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担子菌(蘑菇类)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的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柳园江,朱长进[1](1986)在《担子菌(蘑菇类)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的展望》文中研究指明 用酶制取大量的微生物原生质体比高等植物早好多年。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就有了关于细菌、霉菌、酵母菌等文献或报告,但有关担子菌(蘑菇类)原生质体制取和再生的报告,则是到七十年代才开始出现。担子菌的子实体(蘑菇)过去作为食物倍受人们喜爱,但是它主要生长在荒山野岭,种类较多,有的可以做为发酵食品来利用,有的则可能导致人和牲畜的病害,有的造成食品腐败,由于其生活周期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普通微生物,所以研究的历史不太长。在细菌、
鲍大鹏[2](2020)在《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文中指出我国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为育种研究和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杂交育种是食用菌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有必要对食用菌杂交育种的基本遗传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对杂交育种理论进行总结。对食用菌杂交育种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包括杂交亲本选配、配子体获得、杂交子产生和F1代栽培测试等方面,并对杂交育种中一些科学问题进行讨论,包括食用菌杂交亲本遗传资源、杂交优势和近交衰退、单核体的供体核角色和受体核角色、双核体的协同增效作用和优势核等,同时指出需要关注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最后强调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育种工作要走商业化育种之路,才能够促进我国食用菌种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李涵[3](2020)在《钙调磷酸酶响应锌指蛋白CRZ1在灵芝酸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文中提出高等药用真菌富含多糖、甾醇、萜类等结构复杂的生物活性物质,是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天然宝库。高等担子菌灵芝(Ganoderma lucidum)在我国及东亚地区具有两千年的民间药用历史。从灵芝中提取的灵芝酸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抑制恶性肿瘤及其转移、降低胆固醇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表明添加钙离子可显著提高灵芝酸产量,但其钙信号转导机制对灵芝酸生物合成的影响仍有待深入解析。众所周知,钙离子是细胞调控生长发育,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重要信号物质。在真菌细胞内,钙调磷酸酶响应锌指蛋白CRZ1(calcineurin responsive zinc 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是钙离子信号转导的关键转录因子,被报道具有调控真菌细胞离子稳态、细胞壁合成和致病性等功能。由于在高等真菌中的遗传操作技术尚不成熟,关于CRZ1在高等真菌尤其是担子菌中的功能研究仍十分匮乏,并且有关CRZ1在调控真菌次级代谢物合成中的作用普遍未知。本学位论文首先比对了CRZ1同源蛋白的保守序列,结果在灵芝蛋白组中发现两个与CRZ1具高度相似性的蛋白GL25464与GL26097(分别命名为Gl CRZ1与Gl CRZ2)。利用本实验室刚开发成功的针对灵芝系统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我们分别敲除了glcrz1与glcrz2基因。实验表明,在没有钙离子刺激下,glcrz1敲除株在生长发育和菌丝形态上与野生型几乎相同。但是,高浓度钙离子(100 m M)可一定程度抑制glcrz1敲除株(Δglcrz1)的生长。在低浓度钙离子(10 m M)刺激下,野生型菌株(WT)的灵芝酸产量显著提高,其单体灵芝酸GA-Mk、GA-T、GA-S和总灵芝酸产量分别是对照组(无钙离子刺激)的2倍、2.4倍、5.9倍和2.6倍。但是,在Δglcrz1的发酵培养中,添加10 m M钙离子时,其灵芝酸产量与未添加钙离子的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上述实验结果表明,Gl CRZ1是钙离子刺激灵芝酸产量提升的必需信号转导元件。与glcrz1敲除株不同,Δglcrz2菌株生长缓慢,菌丝发黄,对高浓度钙离子严重不耐受,在含100 m M钙离子的培养基上几乎不生长。同时我们发现在静置培养中Δglcrz2无法像WT那样形成均匀的气生菌丝膜,其灵芝酸产量也大幅下降。另外,低浓度钙离子(10 m M)的添加没能提高Δglcrz2的灵芝酸产量,相反导致其灵芝酸产量低于未添加钙离子的对照组。上述实验结果表明Gl CRZ2是维持灵芝细胞钙离子稳态和菌丝形态并保证灵芝酸合成的重要转录因子。本学位论文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Gl CRZ1与Gl CRZ2在灵芝中的功能进行研究,所获得的以上实验发现,有助于解析CRZ1在其它高等真菌中钙信号转导与次级代谢调控的机制。
纪冬辉,王义,王昱,王康宇,蒋世翠,张美萍[4](2013)在《食药用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食药用菌不仅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还具有很好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具有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文中综述了食药用菌的原生质体融合及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存在问题,最后对食药用菌遗传转化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陈娟,苏开美[5](2008)在《食用菌遗传育种及种质鉴定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科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应用于食用菌的育种以及种质鉴定。主要对食用菌育种的遗传学基础、育种技术、种质评价及鉴定的手段进行综述,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对食用菌育种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
