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公用房实行有偿使用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二鹏[1](2017)在《高校公用房产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提出公用房产资源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后勤保障、科技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保障。长期以来,高校公用房资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其形成的传统“按需分配,无偿使用”的公用房管理模式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资源配置方式也不尽合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公用房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问题。因此,为更加合理的管理高校公用房产资源,使其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和有效使用,各高校逐步开始推进公用房管理制度改革。首先,本文对国内外高校公用房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阐述了公用房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以公共物品理论为立足点,明确了高校公用房的公共资源定位及本文的研究对象。在广泛调研和梳理分析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高校公用房产资源配置方式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生存发展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提出建立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高校公共用房资源配置新方式。其次,在充分借鉴国内同类高校大量公用房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定额的公用房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即“定额分配,二次配置”的整体思路,结合高校公用房产资源的特点,构建了公用房产资源分配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结构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和数据分析的评价,并构建了基于多目标规划理论的高校公用房产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最后,以高校A的教学科研公用房为例,利用所获得的数据对所构建的分配模型进行了实践验证,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在新时期对高校公用房产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构建的高校公用房产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不仅完善了高校公用房的理论研究体系,而且为推动高校公用房改革提供了分配手段的支持。
王耀华,谢芳成,刘松青[2](2011)在《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探析——以福州大学为例》文中认为高等学校公用房是学校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之一,如何使这么重要的资源充分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已经成为近些年各高校房管部门努力攻克的一大难题。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尝试,认为改革原来的做法,变无偿为有偿使用公用房是解决此难题最好的出路之一。该文就实行公用房有偿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论述。
王军,汪海,李姗珊[3](2015)在《新形势下高校公用房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公用房1,按照目前大多数国内高校的定义,是指除教职工住房以外的,用于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后勤服务、商业产业等,产权或使用权归属高校的房屋。高校公用房是学校日常运行和正常办学的载体,是保障高校行政办公、教学科研和生活后勤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高校公用房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了高校能否稳步高质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向内涵提高、高等学校建设迈向依法治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大背景下,高校公用房的管理也应适应上述新的形势和变化,从管理观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方面入手,对高校公用房管理进行配套改革,优化配置高校公用房资源,提高公用房使用效率,为高校稳步高质发展保驾护航。
孙健,周激扬,史秋峰,马红梅[4](2019)在《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的探索和实践》文中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教育投入的增多、高校的扩招等都极大促进了中国高校公用房的建设,各高校公用房的面积和规模逐渐扩大。公用房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资源,为学校各院系、行政单位、实验室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近些年公用房的使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方面出现了无序性,传统的管理和分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各部门对公用房的需求。因此,通过对高校公用房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中国公用房有偿使用模式的研究,提出了解决高校公用房困境、提高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率的解决方案。
董宏志[5](2014)在《建立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管理制度》文中提出高校的公用房资源占据学校总资产量的首位,是学校开展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物质保障,其使用效率的高低和完好程度,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科的日益增多,教职员工队伍的日益壮大,高校公用房的供求矛盾也日益
