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是“军事社会主义”?——论列宁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凯撤德国战时经济制度观点的原则分歧(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琼[1](2019)在《论列宁的国家理论》文中认为列宁的国家理论是列宁结合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对国家问题所做的研究,是列宁对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是列宁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探索中得出的理论。苏联解体后,一些人对列宁的国家理论进行了不合理的质疑和批判。国外学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评价往往带有片面性或缺乏深刻性,有些学者在论及列宁的国家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关系时,要么认为列宁没有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理论,要么指责列宁背离或歪曲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国内学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研究也经历了只注重列宁某一本著作的研究阶段和注重列宁某一时期的国家理论的研究阶段。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的国家理论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准确理解和系统阐述。因此,对列宁的国家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正确理解列宁的国家理论,展示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并给予正确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一过程中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时代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国际工人运动是如何走向低潮的?处在帝国主义阶段的俄国社会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列宁在寻找俄国发展道路前要考察的问题。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集中在俄国并以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俄国无产阶级作为一股力量也逐渐生长起来,正是在帝国主义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催化之下,列宁的国家理论诞生了。他批判民粹主义、经济主义、孟什维克、“合法马克思主义”,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进行论战,反驳那些歪曲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观点,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以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俄国的现实问题。列宁认为,在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风气空前流行的时候,首要任务就是要恢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他大段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不是为了简单地复述而是为了结合时代的内容深刻地揭示帝国主义阶段的国家本质。为了进一步澄清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在国家问题上的错误,列宁重点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阐明了无产阶级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区别,明确了国家消亡的正确途径,并在关于国家基本问题的论述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如何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他直到逝世前都在探索的问题。列宁的国家理论阐明了三个根本问题:第一,国家与革命的关系问题;第二,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问题;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问题。正确理解列宁国家理论的三个根本问题是把握其理论实质的前提条件。列宁的国家理论中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他对第二国际思想家的超越正是将辩证法融会贯通,重视、运用和发展辩证法的结果。马克思对国家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深入到市民社会中寻找国家的经济基础。恩格斯在对国家问题的研究中沿用了马克思的路径并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采用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改变了对国家问题的提问方式,不是回答国家与经济基础或者与氏族社会的关系,而是探讨国家与革命的关系。列宁国家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其对具体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由于列宁与马克思处在不同的年代,他亲手触摸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轮廓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这成就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突出贡献。在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基础之上,列宁具体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形式,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是工农联盟。他创造性地指明了落后国家的革命特殊性,为落后国家指明了社会主义道路,阐发了“灌输论”,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对于夺取国家政权的重要性,提出了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整套完整的计划和构想。随着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胜利,对于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能否夺取并巩固政权的问题有了结论,但十月革命后仅仅几年列宁就逝世了,其许多理论构想没能得到进一步系统论述。列宁对国家问题的考察不仅开辟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大林和苏联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国家理论,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做出了进一步的回答。毛泽东和邓小平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对列宁的国家理论进行了中国式的阐释,在运用列宁国家理论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实现了改革开放。在强调列宁国家理论对于世界革命指导意义的同时,必须要创造性地运用列宁的国家理论,在本国的土壤中去寻找新的生长点。二十世纪初,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受挫,工人运动转向低潮,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中西欧国家在经济形势、阶级构成、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异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他们将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无产阶级受到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毒害而逐渐丧失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反对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主张根据西方国家自身的特点探索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将革命重心从政治领域转移到了思想文化领域,强调意识形态的功能。列宁的国家理论之所以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与革命、与共产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列宁将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置于其国家理论的核心位置,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承载,重申了马克思的革命范式,指涉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解放。他承继了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政治使命,将无产阶级革命推向了顶端,扩展到全世界。列宁的国家理论对于当今世界国家问题的分析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郭吴新[2](1964)在《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是“军事社会主义”?——论列宁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凯撤德国战时经济制度观点的原则分歧》文中认为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各帝国主义交战国家都把本国经济转上了军事化的軌道。在经济军事化和进行掠夺战爭的过程中,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现象,也普遍地急剧加强起来了。当时,按经济组织战爭化的水平和国家调节经济生活的规模而言,凱撤德国均名列前茅,它成了这些方面的一个标本。在战时德国的经济方面,究竟出现了那些重要变化和新的现象呢?凱撤德国的战时经济制度,又应该怎样说明呢?关于这一类的问題,不仅受过人们的普遍关心,而且还在当时的国际工人运动中引起了原则性的爭论。列宁认为,战时德国经济中的变化,仅仅标志着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凱撤德国的战时经济制度仍然是资本帝国主
郝俊霞[3](2019)在《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领导权作为政党领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备受关注。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文化领导权概念,但他们关于文化的论述无疑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思想,并将这一思想推进到新阶段,形成了文化领导权理论。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列宁生前的著作、书信和文稿等历史文献,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方法,勾画出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条件、基本内容、特征及实现路径图景,坚持实事求是和联系发展的观点评价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内容及其丰富,基本思想熠熠生辉。在21世纪的中国,要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是我们必须着重领会并在实践中善加运用的锐利思想武器。列宁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呼唤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出现。列宁所处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在矛盾激化,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俄国早期工人运动热衷于自发性经济斗争,以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等作为主要斗争目标,认识不到沙皇专制制度是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根源。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唤醒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使自发性经济斗争上升为自觉性政治斗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认识到能否成功执政、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完全胜利,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至关重要,文化因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由此可知,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列宁从实际出发,在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实践中做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论贡献。文化领导权问题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战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战的战场,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俄国的早期工人运动,工人阶级长期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要帮助他们从资产阶级思想羽翼下解脱出来,并摆脱资产阶级思想带来的危害,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斗争。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到列宁时期,己经经历了肯定、否定和中性化的过程。列宁在批判民粹主义、经济派等错误思潮中,不仅阐释了意识形态概念的阶级性,还首创了“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弥合了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之间原有的裂缝,使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概念完成革命性改变,创造性地赋予意识形态概念褒义色彩,构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至此,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产生,成为指导俄国革命运动的理论先导。工人阶级自身不会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能从外部灌输。科学理论要掌握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政党肩负着历史重任。列宁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俄国政党创建任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部队,围绕不同时期中心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实施路径,建立和巩固了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革命时期,以宣传鼓动方式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思想领域,与资产阶级争夺话语权,唤醒民众的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非常时期,以宣传鼓动说服农民将手中多余粮食上缴国家,帮助新生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和平建设时期,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宣传口号,激发了广大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动性。