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俄和西欧全面调整航空工业产业结构(下)(论文文献综述)
陈炜明[1](2019)在《全球贸易及其结构变化对各国经济和资源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贸易在拉动各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拉动了碳排放及自然资源的消耗,带来相应的资源环境影响。此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等新兴发展经济体不断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全球贸易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带来贸易商品原产地结构的变化,进而对各国经济和资源环境产生影响。为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需综合把握当前全球贸易及其结构变化对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影响,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前人研究多着眼于单一资源环境要素,未能结合多种要素综合分析贸易的资源环境成本,亦较少从贸易结构变化视角把握贸易对经济和资源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基于此,本文对上述问题开展综合定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框架,构建全球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核算模型,并提出贸易结构变化的经济和资源环境效应核算方法。在研究对象上,本文考虑全球贸易对各国增加值、碳排放、土地、水及基于各国水资源禀赋计算得到的稀缺水的影响,涵盖全球各地区及各主要经济和资源环境要素。在研究数据上,由于对土地、水、稀缺水消耗较大的主要是第一产业部门,因此本文选取最新的GTAP V9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相比其他数据库,其不仅覆盖地区更广,且包含14个第一产业部门,对于分析贸易隐含土地、水及稀缺水问题具有更高的准确度。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1)在构建包含多重资源环境要素在内的区域间环境扩展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全球贸易相关经济环境问题的综合定量研究框架,全面分析了全球贸易对各国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各国参与全球贸易获取增加值及承担环境成本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从出口当中获取的经济利益(增加值)被高估达30%以上,且我国向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地区出口商品同时也为其承担了大量的碳排放及资源消耗。相关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全球贸易的理解,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促成更为多元开放的贸易合作。(2)基于上述区域间环境扩展投入产出分析框架,本文结合贸易的经济利益(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碳排放、土地使用、水消耗、稀缺水消耗),构建了贸易的资源环境不公平性指数,将各国参与全球贸易的经济利益与环境代价相结合综合评估了各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利弊得失。研究表明,各国同其他国家双边贸易的资源环境不公平性程度同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有较强的相关性,不公平性程度较高的贸易流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当中,许多传统发达国家在贸易中处于双赢的位置,即向一国净出口增加值的同时也向其净转移了资源环境成本,从而让自身在经济和资源环境层面双重受益。相关结果有助于识别关键不合理贸易流,并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贸易话语权。(3)结合投入产出分析框架,本文进一步构建了贸易结构变化的经济和资源环境效应核算方法。基于此,本文不仅从静态贸易现状的视角,定量研究了全球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把握当前全球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转移格局,还结合动态的贸易结构变化视角,分析了贸易对各国乃至全球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影响,发掘贸易影响全球经济和资源环境格局的实质,即产品生产地的空间转移。结果显示,近年来全球贸易结构变化总体上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及土地节约,但不利于碳减排和水资源节约,且有利于相对高收入国家的环境改善及资源节约,并进一步加重了亚洲、南美洲及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环境问题。上述结果有助于把握当下全球贸易格局的成因及发展趋势,并为全球贸易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文章最后在全球贸易框架下对我国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开展了重点研究,并基于全文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建议。
黄嘉瑜[2](2020)在《周边格局中的中国 ——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重心不断向东转移,全球利益格局持续向板块网络结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经过改革开放后持续多年发展,中国发展模式越来越成为了广大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崛起的典范,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重大方面越来越被世界关注。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赢得越来越多国家认可。中国在国家治理、国际关系、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全新理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周边甚至是全球众多国家。在全球利益格局向“板块网络”结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中国在区域内快速崛起的事实,着重研究‘中国是否成为了周边格局中的“中心”国家?’这一重大问题。首先,本文在理论上对相关概念及其界定标准进行了梳理,这是本文得以展开的理论基础。第一,厘清“中心”国家和“边缘”国家各自的内涵,从理论上证明是否存在着“边缘”国家成为“中心”国家的可能性?第二,“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究竟是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影响如何——是只有负面的,还是也存在着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同样,随着全球利益格局向“板块网络”结构转化,区域格局中的“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是否也同样适用上述分析?第三,为说明中国在周边格局中是否成为“中心”国家,也需要明确“周边格局”这一概念。“周边”究竟包括了哪些国家?只有合理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从理论上解决“中国是否成为了周边格局中‘中心’国家”这一问题。其次,结合经典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中国和平发展的事实,得出“中国在周边格局中正在实现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的结论。中国经济在周边格局中的影响力不断加深,一方面中国经济总量在周边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中国不断融入区域价值链并对其进行重塑;地缘通道方面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地缘通道网络;中国成为了周边贸易的中心,中国成为周边国家越来越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双边贸易的地理结构趋向平衡,并且在与周边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依赖逐渐增加;在国际金融方面,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扮演着周边地区金融稳定器的角色,同时中国发起和倡议的国际金融组织在周边地区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国形成了以周边地区为重点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相对应地中国也逐渐成为了周边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心。但在另一方面,与传统“中心”国家相比,中国尚存一定的差距,中国并没有完全实现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在周边格局中中国仍然处于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但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兼顾承担相应的区域责任,为周边国家提供相应的区域公共产品,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责、权、利意识也更为清晰,也更加重视多边规则,供给区域公共产品是中国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已有一些颇值关注的典型案例。最后,中国在周边格局中实现从“边缘”向“中心”跨越的过程中,取得了超越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成绩,但背后同样交织着更加复杂的矛盾,其中既有周边国家给中国的压力,也有周边国家背后的全球性大国给中国制造的外部压力。大国压力与周边压力相互交织,促使中国不仅要处理好和周边国家间的双边关系,更要从全球层面来经略周边。“一带一路”倡议旨在破解中国当前周边外交面临的困局,以确保中国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节奏。第一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从理论上阐明了周边格局中中国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可能性;其次,结合中国在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发展现实,得出了“中国在周边格局中正在实现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的结论;然后,中国不仅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在周边“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承担起相应的区域责任;最后,梳理了中国从“边缘”走向“中心”过程中遇到的困局及破解。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根据本文前四章的分析得出了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马颖忆[3](2015)在《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文中提出边疆地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地缘政治敏感区,也是深度协调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还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其多重属性决定了对边疆地区展开研究的必要性。传统的边疆开发、民族、舆地、治边等研究,已难于直接支撑国家透过边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分析与决策需求,使得边疆研究成为难点,而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从类型区和功能区入手,对边疆地区空间结构及其合作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可提供不一样的思路。因此,本文在阐述中国边疆地区5种类型区的自然与人文本底要素特征基础上,展开边疆地区空间结构点(城镇节点)、线(交通路网)和网络(空间联系)要素的分布特征、空间组织形态及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的分析,进而基于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及合作需求和边疆本身参与合作的发展需要,从时空收敛、高铁服务水平、国际联系格局及对外合作的主要通道等方面分析跨境高铁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带来的区域效应,并提出中国未来地缘博弈和跨境合作的基本策略。该项研究不仅能够清晰体现国家实施沿边开放以来中国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演变态势,还对未来国家地缘战略和对外合作策略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结构演变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离散特性和各向异性、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差异、区域重心演化的相似性以及城镇等级结构演化的差异性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门户边疆城镇分布较之省区边疆更为离散,东北边疆的离散程度最低。