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功学”

论“气功学”

一、漫谈《气功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谢潇萌[1](2020)在《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是困扰三分之一国人的健康杀手,在目前大健康的生活理念下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森林疗养对人民健康生活有益,在缓解压力、改善失眠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健康中国的政策引导下,逐渐受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重视,目前在各行各业的共同推动下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森林疗养基地的建设为失眠疗愈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森林疗养的相关理论研究体系不完善,缺乏对森林疗养基地的有效指导。本文旨在探索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是对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思路上的探索和设计实践理论的补充与整合。通过研究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作用,归纳具有失眠疗愈功能的森林疗法活动类型,包括:自然疗愈、运动保健、心理疏导三大类;从森林疗法因子的角度出发,研究森林疗养的环境要求和基地的建设条件;基于具有失眠疗愈功能的森林疗法活动开展要求的研究,总结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明确了基地建设的要点和基地建设的内容,包括:环境优化、设施建设、产品设计,其中,疗养步道、休息站、专类园等疗养设施建设的策略与方法作为基地规划设计的重点在文中进行了详述。在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以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赤头坂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为例,结合当地现有资源,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实践应用。

颜芬[2](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范志文[3](2020)在《基于中医学生命观对站桩功内在养生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站桩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增力、壮体、养身保健等功效,具有整体性、主动性、协同性、简易性的特点和优势,而中医学的天人合一生命观与形神一体生命观恰恰是站桩功特点与优势的来源与基础。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逻辑推理、总结归纳的方法深入整理并挖掘中医学生命观与站桩功的理论渊源,以现代物理学角度分析养生过程中人体生命的内涵与规律,从站桩功特点与优势、基本形式、身体反应、神意运用、现代科学研究等十个方面入手,阐述站桩功在中医养生防病、临床诊疗、中医学术思想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站桩功的内在效应机制,运用中医学生命观对“三心并站桩”与“少林内劲一指禅”的养生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析,明晰了站桩功的效应机制,阐述了站桩功的练功要领,并提出以下观点:(1)学习站桩功第一步是了解中医学生命观;(2)学习站桩功第二步是正确的调整身形;(3)学习站桩功的核心是正确地运用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提高生命质量的需求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练习传统健身功法来达到养生康复的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运用中医学生命观研究站桩功的内在养生机制,为传统站桩功的传承及在养生康复实践中的推广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

薛中华[4](2020)在《道教辟谷文化研究》文中提出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众对辟谷的认识往往趋于简单化和片面化。目前已有的研究也尚未将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思想方法等基本问题做出系统完整的阐述。本文希望能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整体把握明晰内涵并梳理其历史发展、整理其思想与方法,以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本文以“总-分”的结构展开对道教辟谷文化的解析。首先,总体上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内涵,并给出其在道教文化中的清晰定位,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梳理,说明其在道教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对道教辟谷文化进行分维度论述,从纵、横两个维度对道教辟谷文化展开系统的梳理和讨论。纵向维度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发展,结合道教文化发展的历史对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做出清晰的分段,并就各分段关于辟谷的记载做全面系统的考察和研究,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审视道教辟谷发展的动力和历史必然。横向的维度,主要研究道教辟谷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以把握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形态,解析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与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相关文献,逐条理出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思想理论及对应的辟谷方法。在整理思想理论与方法的时候,本文依据道教辟谷文化的主要分段,将其划分为早期道教内丹兴起前的辟谷和内丹兴起之后的内丹辟谷两个大的部分来分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对国内外道教辟谷及其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综述。在此过程中,围绕本文设定的主要研究问题,从内涵定位、历史发展、思想方法等方面分别做了相关研究进展的综述,然后明确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指出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第二章是道教辟谷及其在道教文化中地位与作用。对辟谷文化进行考察时,本文区分了一般的辟谷文化和道教辟谷文化,并注意阐述了辟谷文化的层次性与丰富性。运用文献综合考察法,本文以统观的视角指出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的地位,论述了道教辟谷文化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修仙中具有核心地位、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康寿追求中具有基础地位等观点。在关于道教辟谷文化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的论述中,本文通过文献综合分析归纳得出道教辟谷文化具有对神仙的阐释作用、对生命的保障作用和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等重要作用。第三章是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本文依据对道教历史的总体把握,把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分为起源阶段(先秦到西汉)、早期发展阶段(东汉到唐朝)、成熟发展阶段(唐末至近代)等三个大的阶段,结合对大量的历史文献、道教典籍、历代方志等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阐明道教辟谷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形式、历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各阶段的主要表现是:起源阶段提出了辟谷的概念,且已存在一些零散的辟谷思想和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早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在道教思想理论和修仙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较完整的辟谷实践方法;道教辟谷文化成熟阶段主要表现是,在标志着道教养生修炼走向成熟的内丹修仙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基于内丹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辟谷理论和辟谷方法。第四章是道教辟谷的思想理论。本文着重从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和内丹辟谷思想两个部分来论述。根据文献综合分析得出,早期的辟谷思想主要包括:节食尚俭思想、食气者寿思想、虚静无为思想、天气地味思想、除三尸九虫思想、清肠除滓思想、仿生导引思想、气药疗病思想、金津玉液思想、日精月华理论、减食增寿理论等等。内丹辟谷思想部分首先阐述了内丹辟谷理论的几个内涵,然后进一步阐示内丹辟谷思想有:绝粒为宗思想、精气神全思想、减阴增阳思想、先天自动思想等等。第五章是道教辟谷方法。本文在这一章主要论述道教早期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和内丹辟谷方法。道教早期辟谷方法主要有:代谷辟谷法、节食辟谷法、导引行气辟谷法、除三尸九虫辟谷法、存思辟谷法、守一辟谷法、服药服丹辟谷法、服水辟谷法、服气辟谷法、胎息辟谷法等等。内丹辟谷方法,主要是根据内丹修炼程序分为炼己筑基辟谷、炼精化气辟谷、炼气化神辟谷和炼神还虚辟谷。

