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构农业银行组织体系的一些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类淑志[1](2005)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与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研究表明,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实行的偏向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战略,对农村金融的直接干预政策以及农村金融自身的系统性缺陷,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相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对农村金融体系变迁和重构的研究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样,重构农村金融体系也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并行推进的。其一是在经济和金融改革过程中有组织培育的正规金融领域,由正规金融机构组织或促成的金融活动,其二是自然发育而成的民间金融领域,由非正规金融组织媒介或者资金供求双方直接交易。本文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外生性是导致其不健全的主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金融体系作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制度安排服务于这一发展战略。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走过了由“民办”到“官办”、再到国有银行基层经营机构的发展路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从事农业信贷的国有专业银行,也经历了“四次成立,三次撤消”的四起三落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形成了农村合作金融、农业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共存和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但这一改革成果更多是表面性的,表面上农村金融体系比较完善,但实质上农村金融机构长期经营困难,亏损严重,风险加大,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低下,发挥不了应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严重的是,农村金融机构成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重要渠道。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只吸收存款,而不愿向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农村地区的大量资金通过正规金融渠道流向了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的资金更加紧张。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更多地依靠非正规金融形式。在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正规金融。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分析,得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基本判断,即金融抑制。因此,当前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根本目的就是推进金融深化,消除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金融抑制问题。 论文首先界定了农村金融体系的范畴,从中国古代的农村金融思想、马克思主义
卢钦[2](2010)在《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关键之所在。然而,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某些方面反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不但没有为农村经济“充血”,反而源源不断地将农村资金输向非农领域,金融资源向城市高度集中。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七年出台了支农惠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了一批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措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正在逐渐发挥出来。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深层次问题仍有待解决,资金配置效率低、市场运行机制受阻、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等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任重道远。因此,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显着增强其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机制与基本途径。研究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问题,探索重构一个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透视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借鉴国内外农村金融研究成果,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九章,第一章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改革与发展历程,分析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第二章运用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理论和政府对金融干预理论,对全国农村金融供需现状、失衡表现及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研究了农户信贷供求现状问题,分析了邯郸市农村信贷供求存在的现实问题;第四章介绍了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以及对重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启示;第五章阐述了商业性金融在“三农”经济的地位;第六章阐述了政策性金融对“三农”发展支持的必要性;第七章论述了合作性金融的理论基础、改革进展状况及对“三农”服务的有效形式;第八章讨论了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提出了若干改革的方向;第九章从运行机制、功能监管、支付结算体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系统进行阐述,提出了改革措施。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农”金融支持及金融体系构建的合理模式与具体路径。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除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系统研究阐述外,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服务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创新地提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功能监管、支付结算体系、征信体系和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区别于其它一般论着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农”金融支持及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合理模式与具体路径,构成了本文的主要成果资源。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改善“三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从国内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规律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改革发展应适应“三农”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吻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和改革并非是固定模式,而是在改革实践中摸索前进的,全面总结和分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经验与不足,借鉴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改革的成功经验,遵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演变的一般规律,构建全新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金融基础。
陈啸[3](2013)在《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中小企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以工补农、以城补乡”战略部署的重要载体。自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村镇银行和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建立,对缓解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仍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约瓶颈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金融资源配置、农村金融市场对资金供求状况以及农村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融资意愿以及融资行为选择,从政府、社会、企业等视角出发提出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措施,以期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的决策行为提供理论指导和相关建议。本文以经济学及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在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资源配置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从农村金融理论的两个系统观,即以金融为出发点的局部到整体的系统观和以社会为出发点的整体到局部的系统观出发,分析了农村中小企业、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农村中小企业金融供求行为的分析,找出了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SCP范式分析了金融机构与农村中小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在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性,并构建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意愿。通过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个案研究,表明关系型借贷可以有效缓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银行优势”的假说,进一步论述了“小银行优势”与关系型借贷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银企关系型借贷的动态博弈,得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借贷双方之间的“囚徒困境”的现实问题是广泛存在的,提出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以弥补关系型借贷的不足。基于前面的分析,提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设想。首先从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几方面分析了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目标,并主要从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等方面提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路。最后,提出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一是从政府角度出发,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改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二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强化金融的社会责任。三是从中小企业自身出发,加快农村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步伐。四是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刘玉春[4](2014)在《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科学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是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的目标,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更需要一个良好和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强有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在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领域并没有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支持,―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在农村金融领域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反思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目标和农村金融扶持政策的取向,基于金融效率视角构建以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运作为基本原则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突破了以农村金融风险和农村金融功能为视角的传统研究范式,基于金融效率视角紧紧围绕―构建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问题,在具体研究中不纠结于―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问题,在肯定农村金融的促进作用前提下,着眼于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等宏观角度来探讨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农村金融促进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模式。论文在把握国内外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现代金融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流派,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水平,发现农村金融一直是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增长的外生品,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战略长期被轻视和忽视,农村金融机构被撤并,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农村金融出现了严重的功能缺失与服务缺位。