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的居中、偏离和混合的类型分异明显,其中,西藏边疆为居中型,内蒙、西北和西南3类边疆为偏离型,东北边疆为混合型。区域人口重心均少量迁移,而经济重心迁移程度各异。5类边疆区域城镇等级结构各异,东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完整,为相对稳定的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西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基本完整,为高度稳定的较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内蒙边疆城镇等级结构较不完整,二三级中心缺失,等级结构较不稳定;西北边疆城镇等级基本齐全,等级结构波动明显;西藏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很不发育,为高度稳定的落后型边疆城镇体系。中国边疆地区交通路网结构演变表现出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及其带来的可达性不断提升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路网规模大幅提升和拓扑结构不断优化,并且东北、西南、内蒙、西北和西藏渐次降低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区内、区外和区域可达性均提升显着,核心-圈层分布结构鲜明。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经济区、城市组团和城镇密集带构成区内可达性优良区,而门户地区则成为区外可达性优良区。随着多层次路网的不断发育和口岸体系的日臻完整,省会城市的区外可达优势得到凸显。从综合交通便捷性看,东北和西南是区域可达性最高的两类边疆。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体现在联系强度的不断增强、联系格局的更加鲜明和内陆省份选择门户出口的空间分异等基本特征。具体为,区内空间联系格局的数理特征表现为各地市州盟集聚辐射能力的扩散或接受潜力不断增强,表现出与路网结构高度吻合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空间特征体现在主导、次主导、一般和次要的四层级联系结构特征鲜明,区内主导联系格局更加鲜明,并与区内可达性分布格局表现出较高的内在耦合性。内陆省份对门户出口的选择表现出南北分异特征,具体为,基于空间联系角度,包头和百色是内陆省份北上南下的最优门户,首位联系门户大致呈现以长江为界,南部省份首选西南,北部省份首选内蒙的边疆门户空间分异特征;基于综合评价角度,边疆门户表现出包括包头、丹东、崇左、红河、延边、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牡丹江8个优良门户,百色、博尔塔拉、锡林郭勒、德宏、防城港、文山、伊犁、巴彦淖尔、黑河、通化10个次优门户,以及其他27个一般门户和次要门户的层级结构特征。国家门户是边疆地区的基本属性,跨境高铁建设是当前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与跨境合作的关键手段,也是边疆地区自身参与跨境合作的重要平台。跨境高铁建设将带来显着的时空收敛效应、服务水平提升、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提升和空间联系增强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高铁建设带来显着的时空收敛效应,沿线国家或地区时空收敛最为明显,带来服务水平的提升表现在对国土面积、人口与GDP的影响且呈现国别分异的层次结构特征。高铁建设带来关键节点区位优势增强,凸显其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通联接点作用,其中,泛亚高铁凸显了昆明、曼谷和万象的枢纽节点地位;欧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哈尔滨、莫斯科和柏林的枢纽节点地位;中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柏林、德黑兰、巴格达、比什凯克和塔什干等关键节点的重要地位。3大高铁建设强化了中国与相应次区域和区域的空间联系,并形成形态各异的主导联系格局,泛亚高铁促成昆明(曲靖)-曼谷,昆明(曲靖)-河内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高铁促成北京-莫斯科、北京-柏林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中亚高铁促成北京-柏林、北京-安卡拉、北京-德黑兰构成的“爪”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将使中国的主要联系地区由周边邻国转向整个欧亚大陆,由东向为主转为多向均衡开放格局,并将带来中国在欧亚大陆主导地位明显抬升,使得中国将由欧亚大陆边缘国家转变为欧亚大陆核心国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中国未来地缘战略和合作策略的思考,主要包括:深化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中国陆上地缘战略空间是基本策略;提升中欧之间以中德为主体的战略伙伴关系,拓展中国通往欧洲的陆地战略空间是跟进策略;先行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拓展通往印度洋的海上战略空间是必要策略;重视中国与欧亚大陆汇合区破碎地带的合作,保障能源供应,削减地缘压力是补充策略;有层次地推进欧亚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是终极策略。
邵冰[4](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高云[5](2013)在《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俄罗斯的国家发展史上,海洋战略一直起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基辅罗斯由于通海商路得以形成壮大,沙俄通过出海口战略而成为世界强国,苏联更是通过远洋进攻而获得冷战的均势。虽然当代俄罗斯已不再居于世界的中心地位,但作为有着帝国追忆和海洋情结的大国,俄罗斯正在积聚力量寻求复兴,海洋仍然是其关注的重点。应当看到,当前,俄罗斯发展理念已由过去的粗放式外扩转向内敛式集约,海洋战略的重心也已由海洋通道转向海洋资源的控制利用,这一理念的变化反映的正是俄罗斯国家发展三百年积淀的思考。本文旨在梳理俄罗斯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海洋战略演变过程,考察其海洋事业发展情况,从当代视角探求其经验教训,寻求陆海复合型大陆性国家发展的黄金分割点,精准定位海洋战略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作用,从中总结出能为当前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借鉴的有益要素。出于这一目的,论文研究重点放在了当代俄罗斯海洋战略,并将之分为转轨期、当代以及当前和未来时期三个部分,以便突出研究的现实意义。就俄罗斯海洋战略的源头而言,俄罗斯海洋传统源自北欧诺曼人的分支瓦兰吉亚人。瓦兰吉亚人有着西方海洋民族的强烈逐利特性和冒险精神,正是由于瓦兰吉亚人的强力介入,依托连接斯堪的纳维亚和拜占庭这一中世纪东西方贸易商路,松散的斯拉夫公社被凝聚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基辅罗斯。虽然由于之后的内部纷争,基辅罗斯并没能实现其海洋追求,特别是蒙古人的入侵,彻底打断了基辅罗斯向海的发展方向,但充当东西方贸易中间人获利的思想和北欧海盗所特有的冒险开拓精神已溶入俄罗斯的血脉,成为俄罗斯的民族内核之一。莫斯科公国兴起后,这一思想内核开始发酵,伊凡三世和伊凡四世为获取东西方贸易之利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奠定了后来沙俄出海口战略的根基。彼得大帝作为俄罗斯历史上最有为的君王,不但成功推行了西化改革,使沙俄步入世界强国之列,而且针对俄罗斯的地缘劣势,为俄罗斯确立了完整的出海口战略,使沙俄完成了由“地域残蚕食体制”向“世界侵略体制”的转变。在追逐出海口的过程中,沙俄的国家命运同出海口战略的成败得失紧密交融。在俄国达到其封建农奴专制制度支撑下国家权势所能抵达的发展顶峰后,制度瓶颈扼住了出海口战略的咽喉,使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相继惨败,并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耗尽了力气,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苏俄成立后,不得不从帝俄的遗产上全面后退,《布列斯特和约》虽剥离了俄罗斯向海洋发展和重新成为强国的可能,但给予了苏俄以喘息之机。之后,德国迅速崩溃,实际上这一束缚并未产生消解苏俄复兴帝俄荣光能力的后果。但经历了革命和国内战争创伤的苏联已不再具有帝俄的战略位势,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苏联海洋战略走过了从近岸和近海防御向远洋进攻的发展路线,并最终得以建立起与美国相匹敌的国家海上威力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苏联也完成了由偏居一隅的孤零社会主义国家向领导社会主义阵营同美国西方阵营全球角逐的世界性强国的转变。但辉煌的成果掩盖不了苏联国家体制和政策的缺陷,重复了法国和德国过度扩张的错误,美国则利用苏联的战略失误,使苏联走上自我否定的道路。俄罗斯成立后,受久已遭压抑而突然迸发的政治狂热推动,俄罗斯奉行大西洋主义的思想路线,推行一边倒战略,实行全面战略收缩。同时,面对解体后的颓势,俄罗斯被迫从远洋缩回到陆上,进入黑暗的十年。这一过程中,俄罗斯海洋思想遇冷,并一度放弃了海洋,承自苏联的海洋遗产陷入全面危机状态,海洋战略陷于钟摆死区。但俄罗斯毕竟是一个大国和传统强国,随着俄罗斯重回欧亚主义轨道,俄罗斯海洋战略开始重启。在普京执掌俄罗斯后,明确提出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俄罗斯海洋战略得到了充分发展。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和时代趋势的思考,当代俄罗斯海洋战略已不再将海权追求置于中心位置,而是将重心集中于综合国力的发展,确立了促进国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海洋战略中心任务,权益维度不断拓展,利益主体趋于多元,对抗性思维正逐步让位于合作、和谐。同时,鉴于当前强权政治现实,俄罗斯并未放弃军事的基础性地位,海军仍然是国家海洋战略的关注重点,但其侧重已由海上通道转向海洋资源,由军事安全转为经济安全,核心任务也逐步定位于以海洋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综合国力,保障俄罗斯海洋强国地位,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为俄罗斯国家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总体来看,俄罗斯各个时期的海洋战略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共性问题,即如何克服俄大陆性地缘局限;二是个性问题,即寻找各个时期海洋战略与俄国家大战略的契合点。应当看到,俄罗斯发展海洋事业受到的一系列不利自然条件’制约:国土基本处于高纬度地带,冬季漫长且寒冷,缺少不冻港,除西部封闭内海的沿海地带外,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带人烟稀少,发展海洋事业所需基础设施远离主要人口聚居地,初期投入和后期养护成本也很高,海上事业缺乏自我造血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罗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海洋传统。为了牵引国家发展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战略需求,俄罗斯只能通过国家海洋战略的牵引,以国家主导的方式来克服自身发展海洋事业的各项劣势。从其海洋战略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这种大陆性国家主导的海洋事业发展模式使俄海洋战略呈现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而在不利的地缘政治条件下——沙俄时期因扩张造成的四邻不宁、苏联时期因意识形态而面临的强敌环伺——又加重了其对军事力量的依赖和对均势的追求,造成其近现代海洋战略呈现出较为突出的海军战略色彩。而在当代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下,俄罗斯海洋战略演进已发生变化,逐步放弃单纯从安全角度来考虑战略问题的传统权力思维模式。一方面开始强调发展海军除保障国家安全外,还兼有保持其工业基础、拓展经济维度、最终复兴其大国地位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更为重视发展问题,通过发展海洋事业,特别是开发远东和北极地区的资源和航线,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为国家发展开辟新的战略空间,增强国家的战略稳定性。因此,当代俄罗斯海洋战略是兼顾安全与发展两方面战略需求的集合。综上所述,俄海洋战略的基本问题:一是克服大陆属性建立海权的问题,二是防止陆海冲突实现平衡的问题,三是发挥自身地缘优势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其三百年发展史的经验教训:一是要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战略;二是要保持海军力量与海洋经济的平衡;三是要统筹陆海发展矢量;四是要关注海洋战略各利益主体诉求;五是要整体稳步推进。应当说,俄罗斯海洋战略实践是一面镜子。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它反映的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同国家具体实际的结合过程;从现实的立场来看,它提出的是国家如何战胜局限和困难,从海洋获取发展机遇和未来的策略。因此,保持客观清醒地认识,充分汲取俄罗斯海洋战略的有益因素,对当前正在建设海洋强国的中国大有裨益。
