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G132/320-W新型液压牵引采煤机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葛世荣[1](2020)在《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二)——铣削式滚筒采煤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铣削式滚筒采煤机是采煤机械的一次变革,已成为煤炭开采的主力装备,我国滚筒采煤机开采煤炭产量占比达到80%以上。笔者梳理了国内外滚筒采煤机的发展历程,考证了滚筒采煤机的技术变革节点。英国安德森公司于1948年改制成第1台滚筒采煤机,开启了滚筒采煤机的制造史,我国自主生产滚筒采煤机比国外晚,但在采煤机结构调整时期,我国特大型滚筒采煤机研发及机型更新速度明显快于国外,近5年来更是创造了一批采煤机功率或采高的世界新记录。至今,滚筒采煤机发展经历了7次变革,第1代采煤机是1952年诞生的安德森型固定滚筒采煤机,第2代采煤机是1963年创制的AB型可调高单螺旋滚筒采煤机,第3代采煤机是1972年出现的AM500型液压牵引可调高双滚筒采煤机,第4代是无链牵引采煤机,第5代是电牵引采煤机,第6代是仿形(记忆)截割采煤机,第7代是无人驾驶采煤机。本篇仅介绍机械牵引和液压牵引的滚筒采煤机,电牵引滚筒采煤机将另文叙述。统计表明,国外各公司设计生产了50余种非电牵引的滚筒采煤机,而我国设计生产了近100种非电牵引的滚筒采煤机。
王磊[2](2019)在《大型矿用设备的液压吊运装备的研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转变,对消耗化石能源(煤炭)开采严格的控制,我国煤矿不断向着高效大型发展,机械化开采的程度普及率越来越高,综采设备不断地向着大型化发展。由于矿井的作业空间有限和调运这些大型设备作业设备缺乏,用于综采的大型矿用设备井上、井下调运困难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这些大型设备井下安装运行率,已成为矿井从业技术人员面临的一大技术难点和密切关注的安全生产焦点。针对该类生产现实困难,现围绕该类大型矿用设备井上、井下的调运作业技术要求,结合矿井的实际工况开展其吊运和组装专用装备的研制,其目的是提高该类大型设备的调运到场率,降低工人的作业劳动强度,降低井上、井下工作条件制约下的劳动安全风险,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我国现有的大型综采设备的结构特点及煤矿现场生产条件,为满足高效安全大型化矿井发展的需要,基于通用性、柔性化等的设计理念,提出了该类大型矿用设备井上、井下吊运和组装专用设备的设计方案;2)依据大型矿用专用吊运装备的设计方案要求,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关键件(承重梁,液压升降支柱)力学数学模型,给出了其结构设计方法,基于其实际应用工况和承载特点,制定其关键件(承重梁,液压升降支柱)的选材及制造工艺方法;3)基于所建立的力学模型,利用现代分析与计算软件对所建的模型进行仿真和校核,给出了该设备主要关键件的静动态工作特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合理,结构设计可靠安全;4)依据该装置工作及运行过程的作业技术要求,得出了该控制系统的液压工作回路的设计原理,归纳出所用液压元件的选型和校核的方法,经实际应用,该系统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图 [36] 表 [18] 参 [68]
徐雪战[3](2015)在《基于三维可视化与虚拟仿真技术的综采工作面生产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井工作面回采生产是煤矿企业一个复杂的生产系统,将三维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新员工岗前培训与企业生产管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针对综采工作面回采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从经济与安全生产的视角出发,对矿井虚拟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与理论价值进行的深入的研究。设计开发了综采工作面虚拟生产仿真系统,实现了矿井仿真漫游、生产工艺仿真、安全教育培训、矿井智能管理以及灾害模型仿真等功能,推进了矿井高效智能化管理的进程,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与推广意义。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结合面向对象的程序软件设计思路,从虚拟现实技术沉浸性、交互性和设想性的特点出发,分析设计了综采工作面虚拟生产仿真系统的组织架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矿井生产管理与教学培训虚拟生产仿真系统的设计开发流程。