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的长期时间序列数据,从作用机理和实证计量两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因果关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基于协整理论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多变量VAR模型,并利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关联性和影响程度。这既是对以往农村金融发展政策和农村金融改革效果的一次全面总结和评价,又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效的金融供给对于农村地区的的经济增长、人民增收和区域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亟需一个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来动员资金并促进农村资本形成以有效解决日益紧迫的―三农‖难题。基于效率视角来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功能,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李明贤[5](2003)在《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的状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状况的反映。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金融体系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要求,金融体系便通过自身功能的发挥能动地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如果金融体系的状况不适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要求,它便会阻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首先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近几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停滞,农民收入增幅回落甚至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就地转移困难,大量农民工异地劳顿,寻找工作,苦不堪言……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那么,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障碍是什么呢?是什么因素造成当前农村如此多的问题呢?本文认为目前困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金融制约,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资金,投资机会白白失去;农民受教育的机会丧失,劳动技能不能提高等,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本文在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状况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并对新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构建,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措施和政策要求。 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从金融体系的功能出发,在广泛借鉴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有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撑这一基本命题。 第二部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在回顾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史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考察,认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分化不足、效率低下、风险较大、农村金融体系脆弱等;并得出基本结论:由于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应的,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政策有偏斜,也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即出现了“相互制约”的局面。 第三部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是由于制度供给不足造成的,我国一直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进行严格的管制,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基本上是外生的,是政府一手制造的,缺乏农村经济主体的主动参与,因而与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相适应。 在从总体上对当前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分析之后,本部分还分机构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民间借贷、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合作基金会陷入被关闭状况进行了反思。 第四部分:外国(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实践及经验借鉴。本部分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国(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发达国家介绍了包括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在内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及运行情况;发展中国家(地区)介绍了包括台湾、韩国、印度等在内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及运行情况,并对其经验进行了总结。 第五部分:我国农村新的金融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特点及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提出了新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第六部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分析了新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方法,并分金融机构的性质提出了不同性质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构建的方略及改革措施。 第七部分:为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创造基础环境和条件。提出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必须建立农村金融体系规范运行的金融基础设施,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 为了保证研究结论在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及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了农业经济学、金融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多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并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改革的实践,运用了定量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
蔡四平[6](2006)在《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良好的制度安排可以使贫富分化问题得到改善,至少不至于使情况变得更糟。掌握资源配置权力的强势群体往往倾向于操纵资源的流向,使弱者更弱。这种情况往往并不仅局限于一国的不同群体之间。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也能分享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福利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方能真正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能仅被理解为解决农村金融资源稀缺的技术性问题,而应当被理解为价值层面上的人道主义关怀,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一种制度创新。本文以“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作为理论起点,即按照契约理论,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看成比较长期的契约关系的组合,以此来替换短期的市场交换关系,因为契约关系可以为农户提供多于纯粹市场关系的好处,给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带来适应性、效率性、稳定性和政策性方面的功能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脉络梳理,发现沿着的是一条非常典型的机构路径,基本上是围绕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整来进行的。因此,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制度设计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导致低效的农村金融制度均衡长期存在。由于即使这种均衡是低效甚或无效的,但是放弃它的成本却非常高昂,从而使得低效制度均衡长期存留而无法产生帕雷托最优的制度变迁。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是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运行效率的重要思路。然后,本文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省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和改革路径,认为尽管世界上没有发现一种“通用”或者“万能”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还是能寻找到具有共性或代表性的内容,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提供有益启示。接着,本文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一般模型,并采用功能的社会学方法,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建了一般性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还结合层次分析法,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建了层次分析法模型,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特征归纳为适应性、效率性、稳定性和政策性四个方面,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这些方面的缺陷。根据功能金融理论,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机构能满足农民各种形式的金融需求,但人们在研究农村金融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假设应该有一种最好的组织形式,功能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要跳出这种改革的“机构视角”。本文从“功能视角”出发,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与环境之间的功能关系进行了归纳,提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应具备的功能和概念性框架。在此基础上,认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后其功能是否能真正发挥效用,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适应外部环境的产权制度、微观组织设计和运营模式。然后,通过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的贷款博弈过程,发现没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参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实质上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利益主体通过博弈过程带来的成本——收益的权衡。同农村金融的交易费用的变化密切相关,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都是农村金融交易费用降低的主要受益者,故他们也应当成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重要力量。为了推动功能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从宏观方面上讲,就必须对农村正规金融进行制度创新与管理再造,对农村民间金融进行政策引导和行为规范。为了确保我国农村金融稳健、有序经营,充分发挥金融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功能,需要“看得见的手”来对农村金融进行干预,因此有必要进行农村金融监管。但是,以往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变迁历程是基于机构视角的,需要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创新,即农村金融的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方法创新和内控机制创新,并要以法制化为保障。