蔺陆洲[6](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提出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刘珣[7](2018)在《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俄罗斯一直非常注重对东部地区的开发,经历了俄国、苏联及俄罗斯三个不同的开发时期。本文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以及人口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动因,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探寻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对俄罗斯东部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预测,目的是进一步推进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探寻中俄合作新的突破点,夯实中俄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史做了系统的划分,即按照俄罗斯历史的三个阶段,把东部地区的开发史提炼为初步基础性开发、计划拓展性开发和战略选择性开发三个开发时期。尽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三个时期不同,但开发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十分明显。相同点在于:不同时期东部地区开发的主体都是政府;不同时期的政府都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治统治,发展国家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开发东部地区;鼓励移民、发展农业、促进工业发展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成为政府的主要开发政策;不可否认由政府主导的开发促进了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这一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而不同之处主要为开发诉求不同;开发政策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重点不同。当前,俄罗斯对东部地区开发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高点,东部地区的开发不仅仅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诉求,也是其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进而把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规律和特点,为创新中俄区域合作方式和领域提供依据。
钱路波[8](2018)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对实际经济生活中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组织结构等客观关系和实际作用的一种理论抽象。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就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市场及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中心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条主线。因此,学界有必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如何认识、运用、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研究,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结合,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崭新面貌在21世纪中更加发展完善。论文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生产方式的客观实践出发,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寻求实践总结和理论跃升。首先,在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对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思想渊源开篇,着重分析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论述与评价。随后,论文分别从实践、理论、时代、特色四个维度,分别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从实践维度来看,中国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大致经历了历史前奏、起步试验、初步进展、持续推进、逐步完善、以及全面深化等历史阶段,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等经济实践,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从理论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成就主要表现在: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模式和“五大发展理念”,并从经济基础、分配制度、服务目的、社会矛盾、上层建筑等方面,形成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从时代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既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特色维度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不是遵循市场原教旨主义,简单地复制所谓西方标准化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进行了制度选择与安排,使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相契合,避免了那种强制性的制度移植输入和制度外部依附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基于上述理论和现实的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归纳总结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基本特征。最后,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出了深化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推进产权制度的发展完善、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为建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力供能。
李兵[9](2005)在《国际战略通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拓展,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量的80%以上依靠海上运输,海上运输就像“血液”一样维系着世界经济的运转。保障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不仅关系到一国的对外贸易和运输安全,而且牵涉到国际关系和战略格局的演变,其地位与价值正在为国际社会所重视,成为国际战略、世界军事和国际经贸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对国际海上战略通道作了前瞻性、开创性的研究。 第一章从国际海上战略通道概念的辨析入手,指出通道是大量物流集中通过的地带,在分布上必然连接并跨越世界主要的经济中心和生产基地,通道的分布取决于世界生产能力的地域分布。海洋通道系统是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海峡是海上通道系统的咽喉要地,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地理特征、法律关系、所处的大洲或海洋以及贸易流量,对现有的海峡进行分类。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研究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主要战略通道,如黑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多佛尔海峡、波罗的海诸海峡及基尔运河、麦哲伦海峡、马六甲海峡、朝鲜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等地形地貌、基本概况、航运与物流状况、历史变迁和围绕通道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等。 第五章在对历史与现实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国际海上战略通道的地位与作用,指出战略通道担负着多重的职能,是海上物流的通道和军事斗争的咽喉要地,它维系着民族的尊严与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各种力量围绕着通道分化组合,或是联盟或是对立,牵动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第六章进一步探讨了促进战略通道历史地位与作用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客观评析了海权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指出未来战争中,不仅要取得制海权,还要取得制信息权、制空权,是夺取战争胜利的保障。同时文中认为,随着新的运输方式的出现、新航线的开通、国际经贸中心的转移以及时代主题的变化,战略通道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相互依存度的增加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客观上舒缓了大国为争夺通道而进行战争的冲动。 第七章分别对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英国等主要国家的通道战略思想及政策作了比较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家都很重视战略通道的安全与畅通,他们都在努力发展远洋海军,注重海上战略威慑力量建设,促进各国在海上通道安全
王忠福[10](2013)在《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创新对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体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制度框架。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带来了科技创新的制度基础、组织以及运行机制的变化,进而影响着科技创新的实现。中国正在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以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如何通过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创新的实现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俄罗斯为我们提供的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前苏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了科技资源单一计划配置、科技与经济、科学与教育、军民科技均分离的科技体制。随着市场化经济转型,俄罗斯的科技体制逐步发生变化。论文从创新经济学理论出发,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转型理论,考察俄罗斯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科技创新组织、科技创新运行机制、科技创新效应及其深层次原因以及形成创新型国家的前景,以期从中获得对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有益启示。基于上述研究动因,论文围绕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展开论述,共由8章组成。第1章为绪论,第2至7章为论文正文部分;第8章为论文结论与启示。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综述评价、思路、内容、方法、理论分析工具、创新之处和不足。第2章主要介绍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的理论问题与分析框架。这里分析了科技创新的类型、组织、特征以及科技创新发生的机制、制度基础;同时构建了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的分析框架。第3章研究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基本逻辑、简要历程与特征。俄罗斯的科技体制转型遵循了科技与经济、科学与教育、军民两用技术结合的基本逻辑;经历了危机动荡、缓解调整、转折完善三个阶段;体现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制度基础得以确立、新的科技创新组织逐步创建、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的特征。第4章研究俄罗斯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俄罗斯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表现在科技领域市场机制的引入、科技创新制度基础的政府与市场的逐步结合、科技与经济融合、科教一体化、军民两用技术结合以及融入科技全球化。这带来了多种类型科技创新的实现,但是仍以科学知识创新为主,由于向商品生产转化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这也决定了其他类型的技术创新发展较慢。第5章研究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中的科技创新组织、运行机制与模式。俄罗斯的科研组织、高校与企业发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但是企业仍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俄罗斯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实现,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转轨以来,俄罗斯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模式,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创新占优势。第6章研究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下的科技创新效应。通过定量分析,俄罗斯的科技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优化,但是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型经济的增长模式。通过借助C-D函数采取索洛余值法并选取相关数据对俄罗斯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同样验证了这一结论。第7章研究俄罗斯的科技创新效应深层次原因与创新型国家前景。俄罗斯科技创新效应的经济低效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在科技体制的路径依赖、转轨约束、资源诅咒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多重约束。俄罗斯结合本国国情,准备走出一条由政府推动的再工业化的渐进型创新之路。俄罗斯有着发展创新经济的诸多有利条件,但也有多重的制约因素,要做出令人信服的预判尚需观察。第8章为研究结论与启示。论文总结了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和科技创新全方位的发展战略基本形成、科技体制转型有充分的创新理论基础、基础知识创新为主而技术创新发展缓慢等六大基本结论;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得出了科技体制改革要以保护科技潜力为出发点、科技创新应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避免其双失灵等八项启示。