创办报刊作为另一种常态的实施路径,革命时期,创办报刊占领舆论阵地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和平建设时期,报刊主要起到社会教育作用,激发广大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和平建设时期,列宁认识到落后的文化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水平成为迫切任务之一,但无产阶级文化不会凭空产生,只能在继承旧社会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文化建设和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成为和平建设时期巩固文化领导权的主要实施路径。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各种错误思潮的出现造成了党内外思想混乱。列宁坚决回击各种错误思潮,肃清它们的影响,捍卫了马克思主义,为革命胜利唤醒了民众并奠定了阶级基础,为和平建设时期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加入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成功地将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并引领广大民众为之奋斗。当然,文化领导权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探寻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时,要深刻认识到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阶段性和连贯性统一、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本土性和国际性统一的辩证关系,并且在实践中科学地驾驭这些关系。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重温列宁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若解决不好,会使党执政合法性出现认同危机,中国共产党要继承、丰富和发展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将其作为锐利思想武器在实践中善加运用。一要无产阶级政党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依据时代特点和工作重心,采取灵活多样的路径建立和巩固文化领导权,为说服俄国、夺取俄国和管理俄国起到价值引领作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更要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发挥文化领导权在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中的思想引领、价值支撑作用。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本国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提供了实践范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结合,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到迈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的态势仍然存在,中国共产党仍需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依据时代特点不断开拓理论新境界;三要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列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创立了世界上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也创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开创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使苏联在正确方向指引下取得了重大科学文化成就,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指引下,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良性互动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四要坚持和改善宣传的“灌输”-方式。“灌输”贯穿在列宁文化领导权实现的整个过程中。但列宁的“灌输”不是强制性灌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将灌输内容以灌输对象熟悉的事例、语言和风格融合,达到灌输效果。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既要坚持列宁灌输理论的基本原则,也要依据时代特征改善灌输方式,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
来庆立[4](2016)在《观念史视域中社会主义的核心概念与实践》文中认为本文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十分庞杂且反复谈论了数百年的问题,厘清这一问题不仅涉及中国,也关乎人类整体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由于这一问题的展开需要大量篇幅,所以本文引入观念史的方法,试图从阐释“观念简史”出发理解观念。首先,本文尝试通过概述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和革命向度,界定取得规定性概念的社会主义观念,并考察这一概念的内涵,这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其次,本文通过考察马恩之后具有代表性的三位社会主义者——伯恩施坦、考茨基、列宁——的观念,阐释这一规定性概念在其中的历史演变;最后,在观念整体架构中梳理社会主义的观念变迁和实践分野,进而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的观念与实践,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观念史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对象的客体性,即将社会主义观念作为“总体的客体”,放置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之中,并通过核心概念的阐释规定社会主义观念本身。因此,观念史的发问方式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而非“社会主义是什么”。另一方面,廓清社会主义观念,需要对整个社会主义观念史的演进路径进行一般的逻辑阐释,这样才能在整个历史发展中梳理社会主义观念经历了怎样的内涵演变,最终廓清社会主义观念的现实内涵。这要求研究者不仅关注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也不能忽视在某一方面提出重要内容的“次要人物”,但本文限于篇幅,仅仅考察马恩之后具有代表性的,对社会主义观念的历史演进具有重要影响的三位社会主义者,进而寻找到一条线索论述“观念简史”。遵循着“总体的客体”逻辑,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之中可以廓清“概念何为”及其革命向度,从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借助唯物史观,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呈现为从“物”的革命到人的革命的发展进程。通过纵深解剖这两段进程可以看到,在“物”的革命中首先出现了自由概念。人作为个体和类存在,唯有在“物”的革命中才能推翻封建制度中的“人”的权力,进而取得自由,所以这也是“自由的革命”。如果考察这一革命的形态和精神,那么无疑可以将其归纳为高举自由大旗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极大促进人类自由发展的资本革命,即“革命的自由”。但自由仍然存在限度,人脱离了“人”的权力,却还从属于“物”的权力,所以作为自由的进一步发展,人不能继续从属于外物,而应当从属于自身,这时候自由也就等同于解放。唯有在人的革命中推翻“物”的权力,人才能真正取得权力,使自身解放,这也是“解放的革命”。如果考察这一革命的形态和精神,那么同样可以将其归纳为高举解放大旗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使人类完成自由发展这一历史任务的生产关系革命,即“革命的解放”。因此,从核心概念的革命向度(也即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出发也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是从“物”的革命到人的革命、从“自由的革命”到“解放的革命”这一人类一般历史发展逻辑的后果和观念,也是关涉个体生存与发展,使自由扩大为解放的现实实践,即从“革命的自由”到“革命的解放”的实践。因此,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正是承启于他对人类历史发展一般逻辑的思考,并且在这一视域中展开他思考路径——从人的生产、劳动与需求的实践维度出发,展开人与人的关系,系统地考察社会关系,从而描述“物”、“物”的权力和其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最终指出这一社会关系因其经济基础而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它既合乎历史理性,但又不契合现实理性。与“物”的革命一样,历史会在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当中掀起新的革命,使权力回归人的本身,使人的权力替代“物”的权力,这就是人的革命,这一历史发展的逻辑就是解放,是人真正成为人,并且取得解放的历史。因此,人的革命也就是解放的革命,这也就是具有规定性概念的社会主义观念。观念是由时空观、核心概念和现实形式三方面构成,并且具有“时空一概念”和“概念一形式”的双重逻辑,前者是概念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后者是概念的形式展开。以核心概念为基础,进而展开逻辑框架,形成理论体系,也就是探究社会主义观念的基础路径。因此,基于核心概念之上,就需要在马恩之后确定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者,对其在何种程度上变更了这一核心概念进行阐释,最后从观念的整体结构上考察其与马恩观念的不同以及实践分野。这三位人物的选择涉及社会主义史上最具争议的历史片段,即传统理论所指称的:恩格斯逝世到十月革命之间产生的革命、改良分野。这段历史上承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念,下接东西方社会主义的道路分裂,正是这段历史决定了未来发展中对社会主义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和有关社会主义实践的大量斗争。从核心概念出发,在观念史视域中,对具有代表性的三位社会主义者——伯恩施坦、考茨基、列宁——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马恩之后,取得规定性概念的社会主义观念演变为以自由和解放为核心概念的两种叙事逻辑。而在观念框架下,这两种叙事逻辑表现为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念中核心概念的替代和内涵变更,在总体上呈现为自由和解放这两个核心概念以及实践精神的分歧:改良的自由精神和革命的解放精神。因此,观念的“时空一概念”逻辑就体现为时空观以及实践方式的分化: “突变”形态的革命时空观和“渐变”形态的改良时空观。观念的“概念一形式”逻辑就体现为观念形式构成以及实践形式的分野:通过“革命的专政”打破“物”的框架和秩序,建构解放秩序完成人的革命,与通过“改良的民主”利用“物”的框架和秩序,通过对自由秩序进行改良进而完成人的革命。所以,在核心概念的逻辑向度中,社会主义观念史的发展实际上呈现为三种不同内涵的观念和两条不同道路的实践。但在具体的历史发展中,这两条道路却呈现为与其自身不相符的演进路径。对于自由叙事而言,它试图在“物”的框架内对其进行改良,但却在承认“物”的权力基础上走向了“非解放的自由”,最终走向“非自由”。对于解放叙事而言,它试图在人的权力框架内展开“物”的革命,但最终也回到了“人”的权力,进而取消“物”本身,走向了“非自由的解放”,最终走向“非解放”。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而言,它一直体现为以解放为核心概念的革命社会主义观,所以在观念的时空构成中表现为革命时空观,在实践中表现为“突变”的实践方式,在观念的概念构成中表现为革命的解放,在实践中表现为解放的实践精神,在观念的形式构成中表现为革命的专政,在实践中表现为专政的实践形式。而在改革开放后,它同样也呈现为一种特殊的革命形态,即在人的革命所建构的权力框架内开展自身对立面——“物”的革命,这一方面既是通过“物”对人的革命所建构的解放秩序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解放秩序对“物”进行改革的特殊发展状态。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既要吸取历史上的教训——不能重新回到“人”的权力,最终走向“非解放”;也要吸取现实中的教训——不能在开展“物”的革命过程中屈从于“物”的权力,最终走向“非自由”,而应当在观念内涵和历史实践中坚持“革命的解放”和“解放的革命”,最终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人的权力的复归。
刘舸[5](2014)在《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论文把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研究苏联兴亡的核心线索,以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事件为依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证了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的内在联系。首先,论文总结了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并从严格的概念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和基本表现形式。其次,论文详细阐述了五代苏共高层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实际状况与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对应关系:以列宁为核心的苏共第一代领导人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奠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第二代领导人具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并取得伟大成就;以赫鲁晓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三代领导人平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导致苏共理论与决策失误并为苏联亡党亡国埋下了潜在的政治危机;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苏共第四代领导人缺乏理论素养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总危机;以戈尔巴乔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五代领导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则将苏联彻底推进了亡党亡国的深渊。最后,论文得出三点基本结论: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在社会主义初创时期还不完善,在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监督不够的情况下,党的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和精神追求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带有决定性意义。正因如此,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与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直接相关。第二,丧失阶级立场、放弃阶级分析方法是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思想与政治崩溃的起点。第三,自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关键。论文最后强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生命共同体,一损俱损、共生共荣,其中马克思主义是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灵魂。不断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党的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对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发展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共产党高层领导人都必须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具有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手中。
