶基质储存期的安全裕量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简要概括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乳胶基质失稳过程中在120-135℃范围内的DSC数据 |
附录B 逾渗过程的编程代码 |
附录C 标度律 |
附录D 分形维数的计算数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典型硝铵类物质热分解及其抑爆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典型硝铵类物质的性质 |
1.3.1 物理性质 |
1.3.2 热分解性 |
1.3.3 爆炸性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硝铵类物质热分解机理的研究现状 |
1.4.2 硝铵类物质热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4.3 硝铵类物质爆炸抑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硝铵类物质热分解动力学及自加速热解温度研究 |
2.1 基本理论 |
2.2 动力学模型 |
2.2.1 积分法 |
2.2.2 微分法 |
2.2.3 最概然机理函数的推断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样品 |
2.3.2 实验仪器 |
2.3.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敞开与密闭环境对硝酸铵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
2.4.2 质量对硝酸铵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
2.4.3 气氛对硝酸铵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
2.4.4 升温速率对硝酸铵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
2.4.5 气体流量对硝酸铵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
2.4.6 空气和氮气中热分解产物分析 |
2.4.7 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
2.4.8 自加速热解温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添加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3.1 添加剂的选取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样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硝酸铵和添加剂热稳定性影响 |
3.3.2 添加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选抑制剂混合物的结构表征与热解产物的研究 |
4.1 热分析仪器在研究材料热解机理中的应用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样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硝酸铵和其混合样的形貌表征 |
4.3.2 硝酸铵混合物热分解产物的热重-质谱分析 |
4.3.3 硝酸铵混合物热分解产物的热重-红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选抑制剂对硝酸铵爆炸感度的研究 |
5.1 爆发点测试原理 |
5.2 撞击感度原理 |
5.3 摩擦感度原理 |
5.4 实验部分 |
5.4.1 实验样品 |
5.4.2 实验仪器 |
5.4.3 实验方法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抑制剂对硝酸铵热感度的影响 |
5.5.2 抑制剂对硝酸铵撞击感度的影响 |
5.5.3 抑制剂对硝酸铵摩擦感度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7)硝酸铵水溶液热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相关理论 |
2.1 硝酸铵的物化性质 |
2.1.1 固体硝酸铵的物化性质 |
2.1.2 硝酸铵水溶液的物化性质 |
2.2 硝酸铵的热分解理论 |
2.2.1 硝酸铵的热分解 |
2.2.2 影响硝酸铵热分解的物质 |
2.3 硝酸铵的热爆炸理论 |
2.3.1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 |
2.3.2 热爆炸理论 |
2.3.3 硝酸铵发生热爆炸的条件 |
2.4 硝酸铵生产过程中的爆炸危险性 |
3 硝酸铵水溶液热安全性测试方法 |
3.1 实验装置 |
3.1.1 实验装置原理 |
3.1.2 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 |
3.2 实验样品 |
3.3 实验方案 |
3.3.1 硝酸铵水溶液中Cl-含量的测定方法 |
3.3.2 硝酸铵水溶液pH 值的测定方法 |
3.3.3 硝酸铵水溶液临界爆温影响因素测试 |
3.3.4 杂质对高浓度硝酸铵水溶液临界爆温的影响测试 |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 硝酸铵水溶液中Cl~-含量的测定 |
4.1.1 实验准备 |
4.1.2 实验过程 |
4.1.3 实验结果 |
4.2 硝酸铵水溶液pH 值的测定 |
4.3 硝酸铵水溶液临界爆温的影响因素 |
4.3.1 浓度对硝酸铵水溶液临界爆温的影响 |
4.3.2 Cl~-对硝酸铵水溶液临界爆温的影响 |
4.3.3 H~+对硝酸铵水溶液临界爆温的影响 |
4.3.4 H~+和Cl~-对硝酸铵水溶液临界爆温的影响 |
4.3.5 油脂对硝酸铵水溶液临界爆温的影响 |
4.3.6 H~+和油脂对硝酸铵水溶液临界爆温的影响 |