二、美、俄和西欧全面调整航空工业产业结构(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俄和西欧全面调整航空工业产业结构(下)(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贸易及其结构变化对各国经济和资源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和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 |
1.1.2 全球贸易在经济和资源环境问题中的重要角色 |
1.1.3 贸易结构与经济产出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关联 |
1.1.4 我国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新形势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贸易与经济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
2.1.1 贸易与经济的关系 |
2.1.2 贸易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
2.2 贸易隐含增加值及全球价值链 |
2.3 贸易隐含资源环境成本转移 |
2.3.1 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 |
2.3.2 贸易隐含土地转移 |
2.3.3 贸易虚拟水及稀缺水转移 |
2.4 贸易结构变化的经济和资源环境效应 |
2.5 文献评述 |
3 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
3.1 投入产出理论与模型的基本结构 |
3.1.1 投入产出基本理论 |
3.1.2 投入产出表及模型构建 |
3.2 世界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和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核算 |
3.2.1 世界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构建 |
3.2.2 贸易隐含增加值核算方法 |
3.2.3 贸易隐含资源环境成本及资源环境足迹核算方法 |
3.3 贸易结构变化的经济及资源环境效应核算模型 |
3.4 贸易不公平性指标构建 |
3.5 研究数据及采用说明 |
4 全球贸易隐含增加值和资源环境成本核算及贸易不公平性 |
4.1 全球贸易隐含增加值核算 |
4.1.1 全球各国及各大洲贸易隐含增加值进出口 |
4.1.2 全球各国及各大洲间贸易隐含增加值转移 |
4.1.3 贸易隐含增加值与商品及服务贸易对比 |
4.2 全球贸易隐含资源环境成本核算 |
4.2.1 全球各国及各大洲贸易隐含资源环境进出口 |
4.2.2 全球各国及各大洲间贸易隐含资源环境成本转移 |
4.3 结合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的全球贸易不公平性 |
4.3.1 全球贸易增加值-碳不公平性分析 |
4.3.2 全球贸易增加值-土地不公平性分析 |
4.3.3 全球贸易增加值-水不公平性分析 |
4.3.4 全球贸易增加值-稀缺水不公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的影响 |
5.1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增加值的影响 |
5.1.1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增加值进出口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
5.1.2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贸易隐含增加值转移的影响 |
5.2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资源环境成本的影响 |
5.2.1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
5.2.2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土地使用的影响 |
5.2.3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水消耗的影响 |
5.2.4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稀缺水消耗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全球贸易框架下我国对外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 |
6.1 我国对外贸易概述 |
6.2 我国对外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转移 |
6.2.1 我国对外贸易隐含增加值转移 |
6.2.2 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 |
6.2.3 我国对外贸易隐含土地转移 |
6.2.4 我国对外贸易虚拟水转移 |
6.2.5 我国对外贸易虚拟稀缺水转移 |
6.3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的影响 |
6.3.1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贸易隐含增加值的影响 |
6.3.2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 |
6.3.3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贸易隐含土地的影响 |
6.3.4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贸易虚拟水的影响 |
6.3.5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贸易虚拟稀缺水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
(2)周边格局中的中国 ——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全球利益格局的板块网络结构与世界经济重心东移 |
(二)发展中国家影响力的整体提升与区域主义相互促进 |
(三)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与发展中国家融入区域生产网络 |
(四)区域内中国的快速崛起与中国承担起相应区域责任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边缘”走向“中心”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的关系 |
一、悲观论:“中心”对“边缘”的盘剥 |
二、乐观论:“中心”对“边缘”的溢出 |
三、从悲观到乐观的态度转变 |
第三节 全球利益格局的“板块网络”结构 |
一、全球利益格局向“板块网络”结构发展 |
二、“板块网络”结构下的地缘关系: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
三、“板块网络”结构下的中国定位:“边缘”还是“中心” |
四、“板块网络”结构下的中国机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第四节 “板块网络”结构下的中国与周边国家 |
一、中国“周边”的概念界定 |
二、国际经济视角下中国在周边格局中的定位 |
三、国际政治视角下中国在周边格局中的定位 |
第二章 中国正在成为周边格局中的中心国家 |
第一节 中国提升在周边经济格局中的影响 |
一、中国经济增速快且维持稳定 |
二、经济总量在周边经济中的重要性逐年增加 |
三、融入区域价值链并对其进行重塑 |
第二节 形成以中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地缘通道网络 |
一、中国边境口岸体系四通八达,涉及多个周边国家 |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管道运输、航空运输通道现状 |
第三节 中国成为周边贸易中心 |
一、中国成为周边越来越重要的双边贸易伙伴 |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间双边贸易地理结构趋于均衡 |
三、周边国家对中国技术依赖逐渐增加 |
第四节 中国成为周边地区金融主导力量 |
一、中国逐渐成为周边地区的金融稳定力量 |
二、中国发起和倡导的国际金融组织在区域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五节 中国成为周边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轮轴” |
一、中国成为周边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心 |
二、周边是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建设重点 |
第三章 中国走向周边格局“中心”的责任: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第一节 中国角色转变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一、周边格局角色转变是中国提供区域公共产品内在动力 |
二、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相契合 |
第二节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缺失与中国的合理补充 |
一、周边地区的公共产品存在供需矛盾 |
二、中国对霸权国主导的国际公共产品的补充与超越 |
三、地区认同的缺失与命运共同体理念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 |
一、上海合作组织 |
二、周边命运共同体 |
第四章 中国走向周边格局“中心”遇到的困局及破解 |
第一节 中国走向周边格局“中心”过程中遇到的外交困局 |
一、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边海争端问题 |
二、大国战略博弈问题 |
三、非传统安全问题 |
第二节 以“一带一路”破解中国走向“中心”的外交困局 |
一、“一带一路”助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
二、“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地缘政治经济重构 |
三、“一带一路”加速对区域价值链的重塑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逻辑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一)加速中国在周边格局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政策建议 |
(二)加强中国同周边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95-2018年LALL分类下周边国家自中国进口额 |
附录2 :1995-2018年LALL分类下周边国家向中国出口额 |
致谢 |
(3)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边疆地区已成为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敏感区与激烈冲突区 |
1.1.2 边疆地区的深度协调发展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
1.1.3 边疆地区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查询法与综述分析法 |
1.3.2 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
1.3.3 静态分析法与动态分析法 |
1.3.4 理论研究法与实践应用法 |
1.3.5 GIS空间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和目标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2.1.1 中国边疆地区区域发展研究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1.3 中国边疆地区跨境合作研究 |
2.1.4 综合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空间相互作用 |
2.2.2 区域空间结构 |
2.2.3 地缘空间格局理论 |
第三章 中国边疆地区本底要素基本特征 |
3.1 中国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
3.1.1 涉及国境线的省区范围和地市范围 |
3.1.2 边疆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 |
