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止液态2—乙基—4—甲基咪唑结晶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郭江娜,周莹杰,李乐耕,朱子鸣,潘霁,严锋[1](2021)在《聚离子液体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离子液体(poly(ionic liquid)s)由离子液体单体聚合生成,兼具离子液体小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多样性、可调溶解性、化学/热稳定性、导电性等)及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及可加工性,在能源器件、智能响应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聚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及其作为功能材料在能源器件、智能响应材料及抗菌材料领域的潜在应用.
刘建连[2](2021)在《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制备、热力学特性和阻燃性能研究》文中指出20多来,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介质,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考察离子液体分子结构对其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离子液体结构参数与热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模型,为设计合成高储热性能的离子液体及其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10年来离子液体在高分子阻燃领域的应用研究逐步开展。离子液体作为阻燃剂,具有分子可设计性强、环保且高效、耐高温等优点。用其复配无污染、低烟且高效的磷氮阻燃剂,并用于聚合物的阻燃,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1,4-二溴丁烷和不同取代咪唑为原料,成功合成了10种咪唑基双阳离子型离子:C4(mim)2(Br)2、C4(eim)2(Br)2、C4(n-pim)2(Br)2、C4(n-bim)2(Br)2、C4(mim)2(BF4)2、C4(mim)2(PF6)2、C4(mim)2(NTf2)2、C4(2-mim)2(Br)2、C4(1,2-mmim)2(Br)2和C4(2,5-mmim)2(Br)2,产率均高于90%,水含量低于450 ppm。利用EA、1H NMR及13C NMR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的结构与设计的相符。(2)咪唑基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离子液体的分子结构对其热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采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合成的10种咪唑基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结构进行优化,对阴离子和阳离子间相互作用、咪唑环取代基大小、咪唑环2号位取代基、阴离子类型以及分子体积大小等结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离子液体结构参数与热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模型。1,4-二(N-烷基咪唑鎓)丁烷溴盐的分解温度与其分子体积呈线性关系,随着阳离子体积增大,分解温度降低。分解温度与阴离子体积呈多项式关系。阳离子或者阴离子相同时,离子液体熔点与密度、分子体积等均呈多项式关系。离子液体的熔融焓与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能呈多项式关系,阳离子相同的咪唑基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阴离子体积对其熔融热和熔融温度的影响顺序一致:Br->[PF6]->[BF4]-?[NTf2]-。咪唑环上C2-H被甲基取代,离子液体的熔点与熔融热急剧降低。(3)以三氯氧磷、乙二胺和苯酚为原料,以“一锅法”成功合成了磷氮阻燃剂乙二胺双磷酸二苯酯(TDBDP),产率为89.3%。通过EA、MS、1H NMR及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其结构与设计的相符。用TG和DSC对其热性能进行测试,TDBDP的初始分解温度为562.5K,772K热分解完成,残炭量27.9%,热稳定性较高。TDBDP的熔点为412.41 K,熔融焓值为84.38 k J·kg-1。(4)C4(mim)2(Br)2/TDBDP和C4(mim)2(BF4)2/TDBDP对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研究发现,两种复合阻燃环氧树脂材料均会提前分解,热稳定性略有降低。两种阻燃体系对环氧树脂均有很好的协同阻燃效果,TDBDP和离子液体添加量分别为12wt%和3wt%时,EP/TDBDP/C4(mim)2(Br)2和EP/TDBDP/C4(mim)2(BF4)2的极限氧指数分别达到31.4%和32.5%,且UL-94为V-0级。这两种阻燃体系对EP都起到了气相和凝聚相阻燃作用,TDBDP/C4(mim)2(BF4)2阻燃效果更好。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在UL-94达到V-0级时,两种复合阻燃EP材料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5)通过研究C4(mim)2(Br)2/TDBDP和C4(mim)2(BF4)2/TDBDP对聚乳酸的阻燃发现,C4(mim)2(Br)2/TDBDP的加入使阻燃聚乳酸材料热分解延迟,热稳定性略有提高。C4(mim)2(BF4)2/TDBDP会使得聚乳酸材料提前分解,热稳定性略有降低。两种阻燃体系对聚乳酸有很好的协同阻燃效果,TDBDP和离子液体添加量分别为21wt%和4wt%时,PLA/TDBDP/C4(mim)2(BF4)2和PLA/TDBDP/C4(mim)2(Br)2的极限氧指数分别为30.9%和29.7%,且UL-94为V-0级。这两种阻燃体系对聚乳酸都起到了气相和凝聚相阻燃作用,TDBDP/C4(mim)2(BF4)2阻燃效果更好。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在UL-94达到V-0级时,两种复合阻燃PLA材料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丁冉[3](2021)在《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强化酶水解及绿色分离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全球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与化石能源相比,木质纤维素资源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环境友好型资源。然而,木质纤维素各组分之间复杂且稳定的化学交联,也给其的综合利用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需通过预处理破坏木质纤维素的复杂结构,强化酶水解进程。本文分别采用四丁基氢氧化磷(TBPH)水溶液和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对玉米芯和玉米秆进行了预处理,并对最佳工艺参数进行考察和优化。首先,采用TBPH水溶液预处理方法,以酶水解糖收率、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回收率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考察预处理时间(0.5-2 h)、温度(20-80℃)、TBPH水溶液浓度(10-40 wt%)和液固比(4-9 wt/wt)对预处理和组分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对于玉米芯原料,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时间1 h、温度57℃、TBPH水溶液浓度10 wt%和液固比7 wt/wt,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酶水解糖收率为90.75%,与未预处理原料酶水解糖收率的22.5%相比,约提高4倍;最佳的组分分离条件为:预处理时间1 h、温度60℃、TBPH水溶液浓度20 wt%和液固比6 wt/wt。对应条件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回收率分别为41.22%和54.77%;对于玉米秆原料,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时间1 h、温度80℃、TBPH水溶液浓度20 wt%和液固比7 wt/wt。对应条件下酶水解糖收率为80.84%,与未预处理原料酶水解糖收率的17.7%相比,约提高4.6倍。此外,TBPH水溶液通过回收再利用发现,经过5个批次的使用后酶水解糖收率还能保持在70%以上,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其次,使用scCO2预处理方法,以酶水解糖收率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压力(35-45Mpa)、时间(1-24 h)、温度(40-70℃)和含水量(0-85 wt%)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对于玉米芯原料,得到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压力40 Mpa,时间1 h,温度50℃和含水量75 wt%。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酶水解糖收率为51.28%,与未预处理原料酶水解糖收率的22.5%相比,增长率高达128%;对于玉米秆原料,得到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压力40 Mpa,时间4 h,温度60℃,含水量75 wt%。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酶水解糖收率为51.65%,与未预处理原料酶水解糖收率的17.7%相比,增长率高达192%。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手段,对预处理前后样品的组分含量、官能团、纤维素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TBPH水溶液预处理后,木质纤维素原料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被显着去除;经过scCO2预处理后,木质纤维素原料中的半纤维素被显着去除,而木质素含量变化不大。此外,经过这两种预处理方法处理后纤维素的纯化程度均有所升高。玉米芯和玉米秆原本致密的表面形貌被破坏,使纤维素的可及性大大提高,从而强化酶水解进程。结合实验结果和表征分析提出高压低温条件下scCO2预处理机理。
