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吕耀明[1](2002)在《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高潮都是由创新发动的,每一次飞跃也都是创新推动实现的,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动力。文章以创新理论为基点,将交易费用、博弈论、制度变迁,以及进化论等经济和自然科学理论引入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研究之中,并以优化资源配置为角度,论证了商业银行发展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维系和推动的,而引起商业银行质的飞跃的主导因素是创新。通过归纳演绎、逻辑推理,以及创建模型等方式,概括描述了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性,其中阐明了商业银行渐进式、结构式和突变式三种基本创新模式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在渐进基础上的突变和在突变引导下的渐进。这种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系统理论研究使深奥的商业银行创新理论更加易于为读者接受,也是对商业银行创新一个完整和科学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文章剖析了国内外经济和法律界对于商业银行的不同定义及其职能作用与业务功能的演变过程。由此定义:现代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工商企业或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信贷、存款与结算以及各种金融商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机构。这一表述突破了商业银行原有定义的局限性,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系统、科学地概括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涵,提出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从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以满足社会和自身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内容包括创造或引进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以及新的金融监管制度等。这一界定既涵盖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容,又使其超越时空的限制,因而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为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创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中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业务创新。文章全面剖析与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广泛采用新技术,不断创造各种新的金融商品和新的交易手段的实践过程。在新技术的强大支持下,商业银行突破了传统的产业壁垒,走向业务交叉和功能多样化。这种趋势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大大拓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中间业务创新使商业银行生机勃勃,更添无穷魅力。 卜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 文章运用大量的实证和演绎分析,考察了西方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业务创新活动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成就与不足,以客观事实阐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及其发展趋势,并恰如其分地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的急迫性和现实性。文章以大量的篇幅深入探讨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理论根源,并借鉴其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中间业务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意在填补我国在此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其实际操作提供许多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论述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与主要特征;在考察与分析了中外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实践过程后,归纳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独特表现形式,即发端于体制创新、深化于业务创新。这与西方商业银行创新主要是由业务创新推动,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经营管理、监管制度向更高层次创新与发展的客观现实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特殊表现形式还将持续一定的时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组织创新及其体制转换因素所产生的特殊推动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力将逐渐减弱,商业银行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自身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或创造性变革等创新活动,其间业务创新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章以发展的眼光,第一次较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创新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在分析中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提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发现和挖掘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创造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商品,创新和实践金融商品的交换。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剖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在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从侧重于银行内部的管理改良转变为外部适应性的变革;从强调内部的权力制衡到追求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从注重质的规定性分析发展到质、量并重的规定性分析;从仅注重宏观层面的纯理论性研究,发展为更强调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研究;从集中于金融领域的研究转变为以金融领域为基础,逐步向科技、信息工程领域,以及其它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相关联的研究领域迈进。这预示着商业银行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其业务功能含于金融又不局限于余融的客观实际,将使商业银行逐步成为经营智慧的特殊企业。亦?
梁伟[2](2019)在《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利益冲突与平衡是破产程序中恒久的话题,利益冲突与平衡充斥于破产重整规范与司法实践的各个角落,几乎不可能总结出全部的冲突样态与平衡路径。这一方面是因冲突类型的繁杂,很难全部囊括;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动随时改变重整中的利益博弈状态,进而随时衍生出新的冲突。但破产重整程序作为破产程序框架下的子项目,以利益相关者的经济人理性为基础,通过再建企业并释放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Going Concern Value)的制度价值却未发生变化。当陷入财务困境但具有可持续经营价值的企业,亟需要破产重整进行拯救时,却因利益冲突而阻遏重整程序的顺利推进,这便需要反问,究竟为何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失去理性的经济思考,而排斥重整程序?虽然主要建立在个案分析之上的研究,不能发现全部的利益冲突类型,并且建立在个案研究基础上的解决路径也可能是相对狭隘的,毕竟债务人企业与债务人企业之间存在差异,企业的债务结构、盈利状况、经营模式、市场前景、企业文化等均存在差异,恰如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但对个案深入的剖析可以发现冲突的真实样貌,最直观的了解到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的面相,在此基础上的平衡路径可以为其他案件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破产重整程序是市场竞争失败主体拯救本位程序,司法介入下利益相关者协商博弈平台的制度架构能够促进市场化主导资源配置的实现,但在利益协商与博弈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冲突。冲突的化解与利益平衡的实现是破产重整制度功能发挥的手段和方式,利益平衡的实现可从社会结构维度推动破产重整制度功能的发挥,既包括社会行为维度的指引功能,也包括社会文化维度的转化功能,甚至是社会经济维度的资源配置转变与宏观经济政策落实功能,但这均需以利益平衡的实现为前提。企业财务困境造成债务人财产不能满足于各方的需求,进而从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将可能爆发激烈的利益冲突,如何实现利益平衡是破产重整程序需要解决的问题。角色多样与利益诉求重合是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复杂的表征,探明利益冲突的实然面相是实现破产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必然选择,以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及诉求为视角进行实证分析,既包括以数据为主的分析去解构企业的财务困境与可持续经营价值现实,也包括田野调查发现利益相关者的真实诉求,实证研究能够穿透重整司法实践与制度规范间的迷雾,明晰债权人、债务人及战略投资人等利益群体的诉求,以及行政权、审判权等角色在重整程序中的真实样态。但破产重整程序不可能对全部利益冲突逐一化解,利用破产重整程序实现企业拯救,保留与释放债务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价值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式,也能够实现重整制度的价值功能,而在此目的之下,对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利益冲突类型化,对应其成因探索体系化的解决路径。首先是债务人财产与破产重整利益平衡的关联,毋庸讳言,财产的价值归属是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目标,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是基于财务困境的现实,财务困境的现实背后是债务人财产价值和变现能力的有限与不足。人具有逐利的本质,以债权人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为了争夺有限的债务人财产,以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而实施利己的策略,在重整博弈中发生利益冲突。所以,实现破产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基础就是提升债务人财产价值并进行妥当的分配。债务人财产保值增值一直未上升到破产法基本原则维度,但破产法相对非破产法的重要特征就是基于破产撤销权、自动冻结制度等以实现债务人财产保值为目标的制度设计,其背后的逻辑是以实现债权人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实质公平追求。而挖掘债务人企业破产期间继续经营能力,能有效的实现债务人财产增值。对债务人财产的分配需以非破产法规则为基础确定权利人,锁定权利人范围,并以破产期间时间轴上坐标为尺度,对破产重整前、重整期间及重整完毕后的权利人进行有序的分配与清偿,从而实现破产重整程序制度背后的实质公平和效率价值。破产重整程序利益平衡的实现需要市场化和法治化路径为指引,以债务人财产分配和债务人企业拯救为目的的利益平衡路径也需要在上述框架下实现,重整程序这一司法平台的制度建构要求审判权主导并负责应对重整中利益的冲突,努力实现重整中利益的平衡。可在集体行动逻辑之下,因为重整程序中规范不完备、冲突剧烈而造成审判机关对重整程序持审慎态度。企业破产重整能否成功关乎地方经济发展、职工安置等多重因素,行政权难免不对其产生关注,但行政权的介入会冲击审判权的中立地位,使利益偏离平衡的天平而向某一方倾斜,进而损害其他权利主体的利益。此外,破产管理人的履职受到法院中心主义的影响,而弱化了其自身功能,究其根源在于缺少市场化与科学化的履职评价体系,而变成行政领导式履职,与市场化要求相悖。破产重整利益的平衡需要外部公权力介入的保障,也需要内部管理人权力的积极行动,权力在行政权、审判权与管理人之间能否进行妥当的配置影响着重整程序的成功。审判权基于纠纷裁判者的司法权威性而享有破产重整程序主导权,而其正确运用破产宣告权、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权等实现程序控制以克服审慎态度是其正确样态;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备之时,破产重整程序无法有效的借助市场,弱化重整功能,行政权应以辅助破产重整程序成功和企业拯救为目的,从程序主导权的享有者退化为程序失灵时的弥补者;而管理人则应以市场化为基础,以积极能动的履职去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在重整程序中妥当利用商业判断规则,并建立以债务人财产价值为基础的评价标准,以激励管理人积极履职,来实现各方的利益平衡。最后是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实现路径,利益平衡的实现是利益的分配过程,破产重整中利益的分配需要接受利益位阶的调整,按照利益位阶的不同进行不同的保护,并将权利人以不同的债务人财产进行清偿。公共利益、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是重整中利益的三个位阶层次,在权变理论下,金融债权保护被上升到社会公共利益的范畴予以关注,而群体利益保护也加入了程序参与权,以保障其信息的对称,最后才是通过克服僵化性的一致原则去对个体利益实现保护。针对不同利益位阶中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在重整规范不完备的空白地带,凭借管理人的积极履职与行政权的协助,在审判权的主导之下探索诸如和解式重整的路径,克服僵化的思路去实现重整中的利益平衡,以达到推动破产重整程序成功,保护企业可持续经营价值及发挥重整制度功能的目的。
