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失败后的心理调节(论文文献综述)
孙化平[1](1991)在《考试失败后的心理调节》文中提出 人不可被教,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伽利略“心理平衡是人们正确行动的必要保证。”然而,由于人们达到心理平衡状态的方式有真实与虚假之分,因而我们的结论是只有真实的心理平衡方式下产生的平衡状态才是正确行动的必要保证。在中学,学生们因考试失败而产生种种的心理不平衡状态需要调节。怎样通过正确的方式,选用真实的心理平衡手段,引导学生产生一种正确而真实的心理平衡状态,实在是很有意义的教学活动。通常教师用的调节手段常常是分析课、个别谈
冯汝汉,周建成[2](1993)在《消除考试失败后的“虚假平衡”——略谈“抚慰分析调节法”》文中指出 考试后,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往往通过课堂分析试卷、个别谈心等手段,引导学生总结考试的经验教训。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帮助学生达到心理平衡的手段。但这样做,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虚假平衡”,即只知道考试失败是由于反应慢、不用功、太粗心,而不清楚失败的根本原因。笔者曾调查过初三一个班50名学生,其中二分之一的学生就利用这些常用词汇,使自己考试失败后的心理趋于“平衡”。然而,最后得到的仍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刘凤华,杨雅清[3](2001)在《中学生考试焦虑倾向及其调节》文中认为
刘凤华[4](2000)在《中学生考试焦虑及其调节》文中提出
马云飞[5](2012)在《错过购买后不行动后悔的形成机制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后悔是每个消费者都会经历的一种负面情感,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对后悔的研究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领域,消费者行为领域针对后悔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后悔分为行动后悔和不行动后悔,目前关于后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动后悔,十分缺乏针对不行动后悔的研究,尤其在消费者行为领域,很多研究考察了消费者购买产生的后悔,消费者没有购买引起的后悔还属于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范畴,只有很少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对于它是如何产生、具有怎样的影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主要考察消费者没有购买引起的后悔。针对消费者不行动后悔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价值,因为产品即使达到了消费者的效用阈限,消费者由于选择困难、想要搜索更多信息等原因经常选择不购买。能否唤回这部分消费者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行动后悔是值得重视的情感,已有研究表明为没有购买而后悔的消费者是非常有价值的消费者,他们的购买意向与满意的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类似,甚至高于满意的消费者。但目前还不清楚消费者错过购买后不行动后悔在什么情境下产生、哪些心理机制会发挥作用,对于不行动后悔是否一定能够提高购买意向也缺乏充分的研究。为了丰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本文针对错过购买机会以后的不行动后悔,在归纳、整理后悔领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禀赋效应理论和反事实思维理论,对它的形成机制和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进行了前期探索性研究,通过消费者深入访谈提炼不行动后悔的形成机制和影响,为构建理论假设做准备。在借鉴相关理论和前期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不行动后悔的形成机制和影响,通过七个研究(包括六个行为学实验和一个问卷调查)对假设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行动后悔的形成机制前期探索性研究和理论研究表明,错过的购买机会的有限性是不行动后悔的重要前置因素。购买机会的有限性表现为特定消费者未来再次获取同样购买机会的可能性,获取的可能性越小,购买机会的有限性越高。购买机会有限性对不行动后悔有正向影响,禀赋效应和上行反事实思维是两个重要的机制。具体而言,首先购买机会有限性对禀赋效应和上行反事实思维有正向影响,错过购买后,如果购买机会有限性较高,会产生较强的禀赋效应,消费者对产品价值评价的提高幅度较大;同时会产生较多的上行反事实思维,想象如果购买了该产品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其次禀赋效应和上行反事实思维对不行动后悔有正向影响,禀赋效应越强,上行反事实思维数量越多,不行动后悔程度越高。禀赋效应和上行反事实思维中介购买机会有限性对不行动后悔的影响。同时,产品类型(享乐品/实用品)会调节购买机会有限性对禀赋效应和上行反事实思维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三个行为学实验和一个问卷调查对上述假设进行了验证。2.不行动后悔的影响错过购买后,如果消费者产生不行动后悔,面对下一次购买机会时,不行动后悔会成为动力促使消费者提高购买意向。但是前期探索性研究和理论研究表明,即使消费者感到不行动后悔,也不一定提高购买意向,还可能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减轻后悔。在什么情境下不行动后悔产生哪种影响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研究认为,面对下一次购买机会时,购买机会的易达性会调节不行动后悔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如果该购买机会容易到达,不行动后悔会提高购买意向,但如果该购买机会难以到达或到达它的成本高于收益,购买意向不会显着提高。本研究通过两个行为学实验证明了上述观点。