王珊珊,曾佳俪,张存玉[5](2019)在《健身气功中医术语英译问题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气功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文化内涵。本文以九套中国健身气功对外宣传册英文版为对象,研究发现其中的中医术语存在不统一及误译现象,并且大量术语因为采用简化译法或省译,致使中医文化内涵在语言转化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流失。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例析,并结合受众分析提出健身气功中医术语翻译应倾向于保留中医文化内涵,扩大以异化翻译法为主导的翻译方法来表达中国文化特色词汇。

董秋桂[6](2019)在《供给侧要素视野下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是人民健康的需要。伴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康中国”战略逐步实施、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出台,我国体育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健身气功产业的发展也带来良好契机。在供给侧要素视野下研究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发展,进一步解决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和促进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厘清供给侧要素的基本构成和健身气功产业的逻辑框架。分析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发展现状,表明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还存在制度不完善、政策支持缺乏,产业各类发展不平衡、发展面窄、融合度低,产业供给简单、有效供给不足、需求旺盛而导致供需不平衡、供不应求等问题。在供给侧要素视野下研究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发展,首先对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侧要素的基本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对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侧要素“状况评价”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侧要素供给状况不容乐观,资金供给缺乏,科技创新供给能力薄弱,场地供给不足、从业人员供给规模和质量不高、有效制度供给不到位等问题。其次对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侧要素重要程度、认知判断和提升策略的分析和研究,对目前发展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首先做好健身气功产业制度和资金有效供给,其次做好健身气功产业从业人员和科技创新有效供给,再者做好健身气功产业场地有效供给。

左晓柳[7](2019)在《基于心率变异性的中医气功入静调心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旨在通过比较大学生在“安静状态-焦虑作业-气功入静/端坐安静状态”三个阶段下的心率变异性及情绪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组实验对象的自主神经活动调控过程、特征及差异,探讨气功入静的调心机制,为气功入静锻炼寻求科学的支持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江西中医药大学在读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在专业的气功老师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气功调心入静锻炼,每晚8:40-10:00跟随老师的指导语进行入静训练,20分钟为1节,每节间隔5分钟,每周5次,连续训练2个月;对照组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2个月。2个月后,采用美国Biopac公司16通道多导生理记录仪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分别测试两组实验对象在“安静状态(5min)-焦虑作业(5min)-气功入静/端坐安静状态(5min)”三个阶段下的心率变异性和情绪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2个月后,比较两组实验对象心率变异性的差异:(1)时域指标:(1)在安静状态和焦虑状态下,实验组的RMSSD、PNN50值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2)在实验组气功入静、对照组端坐安静的状态下,实验组的RMSSD、PNN50值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配对样本T检验中,实验组在入静下的RMSSD、PNN50值较焦虑状态和安静状态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功入静下的RMSSD值较前两个阶段显着升高(P<0.01);对照组的RMSSD、PNN50值较前两个阶段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频域指标:(1)在安静状态和焦虑状态下,实验组的VLF、LF、LF/HF值低于对照组,HF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焦虑状态下,实验组的VLF值较安静状态升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LF、LF/HF值较前升高,HF值较前降低,未见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在第二阶段的VLF值较安静状态升高(P<0.05),LF值较前升高,HF、LF/HF值较前降低(P>0.05)。(3)在实验组气功入静、对照组端坐安静的状态下,两组的VLF、LF、LF/HF值均较前两个阶段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F值较前上升,对照组HF值较前下降,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配对样本T检验中,实验组在气功入静下的VLF值较焦虑状态显着降低(P<0.01),且入静后的LF值低于安静状态(P<0.05);对照组的VLF值在第三阶段较第二阶段显着降低(P<0.01),LF、HF、LF/HF值较前两个阶段降低,三个阶段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2.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得分变化,分析两组在不同条件下情绪状态的差异: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在焦虑任务中焦虑水平增高,在气功入静后S-AI、T-AI得分较焦虑状态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S-AI、T-AI得分三个阶段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三个阶段中的迷走神经张力维持着较高的水平,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较强,提示与未练功的普通大学生相比,气功入静锻炼者在调节心神、保持健康稳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2.实验组在气功入静后的VLF、LF、LF/HF值较前降低,HF、RMSSD、PNN50值较前升高,提示气功入静有利于提高迷走神经的张力,降低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维持机体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迷走神经的动态平衡,此亦证明心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宰作用,气功调心可加强神对生命活动的调控能力,使机体身心状态达到阴阳平衡。3.实验组在气功入静后焦虑水平较前显着降低,提示气功入静有利于改善焦虑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对于安定心神、调和情志具有积极作用。

