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帅苹果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和含糖量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姜云斌,王志华,贾朝爽[1](2022)在《苹果水心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苹果水心病是果实生理性内部失调现象,主要症状为果肉组织细胞间隙充满液体,呈透明状或水渍状,甜度增加,多发生在心室周围的维管束附近及梗洼处。以苹果果实中的山梨醇为关注点,通过分析果实中山梨醇的来源、运输途径、代谢路径等研究结果,总结苹果水心病产生及消失机理,讨论影响苹果水心病发生的因素,以期为苹果水心病的认知提供参考。
王丁,付瑞敏,刘春雷,杨雪,邢文会,夏铁骑,郝艳平[2](2021)在《外源Ca(OH)2对壶瓶枣果实风味及矿质元素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为提高壶瓶枣果实营养成分和改善口感,寻找Ca(OH)2最佳喷施浓度,以壶瓶枣为研究对象,分别喷施不同浓度梯度的Ca(OH)2,枣果成熟后测定果肉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a(OH)2处理条件下,壶瓶枣果肉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均随Ca(OH)2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糖酸比随Ca(OH)2处理浓度的增大有下降趋势;外源Ca(OH)2能显着提高壶瓶枣果肉中Ca、Mg元素的含量且Ca(OH)2饱和溶液稀释150倍的浓度提升效果最明显;喷施Ca(OH)2溶液对壶瓶枣内K元素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喷施外源Ca(OH)2溶液能有效提高壶瓶枣果肉中Fe、Mn、Cu、Zn元素含量,Ca(OH)2饱和溶液稀释150倍浓度效果最好。综合以上结果,外源Ca(OH)2饱和溶液稀释150~200倍为最佳喷施浓度。
王芬[3](2021)在《高氮调控苹果果实碳氮代谢的机制及氮素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生产中,果农为了追求高产和大果,氮(N)肥过量施用的现象较为普遍。过量施N不仅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和环境污染问题,还会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影响经济效益和苹果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因此,研究过量施N导致苹果品质下降的生理机制,对改变苹果园N肥施用现状、减少N肥的投入及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15N和13C同位素双标记技术,结合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研究了高氮对苹果初生代谢通路、次生代谢通路、碳(C)-N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此外,在苹果生长后期通过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硝酸还原酶(NR)抑制剂(钨酸钠)和外源脱落酸(ABA)处理,探讨了三种N素调控技术对苹果C、N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多组学联合技术对高N供应下苹果果实C、N代谢通路及果实品质的研究:与正常施氮(CK)相比,高N(HN)处理下苹果果实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了16.1%和19.0%,导致苹果的内在品质变差。此外,高N提高了苹果果实的全N量,降低了果实全C量和C/N比。15N和13C同位素标记结果表明,高N提高了果实对15N的吸收和征调能力,降低了13C由营养器官向果实的分配。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表明,高N处理下,差异的基因、蛋白和代谢物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途径。多组学联合分析揭示了高N下苹果果实的C-N代谢调控网络:高N抑制了果实中碳水化合物(蔗糖、葡萄糖和海藻糖)和类黄酮(鼠李素-3-O-芸香苷、芦丁和三羟基异黄酮-7-O-半乳糖苷)的积累,更多的碳骨架被用于合成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尤其是低C/N比,如精氨酸)从而转移到N代谢中。本研究获得了高N抑制果实可溶性糖和类黄酮积累的关键基因(MD07G1172700、MD05G1222800、MD16G1227200、MD01G1174400和MD02G1207200)和关键蛋白(PFK、gap N和HK)。2.土施硝化抑制剂DMPP对苹果C、N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在苹果果实膨大后期,土施DMPP降低了土壤氨氧化细菌(AOB amo A)的丰度,增加了土壤中的NH4+-N含量,并降低了土壤中的NO3--N含量及其垂直迁移。与对照相比,DMPP降低了15N利用率和损失率,并增加了15N残留率和回收率。13C和15N同位素双标记的结果表明,DMPP促进了13C由营养器官向果实的迁移,降低了果实对15N吸收和征调的能力,并降低了果实和整株的15N积累量。土施DMPP调节了苹果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平衡,提高果皮花青苷及果肉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提高了果实品质。综合分析表明,在果实膨大后期,土施1 mg·kg-1DMPP可有效改善因此期高温多雨导致的N素损失及树体吸N过量导致的果实着色不良和内在品质下降等问题。3.叶喷NR抑制剂钨酸钠(Na2WO4)对苹果C、N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中,叶片喷施0.5-1.0 mmol·L-1钨酸钠可显着抑制幼苗地上部生长,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不显着;当钨酸钠浓度达到1.5 mmol·L-1时可显着抑制根系生长。同一时期各处理叶片NR活性与钨酸钠浓度呈负相关。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硝态氮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时期各处理硝态氮含量与钨酸钠浓度呈正相关。喷施钨酸钠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幼苗各器官的15N吸收量,且钨酸钠浓度越高,抑制幼苗N素吸收的效果越显着。