曾海春[6](2019)在《真菌窗烷类杀虫活性倍半萜penifulvin A生物合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enifulvin A是由灰黄青霉菌(Penicillium griseofulvum NRRL 35584)产生的具有独特结构的倍半萜类天然产物,其拥有五个立体手性中心,结构中的四个稠环共用中心的季碳原子,形成一个罕见的二氧-[5.5.5.6]-窗烷结构,且其中的两个γ-内酯环和δ-内酯环共享一个手性缩醛中心。生物活性研究显示,penifulvin A具有高效专一的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农作物主要害虫之一,尤其是玉米)杀虫活性,被评价为最具开发价值的创新型生物农药之一。鉴于其新颖独特的化学结构以及良好的生物活性,penifulvin A引起了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关注,目前化学家已借助逆合成分析和间位-光环加成反应实现了penifulvin A的化学全合成,但在立体选择性构建二氧-[5.5.5.6]-窗烷骨架时仍存在一定难度。相对于化学全合成,penifulvin A的生物合成机制却一直未见报道。因此,penifulvin A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有望指导化学仿生合成,同时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也必然蕴藏着独特的酶学合成机制。基于此目标,本课题从P.griseofulvum NRRL 35584中鉴定了penifulvin A生物合成基因簇(peni),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体内基因敲除、化合物喂养、体外生物酶催化以及异源生物合成的方法与手段,系统阐明了penifulvin A的生物合成机制,由此深刻解析了自然界中独特窗烷骨架结构的生物合成过程,为后续通过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对不同窗烷类型天然产物进行改造,从而获得结构更加新颖、杀虫活性更强的衍生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物质基础。本研究完成工作如下:(1)Penifulvin A的发酵条件及其检测分离方法的确定。外界环境因素是影响微生物代谢谱变化的重要原因,为了确定研究penifulvin A生物合成的物质基础,首先确定了P.griseofulvum NRRL 35584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生产penifulvin A的条件。小量发酵实验显示,P.griseofulvum NRRL35584在25℃,大米培养基上发酵七天的条件下,能够稳定生产penifulvin A,并通过后续的分离和结构鉴定进行验证。Penifulvin A生产及其检测分离条件的确定,为后续各突变株培养条件和中间体的检测与分离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2)Penifulvin A生物合成基因簇(peni)的鉴定。通过真菌次级代谢基因簇分析网站(anti-SMASH fungal version)预测发现,P.griseofulvum NRRL 35584的全基因组中含有六个萜类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簇。利用结构导向的萜类环化酶系统进化树分析策略,scaffold 14中的萜类生物合成基因簇(peni)被认为与penifulvin A的产生可能有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eni基因簇中共含有六个基因,除了倍半萜环化酶基因(peniA)外,还有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基因(peniB),核黄素依赖的单氧化酶基因(peniC),两个双氧化酶基因(peniD和peniF)以及一个未知功能蛋白基因(peniE)。RT-PCR结果显示,peni基因簇的转录与penifulvin A的产生成对应关系。倍半萜环化酶基因(peniA)的进一步敲除结果显示,基因peniA敲除突变株完全丧失了penifulvinA的生产能力,由此清晰地明确了peni基因簇与penifulvinA生产的相关性。peni基因簇的确定,是阐明penifulvin A生物合成机理的重要前提。(3)Penifulvin A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确定。peniBpeniF五个基因的逐个敲除以及peniDpeniF三个基因同时敲除的结果显示,peniB或peniC的单基因缺失,P.griseofulvum NRRL 35584均会丧失penifulvin A的生产能力。但是,peniDpeniF三个基因的单独缺失或同时缺失,均不会影响penifulvin A的产生。该结果表明,peni基因簇中仅peniApeniC三个基因可能与penifulvin A的生物合成相关。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通过在异源宿主A.nidulans A1145中共表达peniApeniC三个基因,penifulvin A能够高效产生,证明penifulvin A的生物合成确实仅需要peniA、peniB和peniC三个基因参与。通过基因敲除及其异源宿主生产结果揭示了自然界中独特二氧-[5.5.5.6]-窗烷杂环的构建过程仅需三个基因参与。(4)倍半萜环化酶PeniA催化功能的研究。通过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peniA基因,获得了可溶性的PeniA重组蛋白。体外酶活实验表明,1)PeniA能够催化法呢基焦磷酸(FPP)环化为化合物209,经GC-MS数据库比对确定,该化合物与角三环倍半萜silphinene的断裂碎片一致;2)PeniA对FPP显示出严格的底物选择性,并不能催化GPP和GGPP生产对应的环化产物。酵母异源表达实验证实,基因peniA的酵母高表达菌株能够高效生产化合物209,进一步的分离与核磁鉴定证实209确实为三环倍半萜silphinene。因此,PeniA为之前并未报道过的silphinene倍半萜环化酶。通过对PeniA体外催化功能的研究以及silphinene结构的确认,我们推导了PeniA催化FPP到silphinene的整个环化机理。化合物209的化学喂养结果表明,其能够恢复ΔpeniA突变株penifulvin A的生产能力,从而证实了silphinene为penifulvin A合成的重要前体,这为后续氧化后修饰酶(PeniB和PeniC)催化功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撑。(5)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eniB催化功能的研究。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eniB为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peniA和peniB基因的共表达A.nidulans菌株(AN-peniAB)产生三个产物,分别为silphinene-15-oic acid(203)、γ-lactone-2-hydroxy[5.5.5.5]fenestrane(210)和γ-lactone-2-keto[5.5.5.5]fenestrane(211),该结果说明,PeniB作为多功能P450氧化酶,其能够连续催化silphinene的多步氧化反应。PeniB微粒体复合物的体外酶活实验结果表明了PeniB的氧化过程,1)催化209中C-15位甲基的三步氧化反应得到羧基产物203;2)PeniB氧化化合物203得到化合物210;3)PeniB继续催化化合物210 C-2羟基的脱氢反应得到211。化合物203/210/211分别化学喂养ΔpeniA突变株均能恢复penifulvin A的产生,由此证明了PeniB对化合物209的三步氧化产物均为penifulvin A生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其中化合物203到化合物210的转化过程,是构建第一个γ-内酯环的关键一步。由此,推导了PeniB可能通过催化化合物203 C-15位的羧基自由基加成C1-C2的双键或者C-15的羧基进攻C1-C2位的环氧两种机理得到210。为了验证PeniB的反应机理,首先通过化学衍生的方法,获得了化合物203的C-15羧基甲酯化产物214。