韩冰[3](2014)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资产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代表着国际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先进水平,它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方法,是商业银行为达到既定的经营目标,对各项业务进行协调管理。我国自1994年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对资产负债从单纯的比例管理逐渐扩展到资产负债表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了很大的创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资产负债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和缺陷。面对金融危机后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来源严重依赖利息差;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一直处于有利的监管环境下。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今后银行业的竞争必然十分激烈。那么促进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效能成为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首先,本文回顾了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讨论了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其次,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沿革,并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总量、结构、资产负债管理三个角度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再次,以NIM为核心,同时辅助参考ROA,考察我国商业银行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的效能;然后,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金融监管较严导致金融创新不足、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方法单一、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和资产负债业务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最后,针对上述问题,从监管、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商业银行内部资产负债管理组织体系、资产负债结构等方面,对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一系列完善建议。
朱婉琳[4](2019)在《基于平衡计分卡和BTS-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招商银行X分行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高效运转决定着市场经济的稳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有力保证,绩效评价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一项核心任务,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此,本文基于招商银行X分行进行研究,为了保证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针对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平衡计分卡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绩效评价与银行战略的有效对接。本文以招商银行X分行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绩效评价工作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对分行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明确招商银行X分行战略目标及战略重点的基础上,对其战略地图进行了绘制。分行以发展战略为依据,利用平衡计分卡对其战略目标有效分解,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提出BTS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获取绩效评价结果。最后,通过评价结果及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绩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平衡计分卡可以将银行发展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同时考虑,实现战略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有效对接,保证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提出的绩效评价模型确保了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招商银行X分行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支持的同时,为其他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参考。
高磊[5](2018)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最独特的金融创新,其设计最初目的之一是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但是当资产证券化成为商业银行获取流动性的主要手段之一时,商业银行逐渐改变了其经营方式,减少流动性缓冲、增加风险贷款发放,提高银行风险偏好。一旦资产证券化市场受到冲击,逐渐萎缩甚至崩溃时,二级市场风险极易传导到一级市场,导致资产证券化不能顺利发行。商业银行由于风险偏好提高导致的行为会因为资产证券化不能提供所需流动性而引发流动性风险。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导致交易链条过长,风险被掩盖,当资产价格泡沫破裂,流动性迅速枯竭引发金融机构破产潮。在中国金融去杠杆,挤压资产价格泡沫的背景下,正确审视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十九大报告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表明中国吸取金融危机经验教训,主动将防范金融风险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资产证券化传导到流动性风险的途径和机制,以期为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提供针对性监管和监测建议,降低因为资产证券化发展带来的副作用,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本文梳理和总结了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将贷款转化为标准化的证券化产品,降低了发行者和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但随着证券化的不断发展,交易链条的不断延长,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只有通过监管增加底层资产和打包分层过程的透明度,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副作用。资产证券化将表内贷款转移出表的同时将风险也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并且降低了表内资本占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金融繁荣。但随着监管细则的不断出台,能否减少资本占用则取决于某一档次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监管资本要求,即基础资产证券化之前的内部评级法监管资本要求(KIRB)、该档次的信用增级水平(L)、该档次的厚度(T)、资产池风险暴露有效数量(N)和资产池加权平均违约损失率。从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来看,资产证券化产品大部分都在银行间市场流通,也几乎被商业银行购买持有,因此风险并未转移出银行体系,所以此项假说也存在一定质疑,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何种具体的影响,学者并未达成统一意见,但大部分认同资产证券化对于商业银行置换流动性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种置换行为恰恰累积了流动性风险。便利流动性的获取会产生激励效应,刺激商业银行提高风险偏好,降低流动性缓冲,扩张风险资产。当有可以及时补充流动性的途径时,持有无收益的流动性缓冲看起来并非必要了,因此降低流动性缓冲成了商业银行的首要选择。银行作为高杠杆经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有其内在驱动力。因此,利用证券化获得的流动性进行风险贷款扩张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选择。这些由于资产证券化产生的行为扭曲不断的累积着流动性风险,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从逻辑上看,资产证券化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内涵丰富,但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补充流动性的重要选择之一。中国银行体系存在着总体流动性充裕但结构性短缺的特征,流动性风险更多的体现为资产负债错配。资产证券化能够改善商业银行流动性结构短缺和资产负债错配情况,但流动性的顺周期性和商业银行逐利特征决定了资产证券化必然提高银行风险偏好,增加流动性风险。资产证券化的交易链条过长、嵌套现象严重,并且在分层之后的证券产品同样可以被当做基础资产再次进行资产证券化,导致杠杆以乘数倍扩大,并且通过嵌套掩盖掉了真实的风险,留下了巨大的隐患。通过评级公司进行信用增级的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础资产本身属性,淡化了其风险。资产证券化的出现改变了商业银行开展具体业务的最初动机和目的,并且根据资产证券化能够提供的流动性不断调整经营行为。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商业银行有动力选择风险高、质量差的贷款进行扩张,从而最大化其利益。但最终的行为改变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甚至有爆发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本文建立了简单经济中银行遭遇储户挤兑的模型来探讨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将期初发放的贷款打包分层出售给证券化市场上的投资者。商业银行获得流动性,投资者获得稳定的预期收益。此时,商业银行获得的流动性用途一般有两种:一是作为流动性缓冲,提高流动性安全垫;二是根据信用创造理论继续扩张资产,增加贷款。商业银行流动性具有顺周期特征,只有在发生危机后商业银行才倾向于提高流动性安全垫。资产证券化能在银行需要流动性的时候提供流动性,因此银行更倾向于降低无收益的流动性缓冲,进行收益性资产扩张,增加更多的风险贷款发放。本文的理论模型也证明了资产证券化是通过降低表内流动性缓冲和增加风险贷款提高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致使银行在面对储户挤兑等流动性冲击时无法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发生违约直至破产。从实证检验角度来看,本文采用了国际上比较前沿的测算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LMI(流动性错配指数)来作为本文流动性风险的代理变量。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本文采用证券化发行哑变量和证券化发行强度来作为代理变量。分别使用PSM(倾向得分匹配)和GMM(广义矩估计)或者二者综合的方法来进行实证回归。实证结论表明,资产证券化发行显着增加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并且资产证券化通过商业银行逐利特性和形成稳定预期的方式减少了流动性缓冲,从而强化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同时,资产证券化在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同时显着增加了银行风险贷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形成了潜在的流动性危机。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对于监管当局来说,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力度,逐步建立一套动态的、全覆盖的风险监管机制,适时出台和完善针对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的监管指引,有效防范和化解由资产证券化引发的单家商业银行风险和银行体系危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应密切关注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合理优化资产负债构成和期限,尽量避免资产证券化后信贷扩张、流动性缓冲减少等高风险经营行为导致的资产负债流动性失衡,确保资产负债结构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状态。商业银行必须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能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持有清晰正确的认识,从长远和全局的战略角度看待资产证券化,既能够合理利用资产证券化,也能够时刻对资产证券化带来的风险隐患保持警惕。
崔鸿雁[6](2012)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范瀚文[7](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要实现在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是促进实体经济供给质量的提升,从而建立我国经济质量上的优势。制造业既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又是持续发展的根基,保持制造业健康高效运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庞大而完备的生产制造体系以及生产能力,但整体上供给质量不高,难以及时应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因此,通过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制造业的供给质量成为发展面向新时代制造业的必由之路,而解决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则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我国步入工业化后期之后,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放缓趋势明显,制造业受累程度更为严重。2015年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仅为3.5%,是近十年来最低增速。虽然自2016年开始呈现缓慢回升的态势,但已经增长疲态尽显,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和库存高企等矛盾显现出来。在这些表层矛盾背后,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值得注意。当前我国制造业深层次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配方面,即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市场难以出清。一方面,低端产品供给远大于需求,出现严重的产品过剩,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产品质量数量都不足,市场份额被国外占有。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过度依靠要素投入获取增长,形成低端路径依赖,而低技术投入的结果必然是低端的产出,无法适应国际和国内逐渐提高的产品精细化、高端化、个性化需求。因此,我国制造业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转型升级,由无效低端的旧供给逐步转变为高效高端的新供给,实现制造业供给与需求的对立统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可以归结为技术进步和资源重新配置两种,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正是后者,这就建立了僵尸企业问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关联。僵尸企业作为低端无效供给的代表,长期占用大量资金、土地、机器设备等宝贵资源却不产生经济效益,直接拉低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仅如此,僵尸企业还会对正常企业产生溢出效应,影响它们的健康运行。僵尸企业作为本应该退出市场的无效供给在市场中继续生存,甚至还持续扩大已经过剩的产能,是我国制造业新旧供给转换和供给质量提升的一大障碍。