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习无产阶级教育传统》专栏

阅读《学习无产阶级教育传统》专栏

一、读“学习无产阶级教育传统”专栏文章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林绮冰[1](2020)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研究 ——以《中国青年》(1939-1941)为考察对象》文中指出社会舆论的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社会舆论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追溯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根底,确立了关于舆论引导的理论内涵和价值取向。1939年《中国青年》杂志复刊,作为延安时期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备受党中央领导人的关注和革命根据地青年的喜爱,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载体。以《中国青年》为舆论宣传阵地,中国共产党通过卓有成效的舆论引导工作,获得了青年的政治认同并将青年锻造为政治坚定、思想先进、本领扎实的革命青年,提升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中国青年》(1939—1941)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引导的展开可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青年人生观教育三个议题。《中国青年》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统领,契合舆论引导对象的特质和需求,针对不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议程设置形成了切实有效的舆论引导策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和变单向灌输为互动交流的舆论引导策略;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中使用了紧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和聚焦青年感兴趣的社会现实的舆论引导策略;青年人生观教育中运用了多样的体裁形式满足青年喜好、典型报道树立优异的青年形象和设置特色栏目积极与青年互动的舆论引导策略。延安时期《中国青年》的舆论引导对于推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青年机关刊物舆论引导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境。通过研究总结历史经验,青年机关刊物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舆论导向、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准确把握青年需求、提升对青年舆论引导表达的水平和艺术并且深化推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承担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任务,应当做好青年机关刊物的舆论引导,在青年中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舞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潘文峰[2](2015)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和探讨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一、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的社会转型对文学批评的影响。70年代以来的各种事件使威权意识形态面临紧迫的任务:必须自我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民意才可能继续维持其威望或合法性。而威权意识形态在调整过程中需要一种新的美感和文学样式为之效力。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表述上摒弃“文艺为政治服务”而倡导“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正是这种调整的结果。然而,文艺与政治的对立紧张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政治意识形态内部在文艺“路线”上的分歧使80年代前期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几经波折。1984年底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强调“创作自由”和对党在文艺领导方面的“偏左”进行检讨,进一步推动了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此后,尽管仍面临政治的压力,但文学创作和批评理论走向多元化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二、讲究政治实用的经典文论和传统批评范式不甘心被边缘化,仍试图利用各种造势(“伤痕文学”论争、“现代派”论争、“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等)掌控文学发展与批评理论建设的方向。三、人道主义思潮的回归对文学批评的影响。过去一个时期,尤其是“文革”的惨痛教训,使人道主义成为不可阻挡的思想潮流。立足于实现人的“本质”与“自由”是80年代文学理论批评建设的一个基点。“文学无为而治”、“文学主体性”、“文艺本体”、“纯文学”等批评理论的倡导,无不深含人道主义的情怀。以上三方面犬牙交错,深刻地影响了80年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的研究范围、本论题已有的研究成果与不足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路径和各章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第二章梳理“左翼”文艺理论批评发展及其一元化历程,以及70年代末以来威权意识形态对文艺政策的调整及由此引起的论争。了解“左翼”文艺批评理论发展及其一元化历程,是把握80年代文学批评论争的思想资源与目的的前提和基础。综观80年代一系列的文学批评论争,其实就是原有文学格局瓦解之后不同的文学观念及其话语权之间对峙与冲突的具体表征。其中,“革命”(或政治)的文学观和“人”的文学观之间的对峙与冲突最引人注目;而如果把这种冲突放在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背景下观照,那么,其实质可以归结为:文学作为一种阶级与组织的“斗争武器”(为建立某种“规范与秩序”)和文学作为“人”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之间矛盾的历史延续。第三章论述80年代文学批评中两种范式的冲突与转换。从“五四”时期起,人性、人道主义、创作方法与形式往往成为了文坛聚讼的中心。在此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们屡屡被当作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话题来讨论。在“革命”文学批评理论的视域中,从大的方面来讲,持论“人性”、创作方法与形式的正确与否,不仅关乎文艺事业的成败,也关乎革命事业的成败;从小的方面去看,对待人性、人道主义、创作方法与形式的态度往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政治思想状况。其结果,不符合于“革命”要求的人性论、人道主义和创作方法不可避免地被视为“落后”或“反动”;不符合“革命”要求的“形式”则被贴上各种标签——现代派的形式主义、唯心主义、反现实主义等。80年代,以上这些“传统”观点逐渐失魅,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文学批评观念赢得社会共鸣。第四章主要探讨80年代文学批评中的关键词或流行术语——“文学批评标准”、“新方法”、“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主体性”、“文艺本体”、“纯文学”、“重写文学史”的历史背景、理论意义与理论盲点。第五章从“双百”的实施状况和思维特征两个方面来考察80年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局限。“双百”实践的历史语境,大致反映了一个时期学术发展与争鸣的“上限”。在80年代,“双百”实践的政治化和工具化倾向依然十分明显,这妨碍了“争鸣”的深度和广度,妨碍了文学批评理论的更新速度与创新力度;而一个时代批评的总体思维特征,则反映了其理论自觉的程度。80年代文学批评在递变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新的普遍的思维模式,即以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政治与文学、外部与内部、社会与个体作为思维逻辑,前者意味着保守落后,后者意味着现代和先进。这说明80年代文学批评在反思经典批评理论的过程中缺乏“自我批判”的自觉,仅是一种“体系内的批判”,不具有足够的“艺术总体性”的理论自觉。结语部分总结80年代文学批评的理论意义,指出其扭转了长期以来单纯追求文学与批评的经世致用倾向,开启“文学之为文学”及自身本质属性的全面探索。

丁烨[3](2016)在《《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2005-2015)》文中提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和弦同杂音共存的格局,党报时评的政治权威和创新发展,决定了它在凝聚全党全社会思想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作为党报时评的标杆,以“三个坚持”为基本原则,通过向大众读者提供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性意见,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的大众化。同时,“人民时评”专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珍贵经验,也为新时期党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引领其他社会思潮提供借鉴。回答“人民时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大多具有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他们在指导党报为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形成了一系列以“三个坚持”为重要原则的马克思主义党报理论。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党报,也在漫长的革命时期中,积累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验。这些党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性认识和感性实践,为“人民时评”专栏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赢得群众的大众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有益于专栏应对多元社会思潮激荡带来的现实挑战。梳理“人民时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纵观2005年至2015年专栏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的621篇“人民时评”,专栏主要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阐释和解疑释惑,使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深入群众。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个领域普遍的分类标准,可将“人民时评”专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细化为五个方面:厘清市场经济科学发展的路径;解读民主政治深化改革的进程;传播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生态文明环境伦理的认识。突出“人民时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创新。“人民时评”专栏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采取了有层次性、有针对性的三大路径,即话语路径、文本路径和文化路径。其一,专栏依托意识形态话语向日常生活话语、上位语气话语向下位语气话语、抽象理论话语向具体实践话语的转换,实现时评用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其二,专栏从回应社会热点出发,将关注热词与纪念历史相结合、择时而发与择事而发相结合、正面宣传与负面监督相结合,构建丰富、高效、准确的公众舆论空间。其三,专栏立足中国传统思想的文化根基和人民群众情感的文化心理,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之间本虚而实的良性互动。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审视“人民时评”专栏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作用,可以发现专栏工作创新中体现出的鲜明特色和时代魅力。从静态角度观察“人民时评”专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素,可将其分为主体、客体和载体三大要素。三大要素各有特色,体现在:大众化主体具有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责任感;大众化载体通过报网互动实现了媒介技术性融合;大众化客体则具有因言取效、以行担道的主动性。从动态的角度观察“人民时评”专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可将其分为选题、加工和传播三大环节。三大动态环节的特色体现在:主题选择环节,以典型之一域谋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构建之全局;材料加工环节,以群众意识沟通“两个舆论场”;价值传递环节,以权威暗示效应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对“人民时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瞻性思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上,“人民时评”专栏存在着作者队伍构成单一、传播模式缺乏互动、观点引导力式微等局限。对此,应当通过丰富意见表达队伍,建构高水平的群言平台;基于读者调查问卷,建立传播效果评价机制;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舆论预警机制等方法,提升专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只有这样,“人民时评”专栏才能完成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纸库”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智库”的角色转换;才能发挥其作为旗舰党媒,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中“定海神针”和“中流砥柱”的引领作用。