4.4 杂质对高浓度硝酸铵水溶液临界爆温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磷酸一铵对硝酸铵危险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试验 |
1.1 试验装置和方法 |
1.1.1 联合国隔板试验 |
1.1.2 克南试验 |
1.1.3 DSC试验 |
1.2 试验样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联合国隔板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
2.2 克南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
2.3 DSC试验的结果及分析 |
3 结论 |
(9)添加剂对硝酸铵安全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硝酸铵概述 |
1.1.1 硝酸铵的特性 |
1.1.2 硝酸铵的主要应用 |
1.1.3 硝酸铵晶体相变 |
1.1.4 硝酸铵热稳定性 |
1.1.5 硝酸铵爆炸性能 |
1.1.6 硝酸铵的危害性 |
1.2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
1.3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1 改性方法和添加剂的选择 |
1.3.2 硝酸铵晶体结构的研究 |
1.3.3 硝酸铵热稳定性研究 |
1.3.4 硝酸铵爆炸性能研究 |
2 硝酸铵的改性和制备 |
2.1 添加剂的选择 |
2.2 改性硝酸铵和改性铵油炸药的制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改性硝酸铵的制备 |
2.2.3 改性铵油炸药的制备 |
2.3 改性硝酸铵物理性能研究 |
2.3.1 表面结构 |
2.3.2 吸湿性 |
2.3.3 吸油率 |
2.3.4 堆积密度 |
2.3.5 粒径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3 硝酸铵晶体结构研究 |
3.1 添加剂和混合方法对硝酸铵晶体结构的影响 |
3.1.1 改性硝酸铵的晶体结构 |
3.1.2 改性硝酸铵的官能团变化 |
3.2 添加剂和混合方法对硝酸铵Ⅳ(?)Ⅲ相变的影响 |
3.2.1 添加剂对硝酸铵结晶过程的影响 |
3.2.2 添加剂和混合方法对硝酸铵Ⅳ(?)Ⅲ相变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硝酸铵热稳定性研究 |
4.1 改性方法和添加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 |
4.1.1 硝酸铵的热分解 |
4.1.2 添加剂对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 |
4.1.3 改性方法对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 |
4.2 尺寸效应对硝酸铵的热稳定性的影响 |
4.2.1 绝热加速量热仪 |
4.2.2 烤燃实验 |
4.3 氯离子和酸的协同作用对硝酸铵热稳定性的影响 |
4.3.1 DSC实验结果 |
4.3.2 恒温实验 |
4.4 柴油对改性硝酸铵的热稳定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硝酸铵爆炸性能研究 |
5.1 添加剂对硝酸铵高热敏感度的影响 |
5.1.1 尿素对AN高热敏感度的影响 |
5.1.2 MAP对AN和ANFO高热敏感度的影响 |
5.1.3 氯化物对AN和ANFO高热敏感度的影响 |
5.1.4 克南实验小结 |
5.2 添加剂对硝酸铵稳定传播爆轰能力的影响 |
5.2.1 尿素对AN和ANFO传播爆轰能力的影响 |
5.2.2 MAP对AN和ANFO传播爆轰能力的影响 |
5.2.3 氯化物对AN和ANFO传播爆轰能力的影响 |
5.2.4 联合国隔板实验小结 |
5.3 爆速测量 |
5.3.1 粒径对硝酸铵爆速的影响 |
5.3.2 添加剂对硝酸铵爆速的影响 |
5.3.3 混合方法对硝酸铵爆速的影响 |
5.3.4 爆速小结 |
6 硝酸铵抑爆机理探索 |
6.1 起爆方式 |
6.1.1 热起爆 |
6.1.2 冲击波起爆 |
6.2 硝酸铵抑爆机理 |
6.2.1 硝酸铵热爆炸的抑制 |
6.2.2 硝酸铵冲击波起爆的抑制 |
6.3 抑爆剂的选择 |
6.4 热稳定和爆炸性能关联性 |
6.5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今后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化学品混合物危险性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危险化学品定义、分类及其管理制度 |
1.2 化学品混合体系的危险性 |
1.2.1 化学品混合体系的安全事故案例 |
1.2.2 化学品混合体系分类 |
1.3 化学品混合体系危险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化学品配伍性研究 |
1.3.2 基于化学品热化学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危险性评价方法 |
1.3.3 化学品危险性分级试验方法 |
1.3.4 基于混合物的热化学行为评估其危险性 |
1.4 热分析 TA 及其与红外或质谱(FTIR/MS)联用技术用于化学品危险性评价 |
1.4.1 热分析(TA)方法及其用于化学品危险性评价 |
1.4.2 TA-MS 与 TA-FTIR 联用技术 |
1.5 热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
1.5.1 经典动力学方程 |
1.5.2 基于 TA-FTIR/MS 实验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
1.6 硝酸铵及其混合物体系国内外研究进展 |
1.7 研究主要内容和意义 |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利用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研究硝酸铵热化学行为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1.3 样品制备 |