马晓楠[7](2014)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与回归研究 ——基于三维金融架构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2013年我国农业产值降到整个GDP的10%左右,这标志着中国正处于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跨越这一陷阱,就意味着要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要大力支持农村中种田大户和家庭农场。显然,单纯依靠农民自有收入来满足农村经济大发展时期所需要的资金是不现实的,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2014年以来,连续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姓农”,这也说明了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三农”问题是10亿农民的生存、温饱和小康问题,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问题,可以说农民不富则中国不富,农村不稳则中国不稳。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表明,合作性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政策性金融一起构成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和主体,商业性金融只是作为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巧妙补充,三者构成一种稳定的三维一体金融架构。然而,2003年以来,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始新一轮合作金融制度改革,目前已经形成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三种组织形式的农村金融体系。严格意义上,中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由原来体现合作制原则的资格股转变为体现股份制原则的投资股,也就是说,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性银行,如此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就只有商业性金融这一族类存在,合作性金融被异化了,政策性金融也被弱化甚至异化了。这种“跛脚”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不稳定的,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这也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重大现实意义,这是对中国农村问题认识的深化。政府的强制行为可以消灭中国农村的合作金融机构,可以将农村信用合作社变性,但是改变不了合作金融存在的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改变不了合作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有必要重新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本文按异化论和回归论两大主题,全文分为七个章节。第1章是绪论。本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合作性金融理论的文献明确合作性金融是三大基本的金融族类之一,进而梳理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与回归方面的文献,对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问题,国内学者明显地分为两种意见,即赞成异化和反对异化,本文明确反对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并指出异化后的农村合作金融应当回归其合作金融本质。第2章是三维金融理论概述。三维金融理论是近年来由我国着名资深金融学家白钦先教授提出并阐释的,三维金融理论创造性地将合作性金融纳入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相并列对称的三大金融族类之一,并以此构建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稳定性极强的三维一体金融架构,这是对金融基础理论认识的升华,也是对金融基础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在各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合作性金融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在中国尤其如此,必须高度重视重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极端战略重要性。第3章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及负效应分析。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是指其偏离合作本质而商业化市场化了,或者说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化了,主要表现就是产权股份化、管理集中化、业务市场化、目标营利化和普世精英化,农村合作金融从产权形式、管理制度、业务经营、服务宗旨和服务对象都由合作性质向商业性质转变,具备了商业性金融的本质特征。但是,异化后的农村合作金融会产生极其严重的负效应,如导致农村金融结构严重失衡,导致农村合作金融功能严重性缺失,导致三维金融架构严重性破坏等,这也严重制约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4章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动因分析。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动因有很多,从定性分析的视角看,异化原因主要是合作制的精神内涵和本质被扭曲、农村经济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和官办替代民办造成合作性本质弱化等;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的无序更迭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委托—代理”难题,加上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产生的严重路径依赖引导农村合作金融向商业性金融转变等都促使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从模型构造的视角分析,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和路径依赖模型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二者是造成合作性金融异化的根本原因;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理论创新的滞后和理论认知不足,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只注重商业性金融而忽视合作性金融,或者未能从三维一体架构视角来理解合作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极端战略重要性被长期忽视,在实践上的反映就是将中国的合作性金融变性和异化。第5章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典型国家经验启示。本章通过研究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发现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在农村构建完善的三维一体金融架构,给重构重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带来十分有益的启示,如合作性金融是农村三维金融体系的核心,与政策性金融一起共同构成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和主体,因而要构建地方—中央多层次完善的合作性金融体系等。第6章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路径设计。在分析了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及异化原因之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应该重构重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秉着“新建新生,往建放生”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选择适宜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模式,实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回归。第7章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政策建议。实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回归,要从构建完善的农村三维一体金融体系,重构重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农村合作性金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农村合作性金融重构重建的经济金融环境,完善农村合作性金融信贷担保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强对农村合作性金融的支持和宣传培训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逐步地实现农村合作性金融的回归。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以三维金融理论贯穿全文,从整体上、系统上、全局上思考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与回归问题;(2)归纳总结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表现,如产权股份化、管理集中化、业务市场化、目标营利化和普世精英化等,其本质是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化;(3)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动因,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论证了“委托—代理”和路径依赖是造成合作性金融异化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指出基础理论创新的滞后是根源背后的根源;(4)以三维一体金融架构系统梳理了典型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归纳总结出德国金字塔式、法国上官下民式、美国多元复合式和日本附属式等农村合作金融模式,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提供参考。当然,由于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问题,本文仍然存在理论准备不足、理论认知有待提高等不足,这也是论文以后有待完善的地方和努力方向。
祝健[8](2007)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作为一个国家社会资本形成与有效配置的一种制度安排,其是否合理并具有效率,是关系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管理涉农金融资源运行的活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建立健全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以确保持续增加资金投入和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如存在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贷款难等问题,这些凸显出农村金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本文以农村金融体系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如何通过金融体系的重新安排与创新,达到强化农村信贷资金投入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显着增强金融服务“三农”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论文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理论的合理因素,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界定农村金融体系范畴的内涵及特征基础上,考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演进历程,并审视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现状,指出农村金融供求非均衡的症结主要来自金融供给抑制。进而从内外因两个层面剖析了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根源。由此,提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与原则,阐述“三农”发展金融支持的内在逻辑与现实依据,着重探讨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运行原理及其支农效应,并围绕金融支农效应,论述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具体路径、竞争性金融市场培育和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等问题,指出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支农功能,必须从改革现行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与业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方面进行深化与拓展。
孙广琦[9](2014)在《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文中指出乡镇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最低一级建制的地方基层政府,乡镇不仅承担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也是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我国以农耕文明而着称,与之相对应的是乡镇发育早,历史悠久。从秦汉的乡亭制开始,到隋的保甲制,以及皇权、绅权和族权的长时间稳定共存。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并存向乡政权制、人民公社制到乡镇政府发展,乡村组织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多次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使乡镇政权不断有效地适应了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乡镇的发展明显提速,并出现了分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形成不同的乡镇类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改革发展的先机,一大批乡镇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发达的乡镇,正在向新型小城市方向而迈出坚实的步伐,但是他们又普遍面临着职权、管理体制、机构配置和公共服务等诸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障碍。创新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苏南地区作为“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是全国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其经济强镇的快速崛起,不仅改变了苏南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也对苏南区域增长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选择苏州经济强镇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挖掘苏南强镇扩权独创性的做法和个性的价值和成效;另一方面,可为后续的扩权强镇提供可贵的经验,对全国后发达区域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提供启迪和借鉴,甚至还可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答案,必须在探索中积累经验、研究对策、总结完善。笔者对已有的一些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评述,同时结合自己直接参与强镇扩权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认为强镇扩权不仅是要理顺县镇之间的权责关系,消除现有的体制性障碍,更要突出以“善治”为引领,加快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乡镇治理成效,使乡镇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有限型、责任型和法治型政府。第一部分,导论。这部分主要探讨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重点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深度分析相关理论,从而得出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乡镇与乡镇治理。