PeniB与化合物214的体外酶活结果显示,PeniB的催化活性被完全抑制,由此说明C-15位羧基自由基的生成对化合物210中γ-内酯环的形成至关重要。(6)Baeyer-Villiger氧化酶PeniC催化功能的研究。从化合物211到最终产物penifulvin A,需要C1-C2位的位置专一选择性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eniC确实为核黄素依赖的Baeyer-Villiger氧化酶,其可能负责了化合物211到penifulvin A的转化。peniA、peniB和peniC三个基因共表达A.nidulans(AN-peniABC)确实能够检测到终产物penifulvin A的产生。我们试图在大肠杆菌中得到可溶性PeniC蛋白去验证其催化化合物211到penifulvin A的转化,但经过多种尝试,PeniC或者其与其它标签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均为不可溶表达。化合物211分别喂养ΔpeniB及ΔpeniC突变株的实验表明,211虽然能够恢复ΔpeniB突变株penifulvin A的产生,但是其并不能恢复ΔpeniC突变株penifulvin A的产生。由此间接证明了PeniC是催化化合物211形成penifulvin A的关键酶,通过催化C1-C2位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形成δ-内酯环。(7)Penifulvin A生物合成途径的推导。通过对peniA、peniB和peniC基因功能及其对应蛋白催化功能的研究,推导了penifulvin A生物合成的可能途径,1)PeniA催化线性FPP前体环化得到角三环骨架倍半萜silphinene(209);2)PeniB催化209经多步氧化反应得到211,其间完成了γ-内酯环的构建;3)PeniC催化211发生C1-C2位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形成δ-内酯环,从而得到终产物penifulvin A。Penifulvin A生物合成途径的阐明,为自然界中其它窗烷类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以及penifulvin类衍生物的合成生物学改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陈躬国,林原,刘新锐,赵光辉,陈剑[7](2017)在《秀珍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秀珍菇是近年来的菌中新贵。从秀珍菇遗传特性、种质资源研究以及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自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等综述了秀珍菇遗传育种的现状及进展。开展秀珍菇种质资源收集,进行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评价和利用研究,对秀珍菇种质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秀珍菇种质资源,促进秀珍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秦浩[8](2017)在《高等真菌灵芝中CRISPR-Cas9基因中断技术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蘑菇类真菌(mushrooms)是高等真菌中的一大类,很多种类具有丰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其含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这些物质有抗癌、抗炎、抗高血压、提高免疫力等多种药理活性。然而在蘑菇类真菌中的基因编辑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基因中断技术,现有报道的基因中断技术大多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进行的,但蘑菇类真菌中极低的同源重组比例(如在裂褶菌中只能从107原生质体中得到1-2个基因中断菌株)使得大部分此类真菌如灵芝、平菇、茯苓等物种都没有基因中断的报道。这对于蘑菇类真菌中重要基因的功能鉴定和代谢产物的合成产生了很大的阻碍。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的基因编辑方法之一,有着效率高、操作便捷等多种优点,但在蘑菇类真菌中尚还没有研究性报道。在本文中,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灵芝这种重要的药用蘑菇类真菌中建立了基因中断方法,通过将灵芝密码子优化的cas9基因转入灵芝细胞使其正常表达,再通过体外gRNA转录的方式将gRNA转入含有Cas9的灵芝菌株中,使得灵芝ura3基因产生双链断裂,诱导菌株发生非同源性末端的修复(NHEJ)从而在缺口处引入碱基的缺失或插入,在灵芝260125和5.616两种菌株中诱导产生了ura3中断菌株;同时研究发现gRNA加入量的提高可以ura3中断的效率,可以从107个原生质体中得到2个基因中断的突变菌株。为了可以利用CRISPR-Cas9技术中断其他功能基因以进一步推广这种技术的应用,本文探索了基于CRISPR技术的同源重组在灵芝中的可行性;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同源重组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序列比对的方式在灵芝中找到了可以驱动gRNA内源转录的U6 small nuclear RNA(U6 snRNA)启动子。本文中的基因中断方法是首次在蘑菇类真菌中建立的以CRISPR-Cas9系统为基础的基因中断技术,同现有应用的基因中断技术相比,具有操作便捷、适用性强等优点,可以在通过传统的同源重组方法无法实现的菌株中进行基因中断,这项研究为蘑菇类真菌的遗传改造提供了借鉴,也为其代谢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郑锦荣[9](2016)在《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文中认为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Fr.)Sing]是著名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品种,其生长周期短,出菇产量高,且营养丰富,具有抗癌、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然而在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过程中由于低温控制所需能耗较大,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是高温型食用菌品种,食药用价值高,贮藏性好且抗逆性强。但是由于其菌丝生长速度慢,出菇周期长,还无法全面普及市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领域上是一项重要的育种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杂交技术,它具有省时省力、目的性强等特点。本研究意在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培育出能在中高温环境下生长出菇的金针菇新菌株和生长周期短的巨大口蘑新菌株。本研究对来源不同的金针菇和巨大口蘑菌株进行了亲本菌株的筛选,优势菌株原生质体经双亲灭活后利用PEG进行融合,最后获得与亲本有遗传差异性的菌株4株,采用分子生物学ISSR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同时,还研究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亲本菌株的筛选。