孟冰寒[6](2020)在《列宁妥协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列宁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将社会主义首次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首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大胆探索并解答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时代未曾出现的社会主义新问题,形成了列宁妥协思想。列宁妥协思想贯穿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整个时期,是一笔丰厚的马克思主义遗产,内容丰富,涵盖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多个环节,对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如何相处的问题列宁提出了许多精辟论点和重要论述。妥协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无论是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列宁妥协思想不仅可以理解妥协思想的实质,更能从列宁妥协思想实施的前后过程及结果得出妥协策略的得与失,为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本文首先侧重于由历史的角度探讨列宁妥协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列宁妥协思想是应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化而产生,是应俄国与欧洲大国外交局势的回应,是俄国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的客观需求,是俄国社会发展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列宁主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事革命斗争活动,这一阶段欧洲各国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俄国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国不可避免的卷入欧洲与亚洲战场,国内外矛盾分外复杂,不同的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俄国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西方社会传统妥协思想以及俄国社会政治传统为列宁提供了参考,列宁辩证地吸收了上述思想的精髓,整合形成了适合俄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妥协思想。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促使无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壮大,俄国的工人运动愈加高涨与复杂,列宁妥协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工人运动将如何前进,社会主义建设与革命将如何进行,各种思潮如雪涌般冲击着俄国各阶层,列宁妥协思想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需求。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探索期、形成期和完善期三个阶段。为批判民粹派关于村社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基础的谬论而于1893年完成的《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可以视为列宁妥协思想的开端。一直持续到十月革命前,列宁都在为传播马克思主义,鼓动俄国工人运动,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奋斗。在这长达二十四年的时间跨度里,俄国经历了第一次俄国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在革命运动的初期,妥协是不利于革命的发展,怎么区分不同的妥协,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原则就极为重要。列宁在多次革命实践中尤其是1905年革命失败后认真分析经验教训,认为俄国革命需要学会要在有利条件下发动进攻,也要认识到在不利形势下有组织的退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学会利用妥协,保证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最艰难的历史关头中不断开辟通往胜利的道路。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列宁妥协思想的探索阶段。从1917年二月革命取得胜利,到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是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阶段。当布尔什维克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后,作为国力孱弱的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与世界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处,如何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列宁以这些问题为契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妥协思想,论证了妥协的必要性与客观性,进一步阐释了人类社会曲折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对苏维埃俄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剖析。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如何改变苏维埃俄国窘迫的经济状况成为当务之急。长期战争造成了俄国生产水平大幅倒退,粮食与日常生活必需品完全无法满足人民的生存需要。而在战争结束的情况下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起了农民更大的暴动,造成国家的混乱。但在当时的思想觉悟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共产党人认为如果向农民妥协,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恢复农民自由处理余粮的政策就意味着商品交换原则的恢复,意味着布尔什维克在倒退,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列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了大量工作,使退却从理论到实践,总结了苏维埃俄国退却工作的原则与内容,提出了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理论,从而对列宁妥协思想作出了重大的深化发展。随着列宁妥协思想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列宁在妥协思想的形成了丰富的基本内容,涉及包括经济、政治及外交等一系列的措施和过渡办法。在恢复国家的经济建设上,列宁在土地政策上由土地国有化向土地社会化的转变,认为要“善于同中农的妥协”,由“剥夺剥夺者”退到组织“计算和监督”以及实施新经济政策实施“退却”。俄共(布)要想成功掌握和巩固政权除了依靠无产阶级外,还必须处理好与其他阶层、阶级的关系。因此在内政上如何尽可能的争取广大中间阶层的信任和支持对俄共(布)巩固执政基础来说意义重大。此时的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只依靠无产阶级及其执政党来完成,俄共(布)必须团结和吸收其他阶层力量,将摇摆不定的“过渡阶层”吸引到无产阶级这边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巩固和扩大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向包括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文明资本家、资产阶级专家以及少数民族在内其他阶层作适当的妥协,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和平共处思想是列宁外交的主要思想。在十月革命后,列宁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妥协”,主张以“和平共处”的方针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列宁此时的妥协思想不仅适应了苏维埃俄国在建国初期外交实践的需要,也为后期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同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贸易往来提供了宝贵经验。正因为列宁的妥协思想涵盖了有关政治、经济及外交等多个方面,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在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个内涵丰富并且完整的学说体系,针对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建立社会主义进行了创新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阐明了妥协思想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随着列宁的逝世,苏联的国家政策逐渐舍弃了列宁制定的线路,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逐渐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继承并发展列宁的相关思想,推动统一战线,争取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最终胜利。推进两制关系的发展新方向,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发展新方向,开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的斗争模式,团结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列宁妥协思想虽然形成于20世纪,但是其中包含的革命性与科学性仍旧值得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为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何火萍[7](2016)在《列宁的革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列宁的革命思想是列宁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思想一脉相承,而且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与俄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产生的学说,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列宁的革命思想非常庞杂而丰富,其全集有60卷,记录了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论述,广泛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各领域。本文以列宁的革命思想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在宏大的历史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背景之中,对列宁革命思想的来源、具体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阐释,重点研究列宁革命思想的主体论、策略论、条件论、国家论,研究其思想的内在律动,从而在思想动态中把握其革命理论,并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列宁革命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列宁革命思想的来源包括列宁革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来源。前者包括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国际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后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民粹主义的影响以及列宁自身家庭的熏陶。革命的主体论主要解决革命的动力问题。其中,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要承担者、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具有突出的主体地位、农民阶级作为同盟者具有主体地位、以及帝国主义理论下被压迫民族的工人阶级也成为革命主体。革命的策略论解决的是革命的方式、方法问题。从俄国革命历史来看,不同时期列宁与其他派别之间围绕革命策略争论的侧重点不同,经历了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之争、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之争、合法斗争与秘密斗争之争,列宁革命策略思想表现出策略的灵活性与原则的坚定性相统一的特点,这就体现了其辩证法的深刻思想。而不同派别在策略上的斗争实质上体现为革命与改良两种策略的斗争,列宁对修正主义、改良主义派别的批判贯穿其革命生涯的始终。列宁革命思想的条件论即革命形势形成的条件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有关革命条件的思想主要是经济条件思想,而列宁另辟蹊径,提出的帝国主义时代论是其革命论形成的时代条件。除此之外,列宁还论述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包括上层的危机、下层的危机以及特殊的一次世界大战三个方面,主观条件包括人民群众的激进化以及列宁等布尔什维克的坚定革命意志。列宁革命思想的国家论主要回答革命之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如何治理国家政权,这是革命的根本问题。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构建的国家制度是巴黎公社式的苏维埃制度,国内战争期间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制度,而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国家制度思想主要包括经济体制和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最后是关于在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今天研究列宁革命思想的当代价值。虽然列宁的革命思想在当代仍有很多争论,但列宁的革命精神、革命信仰,其严格的革命纪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思想都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借鉴。而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列宁革命思想中也有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对资本主义的调节能力估计不足、对革命之后的改革的认识有不足以及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有待改进。但我们不能苛求前人,我们应该在尊重列宁、理解列宁的基础上超越列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前进!