阳玉梅[6](2018)在《CSST高校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第一次达到GDP的4%,政府在“十三五”教育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在未来还将加大教育投入。随着国家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高校所积累的资产的总量不断扩大,管理过程也将更加复杂,如何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高效管理、有效利用成为了目前高校应该关注的问题。美英等发达国家已对固定资产有偿使用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相对丰富,而我国起步晚,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的介绍,实施意义与价值的基础研究阶段,具体的应用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结合CSST这一具体高校对其进行有偿使用应用研究,首先由总体出发阐述本文研究背景以及现实意义、研究思路与现阶段中外研究情况。然后对高校资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高校资产有偿使用的形式、特点和目标进行了说明,并对本文要用到的产权理论、分权理论、成本理论进行了阐述,为文章奠定理论基础。最后运用案列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以对当前CSST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为切入点,对其所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设计出了针对CSST高校固定资产的有偿使用管理模式,并对实施有偿使用模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对丰富高校资产有偿使用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彭廷红[7](2020)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公用房配置办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标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38所样本高校的公用房管理制度,分析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公用房配置在政策依据、管理模式、分类方法、管理原则、定额核算办法、收费管理办法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部分样本高校房产管理工作经验,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强思想引领、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公用房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用房安排必要性论证、用好"有偿"这个经济杠杆以调节用房安排、整体谋划建立因校制宜管理制度等6条建议。
石飞[8](2016)在《滨州医学院公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公用房屋资源是各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和办公的必备物质资源和物质基础,科学配置与管理公用房是提高学校房产资源利用率和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与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滨州医学院公用房管理为例,进行公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减少无偿使用、终生占用、院系私人专有等现象,避免出现资源分配不均、房屋闲置浪费,进而解决资源总体供需紧张、效益不均的矛盾。本文首先梳理了滨州医学院公用房屋的绩效管理现状以及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公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定额面积的配置和有偿使用部分两方面展开进行构建。其次,利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检验了高校公用房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最后通过滨州医学院各学院公用房管理的相关数据对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果评价,通过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预期效果,来评判该评价体系的优劣,评价结果显示本文所建立的公用房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也证明了研究中所构建的公用房屋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针对滨州医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公用房屋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建议。
郭璨,范旭东,方文晖[9](2019)在《浅析高校公用房定额配置指标体系设置——以《南京大学公用房管理实施细则》为例》文中指出如何实现高校公用房资源的合理配置一直是高校公用房管理的核心问题。近二十余年的改革,使高校公用房管理从"无偿无序"阶段跨入"有偿有序"阶段,"定额配置超额有偿"也成为高校公用房管理改革的主要思路。通过梳理国内高校公用房管理的相关政策,分析相关定额配置指标体系的设置思路,以南京大学2018年出台的《南京大学公用房管理实施细则》为例,依据使用性质对公用房进行分类管理,创新性地提出按照用房公共属性差别,将高校公用房分为四类,并着重探讨了二类用房定额配置指标体系的设置构成。
周伦[10](2015)在《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初探》文中指出公用房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教学科研、后勤保障、产业经营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衡量高校办学效益和资产管理水平,离不开公用房的资源配置效率这个重要指标。随着国家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有了重新定位,普通高等教育面临转型,这个背景下加强公用房资源管理,实行"功能分类、定额使用、超额付费、缺额补贴、资源共享、动态监控",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用房的使用效率,提升高校管理水平,转变传统固化的思维模式大有益处,为高校的成功转型助力。
二、高校公用房实行有偿使用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公用房实行有偿使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公用房产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
2.1 高校公用房范畴及特征 |
2.1.1 高校公用房的概念 |
2.1.2 高校公用房资源的特征 |
2.2 高校公用房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
2.2.1 资源配置的概念 |
2.2.2 公用房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
2.3 公共物品理论 |
2.3.1 公共物品的概念 |
2.3.2 公共物品的特点 |
2.3.3 高校公用房的公共资源定位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公用房产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3.1 高校公用房管理现状及问题 |
3.2 高校公用房资源配置现状及模式分析 |
3.3 高校公用房资源配置的改善 |
3.3.1 高校的双重特征 |
3.3.2 建立高校公用房产资源配置新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公用房产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设计 |
4.1 高校公用房产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理论基础 |
4.1.1 常见的最优化模型简介 |