由于僵尸企业是微观供给主体,因而僵尸企业问题首先是供给侧的问题,解决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任务于当下显得既艰巨又紧迫。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下研究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有助于认清僵尸企业问题的本质,更好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扫除这一障碍。本文的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观察视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石,以中国实体经济的支柱制造业为研究主体,以妥善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为核心目标来展开。首先,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僵尸企业问题的本质做出解释,为展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更好地承接现有研究成果做出针对我国国情和现实的僵尸企业问题研究,进而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其次,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国际流行的僵尸企业识别法进行修正,并分地区、行业和所有制展示了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现状。对僵尸企业危害的分析表明僵尸企业问题是阻碍制造业新旧供给转换和转型升级的一大障碍,想要化解制造业结构性矛盾就必须妥善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再次,本文基于供给侧角度对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将僵尸企业问题作为供给问题分析有利于从深层发现僵尸企业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进而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僵尸企业造成的供需错配影响,并深入考察政府干预因素对僵尸企业危害的放大作用,旨在证明依靠市场自发作用才是清退僵尸企业的最优途径。最后,本文选取与我国具有相似之处的东亚模式代表国家日本和韩国作为样本,在分析这两个国家处理僵尸企业问题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从现状、危害、形成机理、国际比较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现阶段的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不是周期性问题,不能通过刺激政策解决。我国制造业企业作为供给主体对需求的“质”和“量”变化的适应性差,一旦面临需求冲击就会爆发僵尸企业问题。由于刺激政策只能掩盖而不能真正解决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刺激政策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缓解效果是短暂的,解决方式需要从供给侧管理入手。第二,从正常企业沦为僵尸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产业供给结构失衡是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外部诱因。由于产业政策诱导、政府间竞争和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产业供给结构会发生失衡。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僵尸企业更容易滋生。其次,企业供给质量低下是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基础。创新能力不足、管理体制不合理以及优秀企业文化缺失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供给质量的低下,从而逐渐丧失自生能力,只有外力扶持才能继续存活。最后,无效供给无法清除是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本质原因。僵尸企业未能被市场的力量所清退得益于银行和政府造成的软预算约束以及低效退市机制的阻碍作用。第三,制造业僵尸企业对供求匹配产生抑制作用,非国有企业成为主要受害者,而政府干预的加强会加深这一危害。僵尸企业作为无效供给不仅大量侵占有限资源,还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加剧正常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阻碍了有效供给的增量提质。正常企业作为供给主体适应外部需求变化的能力被削弱,从而对供给和需求的匹配产生负面影响,即表现为僵尸企业对非僵尸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产生挤出效应。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优势,所受僵尸企业的影响并不显着,而民营经济的活力则受制于僵尸企业问题。此外,政府干预因素的负面作用表明行政手段并不利于直接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促使僵尸企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行退出是最好的选择。第四,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根本在于供给侧改革即体制机制改革,落脚点是建立并维持正常的银企关系与合理的政企关系。首先,进入新常态之后的僵尸企业问题并非周期性问题而是阶段性问题,应该从供给侧的视角重新审视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解决。其次,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是重要一环。构建完备市场需要同时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与国资国企改革,解除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并促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最后,建立合理的政企关系是另一个重要环节。推行有限政府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从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五,由于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成因复杂,因此解决对策同样也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发力,协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体制机制改革,其中经济结构调整又包含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两方面。产业层面上的对策是减轻产业供给结构失衡;企业层面上的对策是提升市场主体供给质量;制度层面上的对策是推进市场体制机制改革,从而沿着减少存量和控制增量的思路来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本文主要的学术贡献在于:第一,从供给侧的视角指出僵尸企业问题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联系。僵尸企业问题从供给侧的视角来分析就是如何顺利淘汰旧供给并转型升级为新供给,如何减少无效供给并增加有效供给的问题。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就是消除资源重新配置的障碍,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从供给侧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为化解供给侧的矛盾奠定新的理论基础。第二,在对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进行识别时加入政府补贴的因素对现有识别法进行修正,提出一种将补贴软约束情况考虑在内的识别法。本文通过制造业企业大样本数据对僵尸企业造成的供需错配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其中政府干预因素的负面作用表明行政手段并不利于直接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促使僵尸企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行退出是最好的选择。第三,本文提出我国进入新常态之后的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是阶段性问题,应该从供给侧的视角重新审视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解决,落脚点是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与合理的政企关系,促使僵尸企业在市场作用下自行退出。进而,本文据此提出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汪可[8](2019)在《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金融科技正以技术化、数据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影响未来金融秩序,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围绕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对金融科技以及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大多研究主要从理论层面阐述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关于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竞合互动关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尚未深入展开。其次,本文基于地理距离和政府干预视角考察了当前中国各地区金融科技发展差异,并进一步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和检验地区金融科技发展空间特征。研究发现,中国金融科技发展存在空间集聚效应,呈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在控制经济变量后,空间集聚效应依旧显着。此外,政府干预在中西部地区对金融科技发展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但长期而言可能不利于金融科技发展。接着,分别基于Hotelling模型、Stackelberg模型以及演化博弈模型考察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的竞合互动关系。研究发现,若以竞争为导向,商业银行为维持其利润水平,会采取相应措施来限制金融科技企业发展。若以合作为导向,则双方长期合作需要合适的利润分配比例。在演化博弈中,各自垄断优势、合作收益、违约惩罚力度、合作前后成本差等因素都会影响双方的合作意愿。最后,分别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风险承担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具有一定的分流作用,商业银行为弥补负债端成本的上升,并没有将成本转嫁给下游的企业,而会选择能够带来更多收益但风险更高的资产。第二,金融科技发展期初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随后转而加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中小型商业银行表现相对敏感。金融科技发展则加速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剧商业银行价格竞争,并进一步推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第三,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对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的影响最为显着。系统性重要银行对金融科技技术溢出响应相对迟缓,而非系统性重要银行响应则较为迅速,吸收能力较强。针对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一方面,政府应合理引导金融科技发展,加强规范化监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积极应对冲击,有度有节地与金融科技结合。
韩贾丹[9](2020)在《多元化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利率市场化等宏观政策的改变,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传统存贷业务所获利差逐年变小,商业银行利润受损。与此同时,银行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全面化。基于此,国内商业银行开始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扩大经营范围,开展多元化经营,以期寻求可观的经济利润。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是县域性金融机构,一直承担着服务“三农”,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任,其健康发展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面对传统业务受到的挑战,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也应转变经营理念,开展适合自身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银行业多元化经营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结论尚不统一,有学者认为多元化经营提高了银行的绩效,有学者认为多元化经营不利于银行绩效的提升。况且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对象多为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而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其自身资产规模、市场定位等都与其他商业银行有所区别,其多元化经营效果尚无准确定论。本文选取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并考虑到多元化经营为企业的一项战略决策不仅会受到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引入股权结构和监管压力作为调节变量分别研究这两者在多元化经营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之间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首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以及整理资产组合理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协同效应理论、金融创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多元化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及股权集中度和监管压力分别在多元化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并提出了本文的相关假设以及构建多层次回归模型。