同时从整体来看,错过的购买机会的有限性对未来购买意向有正向影响,不行动后悔起中介作用,这一假设也得到了实验的证明。本研究关注错过购买后的不行动后悔,考察了它的形成机制和影响。从已有研究来看,很少研究对不行动后悔的形成机制进行系统的探讨,本研究弥补了这一空白点。同时在考察不行动后悔的影响时,发现虽然不行动后悔能够提高购买意向,但这一影响受到未来购买机会易达性的调节,丰富了关于后悔影响的研究。之前关于后悔的研究大多关注它的负面影响,而本研究的立足点是不行动后悔在一定情况下能够成为一种动力促使消费者提高购买意向,通过了解不行动后悔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有助于营销者了解消费者错过购买后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不行动后悔,以及不行动后悔在什么情境下能够提高购买意向。这对于企业如何有效地安排促销活动的内容、期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企业采取正确的营销措施促使错过购买的消费者在下一次购买。
马晶[6](2020)在《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和经商,成为城市的新市民。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子女也随着父母迁移到城市学习和生活,由此便衍生出城市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让新市民子女接受优质的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举措,提升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是发展学生独立意识与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完善人格和适应未来发展能力的要求,并有助于新市民子女尽快融入城市学校生活。通过随机抽取青岛市三所新市民子女较多的小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新市民子女社会化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学习生活自我管理意识差,行为心理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等。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对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关注不足,新市民家庭教育对子女的自我管理重视不够,同时新市民子女自我认识能力较低等。根据上述原因,青岛X小学从实践层面对提高城市新市民子女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一些探索,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营造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特色课程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此提升学生社会化自我管理能力;依托德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积极的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学习生活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班级教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树立自我激励和自我反思意识,提升学生行为心理自我管理能力。在开展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实践的两年来,青岛X小学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习惯有所改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全面提升,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等工作成效明显。但新市民子女教育工程仍具复杂性与长期性,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教育管理工作具有持续性、发展性影响。
王元勇[7](2010)在《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信息的高度发达、网络海量的知识、飞速的信息更新、经济的繁荣、物质的极度丰富,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为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成才、发展的广阔舞台,也带来了竞争和严峻的挑战,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在生活、求学、与人交往、社会适应、就业、学习、家庭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更多,受年龄、认识水平以及社会经验所限,引发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感,带来心理不适,甚至心理障碍。最近频频出现的大学生自杀事件足见对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增强意志力,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使其能够积极应对挫折、直面挫折,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使其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了解挫折教育理论着手,介绍了大学生遭遇挫折后的反应,挖掘挫折的形成原因,探讨大学生自身该如何改变自挫的态度和行为,建立正确的挫折观,尝试提出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社会、学校和家庭形成较强的合力,有效地对大学生加强挫折教育。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分析综合、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挫折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具体、细致地研究。