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脂食物对氨茶碱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吕世琦,崔丽洁[1](2003)在《高脂食物对氨茶碱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高脂食物对氨茶碱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对6名健康受试者空腹或食用高脂早餐后立即服单剂量氨茶碱控释片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高脂食物显着降低氨茶碱控释片的吸收速率,Tmax 从空腹状态下的3.53±0.44h上升至6.54±2.08h(P<0.01)。
周世文,杨樟卫,杨媛媛,刘仁明,康钦树[2](1992)在《高脂食物对氨茶碱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对6名健康受试者空腹或食用高脂早餐后立即服单剂量氨茶碱控释片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高脂食物显着降低氮茶碱控释片的吸收速率,Tmax从空腹状态下的3.53±0.44h上升至6.54±2.08h(p<0.01),AUC0→∞增加20%,但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的Cmax、Ke、t1/2和CL没有明显改变。提示高脂肪食物能延缓氨茶碱控释片的吸收,不影响其体内代谢过程和吸收量。由于起效时间减慢,可能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3](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周世文,杨樟卫,杨媛媛,刘仁明,康钦树[4](1992)在《高脂食物对氨茶碱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文中认为 氨茶碱控释片具有体内定量溶出,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是临床上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食物不仅能影响药物的吸收,而且影响药物的体内代谢和排泄。关于食物对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 P
程斌,刘启,吴菡子[5](1994)在《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文中提出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程斌,刘启,吴菡子(空军汉口医院武汉430012)近年来人们对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1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机制[1]1.1食物可降低胃空速率,增加药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溶出较慢的药物的溶出;...
凌树森[6](1996)在《控/缓释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及其申报要点》文中研究说明按照国家卫生部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有关《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指导原则》,重点介绍控/缓释制剂的动力学特性和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要求,提出单剂量交叉试验、多剂量稳态试验以及体内外试验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同时介绍申报要点、生物等效性评价、统计分析、资料整理,为研制和申报新药提供参考。
樊秦,台育秦[7](2004)在《国内近年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概述》文中认为
刘洪英[8](2010)在《基于RCC的消化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口服给药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体胃肠道不同区段的解剖特征及生理环境各不相同,科学地研究药物在胃肠道各部位的吸收特性,获得药物吸收机制、明确吸收薄弱环节及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对于口服剂型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遥控施药胶囊(Remote Controlled Capsule, RCC)是近年来获取胃肠道药物吸收特征的重要新技术之一,基于RCC的胃肠道局部药物吸收(Regional Drug Absorption,RDA)研究对于新药开发及药物传输技术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在国家863计划等项目支持下,本论文在胃肠道药物吸收模型、胃肠道遥控释药方法、定位跟踪技术、临床安全性增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系列动物实验和志愿者实验,初步建立了基于RCC的胃肠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检测方法,为我国新药及新剂型开发提供了一种创新技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基于RCC的药物胃肠道吸收模型研究。在药物胃肠道转运与吸收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RDA的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分析模型(In vivo Regional Drug Absorption, IVRDA),将药物的溶解度和渗透性作为胃肠道药物吸收的主要考虑因素,同时以动物实验数据、志愿者实验数据弥补体外模型数据的不足,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口服药物剂型与剂量优化设计的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遥控施药胶囊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研究了一种基于微推进器技术的新型释药方法,利用微推进器产生的推力进行药物释放,解决了传统利用弹簧驱动药物释放产生负压的缺点,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工艺获得了尺寸为500μm×100μm×100μm的驱动器芯片,将微推进器的启动功率降低至200 mW以内。(2)开展了基于三维闪烁扫描的定位跟踪方法研究,利用ECT(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获取人体(或动物)腹部的正位和侧位图像,通过三维闪烁扫描定位算法获得RCC在体内的三维空间坐标。体外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小于10 mm,初步志愿者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RCC的体内三维轨迹,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智能胶囊胃肠道定位跟踪方法。