廖育群[8](2018)在《说古及今 漫谈传统医学》文中研究表明医疗服务的专业知识和人际关系,构成了性质不同却又密切关联的两大研究领域。故面向科学史研究生的这一讲座,以宏观上两者并重为基本视角。就前者而言,传统医学不仅仍旧存活于当今社会的民众医疗健康事业中,且成为近代科学全面取代旧知识体系大势中惟一特例的原因何在?就后者论,因业内人士及整个社会对于医疗属于服务业的本质缺乏明确认识而制约着从公立、福利性医疗为主导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渡。而伴随科学技术进步出现的种种新问题,则实与两方面皆有关系。

李洋[9](2018)在《王芗斋武术人生与拳术思想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优秀文化如何与现代进行对接?是所有传统文化传承均要回答的问题,在全球化、现代化日益加速的当下,这个问题的探讨显得更为紧迫。武术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进一步传承?哪些东西应该值得保留,哪些又是必须根除?“继承”与“革新”的途径在哪里?则是引发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所在。当下,理论界对武术现代化的研究,惯常的思考路径大多是从“高处着眼”,而缺乏“底层视野”,然而,武术现代化的发展毕竟并非是一个理性设计的过程,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重要事实,因此,亟待对底层群体的关注。本研究从“底层视角”出发,采用“以小见大”方式,选取王芗斋这一武人为个案,运用生命史研究法、解释性叙事研究法以及口述史研究法,对王芗斋的武术人生与拳术思想历程、嬗变及价值进行研究,以期为当下武术的现代化或者武术的“继承与革新”提供一定的借鉴或启示。研究得出:1.王芗斋1886年生,在其童年生活中,乡野武风为其播下“尚武”的种子,而其医学世家背景、幼时的“蒙学”教育,以及因“体弱”而拜师,但又未行“拜师”之仪等异于一般武人的经历,构成了他日后形成了有异于“他者”对“武”的理解的动因。1894年,他拜形意拳师郭云深为师,习得形意拳站桩、五行、十二形要义、练劲以及养气之法,开启了一生的武术践履之旅。而后,自1907年起到1963年逝世前,他游历数十年,造访拳家数人,梳理传统、研西拳、究养生,形成了相对独特的拳术思想,进而成为了一个卓而不群的武人。其拳术思想呈现为以下三个阶段的嬗变:第一,新体验整理与拳术思想的初建阶段(1907—1928)。1907年,王芗斋离家赴京城讨生活,恰逢军阀混战重用武人之际,因“武”结缘军中担任武术教官。执教期间,与北方太极、形意、八卦门等门人多有接触。而后,南下访少林“恒林”和尚、湖南解铁夫、福建方恰庄等人,对中国南北传统拳术一个初步体验与认知,初步形成了“以意、劲力训练为基础”的“尚劲重意”的拳术思想格局,写就了《意拳正轨》一书。第二,中西拳理双向延伸后的完善阶段(1929-1944)。1929年,王芗斋参加国术游艺大会期间开始全面深入地审视了旧拳术,在上海遇钱砚堂、吴翼翚二人,使其潜藏已久的拳术思考得以实践化,开启其超越传统拳术构建新拳术体系的尝试,并于1941年到1944年间,在揣摩西洋和东洋的拳理、拳法之后,建构起以强调“七妙法门”为主核的新拳学体系,形成了“重理立学”的武学思想格局,并借四存学会授徒之际,践行思想并写成《拳道中枢》一文,一度成为意拳门户之中经典之作。第三,拳术指导思想的深化与完善阶段(1944—1963)。1944年,王芗斋与鹰爪王“王星”的一次切磋引发他对“拳之养”的反思。恰适1945年“八一五”光复禁止“公开习武”,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再次“控武”,加之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王芗斋转向教授“养生”,受齐白石、徐燕荪、李苦禅等人的影响,其拳术思想亦有了较大的提升,期间,着《站桩漫谈》、《拳经述径》、《习拳一得》等着作,其拳术思想呈现为“击养一体”格局。2.王芗斋在其一生的拳学实践中,对旧拳术进行“更”与“守”两条路径的处理:对于“革”拳,他提出“去拳套”,并建构了一套以“七步妙门”为主的新拳学训练体系的同时,还提出倡导新师徒关系,革新“拳”之性与“拳”之社会定位等内容。对于“守”,他提出,要注意保留传统拳学的“站桩与养生”、强调拳术应始终重“意”感,慢中求速,守中、用中,体认其功,练习“浑元力”(即争力)等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表面上来看他是对拳种本体的处理,实际上,他回答了中国拳学现代转型的“承”、“革”之路,为当下武术现代化对“传统与现代”的处理提供了借鉴。3.纵览王芗斋拳术思想的三阶嬗变,透析其对旧拳术“革”与“守”的成因后可以发现,致其形成诸多独特地拳术思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其一,其少时体弱使之对“拳养”极为重视,而所学之拳——形意拳注重“技击”的拳种“惯习”奠定了其对拳术认知的基本逻辑。其二,尚武话语、救国救亡、强国民体质等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需求,是其拳术思想嬗变的外部机缘。而其特殊的武术人生际遇亦构成了他思想变化的重要“底色”,尤其是军中执教、南北游学、教授大众养生等行动对其思想的产生都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加之,他骨子里对拳术热爱与期待以使其具有一定的“文化自省”色彩,也使其以革命者姿态重构与修正了拳术技术与理论。4.王芗斋拳术思想的当代价值与现代性启示:当代价值主要有三点:第一,他对原有拳术的承继与重新解释,为传统拳术向现代转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努力,是近代中国试图整合传统武术与现代社会对接重要探路人。第二,他综合诸家拳术中的精粹与糟粕,革新与建构拳术,为当代拳术现代化转型提供实践的操作范式。第三,他提出“重拳理”、重实证,以科学话语对待拳术理论与实践,对传统武术的弊端有纠偏之功。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他给中国武人呈现了“治武”的态度,对当下武术的现代化发展有着诸多启示。当然,他的拳术思想也不乏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缺乏对“套路”审美性地合理审视;另一方面,未能完全正视“师徒”制之功用。启示:在王芗斋的个体经验中可以发现,他先是整理了诸家传统拳术的经验,而后,随着面对西方的挑战日益加剧,他对“套”的批判与否定日益增强,提出了新的新拳术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又转向“养生”提出了“击养一体”的拳术理念。其拳术思想随着社会需求而不断有所调适,着重处理了“技、套、养”三者关系的问题。从王芗斋身上亦可以看到,他一直不断对传统元素进行了修正与调整,间接的回答了武术的现代化,其实是一个如何将传统“引出来”并融合外来文化这样一个命题。