4.1.2 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方法 |
4.2 优化配置方案总体设计 |
4.2.1 方案设计基本原则 |
4.2.2 方案设计整体思路 |
4.3 高校公共用房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
4.3.1 初步配置 |
4.3.2 二次配置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研究 |
5.1 项目简介 |
5.2 方案验证 |
5.2.1 定额配置方案 |
5.2.2 初步配置 |
5.2.3 优化配置 |
5.3 本章小结 |
6 高校公用房产资源优化配置对策及建议 |
6.1 促进高校公用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
6.1.1 加强管理体制建设,引入“定额配置,有偿使用”的新思想 |
6.1.2 建立公用房屋资源使用效果评估体系,健全管理决策机制 |
6.1.3 强化公用房屋使用管理的监督与奖惩机制建设 |
6.2 建立高校公用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模式 |
6.2.1 建立公用房产管理新模式的整体思路 |
6.2.2 公用房产定额面积测算办法 |
6.2.3 有偿使用费用结算办法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结论 |
7.2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关于高校公用房产资源配置现状研究访谈 |
附录Ⅱ 高校各学院资源分配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Ⅲ 高校各学院资源分配评价指标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Ⅳ 高校公用房相关政策文件 |
附录Ⅴ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2)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探析——以福州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公用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用房管理无章可依, 配置不合理。 |
(2) 用途单一, 浪费资源。 |
2 实行公用房有偿使用的意义 |
3 实行公用房有偿使用产生的新问题 |
3.1 思想上还停留在无偿使用阶段 |
3.2 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
3.3 基础数据采集时点不合理 |
4 解决问题的建议 |
4.1 加强思想教育, 转变观念, 树立经济意识 |
4.2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
4.3 建立公用房信息管理系统 |
4.4 公用房使用效率列入领导干部业绩考核项目 |
4.5 对公用房有偿使用进行动态管理 |
5 结束语 |
(4)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的探索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公用房使用存在的问题 |
1.1 高校公用房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1.2 高校公用房分配有待进一步调整 |
1.3 高校公用房管理缺乏统一规划 |
2 公用房有偿使用模式分析 |
3 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的建议 |
3.1 全面核查统计,建立信息系统 |
3.2 坚持定额分配,有偿使用原则 |
3.3 独立核算面积,分类管理公房 |
3.4 明确权责关系,合理配置房源 |
3.5 建立绩效考核,实现动态调整 |
3.6 整合科研资源,实现开放共享 |
4 总结 |
(5)建立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管理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公用房的概念界定 |
二、高校公用房无偿使用管理的弊端 |
三、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管理的实施办法 |
四、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管理的具体措施 |
(6)CSST高校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校固定资产有偿使用基本理论分析 |
2.1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
2.1.1 高校固定资产的内容 |
2.1.2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
2.2 高校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概念界定 |
2.2.1 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的概念 |
2.2.2 高校固定资产的特点 |
2.3 理论依据 |
2.3.1 产权理论 |
2.3.2 分权理论 |
2.3.3 成本理论 |
2.3.4 内部转移定价理论 |
第三章 CSST高校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现状分析 |
3.1 CSST高校基本情况介绍 |
3.1.1 CSST高校固定资产概况 |
3.1.2 CSST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
3.1.3 CSST高校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 |
3.2 CSST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固定资产配置结构不合理 |
3.2.2 固定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未分离 |
3.2.3 核算机制不完善 |
3.2.4 有偿使用涉及范围小 |
3.3 CSST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原因分析 |
3.3.1 固定资产配置标准不明确 |
3.3.2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 |
3.3.3 会计核算体系不完整 |
3.3.4 部分固定资产长期处于无偿使用状态 |
第四章 CSST高校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模式设计 |
4.1 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的目标与范围分析 |
4.1.1 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的目标 |
4.1.2 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的范围 |
4.2 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的基本原则 |
4.3 固定资产有偿使用价格的计算 |
4.3.1 有偿使用计价方法的选择 |
4.3.2 公房的功用及折旧 |
4.3.3 资产设备的耗用特性及折旧 |
4.3.4 有偿使用运行机制设计 |
4.3.5 使用价格及使用费的计算 |
4.4 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模式效果评价 |
4.4.1 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模式效果评价标准 |
4.4.2 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模式评价体系 |
第五章 CSST高校实行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模式的保障措施 |