通过历史分析法,对我国乡镇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了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揭示了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以及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并对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通过比较研究法,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地方及乡镇治理积累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其对我国推进乡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借鉴与启示。第四部分,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苏南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基础,并抢抓开发开放的机遇,崛起了一大批综合实力不凡的“经济强镇”,凸现了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等特征。本部分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角度的因素分析来总体把握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并对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从经济动力、政治动力和现实动力三大方面进行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与苏南经济强镇谋求可持续发展之间形成强烈的冲突,必须要通过重构治理模式,从而拓展发展空间,激发体制活力,提高发展绩效。第五部分,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苏南经济强镇根据自身实际,并在国家、省和市等各级政策制度的引领下,围绕扩大管理权限、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作了全新的探索。第六部分,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本部分在论述苏南强镇扩权带来的正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其背后的原因。苏南强镇通过扩权改革,在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等自身体系调整优化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己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在放权的合法性、资源政策倾斜、政策执行、权责匹配、体制障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七部分,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论文指出,从强镇扩权向扩权强镇延伸和提升,须从思想认识的提升、制度设计的引领,要素功能的完善、权力运用的规制以及城市演进的方面等方面着手,持续推进配套改革,以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与思路,谋求改革的深化,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第八部分:结论。主要概括出本文的几点基本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张立[10](2012)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障碍与重构》文中指出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始终未得到正面认可。立法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基本生存权的主要保障”这一逻辑点出发,在坚持耕地保护和坚持土地社会保障属性的两个前提下,创设了以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价值为代价,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家庭为单位保持稳定性的法律制度。这种立法逻辑既表现在法律法规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严格限制上,也表现在司法实践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合同的效力认定上。随着国家批准成都、重庆两个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农村土地利用与流转的理论研究与创新性实践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作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重要形式,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中最富有争议性的话题之一。从实地调研经验来看,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农业经营者个体和外来资本仍在相互博弈;轰轰烈烈的土地新政政绩背后,偃旗息鼓半途而废的试验点也不在少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纠纷虽然尚未浮出水面,但现行法律制度和试点政策之间的冲突已是客观存在的隐患。在现行农业基本生产制度和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突破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障碍遂成为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中最为迫切和艰巨的任务。本文第一章以分析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安排为逻辑出发点,在考察现行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性规范对这一问题的立场的基础上,通过对宁夏同心县农户土地协会、重庆江津股田制公司、山东枣庄收益权抵押和成都崇州实验这四种各有特色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样本的调研与分析,抽象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三种主流操作模式,分别评述了其创新点和局限性,描绘了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基本图景,为后文的论述提供实证分析样本。在这一基础上,本文第二章对本文拟解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障碍做出了整体性的抽象与概括。文章首先指出,受政策偏好影响,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价值取向明显偏向于“保持社会稳定”而非资源配置效率,始终不敢彻底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其次,现有制度在运行和自我演化上缺乏可持续性。这一问题既表现在以政策性文件为基础的制度设置具有先天法律效力缺陷和不稳定性,又表现在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存在交易成本过高、不利自我反馈、缺乏可复制性、易生政治寻租等缺陷,同时还受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特殊性与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原则相冲突的影响。第三,外部配套制度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展。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的不完善妨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的实现,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匮乏削弱了市场主体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而城乡社会保障供给不均衡和土地用途管制失灵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在政策制订层面缺乏普遍认同性。由于上述制度障碍之间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交互作用、缠绕共生的,其解决逻辑也因之分为制度价值取向的重塑和制度规则的再造两大要点。第三章着眼于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价值取向的反思与重塑。本文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基本性质的分析,指出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理论固化了权利与身份之间的关联,将农民与土地捆绑起来,对于土地资源以抵押方式获得合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起到了严重的阻抑作用。同时,本章通过对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绩效的分析,揭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与发挥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在逻辑上的独立性和目标上的同一性;并通过对耕地抛荒主要成因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功能的分析,论证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对缓解制度性抛荒的积极作用,为下文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具体设计扫除了认识上的误区和顾虑。第四章严格按照传统抵押权设置规范,以系统的形式就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抵押标的、抵押法律关系当事人、抵押权的效力、抵押权的实现等问题提供了相互呼应的制度设计。降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市场准入是本章制度设计的起点。在新的制度安排中,凡是权属关系明确且取得了有效权证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都可以成为抵押权的标的,由此衍生出抵押人资格扩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业务特殊性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提出了以农业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农村信用联社、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为辅助的金融机构抵押权人群体构想,提倡把政府风险防范机制转化为激励机制,通过国家专项补贴、金融优惠政策等方式来解决对金融机构的有效激励。在抵押权效力问题上,本文讨论了登记行为对抵押权设立的影响,并对抵押权的登记机关做出了阶段性设想。接着给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实现时对地上附着物和抵押权代位物的处理规则,提出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债务期限以适应农业发展需要。在上述界定基础上,本章重构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实现条件和实现方式的一般规则,并对整个抵押过程中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抵押人本人的特殊权利做了简要规定。考虑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度障碍的突破和改革深化除了需要科学有效的基础制度设置外,还有赖于与之配套的外部保障制度的支持。本文在最后一章分析了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整个流程的主要辅助制度,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前提、平台、风险预防、土地社会功能替代等角度考察相应制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辅助支撑体系做了概要的论述并得出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障碍和制度重构的总体结论。
二、重构农业银行组织体系的一些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构农业银行组织体系的一些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论文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0.2 论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与基本观点 |
0.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农村金融体系的范畴与理论基础 |
1.1 农村金融体系的范畴、功能及特征 |
1.2 中国古代的农村金融思想 |
1.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农村金融理论 |
1.4 西方经济学的农村金融理论 |
1.5 农村金融理论演进的简要评价 |
第二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变迁的历史考察 |
2.1 我国近代农村金融的发展 |
2.2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变迁:以农村信用社变迁为主线 |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轨迹 |
2.4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发展与关闭 |
2.5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历史变迁的评价 |
第三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考察 |
3.1 农户的金融需求分析 |
3.2 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分析 |
3.3 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分析 |
3.4 金融抑制: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基本判断 |
第四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
4.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从利益论视角的解释 |
4.2 中国农业银行从农村撤出的原因及经济影响 |
4.3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扭曲与经营困境 |
4.4 农村非正规金融:形成原因、定价机制与制度绩效 |
第五章 国内外农村金融体系的考察 |
5.1 法国农村金融体系:国家控制式合作金融型模式 |
5.2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多元复合型模式 |
5.3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政府扶持下的合作金融型模式 |
5.4 东南亚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四家成功的农村金融机构 |
5.5 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 |
5.6 各国及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六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理论基础与目标选择 |
6.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理论基础 |
6.2 建立政府指导下的组织多样化的混合型农村金融体系 |
6.3 当前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试点及绩效评价 |
6.4 农地金融制度:在我国是否可行 |
第七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配套措施 |
7.1 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下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7.2 积极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 |
