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杉木萌芽更新速生丰产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李可见,白青松,尧俊,汪迎利,连辉明,张谦,何波祥,蔡燕灵[1](2021)在《我国木荷培育和利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木荷Schima superba是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的建群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乡土阔叶树种、用材树种和防火树种,随着我国木材需求数量与品质的不断提升,木荷在南方各省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林木培育着重追求质量效益,现代分子生物学辅助育种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得到广泛应用,新型轻基质育苗技术也打破了传统育苗理念的束缚。文章着重介绍了木荷的特性、生态和经济价值,对其良种选育、苗木培育、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培育技术研究进行归纳,并展望了我国木荷良种选育、种苗繁育以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研究突破方向,为我国木荷的良种繁育、造林推广以及产业加工等提供技术支撑。
黄木易[2](2021)在《不同间伐强度尾巨桉林下套种乡土树种的成效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尾巨桉DH32-29无性系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近熟龄桉树间伐后套种优质阔叶树种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的过程,以期为桉树纯林改培方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主要内容有林分生长量、生长动态、林分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1.林分改培后的桉树生长:改培后林分中桉树的径阶分布并未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偏正态分布。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且较未改培林分明显。间伐强度较大的改培林分中,桉树的连年生长量下降趋势明显缓于未改培林分。各林分隶属函数的得分表现为:HT>MT>HT*>MT*>LT>LT*>CK>CK*,总体以改培后的HT林分最佳,改培效果则以中度间伐的桉树人工林最为明显,MT较MT*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总蓄积量分别提高了11.70%、14.33%、26.39%、24.56%。2.林分改培后的乡土树种生长:米老排在所有处理下生长状况和林分结构均最优,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其单株材积较红锥分别高出:742.86%、625.64%、262.38%、39.15%,较火力楠分别高出:661.29%、387.93%、302.20%、400.95%;不同间伐强度下红锥的生长变化最明显,高强度的桉树间伐最有利于红锥的生长,HT中红锥较CK平均胸径提升了 194.70%,平均树高提升了 117.82%;火力楠各处理中偏度均无明显差异,但峰度在各处理中都明显高于红锥和米老排。总体而言,林分中较小桉树密度配置的改培方式更有利于套种树种的生长,表现最好的HT林分三类树种的总蓄积量较最差CK林分提高267.67%。3.林分改培后土壤物理特性:各土层的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含水率均随林分中桉树间伐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土壤容重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总体以改培后的CK林分为最佳,改培的效果为对照中的深层土壤(40~60cm)最明显,从土壤持水能力来看,土壤饱和持水量增加了 142.84%,土壤毛管持水量增加了 158.21%,土壤田间持水量增加了 154.38%。4.林分改培后土壤化学性质:土壤pH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与未改培林分相反,同土层中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pH值较未改培林分的提升在表层土壤(0~20cm)中最明显,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分别提升了 2.60%、3.10%、6.35%、7.05%;有机质在全土层均表现为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全钾在全土层中均表现为对照优于各间伐处理;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则表现为较高间伐强度优于较低间伐强度。总体以改培后的林分MT最佳,对照的改培效果最明显,有机质、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在对照的表层土壤中较未改培林分分别提升了 30.77%、33.87%、70.57%、97.47%、26.51%、40.84%。5.林分改培后土壤酶活性:四种土壤酶活性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酶在不同处理中的活性表达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以MT林分表现最佳,中度间伐的改培效果最明显,其中土壤磷酸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较未改培林分分别提升了 11.16%、93.43%、-7.71%;土壤蔗糖酶分别提升了 114.67%、196.20%、-34.14%;土壤脲酶分别提升了 8.89%、8.81%、-3.16%;土壤过氧化氢酶分别提升了 246.04%、183.81%、258.31%。6.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改培后林分在相关性区分度上较未改培林分高,林分结构更加复杂,但在林分经营和指标间互作关系的分析上较未改培林分复杂。在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得到MT林分综合得分最高,这说明了 MT林分质量最优,所以如果营林者在后期需对桉树纯林进行改培,间伐所保留的桉树密度应以MT林分为标准。通过不同间伐强度下改培林分和未改培林分主成分得分差值可得,弱度间伐下改培后林分较未改培林分综合得分提升了 1.224,改培效果最明显。说明营林者在已有的四种间伐强度下,选择弱度间伐的林分进行改培,效果最好。
