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单静[1](2020)在《左旋氨氯地平等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比较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以及非洛地平四种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方法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00例,平均分为四组,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以及非洛地平治疗,比较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有效率96.0%,与另外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左旋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硝苯地平组为32.0%,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组分别为36.0%和28.0%,与左旋氨氯地平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以及非洛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左旋氨氯地平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少,具有更高安全性。
汪云[2](2020)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晨峰、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变异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内皮素-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的疗效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而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接近,均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宋巍[3](2020)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制备及其有关物质的合成》文中提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低龄化态势加剧,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超2亿。氨氯地平是由辉瑞公司研制于1990年在英国上市的一种新型1,4-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1999年,施慧达公司对氨氯地平进行拆分得到了发挥药效作用的左旋体,研制了副作用更小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本文对比国内外已经报道的氨氯地平的拆分方法,确定了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L-(+)-酒石酸为拆分剂对氨氯地平进行拆分的工艺方法。消旋氨氯地平中的左旋体经过与L-(+)-酒石酸成盐,后经氢氧化钠解离,再与苯磺酸成盐的步骤得到产品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优化工艺的过程中,对每步反应中的投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经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经改进后的工艺路线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产品光学纯度高可达99.51%,收率可达62.34%(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计),纯度为99.56%,目标产物经过1H-NMR确证。为了对得到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更好的质量研究,本文还对欧洲药典中收录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有关物质进行了合成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和数次实验摸索,完成了对有关物质A、B、D、E、F、G、H的合成,合成的有关物质和部分中间体经过了1H-NMR确证。
龙囿霖,郭琼,刘关键,罗珊霞,杜亮[4](2019)在《左旋氨氯地平与其他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左旋氨氯地平与其他单个降压药比较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linicalTrial.gov、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月27日,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3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沙坦类药物相比,左旋氨氯地平降低cIMT(MD=-0.08,95%CI:-0.13~-0.03)效果更优,但降低心率(MD=2.86,95%CI:0.14~5.59)效果较差,两者在降压幅度、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似;与地平类药物相比,左旋氨氯地平降低TNF-α(MD=-2.40,95%CI:-3.80~-1.00)、心率(MD=-14.00,95%CI:-16.96~-11.04),效果更优,两者在降压幅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血压变异性(BPV)、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效果相似;与吲达帕胺相比,左旋氨氯地平降低收缩压(SBP)(MD=-12.20,95%CI:-16.15~-8.25)、舒张压(DBP)(MD=-10.50,95%CI:-13.77~-7.23)效果更优,且两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左旋氨氯地平降低间接反映终点事件的结局指标cIMT效果优于沙坦类药物;左旋氨氯地平降低TNF-α、心率效果优于地平类药物;左旋氨氯地平在降压效果上优于吲达帕胺;左旋氨氯地平与其他三类药物安全性均相似。但对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在终点结局指标上的效果,因缺乏相关数据无法得出结论。
霍勇,张慧敏,葛均波,王继光,李燕,吴海英,马长生,吴佳慧,杨丽睿,马爱群,孙英贤,华琦,秦芳[5](2019)在《拉西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中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拉西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中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入选8个中心年龄在50~80岁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过2周清洗期后被随机分入拉西地平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分别口服拉西地平4~6 mg加苯磺酸氨氯地平模拟剂1片或苯磺酸氨氯地平5~7. 5 mg加拉西地平模拟剂1片,qd,疗程共20周。监测第0,2,4,8,12,16和20周的坐位血压及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结果: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263例进入意向治疗分析,拉西地平组132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组131例。两组基线特征无显着差异。治疗20周后两组平均坐位收缩压较基线分别下降(24. 7±11. 4)和(24. 2±10. 5) mm Hg(P> 0. 05),平均坐位脉压差较基线下降幅度分别为(10. 3±9. 8)和(9. 7±9. 2) mm Hg(P> 0. 05)。两组坐位舒张压24 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坐位血压控制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谷/峰比值及血压平滑指数均无显着差异。两组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仅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出现2例严重脑血管事件及3例牙龈增生(P>0. 05)。结论:拉西地平治疗中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安全且平稳有效,其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无显着差异。