徐彦乔[4](2021)在《离子液体辅助制备Cu-In-Zn-S和CsPbX3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半导体纳米晶由于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质,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生物成像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镉基纳米晶已率先实现了商业应用,但是仍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成为了该类材料大规模应用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发展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半导体纳米晶及其制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离子液体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以不同类型的离子液体为出发点,探索了其在多元和钙钛矿纳米晶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借助离子液体与配体的协同作用实现对纳米晶生长动力学和发光动力学的有效调控。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针对水相合成Cu-In-Zn-S(CIZS)多元纳米晶存在反应时间较长、量子产率偏低的突出问题,发展了一种离子液体辅助水热法快速制备CIZS纳米晶的新途径。利用含氟离子液体1-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Mim]BF4)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F-对纳米晶的表面悬键进行刻蚀,同时结合宽带隙半导体材料ZnS的表面包覆,充分钝化纳米晶的表面缺陷,将其荧光量子产率由6.2%提高至31.2%。此外,离子液体较低的表面张力有效地提高了纳米晶的瞬间成核率,反应时间由5 h缩短至1 h。随后,将CIZS/ZnS纳米晶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基质复合,制备了CIZS/ZnS/PVP复合荧光粉,并结合Lu3Al5O12:Ce3+荧光粉与蓝光芯片组装成白光LED,器件的发光效率(LE)高达90.11 lm/W,显色指数(CRI)和色温(CCT)分别为87.2和4977 K,说明CIZS/ZnS/PVP复合荧光粉在固态照明领域极具应用潜力。(2)为了获得兼具制备成本低廉及荧光性能优异的纳米晶材料,采用离子液体辅助过饱和重结晶法制备了CsPbBr3纳米晶。通过引入含溴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改善纳米晶的表面性质,提高了纳米晶表面Br元素的含量,纳米晶的表面由缺Br态向富Br态转变,量子产率由78.73%增加至91.04%。此外,[Bmim]Br有助于调控CsPbBr3纳米晶的形貌及晶粒尺寸,提高了纳米晶的粒径均匀性。更为重要的是,纳米晶的光、储存稳定性也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在室温下存储91天或在紫外灯下连续照射24 h后均能保持80%以上的初始荧光强度。最后,通过阴离子交换反应获得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CsPbX3纳米晶,其发射峰在462~665 nm范围内连续可调,色域可达北美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标准的129.65%,为高质量钙钛矿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电应用提供了参考。(3)针对钙钛矿纳米晶因存在表面Pb缺陷而导致荧光性能及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含氟酸根离子液体原位钝化表面缺陷的策略。通过在纳米晶的合成过程中引入含氟酸根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分别利用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的协同作用原位消除纳米晶表面富余的Pb0和表面悬键,充分钝化纳米晶的表面缺陷,其荧光量子产率可由63.82%提升至94.63%。此外,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其它类型的含氟酸根离子液体均可有效提升纳米晶的荧光性能,表明该原位钝化策略具有普适性。吸附在纳米晶表面的[Bmim]+为纳米晶提供了疏水性的保护壳层,因此纳米晶的储存、光、水、热稳定性均得到了显着的提升。将制得的纳米晶应用于白光LED中,器件的LE高达100.07lm/W,色域覆盖范围可达NTSC标准的140.64%,说明CsPbBr3纳米晶在背光显示领域极具应用潜力。(4)为进一步提升CsPbBr3纳米晶的稳定性,发展了一种简单快速制备CsPbBr3@SiO2纳米晶的新途径。利用离子液体[Bmim]BF4具有较大的极性和一定的吸湿性捕捉空气中的水分,促进APTES快速水解形成SiO2层包覆于CsPbBr3纳米晶的表面,SiO2的最佳包覆时间由10 min显着缩短至20 s。此外,离子液体疏水性的有机阳离子吸附在纳米晶表面,有效避免了纳米晶在包覆过程中因被水或醇侵蚀而造成荧光性能的衰减。因此,CsPbBr3@SiO2纳米晶的稳定性得到了显着的提高,保存120天后,仍可维持96.12%的初始荧光强度。随后,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分的CsPbX3@SiO2纳米晶,其发光峰的中心位置可在421.2~651.6 nm范围内调谐,色域可达NTSC标准的143.57%。由于SiO2比CsPbX3纳米晶具有更高的导带底和更低的价带顶,因此可将电子与空穴限制在CsPbX3内,钝化了纳米晶的表面态,从而提升了CsPbX3纳米晶的荧光性能。最后,将CsPbBr3@SiO2纳米晶与CIZS/ZnS/PVP复合荧光粉结合组装成白光LED,器件的CRI高达90.5,CCT为4715 K,LE为41.57 lm/W。本工作为快速可控制备CsPbX3@SiO2纳米晶及其光电应用奠定基础。
霍晓更[5](2021)在《基于室温有机离子液体铝电池的MXenes的制备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对新兴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铝电池受到全球研究人员的青睐。但是,室温有机离子液体铝电池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正极材料的选取对[AlCl4]-(或Al3+)与其之间的静电效应至关重要,密切影响了铝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正极材料的研究是改善铝电池电化学性能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庞大的MXenes家族有多达60种不同的材料体系,其具备碳类材料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双重特性,并且在不同电化学储能装置中展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因此,新兴的二维晶体材料MXenes有望实现铝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稳定性。采用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二维层状复合材料D-Ti3C2Tx@S@TiO2。材料表面的Ti-S键对MXenes的层状结构起到了支撑作用,防止了其结构的坍塌,TiO2纳米颗粒在材料表面原位生长,提高了MXenes在铝电池中的稳定性,其在铝电池中的储能机理为[AlCl4]-的嵌入/脱出反应。D-Ti3C2Tx@S@TiO2在铝电池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0 mA g-1的条件下,铝电池循环12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151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72.3%。为了进一步提高MXenes在铝电池中的容量,采用高温蒸镀法制备了MXenes@Te复合材料。研究发现,机械剥离对于MXenes@Te复合材料的制备至关重要,剥离后的MXenes材料可以负载更多的Te,高比容量的Te单质提高了其在铝电池中的容量。循环150圈后,铝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为258 mAh g-1,容量保持率约为70.0%。此外,研究了Te的价态变化行为。当铝电池充电到2.4V时,单质Te被氧化为高价态(Te4+),放电过程中,高价态的Te离子(Te4+)又重新被还原为单质Te,当铝电池的放电电压低于0.6 V时,Te被还原为更低的价态(Te2-)。借助静电吸附作用,以Ag+对MXenes材料进行了修饰,制备了复合材料MXenes@Ag。此方法不仅简化了MXenes材料的收集,还修饰了其表面的官能团。进一步地,研究了MXenes@Ag在铝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和储能机理。MXenes@Ag在铝电池中展现了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循环2000圈后,放电比容量约为150 mAh g-1。MXenes@Ag在铝电池中的储能机理主要是[AlCl4]-的嵌入/脱出反应,并伴随着少量Al3+的嵌入/脱出反应。借鉴铝电池的储能机理,在室温路易斯酸中首次实现了无氟、无水电化学制备MXenes。这为MXenes材料的绿色制备开辟了新的途径。进一步地,研究了电化学刻蚀后V2AlC(E-V2AlC)在铝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一站式的制备和应用工艺防止了 MXenes接触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并且在铝电池中制备的MXenes更适合Al3+的脱出/嵌入,实现了Al3+在MXenes层间的脱出/嵌入反应。刻蚀后V2AlC在铝电池中展现了优异的电化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5Ag-1条件下,循环650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100 mAhg-1。另外,研究了 E-V2AlC在铝电池中的储能机理和法拉第储能方式,并以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研究了Al3+的的扩散系数,从动力学角度阐明了其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原因。