杨玉春[3](2021)在《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文中提出为探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案例分析法、实地探究法,结合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营造林基础信息,探析了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在资料准备、设计内容与形式、设计标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资料库、创新内容与形式、统一设计标准等提高营造林作业质量的措施。
韦晓竞[4](2021)在《大花序桉人工幼林林分密度与修枝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大花序桉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是极具培育价值的大径材树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大花序桉在不同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下,开展林分生长量、植被和土壤的差异分析。剖析造林密度分别为D1(2m×3m)、D2(2.5m×3m)、D3(3m×3m),修枝强度分别为未修枝(CK)、修去树高1/2、修去树高1/3下的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探讨大花序桉人工幼林培育的最佳修枝强度及造林密度。旨在提高大花序桉人工林的出材率和土壤肥力,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的同时,提升林分生态效益,从而进一步优化大花序桉森林经营措施提供技术参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均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加,但差异不显着,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树高在较高密度D1、D2下,在1/2修枝下高生长较快,而在D3造林密度下未修枝林分的树高较修枝高。胸径、单株材积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D3造林密度、1/3修枝处理下胸径和单株材积均较CK低。2.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对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极显着影响,且修枝强度比造林密度对脲酶活性的影响要更大,二者交互作用对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极显着影响。2种土壤酶活性表层高于深层土,低密度和修枝抚育下较高。3.表层土pH值低于深层土,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土壤pH值也增加,但在D3密度下的CK和1/3修枝强度下未表现出相似规律。1/2修枝处理下土壤pH值较低。4.土壤养分含量在中低密度和修枝抚育下较高,表层土壤养分高于深层土。土壤养分含量在同一密度下表现修枝高于未修枝,随密度的减少而增加,但速效钾在D1造林密度下也较高,速效磷在D2造林密度下较高,修枝强度对速效磷含量的影响较大。5.在D1密度处理下草本层种类高于灌木层,但是随密度的降低,灌木层植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修枝处理较未修枝种类和数量高。草本层种类随修枝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数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Shannon-Wiener、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草本层和灌木层均随造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草本层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灌木层以1/3修枝处理下数值最大。灌木层植物的均匀度较草本层高。6.大花序桉林分生长、土壤养分、酶活性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综合效果在D3密度处理下最好,且其中1/2修枝优于1/3修枝,均较CK效果好。
黄素婷,朱火生,赵纯光[5](2021)在《粤北山区杉木速生丰产造林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杉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粤北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合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本文主要介绍了杉木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包括林地调查与清理、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粤北山区杉木造林及抚育提供参考。
李典云[6](2020)在《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对坡面集中水流的响应》文中指出桉树作为我国主要速生树种之一,从引种到大面积推广造林,至今已有100多年,在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突出。在我国南方,得益于优越的水热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桉树人工林随处可见,在同一片土地上可以连续栽培几代,甚至十几代。长期经营下的桉树人工纯林,呈现出地力衰退、肥力下降趋势,加之频繁的人为经营活动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致使土壤侵蚀剧烈,水土流失严重。因此,研究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坡面侵蚀机理,对科学经营桉树人工林意义重大。本文以广西桂中地区黄冕镇境内连栽1~4代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湿筛法、LB法及集中水流冲刷试验,定性、定量分析连栽1~4代桉树人工林林下A、B1、B2三个发生层土壤团聚体基本理化性质、团聚体特征及稳定性、团聚体剥蚀特征,对连续栽植速生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的特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的结论如下:1.对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机械组成、p H值和有机质等指标进行分析,探索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连栽代次之间的关系。(1)桉树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在不同连栽代次间变化趋势不同,表现出随连栽代次及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和饱和含水量减小;不同土层间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在1、2代林变化明显,在3、4代林变化不明显,1代林A层、B1层土壤饱和含水量与其余3个林分差异性显着,4代林的B2层土土壤饱和含水量水平最低,为30.99%。