2.1.4 实验方法 |
2.2 硝酸铵在空气气氛下的热分解过程 |
2.2.1 不同坩埚对热分析的影响 |
2.2.2 不同升温速率对热分析的影响 |
2.2.3 AN 在空气气氛下的热分解气体产物 |
2.2.4 AN 反应动力学分析 |
2.3 硝酸铵在氮气气氛下的热分解过程 |
2.3.1 AN 在氮气气氛下的热分析研究 |
2.3.2 AN 在氮气气氛下的热分解气体产物 |
2.4 纯硝酸铵在氦气气氛下的热化学行为研究 |
2.4.1 AN 在氦气气氛下的热分析研究 |
2.4.2 AN 在氦气气氛下的热分解气体产物 |
2.5 硝酸铵在不同气氛下的热分解的比较 |
2.6 硝酸铵分解的机理 |
2.7 小结 |
第三章 硝酸铵混合物硝酸铵/葡萄糖的热化学行为研究 |
3.1 样品制备和实验方法 |
3.1.1 混合样品制备 |
3.1.2 实验方法 |
3.2 AN/CA 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下的热化学行为研究 |
3.2.1 AN/CA(1:1)混合物的热分析结果 |
3.2.2 不同升温速率下 AN/CA(1:1)的热分析结果 |
3.2.3 不同质量比 AN/CA 的热分析结果 |
3.2.4 AN/CA(1:1)混合物热分解气体产物的质谱红外分析结果 |
3.2.5 AN/CA(1:1)反应动力学分析 |
3.3 AN/CA(1:1)混合物在不同气氛下的热化学行为研究 |
3.3.1 不同气氛下 AN/CA(1:1)混合物的热分析结果 |
3.3.2 不同气氛下 AN/CA(1:1)混合物的逸出气体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硝酸铵混合物硝酸铵/蔗糖的热化学行为研究 |
4.1 样品制备和实验方法 |
4.1.1 混合样品制备 |
4.1.2 实验方法 |
4.2 AN/Suc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下的热分解 |
4.2.1 AN/Suc(1:1)混合物的热分析结果 |
4.2.2 不同升温速率下 AN/Suc(1:1) 的热分析结果 |
4.2.3 不同质量比 AN/Suc 混合物的热分析结果 |
4.2.4 AN/Suc(1:1)混合物热分解气体产物的质谱红外分析结果 |
4.2.5 AN/Suc(1:1)反应动力学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硝酸铵混合物硝酸铵/甲基纤维素的热化学行为研究 |
5.1 样品制备和实验方法 |
5.1.1 混合样品制备 |
5.1.2 实验方法 |
5.2 AN/MC 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下的热化学行为 |
5.2.1 AN/MC(1:1)混合物的热分析结果 |
5.2.2 不同升温速率下 AN/MC(1:1)混合物的热分析结果 |
5.2.3 不同质量比 AN/MC 混合物的热分析结果 |
5.2.4 AN/MC(1:1)混合物热分解气体产物的质谱红外分析结果 |
5.2.5 AN/MC(1:1)反应动力学分析 |
5.3 反应气氛对 AN/MC 混合物热化学行为的影响 |
5.3.1 不同气氛下的 AN/MC 的热分析结果 |
5.3.2 不同气氛下逸出气体的分析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硝酸铵混合物硝酸铵/葡萄糖的热化学行为研究 |
6.1 样品制备和实验方法 |
6.1.1 混合样品制备 |
6.1.2 实验方法 |
6.2 AN/Glc 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下的热化学行为 |
6.2.1 AN/Glc(1:1)混合物的热分析结果 |
6.2.2 不同质量比 AN/Glc 混合物的热分析结果 |
6.2.3 AN/Glc(1:1)混合物热分解气体产物的质谱红外分析结果 |
6.3 小结 |
第七章 硝酸铵混合物受热分解的机理研究 |
7.1 硝酸铵混合物的热化学行为与混合组分的关系 |
7.2 硝酸铵混合物的逸出气体种类与混合组分的关系 |
7.3 硝酸铵混合物受热分解的机理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关于封闭状态硝酸铵热分解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加热条件下硝酸铵的热危险性及氧化铜的影响[D]. 孙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2]乳胶基质的安全性及影响机理研究[D]. 吴秋洁.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3]乳化炸药泵送过程热安全性研究[D]. 徐志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6)
- [4]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研究[D]. 胡洋勇. 安徽理工大学, 2014(02)
- [5]乳胶基质失稳过程的规律研究[D]. 张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6]典型硝铵类物质热分解及其抑爆机理研究[D]. 杨曼.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7]硝酸铵水溶液热安全性研究[D]. 王春丽. 中北大学, 2010(05)
- [8]磷酸一铵对硝酸铵危险特性的影响[J]. 徐森,陈相,谭柳,夏良洪,刘大斌,潘峰. 化工学报, 2015(05)
- [9]添加剂对硝酸铵安全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D]. 谭柳.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10]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化学品混合物危险性的方法研究[D]. 王永霞. 北京化工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