张晓飞[4](2013)在《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批评再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题为“1930年代左翼电影批评再解读”,研究对象为“1930年代左翼电影批评”。之所以定位在“再解读”,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再解读”是重新解读的意思。左翼电影批评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曾经有过的一种文化现象,从生成的当时就为学界所关注、构成研究对象,立足于21世纪的当下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新研究、继续研究的意味。第二层“再解读”是重审的意思。“左翼电影文化运动”和“左翼电影批评”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曾经是一个臧否不已的事件,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经受的时代、社会、文化影响非常鲜明,评价游移不定。电影史对这段历史也有过多种表述。因此,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站在今天的思想高度重评电影史,再解读其价值意义(正面的和负面的)。第三层“再解读”,就是在新的文艺思潮和新的批评语境中,努力以新的思想高度和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特别是左翼电影批评,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电影批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1930年代发生的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主客观因素,探寻左翼电影批评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左翼电影批评不是孤立的文艺现象,而是有其国际大背景和国内特定的社会历史、文艺思潮构成的语境。“左翼电影文化运动”首先是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当头的必然产物;其次是中国共产党谋求文化领导权的政治需要;再其次是左翼知识分子实现社会革命理想的一次艺术实践。因此,本文认为尽管“左翼电影文化运动”有一些过激偏向,但即使是“去意识形态化”批评也无法否认“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的历史合理性。这对于政治与艺术关系的认识,对全面发展中国电影文化现状的思考都是有重要参考意义。左翼电影批评作为中国电影理论建设的先导,是在世界性的无产阶级文艺思想影响下逐步发展的。整理和分析左翼电影批评的理论资源,阐述中国左翼电影批评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支撑。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左翼文艺理论以及左翼电影理论批评的翻译和引进等实践中寻找左翼电影创作和批评的思想来源。先宏观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从世界左翼文艺思潮对中国左翼文艺思想形成的冲击,进而引入世界范围内的“左翼电影”思潮的相关资料,如苏联以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日本左派电影史论家岩崎昶等的电影理论与实践,以及对鲁迅对岩崎昶电影的翻译与批评等重要文献并加以解读。从中可见,左翼电影批评也是有一定的思想理论准备的,体现了中国电影领域“初级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实践。左翼电影批评的主体是“左翼影评人”。作为一个“亚政治文化”群体,在左翼电影文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左翼影评人在“电影小组”和“影评小组”的领导下,带着非常明确的政治目的和革命姿态从事电影创作评论工作。他们的政治身份都是共产党员、革命战士。他们手中的笔杆、开麦拉就是他们的武器。但是,在当时的政治生态结构中,他们公开的社会身份却都不是以政治面目出现,而是作家、艺术家、文化人。这既表明了他们的社会合法地位,又方便他们从事公开的或隐蔽的政治斗争。“左翼影评人”每一个成员都可谓30年代左翼电影文化运动中的红色战士,影评斗士,特别是夏衍、郑伯奇、王尘无、石凌鹤、司徒慧敏等等。他们在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中是集领导者、组织者、创作者、影评人于一身的主将。左翼影评正因为他们的身体力行,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更加辉煌。他们的业绩也就是左翼影评的历史记录。左翼影评的运行特点是,始终坚持党对电影文化的领导;以社会电影观和“武器论”思想指导影评工作;利用大报副刊和现代电影杂志为园地,以合法身份制造强大的反文化围剿攻势;集体合议与独自为战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坚持“有片必评”、“有错必纠”、“美片必批”等原则。左翼电影批评史上的论争和文化领导权的争夺。左翼电影批评的理论建构主要是在论争中实现。论争集中体现在“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问题的论争,以及对形式主义、趣味主义、对好莱坞电影的态度等的争论中。论争双方是以黄嘉谟、刘呐鸥、江兼霞、穆时英为代表的“软性论者”,以夏衍、王尘无、唐纳、鲁思等“左翼影评人”为代表的“硬性论者”。论争的实质是争夺文化领导权和电影批评的话语权,而争论的过程正是中国电影革命话语初次确立、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基础建构的过程。论争中也暴露了“左翼影评人”的极端性和电影艺术理论的匮乏,在电影观念上的陈旧性、机械论、二元论的思想偏向,以及审美缺失等问题。而“软性论者”在论争中不顾当时的国族斗争需要,一味强调唯美主义电影观,娱乐电影观和趣味电影观,偏向也很明显。但是,“软性论者”对建立中国电影本体批评具有潜在的理论贡献。左翼电影批评坚持现实主义批评原则,体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回到历史现场,我们看到“左翼影评人”所坚持的是社会学思想指导下的电影观念和理论批评原则。“武器论”是左翼电影特别强调的社会电影观念,和革命电影论。正如同当事人(冒)舒湮所说:“首先,当年左翼电影的最值得称道的也是最珍贵之处,在它的战斗性。”“现实主义是左翼电影的革命传统。”左翼电影批评的“宣言书”是:“如其有毒害的,揭发它”;“如其有良好的教育的,宣扬它”;“社会的背景,摄制的目的,一切要解剖它”。所以,左翼影评是以反帝反封建反资本主义文化侵略为目标,以“真实论”为基准,以社会学分析为主要方法,形成了左翼批评的“一内容,二倾向,三形式”的范式。抵抗政治的吁求与阶级意识的确立,民族共同体想象与社群共同体整合,底层解放的呐喊与苦难叙事模式形成了左翼电影创作和批评的内部结构。左翼电影批评始终坚持的是革命现实主义的批评原则。它的批评思路是政治文化与电影艺术的紧密结合。它体现的批评风格是抗敌的、阶级的、民族的、战斗的。反思和总结左翼电影批评的历史贡献及思想局限。左翼影评在贯彻电影的社会学思想,运用电影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和话语方式,参与了民族国家共同体想象的无产阶级文化运动,在推动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历史性的转型上具有重要贡献。左翼电影和电影批评所建立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是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当然,也要充分看到极左倾向的表现及其对中国电影观念和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左翼影评人的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电影的社会功能,而忽略了电影的本体特性;在争夺革命话语权的过程中表现出情绪偏激,宁左勿右,理论偏颇,审美缺失,思维教条,方法简单。实际上从新中国电影批评,如对电影《武训传》、《林家铺子》、《早春二月》等的政治批判中,我们也同样看到了以政治批判代替文艺批评,不尊重艺术规律和特性,以强权代替民主的做法。这些做法不能完全归咎于左翼批评的错误,但是,至少延伸了极端化、教条主义、机械论的思想流脉。及至“文革”全盘否定“30年代文艺”等的文化大批判,都可以找到左翼批评极端化的源头。所以,树立科学的电影观念和批评理念,广开言路,发扬民主,开展正常的电影创作和批评,对于推动中国电影多元化发展,建设一个和谐的文化生态景观极为重要。

徐绍红[5](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和交往模式,但并没有消弭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斗争。在世界范围内,围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治理式、两种发展前途的竞争和博弈仍在持续并日益加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向全球进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输出一刻也没有停止。“苏东剧变”以后,“历史终结论”“文化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普世价值论”甚嚣尘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与此同时,中国成功地扞卫、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中国何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能?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面对更加尖锐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习近平经过长期思考并集中全党智慧,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等一系列科学论断和重要论述,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等根本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并用以指导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了管党治党的新局面。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既是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党建理论体系,也是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党建话语体系和方法体系。对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研究已成为党的理论工作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已从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价值意义等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开展了有价值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历史研究不足,未能清晰揭示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形成条件和萌发过程;系统研究较为欠缺,把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揭示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还不够。