(2)土壤p H值随桉树代次增加先增加后降低,1代林酸性最强,3代林最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随连栽代次的增加而减小;游离铁铝锰氧化物整体表现为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而减少;各氧化物在不同土层间变化幅度不同,氧化铁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而氧化锰基本含量偏低。(3)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土壤机械组成呈现波动变化,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砂粒含量最小出现在3代林,最大在2代林,粉粒含量在4代林最高,1代林最低,粘粒总体含量所占比例最低。2.采用传统湿筛法和LB法从不同角度评价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特征。湿筛法研究结果表明:大团聚体(粒径>0.25 mm)含量在同代林不同土层总体表现为A>B1>B2,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大团聚体含量整体下降,不同连栽桉树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与几何平均直径(GMD)整体上表现为1代林>2代林>3代林>4代林,表明经过多代连栽的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LB法测得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下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数,不同湿润处理下粒级>2 mm团聚体分布表现为:MWDFW(快速湿润)<MWDWS(预湿润振荡)<MWDSW(慢速湿润),粒径>2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而下降。3种湿润处理下,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团聚体MWD与GMD整体呈下降趋势,相对消散指数(RSI)、相对机械破碎指数(RMI)与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参数(AS)增大,快速湿润是团聚体崩解的主要外力作用,团聚体稳定性随之降低。3.通过团聚体稳定性参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湿筛法及LB法处理下的土壤孔隙度、有机质都与团聚体稳定性显着正相关。LB法处理下,非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与团聚体稳定性显着负相关。4.通过集中水流团聚体冲刷试验,团聚体破坏程度(剥离系数α)随冲刷距离、土层深度和水流坡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形状增大;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Wr/Wi值与>0.25 mm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值)不同程度减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减弱,运移距离增加,粒径逐渐减小,形态逐渐变圆,在运移距离>18 m时差异显着。冲刷后团聚体MWD值与RMI指数达到显着及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团聚体自身破碎越敏感,与游离态铁铝氧化物、无定形铁铝氧化物呈显着相关,其中与游离态氧化铁呈显着性相关。
冉光新[7](2020)在《杉木栽培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文中指出杉木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速生商品材树种。杉木材质轻韧,中等强度,具有很高的质量系数,存在一定的香味,而且含有"杉脑",抗虫能力较强,耐腐蚀,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其在家具、造船及建筑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经济价值极高。基于此,本文以杉木生态特性为出发点,研究杉木栽培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李放[8](2020)在《福建省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敏感度评价》文中认为目前我国与森林景观规划相关的研究很多,但从村级尺度以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和乡村森林景观经营为目的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福建省永安市洪田村为例,以景观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理论为支撑,首先从森林景观基本理论入手,深入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技术体系;其次采用定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Arc GIS及Patch Analyst软件支持下选取出适宜洪田村的12个景观格局指数,并对洪田村森林景观类型进行划分;之后对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从生态、距离两方面进行单因子敏感度评价,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支持下确定各敏感度因子权重,通过综合因子叠加分析法求得各敏感度综合分值;最后根据分析与评价结果对洪田村未来森林景观经营规划提出相关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形状指数、边缘指数及大小、密度指数三大类中采用主成分分析选取的12个景观格局指数在其所属类别上的因子载荷值均在90%以上,代表性强,能很好的描述洪田村森林景观分布特点,可作为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2)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整体上呈现出以杉木林和硬阔类景观为主的分布格局;2011-2016年森林景观面积增加显着,森林景观树种逐渐向乡土树种变化,引进树种比例持续下降;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表明,自然驱动力因子中以地形因子为主要影响因素,采伐是影响洪田村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力因子。(3)森林景观敏感度评价总体表现为森林景观生态敏感度>距离敏感度,生态敏感度因子以海拔、坡度和立地质量对森林景观分布影响较大,坡向对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距离敏感度因子对洪田村森林景观的整体影响较大;不同敏感度评价因子对洪田村森林景观的分布影响程度依次表现为:缓冲距离>立地质量>坡度>海拔>坡向。(4)考虑林种、优势树种、现有经营措施、敏感度评价结果四方面对洪田村未来森林景观经营规划提出建议。提出了森林景观经营规划的原则,并在此原则指导下结合景观敏感度评价结果划分出7个森林景观经营区和13个森林景观经营类型;采伐体系及造林体系的规划考虑未来森林经营目的,从景观尺度上对洪田村森林景观进行经营管理,提出适合该地区森林景观结构配置的合理方式及作业技术,为洪田村未来五年森林采伐及更新造林提供参考。通过对洪田村森林景观类型空间分布及树种配置的调整,以维持该村景观的生态稳定性,同时提高该村的经济效益。