张腾[8](2019)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列宁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列宁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创新关系,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追溯到理论源头上,探索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苏联化和中国化中一脉相承的部分,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实际中的创新部分。本文首先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中的列宁国家学说。依照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定义,论述了列宁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列宁主义的历史根源、批判和革命的理论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精神、无产阶级专政、农民问题、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党的战略和策略、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工作作风问题。按照斯大林所指出的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是列宁主义根基的观点,把列宁国家学说界定为列宁主义中关于如何重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实际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理论总和。国家总是存在于时代之中,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依据列宁帝国主义理论认识与叙述了时代内容,围绕列宁战争与革命的论断,确定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此消彼长的历史环境中。第二,中国共产党依据列宁民族殖民地理论,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归于新的时代、殖民地国家反对帝国主义总体斗争,因而建立新国家的方向就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方向一致。第三,在新的时代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人民作为建立新国家的主体,站在了时代前列。这种趋势影响了世界阶级力量对比的总体状况,但将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国家的本质和和性质是建立新国家的基础性问题。第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观点,以阶级理论说明国家的本质。第二,在国体建构上,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扭转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把国家权力建立在社会大多数成员之上,构成了新民主主义最基本的规定性,并承担起将国家消解与社会中的任务。第三,在革命转变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强调革命阶段在性质上区分但在历程上继起,但突出革命转变时期的长期性和其中的建设任务。在国家政权结构上,参议会在政权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继承了苏维埃制集中行使国家权力的设计。政府由参议会决定产生,与苏维埃制的人民委员会相同,是具备一定的立法性质的权力的行政机关,但相比人民委员会更加独立。在国家政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同样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移植到国家理论中,把根据地的选举制度作为自下而上组织国家权力的途径,使人民通过政权机关实行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减轻人民对政权机关的负担,建立新型的公职人员队伍。在国家结构上,中共继承列宁斯大林民族理论中一般性的内容与方法,又结合中国历史的逻辑,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创制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单一制国家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上,中国共产党将工业作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在关于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与认识上,中共继承了列宁把国有经济作为社会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观点,把各根据地的公营企业作为政权掌握的经济力量,看作社会生产中的自觉因素,并以“集中领导,分散经营”表达出来。在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与认识上,同列宁一样,中共也从研究现存生产关系及其之间先后顺序中确定资本主义的应有位置。既肯定资本主义积极作用,又抑制和削弱其自发运动。在关于合作社经济的理论与认识上,中共继承了列宁利用合作社由小生产向大生产过渡的思想,并结合民主革命的特点实现了创新。在共产党执政理论上,中共继承了列宁关于共产党执政目标和任务的基本点,认为共产党执政可以始于民主革命,把执政看作实现最高理想的新起点,并创造了局部执政先于全国执政的形式。继承了列宁开创的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传统,又把自身与党外人士关系看作执政中的重要因素,创造了“三三制”的政权形式。在执政中党的团结统一上,中共延续了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和纪律的原则,并在执政中创造了一元化领导的制度。在共产党执政人才的培养上,中共致力于实现党员干部既是一般政策的代表,又是具体工作领域的实际工作者和领导者,继承了列宁关于党员必须具有建设新制度的能力的要求,并以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为具体形式。延安时期中共继承与创新列宁国家学说的历史价值在于:第一,在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前途的必然性。第二,创造了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第三,把新民主主义经济作为建立新的经济形态的开端。现实启示在于:第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流视角研究中国共产党建立新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第二,时代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主题。第三,把握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理论创新的着眼点。第四,从长期性和艰巨性上理解新国家与共产党最高理想的关系。
贺敬垒[9](2014)在《革命还是改良? ——伯恩施坦、卢森堡与列宁的论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0世纪之交,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社会历史领域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的新变化已经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范围,对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而在思想理论领域,随着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方式的转变,一些国际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领袖大肆鼓吹社会改良的积极意义而否定暴力革命的论调在工人运动中盛行;同时,恩格斯晚年尤其是《<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鉴于对和平合法斗争给予的高度评价也被一些理论家歪曲为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证明书”,这就造成了工人运动中指导思想的混乱。对此,在此种社会历史和理论背景下,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是通过革命还是改良的问题也成为关乎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前途的重大问题。围绕着这一问题,在1895年恩格斯逝世至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这段历史中,马克思主义内部和国际工人运动中间产生了几次争论,其中关于“革命还是改良”问题的论争则几乎贯穿整个历史阶段,成为最具有根本性的探讨主题。纵观整个论争历史,可以看到有三种观点最为主要和典型:一种是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以时代变化为由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吹捧社会改良而主张彻底抛弃暴力革命并最早提出系统“修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第二种是以卢森堡为代表的否定时代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暴力革命理论坚定性,但不放弃社会改良的理论观点;第三种是以列宁为代表的承认时代变化,但并不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坚持暴力革命与社会改良相结合的理论观点。可以说,伯恩施坦、卢森堡和列宁在“革命还是改良”问题上既有思想理论观点和立场的对立与交织,也有实践结果的异同,而列宁的理论主张更是指导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出路。因此,对以上三位理论家的思想理论和立场进行研究不仅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也是一个极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课题,无论对于正确探讨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准确判断时代形势,还是正确探讨无产阶级斗争策略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具有思想价值和启示意义。本文以19、20世纪之交尤其是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至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这段时期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围绕着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内部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根本性问题——“革命还是改良”的问题,以对资本主义时代的认识、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选择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三个问题为研究主线,按照历史的逻辑对关切论争主题的最主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理论派别的代表人物伯恩施坦、卢森堡和列宁三人关于此问题的探索过程进行独立的考察,并运用历史文献研读法、理论与逻辑相结合以及分析、比对和归纳的研究方法总结和发掘三者在十月革命前与十月革命道路问题上理论观点和立场的差异性,探索这场论争的历史影响以及当代价值。在这场争论中,伯恩施坦是社会民主党内最早系统地对“革命还是改良”的问题进行回答的理论家。他立足于英国这样一个欧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基本国情不仅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同于资本主义时代的变化,忽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本质并未改变的历史事实,同时还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认为时代变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就“过时”了。在无产阶级斗争策略上,虽然社会改良在19、20世纪之交的英国具有某些合理性,但是伯恩施坦却将社会改良绝对化,提出了放弃暴力革命,坚持社会改良的斗争策略观点,而忽略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并未改变的条件下,暴力革命对于无产阶级的重要性。而且,为了更为有力地印证自身改良主义的正确性,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他打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清算”,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学说进行了强烈的批判,而且还提出了“最终目的微不足道,运动就是一切”的反马克思主义口号,主张用新康德主义“清算”并“取代”马克思主义,从而站在了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成为了工人政党内部改良主义的“集大成者”,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也造成了恶劣影响。伯恩施坦的改良主义思想提出后,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卢森堡立足于德国的基本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站到了反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最前列”,不仅进行了长期而有针对性的实践斗争,而且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批判。在对时代特征的判断上,卢森堡既反对伯恩施坦所谓的时代已经发生变化的论断,也反对其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一说,提出并重申了资本主义时代并未变化,马克思主义也并未“过时”的观点。在斗争策略上,她强烈批判伯恩施坦抛弃暴力革命将社会改良绝对化的斗争策略,提出了坚持和平改良是“辅助手段”,而暴力革命是“目的”的思想观点,坚持暴力革命与和平改良的统一。除此之外,为了集中而系统地揭露伯恩施坦的改良主义思想的反马克思主义本质,她又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理论实质、内在逻辑和论证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可以说,卢森堡站在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所展开的这些批判无论对于揭露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反动实质与错误,还是捍卫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最终的结果看,卢森堡却未能真正说服伯恩施坦改良主义分子,伯恩施坦改良主义已泛滥为一种国际现象。显然这种结果的形成也是与卢森堡自身的批判理论的局限性有重要关系,而未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未能真正从德国当时的无产阶级斗争形势出发确定斗争策略以及未能对资本主义新变化做出创新性回答,将捍卫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则是其理论局限性的集中表现。同样面临“革命还是改良”问题,列宁立足于沙皇专制统治的东方落后国家也进行了独立的探索。他不仅对资本主义时代作了系统的判断,提出了帝国主义时代已经到来的观点,而且还论证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重中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得出了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的结论。