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研究,是党建理论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理论精髓和灵魂,更好地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的基本制度和人们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决定思想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在阶级社会中,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立场、观点、方法是思想的灵魂。这是因为,一定的思想总是反映特定主体针对特定领域的问题所持的立场,表现为对该领域现象、问题所持的观点和在实践中坚持并运用的方法。因此,当把“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作为系统研究的对象,不仅应当考察这一思想是如何形成的的,更要通过对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分析来把握其精髓和灵魂,并进一步揭示其地位和价值。立足前人研究基础和上述思路,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探讨三个主要问题:第一部分,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本部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是如何形成的”这一主要问题展开,是本文研究的起点。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形成条件包括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渊源和个人条件。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和党开展自身建设的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列宁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理论渊源;习近平的成长经历和他本人的思考探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形成过程包括孕育期、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陕北七年知青岁月(1969-1975)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孕育期;在清华大学学习特别是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1975-1985),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萌芽期;1985年至党的十八大前,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发展期;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进入成熟期。第二部分,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基本立场、主要观点和科学方法。本部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主要问题展开,是本文研究的中心和重点。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基本立场包括阶级立场、人民立场、人类立场三个维度。阶级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核心立场,回答党“是谁,从哪儿出发”,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基因和政治底色;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根本立场,回答党“为了谁,依靠谁”,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定位和政治情感;人类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终极立场,回答党“向何处去”,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胸怀。阶级立场、人民立场和人类立场互相区别、互相联系、有机统一。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关于党的建设本质的观点、关于党的建设规律的观点和关于党的建设要求的观点三个层面。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关于党的建设本质的观点包括:解决党存在的能力水平与使命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解决党存在的信念作风与党性宗旨不相符合的矛盾,解决党存在先进性纯洁性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具有的唯物性、人民性和革命性相比不够彻底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关于党的建设规律的观点包括: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关于党的建设要求的观点包括:把政治建摆在首位、补足精神之钙、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使纪律成为带电高压线、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等。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主要观点的三个层面构成逻辑严密、立体完整的观点体系。习近平新时代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科学方法包括元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元方法是指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原理出发认识和推进党的建设的方法。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一般方法是指其思维方法,包括战略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历史思维方法、底线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群众思维方法和法治思维方法。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具体方法包括:从实际出发决定工作方针的调查方法、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的分析方法、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求是方法、回过头来看的反思方法等具体认识方法;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的方法、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局势掌控方法、以上率下抓“关键少数”的抓“牛鼻子”的方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压实方法、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一抓到底的方法等具体实践方法;把执政能力作为根本标准、把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核心标准、把政治生态作为重要标准、把群众满意作为关键标准等具体的评价方法。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科学方法的三个层次构成系统完整的方法体系。第三部分,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特征和价值。本部分通过围绕“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一主要问题展开,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鲜明特征包括:传承性、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传承性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接续发展;时代性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是对党面临的时代问题的科学回答;科学性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是理论体系和科学论断的有机统一;系统性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内容全面、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创新性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是党建内容体系、话语体系和方法体系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重大实践价值和强烈的时代价值。从历史地位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价值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党思想指明党的建设方向,是新时代党建科学化的行动指南;从时代价值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是指导党持续开展自我革命的精神旗帜。

温华[6](2013)在《论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以五家学术期刊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是对1978年以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学术历程的整体性回顾和反思。所谓“整体性",有两重指向:其一,本文考察的对象不是各国别、各语种的研究历史,而是作为整体的“外国文学”的学术历程。其二,本文的目标不是面面俱到地梳理这一时期的学术得失,而是力求清晰呈现这一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话语模式的变与不变。本文聚焦于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百年历史当中的一个时段,即1978—-2010年之间,在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变迁的背景下,以五家权威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为主要考察范围,通过梳理这一时段内理论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模式及期刊话语热点的变化,勾勒外国文学研究学术话语转型的过程,揭示转型过程的复杂、多样与矛盾,探讨不同阶段外国文学秩序的建构过程,以及话语转型的学术史意义。本文认为,外国文学研究属于话语建构和话语实践活动,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反思应当充分借鉴话语分析的视角和知识考古的方法。因此,本文虽然在学术史的框架内展开论述,以史的梳理为要旨,必要时也会深入讨论,将某些话语热点还原至更大的历史、文化语境当中,结合这些话语在历史语境中的生成、运作过程,考察本学科相关话语实践的独特性,进而思考外国文学研究对于中国文化主体的建构作用。论文主体为四章。第一章简要勾勒“前史”,描述了“五四”时代到1978年之前外国文学研究话语模式的变化过程。论文认为,从晚清到民国,不同知识群体通过各有侧重的外国文学译介共同建构了众声喧哗,多元共生的外国文学话语,为转型期中国文化的重建提供了参考;50—70年代,在一元独尊的阶级斗争话语系统中,学界确立了具有鲜明意识形态特色的外国文学新秩序。第二章梳理1980年代外国文学话语重建和转换的过程,以1985年为界,将1980年代分为前后两段。论文指出,经过前期的论争与磨合,人道主义话语和现代派话语代替“十七年”话语传统,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的主流话语,1980年代后期基本形成了重视19、20世纪西方文学、重视西方当代理论话语的外国文学新秩序。与此同时,阶级分析话语模式虽已淡出,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要模式依然是社会历史批评,形式审美研究呼声渐高,但并未形成规模。第三章回顾1990年代以来西方话语强势凸显的过程,以及学界对西方话语所表达的质疑。通过对比1990年代与1980年代在理论引介、作家作品研究视野上的异同,呈现西方当代理论对外国文学研究模式日渐深入的影响;剖析“殖民文学论争”、“全球化与民族化”、“理论”三次重要论争所折射的学科困局与问题意识。第四章描述新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研究模式多元化的态势;概括理论退热、文化转向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影响及其在批评实践中的表现;并通过批评个案详析新时期以来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转型过程;最后评析几种本土批评话语建构的价值以及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李雅娟[7](2013)在《以“人”为目标的文学政治实践 ——周作人思想研究(1906-1946年)》文中指出本文把周作人从日本留学阶段到抗战结束时期(1906-1946年)的核心思想特征理解为一种以“人”为目标的文学政治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梳理周作人思想在形式方面的具有某种连续性的线索与脉络。