谢利鹏[6](2021)在《预浸料用潜伏性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预浸料是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基础,复合材料的最终性能与原材料预浸料密切相关。通常要求预浸料能有较长的适用期,这样就可以降低储存运输成本;并且为了提高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效率,就需要开发出适用于预浸料制备的潜伏性快速固化环氧体系。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用双氰胺(DICY)作为固化剂固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DGBEA),研究了2-乙基-4-甲基咪唑(2E4MI)添加量对DGEBA-DICY体系各项性能产生的影响。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其固化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加入2E4MI促进剂改变了DICY的固化机理,使其更容易在树脂中溶解,从而加快了固化反应速率。通过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树脂浇铸体的冲击,弯曲和拉伸性能,选择具有最佳力学性能的配比,进行等温DSC以及潜伏性测试。最后该体系在160℃下完全固化所需要的时间只有20min,且在室温下储存15 d,30 d和60 d后固化度分别为0.146,0.276和0.339,证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潜伏性。(2)以二氨基二苯砜(DDS)为主要固化剂固化被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稀释过的环氧树脂,研究不同2E4MI的添加量对DGEBA-PPGDGE-DDS体系固化动力学参数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E4MI含量的增加,低温放热峰逐渐增大,高温放热峰逐渐减小,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咪唑添加量增加导致由咪唑固化的树脂增多,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前期固化放热增多,且第一步咪唑反应生成的含正负离子加合物增多,会攻击DDS伯胺上的氢,加速DDS与环氧树脂反应,从而使部分DDS反应提前。并且2E4MI的添加能降低体系反应的能量势垒,提高总体反应活性。最后,力学性能最佳的环氧体系可在180℃下80 min内完成固化,且在室温下储存15 d,30 d和60 d后固化度分别为0.176,0.253和0.406,证明该体系在测试期内未发生明显的固化反应。(3)用PPGDGE稀释的DGEBA以DDS为主要固化剂固化,研究不同1-苄基-2-甲基咪唑(1B2MZ)的添加量对DGEBA-PPGDGE-DDS体系固化动力学参数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1B2MZ后,体系的固化反应起始温度都降低了40℃左右,且反应终止温度也有明显降低。证明加入1B2MZ能提高DDS固化体系在中温下的反应活性。通过Ozawa-Flynn-Wall法得到的Eα与α的关系曲线与1B2MZ的含量有密切联系,其中DDS开始反应时所对应的固化度随着咪唑添加量的增多而升高,这是因为1B2MZ开始反应放热与DDS参与反应中间存在一个升温过渡期,且该过渡期内体系所达到的固化度随咪唑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力学性能最佳的树脂体系可在180℃下90 min内完成固化,且在室温下储存15 d,30 d和60 d后固化度分别为0.144,0.227和0.304,证明该体系在测试期内的潜伏性最好。(4)选择上述三种潜伏性快速固化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凝胶时间以及等温、升温黏度的测试,探究其工艺性。之后将树脂胶液涂覆在纤维上制成预浸料,通过模压工艺成型了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测试其纤维含量,力学性能和抗吸湿性能。结果表明,用2E4MI和DDS复配的树脂体系制备成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弯曲强度为779.46 MPa,剪切强度为42.22 MPa,拉伸强度(模量)为543.34 MPa(18.12 GPa),且吸湿后的弯曲强度仍然最大,为574.54 MPa。因此,2E4MI和DDS复配的最佳树脂配比体系可用于潜伏性快速固化预浸料的制备。
房夕杰[7](2021)在《STW结构硅锗酸盐与高硅Beta分子筛的制备及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子筛材料由于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丰富多样的骨架组成、较高的热稳定性,在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分子筛通常是在有机模板剂存在条件下制备,导致环境污染、成本较高等。因此,开发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的分子筛合成新策略是分子筛材料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采用蒸汽辅助法制备了高稳定STW结构硅锗酸盐分子筛,相比于传统水热方法,使用温和的蒸汽辅助可显着减少有机模板剂用量,产物结晶度与骨架Si元素含量更高。利用多种表征技术研究了蒸汽辅助合成硅锗酸盐分子筛过程中水对产物结构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外加水量的增加,产物从纯相Ge O2逐渐转化为STW分子筛纯相,最终变为Ge O2、STW与MFI结构的混相;此外,反应物中带入的痕量水优先活化Ge元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物结构类型。具有三维十二元环孔道结构的Beta(*BEA)分子筛是重要的工业催化材料。随着骨架Al含量的增加,Beta分子筛的酸强度和稳定性均明显降低,而且单一且狭窄的孔道结构限制了反应物/产物的扩散运输,不利于催化反应,因此具有多级孔道结构高硅Beta分子筛的合成一直是分子筛合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为减少大量使用小分子有机模板剂带来的废液量大、合成昂贵等缺点,我们采用晶种诱导策略,强化Beta前驱体的结构导向作用,匹配改善前驱体制备程序,增强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在晶化初期促进生产较多的基本结构单元。同时,提高无机源中硅物种含量,匹配调节无机源水解过程,快速消耗骨架构筑元素。在晶种物质的作用下,优化骨架构筑元素重排、交联、缩合过程,制备高硅含量的Beta沸石分子筛。本论文制备Beta分子筛最优的原料Si/Al比范围是40–50,得到产物含有大量的粒间介孔结构,其中的Al物种多以四配位形式存在,Si物种多以Q4、Q3结构连接,二者总量高达94%;所得Beta纳米颗粒团聚体酸强度强,其中强B酸占主导地位,B/L比例为5.85;源于优异的介观结构属性和酸性质,Beta纳米颗粒团聚体在LDPE催化裂解反应中表现出高裂化活性,最大裂解速度所对应的反应温度为392℃。
武珍珍[8](2021)在《基于晶态多孔材料的离子传导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燃料电池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利用方式。在燃料电池的内部构成中,离子交换膜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确保内电路的离子传输,还要有效阻止燃料与氧化剂在电池内部彼此渗透。当前离子交换膜在电导率以及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善。锂离子电池可以储存由风能等产生的电能为电动汽车提供驱动力,从而实现风能等资源的按需或连续供给,作为储能二次电池也被广泛关注。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仍以液态电解质为主,由此而来的电解液泄露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为了解决离子交换膜在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设计性能优异的膜结构是关键性科学问题。典型的膜结构是通过在聚合物框架上锚定特定官能团来合成的,聚合物框架用于固定结构,支链官能团用于构建离子传输通道,促进离子传输,在优化膜结构的同时又要满足优良的离子传导性能。因此,本文从材料结构和合成方法上进行创新,设计新型的具有优异传导性能的离子导体(固体电解质)。具体工作如下:(1)首先合成氨丙基功能化介孔硅球基质子导体:在MCM-41的内壁含有不同量氨丙基官能团(摩尔量为5%,10%,15%)的介孔材料,随着氨基的改善,孔径和体积逐渐降低。随后成功地通过固体蒸发法将1,2,4-三唑引入到介孔二氧化硅有序纳米通道。在含氨丙基摩尔量为5%的材料MS-Pr NH2-1中,装饰较少的氨基具有足够大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更多的质子,质子传导率达到8.3×10-3S cm-1,已达到商业化的标准,较高于其他所报道的质子传导率。(2)在基底材料方面进行改善,研究新型微孔聚(苯并咪唑)基质子导体性能:利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单体共聚合成一种新颖的微孔聚合物(TP-DADMB),并且成功合成咪唑负载量分别为40%(Im@TP-DADMB(40%)),60%(Im@TP-DADMB(60%)),100%(Im@TP-DADMB(100%))的质子导体材料。另外已测咪唑满载时材料在无水环境下室温传导为1.1×10-5S cm-1,130℃条件下,最高传导率达2.4×10-3S cm-1,活化能为0.16 e V。此材料较成功的改善了当前质子交换膜面临的高温离子传输问题,并选用了新颖的COF作为基底材料,提升了创新性。(3)合成并研究咪唑C2位取代的阳离子共价有机框架基阴离子导体: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内壁由咪唑(C2位不同官能团取代)修饰的共价有机框架(TP-DMDBBI,TP-EMDBBI,TP-PMDBBI),进而对其进行离子化形成阳离子框架,并与阴离子共价键合最终合成阴离子导体(TP-PMDBBI-OH)。这种材料实现了优异的传导性能,在80℃时的阴离子电导率为1.78×10-1S cm-1。材料高的碱稳定性和离子电导率为阴离子交换膜的合成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4)合成塑晶引入的共价有机框架基锂离子导体:通过将有机小分子单体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共聚合成共价有机框架多孔材料,并且提出一种简易且普适性很强的方法,将吡咯烷基离子塑晶引进聚合物框架中,利用纳米粒子的限域作用将其限制在COF的有序通道内,制备复合型塑晶化合物掺杂的COF全固态锂离子电解质。掺杂塑晶化合物的COF全固态锂离子电解质使材料既增加了塑性又促进了COF中的离子传导,在423 K时实现了10-2S cm-1水平的锂离子传导率。这项工作为开发可在中至高温下运行的全固态电化学装置开辟了一条新的策略。