曹敦敏[10](2018)在《峨眉僧岳门武术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峨眉武术”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以此为视角从传统武术方面进行探究,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对峨眉武术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武术文化的核心部分。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主要分为少林、武当、峨眉,当前对前两者研究的文献甚多,而对于峨眉武术的研究比较缺乏,特别是对峨眉武术拳种文化的研究甚少。因此,以峨眉武术拳种为视角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挖掘和整理出峨眉传统武术拳种,也能够体现峨眉武术文化的价值。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僧岳门”武术为个案,全方面研究其武术文化。全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为僧岳门武术定位的文化归属,该部分主要是对僧岳门武术的定位,界定僧岳门武术的归属,主要从武术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定位,峨眉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定位,僧岳门武术在峨眉武术中的定位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僧岳门武术传承的文化品质,该部分从历史源流、历史人物、传承脉络以及传承方式四部分分析其武术传承的文化品质。通过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分析与归纳其在创立僧岳门武术时是如何肩负使命、吸纳精华;在众多僧岳门武术传人中,那些有着鲜活灵魂的传人是如何铸造出鲜活的价值;在一代代僧岳门武术延续者中,他们是如何肩负重担,继续前行;在僧岳门武术文化思想中,“德礼”这个核心思想是如何体现的。第三部分僧岳门武术技术的文化品味,该部分主要品味重如锤、硬如铁、沉如山、猛如虎的中桩拳;品味身轻似燕、灵如脱兔、脆如银铃、疾如闪电的高桩拳,以及高桩拳为何被称为“脚尖上的武术”的原因;品味盘功、定步单手和活步单手等基本功的练习;品味以十六字诀为用、五峰五肘相伴、阴阳虚实互用互补的技法诀窍。第四部分僧岳门内功的文化机理,该部分主要阐述僧岳门武术的核心内容“内功”。在众多的峨眉武术拳种中,以“内功”为主要内容的较为罕见,僧岳门有着丰富系统的内功文化,主要分为被称为“天然防护网”的武术内功之纯阳功,神气相依、还虚合道的静功,养医结合、因人而异的通调功。它们各自蕴含着丰富的内功文化机理,不仅有利于防身御敌、强身健体,而且还能调理脏腑、气血,损其偏盛,补其偏衰,使其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强身祛病、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效。