2.通过对虚拟仿真场景中工业广场、巷道、采掘机械设备、虚拟矿工以及工作面生产工艺仿真等三维仿真模型与生产技术的实现,提出了虚拟仿真场景模型分类,依次构建组装的创建思路。同时,为了提高虚拟仿真场景的导入与渲染速度,研究了矿井虚拟生产仿真系统的可视化场景建模与渲染优化技术。3.为了实现虚拟仿真系统真实的交互体验感,本文在对虚拟仿真场景模型碰撞检测算法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了一种适用矿井虚拟仿真系统的场景模型碰撞检测算法。最后,通过代码实现了系统场景模型的碰撞检测,并分析了该碰撞算法的有效性。4.分析研究了Converse3D三维仿真系统集成开发平台的设计体系与结构特点,介绍了该软件开发平台的开发界面与基本功能。紧接着,结合三维模型创建工具3D MAX完成了矿井虚拟生产仿真系统场景模型的烘焙与导入,并设计研发了虚拟仿真系统的导航与相机管理模块。最后,结合矿井虚拟仿真系统的使用人群特点,通过“动态加载”的虚拟场景模型打包发布方式,设计开发了矿井虚拟生产仿真系统,并通过软件功能压力测试,得到了系统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
张步勤[4](2015)在《薄煤层综采自动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综采配套设备和自动化远程控制两个方面对薄煤层开采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工作面综采设备进行选型设计和配套参数的研究,满足高产高效、安全可靠生产,提出了薄煤层自动化开采的工作模式,开发了既能满足一定生产能力,又能适应复杂生产环境的无人自动化、远程控制开采的综采配套设备。通过对智能控制、网络传输、视频监测和远程通讯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起了薄煤层数字化无人工作面监控系统,基本实现了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无人化远程控制。工业性试验表明,本文研究的综采自动化技术是安全可行且有效的,为薄煤层综采自动化设备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提供了有力保证。
曹善华,王建新,郭平[5](2013)在《极近距离薄煤层破碎顶板下综采实践》文中认为为了解决破碎顶板条件下的薄煤层综采技术难题,四川华蓥山广能公司自主研制了MG2×150/421-PFD双滚筒采煤机、SGZ730/320-LT型中双链式刮板输送机、ZY3400/6.5/14型工作面液压支架和ZYZT3600/14/28型端头液压支架等综采设备,并在李子垭煤矿11041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工艺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三机"设备配套合理,开采机械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成功实现了在破碎顶板条件下厚度小于1 m的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试验期间工作面安全推进654.8 m,累计产煤56 377 t,最大工作面月安全推进度219.6 m,最大工作面月产煤量25 349 t。
徐二宝[6](2013)在《基于AMESim的采煤机电液比例自动调高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煤机自动调高技术是实现综采工作面自动化采煤作业的关键技术,可提高原煤质量和作业安全性,能减轻劳动强度。采煤机自动调高的关键在于实现煤岩界面的自动识别,然而,由于综采工作面的恶劣环境,当前煤岩界面识别技术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在当前的采煤机工作过程中,滚筒高度的调整主要靠人工操作。此外,现有的采煤机滚筒调高系统普遍采用定量泵—换向阀组成的液压调高系统,既不便实现滚筒高度的自动调节,又难以控制其轨迹跟踪精度,已越来越不能适应采煤机自动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对采煤机自动调高系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希望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介绍了采煤机的发展概况和电液比例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煤岩界面识别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调高系统存在的问题,应用电液比例技术优化设计采煤机调高系统,分别对采煤机电液比例开环和闭环PID调高系统进行研究。