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部分:一、引言(研究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二、挫折教育概述(挫折相关的定义、构成条件、影响因素及有关的挫折理论);三、大学生挫折的反应(积极反应、消极反应和中性反应);四、大学生挫折的成因(根本原因、外因和内因);五、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认清自挫的态度、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会自我调适,增强意志力的培养,提高挫折承受力,纠正现存片面认识,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等方面来进行大学生挫折教育)。引入自挫的概念,详实的个案分析,强调个体因素在挫折中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人研究中的缺陷。只有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认识到自己不当的自挫态度和行为,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才能培养大学生拥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促进身心健康。
胡云[8](2000)在《小学生的不良考试心理及其教育指导》文中指出
黄本兴[9](2014)在《《认知作业辅导手册》修订及对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质性研究、问卷调查和实验的方法,探讨研究了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认知性作业辅导的主题、修订认知性作业辅导手册以及认知性作业辅导手册对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适用性。修订出一本适合高三考生的,更加规范科学和指导性较强的考试焦虑团体辅导手册,这不仅对于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缓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另外对于心理学从业人员更加有效的开展考试焦虑团体辅导也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考试焦虑与生理唤醒、认知因素困扰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认知因素与生理唤醒、学习策略缺乏与学业效能感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考试焦虑与学习策略缺乏、学业效能感之间存在显着性负相关,生理唤醒与学习策略缺乏、学业效能感之间显着负相关,认知因素困扰与学习策略缺乏、学业效能感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2)认知因素、生理唤醒和学习策略对考试焦虑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考试焦虑对学业效能感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但是考试焦虑和学业效能感对学业成绩并没有显着的预测作用。(3)本研究共得出三类认知性作业主题,其分别为:认知认识类、情绪宣泄类和技能技巧类。根据认知性作业主题对认知性作业辅导手册进行修订,共形成了七个单元的辅导内容。(4)学生对团体辅导的整体满意度比较高,主试和助手反馈认为,团体辅导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5)在考试焦虑水平上,实验组一、实验组二与对照组相比考试焦虑水平降低显着,实验组一与实验组二之间并不存在显着差异;在学业成绩方面,实验组一、实验组二与对照组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李钟山[10](2002)在《第四部分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指导 第二讲 中小学生的考试归因与科学用脑》文中指出 一、中小学生考试指导 (一)中小学生考试指导 1影响考试效果的心理因素应考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首先,心理因素很多,主要是心理疲劳带来的学习焦虑,使心智活动的效率降低、注意力分散、意志力薄弱、情感波动、大脑兴奋与抑制失控,由此产生心理障碍。此外,还有复习中的猜题心理、侥幸碰运气心理、考试失败后的畏难心理、初次考试的恐惧心理、答题的犹豫心理、屡试不第的惧怕心理等等。其次,考试成功的重要
二、考试失败后的心理调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试失败后的心理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3)中学生考试焦虑倾向及其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一、积极的暗示训练 |
二、有效地想象训练 |
三、注意力转移训练 |
四、与消极的自我辩论 |
五、系统脱敏调节训练 |
六、躯体的放松训练 |
1.做好放松前的准备工作。 |
2.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
3.坚持锻炼, 持之以恒。 |
4.练习方法。 |
①头、颈部。 |
②胸、肩、背部。 |
③上肢。 |
④下肢。 |
七、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 |
1.训练集中。 |
2.训练放松。 |
3.采用橡皮圈法。 |
4.重复作业。 |
八、面对现实, 超越自我 |
1.每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
2.考前心理调节要注重实效性。 |
3.考前心理调节要注重时效性。 |
4.考前心理调节要注重计划性。 |
(5)错过购买后不行动后悔的形成机制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的现实背景 |
二、 研究的理论背景 |