周作人将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为不受动物性本能控制的自觉意识和不受外在权威控制的自主能力,因此在“人”的实现过程中,他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但另一方面,周作人的“个人”又是一种伦理主体,个人独立性的实现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为背景进行思考。围绕这一“人”的目标,文化与政治成为周作人思想中的一对核心矛盾。同时,“人”的目标一以贯之,为周作人的思想赋予了一种形式感。因此,在因沦陷时期卷入与敌合作的政治事件,而使其思想在内容上呈现出某种断裂(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发生某种颠倒)时,其思想的形式得以维持某种延续性和统一性。本文用“文学政治实践”来命名周作人思想的形式特征,试图将本文的中心论题——周作人思想内容的构成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方式及其结果,放置在其思想形式的连续性以及思想内容与思想形式的关系中来考虑。本文用以指称周作人思想的形式特征的“文学政治实践”,意指以文学的方式展开的政治性实践:一方面,周作人期待发挥思想的力量来改造现实,从而使其思想具有了实践性特征,并与国家政治在关于“人”的政治理想方面产生了一致性。另一方面,周作人不是依靠理智的论辩、说教来灌输思想,而是希望通过情感的感染力来转移思想。因此,他选择了文学作为发挥思想之力的载体。即使30年代之后,周作人不再期待文学承载思想之力,但用以置换“文学”的“文章”,仍然在要求具有个人情感性与文章之美的意义上,保留了文学性的特征。因此,周作人的思想实践又始终是以文学的方式展开。此外,自称“杂家”的周作人,其思想内容的资源来自多种知识体系以及多种文化传统中的思想因子。根据其不同时期政治意识的引导,这些思想因子被阐释、变形、改造,进而重新组合、调和、构型,最终显现为具有周作人自己的问题意识的思想形态。他的问题意识中所处理的“人”的问题,是同时以“人”为终极目标的文化与政治的交集所在,而文化倚赖思想之力与政治倚赖行动之力的两种不同方式,使文化与政治在成为周作人思想内容的主线的同时,又构成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基于上述思想形式与思想内容两方面的认识,本文将研究时段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留日与居绍时期、20年代、30年代、40年代),讨论周作人应因于各个时期的现实政治状况,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意识,据此在各个时期的思想建构中调用怎样的文化资源,并如何思考、呈现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据此选择怎样的文学样式作为实现其思想的载体。具体章节安排如下:导论部分,首先在总结周作人既有研究视野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问题意识是将文化政治的研究视野与国家政治的研究视野结合起来,形成周作人思想研究的整体性研究视野,以期呈现其连续而又变异、复杂而又统一的整体性面貌。其次解释本文将周作人思想的形式特征表述为“文学政治实践”的理由,并依据周作人各个时期在思想建构中对于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和呈现,以及据此所选择的文学样式,梳理本文的研究思路,进而尝试说明周作人思想中的文化意识,一方面总是在文化与政治的结构关系中出现而具有政治性维度,另一方面由于包含“美意识”又同时具有超越政治的独立性维度。第一章《“自由精神”及其实现》包括三节。讨论留日时期周氏兄弟建立以文学主导的文学-政治观,在接受章太炎种族革命的政治意识的前提下,以实现人的“自由精神”作为“立人”与“立国”的一致目标,并据此选择、译介各自性之所近的外国文学样式作为其载体。回国后,这一文学启蒙的指导理念,进一步推广到二人各自所从事的文化教育工作中。在与民国建立的共和政治理念相一致的前提下,各自将自身从日本艺术思想中所吸收的“美意识”带入对民国。“新文化”的建设中。周作人选择的“悲哀”文学、以及侧重民族文化传承的“国民文化”建设工作,带有鲜明的东方文化性格。第二章《个人主义文学的确立》包括三节。讨论北上加入新文化运动的周作人,由于自身所处的民国政治实质上是军阀专权,具有封建专制性质,因此他以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为前提,确立起个人主义的文学思想。由于“人”的目标所具有的伦理性意义,周作人建构的“个人”观念,先是受到世界主义思潮影响,形成以个人-人类为两极的结构关系。其后接受东方文艺作品的思想艺术,形成以个人-人情为两极的结构关系。据此,人道主义文学作品、希腊与日本的古典文艺作品、小诗、文学童话、希腊神话先后进入他的文学翻译视野。随着政治压制的强化,他对个人主义文学思想力量的期待,逐渐转向从事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提倡“思想自由”,为个人的独立思想争取生存权。第三章《个人自主性与“现代中国”的建构》包括三节。讨论面对2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形成的政党政治局面,使民众政治的政治理念成为时代精神之后,周作人对五四个人主义的调整。借助大乘佛教以“利他”为主的菩萨慈悲精神,周作人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关系,化解为个人对理性化、社会化的“自然”的“顺应”。个人主体性不是在与社会对立的意义上,而是在超越个人私欲、揭示“自然”真理的意义上重新得到张扬。这一新的思想形态被表述为“人情物理”,并以此重新阐释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周作人由此开启了以建立现代生活观为目标、带有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现代中国”的建构。与此同时,对于文学与政治相结合的时代课题,在运用反抗性文学资源反对资本主义私产制度失败之后,周作人借助西欧启蒙运动的思想资源,使文学与政治统一于生活合理化的政治理想中。据此提出“言志派”文学观,“力的文学”转变为“知的文学”。此前期待于个人主义文学的思想之力,由此转变为对于文字的理性认知功能的期待。“文学”转换为“文章”,重新焕发了中国传统文章的纪实功能与文章之美,并在“知”的方向上将个人与社会重新联结起来。与“通俗文章”观相应地,周作人在中国农业社会形态的农民日常生活世界中,发现与民众政治理念具有相通性的“人民的历史”。第四章《政治困境中的思想表达》包括两节。讨论40年代,具有了官僚知识分子身份的周作人,在面对政治不自主而竭力维持文化自主的过程中,由于政治凌驾于文化之上,其思想建构发生的变形和变质。由于个人身份在政治角色与文化角色上的分裂,周作人的言论也分裂为政治性姿态表达,与寻求继续推进其文学政治实践的思想表达。前者表现为40年代提出的“儒家文化中心论”。后者表现为在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形成分立结构的背景下,不断探寻能够成为定义东方现代化的文化主体。其思想资源从来自日本文化的“人情美”转为“东洋人的悲哀”,表明随着政治情势的恶化,周作人的问题意识,从在日本文化中探寻东方文化主体,转变为从文化上寻求对现实政治进行合理解释。周作人为日本武力行为找到的文化解释,是中国所无的“宗教”。这一思考终止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在政治环境和个人身份完全改变了的40年代北平沦陷区,这一思考却悖论性地从现实中获得了新的形态和问题意识,即民间信仰能否成为意义世界(包括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生成的源泉?这一问题,实际上成为他自身与沦陷区人民实质上处于“亡国奴”地位及其心理经验的投影。结语从周作人与对其思想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日本文化之间的复杂纠葛,大略论及周作人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其悖论性。

徐信华[8](2010)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视角,考察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总结其历史作用、特点、历史经验,分析其历史局限,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绪论部分对选题作详细说明,界定相关概念,分析选题缘由和意义,综述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框架。第一章描述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概况,将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区分为中央报刊、青年及学生报刊、工农报刊,介绍其代表性刊物的创刊、发行与发展等基本情况。第二章从总体上阐释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第三章考察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撰稿人,简要地分析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读者群体,提出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以思想进步的青年为直接阅读者,以广大的工农群众为间接阅读对象,兼顾向其他受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第四章梳理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青年及学生报刊、工农报刊的主要内容,对报刊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实际等方面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和总结。第五章集中评析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历史作用、特点、历史经验及历史局限。(一)分析中央报刊、青年及学生报刊、工农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并对各种不同类型报刊所刊登文章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直观地展示其历史作用。(二)提出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具有鲜明特点:在思想宗旨上,强调无产阶级立场;在内容功能上,定位明确清晰;在出版发行上,充分利用了公开和秘密两种形式;在读者群体上,具有发散性和广泛性;在不同区域中的发展不均衡,因而对各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也有区别。(三)总结其历史经验,即:把握中国社会革命发展趋势,服务于社会变革的需求,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重理论阐释的通俗化和生活化,让马克思主义真正接近大众,为大众所认同;植根于对实践的研究和调查,使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强调自我建设,构筑了巩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注重对基本理论的阐释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密切联系工农群众,坚持依靠群众办报。(四)剖析其历史局限,即: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理论准备有所不足;注重通俗性和口语化,但仍然无法完全满足群众需求;无法完全按计划出版和发行,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最后是结束语,主要是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若干启示,即:要充分利用新媒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将理论严整性与宣传通俗性结合起来;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结合起来;要培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有的放矢以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佳效果。

魏松彦[9](2019)在《《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日报》从创刊之日起就对文艺十分关注。《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是以整个“十七年”文艺批评发展为背景的。时代的变换,在它身上都有所体现。作为最权威的党报党刊,对它进行文艺批评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代文艺批评研究无法绕过的一个领域。本文就从《人民日报》中与文艺批评有关的社论、理论版的批评文章、文艺副刊所载文章进行研究。试图能清晰地展现《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经历的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文艺批评有两个基本的方向,一是对文艺作品的批评,二是对文艺理论的批评。文章各个阶段主要也是按照这两个方向进行研究的。从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年到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之前是文艺批评发展的初期,文艺批评的主要成就是对新的文艺作品的批评和对文艺创作理论问题的探讨,这个阶段的文艺批评虽然包括了政治斗争的开端,但整体上仍然是以追求文艺自身规律为主。从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到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之前是文艺批评发展的中期上半期,这一时期是文艺批评向政治逐渐斗争异变的过程。这一阶段对于文艺作品的批评就明显减少了,同时文艺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文艺批评以向政治斗争异变为主。1956年到1962年的前半年是文艺批评发展的中期下半期,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文艺批评在逐步的向政治斗争异化的过程中,一旦文艺政策出现宽松的时候就积极地追求文艺自身的规律,两股势力相互发展、相互交织。1962年冬到1965年是文艺批评发展的后期,这个时候文艺批评已经完全沦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不管是对文艺作品的批评还是对文艺理论的批评都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影响下进行的。