在AMESim软件中搭建了所设计的开环和闭环PID调高系统模型,并进行了速度响应、变负载仿真和位移跟踪运动仿真。制定了煤层存在横纵向倾斜时采煤机姿态调整方法及滚筒截割路径跟踪方法。本文以记忆截割方法为基础,以调高缸压力为截割状态判别手段,建立基于压力监测的新型煤岩界面识别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煤机截割负载力与调高油缸压力的关系,建立了控制规则,制定了误差限。在AMESim中建立了新的识别方法下采煤机PID自动调高仿真模型,进行了扰动负载和过负载情况下采煤机自动调高的仿真研究。上述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开环控制系统,采煤机电液比例闭环PID调高系统在响应速度、位置控制精确度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系统鲁棒性强。以记忆截割方法为基础,以压力监测为判别手段的采煤机自动调高系统能够实现煤岩界面的自动识别和滚筒高度的自动调节。
郭周克[7](2013)在《黄沙矿极薄煤层高效综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极薄煤层安全高效综合机械化开采是当今煤炭生产中的世界性难题,开展对极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引起了国家和相关行业的重视。本论文以黄沙矿为研究实例,利用UDEC软件建立了在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煤层厚度的采场数值模型,分析比较了薄煤层和中厚煤层在开采时的工作面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做出了极薄煤综采的可行性评估。应用模糊数学和最优化方法,开发出薄煤层液压支架总体结构参数的模糊聚类分析和优化程序,对液压支架进行优化设计,使支架的特性适应极薄煤层顶板的特征,对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进行改进使其达到了优化组合。同时将集中控制系统、采煤机远程控制系统、PM32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应用到实践中,实现了自动化综采,通过工业性试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在峰峰集团和全国的老矿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原鑫[8](2012)在《薄煤层机械化采煤工艺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我国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现状,对滚筒采煤机综采、刨煤机综采、螺旋钻采的采煤工艺特点作了对比说明,对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为薄煤层采煤工艺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杨梅生[9](2011)在《采煤机液压牵引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文中提出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当今世界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均给以了足够的重视。虽然国内外普遍将采煤机研制重心向电牵引采煤机方向偏移,但由于我国薄煤层煤矿开采仍占有一定比例及液压牵引采煤机在薄煤层开采中的价格优势,目前很多煤矿企业仍在使用液压牵引采煤机。然而传统的采煤机液压牵引系统存在着系统可靠性不高、自动化水平、牵引性能较低及手动操作不便于薄煤层狭窄的开采空间等缺陷。本文针对MG300-W型液压牵引采煤机,分析了传统的采煤机液压牵引系统工作原理,使用AMESim仿真软件对其调速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针对轻载、重载工况下,系统的压力、流量响应及电机消耗功率进行了仿真研究。提出了采用负载敏感泵的采煤机液压牵引系统,对系统主要元件进行了计算选型,建立了负载敏感泵的仿真模型,在相同的轻载、重载工况下与传统的采煤机液压牵引系统的流量、压力响应及电机消耗功率对比分析。提出了采煤机变转速闭式液压牵引系统,对系统元件进行了计算选型,建立了变频器-电机环节的数学模型与仿真模型及电液比例方向阀的仿真模型。并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对比仿真分析了变转速调速、阀控调速及复合调速三种方式的系统开环仿真。并对比分析了传统的采煤机液压牵引系统、采用负载敏感泵的液压牵引系统及变转速闭式液压牵引系统的调速特性。并对变转速闭式液压牵引系统进行了闭环PID控制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相对于传统的采煤机液压牵引系统,采用负载敏感泵的牵引系统与变转速闭式液压牵引系统均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采煤机的牵引工作性能指标得到了提高,此外,变转速闭式液压牵引系统为系统工作中的能量回收提供了可能性。提出的两个牵引系统可以针对具体的工程实践要求,广泛应用于煤矿机械及其他工程机械中。图[60]表[9]参[54]