其次,选取了全国47家农村商业银行2012-2018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收入多元化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之间显着正相关;资产多元化和资金来源多元化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之间显着负相关;股权集中度在多元化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存在调节作用,监管压力仅对收入多元化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而对资产和资金来源多元化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最后,针对实证所得结论本文从增强自主创新,积极稳健发展多化经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寻求特色化发展道路;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提高技术水平,增加高学历人才储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张飞雁[10](2019)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很难找到不存在国有经济的国家,承担国有经济的载体是国有企业,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存在是为其政党服务,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纵观国有企业演变历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都经历改革,在不同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的与路径必然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有其制度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创造“中国奇迹”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巨大成就。回顾中国国企发展和改革路径,改革开放前30年,建成了“统购统销”、“统分统包”、“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围绕国有企业控制权进行改革,从“简政放权”、“股份制”、到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基本上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基本构件。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当前的国企再也不再是单一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已是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基本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是,国有企业也积累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制度层面,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写进国家重要文件,这为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路径——混合所有制。文章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问题进行分析,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实践路径入手,对国企改革路径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中西方的相关理论,提出解释国企混改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方式。文章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国企改革的路径特点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实践,为构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中国国企混改的背景和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既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理清本文写作可行性、目的及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本文可能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即第一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逻辑发现公有制制度前提下可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国有企业的来源、发展历程,以及从整体和局部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萌芽、形成、发展并不断向成熟推进的过程,在国有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三、四、五章,这部分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分析,首先分析现阶段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几种主要路径的模式的内涵、特征,并从整体上对各种路径的效果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其次是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中两个典型案例和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路径中典型的模式特点研究,分析国有企业在实践的路径中出现的问题及国企改革的启示;第三,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在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企混改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一)许多学者认为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经济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笔者认为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实现,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现形式都可以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二)实践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突破点要注重人力资本在价值增中的作用,形成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要素利益共同体。(三)学术界与理论界一致认为,混合所有改革的关键是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化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垄断,而没有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市场化的路径。笔者认为职经理人的市场化机制是实现市场化的重要方式,最主要是政府放弃对国有企业人事的行政垄断权,使职业经理人选聘完全由市场决定。进一步探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市场经济驱动,但政府也要发挥作用,需要市场与政府二者共同协调。随着经济的演化与发展,国有经济的运行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崭新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助于解决公有制制度体系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加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三、 文章架构及主要内容 |
四、 本文主要学术观点与结论 |
第一章 商业银行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概述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 |
(一)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在信用经济中的运用 |
(二) 创新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
(三) 创新与商业银行的理论分析 |
(四) 商业银行的职能演变及其界定 |
(五) 商业银行创新涵义的剖析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激发与管理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的变革 |
(二) 商业银行创新流的管理 |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周期与创新周期的管理 |
三、 商业银行创新形式与方法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形式 |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方法 |
四、 商业银行创新形成过程的管理 |
(一) 创意或构思的产生 |
(二) 创意或构思的筛选 |
(三) 创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四) 创新项目的测试与修正 |
(五) 总结与推广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 |
(一) 影响面广、作用力大 |
(二) 易模仿性 |
(三) 无形性 |
(四) 多样性 |
(五) 高风险性 |
(六) 持续性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
(二)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三)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 |
(四)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
(五) 商业银行技术创新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动因 |
一、 社会经济环境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决定因素 |
二、 科技进步是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推动力 |
三、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内在动力 |
四、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外在压力 |
第四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作用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积极作用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提高了经济社会的效益和效率 |
(二) 商业银行创新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负面影响 |
(一) 商业银行创新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受到很大影响 |
(二) 商业银行创新带来新风险 |
(三) 商业银行创新引起社会资源浪费和社会经济秩序不稳定 |
三、 对商业银行创新作用的认识与判断 |
第五节 小结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是对传统经济学的突破性贡献 |
二、 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三、 创新是商业银行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概述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定义与特征 |
(一) 产品的无形性 |
(二) 质量的差异性 |
(三) 产品的同质性 |
(四) 价值的可变性 |
(五) 无存货性 |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分类 |
(一) 按业务范围分类 |
(二) 按创新的内容分类 |
(三) 按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形式分类 |
(四) 按期限长短分类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金融市场的规范 |
一、 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意义 |
二、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发展的现状 |
三、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问题的分析 |
(一) 金融市场人为分割 |
(二) 金融市场与社会投融资者的分离 |
(三) 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的功能作用不够完善 |
(四) 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单一,缺乏市场传导机制 |
(五) 信息系统相对滞后,市场透明度差,交易率低 |
四、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规范 |
(一) 建立健全各类金融市场,并将其有机结合 |
(二) 塑造和培育多样化的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活跃市场交易 |
(三) 丰富金融商品,满足市场需求 |
(四) 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 |
(五) 吸收西方创新成果,规范社会主义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
(六) 提高金融交易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 |
第三节 负债业务创新及其借鉴 |
一、 客户存款业务(被动型负债)创新 |
(一) 客户存款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创新 |
二、 借入负债业务(主动型负债)创新 |
(一) 借入负债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借入负债业务创新的意义 |
第四节 贷款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
一、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多种选择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多种选择贷款的创新 |
二、 票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票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创新票据贷款新业务的意义与作用 |
(三)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贷款的创新 |
三、 贷款销售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贷款销售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销售的创新实践 |
四、 风险投资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风险投资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的创新实践 |
五、 项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项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项目贷款的借鉴与创新 |
六、 国际合作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国际合作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国际合作贷款的创新实践 |
第五节 投资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
一、 投资业务创新的概念 |
二、 债券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
(一) 垃圾债券 |
(二) 离岸债券和欧洲债券 |
(三) 浮动利率债券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直接参与债券发行承销、包销和分销等活动 |
(二) 代理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交易 |
(三) 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扩大业务范周 |
(四) 债券回购是商业银行最佳的证券投资形式 |
(五) 不断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债券新品种 |