本研究以菌丝生长速度、原生质体产量和原生质体的单核化程度为指标,最终筛选确定JD03以及KD04作为原生质体融合的亲本菌株。2、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工艺设计与优化。应用均匀设计法对金针菇和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工艺进行设计与优化,结果表明:PEG的浓度为25.91%,融合时间24.52 min,融合温度为25.6℃,Tris添加量为0.016 mol/L,CaCl2添加量为0.014 mol/L,pH值为8.34时,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的融合率达到最大,为1.68×10-3。3、应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融合菌株进行了筛选和鉴定。通过形态学特征的比较,本实验筛选获得融合菌株4株,其生长速度快,与亲本形成明显的拮抗线,菌丝锁状联合结构清晰可见;采用ISSR技术对其中R13、R14、R15三株融合菌株进行鉴定,并进行遗传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R13、R14、R15与巨大口蘑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均为0.49,与金针菇的遗传相似系数均为0.45。初步说明R13、R14、R15均为新菌株,但与双亲亲缘关系不明显。4、对融合菌株R13、R14、R15母种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R13最适母种培养基为:葡萄糖1%、蛋白胨1%、酵母膏0.1%、VB1 20 mg/L、轻质碳酸钙0.55%、硫酸镁0.17%、磷酸二氢钾0.1%。采用该培养基,在pH为9.5时,融合菌株R13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R14最适母种培养基为:葡萄糖1%、蛋白胨0.6%、酵母膏0.1%、VB1 2.1 mg/L、轻质碳酸钙0.55%、硫酸镁0.12%、磷酸二氢钾0.55%。采用该培养基,在pH为7.6时,融合菌株R14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R15最适母种培养基为:葡萄糖2.8%、蛋白胨0.1%、酵母膏0.1%、VB1 3.3 mg/L、轻质碳酸钙0.55%、硫酸镁0.14%、磷酸二氢钾0.55%。采用该培养基,在pH为10.5时,融合菌株R15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5、对融合菌株R13、R14、R15栽培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融合菌株R13、R14、R15在小麦粒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萌发时间最短,长满瓶子时间最短。其次是玉米粒培养基,玉米粒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浓密、洁白。混合培养基菌丝生长最慢。
傅俊生[10](2010)在《草菇遗传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草菇一直以来,被认为属于初级同宗结合真菌,但是这种性遗传模式本身解释不了草菇生活史过程中的许多遗传学机制问题。由于草菇的性遗传模式不清,给草菇的遗传育种带来了重重困难,严重制约了草菇产业的发展。本论文以草菇主栽品种屏优一号(PY)为研究材料,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原生质体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传统的形态学、细胞学研究方法,致力于阐明草菇的生活史过程,揭示草菇的性遗传本质。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有性担子类型的新发现及担孢子核相分析草菇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四孢担子,每个担孢子含一个细胞核。我们通过对草菇不同时期子实体的菌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阐明了草菇有性结构担子及担孢子的发育过程;最先发现草菇如同蘑菇一样存在着双孢担子、三孢担子和四孢担子,其比例分别为9.06%、21.01%和69.03%;χ2独立检验分析表明,三种不同方法(核染色计数、担子计数、共显性标记检测F1代)得到异核担孢子比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故我们认为草菇异核担孢子比率期望值为5.11%,单核或同核担孢子比率为94.89%。2证明草菇存在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初级同宗结合的性模式,解释不了草菇后代单孢为什么广泛的变异。我们利用杂交亲本的两对共显性等位SCAR标记,对其杂交菌株F1代的112株单孢群体进行遗传分析,χ2检验表明两对等位SCAR标记的遗传分离比例(AB:Ab:aB:ab=1:1:1:1)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表明两个共显性标记是位于相互独立的染色体上,这也表明了草菇经核配后,存在一个减数分裂的过程,使得亲本的遗传基因在单孢分离物群体中得到充分的重组与交换。减数分裂是草菇单孢广泛变异的根源。3单孢分离物广泛变异因子分析草菇单孢广泛变异,应属由众多微效基因所决定的数量性状。我们测定了屏优一号38个单孢分离物的菌落表征指标,包括生长速度、细胞核数、细胞长、细胞宽、侧枝数、侧枝间距和侧枝角度。相关性分析表明7个表型指标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单孢分离物的差异是基因型引起。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草菇菌落表型,主要受四个主因子影响,分别被命名为气生型菌落旺盛因子、匍匐型菌落稀疏因子、菌落扩向因子及菌落核相因子。从主因子出发,有利于本论文对草菇单孢分离物的表型分类及细胞生物学特性测定研究,也为今后的草菇的遗传与育种提供了参考。4单孢分离物出菇机制的诠释初级同宗结合的定义认为单个草菇担孢子萌发后,不需交配自身就能完成生活史。这解释不了单核单倍体的单孢菌株是怎样完成其生活史。我们对不同年份分离的7个菌株的匍匐型单孢比例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7个菌株的匍匐型单孢比例无显著差异水平,匍匐型单孢比例的数学期望值为76.77%,这表明草菇的单孢分离物中是以匍匐型单孢为优势群体的。匍匐型单孢是不可能出菇的,那么,气生型单孢出菇的最大比例也不会超过23.23%,表明草菇被定义为同宗结合还有待商榷。对可出菇的配对菌株PYd15×PYd2的遗传鉴定表明,PYd15×PYd2是一个异核体的杂交种;对气生型可出菇单孢PYd42的F2代及其原生质体再生株的遗传检测分析表明,单孢PYd42是一个异核体;对气生型不出菇单孢PYYd41、匍匐型不出菇单孢PYd15和PYd21的原生质再生株的遗传检测分析表明,PYYd41、PYd15和PYd21均为单核体;对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只有异核体的草菇菌丝才有可能出菇。单孢能够出菇其本身是来自一个异核担孢子(同宗结合),而单核体或同核体的草菇菌丝需要交配后才可能出菇(异宗结合)。由占5.11%的异核担孢子及≤23.23%的单孢出菇率知,草菇应是以异宗结合为主的有性生殖过程。5屏优一号异核体菌丝的鉴定分析为验证和解释上面4点的结论,我们必须对本论文的核心材料屏优一号进行异核性鉴定分析。对两次分离的得到原生质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草菇匍匐型原生质体再生株的分离频率期望值为52.19%;通过综合分析26个原生质再生株的菌落形态、生长速度、细胞核数、核遗传多态性图谱及配对出菇情况,我们分离得到了两类互为异核的原生质再生株PYy14、PYy4和PYy8;对PYy14和PYy8的再一次原生质化分离株的遗传分析表明,PYy14和PYy8为同核体,即表明草菇屏优一号为双异核体。6草菇二极性交配型系统的测定综合分析了气生型不出菇单孢自交测定结果、匍匐型单孢自交测定结果、回交测定结果以及近交测定结果,并结合SCAR标记技术鉴定是否交配成功,充分证明了草菇的交配型系统受一对A因子控制,草菇属二极性异宗结合的性遗传模式。草菇能自身可出菇的异核担孢子只占5.11%,这部分单孢分离物行使同宗结合生活史;而大部分单孢分离物要行使异宗结合的生活史,受一对不亲和性因子A的控制。7与A因子紧密连锁基因(MIP)的克隆利用已报道的扩增MIP简并引物,从草菇屏优一号的基因组DNA中克隆到459bp的目的片段。基于这459bp序列设计了3个扩增下游侧冀序列的嵌套引物进行TAIL-PCR,获得了445bp的下游侧冀序列。两片段拼接后得到全长812bp的MIP基因序列。