苏月[9](2021)在《PVDF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全球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问题,寻求高效清洁的能源存储和转换系统至关重要。锂离子电池(LIB)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能量密度存储源,例如电场和电动汽车等。为获得高离子电导率电解质,通常将锂盐溶解在碳酸酯溶剂中得到液体电解质,进而制备液态电解质LIB,但是由于碳酸酯的闪点低,容易导致燃爆等安全问题。而以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质制备全固态LIB被认为是解决LIB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主要包括无机固态电解质(ISE)、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和有机-无机杂化复合电解质(CPE)。ISE具有和液态电解质相当的电导率,然而电极和ISE之间的大界面阻抗以及加工难度大等限制了ISE的使用。SPE具有不泄露,低燃性,良好的柔韧性以及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稳定接触等优点。更重要的是与ISE相比,SPE具有出色的可加工性和灵活性,这些特性使SPE在电极表面具有很强的粘合功能,有利于降低电解质和电极之间的界面阻抗。但是,SPE室温电导率较低,通常为10-6~10-5 S cm-1,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针对此,我们通过在聚合物中引入促进锂离子迁移的功能基团,以及添加可以溶解锂盐的增塑剂来提高SPE的电导率。本文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体,制备了三种不同的聚合物电解质。具体工作如下:(1)以聚偏氟乙烯(PVDF)、氯磺酸和氢氧化锂等为原料制备了聚偏氟乙烯磺酸锂(SPVDFLi),将SPVDFLi与PVDF复合制得单离子聚合物电解质(SIPE)。为进一步提高SIPE的电导率,向其添加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 TFSI)制备双盐型聚合物复合电解质(SPVDFLi/Li TFSI-y),通过调控Li TFSI与聚合物的比例探究了双盐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 TFSI的添加有效提高了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的电导率。含40%Li TFSI的SPVDFLi/Li TFSI-40聚合物复合电解质室温电导率可达到1.41×10-4 S cm-1,锂离子迁移数为0.68,稳定电压可以达到4.84 V。组装Li Fe PO4/SPE/Li电池,0.2 C倍率下循环5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9.1%。该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有望用于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2)为提高基于聚合物电解质LIB的能量密度,在双盐型聚合物电解质SPVDFLi/Li TFSI-y的基础上加入咪唑类离子液体([Bmim][NTf2]),制备得到离子液体/聚合物复合电解质IL-z(z表示离子液体的质量分数)。其中离子液体质量分数为50%的IL-50复合电解质在室温下电导率达到5.9×10-4 S cm-1,电池在0.2 C倍率下比容量达到154 mAh g-1,循环70圈后电池Li Fe PO4/IL-z/Li的容量保持率在99%以上。(3)为提高电池在高倍率下的充放电性能,利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与丙烯腈(AN)的共聚物,将得到的共聚物与PVDF混合得到聚合物电解质P(PEGMA-AN)-t(t表示P(PEGMA-AN)所占质量分数)。随着P(PEGMA-AN)比例增加聚合物电解质的各项电化学性能都得到改善。其中P(PEGMA-AN)-60在室温下离子电导率为7.31×10-4 S cm-1,60℃电导率可以达到2.1×10-3 S cm-1,稳定电压达到了4.82 V,在1 C倍率下比容量可以达到168 mAh g-1,循环100圈后电池容量几乎没有衰减。
熊开峰[10](2021)在《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纳米纤维素是从纤维素原料中制取的纳米生物高分子材料。纤维素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绿色可再生,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杨氏模量和拉伸强度高,光学特性优良,兼具纳米材料的特性,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纳米纤维素研究领域中,产品的高效制备是其研究和应用的基础。论文以玉米芯为原料,研究和分析了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并将制备的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构建了适于玉米芯纳米纤维素制备的甲酸/盐酸预处理体系,研究了反应条件对组分溶出及纤维结构的影响,较优的预处理条件为时间3 h、温度90℃、甲酸浓度80%和盐酸浓度1.0%。经过预处理后,纤维素的脱除率仅为8.76%,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脱除率分别为83.98%和63.29%,纤维素的结晶度为37.14%,较高的纤维素含量和结晶度比较适合后续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其次,以预处理后的玉米芯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离子液体润胀-固体酸水解两段法制备了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第一段为纤维素润胀阶段,选用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 Cl)进行润胀,改善无定形区纤维的反应活性。第二段为固体酸水解阶段,选用固体酸(Armbyst-40)对无定形区纤维素进行选择性水解,获得纳米纤维素。离子液体润胀体系的优化条件为:温度45℃,水分2.0%,固液比1:20,时间30 min,纤维润胀度高,润胀选择性好。相对于常规加热,微波加热和超声波加热的润胀效果更优,可减少润胀时间,提高纤维润胀度。固体酸水解体系较优预处理条件为:固体酸用量60 wt%(相对于纤维素)、温度60℃和水解时间8.0 h。另外,可实现离子液体和固体酸多次回用。再次,采用二元有机酸(草酸和马来酸)微波加热制备表面羧基化的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纤维素羟基与有机酸羧基通过酯化反应实现表面羧基化。草酸和马来酸制备的纳米纤维素产品平均长度分别为377 nm和290 nm,表面电荷分别为-42.1±0.7 m V和-32.7±0.6 m V,羧基含量分别为0.24 mmol/g CNC和0.19 mmol/g CNC,较高的表面电荷和羧基含量赋予产品优良的分散性。另外,产品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水解残渣经机械磨解得到纤维素纳米纤丝。有机酸通过低温重结晶实现回收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负荷。有机酸预处理和温和水解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对甲苯磺酸/甲醛预处理-纤维素酶酶解制备纳米纤维素。利用对甲苯磺酸/甲醛体系脱除玉米芯的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然后通过纤维素酶的酶解作用得到纳米纤维素;水解残渣经过机械磨解得到纤维素纳米纤丝。优化的预处理条件为对甲苯磺酸浓度80 wt%、温度80℃和时间60 min;优化的酶水解条件为酶解时间72 h和温度48℃,经过分析表征,此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性能优良。最后,将制备的纳米纤维素作为发泡材料用于复合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过程,并对泡沫塑料进行了动态热力学、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压缩形变等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纤维素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泡孔形貌结构具有显着影响,适量的纳米纤维素有助于连续泡壁结构的形成,而过量的纳米纤维素引起泡壁的破裂。纳米纤维素可显着提高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抗压强度和机械模量,但用量过高会引起开孔比例增大,导致泡沫整体机械抗压强度降低。合理的纳米纤维素尺寸和用量可优化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
二、防止液态2—乙基—4—甲基咪唑结晶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止液态2—乙基—4—甲基咪唑结晶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聚离子液体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聚离子液体的合成 |
2.1 离子液体单体聚合法 |
2.1.1 溶液聚合 |
2.1.2 乳液聚合 |
2.1.3 分散聚合 |
2.1.4 悬浮聚合 |
2.1.5 本体聚合 |
2.2 聚合物后修饰制备聚离子液体 |
3 基于聚离子液体的能源器件 |
3.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解质 |
3.2 聚离子液体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3.3 基于聚离子液体的燃料电池电解质膜 |
3.3.1 基于聚离子液体的质子交换聚合物膜 |
3.3.2 聚离子液体在阴离子交换膜中的应用 |
4 刺激响应型聚离子液体 |
4.1 聚离子液体基温度响应材料 |
4.2 电场响应聚离子液体材料 |
4.3 其他聚离子液体基刺激响应材料 |
4.4 聚离子液体基传感材料 |
5 聚离子液体抗菌材料 |
5.1 聚离子液体化学结构对抗菌性的影响 |
5.2 聚离子液体基多功能抗菌材料 |
6 总结与展望 |
(2)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制备、热力学特性和阻燃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离子液体的历史回顾 |
1.2 离子液体的合成 |
1.3 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