张俞[9](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黄恒[10](2020)在《基于立地条件的黄河下游刺槐林施肥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作为用材林经济效益显着。目前我国黄河下游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非常高,生态环境脆弱,人工林地力衰退现象严重,而刺槐因其具有耐干旱瘠薄,更新萌芽能力强,生长迅速,保持水土性能良好等特点成为该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先锋树种,营造固氮树种刺槐可极大的改善土壤环境。因此,阐明施肥对黄河下游盐碱地刺槐人工林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林木和土壤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林分生长与土壤特性相互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营造刺槐速生丰产林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研究以2a生皖刺一号刺槐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盐碱地和非盐碱地进行正交试验,采用4因素4水平的正交设计,以不施肥作空白组(CK),旨在探讨无机肥和有机肥混施对两地刺槐林分的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并综合试验结果筛选出最适宜实际生产的施肥组合,建立黄河下游刺槐人工林的平衡施肥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试验中,两块试验地的最优施肥水平有所不同,盐碱地为:N125g、P145g、K85g、FA55g;非盐碱地为:N175g、P145g、K185g、FA55g。非盐碱地土壤相对肥沃,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并不大,过量施肥可能会对植株生长发育产生负面作用。施肥对于刺槐树木个体的生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尤其是N有利于刺槐树高和生物量的增长,P对于刺槐叶面积的增加效果显着,单施肥对于土壤肥力的提高作用不明显。(2)施肥更能够改变盐碱地刺槐树木个体生理特性和营养物质的再分配机制。N、P在植株体内更为稀缺,N、P的高施肥水平和K的低施肥水平,更能够促进刺槐植株体内营养元素的积累,而林木体内的生理代谢活动旺盛,相应的生长发育能力也会提高,同时林木的生理指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其生长环境的条件。(3)在盐碱地上,N对刺槐树木个体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的影响最大,K对胞间CO2浓度的影响最大,当土壤中养分含量较低时,适量的有机肥更能有效促进根系活力提升,但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根系活力指数不再增加,林木生长也趋于稳定;对于非盐碱地,N对刺槐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影响最大,N肥在提高了全氮含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植物的光合速率,而过量施肥对林木的生长无益。(4)施肥能够显着促进盐胁迫下林地土壤环境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对P更为敏感,适当施加P肥能有效改良土壤,而N、K肥的施用并没有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较大影响,土壤酶活性更依赖N、P在土壤中的质量分数。(5)有机肥能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无机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有效改善土壤环境。(6)黄腐酸对于刺槐树木个体根系的发生与表达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非常显着,尤其是在盐碱地上的表达效果更好。而施肥对盐碱地刺槐树木个体生理特性和生长状况表现出负相关现象。
二、杉木萌芽更新速生丰产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杉木萌芽更新速生丰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木荷培育和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性 |
2 苗木培育 |
3 良种选育 |
4 造林技术 |
4.1 纯林营建 |
4.2 混交林营建 |
5 病虫害防治 |
6 利用 |
6.1 生态价值 |
6.1.1 抵御非生物胁迫 |
6.1.2减少病虫害 |
6.1.3 提高土壤肥力 |
6.1.4 良好的碳吸存能力 |
6.1.5 涵养水源 |
6.2 经济价值 |
6.2.1 速生型大径材树种 |
6.2.2 木材利用 |
6.2.3 其他价值 |
7 研究展望 |
(2)不同间伐强度尾巨桉林下套种乡土树种的成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桉树在中国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
1.2.2 营造人工混交林的研究概况 |
1.2.3 抚育间伐对林分质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与经营设计 |
2.3 数据调查 |
2.3.1 土壤养分调查 |
2.3.2 生长指标调查 |
2.4 试验方法 |
2.4.1 径阶划分 |
2.4.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2.4.3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2.4.4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4.5 林分生长隶属函数法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桉树的生长 |
3.1.1 未改培林分中桉树的生长 |
3.1.2 改培后林分中桉树的生长 |
3.1.3 不同处理下桉树生长指标分析 |