在时代问题的判断上,列宁提出了虽然时代已变,但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的结论,不仅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伯恩施坦在改良主义上所坚持的时代和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错误性,而且还阐明了卢森堡所未能回应的资本主义新变化是时代根源,突破了卢森堡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上局限性从而站到了一个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在无产阶级斗争策略上,列宁并没有在暴力革命和社会改良两种斗争策略上否定任何一种,更没有将任何一种斗争策略绝对化,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国情尤其是无产阶级斗争形势相结合,通过对俄国民粹派、合法马克思主义派以及俄国的伯恩施坦主义变种的斗争,得出了在俄国这样一个本国封建专制统治森严、民主观念淡薄、民主制度落后的政治条件下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通过和平改良手段并不现实,而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结论。同时,列宁在依据时代的判断而得出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之后,又将其应用于俄国具体实际,论证了俄国这种经济文化落后帝国主义薄弱环节首先实现社会主义胜利的可能性,而在准确地判断了俄国阶级力量变化后发动了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找到了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出路。而这种斗争策略也是对伯恩施坦放弃暴力革命而将社会改良绝对化的错误认识的正面否定和集中批判。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列宁在集中地揭露和批判伯恩施坦改良主义反动理论及其实质后,提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即马克思主义并非空洞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是其“精髓”;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要随着时代发展和具体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谋求自身解放运动所不能抛弃的科学指南等观点,也正是对伯恩施坦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以及抛弃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的批判性论证。这些理论观点不仅表明了列宁与伯恩施坦的改良主义在理论立场上的鲜明对立,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纠正了卢森堡批判伯恩施坦改良主义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上的失误,有力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十月革命胜利后,伯恩施坦、卢森堡和列宁在十月革命道路上由于自身的阶级立场和理论立场的差异而形成了又一次集中的交锋,将“革命还是改良”问题进一步深化。伯恩施坦不仅反对十月革命的爆发而且还对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的诸多政策给予尖锐而强烈的攻击,完全站到了反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上;而卢森堡则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她对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予了高度的赞赏,肯定了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然而却站在了发达国家的理论立场对苏维埃实施的社会经济政策提出了异议。列宁对来自于伯恩施坦和卢森堡的批评都直接或间接地给予了回应,但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批评态度,得出了列宁与伯恩施坦之间的区别是“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分歧,而列宁与卢森堡之间的理论区别在于“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分歧,凸显了三者之间的理论和立场关系。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到,这场论争的历史影响主要有:辨别了伯恩施坦、卢森堡和列宁的理论立场和分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化与流变;揭露了伯恩施坦的改良主义的错误性。而当代价值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于正确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和澄清恩格斯晚年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思想、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郭彩星[10](2017)在《列宁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史中,列宁发展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还结合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列宁不但对本质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而且创立了落后国家和被压迫民族如何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运行层次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列宁发展观契合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需要。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逐渐成为了我们的指导思想。列宁发展观深深影响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专门系统地研究列宁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有助于建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列宁发展观,有助于增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自觉。本文拟从以下方向进行论证。列宁发展观形成的时代条件和总依据。和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一样,列宁发展观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而抽象思辨的产物,它对时代特征和本国国情有深刻地把握。列宁发展观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列宁科学地把握了帝国主义时代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认清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纲领和策略。列宁发展观不仅宏观地把握了“世情”,还依据于俄国的具体国情。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依据大量丰富全面的调查统计资料,不仅对俄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还分析了各阶级的现状和相互关系,科学地回答了俄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这成为了以列宁为首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发展理论和策略的依据。列宁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们是本质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具体运行层次的发展观提供理论指导。为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从各种角度论证了唯物辩证法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他还在马克思恩格斯基础上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列宁的社会发展道路观。列宁在深刻分析时代特征和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落后国家或东方民族的社会发展道路观。他认为,虽然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它是一个存在大量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的落后国家。针对这些情况,列宁提出俄国首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并不失时机地促进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对此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和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思想。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二月革命相继爆发后,他根据形势变化提出俄国应立即采取切实措施从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他认为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战争使俄国处于特殊的境地”,具备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因此,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列宁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同时,列宁把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东方民族革命解放运动结合起来,提出了东方民族或落后国家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观。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在俄国人民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践中,列宁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观。他依据于对俄国发展阶段的判断和分析,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由一般层次转变为俄国特色层次;将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直接过渡”转变为“间接过渡”;将社会发展矛盾区分为对抗性质和非对抗性质,强调矛盾统一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发展动力由革命、阶级斗争转变为改革、科学技术;将发展战略由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对抗取代”转变为“和平共处”,将发展方式由革命的、爆发式质变转变为渐进式的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规划。列宁的发展目的观。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一方面,列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作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他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民族化并付诸实践,赋予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具体而实际的内涵,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列宁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首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民族化特色化,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列宁发展观也有其局限性。列宁发展观对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许多重要启示。我们仍然需要从那里获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规律,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认识,从而自觉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厚植我们的发展优势。
二、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是“军事社会主义”?——论列宁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凯撤德国战时经济制度观点的原则分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是“军事社会主义”?——论列宁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凯撤德国战时经济制度观点的原则分歧(论文提纲范文)
(1)论列宁的国家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列宁国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列宁国家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 |
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状况 |
第二节 列宁国家理论形成的思想历程 |
一、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向 |
二、与俄国各种机会主义的斗争 |
三、对第二国际国家观的批判 |
第三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发展阶段 |
第二章 列宁国家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国家的本质 |
第二节 国家的形式 |
一、沙俄的君主专制 |
二、资产阶级民主制 |
三、无产阶级专政 |
第三节 国家与革命 |
一、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 |
二、国家政权的巩固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
第四节 帝国主义时期国家的特征 |
一、帝国主义的本质 |
二、帝国主义时期国家的特征 |
第五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第六节 民族国家问题 |
一、社会主义民族联盟 |
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民族问题 |
第七节 国家的消亡 |
第三章 列宁国家理论的根本问题、实质和特点 |
第一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根本问题 |
一、国家与革命的关系问题 |
二、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问题 |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问题 |
第二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实质和特点 |
第四章 列宁国家理论的贡献、影响及当代意义 |