三、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一、 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及整体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路线 |
三、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后悔的含义、特点及测量 |
一、 后悔的含义 |
二、 后悔的特点 |
三、 后悔的测量 |
第二节 后悔的前置因素 |
一、 决策结果对后悔的影响 |
二、 反事实思维对后悔的影响 |
三、 个性特征对后悔的影响 |
第三节 后悔产生的影响 |
一、 体验后悔产生的影响 |
二、 预期后悔产生的影响 |
三、 后悔的调节策略 |
第四节 不行动的原因及影响 |
一、 不行动的概念界定 |
二、 不行动的原因 |
三、 不行动产生的影响 |
第五节 不行动后悔 |
一、 不行动后悔的概念 |
二、 不行动后悔的情感内容 |
三、 不行动后悔与行动后悔的比较 |
四、 购买决策中的不行动后悔 |
第六节 本研究的研究范围 |
第三章 禀赋效应和反事实思维理论回顾 |
第一节 禀赋效应理论回顾 |
一、 禀赋效应的概念 |
二、 禀赋效应的心理机制 |
三、 禀赋效应的影响因素 |
四、 禀赋效应的测量方法 |
五、 禀赋效应对营销领域的启示 |
六、 小结 |
第二节 反事实思维理论回顾 |
一、 反事实思维的概念 |
二、 反事实思维的分类 |
三、 反事实思维的产生和内容 |
四、 反事实思维的功能 |
五、 反事实思维的测量方法 |
六、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前期探索性研究 |
第一节 消费者深度访谈研究程序 |
一、 消费者深度访谈简介 |
二、 消费者访谈设计及实施过程 |
三、 被访者背景资料 |
四、 访谈结果记录 |
第二节 消费者访谈分析 |
一、 不行动后悔的情感内容 |
二、 不行动后悔的前置因素 |
三、 不行动后悔的形成机制 |
四、 不行动后悔的影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假设 |
第一节 不行动后悔的形成机制 |
一、 购买机会有限性 |
二、 购买机会有限性与不行动后悔 |
三、 购买机会有限性与禀赋效应 |
四、 禀赋效应与不行动后悔 |
五、 购买机会有限性与上行反事实思维 |
六、 上行反事实思维与不行动后悔 |
七、 产品类型(享乐产品与实用产品)的调节作用 |
第二节 不行动后悔的影响 |
一、 不行动后悔对未来购买意向的影响 |
二、 购买机会易达性的调节作用 |
三、 购买机会有限性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及不行动后悔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六章 研究设计、数据搜集与研究结果 |
第一节 研究一:购买机会有限性对禀赋效应和上行反事实思维的影响 |
一、 实验设计 |
二、 实验步骤 |
三、 变量测量 |
四、 分析与结果 |
第二节 研究二:禀赋效应和上行反事实思维对不行动后悔的影响 |
一、 实验设计和步骤 |
二、 变量测量 |
三、 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研究三:不行动后悔的影响因素及中介效应检验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 |
三、 假设结果验证分析 |
四、 研究结论 |
第四节 研究四:产品类型的调节作用 |
一、 实验设计 |
二、 实验步骤 |
三、 变量测量 |
四、 分析与结果 |
五、 小结 |
第五节 研究五:不行动后悔对未来购买意向的影响 |
一、 实验设计及步骤 |
二、 变量测量 |
三、 分析与结果 |
第六节 研究六:购买机会易达性的调节作用 |
一、 实验设计及步骤 |
二、 变量测量 |
三、 分析与结果 |
第七节 研究七:购买机会有限性对未来购买意向的影响及不行动后悔的中介作用 |
一、 实验设计 |
二、 实验步骤 |
三、 变量测量 |
四、 结果分析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研究意义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 不行动后悔的形成机制 |
二、 不行动后悔的影响 |
第二节 理论及实践价值 |
一、 研究的理论价值 |
二、 研究的实践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一、 关于不行动后悔 |
二、 关于不行动后悔的形成机制 |
三、 关于不行动后悔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研究成果和所获奖励 |
(6)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举措 |
(二)城市新市民子女教育是社会发展衍生的新问题 |
(三)自我管理能力是发展新市民子女独立意识的内在要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反思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四、概念界定 |
(一)新市民 |
(二)城市新市民子女 |
(三)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 |
第一章 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结构及其教育价值 |
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结构 |
(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 |
(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结构 |
二、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结构 |
(一)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的特殊性 |
(二)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结构 |
三、提升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的价值 |
(一)提升新市民子女的自主发展能力 |
(二)实现新市民子女的城市生活融入 |
(三)发展新市民子女的自我教育能力 |
(四)提高新市民子女的综合素质水平 |
第二章 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与问卷结构 |
(一)设计意图 |