3.2 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径阶分布的影响 |
3.2.1 不同间伐强度对未改培林分径阶分布的影响 |
3.2.2 不同间伐强度对改培后林分径阶分布的影响 |
3.3 桉树的生长规律 |
3.3.1 桉树胸径的生长规律 |
3.3.2 桉树树高的生长规律 |
3.3.3 小结 |
3.4 套种树种的生长 |
3.4.1 胸径的生长 |
3.4.2 树高的生长 |
3.4.3 胸径的生长动态 |
3.4.4 树高的生长动态 |
3.4.5 材积及蓄积量的生长 |
3.4.6 林分结构及林分质量状况 |
3.4.7 小结 |
3.5 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
3.5.1 不同间伐强度下未改培林分的各土层物理性质 |
3.5.2 不同间伐强度下改培后林分的各土层物理性质 |
3.5.3 相同间伐强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培效果分析 |
3.5.4 小结 |
3.6 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
3.6.1 土壤pH值 |
3.6.2 土壤有机质 |
3.6.3 土壤全氮 |
3.6.4 土壤全钾 |
3.6.5 土壤全磷 |
3.6.6 土壤速效氮 |
3.6.7 土壤速效钾 |
3.6.8 土壤速效磷 |
3.6.9 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培效果分析 |
3.6.10 小结 |
3.7 不同间伐强度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3.7.1 土壤酸性磷酸酶 |
3.7.2 土壤蔗糖酶 |
3.7.3 土壤脲酶 |
3.7.4 土壤过氧化氢酶 |
3.7.5 土壤酶活性的改培效果分析 |
3.7.6 小结 |
3.8 未改培和改培后林分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8.1 未改培林分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8.2 改培后林分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8.3 小结 |
3.9 桉树间伐对未改培和改培后林分影响的综合评价 |
3.9.1 主成分分析 |
3.9.2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营造林作业设计基础信息 |
2 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2.1 设计准备资料待完善 |
2.2 设计内容与形式雷同 |
2.3 作业设计标准不一致 |
3 完善营造林作业设计的对策 |
3.1 完善准备资料库 |
3.2 设计特色内容与形式 |
3.3 系统设计作业标准 |
4 结语 |
(4)大花序桉人工幼林林分密度与修枝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造林密度研究现状 |
1.1.1 造林密度的理论基础 |
1.1.2 造林密度的效应研究 |
1.2 修枝研究现状 |
1.2.1 修枝强度的理论基础 |
1.2.2 修枝强度效应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林分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地设置及抚育措施 |
2.2.2 林分生长调查 |
2.2.3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4 林下植物多样性调查 |
2.3 造林密度与修枝效果的综合评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生长影响分析 |
3.1.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大花序桉平均树高 |
3.1.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大花序桉平均胸径 |
3.1.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大花序桉平均单株材积 |
3.1.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大花序桉平均蓄积量 |
3.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酶活性 |
3.2.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脲酶活性 |
3.2.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酸性磷酸酶活性 |
3.2.3 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 |
3.3.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pH值 |
3.3.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 |
3.3.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 |
3.3.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 |
3.3.5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有机质含量 |
3.3.6 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林下植被多样性 |
3.4.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林下植物组成、数量和重要值 |
3.4.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 |
3.5 不同林分密度和修枝强度效果的综合评价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林木生长的变化 |
4.1.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4.1.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
4.1.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下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变化 |
4.2 结论 |
4.2.1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4.2.2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3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4.2.4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
4.2.5 不同造林密度及修枝强度的综合评价 |
4.3 展望 |