龙囿霖,郭琼,刘关键,罗珊霞,杜亮[6](2019)在《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及不同剂量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比较,以及2.5 mg左旋氨氯地平与5.0 mg左旋氨氯地平比较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linicalTrial.gov、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月,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包括3 9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氨氯地平相比,左旋氨氯地平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0.21 mm,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5,–0.07)mm,P=0.003]、脉压[MD=–5.90 mm Hg(1 mm Hg=0.133 kPa),95%CI(–8.57,–3.23)mm Hg,P<0.000 1]、收缩压[MD=–5.08 mm Hg,95%CI(–9.61,–0.55)mm Hg,P=0.03]、舒张压[MD=–4.60 mm Hg,95%CI(–7.82,–1.39)mm Hg,P=0.005]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风险比=0.55,95%CI(0.40,0.77),P=0.000 4]更低;但两组在改变左心室后壁厚度、心率、血压变异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 mg左旋氨氯地平降低收缩压[MD=4.17 mm Hg,95%CI(2.23,6.11)mm Hg,P<0.000 1]、舒张压[MD=1.84 mm Hg,95%CI(1.17,2.52)mm Hg,P<0.000 01]效果均优于2.5 mg左旋氨氯地平,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纳入研究均未报告主要(终点)有效性结局指标,因而未能针对这些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论与氨氯地平比较,左旋氨氯地平降血压、脉压效果略优于氨氯地平,在降低间接反映远期预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指标效果上更好,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与2.5 mg左旋氨氯地平比较,5.0 mg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效果更好,安全性相似,但高剂量组有更多不良反应发生的趋势。对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在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等指标上的效果,因缺乏相关数据无法得出结论。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该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行验证。
赵丽娜,胡浩琛,蒋杰,张田甜[7](2018)在《固定剂量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比单药治疗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氨氯地平2.5 mg联合贝那普利10 mg对比氨氯地平单药及贝那普利单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1995年1月~2017年2月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中的有关高血压临床药物治疗和调查分析相关研究。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且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tata 1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篇随机对照试验,共964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在有效性方面,氨氯地平2.5 mg联合贝那普利10 mg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优于单药治疗组[RR=1.49,95%CI(1.34~1.65),P=0.000],且优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或贝那普利单药治疗[RR=1.47,95%CI(1.17~1.86),P=0.01;RR=1.49,95%CI(1.32~1.68),P=0.000];在安全性方面,氨氯地平2.5 mg联合贝那普利10 mg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3,95%CI(0.94~1.62),P=0.164],与氨氯地平单药或贝那普利单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7,95%CI(0.75~2.53),P=0.377;RR=1.20,95%CI(0.88~1.63),P=0.269]。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分别为头疼、头晕、咳嗽、水肿、病毒感染,且其发生率与联合组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2.5 mg联合贝那普利10 mg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优于氨氯地平单药和贝那普利单药且安全性无显着差异。
张莉莉[8](2018)在《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8.27±7.23)mmHg、(76.38±4.25)mmHg,低于对照组的(130.43±11.45)mmHg、(84.69±6.4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氨氯地平,能够改善和稳定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且安全性更高。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9](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指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张宇[10](2018)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处方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指出氨氯地平为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于高血压和稳定性心绞痛有显着疗效,其R构型与S构型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只有S构型(左旋体)具有降血压作用,而R构型(右旋体)则会引起头晕、头痛、水肿等不良反应。因此左旋氨氯地平为目前临床上抗高血压药物的主要成分。氨氯地平的主要制剂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马来酸氨氯地平等。