1.4 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1 离子液体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
1.4.2 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4.3 离子液体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
1.4.4 离子液体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1.4.5 离子液体在生物辅助中的应用 |
1.4.6 离子液体在相变储能领域的应用 |
1.4.7 离子液体在阻燃领域的应用 |
1.5 离子液体的量子化学计算 |
1.5.1 从头算方法 |
1.5.2 半经验方法 |
1.5.3 密度泛函理论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本论文研究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咪唑基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合成原理 |
2.2.2 1,4-二(N-甲基咪唑鎓)丁烷溴盐C_4(mim)_2(Br)_2的合成与表征 |
2.2.3 1,4-二(N-乙基咪唑鎓)丁烷溴盐C_4(eim)_2(Br)_2的合成与表征 |
2.2.4 1,4-二(N-丙基咪唑鎓)丁烷溴盐C_2(n-pim)_2(Br)_2的合成与表征 |
2.2.5 1,4-二(N-丙基咪唑鎓)丁烷溴盐C_4(n-bim)_2(Br)_2的合成与表征 |
2.2.6 1,4-二(1,2-二甲基咪唑鎓)丁烷溴盐C_4(1,2-mmim)_2(Br)_2的合成与表征 |
2.2.7 1,4-二(2-甲基咪唑鎓)丁烷溴盐C_4(2-mim)_2(Br)_2的合成与表征 |
2.2.8 1,4-二(2,5-二甲基咪唑鎓)丁烷溴盐C_4(2,5-mmim)_2(Br)_2的合成与表征 |
2.2.9 1,4-二(N-甲基咪唑鎓)丁烷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C4(mim)_2(NTf_2)_2的合成与表征 |
2.2.10 1,4-二(N-甲基咪唑鎓)丁烷双六氟磷酸盐C4(mim)_2(PF_6)_2的合成与表征 |
2.2.11 1,4-二(N-甲基咪唑鎓)丁烷四氟硼酸盐C_4(mim)_2(BF_4)_2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咪唑基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热性能 |
3.1 引言 |
3.2 仪器设备 |
3.3 结构参数的理论计算 |
3.4 热稳定性分析 |
3.5 熔融温度 |
3.6 熔融热 |
3.7 相变行为 |
3.8 比热容 |
3.9 储热密度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磷氮阻燃剂TDBDP的合成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药品 |
4.3 TDBDP的合成 |
4.3.1 合成方法 |
4.3.2 具体实验步骤 |
4.4 TDBDP的结构表征及热性能测试 |
4.4.1 TDBDP的结构表征 |
4.4.2 TDBDP的热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复配TDBDP对 EP的阻燃性能 |
5.1 引言 |
5.2 试剂及仪器 |
5.3 复合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 |
5.4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
5.5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5.6 结果与讨论 |
5.6.1 C_4(mim)_2(Br)_2复配磷氮阻燃剂TDBDP对环氧树脂的阻燃作用 |
5.6.2 C_4(mim)_2(BF_4)_2复配磷氮阻燃剂TDBDP阻燃环氧树脂研究 |
5.7 阻燃体系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复配TDBDP对 PLA的阻燃性能 |
6.1 引言 |
6.2 药品及仪器 |
6.3 复合阻燃PLA的制备 |
6.4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
6.5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6.6 结果与讨论 |
6.6.1 C_4(mim)_2(Br)_2复配TDBDP阻燃PLA研究 |
6.6.2 C_4(mim)_2(BF_4)_2复配磷氮阻燃剂TDBDP阻燃PLA研究 |
6.7 阻燃体系对PLA力学性能的影响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强化酶水解及绿色分离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木质纤维素结构与组成 |
1.3 木质纤维素综合利用 |
1.4 预处理方法 |
1.4.1 物理法 |
1.4.2 化学法 |
1.4.3 生物法 |
1.4.4 物理化学法 |
1.4.5 离子液体预处理与组分分离 |
1.5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及组分分离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木质纤维素原料 |
2.1.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于离子液体的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及组分分离 |
2.2.2 基于scCO_2的木质纤维素预处理 |
2.2.3 样品酶水解 |
2.2.4 酶水解还原糖含量测定及糖收率的计算 |
2.2.5 表征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四丁基氢氧化磷水溶液预处理及组分分离 |
3.1 四丁基氢氧化磷水溶液预处理玉米芯 |
3.1.1 单因素试验 |
3.1.2 响应面分析 |
3.1.3 样品组分表征 |
3.1.4 TBPH水溶液预处理木质纤维素机理 |
3.1.5 碱处理对预处理与组分分离的影响 |
3.1.6 TBPH水溶液的回收再利用 |
3.1.7 离子液体经济性分析 |
3.2 四丁基氢氧化磷水溶液预处理玉米秆 |
3.2.1 单因素试验 |
3.2.2 样品组分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4 超临界二氧化碳预处理 |
4.1 超临界二氧化碳预处理玉米芯 |
4.1.1 压力和时间的影响 |
4.1.2 原料质量与CO_2体积的影响 |
4.1.3 含水量的影响 |
4.1.4 温度的影响 |
4.1.5 scCO_2对不同种类原料预处理效果的对比 |
4.1.6 表征与分析 |
4.2 超临界二氧化碳预处理玉米秆 |
4.2.1 压力和时间的影响 |
4.2.2 含水量的影响 |
4.2.3 温度的影响 |
4.2.4 表征与分析 |
4.3 超临界二氧化碳预处理机理 |
4.4 scCO_2预处理与TBPH水溶液预处理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于DNS比色法的葡萄糖标准曲线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离子液体辅助制备Cu-In-Zn-S和CsPbX3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半导体纳米晶的概述 |
1.1.1 半导体纳米晶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
1.1.2 半导体纳米晶的发展历程 |
1.1.3 半导体纳米晶的分类及光学特点 |
1.2 I-III-VI族多元半导体纳米晶 |
1.2.1 I-III-VI族半导体纳米晶的基本性质 |
1.2.2 I-III-VI族纳米晶的制备 |
1.2.3 I-III-VI族纳米晶在照明显示领域的应用 |
1.3 铅卤钙钛矿纳米晶 |
1.3.1 铅卤钙钛矿矿纳米晶的性质 |
1.3.2 铅卤钙钛矿矿纳米晶的合成方法 |
1.3.3 铅卤钙钛矿矿纳米晶的稳定性改善 |
1.3.4 铅卤钙钛矿纳米晶的光电应用 |
1.4 离子液体 |
1.4.1 离子液体的概述 |
1.4.2 离子液体的特性 |
1.4.3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主要的化学药品及试剂 |
2.2 制备方法 |
2.2.1 离子液体辅助水热法制备Cu-In-Zn-S纳米晶 |
2.2.2 过饱和重结晶法制备CsPbBr_3钙钛矿纳米晶 |
2.2.3 CsPbX_3@SiO_2纳米晶的制备 |
2.2.4 白光LED器件的组装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4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 |
2.3.5 光致发光光谱 |
2.3.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2.3.7 紫外光电子能谱 |
2.3.8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
2.3.9 荧光量子产率 |
2.3.10 变温荧光光谱 |
2.3.11 电致发光光谱 |
3 离子液体辅助水热法制备Cu-In-Zn-S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制备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温度对CIZS纳米晶的影响 |
3.3.2 反应时间对CIZS纳米晶的影响 |
3.3.3 离子液体[Mim]BF_4添加量对CIZS纳米晶的影响 |
3.3.4 [Mim]BF_4与CIZS纳米晶的作用机理探究 |
3.3.5 氟源种类对CIZS纳米晶的影响 |
3.3.6 金属离子比例对CIZS纳米晶的影响 |
3.3.7 CIZ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的荧光性能研究 |
3.3.8 CIZS/ZnS/PVP复合荧光粉的荧光性能研究 |
3.3.9 CIZS/ZnS/PVP复合荧光粉在白光LED中的应用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离子液体辅助过饱和重结晶法制备CsPbBr_3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制备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b/Cs比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4.3.2 离子液体[Bmim]Br添加量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4.3.3 CsPbBr_3纳米晶的稳定性研究 |
4.3.4 离子液体[Bmim]Br对CsPbBr_3纳米晶的表面钝化机理研究 |