杜洁[10](2016)在《马克思主义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尝试做这样的努力:梳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泰国的传播轨迹,即20世纪泰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两大主体脉络(泰国共产党与泰国左翼知识界)和三支基本力量(泰国共产党、泰国50年代左翼知识界、泰国70年代左翼知识界),通过对传播效度的分析,考察泰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与革命实践在研判和解决该国社会主要矛盾方面的成败得失,明确指出本土化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忽略与破坏是泰国共产主义运动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并且明确指出20世纪70年代革命高峰时期的泰国曾是东南亚继越南之后的第二大左翼力量活跃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亚洲学者和西方学者认为泰国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批驳西方学界关于泰国“免疫”马克思主义的偏狭观点。本文还进一步考量当代泰国在西方民主道路与国内民粹道路之间的政治僵局,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洞察当代泰国社会,最终为泰国提供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选择的思考与论证,为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共产主义运动提供基于泰国经验的历史思考、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通过对中、英、泰三语的泰国近现代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人类学、民族学、军事学、传播学等重要着作进行文献整理、阅读和研究。同时,本文还着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分析泰国社会近现代阶级利益矛盾的特殊性,为考察马克思主义在泰国的传播有效性、当今泰国社会道路的最终选择,提供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依据。本文探究马克思主义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即是以马克思主义暹罗化为主线,对当代泰国左翼从“问道马克思”到“弃道马克思”再到“反思马克思”甚至“回归马克思”的思想脉络进行历史的梳理。20世纪,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泰国左翼思潮总是与激进主义社会运动相伴相生,共同经历社会运动和思想论争的高潮与低谷。马克思主义左翼思潮的传播高峰总是与泰国20世纪政治气候相对民主、出版审查相对宽松、外交政策转型调整的民主开明时期相对应。本文首先梳理马克思主义传播在泰国这一特定历史与社会土壤中所显现出的个性化特征与历史轨迹,进而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在第三世界国家传播所遵循的普遍规律,考察马克思主义在泰国的传播成果及其对泰国历史社会的影响,总结马克思主义在泰国传播的成功经验,并揭示马克思主义最终未能在泰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在第一章绪论中厘清关键概念之后,第二章对马克思主义在泰国传播的社会条件、历史进程与基本力量进行考量,勾勒出马克思主义暹罗化的历史图景,揭示马克思主义暹罗化的必然性与具体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梳理泰国共产党、50年代主流马克思主义者和70年代“十月青年”(新马克思主义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历程与历史贡献,三者均通过结社与出版有效推进泰国当代社会运动的发展,结社可以使同时代的人群聚集并实现思想的交汇交锋与启迪共鸣,出版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经由出版物形式实现代际之间跨时空的传播与继承,使得原先地方性的短暂直接的斗争手法向全国性的持续间接的现代社会运动转变。第六章分析马克思主义暹罗化的成功经验与失败原因,以及其给当代泰国社会留下的正面与负面遗产。第七章基于社会主义的视角对当代泰国道路困境与出路选择进行探讨,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洞察当代泰国社会困境,并提出泰国未来走向社会主义的大胆设想。“反思马克思”甚至“回归马克思”这一峰回路转,这对经历了上个世纪革命理想幻灭并彻底抛弃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政党、目前正处于困顿之中的泰国当代农工阶级而言,无疑是一场观念的革命和理性的回归。

二、读“学习无产阶级教育传统”专栏文章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学习无产阶级教育传统”专栏文章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研究 ——以《中国青年》(1939-1941)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3.2 关于舆论引导的研究
        1.3.3 关于《中国青年》(1939—1941)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重难点
        1.4.3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2 《中国青年》是延安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载体
    2.1 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革命舆论工作的理论观点
        2.1.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舆论工作观点
        2.1.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重民主义的舆论引导观点
    2.2 现实依据
        2.2.1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2.2 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进行舆论引导
        2.2.3 延安时期《中国青年》的复刊概况及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2.3 本章小结
3 理论武装:《中国青年》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舆论引导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舆论引导的内容
        3.1.1 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1.2 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舆论引导的策略
        3.2.1 使用通俗易懂语言风格
        3.2.2 变单向灌输为互动交流
    3.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舆论引导的成效
        3.3.1 提高青年理论素养,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
        3.3.2 提升青年思想觉悟,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3.4 本章小结
4 政治引导:《中国青年》关于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的舆论引导
    4.1 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舆论引导的内容
        4.1.1 宣传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
        4.1.2 报道国内外重大时事
    4.2 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舆论引导的策略
        4.2.1 紧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4.2.2 聚焦青年感兴趣的社会现实
    4.3 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舆论引导的成效
        4.3.1 增强青年政治认同,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
        4.3.2 动员青年抗日救国,在革命中实现个人价值
    4.4 本章小结
5 人生指引:《中国青年》关于青年人生观教育的舆论引导
    5.1 青年人生观教育舆论引导的内容
        5.1.1 帮助青年坚定理想信念
        5.1.2 引导青年培养健全人格
        5.1.3 教育青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2 青年人生观教育舆论引导的策略
        5.2.1 多样的体裁形式满足青年喜好
        5.2.2 典型报道树立优异的青年形象
        5.2.3 设置特色栏目积极与青年互动
    5.3 青年人生观教育舆论引导的成效
        5.3.1 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消除妥协后退的消极态度
        5.3.2 锻造青年革命品格,追求高尚健康的精神生活
        5.3.3 指引青年价值取向,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不止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青年》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当代资鉴
    6.1 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年报刊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
        6.1.1 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冲突
        6.1.2 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矛盾
        6.1.3 现实性与虚拟性的交织
    6.2 《中国青年》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当代启示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舆论导向
        6.2.2 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准确把握青年需求
        6.2.3 提升对青年舆论引导表达的水平和艺术
        6.2.4 深入推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6.3 本章小结
7 结语
参考文献

(2)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文学政治本体论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
第二章 文学格局的变化与话语权的博弈
    第一节 “伤痕美感”论争
    第二节 从第四次文代会到“作协四大”
    第三节 “反自由化”与“自由化”
第三章 批评范式的冲突与转换
    第一节 “人”的文学观的再勃兴
        一 “人学”涌动:“阶级话语策略”的解构
        二 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论争:“共性”与“个体”的回归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论争:从“革命”到“人文理想”
        一 “革命”的进化
        二 人文的回归
    第三节 “朦胧诗”及“三个崛起”的论争:价值取向的分歧
    第四节 “现代派”的论争:文学的另一种可能与“方向”的冲突
    第五节 “人本思想”的时代共鸣
第四章 理论批评的超越、拓展/盲点
    第一节 威权文艺批评标准的超越
    第二节 “方法”的突破
        一 “新方法热”
        二 “论阿Q的性格系统”
        三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
    第三节 性格组合论:“内宇宙”的探索
    第四节 “主体性”的双重“救赎”
        一 理论的救赎
        二 “主体”的救赎
    第五节 “艺术本体”/“纯文学”的虚与实
        一 理论背景
        二 “文艺本体”:悬空/意义
        三 “纯文学”的两面性
    第六节 “重写文学史”:偏狭中的行进