随钨酸钠浓度的提高,地上部13C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T2处理(1.0 mmol·L-1钨酸钠)时达到最高;幼苗整株13C积累量呈相似的规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钨酸钠可降低果实N含量和全N量,提高果实全C量,果皮花青苷含量、果肉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总黄酮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T2处理的效果最好。综上,T2处理(1.0 mmol·L-1钨酸钠)可有效降低N素的还原和积累,提高果实中C的积累,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4.外源ABA对富士苹果C、N分配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在苹果发育后期(花后135天),外源ABA处理果实上调了果皮和果肉中ABA合成和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2017年和2018年果皮的ABA含量分别提高了13.0%-43.2%和12.6%-42.0%,果肉的ABA含量分别提高了13.4%-57.7%和12.8%-55.5%。50-100 mg·L-1ABA可显着提高果皮中花青苷合成基因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并提高了果皮花青苷含量。100mg·L-1ABA处理的花青苷含量达到最高水平,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较对照提高28.7%和39.9%。13C和15N同位素标记的结果表明,外源ABA在发育后期协调了苹果果实的C、N营养,降低了果实中15N的积累,提高了果实中13C的积累。100 mg·L-1ABA处理还可提高果肉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提高果实内在品质。综合分析表明,果实涂抹100 mg·L-1ABA可有效改善苹果发育后期因果N过高而引起的着色差的问题,有利于果实中C的积累和品质的提高。
李芳红[4](2021)在《宁夏苹果品种生态区划》文中研究指明
张昭[5](2021)在《气调熏蒸技术在鲜食葡萄物流保鲜中的应用》文中认为
杜薇[6](2021)在《‘澳洲青苹’果实虎皮病关键预警指标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田爱林[7](2021)在《猕猴桃新优系‘金福’采后生理、质地及组织结构特性的分析》文中指出
郭志刚[8](2021)在《钾对黄土高原旱塬区元帅苹果糖酸代谢调控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钾是影响苹果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重要矿质元素,但其调节果实品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微生物菌肥能够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果树对钾的吸收,提高果实品质。本研究以7a生元帅苹果第五代品种瓦里短枝(Vallee spur Del)为研究对象,连续开展了2a定位试验,通过不同钾肥水平处理及钾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处理,研究了钾对果实糖、酸代谢的调控机制及微生物菌肥和钾肥的协同效果,为钾调节果实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钾素利用效率及苹果的产量与品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钾处理提高了果树新稍长度、新稍粗度、百叶重及叶片大小,提高了新梢及叶片氮、磷、钾含量,显着降低了Ca、Mg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各处理根系、新稍、叶片及果实中钾积累量大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施钾处理提高了苹果产量、单果重和一级果比例(果实直径≥80 mm)、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 H值、Vc含量及糖酸比,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果实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p H值与施钾量呈线性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施钾量呈线性负相关。在本研究条件下适宜的K2O用量为420~546 kg/ha。2.施钾处理提高了幼果期和膨大期果实ZR、IAA、GA的含量,提高了成熟期果实ABA的含量。果实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幼果期和膨大期与GA、ZR和IAA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在成熟期和采收期与ABA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可滴定酸含量在幼果期和膨大期与GA、ZR和IAA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在成熟期和采收期与ABA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3.施钾处理显着提高了果实果糖、葡萄糖及蔗糖含量,促进了SOX、SS、SPS及α-AMY酶活性,但过量施钾不利于糖浓度的积累。在幼果期,果糖、蔗糖、葡萄糖含量以及SPS、SS活性与GA、ZR和IAA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5)。在果实成熟期,果糖、蔗糖及葡萄糖含量与ABA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淀粉含量和α-AMY活性与ABA呈显着正相关(P<0.05);GA、ZR、IAA和ABA含量与SDH活性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SOX活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4.施钾处理显着降低了果实苹果酸、柠檬酸的含量,而对草酰乙酸、琥珀酸的影响不显着。钾素抑制MDH和PEPC活性,促进PEPCK和NAD-cy ME活性。在果实成熟期,苹果酸和草酰乙酸与ZR和IAA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ABA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MDH和PEPC与IAA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ABA呈显着负相关(P﹤0.05)。PEPCK与ABA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NAD-cy ME与IAA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ABA呈显着正相关(P﹤0.05)。5.与单施钾肥相比,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显着提高了钾肥农学效率、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显着提高了0~120cm土层内果树根系活力,显着提高了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不同生育期果树根系、新稍、叶片及果实中钾积累量大小顺序为:微生物菌肥+钾肥﹥钾肥﹥微生物菌肥﹥CK,各处理间差异显着(P﹤0.05)。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