4.4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粤北山区杉木速生丰产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林地调查与清理 |
2 整地 |
3 造林 |
3.1 苗木要求 |
3.2 栽植 |
3.3 成效保护措施 |
4 抚育管理 |
4.1 除草 |
4.2 施肥 |
(6)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对坡面集中水流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桉树概况及特征 |
1.3 桉树人工林研究现状 |
1.3.1 桉树人工林种植研究现状 |
1.3.2 桉树人工林施肥管理研究现状 |
1.3.3 桉树人工林抚育管理研究现状 |
1.3.4 桉树人工林土壤问题研究现状 |
1.4 土壤团聚体的研究现状 |
1.4.1 土壤团聚体特征 |
1.4.2 土壤团聚体形成机制 |
1.4.3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研究 |
1.4.4 土壤团聚体集中水流下搬运和剥蚀特征研究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植被特征 |
2.2 样地设置及概况 |
2.3 样地林分概况 |
2.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5 测定方法 |
2.5.1 土壤理化性质的基本测定 |
2.5.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测定 |
2.5.3 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参数 |
2.5.4 团聚体在水流中的搬运机制和团聚体破碎机制 |
2.5.5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2.6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3.1.1 土壤容重 |
3.1.2 土壤孔隙度 |
3.1.3 土壤饱和含水量 |
3.1.4 土壤粒径组成 |
3.2 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3.2.1 土壤p H值的变化 |
3.2.2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
3.2.3 土壤铁铝锰氧化物含量的变化 |
3.3 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特征分析 |
3.3.1 不同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分析 |
3.3.1.1 湿筛法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分析 |
3.3.1.2 LB法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分析 |
3.3.2 不同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分析 |
3.3.2.1 湿筛法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分析 |
3.3.2.2 LB法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分析 |
3.4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3.4.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湿筛法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3.4.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LB法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3.5 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破坏程度分析 |
3.5.1 不同运移距离后团聚体剥蚀破坏程度 |
3.5.2 大团聚体剥蚀破坏后稳定性及分布特征 |
3.5.3 坡面水流中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剥蚀特征分析 |
3.5.4 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与相对机械破碎指数(RMI)相关性 |
3.5.5 团聚体在坡面集中水流中的形态特征 |
3.5.6 集中水流内土壤团聚体的形态特征 |
3.5.7 集中水流内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铁铝锰氧化物的关系 |
3.5.8 团聚体崩解机制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湿筛法处理下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稳定性 |
4.1.2 LB法处理下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稳定性 |
4.1.3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及铁铝锰氧化物含量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4.1.4 集中水流冲刷下团聚体剥蚀破坏特征 |
4.2 讨论 |
4.2.1 连栽桉树人工林对团聚体分布特征影响 |
4.2.2 连栽桉树人工林对团聚体稳定性及剥蚀特征影响 |
4.2.3 连栽桉树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杉木栽培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杉木生态特性 |
2 杉木栽培管理技术 |
2.1 育苗 |
2.1.1 种子采集。 |
2.1.2 苗圃地选择。 |
2.1.3 播种育苗。 |
2.1.4 幼苗管理。 |
2.2 造林 |
2.2.1 林地选择。 |
2.2.2 整地造林。 |
2.2.3 抚育管理。 |
2.2.4 采伐更新。 |
3 杉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
3.1 立枯病 |
3.2 猝倒病 |
3.3 杉梢小卷蛾 |
3.4 粗鞘双条棚杉天牛 |
(8)福建省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敏感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 |
1.2.2 景观生态学研究 |
1.2.3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研究 |
1.2.4 森林景观敏感度评价研究 |
1.2.5 森林景观经营规划研究 |
1.3 小结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和土壤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条件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人口状况 |