3.1.3 边疆水系流域的分布特征 |
3.1.4 边疆气候类型差异特征 |
3.1.5 边疆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 |
3.2 中国边疆地区人文地理特征 |
3.2.1 边疆人口的分布特征 |
3.2.2 边疆民族的分布特征 |
3.2.3 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概观 |
3.2.4 边疆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 |
3.2.5 边疆重要小城镇发展概况 |
第四章 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 |
4.1 城镇节点空间分布聚散特性及各向异性对比 |
4.1.1 城镇节点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 |
4.1.2 城镇之间离散程度与集中程度的测度结果 |
4.1.3 城镇相对平均中心的离散程度的测度结果 |
4.2 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与结构分析 |
4.2.1 城镇节点几何居中性的测度方法 |
4.2.2 城镇节点的几何居中性评价结果 |
4.3 区域重心演化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
4.3.1 城镇节点重心的计算方法 |
4.3.2 区域重心迁移过程分析结果 |
4.4 城镇等级结构类型与特征分析 |
4.4.1 城镇等级划分方法 |
4.4.2 各类型边疆城镇等级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中国边疆地区空间格局及演变 |
5.1 陆路交通网的特征及演变分析 |
5.1.1 陆路交通网络特征的评价方法 |
5.1.2 陆路交通网的规模特征分析结果 |
5.1.3 陆路交通网的结构特征分析结果 |
5.2 区内/跨境交通便捷性格局与特征分析 |
5.2.1 可达性评价方法 |
5.2.2 区内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 |
5.2.3 区外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 |
5.3 区域综合交通便捷性格局及类型分析 |
5.3.1 东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2 内蒙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3 西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4 西藏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5 西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及演变 |
6.1 区内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与对比分析 |
6.1.1 东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2 内蒙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3 西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4 西藏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5 西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2 边疆与内陆的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
6.2.1 首位联系特征 |
6.2.2 空间联系格局 |
6.3 内陆省份跨境合作门户的综合评价 |
6.3.1 门户城镇的综合评价与结构类型 |
6.3.2 内陆省份的优选门户与类型分异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对中国跨境合作的影响分析 |
7.1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
7.1.1 通往东南亚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7.1.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
7.1.3 泛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
7.1.4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
7.2 欧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
7.2.1 通往欧洲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7.2.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
7.2.3 欧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
7.2.4 欧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
7.3 中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
7.3.1 中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
7.3.2 中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
7.4 高铁建设对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影响 |
7.4.1 中国区位特征的变化 |
7.4.2 空间联系特征的变化 |
7.4.3 对中国地缘战略与合作策略的思考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4)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2.3.1 利润转移理论 |
2.3.2 外部经济理论 |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
7.1.1 目标明确 |
7.1.2 重点突出 |
7.1.3 灵活运用 |
7.1.4 追求动态效应 |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
7.3.1 贸易摩擦频发 |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主题和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五、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第一章 俄罗斯海洋传承与沙俄海洋战略 |
第一节 俄罗斯海洋传承 |
一、俄先民早期海上活动 |
二、古罗斯海洋事业兴衰 |
三、莫斯科公国向海发展的努力 |
第二节 沙俄海洋战略 |
一、以出海口为核心的战略体系 |
二、出海口战略实践的成败得失 |
三、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二章 苏联海洋战略 |
第一节 苏俄(联)近海防御战略 |
一、近海防御战略的主要内容 |
二、近海防御战略的实战运用 |
第二节 苏联远洋进攻战略 |
一、由近海防御向远洋进攻的转变 |
二、以“平衡”原则建设远洋海军 |
三、确立四大战略方向 |
四、整体发展海洋事业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
一、苏联海洋战略本身存在缺陷 |
二、苏联海洋战略面临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
三、苏联海洋战略遭遇美国的强势反击 |
小结 |
第三章 转轨期的俄罗斯海洋战略 |
第一节 转轨期困境 |
一、海洋地理环境恶化 |
二、国家战略重新定位 |
三、经济陷入严重危机 |
四、工业能力大幅下降 |
第二节 转轨期国家海上威力体系瓦解 |
一、海军不战自毁 |
二、民用船队全面衰落 |
三、船舶工业深陷危机 |
第三节 俄罗斯海洋战略的重启 |
一、国家战略重回欧亚主义轨道 |
二、海洋战略重新布局 |
三、海军发展战略相应调整 |
小结 |
第四章 强国战略下的俄罗斯海洋战略 |
第一节 基本架构 |
一、体系化的顶层战略规划设计架构 |
二、全面拓展的海洋战略主体和海洋利益 |
三、以安全和发展为核心的目标体系 |
四、以功能和区域方向为指向的任务体系 |
第二节 主要内容 |
一、完善国家海洋管理体制 |
二、恢复海洋渔业 |
三、开发海底矿产资源 |
四、复兴船舶工业 |
五、发展海上航运业 |
六、恢复海军实力 |
七、推进北极开发 |
第三节 基本特点 |
一、海洋权益维度全面拓展 |
二、国家海权建设全面推进 |
三、海权服从服务国内需求 |
四、以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 |
五、坚持军事手段的基础性地位 |
第四节 现实问题 |
一、国力难以支撑,动力不足 |
二、经济转型困难,创新乏力 |
三、中央集权过度,效率低下 |
四、争端难以解决,矛盾突出 |
小结 |
综论:俄罗斯海洋战略的基本问题、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一节 基本问题 |
一、克服大陆局限建立海权的问题 |
二、克服陆海冲突实现平衡的问题 |
三、发挥地缘优势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问题 |
第二节 经验教训 |
一、海洋战略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 |
二、海洋经济与海军力量协调平衡 |
三、统筹陆海发展矢量的目标界限 |
四、保持海洋战略各主体利益平衡 |
五、循序渐进形成稳定推进矢量 |
第三节 启示 |
一、强化海洋意识,确立海洋发展矢量 |
二、发展海洋经济,打造经济驱动引擎 |
三、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为维护海洋权益提供支撑 |
四、抓住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破解海洋争议难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俄文资料 |
二、中文资料 |
三、英文资料 |
后记 |
(6)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军事安全 |
二、法律政策 |
三、经济产业 |
四、科学技术 |
五、文化认知 |
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
二、航天科技 |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定义范畴 |
三、构成要素 |
四、本质特性 |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
第四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理论范式 |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关键要素 |
二、理论内核 |
三、主要逻辑 |
第三节 理论推论 |
一、太空竞赛 |
二、空间合作 |
第四节 理论验证 |
一、定量检验 |
二、定性检测 |
第五节 理论颠覆 |
一、理论界限 |
二、商业航天 |
三、理论发展 |
第五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
一、综合分析 |
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
一、大国博弈 |
二、多边主导 |
三、应用推广 |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
一、持续的竞争 |
二、潜在的合作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地缘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初步基础性开发 |
第一节 俄国占领及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
第二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开发 |
第三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及工业开发 |
第四节 俄国在东部地区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 |
第五节 对俄国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计划拓展性开发 |
第一节 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
第二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工业开发 |
第三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开发 |
第四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和交通基础设施开发 |
第五节 对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罗斯对东部地区的战略选择性开发 |
第一节 俄罗斯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
第二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分析 |
第三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领导与协调专门机构分析 |
第四节 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实施 |
第五节 对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历史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中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展国际合作的动因 |
第二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 |
第三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
第四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
第五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8)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市场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