龚迪[9](2019)在《Penicillium expansum和Trichothecium roseum侵染对苹果后熟和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及部分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和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是重要的采后病原真菌,可引起温带水果的青霉病及粉霉病。这两种病原除导致严重的采后损失外,还会在果实体内产生对人畜健康有害的真菌毒素。本文以‘元帅’、‘国光’和‘富士’三个品种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P.expansum和T.roseum接种对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评价果实接种后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含量变化,重点解析果实接种后的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规律,并探讨部分机理。结果表明:1.P.expansum接种果实后,‘元帅’的病斑直径扩展最快,其次为‘国光’,‘富士’最慢。P.expansum侵染提高了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其中以‘元帅’最高,‘富士’最低。侵染显着提高了果实的细胞膜透率,而侵染的‘富士’细胞膜透率在三个侵染的果实中最低。侵染显着降低了果实的硬度、TSS和TA含量。与其他两个侵染的果实相比,真菌侵染后‘富士’的硬度、TSS和TA含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2.P.expansum侵染导致上述三个品种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发生了显着变化。侵染显着提高了‘元帅’和‘富士’醇类、醛类和酯类的数量和含量,但对‘国光’影响不大。通过PLS-DA分析的VIP值发现,三个品种果实VIP值最高的化合物分别为己酸、2-甲基丁酸和己醛。侵染还会导致不同品种果实特殊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苯乙酸乙酯同时在侵染的三个品种果实中检出,乙酸苯乙酯、2-甲基丁酸甲酯和间甲基苯甲醚仅在侵染的‘元帅’和‘富士’中检出,3-羟基十二烷酸甲酯仅在侵染的‘元帅’和‘国光’中检出。3.P.expansum侵染导致的果实病斑直径显着大于T.roseum侵染。两真菌侵染均显着提高了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但对乙烯和呼吸峰值的出现没有显着影响。P.expansum侵染促进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作用强于T.roseum侵染。此外,两种真菌侵染均显着破坏了果实细胞膜的完整率,降低了果实的硬度,以及TSS和TA含量。P.expansum侵染破坏细胞膜,降低果实硬度以及TSS和TA含量的作用更为明显。PLS-DA的结果表明,两种真菌侵染导致了果实挥发性物质释放的显着差异,所诱导产生的特殊挥发物也各有不同。此外,我们还发现,1-辛烯-3-醇是两种真菌侵染苹果果实霉味的共同特征性挥发性化合物。4.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显着促进了‘元帅’果实直链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提高了接种后早期(2d和4d)果实直链醇和醛类含量,以及接种后晚期(6d和8d)果实直链酯类含量。两种真菌侵染提高了果实的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显着改变了果实的DBI值。此外,两种真菌侵染还显着提高了果实脂氧合酶、氢过氧化物裂解酶、醇脱氢酶和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P.expansum侵染对直链挥发性化合物释放量、脂肪酸含量以及LOX途径相关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显着优于T.roseum。5.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显着促进了‘元帅’果实支链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侵染显着提高了果实总游离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水平,以及丙酮酸脱羧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P.expansum侵染对果实支链挥发性化合物释放量、产香氨基酸含量以及丙酮酸脱羧酶和丙酮酸脱氢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显着优于T.roseum。综上所述,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所导致的苹果病斑直径的大小与品种的抗病性和病原物的致病能力密切相关。两种真菌侵染提高了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降低了果实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果实硬度和TSS和TA含量,加速了果实的后熟。此外,两种真菌侵染还显着改变了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规律,并诱导某些特殊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这些挥发性化合物释放规律的变化与果实品种、病原真菌种类和侵染阶段密切相关。侵染果实直链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受LOX途径的调控,而支链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则与氨基酸代谢相关。