第一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贡献 |
第二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理论回响 |
一、斯大林及其他苏联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创造性解读 |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国家理论的运用及创新 |
第三节 列宁国家理论的当代意义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领导权相关问题阐释 |
第一节 文化 |
一、文化概念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概念 |
第二节 领导权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权概念 |
二、威廉斯的领导权概念 |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领导权概念 |
第三节 文化领导权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
第二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形成条件 |
第一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十月革命前革命斗争亟需科学理论指导 |
二、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建设凸显文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学说提供了思想依据 |
二、对早期民粹主义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
三、对普列汉诺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三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个人素养 |
一、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具有敢于批判的精神 |
三、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
第三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
第一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相关问题阐释 |
一、列宁文化概念的多语境性质 |
二、列宁的领导权意蕴 |
三、列宁文化领导权解读 |
第二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核心 |
一、意识形态概念演变 |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确立 |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特征 |
第三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实施主体 |
一、工人阶级运动迫切需要无产阶级政党引领 |
二、无产阶级政党能够引领工人运动 |
三、无产阶级政党以文化领导权引领工人运动 |
第四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实质 |
一、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
二、无产阶级政党理想信念转变为社会理想信念 |
第五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特征 |
一、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 |
二、阶段性和连贯性统一 |
三、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 |
四、本土性和国际性统一 |
第四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文化领导权的建设路径 |
一、宣传鼓动占领思想阵地 |
二、创办报刊占领舆论阵地 |
三、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素养 |
四、利用“文化遗产”巩固文化领导权 |
第二节 在回击错误思潮中捍卫马克思主义 |
一、与党内取消派和召回派斗争 |
二、批判经验批判主义 |
三、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 |
四、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 |
五、十月革命胜利后对错误思潮批判 |
第五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在当代中的发展 |
第一节 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建设 |
一、坚持无产阶级政党文化领导权主体地位 |
二、发挥政党领袖擎旗手作用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号召力 |
第二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
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
第三节 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一、无产阶级政党要有高度文化自觉 |
二、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良性互动坚定了文化自信 |
第四节 坚持和改善宣传工作的“灌输”方式 |
一、坚持科学灌输 |
二、坚持因材施教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力 |
三、坚持理论宣传与民众诉求结合增强灌输实效 |
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灌输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观念史视域中社会主义的核心概念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部分 |
(二) 国外研究部分 |
(三) 观念史研究部分 |
三、对两个核心概念的预备性说明:自由、解放概念的三个层次 |
四、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 研究路径的逻辑 |
(三) 研究方案的架构 |
第一章 马恩社会主义观的核心概念:叙事逻辑与革命向度 |
引言:观念史的叙事逻辑——社会主义、核心概念与革命向度 |
一、叙事逻辑的转换:从思想史、共运史到观念史 |
(一) 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叙事逻辑:“客体的主体”研究 |
(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叙事逻辑:“主体的客体”研究 |
(三) 叙事逻辑的转换:观念史的“总体的客体”研究 |
二、革命叙事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逻辑 |
(一) 中国传统下的革命概念和西方革命概念的原意 |
(二) 革命的形态叙事与改良 |
(三) 革命的精神叙事和改良 |
(四) 革命的历史叙事:“物”的革命和人的革命 |
三、“物”的革命与自由 |
(一) 自由的概念界说 |
(二) 自由的历史概念 |
(三) “双元革命”与“自由宗教” |
四、人的革命与解放 |
(一) 自由的限度:马克思的双重批判 |
(二) 解放的概念界说 |
(三) 人的革命与社会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观念的“自由”叙事:以伯恩施坦为代表 |
引言 |
一、伯恩施坦观念中的时空观:修正传统认知 |
二、时空观改变的理论后果:修正马克思主义 |
(一) 对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价值论的修正 |
(二) 修正的后果 |
三、伯恩施坦观念中的核心概念:自由概念的内涵 |
四、伯恩施坦观念中的现实形式:民主——“有组织的自由主义” |
(一) 伯恩施坦观念中的民主形式 |
(二) 民主形式的展开:“有组织的自由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观念的“抽象解放”叙事:以考茨基为代表 |
引言 |
一、考茨基观念中的时空观: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趋势 |
(一) 对资本主义一般发展趋势的分析 |
(二) 阶级矛盾和对立的趋势不会缓解 |
(三) 对普遍和特殊政治空间的现实判断 |
二、考茨基观念中的核心概念:解放概念的内涵 |
三、考茨基观念中的现实形式:社会革命与民主 |
(一) 社会革命的含义、多样性与统一性 |
(二) 社会革命的承载:民主的内涵、作用和形式 |
(三) 社会革命的现实展开:“社会革命后的日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主义观念的“解放”叙事:以列宁为代表 |
引言 |
一、列宁观念中的时空观:从俄国到世界资本主义 |
(一) 列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发展的认识 |
(二) 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认知:“帝国主义论” |
二、列宁观念中的核心概念:解放概念的内涵 |
(一) 俄国时空基础上解放概念的内涵 |
(二) 以“帝国主义论”为基础对解放概念的更新和扩充 |
三、列宁观念中的现实形式: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 |
(一) 阶级斗争的内涵、表达和承载 |
(二) 无产阶级专政的构成:党、苏维埃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三) 观念形式的历史展开:1905年俄国革命和1917年十月革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主义观念与实践:马恩之后的历史比较 |
引言 |
一、观念时空构成中的分歧与社会主义实践的不同形态 |
(一) 历史时间判断中对待“突变”的三种态度 |
(二) 现实空间判断中对待“突变”的三种态度 |
(三) 时空观中的实践分歧:革命、改良时空观与社会主义实践形态 |
二、观念中核心概念的分立与社会主义实践的不同精神 |
(一) 社会主义观念的自由叙事与自由“精神”的关系 |
(二) 社会主义观念的解放叙事与解放“精神”的关系 |
(三) 核心概念中的实践分立:革命的解放、改良的自由与社会主义实践精神 |
三、观念形式构成的分野与社会主义实践的不同形式 |
(一) 社会主义观念的民主形式与人的革命 |
(二) 社会主义观念的专政形式与“物”的革命 |
(三) 观念形式中的实践分野:革命的专政、改良的民主与社会主义实践形式 |
(四) 专政与民主的实践发展:自由与解放的变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主义观念与实践——观念框架下的当下思考 |
引言 |
一、观念的时空构成与革命、改良的实践形态 |
(一) 革命的时空逻辑与中国社会主义观念的历史实践 |
(二) 叙事矛盾的转换与中国社会主义观念的现实实践 |
(三) 问题与思考 |
二、观念的概念构成与革命、改良的实践精神 |
(一) 解放概念与中国社会主义观念的实践精神 |
(二) 自由概念与中国社会主义观念的实践精神 |
(三) 问题与思考 |
三、观念的形式构成与革命、改良的实践形式 |
(一) 解放的专政与中国社会主义观念的实践形式 |
(二) 自由的民主与中国社会主义观念的实践形式 |
(三) 问题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两种观念、两条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1.2.2 关于理论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1.2.3 关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分析 |
1.2.4 关于苏共高层领导人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之间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难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前提条件 |
2.1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
2.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建者和传承者 |
2.1.2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的主心骨 |
2.1.3 无产阶级政党威信和形象的最主要体现者 |
2.1.4 共产主义事业首要倡导者 |
2.1.5 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关头的决策者 |
2.2 无产阶级领袖发挥历史作用的前提条件 |
2.2.1 理论素养 |
2.2.2 实践历练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 |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表现形式 |
3.2.1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而不是教条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2 养成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 |
3.2.3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 |
3.2.4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2.5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
3.2.6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第4章 列宁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
4.1 列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4.2 列宁创立了俄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 |
4.3 在捍卫真理中展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4.3.1 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 |
4.3.2 对“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批判 |
4.3.3 对考茨基帝国主义和平论的揭露和批判 |
4.4 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4.5 新经济政策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5章 斯大林的理论素养与斯大林模式的伟大成就 |
5.1 在革命的办报生涯中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
5.1.1 创办《斗争报》 |
5.1.2 创办《无产阶级斗争报》 |
5.1.3 创办《巴库无产者报》和《汽笛报》 |
5.1.4 创办《真理报》 |
5.2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历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5.2.1 在革命运动中确立起劳动人民的阶级情感 |
5.2.2 在流亡生涯中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
5.2.3 在列宁的启发下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家 |
5.3 在党内思想斗争中捍卫和继承列宁主义 |
5.4 领导苏联探索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 |
5.5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
5.6 对斯大林晚年在工作中所犯错误的分析 |
5.6.1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形成与发展 |
5.6.2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消极后果 |
第6章 赫鲁晓夫理论素养的缺陷与苏共理论导向和决策失误 |
