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电磁感应中感应电动势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1](2015)在《高中物理“电磁感应”部分学生学习成效诊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学的重心逐渐从重视教向重视学转变。“电磁感应”部分是高中物理选修3-2的重点内容,也是教与学的难点部分,因而,深入探究学生对电磁感应部分内容的学习成效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电磁感应部分的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从重点概念、规律、相关实验及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电磁感应现象;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电磁感应”的诊断题,对学生进行二段式诊断性测验,通过对诊断结果的统计与分析,了解学生对电磁感应部分内容的学习成效,为电磁感应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钱慧玲[2](2020)在《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生电磁感应概念理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考“3+3”政策的背景下,物理学科迎来了“弃考”风波,物理学习困难、得分率低是考生们弃考的重要原因。物理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到位,为此本研究开展了对概念理解的研究工作,发现概念理解重在建立恰当的心理表征。化学教育研究表明,化学学习中由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组成的三重表征思维,有利于学生化学概念的理解。此外,物理教育研究表明,以恰当的多重表征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物理概念理解。在物理概念学习中,是否存在类似于化学学科的三重表征。厘清多重表征促进物理概念理解的机理,有效摆脱物理难学的困境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建构了物理概念的三重表征模型;其次探讨了学生“电磁感应”概念三重表征能力与其概念理解水平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物理概念三重表征模型,调查了“电磁感应”概念的学习困难和教学对策,并利用可视化的手段设计了“电磁感应”教学策略。全文分为六章,第二章至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的总体设计,界定了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梳理了相关的研究发展历程。通过对国内外概念理解、多重表征、电磁感应教学的研究现状梳理发现,多重表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问题解决和概念理解两个领域,其中多重表征在物理问题解决领域已较为成熟,而有关概念理解的多重表征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学科和数学学科。第二章,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整理了目前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多重表征形式,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建构了物理概念的三重表征模型:经验表征、物理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表征形式共同构建了完整的物理概念。本研究详细论述了物理概念三重表征的含义和关系,并认为对某个物理概念充分理解,不仅需要掌握这三种表征,还要能在这三种表征形式之间流畅转换;其次,基于Lemke的科学话语分析框架,详细阐述了“电磁感应”概念三重表征的评价框架。第三章,基于CSEM问卷和历年高考题,编制了电磁感应三重表征转换调查问卷Ⅰ,并对131名高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电磁感应”概念三重表征转换能力与其概念理解能力显着相关,相较于物理表征与符号表征间的转换,经验表征与物理表征间的转换和经验表征与符号表征间的转换在概念理解中更重要;学业水平越高的学生,概念三重表征的转换能力越强,具体表现在经验表征与物理表征间的转换和经验表征与符号表征间的转换。通过学生访谈发现:在“电磁感应”概念的三重表征中,访谈学生全都具备符号表征,而具备经验表征和物理表征的学生仅为半数;在“电磁感应”概念三重表征的表征元素中,动态表征元素(如“磁通量的变化”)和隐蔽的表征元素(如“感应电流的磁场”)容易被忽略或是错误表征。第四章,在问卷Ⅰ的基础上,增加学习困难和教学策略问题,对30名一线物理骨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电磁感应”概念学习困难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忽略隐蔽的物理量或将其表征错误,如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等;二是忽略变化的物理量或将其表征错误,如磁通量的变化;三是不能正确应用公式。被调查教师在解决这些学习困难中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四种:画示意图、实验演示、强化练习和数形结合,其中画示意图、实验演示和数形结合都属于可视化的教学手段。第五章,通过文献研究,论述了多重表征与可视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可视化手段促进物理概念三重表征形成的教学策略:经验表征主要以真实情境的可视化手段实现;物理表征主要以手绘图示的可视化手段实现;符号表征主要以手绘视图和信息技术两种可视化手段实现。基于上述教学策略,针对“电磁感应”中的教学困难,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方案。第六章,基于前面的研究,总结了多重表征在物理概念理解中的作用及可视化手段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最后,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陈克利[3](2017)在《基于核心概念的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概念转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课程学习的核心概念之一,由于电磁感应概念抽象且分散零碎,因此围绕核心概念电磁感应开展概念转变教学研究,促进学生对电磁感应概念的深刻理解,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真梳理学习了概念转变的教育理论及研究成果。分析电磁感应知识结构和功能,了解高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对高中物理一线教师针对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和电磁感应重要概念进行调查,确定电磁感应为高中物理核心概念之一,且确定电磁感应的相关重要概念,然后对其依次进行学习研究;对高二学生针对电磁感应前概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前概念和一些错误认识,并分析总结其成因。同时对经过电磁感应普通教学的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依然存在的错误认识并分析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设计“电磁感应”概念转变的教学策路。主要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分析学情,探测学生的认知结构;第二阶段,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第三阶段,从围绕电磁感应核心概念架构概念关联、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及创设适宜情境三个维度构建电磁感应科学的物理概念体系,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实现基于核心概念的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概念转变。构建电磁感应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根据研究的概念转变策略,针对性进行教学设计并在实验班进行实践教学,最后通过对比实验班和参考班的后测结果,认真统计分析,检验概念转变教学策略实施的成效。