本实验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为原料制备其片剂,研究辅料中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等成分的比例以及适合实际生产的工艺路线,为实现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根据络活喜确定辅料成分后,进行原辅料相容性实验。由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原料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可能会导致有关物质增加,故分别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及粉末直接压片工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可行,制得的片剂较湿法制粒工艺制得的片剂有关物质小,与原料相比无明显变化,稳定性好,故确定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再通过考察自制品与原研产品的含量、有关物质、含量均匀度、溶出曲线、片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等指标,确定各辅料成分的比例,确定处方组成。处方确定后进行小试工艺的确定:取处方量无水磷酸氢钙、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均匀,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以等量递加方式分3次混匀。加入处方量的微晶纤维素继续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采用单冲压片机压片。确定了小试样品的有关物质、含量及溶出度检测方法后,分别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小试处方和工艺进行重现和放大,最终确定中试处方工艺。对中试放大产品进行全检,进行后续的影响因素试验、加速及长期稳定性试验。中试验证三批样品的生产及工艺验证研究。整个研究过程均与原研药品及被仿制药品(络活喜,施慧达)同时进行对比研究。本课题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系统研究,筛选出适合大生产的处方工艺,对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进行相关的方法学验证。后期将严格按照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全面严格的控制产品质量,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真正推向工业化生产,制造出安全可控、质量稳定的药品。
二、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左旋氨氯地平等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效果分析 |
2.2 不良反应分析 |
3 讨论 |
(2)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的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 |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
3 讨论 |
(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制备及其有关物质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介绍 |
1.2.1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简介 |
1.2.2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机制 |
1.2.3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
1.2.4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代表药物 |
1.3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介绍 |
1.3.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理化性质 |
1.3.2 药理作用 |
1.3.3 临床应用 |
1.3.4 不良反应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4.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工艺路线的确定 |
2.1 氨氯地平拆分工艺研究进展 |
2.2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制备工艺路线的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制备工艺参数的确定 |
3.1 左旋氨氯地平-半-L-(+)-酒石酸盐制备过程的工艺参数考察 |
3.1.1 左旋氨氯地平-半-L-(+)-酒石酸盐制备过程中L-(+)-酒石酸用量的确定 |
3.1.2 左旋氨氯地平-半-L-(+)-酒石酸盐制备过程中DMF用量的确定 |
3.1.3 左旋氨氯地平-半-L-(+)-酒石酸盐制备过程中反应时间的确定 |
3.1.4 左旋氨氯地平-半-L-(+)-酒石酸盐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的确定 |
3.2 左旋氨氯地平制备过程的工艺参数考察 |
3.3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制备过程的工艺参数考察 |
3.3.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制备过程中乙醇质量分数的确定 |
3.3.2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制备过程中反应时间的确定 |
3.3.3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制备过程中加水量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有关物质合成路线的确定 |
4.1 药物杂质的定义 |
4.2 药物杂质的来源和分类 |
4.3 有关物质介绍 |
4.4 有关物质来源分析 |
4.5 有关物质拟合成路线的确定 |
4.5.1 有关物质A的拟合成路线 |
4.5.2 有关物质B的拟合成路线 |
4.5.3 有关物质D的拟合成路线 |
4.5.4 有关物质E的拟合成路线 |
4.5.5 有关物质F的拟合成路线 |
4.5.6 有关物质G的拟合成路线 |
4.5.7 有关物质H的拟合成路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部分 |
5.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1.1 实验药品 |
5.1.2 实验仪器 |
5.2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制备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理 |
5.2.2 光学纯度检测方法 |
5.2.3 纯度检测方法 |
5.2.4 左旋氨氯地平-半-L-(+)-酒石酸盐的制备 |
5.2.5 左旋氨氯地平的制备 |
5.2.6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制备 |
5.2.7 产品表征 |
5.3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有关物质的合成实验部分 |
5.3.1 有关物质A的合成 |
5.3.2 有关物质B的合成 |
5.3.3 有关物质D的合成 |
5.3.4 有关物质E的合成 |
5.3.5 有关物质F的合成 |
5.3.6 有关物质G的合成 |
5.3.7 有关物质H的合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左旋氨氯地平与其他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研究设计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1.4.1主要结局指标 |
1.1.4.2次要结局指标 |
1.1.5 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1.5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线特征(表2) |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图3~4)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发病率 |