第六节 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又一重要形式 |
一、 资产证券化概述 |
二、 资产证券化创新的主要形式 |
(一)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
(二) 汽车贷款证券化 |
(三) 信用卡贷款证券化 |
(四) 应收帐款证券化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
(二) 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因素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设想 |
第七节 个人金融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里程碑 |
一、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实践 |
(一) 个人消费贷款 |
(二) 个人理财业务 |
二、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状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金融业务的机遇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 |
(一)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
(二) 强化个人金融业务市场调查与发展规划 |
(三) 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个人金融商品 |
(四) 丰富个人金融业务的营销方式 |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般概述 |
一、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及特征 |
(一) 由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商业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转变 |
(二) 由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资金向商业银行垫付资金转变 |
(三) 由接受客户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 |
(四)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实现了对传统中间业务的突破 |
二、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 |
三、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
(一)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 |
(二) 按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的身份分类 |
(三) 按中间业务是否与银行信用直接有关分类 |
(四) 按中间业务的风险性分类 |
(五) 按中间业务的审批与备案的形式分类 |
(六) 按中间业务功能和形式分类 |
第二节 不断丰富传统中间业务的内涵是当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一个趋势 |
一、 代理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代理收付款业务 |
(二) 代保管业务 |
(三) 代理保险业务 |
(四) 代理清欠、代理监督和代购代销业务 |
(五) 代理证券业务 |
二、 信托和租赁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信托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二) 租赁业务创新的种类与实践 |
三、 结算业务自动化和电子化创新 |
(一) 支付系统的创新 |
(二) 清算系统的创新 |
四、 担保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一) 备用信用证 |
(二) 保证付款 |
(三) 监督付款 |
(四) 履约担保 |
(五) 投标担保 |
第三节 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主战场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投资银行业务的概述 |
二、 证券承销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三、 证券交易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证券经纪业务 |
(二) 证券自营业务 |
四、 其它收费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信息咨询业务 |
(二) 财务顾问业务 |
(三) 资产管理业务 |
第四节 金融衍生产品是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新领域 |
一、 金融衍生产品的概述 |
二、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及风险防范 |
(一)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积极作用 |
(二)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 |
三、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与实践 |
(一) 传统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二) 现代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研究 |
一、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 |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 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紧密结合的原则 |
(二) 渐进式发展的原则 |
(三) 创新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
(四) 讲效益的原则 |
(五) 以优质服务取胜的原则 |
三、 创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良好运行环境 |
(一) 培育和创造中间业务的市场需求 |
(二) 加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定位的研究 |
(三) 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电子化含量 |
(四) 构建中间业务考核指标体系 |
(五) 建立健全中间业务法规制度 |
四、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具体策略 |
(一) 创新与发展我国传统中间业务的设想 |
(二) 开拓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构思 |
(三)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现实选择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演变 |
一、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回顾 |
(一) 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 |
(二)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三)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四) 20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轨迹 |
(一) 中国古代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二) 中国近代银行的组织创新 |
(三)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 |
三、 商业银行的类型 |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比较 |
一、 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英格兰银行的创立是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史上最耀眼的明珠 |
(二) 贴现银行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一大特色 |
(三) 承兑行是世界商人银行的鼻祖 |
(四) 总分行管理模式是世界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样板 |
(五) 专业化管理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点 |
(六)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国际化发端于英国 |
二、 美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双轨制”和“单一银行制”体现了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特征 |
(二) 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
(三) 银行持股公司是其最富特色的组织创新 |
(四) 组织机构多样化是其组织创新的特点 |
(五) 组织创新国际化在美国得到高度的发展 |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综合化是其组织创新最大的特色 |
(二) 高度集中的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密度高且国有化程度高 |
(四) 国际化是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重要特征 |
四、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发展过程 |
(二)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征 |
五、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总体特征 |
(一) 并购促进了商业银行大型化 |
(二) 组织结构综合化 |
(三) 竞争形成银行非中介化的趋势 |
(四) 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
(五) 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虚拟化 |
第三节 从分业经营到合业经营是历史的必然 |
一、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一) 投资银行的定义 |
(二) 当代投资银行的功能作用和特征 |
(三) 西方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四) 中国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
二、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比较 |
(一) 不同的社会地位与影响 |
(二) 不同的职能作用 |
(三) 不同的经营原则和经营方式 |
(四) 不同的资金和利润来源 |
(五) 不同的竞争力 |
三、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 分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
(二) 合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
(三)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
(四)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探究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选择 |
一、 运用并购等创新手段构造中国的航空母舰 |
(一)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意义 |
(二)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原则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总体构想 |
二、 以组织结构多元化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多元化的必要性 |
(二) 我国经济结构变革为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
(三) 大力创新与发展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
三、 积极推进组织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
(二)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途径思考 |
(三)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捷径--分拆改制上市 |
(四) 国有商业银行分析上市应注意的问题 |
四、 丰富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创新 |
(一) 按照扁平化和集约化的要求改造内部组织架构 |
(二) 强化商业银行组织的活力 |
五、 加快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步伐 |
(一) 中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与发展的概况 |
(二) 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策略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实践 |
一、 资产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商业贷款管理 |
(二) 可转换性管理 |
(三) 预期收入理论 |
二、 负债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传统负债管理 |
(二) 当代负债管理 |
三、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涵义 |
(二)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原则 |
四、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五、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实践与借鉴 |
一、 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商业银行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三、 商业银行营销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 |
(二) 商业银行营销因素组合 |
(三)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
(四) 实现商业银行营销目标的基本策略 |
四、 两方商业银行营销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崇尚战略眼光 |
(二) 强调准确定位 |
(三) 注重形象塑造 |
(四) 强化情感管理 |
(五) 追逐金融人才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商业银行文化 |
一、 商业银行文化定义与意义 |
二、 商业银行文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商业银行文化的核心 |
四、 构建商业银行文化的关键在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
五、 职业道德是商业银行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历史追溯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的实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 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创新 |
(二) 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创新的力度 |