4.3.5 阳离子浓度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4.3.6 配体添加量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4.3.7 阴离子组分对CsPbX_3纳米晶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含氟酸根离子液体原位钝化CsPbBr_3纳米晶表面缺陷及其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制备过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Bmim]BF_4添加量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5.3.2 [Bmim]BF_4原位钝化CsPbBr_3纳米晶的机理研究 |
5.3.3 离子液体的阳离子链长及添加量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5.3.4 氟源类型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5.3.5 前驱体与反溶剂体积比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5.3.6 OA添加量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5.3.7 OAm添加量对CsPbBr_3纳米晶的影响 |
5.3.8 CsPbBr_3纳米晶的稳定性研究 |
5.3.9 CsPbBr_3纳米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离子液体辅助制备CsPbX_3@SiO_2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制备过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APTES添加量对CsPbBr_3@SiO_2纳米晶的影响 |
6.3.2 反应时间对CsPbBr_3@SiO_2纳米晶的影响 |
6.3.3 APTES引入方式对CsPbBr_3@SiO_2纳米晶的影响 |
6.3.4 APTES与CsPbBr_3@SiO_2纳米晶作用机理研究 |
6.3.5 离子液体对CsPbBr_3@SiO_2纳米晶的影响 |
6.3.6 CsPbBr_3@SiO_2纳米晶的稳定性研究 |
6.3.7 CsPbX_3@SiO_2纳米晶的荧光性能研究 |
6.3.8 CsPbBr_3@SiO_2纳米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基于室温有机离子液体铝电池的MXenes的制备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铝电池的研究现状 |
2.1.1 铝电池的发展及其重要组成 |
2.1.2 铝电池的特点 |
2.1.3 铝电池的关键材料 |
2.2 基于室温离子液体铝电池的储能机理 |
2.2.1 铝电池的嵌入/脱出反应机理 |
2.2.2 铝电池的转化反应机理 |
2.3 铝电池的正极材料 |
2.3.1 碳类正极材料 |
2.3.2 过渡金属氧化物 |
2.3.3 过渡金属硫化物 |
2.3.4 过渡金属硒化物和碲化物 |
2.3.5 单质S、Se和Te在铝电池中的应用 |
2.3.6 其它正极材料 |
2.4 铝电池电解液的研究现状 |
2.5 MXenes材料 |
2.5.1 MXenes材料简介 |
2.5.2 MXenes材料的制备方法 |
2.5.3 MXenes材料的应用 |
2.6 制约室温有机离子液体铝电池发展的主要科学问题 |
2.7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7.1 研究内容 |
2.7.2 创新点 |
3 实验及表征方法 |
3.1 实验所需试剂及药品 |
3.2 实验所需主要设备 |
3.3 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 |
3.3.1 物化性能测试及表征 |
3.3.2 电化学测试 |
3.4 材料制备及电池组装 |
3.4.1 材料制备 |
3.4.2 电池组装 |
4 MXenes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铝电池中的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Ti_3C_2T_x的制备和物理表征 |
4.2.2 Ti_3C_2T_x在铝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
4.2.3 Ti_3C_2T_x在铝电池中的储能机理 |
4.2.4 D-Ti_3C_2T_x@S@TiO_2的制备和物理表征 |
4.2.5 MXenes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
4.2.6 D-Ti_3C_2T_x和D-Ti_3C_2T_x@S在铝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
4.2.7 D-Ti_3C_2T_x@S@TiO_2在铝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及储能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5 高温蒸镀法制备MXenes@Te及其储铝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MXenes@Te的物化表征 |
5.2.2 MXenes@Te在铝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
5.2.3 MXenes@Te在铝电池中的储能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6 Ag~+修饰MXenes表面官能团及其储铝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1 Ag~+修饰MXenes表面官能团及其物化表征 |
6.2.2 MXenes@Ag在铝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
6.2.3 Ag~+修饰后MXenes在铝电池中的储能机理 |
6.2.4 MXenes在铝电池中的DFT理论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7 基于室温铝电池的MXenes的一站式制备及应用 |
7.1 引言 |
7.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2.1 MXenes的电化学刻蚀机理 |
7.2.2 MXenes在铝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
7.2.3 恒压刻蚀制备MXenes及其物化表征 |
7.2.4 MXenes在铝电池中的赝电容行为和动力学研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预浸料用潜伏性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环氧树脂简介 |
1.3 环氧树脂固化剂 |
1.4 潜伏性环氧树脂固化体系 |
1.4.1 双氰胺/环氧树脂体系 |
1.4.2 咪唑衍生物/环氧树脂体系 |
1.4.3 微胶囊化固化剂/环氧树脂体系 |
1.4.4 三氟化硼-胺络合物/环氧树脂体系 |
1.4.5 光或紫外线分解固化剂/环氧树脂体系 |
1.5 预浸料概述 |
1.5.1 预浸料成型要求 |
1.5.2 预浸料的分类 |
1.5.3 预浸料的制备工艺 |
1.6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1 本文的选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2E4MI和双氰胺潜伏性快速固化体系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2 样品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非等温DSC测试 |
2.3.2 等温DSC测试 |
2.3.3 树脂浇铸体冲击性能测试 |
2.3.4 树脂浇铸体弯曲性能测试 |
2.3.5 树脂浇铸体拉伸性能测试 |
2.3.6 体系潜伏性测试 |
2.4 固化动力学背景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非等温DSC结果 |
2.5.2 固化度与反应速率 |
2.5.3 固化反应活化能 |
2.5.4 固化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2.5.5 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 |
2.5.6 等温DSC测试结果 |
2.5.7 潜伏性测试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2E4MI和 DDS潜伏性快速固化体系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3.2.2 样品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非等温DSC结果 |
3.4.2 固化度与反应速率 |
3.4.3 固化反应活化能 |
3.4.4 固化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3.4.5 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 |
3.4.6 等温DSC测试结果 |
3.4.7 潜伏性测试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1B2MZ和 DDS潜伏性快速固化体系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4.2.2 样品制备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非等温DSC结果 |
4.4.2 固化度与反应速率 |
4.4.3 固化反应活化能 |
4.4.4 固化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4.4.5 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 |
4.4.6 等温DSC测试结果 |
4.4.7 潜伏性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5.2.2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制备 |
5.3 复合材料成型压力计算 |
5.4 树脂基体性能表征 |
5.4.1 凝胶时间测试 |
5.4.2 升温黏度测试 |
5.4.3 恒温黏度测试 |
5.5 复合材料纤维含量测定 |
5.6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5.6.1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测试 |
5.6.2 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 |
5.6.3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 |
5.6.4 复合材料抗吸湿性能测试 |