吴钰玮[4](2020)在《高中物理电磁场重要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各国教育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学习进阶的研究,尤其是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在现实的物理学科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往往无法随年级的增长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是割裂开的,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系统,这样的教育是低效的。为此,2017年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基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重新设计了高中物理课程结构,统筹了高中物理内容,强调了物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这告诉我们教学中必然要关注学科知识的阶段性。电磁场是物理电磁学的核心内容,对学生整体把握物理学科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电磁场重要概念的学习进阶模型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模型能够了解学生所处的能力水平,也能够了解学生接下来的进阶方向,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本研究围绕“电磁场”的研究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筛选“电磁场”重要概念。通过对高中物理教材的梳理,分析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参考美国下一代科学课程标准(NGSS),初步确定电磁场重要概念。然后参考对一线教师的调查结果和对2015-2019年全国高考物理考试大纲的分析,选定电磁场的重要概念;第二,初步构建电磁场重要概念的学习进阶假设;第三,开发测量问卷并对学生进行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原始题库,用经过课程论专家和一线教师审阅后的测量问卷来测量学生的水平。然后利用Rasch模型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测量问卷进行修订;第四,对学习进阶进行验证和解释。利用修订后的测量问卷对学生进行再测试,根据结果得出重要概念的难度值,以此作为验证和修订学习进阶假设的依据,得出分为四个阶的学习进阶导航图。然后以电势能、楞次定律这两个重要概念的学习为例,说明了重要概念的进阶机制;第五,进行实践研究。基于学习进阶模型进行实际教学,以验证依据学习进阶进行教学是有效的,并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关注重要概念教学,设置分层次的教学目标,规划学习进阶路径,重视过程性评价。综上,本研究是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梳理出30个高中物理电磁场重要概念并得出了其难度值,构建了电磁场重要概念的学习进阶导航图,大致分为四阶:第一阶是以牛顿力学为理论基础的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解释;第二阶是超越牛顿力学的超距作用,建立起场的概念,并将“场”作为基本要素解释电荷的受力,构建起场中的相互作用观;第三阶是从电磁运动与其他形式的运动的关系上构建“场”概念中“能量”的观点;第四阶是从整体上把握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够从场的物质性和场具有能量的角度来解释有关电磁波的性质。同时我们还发现,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不仅仅伴随着物理观念的进阶,还伴随着表达方式、科学方法、模型建构等方面的进阶:例如在学习电场之后,学生在表达方式上完成了从牛顿运动力学的观点向场的观点来描述电荷间力的作用的进阶;在学习电势能之后,可以利用类比法说明静电场中运动状态的变化问题;对于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借助微积分的思想和点电荷模型进行解释等等。在把握了整个阶段的进阶状况的基础上,对每节课进行基于具体教学任务的学习进阶机制研究,由此展开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既有理论的说明也有教学实践的探索,因此可以为高中物理电磁场部分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郭梦如[5](2020)在《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发展的线上教育平台,给教育行业带来了变化,也带来了教学方式的更新,优秀的微课资源不仅能作为教学资源传播,而且可以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优秀的微课资源和微课大赛兴起,为教师提供新的资源。微信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在笔者所在实习学校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家长微信群,方便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以此为基础通过微信进行教学信息的发布也成为了一种趋势。本文主要是进行高中物理选修3-2电磁感应一章的微课设计与制作,然后上传到笔者自己创立的微信公众平台,制作微课时使用Camtasia软件设计了五个微课视频供教师进行参考,具体为以下几项研究:第一部分:通过阅读关于微课制作和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的文献,了解高中物理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现状,对微课的概念进行阐述,介绍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和功能。第二部分:介绍微课的设计流程,通过阅读文献给出微课设计模板,介绍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办、建立和后期推广的意见。第三部分:使用Camtasia软件制作微课的具体过程,制作内容为高中物理选修3-2电磁感应现象,根据微课的设计原则,笔者共设计了五节微课:《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楞次定律1》、《楞次定律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感应的两类情况》,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制作微课时的语言脚本、和视屏的后期编辑过程,其中也包括微信订阅号“小郭讲物理”的设计,笔者希望通过系列微课,为读者展示高中物理微课制作的过程。第四部分:在实习学校进行实践研究,通过给学生推送微信订阅号,来检测微课的可行性,在实践结束后调查学生学习微课的适应程度以及满意度情况。本研究所给出的使用Camtasia软件制作微课的方法,以及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视频推广的方式,希望能对想了解微课或者准备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希望所作的视频资料能为高中物理微课资源库添加视频素材。总之,微课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尤其是在当前疫情期间,微课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果我国的微课资源足够丰富,就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在疫情期间教学资源短缺的困境。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资源库中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在家里自己选择所需要的微课学习资源。