(二)基本结构 |
二、现状调查 |
(一)调查情况概述 |
(二)调查研究结果 |
三、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
(一)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存在的优势 |
(二)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
(三)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问题的成因 |
第三章 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
一、学生社会化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一)营造自我管理校园文化氛围 |
(二)特色课程提供自我展示机会 |
(三)实践活动中提升主人翁意识 |
二、学生学习生活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一)依托德育活动培养自主能力 |
(二)关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指导 |
(三)家校联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
三、学生行为心理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二)关注行为习惯养成 |
(三)多种评价方式激励 |
第四章 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成效与反思 |
一、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成效 |
(一)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习惯有所改善 |
(二)学生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全面提升 |
(三)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工作成效明显 |
二、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反思 |
(一)自我管理能力是城市新市民子女成长的关键素养 |
(二)城市新市民子女教育工程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 |
(三)家校合力是培养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新市民子女基本情况调查 |
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策略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7)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
1.2.1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
1.2.2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2 挫折教育概述 |
2.1 挫折的概述 |
2.1.1 挫折的定义 |
2.1.2 挫折构成的条件 |
2.2 有关挫折的理论 |
2.2.1 W.麦独孤的挫折本能学说 |
2.2.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挫折理论 |
2.2.3 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侵犯理论 |
2.2.4 艾里斯的挫折ABC理论 |
2.3 挫折教育的定义 |
3 大学生挫折的反应 |
3.1 大学生挫折后的积极反应 |
3.1.1 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
3.1.2 调整目标,继续奋斗 |
3.1.3 战胜逆境,奋起升华 |
3.2 大学生挫折后的消极反应 |
3.3 大学生挫折后的中性表现 |
4 大学生挫折的成因 |
4.1 大学生挫折的根本原因 |
4.1.1 需要 |
4.1.2 动机 |
4.1.3 需要、动机和挫折的关系 |
4.2 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外因 |
4.2.1 自然因素 |
4.2.2 社会因素 |
4.2.3 物质因素 |
4.2.4 家庭因素 |
4.2.5 学校因素 |
4.3 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内因 |
4.3.1 个体生理因素 |
4.3.2 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素 |
4.3.3 个体能力的因素 |
4.3.4 个体的思维方式 |
4.3.5 个体的心理因素 |
5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讨 |
5.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
5.2 认清自挫态度,避免自挫行为 |
5.2.1 认清自挫态度 |
5.2.2 避免自挫行为 |
5.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会自我调适 |
5.3.1 自我调节 |
5.3.2 合理归因 |
5.3.3 情绪调节 |
5.4 增强意志、提高挫折承受力 |
5.4.1 确立合适的目标 |
5.4.2 磨练意志 |
5.4.3 增强自信心 |
5.4.4 增强挫折承受力 |
5.5 纠正片面认识,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
5.5.1 纠正片面认识 |
5.5.2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认知作业辅导手册》修订及对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认知作业辅导 |
1.1.1 认知辅导的概念 |
1.1.2 作业辅导的概念 |
1.1.3 写作辅导的概念 |
1.1.4 认知作业辅导的概念 |
1.1.5 认知作业辅导的构成要素 |
1.1.6 认知作业辅导的相关研究 |
1.2 考试心理 |
1.2.1 考试心理 |
1.2.2 考试心理问题 |
1.2.3 考试焦虑 |
1.2.4 考试焦虑的干预研究 |
1.3 手册 |
1.3.1 手册的定义 |