二、漫谈《气功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气功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1)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健康背景下的森林疗养
        1.1.2 日益严重的睡眠健康问题
        1.1.3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林业发展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阐述
        1.3.1 森林疗养
        1.3.2 森林康养
        1.3.3 森林疗养与森林康养的概念辨析
        1.3.4 森林疗法
        1.3.5 森林疗法因子
        1.3.6 森林浴
    1.4 森林疗养的发展
        1.4.1 德国森林疗养的发展
        1.4.2 日本森林疗养的发展
        1.4.3 韩国森林疗养的发展
        1.4.4 国内森林疗养的发展
        1.4.5 发展趋势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森林疗养
        1.5.2 失眠的成因与改善方法
        1.5.3 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功能
        1.5.4 小结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2 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功能
    2.1 失眠及影响因素
        2.1.1 失眠的特征
        2.1.2 失眠的影响因素
    2.2 失眠疗愈的主要途径
        2.2.1 医学领域的非药物治疗
        2.2.2 心理学领域的心理疏解与情绪缓释
        2.2.3 风景园林学领域的植物保健作用
    2.3 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功能及主要支撑理论
        2.3.1 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功能
        2.3.2 具有失眠疗愈功能的森林疗法类型
        2.3.3 主要支撑理论
    2.4 不同群体的失眠特征及改善方法
        2.4.1 失眠群体分析
        2.4.2 不同群体失眠的主要影响因素
        2.4.3 不同群体失眠的改善方法
3 森林疗养的环境要求及基地建设条件
    3.1 森林疗养的环境要求
        3.1.1 森林疗法因子
        3.1.2 森林疗法实现的环境条件
    3.2 森林疗养基地的建设条件
        3.2.1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的一般要求
        3.2.2 注重失眠疗愈功能的基地建设条件
4 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4.1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4.1.1 规划设计要点
        4.1.2 基地建设内容
    4.2 森林疗养基地环境优化
        4.2.1 林分设计
        4.2.2 水体设计
        4.2.3 地形设计
    4.3 森林疗养设施建设
        4.3.1 森林疗养步道设计
        4.3.2 森林疗养休息站设计
        4.3.3 森林疗养专类园设计
        4.3.4 森林疗养建筑设计
        4.3.5 森林疗养辅助设施设计
        4.3.6 森林疗养标识系统设计
    4.4 森林疗养产品设计
        4.4.1 森林疗养产品体系设计
        4.4.2 森林疗养行程安排
    4.5 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韩国济州岛西归浦国立自然休养林
        5.1.1 项目概况
        5.1.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5.2 日本东京奥多摩町“登计小径”
        5.2.1 项目概况
        5.2.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5.3 德国巴凳·威利斯赫恩疗养地
        5.3.1 项目概况
        5.3.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5.4 丹麦纳卡蒂亚森林疗愈园
        5.4.1 项目概况
        5.4.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5.5 日本宫崎县日之影町森林疗养基地
        5.5.1 项目概况
        5.5.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5.6 小结
6 大田县赤头坂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
    6.1 项目概况
        6.1.1 政策背景解读
        6.1.2 项目区位及区域概况
        6.1.3 基地概况
        6.1.4 社会经济条件
        6.1.5 市场分析
    6.2 场地分析
        6.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6.2.2 林地类型分析
        6.2.3 道路分析
        6.2.4 疗法因子分析
    6.3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条件分析
        6.3.1 基地建设条件分析
        6.3.2 森林疗养基地已有设施建设概况
        6.3.3 SWOT分析
    6.4 规划设计思路
        6.4.1 规划设计依据
        6.4.2 规划目标与定位
        6.4.3 规划原则
        6.4.4 挑战与策略
    6.5 总体规划
        6.5.1 规划结构
        6.5.2 疗法分区
        6.5.3 功能分区
    6.6 森林疗养设施专题设计
        6.6.1 步道选线与设计
        6.6.2 疗法场所分区设计
    6.7 专项规划设计
        6.7.1 植物规划设计
        6.7.2 交通规划设计
        6.7.3 竖向设计
        6.7.4 水系规划设计
        6.7.5 建筑概念规划
        6.7.6 服务设施规划
        6.7.7 标识系统设计
        6.7.8 产品设计
        6.7.9 环境容量计算
        6.7.10 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二、研究意义
        (一)学科建设意义
        (二)健康战略意义
        (三)文化推广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四、思考与启示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一、“中国”与“西方”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二)“气功”与“导引”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一、理论基础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二、比较逻辑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创新点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专家访谈法
        (三)历史分析法
        (四)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历史溯源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一)导引
        (二)武术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一)专门锻炼方法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二)“模糊”与“精确”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结合的可行性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二、结合的必要性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中医学生命观对站桩功内在养生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中医学的生命观
    1.1 天人合一的生命观
        1.1.1 气为一元
        1.1.2 天人整体
    1.2 形神一体的生命观
        1.2.1 人身整体
        1.2.2 形与神俱
2 中医养生与气功修炼
    2.1 中医养生
    2.2 气功修炼
3 传统站桩功研究
    3.1 站桩功的命名
    3.2 站桩功的理论渊源
        3.2.1 道家
        3.2.2 佛家
        3.2.3 武术
        3.2.4 医家
    3.3 站桩功的分类
        3.3.1 从站桩高度来分
        3.3.2 从站桩动静来分
        3.3.3 从站桩用途来分
    3.4 站桩功的特点与优势
        3.4.1 整体性
        3.4.2 主动性
        3.4.3 协同性
        3.4.4 简易性
    3.5 站桩功的基本形式
        3.5.1 下肢基本形式
        3.5.2 上肢基本形式
    3.6 站桩功的身体反应
    3.7 站桩功的神意运用
        3.7.1 导引模式
        3.7.2 意守模式
    3.8 站桩过程中练功反应的处理
        3.8.1 站桩中病态反应的应对
        3.8.2 正确对待杂念
    3.9 站桩前后的注意事项
    3.10 站桩功的现代医学研究
        3.10.1 神经系统
        3.10.2 运动系统
        3.10.3 循环系统
        3.10.4 呼吸系统
        3.10.5 消化系统
        3.10.6 泌尿系统
        3.10.7 皮肤系统
4 基于中医学生命观对三心并站桩养生机制的研究
    4.1 功法特点
    4.2 练功要领
    4.3 功法操作
    4.4 养生机制
5 基于中医学生命观对少林内劲一指禅站桩功养生机制的研究
    5.1 功法特点
    5.2 功法操作
    5.3 养生机制
6 启示
    6.1 学习站桩功的第一步是了解中医学生命观
    6.2 学习站桩功的第二步是正确的调整身形
    6.3 学习站桩功的核心是正确地运用意识
7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站桩功的养生效应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历