第五章 80年代文学批评的限度
    第一节 “双百”的历史困境
    第二节 “体系内批判”:二元对立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2005-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1. 研究的理论意义
        2. 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 论文的创新
        2. 论文的不足
一、《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考察
    (一) 理论借鉴:“三个坚持”是马克思主义党报理论的重要原则
        1.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理论:真正自由的无产阶级报刊是人民报刊
        2. 列宁关于新闻报纸的论述:苏维埃报刊是对群众进行教育的工具
        3. 毛泽东党报理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报理论:武装——引导——塑造——鼓舞
    (二) 历史背景:党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中担负着重要作用
        1. 革命时期党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探索
        2. 以《向导》、《布尔塞维克》、《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为例
        《向导》:普及劳工阶级共产主义教育,奠定马克思主义传播基础
        《布尔塞维克》:内纠错误思想,外批反动宣传
        《新华日报》:开辟党报宣传新渠道,推进国统区群众认同
        《解放日报》:革除“党八股”旧形式,开辟政治理论传播新文风
    (三) 现实挑战:多元社会思潮,呈现新的时代特点
        1. 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消极接受和被动认同
        2. 西方意识形态冲击:包裹在大众传媒全球化外衣下的“超越遏制战略”
二、《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
    (一) 厘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的路径
        1. 分析经济发展外在指标,归纳政策制定内在逻辑
        2. 批判“唯GDP主义”发展观,揭示经济增长新动力
        3. 聚焦“新常态”下风险管控,坚定公众市场信心
    (二) 解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改革的进程
        1. 坦诚民主政治发展现状,提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识
        2. 演绎民主内涵时代变迁,折射施政理念应时而变
        3. 关注司法案件进步亮点,培育依法治国的公民信仰
    (三) 传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
        1. 透视基层事务背后自治话题,寻求社会管理创新突破口
        2. 聆听弱势群体之中社情民意,凝聚和谐社会公平正义
        3. 拷问社会冲突责任归属,明确以民为本价值导向
    (四)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开发民族传统时代价值,夯实文化自觉自信土壤
        2. 批判反科学非主流社会思潮,破而后立弘扬核心价值
        3. 彰显榜样人格良知良能,构建社会主义的公序良俗
    (五) 深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环境的认识
        1. 督促环保部门落实问责,促成行政监管长效机制
        2. 曝光污染“高手”排放“大户”,破除企业环保隐恶怪圈
        3. 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普及公众环境伦理教育
三、《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设路径
    (一) 话语路径:依托话语体系转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话”
        1. 意识形态话语向日常生活话语的转换
        2. 上位语气话语向下位语气话语的转换
        3. 抽象理论话语向具体实践话语的转换
    (二) 文本路径:依托社会热点回应实现公众舆论的有效建构
        1. 关注热词与纪念历史相结合: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政治资源
        2. 择时而发与择事而发相结合:保证敏感问题新闻舆论的正确性
        3. 正面宣传与负面监督相结合:避免二元对立模式下的单级指向
    (三) 文化路径:依托文化心理引导实现本虚而实的良性互动
        1. 立足文化根基:借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2. 激发受众情感:赢得人民群众文化心理认同
四、《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色
    (一) 主体-载体-客体:“人民时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静态特色
        1. 主体特色:以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为己任
        2. 载体特色:以报网互动实现媒介技术性融合
        3. 客体特色:因言取效,以行担道的主动性
    (二) 选题-加工-传递:“人民时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态特色
        1. 主题选择特色:以典型问题之一域谋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构建之全局
        2. 材料加工特色:以群众意识沟通“两个舆论场”
        3. 价值传递特色:以权威暗示效应引导社会舆论走向
五、《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
    (一) “人民时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局限之处
        1. 来源固化:作者队伍构成相对单一
        2. 互动缺乏:“有去无回”的单向直线传播
        3. 受众分流:舆论引导权式微
    (二) “人民时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化之策
        1. 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舆论预警系统
        2. 充实作者队伍,构建更高水平的群言平台
        3. 基于读者问卷调查,建立传播效果评价机制
结语: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纸库”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智库”
参考文献
后记

(4)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批评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左翼电影”辨析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论文的基本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2章 左翼电影批评产生的历史背景
    2.1 世界电影史上的左翼电影思潮
        2.1.1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
        2.1.2 日本“倾向电影”和“无产阶级电影同盟”
        2.1.3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最初动力”
        2.1.4 风靡全球的卓别林“流浪汉”影片
    2.2 中国左翼电影文化运动本事记述
        2.2.1 前奏:中国左翼文化(文学)运动的大背景
        2.2.2 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电影文化运动
        2.2.3 高潮:从创作和批评两翼创获“中国电影年”
        2.2.4 困境:左翼电影遭遇国民政府的文化“围剿”
        2.2.5 终结:抗战全面爆发与左翼电影运动结束
    2.3 左翼电影文化运动生成原因
        2.3.1 民族危亡和社会危机制造的机遇
        2.3.2 贯彻反帝反封建文化思想的需要
        2.3.3 左翼电影人对党“召唤”的积极回应
第3章 左翼电影批评的理论资源和接受影响
    3.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3.1.1 传播语境:多种因素合力促进
        3.1.2 传播过程:从理论译介到革命实践
        3.1.3 传播路径:西欧、日本、苏联——中国
    3.2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2.1 经典文艺理论着述的译介与传播
        3.2.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译介与传播
        3.2.3 左翼文艺思想在中国传播的意义
    3.3 左翼电影理论的译介与传播
        3.3.1 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论译介
        3.3.2 日本左翼电影理论的译介
第4章 左翼电影批评的运行模式与主体构成
    4.1 党领导下左翼影评空间的广泛开拓
        4.1.1 直接接受“电影小组”领导
        4.1.2 遵循“有片必评,争鸣互纠”的原则
        4.1.3 利用电影期刊、大报副刊开拓影评阵地
    4.2 左翼影评人各自为战与群体运作
        4.2.1 左翼影评主体:“影评小组”
        4.2.2 “左翼影评人”队伍构成
        4.2.3 集体发声的“集束炸弹”
    4.3 左翼影评主将的个人话语风格
        4.3.1 夏衍:集领导者、剧作家、影评人于一身
        4.3.2 郑伯奇:反对“电影八股”,坚持“前进的影片”
        4.3.3 王尘无:“威信最高的影评家”
第5章 左翼电影批评在“软”“硬”论战中争取话语权
    5.1 “软”“硬”电影论战的特定文化语境
        5.1.1 左翼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论争
        5.1.2 勃兴于上海的“新感觉派”及其纯文学梦
        5.1.3 国民党当局对“电影法规”的强权推行
    5.2 “软性论者”的基本观点和论战态度
        5.2.1 “给眼睛吃的冰欺凌”,“给心灵坐的沙发椅”
        5.2.2 “从形式和技术入手,内容在其次”
        5.2.3 作为“软性论”前锋的《现代电影》杂志
    5.3 左翼影评人对“软性论”的理论清算
        5.3.1 批评“娱乐品”和“趣味主义”
        5.3.2 批评“艺术至上”和“形式论”
        5.3.3 批驳“偏重主义”和“红色素”
    5.4 “软”、“硬”论争的实质和潜在的理论价值
        5.4.1 电影理论界对“软”“硬”论战的评价
        5.4.2 左翼影评人旨在通过论战争取话语权
        5.4.3 “软性论”对确立电影本体批评的潜在贡献
第6章 左翼电影批评的现实主义原则及意识形态特征
    6.1 抵抗政治的吁求与阶级意识的确立
        6.1.1 以阶级意识为武器,推动中国电影向左转
        6.1.2 主张电影必须反映客观真实并确立现实主义原则
        6.1.3 遵循社会学方法,创构左翼影评范式
    6.2 民族共同体想象与社群共同体整合
        6.2.1 影片:民族国家想象的话语方式
        6.2.2 影评:以启蒙理性整合“乌合之众”
    6.3 底层解放的呐喊与苦难叙事的推崇
        6.3.1 左翼电影是底层人的电影
        6.3.2 形塑“民众形象”凝聚革命力量
        6.3.3 拆解旧式银幕女性,为底层妇女代言
第7章 左翼电影批评的革命性与局限性反思
    7.1 左翼电影批评的革命性
        7.1.1 坚持并实践电影观念的革命
        7.1.2 运用电影话语参与社会革命
        7.1.3 推动中国电影的革命转型
    7.2 左翼电影批评的极端化倾向
        7.2.1 情绪偏激,宁左勿右
        7.2.2 理论偏颇,审美缺失
        7.2.3 思维教条,方法简单
    7.3 左翼电影理论批评对当代电影文化发展的启示
        7.3.1 珍视文化遗产,继承左翼传统
        7.3.2 汲取历史教训,开展正常电影批评
        7.3.3 树立文化生态观,促进电影多元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形成条件
    §2.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
        2.1.1 世情: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1.2 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1.3 党情: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
    §2.2 实践基础: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