(三) 塑造我国商业银行的优秀文化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一般分析 |
一、 商业银行监管的概念 |
二、 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比较 |
(一) 一元化监管模式 |
(二) 多元化监管模式 |
(三) 跨国化监管模式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模式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 |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初始时期 |
(二)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成熟期 |
(三)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实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初始阶段(1978-1984)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长阶段(1984-1995)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熟阶段(1995-) |
三、 商业银行创新与金融管制创新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商业银行监管体制 |
(一) 明确银行监管体系的法律地位,强化监管的法制建设 |
(二) 健全商业银行的互律监管系统,促进同业稳定健康发展 |
(三) 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 |
二、 构造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
(一) 重构内控组织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
(二)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
(三) 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激励制度 |
(四) 提高内控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
(五) 注意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相互衔接 |
三、 充分发挥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 |
(一)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信评估制度 |
(二) 加快配套改革,为发挥市场约束的作用创造条件 |
四、 加强国际间商业银行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
(一) 采取综合性和国际性的监管策略 |
(二) 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协调与合作 |
五、 提高商业银行监管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当代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分析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自由化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国际化 |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电子化 |
四、 商业银行创新的综合化 |
五、 商业银行创新的多样化 |
六、 商业银行创新的持续化 |
七、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强化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
(一)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二) 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三) 现代企业制度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四) 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五) 居民金融意识的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六) 国际化程度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分析 |
(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提供了必要条件 |
(二) 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造就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力量 |
(三) 市场机制的确立产生了强大的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动力 |
(四) 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扩大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应以提高效率为基本目标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路径和要求 |
(一) 商业银行创新应适应中国的国情,体现中国的特色 |
(二) 以渐进式创新为基础,积极追求突变式创新 |
(三) 以需求适应型创新为基点,增强商业银行创新供给能力 |
(四) 以智能化改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 |
(五) 坚持放松管制和完善监管同时并举的方针 |
(六) 抓住加入WTO机遇,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创新步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立法表 |
案例表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利益冲突的成因:利益主体与诉求多元化 |
第一节 破产重整中利益内涵的阐释 |
一、利益的内涵阐释 |
二、法律维度的利益阐释 |
三、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冲突阐释 |
四、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平衡阐释 |
第二节 破产重整利益冲突的案例剖析 |
一、A企业的破产概况 |
二、债务人的利益诉求 |
三、债权人的利益诉求 |
四、其他主体的利益诉求 |
五、法院的审慎态度 |
六、地方政府的积极介入 |
七、破产管理人的能动性不足 |
第三节 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的类型解析 |
一、债务人财产供给的不足产生无序分配 |
二、公权力介入时的重整程序控制权争夺 |
三、利益相关者多样化造成利益位阶不清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利益平衡的价值:社会结构中重整功能实现 |
第一节 社会群体行为导向维度功能 |
一、私权意识回归 |
二、商业风险分配 |
三、实质正义实现 |
第二节 重整文化构建维度功能 |
一、拯救文化对传统债文化的替代 |
二、公共本位对私利本位的替代 |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维度功能 |
一、宏观经济政策落实 |
二、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益平衡的基础:财产保值增值与有序分配 |
第一节 债务人财产保值增值的实现 |
一、规则设计实现债务人财产保值 |
二、继续经营实现债务人财产增值 |
三、重整成功实现债务人财产溢价 |
第二节 债务人财产分配的受益主体 |
一、债务人企业的债权人 |
二、债务人企业的出资人 |
第三节 债务人财产主体间的有序分配 |
一、债务人财产清算价值:归属重整完成前债权人 |
二、债务人财产重整溢价:归属出资人与重整后债权人 |
三、债务人企业隐性资产:归属重整后出资人 |
四、企业重整后经营收益:归属出资人与重整后债权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益平衡的保障:权力的正确行使 |
第一节 正确介入的行政权:辅助重整成功 |
一、行政权过度介入的惯性 |
二、行政权过度介入的成因 |
三、行政权正确介入的尺度 |
四、行政权正确介入的样态 |
第二节 克服审慎态度的审判权:主导重整程序 |
一、审判权审慎态度的剖析 |
二、重整程序审判权主导实现 |
第三节 市场化履职激励的管理人:完成重整事务 |
一、管理人履职评价体系不完备 |
二、不完备评价体系的表现形式 |
三、管理人履职评价方式的转变 |
四、市场化评价标准激励管理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利益平衡的路径:利益位阶下的权益保障 |
第一节 破产重整的利益位阶 |
一、破产重整中利益位阶的内容 |
二、破产重整中利益位阶的重配 |
第二节 利益位阶重配下权益保障弱化 |
一、实践维度维护公共利益难 |
二、规范维度排斥利益群体参与 |
三、观念维度个体利益保护僵化 |
第三节 特殊主体权益保障的路径探索 |
一、金融债权利益保障探索 |
二、和解式重整群体利益保障探索 |
三、其他主体权益保障探索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第2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1 资产管理理论 |
2.1.2 负债管理理论 |
2.1.3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2.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综述 |
2.2.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原则 |
2.2.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
第3章 资产负债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改革历程与发展现状 |
3.1 资产负债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改革历程 |
3.1.1 “实贷实存”阶段 |
3.1.2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试运行阶段 |
3.1.3 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阶段 |
3.1.4 资产负债表管理阶段 |
3.1.5 后危机时代资产负债管理新阶段 |
3.2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现状 |
3.2.1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总量现状 |
3.2.2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现状 |
3.2.3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 |
3.3 小结 |
第4章 基于效能视角的资产负债管理分析 |
4.1 关于度量资产负债管理效能的理论综述 |
4.2 关于资产负债管理效能的假说 |
4.2.1 假说一: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与净利差率呈正相关关系 |
4.2.2 假说二: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能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
4.3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能度量实证检验 |
4.3.1 净利差率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
4.3.2 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能 |
4.4 我国商业银行与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效果 |
4.5 小结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 金融监管较严,金融创新不足 |
5.2 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
5.3 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不合理 |
5.3.1 资产结构单一 |
5.3.2 贷款结构不合理 |
5.3.3 资产缺乏流动性 |
5.4 负债结构不合理 |
5.4.1 负债结构单一 |
5.4.2 储蓄存款在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中所占比重偏高 |
5.5 资产负债业务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
第6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建议 |
6.1 基于政府角度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建议 |
6.1.1 加强监管部门对资产负债管理的引导工作 |
6.1.2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
6.2 基于商业银行角度完善资产负债管理的建议 |
6.2.1 提高对资产负债管理的认识,加快推进工作开展 |
6.2.2 深化内部改革,加快资产负债管理的业务组织体系建立 |
6.2.3 完善管理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
6.2.4 进一步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 |
6.2.5 加强研究,推进业务和产品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基于平衡计分卡和BTS-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招商银行X分行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论文主要贡献及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1.1 银行绩效及绩效评价的涵义 |
2.1.2 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3 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 |
2.2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论 |
2.2.1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 |
2.2.2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
2.2.3 平衡计分卡的优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招商银行X分行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3.1 招商银行X分行的基本概况 |
3.1.1 招商银行概况 |
3.1.2 招商银行X分行简介 |
3.1.3 招商银行X分行组织机构及员工特点 |
3.2 招商银行X分行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1 招商银行X分行现行绩效评价体系概况 |
3.2.2 招商银行X分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3.3 运用平衡计分卡开展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3.1 必要性分析 |
3.3.2 可行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招商银行X分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1 招商银行X分行应用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原则 |
4.2 招商银行X分行战略目标及工作重点 |
4.2.1 招商银行X分行战略目标 |
4.2.2 招商银行X分行战略重点 |
4.3 招商银行X分行战略地图的建立 |
4.3.1 战略地图建立的原则 |
4.3.2 战略地图绘制的步骤 |
4.3.3 招商银行X分行战略地图 |
4.4 应用平衡计分卡建立招商银行X分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4.1 财务层面指标的构建 |
4.4.2 客户层面指标的构建 |