7.3 建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 |
7.4 改革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2)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回顾 |
1.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历程 |
1.1.1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
1.1.2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
1.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
1.2.2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1.3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 |
1.3.1 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呈现“断层现象” |
1.3.2 县域金融机构支农职责“名实不符” |
1.3.3 农村金融信贷资金“流失现象”严重 |
1.3.4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呈“弱化现象” |
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失衡分析 |
2.1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理论 |
2.2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表现及因素分析 |
2.2.1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表现 |
2.2.2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因素分析 |
2.3 政府在农村金融均衡发展中的干预作用 |
2.3.1 政府对金融干预的理论基础 |
2.3.2 国外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干预 |
2.3.3 中国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干预 |
第3章 农村信贷供求分析:邯郸个案 |
3.1 邯郸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分析 |
3.1.1 农户信贷资金来源结构分析 |
3.1.2 农户获取信贷资金的信用形式分析 |
3.1.3 农户借贷利率分析 |
3.1.4 农户借贷的偿还情况分析 |
3.1.5 农户信贷资金的用途分析 |
3.2 邯郸市农户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
3.2.1 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
3.2.2 农户个体的信贷供给 |
3.3 当前农村信贷供求存在的缺陷 |
3.3.1 农村金融资源占有率偏低 |
3.3.2 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不足 |
3.3.3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新农村建设形势不相适应 |
3.3.4 风险补偿机制欠缺制约农村信贷发展空间 |
3.3.5 非正式金融的缺陷对农村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
第4章 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启示 |
4.1 农村政策性金融 |
4.1.1 主要国家的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 |
4.1.2 主要国家的信用担保机构 |
4.1.3 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
4.1.4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经验 |
4.2 农村商业性金融 |
4.2.1 发达国家农村商业性金融 |
4.2.2 发展中国家农村商业性金融 |
4.2.3 国外农村商业性金融的经验 |
4.3 农村合作金融 |
4.3.1 美国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4.3.2 日本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4.3.3 法国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4.4 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借鉴 |
4.4.1 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 |
4.4.2 以国有银行为主的既分工又竞争的模式 |
4.4.3 完善的监管和行业自律及金融基础设施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农村商业性金融 |
5.1 “三农”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基础 |
5.1.1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 |
5.1.2 农业发展的竞争性 |
5.1.3 农业投资的低收益性 |
5.1.4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 |
5.2 对农村商业性金融概念的再认识 |
5.2.1 中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主体构成 |
5.2.2 中国农业银行是支持“三农”的骨干 |
5.3 推进农业银行转轨改制的对策建议 |
5.3.1 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意义 |
5.3.2 加速农业银行业股份制改造进程 |
5.3.3 加快农业银行业务经营战略转型 |
5.3.4 农业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
5.4 深化邮政储蓄银行改革 |
5.4.1 邮政储蓄体制发展概况 |
5.4.2 邮政储蓄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 |
5.5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 |
5.5.1 关于农村民营银行的定义 |
5.5.2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政策性金融 |
6.1 农业政策性金融概述 |
6.1.1 政策性金融内涵 |
6.1.2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 |
6.2 政策性金融在新农设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功能 |
6.2.1 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6.2.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功能与新农村建设 |
6.3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功能边界 |
6.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目标 |
6.4.1 明确政策性金融支农的重点领域 |
6.4.2 明确政策性金融重点支持客户 |
6.4.3 农业发展银行转变的具体途径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合作性金融 |
7.1 合作性金融概述 |
7.1.1 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
7.1.2 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
7.1.3 简要评价 |
7.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 |
7.2.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概况 |
7.2.2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历程 |
7.3 国外主要合作金融的比较 |
7.3.1 德国 |
7.3.2 日本 |
7.3.3 美国 |
7.3.4 几点启示 |
7.4 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思考 |
7.4.1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 |
7.4.2 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 |
7.4.3 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的改革成效 |
7.4.4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
7.5 小额信贷 |
7.5.1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发展概况 |
7.5.2 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7.5.3 进一步发展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
第8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民间金融 |
8.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8.1.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
8.1.2 民间金融的研究现状 |
8.2 中国民间金融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
8.2.1 农村社会是民间金融生存的基础 |
8.2.2 正规金融对农村供给不足 |
8.2.3 小规模经济遭受正规金融的规模歧视 |
8.2.4 非国有经济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民间金融的支持 |
8.3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特征 |
8.4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效应分析 |
8.4.1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
8.4.2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
8.5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 |
8.5.1 加速民间金融正规化进程 |
8.5.2 民间金融合作化 |
8.5.3 入股正规金融机构 |
8.5.4 构建区域性民营银行 |
第9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系统 |
9.1 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 |
9.1.1 农村金融体系的市场准入机制 |
9.1.2 农村金融体系的监管机制 |
9.1.3 农村金融体系的自我发展机制 |
9.1.4 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补偿机制 |
9.1.5 农村金融体系的“价格”机制 |
9.1.6 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回流机制 |
9.1.7 农村金融体系的信贷创新机制 |
9.2 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 |
9.2.1 功能性金融监管的含义及特征 |
9.2.2 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监管创新 |
9.3 农村金融机构的支付系统建设 |
9.3.1 我国农村现有支付体系简介 |
9.3.2 农村地区金融支付结算现状及存在问题 |
9.3.3 我国未来农村支付体系架构 |
9.3.4 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路径探讨 |
9.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9.4.1 中国目前信用环境及农村融资现状 |
9.4.2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
9.4.3 国外主要国家信用体系借鉴 |
9.4.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
9.4.5 邯郸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内容介绍 |
9.5 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
9.5.1 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及特征 |
9.5.2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和建设概况 |
9.5.3 中国农村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文献评述 |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
2.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1.2 金融发展理论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
2.2 金融资源理论的提出 |
2.3 农村金融市场的分割与金融模式研究 |
2.3.1 农村金融市场的分割 |
2.3.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
2.4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行为理论 |
2.5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
2.5.1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
2.5.2 解困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 |
2.6 研究述评 |
3 金融资源配置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分析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金融资源配置的界定 |
3.1.2 农村金融资源的界定 |
3.1.3 农村中小企业的界定 |
3.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资源配置分析 |
3.2.1 农村金融资源的特性 |
3.2.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金融资源配置分析 |
3.3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关系分析 |
3.3.1 中小企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3.3.2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3.3.3 农村金融与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4 农村中小企业金融供求行为分析 |
4.1 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分析 |
4.1.1 不同发展阶段资金需求特征 |
4.1.2 融资渠道特征分析 |
4.2 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分析 |
4.2.1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分析 |
4.2.2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 |
4.2.3 民间资本向正规资本转化的可能性与主要障碍分析 |
4.3 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4.3.1 农村中小企业的借款短板 |
4.3.2 农村金融机构放贷中“趋炎附势”的原委 |
4.3.3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 |
4.4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行为选择分析 |