(4)道教辟谷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2. 道教辟谷文化的概念和定位
    2.1 道教辟谷文化的相关概念
        2.1.1 一般辟谷的概念
        2.1.2 道教辟谷的概念
        2.1.3 辟谷文化的丰富性
    2.2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
        2.2.1 道教辟谷是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2.2 道教辟谷在道教修仙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2.2.3 道教辟谷在道教康寿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2.3 道教辟谷在道教文化中的作用
        2.3.1 道教辟谷对神仙文化的阐释作用
        2.3.2 道教辟谷对修炼过程的保障作用
        2.3.3 道教辟谷对修炼成果的显化作用
3. 道教辟谷文化的历史发展
    3.1 道教辟谷的起源:西汉之前
        3.1.1 辟谷的提出
        3.1.2 先秦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1.3 西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2 道教辟谷的早期发展:东汉至唐
        3.2.1 东汉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2.2 三国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2.3 两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辟谷的记载
        3.2.4 唐朝关于辟谷的记载
    3.3 道教辟谷的成熟发展:唐末至近代
        3.3.1 内丹的兴起与道教辟谷的成熟
        3.3.2 内丹辟谷早期代表人物
        3.3.3 钟吕派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3.3.4 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3.3.5 北宗对内丹辟谷的认识
        3.3.6 正史中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3.3.7 近代内丹辟谷代表人物
4 道教辟谷的思想
    4.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思想
        4.1.1 节首尚俭思想
        4.1.2 天气地味思想
        4.1.3 食气者寿思想
        4.1.4 城食增寿思想
        4.1.5 去除三尸思想
        4.1.6 清肠除滓思想
        4.1.7 轻身疗病思想
        4.1.8 金津玉液思想
        4.1.9 虚静无为思想
        4.1.10 仿生导引思想
        4.1.11 存思日月思想
        4.1.12 知一守一思想
        4.1.13 闭气胎息思想
    4.2 内丹辟谷思想
        4.2.1 内丹辟谷思想的内涵
        4.2.2 绝粒为宗思想
        4.2.3 精气神全思想
        4.2.4 减阴增阳思想
        4.2.5 先天自动思想
5. 道教辟谷的方法
    5.1 内丹兴起前的辟谷方法
        5.1.1 节食辟谷法
        5.1.2 代食辟谷法
        5.1.3 咽津辟谷法
        5.1.4 除三尸辟谷法
        5.1.5 服符水辟谷法
        5.1.6 导引行气辟谷法
        5.1.7 守一辟谷法
        5.1.8 存神辟谷法
        5.1.9 存思日月辟谷法
        5.1.10 服气辟谷法
        5.1.11 胎息辟谷法
    5.2 内丹辟谷方法
        5.2.1 炼己筑基阶段的辟谷法
        5.2.2 炼精化气阶段的辟谷法
        5.2.3 炼气化神阶段的辟谷法
        5.2.4 炼神还虚阶段的辟谷法
6.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健身气功中医术语英译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健身气功与中医
2 气功英译研究现状
3 健身气功中医术语英译问题例析
    3.1 术语不统一
    3.2 中医术语省译
    3.3 过于浅化翻译
    3.4 误译
4 结语

(6)供给侧要素视野下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社会背景
        1.1.2 专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健身气功产业国内外研究状况
    1.4 研究技术思路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供给侧要素与健身气功产业
    3.1 “供给侧”学派发展与比较
    3.2 供给侧要素的基本构成
    3.3 健身气功产业的逻辑框架
        3.3.1 健身气功产品
        3.3.2 健身气功市场
        3.3.3 健身气功产业
        3.3.4 从健身气功产品、市场到产业的逻辑框架
第4章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发展现状
    4.1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需状况
        4.1.1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需求状况
        4.1.2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状况
    4.2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的分类发展
        4.2.1 竞赛表演活动业
        4.2.2 体育培训与教育业
        4.2.3 其他与健身气功相关服务业
    4.3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政策支持
    4.4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重要程度值分析
第5章 供给侧要素视野下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发展
    5.1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侧要素的基本状况
        5.1.1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侧要素“状况评价”数据表
        5.1.2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侧要素“状况评价值”分析
    5.2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侧要素的重要程度
        5.2.1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侧要素“重要程度”数据表
        5.2.2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侧要素“重要程度值”分析
    5.3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侧要素的认知判断
        5.3.1 不同人群对供给侧要素的整体状况认知
        5.3.2 不同人群对供给侧要素的重要程度认知
第6章 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供给侧要素的提升策略
    6.1 做好制度的有效供给
    6.2 做好资金的有效供给
    6.3 做好从业人员的有效供给
    6.4 做好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
    6.5 做好场地的有效供给
第7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7.1 结论
    7.2 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心率变异性的中医气功入静调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气功入静的相关文献研究
        1.1 气功入静的涵义
        1.2 气功入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3 气功入静的感觉效应
        1.4 气功入静与三调的关系
        1.5 气功入静的生理、心理效应
    2 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文献研究
        2.1 心率变异性的定义
        2.2 心率变异性的生理学基础
        2.3 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
    3 心率变异性在气功中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观察指标
        3.5 实验控制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
        1.1 HRV时域分析
        1.2 HRV频域分析
    2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结果
第四章 分析讨论
    1 调心的概念及手段
        1.1 调心概念浅析
        1.2 调心的手段
    2 气功入静调心的现代生理、心理机制
        2.1 气功入静调心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2.2 气功入静调心对情绪状态的影响
    3 中医气功入静的调心机制
        3.1 天人合一整体观是气功入静调心基础
        3.2 阴阳平衡观贯穿于气功入静调心全程
        3.3 形气神三位一体是气功入静调心实质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答辩委员会名单