(3)进行了基于胃肠道排空检测缓释胶囊的RCC临床安全性增强方法研究,设计了以固体烷烃混合物(CnH2n+2,n=1635)为包衣的胃肠道排空检测缓释胶囊,48±6小时内在低速崩解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形状保持度,可以有效地模拟RCC通过胃肠道的全过程,并成功用于临床实验前的志愿者筛选中。第三部分:基于RCC的胃肠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实验研究。(1)开展了基于RCC的动物胃肠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实验研究,以毕格犬为动物模型,盐酸二甲双胍为探测药物,获得了盐酸二甲双胍在毕格犬胃肠道不同部位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盐酸二甲双胍小肠段施药生物利用度最高,分别是胃部的1.33倍,结肠部的2.29倍。概括总结了基于RCC的动物胃肠道局部药物吸收研究标准操作流程。(2)基于RCC的志愿者局部药物吸收实验研究及方法验证。选取氨茶碱粉末作为模型药物,用课题组研制的RCC获得了氨茶碱粉末在志愿者小肠、结肠定位释放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直接口服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相比较,获得了氨茶碱于志愿者胃、小肠、结肠不同部位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对本研究提出的IVRDA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氨茶碱在结肠具有较好的吸收,可以开发为缓释制剂,模型验证结果和国外同类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RDA的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分析模型(IVRDA模型),该模型以动物实验数据,志愿者实验数据弥补体外模型数据的不足,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相关方法申请发明专利1项(200610095225.5)。(2)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推进器技术的新型释药方法,首次将微推进器技术用于RCC,获得发明专利获权一项(ZL200610095354.4)。(3)提出了基于胃肠道排空检测缓释胶囊的RCC临床安全性增强方法,设计了以固体烷烃混合物为包衣的胃肠道排空检测缓释胶囊,志愿者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RCC通过胃肠道的全过程,获权两项发明专利(ZL200510057395.x;ZL2005100573964)。(4)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基于RCC系统的志愿者胃肠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研究,获得了氨茶碱在健康志愿者肠道各部位的吸收特性数据,并获得了胃肠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检测方法标准流程,为我国新药研究提供了创新的方法和手段。论文在后续研究中,在基于微推进器技术的RCC方面应进一步减少功耗,并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三维闪烁扫描定位跟踪方法方面应研究ECT图像中标记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构建数字化人体胃肠道模型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由于本论文实验研究费用较贵,在经费限制下开展的实验例数有限,在后续研究中应增加实验数量以获得更多的数据,并将数据应用于新型口服制剂的研发之中。
宋海波,郭晓昕,任经天,杜晓曦[9](2014)在《药品不良反应的食物因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食物因素。方法收集国内外与食物有关的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报道,分析其发生机制。结果食物可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及药动学特性,可协同或拮抗药物的药效和毒性。食物对药物的影响可能与食物中某种或多种营养成分有关。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中食物因素的研究,注意分析总结食物对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程建娥[10](2009)在《浅谈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文中研究指明
二、高脂食物对氨茶碱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脂食物对氨茶碱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7)国内近年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药物监测 |
2 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 |
3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 |
4 剂型评价 |
5 群体药动学 |
6 药物对映体药动学 |
7 其他 |
(8)基于RCC的消化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药物胃肠道吸收研究与新药研发风险控制 |
1.1.2 胃肠道药物吸收特性研究方法发展简述 |
1.2 国际研究现状分析 |
1.2.1 RCC 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局部药物吸收(RDA)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内容安排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2 基于 RCC 的药物胃肠道吸收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胃肠道结构特征分析 |
2.2.1 胃 |
2.2.2 小肠 |
2.2.3 大肠 |
2.3 药物的胃肠道转运与吸收机理 |
2.3.1 药物胃肠道吸收机制 |
2.3.2 药物胃肠道吸收屏障 |
2.4 基于RDA 的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分析模型 |
2.4.1 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预测模型 |
2.4.2 基于RDA 的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 |
2.5 基于IVRDA 模型的口服药物剂型与剂量优化 |
2.5.1 利用药物BCS 分类参数进行剂型优化 |