4.4.1 金融组织的贷款行为选择 |
4.4.2 农村中小企业的借贷行为选择 |
5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意愿分析 |
5.1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意愿统计分析 |
5.1.1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
5.1.2 样本企业区域分布 |
5.1.3 样本企业所处类型 |
5.1.4 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 |
5.1.5 样本企业的财务状况 |
5.2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意愿的影响因素 |
5.2.1 影响融资意愿的内部因素 |
5.2.2 影响融资意愿的宏观因素 |
5.3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意愿的计量检验 |
5.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 |
5.3.2 Logit决策模型运算 |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个案研究——关系型借贷 |
6.1 关系型借贷:缓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技术选择 |
6.1.1 关系型借贷的内涵 |
6.1.2 关系型借贷是缓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技术选择 |
6.2 “小银行优势”假说与农村中小企业关系型借贷 |
6.2.1 “小银行优势”分析 |
6.2.2 小银行在运用关系型借贷上的优势 |
6.3 关系型借贷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 |
6.3.1 银企关系型借贷的动态博弈 |
6.3.2 农村民间金融关系型借贷行为的博弈 |
6.4 关系型借贷在中国的实践 |
7 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设想 |
7.1 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
7.1.1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 |
7.1.2 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 |
7.1.3 推动农村城镇化需要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 |
7.1.4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 |
7.2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 |
7.3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路 |
7.3.1 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重构 |
7.3.2 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的重构 |
7.3.3 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的重构 |
7.3.4 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的重构 |
7.3.5 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
8 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建议 |
8.1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改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
8.2 强化金融的社会责任 |
8.3 加快农村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步伐 |
8.4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8.4.1 建立健全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
8.4.2 完善农业保险机制 |
8.4.3 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监管 |
9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 |
1.2.2 金融效率与农村金融效率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进一步研究之处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农村金融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 |
2.1.1 金融中介理论 |
2.1.2 金融发展理论 |
2.1.3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2 农村金融理论研究 |
2.2.1 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2.3 不完全市场理论 |
2.2.4 局部知识论 |
3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经济基础 |
3.1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
3.1.1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 |
3.1.2 第二阶段:1978年——1992年 |
3.1.3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经济增长 |
3.2.1 农村经济规模与贡献 |
3.2.2 农村经济增长速度 |
3.3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变迁 |
3.3.1 农民收入在增长但增幅缓慢 |
3.3.2 城乡间、区域间、农户间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
3.3.3 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
3.4 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及测算 |
3.4.1 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 |
3.4.2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4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迁 |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的变迁过程 |
4.1.1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 |
4.1.2 第二阶段:1978年-1992年 |
4.1.3 第三阶段:1992年-2003年 |
4.1.4 第四阶段:2003年-现在 |
4.2 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结构 |
4.2.1 中国正规金融机构利率运行 |
4.2.2 农村正规金融利率政策 |
4.3 农村正规金融规模 |
4.3.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 |
4.3.2 农村正规金融业务状况 |
4.4 农村正规金融微观金融效率 |
4.5 农村金融发展程度衡量 |
4.5.1 农村金融发展规模 |
4.5.2 农村金融中介效率 |
4.5.3 农村金融投向效率 |
5 中国农村金融效率的实证评价 |
5.1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科技进步的格兰杰因果分析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研究文献回顾 |
5.1.3 研究模型简介 |
5.1.4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
5.1.5 实证分析 |
5.1.6 结论与启示 |
5.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引言 |
5.2.2 模型设定:帕加诺模型 |
5.2.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2.4 结论与启示 |
5.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
5.3.1 文献回顾 |
5.3.2 分析模型和数据指标选择 |
5.3.3 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 |
5.3.4 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的OLS分析 |
5.3.5 研究结论 |
5.4 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协调发展实证 |
5.4.1 研究文献回顾 |
5.4.2 研究模型简介 |
5.4.3 研究数据选择 |
5.4.4 实证分析 |
5.4.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6 效率视角下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
6.1 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必要性分析 |
6.1.1 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
6.1.2 农村金融组织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
6.1.3 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不充分 |
6.2 效率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目标 |
6.2.1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
6.2.2 建立健全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 |
6.2.3 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
6.3 效率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原则 |
6.3.1 提升农村金融效率原则 |
6.3.2 服务“三农”原则 |
6.3.3 坚持竞争的市场化导向原则 |
6.3.4 协调发展原则 |
7 基于效率视角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
7.1 规范政府行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7.1.1 转变政府资源配置方式 |
7.1.2 科学界定政府在农村金融领域的行为边界 |
7.1.3 强化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 |
7.2 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7.2.1 激活农村信贷市场 |
7.2.2 稳步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
7.2.3 大力拓展农村保险市场 |
7.2.4 积极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 |
7.3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
7.3.1 壮大农村政策性金融 |
7.3.2 改组农村合作性金融 |
7.3.3 发展农村商业性金融 |
7.3.4 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 |
7.4 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7.4.1 进一步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 |
7.4.2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环境 |
7.4.3 优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
二、 金融体系的概念、变迁、功能及争论 |
三、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
六、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简要回顾 |
二、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考察 |
三、 基本结论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一、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经济学分析 |
二、 农村商业性金融-农业银行的运行状况分析 |
三、 农村政策性金融-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行状况 |
四、 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状况分析 |
五、 农村民间金融的运行状况分析 |
六、 对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反思 |
七、 农村小额信贷的运行状况 |
八、 农村邮政储蓄的运行情况 |
第四章 外国(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实践及经验借鉴 |
一、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 |
二、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和农村金融体系 |
三、 国外(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新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
一、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特点及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
二、 新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 |
三、 新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六章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
一、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方法 |
二、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 |
第七章 为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创造基础环境和条件 |
一、 建立农村金融体系规范运行的金融基础设施 |
二、 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
三、 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6)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理论基础 |
2.1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
2.2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抑制理论的视角 |
2.3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机构视角与功能视角 |
2.4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变迁历程 |
2.5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各国(地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及改革路径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
3.1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比较分析 |
3.2 功能有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特征 |
3.3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协调发展模型与评价 |