罗佳[6](2019)在《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章节的演示实验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当代社会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在新一轮的课改中,高中物理的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更为迫切地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而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有的放矢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演示实验进行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优化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目的。本论文以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2的《电磁感应》章节为研究载体,采用文献分析、实践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在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基础上分析《电磁感应》章节的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节中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针对就如何在《电磁感应》一章中有效地运用演示实验教学进行研究,着重探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引言。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状、演示教学在《电磁感应》一章运用的情况以及研究该课题的意义,让更多教师认识到演示实验教学在《电磁感应》一章教学的作用。第二部分,理论部分。介绍演示实验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全面认识演示实验教学的必要性。第三部分,《电磁感应》的教学研究。在笔者了解教师对本章知识的认识以及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电磁感应》中的每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更好地把握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演示实验的设计打下基础。第四部分,《电磁感应》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本章从选取有效的实验器材、设计合理有效的演示实验、选取有效的演示实验的呈现方式以及确保实验过程的有效性四个角度阐述如何在《电磁感应》一章中有效展开演示实验教学。第五部分,关于《电磁感应》演示实验教学实例。从《电磁感应》一章中,选出三节作为具体设计演示实验教学的实例,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体现出演示实验教学对建立物理相关概念的价值。第六部分,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以及存在的不足做一个小结,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并展望和设想今后如何继续研究。
郑荣炜[7](2017)在《高三物理复习课中模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学物理科学模型包含着深刻的物理知识与物理方法,也蕴含着深厚的物理教育与教学价值,培养物理模型的建构与分析等能力对中学生提高科学素养起到促进作用。高中物理学习阶段涉及到理想化模型的方法与很多类型的物理模型,尤其在高三物理复习的过程中,物理问题与习题涵盖着较多物理问题模型,这些问题模型以反映特定问题为核心并且特征鲜明,常常结合情境出现在高考试题之中。然而由于高三物理复习中物理问题模型显化教育及渗透意识的不足,学生常常表现出复习效率低,"一做题就会错"的现象,并总是以"题海战术"来进行训练。因此鉴于上述特点,为了提高高三学生物理复习效率,提高学生建模、分析等的能力,本文以国内外物理模型教学法为依据,基于对高中阶段物理问题模型的探讨与分析,提出了"知识分类-习题分类-模型分类-课堂教学设计"的物理模型教学设计,并将"建构模型-分析模型-拓展模型-应用模型"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贯穿于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为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上述提出的模型教学法设计模式,本研究着重设计了三篇教学案例,并采取实验法与访谈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模型教学法在阶段性复习过程中,能够从总体上提高高三物理学生的成绩、基本模型与拓展模型的掌握能力以及复习效率。
徐子雁[8](2019)在《高中物理动生电动势涉及的相关问题对试题命制思想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教育一直是无数莘莘学子关心的热门话题,在2017年新修订的课标中,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围绕此培养目标对高中物理课程目标进行了整合,由原来的“三维目标”过渡到“核心素养”下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对学生的能力及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考试作为一种教育测评的手段,是一把衡量教育水平的标尺,可以检验课程目标完成度,量化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课标的修订与凝练,自然对试题就有更高的标准:适宜的难度与区分度、可靠的信度与效度、新颖而不落俗套、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故历年的陈题旧题已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需要编制更多的原创题,使得我们的考试题型更具时代性和多元化,也更加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新课标下核心素养的考核有重要意义。众多良莠不齐的试题中,高考题无疑是最权威的资料;在高考题中,计算题是最能反映考生综合能力的题目。作者通过对高考物理大纲及近二十年的高考题做统计分析,发现电磁感应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尤其是关于动生电动势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往往综合性比较强,可以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等力学知识相结合;以及与动能定理、能量守恒等有关能量的知识结合;还可以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容、电量、感生电场等电磁学知识进行考查。