张军辉[10](2008)在《我国煤矿采煤机的研制回顾、现状以及发展》文中认为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采煤机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的采煤机机型、特征和使用状况以及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着重分析了我国采煤机研制、生产现状和新技术在采煤机研制过程中的应用以及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为今后我国在采煤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对策。
二、MG132/320-W新型液压牵引采煤机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G132/320-W新型液压牵引采煤机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二)——铣削式滚筒采煤机(论文提纲范文)
1 滚筒采煤机起源与演变 |
2 国外滚筒采煤机发展历程 |
2.1 英国公司的滚筒采煤机 |
2.2 德国艾柯夫公司的滚筒采煤机 |
2.3 法国沙吉姆公司的滚筒采煤机 |
2.4 日本三井三池公司的滚筒采煤机 |
2.5 苏联(俄罗斯)高尔洛夫斯基机械制造厂的滚筒采煤机 |
2.6 其他国外公司的滚筒采煤机 |
3 我国滚筒采煤机发展历程 |
3.1 鸡西煤矿机械厂创制机型 |
3.2 太原矿山机器厂创制机型 |
3.3 西安煤矿机械厂创制机型 |
3.4 上海煤矿机械研究所创制机型 |
3.5 辽源煤矿机械厂创制机型 |
3.6 无锡煤矿机械厂创制机型 |
3.7 其他煤机制造厂创制机型 |
4 特殊滚筒采煤机发展历程 |
4.1 短机身采煤机 |
4.2 窄机身采煤机 |
4.3 大倾角采煤机 |
5 结语 |
(2)大型矿用设备的液压吊运装备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2 课题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2 液压吊运装置的方案设计 |
2.1 设计的任务及难点 |
2.1.1 设计的任务 |
2.1.2 设计的难点 |
2.2 设计方案的论证和优化 |
2.3 该装置现场组装流程设计 |
2.4 液压吊运装置功能与特点 |
2.4.1 液压吊运装置的结构特点 |
2.4.2 液压吊运装置的主要功用 |
2.4.3 液压吊运工作流程 |
2.5 液压吊运装置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方法 |
2.5.1 吊运装置的整体结构设计 |
2.5.2 承重梁的设计 |
2.5.3 液压升降支柱的设计 |
2.5.4 连接梁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液压吊运装置关键部件的建模及强度仿真分析 |
3.1 承重梁的静态强度分析 |
3.1.1 建立承重梁的分析模型 |
3.1.2 模型简化 |
3.1.3 网格划分 |
3.1.4 有限元分析结果 |
3.2 承重梁的模态分析 |
3.3 承重梁的瞬态分析 |
3.4 液压升降支柱的静态强度分析 |
3.4.1 建立液压升降支柱分析模型 |
3.4.2 网格划分 |
3.4.3 约束及载荷施加 |
3.4.4 有限元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及设计参数 |
4.1.1 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
4.1.2 设计原则 |
4.1.3 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参数 |
4.2 负载分析 |
4.3 液压控制系统主要参数计算 |
4.3.1 确定系统的工作压力 |
4.3.2 油缸的主要结构尺寸 |
4.3.3 实际工作压力及流量 |
4.4 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 |
4.5 关键液压元件的选择 |
4.5.1 泵站的选择 |
4.5.2 液压阀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基于三维可视化与虚拟仿真技术的综采工作面生产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虚拟现实技术的动态与研究现状 |