二、担子菌(蘑菇类)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的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担子菌(蘑菇类)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的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2)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用菌杂交育种的基本步骤及相关科学问题 |
1 杂交亲本的选配 |
1.1 杂交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 |
1.2 杂种优势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 |
1.3 杂交育种中遗传距离的作用 |
1.4 食用菌育种中的配合力分析 |
2 获得配子体的路径 |
2.1 有性单核体和无性单核体的区别 |
2.2 食用菌的离配和再配现象 |
2.3 配子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具有次级同宗结合性质的食用菌的杂交育种 |
3 单核体的杂交方式 |
3.1 种内杂交方式的配对模式和遗传多态性分析 |
3.2 远缘杂交的应用价值分析 |
4 杂交子F1代 |
4.1 杂交子的性状测试 |
4.2 食用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二、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基础科学问题 |
1 杂交亲本的遗传资源 |
2 杂交优势和近交衰退的关系 |
3 单核体在杂交过程中的核供体角色和核受体角色的分析 |
4 双核体的协同增效作用和优势核的机制 |
三、我国食用菌产业育种展望 |
(3)钙调磷酸酶响应锌指蛋白CRZ1在灵芝酸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等真菌 |
1.1.1 高等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 |
1.1.2 灵芝与灵芝酸 |
1.2 灵芝酸生物合成与调控 |
1.2.1 灵芝酸合成途径 |
1.2.2 灵芝酸调控机制的探索 |
1.2.3 钙离子对灵芝酸产量的影响 |
1.2.4 灵芝酸合成基因的CDRE序列 |
1.3 真菌钙信号通路及CRZ1 研究进展 |
1.3.1 真菌钙信号通路 |
1.3.2 丝状真菌CRZ1 研究进展 |
1.4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在高等真菌中的应用 |
1.4.1 CRISPR-Cas9编辑原理 |
1.4.2 高等真菌基因编辑现状 |
1.5 立题目的与意义 |
1.6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CRSIPR/Cas9的灵芝CRZ1 基因的敲除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和质粒 |
2.2.2 试剂与仪器 |
2.2.3 灵芝菌丝培养 |
2.2.4 Cas9-g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5 制备转化所需质粒 |
2.2.6 灵芝原生质体PEG转化 |
2.2.7 筛选基因编辑转化子 |
2.2.8 制备基因编辑纯合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灵芝细胞内CRZ1 同源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2 基于CRISPR/Cas9的glcrz1与glcrz2 的敲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lCRZ1 在钙信号调控灵芝酸合成中的作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CYM平板培养 |
3.2.3 发酵培养 |
3.2.4 测量单体灵芝酸 |
3.2.5 测量总灵芝酸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Δglcrz1 菌株生长 |
3.3.2 GlCRZ1 介导钙信号调控灵芝酸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lcrz2 缺失对灵芝细胞生长与灵芝酸合成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敲除glcrz2 对灵芝细胞生长的影响 |
4.3.2 敲除glcrz2 对灵芝酸合成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4)食药用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遗传转化方法 |
1.1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进行遗传转化 (不借助载体) |
1.2 聚乙二醇介导转化法 (polyethlene glycol, PEG) |
1.3 电击转化法 (Electroporation) |
1.5 基因枪法 |
1.6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转化法 (Restriction Ellzyme Media-ted DNA Integrati, REMI) |
1.7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ATMT) |
2 提高食药用菌转化率的可能措施 |
2.1 启动子 |
2.2 选择标记 |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3.1 存在问题 |
3.2 展望 |
(5)食用菌遗传育种及种质鉴定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菌育种的遗传基础 |
2 食用菌遗传育种技术 |
2.1 人工选择育种 |
2.2 诱变育种 |
2.2.1 紫外诱变 |
2.2.2 辐射育种 |
2.2.3 激光诱变 |
2.2.4 离子注入 |
2.2.5 空间诱变 |
2.3 杂交育种 |
2.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 |
2.5 基因工程育种 (转基因育种) |
3 新型种质鉴定技术 |
3.1 RFLP标记 |
3.2 RAPD标记 |
4 食用菌遗传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
(6)真菌窗烷类杀虫活性倍半萜penifulvin A生物合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真菌活性天然产物的研究意义 |
1.2 真菌萜类天然产物概述 |
1.2.1 真菌萜类天然产物及其分类 |
1.2.2 真菌倍半萜类天然产物的结构多样性 |