        2.2.1 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2.2.2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2.2.3 中国共产党关于执政党建设的伟大实践
    §2.3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2.3.2 列宁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思想
        2.3.3 中共历代领导人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
    §2.4 成长经历:家庭、锻炼、工作、文化多因素作用
        2.4.1 革命家庭言传身教
        2.4.2 插队经历艰苦磨炼
        2.4.3 从政之路不断探索
        2.4.4 优秀文化熏陶启迪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形成过程
    §3.1 孕育期:知青岁月砥砺初心(1969-1975)
        3.1.1 砥砺爱党为民初心
        3.1.2 融入群众依靠群众
        3.1.3 理解实际不搞形式
        3.1.4 读书思考汲取营养
    §3.2 萌芽期:初步思考、探索和实践(1975-1985)
        3.2.1 坚持从实际出发
        3.2.2 旗帜鲜明抓政治
        3.2.3 突出抓基层基础
        3.2.4 以身作则抓作风
    §3.3 发展期:从经验到科学、从实践到理论(1985-2012)
        3.3.1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3.2 不断深化对党建若干关系的认识
        3.3.3 不断深化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3.3.4 不断深化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
    §3.4 成熟期:系统阐述运用(2012-)
        3.4.1 系统阐述党建的各方面目标要求
        3.4.2 系统阐述党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4.3 系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践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基本立场
    §4.1 阶级立场: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核心立场
        4.1.1 阶级立场的本质
        4.1.2 阶级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立场
        4.1.3 习近平对阶级立场的坚持
        4.1.4 新时代党建工作坚持阶级立场的意义
    §4.2 人民立场: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根本立场
        4.2.1 人民立场的本质
        4.2.2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4.2.3 习近平对人民立场的坚持
        4.2.4 新时代党建工作坚持人民立场的意义
    §4.3 人类立场: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终极立场
        4.3.1 人类立场的本质
        4.3.2 人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终极立场
        4.3.3 习近平对人类立场的坚持
        4.3.4 新时代党建工作坚持人类立场的意义
    §4.4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立场的辩证统一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主要观点
    §5.1 关于党的建设本质的观点
        5.1.1 解决党存在的能力水平与使命任务不相适应的矛盾
        5.1.2 解决党存在的信念作风与党性宗旨不相符合的矛盾
        5.1.3 解决党存在的先进性纯洁性不够彻底的矛盾
    §5.2 关于党的建设规律的观点
        5.2.1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
        5.2.2 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
        5.2.3 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
        5.2.4 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
        5.2.5 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
        5.2.6 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
    §5.3 关于党的建设要求的观点
        5.3.1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5.3.2 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
        5.3.3 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5.3.4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5.3.5 使纪律成为带电高压线
        5.3.6 全方位扎牢制度的笼子
        5.3.7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第六章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科学方法
    §6.1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元方法
        6.1.1 坚持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6.1.2 坚持并运用事物矛盾运动规律
        6.1.3 坚持并运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原理
        6.1.4 坚持并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
    §6.2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一般方法
        6.2.1 战略思维的方法
        6.2.2 系统思维的方法
        6.2.3 辩证思维的方法
        6.2.4 历史思维的方法
        6.2.5 底线思维的方法
        6.2.6 创新思维的方法
        6.2.7 群众思维的方法
        6.2.8 法治思维的方法
    §6.3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具体方法
        6.3.1 认识的具体方法
        6.3.2 实践的具体方法
        6.3.3 评价的具体方法
第七章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特征与价值
    §7.1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鲜明特征
        7.1.1 传承性: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接续发展
        7.1.2 时代性:对党面临的时代问题的科学回答
        7.1.3 科学性:理论体系和科学论断的有机统一
        7.1.4 系统性:内容全面、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7.1.5 创新性:党建内容、话语和方法的新发展
    §7.2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重要价值
        7.2.1 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7.2.2 实践价值:新时代党建科学化的行动指南
        7.2.3 时代价值:新时代党自我革命的精神旗帜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论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以五家学术期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回望: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创建与变异
    第一节 小异大同:民国时代外国文学的多元话语
    第二节 众流归一:“十七年”外国文学一元话语的创建
    第三节 走向极端:文革十年外国文学话语的变异与失声
第二章 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重建与转换
    第一节 阶级话语与批判模式的滞留与退隐
        一、 转折与过渡
        二、 变与不变
        三、 新旧话语并存
    第二节 人道主义讨论和现代派文学论争的话语分析
        一、 话语历史
        二、 方式和效果
    第三节 西方新理论话语的引入与影响
        一、 新旧理论的选择
        二、 新理论话语对批评实践的影响
    第四节 期刊专栏与话语热点
        一、 期刊定位与外国文学新秩序
        二、 “比较文学”与“走向世界”
        三、 “20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大讨论
第三章 西方话语中心的凸显与质疑
    第一节 “延续性问题”的再探讨
        一、 “延续性问题”和“新问题”、“新话语”
        二、 “20世纪外国文学”再讨论
        三、 “十七年”话语传统的“昙花一现”
    第二节 西方话语中心的形成
        一、 理论译介特点
        二、 叙事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接受历程
        三、 作家作品研究版图
        四、 理论与批评的时间错位
    第三节 西方话语与本土意识
        一、 “殖民文学”论争
        二、 “全球化与民族化”
        三、 “理论”之争
第四章 理论退热、文化转向与本土话语建构
    第一节 理论退热与话语多元
        一、 学术繁荣与理论退热
        二、 多元化研究模式
        三、 批评实践个案分析
    第二节 文化研究:理论探讨与批评实践
        一、 理论探讨
        二、 批评实践
    第三节 建构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
        一、 文化诗学
        二、 作为“方法”的古典西学研究
        三、 文学伦理学批评
结束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以“人”为目标的文学政治实践 ——周作人思想研究(1906-1946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问题意识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 章节概要
第一章 “自由精神”及其实现
    第一节 “悲哀”文学之力
    第二节 人种改良的政治意义
    第三节 “国民文化”与“美育”思想
第二章 个人主义文学的确立
    第一节 文学翻译中的“思想革命”
    第二节 个人主义文艺观及其思想力量
    第三节 自由思想与现实政治的对决
第三章 个人自主性与“现代中国”的建构
    第一节 “革命文学论争”的思想资源
    第二节 “理性化运动”的再出发
    第三节 “文学复古”中的“现代中国”构想
第四章 政治困境中的思想表达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政治化
    第二节 文化自主的思想挣扎
结语
附录1:周作人发表于《新青年》的翻译作品
附录2:周作人发表于《晨报》第七版(或第五版)的翻译作品
附录3:周作人发表于《小说月报》的翻译作品
附录4:周作人发表于《晨报副镌》的古典文学译作
附录5:周作人发表于《语丝》上的译作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及其研究现状分析
    二、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三、选题意义、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四、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概况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产生与分布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出现
        (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分布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其他政治性报刊之比较——以上海地区为例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概况
        (一) 《新青年》的演变及其发行
        (二) 《共产党》月刊的创刊和发行
        (三) 《向导》周报的创刊和发行
        (四) 《前锋》月刊的创刊和发行