3.4 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实考察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路径选择 |
4.1 利益博弈: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逻辑依据 |
4.2 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目标 |
4.3 重构后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与定位 |
4.4 功能视角: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路径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功能视角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产权制度设计与组织形式创新 |
5.1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产权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
5.2 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原则 |
5.3 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安排 |
5.4 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的组织形式创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监管 |
6.1 功能金融监管的涵义及特征 |
6.2 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联系与区别 |
6.3 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历程 |
6.4 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功能视角 |
6.5 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创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7)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与回归研究 ——基于三维金融架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三维金融理论概述 |
2.1 三维一体的金融架构 |
2.1.1 三维金融的含义及特征 |
2.1.2 三维金融理论的多视角综合考察 |
2.1.3 合作性金融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理论依据 |
2.2 合作性金融与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的关系辨析 |
2.2.1 合作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关系 |
2.2.2 三维金融架构视角下的合作性金融 |
2.2.3 重构中国农村合作性金融的极端战略重要性 |
第3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及负效应分析 |
3.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及表现 |
3.1.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含义 |
3.1.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表现 |
3.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负效应分析 |
3.2.1 异化导致农村金融结构严重性失衡 |
3.2.2 异化导致农村合作金融功能严重性缺失 |
3.2.3 异化导致三维金融架构严重性破坏 |
第4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的动因分析 |
4.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动因的定性分析 |
4.1.1 合作制的精神内涵和本质被扭曲 |
4.1.2 农村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 |
4.1.3 官办替代民办合作性本质弱化 |
4.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动因的制度变迁分析 |
4.2.1 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的无序更迭 |
4.2.2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路径依赖 |
4.3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动因的模型分析 |
4.3.1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模型 |
4.3.2 体制改革进程中的路径依赖模型 |
4.4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动因的理论创新滞后分析 |
4.4.1 合作金融基础理论弱化 |
4.4.2 三维金融体系概念缺失 |
第5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典型国家经验启示 |
5.1 德法两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功能与地位 |
5.1.1 合作性金融是德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和主体 |
5.1.2 合作性金融是法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5.2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功能与地位 |
5.2.1 美国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概况 |
5.2.2 合作性金融是美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功能与地位 |
5.3.1 日本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概况 |
5.3.2 合作性金融是日本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和主体 |
5.4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功能地位的经验与启示 |
5.4.1 合作性金融是农村三维金融体系的核心 |
5.4.2 构建地方-中央多层次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
5.4.3 在坚持农村合作金融本质的基础上创新业务 |
5.4.4 政府应支持合作金融发展但不能功能越位 |
5.4.5 应加快农村合作性金融立法 |
第6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路径设计 |
6.1 回归路径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6.1.1 以顶层设计重构重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 |
6.1.2 坚持农村合作金融重构重建的六大原则 |
6.2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模式选择 |
6.2.1 德国的金字塔式农村合作金融模式 |
6.2.2 法国的上官下民式农村合作金融模式 |
6.2.3 美国的多元复合式农村合作金融模式 |
6.2.4 日本的附属式农村合作金融模式 |
6.3 重构重建新型农村合作性金融体系 |
6.3.1 放生已经异化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
6.3.2 新建一批真正意义的新型合作性金融机构 |
第7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回归的政策建议 |
7.1 构建完善的农村三维一体金融体系 |
7.2 重构重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
7.3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农村合作性金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
7.4 优化农村合作性金融重构重组的经济金融环境 |
7.5 完善农村合作性金融信贷担保和损失补偿机制 |
7.6 加强对农村合作性金融的支持和宣传培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
1.2 框架设计与主题阐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农村金融体系范畴的确立与意义 |
2.1 金融体系范畴的界定 |
2.1.1 金融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
2.1.2 金融体系的类型 |
2.1.3 金融体系的功能 |
2.2 金融体系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1 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 |
2.2.2 金融体系与金融体制 |
2.2.3 金融体系与金融结构 |
2.3 农村金融体系范畴的确立及其意义 |
2.3.1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与特点 |
2.3.2 确立农村金融体系范畴的意义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理论 |
3.1.1 农业产业特性与资本推动理论 |
3.1.2 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3.1.3 金融市场及其运行理论 |
3.2 西方经济学的金融体系理论 |
3.2.1 货币金融论 |
3.2.2 金融结构论 |
3.2.3 金融深化论 |
3.2.4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形成理论 |
3.2.5 金融约束论 |
3.2.6 金融体系比较说 |
3.2.7 金融功能观 |
3.3 西方经济学的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3.3.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理论 |
3.3.2 农村金融发展的三种理论流派 |
3.3.3 农村金融发展评价标准理论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的历史分析 |
4.1 金融体系演变的动因及其模式 |
4.1.1 金融体系演变的动因 |
4.1.2 金融体系演变的模式 |
4.2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历程 |
4.2.1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 |
4.2.2 中国农业银行的演变 |
4.2.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与发展 |
4.2.4 邮政储蓄制度的变迁 |
4.3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兴衰 |
4.3.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界定 |
4.3.2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式 |
4.3.3 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兴衰历程 |
4.4 对农村金融体系演变“机构路径”的反思 |
4.4.1 农村金融体系演变的特征 |
4.4.2 对“机构路径”的反思 |
4.4.3 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设计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现实审视 |
5.1 农村金融需求的实证考察 |
5.1.1 农村金融需求概述 |
5.1.2 农户信贷资金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
5.1.3 农村企业信贷资金需求的现状 |
5.2 农村金融供给的实证分析 |
5.2.1 农村金融供给概述 |
5.2.2 农村信贷资金供给的调查与分析 |
5.2.3 农村资金倒流城市的现实 |
5.3 农村金融供求性质:非均衡 |
5.3.1 正规金融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 |
5.3.2 非正规金融对农村融资的贡献显着 |
5.3.3 农村借贷利率的决定及走高趋势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原因剖析 |
6.1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及效率分析 |
6.1.1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决定因素 |
6.1.2 农村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表现 |
6.1.3 对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解释 |
6.2 现行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宏观因素 |
6.2.1 信息不对称:农村贷款难的一般原因 |
6.2.2 信用缺失:农村贷款难的基础性原因 |
6.2.3 政府管制:农村贷款难的根本原因 |
6.3 现行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微观元素 |
6.3.1 农业银行农业信贷萎缩的症结所在 |
6.3.2 农业发展银行扶农功能弱化的原因 |
6.3.3 农村信用社支农能力不足的原因 |
第7章 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目标与原则 |
7.1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机遇与客观需要 |
7.1.1 当前农村金融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 |
7.1.2 重构金融体系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
7.2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
7.2.1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目标 |
7.2.2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8章 农村金融体系重构:商业性金融 |
8.1 “三农”商业性金融支持的基础 |
8.1.1 对农村商业性金融概念的再认识 |
8.1.2 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主体构成 |
8.1.3 中国农业银行是支持“三农”的骨干 |
8.2 推进农业银行转轨改制的对策建议 |
8.2.1 加速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进程 |
8.2.2 加快农业银行业务经营战略转型 |
8.3 深化邮政储蓄银行改革的具体思路 |
8.3.1 实施邮政储蓄业务分账核算 |
8.3.2 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机制 |
8.4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的制度与对策 |
8.4.1 农村民营银行的内涵及特征 |
8.4.2 农村民营银行的比较优势与作用 |
8.4.3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 |
8.4.4 加强农村民营银行金融监管 |
第9章 农村金融体系重构:政策性金融 |
9.1 “三农”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基础 |
9.1.1 “三农”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经济基础 |
9.1.2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功能边界 |
9.2 实现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的路径设计 |
9.2.1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经验借鉴 |
9.2.2 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目标及其意义 |