5.7 结果与讨论 |
5.7.1 凝胶时间测试结果 |
5.7.2 黏温特性测试结果 |
5.7.3 黏时特性测试结果 |
5.7.4 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含量测试结果 |
5.7.5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测试结果 |
5.7.6 复合材料剪切强度测试结果 |
5.7.7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结果 |
5.7.8 复合材料抗吸湿性能测试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STW结构硅锗酸盐与高硅Beta分子筛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分子筛概述 |
1.2 硅锗酸盐分子筛的研究背景 |
1.3 STW结构硅锗酸盐分子筛的研究现状 |
1.4 Beta分子筛的研究现状 |
1.5 分子筛合成方法 |
1.5.1 水热合成法 |
1.5.2 凝胶合成法 |
1.5.3 溶剂热合成法 |
1.5.4 离子热合成法 |
1.5.5 无溶剂合成法 |
1.5.6 晶种诱导合成法 |
1.6 分子筛的晶化机理 |
1.7 本论文选题依据 |
第2章 蒸汽辅助法合成STW结构硅锗酸盐分子筛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硅锗酸盐分子筛的常规水热合成 |
2.3.2 水蒸气辅助条件合成硅锗酸盐分子筛 |
2.4 样品表征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5.3 热重TG分析 |
2.5.4 红外IR分析 |
2.5.5 热稳定性研究 |
2.5.6 蒸汽辅助法合成STW型分子筛水量的影响 |
2.5.7 干燥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2.5.8 硅锗比对产物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晶种诱导合成高硅纳米Beta沸石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Beta晶种溶液的制备 |
3.3.2 纳米Beta分子筛团聚体合成 |
3.3.3 热重实验 |
3.4 样品表征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粉末X-射线衍射XRD与 Raman光谱分析 |
3.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5.3 N_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 |
3.5.4 TEM分析 |
3.5.5 固体核磁实验 |
3.5.6 吡啶红外实验 |
3.5.7 催化裂解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基于晶态多孔材料的离子传导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燃料电池 |
1.2.1 燃料电池概述 |
1.2.2 燃料电池分类 |
1.3 锂离子电池 |
1.4 离子交换膜 |
1.4.1 质子交换膜 |
1.4.1.1 全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 |
1.4.1.2 部分含氟型质子交换膜 |
1.4.1.3 非氟化质子交换膜 |
1.4.1.4 质子传导性强化 |
1.4.1.5 质子导体 |
1.4.2 阴离子交换膜 |
1.4.2.1 季铵型阴离子交换膜 |
1.4.2.2 咪唑型阴离子交换膜 |
1.4.2.3 胍基型阴离子交换膜 |
1.4.2.4 季磷型阴离子交换膜 |
1.4.2.5 阴离子导体 |
1.4.3 锂离子固体电解质 |
1.4.3.1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
1.4.3.2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1.4.3.3 复合型电解质 |
1.4.3.4 多孔聚合物电解质 |
1.4.3.5 塑晶固体锂离子导体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氨丙基功能化介孔硅球基质子导体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氨丙基功能化介孔硅球的制备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1.1 主要试剂 |
2.2.1.2 主要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2.2.1 介孔硅球的合成 |
2.2.2.2 氨丙基功能化介孔硅球基质子导体的制备 |
2.3 氨丙基功能化介孔硅球及质子导体的表征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3 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 |
2.3.4 气体吸附分析 |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6 热重分析 |
2.3.7 传导性能评价 |
2.3.7.1 传导率分析 |
2.3.7.2 活化能分析 |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评价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微孔聚(苯并咪唑)基质子导体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新型微孔聚合物的制备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1.1 主要试剂 |
3.2.1.2 主要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2.1 前驱体TP的制备 |
3.2.2.2 前驱体DADMB的制备 |
3.2.2.3 新型微孔聚合物的制备 |
3.3 新型微孔聚合物质子导体的制备 |
3.4 新型微孔聚合物及质子导体的表征 |
3.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4.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3.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4.4 质子转移机理分析 |
3.4.5 X-射线衍射分析 |
3.4.6 气体吸附分析 |
3.4.7 传导性能分析 |
3.4.8 活化能分析 |
3.4.9 热重分析 |
3.4.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咪唑C2 位取代的阳离子共价有机框架基阴离子导体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咪唑C2 位取代的阳离子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 |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1.1 主要试剂 |
4.2.1.2 主要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2.1 单体一TP的制备 |
4.2.2.2 单体二(MDBBI)的制备 |
4.2.2.3 单体三(DMDBBI)的制备 |
4.2.2.4 单体四(EMDBBI)的制备 |
4.2.2.5 单体五(PMDBBI)的制备 |
4.2.2.6 咪唑C2位未取代的共价有机框架(COFs)的制备 |
4.2.2.7 咪唑C2 位取代的共价有机框架(COFs)的制备 |
4.2.2.8 咪唑C2 位取代的阳离子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 |
4.3 咪唑C2 位取代的阳离子共价有机框架基阴离子导体的制备 |
4.4 咪唑C2 位取代的阳离子共价有机框架基阴离子导体的表征 |
4.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4.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4.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4.4.4 X-射线衍射分析 |
4.4.5 气体吸附分析 |
4.4.6 固体核磁碳谱分析 |
4.4.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4.8 热重分析 |
4.4.9 材料稳定性能分析 |
4.4.10 离子交换容量性能分析 |
4.4.11 传导性能分析 |
4.4.12 活化能分析 |
4.4.13 阴离子转移机理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塑晶引入的共价有机框架锂离子导体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塑晶引入的共价有机框架 (COF) 的制备 |
5.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2.1.1 主要试剂 |
5.2.1.2 主要仪器 |
5.2.2 实验步骤 |
5.2.2.1 单体一TP的制备 |
5.2.2.2 塑晶N,N-dimethylpyrolidinium iodide(P_(1,1)I)的制备 |
5.2.2.3 共价有机框架(Tp-DB-COF)的制备 |
5.2.2.4 塑晶引入的共价有机框架基锂离子导体的制备(DMPI) |
5.3 塑晶引入的共价有机框架基锂离子导体的表征 |
5.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5.3.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5.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5.3.4 X-衍射分析 |
5.3.5 气体吸附分析 |
5.3.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5.3.7 原位X-射线衍射分析 |
5.3.8 传导性能分析 |
5.3.9 活化能分析 |
5.3.10 固体核磁氢谱分析 |
5.3.11 固体核磁锂谱分析 |
5.3.12 离子转移机理分析 |
5.3.13 热重分析 |
5.3.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5.3.15 电池性能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PVDF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AR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
1.2.1 锂离子电池电极研究进展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
1.3 固态电解质 |
1.3.1 无机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