2.4.2 不良事件所致失访 |
2.4.3 治疗前后cIMT改变 |
2.4.4 治疗前后LVPWT改变 |
2.4.5 治疗前后TNF-α水平改变 |
2.4.6 治疗前后脉压改变 |
2.4.7 治疗前后心率改变 |
2.4.8 治疗前后BPV改变 |
2.4.9 治疗前后SBP改变 |
2.4.1 0 治疗前后DBP改变 |
2.4.1 2 漏斗图 |
3 讨论 |
(5)拉西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中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选择 |
2 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坐位血压测量 |
3.2 ABPM测量 |
4 质量控制及数据管理 |
5 统计学分析 |
6 样本量计算 |
结果 |
1基线资料 |
2血压及心率变化 |
3血压变异性、谷/峰比值及血压平滑指数 |
4不良反应 |
讨论 |
(7)固定剂量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比单药治疗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结局指标 |
1.4 数据提取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3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有效性分析 |
2.4.2 安全性分析 |
2.4.3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
3讨论 |
(8)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10)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处方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高血压疾病 |
1.1.2 钙通道阻滞剂 |
1.1.3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处方工艺 |
1.3.2 质量标准 |
2 工艺处方研究内容及试验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1 原料药信息 |
2.3.2 原料药关键理化特性 |
2.3.3 辅料信息 |
2.3.4 原辅料相容性实验 |
2.3.4.1 实验方法 |
2.3.4.2 实验结果 |
2.3.5 处方开发过程 |
2.3.5.1 剂型的选择 |
2.3.5.2 规格的选择 |
2.3.6 小试处方工艺研究 |
2.3.6.1 处方工艺设计依据 |
2.3.6.2 处方工艺筛选 |
2.3.6.3 填充剂用量筛选 |
2.3.6.4 崩解剂用量筛选 |
2.3.6.5 润滑剂用量筛选 |
2.3.6.6 小试处方总混物吸湿性考察 |
2.3.6.7 片子硬度的研究 |
2.3.6.8 工艺重现样品与被仿制品对比研究 |
2.3.6.9 小试样品与市售样品的影响因素试验 |
2.3.6.10 小试样品和市售样品溶出曲线对比 |
2.3.6.11 小试处方确定 |
2.3.7 中试处方工艺研究 |
2.3.7.1 原辅料预处理 |
2.3.7.2 混合 |
2.3.7.3 压片 |
2.3.7.4 铝塑泡罩包装生产适应性研究 |
2.3.7.5 生产工艺开发总结 |
2.3.7.6 中试处方工艺质量考察 |
2.3.7.7 原料粒度 |
2.3.7.8 中试样品与市售品在质量标准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对比 |
2.3.7.9 有关物质定量检测 |
2.3.7.10 中试处方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质量标准制定及分析方法学验证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3.1 有关物质方法筛选 |
3.3.2 含量方法筛选 |
3.3.3 溶出度方法筛选 |
3.3.3.1 漏槽条件 |
3.3.3.2 溶出方法的选择 |
3.3.3.3 溶出介质的选择 |
3.3.3.4 取样时间点的选择 |
3.3.3.5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3.3.6 转数的选择 |
3.3.4 光学纯度检测方法的选择 |
3.3.5 企业质量标准的确定 |
3.3.5.1 性状 |
3.3.5.2 鉴别 |
3.3.5.3 有关物质 |
3.3.5.4 含量均匀度 |
3.3.5.5 溶出度 |
3.3.5.6 脆碎度 |
3.3.5.7 光学纯度 |
3.3.5.8 含量测定 |
3.3.5.9 微生物限度 |
3.3.6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 |
3.3.6.1 专属性 |
3.3.6.2 系统适用性试验 |
3.3.6.3 线性和范围 |
3.3.6.4 检测限和定量限 |
3.3.6.5 精密度试验 |
3.3.6.6 回收率 |
3.3.6.7 耐用性 |
3.3.6.8 溶液稳定性试验 |
3.3.7 含量分析方法验证 |
3.3.7.1 专属性 |
3.3.7.2 系统适用性 |
3.3.7.3 线性和范围 |
3.3.7.4 回收率试验 |
3.3.7.5 精密度试验 |
3.3.7.6 色谱系统的耐用性 |
3.3.7.7 溶液稳定性 |
3.3.8 溶出度分析方法验证 |
3.3.8.1 专属性 |
3.3.8.2 系统适用性 |
3.3.8.3 滤膜吸附试验 |
3.3.8.4 线性和范围 |
3.3.8.5 精密度试验 |
3.3.8.6 回收率试验 |
3.3.8.7 溶液稳定性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左旋氨氯地平等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比较研究[J]. 单静. 继续医学教育, 2020(08)
- [2]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较[J]. 汪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20(21)
- [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制备及其有关物质的合成[D]. 宋巍.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4]左旋氨氯地平与其他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 龙囿霖,郭琼,刘关键,罗珊霞,杜亮.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09)
- [5]拉西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中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对比分析[J]. 霍勇,张慧敏,葛均波,王继光,李燕,吴海英,马长生,吴佳慧,杨丽睿,马爱群,孙英贤,华琦,秦芳. 中国新药杂志, 2019(08)
- [6]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及不同剂量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龙囿霖,郭琼,刘关键,罗珊霞,杜亮. 华西医学, 2019(04)
- [7]固定剂量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比单药治疗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赵丽娜,胡浩琛,蒋杰,张田甜. 中国医药导报, 2018(36)
- [8]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J]. 张莉莉. 医学信息, 2018(21)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10]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处方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张宇.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12)
标签:氨氯地平论文;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论文; 苯磺酸氨氯地平论文; 糖尿病和高血压论文; 高血压的症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