目前针对这类题目还未有专门研究,但这类题目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尤其是浙江、上海一带。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浙江、上海等作为早期试点地区,其出题方向有借鉴作用,可以推断,这类题目在高考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作者首先统计了近二十年高考试题,对其计算题中涉及电磁感应的题目做分类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计算题命题总趋势在于更加注重基础、强调综合能力。而高考计算题里,电磁感应类又可分为两种常见情形:第一种是“感生电动势”,即回路所在的磁场均匀变化,而回路包含的面积并无改变;第二种是“动生电动势”,即导体相对于磁场运动,导致回路包含的面积发生变化,而回路所处磁场并无改变。这其中动生电动势综合性更强,涉及到的相关考点更多。其次,对动生电动势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细化,分析每个考点的命题思路及规律,得到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与启示。第一:空间内若有磁场,感应电流会使处于其中的导体受到安培力,往往会涉及到力学问题。安培力F=B2l2v/R是一个关于速度的一次函数,若外力也是关于速度的一次函数,从而使得加速度为恒量分析其运动状态;亦或者外力是一个恒力,那么此时的合外力即是一个变力,导体将会做变速运动,但是当安培力等于外力的时候,导体会稳定下来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可以求其临界速度。第二:电磁感应的过程往往涉及能量转换问题,如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即可求回路内产生的焦耳热;而安培力做功,则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第三:导体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若此时外接一个闭合回路即有感应电流;这里可以在外接电路的电阻R上做文章,结合电路分析及欧姆定律进行考查。第四:涉及感生电动势与动生电动势同时存在的“双生模型”要学会利用其产生原理,分析总磁通量的变与不变。再然后是通过实例来具体分析动生电动势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的命题规律。列举了五个例子分别是:动生电动势与力学知识结合、与能量知识结合、与电路知识结合、与感生电动势结合及综合题目。对每种类型题目的命题点及命题思路做详细分析。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及总结,作者创造性地编制了两道试题。分别是:动生电动势结合力学知识自命试题;动生电动势结合电磁学知识自命试题。电磁感应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我们应了解基础学科在工业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将所学知识服务于人类。所以本次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赵飞[9](2020)在《高中物理项目化学习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物理课程应注重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项目化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一些真实场景中的问题来教授知识点,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项目化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深度,本研究尝试将项目化学习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中,设计高中物理的项目化学习案例并开展教学实践,分析实践效果,为一线物理教师提供一种教学参考。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通过文献法研究了当下项目化学习的相关理论,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将项目化学习模式与合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STEAM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对比;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梳理出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原则与流程。第二部分为教学案例设计,通过案例分析法,根据项目化学习的理念与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具体结合河南省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2中的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的课程所涉及的物理概念,设计了“身边的抽水蓄能电站”“用电安全”两个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案例。第三部分通过调查访谈法对设计的教学案例进行实践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项目化学习模式较为认可,项目化学习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可以顺利开展且不影响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普遍认为项目化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第四部分是研究总结与教学展望,并分析了项目化学习在实践中存在的障碍。项目化学习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持续性的主动探究、问题解决及合作的能力。实践研究表明,项目化学习可以有效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对新课标目标要求的有效尝试,希望这种教学模式能为高中课堂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刘延龙[10](2019)在《单侧计轴传感器磁场分析与参数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铁路占用检测技术是保障铁路运营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单侧计轴传感器以其简单的结构、全面的功能、较高的可靠性,逐渐发展成为铁路占用检测领域中的重要设备,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单侧计轴传感器是根据列车经过时,感应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来进行计轴的,无车轮时的感应电动势、有车轮时的感应电动势及有车轮时的感应电动势变化率是决定传感器性能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以单侧计轴传感器为研究对象,以磁路解析法与磁场分析法对单侧计轴传感器参数变化时感应电动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单侧计轴传感器的参数优化方法。基于磁路解析法给出了单侧计轴传感器感应电动势的解析表达式,为设备的设计优化提供指导方向。分析了单侧计轴传感器的计轴原理;针对由具有不规则几何结构的传感器、铁轨、车轮及它们空间位置关系构成的复杂三维结构,采用磁场分割法与解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磁通管的划分与磁阻的计算,建立了无车轮时与有车轮时的等效磁路网络模型;根据磁通管的分布特点,采用磁通管分类方法,对等效磁路网络模型进行了简化,并建立了磁路解析法的单侧计轴传感器感应电动势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无车轮与有车轮时感应电动势的解析表达式。