1.3.2 手册的发展 |
1.3.3 手册的分类 |
1.3.4 手册与方案的区别 |
1.3.5 认知作业辅导手册编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问题提出及总体研究方案 |
2.1 问题的提出 |
2.1.1 高三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突出 |
2.1.2 导师的研究取向及自身实践经验 |
2.1.3 认知作业辅导的研究较少 |
2.1.4 修订认知作业团体辅导手册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2.2 总体研究方案 |
第3章 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的关系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工具 |
3.2.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结果 |
3.3.1 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的相关分析 |
3.3.2 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的路径分析 |
3.3.3 考试焦虑与学业成绩关系模型各项拟合指数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认知作业主题库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资料 |
4.2.2 研究小组 |
4.2.3 研究工具 |
4.2.4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对来自咨询师资料的分析结果 |
4.3.2 对来自学生资料的分析结果 |
4.3.3 对来自咨询案例资料的分析结果 |
4.3.4 写作主题分类符合程度评分者一致性信度 |
4.3.5 写作主题分类符合程度的评定情况 |
4.4 研究结论 |
第5章 认知作业辅导手册的修订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手册结构 |
5.3.1 前言 |
5.3.2 认知作业辅导简介 |
5.3.3 辅导目标 |
5.3.4 手册的使用者和认知作业的适用对象 |
5.3.5 认知作业内容 |
5.3.6 辅导步骤和过程 |
5.3.7 注意事项 |
5.3.8 附录 |
5.4 认知性作业辅导手册内容修订的过程 |
5.4.1 主题库的形成 |
5.4.2 学生对主题写作意愿结果与分析 |
5.4.3 学生写作主题的形成 |
5.4.4 认知性写作辅导方案的形成 |
5.4.5 手册附录 |
第6章 认知作业辅导手册的适用性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对象 |
6.3.2 研究工具 |
6.3.3 研究设计 |
6.3.4 研究者和辅导者的资格 |
6.4 团体辅导目标 |
6.5 团体辅导内容 |
6.6 团体辅导的实施及结果 |
6.6.1 团体辅导内容 |
6.6.2 团体辅导评价及反馈 |
6.6.3 实验效果的量化分析 |
6.7 分析与讨论 |
6.8 结论 |
第7章 总结论 |
第8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不足 |
8.1.1 手册修订方面的不足 |
8.2 本研究的展望 |
8.2.1 认知作业治疗的深化 |
8.2.2 考试焦虑认知作业治疗团体辅导手册适用对象的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写作主题分类符合程度结果分析 |
附录二 学生写作意愿程度问卷 |
附录三 学生学习生活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活动效果评价清单 |
附录五 考试心理生理辅导手册助手观察记录表—第次辅导记 |
附录六 写作主题分类研究 |
附录七 写作主题分类符合程度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第四部分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指导 第二讲 中小学生的考试归因与科学用脑(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小学生考试指导 |
(一)中小学生考试指导 |
(二)防止怯场的一些技巧 |
二、中小学生的学习疲劳 |
(一)生理疲劳 |
(二)心理疲劳 |
(三)疲劳降低学习效率的生理机制 |
三、中小学生怎样科学用脑 |
(一)掌握“用进废退”的原理 |
(二)注意用脑卫生 |
(三)加强大脑的物质基础 |
四、考试失败后的心理调节(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试失败后的心理调节[J]. 孙化平. 江苏教育, 1991(02)
- [2]消除考试失败后的“虚假平衡”——略谈“抚慰分析调节法”[J]. 冯汝汉,周建成.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3(05)
- [3]中学生考试焦虑倾向及其调节[J]. 刘凤华,杨雅清.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04)
- [4]中学生考试焦虑及其调节[J]. 刘凤华.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0(06)
- [5]错过购买后不行动后悔的形成机制及影响研究[D]. 马云飞. 南开大学, 2012(07)
- [6]城市新市民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 马晶.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 王元勇. 贵州财经学院, 2010(04)
- [8]小学生的不良考试心理及其教育指导[J]. 胡云. 辽宁教育, 2000(05)
- [9]《认知作业辅导手册》修订及对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适用性研究[D]. 黄本兴.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4)
- [10]第四部分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指导 第二讲 中小学生的考试归因与科学用脑[J]. 李钟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