        (五) 《热血日报》的创刊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概况
        (一) 《先驱》的创刊与发行
        (二) 《中国青年》的创刊及发行
        (三) 《中国学生》的创刊与发行
    四、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报刊概况
        (一) 《劳动界》、《劳动者》与《劳动音》的创刊及宗旨
        (二) 《劳动周刊》、《工人周刊》与《中国工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报刊的发展
        (三) 《中国农民》与《犁头周报》——农民报刊的创办与发展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首要任务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重要使命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
        (一)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二) 积极推介马克思主义书报刊物
        (三) 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备了优秀人才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撰稿人及读者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及对象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撰稿人
        (一) 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
        (二)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其他主要撰稿人
        (四)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主要撰稿人群体特征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读者群体
        (一) 直接阅读对象:思想进步的青年
        (二) 间接读者群体:广大工农
        (三) 其他受众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构成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的主要内容
        (一) 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 阐释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
        (三) 宣传科学社会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
        (四) 介绍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和知识
        (五) 介绍苏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
        (六) 宣传中国革命斗争的政策和策略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的主要内容
        (一) 关注引导现实青年运动
        (二) 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
        (三)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和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四) 总结劳动运动经验,普及劳动运动知识
        (五) 研究学生运动,刊布学生活动信息,总结学生运动的策略
        (六) 研究反帝运动的方法策略,号召学生投入反帝运动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报刊的主要内容
        (一) 阐释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启发工农的阶级觉悟
        (二) 宣传工农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三) 关注工农运动实际斗争,总结工农运动的经验教训
        (四) 重视对工农情况的调查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评析——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分析
        (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
        (四) 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经验及其局限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局限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9)《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人民日报》概况与“十七年”的界定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初期:文艺批评对文艺规律的探索以及向政治斗争偏离
    2.1 对新作品的关注
    2.2 对创造新英雄人物的理论探讨
3 中期上:文艺批评向政治斗争异化
    3.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影响下的批判运动
    3.2 对文艺作品的批评
4 中期下:科学理性与政治斗争相交织
    4.1 对自身审美特征的探讨
    4.2 “修正主义”的批判运动
5 后期:文艺批评完全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5.1 “左”倾思潮下对文艺理论的批判
    5.2 对修正主义影片的批判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马克思主义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文思路与框架
    1.4 关键概念界定
        1.4.1 马克思主义暹罗化
        1.4.2 泰国马克思主义者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6.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暹罗化的社会条件、历史进程与基本力量
    2.1 马克思主义暹罗化的社会历史土壤
        2.1.1 民族、宗教、国王:泰国传统立国三原则
        2.1.2 泰国激进主义思想的本土缘起
    2.2 马克思主义暹罗化的历史进程
        2.2.1 泰国社会主义先驱思想与传播
        2.2.2 马克思主义在泰国的早期传播
        2.2.3 马克思主义暹罗化的理论高峰(20 世纪40年中后期-50 年代)
        2.2.4 马克思主义暹罗化的革命高峰(20 世纪70年代)
        2.2.5 马克思主义暹罗化的衰退沉寂(20 世纪70年代末-80 年中后期)
    2.3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力量
第三章 泰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实践
    3.1 泰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3.1.1 泰国共产党初创时期(1927-1942 年)
        3.1.2 泰国共产党困顿前行时期(1943-1960 年)
        3.1.3 泰共人民战争三角战略时期(1961-1978 年)
    3.2 泰共的理论主张与重要传播载体
        3.2.1 泰共的理论主张
        3.2.2 泰共重要传播载体
    3.3 泰共的历史贡献与缺陷
        3.3.1 泰共的历史贡献
        3.3.2 泰共的历史缺陷
第四章 主流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传播及其影响
    4.1 社会历史背景与思想来源
        4.1.1 社会历史背景
        4.1.2 思想来源
    4.2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4.2.1 集·普密萨
        4.2.2 古腊·柿巴立
        4.2.3 阿沙尼·蓬占
        4.2.4 社尼·绍瓦蓬
        4.2.5 布栾·万纳舍
        4.2.6 伊沙拉·阿曼达恭
    4.3 主要出版物与结社
        4.3.1 主要出版物
        4.3.2 结社情况:作家联合会
    4.4 重要贡献与不足
        4.4.1 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暹罗化的肇始
        4.4.2 存在不足与历史命运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及其影响
    5.1 社会历史背景与思想来源
        5.1.1 社会历史背景
        5.1.2 思想来源
    5.2 传播主体与传播内容
        5.2.1 泰共城市前线组织
        5.2.2 知识界代表人物
        5.2.3 进步知识分子
    5.3 重要出版物与结社
        5.3.1 重要出版物
        5.3.2 重要结社
    5.4 理论贡献与历史局限
        5.4.1 思想特点与理论贡献
        5.4.2 历史局限与历史命运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暹罗化的成功经验、失败原因与社会影响
    6.1 成功经验与失败原因
        6.1.1 成功经验
        6.1.2 失败原因
    6.2 社会影响
        6.2.1 正面遗产
        6.2.2 负面遗产
第七章 启示与思考
    7.1 当代泰国社会困境的阶级观点分析
        7.1.1 当代泰国社会困境
        7.1.2 当代泰国社会的阶级分析
        7.1.3 当代泰国人民运动的真空
    7.2 当代泰国社会困境的社会主义出路
        7.2.1 西方学者关于泰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主张
        7.2.2 泰国学者关于泰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观点主张
    7.3 泰国社会主义道路设想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再思考
        7.3.1 泰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设想
        7.3.2 基于泰国经验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再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1 1932-2016 年泰国政府历任总理及其任期一览表
附录 2 泰国曼谷王朝历代国王一览表
附录 3 20 世纪泰国政府历次颁布或废止《反共法案》一览表

四、读“学习无产阶级教育传统”专栏文章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研究 ——以《中国青年》(1939-1941)为考察对象[D]. 林绮冰. 浙江大学, 2020(08)
  • [2]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研究[D]. 潘文峰. 南京大学, 2015(05)
  • [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2005-2015)[D]. 丁烨.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4]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批评再解读[D]. 张晓飞. 辽宁大学, 2013(02)
  • [5]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研究[D]. 徐绍红.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8)
  • [6]论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以五家学术期刊为中心[D]. 温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4)
  • [7]以“人”为目标的文学政治实践 ——周作人思想研究(1906-1946年)[D]. 李雅娟. 北京大学, 2013(10)
  • [8]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D]. 徐信华. 武汉大学, 2010(05)
  • [9]《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D]. 魏松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马克思主义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D]. 杜洁.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阅读《学习无产阶级教育传统》专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