(8)说古及今 漫谈传统医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医疗的行业属性和现实问题
    1. 医疗的行业属性
    2. 现实问题
        2.1“因病不治”还是“寿终正寝”——“老”还是“病”?
        2.2“进步”与“不满”同步上升——医疗安全问题
        2.3过度医疗
        2.4新生活方式和新问题
        (1) 两种研究——社会心理因素、生理病理
        (2) 医疗行为的两种内涵——医学关怀、人文关怀
        (3) 雌激素残留——可以高枕无忧吗?
        (4) 技术进步——带来新的“伦理学”问题
    3. 三驾马车——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
        3.1中西医结合
        3.2西医——近代 (现代) 医学、生物医学
        3.3传统医学
        (1) 仍旧存活的古老知识、技艺、文化
        (2) 民众态度
        a.相信——骨灰级铁粉、治病需要、养生求寿、缺乏辨别力
        b.否定——坚决拒绝、存药废医、吃药+骂、误读文本
        c.科学史家的评论
二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
    1. 科学性
        1.1科学“概念” (定义) 的不确定性
        1.2“阴阳学说”的实际运用
    2. 文化解读
        2.1中医文化学
        2.2故事、外史
        2.3文化“强纲领”
    3. 传与统——得“传”、成“统”的体系
        一、大小传统:
        二、真假传统:
        三、“纳入传统”——中医家族新成员:
    4. 何谓“传统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
三史学研究的重要性
    1. 三维视角
    2. 横向比较
四结语