通过仿真与实际测量,验证了磁路解析法的有效性。为了更详细地分析参数变化时传感器空间磁场变化规律,建立了无铁轨无车轮、有铁轨无车轮、有铁轨有车轮三种情况下传感器空间磁感应强度分布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磁场分析法的感应线圈中感应电动势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假想磁荷法的无铁轨、无车轮时铁芯内部与铁芯外部的磁感应强度计算模型;通过研究铁轨的涡流分布,给出了基于矢量格林公式的铁轨涡流在铁轨空间产生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对车轮物理模型的二维简化,对运动车轮涡流场的状态进行分解,给出了车轮涡流场的稳态分量计算模型与瞬态分量计算模型,进而建立了车轮涡流在空间中产生的磁感应强度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所提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为了研发出性能优异的单侧计轴传感器,采用改进的多种群遗传算法对传感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给出了使传感器性能最优的参数匹配。通过磁路解析法与磁场分析法,确定了对单侧计轴传感器性能影响较大的关键参数。分析了各参数变化对无车轮时与有车轮时感应电动势的影响,给出了各参数与感应电动势及其变化率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关于感应电动势变化率、无车轮时感应电动势与有车轮时感应电动势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基于加权组合法将多目标优化函数重构为单目标函数,通过判断矩阵法给出了各个分目标函数的加权因子;基于交叉率与变异率自适应方法、大变异方法,提出了基于改进多种群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单侧计轴传感器参数优化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对基于优化算法的参数匹配与其他的参数匹配的目标函数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对优化后的传感器进行了性能测试,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分析车轮与传感器感应线圈水平距离变化时感应线圈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给出了传感器性能的评判方法;设计了传感器性能测试实验,通过高低温测试、电磁兼容测试、振动与冲击测试,验证了无干扰与有干扰条件下优化后传感器的综合性能对比于优化前的改善情况,从而证明了所提优化方法对改善传感器综合性能的有效性。
二、关于电磁感应中感应电动势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电磁感应中感应电动势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物理“电磁感应”部分学生学习成效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学习成效的概念界定 |
2.2 学习理论 |
2.2.1 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 |
2.2.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
2.2.3 学习动机的归因论 |
2.3 SOLO分类理论 |
第三章 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分析 |
3.1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相关内容课程标准分析研究 |
3.1.1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
3.1.2 电磁感应相关内容课程标准分析 |
3.2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相关知识内容分析研究 |
3.2.1 磁场 |
3.2.2 电磁感应 |
第四章 电磁感应部分学科因素分析研究 |
4.1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
4.2“电磁感应”重点概念、规律的分析研究 |
4.2.1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
4.2.2 楞次定律 |
4.2.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4.2.4 互感、自感、涡流 |
4.3 电磁感应相关实验的拓展研究 |
4.3.1 导线切割磁感线实验 |
4.3.2 楞次定律实验 |
4.3.3 电磁感应和电动势实验 |
4.3.4 自感实验 |
4.4 电磁感应的应用 |
第五章学习成效的诊断性设计 |
5.1 依据SOLO理论对层次水平的赋值 |
5.2 依据SOLO理论对知识点分层的分析 |
5.3 诊断性设计 |
5.3.1 诊断性问题双向细目表的设计 |
5.3.2 诊断题的设计 |
第六章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部分诊断分析 |
6.1 对诊断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6.2 总结与建议 |
结语 |
研究的不足 |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生电磁感应概念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概念 |
1.2.2 概念理解 |
1.2.3 多重表征 |
1.2.4 电磁感应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有关概念理解的研究 |
1.3.2 国内外有关多重表征的研究 |
1.3.3 国内外有关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总体设计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物理概念三重表征模型建构 |
2.1 研究问题 |
2.2 物理概念三重表征模型 |
2.2.1 物理概念三重表征的含义 |
2.2.2 物理概念三重表征间的关系 |
2.2.3 物理概念三重表征分析框架 |
2.3 电磁感应三重表征模型建构 |
2.3.1 电磁感应三重表征内涵 |
2.3.2 电磁感应三重表征分析框架 |
3 高中生电磁感应概念的三重表征测评研究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电磁感应”概念表征转换和概念理解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2 “电磁感应”概念三重表征访谈纲要形成 |
3.3 高中生“电磁感应”概念三重表征转换调查结果 |
3.3.1 “电磁感应”概念三重表征转换能力与概念理解的相关性分析 |
3.3.2 “电磁感应”概念三重表征转换能力与学业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3.3.3 “电磁感应”概念三重表征转换中表征元素的统计分析 |
3.4 高中生“电磁感应”概念三重表征情况 |
3.5 小结 |
4 三重表征视域下电磁感应理解困难及教学对策调查研究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过程与方法 |
4.3 电磁感应概念理解困难 |
4.3.1 电磁感应经验表征——物理表征间转换的困难 |
4.3.2 电磁感应物理表征——符号表征间转换的困难 |
4.3.3 电磁感应经验表征——符号表征间转换的困难 |
4.4 电磁感应概念理解教学对策 |
4.5 小结 |
5 基于可视化手段的电磁感应三重表征教学设计 |
5.1 研究问题 |
5.2 可视化手段促进学生概念表征能力形成的设想 |
5.2.1 可视化手段与多重表征的关系 |
5.2.2 可视化手段促进学生概念表征能力形成的教学策略 |
5.3 基于可视化手段的“电磁感应”教学策略设计 |
5.3.1 “电磁感应”的教学困难 |
5.3.2 电磁感应教学策略 |