9.2.3 农业发展银行转型应注意“三个统筹” |
9.2.4 探索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的有效途径 |
第10章 农村金融体系重构:合作性金融 |
10.1 “三农”合作性金融支持的基础 |
10.1.1 农村合作性金融模式及其选择 |
10.1.2 农村合作性金融存在与发展的现实依据 |
10.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思路 |
10.2.1 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 |
10.2.2 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
10.2.3 创新农村信用社金融业务与服务 |
10.3 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制度保证 |
10.3.1 农村小额信贷的概念与类型 |
10.3.2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面临的障碍 |
10.3.3 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具体措施 |
第11章 优化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外部环境 |
11.1 改善农村金融运行的政策环境 |
11.1.1 财政政策扶持 |
11.1.2 货币政策调控 |
11.2 建立健全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
11.2.1 农村信用担保模式及其选择 |
11.2.2 引入动产抵押,创新信用担保方式 |
11.2.3 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
11.3 完善农村金融稳健运行的保障体系 |
11.3.1 构建合理的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 |
11.3.2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 |
11.3.3 完善农村金融立法与金融监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视角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乡镇与乡镇治理 |
第一节 我国乡镇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以前的乡村组织体系 |
二、建国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变革 |
第二节 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 |
一、建国以来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 |
二、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 |
第三节 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目前我国的乡镇治理模式 |
二、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的地方(基层)治理 |
一、国外地方(基层)治理的实践 |
二、国外地方(基层)治理的教训 |
三、国外地方(基层)治理对我国乡镇治理的启迪和借鉴 |
第二节 国内乡镇治理改革的探索 |
一、广东省的“简政强镇” |
二、浙江省的“强镇扩权” |
三、山东省的“扩权强镇” |
四、吉林省的“百镇建设” |
第三节 我国港台地区的基层治理 |
一、香港基层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
二、台湾基层治理的实践和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 |
第一节 苏南乡镇的发展之路 |
一、苏南乡镇的发展演变 |
二、苏南乡镇发展的历史社会基础和现实自然条件 |
第二节 苏南乡镇的总体特征 |
一、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 |
二、城镇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 |
第三节 苏南经济强镇发展呼唤治理改革 |
一、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背景 |
二、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
一、苏南乡镇治理的创新实践 |
二、苏南强镇扩权的政策依据 |
三、苏南强镇扩权的制度设计 |
四、苏南强镇扩权的政府定位 |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的具体措施 |
一、下放权力,赋予强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
二、重赋功能,打造强镇治理新型服务平台 |
三、优化结构,重组强镇资源配置方式 |
四、再造流程,优化强镇政府运行方式 |
五、尊重基层,因地制宜推进扩权试点 |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实践中的若干创新 |
一、扩大经济强镇的管理权限 |
二、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 |
三、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 |
四、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 |
第一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取得的成就 |
一、产生了经济强镇扩权改革的“四大效应” |
二、实现了经济强镇运行和管理机制的“三大转变” |
三、促进了经济强镇公共治理和经济社会的“两大提升” |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的若干困惑 |
一、放权和用权的合法性问题 |
二、资源政策倾斜不力问题 |
三、政策执行问题 |
四、权责匹配问题 |
五、部门协调问题 |
六、体制障碍问题 |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困惑的原因分析 |
一、路径依赖导致阶段性的合法性缺失 |
二、思想认识不一致、不统一 |
三、制度设计不周全、不系统 |
四、利益博弈影响改革进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 |
第一节 注重思想认识的提升 |
一、提升领导思想认识,支持强镇扩权 |
二、加快干部理念更新,推进强镇扩权 |
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共享强镇扩权 |
第二节 注重制度设计的引领 |
一、突出上层设计的首要性 |
二、突出制度设计的配套性 |
三、突出制度汲取的广泛性 |
第三节 注重要素功能的完善 |
一、营造有利环境 |
二、夯实物质基础 |
三、强化要素保障 |
四、加强组织领导 |
第四节 注重权力运用的规制 |
一、确权须明确,风险重监控 |
二、用权要规范,执行须有效 |
三、绩效重测评,违规必问责 |
第五节 注重城市演进的方向 |
一、创新城镇建设理念 |
二、突出规划引领发展 |
三、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10)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障碍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问题的提出 |
0.1.1 集体所有制下的农地抵押制度 |
0.1.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之惑 |
0.1.3 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障碍与突破 |
0.2 文献综述 |
0.2.1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开禁之辩 |
0.2.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选择与设计 |
0.2.3 对既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0.3 本文思路 |
0.4 本文主要创新 |
0.5 相关概念界定 |
0.5.1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
0.5.2 法律规范与政策性规范 |
1. 法律限制与地方试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现状 |
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相关规定 |
1.1.1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规定 |
1.1.2 地方政策性规范对现行法的突破 |
1.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主要类型 |
1.2.1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反担保 |
1.2.2 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抵押贷款 |
1.2.3 附条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抵押贷款 |
1.3 小结 |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障碍 |
2.1 强调农地社会功能的制度价值取向 |
2.1.1 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对抵押权实现的制约 |
2.1.2 耕地保护诉求引发的土地用途变更担忧 |
2.2 缺乏可持续性的制度运作与演进方式 |
2.2.1 以政策为渊源的制度效力缺陷 |
2.2.2 政府主导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
2.2.3 对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匮乏 |
2.3 外部配套制度供给不足 |
2.3.1 不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 |
2.3.2 社会保障制度的非均衡性供给 |
2.3.3 农村信贷风险保障机制匮乏 |
2.3.4 土地用途管制失灵 |
2.4 小结 |
3.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价值取向的重塑 |
3.1 排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身份属性 |
3.1.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双重属性 |
3.1.2 身份属性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约 |
3.1.3 土地承包经营权身份属性的排除 |
3.2 确立农地社会保障功能新理念 |
3.2.1 土地承包经营权社会保障功能的理想与现实 |
3.2.2 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内涵扩展 |
3.3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与耕地保护关系再认识 |
3.3.1 耕地抛荒现状及成因简析 |
3.3.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对缓解制度性抛荒的积极作用 |
3.4 小结 |
4.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再造 |
4.1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标的 |
4.1.1 抵押标的的重新界定 |
4.1.2 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比例限制 |
4.1.3 区分“承包经营权抵押”和“农地收益权抵押” |
4.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关系的主体 |
4.2.1 抵押人范围的扩展 |
4.2.2 抵押权人的选择与激励 |
4.3 抵押权的登记 |
4.3.1 登记效力的区分调整 |
4.3.2 设立专门登记机关 |
4.4 抵押权的效力 |
4.4.1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对地上附着物的效力 |
4.4.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效力 |
4.5 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期限 |
4.6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的实现 |
4.6.1 重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实现规则 |
4.6.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实现过程中相关人的权利 |
4.7 小结 |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外部制度环境改善 |
5.1 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市场的建立 |
5.1.1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 |
5.1.2 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 |
5.1.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 |
5.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
5.2.1 金融机构自我风险防范 |
5.2.2 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
5.3 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5.3.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地社会保障功能的替代 |
5.3.2 为承包经营权抵押提供纵深空间的农村综合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 |
5.4 建立有效的抵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5.4.1 细化农用地类型划分 |
5.4.2 重塑土地用途管制权 |
5.4.3 建立土地违规行为发现机制 |
5.4.4 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奖罚机制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路径约束下的制度选择与制度障碍 |
6.2 创新视角下的制度重构 |
6.3 文章不足与未来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重构农业银行组织体系的一些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与重构[D]. 类淑志. 复旦大学, 2005(07)
- [2]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 卢钦. 河北大学, 2010(10)
- [3]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 陈啸. 山西财经大学, 2013(08)
- [4]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D]. 刘玉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12)
- [5]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 李明贤. 华中农业大学, 2003(04)
- [6]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D]. 蔡四平. 中南大学, 2006(01)
- [7]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与回归研究 ——基于三维金融架构的视角[D]. 马晓楠. 辽宁大学, 2014(11)
- [8]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D]. 祝健.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2)
- [9]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D]. 孙广琦. 苏州大学, 2014(09)
- [10]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障碍与重构[D]. 张立.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