1.3.2 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
1.3.3 凝胶型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
1.3.4 复合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
1.4 离子液体 |
1.5 PVDF基电解质改性方法及合成工艺 |
1.5.1 聚合物共混 |
1.5.2 添加无机填料 |
1.5.3 静电纺丝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 |
2 基于磺化聚偏氟乙烯锂的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 表征与测试 |
2.3.1 聚合物结构表征与微观形貌表征 |
2.3.2 聚合物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测试 |
2.3.3 离子电导率测试 |
2.3.4 稳定电压窗口 |
2.3.5 锂离子迁移数测试 |
2.3.6 电池性能测试 |
2.4 正极与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2.4.1 正极的制备 |
2.4.2 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SPVDF和 PVDF的核磁表征 |
2.5.2 离子电导率 |
2.5.3 锂离子迁移数 |
2.5.4 SPEs的热稳定性 |
2.5.5 SPEs的机械性能 |
2.5.6 SPEs的稳定电压窗口 |
2.5.7 对称电池的稳定性研究 |
2.5.8 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研究 |
2.6 结论 |
3 离子液体掺杂的凝胶型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3 表征与测试 |
3.4 正极的制备 |
3.5 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3.5.1 SPVDFLi的制备 |
3.5.2 离子液体掺杂的凝胶型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IL-z的热稳定性 |
3.6.2 IL-z的机械性能 |
3.6.3 离子电导率 |
3.6.4 稳定电压窗口 |
3.6.5 锂离子迁移数 |
3.6.6 电解质对锂负极兼容性测试 |
3.6.7 电池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测试 |
3.7 结论 |
4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共聚物/PVDF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3 表征与测试 |
4.4 正极的制备 |
4.5 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4.5.1 P(PEGMA-AN)共聚物的制备 |
4.5.2 聚合物电解质P(PEGMA-AN)-t的制备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傅里叶红外测试图(FT-IR) |
4.6.2 热稳定性测试 |
4.6.3 机械性能测试 |
4.6.4 离子电导率 |
4.6.5 稳定电压窗口 |
4.6.6 锂离子迁移数 |
4.6.7 聚合物电解质对锂负极的兼容性测试 |
4.6.8 P(PEGMA-AN)-t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4.7 结论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植物纤维资源 |
1.2.1 纤维素 |
1.2.2 半纤维素 |
1.2.3 木质素 |
1.2.4 玉米芯的特点 |
1.3 纳米纤维素材料 |
1.3.1 形态和尺寸 |
1.3.2 结晶度 |
1.3.3 机械强度 |
1.3.4 热稳定性 |
1.3.5 光学性质 |
1.4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技术 |
1.4.1 酸解法 |
1.4.2 机械法 |
1.4.3 氧化法 |
1.4.4 酶解法 |
1.4.5 离子液体法 |
1.4.6 高温液态水水解法 |
1.4.7 联合法 |
1.5 纳米纤维素的纯化和分离 |
1.6 纳米纤维素在聚氨酯材料中的应用 |
1.7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3 研究思路和方案 |
第2章 甲酸/盐酸预处理对玉米芯纤维组分及结构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预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预处理时间对纤维组分及结构的影响 |
2.3.2 预处理温度对纤维组分及结构的影响 |
2.3.3 甲酸浓度对纤维组分及结构的影响 |
2.3.4 物料平衡图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子液体润胀-固体酸水解法制备玉米芯纳米纤维素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纳米纤维素制备 |
3.2.3 纤维润胀处理性能的表征 |
3.2.4 粒度分布 |
3.2.5 纤维晶体结构和结晶度(Cr I)测定 |
3.2.6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2.7 热重分析(TGA) |
3.2.8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离子液体种类和处理温度对纤维润胀的影响 |
3.3.2 预处理体系水分含量对纤维润胀的影响 |
3.3.3 预处理时间对纤维润胀的影响 |
3.3.4 预处理固液比对纤维润胀的影响 |
3.3.5 加热方式对纤维润胀的影响 |
3.3.6 处理条件对玉米芯纳米纤维素尺寸的影响 |
3.3.7 粒径分布及形貌分析 |
3.3.8 热稳定性分析 |
3.3.9 红外光谱分析 |
3.3.10 离子液体和固体酸回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机酸法制备表面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4.2.3 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的表征 |
4.2.4 水解液中单糖的测定 |
4.2.5 Zeta电位的测定 |
4.2.6 羧基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有机酸水解条件对纳米纤维素得率的影响 |
4.3.2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3.3 热稳定性分析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5 X射线衍射分析 |
4.3.6 表面电荷及羧基含量分析 |
4.3.7 有机酸的回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甲苯磺酸预处理-酶水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
5.2.3 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对甲苯磺酸/甲醛预处理-酶法水解制备纳米纤维素 |
5.3.2 X射线衍射分析 |
5.3.3 热稳定性分析 |
5.3.4 红外光谱分析 |
5.3.5 形态结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用于制备复合聚氨酯泡沫塑料 |
6.1 前言 |
6.2 原料与方法 |
6.2.1 原料 |
6.2.2 纳米纤维素在多元醇中的分散 |
6.2.3 纳米纤维素复合聚氨酯泡沫的制备 |
6.2.4 材料结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玉米芯纳米纤维素在多元醇中的流变行为 |
6.3.2 玉米芯纳米纤维素复合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动态力学行为 |
6.3.3 玉米芯纳米纤维素复合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差式扫描量热表征 |
6.3.4 玉米芯纳米纤维素复合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红外分析 |
6.3.5 玉米芯纳米纤维素复合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泡孔形貌分析 |
6.3.6 纳米纤维素复合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力学压缩行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四、防止液态2—乙基—4—甲基咪唑结晶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离子液体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J]. 郭江娜,周莹杰,李乐耕,朱子鸣,潘霁,严锋. 中国科学:化学, 2021(10)
- [2]双阳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制备、热力学特性和阻燃性能研究[D]. 刘建连. 西北大学, 2021(10)
- [3]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强化酶水解及绿色分离工艺研究[D]. 丁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离子液体辅助制备Cu-In-Zn-S和CsPbX3纳米晶及其荧光性能研究[D]. 徐彦乔.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11)
- [5]基于室温有机离子液体铝电池的MXenes的制备及机理研究[D]. 霍晓更.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6]预浸料用潜伏性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D]. 谢利鹏. 中北大学, 2021(09)
- [7]STW结构硅锗酸盐与高硅Beta分子筛的制备及表征[D]. 房夕杰.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8]基于晶态多孔材料的离子传导性能研究[D]. 武珍珍. 山西大学, 2021(01)
- [9]PVDF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D]. 苏月. 常州大学, 2021(01)
- [10]玉米芯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应用[D]. 熊开峰. 广西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