(9)王芗斋武术人生与拳术思想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个案选择
        1.2.1 聚焦武术现代进程中的武人
        1.2.2 选择“王芗斋”为个案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1.4.1 在着述整理方面
        1.4.2 在学术论文方面
        1.4.3 有关王芗斋的学术活动与专题研究
    1.5 理论预设与研究设计
        1.5.1 框架理论基础
        1.5.2 基本研究思路
        1.5.3 研究创新之处
        1.5.4 研究方法与概念
    1.6 资料整理与章节概要
        1.6.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6.2 研究分期与章节内容梗要
2 时空、家世与王芗斋“拳术”思想的发端
    2.1 社会、武林与出生地之境
        2.1.1 民间环境与武林生态
        2.1.2 出生地“武”之生态与传统
    2.2 王芗斋的家世与拜师经历
        2.2.1 家世与当地的武俗民风
        2.2.2 王芗斋“师承关系”的梳理
    2.3 幼年习艺继承形意拳传统
        2.3.1 郭云深授其拳术“奠基”之术
        2.3.2 习艺期间获“观”与“打”的体验
        2.3.3 与郭云深、李振山习“交手”之法
    2.4 本章小结:生境与习得
3 “尚劲重意”:新体验整理与拳术系统初建阶段(1907-1928)
    3.1 战场“实战”反思与门户武术交流
        3.1.1 战场实战失利引发对传统拳术探查
        3.1.2 “同伴”切磋:京师门户武术交流
        3.1.3 对手促进:与周子岩、李瑞东较艺
    3.2 京外游学获得传统武术的新体验
        3.2.1 一游:造访少林“恒林”与湖南谢铁夫
        3.2.2 二游:串访方恰庄、陈方舟与黄慕樵
    3.3 思辨“形与意”:革新形意拳着《意拳正轨》
        3.3.1 “递贴拜师”追认身份受邀至“天津授拳”
        3.3.2 形意并重:着《意拳正轨》突出筋、劲、气、战习练
    3.4 本章小结:继承与新体验
4 “重理立学”:中西拳理双向延伸后的完善阶段(1929-1944)
    4.1 审视旧拳术尝试建立新“拳术”体系
        4.1.1 对旧拳术技击能力的全面审视
        4.1.2 吴、钱二人触发其“革新”旧拳术
        4.1.3 精研西洋拳术突破与革新传统武技
    4.2 践履新“拳术”体系与武人交流倡导
        4.2.1 四存学会践履与完善新“拳术”体系
        4.2.2 倡导新“拳术”体系与武人交流
        4.2.3 对战“东洋拳”对拳术进行重新定位
    4.3 “审旧提新”:检视旧“拳术”并写就《拳道中枢》
        4.3.1 全面检视与痛斥旧拳术的“糟粕”
        4.3.2 革新旧有“授艺”与“师徒”制
        4.3.3 着《拳道中枢》新解拳术定位与体系
    4.4 本章小结:审旧与立新
5 “击养一体”:拳术指导思想的反思与深化阶段(1944-1963)
    5.1 “击”转“养”:拳术认知发生改观
        5.1.1 新话语体系下重新思考拳之“养”
        5.1.2 设立拳学研究会倡导研拳
    5.2 大胆言说“击养一体”的拳术理念
        5.2.1 倡导“击养一体”思想并创编新功法
        5.2.2 批驳伪“养生功”坚持践行“拳术”
    5.3 离世前对拳术再调整与深化
        5.3.1 受徐燕荪、齐白石、李苦禅等人启迪
        5.3.2 继续践行“养生”至死不离拳
    5.4 击养述径:晚年拳术着作中的拳术思想
        5.4.1 “桩功”与“养气”是“拳术”的本源
        5.4.2 释拳、述习拳之径与应敌心法
    5.5 本章小结:反思与深化
6 王芗斋拳术思想核心理路、嬗变归因及当代启示
    6.1 核心理路:王芗斋对旧拳术之“守”与“革”
        6.1.1 破旧立新:对旧拳术之“革”
        6.1.2 继承发扬:对旧拳术之“守”
    6.2 王芗斋拳术思想嬗变归因
        6.2.1 少时“基因”对其思想形成的影响
        6.2.2 拳术思想嬗变的外在机缘
        6.2.3 决定其拳术思想嬗变的内核特质
    6.3 王芗斋拳术的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反思
        6.3.1 王芗斋拳术思想的当代价值
        6.3.2 王芗斋拳术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6.3.3 由王芗斋拳术思想反观中国拳术的现代转变
    6.4 本章小结:横剖与升华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王芗斋拳术思想形成与嬗变的“底色”
        7.1.2 王芗斋拳术思想的三阶嬗变与特征
        7.1.3 王芗斋拳学“持守与革新”的实践经验
        7.1.4 王芗斋拳术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局限
        7.1.5 王芗斋拳学思想之于武术现代化的反思
    7.2 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王芗斋生平大事记简谱
附录2:访谈录(摘录)
附录3:学习简历与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10)峨眉僧岳门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
        1.1.1 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1.1.2 中国传统武术是武术文化尤为重要的构成部分
        1.1.3 峨眉武术在中国传统武术的地位举足轻重
        1.1.4 僧岳门武术在峨眉武术中特色鲜明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国内体育文化的研究
        2.1.1 有关体育文化的概念研究
        2.1.2 有关中国体育文化的价值研究
        2.1.3 有关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
    2.2 关于我国武术文化的研究
        2.2.1 有关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研究
        2.2.2 有关中国武术文化的田野调查研究
    2.3 关于国内峨眉武术的研究
        2.3.1 有关峨眉武术历史研究
        2.3.2 有关峨眉武术文化传承研究
        2.3.3 有关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研究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田野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参与观察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僧岳门武术定位的文化归属
        4.1.1 武术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定位
        4.1.2 峨眉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定位
        4.1.3 僧岳门武术在峨眉武术中的定位
    4.2 僧岳门武术传承的文化品质
        4.2.1 肩负使命、吸纳精华的传承责任
        4.2.2 人才辈出、无私贡献的传承精神
        4.2.3 纵横交错、担负重担的传承使命
        4.2.4 武德为首、德礼并重的传承风尚
    4.3 僧岳门武术技术的文化品味
        4.3.1 “重、硬、沉、猛”之中桩拳诀窍
        4.3.2 “轻、灵、脆、疾”之高桩拳诀窍
        4.3.3 “盘、定、活、法”之基本功诀窍
        4.3.4 “滚、割、镖、摌”之技法诀窍
    4.4 僧岳门内功的文化基理
        4.4.1 文武相兼的内功基理
        4.4.2 武气结合的纯阳基理
        4.4.3 练养结合的静功基理
        4.4.4 养医结合的通调基理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开创新篇,具有创新性
        5.1.2 传承使命,具有思想性
        5.1.3 风格明显,具有传承性
        5.1.4 因人而异,具有养生性
        5.1.5 传承路阻,具有阻碍性
    5.2 建议
        5.2.1 以“文化”为视角,深入系统的诠释僧岳门武术文化
        5.2.2 以“非遗”为视角,传承和保护僧岳门武术
        5.2.3 “文化”与“非遗”相融,突显峨眉武术文化价值
6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件

四、漫谈《气功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D]. 谢潇萌.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3]基于中医学生命观对站桩功内在养生机制的研究[D]. 范志文.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4]道教辟谷文化研究[D]. 薛中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5]健身气功中医术语英译问题探析[J]. 王珊珊,曾佳俪,张存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10)
  • [6]供给侧要素视野下福建省健身气功产业发展研究[D]. 董秋桂.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基于心率变异性的中医气功入静调心机制研究[D]. 左晓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说古及今 漫谈传统医学[J]. 廖育群. 科学文化评论, 2018(04)
  • [9]王芗斋武术人生与拳术思想之研究[D]. 李洋.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10]峨眉僧岳门武术文化研究[D]. 曹敦敏. 成都体育学院, 2018(12)

标签:;  ;  ;  ;  ;  

论“气功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