5.1 制定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管理制度 |
5.2 建立全面系统的固定资产有偿使用信息管理系统 |
5.3 引进物联网技术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
5.4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公用房配置办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三、比较分析 |
(一)政策依据 |
(二)管理模式 |
(三)分类方法 |
(四)管理原则 |
(五)核算办法 |
1. 学校党政办公用房 |
2. 院(系)等教学科研机构用房 |
(六)收费管理 |
1. 收费办法 |
2. 经费来源 |
3. 定价规则 |
四、总结与建议 |
(8)滨州医学院公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线路图 |
第2章 滨州医学院公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公用房屋的管理现状 |
2.2 公用房屋的绩效管理现状 |
2.2.1 定额配置现行管理办法 |
2.2.2 有偿使用配置的管理方法 |
2.3 公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现状的问题分析 |
2.3.1 发展目标的多元性导致绩效评价的误差加大 |
2.3.2 房屋分配的不规范导致投入产出难以量化 |
2.3.3 供需矛盾导致评价标准及指标的不确定性增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滨州医学院公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公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 公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3.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德尔菲法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证分析 |
4.1 第一轮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4.1.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4.1.3 调查结果分析 |
4.2 第二轮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4.2.2 问卷调查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
4.3 公用房屋量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滨州医学院公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评价 |
5.1 各学院公用房屋的相关数据 |
5.2 各学院公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 |
5.3 公共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 |
5.3.1 评价体系的适用性 |
5.3.2 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9)浅析高校公用房定额配置指标体系设置——以《南京大学公用房管理实施细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高校公用房定额配置指标体系设置 |
(一)国内高校公用房定额配置指标体系综述 |
1. 办公用房 |
2. 教学实验实习用房 |
(1)相关部门核准 |
(2)按实验课时数测算 |
(3)按学科和学生规模测算 |
3. 科研用房 |
4. 服务性用房 |
5. 重点科研机构补助面积 |
6. 补贴减免面积及其他用房 |
(二)核心指标设置思路 |
1. 科学模型法 |
2. 规模倒推法 |
3. 综合评估法 |
二、南京大学公用房定额配置指标体系 |
(一)设置原则及基本思路 |
(二)分类管理 |
1. 一类用房 |
2. 二类用房 |
3. 三类用房 |
4. 四类用房 |
(三)二类用房定额配置指标体系 |
1. 办公用房指标 |
2. 教学科研服务用房指标 |
3. 教学实验科研用房指标 |
4. 科研奖励面积指标 |
5. 相关补贴减免面积指标 |
三、《南京大学公用房管理实施细则》的实施效果 |
(一)全局把控,规划先行,统切统配,两级管理 |
(二)指标全面,论证科学,弹性适当,数据易得 |
(三)动态维护,每年核算,梯度收费,多超多缴 |
(10)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高校房产资源的现状 |
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的意义 |
1.消除现行公用房管理模式的弊端, 进一步完善公用房管理体制, 解决供需矛盾, 最大限度提高公用房使用效率 |
2.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
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初探 |
1.公用房分类 |
2.按学校定编核定定额用房面积 |
3.用房面积超定额部分收取房产资源使用费 |
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问题的解决对策 |
1.转变对公用房管理和使用的传统认识 |
2.建立完善的公用房管理体系 |
3.对公用房实行动态追踪和静态管理 |
4.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
结论 |
四、高校公用房实行有偿使用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公用房产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李二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2]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探析——以福州大学为例[J]. 王耀华,谢芳成,刘松青.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12)
- [3]新形势下高校公用房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王军,汪海,李姗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S1)
- [4]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的探索和实践[J]. 孙健,周激扬,史秋峰,马红梅. 科技与创新, 2019(18)
- [5]建立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管理制度[J]. 董宏志. 中国高等教育, 2014(Z3)
- [6]CSST高校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模式研究[D]. 阳玉梅.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 [7]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公用房配置办法研究[J]. 彭廷红. 高校后勤研究, 2020(02)
- [8]滨州医学院公用房屋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 石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4)
- [9]浅析高校公用房定额配置指标体系设置——以《南京大学公用房管理实施细则》为例[J]. 郭璨,范旭东,方文晖. 高校后勤研究, 2019(08)
- [10]高校公用房有偿使用初探[J]. 周伦. 经营与管理,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