谢季云[10](2018)在《1-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阿克苏糖心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阿克苏富士苹果作为新疆地区的优势栽培品种,具有果形好,色泽亮,汁多,味甜等特点,其特有的糖心苹果更是享誉海内外,在采后,阿克苏富士苹果通常运输至各个销售区域,较少采取贮藏,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低,抑制了新疆地区的苹果产业的发展。采收期作为影响苹果采后贮藏与销售的重要因素,1-MCP是一种高效的水果保鲜剂,尚未有其对阿克苏糖心苹果保鲜效果的报道。本文在研究不同采收期对阿克苏富士糖心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效果的同时,用1-MCP对不同成熟度果实进行熏蒸处理,研究1-MCP的保鲜效果,以及果实糖代谢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以期为阿克苏及其气候条件相似的富士苹果主产区确定最适采收期,为1-MCP在糖心苹果上的保鲜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并探讨采收期及1-MCP处理对果实糖心情况变化的影响,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采收期为11月初,此时果肉硬度为9.5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5%,可滴定酸含量为0.37%,至贮藏150 d后,果肉硬度下降了11.38%,可溶性固形物下降了11.09%,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了45.95%,贮藏结束时糖酸比达到97.8,甜味强,果实品质优秀,口感好。2.采用1.0 u L/L的1-MCP熏蒸处理抑制了阿克苏富士糖心苹果在低温贮藏下果实品质的下降,需长期贮藏的苹果应选用11月1日左右采收的果实,对照组果实在贮藏150 d后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下降0.71 kg/cm2、1.83%、0.22%,处理组果实相比CK组果实分别下降0.84 kg/cm2、1.71%、0.06%;贮藏期在90 d左右可选择10月底采摘的果实并用1-MCP进行处理,至贮藏90 d后,处理组果实硬度高于对照组0.66 kg/cm2,可溶性固形物高于对照组0.66%,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组0.15%,1-MCP对不同成熟度果实贮藏过程中的表现差异明显,可根据对贮藏时间的需求选择不同成熟度的果实。3.果实在采收时果实糖心的发病率随果实成熟度的升高而升高,果实的糖心在低温贮藏过程中逐渐消失,对照组果实在贮藏30 d左右开始显着下降,使用1-MCP处理的果实其糖心发病率在贮藏60 d才开始明显下降,且使用1-MCP处理可延缓果实糖心消失30 d左右。在贮藏过程中处理组果实未发现可影响到果实销售的褐变现象,表明阿克苏富士糖心苹果果实品质高,适宜贮藏。4.通过对可溶性糖测定条件筛选得其测定条件为:Athena NH2,(120A,4.6×250 mm,3 um)色谱柱及保护柱,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v/v),流速1.00 m L/min,进样量20 u L;示差折光检测器作为检测器。通过对贮藏过程中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的测定,以及对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发现1-MCP处理对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效果显着,对SPS、SDH、AI、NI、SS-C、SS-S酶活性的调控作用明显,果实糖心的消失主要受山梨醇代谢与蔗糖代谢共同调控,进一步表明,果实可溶性糖作为呼吸消耗代谢的能量和底物,1-MCP作为乙烯受体抑制剂通过调控呼吸调节了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从而延缓了果实糖代谢的进程以达到延缓果实品质的下降的效果。
二、元帅苹果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和含糖量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帅苹果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和含糖量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苹果水心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苹果中山梨醇的来源—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
2 山梨醇从叶片到果实的运输 |
2.1 韧皮部装载 |
2.2 韧皮部运输 |
2.3 韧皮部卸载 |
3 果实中山梨醇的代谢途径 |
4 苹果水心病产生和消失的机理 |
5 影响苹果水心病产生的因素 |
5.1 遗传因素 |
5.2 环境因素 |
5.2.1 温度、光照和水分 |
5.2.2 矿质营养 |
5.3 发育和成熟度 |
5.4 源库关系 |
5.5 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 |
(2)外源Ca(OH)2对壶瓶枣果实风味及矿质元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Ca(OH)2处理对壶瓶枣果肉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Ca(OH)2处理对壶瓶枣果肉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Ca(OH)2处理对壶瓶枣果肉糖酸比的影响 |
2.4 不同浓度Ca(OH)2处理对壶瓶枣果肉活性钙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3)高氮调控苹果果实碳氮代谢的机制及氮素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苹果园N肥施用现状 |
1.1.1 苹果园N肥投入、利用现状 |
1.1.2 过量施N造成的环境问题 |
1.1.3 过量施N造成的品质下降问题 |
1.2 N素营养与果树生长 |
1.2.1 N的生理功能 |
1.2.2 N与果树产量和品质 |
1.2.3 N素调节 |
1.3 碳素营养与果树生长 |
1.3.1 果树C营养 |
1.3.2 ~(13)C同位素标记在研究C营养中的应用 |
1.4 C、N代谢平衡与调控 |
1.4.1 C、N代谢平衡 |
1.4.2 N对C代谢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
1.5 组学技术在果实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
1.5.1 转录组学 |
1.5.2 蛋白质组学 |
1.5.3 代谢组学 |
1.5.4 组学关联分析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材与处理 |
2.1.1 多组学技术研究高N供应下苹果果实的C、N代谢通路 |
2.1.2 硝化抑制剂DMPP对苹果C、N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2.1.3 NR抑制剂钨酸钠对苹果C、N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2.1.4 外源ABA对富士苹果C、N分配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2.2 测定方法 |