4.4.3 内部流程层面指标的构建 |
4.4.4 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BTS-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招商银行X分行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权重的确定 |
5.1.1 BTS主观赋权法原理 |
5.1.2 熵权法原理 |
5.1.3 综合权重的确定 |
5.2 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 |
5.3 评价模型构建 |
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4.1 样本数据采集 |
5.4.2 指标体系综合权重的结果及分析 |
5.4.3 Fuzzy模型下的招商银行X分行绩效评价 |
5.4.4 评价结果分析 |
5.4.5 对策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本章引言 |
2.2 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假说 |
2.2.1 信息不对称假说 |
2.2.2 资本监管套利假说 |
2.2.3 风险转移假说 |
2.2.4 抵押融资假说 |
2.2.5 其他理论假说 |
2.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综述 |
2.3.1 流动性的内涵 |
2.3.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来源 |
2.3.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
2.4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综述 |
2.4.1 资产证券化对流动性缓冲的影响 |
2.4.2 资产证券化对风险贷款的影响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资产证券化影响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机理分析 |
3.1 本章引言 |
3.2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论演进 |
3.2.1 资产管理理论 |
3.2.2 负债管理理论 |
3.2.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
3.2.4 宏观审慎管理理论 |
3.3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指标变化 |
3.3.1 静态指标 |
3.3.2 动态指标 |
3.4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特征分析 |
3.4.1 中国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 |
3.4.2 资产方的市场流动性风险 |
3.4.3 负债方的融资流动性风险 |
3.4.4 金融环境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挑战 |
3.5 资产证券化运行机理分析 |
3.5.1 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制 |
3.5.1.1 资产证券化运行理论基础 |
3.5.1.2 资产证券化运行交易机构 |
3.5.2 中国资产证券化基本特征 |
3.6 资产证券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
3.6.1 积极作用 |
3.6.1.1 增加流动性 |
3.6.1.2 转移表内风险 |
3.6.2 潜在威胁 |
3.6.2.1 降低流动性缓冲 |
3.6.2.2 增加风险贷款 |
3.7 本章结论 |
第4章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分析:理论模型 |
4.1 本章引言 |
4.2 基本假设 |
4.3 模型构建 |
4.4 模型推导 |
4.4.1 资产证券化对风险贷款的影响 |
4.4.2 资产证券化对流动性缓冲的影响 |
4.5 本章结论 |
第5章 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缓冲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
5.1 本章引言 |
5.2 研究假设 |
5.2.1 资产证券化与流动性缓冲 |
5.2.2 资产证券化与流动性风险 |
5.3 指标构建与实证分析 |
5.3.1 指标构建 |
5.3.2 实证分析 |
5.3.2.1 数据来源 |
5.3.2.2 变量及定义 |
5.3.2.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结论 |
第6章 资产证券化、风险贷款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
6.1 本章引言 |
6.2 影响机理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3.2 实证分析 |
6.3.2.1 资产证券化发行与流动性风险 |
6.3.2.2 资产证券化强度与流动性风险 |
6.4 本章结论 |
第7章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
0.2.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含义 |
0.2.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 |
0.2.3 思想与制度的关系 |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点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4.1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
0.4.2 国内研究综述 |
1. 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 |
1.1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思想的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2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的思想考察 |
1.2.1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 |
1.2.2 管理机构的单一化思想 |
1.2.3 金融管理的行政调控思想 |
1.3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思想 |
1.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环境 |
1.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传统思想 |
1.4 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
结束语 |
2. 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2.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背景 |
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
2.1.3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
2.1.4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引进 |
2.2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初步构想 |
2.2.1 关于中央银行建制问题的认识 |
2.2.2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问题的争论 |
2.2.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的认识 |
2.3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思想发展 |
2.3.1 利率管制思想 |
2.3.2 信贷管理思想 |
2.3.3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方式的探讨 |
2.4 建设金融法制的初步探索 |
2.4.1 监管立法的必要性认识 |
2.4.2 关于设立银行法的初步认识 |
结束语 |
3. 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3.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背景 |
3.1.1 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大发展 |
3.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
3.1.3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由自然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过渡 |
3.1.4 理论背景:西方金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
3.2 确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思想发展 |
3.2.1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定位的探讨 |
3.2.2 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的争议 |
3.2.3 监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认识的深化 |
3.2.4 由自然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渡的探索 |
3.3 金融监管市场制度思想探索 |
3.3.1 强化合规性监管职能思想的确立 |
3.3.2 运营监管思想: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 |
3.3.3 风险管理思想的探讨 |
3.4 金融监管立法性质和内容的探讨 |
3.4.1 关于《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认识 |
3.4.2 关于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讨论 |
3.4.3 加强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
结束语 |
4. 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的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
4.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调整与突破的背景 |
4.1.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
4.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
4.1.3 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引进 |
4.1.4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经营初露端倪 |
4.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影响 |
4.2 优化监管组织体系的探索 |
4.2.1 监管机构协调制度的建议 |
4.2.2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争论 |
4.2.3 监管监管者思想的产生 |
4.2.4 关于分离监管职能的争论 |
4.3 监管业务思想的深入研究 |
4.3.1 风险监管思想的发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 |
4.3.2 关于自律性监管思想的探讨 |
4.3.3 全程监管思想的确立 |
4.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监管立法思想 |
4.4.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讨论 |
4.4.2 加强监管立法国际合作的建设 |
4.4.3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思想 |
结束语 |
5. 深化与反思(2005至今):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 |
5.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探索的背景 |
5.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
5.1.2 混业经营日趋明显 |
5.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
5.1.4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 |
5.2 金融监管组织的新发展 |
5.2.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探讨 |
5.2.2 完善自律性监管体系的思考 |
5.2.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体系的探索 |
5.3 监管业务的再探索 |
5.3.1 微观审慎监管思想的强化 |
5.3.2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争论 |
5.3.3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思想 |
5.4 监管立法的反思与探索 |
5.4.1 关于建立中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思考 |
5.4.2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思想的确立 |
结束语 |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
6.1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
6.1.1 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 |
6.1.2 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逐步强调规则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 |
6.1.3 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
6.2 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 |
6.2.1 思想演进特征 |
6.2.2 演进机制 |
6.3 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解释 |
二、西方经济学经济理论解释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僵尸企业的内涵与识别 |
二、僵尸企业的产生原因与不良影响 |
三、僵尸企业的处置方式 |
四、文献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现状与危害剖析 |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识别方法 |
一、国际僵尸企业识别法的发展演进 |
二、国际僵尸企业识别法在我国的适用性 |
三、针对我国僵尸企业的识别法修正 |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现状 |
一、整体变化趋势 |
二、分地区分布情况 |
三、分行业分布情况 |
四、分所有制分布情况 |
第三节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危害剖析 |
一、加剧供需结构的错配 |
二、抑制有效供给的产生 |
三、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的形成机理:基于供给侧视角的分析 |
第一节 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外部诱因:产业供给结构失衡 |
一、选择性产业政策诱导 |
二、地区间经济增长竞争 |
三、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 |
第二节 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基础:企业供给质量低下 |
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
二、管理体制问题突出 |