1.2.2 虚拟现实技术的在矿业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虚拟生产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 |
2.1 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的基本特征 |
2.2 系统设计理念 |
2.3 系统主要技术功能分析 |
2.4 系统研发平台与开发流程 |
2.4.1 系统研发平台 |
2.4.2 系统开发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可视化场景建模与优化技术研究 |
3.1 工业广场建模 |
3.1.1 模型的建立与渲染 |
3.1.2 空间地理位置信息的确定与建立 |
3.2 巷道建模 |
3.2.1 模型的建立与渲染 |
3.2.2 交叉巷道处建模 |
3.3 采掘机械设备建模 |
3.3.1 采煤机建模 |
3.3.2 液压支架建模 |
3.3.3 其他机械设备建模 |
3.4 虚拟矿工建模 |
3.5 生产工艺仿真 |
3.5.1 采掘设备运动仿真 |
3.5.2 工作面落、运煤运动仿真 |
3.6 场景模型优化技术 |
3.6.1 纹理贴图模型优化技术 |
3.6.2 模型面片优化技术 |
3.7 本章小结 |
4 虚拟场景碰撞检测技术 |
4.1 碰撞检测概述 |
4.2 碰撞检测算法分类 |
4.2.1 基于时间域的碰撞检测算法 |
4.2.2 基于空间域的碰撞检测算法 |
4.3 场景中碰撞检测技术分析 |
4.3.1 静态物体与动态物体之间的碰撞检测 |
4.3.2 动态物体与动态物体之间的碰撞检测 |
4.4 系统框架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虚拟生产仿真系统的合成与发布 |
5.1 Converse 3D三维仿真系统集成开发平台 |
5.1.1 Converse 3D开发平台体系 |
5.1.2 Converse 3D软件开发界面及基本功能 |
5.1.3 Converse 3D虚拟开发平台特点 |
5.2 工作面场景模型的烘焙与导入 |
5.2.1 工作面三维模型贴图的烘焙 |
5.2.2 工作面三维场景模型的导入 |
5.3 导航与相机管理 |
5.3.1 导航 |
5.3.2 相机管理 |
5.4 系统打包与发布 |
5.4.1 系统场景模型的打包 |
5.4.2 生成可执行场景文件 |
5.5 系统合成与功能测试 |
5.5.1 系统场景合成 |
5.5.2 系统功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薄煤层综采自动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薄煤层开采技术现状 |
1.3.1 概况 |
1.3.2 刨煤机 |
1.3.3 螺旋钻采煤机 |
1.3.4 滚筒采煤机 |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及研究意义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的意义 |
1.6 小结 |
第二章 薄煤层液压支架及综采技术研究 |
2.1 液压支架的发展及研究动态 |
2.2 薄煤层液压支架关键结构设计 |
2.2.1 液压支架关键结构设计 |
2.2.2 液压支架控制功能设计 |
2.2.3 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 |
2.2.4 液压支架参数设计选择 |
2.3 液压支架受力分析 |
2.4 液压支架有限元强度校核 |
2.4.1 液压支架的技术参数 |
2.4.2 有限元分析概述 |
2.4.3 液压支架有限元强度分析 |
2.5 薄煤层综采其他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
2.5.1 薄煤层采煤机设计 |
2.5.2 薄煤层运输机选型 |
2.5.3 薄煤层综采成套设备的配套参数的确定 |
2.6 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技术 |
2.6.1 工作面主要设备选型的影响因素 |
2.6.2 工作面生产系统的参数分析 |
2.7 峰峰集团薄煤层赋存情况及开采可行性分析 |
2.8 小结 |
第三章 薄煤层自动化远程控制系统研究 |
3.1 薄煤层可视化远程控制技术研究 |
3.1.1 技术特征 |
3.1.2 可行性分析 |
3.1.3 可靠的低照度视频监视技术 |
3.2 薄煤层无人化控制系统研究 |
3.2.1 无人化控制系统概述 |
3.2.2 采煤机自动控制技术 |
3.3 工作面自动化远程系统实现 |
3.3.1 采煤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3.3.2 综采工作面视频监视系统设计 |
3.4 小结 |