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 |
1.1.3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奇迹般腾飞的体制根源 |
1.1.4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
1.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
1.2 国内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学者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
1.2.2 国外学者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 |
1.3.2 文献研读法 |
1.3.3 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法 |
1.3.4 系统科学研究法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创新探索和分析框架 |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创新探索 |
1.4.3 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肯定性分析 |
2.1.1 社会经济三形态理论 |
2.1.2 世界市场理论 |
2.1.3 东方社会理论 |
2.1.4 对市场经济一般原理的具体论述 |
2.2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市场关系的认识与处理 |
2.2.1 从消灭商品交换到利用商品交换 |
2.2.2 从限制市场到引导市场 |
2.2.3 探索“以市场、商业为基础”的路子 |
2.2.4“整个看法根本改变”和经济范畴的运用 |
2.3 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在新中国的初步发展 |
2.3.1 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2.3.2 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性质需要辩证看待 |
2.3.3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前途命运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联系 |
2.3.4 要重视和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 |
2.4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提出 |
2.4.1 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最初运用 |
2.4.2 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继续发展 |
2.4.3 计划经济体制下邓小平市场思想的不断深化 |
2.4.4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市场思想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飞跃 |
2.5 东欧国家对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反思 |
2.5.1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探索——兰格模式 |
2.5.2 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布鲁斯模式 |
2.5.3 宏观间接调控的自由市场协调——科尔内模式 |
2.6 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理论研究的有益借鉴 |
2.6.1 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
2.6.2 马歇尔的新古典市场经济理论 |
2.6.3 凯恩斯的全面干预的市场经济理论 |
2.6.4 萨缪尔森的混合调节市场经济理论 |
2.7 对中国古代市场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
2.7.1 高度重视市场对发展生产的重要作用 |
2.7.2 主张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
2.7.3 重视对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景像 |
3.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前奏(1949—1978) |
3.1.1“第二次结合”的尝试:计划经济背景下市场因素的曲折成长 |
3.1.2 全面整顿的展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 |
3.2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起步试验(1978—1984) |
3.2.1 农村改革的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3.2.2 企业改革的尝试:向国营工业企业“放权让利” |
3.2.3 城乡商品市场的恢复:农村集贸市场和城镇个体经济的发展 |
3.2.4 尝试市场新体制:经济特区的设立 |
3.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进展(1984—1992) |
3.3.1 农村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
3.3.2 企业改革的推进: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
3.3.3 流通领域改革的力度加大:从“双轨制”到“价格闯关” |
3.4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1992—2002) |
3.4.1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股份制的推行与“抓大放小”改革 |
3.4.2 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补充地位”到“重要组成部分” |
3.4.3 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转变:宏观调控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2003—2012) |
3.5.1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非公36条”的出台 |
3.5.2 生产要素进一步市场化:现代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
3.5.3 政府与市场准确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
3.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面深化(2012——) |
3.6.1 经济新常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境遇 |
3.6.2 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
3.6.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革命 |
3.6.4“一带一路”倡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
3.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价值 |
3.7.1 推进了中国市场化进程步伐 |
3.7.2 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
3.7.3 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 |
3.7.4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集成 |
4.1 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深化 |
4.1.1 对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反思 |
4.1.2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为原则 |
4.1.3“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论的形成 |
4.1.4 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
4.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
4.2 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4.2.1 结合的理论前提:商品经济二重性 |
4.2.2 结合的现实前提: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4.2.3 结合的逻辑前提:市场经济中性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
4.2.4 结合的关键节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4.2.5 结合的基本途径: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各自的实现形式 |
4.3 形成了中国特色市场决定论 |
4.3.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内涵 |
4.3.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范围限定 |
4.3.3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基础性作用的区别 |
4.3.4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背景下的政府作用解析 |
4.4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模式 |
4.4.1 宏观调控的常态化 |
4.4.2 调控目标的多元化 |
4.4.3 调控机制的一体化 |
4.5 形成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新发展理念 |
4.5.1 创新发展:着力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 |
4.5.2 协调发展: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
4.5.3 绿色发展:指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
4.5.4 开放发展:拓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
4.5.5 共享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格局 |
4.6 彰显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
4.6.1 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所有制结构与资本主义不同 |
4.6.2 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分配制度所引致的后果与资本主义不同 |
4.6.3 以人民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与资本主义不同 |
4.6.4 党的领导下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与之联系的上层建筑与资本主义不同 |
4.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价值 |
4.7.1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增加了崭新内容 |
4.7.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
4.7.3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新发展 |
4.7.4 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 |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方位 |
5.1 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维度 |
5.1.1 理解时代的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
5.1.2 实践基础的重要构件: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 |
5.1.3 理论标志的主要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1.4 立论依据的突出表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
5.2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
5.2.1 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
5.2.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
5.2.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
5.2.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5.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 |
5.3.1 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时代内涵 |
5.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逻辑一致性 |
5.3.3 经济体制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