三、工匠精神普遍匮乏 |
第三节 制造业僵尸企业形成的本质原因:无效供给无法清除 |
一、银行提供僵尸信贷支持 |
二、地方政府父爱主义保护 |
三、市场低效退出机制阻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对供求匹配的影响:基于出口规模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出口规模挤出效应分析 |
二、企业所有制异质性分析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政府干预作用的进一步分析 |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实证检验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改变僵尸企业识别的严苛度 |
二、选择性偏差问题的处理 |
三、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僵尸企业问题处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日本的僵尸企业问题 |
一、日本僵尸企业问题的经济背景 |
二、日本僵尸企业问题的制度根源 |
三、日本僵尸企业问题的处理实践 |
第二节 韩国的僵尸企业问题 |
一、韩国僵尸企业问题的经济背景 |
二、韩国僵尸企业问题的制度根源 |
三、韩国僵尸企业问题的处理实践 |
第三节 经验与启示 |
一、从供给侧视角审视僵尸企业问题 |
二、正常的银企关系衍生于完备市场 |
三、合理的政企关系产生于有限政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解决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产业层面:减轻产业供给结构失衡 |
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创造合作机遇 |
二、推进“互联网+”战略培育产业新业态 |
三、推行区域差异化策略促进产业转移承接 |
第二节 企业层面:提升市场主体供给质量 |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创新动力 |
二、激发企业家活力催生高效率民营企业 |
三、鼓励企业服务化转型实现价值链攀升 |
第三节 制度层面:推进市场体制机制改革 |
一、健全市场退出机制,提高破产程序效率 |
二、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培育独立市场主体 |
三、降低政府干预程度,推动产业政策转型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科技相关研究 |
2.2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综述评述 |
第3章 金融科技区域发展差异与空间集聚效应分析 |
3.1 金融科技发展历程 |
3.2 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
3.3 金融科技区域发展差异分析与检验 |
3.4 金融科技空间集聚效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竞合博弈分析 |
4.1 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竞合互动分析 |
4.2 以竞争为主导的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竞合博弈分析 |
4.3 以合作为主导的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竞合博弈分析 |
4.4 演化博弈视角下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竞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2 研究设计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门限效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科技、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2 研究设计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异质性影响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2 研究设计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4 进一步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编号对应的地区名称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多元化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动因 |
1.2.2 关于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研究 |
1.2.3 关于股权结构对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关系研究 |
1.2.4 关于监管压力对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关系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多元化经营的内涵 |
2.1.2 银行绩效的内涵 |
2.1.3 股权结构的内涵 |
2.1.4 监管压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产组合理论 |
2.2.2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 |
2.2.3 协同效应理论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2.2.5 金融创新理论 |
3 农村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现状分析 |
3.1 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
3.2 农村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现状分析 |
3.2.1 农村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动机 |
3.2.2 收入多元化现状 |
3.2.3 资产多元化现状 |
3.2.4 资金来源多元化现状 |
3.3 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情况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元化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 多元化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与假设 |
4.1.1 收入多元化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与假设 |
4.1.2 资产多元化和资金来源多元化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与假设 |
4.2 股权集中度对多元化经营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与假设 |
4.3 监管压力对多元化经营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与假设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 变量选取 |
5.2.1 多元化经营指标选取 |
5.2.2 农村商业银行绩效 |
5.2.3 调节变量 |
5.2.4 控制变量 |
5.3 检验模型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6 多元化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相关性分析 |
6.3 平稳性检验 |
6.4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
6.5 模型选择 |
6.6 实证估计及分析 |
6.6.1 多元化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6.6.2 股权集中度对多元化经营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 |
6.6.3 监管压力对多元化经营与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 |
6.6.4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 加强多元化经营提升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的对策建议 |
7.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稳健的发展多元化经营 |
7.2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寻求特色化发展道路 |
7.3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完善相关政策法律 |
7.4 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增加高学历人才的储备 |
7.5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适当提升股权集中度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混合经济思想 |
(二)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
(三)国内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
(四)文献分析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文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
二、混合所有制 |
三、企业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三、启示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基本逻辑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 |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来源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
一、混合所有制萌芽阶段 |
二、混合所有制产生阶段 |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阶段 |
四、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深化阶段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整体运行状况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行业与地区分布状况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状况 |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由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路径分析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
二、并购和重组模式特点分析 |
三、整体上市模式特点分析 |
四、公私合营模式特点分析 |
五、员工持股模式特点分析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特点分析 |
一、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
二、以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
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思维怪圈 |
一、概念认识误区:混合所有制概念的误区 |
二、围绕产权和控股权的争论 |
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制度缺陷 |
一、产权制度缺陷 |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产权主体的矛盾问题 |
第五章 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路径及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分析 |
一、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与改革方案介绍 |
二、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和效果分析 |
三、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
第二节 中钢集团案例分析 |
一、中钢集团并购重组简单回顾 |
二、中钢集团扩张过程 |
三、中钢集团并购重组分析 |
四、中钢集团重组给其他国企的启示 |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分析 |
一、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三、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四、金股制度 |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突破口 |
一、重视国企的人力资本 |
二、分类改革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优化 |
一、优化的原则 |
二、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范围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 |
四、优化方案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应该注意的问题 |
一、要坚持增量改革,不轻易放弃控股权 |
二、国有资本要积极入股非国有企业 |
三、要注重员工持股公平公正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
四、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正确的定位 |
五、正确认识“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顶层制度设计 |
二、打破“政企不分”的瓶颈方法 |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 |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
五、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加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D]. 吕耀明. 厦门大学, 2002(02)
- [2]企业破产重整中利益冲突与平衡的问题研究[D]. 梁伟. 吉林大学, 2019(02)
- [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研究[D]. 韩冰. 河北大学, 2014(10)
- [4]基于平衡计分卡和BTS-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招商银行X分行绩效评价研究[D]. 朱婉琳. 吉林大学, 2019(03)
- [5]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研究[D]. 高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6]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03)
- [7]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僵尸企业问题研究[D]. 范瀚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8]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 汪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9]多元化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D]. 韩贾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D]. 张飞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