5.4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核心概念的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概念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1.1 国外概念转变模式研究综述 |
1.3.1.2 概念转变的方式研究 |
1.3.1.3 概念转变的模式和策略研究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及概念转变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前概念 |
2.1.2 核心概念 |
2.1.3 概念转变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1 建构主义学习及教学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 |
第三章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概念研究 |
3.1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知识科学意义 |
3.2 “电磁感应”课程标准分析 |
3.3 对高中物理教师的“电磁感应”核心概念调查分析 |
3.3.1 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
3.3.2 调查方法 |
3.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 “电磁感应”核心概念的分析研究 |
3.4.1 核心概念“磁通”的分析研究 |
3.4.2 核心概念“楞次定律”的分析研究 |
3.4.3 核心概念“右手定则”的分析研究 |
3.4.4 核心概念“感应电动势”的分析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电磁感应”的调查与研究 |
4.1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电磁感应”的调查与研究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问卷的编制及施测 |
4.1.3 高中生学习电磁感应前测情况总结: |
4.1.4 高中生学习电磁感应后测情况总结 |
4.2 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现状分析 |
4.3 高中生学习“电磁感应”核心概念困难原因分析 |
4.3.1 物理概念的抽象性 |
4.3.2 物理前概念的影响 |
4.3.3 概念之间的相互混淆 |
4.3.4 概念知识迁移不当 |
4.3.5 物理模型或图景构建不当 |
4.3.6 物理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不足 |
4.3.7 教学行为的影响 |
第五章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
5.1 基于核心概念的“错误前概念致因分析”策略 |
5.1.1 学习认识局限所致 |
5.1.2 不恰当的类比所致 |
5.1.3 知识迁移不当所致 |
5.2 基于核心概念的“认知冲突激发”策略 |
5.2.1 利用探究实验激发认知冲突,呈现概念引入 |
5.2.2 利用学生的错误激发认知冲突,促使概念辨析 |
5.2.3 利用合作学习激发认知冲突,分享概念认知 |
5.3 基于核心概念的“概念关联架构”策略 |
5.3.1 细化分解核心概念,深化概念关联意义 |
5.3.2 建构核心概念知识网络,完善概念结构 |
5.3.3 利用“概念图”展开概念关联,会诊概念理解 |
5.4 基于核心概念的“情境教学创设”策略 |
5.4.1 创设关于核心概念的问题情境 |
5.4.2 创设关于核心概念的科学史情境 |
5.4.3 创设关于核心概念的科学探究情境 |
5.5 基于核心概念的“类比思维运用”策略 |
5.5.1 类比概念 |
5.5.2 类比概念规律 |
5.5.3 类比概念研究方法 |
5.6 基于核心概念的“思践结行”策略 |
第六章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 |
6.1 “电磁感应”概念转变的意义 |
6.2 概念转变的教学设计 |
6.3 楞次定律的教学设计案例 |
6.4 概念转变的成效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高中物理电磁场重要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学习进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设计 |
1.3.1 本研究的内容 |
1.3.2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难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2 重要概念的界定 |
2.1.3 学习进阶的界定 |
2.2 皮亚杰理论连续发展机制 |
第三章 选定电磁场重要概念及进阶假设 |
3.1 选定电磁场重要概念 |
3.1.1 教材梳理 |
3.1.2 调查一线教师对电磁场重要概念的认识 |
3.1.3 高考试题对电磁场概念的考察内容分析 |
3.1.4 电磁场重要概念的内容 |
3.2 建构电磁场重要概念的学习进阶假设 |
第四章 对高中生电磁场重要概念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
4.1 高一学段测量问卷开发与评估 |
4.1.1 高一学段测量问卷开发 |
4.1.2 高一学段测量问卷评估 |
4.2 高二学段测量问卷开发与评估 |
4.2.1 高二学段测量问卷开发 |
4.2.2 高二学段测量问卷评估 |
第五章 构建电磁场学习进阶 |
5.1 测量问卷调整后数据收集结果 |
5.1.1 高一学段测量问卷调整后数据收集结果 |
5.1.2 高二学段测量问卷调整后数据收集结果 |
5.2 学习进阶框架的修订 |
5.3 用理论连续发展机制解释学习进阶 |
第六章 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实践 |
6.1 《电势能》教学设计 |
6.2 教学成效 |
6.3 教学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电磁场重要概念学习进阶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物理电磁场重要概念调查问卷 |
附录2 测量问卷一 |
附录3 测量问卷二 |
附录4 修订后测量问卷一 |
附录5 修订后测量问卷二 |
致谢 |
(5)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 |
1.1.2 微时代带动了“微”学习的崛起 |
1.1.3 .物理学科的新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课的研究现状 |
第2章 微课的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微课的概述 |
2.1.1 微课的概念与分类 |
2.1.2 微课的分类 |
2.1.3 微课的特点 |
2.2 微课应用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认知负荷理论 |
2.2.3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微课设计与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 |
3.1 微课的设计流程 |
3.1.1 微课的设计模板 |
3.1.2 微课的制作技巧 |
3.2 电磁感应微课的设计 |
3.2.1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章节设计 |
3.2.2 高中电磁感应微课语言脚本设计 |
第4章 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与优势 |
4.1 微信订阅号“小郭讲物理”的创建 |
4.2 微信公众平台的搭建与推广 |
第5章 高中电磁感应的微课制作与传播 |
5.1 Camtasia录屏软件简介 |
5.2 camtasia视频制作方法 |
5.2.1 时间轴处理 |
5.2.2 素材编辑 |
5.3 微课在教学中应用分析 |
第6章 微课辅助教学的问卷调查与结果 |
6.1 问卷的编制 |