2.2.2 道路交通状况及其他基础设施 |
2.2.3 林权改革情况 |
2.2.4 经济状况 |
2.3 森林资源状况 |
2.4 目前林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
3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3.3.3 森林景观指数选取与处理 |
3.3.4 驱动力因子分析 |
3.3.5 森林景观敏感度评价 |
3.4 技术路线 |
4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
4.1 森林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分析 |
4.1.1 形状指数类主成分分析 |
4.1.2 边缘指数类主成分分析 |
4.1.3 大小、密度指数类主成分分析 |
4.1.4 森林景观格局指数确定 |
4.2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
4.2.1 森林景观要素组成分析 |
4.2.2 森林景观特征分析 |
4.2.3 森林景观异质性分析 |
4.2.4 森林景观格局总体分析 |
4.3 森林景观面积转移分析 |
4.4 森林景观变化驱动力因子分析 |
4.4.1 自然驱动力因子分析 |
4.4.2 人为驱动力因子分析 |
4.5 森林景观动态分析与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5 森林景观敏感度评价 |
5.1 景观生态敏感度评价 |
5.2 距离敏感度评价 |
5.3 景观敏感度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未来森林景观经营规划建议 |
6.1 森林景观经营规划原则 |
6.2 森林景观经营区划分 |
6.3 森林景观经营类型划分 |
6.4 景观水平森林采伐体系规划 |
6.4.1 采伐顺序确定 |
6.4.2 采伐年龄确定 |
6.4.3 采伐方式确定 |
6.4.4 预采伐斑块确定 |
6.5 景观水平更新造林体系规划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
一 服务功能特性 |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基于立地条件的黄河下游刺槐林施肥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林木施肥研究现状 |
1.2.1 林木施肥的重要性 |
1.2.2 施肥对盐碱地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1.2.3 施肥对林木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
1.2.4 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5 施肥对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盐碱试验地概况 |
2.1.2 非盐碱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指标与测定法 |
2.4.1 生长指标 |
2.4.2 林木养分含量 |
2.4.3 生理指标 |
2.4.4 土壤物理性质 |
2.4.5 土壤化学性质 |
2.4.6 土壤酶活性 |
2.4.7 土壤微生物 |
2.5 数据统计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肥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树木个体生长规律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1 施肥对刺槐树木个体生长的影响 |
3.1.2 施肥对刺槐林树木个体养分含量的影响 |
3.1.3 施肥对刺槐林树木个体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 施肥对不同立地条件刺槐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1 施肥对刺槐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2 施肥对刺槐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 施肥对不同立地条件刺槐林地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3.1 施肥对刺槐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2 施肥对刺槐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4 施肥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林各指标的综合分析 |
3.4.1 盐碱地刺槐树木个体生长指标和林地土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4.2 非盐碱地刺槐树木个体生长指标和林地土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刺槐树木个体生长变化规律 |
4.2 刺槐树木个体生理特性变化规律 |
4.3 刺槐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 |
4.4 刺槐林地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变化规律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杉木萌芽更新速生丰产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木荷培育和利用研究进展[J]. 李可见,白青松,尧俊,汪迎利,连辉明,张谦,何波祥,蔡燕灵.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
- [2]不同间伐强度尾巨桉林下套种乡土树种的成效分析[D]. 黄木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 杨玉春. 南方农业, 2021(09)
- [4]大花序桉人工幼林林分密度与修枝效应研究[D]. 韦晓竞. 广西大学, 2021(12)
- [5]粤北山区杉木速生丰产造林技术[J]. 黄素婷,朱火生,赵纯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21(03)
- [6]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对坡面集中水流的响应[D]. 李典云. 广西大学, 2020(07)
- [7]杉木栽培管理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 冉光新. 乡村科技, 2020(25)
- [8]福建省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敏感度评价[D]. 李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10]基于立地条件的黄河下游刺槐林施肥效应[D]. 黄恒. 山东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