第四章 薄煤层综采技术工业性试验 |
4.1 峰峰矿区薄煤层概况 |
4.2 试验区薛村矿 94702 工作面地质概况 |
4.3 采煤方法 |
4.3.1 巷道布置 |
4.3.2 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 |
4.3.3 回柱放顶及其它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 |
4.3.4 矿压观测 |
4.4 防治瓦斯 |
4.4.1 瓦斯检查 |
4.4.2 安全监控 |
4.5 监控系统主要技术特征 |
4.6 试验情况 |
4.6.1 采煤机远程通信试验 |
4.6.2 记忆截割自动调高功能试验 |
4.6.3 摄像仪视场试验 |
4.7 实验效果 |
4.8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极近距离薄煤层破碎顶板下综采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井概况 |
2 试验工作面条件 |
3 工作面“三机”设备配套技术 |
3.1 采煤机 |
3.2 刮板输送机 |
3.3 液压支架及端头支架 |
4 回采工艺 |
5 工业性试验效果分析 |
(6)基于AMESim的采煤机电液比例自动调高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采煤机发展概述 |
1.2 煤岩界面识别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当前识别方法存在的不足 |
1.2.3 当前调高系统的缺点 |
1.2.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1.3 本课题主要工作与研究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2 采煤机电液比例自动调高系统的基础 |
2.1 电液比例技术的基本原理 |
2.2 PID控制简介 |
2.2.1 PID控制基本原理 |
2.2.2 PID控制器的设计 |
2.3 AMESim建模仿真软件 |
2.3.1 AMESim简介 |
2.3.2 AMESim的特点 |
2.3.3 AMESim建模及仿真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采煤机位置、姿态调整及截割滚筒轨迹跟踪方法 |
3.1 采煤机的位置定位 |
3.2 采煤机姿态调整方法 |
3.2.1 采煤机滚筒高度调节模型 |
3.2.2 煤层横向倾斜对采高的影响 |
3.2.3 煤层纵向倾斜对采高的影响 |
3.3 传感器选型 |
3.3.1 编码器选型 |
3.3.2 倾角传感器选型 |
3.4 采样周期的确定 |
3.4.1 移架和推溜的要求 |
3.4.2 基于误差值的采样方法 |
3.5 采煤机滚筒截割路径的跟踪方法 |
3.5.1 构造多项式插值法 |
3.5.2 三次样条插值法 |
3.5.3 基于分段线性插值的路径跟踪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4 采煤机滚筒调高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特性研究 |
4.1 当前采煤机调高系统介绍 |
4.2 采煤机电液比例调高液压系统 |
4.2.1 电液比例调高液压系统设计 |
4.2.2 阀控调高系统数学模型 |
4.3 主要元件选型 |
4.3.1 电液比例方向阀选型 |
4.3.2 位移传感器选型 |
4.4 电液比例调高系统AMESim建模 |
4.4.1 电液比例方向阀的建模 |
4.4.2 调高液压系统的AMESim建模 |
4.5 电液比例调高液压系统仿真分析 |
4.5.1 速度响应仿真 |
4.5.2 位移跟踪运动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调高油缸压力的采煤机自动调高系统研究 |
5.1 相关数学模型 |
5.1.1 采煤机滚筒高度和调高油缸行程之间的数学模型 |
5.1.2 调高油缸油压与外负载力的数学模型 |
5.2 基于采煤机调高油缸压力的煤岩界面识别 |
5.2.1 基本控制规则 |
5.2.2 控制误差限的确定 |
5.2.3 压力传感器的选型 |
5.2.4 控制流程图 |
5.3 基于调高油缸压力的自动调高仿真研究 |
5.3.1 相关计算 |
5.3.2 采煤机滚筒自动调高仿真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黄沙矿极薄煤层高效综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薄煤层开采设备的发展现状 |
1.2.2 薄煤层高效开采技术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围岩运移规律分析 |
2.1 采场上覆岩层运动规律 |
2.1.1 上覆岩层“三带”划分 |
2.1.2 上覆岩层离层发生的位置和条件 |
2.1.3 采场上覆岩层破坏的形式与过程 |