5.3.4 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
5.4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5.4.1 为转型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改革和发展模式 |
5.4.2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
5.4.3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 |
5.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 |
5.5.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
5.5.2 推动中华民族赶上时代潮流的必要条件 |
5.5.3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创新经济发展的特色呈现 |
6.1 充分发挥创新型制度变迁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
6.1.1 注重制度建设“破旧”与“立新”的动态磨合 |
6.1.2 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
6.1.3 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
6.2 坚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市场化改革方式的稳步推进 |
6.2.1 以渐进方式稳步推进市场化 |
6.2.2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改革相结合 |
6.2.3 从局部性改革到整体推进 |
6.3 凸显以市场配置资源为目标的价格改革 |
6.3.1 价格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
6.3.2 价格改革促进了市场制度建设 |
6.3.3 价格改革促进企业制度改革 |
6.4 注重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
6.4.1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 |
6.4.2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
6.4.3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必然要求 |
第七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径指南 |
7.1 继续推进基本经济制度的更加完善 |
7.1.1 持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
7.1.2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7.1.3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7.2 深入推动产权制度的更加完善 |
7.2.1 建立健全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
7.2.2 健全产权交易和流转制度 |
7.2.3 加强对产权市场运转的有效监管 |
7.3 加快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更加完善 |
7.3.1 不断健全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 |
7.3.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
7.3.3 着力推进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
7.4 促进宏观调控方式和体系的更加完善 |
7.4.1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4.2 调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
7.4.3 完善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 |
7.5 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7.5.1 以要素新供给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7.5.2 以结构性新供给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7.5.3 以制度政策新供给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7.5.4 推进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统一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根基 |
8.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 |
8.3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
8.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国际战略通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国际战略通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三、本文研究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
四、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五、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际战略通道概述 |
第一节 国际战略通道辨析 |
一、“通道”的定义及界定 |
二、海洋通道系统是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节 国际战略通道的分布 |
一、重要的海峡是海上通道系统的咽喉要地 |
二、国际战略通道的分类 |
第二章 大西洋海域重要的战略通道 |
第一节 大西洋战略通道概况 |
一、大西洋是大国争夺霸权的主战场 |
二、大西洋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
第二节 黑海海峡 |
一、黑海海峡的基本概况 |
二、黑海海峡问题的历史脉络 |
三、争夺黑海海峡的战争 |
第三节 直布罗陀海峡 |
一、直布罗陀海峡基本情况 |
二、围绕直布罗陀海峡的事件与战争 |
第四节 英吉利——多佛尔海峡 |
一、英吉利——多佛尔海峡的基本概况 |
二、多次见证牵动世界格局的大战役 |
第五节 波罗的海诸海峡及基尔运河 |
一、波罗的海诸海峡及基尔运河基本概况 |
二、俄国极力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 |
第三章 太平洋海域重要的战略通道 |
第一节 太平洋战略通道概况 |
一、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大洋 |
二、暗流涌动的大洋 |
第二节 马六甲海峡 |
一、马六甲海峡的基本概况 |
二、马六甲海峡风起云涌的历史 |
第三节 麦哲伦海峡 |
一、麦哲伦海峡基本概况 |
二、英、阿在马岛问题上兵戎相见 |
第四节 宗谷海峡、津轻海峡、朝鲜海峡 |
一、宗谷海峡、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基本概况 |
二、围绕海峡发生的历史事件 |
第五节 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 |
一、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基本概况 |
二、望加锡海战 |
第六节 巴拿马运河 |
一、巴拿马运河基本概况 |
二、围绕运河展开的斗争 |
第四章 印度洋海域重要的战略通道 |
第一节 印度洋战略通道概况 |
一、石油运输的战略通道 |
二、大国争夺的角力场 |
第二节 霍尔木兹海峡 |
一、霍尔木兹海峡基本概况 |
二、“石油海峡”暗流涌动 |
第三节 曼德海峡 |
一、曼德海峡基本概况 |
二、“世界战略心脏”不太平 |
第四节 苏伊士运河 |
一、苏伊士运河基本概况 |
二、围绕运河的历史争夺 |
第五章 国际战略通道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海上物流的通道经贸交流的关卡 |
一、海洋运输是主要运输方式 |
二、国际战略通道在海洋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 |
第二节 防守的天堑封锁的要地 |
一、鏖战的战壕,天然的屏障 |
二、封锁海峡,万夫莫开 |
第三节 某种程度上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
一、俄罗斯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争夺出海口的历史 |
二、对战略通道的控制力折射出英国的兴衰 |
三、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台湾休戚相关 |
第四节 维系着民族的尊严与情感 |
一、为争夺战略通道中的岛屿,争执双方互不相让 |
二、巴拿马、埃及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
三、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殖民统治的斗争 |
第五节 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战略格局演变动因之一 |
一、黑海海峡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
二、战略通道控制权的转换某种程度上决定战争的结局 |
三、二战结束后,美苏为战略通道展开博弈 |
第六节 台海问题牵涉亚太战略格局 |
一、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
二、《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及影响 |
三、台湾问题中的日本阴影 |
第六章 国际战略通道历史地位的变迁 |
第一节 海权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
一、马汉及其海权学说 |
二、马汉海权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三、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制海权 |
第二节 多种运输方式的出现降低了对长途海运的依赖 |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出现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比较 |
三、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的基本概况 |
第三节 新的航线或通道的开通 |
一、运河的开通使相关战略通道的地位有所降低 |
二、一国拓展新的运输通道,对原有通道的依赖相对下降 |
第四节 国际经贸地理的分布及变迁 |
一、世界经济贸易中心转移的几个阶段 |
二、世界经贸中心的转移牵动着海上通道地位的变化 |
第五节 战略通道军事价值随时代的变化而起伏变迁 |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
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依存大大提高 |
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战争的爆发 |
第七章 各国关于战略通道的思想与政策 |
第一节 美国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美国海上战略思想的演变 |
二、美国谋求控制的海上通道及岛屿 |
三、美军为控制战略通道进行的战略部署 |
第二节 日本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日本严重依赖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
二、海军战略围绕着保障海上运输安全展开 |
三、日本海上自卫队实力迅速跃升 |
四、企图借反恐、救援,染指马六甲海峡 |
第三节 俄罗斯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明确威胁的性质及来源 |
二、大力维护海上通道的安全 |
三、注重海上战略核威慑力量 |
四、加强与各国在海洋上的合作 |
第四节 印度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控制印度洋”是印度孜孜以求的梦想 |
二、利用大国矛盾,拓展自身战略空间 |
三、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五节 英国的战略通道思想与政策 |
一、冷战时推行的“核威慑保交战略” |
二、面向 21 世纪的“机动防御”战略 |
第八章 海盗及海上恐怖主义对通道安全的影响 |
第一节 海盗的历史及变迁 |
一、海盗的历史概况 |
二、海盗严重影响海上运输的安全 |
三、东南亚沿海海盗猖獗的深层原因 |
第二节 海上恐怖主义对通道安全构成威胁 |
一、恐怖主义正向海上蔓延 |
二、海上恐怖主义发展的新动向 |
三、海上恐怖主义危及原油运输安全 |
第三节 一些大国在战略通道反恐各有所图 |
一、美国借海上反恐谋求控制马六甲海峡 |
二、日本借打击海盗大肆扩张军力 |
三、印度涉足马六甲海峡欲实现大国梦想 |
第九章 海上战略通道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搭建海上安全合作的规则 |
一、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重要的海上安全法律文件简介 |
第二节 建立海上安全合作机制 |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区域性集体安全机制 |
二、探索亚太地区的海上安全合作机制 |
第三节 构建海上反恐国际合作的载体 |
一、国际组织积极投入反恐战争中 |
二、大国之间围绕海上反恐的合作与斗争 |
第四节 采取多种方式维护通道安全 |
一、加强海军合作 |
二、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
三、加强海上安全磋商 |
第十章 国际战略通道对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
第一节 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展,亟需保障通道的安全 |