6.1 片面评价斯大林引发国内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 |
6.2 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
6.2.1 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三和”路线 |
6.2.2 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 |
6.2.3 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理论 |
6.3 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严肃性变为随意性发挥 |
6.3.1 宣称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彻底巩固论 |
6.3.2 从简单的物质生活层面对共产主义做出庸俗化解释 |
6.3.3 不切实际地倡导并推行社会团体治国论 |
6.3.4 人为地将苏共分为工业和农业两个党组织 |
6.4 改革在总体上演变为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拙劣行动 |
第7章 勃列日涅夫缺乏理论素养与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危机 |
7.1 不读马列导致庸俗的世界观 |
7.1.1 不学习更不懂马克思主义 |
7.1.2 掩盖不学无术出尽洋相 |
7.1.3 庸俗的世界观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7.2 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辩证分析 |
7.2.1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日益僵化的体制机制 |
7.2.2 缓和对斯大林的评价与固守赫鲁晓夫的基调 |
7.2.3 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击与流于形式的无效宣传 |
7.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社会信仰危机和苏共执政挑战 |
7.3.1 社会信仰危机 |
7.3.2 苏共执政危机及其掩盖的理论危机 |
第8章 戈尔巴乔夫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 |
8.1 一个自称“二十大产儿”的领导人 |
8.1.1 好学但学会的主要不是马克思主义 |
8.1.2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俘虏 |
8.2 借“公开性”丑化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
8.3 在“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旗号下剥夺了苏共的领导权 |
8.3.1 否定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 |
8.3.2 大批撤换党的高层领导干部,提拔“民主派”人物 |
8.3.3 把苏联共产党“革新”成社会民主党 |
8.3.4 推行西方式的议会总统制和多党制 |
8.4 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成为埋葬苏联的坟墓 |
8.4.1 苏共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
8.4.2 社会动乱和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
8.4.3 各种反共势力发展壮大并乘机夺取政权 |
8.4.4 民族矛盾激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列宁妥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列宁妥协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 激变的欧洲大国政治 |
(二) 改革与革命之间的俄国 |
(三) 俄国外交形势的变化 |
二、列宁妥协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妥协思想 |
(二) 西方社会传统妥协思想 |
(三) 矛盾的俄国社会政治文化 |
三、列宁妥协思想形成的实践需求 |
(一) 厘清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思想的需要 |
(二) 非常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需要 |
(三)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 |
第二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进程 |
一、列宁妥协思想的初步探索 |
(一) 党的建设初期的妥协思想 |
(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的妥协与斗争 |
(三) 首次提出辩证地分析妥协 |
二、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发展 |
(一) 首次明确妥协的概念 |
(二) 对妥协进行进一步区分 |
(三) 建构妥协思想的体系 |
三、列宁妥协思想的成熟完善 |
(一) 过渡时期的两次退却 |
(二) 及时停止退却 |
第三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经济建设中的妥协 |
(一) 土地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
(二) 中农政策的转变 |
(三) 工作形式的转变 |
(四) 新经济政策的退却 |
二、政治联盟中的妥协 |
(一) 无产阶级政党对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妥协 |
(二) 苏维埃政府对文明资本家的妥协 |
(三) 苏维埃政府对资产阶级专家的妥协 |
(四) 苏维埃政府对被压迫民族的妥协 |
三、外交政策中的妥协 |
(一) 苏维埃政权的危机与机遇 |
(二) 保障“两制”和平共处 |
(三) 《布列斯特和约》的性质 |
(四) 反对“革命空谈” |
(五) 驳斥“左派”幼稚病 |
第四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评价及启示 |
一、妥协思想的评价 |
(一) 阐明了妥协思想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
(二)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妥协理论 |
(三) 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实基础 |
(四) 妥协思想的局限性 |
二、妥协思想的启示 |
(一) 坚持发展完善党的统一战线 |
(二) 推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新发展 |
(三) 开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平斗争的新方向 |
(四)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列宁的革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五、“革命”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列宁革命思想的来源 |
第一节 列宁革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回答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问题 |
二、回答资本主义新发展的时代问题 |
第二节 列宁革命思想产生的思想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门生” |
二、俄国革命民粹主义的影响 |
三、列宁自身家庭的熏陶 |
第二章 列宁革命思想的主体论 |
第一节 革命的承担者:工人阶级 |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
二、列宁对工人阶级的看法 |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思想 |
二、列宁的建党思想 |
第三节 农民阶级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阶级在革命中地位的观点 |
二、列宁对于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的思想 |
第四节 民族主义:被压迫民族的工人阶级 |
一、为何一战前夕如此重视民族问题? |
二、民族自决理论的内涵 |
三、民族自决理论实施的结果 |
第三章 列宁革命思想的策略论 |
第一节 具体的革命策略 |
一、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之争 |
二、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之争 |
三、合法斗争与秘密斗争之争 |
第二节 列宁革命策略的特点 |
一、策略的灵活性与原则的坚定性相统一 |
二、策略的灵活性体现了其辩证法思想 |
第三节 对列宁革命策略的分析 |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革命与改良两种策略 |
二、列宁关于革命与改良关系的思想 |
三、列宁对俄国修正主义、改良主义的批判 |
第四章 列宁革命思想的条件论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革命条件 |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导致革命 |
二、革命的“共同胜利论” |
第二节 列宁革命论中的时代条件 |
一、帝国主义理论的提出 |
二、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容 |
三、帝国主义理论与“一国胜利论 |
第三节 列宁革命论中的主客观条件:以十月革命为例 |
一、列宁驳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为时过早论 |
二、列宁论革命的客观条件 |
三、十月革命的主观条件 |
第五章 列宁革命思想的国家论 |
第一节 十月革命前后的苏维埃国家制度 |
一、苏维埃制度之文献解析 |
二、苏维埃制度之评价 |
第二节 国内战争期间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思想 |
一、无产阶级专政制度:实施层面考察 |
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之分析:政治与经济 |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国家思想 |
一、新经济政策: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 |
二、政治体制:执政党建设理论 |
第六章 列宁革命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列宁革命思想的当代意义 |
一、弘扬列宁的革命精神 |
二、坚决维护党的组织纪律 |
三、大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
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
第二节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
一、对资本主义调节能力估计不足 |
二、对革命之后的改良认识有不足 |
三、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有待改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 |
致谢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列宁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的列宁国家学说 |
2.1 马克思主义中的列宁主义 |
2.2 列宁主义中的列宁国家学说 |
第三章 时代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
3.1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时代归属 |
3.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 |
3.3 新时代与新国家 |
第四章 国家的本质与新民主主义国家形式 |
4.1 国家的本质 |
4.2 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 |
4.3 新民主主义国家与革命转变理论 |
第五章 国家政权机关与国家结构 |
5.1 特色议会民主制与苏维埃制 |
5.2 国家政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
5.3 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与多民族统一国家 |
第六章 国家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
6.1 新国家的物质基础 |
6.2 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与认识 |
6.3 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与认识 |
6.4 合作社经济的理论与认识 |
第七章 共产党执政理论 |
7.1 共产党的执政目标 |
7.2 共产党执政制度 |
7.3 共产党执政中的团结统一 |
7.4 共产党执政人才的培养 |
第八章 延安时期中共继承与创新列宁国家学说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 |
8.1 历史价值 |
8.2 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革命还是改良? ——伯恩施坦、卢森堡与列宁的论争(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章思路与架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论争的提出 |
一、社会历史背景 |
二、思想理论背景 |
第二章 伯恩施坦对“革命还是改良”问题的认识与判断 |
一、伯恩施坦改良主义思想的提出 |
(一) 19、20世纪之交的英国 |
(二) 伯恩施坦改良主义思想的提出过程 |
1、萌芽阶段(1890-1895) |
2、发展阶段(1896-1897) |
3、提出阶段(1898-1899) |
二、对“革命还是改良”问题系统判断 |
(一) 对时代特征的认识 |
1、有产者数量并没有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 |
2、资本和企业发展并没有迅速地趋向于集中 |
3、减少经济危机的因素已经存在 |
(二) 对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判断 |
1、主张抛弃暴力革命 |
2、宣扬“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论调 |
(三) 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
1、主张抛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 |
2、否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性 |
3、吹捧“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而运动就是一切” |
4、主张用新康德主义“清算”马克思主义 |
三、总体评价 |
第三章 卢森堡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认识与批驳 |
一、卢森堡对伯恩施坦的改良思想的批判实践 |
(一) 19、20世纪之交的德国 |
(二) 批判过程 |
1、“前期准备”阶段 |
2、“集中批判”阶段 |
3、“正面交锋”阶段 |
4、“被排挤”阶段 |
二、卢森堡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理论批驳 |
(一) 对资本主义时代问题的认识 |
1、否定伯恩施坦的“适应论”,肯定“崩溃论” |
2、批驳伯恩施坦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危机“过时论” |
3、驳斥伯恩施坦“大中小企业共存论”的教条主义实质 |
4、批判伯恩施坦否定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错误论据 |
(二) 在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认识 |