2.2.1 基于UPLC-QQQ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 |
2.2.2 基于串联质谱标签(TMT)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2.2.3 平行反应监测(PRM)分析 |
2.2.4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5 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2.2.6 幼苗叶片NR活性和硝态氮含量测定 |
2.2.7 N含量、~(15)N和~(13)C丰度的测定 |
2.2.8 AOA amo A和 AOB amo A丰度 |
2.2.9 土壤NH_4~+-N和 NO_3~--N |
2.2.10 氨挥发 |
2.2.11 内源ABA含量的测定 |
2.2.12 果实品质的测定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多组学技术研究高N供应下苹果果实的C、N代谢通路 |
3.1.1 高N对苹果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2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
3.1.3 TMT蛋白质组学分析 |
3.1.4 PRM验证分析 |
3.1.5 转录组分析 |
3.1.6 转录组、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联合分析 |
3.1.7 共表达网络分析 |
3.2 硝化抑制剂DMPP对苹果C、N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1 DMPP对土壤N素转化的影响 |
3.2.2 DMPP对 ~(15)N去向的影响 |
3.2.3 DMPP对C素分配、积累的影响 |
3.2.4 DMPP对各器官Ndff值和果实~(15)N积累的影响 |
3.2.5 DMPP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3 NR抑制剂钨酸钠对苹果C、N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浓度钨酸钠对M9T337幼苗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钨酸钠对M9T337幼苗叶片NR活性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浓度钨酸钠对M9T337幼苗~(15)N吸收量和~(15)N利用率的影响 |
3.3.4 不同浓度钨酸钠对M9T337幼苗~(13)C积累量的影响 |
3.3.5 不同浓度钨酸钠对成熟期叶片和果实C、N营养的影响 |
3.3.6 不同浓度钨酸钠对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
3.4 外源ABA对富士苹果C、N分配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3.4.1 内源ABA含量和ABA相关基因的表达 |
3.4.2 果皮花青苷含量和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3.4.3 果实内在品质 |
3.4.4 ~(13)C分配率 |
3.4.5 Ndff值和~(15)N分配率 |
3.4.6 果实C、N积累 |
3.4.7 外源ABA与果实相关指标的相关系数 |
4 讨论 |
4.1 多组学技术研究高N供应下苹果果实的C、N代谢通路 |
4.1.1 高N对苹果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2 高N抑制苹果果实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
4.1.3 高N抑制苹果果实中类黄酮的积累 |
4.1.4 高N供应下更多的碳骨架被用于合成氨基酸 |
4.1.5 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相关性 |
4.2 硝化抑制剂DMPP对苹果C、N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4.2.1 DMPP对土壤N素转化的影响 |
4.2.2 DMPP对~(15)N去向的影响 |
4.2.3 DMPP对树体C、N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 NR抑制剂钨酸钠对苹果C、N代谢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1 不同浓度钨酸钠对M9T337幼苗生长~(15)N吸收利用及~(13)C积累的影响 |
4.3.2 不同浓度钨酸钠对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
4.4 外源ABA对苹果C、N分配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4.4.1 外源 ABA对果实内源 ABA和果皮花青苷合成的影响 |
4.4.2 外源ABA通过调节果实的C-N营养和糖的积累调控花青苷的合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钾对黄土高原旱塬区元帅苹果糖酸代谢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植物对钾的吸收利用及运转 |
1.3 钾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1.4 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代谢 |
1.4.1 果实糖代谢 |
1.4.2 果实酸代谢 |
1.4.3 钾对果实糖、酸代谢的影响 |
1.5 激素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1.5.1 激素对果实糖、酸代谢的影响 |
1.5.2 钾对果实激素含量的影响 |
1.6 微生物菌肥对果树钾吸收的影响 |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钾对元帅苹果果实品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方法 |
2.1.3 采样及指标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钾对苹果生长发育及叶片矿质含量的影响 |
2.2.2 施钾后苹果树不同器官钾素积累量的年周期变化 |
2.2.3 NH_4~+-K~+交互作用研究 |
2.2.3.1 不同NH4+浓度对果树根系K~+吸收的影响 |
2.2.3.2 不同K~+浓度对果树根系NH_4~+吸收的影响 |
2.2.4 钾对苹果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2.2.4.1 钾对苹果产量及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 |