6.2 调查问卷的处理 |
6.3 调查问卷的结果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章节的演示实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2 演示实验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演示实验的定义 |
2.2 演示实验的分类 |
2.2.1 物理演示实验目的及对思维能力要求的角度 |
2.2.2 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角度 |
2.3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
2.3.1 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 |
2.3.2 提供感性认识素材,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及规律 |
2.3.3 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2.3.4 展现严谨的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
3 《电磁感应》的教学研究 |
3.1 《划时代的发现》的教学分析 |
3.1.1 教学内容分析 |
3.1.2 教学目标 |
3.1.3 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 |
3.1.4 教学思路 |
3.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教学分析 |
3.2.1 教学内容分析 |
3.2.2 教学目标 |
3.2.3 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 |
3.2.4 教学思路 |
3.3 《楞次定律》的教学分析 |
3.3.1 教学内容分析 |
3.3.2 教学目标 |
3.3.3 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 |
3.3.4 教学思路 |
3.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分析 |
3.4.1 教学内容分析 |
3.4.2 教学目标 |
3.4.3 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 |
3.4.4 教学思路 |
3.5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的教学分析 |
3.5.1 教学内容分析 |
3.5.2 教学目标 |
3.5.3 教学重难点 |
3.5.4 教学思路 |
3.6 《互感和自感》的教学分析 |
3.6.1 教学内容分析 |
3.6.2 教学目标 |
3.6.3 教学重难点 |
3.6.4 教学思路 |
3.7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教学分析 |
3.7.1 教学内容分析 |
3.7.2 教学目标 |
3.7.3 教学重难点 |
3.7.4 教学思路 |
4 《电磁感应》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展开 |
4.1 选取有效的实验器材 |
4.1.1 选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器材 |
4.1.2 改进和自制实验器材 |
4.2 设计合理有效的演示实验 |
4.2.1 简便性原则 |
4.2.2 目的性原则 |
4.2.3 直观性原则 |
4.2.4 科学性原则 |
4.2.5 趣味性原则 |
4.2.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4.3 选择有效的演示实验呈现方式 |
4.3.1 实物演示的方式及其优缺点 |
4.3.2 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及其优缺点 |
4.4 确保演示实验过程的有效性 |
4.4.1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
4.4.2 演示规范,语言准确 |
4.4.3 注意启发引导学生 |
5 关于《电磁感应》演示实验的教学实例 |
5.1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教学实例 |
5.1.1 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
5.1.2 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
5.1.3 拓展延伸,巩固旧知 |
5.2 《楞次定律》的教学实例 |
5.2.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
5.2.2 学生实验,初步探究 |
5.2.3 自制教具,创新实验 |
5.2.4 揭秘环节,前后呼应 |
5.2.5 逐层深入,突破难点 |
5.2.6 总结方法应用提高 |
5.3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教学实例 |
5.3.1 创设问题,引入新课 |
5.3.2 自制教具,讲述涡流 |
5.3.3 涡流的热效应 |
5.3.4 涡流的磁效应 |
5.3.5 涡流的机械效应——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高三物理复习课中模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 研究概述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3 理论基础 |
3.1 物理模型教学法理论 |
3.2 高三物理复习理论 |
3.3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3.4 生态化物理教学 |
4 高三物理复习课中模型教学的设计 |
4.1 模型教学的设计原则 |
4.2 模型教学的设计过程 |
4.3 模型教学的案例设计 |
5 高三物理复习课中模型教学的实践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的方法 |
5.4 研究的实施 |
5.5 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结果 |
5.6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习题分类 |
附录2:测试卷 |
附录3:访谈提纲 |
附录4: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高中物理动生电动势涉及的相关问题对试题命制思想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高考中电磁感应的考点分析 |
2.1 高考试题中的教育测量与评价 |
2.2 高考计算题特点探析 |
2.3 高考大纲中电磁学的考试范围及要求 |
2.4 高考中电磁感应考点分析 |
2.5 电磁感应的两种常见情形 |
3 高考中电磁感应“动生电动势”命题规律及启示 |
3.1 高考试卷中的电磁感应“动生电动势”计算题知识点统计 |
3.2 关于动生电动势命题规律分析的启示 |
4 动生电动势涉及的相关问题范例分析及启示 |
4.1 动生电动势与力学知识的结合 |
4.1.1 动生电动势与力学知识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 |
4.1.2 动生电动势与能量知识结合(功能关系、动能定理) |
4.2 动生电动势与电磁学知识的结合 |
4.2.1 动生电动势与电路知识结合(欧姆定律、串并联) |
4.2.2 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结合 |
4.3 电磁感应动生电动势综合题 |
5 关于电磁感应“动生电动势”的自命试题 |
5.1 自命题类型及思路 |
5.2 自命题范例 |
5.2.1 动生电动势结合力学知识自命试题 |
5.2.2 动生电动势结合电磁学知识自命试题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中物理项目化学习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调查法 |
第2章 项目化学习相关理论 |