1.2.3 真菌倍半萜类天然产物的活性多样性 |
1.2.4 真菌萜类天然产物的生源途径研究 |
1.2.5 真菌倍半萜类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 |
1.3 窗烷结构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
1.3.1 窗烷结构天然产物的发现 |
1.3.2 窗烷结构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研究 |
1.4 Penifulvins研究概述 |
1.4.1 Penifulvins的发现及其生物活性 |
1.4.2 Penifulvins的化学合成研究 |
1.4.3 Penifulvin A假想生物合成途径的推测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质粒 |
2.1.3 引物 |
2.1.4 本课题所用到的主要培养基及其配置方法 |
2.1.5 本课题所用到的主要试剂及其配制方法 |
2.1.6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保藏 |
2.2.2 灰黄青霉菌及构巢曲霉菌的培养 |
2.2.3 灰黄青霉菌及构巢曲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 |
2.2.4 灰黄青霉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5 灰黄青霉菌总RNA的提取及RT-PCR反应 |
2.2.6 目的DNA片段PCR |
2.2.7 DNA片段的回收 |
2.2.8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2.9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10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2.2.11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
2.2.12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少量快速提取及检测 |
2.2.13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2.2.14 酵母质粒的提取 |
2.2.15 大肠及酵母阳性转化子的PCR鉴定 |
2.2.16 大肠杆菌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2.2.17 镍柱的再生及保存 |
2.2.18 SDS-PAGE凝胶电泳 |
2.2.19 样品的分析方法 |
2.2.20 化合物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 |
2.2.21 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Penifulvin A产生菌株灰黄青霉菌的发酵验证 |
3.1 前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Penifulvin A产生菌株P.griseofulvum NRRL35584 的发酵检测 |
3.2.2 Penifulvin A的发酵及分离 |
3.2.3 Penifulvin A的结构确定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Penifulvin A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确定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P.griseofulvum NRRL35584 基因组中萜类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的分析 |
4.2.2 Penifulvin A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预测 |
4.2.3 P.griseofulvum中 peni基因簇的基因功能分析及转录检测 |
4.2.4 Penifulvin A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确定 |
4.2.5 Penifulvin A生物合成途径的重新推导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peni基因簇中倍半萜环化酶PeniA的功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Peni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2 基因peniA的敲除及其突变株代谢产物分析 |
5.2.3 基因peniA在酵母中异源表达及其产物(209)分析 |
5.2.4 化合物209 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5.2.5 化合物209 化学喂养ΔpeniA突变株 |
5.2.6 PeniA蛋白体外酶催化功能验证 |
5.2.7 PeniA蛋白的底物宽泛性研究 |
5.2.8 PeniA催化FPP环化机制推导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peni基因簇中P450 单氧化酶PeniB的功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Peni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2 基因peniB的敲除及其突变株发酵检测 |
6.2.3 基因peniB在构巢曲霉中异源表达及其产物(203/210/211)的分析 |
6.2.4 PeniB催化产物203/210/211 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6.2.5 化合物203/210/211 化学喂养ΔpeniA突变株 |
6.2.6 PeniB酵母微粒体蛋白复合物的体外酶催化功能验证 |
6.2.7 PeniB催化机理的研究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peni基因簇中Baeyer-Villiger单加氧酶PeniC的功能研究 |
7.1 前言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PeniC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7.2.2 基因peniC的敲除及其突变株发酵检测 |
7.2.3 基因peniC在构巢曲霉中异源表达及其催化功能研究 |
7.2.4 PeniC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7.2.5 化合物211 化学喂养ΔpeniB及 ΔpeniC突变株 |
7.2.6 基因peniD/peniE/peniF的敲除及各突变株发酵检测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研究工作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和参加科研情况 |
(7)秀珍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秀珍菇的特性与遗传研究 |
2 秀珍菇遗传育种进展 |
2.1 秀珍菇的种质资源研究 |
2.2 系统选育 |
2.3 杂交育种 |
2.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2.5 自交选育 |
2.6 辐射诱变育种 |
2.7 基因工程育种 |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8)高等真菌灵芝中CRISPR-Cas9基因中断技术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等真菌 |