2.2.4.2 钾素对苹果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
2.2.4.3 施钾水平与果实品质的线性回归分析 |
2.2.5 施钾水平对果园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6 钾素对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6.1 钾素对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6.2 施钾量与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线性回归分析 |
2.2.6.3 果实内源激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钾素对苹果生长发育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
2.3.2 钾对苹果果实品质及树体钾积累量的影响 |
2.3.3 NH4~+对K~+吸收的影响 |
2.3.4 钾肥用量对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2.3.5 钾对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3.6 内源激素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钾素对苹果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方法 |
3.1.2 采样方法 |
3.1.3 指标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钾对苹果果实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
3.2.2 钾对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2.3 施钾量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线性回归分析 |
3.2.4 果实内源激素与可溶性糖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2.5 钾对苹果果实中激素浓度和糖代谢途径影响的简化假设模型 |
3.3 讨论 |
3.3.1 钾素对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
3.3.2 钾处理后内源激素对果实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钾对苹果果实酸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方法 |
4.1.2 采样方法及指标测定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钾对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
4.2.2 钾对果实有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2.3 施钾量与果实有机酸含量及代谢相关酶的线性回归分析 |
4.2.4 果实内源激素与有机酸及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钾素对果实酸代谢的影响 |
4.3.2 施钾后果实内源激素对有机酸代谢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钾素与微生物菌肥的协同作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样品采集及测定 |
5.1.5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果园钾肥利用效率、树体钾累积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2 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果园土壤酶活性和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2.3 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苹果根系活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5.2.4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果实品质的相关分析 |
5.2.5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3.1 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果园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2 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5.3.3 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苹果树体钾素积累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5.3.4 微生物菌肥和钾肥配施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5.3.5 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9)Penicillium expansum和Trichothecium roseum侵染对苹果后熟和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及部分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苹果及其采后特性 |
1.1 苹果简述 |
1.2 苹果采后生理及品质特性 |
1.3 苹果果实挥发性化合物 |
1.4 苹果的采后病害 |
2.真菌侵染对果实成熟衰老、品质及香气的影响 |
2.1 对果实成熟衰老的影响 |
2.1.1 对乙烯释放量和代谢的影响 |
2.1.2 对呼吸代谢的影响 |
2.1.3 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2.2 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2.3 对果实挥发性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2.3.1 对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
2.3.2 侵染果实产生的特殊挥发性化合物 |
3.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合成途径 |
3.1 脂肪酸代谢 |
3.2 氨基酸代谢 |
3.3 萜类物质 |
4.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5.技术路线 |
第二章 P.expansum侵染对三个苹果品种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2.2 果实损伤接种 |