2.1 项目化学习概念界定 |
2.2 项目化学习理论基础 |
2.2.1 实用主义教学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2.3 与合作学习的对比 |
2.4 与基于问题学习的对比 |
2.5 与STEM(STEAM)教育的对比 |
第3章 项目化学习设计相关理论 |
3.1 项目化学习设计原则 |
3.1.1 问题性原则 |
3.1.2 情境性原则 |
3.1.3 主动性原则 |
3.1.4 探究性原则 |
3.1.5 合作性原则 |
3.2 项目化学习设计流程 |
3.2.1 确定教学目标 |
3.2.2 设计驱动问题与分解问题 |
3.2.3 确定项目 |
3.2.4 分组合作实施项目 |
3.2.5 公开学习成果 |
3.2.6 全程评价 |
第4章 高中物理项目化学习案例设计 |
4.1 高中物理项目化学习 |
4.2 物理核心知识的项目化学习:身边的抽水蓄能电站 |
4.2.1 背景与导入 |
4.2.2 课程目标与项目目标 |
4.2.3 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
4.2.4 项目实施 |
4.2.5 项目评价 |
4.3 物理实践能力的项目化学习:用电安全 |
4.3.1 背景与导入 |
4.3.2 课程目标与项目目标 |
4.3.3 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
4.3.4 项目实施流程 |
4.3.5 项目评价 |
第5章 项目化学习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5.1 学生访谈反馈 |
5.2 学生的应试能力分析 |
5.3 教师对项目化学习模式的接受程度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致谢 |
(10)单侧计轴传感器磁场分析与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铁路占用检测设备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轨道电路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2 光纤光栅计轴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3 双侧计轴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4 单侧计轴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5 其他类型铁路占用检测设备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 推动单侧计轴传感器发展的关键技术分析 |
1.3.1 单侧计轴传感器存在问题分析 |
1.3.2 磁路解析与建模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3 电磁场计算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4 基于结构参数的设备优化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侧计轴传感器的磁路解析 |
2.1 引言 |
2.2 单侧计轴传感系统介绍 |
2.2.1 单侧计轴传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2 电路结构及功能实现 |
2.3 传感器磁路模型的建立 |
2.3.1 无车轮时磁路模型的建立 |
2.3.2 有车轮时磁路模型的建立 |
2.4 各部分磁阻的计算 |
2.4.1 无车轮时各部分磁阻的计算 |
2.4.2 有车轮时各部分磁阻的计算 |
2.5 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
2.5.1 无车轮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
2.5.2 有车轮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
2.6 三维有限元仿真与实验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侧计轴传感器的电磁场求解 |
3.1 引言 |
3.2 传感器磁感应强度分布研究及感应电动势计算模型 |
3.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3.2.2 铁芯内部磁感应强度分布 |
3.2.3 铁芯外部磁感应强度分布 |
3.2.4 感应线圈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模型 |
3.2.5 解析计算与仿真结果分析 |
3.3 铁轨涡流场及其对磁感应强度分布影响的研究 |
3.3.1 涡流分布及其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分布 |
3.3.2 解析计算与仿真结果分析 |
3.4 车轮涡流场及其对磁感应强度分布影响的研究 |
3.4.1 物理模型的二维简化 |
3.4.2 运动车轮涡流场的状态分解 |
3.4.3 基于分离变量法的涡流场控制方程求解 |
3.4.4 解析计算与仿真结果分析 |
3.5 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侧计轴传感器的参数优化 |
4.1 引言 |
4.2 COMSOL仿真模型的改进剖分方法 |
4.3 参数变化对传感器性能影响的分析 |
4.3.1 感应线圈角度变化 |
4.3.2 感应线圈与铁轨、车轮间的空间位置变化 |
4.4 单侧计轴传感器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
4.4.1 传感器参数优化模型建立 |
4.4.2 多目标优化的评价函数重构 |
4.4.3 改进的多种群自适应遗传算法 |
4.4.4 优化前后不同参数间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优化后的单侧计轴传感器性能测试 |
5.1 引言 |
5.2 优化后的传感器计轴性能分析与测试 |
5.2.1 传感器计轴性能评判方法 |
5.2.2 优化后的感应线圈感应电动势测量与分析 |
5.2.3 优化后的传感器计轴性能测试 |
5.3 优化后的传感器综合性能测试 |
5.3.1 高低温测试 |
5.3.2 电磁兼容测试 |
5.3.3 振动与冲击测试 |
5.3.4 其他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关于电磁感应中感应电动势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物理“电磁感应”部分学生学习成效诊断分析[D]. 刘晓. 苏州大学, 2015(02)
- [2]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生电磁感应概念理解研究[D]. 钱慧玲. 西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核心概念的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概念转变研究[D]. 陈克利. 苏州大学, 2017(04)
- [4]高中物理电磁场重要概念的学习进阶研究[D]. 吴钰玮.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郭梦如.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章节的演示实验教学研究[D]. 罗佳.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三物理复习课中模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D]. 郑荣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8]高中物理动生电动势涉及的相关问题对试题命制思想的启示[D]. 徐子雁.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9]高中物理项目化学习教学实践研究[D]. 赵飞.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10]单侧计轴传感器磁场分析与参数优化研究[D]. 刘延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