1、否定社会具备了社会改良的政治经济前提 |
2、批驳伯恩施坦的“社会改良论” |
3、提出“为社会改良而斗争是手段,社会革命是目的”的斗争策略 |
(三) 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
1、剖析并批判伯恩施坦反马克思主义方法与逻辑 |
2、揭露并批判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实质 |
三、卢森堡批判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效果 |
四、总体评价 |
第四章 列宁对“革命还是改良”问题的认识与判断 |
一、对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判断 |
(一) 对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探索过程 |
(二) 对资本主义时代特征认识的主要观点 |
1、资本主义时代已经发生变化 |
2、马克思主义并未“过时” |
二、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 |
(一) 19、20世纪之交的俄国 |
(二) 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 |
1、对自由主义民粹派的斗争 |
2、对“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
3、对俄国的伯恩施坦改良主义变种的批判 |
4、十月革命的理论准备 |
5、十月革命的胜利 |
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 |
(一) 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系统批判 |
1、对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斗争过程 |
2、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理论内容、本质与特征 |
(二)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
1、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
2、马克思主义是在同机会主义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
4、马克思主义要依据具体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
5、马克思主义是不能抛弃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指南 |
四、总体评价 |
第五章 关于十月革命问题的交锋 |
一、伯恩施坦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认识与列宁的回应 |
(一) 伯恩施坦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认识 |
1、否定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
2、批判暴力革命的斗争策略 |
3、攻击苏维埃政权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合理性 |
(二) 列宁的回应 |
1、关于十月革命道路的必然性问题 |
2、关于俄国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问题 |
3、关于暴力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问题 |
4、关于布尔什维克党的经济社会政策问题 |
(三) 总体评价 |
二、卢森堡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认识与列宁的回应 |
(一) 卢森堡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认识 |
1、肯定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地位 |
2、对苏维埃政府和布尔什维克党政策的批评 |
(二) 列宁的回应 |
1、关于限制选举权问题 |
2、关于取消立宪会议的问题 |
3、关于分配土地由农民使用的问题 |
4、关于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问题 |
(三) 总体评价 |
第六章 论争的历史影响及当代价值 |
一、论争的历史影响 |
(一) 辨别了伯恩施坦、卢森堡和列宁的理论立场和分歧 |
(二)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化与流变 |
(三) 揭露了伯恩施坦改良主义的错误性 |
二、当代价值 |
(一) 对于正确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
1、马克思主义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与时俱进的行动指南 |
2、立足于时代和具体国情是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前提 |
3、理论创新是在新形势下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
(二) 对于正确认识和澄清恩格斯晚年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
(三) 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
(四) 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增强“三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列宁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研究 |
(二) 对列宁发展观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中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发展”和“发展观”的一般含义 |
(二) 马克思恩格斯著述中的“发展”和“发展观” |
(三) 列宁发展观的内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一) 拟从整体上认识列宁发展观 |
(二) 试图客观地还原列宁发展观原貌 |
(三) 挖掘分析出列宁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一章 列宁发展观形成的时代条件和总依据 |
一、列宁发展观形成的时代条件 |
(一) 世界历史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 |
(二) 世界历史已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
(三) 在世界革命背景中探索一国的社会发展道路 |
(四) 将苏维埃的生存、发展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
二、列宁发展观形成的总依据 |
(一) 近代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争论 |
(二)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现实性和历史必然性 |
(三)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地位 |
(四) 依据于客观现实去探寻社会发展道路 |
(五) 立足于基本国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第二章 列宁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一、列宁的发展世界观方法论产生条件 |
(一) 时代的变化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
(二) 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
二、“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
(一) 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 |
(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
(三) 辩证法、认识论、逻辑是“同一个东西” |
(四) 建构唯物辩证法发展观体系的初步设想 |
(五) 阐发了实践辩证法的发展观 |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
(一) 把唯物主义贯彻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 |
(二)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
(三)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 |
(四) 上层建筑能动的反作用 |
第三章 列宁的社会发展道路观 |
一、列宁社会发展道路观的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 |
(二) 列宁对民粹派“非资本主义道路”思想的批判和超越 |
二、列宁的俄国社会发展道路观 |
(一) 列宁的俄国民主革命道路观 |
(二) 列宁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观 |
(三) 列宁的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观 |
三、列宁的民族殖民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观 |
(一) 关于民族殖民地革命发展的前途 |
(二) 关于民族殖民地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条件 |
(三) 关于民族殖民地过渡阶段的特点和历史任务 |
(四) 关于民族殖民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 |
四、列宁对社会发展道路普遍性、特殊性的哲学概括 |
(一) 十月革命胜利体现的特殊性符合社会发展一般规律 |
(二) 现代文明发展阶段不可逾越 |
(三)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第四章 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
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列宁发展观的转变 |
(一)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二) 列宁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转变 |
二、列宁的社会发展阶段思想 |
(一) 列宁对俄国国情的重新认识 |
(二) 列宁对俄国过渡阶段的分析 |
三、列宁的社会发展矛盾思想 |
(一) 把社会发展矛盾区分为对抗和非对抗两类性质 |
(二) 强调矛盾统一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四、列宁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 |
(一) 列宁关于改革的发展动力思想 |
(二) 列宁关于对外开放的发展动力思想 |
五、列宁的社会发展方式思想 |
(一) 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去选择社会发展方式 |
(二) 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采取渐进的发展方式 |
(三)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渐进发展思想的内容 |
六、列宁的发展战略规划 |
(一) 经济发展规划 |
(二) 政治发展规划 |
(三) 文化发展规划 |
(四) 民族关系及其发展规划 |
第五章 列宁的发展目的观 |
一、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终极价值追求 |
二、把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
三、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奋斗的目标 |
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一) 建立苏维埃政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
(二) 开展文化革命,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
(三) 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现实基础 |
(四) 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人的个性 |
第六章 列宁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
一、列宁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史中的历史地位 |
(一) 它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
(二) 它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民族特色化的先河 |
(三) 它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 |
二、列宁发展观的历史局限性 |
(一) 在发展依据上过高估计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 |
(二) 在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上过于强调帝国主义的垂死性 |
(三) 在经济发展手段上没有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念 |
三、列宁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
(一) 以辩证唯物法和唯物史观指导我们科学发展 |
(二) 在正确把握时代和国情基础上制定发展策略 |
(三) 从社会主义本质高度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参考文献 |
四、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是“军事社会主义”?——论列宁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凯撤德国战时经济制度观点的原则分歧(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列宁的国家理论[D]. 欧阳琼. 武汉大学, 2019(06)
- [2]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是“军事社会主义”?——论列宁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关于凯撤德国战时经济制度观点的原则分歧[J]. 郭吴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4(03)
- [3]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郝俊霞. 安徽大学, 2019(02)
- [4]观念史视域中社会主义的核心概念与实践[D]. 来庆立.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1)
- [5]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D]. 刘舸. 清华大学, 2014(05)
- [6]列宁妥协思想研究[D]. 孟冰寒.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列宁的革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何火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列宁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 张腾. 西北大学, 2019(01)
- [9]革命还是改良? ——伯恩施坦、卢森堡与列宁的论争[D]. 贺敬垒. 武汉大学, 2014(07)
- [10]列宁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郭彩星.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