一、中国海外经济利益迅速扩展 |
二、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不断增加 |
三、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加快实施 |
第二节 我国海洋运输不断发展与壮大 |
一、我国海洋运输的历史概述 |
二、我国海洋运输遍及世界各地 |
三、海运航线基本上都要经过重要的战略通道 |
第三节 美国欲出兵马六甲给我国石油安全投下阴影 |
一、石油牵动世界格局 |
二、美国欲控制世界石油供给和运输链 |
三、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遭遇石油瓶颈 |
第四节 我国航海运输安全面临潜在的威胁 |
一、美国谋求控制通道安全政策给我国海运安全带来隐患 |
二、海盗离我们并不遥远 |
第十一章 积极维护中国的国际战略通道安全 |
第一节 重视中国周边地区的战略通道研究 |
一、密切关注与中国利益相关的海峡 |
二、岛链不应成为套在我们身上的锁链 |
第二节 构建我国能源供给的通道 |
一、化解风险,努力实现油气供给多元化 |
二、权衡利弊,逐步改变单纯依赖马六甲海峡的状况 |
三、建立强大的海运船队,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
四、加快港口建设,确保石油供应渠道的通畅 |
五、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短缺 |
六、开源节流,减少石油浪费 |
第三节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海洋新秩序 |
一、旧的海洋秩序是“炮舰政策” |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海洋新秩序的基础 |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产生的影响 |
四、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的原则及机制 |
第四节 加强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的国际合作 |
一、合作是维护中国海上安全的必由之路 |
二、加强海上安全磋商与对话 |
三、增进海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
第五节 奉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
一、树立和平形象,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
二、扩大经贸往来,促进共同发展 |
三、增强互信互利,赢得更大战略空间 |
第六节 树立海洋意识,实施海洋战略 |
一、海洋意识淡漠使中国的海洋权益备受侵蚀 |
二、海洋意识的丰富内涵 |
三、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海洋意识 |
第七节 建立与海洋强国相适应的现代海军 |
一、高度重视海军在国防中的战略地位 |
二、新时期中国海军的战略任务 |
三、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 |
四、中国海军建设和发展注意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书目 |
二、英文原着、论文 |
三、主要参考论文 |
四、登陆的网址 |
五、其他参考材料 |
六、本人发表的相关的论文 |
(10)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2.1 关于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与评价 |
1.2.2 转轨以来俄罗斯创新问题的相关研究与评价 |
1.2.3 转轨以来俄罗斯科技领域的相关研究与评价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分析工具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 |
第2章 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理论问题与分析框架 |
2.1 创新的理论问题 |
2.1.1 创新的含义 |
2.1.2 创新的类型 |
2.1.3 科技创新的分类 |
2.1.4 科技创新组织 |
2.1.5 科技创新的特征 |
2.2 科技创新的发生机制与发展规律 |
2.2.1 科技创新的发生机制 |
2.2.2 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 |
2.3 科技创新发生的制度基础 |
2.3.1 科技创新中的政府有效边界及其工具 |
2.3.2 科技创新中的市场作用及其机制 |
2.3.3 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促进活跃的科技创新 |
2.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4.1 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2.4.2 科技体制转型中的市场机制及其对科技创新影响 |
2.4.3 科技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及其对科技创新影响 |
第3章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基本逻辑、简要历程与特征 |
3.1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基本逻辑 |
3.1.1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
3.1.2 促进科技与教育的结合 |
3.1.3 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结合 |
3.2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简要历程 |
3.2.1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危机动荡时期(1992—1996) |
3.2.2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缓解调整时期(1996—2002) |
3.2.3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转折完善时期(2002—至今) |
3.3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特征 |
3.3.1 确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制度基础 |
3.3.2 新的科技创新组织逐步创建 |
3.3.3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
第4章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1 市场机制的引进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1.1 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 |
4.1.2 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2 政府与市场手段的结合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2.1 政府与市场手段的结合 |
4.2.2 政府与市场的结合缓解了科技创新危机 |
4.3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3.1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 |
4.3.2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4 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4.1 科技与教育的融合 |
4.4.2 科教融合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5 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结合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5.1 积极推进国防工业的军转民 |
4.5.2 军民两用技术的结合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6 融入科技全球化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6.1 融入科技全球化 |
4.6.2 融入科技全球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中科技创新组织、机制与模式 |
5.1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中的科技创新组织分析 |
5.1.1 俄罗斯科研组织的改革与创新状况 |
5.1.2 俄罗斯高校的科研与教育一体化 |
5.1.3 俄罗斯企业的技术创新地位 |
5.2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中的科技创新机制分析 |
5.2.1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长期预测与战略规划 |
5.2.2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融资机制 |
5.2.3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政府采购、税收、补贴机制 |
5.2.4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法制保护机制 |
5.2.5 俄罗斯科技创新机构项目的启动 |
5.2.6 俄罗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
5.3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模式及其特点 |
5.3.1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模式 |
5.3.2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模式的特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下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
6.1 科技进步与科技进步贡献率 |
6.1.1 科技进步的含义 |
6.1.2 科技进步贡献率 |
6.2 俄罗斯科技创新效应的定性评价 |
6.2.1 俄罗斯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2.2 俄罗斯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6.2.3 俄罗斯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
6.3 俄罗斯科技创新绩效的定量分析 |
6.3.1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的选择 |
6.3.2 模型测算的原理方法 |
6.3.3 俄罗斯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6.3.4 测算结果分析及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俄罗斯科技创新效应深层原因与创新型国家前景 |
7.1 俄罗斯科技创新效应深层次原因分析 |
7.1.1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路径依赖 |
7.1.2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转轨约束 |
7.1.3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资源诅咒 |
7.1.4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全球化约束 |
7.2 俄罗斯创新型国家建设前景 |
7.2.1 创新型国家内涵与特征 |
7.2.2 俄罗斯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 |
7.2.3 俄罗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路径选择 |
7.2.4 俄罗斯创新型国家建设前景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
8.1 结论 |
8.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美、俄和西欧全面调整航空工业产业结构(下)(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贸易及其结构变化对各国经济和资源环境影响研究[D]. 陈炜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周边格局中的中国 ——从“边缘”到“中心”的跨越[D]. 黄嘉瑜. 外交学院, 2020(08)
- [3]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D]. 马颖忆.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
- [4]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5]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D]. 高云. 武汉大学, 2013(05)
- [6]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7]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D]. 刘珣.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8]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D]. 钱路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9]国际战略通道研究[D]. 李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6)
- [10]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研究[D]. 王忠福. 辽宁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