1.2.3 果实生理及品质相关指标的测定 |
1.2.4 数据统计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P.expansum侵染对三个品种果实病斑直径的影响 |
2.2 P.expansum侵染对三个品种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
2.3 P.expansum侵染对三个品种果实呼吸速率的影响 |
2.4 P.expansum侵染对三个品种果实细胞膜透率和MDA含量的影响 |
2.5 P.expansum侵染对三个品种果实TSS和TA含量的影响 |
2.6 P.expansum侵染对三个品种果实硬度的影响 |
3.讨论 |
第三章 P.expansum侵染对三个不同苹果品种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2.2 果实损伤接种 |
1.2.3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测定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组分 |
1.2.4 数据统计分析 |
2.结果分析 |
2.1 P.expansum侵染对‘元帅’果实主要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
2.1.1 主要挥发性化合物数量和不同种类含量变化 |
2.1.2 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
2.1.3 挥发性化合物的PLS-DA分析 |
2.2 P.expansum侵染过对‘国光’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
2.2.1 挥发性化合物数量和不同种类含量变化 |
2.2.2 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
2.2.3 挥发性化合物的PLS-DA分析 |
2.3 P.expansum侵染对‘富士’果实主要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
2.3.1 主要挥发性化合物数量和不同种类含量变化 |
2.3.2 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
2.3.3 挥发性化合物的PLS-DA分析 |
2.4 P.expansum侵染三种不同品种苹果挥发性化合物释放比较 |
3.讨论 |
第四章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元帅’苹果后熟、品质及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2.2 果实损伤接种 |
1.2.3 果实生理及品质相关指标的测定 |
1.2.4 HS-SPME结合GC-MS测定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组分 |
2.结果分析 |
2.1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果实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
2.1.1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果实的病斑直径的影响 |
2.1.2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
2.1.3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果实的细胞膜完整率和MDA含量的影响 |
2.1.4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果实的硬度、TSS和TA含量的影响 |
2.2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果实的挥发性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2.2.1 挥发性化合物数量和不同种类含量变化 |
2.2.2 挥发性化合物组分含量的变化 |
2.2.3 挥发性化合物的PLS-DA分析 |
2.3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果实腐烂组织挥发性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2.3.1 挥发性化合物组分含量变化 |
2.3.2 挥发性化合物主成分(PCA)分析 |
3.讨论 |
第五章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元帅’苹果果实直链挥发性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2.2 果实损伤接种 |
1.2.3 脂肪酸组分的测定 |
1.2.4 LOX途径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1.2.5 HS-SPME结合GC-MS测定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组分 |
2.结果分析 |
2.1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果实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2.2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果实LOX途径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2.3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果实直链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3.讨论 |
第六章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元帅’苹果果实支链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2.2 果实损伤接种 |
1.2.3 氨基酸组分的测定 |
1.2.4 氨基酸代谢途径相关酶活测定 |
1.2.5 HS-SPME结合GC-MS测定果实挥发性化合物组分 |
2.结果分析 |
2.1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果实总氨基酸和产香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2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果实PDC和PDH酶活性的影响 |
2.3 P.expansum和T.roseum侵染对苹果果实支链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3.讨论 |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全文结论 |