2.5.2 利用RDA 研究获得的关键部位吸收特性参数进行剂型优化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 MEMS 的 RCC 释药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RCC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3.3 RCC 药物释放技术分析 |
3.4 基于微推进器的遥控施药胶囊的研究 |
3.4.1 基于微推进器的RCC 的结构设计 |
3.4.2 微推进器动力学分析 |
3.4.3 微推进器工艺设计及制作 |
3.5 微推进器点火实验研究 |
3.6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三维 γ 闪烁扫描的定位跟踪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胃肠道诊疗胶囊微系统体内定位技术研究分析 |
4.2.1 基于体内发射射频信号强度的定位跟踪方法 |
4.2.2 电磁定位法 |
4.2.3 基于超声的定位跟踪方法 |
4.2.4 磁标记定位法 |
4.2.5 基于体外永磁磁场的定位跟踪方法 |
4.2.6 基于医学成像技术的定位跟踪方法 |
4.3 三维 γ 闪烁扫描定位系统的设计 |
4.3.1 系统总体结构 |
4.3.2 ECT 图像采集及处理 |
4.3.3 三维γ闪烁扫描定位系统算法及实现 |
4.3.4 三维γ闪烁扫描定位软件设计 |
4.4 三维 γ 闪烁扫描法实验研究 |
4.4.1 体外模型实验 |
4.4.2 志愿者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 RCC 临床应用安全性增强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胃肠道排空检测缓释胶囊的结构设计 |
5.3 胃肠道排空检测缓释胶囊材料的选择 |
5.3.1 包衣层材料的选择 |
5.3.2 胶囊支架片芯材料的选择 |
5.4 胃肠道排空检测缓释胶囊制备工艺 |
5.5 胃肠道排空检测缓释胶囊工作原理 |
5.6 胃肠道排空检测缓释胶囊的特点 |
5.7 胃肠道排空检测缓释胶囊试验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6 基于 RCC 的动物胃肠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实验药物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实验试剂 |
6.2.4 实验动物 |
6.3 毕格犬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测定条件的建立 |
6.3.1 色谱条件的筛选 |
6.3.2 色谱条件的方法学考察 |
6.3.3 样品放置稳定性考察 |
6.3.4 HPLC 色谱条件结果 |
6.3.5 HPLC 方法学考察结果 |
6.3.6 样品放置稳定性考察结果 |
6.3.7 讨论 |
6.3.8 小结 |
6.4 盐酸二甲双胍毕格犬胃肠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研究 |
6.4.1 毕格犬吞服盐酸二甲双胍预实验 |
6.4.2 RCC 毕格犬胃肠道内定位预实验 |
6.4.3 基于RCC 的毕格犬胃肠道局部吸收盐酸二甲双胍实验研究 |
6.5 基于RCC 的动物局部药物吸收研究标准操作流程 |
6.5.1 实验方案设计阶段 |
6.5.2 预实验及药物分析方法验证阶段 |
6.5.3 遥控施药阶段 |
6.5.4 药物浓度测定及数据整理阶段 |
6.6 本章小结 |
7 基于 RCC 的志愿者胃肠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实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药物 |
7.2.2 实验仪器 |
7.2.3 实验对象 |
7.2.4 实验方法 |
7.3 实验结果与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
7.3.1 实验安全性和RCC 生物相容性 |
7.3.2 RCC 志愿者胃肠道内转运情况 |
7.3.3 氨茶碱血药浓度实验测定值 |
7.3.4 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 |
7.3.5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统计分析 |
7.3.6 基于IVRDA 模型的氨茶碱胃肠道吸收预测参数计算 |
7.4 讨论 |
7.4.1 RCC 人体胃肠道内排空转运 |
7.4.2 氨茶碱人体胃肠道局部吸收特征 |
7.4.3 IVRDA 模型预测氨茶碱胃肠道吸收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情况 |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情况 |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情况 |
(9)药品不良反应的食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物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2 食物对药物药效和毒性的影响 |
3 食物对药物药代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4 药物干扰食物代谢诱发的不良反应 |
4.1 乳- 碱综合征 |
4.2 双硫仑样反应 |
4.3 酪胺反应 |
5 结语 |
四、高脂食物对氨茶碱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脂食物对氨茶碱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 吕世琦,崔丽洁. 黑龙江医药, 2003(02)
- [2]高脂食物对氨茶碱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 周世文,杨樟卫,杨媛媛,刘仁明,康钦树. 中国药房, 1992(02)
-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4]高脂食物对氨茶碱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 周世文,杨樟卫,杨媛媛,刘仁明,康钦树. 中国药学杂志, 1992(01)
- [5]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J]. 程斌,刘启,吴菡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4(09)
- [6]控/缓释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及其申报要点[J]. 凌树森. 中国新药杂志, 1996(03)
- [7]国内近年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概述[J]. 樊秦,台育秦. 中国药师, 2004(12)
- [8]基于RCC的消化道局部药物吸收特性检测方法研究[D]. 刘洪英. 重庆大学, 2010(12)
- [9]药品不良反应的食物因素[J]. 宋海波,郭晓昕,任经天,杜晓曦. 中国药物警戒, 2014(01)
- [10]浅谈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J]. 程建娥.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