2.2 极薄煤层工作面围岩运移规律数值模拟 |
2.2.1 矿井地质条件概况 |
2.2.2 UDEC 软件介绍 |
2.2.3 采场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2.2.4 极薄煤层及中厚煤层采场围岩活动数值模拟 |
2.2.5 采场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分析 |
2.3 试验工作面矿压参数 |
2.3.1 矿压监测及管理 |
2.3.2 监测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极薄煤层综采液压支架设计与装备配套 |
3.1 极薄煤层综采装备选型和配套原则 |
3.1.1 极薄煤层设备选型原则 |
3.1.2 极薄煤层设备选型影响因素 |
3.2 极薄煤层综采液压支架设计 |
3.2.1 极薄煤层综采液压支架设计原则 |
3.2.2 极薄煤层液压支架优化设计 |
3.2.3 极薄煤层液压支架主要结构形式确定 |
3.2.4 极薄煤层液压支架参数确定 |
3.2.5 极薄煤层液压支架受力分析 |
3.2.6 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结构特点 |
3.3 极薄煤层综采成套设备配套 |
3.3.1 极薄煤层采煤机选型 |
3.3.2 极薄煤层输送机选型 |
3.3.3 极薄煤层综采成套设备配套参数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极薄煤层自动化开采技术 |
4.1 黄沙矿极薄煤层自动化开采技术概述 |
4.1.1 自动化开采工作面关键组成部分 |
4.1.2 系统流程概述 |
4.2 集中控制系统简介 |
4.3 PM32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
4.3.1 自动移架(ASQ)简略流程 |
4.3.2 跟机自动化准备步骤 |
4.4 采煤机远程控制系统 |
4.4.1 登陆界面 |
4.4.2 主控制界面 |
4.4.3 参数设置界面 |
4.4.4 报警查询界面 |
4.4.5 操作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5 极薄煤层高效综采工业性试验 |
5.1 工作面地质概况 |
5.2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流程 |
5.2.1 采煤方法 |
5.2.2 回采工艺 |
5.2.3 试验面综采工作面系统图 |
5.3 工业性试验过程 |
5.3.1 工作面管理措施 |
5.3.2 机电管理措施 |
5.3.3 提高回采率措施 |
5.3.4 提高煤质措施 |
5.3.5 其它管理措施 |
5.4 工业性试验效果 |
5.4.1 预期效果 |
5.4.2 试验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8)薄煤层机械化采煤工艺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现状 |
1.1 滚筒采煤机综采 |
1.2 半自动化、自动化滚筒采煤机综采 |
1.2.1 开滦集团钱家营煤矿半自动化工作面应用 |
1.2.2 神华集团神东煤炭分公司榆家梁煤矿全自动化工作面应用 |
1.3 刨煤机综采 |
1.4 螺旋钻机采煤 |
2 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选择 |
(9)采煤机液压牵引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采煤机发展概况 |
1.2 采煤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1.3 本课题研究对象的选定 |
1.4 本课题的研究概况 |
1.4.1 课题研究背景 |
1.4.2 课题来源 |
1.4.3 课题研究意义 |
1.4.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MG300-W型采煤机液压牵引系统改造相关技术 |
2.1 负载敏感控制技术简介 |
2.1.1 国内外负载敏感技术发展简介 |
2.1.2 负载敏感控制技术原理 |
2.2 变转速液压技术简介 |
2.2.1 变转速液压技术发展简介 |
2.2.2 变转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控制方式 |
2.3 电液比例技术简介 |
2.3.1 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简介 |
2.3.2 电液比例技术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MG300-W型采煤机液压牵引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
3.1 MG300-W型采煤机液压系统简介 |
3.1.1 MG300-W型采煤机牵引系统的工作原理 |