2.本研究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导师介绍 |
附件 |
(10)1-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阿克苏糖心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简写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糖心苹果的概述 |
1.2 苹果糖心病 |
1.3 影响苹果贮藏的因素 |
1.3.1 品种 |
1.3.2 贮前处理 |
1.3.4 贮藏环境 |
1.4 苹果适宜采收期研究进展 |
1.4.1 淀粉指数 |
1.4.2 果实生长发育期 |
1.4.3 果皮底色 |
1.4.4 果实硬度 |
1.4.5 种子颜色 |
1.5 果实中可溶性糖的研究 |
1.5.1 果实中糖的生理功能 |
1.5.2 果实中糖的积累特点及分布 |
1.5.3 果实中糖类代谢与可溶性糖的积累 |
1.5.4 采后果实糖代谢的调控 |
1.6 1-MCP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1.6.1 1-MCP的性质和作用机理 |
1.6.2 1-MCP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采收成熟度对阿克苏糖心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采收期对采收时阿克苏糖心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
2.2.2 不同采收期对阿克苏糖心苹果呼吸强度的影响 |
2.2.3 不同采收期对阿克苏糖心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2.2.4 不同采收期对阿克苏糖心苹果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2.2.5 不同采收期对阿克苏糖心苹果Vc含量的影响 |
2.2.6 不同采收期对阿克苏糖心苹果硬度变化的影响 |
2.2.7 不同采收期对阿克苏糖心苹果失重率的影响 |
2.2.8 不同采收期对阿克苏糖心苹果果实细胞膜渗透率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1-MCP处理对阿克苏糖心苹果采后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处理方法 |
3.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MCP处理对阿克苏糖心苹果呼吸强度的影响 |
3.2.2 1-MCP处理对阿克苏糖心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2.3 1-MCP处理对阿克苏糖心苹果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3.2.4 1-MCP处理对阿克苏糖心苹果Vc含量的影响 |
3.2.5 1-MCP处理对阿克苏糖心苹果硬度变化的影响 |
3.2.6 1-MCP处理对阿克苏糖心苹果失重率的影响 |
3.2.7 1-MCP处理对阿克苏糖心苹果细胞膜渗透率的影响 |
3.2.8 阿克苏糖心苹果成熟度与糖心发病的关系 |
3.2.9 1-MCP处理对糖心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影响 |
3.2.10 1-MCP处理对贮藏过程中果实糖心病情指数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1-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苹果果实糖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设备与仪器 |
4.1.4 色谱条件 |
4.1.5 样品制备(可溶性糖的提取) |
4.1.6 酶液制备及酶活性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PLC法测定糖的色谱分离效果 |
4.2.2 相关系数、精密度和重现性 |
4.2.3 HPLC法测定糖的色谱条件可行性 |
4.2.4 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与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采收成熟度对阿克苏富士糖心苹果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 |
5.2 1-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果实的保鲜效果 |
5.3 成熟度及1-MCP处理对贮藏过程中糖心变化的影响 |
5.4 1-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糖代谢变化的影响 |
5.5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元帅苹果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和含糖量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苹果水心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 姜云斌,王志华,贾朝爽. 中国果树, 2022
- [2]外源Ca(OH)2对壶瓶枣果实风味及矿质元素的影响研究[J]. 王丁,付瑞敏,刘春雷,杨雪,邢文会,夏铁骑,郝艳平. 中国南方果树, 2021(06)
- [3]高氮调控苹果果实碳氮代谢的机制及氮素调控技术研究[D]. 王芬.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宁夏苹果品种生态区划[D]. 李芳红. 宁夏大学, 2021
- [5]气调熏蒸技术在鲜食葡萄物流保鲜中的应用[D]. 张昭.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6]‘澳洲青苹’果实虎皮病关键预警指标的筛选[D]. 杜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猕猴桃新优系‘金福’采后生理、质地及组织结构特性的分析[D]. 田爱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钾对黄土高原旱塬区元帅苹果糖酸代谢调控机理研究[D]. 郭志刚.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9]Penicillium expansum和Trichothecium roseum侵染对苹果后熟和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及部分机理[D]. 龚迪.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1)
- [10]1-MCP处理对不同采收期阿克苏糖心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D]. 谢季云.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