1.1.1 高等真菌的分类及用途 |
1.1.2 药用蘑菇类真菌—灵芝 |
1.2 高等真菌中的基因中断技术 |
1.2.1 蘑菇类真菌的基因中断技术 |
1.2.2 其他高等真菌中的基因中断技术 |
1.3 基因中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基于重组酶的基因中断 |
1.3.2 基于内切酶的基因中断 |
1.4 立题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利用CRISPR-Cas9技术中断灵芝ura3基因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和质粒 |
2.2.2 试剂与仪器 |
2.2.3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置 |
2.2.4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Cas9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2 Cas9在灵芝中的表达及验证 |
2.3.3 转化子cas9基因拷贝数分析及稳定性检测 |
2.3.4 gRNA的设计及体外转录 |
2.3.5 在灵芝菌株260125中进行ura3基因中断 |
2.3.6 在灵芝菌株5.616中进行ura3基因中断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RISPR-Cas9的同源重组在灵芝中的探索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和质粒 |
3.2.2 试剂与仪器 |
3.2.3 培养基和常用缓冲溶液 |
3.2.4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通过外源引入同源臂及体外转录的gRNA介导同源重组 |
3.3.2 U6 snRNA启动子的发现以及内源转录gRNA介导同源重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本文创新点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金针菇概述 |
1.1.1 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
1.1.2 金针菇的产业现状 |
1.1.3 金针菇育种的研究进展 |
1.2 巨大口蘑概述 |
1.2.1 巨大口蘑的生物学特性 |
1.2.2 巨大口蘑产业现状 |
1.3 原生质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原生质体育种技术简介 |
1.3.2 原生质体育种技术在食用菌领域的应用 |
1.3.3 食用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 |
1.3.4 食用菌原生质体诱变技术 |
1.3.5 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
1.3.5.1 化学融合法 |
1.3.5.2 物理融合法 |
1.3.6 原生质体融合标记技术 |
1.3.6.1 形态学标记 |
1.3.6.2 营养缺陷型标记 |
1.3.6.3 灭活原生质体标记 |
1.3.6.4 荧光染色标记 |
1.3.6.5 抗药性标记 |
1.3.6.6 其他标记方法 |
1.3.7 融合子的筛选鉴定 |
1.3.7.1 遗传标记的检测 |
1.3.7.2 融合子的生物学鉴定 |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基础培养基 |
2.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2.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株活化培养及生长速度测定 |
2.3.1.1 测定方法 |
2.3.1.2 金针菇及其单孢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
2.3.1.3 巨大口蘑及其单孢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
2.3.2 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 |
2.3.2.1 金针菇菌丝液体培养 |
2.3.2.2 巨大口蘑菌丝液体培养 |
2.3.2.3 酶液的配制 |
2.3.2.4 测定方法 |
2.3.2.5 金针菇原生质体制备的步骤 |
2.3.2.6 巨大口蘑原生质体制备的步骤 |
2.3.3 原生质体单核化程度的测定 |
2.3.3.1 测定方法 |
2.3.3.2 金针菇原生质体单核化比例测定 |
2.3.3.3 巨大口蘑原生质体单核化比例测定 |
2.3.4 亲本的选择 |
2.3.5 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工艺优化 |
2.3.5.1 融合方法 |
2.3.5.2 融合率的计算 |
2.3.5.3 试验设计 |
2.3.6 融合菌株的筛选 |
2.3.6.1 融合菌株的挑取与培养 |
2.3.6.2 菌落形态特征比较 |
2.3.6.3 融合菌株与亲本菌株的菌丝显微结构观察 |
2.3.6.4 拮抗实验 |
2.3.6.5 融合菌株与亲本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
2.3.6.6 融合菌株与亲本袋栽培养生长速度比较 |
2.3.6.7 融合菌株与亲本液体发酵培养比较 |
2.3.7 融合菌株的ISSR鉴定 |
2.3.7.1 菌丝培养 |
2.3.7.2 液体发酵培养 |
2.3.7.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7.4 基因组DNA电泳检测: |
2.3.7.5 ISSR-PCR扩增及电泳 |
2.3.7.6 数据分析 |
2.3.8 融合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3.8.1 测定方法 |
2.3.8.2 最适碳源筛选 |
2.3.8.3 最适氮源筛选 |
2.3.8.4 融合菌株母种培养基优化 |
2.3.8.5 融合菌株原种培养基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针菇及其单孢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
3.2 巨大口蘑及其单孢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
3.3 金针菇及其单孢菌株原生质体产量比较 |
3.4 巨大口蘑及其单孢菌株原生质体产量比较 |
3.5 原生质体单核化程度比较 |
3.5.1 金针菇及其单孢菌株原生质体单核化程度 |
3.5.2 巨大口蘑及其单孢菌株原生质体单核化程度 |
3.6 原生质体释放过程与方式 |
3.7 亲本的选择 |
3.8 金针菇与巨大口蘑融合工艺优化结果 |
3.9 原生质体融合观察 |
3.10 融合菌株的筛选 |
3.10.1 菌落形态观察 |
3.10.2 融合菌株与亲本菌株的菌丝显微结构观察 |
3.10.3 拮抗作用的观察 |
3.10.4 亲本及融合菌株生长速度比较 |
3.10.5 融合子袋栽培养生长速度比较 |
3.10.6 融合子与亲本液体发酵培养速度比较 |
3.10.7 融合菌株筛选结果 |
3.11 融合子的ISSR鉴定结果 |
3.11.1 融合子与亲本的ISSR分析 |
3.11.2 融合子与亲本的遗传相似系数 |
3.11.3 聚类分析 |
3.12 融合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2.1 融合菌株最适碳源选择 |
3.12.2 融合菌株最适氮源选择 |
3.12.3 融合菌株母种培养基优化结果 |
3.12.3.1 融合菌株R13母种培养基优化结果 |
3.12.3.2 融合菌株R14母种培养基优化结果 |