3.1.2 牵引系统主要元件介绍 |
3.2 变量泵—定量马达容积调速系统系统数学模型 |
3.3 变量泵—定量马达系统主要性能分析 |
3.4 MG300-W型采煤机液压牵引系统仿真分析 |
3.4.1 变量泵排量调节系统建模仿真 |
3.4.2 牵引系统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MG300-W型采煤机负载敏感液压牵引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
4.1 MG300-W型采煤机负载敏感液压牵引系统简介 |
4.2 MG300-W型采煤机负载敏感液压牵引系统主要元件选型 |
4.2.1 负载敏感泵选型 |
4.2.2 电磁节流阀选型 |
4.2.3 电磁换向阀选型 |
4.2.4 牵引马达选型 |
4.3 负载敏感泵的数学模型与仿真模型 |
4.3.1 负载敏感泵数学模型 |
4.3.2 负载敏感泵仿真模型 |
4.4 负载敏感泵牵引系统仿真 |
4.4.1 负载敏感牵引系统轻载特性分析 |
4.4.2 负载敏感牵引系统重载特性分析 |
4.5 系统相关工作参数 |
4.6 本章小结 |
5 MG300-W型采煤机变转速液压牵引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
5.1 MG300-W型采煤机变转速液压牵引系统方案设计 |
5.2 变转速闭式液压牵引系统的控制方案 |
5.3 变转速闭式液压牵引系统元件选型 |
5.3.1 变频器选型 |
5.3.2 电动机选型 |
5.3.3 主泵选型 |
5.3.4 电液比例方向阀选型 |
5.3.5 压力传感器选型 |
5.3.6 牵引马达选型 |
5.4 变转速闭式牵引系统建模 |
5.4.1 变频器-异步电机环节建模 |
5.4.2 隔爆型电液比例方向阀建模 |
5.5 采煤机变频闭式牵引系统仿真 |
5.5.1 变频调速开环仿真 |
5.5.2 阀控调速开环仿真 |
5.5.3 变转速节流复合调速开环仿真 |
5.5.4 三种牵引系统仿真对比 |
5.6 采煤机轻载、重载工况下仿真分析 |
5.6.1 采煤机轻载工况仿真 |
5.6.2 采煤机重载工况仿真 |
5.7 复合调速系统PID控制 |
5.7.1 PID控制简介 |
5.7.2 复合调速系统PID控制 |
5.8 变转速闭式牵引系统工作参数 |
5.9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我国煤矿采煤机的研制回顾、现状以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国内采煤机的发展历程 |
(1) 购进与仿制 |
(2) 消化与研制 |
(3) 逐步成熟与发展 |
2 国内采煤机研制现状 |
3 采煤机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和发展展望 |
3.1 国外采煤机的发展 |
(1) 牵引方式采用电牵引 |
(2) 装机总功率不断增大 |
(3) 交流变频成为主流调速方式 |
(4) 普遍采用中高压供电 |
(5) 监控保护系统的智能化 |
3.2 国内采煤机的发展展望 |
四、MG132/320-W新型液压牵引采煤机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二)——铣削式滚筒采煤机[J]. 葛世荣. 中国煤炭, 2020(07)
- [2]大型矿用设备的液压吊运装备的研制[D]. 王磊.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3]基于三维可视化与虚拟仿真技术的综采工作面生产仿真研究[D]. 徐雪战.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8)
- [4]薄煤层综采自动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张步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5)
- [5]极近距离薄煤层破碎顶板下综采实践[J]. 曹善华,王建新,郭平. 煤炭科学技术, 2013(10)
- [6]基于AMESim的采煤机电液比例自动调高系统研究[D]. 徐二宝. 安徽理工大学, 2013(05)
- [7]黄沙矿极薄煤层高效综采技术研究[D]. 郭周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02)
- [8]薄煤层机械化采煤工艺的选择[J]. 原鑫.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2(14)
- [9]采煤机液压牵引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D]. 杨梅生. 安徽理工大学, 2011(04)
- [10]我国煤矿采煤机的研制回顾、现状以及发展[J]. 张军辉. 煤矿机械,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