3.12.3.3 融合菌株R15母种培养基优化结果 |
3.12.4 融合菌株原种培养基的筛选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亲本的选择 |
4.1.2 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最佳工艺 |
4.1.3 融合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4.1.3.1 融合菌株形态学观察 |
4.1.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4.1.4 融合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4.1 融合菌株的平板培养基优化 |
4.1.4.2 融合菌株的原种培养基优化 |
4.2 讨论 |
4.2.1 原生质体的制备 |
4.2.2 亲本的选择 |
4.2.3 亲本灭活标记处理 |
4.2.4 原生质体的释放方式 |
4.2.5 融合子的筛选与鉴定 |
4.2.6 融合子的稳定性 |
4.3 创新之处及不足 |
4.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草菇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担孢子的发育及其核遗传分析 |
1 担子及担孢子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子实层担子的结构发育 |
1.2.2 担子梗与担孢子形成 |
1.2.3 担孢子的成熟过程 |
1.2.4 担孢子的不同步发育现象 |
1.2.5 双孢、三孢、四孢担子的比例 |
2 担孢子核DNA 标记的分离规律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共显性标记序列比对 |
2.2.2 遗传分析 |
3 担孢子核相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担孢子核相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草菇单孢分离物广泛变异因子分析 |
1 单孢菌落表型指标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各项表型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1.2.2 表型指标显著性差异分析 |
2 单孢菌落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因子分析 |
2.2.2 聚类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单孢分离物出菇机制研究 |
1 单孢分离物的出菇频率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2 可出菇单孢的细胞核遗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F2 代单孢产物遗传分析 |
2.2.2 原生质再生菌株遗传分析 |
3 不出菇单孢的细胞核遗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4 单孢杂交可出菇的遗传鉴定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配对出菇反应 |
4.2.2 细胞生物学测定 |
4.2.3 DNA 指纹鉴定 |
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草菇菌丝异核体的鉴定研究 |
1 原生质体再生株的分离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2 原生质“同质异核”再生株的分离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菌落形态观察 |
2.2.2 细胞生物学测定 |
2.2.3 核DNA 指纹检测 |
2.2.4 配对出菇鉴定 |
3 互为“同质异核”再生株的同核性鉴定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再次原生质化分离 |
3.2.2 回交配对检测 |
3.2.3 遗传多态生检测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草菇交配型系统测定 |
1 气生型不出菇单孢的自交测定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自交出菇试验 |
1.2.2 自交测验分析 |
1.2.3 DNA 标记鉴定 |
2 匍匐型单孢的自交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自交形态鉴定 |
2.2.2 DNA 标记鉴定 |
2.2.3 极性分析 |
3 回交验证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回交形态观察 |
3.2.2 DNA 标记鉴定 |
3.2.3 极性分析 |
4 近交验证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近交形态观察 |
4.2.2 DNA 标记鉴定 |
4.2.3 极性分析 |
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A 因子紧密连锁基因(MIP)的克隆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目的片段克隆 |
2.2 序列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担孢子的发育与萌发 |
二、次级同宗结合过程 |
三、二极性异宗结合过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担子菌(蘑菇类)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的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担子菌(蘑菇类)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的展望[J]. 柳园江,朱长进. 国外林业, 1986(01)
- [2]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科学问题[J]. 鲍大鹏. 食用菌学报, 2020(04)
- [3]钙调磷酸酶响应锌指蛋白CRZ1在灵芝酸生物合成中的作用[D]. 李涵.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食药用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 纪冬辉,王义,王昱,王康宇,蒋世翠,张美萍.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0)
- [5]食用菌遗传育种及种质鉴定研究进展[J]. 陈娟,苏开美. 中国食用菌, 2008(05)
- [6]真菌窗烷类杀虫活性倍半萜penifulvin A生物合成的研究[D]. 曾海春. 西南大学, 2019(01)
- [7]秀珍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陈躬国,林原,刘新锐,赵光辉,陈剑. 热带作物学报, 2017(07)
- [8]高等真菌灵芝中CRISPR-Cas9基因中断技术的建立[D]. 秦浩. 上海交通大学, 2017(12)
- [9]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D]. 郑锦荣.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10]草菇遗传规律研究[D]. 傅俊生.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